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神界浩劫隐藏英雄密码(85年前,就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今天的世界没有变,但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导读 神界浩劫22隐藏文章列表:1、85年前,就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今天的世界没有变,但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2、瑞幸造假事件背后:中概股审计难监管,16家遭浑水做空9家退市3、

神界浩劫22隐藏文章列表:

神界浩劫隐藏英雄密码(85年前,就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今天的世界没有变,但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85年前,就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今天的世界没有变,但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85年前的1937年春天,此前十分紧张的华北局势突然变得平静起来。

对于这一反常现象,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当时说道:“这太像1931年了,太平静了,平静得不能让我们放心,我们怕又要见到一个‘九一八’!”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大概也没有想到,两个月后,他的预言竟然成了现实。日军竟然以一个谎言在宛平城外的卢沟桥挑起了事端,从而导致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经历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七七事变直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4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浴血抵抗,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在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空前惨烈的浩劫中,中华文明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炮火声中,中华民族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用血肉之躯告诉世界:中国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

九一八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

然而,序幕的拉开,却是侵略者蓄谋已久的行为。

图:田中义一召开会议

1927年六七月间,时任日本首相的大陆扩张主义者田中义一,组织内阁召开了臭名昭著的 “东方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日本清晰地勾画出了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步骤的基本轮廓。

1931年6月中旬的一天,东北兴安区屯垦军的营区外出现了几个形迹诡秘的人,带头的人名叫中村震太郎。

中村震太郎自称来自日本东京农业学会,可他携带的东西却是军用地图、寒暑表、指北针、以及测图仪器等带有明显的军事用途的物品。间谍罪证据确凿,按国际惯例,驻军团长关玉衡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然而,日本政府公布了中村等人被中国军队处决的情况,却隐瞒他们在中国进行间谍活动的真相,从而以此扩大事态,煽动侵华的战争狂热,为即将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做舆论准备。

中村事件发生三个月后,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并借此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仅仅一周之内,两万多日军几乎兵不血刃地相继占领了辽宁和吉林的三十多座城市。

空前的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1931年9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响亮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随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东北各地相继成立了抗日游击队。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的奋起抵抗,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同时,马占山、李杜等东北军将领,也积极率部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作战。

中国的东北已经成了日本的囊中之物。接下来,他们的目标直指华北。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

85年前,1937年7月6日一大早,烟雨朦胧,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宛平城城下出现了一队全副武装的日军。他们高声喊话要求通过宛平城到长辛店去演习,但被守城官兵严词拒绝。于是,中日双方在雨中一直对峙了整整十多个小时。宛平城的中国守军知道,这样的对峙,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图:卢沟桥与宛平城

日本自占领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后,便以“渐进蚕食”的方式将魔爪伸向中国腹地,尤其是华北地区。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守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1933年元旦,日军突袭攻陷山海关,随后,热河失守,华北门户洞开,万里长城横亘在日军的眼前。中国守军进行了悲壮的长城抗战,可最终势孤不支,被迫撤退,日军一路南下,逼近北平(今北京)。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

整个华北危在旦夕,北平学生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于1935年12月9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迅速遍及全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兴起,以及随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华北日驻军调查》

1936年,短短数月,华北的日本侵略军数量激增;据《申报》刊载的《华北日驻军调查》显示:日军在半年的时间内,兵力1700余人激增至14000人以上,其中北平附近4000人。

日本的战争机器已经启动,征召了大量人员派往中国进行侵略。

随着日军战线的南移和兵力的不断增加,日军的气焰愈发嚣张。他们以演习为借口,经常到宛平城、卢沟桥一带活动,侦察地形。

1937年的北平处于日军的三面包围中,只有西南面的宛平城尚有第29军驻防。若宛平这一唯一的门户失守,平汉线就将被切断,北平便沦为孤城,日军就能轻易控制平津地区。

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军又来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绕过了宛平城,直接奔向卢沟桥以北,准备进行夜间军事演习。

这天夜里,更深人静,宛平城墙上的中国守军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

图:日军演习路线图

23时40分,日方急电北平市长秦德纯,以一名日军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秦德纯听后断然拒绝。为防止事态扩大,便安排宛平县长王冷斋同日方谈判代表先行进入城内进行调查,等调查情况明了后再商谈处理办法。

7月8日凌晨2时许,中日双方代表刚刚进入宛平城,几乎在同时,日军丰台驻屯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接到了日本士兵失踪的报告,迅速率领日军一大队约500人,携带炮6门,向宛平城进发。

图:一木清直率领日军进犯宛平城

然而,就在路上,日军得到消息,“失踪的士兵”找到了。

实际上,这个“失踪的士兵”——志村菊次郎。当晚他因为拉肚子去解手而离队,返回时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误了归队时间,但在20多分钟后就已悄悄归队。

但是,日军不但对士兵的归队这件事隐而不报,反而蛮横无理地要求中国守军部队退出城外5公里,以便日军进城“搜查”。

他们究竟在谋划着什么?

凌晨4点20分,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一木清直致电联队长牟田口廉也,污蔑中国军队向日军开枪,很快,他得到了攻击的答复。收到指示后,一木清直看了一眼钟表上的时间。

凌晨4点23分。这个时间就此定格在历史上。

当宛平城内的中日谈判代表还在交涉时,城外日军即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

凌晨4点50分,日军向宛平城附近的卢沟铁路桥发起攻击,驻守在这里的第3营11连两个排的战士们与日军血战到底,几乎全部以身殉国。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新华社发

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宛平城内守军决定夜袭日军,夺回铁路桥。一支“敢死队”由150名精锐干将迅速组成,每人配备步枪一支,手榴弹两枚,大刀一把。

夜幕降临,细雨纷飞。敢死队从宛平城悄然顺城而下,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摸黑向铁路桥发起偷袭,出其不意地将日军的一个中队全歼在铁路桥上,重新把龙王庙和铁路桥夺了回来。

