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乐山大佛的发髻有什么作用?(你所不知道的乐山大佛)

导读 乐山大佛的发髻有什么作用文章列表:1、你所不知道的乐山大佛2、乐山大佛查明病因 游客亲眼见证大佛保护工作3、乐山大佛花脸裂胸,谁在作怪?4、乐山大佛说乐山不是我真名!

乐山大佛的发髻有什么作用文章列表:

乐山大佛的发髻有什么作用?(你所不知道的乐山大佛)

你所不知道的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西距峨眉山35公里,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东郊,背依凌云山栖鸾峰,面对青衣江、大渡河、岷江汇合处。这座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弥勒坐像,是盛唐时期修凿的艺术珍品,已经在风霜雨雪中屹立了一千二百多年。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大多数游客听了导游的简单介绍,只记住乐山大佛通高71米,历时九十年修成,无不惊叹它的雄伟高大,其实,在大佛背后,还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

鲜为人知的秘密

发髻石块嵌。乐山大佛有不少独特之处。它头顶的螺状发髻有1051个,远看与头部浑然一体,近察方知以石块嵌就。单块螺髻根那裸露处有明显拼嵌裂隙,无砂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为石灰膏,外为黑灰色锤灰(由煤炭渣灰、石灰和剁细的麻筋和水而成),厚5到15毫米。

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拾得遗存螺髻石三块,高78厘米,顶部31.5厘米×31.5厘米,根部24厘米×24厘米。这说明佛身整体依山就红砂石原岩雕刻,发髻却是在头顶凿洞,再以楔形石块嵌入的。

耳朵木柱衬。1991年,维修工人从大佛右耳窟窿里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明南宋四川制置使成都知府范成大记载的“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吴船录》)是真实的。

由此可知,6米多长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衬,再抹锤灰装饰而成的。鼻孔下端内侧亦发现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表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这很可能是质地疏松的红砂石,年久风化塌掉了,后人打进三根木桩以隆之,再外饰锤灰。

大佛耳朵6米多长,耳后有排水沟。

排水系统布全身。在大佛头部20多层螺髻中,第4、8、14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装饰,远望看不出来。衣领和衣纹皱折也隐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右侧分解表水的支沟,与右臂后侧的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肩部后侧有长9.8米、宽1.15米、高2.75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均未凿通。左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8米,右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

这些髻沟、衣纹沟和洞穴,组成了奇妙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浸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游客们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

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泄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至10厘米的潮湿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崖壁虽仍是红砂原岩,却比较干燥。那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很明显,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不知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

从大佛的整体结构来看,三个洞穴显然是唐代修大佛时一同开凿的,髻沟和衣纹沟当是在庇覆大佛的十三层楼阁坍塌后,后人维修时采取的排水泄雨措施。但护佛楼阁何时垮塌,史无所载,有学者推论是宋末抗元战争中烧掉的,也有说是毁于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已难以考证。而髻沟和衣纹沟垒砌到底是哪年哪月?有多种探解,至今仍无定论。

大佛的高度

目前的流行说法,大佛通高71米。这是1962年乐山文物部门以分段绳测的办法,计量出的佛顶至踏脚底部的高度。

近二十多年来,有人对这个数据表示怀疑,1981年之后,有好几个测量单位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测量,数据各有差异,但都在60米上下。1991年用近景摄影方法,测出自头顶至踏座底部62米(其中头顶至脚底59.84米,踏座2.16米)。这个高度仍然是全世界石刻佛像中的第一位。

现在有争议的是“通高”应不应该包括大佛踏座以下的大莲座。由于日久天长的风化,目前看不出踏座以下还有莲花宝座的痕迹。但韦皋记载修凿大佛的碑文明明白白写着有“莲花宝座”,而且“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可见莲座挨着水面。

