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韩国摄像头职业猎人(针孔摄像头黑灰产业犯罪第一大案背后:色情视频明码标价)

导读 韩国摄像头职业猎人文章列表:1、针孔摄像头黑灰产业犯罪第一大案背后:色情视频明码标价2、偷拍第一大案背后:色情视频网站根据内容与清晰度明码标价3、观察|无人机首次自

韩国摄像头职业猎人文章列表:

韩国摄像头职业猎人(针孔摄像头黑灰产业犯罪第一大案背后:色情视频明码标价)

针孔摄像头黑灰产业犯罪第一大案背后:色情视频明码标价

插座、闹钟、充电宝、剃须刀、烟雾报警器……藏身其中的针孔摄像头就像潜伏在暗处的“第三只眼”,监视着房间里的一举一动。这些偷拍设备做得极其隐蔽,或者变成偷窥癖者的玩具,或者成为“商业和政治对手”刺探情报的利器,人们的隐私在镜头下无处隐藏。

“你想想,恐怖的就是,真的可能会有一双眼睛在看你。”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网警大队綦警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19年,他参与了深圳打击摄像头偷拍产业链的行动,总结这些案例的时候,他每每看到人们是如何不设防地暴露在陌生人眼中,总会不寒而栗。

深圳打击偷拍产业链的行动是全国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坊间流传一句话:“全国针孔摄像头看广东,广东看深圳,深圳看华强北。”在深圳华强北,制作偷窥用的针孔摄像头材料随处可见,低廉的成本和高利润吸引了各路人马进入这个行业,其中不乏业内的知名公司。鼎盛时,华强北铺面的柜台上,这类摄像头的售卖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经历过去年的打击,这类针孔摄像头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一些店铺以前还可以买到一些偷拍设备,打击之后,所有店铺的针孔摄像头都消失了。”何志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何志会是湖北人,在广东深圳一家安防企业工作,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反偷拍猎人”,给企业和个人提供上门搜寻窃听器、偷拍摄像头的服务,据说已经揪出了上千枚针孔摄像头。

但在何志会眼里,这些行动很难斩草除根。他从业十几年,类似的打击整顿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它(偷拍产业)在等待风暴过去。”

第一大案

从2005年闯荡深圳开始,何志会就开始接触偷拍窃听设备,对于这个市场的秘密和门道都非常了解。

偷拍设备中,风头十足、最受欢迎的当属针孔摄像头,它可以伪装在钟表、插排、路由器、帽子、鞋子等众多日常用品中,同时操作简便,可直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录像,并具备云端保存功能。这些“伪装者”被悄悄放进客厅、卧室、浴室,人们的私密信息完全暴露在镜头中。

何志会是湖北天门人,最近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困在老家,不过并不妨碍他的生意。最近,有一个连锁酒店的客户,在他的网店上采购了偷拍检测设备,等货到位后他还要隔空指导酒店老板如何检测。“酒店里出现这种摄像头,有一部分是住客安装的,也有些是员工安装的。”何志会介绍,这些摄像头不仅给住店的客人带来危害,也给酒店带来困扰,这倒逼不少酒店加强检测。

近些年,针孔摄像头无孔不入,偷拍者也进入警方的视线。1月8日,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净网2019”专项行动。其中,该系列中的“净网24号”是全国打击非法生产、销售针孔摄像头黑灰产业犯罪中战果最大的专案。

“该专案位列公安部‘净网2019’行动十大战役之一,规格提升了。” 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谢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将近一半,公安机关主要是打击一些“高精尖”的犯罪,其次才是偷拍这类案件。

据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谢警官介绍,去年9月,公安部向广东省公安厅下发了一条关于针孔摄像头的犯罪线索,线索来自浙江,随后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指导全国公安机关对相关线索进行联合侦办。

谢警官介绍,公安部提供的线索,涉及广东的有十万条。有限的人手,如何处理这么多的线索成为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广东省公安厅加派了警力,通过人眼去识别线索中的视频是否属于违法偷拍。这些视频需要先截屏,再由警察判断这些摄像头有没有在敏感位置,核实是否属于偷拍。二十多个人用了两三个星期时间来排查,谢警官坦言:“从这10万条线索中筛选的时候,需要手动分类,人眼识别,特别痛苦。”

最终,网警总队一共筛选出4000条线索,这些摄像头被安装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酒店宾馆、按摩场所、单位宿舍、居民家庭等场所,涉嫌偷窥拍摄,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隐私。

侦办初期,警方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违法偷拍个案上,后来发现这些摄像头上游涉及的公司就那么几家。“下游这么多使用者,打击起来耗费人力物力,造成的震慑作用也不大,打击最上游,就能把整个源头都切断了。”谢警官介绍,广东警方随后把工作重心逐步移到打击偷拍产业链上来。

偷拍产业犯罪链条主要由App开发、硬件生产和代理销售三个环节组成。App开发负责为针孔摄像头提供控制端软件开发和服务器搭建;硬件生产负责生产针孔摄像头部件并将其组装嵌入手表、充电宝、打火机等日常生活用品;代理销售负责对非法生产的针孔摄像头进行线上线下的销售。

“那些非法生产摄像头的线索,基本上指向的都是深圳。”谢警官说。而这些摄像头的集散地又指向了华强北。

“华强北是一个电子器件集散地,针孔摄像头需要的配件都可以找到,组装起来太容易了。”深圳公安局罗湖分局网警大队綦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公安部的线索,罗湖警方也发现一些电商平台的销售者坐标在深圳,此外还有人举报家里发现针孔摄像头,“线索全部汇总起来可以发现,以前行动是零零散散的,打击的是一两个销售,这次是全链条式打击,在同一个时间收网。”

去年11月13日,在公安部的统筹指挥下,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相关地市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分赴深圳、佛山、杭州、南宁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38人,摧毁制售针孔摄像头窝点40个,缴获针孔摄像头成品、半成品、配件100万余个,扣押服务器、生产设备等一大批涉案物品。

