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qq画图红包自动画图辅助(雪景钢笔画,记录美好附教程)

导读 qq画图红包雪文章列表:1、雪景钢笔画,记录美好附教程2、你看到的冬奥会,还有他们的身影3、苏轼,生日快乐!提到他你首先想到的还是东坡肉吗?4、后浪!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

qq画图红包雪文章列表:

qq画图红包自动画图辅助(雪景钢笔画,记录美好附教程)

雪景钢笔画,记录美好附教程

最近过年,收拾家的时候找到了很多当年上大学时候的纪念物和画作,然后翻了翻相册,当年还有不少留下了画画过程,所以把这些回忆放出来晒一晒,老了看看当年画笔不离手的自己也是很不错的,这个是当年得临摹作品,临摹的照片找不到了,大家可以看一看,有基础的可以学起来,有教程哟!首先需要准备的工具是,纸,铅笔,勾线笔(钢笔也可以)品牌价格购买渠道之前分享过,大家可以爬楼找一找哈,这里就不介绍了。成品图第一步,起形,这点很重要,起形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需要定位,因为是写生,所以我直接画稿,没有起形(建议不太会的还是起个形)。第二步,这个和个人习惯有关系,对于整篇都复杂的画,我比较喜欢从一个角开始画,这样画一点一点的,很有满足感。第三步,粗略地把整体关系画出来,黑白灰,明暗,雪景图最好画的就是雪,白色为主,一般没什么黑白灰,白色调,只需要画一下其他植物的阴影就可以。第四步,树枝纹理,冬天的树大部分干枯了,所以只需要画一些树干树枝就好,树枝末梢要细致,笔触干净,要虚细的画,细腻一些。第五步,树干用黑白灰中的黑表示,树枝用灰来表示,雪景用白来表示,一个小技巧,画图时候旁边放一个废纸,以防出墨水不顺畅,顿点会影响画质。第六步,背景刻画,衬托树为主要景色,后面的背景就很重要,雪景后面如果没有东西就特别容易没有立体感,所以可以画一下小树丛衬托一下整个画面的远近感觉。按照这个画法,细节,一副雪景图就出来了,笔触要细,要有耐心。

你看到的冬奥会,还有他们的身影

飞扬“冰丝带”,舞动“雪如意”,翱翔“雪飞燕”,驰骋“雪游龙”……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激战正酣,赛场上澎湃着各国冬奥健儿的速度与激情,也凝聚着中国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

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交相辉映的,是“中国速度”“中国基建”“中国企业”的强大自信。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到精益求精的匠人匠心,从温情的交通护航到优质的赛区服务……各交通建设企业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高标准完成配套工程建设,开展交通保障、赛区运维等工作,以拼搏和奉献,共铸冰雪荣耀!

项目风采

中交一公局集团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

以“绿”为笔画“飞燕”

高山滑雪是一项惊险刺激且具有观赏性的运动,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北京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在北京延庆赛区小海陀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举行。该场馆依托小海坨山的天然山形而建,整体落差约900米,是冬奥会海拔最高的场馆,也是国内首个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由于小海坨山分布着全世界稀缺的亚高山草甸以及珍贵动植物,参建方中交一公局集团项目团队在建设过程中以绿色办奥为核心理念,全力打造人、建筑、山林三者和谐统一的比赛场地。

建设之初,项目团队面对土石方消纳的关键难题,重点研发了高山滑雪赛道塑形关键技术,结合GIS系统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利用BIM软件构建高山滑雪中心场地模型和预期滑雪赛道施工模型,科学调整雪道面标高和坡度,在满足土石方挖填平衡的同时,对滑雪赛道进行动态优化。

据统计,此举减少了外弃建筑垃圾29万自然方,并有效避免了赛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外弃土方产生的噪音、扬尘。

考虑到自然景观的差异性,项目团队采取了不同生态修复的办法和绿色施工工艺。比如在坡度为35至45度的场地,使用蜂巢格室和生态袋进行修复;在坡度较缓处,直接覆盖表土或新的土壤。同时,项目团队结合实际地形,研发了适宜赛道边坡防护的“石笼挡墙”与“土钉 柔性防护网”的绿色施工工艺,达到了自然协调、边坡美观、造价低廉、安全稳定的整体效果。

建设者在雪道边坡通过撒播草籽、选用高质量乔木覆绿等措施,使雪道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

对于赛区内的动植物,项目团队更是采取了“定制化”保护方案。比如,充分考虑动物的活动特点,利用枯树枝、涵洞、施工废石等开展动物通道建设和栖息地重建;对于生境良好、受施工扰动小的植物进行原地保护,使之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项目团队完成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体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任务,修复总面积约72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木灌木28种共18万余株,播撒草籽21种,铺设纤维毯约65万平方米,所建设的雪道成功通过了FIS国际雪联认证,大回转赛道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赛道之一。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体设计项目景观及生态修复工程完工。

如今,随着“雪飞燕”开赛,各国运动健儿在此为世界开启了精彩绝伦的冰雪盛宴。

纪红军

上海宝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

自主研发专用料 “雪游龙”里任驰骋

2月6日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的首块冬奥金牌诞生,由此,拉开了雪车、钢架雪车、雪橇3个项目10枚金牌争夺战的序幕。

上海宝冶“雪游龙”。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全长约1.9公里,垂直落差高达120多米,保证了运动员在这里比赛时,最快滑行时速可以达到140公里左右。

有着“雪游龙”之称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由上海宝冶耗时3年建成。其采用全球顶尖的赛道设计,不仅拥有国内首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建在阳坡的雪车雪橇场馆,被认为是所有冬奥会比赛场馆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认证最为复杂的场馆。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航拍图。

面对国内无类似项目建设经验,赛道的浇筑材料、施工工艺、技术标准等在国内均属空白等挑战,上海宝冶项目团队发挥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攻坚克难,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针对独具特色的360度回旋弯,为将异形扭曲赛道结构表面平整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项目首次将喷射混凝土用于主体结构施工;为建设全长1975米、三维扭曲、能够承受冻融循环400余次的混凝土赛道,项目自主研发了赛道专用的混凝土喷射料,并形成空间异型双曲面赛道喷射成型的成套施工工艺,以毫米级精度确保了赛道一次性浇筑成功。同时,项目培养组建了国内首支雪车雪橇赛道混凝土喷射手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结构喷射混凝土的自主化和国产化。

除此之外,项目在基于BIM技术的复杂长线型空间双曲面精密测量定位与检测技术、万米级双曲面制冷管道成型技术、毫米级双曲面赛道骨架成型技术等9方面形成了自主技术专利,多项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得到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高度好评,外方专家称之为冬奥建设史上最好的赛道。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混凝土喷射手团队。

在多方认可的基础上,上海宝冶还成功拓展了场馆运行业务,成立场馆运行团队,独立培养出国内首支制冰师团队,实现了赛道制冰环节的自主可控。为确保赛道冰面始终平整,制冰师团队连续喷洒上百层极薄的水雾,使总面积7000平方米、厚度50毫米的冰道“浑然天成”。

记者 李玲

中铁十六局集团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项目

大跳台一次成型 “雪吉祥”助力更好飞翔

俯瞰河北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6座滑雪跳台依山并行,宛如山间游龙嬉戏,与跳台之下的盘山公路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交付使用。

该基地是世界最大滑雪跳台群,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三大国家级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之一,由中铁十六局集团负责施工,共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包括训练跳台、风洞实验室等6项子工程,二期项目包括4个跳台及附属工程等。其中,HS140、HS106大跳台的长度、坡度、宽度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1∶1打造,因此,该基地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雪吉祥”。

“雪吉祥”和“雪如意”看似区别不大,但对建设者而言,两者却大为不同。“‘雪如意’着陆坡采用钢混结构施工,悬浮于空中,而‘雪吉祥’采用土方填筑方式,属世界首例。”项目总工程师徐国正说,“土方填筑不仅缩短了工期,极大降低了建设成本,还可以依托山体原貌施工,避免对山体大面积开挖,保持了生态完整性。但相比钢架构拼装,硬度相对较差,易受地震、水土流失等外力因素影响。”

建成后的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

如何保证着陆坡的稳定性?

