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洛克王国可可果树在哪里(热带丛林中的科技天团)

导读 洛克王国可可果树在哪文章列表:1、热带丛林中的科技天团2、原来海南也种植可可,一起了解下海南可可的历史与现状3、热带丛林中的科技天团4、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檀香

洛克王国可可果树在哪文章列表:

洛克王国可可果树在哪里(热带丛林中的科技天团)

热带丛林中的科技天团

【人才强国新征程】

光明日报记者罗旭光明日报通讯员朱琳

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机场出发,一路向南,行驶约200公里,就到了掩映在椰林中的万宁市兴隆镇。从兴隆镇出发,沿国道步行约3公里后,可以看到一个林木葱茏的大院——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

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面包果、斑兰叶……3200多种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在这个院落里恣意生长,生机勃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这片远离都市的热带丛林中,就有一支以几十个青年博士为主体的“科技天团”,他们常年在农业科研一线矢志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民生需求作出切实贡献。

这个大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以下简称“香饮所”)。

香饮所科研团队参与西藏墨脱种质资源调查。资料图片

“这是一块农业科研的宝地”

“这是一个乡村中的研究所吗?”坐在摩的上,望着路两边茂密的热带丛林,安徽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郝朝运别提有多失望了。

2010年春天,博士毕业在即的郝朝运第一次来到香饮所。当时高铁没通,只能从海口坐长途汽车到兴隆镇,再打一个摩的到香饮所。

“真的越走越失落,居然连镇上都不是。”直到进入香饮所大院,看到丰富多彩的热带作物,他才振作起来,“突然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宝地。”

“在国内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热带作物基地了,有这么丰富的热带农业种质资源,可以做非常好的科技创新,实现非常多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已经成长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的郝朝运回忆,“当时我就决定,要来这里工作。”

香饮所首席专家龙宇宙察看咖啡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这是一块农业科研的宝地。”香饮所副所长秦晓威笑道,大家第一次来香饮所时,大都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

“但也正因为香饮所位于热带丛林中,没有大城市里的各种诱惑,我们可以在这里静心搞科研。”秦晓威说,在香饮所工作的日子里,青年科研人员仿佛飞鸟入林,都感觉找到了自己梦想中的科研沃土。

在国际上首次绘制了染色体级别的胡椒精细基因组图谱,完成可可简化基因组测序,推动可可作物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十一批)》,选育的热研1号咖啡和热研3号咖啡成为农业农村部首批“十三五”期间热作主导品种……农业科研创新成果接连在这块沃土上孕育收获。

“近十年来,香饮所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香饮所所长唐冰介绍,经过多年研究探索,香饮所建立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和“以所为家、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单位文化,目前正朝着建成世界一流的热带香料饮料科技创新中心、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热带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努力。

“在丛林中做最前沿的科研”

晴朗的日子里,生机勃勃的香饮所大院里总是一片繁忙,常有工人们忙着采摘香草兰豆荚、可可等热带特色作物果实。

香草兰被称为“食品香料之王”,广泛应用于调制高档食品和化妆品等,是世界上价格第二贵的香料,仅次于藏红花。

“40年前,香饮所即已建立我国首家香草兰研究中心,开启全产业链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香饮所香草兰研究中心主任赵青云介绍,现在科研人员已将我国平均单产提升至世界主产国的1.6倍以上,“香兰素”得率是世界报道最高水平的两倍。

香饮所科研团队在测定斑兰叶香气成分。资料图片

“香草兰如今已经成为海南一些农户的‘致富草’。”赵青云说,“香饮所也正在抓紧开发香草兰系列茶、咖啡、面膜、香水等系列商品。”

大家都知道,可可豆经过加工,可制成巧克力。但是,可可树长什么样?树叶是什么形状?果实是什么颜色?恐怕很少有人答得上来。

作为一种外来作物,可可树于1954年引种到万宁兴隆。“我第一眼见到可可时,就被它奇特的外观吸引了。”香饮所可可研究中心主任李付鹏说,2012年博士毕业后,自己就来到香饮所,一头扎进对可可种质资源的研究中来。

