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李斌回应摩拜改名(出行大市场开战 烧钱数百亿仍未找到合理商业模式)

导读 李斌回应摩拜改名文章列表:1、出行大市场开战 烧钱数百亿仍未找到合理商业模式2、摩拜更名美团单车,从创始人李斌、胡玮炜如何丧失控股权讲起3、变脸太快!摩拜胡玮炜取代王

李斌回应摩拜改名文章列表:

李斌回应摩拜改名(出行大市场开战 烧钱数百亿仍未找到合理商业模式)

出行大市场开战 烧钱数百亿仍未找到合理商业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美团的局与腾讯的势:摩拜“出嫁” 交易金额或达37亿美元 出行大市场全面开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5期)

中国式创新,让自行车重回城市生活;新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形象的新代表;铺遍全球,极有可能成为国际公司……短短三四年,共享单车就积累了多重光环,ofo、摩拜也成为了用户数亿的“国民应用”。

但是,在烧钱数百亿元后,这个行业仍然没有找到合理健康的商业模式,过度依赖融资、运营成本高企、挪用用户押金等,几乎成为行业顽疾。靠海量用户付费的模式走不通,“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免费”模式也走不通,共享单车行业进退维谷。

资本是最有耐心也是最没有耐心的,他们愿意以一轮轮融资等待你长大,但并不愿意看你一直以梦想为理由,靠融资“啃老”过活。如果事实已证明,你难以独立发展,那么请“出嫁”。小蓝、哈罗都已经进入了“大户人家”,如今摩拜也好事已成,已经收了阿里巴巴“聘礼”的ofo还会远吗?

4月4日,美团外卖员与摩拜单车。当日,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已经签署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交易完成后,摩拜单车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摩拜:“直播式”收购

4月4日,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双方签署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在美团方面和摩拜方面发给记者的官方声明和内部邮件中,均表示交易完成后,摩拜单车将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摩拜的管理团队也保持不变,王晓峰将继续担任CEO,胡玮炜将继续担任总裁,夏一平将继续担任CTO,只是美团点评CEO王兴会接替李斌出任摩拜董事长。

但非同寻常的是,本应该被严格保密的收购过程,却几乎是在媒体的“直播”下进行的,在投票和交易的进行过程中,媒体就发出了各种匿名“内部人士”透露出的交易细节:从哪些人参与股东会投票,中小股东如何被临时通知,谁投了赞成票、谁投了反对票、谁本来想投反对票后来又因何改投了赞成票,到李斌、王晓峰、胡玮炜、代表腾讯的董事李朝晖、愉悦资本刘二海等在股东会上的观点交锋都被一一爆料。“胳膊拧不过大腿”“希望大家不要后悔”,王晓峰的感慨陈词被媒体放大为整个事件的注脚。

“如此重要的信息和细节,不可能因为媒体挖掘能力太强而不慎外露,只能是有人故意泄露,而这种泄露也一定是有利益企图的。这至少可以说明,这笔交易存在不小的分歧,有人希望通过透露消息造成舆论压力,加快收购达成,以防生变;也有人希望通过媒体表达自己被压制的声音,不满被人定调。”一位与摩拜多位投资人熟知但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从去年年底开始,无论是摩拜还是ofo都被曝出“很缺钱”的消息,付不起房租、拖欠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挪用用户押金、月亏损过亿等传闻喧嚣尘上。与此同时,共享单车的“头部玩家”们原本非常密集的融资消息也似乎停滞下来。已经半年多没有融资消息的ofo直到今年3月才终于从阿里巴巴获得了“救命钱”。

如果能够继续融资,独立作战是摩拜创始团队的首选。但是,摩拜的“找钱之路”似乎进展得并不顺利。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2016年摩拜一共进行了4轮融资,2017年上半年进行了3轮,但从2017年6月获得腾讯领投的E轮融资6亿美元后,至今已有9个月没有融资的消息,这种“反常”足以让外界得知,摩拜资金链的问题确实存在。

媒体曝出的美团37亿美元收购摩拜的具体财务方案,是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约12亿美元现金及15亿美元美团股权)和10亿美元的债务。若以此为据,美团收购摩拜总金额为37亿美元,而去年6月摩拜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约为30亿美元。有报道称,摩拜CEO王晓峰一直坚持独立融资,并明确表示不赞成美团收购,而是比较倾向于滴滴给出的口头offer——滴滴与软银会联合投资摩拜10亿美元,给出的估值在约为45亿美元,并且不控股。但腾讯方面表示不同意这个方案,最终这个可能性以“只是口头offer”为由,没有被作为投票方案之一。