在充分勘测现场采集数据、研究图纸钻研方案的基础上,项目团队将优化升级后的高速公路超高填方施工技术运用到跳台土方填筑中,并配合锚杆注浆、格构梁骨架、坡面混凝土方式施工。同时,增加新型变截面锚杆加固与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不仅有效加固土体,保证土体达到设计沉降要求,还使跳台一次成型,比计划工期提前了15天。

“BIGAIR单板滑雪大跳台是3个冬奥标准赛道之一,也是所有跳台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副经理于全介绍,该跳台赛道所用的旱雪材料具有超高抗磨、抗紫外线、抗腐蚀等特性,通过智能喷淋系统湿润后与真雪的相似度可达95%,即便在夏季也能给运动员带来高仿真的滑雪体验,因此创下3项世界第一——第一个夏季能使用的单板大跳台,第一个可以夏季使用的空中技巧跳台,第一个实现两项不同赛道转换使用的跳台。

“旱雪虽然优点诸多,却在施工中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固定它,整个场地钢框架结构预埋件多达1800余个,且测量、安装精度要求极高,在立柱、横纵钢梁交错的空间里,我们只能人工安装才能保证每一个细节无误,施工高峰期,仅焊工就多达60余人。”于全说。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夜景。

随着项目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推进,2020年12月,一期工程正式投用;2021年12月15日,二期工程正式投用,整个项目有效施工时间仅547天。“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少休假,就想着一鼓作气把它建成。虽然过程艰辛,但能早日为运动员全力备战冬奥会提供场地保障,再苦再累也值得。”回顾那段建设历程,于全自豪感满满。

郭河

中建二局太子城冰雪小镇文创商街项目

亚毫米精度缝合 68片“雪花”盛绽

从北京乘坐高铁出发,仅需1小时就能到达京张高铁太子城站,一出站,便可看到一组错落有致、色彩明艳的“雪花”造型建筑群依山势延伸而来。

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

这一片片盛绽的“雪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配套工程——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文创商街,其最具特点的“雪花”状屋面群由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匠心“绘制”。以“雪花”为设计母体,超200个单一金属屋面和格栅屋面共同组成了68个六边形“雪花”状屋面群,聚焦自然与冰雪,契合冬奥元素。

浪漫动人的“雪花”,也是建设者一次次攻坚克难的心血结晶。

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金属屋面被皑皑白雪覆盖。

“不同于机场、展馆等项目的连续平整屋面,文创商街建筑群总面积达3.1万平方米的金属屋面相互独立,68片‘雪花’相当于68个单独项目,‘雪花’造型也加大了施工难度,意味着会存在更多隐藏边角、瑕疵风险。”项目总工程师黄开胜说。

针对屋面收边收口多、处理细节多等困难,项目团队实施“三步走”。首先通过3D建模,保证模型图1∶1还原现场实际;再将精准“蓝图”与现场实际测量相结合,可操作模型图一键下料;最后完成现场安装,准确定位出每片“雪花”的形状及大小,以亚毫米精度“缝合”屋面,保证设计美感。

由于地处张家口赛区核心区,文创商街屋面结构需要抵御大雪寒风,保证“温度点”。但“雪花”屋面厚度仅20多厘米,要靠如此“单薄”的屋面结构抵御寒冷,看似天方夜谭。

“别看这么薄一层,里面大有文章。”项目经理唐泽兵介绍,屋面下方包括防结露层、防潮层、保温层、隔离层等多层结构,在20多厘米的厚度中,新型专利保温岩棉占一多半,不仅能有效隔绝冬季室外寒风侵袭,还具有保护管线、降噪透气等功能。

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

金属屋面与镂空格栅两种板材在屋面相接,隐蔽衔接处及收边收口处漏水怎么办?为筑牢精密点,项目团队手动测量制作对应构件。

“误差范围要求已到毫米级别,每个造型转角的防水折件,都只能依靠技术员一处处测量计算后手工绘图加工。”黄开胜表示,一个小屋面就要画上两天,每一个线条、每一处搭接都像裁剪衣服一样亲手缝制。得益于技术员的精益求精,项目经历了夏季暴雨、淅沥秋雨、冰雪消融等考验,至今未出现漏水问题。

马驰海

铁五院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项目

冰面平亮滑 服务人性化

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简称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窗口型项目,为冬残奥会冰壶、冰球运动员提供训练平台。目前,国家冬残奥队冰壶、冰球运动员已在这里完成了赛前集中训练。

据建设方铁五院介绍,该场馆设施包含1块奥运标准的冰球场地、5条冰壶赛道以及高清摄像记录和计分系统,可同时满足2支冰球队和10支冰壶队同时训练,并作为永久性建筑,服务残疾人运动事业发展。

建设者揭秘场馆首创技术。

该场馆是北京市首座永久性气承式膜结构建筑,也是北京市首座实现全方位无障碍功能的残疾人冰上运动训练场馆。为实现两个“首创”,设计团队选定高强度聚酯纤维膜材质结构,通过一套智能化控制的机电设备向结构内部送风形成正压,将建筑外壳支撑起来并形成主体结构,室内不需要再设置任何框架及支撑梁柱。“这是目前国内建造时间最短、建设用材最少、运营能耗最低、节能环保性最高的新型场馆建设结构。”项目负责人张学坤说。

科学制冰,内有乾坤。为保证冰场达到冬奥标准,冰面平、亮、滑,使训练环境无限接近实战,建设者匠心独运:冰面“平”,项目将防潮、保温、防水、加热、制冷等10余个结构层的平整度控制在5毫米内,并采用大面积抗冻混凝土实现无缝施工,同时,各冰面结构层采用激光测距等检测设备随检随纠,确保冰面结构平整无暇;冰面“亮”,项目团队启用北斗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导航定位实现了制冰管道、支架等空间管理,保证冰面明亮;冰面“滑”,作为冰上运动的“硬指标”,项目团队结合国际先进经验,采用“2 1 4”逐步降温法,即连续两日从10摄氏度每日缓降5摄氏度,降至零摄氏度时主动维持1天,再连续4日每日缓降3摄氏度,待符合零下10摄氏度标准后方可制冰,保证冰面丝滑。

与硬件设施上的“黑科技”相比,场馆在服务残疾人运动员的人性化设计上投入了更多精力。项目技术负责人纪冬岭介绍,场馆采用了“逢棱必圆,逢坎必平”的设计原则,平坡式出入口、无障碍扶手等设施更方便乘坐轮椅的运动员使用,卫生间也采用可移动浴凳、双方向L型扶手,实现了全方位无障碍设计。

刘皓 王舒

一线故事

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主人公:丁亚文

单 位:中铁四局一公司

“我坐过这趟高铁,它真的太棒了!”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美国传奇单板滑雪运动员肖恩·怀特在社交媒体上如是称赞京张高铁。

“我们经历的是一趟名副其实的金牌之旅,终生难忘。”

“非常安静,非常精致。”

……

每当在手机上刷到关于京张高铁的“点赞”,作为参建者的丁亚文都难掩激动。

2016年11月,丁亚文调任中铁四局一公司京张高铁崇礼线项目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批到达项目的人员,面对白茫茫的山、望不到头的冰河以及不停击打着脸的狂风,他心想,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事实也是如此:京张高铁崇礼线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交通保障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铁路。但只有不到20个月的工期和复杂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了严峻考验。

在丁亚文的带领下,自项目开工起,中铁四局建设者按照打造百年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的目标通力作战,为确保工程进度,春节期间也未停工。

丁亚文(右)。

这样的拼搏担当打动了很多人。“测量员吴观曦在上山的路上摔倒了,他只做了简单的包扎,坚持完成了6小时的测量工作;采购员周先发采购途中车辆出现故障,他背着材料徒步走了近十公里……”崇礼地方政府检查组到项目检查时,被大家的精神所感动。

凭借优质的工程质量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中铁四局一公司相继参建了太舞四季滑雪小镇综合管廊、太子城冰雪小镇项目1号路等数十个冬奥会配套工程,均顺利交工。

“能参与冬奥会重点工程建设,是我一辈子的荣耀!”丁亚文时常感叹。

韩新亮 倪明 文 鲁林 图

守好“地下生命线”

