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亚洲m码欧洲s码(留洋球员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日韩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差距一目了然)

导读 亚洲m码欧洲s码文章列表:1、留洋球员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日韩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差距一目了然2、波翻浪涌 奋楫前行——回眸2022年的世界3、观赛前,先了解这些知识点!4、印

亚洲m码欧洲s码文章列表:

亚洲m码欧洲s码(留洋球员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日韩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差距一目了然)

留洋球员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日韩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差距一目了然

日本队战胜德国和西班牙强势出线,将克罗地亚队拖进点球大战,具备了与世界级强队掰手腕的实力;韩国队跌跌撞撞晋级16强,淘汰赛面对巴西,第6分钟城门失守,半小时不到比赛便彻底没有了悬念。

由此可见,韩国队与日本队在实力上有差距,那么这个差距有多大呢?

五大联赛球员的数量和质量,日本队远超韩国队。

留洋球员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五大联赛的球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支队伍的实力。

日本队参加卡塔尔世界杯26人名单中,有20人来自于欧洲联赛,其中13人来自五大联赛(以下都指顶级联赛)。韩国队的海外军团只有8人,6人分别效力于五大联赛,阵容实力只能在亚洲范围内排得上号。

另外,日本队的伊东纯也、堂安律、久保健英、镰田大地、远藤航、吉田麻也、伊藤洋辉都是五大联赛级别的主力级球员,有着与世界级优秀球员过招的丰富经验。而韩国队仅有孙兴慜、金玟哉、李刚仁三名五大联赛主力,见过“大世面”的球员数量有限。

因此,从两队球员在五大联赛效力的情况来看,日本队具备二流欧洲强队的配置,而韩国队最多算亚洲级别的强队。

日本队家底丰厚,有“变身”的实力,而韩国队还要依靠伤兵。

有人说,日本队完全有能力再组一支队伍踢进世界杯决赛圈。此言非虚,因为还有不少五大联赛的球员落选,比如原口元气、长谷部诚等。

如此多的人才,让主教练森保一有本钱按照自己的想法组建队伍,甚至能够改变球队的打法。众所周知,日本队以传控见长,但面对小组赛的对手德国和西班牙有些不够看。因此,森保一首先保证了防守的硬度,这是能够在“死亡之组”晋级的关键。他能打造了一支风格有所变化的日本队,没有丰厚的家底很难办到。

而韩国队呢,把所有的家底都拿了出来,没有富裕人员,一旦遭遇伤病便捉襟见肘。

以孙兴慜为例,他受伤后最多有7成功力,但是仍然踢满了4场比赛。不仅因为他是韩国队的门面,还有确实找不到更加合适人选的原因。如果有人可用,孙兴慜完全可以在关键时刻才出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两队近些年的直接交锋中,韩国队完全处于下风。特别是2022年东亚杯,“日本三队”以3比0完胜“韩国二队”,应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队之间的差距。

#2022世界杯#

波翻浪涌 奋楫前行——回眸2022年的世界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而这一年的世界,世纪疫情影响深远,气候灾害接踵而至,地缘政治紧张对立,局部冲突激烈动荡,经济复苏迟滞乏力,能源粮食价格飙升……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百年变局视阈下,人们进一步见证分裂与融合、动荡与稳定、衰退与复兴的激烈较量,在多重危机的叠加嵌套中探寻方向。

“面对这些挑战,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指明发展进步路径,为完善全球治理精准导航。

清响破空冥,赫日自当中。

危机叠加 国际安全频亮红灯

2022年,新冠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深刻演变成一场全球性危机,深入作用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同时,灾害、战乱、粮食和能源危机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多重危机并行、多重影响叠加,盘根错节,复杂多变。

这是6月1日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市拍摄的被炸毁的楼房。新华社发(彼得·德鲁克摄)

这一年,乌克兰危机掀起地缘海啸。

今年2月乌克兰危机的旋风式升级和此后的拉锯式延续,不仅成为地区安全的“灰犀牛”事件,且引发一揽子危机,震动地缘政治、能源格局、粮食保障、核武军控等支撑全球安全格局的支柱:美国主导的北约继续东扩,传统中立的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美国在欧洲加速部署新型核弹;乌克兰境内有关美国军事生物活动的消息不断出现;扎波罗热核电站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北溪”海底管道爆炸;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桩桩件件,令人惊忧,全球安全,惊涛拍岸,已是悬崖百丈冰。

7月13日,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和联合国的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谈。新华社发

这一年,能源粮食深陷冲突旋涡。

乌克兰危机背后的操盘手,联合一众盟友,机关算尽,对俄罗斯掀起制裁组合拳,试图扼守俄罗斯能源和粮食的出口通道。然而,制裁的反作用力扎扎实实地砸在其盟友和世界其他国家身上,人为制造出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演绎出一幕幕怪现象:欧洲多地左支右绌面对凛冬;欧盟国家口头喊着一同进退、背地里各显神通试图摆脱困境;非洲和西亚多国陷入严重粮食危机,而俄乌的大批粮食发不出货;美国一边火上浇油、一边大发军火能源财,成为危机中的最大获益方。