有趣的是,1986年2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专家测出,1至5月的枯水期,大佛头顶到水面大致是72米。笔者认为,那么高大的佛像,只有一个2米多高的踏座,而无巨大的莲座,似不相称。应该说,由于千百年的淤积,河床水位提高,莲座大部分没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部分也因风化而无法辨认当年的形状。如果把这一部分也算上,就是71米左右了。

1991年还测出大佛头高11.96米,脸宽8.22米,鼻长3.2米,嘴阔3.5米,左眼2.46米,右眼2.45米,左耳6.2米,右耳6米,双肩宽23.35米,左手长7.15米,右手长8.65米,左脚背长10.05米、宽6.75米,右脚背长10.3米、宽6.85米。那宽阔的佛脚背上,站立百人不成问题。1979年仅修复一只手指,就用了3000多块砖头。

由于佛身实在高大,当年施工不得不在陡峭的崖壁上辟出一条栈道来,供工匠上下和运送器材物资。如今这共有217级石阶的“九曲栈道”,安上了钢管栏杆,成为游人观赏大佛的通道。

大佛碑刻

1984年,在乐山大佛右侧发现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摩崖碑刻。碑中清晰显现“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记”和刻碑时间“贞元十九年十一月五日”。

韦皋碑

韦皋(746-805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唐德宗贞元年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曾遣使与南诏(今云南)通好,并多次击败吐蕃。治蜀二十一年,功高绩显,封南康郡王。他是修凿乐山大佛的功臣之一。此碑就是他叙写世界第一大石佛建造始末的记事碑。

嘉州是乐山的古称,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始设嘉州。作为这项宏伟工程最后阶段的主持人,韦皋在竖刻碑文中有“贞元初天子命我守兹坤隅”句,写到“贞元初”留下许多空白,而“天子”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并且“天”字比其相邻的左右两行第一字还要略高一点。这种书写方式,只有在称呼本朝皇帝时才使用。由此可以断定,此碑是唐德宗贞元时期的原物。

不知何故,此碑在宋代以后湮没了。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嘉定知州魏瀚曾经重刻立于凌云寺内,可惜这通立石碑也已佚失。清嘉庆二年(1797年),释礼汀印行的《凌云诗钞》和《嘉定府志》《乐山县志》载有这篇珍贵的碑文。1945年,凌云寺住持果静请乌尤寺住持遍能补书重刻之,嵌于凌云寺天王殿外左侧墙上,现今犹存。

原碑在临岷江的悬崖上,碑额有螭形浮雕,高约7米,宽约4米,阴刻的碑文共800多字,其中270多字依然清清楚楚,还有500多字对照典籍记载的碑文依稀可辨,其余部分几成光板。每个字径约三四寸见方,行楷。它虽已残破,却是研究乐山大佛最具权威性的文物资料,也是至今找到的关于大佛的惟一原始文字资料。

修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

韦皋碑文“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习险……作弥勒像”,可见唐代凌云寺住持海通禅师是修建大佛的发起人。但“全身未毕,禅师去世”;其后有“连帅章仇兼琼者,持俸钱二十万,以济其费”;再往后是韦皋“遂命工徒,以俸钱五十万佐其费”。

以上说明海通、章仇兼琼和韦皋主持了不同阶段的工程。海通修了弥勒坐像的头部和上身,章仇刻上身至膝部,韦皋凿膝至底部莲座。

章仇兼琼,充州任城人,一说颍川人,曾任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在蜀兴修水利、关路,颇有政绩。

海师洞

关于海通的生平,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文献记载,仅有明代彭汝实在《嘉定州创建九峰书院记》中称其为“黔僧”。这“黔”字自然不是指今贵州省(简称黔),而是指今重庆市彭水县(唐时称黔州)。韦皋碑文特别颂扬了海通奔走呼号筹集佛款的坚韧不拔、怒拒索贿、剜目明志、不畏强暴的精神:“时有郡吏,将求贿于禅师,师曰:‘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吏发怒曰:‘尝试将来!’师乃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夫专诚一意,至忘其身,虽回山转日可也。”这种高尚品德,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弘扬。故人们在当年海通修佛时住过的岩洞口上方,刻“海师洞”三字。清代塑有海通泥像置于洞中,今已不存。

