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游学者声望怎么开启(魔兽世界:盘点魔兽中,通过考古钓鱼获得的几个拉风装备)

导读 游学者声望怎么开启文章列表:1、魔兽世界:盘点魔兽中,通过考古钓鱼获得的几个拉风装备2、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3、转载诸子百家详解

游学者声望怎么开启文章列表:

游学者声望怎么开启(魔兽世界:盘点魔兽中,通过考古钓鱼获得的几个拉风装备)

魔兽世界:盘点魔兽中,通过考古钓鱼获得的几个拉风装备

魔兽世界中,有着各种各样有趣的装备,玩家可通过任务,副本,声望奖励获得各种各样有趣的装备坐骑,除此之外,玩家还可以通过考古钓鱼等方法,获得一些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装备道具,下面就介绍几种比较拉风装备的获得方式。

幽光鱼竿: 这个鱼竿的造型相当拉风,要获得鱼竿,首先需要有两个成就,一个是大鱼为重,另外一个是军团渔夫,这两个成就也很容易实现,只需要去钓18条稀有的鱼,破碎可以钓到15条,海边3条,另外一个成就在钓鱼过程中就可以获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稀有鱼需要专门的鱼饵,所以我们先要钓到鱼饵才能有鱼,最后,成就完成后,即可钓出夜明珠,做完后续任务后就可以得到了。

艾特洛之魂:这个坐骑的外形和星光龙一样,十分拉风,玩家可以通过考古获得,这个坐骑非常简单,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110的角色,然后开启军团飞行,接着我们可以到达拉然考古师哪里学习,然后接到正确的道路,在后续任务得到安息中,玩家就可以得到这匹十分拉风的考古坐骑,总体来说,还是很容易拿到的。

热风弯刀:热风弯刀其炫酷的特效,为玩家所喜爱,下面介绍最快的获得方式。首先要游学崇拜,下面有刷声望最快的飞行图,估计几个钟就可崇拜。

接下来就是购买下图中的定位仪,通过这个道具,可以获得螳螂碎片,通过解锁出来的文物,我们可以去换托维尔的箱子,很快就可以获得热风弯刀了。

这几就先介绍几种有趣的装备获得方式,大家还获得过其他有趣的装备吗?

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比诸葛亮版本更加现实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豪族公子的眼光与奋斗

三国大争之世,各个集团,不乏谋士规划宏大的战略,比如孔明的隆中对。三国谋士中,鲁肃极易被低估,《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让没用老实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他对东吴重大军事外交战略的形成,乃至孙权帝业蓝图,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周瑜、诸葛亮这样的一时俊杰,也与他心心相惜。

鲁肃并非江东人士,是北方徐州临淮郡东城县的豪族子弟。他早年丧父,爱出奇计,不事生产,卖田卖地,用得来的钱粮,四处游荡,到处撒钱,结交各路朋友。中国古代,总是不乏这种不安分的灵魂。在家族中老一辈的人看来,这就是个败家子。

这些举动背后,其实来自他对天下局势的考量。鲁肃早就看出天下将倾,特别是当时徐州盗贼横行,又处于战略要地,各路军阀觊,战端一起难免生灵涂炭。到时候土地也带不走,不如换成钱粮,至少不愁吃穿,而结交天下朋友,可以获取信息、名声、关系,这些都是地方普通豪族缺乏的资源。

上图_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

年轻的鲁肃绝不缺乏眼光,连避难之所想好了。他把视野投向了长江以南,觉得沃野千里的江东,是避难的好去处。保全性命于乱世,这是人的求生本能,何况是动辄上下几百口人的大家族,更是要想好如何安置。

当然,这也与跟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有关。他觉得中原大地,未必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南方又何尝不能施展拳脚?当时的有志青年中,有类似认识的不少,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曾经对一道游学的士人说,天下之大,哪里不可以建功立业,何必执念于回到中原故里。

毕竟北方人才多,存在着各种士人派系,以地域、师承、血缘等为纽带,关系盘根错节,圈外人要出头也不容易。说起来孔明与鲁肃,经常英雄所见略同,后来他们虽各为其主,但惺惺相惜,经常互相帮助支持。

上图_ 1994年版《三国演义》剧中的草船借箭 (诸葛亮、鲁肃)