11月26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展玉的居民走过地震留下的废墟。新华社发(祖卡南摄)

这一年,自然灾害拉响全球警报。

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热浪、干旱、飓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与极端天气在全球各地频繁上演,给地球生态拉响红色警报。2022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英国泰晤士河源头干涸;欧洲夏季大部分河流运输瘫痪;法国遭遇自190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欧洲多地林火此起彼伏;巴拉圭记录到45.6摄氏度的全国最高气温;南极“冰穹C”冰盖顶部温度升至零下10摄氏度,比过去该测量点的平均温度高出38.5摄氏度……《生物科学》5月一篇科学报告指出,在35个“行星健康状况指征”中,有16个在2022年达到创纪录极值,地球健康状况指征已恶化至“确定无疑正在面临气候紧急状态”的地步。地球同此凉热,生态危机并不遥远。

乱象丛生 国际秩序加剧动荡

2022年,全球秩序失调,局部动荡加剧,一些地区经济濒临衰退,部分国家社会分化对立。人类发展遇到诸多难题,相互嵌套,治理艰难。四大赤字,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成迫切挑战。

10月25日,新就任的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发表讲话后在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前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这一年,多国局势动荡,众多难题无解。

美国中期选举继续加剧社会分裂,再次印证政治极化、贫富分化、身份政治等痼疾加剧。英国50天见证三次首相换人,既是对保守党政府无力应对通胀危机的反映,也是对英国近些年对外政策盲从美国、不顾本国民生的民意打分。欧盟全年跟随美国制定多轮对俄制裁方案,后却被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背后捅刀。在非洲,布基纳法索发生政变。在西亚北非地区,也门内战和恐怖主义活动交织、社会动荡。中东的伊核问题、巴以问题难获进展,叙利亚北部战事持续。在朝鲜半岛周边,美国反复军演,挤压和平空间。日本则因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物价飙升日元跳水等问题陷入社会分歧。

12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这一年,美收割全球利益,多国经济承压。

经合组织11月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3.1%,明年放缓至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降至0.5%,美国降至1%。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1%,创近41年来新高。面对高通胀,美联储祸水外引,激进加息,大幅收紧货币供应,让全世界为美国金融体系的积弊埋单。欧元区通胀空前,欧元一贬再贬,同时陷入前所未有的能源紧缺。在日本,日元一度贬值20%,国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突破250%,远高于欧盟和美国。发展中国家中,阿根廷、土耳其等金融领域承受明显压力,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等向IMF紧急寻求贷款。全球经济山雨欲来,滞胀预期正在形成。

这是11月20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拍摄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闭幕会现场。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这一年,南北分化加剧,发展鸿沟凸显。

气候变化、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堆积,发达国家面对共同责任推诿推责,全球步调难以协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月在法国《世界报》刊文说,随着我们人类家庭的扩大,它变得日益分裂。数十亿人饱受苦难;数亿人遭遇饥饿、饥荒。逃离债务与贫困、战争与气候灾难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如果不填补全球最富有的人群和最贫穷的人群之间的鸿沟,我们就会走向一个由80亿人组成的、饱受紧张局势和不信任折磨、陷入危机和冲突的世界。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勇敢喊出“要行动,不要空话”“是承诺就要兑现”等口号,剑指西方伪善的空头支票。

治乱安危 国际格局深刻变革

2022年,在诸多危机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新干涉主义的影子清晰可见。然而,国际格局朝向多极化秩序变革的动力也势不可挡。

这是11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拍摄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会场外的标识。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这一年,大国关系校准航向。

大国关系是世界秩序的压舱石。当乌克兰局势把俄美、俄欧关系降到冰点,美欧关系频生嫌隙之际,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习近平主席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广泛开展元首外交活动。从北京“冬奥外交”到中俄元首会晤,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先后访华,到G20、APEC中国的高光时刻,国际社会聚焦中国机遇,积极交往互动,倚重中国一贯公正的国际立场以及经济体量、话语分量、外交能量,期待中国为世界和平与经济复苏提供新智慧、新动能。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向世界明确了一个方向,就是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确定了一个框架,就是共同探讨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或战略性框架;启动了一个进程,就是要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管控和稳定中美关系。这场“峰会之峰会”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在开启中美“搭建桥梁”进程的同时,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

11月11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第40届和第41届东盟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这一年,“全球化”潮流再涌。

历史的十字路口,从来都会有混淆视听的岔路、弯路、歧路。当下,分裂、对抗、脱钩、断链、排挤、围堵、鼓动、窜访等论调和行为,正在干扰全球和地区重大议题设置。然而,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以东盟为例,虽然同样饱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但在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基础支撑以及今年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下,预计东盟今年增长率将达到5%,2023年略微放缓至4.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撰文说,11月在东南亚举行的东盟系列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似乎正在表明一种趋势,即世界各国可能正在从对抗转向恢复国际舞台上的合作,这可能成为“去全球化故事的转折点”。