清代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撰刻《凌云山海师洞记》碑,颂其崇高献身精神,今犹有重刻之碑立于洞口。1988年,乐山大佛景区管理局又在洞口塑5米多高的海通水泥坐像,怒目圆睁,大义凛然。1992年另辟“海师堂”,并立海通、章仇兼琼和韦皋水泥塑像。

修佛的目的

现今人们往往只从佛教文化和塑像艺术方面来谈论乐山大佛,而修佛的目的,很少有人关注。

韦皋碑文说,海通不忍心“舟随波去,人亦不存”,决心“克其能仁,回彼造物”,“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惊流怒涛,险自砥平”等语,都表明修大佛实际上是一项减缓洪患以利航运的水利工程。因为海通是和尚,便给这工程涂上一层神秘的佛教色彩,谓“凿佛镇水”。他是以凿佛作为修水利的号召力,让人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隐藏在大佛发髻中的排水沟

古时候,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盆地,与外界的陆路交通很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岷江就成为对外物资交流的生命线。历代地方官都负有保证航道通畅的责任。《史记》记载,战国秦蜀郡太守李冰曾在乐山大渡河和岷江交汇处凿离堆分洪以通正航线;隋代嘉州太守赵昱也曾率众疏浚岷江航道。宋代官员张方又一次率领民工清理大佛滩航道。

实际上,海通以凿佛的形式,凿下6万立方米的石块,下填三江汇聚处的迴水沱,消除漩涡,减弱水势,也是为了顺畅航运。其后章仇和韦皋续修大佛,也是因为这两位节度使正向吐蕃(今西藏)用兵,后勤粮草供给,需要从成都经岷江过乐山到宜宾,再转道金沙江,运到川藏边界的缘故。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大佛是减杀大渡河岷江水患这一功利目的之永远的装饰。

海通在规划这尊硕大无比的“装饰品”时,十分注意它的科学性。他让大佛的伟岸金身成为科学设置的航标,又从宗教信仰层面,给了行舟于三江激流的船夫们以战胜惊涛骇浪险滩暗礁的信心与力量。

我们通常见到的佛像,大都是立姿或结跏趺坐,而依崖修凿露顶开龛的乐山大佛,却是垂足倚坐。那是海通出于“镇水”的目的,有意以这种比立姿和趺坐更为稳固的形象,显示出“威慑力”。不管人们从哪个角度观察,都觉得它稳如泰山,从心理上诱发出大佛能镇住三江汹涌之水的信仰作用。这是海通禅师宗教情怀的良苦用心。

不过,千百年来,大佛本身的宗教意义也渐渐地淡化了,除了少数的虔诚居士还在为它烧香点蜡顶礼膜拜外,绝大多数游客是将它作为精湛的雕塑艺术品来欣赏的。胡乔木有诗云:“四海人潮日日朝,来非礼佛礼文化。”(《乐山大佛歌》)这是十分中肯的评论。

大佛的美学特征

乐山大佛是独特的不可再生的瑰丽国宝。这尊我国独有的艺术珍品,具有多方面的美学特征。

顶天立地的雄壮美。大佛莲身凭岸起,硕大佛头与山齐,三江汇足底,九峰接眉梁。远处眺望——百丈金身开翠壁”,只觉得雄浑的气势直薄云霄;近处仰视“威严高拥千层座”,顿感自身渺如蝼蚁。这名副其实的“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所产生的雄壮之美,是人人都会从心中自然涌出的。

塔式结构的稳固美。大佛上小下大,头、肩、胸、臀、膝、脚依次扩宽,重心稳定。这是海通不忍恶浪毁舟。出于“镇江”目的,在设计规划时就注意佛身既要高大雄伟,还要沉稳坚固,能以泰山压顶之势镇住水妖。而对称的结构和垂足倚坐的姿势,更增添了佛体的安稳感,惟有这种正襟危坐的塔式形体结构,巍峨壁立,岿然不动,才显示出“古佛临流都坐断”的气概,也为我们从艺术欣赏角度呈现出了千年不变的稳固美。