不过,滴滴方面随后否认了曾经给出过这样的offer。前述分析人士认为,摩拜即使拿了滴滴的投资也是下策,因为滴滴已经有了青桔和小蓝,又与阿里在ofo的问题上“纠缠”,10亿美元根本不足以结束战斗,只能短暂续命,最终可能还是被收购。

无论真相如何,嫁入美团几乎是摩拜的唯一选项。

资料图:北京街头停放的大量摩拜共享自行车。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美团:王兴的出行局

摩拜则被认为是美团的最优选择。两周前,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这意味着继一年前南京试水之后,美团打车跨出了布局全国市场的第一步。王兴表示,美团的目标是拿下30%的网约车市场份额。

种种迹象不难看出,王兴对于出行市场的野心不止于此。去年10月,美团宣布获得腾讯领投的4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约300亿美元。12月份,美团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由原来的“三驾马车”,即餐饮、平台综合、酒旅升级为四大场景,即到店、到家、旅行和出行。新成立的出行事业部,由深得王兴信任并一直在为美团打硬仗的美团点评副总裁王慧文挂帅,媒体还曝出了美团年会上打出的“除饿灭滴”的口号。

坚持要全资控股的美团真的会如新闻稿所言安排摩拜独立运营吗?业内人士认为,这很可能只是过渡时期的安排。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同城赶集网等合并时,独立运营均被反复提及,最终的结果有目共睹。

此中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一是摩拜单车在开曼群岛的母公司已经启动注销程序;二是摩拜的创始团队在此次并购中都将只收获现金,没有分获美团的股权。不管这是他们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都预示着摩拜的未来仍有不小的变数。实际上,已经有消息称,今年5月份前后,摩拜很有可能会被纳入美团的出行事业部。

“一方面,美团在2017年底进行了公司组织架构升级,成立了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场景,全面布局大出行领域。另一方面,美团与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战争’已经打响,此番收购摩拜,多了共享单车场景入口,加上此前涉足的共享汽车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与强化了美团在大出行板块的战略布局,在大出行领域对抗滴滴、携程等平台有了更多的筹码和底气。”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共享经济、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根据摩拜官方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摩拜单车已经进入全球超过200座城市,注册用户量超2亿,运营超过900万辆单车,每天产生超过40TB精准出行大数据。业内人士分析,若摩拜独立运营,这些数据用户的价值只能挖掘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当这些成为美团的资产,想象空间则被大幅扩展。摩拜这个超级高频的流量入口,对于要做“吃喝玩乐”全平台服务的美团来说,可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闭环。

从整个事件的进展来看,美团甚至腾讯都非常急切,一方面外界传闻美团最快将在2018年上市。刚刚布局出行业务,就已经使得美团的估值飙升了一倍。因此,快速拿下摩拜,用资本换时间在这个时间点是最聪明的做法。另一方面,若美团未拿下摩拜,滴滴很可能接手,这是美团不愿意看到的。

腾讯:“关键先生”马化腾造势

摩拜、美团、滴滴,这场交易中的三个关键方却有同一个主要投资人——腾讯。有传言称,此次美团收购摩拜的要约,其实是在“关键先生”马化腾的推动下达成的。

李斌是摩拜的天使投资人,当时还在做汽车自媒体的胡玮炜被李斌拉来创业,王晓峰也是李斌选中的CEO。腾讯之所以成为摩拜数轮融资的领投方,也是李斌与马化腾沟通的结果。同时,腾讯也是李斌的另外一个明星创业公司蔚来汽车的重要投资方。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摩拜2015年成立至今已完成10轮融资,融资金额达百亿元人民币(不包括此次收购金额),涉及愉悦资本、熊猫资本、创新工场、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腾讯等数十家投资方。

2016年10月,腾讯首次出现在摩拜C 轮投资方名单中,之后腾讯接连领投。目前,腾讯共持有摩拜超过20%的股权,是摩拜最大的机构股东。值得注意的是,王兴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摩拜C轮与C 轮共计超1亿美元的融资。