偷拍泛滥

2019年3月,一则“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书记受贿”的视频在网络疯转,引发关注。画面中,一位领导干部在短短4分钟就接待了9名访客,无一例外的,这些人都送了礼。而这位干部和行贿人经过一番“客套”的推让拉扯后,便收下了全部礼品。

这段视频,显然是被偷偷安放在办公室里的摄像头拍摄下来,并经过剪辑发布。“针孔摄像头被人放在了书架的位置,拍下了这位干部所有受贿的镜头,这段视频最后导致了这名干部的落马。”綦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7月11日,深圳市龙岗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通报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依法对深圳市龙岗区总工会原正处级干部戴海清决定逮捕。戴海清正是这段视频中的“主角”。

“偷拍摄像头安放的位置,特别考验人的想象力。”谢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1月,本名吴东的微博博主“花总丢了金箍棒”发布暗访视频“杯子的秘密”,对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提出质疑,视频中曝光了14家五星级酒店。“花总”使用的就是从网上购买的针孔摄像头。

不久,“花总”又发布了视频《偷拍的秘密》,对偷拍摄像头大揭秘。“花总”在视频中需要完成一个挑战,在一个经过设计过的酒店房间里,找到12个安装好的摄像头。令他非常挫败的是,他只找到了一半,这些摄像头被隐藏在鱼缸、充电插头、烟灰缸和床头面板中,也有的在马桶、浴室排气扇、电视和空调里。他在视频中提示:“网约车、试衣间、公共厕所、出租屋和酒店等,都是偷拍行为的高发场所。”

何志会也“深谙此道”。从业十年来,他的客户既有公司,也有个人。媒体曝光最多的租客房间被偷拍案例,大多数租客是通过线上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检测产品,由何志会和同事指导检测。而个人要求上门检测的,绝大部分都涉及感情问题。何志会每次上门检测,都要直面这些扭曲感情背后的偷拍,因此对于情感纠纷的荒诞一幕特别唏嘘。

而企业客户主要的担心,是防止有竞争对手或者其他人窃取商业信息。让何志会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在对一个企业的上门检测中,“我们最开始一直没发现问题,最后在鱼缸假山上发现了一个透明度很高的橡胶管,里面有一个摄像头。配合上鱼缸里的加热棒、水草这些装饰,这个橡胶管显得很自然,很难察觉。”

在一些电商网站中搜索可发现,很多微型、迷你、隐蔽式摄像头都在售卖。不少产品,宣称具有“智能人脸检测”“高清夜视”“断网录像”“内置电池超长续航”等功能。

“偷拍问题不是新问题,之所以在最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偷拍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公众隐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偷拍变得极其容易,成本低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佳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更为可怕的是,目前出现了贩卖偷拍视频的黑色产业链,“一些色情视频网站根据偷拍的内容与清晰度,明码标价专门收购和播放这类偷拍视频,骇人听闻,构成对隐私的极大侵犯。”

偷拍内容被通过“App账号密码”的方式在网络上被贩卖,买到这些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看到大量“现场直播”。《南方都市报》曾报道,有卖家叫价168元可买“酒店家庭对床精品ID一组20个”,还有各种套餐:“精品8家庭12酒店”的套餐卖268元,“极品10家庭15酒店”的套餐卖388元。摄像头偷拍的背后,是一条非法安装、上传、共享、买卖交易的黑色产业链。

实际上,偷拍的黑灰产业链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很多国家都深受其扰。2018年5月以来,韩国首尔每月都会举行妇女示威游行,这些女性举着标语牌:“我的生活不是你的色情片”。韩国女性,有时甚至是男性,都被隐藏的相机所困扰。这些相机捕捉到他们脱衣服、上厕所或换衣服,然后将照片和图像发布在色情网站上。近年来,首尔有关使用间谍相机犯罪的报道激增,从2010年的约1100起增加到去年的6000多起。

为了应对这些诉求,首尔市政府在2018年9月发布了《无偷拍之忧的卫生间推进计划》,称从10月开始每天至少一次派专员巡逻市内的各处公厕,检测里面是否安装了偷拍设备。届时,将有八千名专员参与巡逻和检测。

“不能打完就散”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打击偷拍存在很多挑战。

綦警官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一是取证难,尤其是销售到国外的数据难以获得;二是情况复杂,非法生产针孔摄像头的企业一般不做台账。非法生产销售罪虽然不是按照销售额来认定,但检察院后期一般会要求警方补充数额,往往会形成销售额认定难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偷拍产业链涉及的环节较多,在监管上还存在挑战。石佳友认为,执法格局比较分散是个大问题和老问题,比如涉及网络传播是网信办来管,涉及非法偷拍是公安机关来管,利用偷拍内容非法经营问题又成了工商部门的事,多头执法就导致了“主体虚化”,有的时候反而形成了“真空地带”。

石佳友认为,针孔摄像头等偷拍设备,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可能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偷拍设备与监听设备性质类似,属于应经过行政特许备案的特种设备,公安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偷拍设备主要是以网上销售为主,因此,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商经营者的监督与处罚。

偷拍猖獗,最重要的是,存在大量的需求和买方市场。綦警官举例说,贩卖走私野生动物是违法的,但是吃野生动物却不违法,“偷拍也类似,没有人管产业链的下游,但实际上是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场。”

深圳是偷拍产业治理的前沿阵地,其经验对于其他省市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綦警官认为,运动化打击之外需要有更常态化的管理,警方需要对生产销售环节持续整顿,对消费者要进行持续的教育,这是一个社会治安管理体系综合治理的问题,“不能像一阵风一样,打完就散了”。