在乐山大佛面前,人小如蝼蚁。

比例协调的匀称美。由于我国古代人体解剖学不发达,所以反映在雕刻艺术上往往是人体各部位的比例不甚匀称。现存的清代以前的佛教塑像,差不多都有这样的缺憾。而乐山大佛则不同,尽管它比真人放大了几十倍,但各部位的大小基本上符合人体左右对称的结构。故韦皋在碑文中赞誉它“顶围百尺,目广二丈,其余相好,一以称之”,这种由比例协调而产生的匀称美所蕴藏的艺术魅力,使人觉得大佛是人而不是神,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神情庄重的安祥美。大佛之头不偏不倚,不俯不仰,挺胸直腰,双手扶膝,两脚平置,伟岸的身躯随山体直落而自然舒展,于稳固中透露着庄重。而脸部,天庭饱满,地角浑圆,五官端正,形如初月的长眉和微睁的双眼,威严肃穆之中流泻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又显现着亲切与慈祥。那平视前方的眼睛,紧闭的嘴唇和蕴含着刚毅精神的下巴,合成了凝思专注的神情。大佛“俨然圣容”的庄重、安详和凝重的美学形象,自然而然增添了船夫们与激流搏斗的勇气。不管是进香朝拜的居士,还是寄情山水的游客,都在安详的大佛面前得到一次净化灵魂的机会。

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和谐美。大佛并非弧耸天地间,两侧还雕有许多天王、力士、诸天菩萨相伴。它面向峨眉山,左有绿影一堆漂不去的青衣别岛乌尤山,右有树木葱茏泉水叮咚的圣冈山,圆顶直透光明空,金身与山永不离,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与嘉山嘉水融汇成一幅壮丽的彩墨画。山水因佛而增辉添色,佛因山水相衬而愈显神采。无论是从嘉州古城远望,还是在扑风洲上近看,你都会感到它与身前身后的青山绿水翠崖朱楼,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文/图 魏奕雄

打西部牌

唱西部戏

传播西部故事

你 值 得 拥 有 !

乐山大佛查明病因 游客亲眼见证大佛保护工作

封面新闻记者 李昕锋 丁伟 摄影报道

今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正式启动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12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乐山大佛本体脚手架已搭建至头部位置。

目前,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临时性排危加固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预计将于12月3日上交四川省文物局。

脚架已搭建至佛头部位

10日起逐步遮掩头部

记者在乐山大佛景区看到,目前,大佛本体的脚手架已搭建至佛头部位,大部分的身体部位已被遮掩得严严实实。

“12月10日前后,我们将逐步遮蔽大佛头部,对头面部进行勘测;到了12月底就得开始拆除。我们要保证明年元旦节之前,先露出佛头,供游客观赏。”大佛“体检”项目负责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表示,为了在勘测过程中让文物少受甚至不受干扰,很多常规方法都不能用,“这对施工和技术要求极高,可谓工期很紧、任务很重、难度很大。”

大佛“病因”基本查明

已起草临时性排危加固方案

据介绍,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临时性排危加固方案涉及大佛本体约72㎡表面,其中严重开裂残损区域约20㎡。

经50余天的勘测研究,大佛本体病害原因也基本清晰,主要是前期修缮材料出现耐久性问题,造成胸腹部起鼓、开裂、剥落;而大佛面部发黑主要由水锈结壳造成黑斑,此前修缮发髻时掺入有炭灰和受到微生物、植物侵害等多重原因造成。

孙博介绍,随着勘测工作的进展,他们已于近日起草了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临时性排危加固方案,将于12月3日上交四川省文物局,在方案获得批准之后,即对大佛本体开展临时性排危加固工作。