这是2022年11月2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西入口。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这一年,多边合作生机勃勃。

当前,集团政治甚嚣尘上,分裂对抗风险高企,“冷战”幽灵挥之不去,个别国家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胁迫别国选边站队。然而,多数国家会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越是变局乱局,越显多边主义的重要。今年,多个多边平台为构筑世界安全、增进国际互信、复苏经济活动、拓宽贸易规模带来众多新成果。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和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等,不仅带来掷地有声的政治宣言、联合声明、合作成果、交易意向,更用行动作出表率:众擎易举、独木难支,只有多边主义才是实现共同安全与共赢发展的保障。

兼爱则治 国际合作走向未来

2022年初,全世界聚焦北京,奥运圣火下,“一起向未来”的启示寓意隽永。世界在各类问题中会出现分歧,但人类发展依旧要靠寻找价值的共同点、利益的公约数、发展的新路径。金秋十月,全世界再次聚焦北京,在中共二十大的响亮声音中,思考国家发展、时代发展、世界发展的金钥匙。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这一年,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展示新启迪。

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当世界放缓发展脚步,中国频频被聚光灯照射: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18.5%,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超9000米石油深井鸣笛开钻;中国空间站闪耀太空……走在昂扬奋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所有这一切中国亮点,都找到了设计的原点。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将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开辟“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埃塞俄比亚教授贝尔胡特斯法评价中国式现代化“鼓舞世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具有启发借鉴意义。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研究员通孟戴维认为“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真正的奇迹”,正在“激发许多发展中国家勇敢探索发展和繁荣的本国方案”。

这是7月26日在克罗地亚科马尔纳拍摄的由中企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仪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李学军摄

这一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演示新路径。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今年12月7日,首趟“香蕉专列”从老挝首都万象发车,点对点驶往湖南长沙。对于老挝蕉农来说,专列上搭载的不只是抱团成长的香蕉,更有一个陆锁国向陆联国启航的梦想。在印度尼西亚,连接雅加达和万隆的高铁梦正在实现;在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实现了当地人快速通勤南北国土的夙愿;在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国父隧道项目结束了南亚地区没有水底隧道的历史……一线铁路、一条隧道、一座大桥,联通了地理,规划了发展,更在“行天下之大道”。目前,在国家层面,中老、中柬、中巴等越来越多双边命运共同体不断收获成果;在地区范围,中国同周边国家、亚太、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茁壮成长;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得到积极呼应。世界真切认同,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带来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与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在实处,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这是5月23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年会上拍摄的一个分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这一年,世界发展规律为人类标示方向。

世界正在时与势、危与机、向与背、竞与合中演变,人类正在进与退、兼与独、损与益中抉择。中国先哲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当今世界的大象,是和平与发展,是对话与协商,是共建与共享,是合作与共赢,是交流与互鉴,是开放与包容,是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是世界文明多元多样,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福祉。执此大象,无所不往。

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主席通过“云讲坛”再次发出响亮中国声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为身处各种挑战的世界指明发展大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

这是历史前进的逻辑,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回首2022年的世界,任凭波翻浪涌,我亦奋楫前行。(记者:凌朔;编辑:齐紫剑、班威、丁莹、王申)

观赛前,先了解这些知识点!

9月29日,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成都(以下简称“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开幕式在成都市高新体育中心举行,世界乒乓球运动正式进入“成都时间”。

接下来10天

让我们共同为国乒呐喊助威

见证冠军诞生!

为了方便广大观众观赛

运动君梳理了关于乒乓球

以及本届成都世乒赛团体赛

多个重要知识点

一起来了解下吧

什么是世乒赛?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又称“世乒赛”。世乒赛自1926年12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首届起,至今已举行了55届。1959年第25届后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从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开始,国际乒联决定把单项赛和团体赛分开进行,每年举行一次,单数年进行单项的比赛,双数年进行团体比赛。

乒乓球的历史

乒乓球作为一种室内游戏最初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格兰出现。在当时乒乓球是上流社会的餐后娱乐活动。此后,逐渐发展成一项竞争激烈的活动。

1960年,乒乓球成为残奥会项目。1988年,在汉城(现首尔)奥运会上成为奥林匹克竞赛项目。现任国际乒联主席为2021年当选的佩特拉·索林。如今,乒乓球已是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其粉丝数量约8.75亿,粉丝遍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同时也是全世界参与度第二高的运动。

世乒赛团体赛奖杯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奖杯

考比伦杯(左) 斯韦思林杯(右)