“从近期的几轮巨额互联网收购不难看出,互联网平台之间的竞争最终走向大都是阿里系与腾讯系之间的竞争。腾讯愿意美团收购摩拜,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可能是阿里和蚂蚁金服收购了饿了么,在末端配送服务上有了新突破,腾讯必须给予反击。美团在城市中的短物流配送能力,是腾讯‘新零售’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助力美团获得更好的发展,使其能与阿里的口碑、饿了么进行对抗。”陈礼腾说,阿里和腾讯对于共享单车的布局明显是为了线下流量,完善支付、信用等场景,腾讯把摩拜当作一个移动支付入口,阿里也是一样。

作为巨型“独角兽”,滴滴一直以比较“独立”的姿态发展,同时保留了阿里和腾讯的投资,并没有明显的站队。而美团则态度鲜明,交恶阿里投怀腾讯。有舆论认为,这是腾讯最终力主将摩拜“嫁给”美团,而非“不太听话的”滴滴的重要原因。

在腾讯阿里的不断加码下,出行市场的大变局已脚步声渐近。除了正在高调布局的美团,阿里系的高德、腾讯系的携程都在试水。3月27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在成都、武汉两城市率先试点,之后将逐步推至全国。高德还放出了大杀器:免佣金不抽成。

4月3日,携程宣布旗下的携程专车获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携程方面表示,会从高质量专车服务切入,以接送机、接送站的抵离交通为核心,围绕机场、火车站、景区等与旅游相关的专车业务重点发力。

原本出行市场上的“二线玩家”也在发力。今年1月,嘀嗒拼车改名为嘀嗒出行,开始接入出租车服务,从拼车APP升级为出行平台。在司机10元乘客10元补贴的推动之下,嘀嗒出行在iOS排行榜上从百名开外一路飙升至第四名。目前,嘀嗒一共登陆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共计有六到七成的出租车司机安装了嘀嗒出行APP。而嘀嗒的重要投资人正是李斌的蔚来资本。

从出租车、快车、专车到共享单车……出行市场正在全面开战中。

摩拜更名美团单车,从创始人李斌、胡玮炜如何丧失控股权讲起

据消息显示,摩拜单车将被更名为美团单车,摩拜单车纳入美团系正在提速。2018年11月27日,摩拜单车原创始人李斌、胡玮炜退出摩拜单车(经营主体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后,美团动作频频,将摩拜单车打造成美团系生活场景中重要环节是既定目标,且进展正在加速中。

摩拜单车首页

摩拜单车前世今生

2015年,摩拜单车投入市场,先后ofo 、小蓝单车、快兔单车等等共享单车也投入市场,逐渐掀起了共享经济浪潮。由点及面,由共享单车入口,共享经济全面展开,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器、共享相机……甚至现在浪潮上的共享汽车——GOFUN、首汽租车、小二租车等等——也炙手可热。

据官网介绍,摩拜单车已先后进入中国、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日本、泰国、韩国等19个国家自摩拜单车运营以来,用户累计骑行里程达182亿公里,相当于节约碳排放440万吨。

工商信息显示,摩拜单车的投资主体是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5年1月27日,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甲5号2幢平房B南1231室。摩拜单车作为重资产型企业,需要不断购入共享单车,在各个城市运营也需要后台人员支撑,这也就决定了摩拜单车需要不断注入资金,不断进行融资,也正是融资使得原本的创始人逐渐失去控股权,另一种观点看,也可看作创始人通过融资实现资产兑现。

摩拜单车融资时间轴:

1.天使轮融资。2015-03-01,天使投资人李斌投入146万人民币,入主摩拜单车,彼时摩拜单车成立不到2个月。

2.A轮融资。2015-10-30 , 愉悦资本投入300万美元 。

3.B轮融资。2016-08-19 , 熊猫资本和愉悦资本投入千万美元 。

4.B 轮融资。 2016-09-02 , 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投入千万美元 。

5. C轮 融资。2016-10-13,熊猫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天使投资人王兴、祥峰投资、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华平投资、愉悦资本、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创新工场、高瓴资本、启明创投投资超1亿美元。

6.D轮融资。2017-01-04,熊猫资本、TPG Growth 、信益资本 、腾讯产业共赢基金 、华平投资 、愉悦资本 、红杉资本中国 、祥峰投资 、富士康 、永柏资本 、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创新工场 、携程、高瓴资本、 启明创投投入2.15亿美元。