据了解,2001年,乐山大佛景区曾大规模修缮大佛本体头部、面部、肩部和双手双脚,并对大佛体表进行了全面维护,现已过去了17年之久。

研究勘测共分4阶段

直至明年7月底

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负责人彭学艺表示,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主要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乐山大佛材质劣化机理研究,主要包括乐山大佛基体劣化机理研究和前期保护加固材料劣化机理研究;

第二阶段: 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保护加固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制备与乐山大佛基体相适用的保护加固材料,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分析表征;

第三阶段: 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日,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具有最佳性能的保护加固材料,并研究最佳的现场工艺;

第四阶段: 2019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总结研究成果,编制《乐山胸腹部开裂及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材料与工艺前期研究报告》。

“见证大佛保护”系列活动

游客游览兴致不减

尽管大佛本体大部已被遮掩,但记者注意到,游客们的兴致丝毫不减。

在佛头平台,游客们细细观看着数十幅大佛老照片。在“大佛时空走廊”,滚动播放着沙画和视频,游客们驻足于此,了解大佛90年的修建历程,感受千年大佛保护工作的不易。

而在“见证大佛保护”签字墙上,已密密麻麻地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游客签名。即便如此,游客们依然“见缝插针”地写下名字,为自己和大佛祈福。

眉山游客黎冰冰带着儿子郑重地在签字墙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前我来过乐山大佛两次,为大佛的宏伟所折服,这是第一次带儿子来,有幸亲见眼证了大佛的保护工作,这是很多游客都无法目睹的场景。我觉得这比之前的游览更有意义,也让儿子从小就懂得欣赏文物、保护文物。”

据景区统计,2017年11月,乐山大佛每天接待游客数量约6800人次;而今年,尽管大佛开展了勘测工作,但游客数量并未减少,在周末,每天更是达到约7000人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乐山大佛花脸裂胸,谁在作怪?

目前,预计进行15个月的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正在进行。

作为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开凿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常年受到风雨、植被等侵蚀,也留下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谜题”,比如覆盖在大佛额头及两侧脸颊的大面积黑色“疤痕”究竟是什么?大佛诞生之初就在螺髻耳部、胸部设有排水槽和排水廊,为何经过历代多次维护后,至今仍旧面临渗水导致胸部开裂?此次大佛“体检”的项目负责人、中铁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首次向大家揭示上述谜题。

渗水还是炭黑?

大佛“花脸”缘于生物病害

“作为自古至今吸引游客目光的大佛,游客们近年来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大佛的脸怎么‘花了’?这也是大佛管委会最想知道的问题。”孙博说,走进大佛不难发现,大面积黑色“疤痕”覆盖在大佛额头及两侧脸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他说,此前文保界有多种猜测。首先,有人怀疑是重做的大佛发髻里含有碳,经水流冲刷后,其中炭黑下流到大佛面部造成花脸;还有人说是雨水渗透后,大佛面部岩石上形成了水锈结壳,呈现深色状。

“其实都不是。”孙博说,“体检”中施工人员搭建脚手架走近大佛后,经初步勘探,得出结论这是“生物病害”,即主要是地衣、苔藓和其他生物藻类、霉菌造成的。

孙博说,大佛的头部和胸部都有保护层,最近一次保护层是在2001年添加,但保护层上附着有毫米级的泥土,这些泥土已足够苔藓类植物生存。“因为当地降水充沛,植物生长季节性比较明显。降水丰沛时它会变成绿色继续生长;雨水稀少时,它进入休眠期或死亡就会发黑,让大佛成了‘花脸’。”孙博说。

那么怎么处理呢?孙博说,由于植物根系吸附能力比较强,传统的物理修剪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就像胶水粘的信封,你直接撕开连信封也会撕破,但放在杯子上熏一会儿,操作会更简单。”他说,如果“暴力破解”很可能连植物带着大佛表皮岩层一起撕开,到时候花的更难看。“我们推荐蒸汽法或土壤改性。”前者可以通过软化植物,减少植物分泌的酸与大佛表层碳酸钙的粘连;后者可以直接调整植物的生存微环境。

有保护还“胸裂”?