图:卢沟铁路桥

也正是在中日两军激烈交战的这一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7日,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起,中国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抗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

日本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古都北平硝烟四起,生灵涂炭。而中国大地的抗日怒火已被引燃,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拉开了帷幕。

血战到底,中国不会亡

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太多感天动地的壮举!漫长的中国抗日战争,无论是战争规模还是牺牲人数,均为史上之最,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悲壮一幕。

这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面对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战争。平津沦陷后,日本侵略者继续向中国腹地进攻,狂妄的侵略者甚至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日军占领下的卢沟桥。新华社发

但这一轮,他们错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历史会简单重复,以为中国还会像甲午战争那样面对腐朽的清政府轻易获得丰厚的割地赔款一样。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方能胜利。1937年9月,国共两党重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这让日本侵略者始料未及。

而更让侵略者始料未及的,是出现了另一个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并且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出现的奇异景象。

只要击败国民党军就可征服中国,这是日本侵略者最主要的战略盘算。可他们没有想到,面前已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没有想到这个党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的民众,为侵略者垒起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资料图片:平型关战斗中,一一五师某部的机枪阵地。新华社图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到达抗日前线后,1937年9月25日,即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当然,中国最广大的地区还是农村,最众多的民众还是农民。开辟与发展农村抗日根据地,真正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依靠民众,这是在与日本侵略进行持久作战中获胜的核心与关键。随着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节节后退,八路军、新四军坚决向敌后挺进,先后在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广大农村建立了众多抗日根据地,到1940年已经拥有一亿人口。

1937年秋,八路军部队日夜兼程向华北抗日前线挺进。新华社图片

资料图片:1938年,新四军在马家园战斗中英勇阻击日寇。新华社图片

日本侵略者完全没有想到要面对两支性质完全不同的军队,面对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战场。战争初期,日军全力以赴进攻国民党军,基本不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放在眼里。随着越来越深入中国土地,情况变化越来越出乎他们的预料。

1940年8月,华北的八路军在五千里长的敌后全线发动百团大战,连续紧张战斗了三个半月,予敌寇严重打击。这是在山西狮垴山七昼夜血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到1940年8月,日军已有9个师团和12个旅团被钉死在华北,严重牵制了日军兵力,消耗了日本国力。八路军随即以20余万人发起了百团大战,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给日军以极其沉重的打击。

敌后战场全民皆兵,全民参战,军民一致打击侵略者的状况,令日军震惊不已,逐渐陷入了战争泥潭,这也正是日本侵略者的巨大悲剧所在:不但要面对蒋介石领导的正面战场,还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面对觉悟了的、开始为捍卫自身利益英勇战斗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如毛主席所说的“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描绘八女投江场景的画作

在与敌人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的新四军“刘老庄连”

当然,在艰苦的敌后抗战中,广大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冷云等东北抗联8名女战士陷入敌人包围后,投江英勇殉国、冒着零下40度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最后只身一人壮烈牺牲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粒子弹,毅然砸枪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在与敌人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的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等身先士卒,在作战中以身殉国。他们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浩气长存。

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暴行

在中国大片土地沦为日本占领区后,日军在这些地方实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灭绝人性的罪行。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罄竹难书。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周骇人听闻的血腥大屠杀,中国平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被枪杀、焚烧、活埋以及其他方式残忍杀害者,达30万人以上。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1/3的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昔日繁华的古都变成了人间地狱。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为了摧毁敌后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日军对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毁灭性的“扫荡”和“清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还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无人区。1941年1月下旬,日军“扫荡”冀东丰润的潘家峪时,将全村男女老幼驱赶到一个大院内,以机枪扫射,屠杀群众1300人,烧毁房屋千余间,造成惨绝人寰的“潘家峪惨案”。

来源:央视新闻

同时,日军在占领区建立了多个细菌战部队的秘密基地,研制霍乱、伤寒、鼠疫等病毒,还对中国军民实行惨无人道的“活体解剖”。并制造配备相当数量的化学武器,悍然实行细菌战、毒气战。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将带有病毒的投掷器投放到中国许多地区,造成大量中国居民死亡。

日军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

此外,日军还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并在占领区掳掠和残害中国劳工,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以野蛮行径来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可中国人民没有在暴行下屈服,他们以多种方式同侵略者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直接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用生命捍卫了一个民族的不屈尊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终于,时间来到了1945年,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最后胜利的阶段: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随后,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七道全面反攻的命令。在极为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约128万人向中国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的第二日即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被日本侵占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这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抗战期间,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直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海外的侵略军352万人,其中向中国投降的日军约128万人,超过了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日军的总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地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无数中华儿女14年的前仆后继、浴血牺牲,终于用生命捍卫了一个民族的不屈尊严!

“换了人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七七事变过去了85年,站在今天北京的宛平城城墙下,仍能看到当年的弹坑。然而,岁月早已在参差中走过。

那个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中国,被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85载沧桑巨变,新时代人民军队,铁甲生辉、威武雄壮,保家卫国,寸土不让,足以告慰壮士英灵。

山河无恙、国富兵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有目共睹,中国军人的世界贡献有目共睹。我们自身越强,为世界和平提供的正能量就会越多。

能战方能止战,今日的人民军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必将“不动如山,动如雷霆”。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

中国航母“三剑客”就位。

山东舰

辽宁舰

2021年9月28日,用上国产发动机“中国心”的歼-20、运-20,亮相第13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歼-20

运-20

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归建入列。

南昌舰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东风-41核导弹和东风-17常规导弹亮相。

东风-41核导弹

东风-17常规导弹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7月4日,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中方的海军舰艇在钓鱼岛附近航行一事。赵立坚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舰艇在附近海域活动正当合法,日方无权说三道四。

而更早前,据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于6月20日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20日上午10时左右,2艘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和1艘补给舰在千叶县犬吠埼东南约220公里海域朝西南方向航行。报道称,中方3艘舰艇从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经北海道近海南下进入太平洋一侧。同时,也有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宣称,中方舰艇似乎“采用绕行日本列岛一周的航线”。