10年来,李付鹏和团队成员一直致力于可可等香料饮料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先后从10余个国家抢救性收集引进278份可可资源,选育出可可新品种“热引4号”,并在海南创建了我国首个可可种质资源专类圃,使我国可可资源保存总量超过500份。

“2020年,海南可可豆首次走向国际市场。”香饮所热带香辛饮料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闫林介绍,香饮所科研团队培育出的“热引4号”是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可可品种,该品种的可可豆已成为比利时知名巧克力品牌的原材料之一。

“香饮所虽然地处热带丛林之中,但却是一个连通世界的科研平台。”博士毕业于南昌大学的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室主任张彦军说,2012年来到这里工作后,与哥斯达黎加、萨摩亚、科特迪瓦、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同行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每当我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后,都会有国外学者主动与我们联系,开展科研协作。”张彦军感慨道,“在最原始的丛林中,做最前沿的科研,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让科技种子扎根沃土”

一场急雨过后,香饮所木本粮研究中心主任吴刚来到万宁市南桥镇南外村的种植示范点,查看面包果树的长势。

面包果树,又称面包树,是极具特色的热带木本粮食作物,粮果兼优。“2007年,到香饮所工作时,园区结果的面包果树只有两棵。”吴刚回忆,“当时我就想,如何能让面包果走上国人餐桌?”

带着这样的愿望,吴刚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对面包果树繁育技术的攻关钻研,在园区里成功繁育了5000多棵能结果的面包果树。

香饮所科研团队在察看咖啡病虫害情况。资料图片

“发展面包果产业可‘藏粮于树’,是对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延伸与补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的切实践行。”吴刚认为,破解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才能更深入服务现代农业主战场。

近年来,吴刚牵头的木本粮食研究团队不仅在万宁、琼海和乐东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而且把面包果试种到三沙市,有望为岛屿岛礁的园林绿化、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科技与农业融合,让科技种子扎根沃土,才能描绘出最时尚、最具创造力的乡村图景。”香饮所副所长初众介绍,在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的同时,香饮所的科研团队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始终走在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抗风救灾等日常生产一线,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琼海市大路镇礼合村,农户符瑞军有一个“致富导师”,那就是香饮所植物保护研究室主任孙世伟。

符瑞军种了16亩胡椒,雨季一来最怕各种病虫害。偶然参加了香饮所科研人员的一次下乡培训,让他看到了防治病虫害的希望。在孙世伟的指导下,他将槟榔和胡椒套种,作物长势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的经济收入也逐年攀升。

香饮所里美丽的生态湖。资料图片

扎根在农技科研一线,满头大汗指导生产,满腿泥巴传授科技,尽管无比艰苦,香饮所的科研人员却乐在其中。“让晦涩难懂的农技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让农民学以致用,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这是农业科研人员的终极目标和最大快乐。”孙世伟说。

2022年,香饮所获批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进一步用好科技、用活科技,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香饮所党委书记韩汉博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基础科研,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1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原来海南也种植可可,一起了解下海南可可的历史与现状

巧克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食品,而巧克力是由可可制作而成,可是你是否知道,在我国的海南岛也有可可的种植?说不定你哪天吃到的巧克力就是原产于我们海南岛的可可。今天就了解下海南岛的可可种植历史和现状。

海南可可种植历史

1954年6月,琼籍归国华侨从印度尼西亚引入红皮可可果实一个,内有种子28枚,播种于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发芽率达100%。后在1956年2月至年底,华南垦殖局从印尼和马来西亚多次进口可可果(210个)和可可种子(0.06公斤),分期分批分配给海南垦殖分局、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育苗、试种,至此,海南岛开始了自己可可种植的历史。

此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亩产量和品质方面与世界其他一些可可生产国相当。当时海南主要的种植区分布在万宁县以南至三亚一带的兴隆华侨农场、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等地。

1985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豆农开始扩大种植区,海南南田、南平、三道、南滨、金江等农场都开始种植。产能在1988年到达高峰期,种植面积达2400亩,年产量99.6吨,这个产量已经跟今天的夏威夷和澳洲这样的小产区的年产量差不多了。