主人公:胡靖诗

单 位:中铁电气化局

2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小海陀山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内轮番上演着扣人心弦的速度与激情。

相比激烈角逐的赛场,延庆赛区外围配套综合管廊内,显得格外安静。中铁电气化局冬奥管廊运维保障团队巡视组组长胡靖诗正与同事进行每日的例行巡检——

他们从水舱开始,在山腹中一路向上,沿途观测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排放管道有无漏水、结冰情况;到海拔最高处后再沿二层电力舱或电信舱步行向下,观测地面有无异物,消防、监控、电缆、变电柜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练就了胡靖诗的“火眼金睛”,让他总能及时发现问题,保障管廊安全运行。

胡靖诗正在巡检水舱。

“眼看、耳听、手检”,三步法巡检完成后,胡靖诗和同事已是满头大汗。延庆赛区外围配套综合管廊是国内首条建设在山陵隧道中的管廊,海拔高,坡度大,起点到终点垂直落差达到480米。“每次巡检都像爬山,往返全程15.8公里,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胡靖诗说。

据了解,延庆赛区外围配套综合管廊是用于保障冬奥会延庆赛区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排放以及电力、电信、有线电视转播等市政能源需求的“生命线”。自2020年元旦起,中铁电气化局开始承担该管廊的运维任务,组建了一支冬奥管廊运维保障团队,成员共16人,都是90后、00后的青年员工。

“我们每天都要在管廊内巡检两趟,并将全员在岗直至冬奥会闭幕。”胡靖诗介绍,“虽然任务艰巨,但一想到山上正在举行比赛,而我们是保障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就感到使命光荣。”透过廊内出口遥望冬奥赛场,他目光坚毅。

杨瓒 文/图

企业行动

公路畅通 运营高效

铁建出力 冬奥添彩

2月5日0时30分,随着最后一批涉奥车辆驶离上店服务区,中铁建北京兴延高速公路公司管理员郑博杰紧绷着的弦终于松了下来。从2月4日凌晨开始,他和同事共保障各国8批次、近100名运动员及赛事官员前往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主会场。

创新、浪漫的开幕式惊艳了世界,也标志着精彩、刺激的冬奥会拉开了帷幕。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运营管理的兴延高速公路将承担联通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的交通保障任务。

“能为冬奥出份力,我们特别自豪。”被同事们称为“英语说得最好的收费员”的田小芳说。为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兴延高速公路的180多名运营人员春节假期坚守一线,做好道路养护、巡查、监控等各项工作,确保公路畅通。同时,兴延高速公路还在服务区投入智能语音播报机器人,提供翻译、指路、消毒等服务,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高速公路的智慧与便捷。

冬奥赛事车辆通过兴延高速公路涉奥服务区。

智能机器人对服务区进行消毒。

这只是中国铁建做好冬奥会交通保障的一个缩影。中国铁建组建涉奥服务保障工作组,通过各项有力举措,统筹指导全系统各相关单位顺利做好各项保障。

在赛区保障方面,中铁十八局集团组织了36名保障人员,配合北京冬奥组委对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及演播室的高低压、消防、给排水、通风等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及应急处理,并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保障。在该赛区的山地技术官员酒店,该集团还组织了16人的服务保障团队,分专业昼夜值班,与酒店管理公司一起确保酒店优质高效运营。

中铁十八局集团技术人员研究冬奥保障工作方案。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保障工作主力军,近年来,中国铁建先后高质量参建了京张高铁、崇礼铁路、兴延高速公路、延崇高速公路等冬奥重大交通保障工程,还承担了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延庆综合交通服务中心、北京冬奥公园等建设任务,为冬奥会顺利举办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王登学 曾凡泓

图鉴

01

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

由中铁华铁集团设计的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集冰雪训练、体育研究为一体,是世界最顶级冰雪训练基地,创造了亚洲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制冰的场馆、全国第一个标准室内轮滑馆等多项第一。该基地的建成使用为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展开训练、备战冬奥创造了条件。

文图由 中国中铁 提供

02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中国首个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全球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地。项目由主体建筑、训练跳台以及综合区组成。主体建筑灵感来源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因此又被称为“雪如意”。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承办北欧两项和跳台滑雪比赛。

文图由 中国中铁 提供

03

国家速滑馆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冬奥会期间承担速度滑冰比赛。该馆的夜间创意光影秀,由中交集团所属中国城乡旗下良乡科技打造。22条晶莹美丽的“冰丝带”在天地间飘舞,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进时冰刀留下的轨迹。

张海晏 文/图

04

延崇高速公路

延崇高速公路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交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工程,连接北京市延庆区和张家口市崇礼区,主线全长约114.8公里。其中,由中咨集团承建的33.2公里北京段交通工程及智慧高速设计,首次实现了国内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创新示范探索实践。

裴月玲 文/图

05

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

由中铁建设集团参建的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也是服务保障时间最长的场馆之一。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引入健康建筑全新理念,竭力打造低碳建筑,在降噪系统、户内门开启方式、卫生间无障碍等方面精心设计施工,营造温馨舒适的“家”。

赵计成 文 崔永 图

06

北京冬奥公园

由中国铁建建设、中铁建发展集团运营的北京冬奥公园融合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工业遗址等多种元素,通过系列冰雪活动,提高公众对冰雪运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成为展示冬奥文化的亮丽名片。截至目前,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次。图为冬奥之环。

张吟雪 文 张钊伦 图

07

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

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被誉为“中国高铁智能建造第一隧”,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工程京张高铁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唯一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技术攻关,相继攻克了盾构超浅埋始发接收、长距离近接运营地铁并行施工等难题,提前4个月实现贯通。

梁栋方 文 刘福昌 图

08

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

由中铁二局、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中铁六院等单位参建的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建设项目之一,全长约4.2公里,共设新首钢站、北辛安站、金安桥站、模式口站4座车站,其中金安桥站可与地铁6号线、S1号线实现换乘。建成通车后,有力加强了北京中心城区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冬奥比赛场馆及训练场馆的联系。

文图由 中国中铁 提供

来源: 中国交通报

苏轼,生日快乐!提到他你首先想到的还是东坡肉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8日电(记者 上官云)成年以后,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快乐好像越来越少。职场不顺、生活压力……似乎哪一件都能成为不高兴的理由。

当因为琐事不快乐的时候,不妨看看“宝藏文学家”苏轼。他喜欢结交朋友,自创美食,算是古代的一位资深“吃货”,对品茶很在行。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依旧努力生活。

1月8日,是苏轼985岁的生日。其实,比起画像里的模样,真实的苏轼,要有趣得多。

绘图:张舰元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将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了。当时恐怕没人能想到,后世所说的“唐宋八大家”,苏家就占了三位。

学有所成,他和父亲、弟弟一起进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在阅卷时发现了一篇文章,大加赞赏。他疑心文章作者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为了避嫌,就给了文章作者一个第二名。

可揭开糊名的纸后才发现,这篇好文章是苏轼所写。已是大文学家的欧阳修感叹道,以后,苏轼的文章必定独步天下。

不得不说,欧阳修看人的眼光很不错。苏东坡年纪轻轻高中进士,没多久,就成了名声在外的大文豪。

论文学成就,他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既有“明月几时有”之作,又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语;散文收放自如,颇有气势,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苏轼的前半生,可谓春风得意。生性放达,为人率真,这是他的性格标签。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作为文化人,苏轼可以吟诗作赋,相当“小资”;生活中,他也可以让日子极富烟火气,尤其对美食,那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四十多岁时,苏轼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至暗时刻”:因为“乌台诗案”,他险遭杀身之祸,在牢中关了一百多天后才放出来,被贬至黄州,成了一个职务低微的小官。

换了别人,这会儿很可能一蹶不振。但苏轼不是一般人,即便生活困顿,依然能把不起眼的食材吃出各种花样,比如,东坡肉。

在黄州,他最穷的时候要把钱分成三十份,每天只能花固定的数额。但很快,苏轼发现当地猪肉很便宜,反复试验,终于破译了制作美食的“密码”,“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绘图:张舰元