民法典补缺

去年12月,重庆审结了一起偷拍纠纷案件。两位女生在租住的房间里发现了针孔摄像头,这个摄像头是由房东安置,三个月后才被发现。从公安机关查获的监控视频来看,这个摄像头具有夜视、录音、录像等功能,清晰度较高,监控探头对着卧室的床和衣柜,人在卧室内睡觉、换衣服等活动均能被监控探头摄录。

这吓坏了两位女租客。一位女租客称,因房东行为导致其经常有被人监视的幻觉,常常夜不能寐,为此曾去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就医治疗。

对于房东的偷拍行为,两位女生要求其分别支付一万元精神损失费。不过,房东却辩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房屋内的财产,才疏忽将本应安装在客厅的摄像头安装在了卧室。房东还举证说,该摄像头需要充电,续电时间只有几小时,自己从未在安装之后充电使用过,直到租客搬家发现摄像头,也未使用过。

更让女租客无法接受的是,由于偷拍人没有给她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此前对房东的行政处罚很轻,这让她们非常气愤。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对偷拍者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对很多被偷拍者来说,难以弥补内心的阴影和创伤。

两位女租客选择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案件的代理方、重庆柯成律师事务所主任柯昌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了增加对于房东的惩罚,律所的几位律师商议后采取了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的方案。以往没有这方面的案例可以借鉴,律所几位律师当时对该方案的期望并不大。

不过,最终法院支持了两位女租客的诉求。法院认为,不论基于何种原因,被告均无权在原告私人空间内私自安装摄像头,且被告在公安机关已陈述,其安装摄像头的目的“是因一时心生邪念想偷看女人隐私”。

这起案件从9月27日立案受理后到一审判决,前后经历近三个月。这类偷拍案件诉讼费时费力,这让很多人不愿走诉讼的渠道。

此外,很长时间以来,对于偷拍的法律处罚条款并不清晰。石佳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侵权责任法》才正式确立隐私权,但该法并未对隐私权的概念、构成要件等作出规定。此前的实践主要还是依靠司法解释和判例来进行保护,非常零散,标准不一,保护的范围也非常有限。

綦警官介绍,实践中,对于偷拍行为一般情况下以训诫为主,涉及侵犯隐私的处以拘留或处罚。例如,广东省这次针对偷拍的专项行动,抓捕了238人,有3000多人是只是受到了训诫。

“刑法上有一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但最终判下来的很少。” 綦警官说,在一系列犯罪行为中,偷拍只是其中之一,对它的处罚被其他罪名吸收掉了,“例如敲诈勒索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和获取国家秘密罪等。”

针对法律的模糊和滞后问题,去年8月,备受关注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搜查、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在学者们看来,该规定可以说是对当前偷拍猖獗问题的回应。石佳友说,过往的法律条款主要还是强调纠纷解决,案结事了,较少关注产生纠纷的根源,侧重于治标而不是治本。这一次民法典草案在人格权编中以专章规定隐私权,具有里程碑意义。

不过,石佳友强调,正在修订的民法典草案,应该强化隐私权的预防功能:“预防功能是当代法律的重要趋势,其核心在于不再是消极地在侵权事件发生后去补救,而是将关注点前移,着眼于事前的预防,对于侵权行为的高发领域,法律提前介入,设置合理的预防措施与义务。”

“宾馆酒店等接待消费者的公共场所,作为偷拍行为发生的第一线,有义务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石佳友认为,这对保护消费者至关重要。

偷拍等行为,在很多国家不光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会受到刑法的严厉惩处。以法国为例,法国2018年修订了其刑法典,专门规定了对偷窥、偷拍行为的量刑标准。根据该条文,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任何手段在其所处的非公开场所,偷拍其私密部位,可处以一年监禁及15000欧元罚金;如具有加重情节,可处以两年监禁及30000欧元罚金。石佳友认为,这些做法显然值得我们借鉴,必须提高不法行为人的违法成本。

偷拍第一大案背后:色情视频网站根据内容与清晰度明码标价

偷拍产业犯罪链条主要由App开发、硬件生产和代理销售三个环节组成

偷拍“第一大案”背后

庞大的“黑灰产”

插座、闹钟、充电宝、剃须刀、烟雾报警器……藏身其中的针孔摄像头就像潜伏在暗处的“第三只眼”,监视着房间里的一举一动。这些偷拍设备做得极其隐蔽,或者变成偷窥癖者的玩具,或者成为“商业和政治对手”刺探情报的利器,人们的隐私在镜头下无处隐藏。

“你想想,恐怖的就是,真的可能会有一双眼睛在看你。”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网警大队綦警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19年,他参与了深圳打击摄像头偷拍产业链的行动,总结这些案例的时候,他每每看到人们是如何不设防地暴露在陌生人眼中,总会不寒而栗。

深圳打击偷拍产业链的行动是全国行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坊间流传一句话:“全国针孔摄像头看广东,广东看深圳,深圳看华强北。”在深圳华强北,制作偷窥用的针孔摄像头材料随处可见,低廉的成本和高利润吸引了各路人马进入这个行业,其中不乏业内的知名公司。鼎盛时,华强北铺面的柜台上,这类摄像头的售卖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经历过去年的打击,这类针孔摄像头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一些店铺以前还可以买到一些偷拍设备,打击之后,所有店铺的针孔摄像头都消失了。”何志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何志会是湖北人,在广东深圳一家安防企业工作,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反偷拍猎人”,给企业和个人提供上门搜寻窃听器、偷拍摄像头的服务,据说已经揪出了上千枚针孔摄像头。

但在何志会眼里,这些行动很难斩草除根。他从业十几年,类似的打击整顿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它(偷拍产业)在等待风暴过去。”

第一大案

从2005年闯荡深圳开始,何志会就开始接触偷拍窃听设备,对于这个市场的秘密和门道都非常了解。

偷拍设备中,风头十足、最受欢迎的当属针孔摄像头,它可以伪装在钟表、插排、路由器、帽子、鞋子等众多日常用品中,同时操作简便,可直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录像,并具备云端保存功能。这些“伪装者”被悄悄放进客厅、卧室、浴室,人们的私密信息完全暴露在镜头中。