在太平洋一侧南下的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摄于6月20日。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在江阴自沉战舰

回想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孱弱的中国海军面对拥有航母、战列舰等大型战舰的日本海军,根本无力抵抗,只能将舰艇自沉于长江之中以阻挡日军沿江而上,真可谓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安倍晋三在山口市发表演讲,声称日本应增加防卫费,鼓吹修改日本宪法第9条

历史创伤,永世不忘。近年来,日本右翼复活军国主义的动向愈发明显,进而导致它与周边邻国陷入龃龉不断,甚至严重对立的状态。无论什么借口,都不可能成为军国主义的通行证。日本右翼势力想要挣脱枷锁的力道有多大,它所感受到的反作用力就同样会有多大。

同胞逝去之殇,我们没有忘记;无数先烈的不屈抗争,我们没有忘记;苦难的警钟,更应长鸣以警示后人。今天的中国,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中国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苦难的历史,中国人民没有忘!

制图:张玉阶

团团有话说

又是一年七月七,让我们以史为鉴,不要让战争的悲剧重演,不要让帝国主义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让落后国家生灵涂炭的悲剧重演。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毛泽东同志的那句话:“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让帝国主义讲道理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帝国主义不得不讲道理。我们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有足够团结的人民,让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无利可图,甚至付出他们无法承受的代价,他们自然就不敢来侵略我们了。一个不敢侵略、不能侵略的帝国主义,罗织再多的所谓“罪名”,也无非就是阴暗者的无能狂怒罢了,害不得我们分毫。

不过,帝国主义对我们、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侵略,又不仅仅是发动热战争那么简单。它们或许会慑于我们的国力,不敢发动军事上的颠覆,但在其他领域的小动作同样不会停止。

不仅要在实力上壮大自身,有足够的能力来抵御帝国主义的这些“小动作”;同时也要擦亮双眼,清醒地看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所谓“定罪”,实际上不过是宛平城外走丢的那个日本兵,是意图欺凌我们的可笑借口。靠永无休止的退让,是摆不脱帝国主义的,而只能让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猖狂。

珍爱和平,所以纪念历史。愿我们都能挺胸站立,愿爱好和平的人们足以抵抗欺凌,愿世上永无战争。

作者 |曹丰泽

来源:共青团中央

瑞幸造假事件背后:中概股审计难监管,16家遭浑水做空9家退市

记者 | 可达 实习记者 | 姚汀兰

号称“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Nasdaq:LK),或将为中概股带来一场浩劫。

4月3日晚间,13只中概股隔夜收盘跌幅超过10%,其中包括3只跌幅超过20%。跌幅较大的股票除了部分仙股,也包括瑞幸咖啡、跟谁学、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曾遭做空的中概股。

近期瑞幸咖啡22亿人民币销售额造假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影响了中概股的声誉,也为今后国内企业赴美上市埋下隐患。

争议事件的核心——迟迟未能推进的跨境审计监管问题,也被再度提及。

中概股为何审计难?

著名的“安然案”后,美国为防止此类事件进一步发生,出台了萨班斯法案,即《2002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同时设立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是历史上首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独立监管机构,专门负责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检查、制定准则和执法监管。

PCAOB严格审查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财务报告,包括境外公司,但面对中概股遭遇难题。由于中美两国法律存在差异,跨境审计监管的僵局迟迟难以打破,美国监管机构无法获得中概股的审计底稿,而中国证监会对于VIE架构的上市公司难以管辖。

老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国内公司将会计档案及复制件传输到境外,2016年新版规定施行后仍对此有所限制。此外,对于涉及敏感事项的公司,其会计档案还受到其他国内法律保护。

2018年末,美国证监会(SEC)与PCAOB联合发表声明表示,美国监管机构在监测审计相关信息和监督财务报告监管框架方面负有特殊责任。其中特别提及中概股,认为SEC和PCAOB目前在监督主要业务在中国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而由于中概股普遍采用VIE架构,在境外注册后赴美国上市,通过协议控制境内的经营实体,导致中国证监会也存在一定的管辖障碍——是否归中国证监会监管并不取决于在哪国交易所上市,而是上市公司注册地在哪里。比如,在港交所上市的境内公司,其发行境外债券需要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而VIE架构的公司则不用。

此次瑞幸咖啡造假事发后,中国证监会表示“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曾有着证监会工作经验的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资深顾问、法学博士黄江东对界面新闻表示,更大的可能性是中国证监会来协助配合SEC进行调查。

遭浑水做空后过半数退市

在这个大背景下,针对中概股的做空机构应运而生。

伴随着赴美上市的中资公司不断增加,2010年前后全球新增超过40家做空中概股的机构,包括浑水、格劳克斯、匿名分析、美奇金、哥谭市等,它们选取的做空标的主要为在美股、港股上市的中概股。

2019年以来,遭遇做空的中概股包括: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58同城、跟谁学、优信、百济神州、趣头条、和信贷等;港股上市的安踏体育、中国飞鹤、金蝶国际、波司登、周黑鸭等。

这些公司被指出的问题多与财务相关。比如浑水质疑安踏体育虚增销售额、净利润;GMT质疑58同城虚构利润,通过并表和拆分将亏损业务排除在损益外;博力达思质疑波司登夸大营收和利润;美奇金质疑百济神州虚增收入。

美股和港股均有较为完善的做空机制,研究机构做空的动力来自于从个股下跌中获利,但前提是市场认可做空报告中指控的内容,往往需要详实的证据。比如此次针对瑞幸咖啡的匿名做空报告(仅为浑水代为发布),雇佣了超过千人采集门店数据。

从以往来看,遭遇做空的公司往往轻则股价暴跌,重则退市。

以著名做空机构浑水为例,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其从2010年创立以来做空超过16家中概股,包括分众传媒、新东方、辉山乳业、安踏体育,以及芝华仕沙发的母公司敏华控股等,其中9家目前已经退市,可以说“命中率”惊人。

此次瑞幸咖啡事件,尽管此前的匿名做空报告只是由浑水代为发布,但其依旧表示了对报告内容的认可并且买入空单。另一机构香橼曾同样收到了匿名报告,但由于对内容并不认可未予发布,其近日坦言对于瑞幸咖啡及做空报告存在判断错误。

当然也有例外。2009年和2012年,新东方先后两次遭遇了香橼和浑水的做空,最终却都安然无恙,并在此后股价上涨数倍。俞敏洪曾指责浑水“用谩骂的态度来写报告,也有失专业水准。”他指的是浑水报告中诸多情绪化的表达,比如说俞敏洪是一个骗子(liar)。

中概股赴美融资或受影响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会不会令中概股在美遭遇更严苛的监管?