没钱也没关系,忙完了公务,他把家人都动员起来,一起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靠种地来补贴生计。闲时看看书,兴之所至,还会拉着朋友一起赏月。

被贬到惠州时,他依然研究美食,把没人愿意要的羊脊骨买回家,煮熟后浸入酒中,撒点盐,再用火烤制。后有人调侃,这可能是最早的羊蝎子吃法。

他还很喜欢吃荔枝,也表过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更为偏远的儋州,他煮菜羮吃,美其名曰“有自然之味”。后来,苏轼觉得生蚝相当鲜美,很快研究出吃法:生蚝肉与酒同煮,挑选个头较大的烤熟,美味无比。

从他的诗文中,人们看到了苏东坡的乐观。可现实真有这般美好吗?未必。只不过,他活得很通透,愿意多从生活多找乐趣罢了。

甚至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写诗时也没忘了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失意也好,坎坷也罢,都未曾让他失去豪放本色。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说的,大概就是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过,苏轼的豁达,并不是“没心没肺”,也不代表着不重感情。在六十多年的人生中,他也流过泪,比较著名的一次,是为了结发妻子王弗。

王弗幼承庭训,熟读诗书,但却从来不在人前卖弄。苏轼喜欢读书,她就静静地陪在一旁,发觉丈夫有遗漏的地方,便及时提醒。

对苏轼而言,王弗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伴侣。然而,没过太长时间,苏轼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的妻子去世了。

他为亡妻写了墓志铭,有一段是这样的:“君与轼琴瑟相和仅十年有一。轼于君亡次年悲痛作铭,题曰‘亡妻王氏墓志铭'。”短短几行字,藏着说不出口的痛楚。

此后的十年间,苏轼经历了许多风波。1075年,他已是密州知州,正月里的一天,梦见自己回到家乡,又看到了亡妻梳妆的样子,无奈天人永隔,“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句话,便出自苏轼那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诗《江城子》。“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苏轼这位文学家,是个真性情的人。

绘图:张舰元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经历过无数坎坷,但始终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逆境。

做官时,他尽职尽责。有文章总结,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流放惠州,他改善民生,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

他精通诗词、绘画、书法,拥有一个充盈的精神世界,再艰难也没有放弃。据说,他曾在黄州的东坡边,建造一所供友人聚会的“雪堂”,四壁绘制大幅雪景图,颇富诗意。

体验到劳作的辛苦,他写出了《东坡八首》;对生活,他始终充满希望。人生难免有低谷,首先需要迈过去的,是自己这道坎。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乐天派,心态始终淡定从容。

他的心态似乎永远年轻,像个顽童。眼下网络聊天里“杀伤力”极大的“呵呵”,多年前的苏轼,早已运用自如,他在《与陈季常》信中说过:“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俏皮中还带着一丝得意。

《华西都市报》曾有一篇文章提到,在苏轼的《与李公择十七首》《与钱穆父二十八首》等多篇文章都写有“呵呵”。后综合媒体统计,他所著文中“呵呵”竟共出现了四十多次。可见,对他来说,即便人生实苦,也可付之“呵呵”一笑。

与其忙着抱怨琐事,不如学学苏轼,保持真性情,做个有趣的人,其实也不错。(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后浪!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2019级本科七人展

3月21日

寻绎吟玩——北京师范大学

书法专业2019级本科七人展

在京师美术馆开展

此次展览是

董佑文、廖冰岳、李延杰、

蒯子朔、邹昊轩、赵高阳、

林梓瀚7人本科阶段

书法技法的集中展示

说来有点意思,我们北师大书法系19级的七个男生,从大一开始就有一起办展览的想法。随着对书法专业理解的深入,慢慢地也想办一个展览来作为本科阶段专业技法学习的成果展示。

“寻绎吟玩”出自南朝宋·谢惠连《雪赋》。“寻绎”意为反复推究、探索、体会事理。王国维言:“文学者,游戏之事业也”,文学如是,文艺亦如是,以玩的心态从事文艺创作,或许可以达到另一种境界。至于是玩物丧志,还是格物致知,即是取决于玩者的追求和取向,也关系到从艺路上的机缘与际遇。此次举办的“寻绎吟玩——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2019级本科七人展”,是我们七个人在本科阶段书法技法层面的集中展示。此次展览汇集了近两年创作的数十件书法篆刻作品,包括对经典作品的创作性临摹、某一风格的仿作以及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从大篆金文、摩崖石刻到唐人写经、文人尺牍以及大草巨作,七人虽各有专攻,但皆立足传统,钻研经典,也敢于玩“新”,渴望玩“好”。

此次展览的筹备,北京师范大学邓宝剑、虞晓勇、李洪智、查律老师及首都师范大学胡裔涛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予指导;书法系屈晨曦老师在展馆、宣传等方面的协助;同门田硕、姜山骄诸友的鼎力相助;广东刘凯光老师为展览图册作装帧设计,在此深表谢意!

适逢北京师范大学建立120周年,我们也借此为师大献上来自我们的生日礼物。然仍在基础阶段,有诸多不成熟之处,展陈于此,尚祈诸位方家批评指教。是为序。

?壬寅立春林梓瀚于洄庐

展厅现场

临《大唐中兴颂》 七人合作

展览作品选刊

(按年龄排序)

董佑文

山东济宁人,北京师范大学2019级书法系在读学生,导师虞晓勇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协会主席。

董佑文《兰亭序》

董佑文 临汉砖文六行

董佑文 平生后世联

董佑文 林花芳草联

董佑文 篆刻

董佑文 篆刻

廖冰岳

2000年出生于广东茂名。201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本科大三在读学生,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廖冰岳 《春江花月夜》

廖冰岳 节临《散氏盘》铭文

廖冰岳 《送枝江秦长官罢秩》

廖冰岳 烟雨芳草联

廖冰岳 与朱元思书

廖冰岳 篆刻

廖冰岳 篆刻

李延杰

山东济南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在读。师从邓宝剑、虞晓勇、李洪智、查律、胡裔涛等老师。曾入展全国第三届大学生书法篆刻作品展。

李延杰 《水调歌头》

李延杰 烟雨画图联

李延杰 临米芾《珊瑚帖》

李延杰 《赠黎安二生序》

李延杰 篆刻

李延杰 篆刻

蒯子朔

安徽合肥人,号大庇草堂,现本科大三在读。师从邓宝剑老师,虞晓勇老师,李洪智老师,查律老师,胡裔涛老师等。曾入选省展若干。

蒯子朔《录古文四条屏》

蒯子朔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蒯子朔 护门掷底联

蒯子朔 节临《郭店楚简》

蒯子朔 雨过秋将联

蒯子朔 篆刻

蒯子朔 篆刻

邹昊轩

2001年4月生,山东日照人,2019年以专业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现本科大三在读。创作风格以楷隶见长,多次在省市级比赛入展。

邹昊轩 《逢龟信偶寄》

邹昊轩《念奴娇·井冈山》

邹昊轩 节临《张梦龙》

邹昊轩 无欲有言联

邹昊轩《北青罗》

邹昊轩 篆刻

邹昊轩 篆刻

赵高阳

2001年出生于甘肃兰州,安徽合肥人。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

赵高阳 《碎金掇影》

赵高阳 节录《松雪斋题跋》

赵高阳 篆刻

赵高阳 篆刻

林梓瀚

00后,广东揭阳人,别署洄庐,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本科在读。师从邓宝剑、虞晓勇、李洪智、查律、胡裔涛诸师。发表论文、参加展赛若干。

林梓瀚 《饮中八仙歌》

林梓瀚 选临《海昏侯墨书》

林梓瀚 《石梁飞瀑》

林梓瀚 《积水潭》

林梓瀚 节录《庄子》

林梓瀚 《秋兴(其五)》

选录《庄子》二品 林梓瀚

林梓瀚 篆刻

林梓瀚 篆刻

日本博物馆藏 中国画精选赏析

国宝

南宋 李迪 红白芙蓉图

2幅

绢本着色 各25.2×25.5

东京国立博物馆

李迪为仕奉中国南宋宫廷的画院画家,是南宋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从现存作品的纪年以及其子李德茂(亦为画院画家)的经历等来判断,可知李迪应活跃于南宋前半期,即十二世纪后半。