何志会是湖北天门人,最近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困在老家,不过并不妨碍他的生意。最近,有一个连锁酒店的客户,在他的网店上采购了偷拍检测设备,等货到位后他还要隔空指导酒店老板如何检测。“酒店里出现这种摄像头,有一部分是住客安装的,也有些是员工安装的。”何志会介绍,这些摄像头不仅给住店的客人带来危害,也给酒店带来困扰,这倒逼不少酒店加强检测。

近些年,针孔摄像头无孔不入,偷拍者也进入警方的视线。1月8日,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净网2019”专项行动。其中,该系列中的“净网24号”是全国打击非法生产、销售针孔摄像头黑灰产业犯罪中战果最大的专案。

“该专案位列公安部‘净网2019’行动十大战役之一,规格提升了。”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谢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将近一半,公安机关主要是打击一些“高精尖”的犯罪,其次才是偷拍这类案件。

据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谢警官介绍,去年9月,公安部向广东省公安厅下发了一条关于针孔摄像头的犯罪线索,线索来自浙江,随后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指导全国公安机关对相关线索进行联合侦办。

谢警官介绍,公安部提供的线索,涉及广东的有十万条。有限的人手,如何处理这么多的线索成为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广东省公安厅加派了警力,通过人眼去识别线索中的视频是否属于违法偷拍。这些视频需要先截屏,再由警察判断这些摄像头有没有在敏感位置,核实是否属于偷拍。二十多个人用了两三个星期时间来排查,谢警官坦言:“从这10万条线索中筛选的时候,需要手动分类,人眼识别,特别痛苦。”

最终,网警总队一共筛选出4000条线索,这些摄像头被安装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酒店宾馆、按摩场所、单位宿舍、居民家庭等场所,涉嫌偷窥拍摄,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隐私。

侦办初期,警方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违法偷拍个案上,后来发现这些摄像头上游涉及的公司就那么几家。“下游这么多使用者,打击起来耗费人力物力,造成的震慑作用也不大,打击最上游,就能把整个源头都切断了。”谢警官介绍,广东警方随后把工作重心逐步移到打击偷拍产业链上来。

偷拍产业犯罪链条主要由App开发、硬件生产和代理销售三个环节组成。App开发负责为针孔摄像头提供控制端软件开发和服务器搭建;硬件生产负责生产针孔摄像头部件并将其组装嵌入手表、充电宝、打火机等日常生活用品;代理销售负责对非法生产的针孔摄像头进行线上线下的销售。

“那些非法生产摄像头的线索,基本上指向的都是深圳。”谢警官说。而这些摄像头的集散地又指向了华强北。

“华强北是一个电子器件集散地,针孔摄像头需要的配件都可以找到,组装起来太容易了。”深圳公安局罗湖分局网警大队綦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公安部的线索,罗湖警方也发现一些电商平台的销售者坐标在深圳,此外还有人举报家里发现针孔摄像头,“线索全部汇总起来可以发现,以前行动是零零散散的,打击的是一两个销售,这次是全链条式打击,在同一个时间收网。”

去年11月13日,在公安部的统筹指挥下,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相关地市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分赴深圳、佛山、杭州、南宁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38人,摧毁制售针孔摄像头窝点40个,缴获针孔摄像头成品、半成品、配件100万余个,扣押服务器、生产设备等一大批涉案物品。

偷拍泛滥

2019年3月,一则“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办书记受贿”的视频在网络疯转,引发关注。画面中,一位领导干部在短短4分钟就接待了9名访客,无一例外的,这些人都送了礼。而这位干部和行贿人经过一番“客套”的推让拉扯后,便收下了全部礼品。

这段视频,显然是被偷偷安放在办公室里的摄像头拍摄下来,并经过剪辑发布。“针孔摄像头被人放在了书架的位置,拍下了这位干部所有受贿的镜头,这段视频最后导致了这名干部的落马。”綦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7月11日,深圳市龙岗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通报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依法对深圳市龙岗区总工会原正处级干部戴海清决定逮捕。戴海清正是这段视频中的“主角”。

“偷拍摄像头安放的位置,特别考验人的想象力。”谢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1月,本名吴东的微博博主“花总丢了金箍棒”发布暗访视频“杯子的秘密”,对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提出质疑,视频中曝光了14家五星级酒店。“花总”使用的就是从网上购买的针孔摄像头。

不久,“花总”又发布了视频《偷拍的秘密》,对偷拍摄像头大揭秘。“花总”在视频中需要完成一个挑战,在一个经过设计过的酒店房间里,找到12个安装好的摄像头。令他非常挫败的是,他只找到了一半,这些摄像头被隐藏在鱼缸、充电插头、烟灰缸和床头面板中,也有的在马桶、浴室排气扇、电视和空调里。他在视频中提示:“网约车、试衣间、公共厕所、出租屋和酒店等,都是偷拍行为的高发场所。”

何志会也“深谙此道”。从业十年来,他的客户既有公司,也有个人。媒体曝光最多的租客房间被偷拍案例,大多数租客是通过线上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检测产品,由何志会和同事指导检测。而个人要求上门检测的,绝大部分都涉及感情问题。何志会每次上门检测,都要直面这些扭曲感情背后的偷拍,因此对于情感纠纷的荒诞一幕特别唏嘘。

而企业客户主要的担心,是防止有竞争对手或者其他人窃取商业信息。让何志会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在对一个企业的上门检测中,“我们最开始一直没发现问题,最后在鱼缸假山上发现了一个透明度很高的橡胶管,里面有一个摄像头。配合上鱼缸里的加热棒、水草这些装饰,这个橡胶管显得很自然,很难察觉。”