事实上在此事件之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在2019年6月份就曾提出《公平法案》,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接受PCAOB的审计和管辖,或者经过三年缓冲期从美股退市。彼时卢比奥就曾把矛头指向中概股。

对此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刘安表示,美国证监会之前是对包括中概股在内的各国在美上市公司进行调查,质疑其审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但如果说单独对中概股公司进行调查,可能性不大。

但中概股赴美投融资则可能已经受到影响。据报道,瑞幸咖啡事件后,已经有内地公司表示暂缓赴美上市。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兼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回应此事时则表示,自科创板推出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今年3月份暂没有中概股赴美上市。此外,目前很多中概股都考虑在科创板或香港上市。

专访:书成国恨心犹烈——访南京不哭作者郑洪

新华社美国波士顿12月12日电 专访:书成国恨心犹烈——访《南京不哭》作者郑洪

新华社记者 颜亮 郭一娜 朱东阳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郑洪的心中,古城南京有着特殊的意义。

现年80岁的郑洪,出生在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发生那一年。他的“南京情缘”要从22年前“偶遇”的一场讲座说起……

1995年4月的一天,同事告诉他,麻省理工学院正在举办关于日本二战史的讲座。他赶过去一看,三名美国教授和一名日本学者正向台下200多名听众讲述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事件。四人声称,日本才是二战中受伤甚重、苦难最多的国家。他们推测称,假如没有某些特定事件,美国可能不会把原子弹投向广岛和长崎。

郑洪热血冲脑,他顿时想起幼年时亲见日本战机轰炸广东家乡、自己和家人“躲警报”、街头尸横遍地的一幕幕惨状。他站起来抗议:“如果一群强盗闯入了你的家中,强暴了你的妻子,杀死了你的儿女,还要割破你的喉管,警察进屋来制服了强盗,救了你的命。请问台上四位尊贵的先生,这是警察在暴力执法吗?”

面对郑洪的质问,台上台下一片安静。一名美国主讲人简单敷衍了几句,又把话题扯回原来方向。事后,《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刊登一篇长文,由讲座主讲人之一执笔,继续为日本辩护。郑洪投书反驳,但杂志过了几个月才刊载,且篇幅遭大幅删减,只是那名主讲人文章的十分之一。

“他们限制我发言,我更要发言,”郑洪说,“《南京不哭》就是我对他们的回答。”

英文不是他的母语,南京不是他的家乡,但童年记忆托起的使命感推动着他。郑洪决定写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小说,因为那是日本侵华的最典型罪证。为此,在广东长大、从未去过南京的他于1999年专门申请假期,前往南京实地考察。

在南京,郑洪见到了两位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和姜根福。谈起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这一天的遭遇,两人老泪纵横。这是西方历史书不曾记载的惨剧,郑洪把他们的记忆写进了《南京不哭》。

从2005年到2015年,郑洪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克服了“跨界”创作的诸多困难,十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英文小说。2016年,作品被麻省理工学院所辖出版社出版。当年年底,郑洪亲译的中文版由江苏译林出版社发行。

《南京不哭》是继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后,又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由美国华人学者写就的作品。与张纯如冷峻的纪实风格相比,《南京不哭》以两对男女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既痛述国殇又弘扬人性温情,让读者体会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也领略中国的风俗人情、器物文化。

郑洪说,这本书他是为自己而写,为与他一样在战乱中长大的同辈人而写,也是为不了解那场战争之痛的年青一代而写。

《南京不哭》面世后,连续数周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卖到脱销,多次加印。读者阿兰·蔡斯认为,这部小说是“不为人知的中日关系黑暗史上的一道亮光。不为人知的日军暴行、乱世下的爱情和亲情、宽恕和铭记……内容可信、叙述动人,令我手不释卷,理解了藏在今天中日关系深处的情感”。

郑洪的同事彼得·肯普索恩阅后感叹,他对中日战争和东亚文化知之甚少,小说让他终于明白了中国人对日本侵华战争难以释怀的深层原因。更可贵的是,小说结尾为实现民族和解、友好共处提供了希望。

《南京不哭》大获成功,但郑洪仍不满足。他认为,在对二战真相话语权的诠释上,日本右翼组织非常“积极”,仅就他所知,这些组织面向西方社会出版了600多本二战专著,美国的主流社会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这些言论所误导。

“书成国恨心犹烈,唱罢梅花意未休。”正如郑洪所言,“历史不容剪裁,我们有权对世界发声,把中国人过去身受的苦难说清楚,提升世界的认知,唤醒装睡者的良知。像我这样年纪的老人,身历抗日战争的煎熬,有责任把这个历史的教训传下来,留给我们的后代。”

他们,用生命作证

夏淑琴在“哭墙”前思念逝去的亲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参加“烛光祭”的夏淑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葛道荣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常志强全家福。 纪念馆供图

熊淑兰。 纪念馆供图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瑜 余梦迪

1937年12月13日,人类历史上至暗一天。从这一天起,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进行长达40多天的抢劫、杀戮、奸淫,超过30万同胞惨死屠刀之下。那个漫长的冬天,是这座城市记忆里最深最疼的伤疤。

真相绝不能否认!历史绝不容置疑!