岩体隔水层令涂层粘性消失

近期乐山大佛被发现胸口岩石开裂,而岩石起鼓开裂,均是渗水造成的温度差、湿度差所引起的。其实在建成之初,人们就在大佛的螺髻耳部、胸部等修建了排水槽、排水廊道,而且在上一次的修缮中还给大佛胸部涂了保护膜,为什么大佛的胸口还是因为渗水而起鼓开裂了呢?

此次勘探中,孙博团队对渗水的原因有了新的发现:大佛主体结构是在凌云山沿天然山体上凿刻的,从上到下整体是砂岩结构,但不同的砂岩层之间又有30厘米至50厘米厚的泥岩夹层。“砂岩渗水性很强,但泥岩则相对较弱,那么泥岩夹层就变成了相对的隔水层。”孙博说,“很多人觉得奇怪,大佛身上及周边岩石上的植物,为什么呈一条线直线横着生长?这正是岩体中存在利于植物生长的隔水层的证明。”

他指出,水在隔水层中堆积后,又受到了大佛外壳的阻碍无法排出。“过去大佛的涂层材料,渗透系数可能太小了,水在里面泡着,外面又干燥,涂层的粘性就会消失,从而导致大佛表面开裂、隆起。”

乐山大佛说乐山不是我真名!摩崖碑的发现告诉你大佛真名

趣正史所有文章全部原创,从不搬运。内容源于史料,从不戏说。写作不易,认真写作更不易,希望您能关注本号。您轻轻一个关注,一个点击、一个赞、一个评论,就是对原创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谢!

说起四川有名的景点,乐山大佛一定排名靠前,因为它是我们国家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佛像,身高足足有71米,头与山齐,脚临江面,蔚为壮观。佛像坐落在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边上,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交汇处。大佛开凿于唐代,由大佛旁边的凌云寺海通禅师主持修建,前后历时整整90年,可谓工程浩大。

乐山大位于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

我们现在之所以叫“乐山大佛”是因为大佛位于乐山市,所以习惯性叫乐山大佛,但这显然不是大佛的真正名称。以前,乐山大佛到底叫什么名字确实是个谜,直到1989年,考古人员在大佛的右侧临江的一面悬崖峭壁上发现了一面巨大的摩崖碑,碑高6.6米,宽3.84米,整个碑面面积达到25.08平米,这样巨大的石碑,在现存石碑中极为罕见。

根据碑文的名字《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我们可以知道,乐山大佛的真正名称应该叫“凌云寺大弥勒石像”。碑文由唐代唐德宗贞元年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所撰,内容为记录佛像当年建造经过,并由工匠凿刻于悬崖峭壁之上,历经千年风雨竟然还能留存,实属不易。

乐山大位于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

乐山大佛并非当时政府公款修建,而是由民间集资完成,中间一度因为资金问题停工。乐山在唐代称为“龙游”,隶属于嘉州,并且也是嘉州治所所在地。唐朝两任四川当地的节度使都曾私人捐助薪奉供大佛的兴建,大佛最终就是在西川节度使韦皋任期内完成。

乐山大位于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

乐山大佛的几个秘密:

1、 乐山大佛的“发髻”。1962年大佛维修时,专家用粉笔一个一个编号, 最终数清楚大佛一共有1051个发髻。发髻使用单独的石块直接嵌到大佛的脑袋上,而不是和脑袋整体雕凿的。历史上发髻有多次脱落,还曾在大佛脚边捡到脱落的发髻。

2、 大佛的长耳和鼻子。大佛的长耳和鼻子也不是原悬崖壁石天然雕凿,而是后来单独做出来的,内部由木料做内衬,外部再刷上石灰而成。不过,这内衬木料是后世修补时采用这种方式,还是雕凿时就这样,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了。