李迪擅长描绘花、鸟、以及动物,本画为李迪现存作品中的最高杰作。由于两幅均题有落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可知为庆元三年(西元1197年)的作品。

芙蓉的品种应为醉芙蓉,最初花呈白色,接着会逐渐带有红色。本画的描写极为写实,用笔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因而富于情趣。善用余白的画面空间也显得自然而静谧。

两幅画本来应为各自独立的册页,但为了配合由日本茶道的审美观所诞生的「唐绘」鉴赏(在此唐绘指自中国带回日本的绘画),因而被改裱成一对挂轴。

元 因陀罗 寒山拾得图

纸本墨画 35×49.5

东京国立博物馆

寒山与拾得,相传是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师事于丰干禅师的唐代传奇性人物。描绘寒山、拾得的画作,自宋代以来就一直在禅僧间广受喜爱。所谓「禅机图」,系指以和禅宗有关的逸闻佳话为主题的图画。

本图是描绘寒山、拾得二人被问及丰干禅师行踪时,沉默不语、只是呵呵大笑的情景。虽然因袭了将人物脸部画得细致、衣衫以粗略笔致来表现的水墨人物画传统,然而却更具有因陀罗个人独有的简略作风。

因陀罗的绘画作品在日本极受宝重。在收放本图的盒子上,有精通茶道而着称的松江藩主松平不昧的题签,作为浅野家旧藏中之名品向来广为人知。

南宋 李氏 潇湘卧游图卷(局部)

纸本墨画 30.3×400.4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本作为现存中国宋代水墨山水画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过去曾传为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的作品,与顾恺之〈女史箴图卷〉等作品并列,在清宫中为干隆皇帝收藏的四名卷之一,深受重视。不过近年得知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

潇湘为中国湖南省洞庭湖南方的风景胜地。本作是为了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制,云谷禅师遍游各地却遗憾未能造访潇湘。画中描绘出广阔的潇湘山水,以细腻的笔致画出渔舟与村落,并以充满逸气的笔致描绘树木。全卷以淡墨为主调,运用墨色浓淡成功地表现出大气微妙的明暗。

南宋 梁楷 出山释迦图/雪景山水图

绢本墨画淡彩

东京国立博物馆

梁楷,南宋宫廷画家,擅绘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师从南宋初期的宫廷画家贾师古,且画风飄逸,被赞誉为青出于蓝,据说其精妙笔法令宫廷之中无人不为之折服。出山释迦图与雪景山水图是展示梁楷精妙笔法的人物画与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出山释迦图所绘的是释迦在领悟长期苦行并非证悟之道后走出深山的姿态,从图中的落款“御前图面 梁楷”来看,明显可知此为他在宫中所创作的作品。而释迦容貌的精细写实表现手法早已超越形似,似乎向人们传递着释迦的内心,实为佳作。

雪景山水图以大雪覆盖的高山为背景,绘有一位在酷冬严寒之中骑驴的旅人,与南宋马远、夏珪风大量使用留白、仅表现出自然一角的山水画不同,这幅画出色地表现出大自然的博大精深。画面中相对于大雪山显得细微渺小的骑驴人物的精细表现、以及雁群飞过山等画面的各个角落都展现了梁楷的精妙笔法,如实地体现了梁楷作为山水画家的不凡功力。

传梁楷雪景山水画是南宋至元代的梁楷派画家的作品,估计原画面还要大些,可能是为了制成三幅成组摆设之需而被裁断。

梁楷的出山释迦图和雪景山水图、传梁楷雪景山水图这三幅图上有足利义满的“天山”印,故推测画作被舶入日本之后,可能在足利义满时代曾作为三幅一组供人鉴赏。其在足利将军家的蔵品目录《御物御画目录》中被记载为“出山释迦 胁山水 梁楷”,作为东山御物中品相最佳的唐画而被珍藏。继足利家之后作品传至若狭酒井家,其后则分开传世,梁楷的雪景山水图传至三井家、出山释迦图和传梁楷雪景山水图传至本愿寺等地。昭和23年(1948),三井家的雪景山水图归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蔵。此后多年,出山释迦图于平成9年(1997),传梁楷雪景山水图于平成16年(2004)相继归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蔵,在经过漫长岁月之后作品终于再次成为一套。这三幅一组是东山御物的上乘佳作,极其珍贵,曾经分别被单独指定为国宝和重要文物,平成19年(2007)被合并指定为一件国宝。

唐代

唐 树下人物图

吐鲁番(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出土

绢本着色/纸本墨书

140.0×56.0/29.0×450.9

东京国立博物馆

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地区的古墓群位于地下,沿着斜坡墓道向下有墓室,规模较大的古墓还设有附属墓室。墓室内部装饰有绘画,放置有泥俑以及染织品等各种陪葬品。送葬的方法为土葬,由于气候干燥,至今已发现了多具墓主木乃伊(干尸)。

带有茶色边框的画面中,绘有在树下正要摘下头巾的男子以及双手捧男子衣袍左边袖子的年轻侍从。此幅绘画的里侧,贴有吐鲁番柳中县高宁郡开元4年(716年)的户籍。户籍的保管期限有一定的规定,据推测此户籍档案于730年左右被废弃,由此可知作品的制作年代较之要晚。

南宋

唐绘手鑑“笔耕园”之一传徽宗梅雀图

绢本着色 23.0×24.2(团扇形)

南宋~明时代 13~17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

《笔耕园》,是将室町时代以后舶来的中国画汇集而成的手鉴。收录作品60幅,其主题、画法和样式各异,并据此在各图上加有不同画家的名字。经鉴识的画家人数达49名,宋元时代画家的名字较多,但其中也有明代画家的名字,还夹杂了一些明代作品,因此可以说,在作品的收集与鉴识之中,反映出中世、近世舶来中国画的时代动向。当然,对这些作品的鉴识不能全信,但这60幅作品中不仅有南宋名家夏珪的山水图之类的难得佳作,还有其他一些品质极高的作品。此外,有些作品除了带有鉴识标记外,还带有落款和印章,作为手鉴,其内容值得称道。汉画作为室町时代之后绘画史上的一大流派,一直将此类中国绘画作为范本,而本手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中国绘画的接纳和认同状况,可谓是珍贵史料。

传宋 石恪 二祖调心图

纸本墨画 各35.3×64.4

东京国立博物馆

石恪为五代后蜀画家。师从画火名家张南本,精通水墨人物画。石恪之画,面貌细腻,衣纹粗简,画风飘逸,堪称极品。他的画也奠定了后来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础。此二祖调心图与石恪的水墨画风最相仿佛。一说认为该作所画非中国禅宗的二祖慧可,而是丰干、布袋等禅宗散圣。

禅僧 牧溪(法常) 远浦归帆图1幅

京都国立博物馆

中国湖南的潇水与湘水合流之后,汇注入洞庭湖一带,自古以来以名胜之地而闻名,文人骚客从潇湘的风景选出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静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等八景。据传在北宋时期十一世纪中叶左右,文人画家宋迪开始将这八景合绘成为一卷。

自此以后,潇湘八景成为许多画家喜爱的画题。这件作品是把南宋时期十三世纪左右,把擅长水墨画的禅僧牧溪所绘图卷一景一景的裁断,改装为轴辐作品的其中一幅。关于此,一般认为是足利义满将军(1358-1408)所为。由于本图末尾有足利义满将军“道有”的鉴藏印,其后又为织田信长所收藏,因此曾经是倍受瞩目的名作。

本图的构图与笔墨乍看之下十分简单,但是画家重复的施以淡墨、利用墨色的变化成功地表现出为烟雾所包绕的潇湘地方,湿润大气的动感以及光的移动等等。不只是烟云惨淡之状,还有活用了平远构图这一点,都可以说是继承了潇湘八景图创始画家宋迪风格的杰作。

南宋 传马麟 梅花双雀图

绢本着色 28.0×29.0

山本达郎氏捐赠

东京国立博物馆

马麟是活跃于中国南宋时代宁宗(1194~1224在位)时期的宫廷画院画家,他是南宋画院的代表性画家之一马远之子,秉承家学,善长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