斯韦思林杯(男子团体冠军奖杯):斯韦思林杯是每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上颁发给男子团体赛冠军的奖杯。该奖杯由国际乒联第一任主席伊沃·蒙塔古先生的母亲斯韦思林女士于1926年捐赠。斯韦思林杯的第一个冠军是匈牙利队,他们于1926年在伦敦夺冠。匈牙利队赢得了前5届比赛的冠军,直到1932年在布拉格被捷克斯洛伐克队击败。截至目前,中国男队已经夺得21次斯韦思林杯,并从2001年开始,实现了九连冠。

考比伦杯(女子团体冠军奖杯):在1934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首次举办女子团体赛之前,法国乒协主席马赛耳·考比伦先生于1933年在巴黎捐赠了马赛耳·考比伦杯。最初的这座奖杯在二战后柏林被占领初期丢失了,但德国乒协在1949年制作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复制品。此外,德国队还是1934年第一届女子团体比赛的冠军。截至目前,中国女队夺得了21次考比伦杯,最近四届赛事实现四连冠。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

在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中,男子比赛将有32支队伍参加,女子比赛将有28支队伍参加。团体赛采用每场五场三胜制,其中每场单打采用五局三胜制。

男队分7个小组,女队分6个小组,分组的依据是抽签前最新的国际乒联世界队排名。每组将进行循环赛,循环赛结束后,将进行淘汰赛,男女队的16强球队将晋级下一阶段。

淘汰赛结束后,冠军队伍将获得金牌和纪念杯,亚军将获得银牌,半决赛失利的两个队伍将获得铜牌。

本届赛事,男子组1号种子为中国队,2号种子为德国队,3号种子为日本队,4号种子为韩国队;女子组1号种子为中国队,2号种子为日本队,3号种子为中国香港队,4号种子为韩国队。

印度反对无效?外媒:斯里兰卡批准中国测量船靠港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综合路透社、法新社8月14日消息,中国远望5号测量船已获批停靠斯里兰卡南部的汉班托塔港,时间是8月16日至22日。此前有外媒称,在印度巨大压力下,斯里兰卡曾要求中方测量船推迟原定于11日的靠港计划。

路透社:斯里兰卡称中国测量船可以停靠该国港口

斯里兰卡港口负责人尼尔马尔·席尔瓦(Nirmal P Silva)对法新社表示,他已获得斯里兰卡外交部的许可,中国远望5号可以在8月16日至22日期间停靠汉班托塔港。“我今天收到了外交许可,我们将与船只指定的当地代理商合作,确保港口物流通畅。”

港口官员表示,12日晚,远望5号位于斯里兰卡东南部约1000公里的海面上,正缓慢驶向汉班托塔港。

此外,斯里兰卡外交部消息人士也证实,斯政府已经重新批准了这次访问。

路透社称,印度12日否认曾向斯里兰卡施压,要求中国测量船离开的说法。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丹·巴奇(Arindam Bagchi)说:“我们断然拒绝对印度的‘影射’和这样的声明。斯里兰卡是一个主权国家,有自己的独立决定。”

远望5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它是我国海上测控网中的主力,自加入远望大家庭以来,已经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嫦娥、北斗、天问为代表的海上测控任务。

法新社称,远望5号访问计划最早是在7月12日确定的,正值斯里兰卡爆发大规模骚乱,次日斯前总统拉贾帕克萨逃离出境。

远望5号测量船资料图及汉班托塔港所在地理位置

根据分析网站MarineTraffic的数据,远望5号从中国江阴港出发,原计划8月11日抵达中企运营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但这一正常访问却引发印度方面高度关注。

路透社称,中国是斯里兰卡最大的贷方之一。汉班托塔港靠近从亚洲到欧洲的主要航线,于2017年末开始由中斯双方合作运营。

印媒上周宣称,鉴于远望5号可用于太空和卫星追踪,以及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印度政府认为该船可能从事“有损其安全利益的监控活动”,因而向斯方提出抗议。在印度提出反对后,斯里兰卡外交部以书面形式向中方表示,“希望请求远望5号推迟抵达汉班托塔港的日期,直到双方进一步商讨此事。”

针对印媒就远望5号访问计划的提问,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月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第一,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交通枢纽,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科考船曾多次在斯里兰卡港口停靠补给。中国一直合法行使公海自由,充分尊重沿海国对其管辖海域内科考活动的管辖权。第二,斯里兰卡是主权国家,有权根据自身发展利益同其他国家发展关系。

汪文斌强调,中斯之间正常开展合作是两国自主选择,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不针对第三方。有关方面以所谓“安全关切”为由施压斯方,这毫无道理。在斯当前面临经济、政治困难的情况下,粗暴干涉斯正常对外交往合作是趁人之危,有违国际道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敦促有关方面理性看待中国海洋科考活动,停止干扰中斯正常交往合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国际战略前沿:第三轮起义来袭,西方将在劫难逃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至善道人授权,“秦安战略”今日头条平台独家原创发布,转载自“国际战略前沿”,有很多深度分析,欢迎关注。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驱动,尤其是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化石能源更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动力;特别是石油,被誉为“工业血液”;石油天然气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理论上谁掌握了能源就等于躺在了金山上;而能源分布并不均衡,全球70%以上的能源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但可悲的是,这些珍贵的资源并未给它们的主人带来财富和安康,反而是频繁的战乱和极端的贫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资源被西方强权所霸占;只有当大家团结一致,才能进行有效抗争;1973年10月,团结的阿拉伯世界引爆石油危机,对西方造成了一次沉重打击;而如今,团结的能源世界,必将会把西方送入地狱。