在一些电商网站中搜索可发现,很多微型、迷你、隐蔽式摄像头都在售卖。不少产品,宣称具有“智能人脸检测”“高清夜视”“断网录像”“内置电池超长续航”等功能。

“偷拍问题不是新问题,之所以在最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偷拍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公众隐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偷拍变得极其容易,成本低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佳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更为可怕的是,目前出现了贩卖偷拍视频的黑色产业链,“一些色情视频网站根据偷拍的内容与清晰度,明码标价专门收购和播放这类偷拍视频,骇人听闻,构成对隐私的极大侵犯。”

偷拍内容被通过“App账号密码”的方式在网络上被贩卖,买到这些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看到大量“现场直播”。《南方都市报》曾报道,有卖家叫价168元可买“酒店家庭对床精品ID一组20个”,还有各种套餐:“精品8家庭12酒店”的套餐卖268元,“极品10家庭15酒店”的套餐卖388元。摄像头偷拍的背后,是一条非法安装、上传、共享、买卖交易的黑色产业链。

实际上,偷拍的黑灰产业链并不是中国所独有,很多国家都深受其扰。2018年5月以来,韩国首尔每月都会举行妇女示威游行,这些女性举着标语牌:“我的生活不是你的色情片”。韩国女性,有时甚至是男性,都被隐藏的相机所困扰。这些相机捕捉到他们脱衣服、上厕所或换衣服,然后将照片和图像发布在色情网站上。近年来,首尔有关使用间谍相机犯罪的报道激增,从2010年的约1100起增加到去年的6000多起。

为了应对这些诉求,首尔市政府在2018年9月发布了《无偷拍之忧的卫生间推进计划》,称从10月开始每天至少一次派专员巡逻市内的各处公厕,检测里面是否安装了偷拍设备。届时,将有八千名专员参与巡逻和检测。

在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可以买到多种电子设备。图/IC

“不能打完就散”

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打击偷拍存在很多挑战。

綦警官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一是取证难,尤其是销售到国外的数据难以获得;二是情况复杂,非法生产针孔摄像头的企业一般不做台账。非法生产销售罪虽然不是按照销售额来认定,但检察院后期一般会要求警方补充数额,往往会形成销售额认定难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偷拍产业链涉及的环节较多,在监管上还存在挑战。石佳友认为,执法格局比较分散是个大问题和老问题,比如涉及网络传播是网信办来管,涉及非法偷拍是公安机关来管,利用偷拍内容非法经营问题又成了工商部门的事,多头执法就导致了“主体虚化”,有的时候反而形成了“真空地带”。

石佳友认为,针孔摄像头等偷拍设备,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可能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偷拍设备与监听设备性质类似,属于应经过行政特许备案的特种设备,公安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偷拍设备主要是以网上销售为主,因此,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商经营者的监督与处罚。

偷拍猖獗,最重要的是,存在大量的需求和买方市场。綦警官举例说,贩卖走私野生动物是违法的,但是吃野生动物却不违法,“偷拍也类似,没有人管产业链的下游,但实际上是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场。”

深圳是偷拍产业治理的前沿阵地,其经验对于其他省市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綦警官认为,运动化打击之外需要有更常态化的管理,警方需要对生产销售环节持续整顿,对消费者要进行持续的教育,这是一个社会治安管理体系综合治理的问题,“不能像一阵风一样,打完就散了”。

民法典补缺

去年12月,重庆审结了一起偷拍纠纷案件。两位女生在租住的房间里发现了针孔摄像头,这个摄像头是由房东安置,三个月后才被发现。从公安机关查获的监控视频来看,这个摄像头具有夜视、录音、录像等功能,清晰度较高,监控探头对着卧室的床和衣柜,人在卧室内睡觉、换衣服等活动均能被监控探头摄录。

这吓坏了两位女租客。一位女租客称,因房东行为导致其经常有被人监视的幻觉,常常夜不能寐,为此曾去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就医治疗。

对于房东的偷拍行为,两位女生要求其分别支付一万元精神损失费。不过,房东却辩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房屋内的财产,才疏忽将本应安装在客厅的摄像头安装在了卧室。房东还举证说,该摄像头需要充电,续电时间只有几小时,自己从未在安装之后充电使用过,直到租客搬家发现摄像头,也未使用过。

更让女租客无法接受的是,由于偷拍人没有给她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此前对房东的行政处罚很轻,这让她们非常气愤。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对偷拍者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对很多被偷拍者来说,难以弥补内心的阴影和创伤。

两位女租客选择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案件的代理方、重庆柯成律师事务所主任柯昌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了增加对于房东的惩罚,律所的几位律师商议后采取了要求赔偿精神抚慰金的方案。以往没有这方面的案例可以借鉴,律所几位律师当时对该方案的期望并不大。

不过,最终法院支持了两位女租客的诉求。法院认为,不论基于何种原因,被告均无权在原告私人空间内私自安装摄像头,且被告在公安机关已陈述,其安装摄像头的目的“是因一时心生邪念想偷看女人隐私”。

这起案件从9月27日立案受理后到一审判决,前后经历近三个月。这类偷拍案件诉讼费时费力,这让很多人不愿走诉讼的渠道。

此外,很长时间以来,对于偷拍的法律处罚条款并不清晰。石佳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侵权责任法》才正式确立隐私权,但该法并未对隐私权的概念、构成要件等作出规定。此前的实践主要还是依靠司法解释和判例来进行保护,非常零散,标准不一,保护的范围也非常有限。

綦警官介绍,实践中,对于偷拍行为一般情况下以训诫为主,涉及侵犯隐私的处以拘留或处罚。例如,广东省这次针对偷拍的专项行动,抓捕了238人,有3000多人是只是受到了训诫。

“刑法上有一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但最终判下来的很少。”綦警官说,在一系列犯罪行为中,偷拍只是其中之一,对它的处罚被其他罪名吸收掉了,“例如敲诈勒索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和获取国家秘密罪等。”