本图中附有相传为能阿弥所写的标题“梅雀 右 马麟”。本图在日本自足利将军家以来,一直作为马麟作品而流传于世。图中无落款,是否为马麟作品尚不确定,但从梅枝的笔法表现与马远派相通,此外,梅花、雀等的表现手法细腻,属于南宋院体画的特色。画面右上角有“杂华室印”(白文方印),据说是第六代将军义教的鉴蔵印,与东山御物一脉相承。在日本还有收藏于五岛美术馆的“梅花小禽图”,传闻也出自马麟手笔,与本图尺寸相同,也有“杂华室印”,与本图一起作为双幅画供人鉴赏。曾为山本达雄旧藏品。

南宋 佚名 竹塘宿雁图

绢本着色 25.0×26.1

东京国立博物馆

郊外田野、流淌的小河、参差的河岸、群栖的小鸟等,描绘此类浅显景色的画被称为“小景画”。传统上将中国五代时期的画家惠崇尊为小景画的始祖,此类画为北宋时代末宗室画家们所好,其后的画家们也对这种特殊的画态颇感兴趣。小景画的遗作不多,年代久远的作品更加稀少,而本图就是其中难得的遗作之一。

图下方绘有大雁群栖在败芦枯蓼的汀洲中,是小景画中常见的情景。右方的土坡为细竹林,其中有枯木如倒卧一般伸出一枝树干。枯木梢上停着一只小鸟,令人印象深刻。枯木上还夹着两枝斜向伸出的竹子,其中一枝下垂,竹枝张开将视线遮住。竹子以细墨线勾出,淡绿色赋彩。芦苇以淡墨色勾出,淡褐色赋彩。枯木以抑扬笔线勾出,加淡墨的小笔触绘成。与此类竹与树木的描绘手法相比,大雁并无轮廓,即采用“没骨”技法,展示了主题与画法的传统,意味深长。水面和余白以淡蓝色渲淡,用来充实空间表现。

作为这种小景画的遗作,有传赵大年笔的《山水图》(重要文物、大和文华馆收藏),本图中大雁、小鸟等描绘技法元素与其类似,但上图采用开放式构图的表现手法,而本图则具有向心性,在描绘上更追求精致,自然地透露出一种有别于其他画作的风格。经推测,其制作年代应不晚于南宋初期,可谓是小景画乃至宋代山水画的珍贵遗作。

传宋汝志 雏雀图

绢本墨画淡彩 21.6×22.5

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幅宋画名作完美的刻画出雀巢内外忙着振翅欲飞的雏雀们可爱的瞬间之姿。作品未描绘背景,而是采用水墨及淡彩, 以异常细腻的笔风,准确描绘出雀巢及雏雀。画面真实的仿佛可以听见雏雀的鸣声和振翅声,雏雀羽毛的细腻表现,以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雀巢线条的刚劲且直接的表现方式,可以看出画家的不俗功力。狩野惟信(养川院)在箱书(即名作相关记录)中曾将其作为南宋画院画家宋汝志之作,但并无确证。宋汝志为钱塘(浙江省杭州)人,南宋末期的理宗景定年间(1260~64)左右供职于宫廷。据说其师从同为画院画家的楼观,长于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的绘画。相传在南宋灭亡之后,其归入道教做了道士,但详细情况不甚明了。一般认为该作品与船载运至日本的其他宋画的小挂轴一样,原本是作为画册而绘制的,但舶至日本后,为了配合茶道情趣而将其改装成挂轴以供鉴赏。浅野家旧藏品。

传南宋 赵昌 竹虫图

绢本着色 100×54.5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本图是一幅著名的“赵昌之曲竹”作品。其以细腻的笔法和鲜丽的赋彩,写实地描绘出曲竹、以及周围的地瓜、鸡冠花、蝴蝶、蜻蜓、金钟儿、纺织娘等草虫。一般认为草虫图中描绘的花草和昆虫各有寓意。例如:瓜的寓意是子孙兴旺长久,而本图中也画有瓜。此外,鸡冠花上与蝈蝈,表示出人头地的“官上加官”吉祥图。而本图中虽未画有蝈蝈,但推测是以鸡冠花来表示出人头地的寓意。相传本图作者为赵昌,是北宋前期的画院画家,据说是画花鸟、尤其是画花木折枝的折枝花名家,自称“写生赵昌”。本图为传赵昌作品,但依然是现存草虫图中的顶级之作。画上有“杂华室印”之印,据说为足利义教之印,在日本作为东山御物而被珍藏。曾为浅野家旧蔵品。

传南宋 毛松 笔猿图

绢本着色 47.1×36.7

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幅猴图在表现上非常出色,超越了单纯的写实,在众多的宋画当中亦堪称名品。据说所画的是日本猴而非中国猴,除水墨之外还使用了金泥,工笔细腻自然。南宋画院画家毛松所作的说法始于狩野探幽,但此说缺乏依据。曾由武田信玄捐赠与曼殊院觉如。

传南宋 顾德谦 莲池水禽图

2幅

绢本着色 各150.3×90.9

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中国江南的毘陵(常州)等地,自五代以后,着色画,水墨画中均频频出现莲池水禽图。本图带有五代南唐顾德的款印,但属南宋末期着色画的代表性作品。画作中可见莲花自蓓蕾到开花再到落花的时间的推移。三井家旧藏品。

传南宋 马远 笔寒江独钓图

绢本墨画淡彩 26.7×50.6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本图描绘了在广漠寒江中钓者乘舟独钓的场景,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白效果的马远派的杰作。但是,在船的略微靠上方一带有绢补接的痕迹,由此推断,此作品原本可能是一幅更大画面的作品。另外还有源自南宋宁宗妃恭圣皇后所居坤宁殿的"辛未坤宁秘玩"印。

传南宋 陈容 五龙图卷之一

纸本墨画淡彩 45.2×299.5

东京国立博物馆

陈容是南宋末期的文人画家,长乐(福建省)人,号所翁。一说亦号所斋,端平2年(1235年)进士。擅长画水墨龙,驰名于宝祐年间(1253-58年)。本图卷末有“所斋”之印,据称为陈容之作。

南宋 萝窗 竹鸡图

绢本墨画淡彩 96.3×42.4

东京国立博物馆

萝窗乃南宋末期的禅僧,住于杭州西湖畔的六通寺,与水墨画的名手牧谿画意相仿。他在自己写的题字上说,本画描绘的是五更(凌晨四时)之时,在未明的幽暗中的身兼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家鸡的形象。不过,鸡的形象仿佛一位在五更时分大彻大悟的禅僧。浅野家旧藏。

南宋 梁楷 李白吟行图

纸本墨画 81.1×30.5

东京国立博物馆

作品以简炼的笔法出色地表现了诗仙太白的形象,堪称梁楷的"减笔体"水墨人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图上的鉴藏印为巴思巴文字所写的"大司徒印",据说是仕于元朝的阿尼哥之印。从狩野家摹本可知,在江户时代,此图与东方朔图成对。曾为松平不昧所藏。

南宋 梁楷 六祖截竹图

纸本墨画 72.7×31.5

东京国立博物馆

梁楷的人物画继承了北宋末期文人李公麟的白描画,其所擅长之处在于所谓"减笔体"的凝炼简略的水墨表现。六祖截竹图与李白吟行图同为梁楷水墨人物画的代表作。曾与“六祖破经图”(三井文库藏)成对幅。两幅均有足利义满的“道有”印。足利家之后,曾辗转于丰臣秀吉,西本愿寺,若狭酒井家。

南宋 马远 洞山渡水图

绢本墨画淡彩 77.6×33.0

东京国立博物馆

马远为南宋中期代表性的画院画家,长于山水人物画。本图描绘的是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在云游途中,涉水之时见到自己水中之影而恍然大悟的一刹那,是为数不多的马远的真迹之一。图上有南宋皇帝宋理宗的皇后杨妹子之题字。本与天龙寺所藏的云门大师图、清凉法眼禅师图同为描绘禅宗五祖的画作之一。田中丰藏旧藏品。