7.战略融资。2017-01-23 , 富士康再次投入摩拜单车。

8.D 轮 融资。2017-02-20 ,Temasek淡马锡、高瓴资本再次投入摩拜单车。

9.E轮融资。2017-06-16 ,红杉资本中国 、TPG Growth 、工银国际 、腾讯产业共赢基金 、交银国际、 Farallon Capital法拉龙资本、 创新工场 、高瓴资本、 启明创投投资6亿美元。

10. 战略融资。2017-11-15 , Qualcomm Ventures投入摩拜单车。

11. F轮 融资。2018-01-24,未披露的投资方投入摩拜50亿美元。

12.并购。2018年4月4日,美团点评并购摩拜单车。

经过11轮资本运作,目前摩拜单车只剩下王兴(美团大股东,对摩拜持股95%)和穆荣均(对摩拜持股5%)两个自然人股东,摩拜单车原创始人李斌、胡玮炜退出摩拜单车。

摩拜单车现在的股权结构

摩拜单车等创业型公司的股东,如何保证控制权?

从摩拜单车的发展历史来看,尽管摩拜单车做大做强,甚至成为明星企业,结果作为创始人的李斌、胡玮炜却难以分享摩拜单车成长果实,失去了公司股权和经营权。

那么,作为创始人的股东如何保证对公司控制权呢?

众所周知,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

1.情形一。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实行同股同权,也就是一份股权代表一份投票权,通过投票权影响董事会,从而控制经营层,保证对公司控制权;但是有限责任公司出于其人合性考虑,公司法允许股东之间对同一份股权代表不同的投票权,比如,A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创始人B只有10万元,理论上只有1/10的投票权,但公司可以另行约定创始人B有1/2甚至更高的投票权,从而保证创始人B对公司的控制,带领公司前进。

2.情形二。股份有限公司只能实行同股同权,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创始人要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要持有大额股份才可以。

摩拜单车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李斌、胡玮炜作为创始人可以在公司章程上约定,投资人可以通过购买股权获得公司收益权,但是保留自己在董事会投票权,从而捍卫自己的创业成果——摩拜单车。

还有很多经典的例子,国内很多科创型公司都赴美上市,比如阿里巴巴、京东,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深交所、深交所、港交所都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同股同权。阿里巴巴从在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时,对马云等创业合伙人约定了较大的董事会投票权,在阿里巴巴发展壮大过程中,阿里巴巴一直保持融资状态,马云等创业合伙人的股份连续被稀释,可马云等创业合伙人的经营权却因公司章程而稳定下来,才带来了阿里巴巴的不断成长。可阿里巴巴要上市,需要从有限责任公司股改成股份有限公司,在现行法律下不能有公司章程规定情况,而纽交所允许股份有限公司同股不同权,赢得了阿里巴巴青睐,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阿里巴巴、京东、拍拍贷、携程……都是此类情况。

阿里巴巴股价(2019年1月25日)

摩拜单车发展面临的困境

1.竞争白热化。共享单车行业公司不断破产,摩拜单车、ofo、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同质化竞争,竞争优势更多的来自于更广的网点布局,2018年ofo也暴露出了保证金退还困难。

2.法律诉讼不断。共享单车在线下运营时,存在乱停放问题,还应影响市容市貌被主管部门处罚,而且侵权频繁。

摩拜单车的法律诉讼

摩拜单车的行政处罚

共享单车行业在行业寒冬时期,需要与其他互联网公司整合,增强自身实力。比如,小蓝单车融入阿里系,作为阿里系营运场景一部分,融入阿里系生态链。

变脸太快!摩拜胡玮炜取代王晓峰出任CEO 王兴曾承诺管理团队不变

4月3日的美团宣布收购摩拜; 4月28日,摩拜董事长王兴和创始人胡玮炜通过内部信宣布,胡玮炜出任摩拜CEO,另一位创始人王晓峰出局,卸任CEO职位,仅担任摩拜单车顾问。

内部信中还提到,将组建成立新的智慧交通实验室,致力于为城市提供智慧出行综合解决方案,摩拜联合创始人、原摩拜CTO夏一平将担任负责人,向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汇报。

这一次人事变动,距离美团正式收购还不到一个月。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美团在内部信中提到,管理团队会保持不变。

王兴

当天王兴在内部信中也表示,摩拜将继续保持独立品牌、独立运营,摩拜的管理团队将保持不变,王晓峰将继续担任CEO,胡玮炜将继续担任总裁,夏一平将继续担任CTO,王兴则担任董事长。