侥幸从屠戮中活下来的人们,成为历史的证人。85年过去了,很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经离开了我们,目前在世在册的幸存者仅有54位,而且平均年龄已超过92岁。

尊重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今天,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今天,凄厉的警报再次在这座城市上空回响。

今天,生活在南京的每一个人,都更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决心!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要为30万遇难同胞说句公道话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今年已经93岁,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屠城中,她失去了七位亲人。

1937年,夏淑琴8岁,一家有九口人。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她的外祖父聂佐成、外祖母聂周氏、父亲夏庭恩、母亲夏聂氏、大姐夏淑芳、二姐夏淑兰、小妹妹夏淑芬七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只有她和当时4岁的大妹妹夏淑芸侥幸活下来。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中,至今仍留有疤痕。这幕惨剧被约翰·拉贝看到并记录。

夏淑琴一生都在为历史真相各处奔走,成了为史作证、为和平代言的勇敢者。

1994年,65岁的夏淑琴踏上日本国土,成为战后第一个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2006年,因日本右翼作家污蔑其是“假人证”,77岁的老人愤慨赴日应诉,并当庭反诉对方侵犯名誉权,官司最终大获全胜。

多次赴日,她结识了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等一批日本友好人士,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络。

“我去日本的目的,就是要把历史讲出来;就是为了让日本政府承认大屠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夏淑琴说,一遍一遍地诉说就是要为30万遇难同胞说句公道话。

现如今,夏淑琴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喜欢锻炼。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外孙女夏媛和重外孙李玉瀚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继续将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传播给更多人知晓。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回忆起往事仍然会痛哭

1927年出生的葛道荣曾有一个大家庭。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他还是10岁少年,他家里的叔父、两个舅父共三口人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他的右腿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伤,留下了永久伤疤。

“我家三个遇难亲人的名字,就刻在‘哭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每每想起这段过往,葛道荣老人心情难以平复。

1937年,葛道荣家住在南京新街口管家桥22号。日军侵入南京后,他的叔父葛之燮在华侨路高家酒馆2号家中被3名日本兵闯入杀害;舅父潘兆祥挑了行李行至下关,被攻城的日本兵杀害;舅父王钧生在煤炭港工地上被侵入的日军杀害,尸骨难寻。

“舅父当时是到(南京)下关买杂粮,回来途中城门紧闭,结果就被日本兵屠杀在下关。那时我10岁了,和母亲去找过尸首,当时看到地上全是尸体,男女老幼,横七竖八。母亲一边哭一边喊,‘哥哥你在哪里啊……’”老人回忆。

他常对自己的4个儿子说:“战争苦不堪言,有国才有幸福家。”为此,他多年来一直在撰写制作特殊的“传家宝”: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他亲历的事件记录,和几十年来他收集整理的南京大屠杀有关历史资料。他说,自己没什么财产留给子孙,这份“传家宝”要在葛家世世代代传下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被日军杀死时小弟弟还在吃奶

纪念馆入口处的群雕中,记录了一个9岁的孩子目睹了父亲、姐姐、弟弟被日军残杀,胸口被刺伤的母亲在挣扎着给2岁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的悲惨遭遇。这个9岁的孩子,就是常志强。

1937年12月13日,常志强一生中至暗的一天,一家6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被日军夺去了。当时,常志强和幸存的姐姐辗转躲到难民区。他们后来去王府园找过他们的父母及几个弟弟遇难后的尸体,“红十字会”收尸的人说:“当时有一对母子的尸体,小孩子还趴在母亲身上吃奶,两人在一起,分都分不开。”常志强哭着说:“那一定是我那可怜的母亲和小弟弟呀。”

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在《常志强的生活史》一书中写道:父亲告诉我说,刚开始每晚都会痛哭,晚上,想想今天一天的事,想到伤心的事情,就会回忆起父母在世时候的幸福,就会躲在被子里大哭一场。

1997年,常志强得知日本右翼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一夜无眠,将亲身经历写了一份材料送到了纪念馆。从那以后,他就打开了封闭的内心,积极参加活动讲述历史,不仅参与各种拍摄,到纪念馆参加活动,还远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

现在的常志强儿女双全,子女辈已经扛起了传承记忆的责任,在不断地教育后代铭记那段历史,女儿常小梅说:“我们有责任传承这段记忆。”80多年过去,常志强也在如今幸福的生活以及唱戏、画画、剪纸这些兴趣爱好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他也常常来纪念馆,默默地站在一号门“最后一口奶”雕像前很久很久,悼念在那场浩劫中逝去的亲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熊淑兰: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

熊淑兰出生于1931年。1937年12月,她的母亲在逃难过程中流产并落下病根,大妈被日本兵轮奸,伯伯被日军杀害。熊淑兰因装扮为男孩而幸存。

根据熊淑兰回忆,当年,她家住在南京棉花堤80号,家里有父母、姐姐等人。侵华日军攻进南京后,一家人坐小船到长江中的小岛上避难,见有人来就躲到地洞里。为了不引起注意,家人给熊淑兰剃了光头。

“为了能够更好地隐藏自己,我们都是穿一些男娃的衣服,只要看到日本人就躲藏起来。”根据熊淑兰描述,那个时候像母亲这样的农村妇女一般都是躲在村子里面的地洞里,日本人出来扫荡的时候,他们几个小娃子就像情报员一样提前探风之后会告诉家里人和村民,提醒村民们提前躲进地洞里。

熊淑兰说,她亲眼看到日军用刺刀戳死啼哭的小孩,然后扔到江中,小孩被浪卷走。还有一次,日本兵抓人,撞见几个拉车的车夫。有一个车夫反应快逃了,剩下的几人被抓来当街杀害,到处是血。

熊淑兰说,“我们过去的日子那么苦,现在好了,吃不愁,穿不愁。”

多年来熊淑兰一直坚持向世人讲述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传递和平之声,并且多次在活动中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