南宋 陆信忠 佛涅槃图

绢本 着色 金泥 挂轴 157.1×82.9

原由宝寿院(爱知县)收蔵

奈良国立博物馆

本作品描绘了释迦在跋堤河边的婆罗双树之间圆寂的情景,是佛教传说中的一个重要场景。以法隆寺五重塔塔本塑像为首,日本早有表现涅槃场景的造像,而以涅般图为本尊像的涅槃法会,也于平安时代初期起成为惯例。涅槃图受到来自中国的影响,同时通过各个时代宗派盛行制作并独立发展开去。

本图在涅槃图之中也具有非常独特的形式,绘制于中国南宋时代的贸易之都宁波,后被日本求得。娑罗树被描绘成两颗宝树,而释迦周围的众弟子并无悲伤表情,胡人打扮的人物围着香炉起舞,似在赞叹涅槃,这一点也实属罕见。有人设想这种图画形式形成的背景是当时宁波成熟的信仰文化。

画面右方中间有小楷落款“庆元府车桥石板巷陆信忠笔”,可知该画是在宁波被称为庆元府时期(1195~1276)由职业画匠(佛画师)陆信忠(工房)所作。本佛画彩色浓厚,绘画线条细致有力,兼有细腻彩色花纹,表现力极强,也许是大量使用了中间色的缘故,该作令人感受到先期佛画的变迁。在标有陆信忠落款的作品中,该作品与本馆馆藏的十王图并列堪称最为上乘之佳作。

再者,裱具上部用墨写有“天王宝物”。此作为爱知津岛神社别当寺宝寿院相传之物。

南宋 陆信忠 十王图

绢本 着色 金泥 挂轴

各纵83.2 横47.0

奈良国立博物馆

据称人死后前往的阴间,有阎罗王 (阎魔王)等十个魔王要对死者罪孽进行审判。死者在头七到七七每隔七日,以及于百日、一年及三年的忌日依次接受各魔王的审判,以决定转世脱胎至六道中的何处。中国自五代(10世纪)时期便留有遗作,宋、元时代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职业画匠的作品还被大量传至日本。陆信忠(rikusincyuu)的画便是其中的代表作。本图的落款虽有部分缺损,但仍可辨认出与本馆收藏的陆信忠绘“佛涅般图”的笔迹一致。十图均描绘了魔王带领一群冥官,坐在椅子伏案查阅罪状,前面绘有狱卒小鬼、将要接受审判的死者、还有被判有罪的死者接受各种刑罚的场景。准确的像形和鲜丽的彩色构成浓重细腻的表现手法,堪称陆信忠流派的佳作。另外魔王身后的屏风(tuitate)上均绘有水墨山水,此类画中画在日本的水墨画引进史上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作用。

南宋 金大受 十六罗汉图

绢本着色 各118.8×51.7

东京国立博物馆

金大受,南宋时代浙江宁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画师。本图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车桥西、金大受笔”,绘于庆元元年(1195)之前,当时的宁波被称为“明州”,作为现存浙江佛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而闻名。金大受所绘的罗汉笔锋收敛,形态把握准确,其赋彩也是巧用中间色,采用协调的自然表现手法,在宁波所绘制的罗汉图中也属于佳作。作为摄州多田院的镇院之宝而传来。曾为原邦造旧蔵。16幅作品中,现已确认有东京国立博物馆馆藏的10幅,以及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馆藏的1幅,其他5幅估计流失海外,所在不明。

南宋~元 佚名 布袋图

纸本墨画 96.5×41.3

九州国立博物馆

这个大腹便便、笑眯眯的圆脸上长着猪鼻子的人物,是作为弥勒的化身而广受信仰的布袋和尚。这种表现手法的关键在于运笔,胡须和头发等使用较干的淡墨,衣衫纹线则使用较浓的湿墨。而最浓的墨则仅用于双眼两处,由此可知,本图的作者谙习墨的浓淡和晕染规则,并将其灵活运用,巧妙生动地描绘出这幅布袋图。

关于画家,有关于中国画僧牧谷的传闻。牧谷是活跃在十三世纪、南宋时代末至元代初期的僧侣画家,在日本被称为“法师”受到特别相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根据《御物御画目录》《室町殿行幸御饰记》等文献可以确认,在室町时代,足利将军家曾将本图作为牧谷的作品加以收藏。此后,又被德川将军家等掌权者珍藏,在日本作为拥有五百年以上历史渊源的中国绘画而闻名。此外,本作品还作为茶会中用于鉴赏的挂幅而扬名天下,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大肚布袋”。

上部记有中国僧侣简翁居敬(活跃于十三世纪)所作的有关布袋的趣话。

赞文(左起):大开笑口以手扪/胸全无些伎俩/争可在天宮哑/罪过我阎浮着/你(イ+弥-弓)侬 居敬题。

元代

传元 孙君泽 高士观眺图

绢本墨画淡彩 102.1×82.8

东京国立博物馆

远离俗尘,归隐山林,清游四方是中国文人常追求的理想。这幅“高士观眺图”继承了南宋马远,夏珪的院体山水画风,继之以元代孙君泽的表现手法。表示云雾的空间表现手法极为自然,余韵悠远,耐人寻味。大德寺塔头养德院旧藏品。

传元 颜辉 笔寒山拾得图

2幅

绢本着色 各127.6×41.8

东京国立博物馆

颜辉,字秋月,为南宋末期至元代的代表性的道释人物画家。本图描绘了在幽暗中,寒山和拾得破颜大笑,令人毛骨悚然,其表现手法具有元代颜辉派所特有的生硬的怪异感。曾为东山御物,从织田信长传至石山本愿寺。川崎家旧藏品。

元 罗稚川 雪汀游禽图

绢本着色 52×77

东京国立博物馆

罗稚川,元代前期的文人画家。临川新喻(江西省清江)人。在中国的画史等文献中并无其相关记录,其详细经历不明,但因与同乡元代范德机(-1330)等人交友,故人们将其活跃期推定在至正年以前至后至元(1335-1340)年间。

本图是罗稚川为数不多的一幅作品,描绘了荒凉的寒林平远景色,展示了继承北宋寒林平远图形式的元代李郭派的画风。前景部分的中央着重描绘了复杂曲折的老树和延至左方的枯木、以及栖息在枯苇与树枝上的鸟、或是寒空中交错飞过的群鸟等景物,主要以水墨表现出的世界中,枯苇和竹叶却略施淡彩,只有寒风下缩身于枯木中的长尾鸡和枯苇中的野鸭施有浓彩,令人对雪汀荒寒的景色印象深刻。图中有“罗氏稚川” 之印(白文方印)。

元 陆仲渊 十王图

3幅

绢本着色金泥 挂轴 各纵85.9 横50.8

奈良国立博物馆

十王是在冥界对死者生前行为进行审判的十位魔王,决定着人将转世何方。人们相信只要生前本人或家属向佛向善,死后就免遭堕入地狱的审判结果。这种信仰的正式出现于中国晚唐时期,至宋代广为流传。不仅在中国,十王信仰还被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

本图是传至日本的中国制十王图中的三幅,估计原有十幅。三幅之中两幅落有“陆仲渊笔”的署名,由此可知此为作者姓名。陆仲渊同为陆姓,据推测其与在多幅十王图中留有署名的南宋时期宁波陆信忠关系较近,本图的图样也与陆信忠笔下的一系列十王图(法然寺本系统)相似。估计陆家活跃于宁波市井并开有画坊,从而绘制出大量让人喜闻乐见的佛画。

与现存的宋代十王图相比,本图的特点是只使用了画面的下半部分,生动的描绘出地狱的各种情景。在五道转轮王执行最后审判的场景中,绘有从地狱解脱的死者(罪人),画意是只要向善向佛,即便是罪人也能获得赦免。描绘虽难免粗糙,却是反映当时的信仰状况和陆家画业的重要作品。本图由森村家传来。

元 佚名 放犊图

绢本墨画 108.8×46.5

平山处林题赞

东京国立博物馆

小河由图的左方流淌而下,牛在下游休憩。画题中的“犊”字意为小牛。上游有一人坐在水边垂钓。所放之牛以及钓鱼人,都表现出一种从劳动中解放的悠闲情景。河边树林茂盛,开垦有旱田,远处隐约可见山影。本图为白描,大量且巧妙使用水墨,充分表现了悠闲的情景。画中树木具有被称为“无根树”的特征。