能源危机卷土重来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等12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发动“斋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配合战争打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战争爆发仅仅10天,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会议,便立即宣布石油减产,并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月减少,阿布扎比酋长国甚至率先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1973年12月,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随即国际油价应声上涨至11.65美元;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击了严重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经济。

由于石油进口锐减,美国的大量工厂不得不停产,就连美国国防部的石油供应也减少了一半;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随即,引爆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石油危机伴随西方经济危机持续了三年之久,对西方造成了沉重打击;就在1976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刚刚落下帷幕;1978年底,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随即伊朗宣布停止石油出口,伊朗断供使得世界石油出口立即减少了10%;之后不久,1980年9月22号,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出口完全中断,这使得国际油价立刻冲上了每桶41美元;随即再一次引爆了西方1979~198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由此可见,当石油能源供应锐减时,轻则让大量的工厂因成本上升,传导到产品价格而推高通货膨胀,重则直接让大量的工厂停工破产引发经济危机;因此,石油尤其是再加上天然气,一旦这些产油国团结起来共同进退,那么,能源武器的威力就会被充分发挥出来,严重打击发达国家的产业和经济;10月5号,在“欧佩克 ”部长级会议上,主要产油国宣布从11月起,将日均减产200万桶原油;消息一出引发美国严重不满,美国总统拜登第一时间发声表示“遗憾”,随后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更是搞笑地威胁称,将“有条不紊地”评估美沙关系,并可能选择不再向沙特出售武器。

显而易见,美国对石油已经失控预感前景不妙,新一轮的能源危机即将爆发,从而将触发2023年西方大规模经济危机;我们在《世界性经济危机 或将不可避免》中已经阐述,世界性经济危机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能源危机爆发,将不仅加速危机到来,更将加剧危机的烈度;因而这一次所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必将远远超过以往,甚至其严重程度都要超过1929~1933年大危机;因为,这次危机爆发的背景与以往完全不同,之前西方尽管爆发危机,但西方还是世界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即便遭到危机的沉重打击,但其还是可以很快从危机中复苏;而如今,西方早已江河日下,以金砖国家为首的发展中国国家,已经逆转了西方数百年来的综合优势;本轮危机大规模爆发,西方已经不会再有从容翻身的时间和机会,因此,一旦爆发西方必定会被送入地狱。

能源武器的使用条件

中东国家将石油作为武器,其首要条件就是团结;由于中东地区是一个碎裂的地区,如果各国不能形成团结,而步调一致实施相同能源政策,那就不能发挥出能源武器的威力,甚至连武器都算不上,因为,一旦分散就会被分而治之各个击破;但不幸的是,中东阿拉伯世界极其碎裂,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予以支撑,它们非但不能团结,反而还将因宗教矛盾自己斗得不可开交;当年,正是有超级大国苏联的支持,因而,阿拉伯国家才能团结一致敢于主动发起进攻;当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率先突袭的阿拉伯联军开始势如破竹,但是随后就被以色列打得落花流水;眼见形势逆转,又是苏联直接警告以色列必须停止进攻,否则苏联不会坐视不理;正是在苏联的巨大压力下,以色列才不得不放弃垂手可得的战果。

但也正是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1973~1975世界经济危机,其所爆发出的巨大威力,严重震撼到了美国;从此,美国开始将掌控石油作为了国家的最高战略;而此时的美国正深陷越战泥潭,已经被战争拖得疲惫不堪,布雷顿森林协议也已然瓦解3年,随风飘荡的美元正愁无处扎根;于是,1974年8月,美国与沙特秘密签署了《不可动摇协议》,沙特同意将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的定价货币,其他国家想买沙特的石油只能用美元,这标志着石油美元体系的正式建立;在成功将石油与美元捆绑后,要确保石油能够听从美元的指挥,那就必须不能让中东产油国团结;于是,美国开始制造矛盾瓦解中东国家。