1989年由于巨大的台风,让刚刚扩大生产的海南可可种植业遭遇灭顶之灾。同时,那时候国内消费市场,烘培业,食品制造业都还处于初级的阶段,需求市场不成熟,使得豆农的收益不可预期,种植业风雨飘摇。极端的天气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中国彻底退出世界可可种植市场,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商业化种植。

但近年来,热带香料饮料研究所已通过探索“科研院所 企业 农户”的模式推广林下间作可可,已在琼海、万宁、陵水、保亭、乐东等市县种上了3000多亩可可。

海南可可种植现状

可可树的种植条件十分苛刻。在赤道南北纬25度之间的高温高湿度地区,海拔还不能高于1000米,年平均温度不能低于10摄氏度,湿度不能低于70%。

海南可可主要通过间作方式种植,其他的高大果树间隔种植,以提供遮阴。其中椰子间作可可、槟榔间作可可和橡胶间作可可是主要种植模式,也有部分纯栽密植可可。

位于海南万宁的可可种植园,图片来源:互联网

海南可可种植区域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44.2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约42.5%。可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人均约 0.48公顷。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空气湿度大,种在这里的可可有着非凡的生命力。海南属高温多雨、长夏无冬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热量和水分最丰富的地区,适于热带作物生长。

各可可宜植区年降雨量一般在1500mm以上,但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干旱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5%~2.5%,多属砖红壤、褐色砖红壤、山地、黄壤等。

总而言之,海南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这些环境气候条件与科特迪瓦、加纳、马来西亚等主产国较相似,可满足可可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

在海南,可可最适宜的种植区为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包括文昌、琼海、万宁、保亭、澄迈、安定、屯昌、琼中、五指山、乐东、三亚、东方、儋州,目前商业化栽培面积达 600 多公顷。

海南可可产量暂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据统计,我国市面上可可制品的原料几乎依赖进口,海南的可可豆产量在50吨至100吨,与全国需求比起来就是凤毛麟角。因为中国可可产量较少,因此我国在可可及可可制品方面都是净进口国家。我国近几年可可及可可制品的进口额持续增长,在今年上半年进口了价值 19.18 亿元的可可及可可制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可可文化节

此外,2019年10月18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兴隆热带植物园主办的首届可可文化节今天在万宁兴隆盛大开幕。

此次文化节以“文旅融合新发展,打造可可产业新高地”为主题,通过举办启幕仪式、合作签约仪式、可可产业高峰论坛、缤纷巧克力展示、可可主题趣味互动体验等活动,聚焦可可前沿科技、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理念,传播可可文化,打造海南可可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让更多人了解可可、宣传可可,促进可可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南可可种植还未形成产业规模,尚处于市场发展初步阶段。但相信随着政府的引导,市场的支持,再加之科研团队与企业的努力,海南可可行业也将会像巧克力一样甜蜜。

参考资料:

1.《中国可可产业报告(2020)》,咖啡金融网

2.《世界可可业概况与发展海南可可业的建议[J].热带农业科学》,朱自慧

3.《1989年发生了什么,可可种植为什么遭受灭顶之灾》,肖芳

热带丛林中的科技天团

香饮所科研团队参与西藏墨脱种质资源调查。资料图片

香饮所首席专家龙宇宙察看咖啡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香饮所科研团队在测定斑兰叶香气成分。资料图片

香饮所科研团队在察看咖啡病虫害情况。资料图片

香饮所里美丽的生态湖。资料图片

【人才强国新征程】

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机场出发,一路向南,行驶约200公里,就到了掩映在椰林中的万宁市兴隆镇。从兴隆镇出发,沿国道步行约3公里后,可以看到一个林木葱茏的大院——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

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面包果、斑兰叶……3200多种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在这个院落里恣意生长,生机勃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这片远离都市的热带丛林中,就有一支以几十个青年博士为主体的“科技天团”,他们常年在农业科研一线矢志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民生需求作出切实贡献。

这个大院,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以下简称“香饮所”)。

“这是一块农业科研的宝地”