图中有“高然晖”之印,也许是根据本图的笔者传称而后盖的。

从水墨的用法和树的画法来看,推测为擅长米法山水的画家所作,日本确实曾将带至日本的此类米法山水画鉴识为高然晖之作,而本图颇受此类山水画的影响。构图略显特殊,但仍不失为高然晖画中的佳作,而且画上有“平山处林”的画赞,可谓是在日中国画中值得注目的一件作品。

此外,根据“平山处林”的画赞,本图的制作时期可基本推定为元末。

元 佚名 草虫图

绢本着色

葡萄:150.5×79.2/竹:150.6×79.2

东京国立博物馆

很早就作为"赵昌之曲竹"而闻名的作品。赵昌为北宋前期的画院画家、精于花鸟画,尤其是折枝画。此画虽传为赵昌所作,但其画风鲜丽精致,与元明时代毘陵(常州)草虫画迥异,实属佳品。画上有“杂华室印”之印,曾作为东山御物备受珍爱。浅野家旧藏品。

元 佚名 四睡图

纸本墨画 77.8×34.3

平石如砥、华国子文、梦堂昙噩题赞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本图名为“四睡图”,描绘了酣睡在溪流岸边双松之下的丰干禅师以及老虎、寒山、拾得的姿态。在整个画面中,丰干禅师与老虎、寒山、拾得,以及树木、岩石、土坡和云霞,整副画面都采用白描的细密笔法,这是元代特有的浓淡强烈对比的表现手法。白描画盛行于元代,反映了文人的雅趣,而本图更是充分体现元代白描画特征的佳作。图上有元代禅僧平石如砥、无梦昙噩、华国子文所题的画赞。平石如砥在至正17年(1357)90岁时殁于东严净日法嗣,无梦昙噩在洪武6年(1373)殁于元叟行端法嗣,华国子文在至正11年(1351)殁于竺西怀坦法嗣,故本图是华国子文的殁年,即至正11年(1351)之前的作品。

元 蔡山 罗汉图

绢本墨画淡彩 113.3×53.9

东京国立博物馆

根据室町时代的《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蔡山为元代人,但详情不明。本图描绘的是一位拄拐杖坐在岩石上的罗汉,罗汉坐的岩石中暗藏有“蔡山”落款。估计此图原为十六罗汉图全套中的一幅,现存有类似风格的另一幅罗汉图。从苍老消痩的罗汉表现手法中可以看出蔡山的固有画风,画中透露出的怪异氛围,与同时代的颜辉派有着相通之处。画面右下角有足利义直的寄进铭“奉三宝弟子右兵卫督源直义舍入”,据说由足利直义于贞和2年(1346)赠予高野山金刚三昧院。

明代

局部

明 萧云从 秋山行旅图卷

纸本墨画淡彩 25.4×551.8

东京国立博物馆

萧云从(1596~1673),芜湖(安徽省)人。明末清初著名的个性派文人画家。他在以苏州文征明为代表的吴派画风的基础上,又汲取了董其昌之后的充满奇异幻想的画风,创作了具有新意的作品。本图还堪称是一幅清新且内容有趣的风俗画。曾为清乾隆皇帝内府旧蔵品。

明 佚名 离合山水图

杜贯道题赞

2幅

纸本墨画 各53.6×23.6

东京国立博物馆

始创于北宋末文人米芾,并由南宋初米芾之子米友仁继承的水墨山水画被称为米家山、米法山水。现在所谓的“米法山水”画风,是元代初期文人画家高克恭固定下来的一种山水画形式。本图是元末明初的米法山水中的知名佳作,因由两幅山水图拼成,故被称为“离合山水图” 。

明 朱端 寒江独钓图

绢本墨画淡彩 171.9×109.0

东京国立博物馆

朱端,浙江省海盐人。明正德年间(1506~21)成为画院画家,擅长山水画,获赐“钦赐一樵图书”印。是以粗放笔墨为特色的浙派后期代表性画家。本图也是以擅长雪景山水而著称是朱端代表性作品。曾为曼殊院旧蔵品。

明 李士达 竹里泉声图

绢本着色 145.7×98.7

东京国立博物馆

李士达,江苏苏州人。万历2年(1574)的进士,擅长山水人物画的明末文人画家。据说其受到同乡谢时臣的影响,李士达的画中时常可以看到先进的造型理念,仿佛预示着明末董其昌之后奇想派的出现。本图的表现手法细腻精巧,可以说是李士达工笔画中的代表作。曾为桑名铁城旧蔵品。

明 吕纪 四季花鸟图

绢本着色 各176.0×100.8

东京国立博物馆

吕纪(1429~1505),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最早的宫廷画家。浙江宁波人,擅长以鲜丽的着色和细腻的描绘为特色的大画面花鸟画,与同时代宫廷画家林良的“写意派”水墨花鸟画截然不同,被称为“写生派”。本图是四幅一组的大作,在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观之中配以花卉禽鸟,被称为是吕纪的顶级杰作。由落款可知当时其供职于画院,极尽精巧的描绘和卓越的色彩表现,都体现了吕纪成熟时期的画风。尤其是冬景图,展示流水的视觉设计大胆秀逸,对自然之中的花卉禽鸟进行写实描绘的同时,又将这些景物以装饰性手法配置于大画面中,体现了吕纪已掌握抽象化表现的技巧。本图曾为岛津家藏品,是一幅有着历史渊源的作品,据推测吕纪画是经其出身地宁波大批船运传至日本。尤其是大名家喜欢挂在客厅中的大幅花鸟画,对室町时代之后的日本画坛也有重大影响。

明 文伯仁 四万山水图

纸本墨画 各188.1×73.5

东京国立博物馆

文伯仁(1502~75),明代苏州(江苏省吴县)文人画即吴派的中心人物文征明的外甥,据说其在文氏一门之中画技最为出色。文征明及其一门的画家喜爱描绘山泉林间闲游的文人,但文伯仁的山水画以清静、浅显、清楚的白描风格或淡彩为基调,以充满色彩感的画风为特色,为文人画开辟了新的境界。本图是嘉靖年间(1522~66年)吴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四万山水图指的是四幅分别以“万壑松风”、“万竿烟雨”、“万顷晴波”、“万山飞雪”为题的画作的总称。各图都描绘了文人的闲适,在整幅画中大量使用了一种名为“清劲”的白描笔法,表现密度极高。本图是文伯仁为友人顾从义而画,作于文伯仁50岁时。各图上有明末艺苑的代表文人董其昌所题的画赞。

明 李在 山水图

绢本墨画淡彩 138.8×83.2

东京国立博物馆

李在是活跃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36年)的宫廷画家,福建莆田人,最擅长山水画,被评价为宣德年间仅次于浙派始祖戴进的重要画家。室町时代,日本人雪舟来到明朝拜其为师,李在作为雪舟为数不多的中国画家师傅而闻名。据中国的画史记载,李在的山水画学自北宋时代的郭熙和南宋时代的马远、夏珪,但现存作品则体现出其在广泛学习米芾、米友仁始创的江南系米法山水等宋元时代多样画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画风。本图被称为李在山水画的代表之作,以中央高耸的主山为画面中心,可以说是模仿郭熙,力图表现出一种宽阔的山水空间。其笔墨略显粗旷,体现了浙派特有的风格,正如图中李在的“墨华香润”印所言,画面整体不失秀丽,展示了李在作为宫廷画家的精湛功力。

清代

清 恽寿平 花隝夕阳图卷

24.2×106.1cm

京都国立博物馆

恽格(1633~1690)字寿平,以南田为号,江苏常州人。乃清初六大家四王吴恽之一人,乃是六大家中唯一以花鸟画擅长者。年轻时认识王翚(石谷),感佩其山水画的成就,自以居天下第二为耻,因此从山水画转向花鸟画。但是恽格仍然留下优秀的山水作品,依据画家自题可知,本图乃是康熙10年(1671 年),画家三十九岁时的作品,仿宋惠崇风格之作。无论是构图、描线、赋彩皆十分温雅,细部的描写也十分细腻。本图描绘了美丽的湖畔,而湖边的村落映照在柔和的夕阳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