来源: 南京日报

依违于胡汉之间的宇文泰:灵活务实,完成汉化

胡族汉化、民族融合是永嘉之乱至隋统一南北二百余年间的时代主题。然而孝文过激的汉化进程,一度造成鲜卑人的族群撕裂,间接引发了毁灭北魏帝国的六镇之乱。这场带有民族矛盾与政治分裂双重性质的大乱,孕育了北朝后期分峙东西的两大政治集团,他们对于汉化态度,难免受到北魏后期汉化与胡化矛盾的影响。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便是最终完成北朝汉化任务的西魏宇文泰集团。

宇文泰的胡风与汉风

宇文泰家族是胡风浓重的鲜卑武人,同时也是孝文汉化的受害者。宇文泰之父宇文肱是武川镇的低级武官,在北魏末年清浊分途的潮流下,宇文氏家族与独孤氏、贺拔氏等都长久地被抑压于没有出路的军镇。所以当六镇起义爆发后,宇文氏家族的表现耐人寻味,时而与起义军作战,时而又卷入义军的队伍中与北魏官军作战。宇文泰父子兄弟五人,四人都死于这场浩劫。可以说,宇文泰没有任何倾向汉化的感情理由。

宇文泰倚之以成大业的军事政治集团,也多为六镇武人。以后世称道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而论,八位柱国中宇文泰、元欣、独孤信、侯莫陈崇、于谨五位均为鲜卑人,赵贵、李虎则是鲜卑化的汉人,只有李弼一位是汉人。十二大将军中,元赞、元育、元廓、侯莫陈顺、宇文导、达奚武、王雄、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除李远、杨忠外,其余全是鲜卑或鲜卑化的汉人。

六镇起义要图

这样一个军政集团,天然带着浓郁的胡风,似乎已经决定了宇文泰集团是一个野蛮的鲜卑族集团。然而对比魏末诸帅,宇文泰的作为,却迥异于尔朱荣、尔朱兆、高欢、贺拔岳等人,鲜少见到其狠毒残暴酷烈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作风,而更像一位传统的汉人统帅。

《周书·文帝纪下》在传论中颂扬宇文泰“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此言固是后见之明,宇文泰出身低微的鲜卑武人家庭,天生亲近儒术自然不可能,所谓的崇尚之言,当是指平定关陇后,信用苏绰、卢辩、卢诞等汉人名士而言。但以一位鲜卑豪帅、伧荒武人,而能不排斥汉人经学,亦反映出他性格中沉稳、中允及开明的优点。

宇文泰虽然终生不改鲜卑语,他的几个儿子直到北周末年还能使用鲜卑语,例如周武帝接对群臣还经常说鲜卑语,据《续高僧传》载,天和四年(569年)周武帝与众僧人对话说的鲜卑话,众僧无人能懂,后来还得靠一位懂鲜卑语的僧人法藏从中通译,才能继续问答下去。但宇文泰却不固执地坚持沿用鲜卑胡风,从其诸子孙的命名变化中可看出端倪。

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之周武帝

宇文泰本无汉名,鲜卑名叫黑獭,后来功成名就,取汉名为泰,黑獭变为字。其三位兄长都只有名而无字,子侄辈如什肥、菩提、菩萨、元宝、萨保等名,皆是鲜卑的汉译音或是宗教名,这都是鲜卑风俗。宇文泰诸子,皆以传统的汉字名之,如毓、震、觉、邕、宪、直、招、达、盛等,都与汉人无异,区别只在于,宇文泰的儿子们仍有一个鲜卑语的字,如长子宇文毓字统万突,三子宇文觉字陀罗尼,四子宇文邕字祢罗突,五子宇文宪字毗贺突,其余诸子均是以突结尾,周一良先生曾有专论考证,说这是鲜卑人取名的习惯。到了宇文泰的孙辈,则是名、字皆取以汉字。如宇文泰之孙、北周宣帝宇文赟,字乾伯,其兄弟辈名、字也全是汉字,已是浓浓的汉风了。

当然,只从风俗上看,并不能说宇文泰就是完全回归鲜卑或是倾向汉化,判断一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倾向,自然要以政治作为为依据。

粉碎贵臣政治

贵臣政治是北朝胡族政权的一大通病。其通常形态,表现为宗室贵族或是强力辅臣掌握朝政,强势臣子的力量凌驾于制度之上左右政治走向。

北魏如此,全盘继承北魏的东魏北齐更是如此。高欢建立东魏后,出现过“四贵”,即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高岳。北齐武成帝时,又有和士开、娄定远、赵彦深等称为“八贵”。北齐后主时,再次出现韩长鸾、高阿那肱、穆提婆“三贵”。贵臣政治在变乱时代有其一定生存土壤,盖因其事权在人而不在制度,反应速度与变通度都很高,有利于应对频繁的战争和变幻不定的政局。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贵臣政治不仅对制度造成侵蚀,更直接瓦解君权,给政权带来极大不稳定性。高欢及后代君主虑不及此,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贵臣政治,高齐国祚短促,与此不无关系。

西魏也有自己的招牌贵臣,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名头比高齐的四贵、八贵、三贵更响,但柱国、大将军是西魏府兵系统的官职,宇文泰将这些贵臣的权力牢牢限制在军队范围内,不使其越界掌权。对军权的控制,宇文泰也防范得十分严密。八柱国之一李虎因早年推戴贺拔胜接掌关中军团一事,一直与宇文泰若即若离,李虎死后,宇文泰即图谋将其军权收归中央直接掌握。

十二大将军之一达奚武本有资格升任柱国大将军,但他得悉宇文泰的意图,坚辞不受,而是推举元氏贵戚元子孝接任。这是师法另一柱国元欣“从容禁闱”的故事,让元子孝当一个挂名的柱国,而另以下级部属实领兵。达奚武辞让后,元子孝接任,兵权果真被宇文氏的姻亲阎庆接掌——阎庆之母系宇文护姑母,宇文护又系宇文氏核心成员之一。