针对法律的模糊和滞后问题,去年8月,备受关注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搜查、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在学者们看来,该规定可以说是对当前偷拍猖獗问题的回应。石佳友说,过往的法律条款主要还是强调纠纷解决,案结事了,较少关注产生纠纷的根源,侧重于治标而不是治本。这一次民法典草案在人格权编中以专章规定隐私权,具有里程碑意义。

不过,石佳友强调,正在修订的民法典草案,应该强化隐私权的预防功能:“预防功能是当代法律的重要趋势,其核心在于不再是消极地在侵权事件发生后去补救,而是将关注点前移,着眼于事前的预防,对于侵权行为的高发领域,法律提前介入,设置合理的预防措施与义务。”

“宾馆酒店等接待消费者的公共场所,作为偷拍行为发生的第一线,有义务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石佳友认为,这对保护消费者至关重要。

偷拍等行为,在很多国家不光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会受到刑法的严厉惩处。以法国为例,法国2018年修订了其刑法典,专门规定了对偷窥、偷拍行为的量刑标准。根据该条文,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任何手段在其所处的非公开场所,偷拍其私密部位,可处以一年监禁及15000欧元罚金;如具有加重情节,可处以两年监禁及30000欧元罚金。石佳友认为,这些做法显然值得我们借鉴,必须提高不法行为人的违法成本。

观察|无人机首次自主杀人,机器杀人的潘多拉魔盒打开?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兰顺正

近日,联合国披露的一份关于2020年3月利比亚军事冲突中的报告称,土耳其STM公司生产的“卡古-2”(kargu)型四旋翼无人攻击机被编程为在不依靠操作员的情况下自主攻击了撤退的哈夫塔尔指挥的“利比亚国民军”,并很有可能造成了一名国民军相关成员的死亡。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例记录在案的无人机在没有人为命令的情况下向人发动攻击的案例,引发了各界关于人工智能与自主武器的关注。

“卡古-2”(kargu)型四旋翼无人攻击机。

机器自主杀人的担忧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随之而来就是与之相关问题的争论。如从长远角度考虑,不少人担心,有朝一日人工智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其“心智”水平越来越高,有可能萌生脱离人类控制、独立自主的倾向,再往后会与人类发生冲突甚至奴役或者灭绝人类。在各类科幻大片中,人工智能造反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题。此前早已有很多学者提出并表达过这样的忧虑,如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就表示,未来 100 年内人工智能将比人类更为聪明,机器人将控制人类。2013年霍金还与特斯拉 CEO 伊隆·马斯克共同发表公开信,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受到控制。

而就近期来说,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大显身手的同时也是毁誉参半。目前军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自主情报分析:机器算法的快速、准确、无疲劳等特点,可以高速开展目标识别和数据分析,提取有效情报,将海量的数据转换为有价值的信息。

自主指挥控制系统:人工智能可以依据战场情况和作战需求的变化发展,动态生成作战指挥命令,快速实现作战形态的自我聚合与分解,为作战指挥提供前所未有的自治性和灵活性。

“卡古-2”(kargu)型四旋翼无人攻击机可自主作战。

自主武器:对于自主武器系统概念的界定,依据美国国防部2012年的定义,自主武器系统是“一种激活后就无需操作人员进一步干预,可以自主选择和攻击目标的武器系统”。国际红十字委员会(ICRC)2014 年将自主武器系统定义为“可以独立选择和攻击目标的武器,即在获取、跟踪、选择和攻击目标等‘关键功能’方面具有自主权”。

前两类军用人工智能虽然会参与作战行动的策划与指挥,但毕竟没有“亲自手动”,而自主武器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在不依赖外界指令和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在复杂作战环境中依靠人工智能系统独立做出开火决定,让“机器杀人”成为现实,因此争论的焦点更多集中在了自主武器上。

虽然目前绝大部分无人武器平台的开火权仍然掌握在远程控制中心的操控员手中,但从技术角度出发全自主武器早就可行了。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研制开发具备自主开火模式的完全自主武器。譬如英国军方研发的“硫磺石”导弹,就具备“发射后不管”的极高自主性,操作人员只需为“硫磺石”导弹设置一个大致的“杀伤范围”(Kill Box),它就会向该区域内的敌方目标发起自主攻击,即每枚导弹可自行决定攻击哪辆坦克或其他作战车辆。而韩国军方部署在朝韩边境的SGR-A1武装机器人“哨兵”,不但可以通过使用模式识别软件和弱光摄像头识别、锁定“越境者”,并在必要的时候也会自主掌握攻击权限。

俄罗斯研制的“平台”-M履带式无人战车。

“两面开刃”的自主武器

现在争论的核心是:自主武器该不该被使用。对于使用自主武器的后果,各方存在较大的分歧。一方面,美俄等国从巩固其技术先发优势的立场出发,提出自主武器系统具有人类战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有人认为,智能化自主武器系统不仅能够使人与武器实现实质性分离,使实际伤亡率无限趋近于0,而且自主武器系统无需考虑自身安全,不受主观情绪左右,具有“理性优势”,加上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武器的使用效率和不同武器之间的协作也将大大提升,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战场主动权。因此未来具备人工智能的“无人军团”必将成为大国的“标配”,进一步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军力差距,甚至出现单方面“碾压”。

在2018 年 3 月,美国在向联合国政府专家组会议提交的文件中就指出,“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领域的新兴技术可以提高国家运用武力时降低平民伤亡风险的能力……较之压制或禁止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领域新兴技术的做法,美国选择鼓励相关领域技术创新”。而就在几天前,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宣布 :“作战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已经开始。现在出现的机器人不仅仅是试验性的,而是真的像科幻电影中所显示的那样,是能独立战斗的(智能)机器人”。