在美国与沙特率先捆绑后不久,在美国的斡旋下埃及与以色列和解,并于1978年9月17号,在华盛顿签署《戴维营协议》,埃以和解成功撕裂了阿拉伯世界,并解除了以色列的侧翼威胁;随后,伊朗爆发霍梅尼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并爆发了举世震惊的伊朗人质事件;于是,在美国中情局的帮助下,伊拉克的萨达姆发动政变成为总统,随后投桃报李替美国向伊朗发起进攻;1980年9月22号,两伊战争正式爆发,这使得阿拉伯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宗教矛盾,演变为了大规模战争,从此阿拉伯世界的团结性不复存在;在成功挑起宗教战争后,美国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规模鲸吞石油财富;1981年5月,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成立,随即,石油美元彻底成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数十年来,美元霸权之所以在世界上可以呼风唤雨,完全就在于海湾石油被牢牢控制在美国手中;而石油的稳定,首先就在于阿拉伯世界还是一个严重分裂、碎片化的世界;因此,要想打倒美元霸权,那么首先就要让分散的石油重新团结,那么就要弥合阿拉伯世界的千年恩怨,重新团结一致;唯有如此,才能有力量来反抗美国的敲诈勒索,阿拉伯人才能重新做回自己的主人,拿回自己的财富与尊严;而如今,全球起义如火如荼,正是一切受压迫的人们揭竿而起的天赐良机;于是,我们便看到了10月5号,“欧佩克 ”逆美国之意的减产决定;更是从中看到了能源武器重新回归的光明前景。

大国揭竿群雄并起

2月24号,俄罗斯正式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率先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6月22号,全球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召开,全球十八路诸侯会盟,拉开了全球起义的大幕,详见《十八路诸侯起事 东方时代呼之欲出》;7月13号,俄印公开采用人民币进行煤炭结算,7月22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一艘铁矿石抵达日照港,采用人民币结算;于是,以俄印中为首正式打响了货币起义的第二枪;随着起义烽火熊熊燃烧,全球能源起义的第三枪也终于打响;能源起义将是西方不可承受之重,而起义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能源世界,尤其是阿拉伯世界已经重新团结。

众所周知,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之后,整个中东便落入美国之手,其借助第五舰队和以色列的强大武力,迫使整个阿拉伯世界臣服于其淫威之下,并将中东石油打造成了其吸血全球的血池,进一步塑造出了美元霸权;可是世易时移,随着以“什叶派之弧”和驻叙俄军为骨干的北线成型,以及以瓜德尔、吉布提、也门胡赛、护航舰队、苏丹维和步兵营所构建的红海南线成型,以中俄伊为核心的军事力量,已经完成了对中东美军的合围;尽管中俄前出中东的军力还比较薄弱,但已足以完成对中东美军的去功能化;详见《阿富汗冲击波外溢 美元霸权剧烈摇晃》中阐述。

正是由于中俄在中东方向,给阿拉伯世界提供了足够的武力支撑,因而他们才终于出现了团结的曙光;要知道“欧佩克 ”占据全球石油出口的65%以上,而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土库曼四国就占据了全球天然气份额超过70%;7月20号,俄总统普京访问德黑兰,并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伊朗总统莱西举行三方会谈;7月21号,普京与沙特王储萨勒曼进行电话沟通,达成一系列共识;7月29号,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访问沙特,并与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举行会谈,双方就维护能源市场稳定达成广泛一致;政治互动已经先行,那么,后续行动必然快速跟进。

中东已经开始异动

有新兴大国为中东注入强大力量后,尤其是在全球起义的大背景下,分裂的中东开始出现诸多积极现象;就近期而言,主要有3个,分别是:1、巴勒斯坦各派达成内部和解,2、库尔德人拉希德当选伊拉克总统,3、沙特公开羞辱美国。

首先,来看巴勒斯坦

10月13号,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就内部和解达成协议,并签署了《阿尔及尔宣言》;自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强占约旦河西岸以来,巴勒斯坦人就失去了家园,半个多世纪以来遭受了无数的苦难;阿拉伯世界先后发动了五次中东战争,试图从以色列手中夺回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但在西方的干预下均以失败而告终;可以说,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就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苦难;巴勒斯坦人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法塔赫和哈马斯。

但是,经过多年斗争无果和敌人的分化瓦解,尤其是以色列将阿拉法特和亚辛暗杀后,巴勒斯坦原本就微弱的力量被进一步削弱,最终只有哈马斯还在加沙地带坚持武装斗争;而此番巴勒斯坦民族和解重现团结,无疑是中东政治核心地带的一次巨变,巴勒斯坦能够重现团结,已经预示着以色列分化瓦解巴勒斯坦的失败,接下来必定面临巨大压力;而促成这一重大成果的,竟是阿尔及利亚;而阿尔及利亚正是6月受邀出席全球高层对话会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尽管阿尔及利亚国力弱小,但其却在此刻发挥出重大作用,并一手促成了巴勒斯坦的民族和解,可见,十八路诸侯名不虚传正在各显神通,承担起各自可承担的重任。