“这是一个乡村中的研究所吗?”坐在摩的上,望着路两边茂密的热带丛林,安徽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郝朝运别提有多失望了。

2010年春天,博士毕业在即的郝朝运第一次来到香饮所。当时高铁没通,只能从海口坐长途汽车到兴隆镇,再打一个摩的到香饮所。

“真的越走越失落,居然连镇上都不是。”直到进入香饮所大院,看到丰富多彩的热带作物,他才振作起来,“突然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宝地。”

“在国内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热带作物基地了,有这么丰富的热带农业种质资源,可以做非常好的科技创新,实现非常多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已经成长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处长的郝朝运回忆,“当时我就决定,要来这里工作。”

“这是一块农业科研的宝地。”香饮所副所长秦晓威笑道,大家第一次来香饮所时,大都经历了类似的心路历程。

“但也正因为香饮所位于热带丛林中,没有大城市里的各种诱惑,我们可以在这里静心搞科研。”秦晓威说,在香饮所工作的日子里,青年科研人员仿佛飞鸟入林,都感觉找到了自己梦想中的科研沃土。

在国际上首次绘制了染色体级别的胡椒精细基因组图谱,完成可可简化基因组测序,推动可可作物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十一批)》,选育的热研1号咖啡和热研3号咖啡成为农业农村部首批“十三五”期间热作主导品种……农业科研创新成果接连在这块沃土上孕育收获。

“近十年来,香饮所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香饮所所长唐冰介绍,经过多年研究探索,香饮所建立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科普示范”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和“以所为家、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单位文化,目前正朝着建成世界一流的热带香料饮料科技创新中心、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热带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努力。

“在丛林中做最前沿的科研”

晴朗的日子里,生机勃勃的香饮所大院里总是一片繁忙,常有工人们忙着采摘香草兰豆荚、可可等热带特色作物果实。

香草兰被称为“食品香料之王”,广泛应用于调制高档食品和化妆品等,是世界上价格第二贵的香料,仅次于藏红花。

“40年前,香饮所即已建立我国首家香草兰研究中心,开启全产业链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香饮所香草兰研究中心主任赵青云介绍,现在科研人员已将我国平均单产提升至世界主产国的1.6倍以上,“香兰素”得率是世界报道最高水平的两倍。

“香草兰如今已经成为海南一些农户的‘致富草’。”赵青云说,“香饮所也正在抓紧开发香草兰系列茶、咖啡、面膜、香水等系列商品。”

大家都知道,可可豆经过加工,可制成巧克力。但是,可可树长什么样?树叶是什么形状?果实是什么颜色?恐怕很少有人答得上来。

作为一种外来作物,可可树于1954年引种到万宁兴隆。“我第一眼见到可可时,就被它奇特的外观吸引了。”香饮所可可研究中心主任李付鹏说,2012年博士毕业后,自己就来到香饮所,一头扎进对可可种质资源的研究中来。

10年来,李付鹏和团队成员一直致力于可可等香料饮料作物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先后从10余个国家抢救性收集引进278份可可资源,选育出可可新品种“热引4号”,并在海南创建了我国首个可可种质资源专类圃,使我国可可资源保存总量超过500份。

“2020年,海南可可豆首次走向国际市场。”香饮所热带香辛饮料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闫林介绍,香饮所科研团队培育出的“热引4号”是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可可品种,该品种的可可豆已成为比利时知名巧克力品牌的原材料之一。

“香饮所虽然地处热带丛林之中,但却是一个连通世界的科研平台。”博士毕业于南昌大学的香饮所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室主任张彦军说,2012年来到这里工作后,与哥斯达黎加、萨摩亚、科特迪瓦、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同行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每当我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后,都会有国外学者主动与我们联系,开展科研协作。”张彦军感慨道,“在最原始的丛林中,做最前沿的科研,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让科技种子扎根沃土”

一场急雨过后,香饮所木本粮研究中心主任吴刚来到万宁市南桥镇南外村的种植示范点,查看面包果树的长势。

面包果树,又称面包树,是极具特色的热带木本粮食作物,粮果兼优。“2007年,到香饮所工作时,园区结果的面包果树只有两棵。”吴刚回忆,“当时我就想,如何能让面包果走上国人餐桌?”