4月10日,王兴更是在全员大会上承诺,现有员工的位置不会动,摩拜也不会进行裁员。王兴用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曾进行大规模裁员为例,“(滴滴、快的)因为业务重叠率太高所以裁员,而美团和摩拜几乎没有重叠,就算有一小部分重叠,他也会妥善安排的。”

胡玮炜

据媒体报道摩拜单车的两位创始人王晓峰和胡玮炜在美团收购案中意见相左,王晓峰还想为摩拜争取融资,继续独立运营。据36氪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王晓峰把最大的精力耗费在融资上,国内国外的跑,仅投资机构推荐给他见的大型海外基金就不下十个,但每次都空手而归。

王晓峰

另外,坊间还有关于胡玮炜只是李斌(摩拜的早期投资人和前董事长)傀儡的传言,李斌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表示,“这个阴谋论太狗血了。”

李斌表示,摩拜共享单车的创意来源于自己在北京上海两地出行的亲身经历。他回忆到,“三年多以前的一天,(胡)玮炜带清华大学几个做电助力自行车的学生,到我家一起聊。我当时就跟他们说有一个想法:做一个拿手机开关锁的自行车。扫码开关锁,一块钱骑一次。但是他们觉得这个没意思。玮炜原本是介绍人,后来我一想说,“玮炜,要不你干得了”。玮炜挺开心的,她觉得很有意思,就说’我干’。”

但是,后来李斌解释,摩拜陷入到无序竞争、持续烧钱当中,是他最终同意美团收购摩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问摩拜卖身:被贱卖?利益相关方的合谋?AT竞争的牺牲品?

一场资本博弈的大戏。如摩拜创始人胡玮炜所说,资本助推了你,最后你都得还回去。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文|全天候科技 徐志成 张少华 张超

4月4日,美团点评CEO王兴、摩拜CEO王晓峰发出的内部信确认了“美团全资收购摩拜”这一消息,共享单车领域的明星企业摩拜最终选择“卖身”,也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美团、摩拜双方都并未公布此次交易的价格。全天候科技从摩拜一位投资人处获悉,美团给摩拜的总估值为27亿美金,其中,65%以现金支付,35%换成美团的股票;同时,美团将承接摩拜10亿美元的债务。

从美团、摩拜双方内部信的内容来看,未来美团点评与摩拜将整合各自优势,在技术、运营、营销、客户服务等层面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同时,摩拜的核心管理团队胡玮炜、王晓峰、夏一平将继续留任摩拜担任原职,美团CEO王兴将接替李斌,出任摩拜董事长。

摩拜为何放弃了接受融资、与ofo合并等出路,选择卖身给美团?37亿美元的总对价算不算贱卖?我们试图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摩拜有没有被贱卖?

有摩拜的投资人认为,摩拜被贱卖了,而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团与摩拜有着高度重叠的投资方,他们可能在美团收购摩拜一案中形成利益关联方,左右董事会的决意。

图:摩拜融资历史 来源:摩拜官网

图:美团点评融资历史 来源:企查查

对于美团给摩拜开出的37亿美元总对价,妙云基金合伙人杨亿成认为,这个估值还是太高,他表示,“共享单车几乎没有现金流,主要就是资产,而且共享单车最近估值都在下降。现在这个估值可能是由于线下管理和车辆维护更好等运营因素。不过这个37亿美金的估值还是有点偏高。大家之所以抢滴滴和单车,是因为共享经济里,共享出行占据总体量的40%左右,而且这个行业在中国非常容易破局。”

与其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一家共享单车平台的CEO李林。他告诉全天候科技,“摩拜能拿到这样的估值已经非常不错,继续(独立)走下去它将会更加贬值,因为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不能实现收支平衡,而物联网的逻辑,又需要它必须在第一次变现ToC端的时候就要实现收支平衡,因为它的二次变现ToB端面向商户服务的周期会比较长。”

李林这样算了一笔账:目前一辆单车以1000元成本,2年(约700天)寿命计算,一天的成本约为1.5元;一天的运维成本大概是0.7元,再加上每天维修配件的成本(约0.5元),综合下来,每辆车每天要有3到4元的盈利才能挣回成本,而目前共享单车企业也仅在少数城市能实现这样的盈利。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长城战略咨询、中关村银行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摩拜、ofo均以26亿美元的估值共同位列中国独角兽第40名。而在3月13日,ofo宣布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融资,有业内人士预计其估值将超30亿美元。不过,关于摩拜此前的估值,媒体上也有38亿美金、50亿美金甚至60亿美金的版本。据铅笔道报道,摩拜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38亿美金,对于后进入的“接盘侠”而言,摩拜“27亿美金”的估值的确算的上被贱卖。