其次,来看伊拉克

10月13号,伊拉克国民议会13日举行的会议上,库尔德族候选人、前伊拉克水资源部长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当选伊拉克新一届总统;众所周知,自伊拉克和叙利亚战争以来,美国左手扶植伊斯兰国大搞恐怖主义搅乱中东,右手又打着反恐的旗号强行插手,乘机大肆掠夺;伊斯兰国覆灭后,美国再次旧瓶装新酒,大力武装库尔德人并策动库尔德建国;利用库尔德人威胁周边国家;因此,库尔德一旦接受美国的扶持,便立刻蜕变成了美国的走狗和地区各国的毒瘤;因此,其也立刻变成为伊土叙的共同敌人,此前,伊拉克就曾大举反攻库尔德;土耳其更是隔三差五地对其实施越境攻击。

由此可见,只要库尔德没有放弃分裂建国的意图,就一定会成为伊土叙四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而此番拉希德当选伊拉克总统,其象征意义非常巨大,这一方面反映出伊拉克有意放弃对库尔德的敌意,意图通过政治解决库尔德问题,并将给予库尔德应有的尊重和政治地位;而库尔德人愿意接受伊拉克总统,也证明其认识到独立建国是死路一条,从而有意重新回归;而这一积极变化,更是离不开伊朗的巨大推动;我们在上篇《世界风暴中心 已经快速生成》中已描述,伊朗一口气发射73枚弹道导弹,大规模越境轰炸库尔德,可谓是一记重拳打醒了库尔德,让他们知道跟着美国,必将遭遇伊土叙的联合绞杀,结果必死无疑;因此,正是在伊朗的这种重拳下,才迫使库尔德重新回归伊拉克大家庭;如此,则将从政治上,彻底消灭美以在中东的最后一支仆从军。

再次,来看沙特

10月9号,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发布公告称,销往亚洲的石油价格不变,销往欧洲的石油价格在原有基础上下调1.8美元,而销往美国的石油则在原有基础上上调0.2美元;消息一出,美国立刻暴跳如雷,因为,相对于当前80多美元一桶的油价,0.2美元的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沙特却特意高调宣布,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0.2美元伤害不大,侮辱性却极强;沙特此举就是要向全世界公告,沙特已经和美国公开分道扬镳;不仅上半年屡次拒接拜登电话不给面子,前几天又率领欧佩克逆美国之意宣布大幅减产,严重损害美国利益;如今,又通过这样直接往美国脸上吐口水的方式来戏耍美国,显然是在有意恶化沙美关系,为何?

同样是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也门胡赛武装刚刚拒绝了联合国斡旋的延长停火协议;也就是说,也门胡赛随时会发起攻击,而这正是伊朗借胡赛之手,在暴力驱赶沙特尽快脱美向东;于是,沙特心领神会立刻以这种方式向伊朗、向东方、向全世界展示了脱美的决心;而就在沙特极度恶心美国的时候,10月16号,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访问沙特,沙特王储萨勒曼向其表达了希望加入金砖国家的强烈愿望,而且表示沙特并非是唯一的国家;很显然,这是沙特准备率领“海合会”集体投诚;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沙特加速异动,必将给中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我们也不得不再次强调,伊朗的战略禀赋真的不是一般的高,正是在伊朗大手笔的推动下,第一刀砍断美以中东的左膀库尔德,第二刀又剁下了美以的右臂沙特;阿尔及利亚配合砍下的第三刀,则直接砍掉了以色列的未来;三刀下去美以在中东已成孤家寡人,其力量已经被分割包围;关键问题是,一旦沙特带领海合会投诚,那么,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能源问题了,而是直接会要了美元霸权的老命;因此,此番中东异动,其所产生的战略冲击波,将极其深远,而其最先反映出的结果,就是针对西方的能源危机。

西方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能源危机极易引发经济危机,而能源危机已经不可避免,因此,经济危机必将会接踵而至;于是,原本欧洲就因俄乌冲突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有人更是特意切断了北溪管道,还试着准备切断“土耳其溪”管道,意图让欧洲彻底陷入极寒之中;逼其要么花费更高昂的代价购买美国的能源,要么,就拿起武器把俄国大兵赶回家;此前,原本中国还本着人道主义给欧洲输送一些液化天然气,可欧洲人竟然抱怨中国借机赚取暴利;既然狗咬吕洞宾,那么,就在"欧佩克 "减产的情况下,中国当然也要优先为人民过冬储备能源;于是,国家发改委近期下发通知,将停止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这无疑客观上给欧洲能源危机又补了一刀。

问题还不仅如此,既然危机不可避免,那么对于美日欧而言,那就尽量往后拖,本着死贫道不如死道友的原则,美国必然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而率先拿盟友开刀;当前,美国国内的危机也是危如累卵;据美国劳工部数据,美国9月CPI依然高达8.2%,而这已经是在美联储连续暴力加息2.25%之后的最新结果;如此高的CPI显然远未达到美国决策者的预期;我们在《全球四大棋手互锁 破局即将出现》中曾阐述,美国当前已丧失了其他手段而只剩下了金融;但问题是,只要输美商品的减少比例,大于美联储加息回收的货币比例,或仅仅是持平,那么,美国的CPI就将持续高烧不退;因此,事实上美国CPI的指数早已脱离了美国之手。