3、 大佛的胸口藏宝洞。1962年大佛一次维修的时候,维修工无意中在大佛的胸口位置发现了一个藏宝洞,可惜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历代修缮大佛时用的废铁、砖头等,想来里面真正的宝物已经被宋朝人给调包拿走了,不过估计也就是些经书什么的,佛家不可能放金银财宝的。另外用来封住洞口的竟是宋朝修建天宁阁的记事残碑,可惜后来遗失了。所谓的“天宁阁”就是在大佛之上修建的用来保护大佛不受风雨侵蚀的阁楼,到了宋代还有修建,但早已损毁再未重建。

近期四川遭遇洪灾,洪水已到大佛脚处

就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新闻里播报四川遭受近七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大佛面前的江水已经漫过步行长廊,涨到了大佛的脚面处。乐山有句俗语叫“大佛一洗脚,乐山睡不着”,可见今年的水势之强,不过,我相信大佛一定能安然度汛。

因为爱读历史……

所以我们目睹沧桑,我们经历辉煌……

所以我们胸有沟壑,我们处变不惊,我们谈笑风生……

和趣正史一起,去历史中结识千姿百态的人,去经历波澜壮阔的事……

希望您能关注本号、支持本号,您轻轻一个点击、一个赞、一个评论,就是对原创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谢!

乐山大佛的发髻起什么作用乐山大佛的四次闭眼

乐山大佛的发髻除了装饰,还有什么作用呢

是排水系统?

是避雷系统?

是排水系统?

在这18层发髻中,第4层、9层和18层这三层中都有一条很显著的横纹,这些横纹几乎看不出来,但是它的作用却让人不得不佩服国人的聪明。横纹的作用是利于排水,我们都知道,假如佛像经历了长期的风吹雨打,会加速佛像的风化,久而久之佛像就会不完整,所以发髻的作用就是为了让降雨顺着横纹流下,留到胸部等位置的排水沟,背部也有两个洞穴。

乐山大佛

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作为小学课本的常客,乐山大佛对于我们来说很认识。

但下面的冷知识你不一定知道:

乐山大佛的发髻一共有多少个?

发髻除了装饰之用还另有玄机?

接下来,就为你逐一解开这些答案。

千年大佛的秘密发髻


乐山大佛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唐朝开元元年(713年),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而修凿的,历时90年。

大佛从凌云山里,从上往下人工开凿出来的,所以乐山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嘴巴和眼也长达3.3米,小小的手指也长8.3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不仅是“大”,而且还暗藏很多玄机。特别是头上那密密麻麻的发髻,有着让人赞叹的秘密。

大佛头顶上密密麻麻的发髻看着让人眩晕,你知道有多少个吗?

1962年,工作职员在维修大佛时,用粉笔编号数清大佛顶上的头发上的螺髻,共有1021个。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质是用石块逐个嵌上去的。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5-15毫米。
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装饰佛像。大佛头头部共有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来缓解雨水对佛像的腐蚀,甚至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清代诗人王士祯也有咏乐山大佛诗曰“泉从古佛髻中流”。

不止螺髻,大佛上的衣领和衣纹皱褶也有排水沟,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这些设计精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透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腐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精巧的排水设计实在,整座大佛的建造都与“水”有关,考虑到防水患,禅师在镌刻大佛形制上下了功夫。

在三江汇合处,人们把一座山凿成弥勒佛,便其空间加大,容纳波浪,减轻水势,正好做到了“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

禅师把大佛设计成岔开双腿坐,膝部以下成倒凹字形可容较大的江水冲入受挫后回流而去,缓和了水流,避免江水泛滥成灾。

如斯精妙的设计和庞大的工程,让人不禁感叹千年前古人的聪明:佛像的构建不仅考虑到美学,还巧妙地将各种功能整合到佛像中。乐山大佛的存在,是历史的荣耀,也是民族的骄傲。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