摩拜被出售前,自身依然不具备造血功能。事实上,在2017年冬天,对于没有拿到充足资金的摩拜和ofo来说,都是凛冬时刻。据媒体报道,摩拜和ofo从2017年11月开始均开始进行人员优化,在多个城市解雇外包兼职人员,部分城市车辆运维近乎处在停摆状态。

李林说,“在接下来如果行业内的企业还无法解决收支平衡问题,最后的命运只能是被贱卖或是成为由巨头纯粹的补贴公司。”

摩拜为何放弃了其它出路?

卖身美团前,摩拜面前还有其它可能的出路:它还可以引入软银、滴滴的战略投资,继续独立奋战大出行,或者实现与头号竞争对手ofo的合并。

4月3日,在美团收购摩拜的官方消息公布之前,《新京报》援引接近摩拜方面人士说法称,滴滴和软银欲10亿美元投资摩拜,估值45亿美元;尽管滴滴事后官方否认参与竞标。

此外,近期摩拜与ofo走向合并的可能性一度开始显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投资人表态,希望摩拜与ofo合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竞争。但摩拜与ofo长期以来都明确否认有合并的可能。

直到今年3月,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开始“松口”。3月26日,戴威在接受36氪采访的一篇文章里明确表示,关于合并问题已经与摩拜高层聊过多次,跟摩拜“一切皆有可能。”

但摩拜董事会最终决定出售给美团,这是各方力量激烈斗争的结果。

媒体铅笔道援引消息称,在昨日晚间举行的摩拜股东会上,各方意见发生分歧。关于是否卖身美团一事,摩拜的天使投资人、董事长李斌、创始人兼总裁胡炜炜都同意卖,而CEO王晓峰则坚持继续独立发展。

李斌、胡玮炜、王晓峰是摩拜的三大核心高管。企查查的资料显示,三人在“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6.12%、29.25%、20%。但目前不确定“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是囊括摩拜所有业务。

王晓峰最终拗不过董事会的决意。据说他在当日股东会上感叹:“规则就是规则,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这个决定,希望大家不要后悔。”

除了高管意见不统一,摩拜的其他股东意见分歧也不小。昨日摩拜股东大会期间,在会议还在进行时,大量重要信息(包括表决结果)就已陆续传到了各媒体手中,而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大多数论调为摩拜将卖给美团。泄露这些信息的很可能是摩拜的股东或核心团队成员,“不计后果”地提前泄露信息,一定程度上是在绚然他们的诉求——卖掉摩拜。

不过,在正式结果宣布前,摩拜多位B、C轮融资的投资人曾在4月3日上午11点左右否认“摩拜卖身美团”的消息,并称“消息严重不实,不会这么傻在格局这么好的情况下发生这种事。”

分歧背后无非就是利益。有消息称,软银滴滴给出的10亿美元投资,是增资,目的在于推动摩拜公司业务发展,并不是给股东套现的,急于退出的股东显然对这笔潜在的投资没感觉;也有摩拜的股东认为,美团开出的条件令摩拜遭“贱卖”。

一位VC投资人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共享单车)这个领域花钱太多了,所以需要绑定一个大家伙,不然,(摩拜)持续融资(股权)稀释也比较多,这可能是摩拜董事会最终决定卖掉摩拜的一个核心原因。

美团“吞下”摩拜 称了谁的意?

据《新京报》报道,此次交易后,摩拜A、B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将以7.5亿美金现金出局,尽管王兴强调摩拜的核心团队将保留原职。

可以肯定的是,摩拜的早期投资人、原董事长李斌已经“完全退出”。从李斌的太太王屹芝发布的朋友圈看,李斌退出摩拜“悲喜交加”,她说,“过去的几周,李斌的唏嘘每天都在增长,昨晚股东会开完,他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语气里,他是悲多于喜。”媒体称,此前王兴已与李斌就收购摩拜一事谈了半年时间。