而美国CPI从6月9.1%的峰值,降至7月的8.5%,再到8月的8.3%,直到9月8.2%,可以看到,尽管美联储连续两个月加息0.75,但美国CPI的降幅已明显收窄,恐怕10月及以后的CPI就将维持在8%以上的高水平;美国的CPI连续3个月下降,并非通胀基础发生好转,而是美联储加息大幅拉高美元指数后,血洗英欧日韩的结果;随着美元指数走强,英镑、欧元、日元、韩元,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因而,正是由于它们的极速贬值,才使得美国从这些目的地进口商品相对降价,从而适度拉低了CPI指数;当然,人民币也在此过程中贬值了约10%。

美国绝不会成功逃脱

在美国如此大幅抽血盟友的情况下,能否成功躲避这轮经济危机呢?不可能,即便其如此饮鸩止渴,只能略微向后拖延危机到来的时间;当前,美国暴力加息迫使全球很多国家不得不跟进,从而使得全球流动性迅速枯竭;而在此时,中国却实施逆向操作,8月15号,人民银行宣布降息10个基点,9月15号,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在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为何央行要大幅降息降准呢?这不是助力美国打击自己吗?非也,这是中国既着眼于当下也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平衡操作。

英欧日韩因比美国依赖能源进口,因而对抗危机的能力更加脆弱;那么,既然全球能源危机的号角已经吹响,而且美国更是一脚将盟友踹下悬崖,那中国也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人民币虽然对美元贬值,但对英镑、欧元、日元、韩元却全部升值,那么在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品中,当然企业更愿意收美元而卖商品给美国;如此,在商品总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等同于美国抢走了本属于英欧日韩的份额,由此导致的商品短缺必然将持续推高英欧日韩的CPI,并快速耗尽它们的消费能力,从而率先触发2023年经济危机;而对于中国而言,对美增加商品供应,可适当缓解中美紧张关系,但为何要适当缓和关系呢?那是因为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发生。

由于美元暴力加息,全球各国也被迫跟着加息,从而导致全球流动性骤然趋紧;美国的意图是复制过去金融洗劫的套路,抽干各国流动性制造经济危机后,再杀个回马枪鲸吞各国高价值资产,这个套路我们在《中国下重手 施展乾坤大挪移》已经详细做过解读;而中国正是看透了美国的这三板斧,因此,才实施逆操作大幅降息降准,就是要向市场提供更多的RMB流动性;当很多国家陷入资金紧张濒临破产之际,只有中国可向它们提供足够的人民币融资,即便相对美元有所贬值,这些国家也为了保命也会大量接纳,关键是有了人民币他们便不会再借入美元。

如此,美联储大幅抽吸美元之后,而留下的市场空间,就会拱手让给人民币;而且,一旦人民币进入,美元就将彻底失去重返的机会,连未来吸血的地盘都将彻底丧失;10月10号,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保持不变,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在欧元区都在加紧与人民币互换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其他更加脆弱的国家,必定会以更加急切的心情来接纳人民币的到来。

因此,可以说正是美联储在帮助人民币攻城略地;那美国不知道吗?知道但没办法;在经济危机日渐逼近,国内形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不加息抽血就会被耗死,而加息抽血虽然也会自断后路,但却能撑一段时间;权衡利弊之下,美国还是决定先把能吃到的先吃下去;因此,接下来必然还会继续暴力加息;在此情况下,人民币的适度贬值,并非是人民币币值下降,而是为未来打持久战而提前大量储备的金融弹药;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在当下,能源起义已经开始,高企的能源价格已经足以托住欧美日韩的CPI指数,火力已经足够并不需要我们增援。

而当这一轮能源危机攻击告一段落,或者由于攻击不利,或者由于西方采用某些方式抗住了本轮攻击;那么,接下来中国便可以投入后续的兵力进行大规模增援;由于中国是西方尤其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而此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在当下贬值了10%以上;那么,届时只要人民币汇率回归到此前的正常水平,那么,就将给美国带来至少5%以上的CPI增量,如此便能让美国继续享受CPI的热情;因而,这才是当前人民币相对美元适度贬值的根本价值所在,我们必须考虑为长期作战,而提前储备足够的弹药。

因此,在继第一轮武装起义、第二轮货币起义后,第三轮能源起义已经发起;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已经不可避免,尽管西方丢车保帅,以牺牲外围的英欧日韩来拱卫美国;但是,这也不过只是权宜之计,根本无法逆转西方整体衰落的趋势;而借着本轮能源起义的东风,中国更是要感谢美联储,正是其不断的暴力加息,才能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得以加速攻城略地;也正是由于其不断将美元指数拉高,才帮助中国为未来储备下了大量的金融弹药;可以说,美国在极力自保的同时,也正在拼命地自掘坟墓;接下来的好戏即将上演,我们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