带着这样的愿望,吴刚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对面包果树繁育技术的攻关钻研,在园区里成功繁育了5000多棵能结果的面包果树。

“发展面包果产业可‘藏粮于树’,是对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延伸与补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树立大食物观’的切实践行。”吴刚认为,破解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才能更深入服务现代农业主战场。

近年来,吴刚牵头的木本粮食研究团队不仅在万宁、琼海和乐东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而且把面包果试种到三沙市,有望为岛屿岛礁的园林绿化、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科技与农业融合,让科技种子扎根沃土,才能描绘出最时尚、最具创造力的乡村图景。”香饮所副所长初众介绍,在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的同时,香饮所的科研团队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始终走在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抗风救灾等日常生产一线,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琼海市大路镇礼合村,农户符瑞军有一个“致富导师”,那就是香饮所植物保护研究室主任孙世伟。

符瑞军种了16亩胡椒,雨季一来最怕各种病虫害。偶然参加了香饮所科研人员的一次下乡培训,让他看到了防治病虫害的希望。在孙世伟的指导下,他将槟榔和胡椒套种,作物长势一年比一年好,家里的经济收入也逐年攀升。

扎根在农技科研一线,满头大汗指导生产,满腿泥巴传授科技,尽管无比艰苦,香饮所的科研人员却乐在其中。“让晦涩难懂的农技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让农民学以致用,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这是农业科研人员的终极目标和最大快乐。”孙世伟说。

2022年,香饮所获批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进一步用好科技、用活科技,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香饮所党委书记韩汉博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基础科研,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罗旭 本报通讯员 朱琳)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檀香目

双子叶植物纲—檀香目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檀香目

檀香目(Santalal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目。为广泛分布的开花植物,不过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与热带。此目种子大多无种皮,在开花植物中十分特殊。此目植物大多为半寄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糖,但深入其他植物的茎或根来获得水和矿物质;部分芽的叶绿素为宿主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且寄生于宿主的维管束以获得养分。槲寄生为知名的檀香目寄生植物。

本目包含多少科则意见分歧,可少至5科或多至21科。有约10科一般认为属于本目,其中7科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并在不同的程度上适应于寄生的生境,生于寄主的根或枝上。多数种类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几乎均为常绿植物。

1.形态特征

草本或木本,常寄生或半寄生。叶互生或对生,或退化。花两性或单性,花被一种,稀具花冠;雄蕊通常和花被片同数,对生 [1] ;雌蕊由2--5心皮合成;子房上位至下位,常1室。核果、浆果或坚果状,稀为蒴果状;种子具丰富胚乳。

本目植物为多年生草本、灌木或乔木。高者达18公尺(60尺),而极微小油杉寄生(Arceuthobium minutissimum)是最小的维管植物之一,着花的茎生于寄主身上,长度不及3公厘(0.1寸)。

2.应用价值

许多檀香目种类早已成为用于宗教仪式和民间风俗活动的重要植物。白槲寄生(Viscum album)在基督诞生前数百年已为人认识,如今于圣诞节广泛用于欧洲和北美。檀香木早在西元前1700年已被埃及人用于宗教仪式,而亚洲人使用檀香木可能比这更早。至今印度教徒、佛教徒、印度祆教徒,以及东南亚的穆斯林仍十分珍视檀香。檀香亦用于木雕,也可以提取檀香油。

槲寄生类,如印度的五蕊寄生属(Dendropthoe)和热带美洲的Struthanthus属也是重要的寄生植物,因为它们可对一些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可可、橡胶树、柑橘类及其他果树造成严重损害。油杉寄生属的种类侵害北美西部的球果植物,而美洲寄生子属(Phoradendron)的种类为害美国的胡桃、橡树及某些针叶树。檀香目有7个科的所有种类均为寄生植物。其寄生性最明显的证据是吸器的存在,吸器是一种特化的器官,用以深入寄主的活组织并吸收水分及营养素,寄主和寄生植物的木质部部分愈合以完成此功能。槲寄生科(Viscaceae)植物的吸器从寄主的软组织中钻出并分枝、油杉寄生属的某些种有线状系统,可在寄主组织内生长,直达其生长点。