王兴对吞下摩拜有着浓厚的兴趣。

早在2016年10月,摩拜的C 轮融资时,美团王兴(个人)就参与其中。今年2月初,媒体再次曝出消息称,美团领投了摩拜的E轮融资,但美团之后官方予以否认。

近日,王兴接受国外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采访时称,美团要做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对于美团不断扩张的边界,他解释说,“虽然我们看起来像是在发展很多不同的业务,但实际我们只聚焦一件事情。仔细观察所有垂直领域后,你会发现他们总会在某个用户群体形成交集;就餐、点餐、看电影、旅游、租车的用户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对于出行这个领域,王兴表现的志在必得。去年底,美团开始在南京测试打车业务;今年3月,美团打车强势登陆上海,以挑战者姿态,通过大额补贴肉搏滴滴。王兴公开宣称,美团在出行市场的目标是抢占1/3的份额。

而出行市场的霸主滴滴的野心是,要围绕乘客和司机,打造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做共享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和智慧交通建设的引领者。滴滴不仅是ofo的大股东,自己还扶持了小蓝单车,自创了单车品牌青桔。而对生活服务领域志在必得的还有阿里,它也在试图通过控制ofo,扶持哈罗单车而掌控整个单车格局。

对于美团而言,拿下摩拜,可以在其出行业务上迅速补上单车这一环,对标滴滴和阿里的单车业务。

此前有媒体称,美团正在接触投行,计划2018年内实现香港IPO,目标估值600亿美元。王兴在近日接受the information时公开谈及美团的IPO,他说,“过去几年中,美团一直致力于让公司可以随时IPO”。对于正在筹划IPO的美团来说,吞下摩拜不失为一个支撑估值的好故事。

除了王兴,推动美团收购摩拜的可能还有马化腾。

公开资料显示,摩拜自2015年以来,先后完成了13笔融资,其第一大股东就是腾讯。

早在摩拜和ofo陷入“拼杀”困局,外界猜测两家将合并时,一位腾讯系投资人就曾表示:“(摩拜和ofo)合并并不是唯一出路,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腾讯生态开放,鼓励内部竞争。”他认为,合并能结束暂时的战争,但不排除未来会有其他竞争者。这或许就是对美团收购摩拜的一个暗示。

多家媒体爆料,美团此次“吞下”摩拜,就是腾讯在背后助力。《第一财经》报道称,摩拜管理团队在整个体系内没有否决权,当所有优先股股东的股权中超过50%,重大事项就可以生效,4月3日晚的摩拜股东会博弈就在于此。对于腾讯而言,其目的就是想要美团接盘,从而拥有更多的“弹药”来抗衡滴滴,进而阻击阿里。

用摩拜CEO王晓峰的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在中国,创业公司永远绕不开各种巨头。”

胡玮炜的推倒与重建

文|Poppy Wong

胡玮炜,摩拜单车CEO,记者出身,理想主义者,有商业思维,水象星座,一个男孩的妈妈。

“如果我心里有一个想法,它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然后它就会不断地发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可能会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这件事情。”

12月23日,胡玮炜辞去摩拜单车CEO职位,由总裁刘禹接任其职位。

离开时胡玮炜用了离职员工最常用的那个理由——个人原因。

这究竟是“个人原因”,还是一个挤入中国创业圈资本游戏中的配角人物完美退场?

胡玮炜最后的几句话是:“没有宫斗,没有不和,也没有任何组织的纠葛。”

胡玮炜知道如何面对媒体,也许与她的记者出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04年,胡玮炜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之后进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部成为了一名汽车记者。后来又供职《新京报》、《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做汽车报道,创办极客汽车并担任CEO 。

胡玮炜有着近10年的媒体人职业生涯,在汽车新闻行业实属老年人了,直到2015年1月,成立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随后她拥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工厂,有了创业女先锋的名和誉,有了让儿子得到更好教育资源的能力。

摩拜一度被资本疯抢,也曾靠民间借贷续命,有荣耀,也充满质疑声。

在看似顺风顺水的好行情之前,摩拜刚刚创立时,持续有半年时间摩拜融资困难,为了让项目继续运营下去,胡玮炜甚至通过亲友去找民间借贷借钱。

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因为产品发展前景不明朗,而选择在摩拜单车上线之前离职。

如今摩拜单车在每个一线城市,分别投放了10万辆以上,覆盖了29座城市。2年内完成7轮融资,皆为知名投资机构或企业投资如:腾讯、红杉、携程、华住、富士康等等,成功着陆于美团旗下。