宇文泰的这种防范收到了很好效果,其稳健的运行体制很好地顶住了贵臣的觊觎。宇文泰死后,遗命年纪较轻、资历较浅的侄子宇文护辅政。八柱国中的元老普遍忿忿不平,当年立下翊戴之功的赵贵、独孤信尤为愤怒,密谋发动政变废黜宇文护。二人功勋名位都非常高,但苦于权力一直被死死限制在军队,个人威望不足以挑战宇文泰遗命,结果被开府将军宇文盛揭发,政变就此流产。

对文臣的防范,宇文泰也颇有独到之秘。《周书》42列传,其中文臣传仅10篇,较为显名者只有苏绰、卢辩二人,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北齐。《北齐书》列传亦为42篇,但文臣传多达22篇。不仅数量差距巨大,北齐地位较高的文臣,在政局中发挥的作用也带有贵臣政治的特点。

文襄帝高澄任用崔暹、崔季舒、陈元康等文臣,二崔极力打压鲜卑勋贵,一度凌驾鲜卑势力之上,结果在高澄遇刺后招致强烈反扑,几乎被处死。文宣帝高洋重用杨愔、燕子献,杨愔权力过大,引发宗室力量的敌视,终于导致一场夺位斗争。武成帝高湛及后主时代,祖珽一度擅权,亲手导演了斛律光被杀事件。北齐文臣反复做出超越权力范围的事,其实正是胡族贵臣政治的变相传承。

宇文泰十分信任名士苏绰,不仅全面接受了他的政治思想,诸如复周礼、行六条之制、推行文书账目格式等等,还授予他极大的决策参与权。宇文泰每有外出巡行,为了不耽误处理政务,竟能把预先盖印的空纸留给苏绰,允许他临机制宜,事后只需及时汇报便可。苏绰向宇文泰举荐的人才,宇文泰知无不任,其中多有因此而当上大官的。

但是宇文泰骨子里对苏绰也是有所提防的,并没有无限制地让他参与一切政治决策。以东西魏五次大战为例,苏绰仅参与了沙苑之战的讨论,其余历次战争均未见其踪影,这既可理解为术业有专攻,也可理解为宇文泰刻意将其摈斥于军事之外,以防其涉及面过大。河桥之战后长安变乱一事,更能鲜明地看出宇文泰的用心。

河桥大战西魏失利,西魏安置在长安附近的原东魏降卒赵青雀率众作乱,辅佐魏太子出奔避难的,是大将李虎和尚书仆射周惠达。特别是周惠达,此公虽位居高位,又是苏绰的引荐人,但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宇文泰将其尊于显位,苏绰却始终屈居下僚,只任职行台度支尚书,其政治地位与宇文泰表面上的信任并不匹配。

对受重用的人进行抑制,表面上看似乎委屈了苏绰之类的能臣。但从长远来看,既利于国也利于个人。西魏北周的文臣队伍没有出现擅权争权的白热化斗争,在有力的皇权约束下,始终发挥的是积极作用,这是宇文泰娴熟的政治手腕带来的长远效应。我们不能以后见之明,反过来推定宇文泰就是本着防范贵臣政治的原则限制文武贵官,而只能说,宇文泰成熟的政治心态与高超的驭下之术,达成了限制贵臣政治的客观现实。

当然,必须承认,宇文泰死后,一度出现长达十余年的宇文护专政情况。这是不是贵臣擅政呢?其实当在两可。宇文护辅政究其实质,是宇文氏皇权代际传承的特殊形态,彼时宇文泰诸子不足以镇慑诸老将,宇文氏宗室人丁单薄,皇权传递面临极大危机,所以宇文泰去世前才冒着儿子被篡权的风险遗命侄儿辅政。而从宇文护后来履行职能的情况看,他很好的发挥了过渡作用,以贵臣命名其实并不准确。

辫发、窄袖的鲜卑服饰风格

复鲜卑姓与赐胡姓的争论

宇文泰的诸项政治措施中,也有被目之为鲜卑化逆流的。比如复鲜卑姓与赐胡姓。

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年),魏帝下诏“诏诸代人太和中改姓者,并令复旧。”(《魏书·魏本纪第五》)这一政策,专门针对的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鲜卑人改汉姓。北魏帝室的姓氏由元氏改回拓跋氏,其余诸改姓者都恢复了太和汉化前的原貌。

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又以强力手段推行了赐胡姓。据《周书·文帝纪下》载:“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

如果说第一波复鲜卑旧姓,还只是特定人群的改革,那么第二波次的全面赐胡姓,并且是赐了一些极不常见、已经无人使用的胡人老姓,这一行为的涉及面、影响力,就足以令论者坐不安席了。这难道不是对北朝民族汉化潮流的疯狂反扑吗?非也。

复鲜卑旧姓与赐胡姓,从时间点上看,都比较敏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便可发现一些端倪。大统十五年是西魏府兵建制比较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八柱国”中的六位,都先后晋升为柱国大将军,这标志着柱国、大将军体系的完善。府兵系统是西魏赖以生存的军事根基,宇文泰一直对维系军人凝聚力比较关注,甚至不惜采取重赋敛的方式维持府兵的供给。在如此重要敏感的关头,宇文泰做出一些超乎常理的行动是在情理之中的。而复鲜卑旧姓便是这些超常行动中的一环。

如上文所述,柱国、大将军中多数为鲜卑人或鲜卑化汉人,恢复旧姓相当于强化鲜卑民族认同,拉近宇文泰与诸大将的感情距离。这与宇文泰与柱国、大将军广泛通婚,从其意图上看是别无二致的。

恭帝元年赐胡姓,历史节点也值得琢磨。赐胡姓的内容其实有二,一者,对大量功勋卓著的战将赐予鲜卑姓,《周书》中记载了多达30位的胡汉将领被赐姓为新的鲜卑姓;二者,府兵系统中按照部兵与主将同姓的原则赐胡姓,比如隋朝名臣高颎的父亲高宾,因其隶于独孤信的帐下,便被赐姓为独孤,高颎直到隋朝建国后,还被文帝独孤后称之为“独孤”。