美国海军“海上猎人”无人艇。

另一方面,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和一些技术后发国家基于潜在的安全风险指出,摆脱人类控制的自主武器系统将使得战争更加冷血,在战场上被授予了“自由开火权”人工智能可能会自作主张,滥杀无辜,将战争变成一场场无法“重启”的游戏。有分析认为,从道义角度出发,如果让机器来决定人类生死,就会从根本上抹去人性在战场上的存在感,使人类缺乏对杀戮行为的道德负担,其结果必然使杀戮变得毫无人性。同时,在战场上作出“开火”的决定,是综合衡量大量复杂因素的结果,但目前的机器算法存在区分目标的盲区,无法可靠地区分合法与非法目标。如军服、武器装备等一系列明确标识可以设置区分规则,但如果对手采取伪装等手段,就会导致军事目标缺乏明显的视觉标识;而且根据战争法则,在战斗中不得射杀伤兵、医护兵、跳伞飞行员、投降者及俘虏等人员;这些都会给自主武器系统执行区分任务带来巨大挑战。有人担心,失去人类控制的自主武器系统一旦应用于战争,可能导致攻击范围、时间和毁伤程度等方面的诸多不确定性,进而加剧危机意外爆发和升级的风险。

另外,即使自主武器在“主观”上并不想与人类为敌,但因为受控于计算机软件,就一定有出错的可能。如在2007年10月,美军第3机步师下属部队携带3台“利剑”机器人进攻一个反美武装据点,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软件,其中1台“利剑”竟把枪口对准美军操作人员,即便在操作人员发出“行动取消”的指令后,失控的“利剑”依然不听指挥,直到另一名美军上尉用火箭筒把它炸翻才化险为夷。而同样是2007 年 10 月美军在南非举行的一场军事演习中,具有高度自主性的防空系统突然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美军参演防空火炮整体失控,即便该防空系统的操控员多次尝试关闭火炮自动发射装置,但由于火炮已经被计算机系统接管而造成关闭指令失效,只能等待防空火炮系统中装弹机内的炮弹自行发射完毕,该意外事故也造成美军多名参演官兵死伤。

正是鉴于以上自主武器的潜在风险,2018年7月,超过2400名AI领域科学家发表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宣言》,承诺“将不参与也不支持致命性自动武器的开发、制造、贸易或使用”,并呼吁各国政府和政府领导人“利用强大的国际规范、法规和法律打击致命性自动武器”。

本文开头提到的“卡古-2”无人机由土耳其研制,是“卡古”无人机的升级版。“卡古-2”重约6.8千克,最高时速约145公里,续航时间约30分钟,可携带1.36千克重的武器,还拥有面部识别能力,可以寻找特定的个人。而当被设定为“高效的自主模式”时,无需操作员的指令,“卡古-2”就可瞄准目标自爆。此次联合国专家在报告中指出,这是一次真正的“发射后不管”,也是第一次在利比亚发现使用这种无人机,这违反了联合国第1970号决议第9条。 “卡古-2”在利比亚的表现打开了机器自主向人类攻击的“魔盒”,各方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系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责任编辑:谢瑞强

校对:张艳

俄媒:俄军研发新型VR头盔操控作战无人机

俄媒称,俄罗斯军方研发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的头盔来操控作战无人机。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5月25日报道,俄罗斯军方将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操控作战无人机,为最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飞行员配备VR头盔。这种头盔可以让无人机摄像头与飞行员头部同步运动。同时无人机光学设备获取的影像可与飞行参数和目标信息叠加。专家认为,新技术将改善无人机飞行员的工作条件。但完善人机互动界面仍需更多时间。

报道称,俄国防部和军工企业的消息人士说,俄军方正在为重型无人机飞行员研制VR头盔。这将帮助解决作战无人机飞行员情况感知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远程精确操纵喷气式高速无人机来说,普通显示器可能有所不足。

资料图片:俄罗斯研制的新型无人机

研制中的VR头盔可监视操作员的头部状态和目视方向,让无人机摄像头与它们同步运动。此外,VR技术可把无人机光学设备获取的影像与地面和空中目标信息以及飞行参数叠加在一起。

俄罗斯军事网主编德米特里·科尔涅夫指出,VR头盔将大幅改善无人机飞行员的工作条件。

科尔涅夫认为:“更好的视野和几乎瞬时的事态反应速度是(VR头盔的)两项主要优势。”他说:“目前(无人机摄像头获取的)影像会输出到电脑显示器上,而且显示器可能有若干台。在这种情况下,要观察并搞清地形情况并不太容易。现在(有了新型头盔后),飞行员通过转动头部或者轻微移动视线就能看到无人机两侧方向的情况。但这需要有高质量的实时影像作为保障。影像质量首先指的是影像的细节丰富程度。现有的高清摄像头、显卡、图像处理器和三维模拟技术已能满足相关要求。”

俄媒称,总的来说,VR头盔能提高无人机的性能,包括生存能力和武器使用效率。飞行员的工作将变得更加舒适。他们将更不易疲倦,能更准确地执行操作任务。

在理想情况下,VR头盔应该用于操纵俄军所有现役的远程遥控装备。但首先需要配备这种头盔的应是“猎人”“更高”和“猎户座”这3款最新重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飞行员。

报道评论称,不论对于无人机还是载人飞机来说,VR技术都是有用的,但需要为此解决许多技术难题。

功勋试飞员伊戈尔·马利科夫上校指出:“飞行员对自身所处空间状态的错觉是飞行中的严重问题。飞行员培训时为解决相关问题总要花费不少精力。”

他说:“(对飞行员来说)人体前庭器官被欺骗是初级问题。例如在云层中的某些地方飞行时,你会感觉机身存在倾角,但仪器却显示倾角不存在。为了让无人机飞行员佩戴VR头盔高效工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哈里梅根网飞纪录片上线,每一集都精准打击英国王室,绝了

盆友们,英国王室大型连续剧更新啦!