几乎所有檀香目植物均具单叶,无托叶。少数种类的叶面或茎面有毛。蛇菰科(Balanophoraceae)种类及另一些寄生种类的叶退化成鳞片状。本目许多种类的花或有萼片、或有花瓣或均无,但有的种类既有萼片又有花瓣。雄蕊数通常与花瓣数相等,且与花瓣对生。子房多为下位。胚珠数少。Olacaceae科产生大型的核果,蛇菰科的果实形小。种子含胚乳,通常藉来食果实的鸟类散播。

3.下属科

蛇菰科(Balanophoraceae)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羽毛果科(Misodendraceae)

铁青树科(Olacaceae)

山柚子科(Opiliaceae)

檀香科(Santalaceae)

青皮木科(Schoepfiaceae)

4.羽毛果科

羽毛果科(Misodendraceae)也叫羽果科、南美寄生木科、皮寄生科或直接音译为米朔木科。只有一属—羽毛果属(Misodendron)约12种,全部分布在南美洲,都是半寄生植物,雌雄异株,主要寄生在南美榉木(假山毛榉属 Nothofagus)上,在寄生的树枝外伸展出带鳞的枝条,在开花季节,几种植物的雌性株长出几十厘米长如同金发般的黄色细丝丛。

5.青皮木科

青皮木科(Schoepfiaceae)共有3属55种,分布在中南美洲和亚洲东南部,中国只有1属4种,分布在除东北外的全国各地。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青皮木属列在铁青树科中,其余两属列在檀香科中,都属于檀香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5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是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放到檀香目中。

(1)青皮木属

青皮木属(学名:Schoepfia)是铁青树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约40种,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3种、1变种,主产南方各省区,青皮木可分布到甘肃、陕西、河南三省的南部。

形态特征:小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叶脉羽状。花排成腋生的蝎尾状或螺旋状的聚伞花序,稀花单生;花萼筒与子房贴生,结实时增大,顶端有(4-)5(-6)枚小萼齿或截平;副萼小,杯状,上端有2-3枚小裂齿,结实时不增大或无副萼而花基部有膨大的“基座”;花冠管状,冠檐具(4-)5(-6)裂片,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花冠管上,且与花冠裂片对生;花丝极短,不明显,花药小,2室,纵裂;子房半下位,半埋在肉质隆起的花盘中,下部3室、上部1室,每室具胚珠1枚,自特立中央胎座顶端向下悬垂,柱头3浅裂。坚果,成熟时几全部被增大成壶状的花萼筒所包围,果实顶端常有环状的花萼裂齿和花冠着生处的残迹;成熟种子1枚,胚乳丰富。

(2)青皮木

青皮木(学名:Schoepfia jasminodora)为铁青树科青皮木属下的一个种。落叶小乔木,高2-6m。树皮暗灰褐色;多分枝,小枝干后黑褐色,具白色皮孔。花期2-4月,果期4-6月。

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林区山谷、溪边的密林或疏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黄疸,热淋,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山楂优质种植技术,掌握综合管理关键技巧,帮助种植户解决难题

山楂叶廟,也称为山楂红蜘蛛和樱桃红蜘蛛,属于Ac形纲的四翅目科。寄主包括苹果,梨,桃子,杏,山楂,樱桃,核桃,樱花,榛子,橡树等。蔷薇科的果树受害最多。他们还以黑莓,草莓,玉米,茄子,西红柿,榛树,核桃和刺槐为食。 ,臭椿,柳树,泡桐,白杨和芙蓉。它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国外,以及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的水果地区。作者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并要求采取结合农业控制,生物控制和化学控制的综合预防策略。

越冬前,在树干上盖一圈草圈或树托,以吸引大量越冬雌性蚂蚁,并在第二年春天刺痛之前将其燃烧。刮掉树干上弯曲的厚皮,消灭花园内和周围的杂草,消除早春寄主。在树冠上切下新芽麋和长枝;及时灌溉以增加田间的相对湿度;加强耕作管理,增加有机肥,避免局部施用氮肥。