吴晓波曾问她喜欢记者这个职业吗?她说喜欢。当然,记者给了她最好的人生升级资源,华丽丽地上演了一场创业秀。

创业中,胡玮炜的出场机会并不算多,很多人觉得她的气质并不像创始人,多在重要场合显得稚嫩。摩拜的响亮足以盖过胡玮炜的名字。

胡玮炜本人回忆创立摩拜单车之初,同样曾被质疑疯了,都问她“这得花多少钱,得弄多少辆车?”也有很多人对她说:你的车会被偷光的。

胡玮炜一直表示自己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做摩拜单车不仅仅是在做科技和出行,更多是在做一种生活方式。

幸运的是,靠着咬牙坚持,这个理想主义的“摩拜单车”最终诞生了。

在胡玮炜的个人职业生涯中,这不仅仅是华丽的蜕变,也是属于她自己的推倒与重建。她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每天都面临着挑战,而不是焦虑,每天都好像是推倒和重建。

在谈及做摩拜单车的初衷时,她说某次想在杭州湖边想骑车,但成功租借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在其中,便觉得互联网发展到如今的水平,应该是平等,便利,共享,哪怕是在地球另一端要单车也能实现的。所以她决定改变这一切。

另一个版本是,她遇到了汽车创投圈的李斌,李斌让摩拜的一切皆有可能。

最终,众所周知的就是摩拜单车被美团以36亿收购。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80后胡炜炜套现15亿,你正在被你的同龄人抛弃”。被当作素材的胡玮炜,以创业家的形象再次刷新大众的认知,证明着同龄人的失败。

现在的摩拜单车已经完全美团化。

当摩拜被美团收购后,胡玮炜发了一条朋友圈,配的是一首欧美摇滚乐——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歌词写道:

We think we'veclimbed so high

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攀登得够高

Up all the backs we've condemned

高于我们所宣判过的一切

We face a consequence

我们面临一个结局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这即是终结之始

这一次收购对于胡玮炜来说,这既是终结,亦是新的开始。而这一次的离职,离开摩拜,是否也是属于她的再一次推倒呢?接下来的重建会是什么?

不管如何,首先要尊重这样一个体面的离场。

附胡玮炜致摩拜内部信:(谢谢自己,再见!)

亲爱的 mobikers:

在美团收购摩拜8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把摩拜平稳地交接给了刘禹。今天跟大家宣布,我将不再任摩拜单车的CEO,由刘禹接任摩拜CEO一职。

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创始人,摩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但是大家也都能明白,最好的爱不是去捆绑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合适的时间放手让其更快的成长,我想现在就是我放手的最好时机。我们之前一直强调mobike love,那么mobike love到底是什么呢?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love摩拜的酷,科技和创新,也不仅仅是爱摩拜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而是要拼尽全力让摩拜越来越好。

回顾过去,业界对共享单车从高调捧红,到开始唱衰,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停止了激进的扩张,真正回到本质去思考问题。我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修炼基本功,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对资产盘点,运营,维护的有效性。从这8个月的数字上看,我们大规模的削减了成本,也大大的提升了收入和订单数。但是这还远远,远远不够,接下去摩拜需要进行更加彻底的“基本功”修炼,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相对“冷酷”的任务,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上下同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希望大家要非常清晰地意识到,对于一个组织,不进步就会死亡。

关于摩拜,和共享单车的未来,我想没有最初我们认知的那么简单,也不应该像如今外界的很多评价那么悲观,在我看来,这才刚刚开始。20年后,即便有了无人驾驶,甚至没有了手机,自行车的共享出行仍然是被需要的,所以摩拜每个人至少要站在一个3-5年的周期上来看这件事情,长期有耐心,持续地把基本功做好,并且更好地融入到美团的大组织里去。对于美团,摩拜正在积极拥抱,心怀感恩,这样才能协同成一个更强的有机体。

要和大家说再见,但我是心怀希望的,美团是一个非常科学,客观的大家庭,非常多值得学习的方法论,我相信摩拜将会越来越好。而我认为出行行业的变革还仅仅是一个萌芽阶段,未来还大有可为,所以我仍然会在这个领域里面,投入我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业,这本来就是一个缓慢,需要耐心的领域。

感谢大家,感谢摩拜,也感谢美团,太多的感谢在心里,也感谢自己。谢谢,再见。

在这里我必须说明,并没有“宫斗”,没有不和,也没有任何组织的纠葛(让媒体失望了)。

胡玮炜

PS:The best journey answers the question that in the beginning you didn’t even think to ask。——《180 Degrees South》

最好的旅程,会回答那些旅程开始时你从未想到的问题——出自纪录片《180°以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