若说以改易姓氏笼络军心,大统十五年的复旧姓已可笼络大部分高级将领,为何恭帝元年又有如此大范围地赐姓?其动力来自于宇文泰的政治意图。

宇文泰扶立元氏建立西魏,前后经历了四位元魏皇帝,分别是孝武帝、文帝、废帝、恭帝。文帝在位十七年甘心当傀儡,与宇文泰相安无事,但元氏皇族并不甘于任宇文氏摆布。废帝上台后,随即爆发了宗室元烈谋变之事,史书对之语焉不详,宇文泰以雷霆手段处死元烈。废帝对此颇有怨言,宇文泰随即于553年逼其退位并毒杀之。

恭帝元年,西魏相继吞并了汉中、蜀中和荆州,疆域大幅增加,国力不断增长,宇文泰的政治威望也随之不断上升。之前宇文泰之所以没有取魏而代之,就在于国内人心不附,还须借元氏的招牌笼络人心。此时距西魏开国已过去了20年,若是再长久拖下去,难保不会夜长梦多,再出现元烈事件,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对比东邻,高氏已在550年篡魏建齐,宇文泰大概觉得时机条件已然成熟,或许已在逐步展开禅代之事。而大范围赐军人以胡姓,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似是诸多准备工作中的重要一项。

周齐陈对峙全图

然而无论本心如何,宇文泰复旧姓、赐胡姓,毕竟在形式上造成了一定胡化影响,对孝文帝以来已趋主流的汉化风潮是一大倒退。毕竟政治家也是人,人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全都有客观理由。作为鲜卑族的首领,又亲身经历了魏末汉化造成的灾难式影响,宇文泰不可能不对本族文化有所认同,一些政策偶有回流,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大局看,这一形式固然造成不好的影响,但终究影响不了宇文泰主张汉化的主流意图。

远法周礼的汉化精神

汉化落实在政治层面,最核心的是制度的创革。在这一方面,宇文泰无疑引领了北朝的潮流。

宇文泰统一关陇后,对儒术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周书·儒林传》载,“及太祖受命,雅好经术。求阙文于三古,得至理于千载,黜魏、晋之制度,复姬旦之茂典。”

这段话的重点在结尾:复姬旦之茂典。

宇文泰并没有受过什么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对儒术产生什么兴趣,古奥艰深的儒家坟典并不是他一个代北武人所能理解的。支撑他崇尚儒术的动力有二,其一是寻找治国的理论武器,其二是占领政治法统的高地。

第一条好理解,毕竟十六国以来诸胡受汉化潮流影响已深,诸国基本上一建国就要全盘沿用魏晋旧制,石勒、苻坚开太学、重用儒生的行为,给后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真正能体现出过人之处的是第二条。

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武帝入关,从法统意上说,本来要比高欢拥立的清河王之子元善见更为正统。但孝武帝入关不久便与宇文泰发生龃龉,被后者毒杀。高欢抓住这一把柄,反复实施军事、政治之挞伐,加之东魏拥有的国力优势,西魏的法统基础其实很薄弱。

相比一直自谓为正朔的南朝,西魏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即如高欢,也自承不及梁朝法统,《北齐书·杜弼传》载高欢之评论云:“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面对东方和南方两大强国,怎么办?宇文泰石破天惊地创造出复周礼、设六官的手段。

从时间上看,宇文泰于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方始下令依《周礼》设六官,但这一过程却不自当年始,而是经过十几年的酝酿,政治和学术准备都达到了一定程度,才全面铺开的。

西魏大统年间(535-551年),苏绰就先后帮助宇文泰制定了二十四条新制、十二条新制,下发了复周礼的指导性文件《六条诏书》,其阐述的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苏绰还以革易魏晋以来浮华的文风为切入点,将官方文书格式改为西周的大诰,从各方面营造复周礼的氛围。

复周礼的着眼点在于哪里呢?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宇文泰将西魏法统内涵直接上承西周,以复古改制的方式,对抗南朝传承的中原正朔和东魏北齐的汉魏旧制。毫无疑问,在当时的状态下,这是宇文泰解决法统危机唯一可走的路。关陇地区残破的文化环境,迅速被宇文泰集团以周礼为旗帜统领起来。如《周书·儒林传》所描述的:“卢景宣学通群艺,修五礼之缺;长孙绍远才称洽闻,正六乐之坏。由是朝章渐备,学者向风。” 同传中肯地评价西魏北周的文化风气,“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宇文泰复古改制没有走当年新莽复周礼的老路。周制六官的创设中,虽然恢复了西周公、卿、大夫、士,撰次周礼朝仪,车服器用全依古礼,但其实际行政制度,却并没有食古不化。

六官是指中央的六个行政部门,分别是天官府、地官府、春官府、夏官府、秋官府、冬官府。以其具体职能而论,大致能和后世的吏、户、礼、兵、刑、工相对应。实际施行过程中,周礼官制其实仅在中央及少数州郡推开,绝大部分地方行政系统仍然是汉魏旧制,毕竟在实际运用中,汉魏制度比遥远呆板的西周制度更为实用。六官制一度造成北周制度杂芜之局面,但此事应当观其大者,复周礼、设六官起到了绍绪古法稳定人心的作用,至于制度杂芜这些技术层面的弊端,则是可以左右处之的小节,总体上看,宇文泰的复古改制是积极的进步的。

宇文泰一生对于北朝民族融合无疑是做出了积极贡献的,虽然他依违于胡汉之间,对本族的风俗文化不能做到决然的断舍离——这固然也是不符合人的基本情感认知规律的,但他终于能以灵活务实且大度的政治策略,在数百年汉化大潮中完成看似水到渠成却也难能可贵的临门一脚,这位杰出的鲜卑政治家,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