在果园生态系统中,有许多种类的掠食性天敌害虫。常见的恐慌天敌包括小的黑色蜗牛,小的花龙和掠食性螭虫。

可选用的药剂有石硫合剂、阿维菌素EC、哒廟灵EC、 蟻酮EC、石硫合剂、嘱克EC、卡死克EC等。药剂防治包括 果树休眠期防治、花前、花后防治(越冬雌蟻出蛮盛期至产卵 前期、落花后1周左右卵基本孵化完毕这2个阶段是进行早期 化学控制的关键时期)、生长期防治。由于叶蟻多在叶背活动, 且有拉丝结网习性,药剂难以接触虫体,因此喷药一定要以叶 背为主,均匀周到,树冠内膛、下部叶片及四周枝梢全部喷到。

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功效和注意事项如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药物应轮流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5Be是石灰-硫混合物防止果树休眠:在果树发芽前喷3?5Be是石灰-硫混合物;在疾病发作之前,可以保护作物免受疾病损害;起病后,该药可直接杀死细菌,防止疾病的传播。注意:①强碱性,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②有效成分为多硫化钙,易溶于水,性质不稳定。它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解,因此必须将其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与空气隔离,以防止氧化和分解。

5%廛螞酮(尼索朗)乳油花前、花后和生长期,喷施5% 尼索朗乳油2 000倍液,要求喷药均匀周到;对多种叶蟻的幼 若螞和卵有很强杀伤作用,但对成嚇效果差,对锈蟻、瘦蟻效 果也较差;安全间隔期约50 d;注意:①该药对成螞效果差, 见药效速度慢,喷药防治时应掌握在蟻卵孵化至幼若蟻盛发期 进行。②为延缓抗药性产生,应与其他杀蟻剂轮换使用。③可 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多种农药混用。

开花前后,生长期间1.8%的复方EC(阿维菌素),喷洒1.5%的1.8%复方EC。喷涂应均匀谨慎。夏天不要在中午喷药;若虫与该药接触后将瘫痪。他们将处于不活动状态,不会吃东西。他们将在2至4天后死亡。致命作用缓慢,但持久作用长;安全间隔为7天;注意: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②本产品对鱼类有剧毒,应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 ③对蚕具有很高的毒性,在喷洒桑叶后40天,具有明显的毒杀蚕作用。 ④对蜜蜂有毒,在开花期不使用。请将本产品存放在远离高温和火源的地方。

15%哒蟻灵乳油(扫蟻净、哒蟻酮、速蟻酮)花前、花 后和生长期,喷施15%扫嚇净乳油2500-3 000倍液,施药时 要均匀、细致;对蟻类整个生育期(卵、幼!?、若嘶以及成 彌)都有很高防效,速杀性好;用药量少,持效期长(可达 30~60d),可广泛应用于防治果树、棉花、小麦、花生、蔬菜 等作物上各种蟻虫;安全间隔期10-15 d;注意:①对一般天 敌无伤害,对鱼类、蜜蜂有毒。②避免强光照射,于阴凉、干 燥处贮存。③与常用杀蟻剂无交互抗性,但不可与波尔多液混 用。④果树收获前15 d内请勿用药。

73%可可特乳油在越冬卵的高峰潜伏期和第一代卵的潜伏期,喷73%可益特乳油2000倍液,均匀施用;残留效应将持续。无抵抗力,对成年蚂蚁,若虫和幼蚂蚁有极好的杀灭作用。它也对蚂蚁卵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用来控制棉花,蔬菜,苹果,柑橘,茶,花卉和其他农作物上的有害蚂蚁。 ;安全间隔为10 d;注意:①本产品为低毒的蟒蛇杀手,对兔子的眼睛和皮肤有严重的刺激作用,对鱼类有很高的毒性,对蜜蜂没有毒性。 ②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喷洒高浓度药物,会对某些农作物的幼苗和幼芽产生植物毒性。对于25 cm以下的瓜类,豆类和棉花幼苗,稀释比应不小于3000倍,柑橘新芽应不小于2000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