确切的说,是哈里梅根再一次拉响了与英国王室的战争号角,直接空投了一颗炸弹,因为,那部传说中的网飞纪录片《哈里&梅根》昨天正式上线了!

三集联播,每一集都精准打击英国王室,真的很绝!毕竟,这可是网飞花了1亿美元血本,没点猛料哈里梅根都没法交差的纪录片喂!

经过精心制作之后,这部备受期待的纪录片一共有六集,分为两个部分播出,前三集现在已经可以在线播放了。

先总结一下目前曝光三集的大概内容好了。

第一集:哈里梅根在2020年3月退出王室当天的自拍小视频;

第二集:哈里把梅根比作他的母亲戴安娜王妃,还说梅根正在被媒体追捕;

第三集:哈里和梅根说他们2017年的订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真人秀。

这里面有大量照片和视频,有梅根的眼泪,有哈里的控诉,不得不说,精彩绝伦!

01

先来看看第一集。

第一集的开头场景是一个机场,其中有一个离港标志的特写镜头,BGM是凄美的钢琴曲。

然后镜头切换到哈里,屏幕上的文字告诉观众,这是在2020年3月的希思罗机场的温莎套房里。

哈里对着镜头打招呼:

嗨。我们在三月的某个星期三来到这里,在刚刚结束的两周里,我们进行了最后一搏,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参加王室活动。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难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我们怎么会在这里结束?

哈里,你这话听起来怎么有点伤感!

随后,镜头切换,地点显示是加拿大温哥华,梅根登场??

Emmm……素颜,干发巾,这个造型有点一言难尽了。

她说:他在伦敦,我在这儿。我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怎么样,这个开场的氛围感已经很浓了吧,加上他倆的战书就更浓。

梅根:在我生命的过去六年里,我不认识的人写了很多关于我们的故事,但,听听我们的故事不是更有意义吗?

哈里:这不仅仅是关于我们的故事,没有人知道全部真相,而我们知道全部真相。而且我认为任何其他人处于我的立场都会做同样的事情。

可以,非常可以,等你俩扔炸弹。

但他倆不急不忙,讲了讲他倆是怎么认识的。

那是2016年7月,梅根计划好了她的单身暑假欧洲游,和好朋友一起的那种。

此时,哈里却在朋友的Ins上看到了梅根的照片??

于是就有了求认识的邮件往来:

朋友:嗨,我朋友Haz王子看到了你的照片,非常想见你哦。

梅根:Haz王子是谁?

接下来,梅根就去看了哈里的社交媒体动态,然后彼此交换了电话号码,一直保持着联系。

纪录片里还有两人当时的聊天记录,喂,当初是谁说要隐私的!

说到隐私,就必须要讲小阿奇了。

记录片里,有哈里和梅根与孩子们一起享受户外活动的场景;也有哈里推着坐在带轮子手提箱上的阿奇的样子……

哈里说:

我的工作是保护家人的安全。出生在这个家庭,随之而来的一切,以及过去三年中激起的仇恨,尤其是针对我妻子和儿子的仇恨,让我一直很担心我的家庭。

这是啥意思嘛,当初你们可是连一张照片都不愿公开的说……

02

接下来的两集,也是内容很杂乱的集合。

比如,第二集的前半部分,梅根的妈妈多利亚是主角。

她主要是说了说她第一次得知女儿正在和王子约会时的感受:

从他倆第一次见面开始,我就立刻知道哈里王子是梅根心目中的“那个人”。

他倆在一起时可甜呢……

比如,梅根揭开了她第一次跟王室成员见面的面纱。

哈里说,因为梅根美国女演员的身份,让他的家人对她的看法不那么好;

梅根也说,没错,女演员就是最大的问题,他们对好莱坞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容易将其类型化。

然后,梅根开始讲她在2016年与哈里王子宣布恋情后,会见女王的心情,就像回到中世纪时一样:

当时我们在车里去王室庄园吃午饭,哈里突然说,哦,我的奶奶在这里,她会在去过教堂之后去那里,你知道怎么行屈膝礼,对吧?

我当时还觉得他在开玩笑。这很奇怪,为什么要行屈膝礼,太冲击,也太超现实了。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做什么,我记得行了个屈膝礼,说了“很高兴见到您,陛下。”

比如,哈里将跟踪戴安娜王妃的狗仔队比作梅根现在面临的网络暴力:

在我妈妈的时代,那是身体骚扰,摄像头对着你的脸,有人追着你。 现在狗仔队仍然骚扰人们,不过这种骚扰更多地存在于网上。

一旦照片出来,故事就在旁边,社交媒体上的暴力就来了。看到我生命中另一个我爱的女人经历这种狂潮,这很难。它基本上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

还有,梅根说在她移居英国之后,她的种族成为了一个问题,她在美国长大的那些年,从来没有被种族歧视过;

哈里抱怨,王室不愿回击媒体的负面报道,他的家人认为受到批评是一种“通行权”,还说他和梅根不想重蹈父母可能犯过的错误……

总之,他倆说了:

我们从未被允许讲述我们的故事,直到现在。

03

那么纪录片播出之后,英国王室究竟有什么反应呢?

沉默……

在记录的开头,荧幕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王室成员拒绝对本系列中的内容发表评论。

可就在前三集开始播放数小时后,身在伦敦的王室官员就坚称他们根本没有被要求做出回应。

尽管如此,目前白金汉宫、肯辛顿宫和任何家庭成员都没有就哈里梅根纪录片的内容发表评论。

无论是对种族主义和无意识偏见的指控,还是一系列针对查尔斯、威廉、凯特和其他人的冷嘲热讽,英国王室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嗯,沉默是金。

- END -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1515751/Prince-Harry-Meghan-Markle-wage-fresh-war-Royals-Netflix-series.html

文|闪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