周瑜与鲁肃

即使是英雄,也面临着是金子未必发光的困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发光总得遇上几个意义非凡的引路人。在鲁肃结交的各路人物中,周瑜就是这样的人。鲁肃虽然家资丰厚,不过是一个地方的土豪,影响力没有超出本乡本土,没有人引荐,很难有更好的发展。让鲁肃得以脱颖而出的人物,是东吴集团的顶梁柱周瑜。

周瑜与鲁肃不同,出身“二世三公”顶级士族之家,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袁绍。与袁绍类似,扬州庐江郡的周瑜,祖上两代,都有人担任过太尉这样的高官,门生故吏满天下,加之仪表不凡风度翩翩,是名望极高的偏偏公子。周瑜、孙策的关系也很不一般,两人同岁,少年时就情谊深厚,周瑜不惜把他家的一座大房子给孙家住,两家十分亲密。孙策母亲后来甚至对孙权说,我把周瑜当儿子看,你要把他当大哥看。

这种联系背后,有着非常现实的考量,周瑜希望借重孙氏家族的武力,成就功业,而出身扬州吴郡普通豪族的孙氏家族,一直被本郡士族轻视排斥,也要倚仗周家的声望,才能更好的招揽人才,乃至统治一方。此后周瑜一直积极支持孙策的事业,在孙策死后,又受命辅佐孙权,是支撑孙氏集团的核心人物。

上图_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

可以说结识周瑜之后,鲁肃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两人结识的契机,是周瑜向鲁肃借兵粮。鲁家有两个大粮仓,各三千斛米。周瑜一开口,鲁肃毫不犹豫地借出自己一半的存粮。汉代的一斛米相当于现在的60斤,三千斛差不多相当于18万斤。如此大手笔,让贵胄公子出身的周瑜也为之惊叹,说这是个豪杰啊,从此结为密友。

这时候, 鲁肃广结天下朋友的效果,也逐渐开始显现。先是在庐江的刘烨写信给鲁肃,说当今天下群雄并起,正是老兄你施展才能的时候。庐江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有个叫郑宝的,都纠集了一万多人马。很多人都将此事解读为刘烨劝鲁肃投奔郑宝。实际上刘烨对郑宝很不以为然,想必他在信中真正意思是,郑宝这样的人都能拉起一支队伍,何况是我辈呢。同时周瑜也没有忘记这位老友,也拉拢鲁肃加入孙氏集团,对鲁肃而言这是一次关键的人生抉择。

上图_ 孙策开拓江东图

当孙策政权在江东奠定基业时,周瑜就极力催促鲁肃来投奔江东。可并未重用的鲁肃,借归葬祖母之名,回到徐州故乡。孙权新立广招人才,为说服鲁肃,周瑜颇费了一番心思。他说当今天下,就像马援对汉光武帝说的那样,不光是君择臣,臣也择君。孙权礼贤下士,而且根据神秘的预言,取代汉朝的势力将在东南兴起。辅佐帝业成就自己的功名,机不可失啊,至于刘烨的话,你大可不必在意。

周瑜显然知道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前景,最能打动这位老友,果然鲁肃选择了再次渡江。虽然有张昭等人的轻视排挤,周瑜则向孙权极力推荐,说一定要重用鲁肃,否则让这样的人才又跑了。

后来鲁肃劝孙权不要投降曹操的话,就很能说明问题。鲁肃说自己回到乡里,按照在当地的名望,只能当一介郡吏,最后顶多官至州郡的长官。可是由于周瑜的推荐与孙权的赏识,鲁肃逐渐在孙氏集团中占据核心地位。

可以说是周瑜给了鲁肃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甚至可以说,没有周瑜,就没有后来的鲁肃。这背后即是士族与普通豪族的资源交换,也是鲁肃周瑜个人的心心相惜。

这两人互相欣赏,私交很深,但政见却并不完全相同,最让人感叹的是,他们之间的信任与相互推重,始终不变。

上图_ 1994年版《三国演义》剧中的周瑜

鲁肃的大战略:从天下二分到天下三分

鲁肃的战略,随着局势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大致可以分为二分天下、联刘抗曹、天下三分三个阶段。

就像刘备初见诸葛亮,有番屏退旁人的深谈一样,鲁肃也获得了与孙权独对的机会,提出了自己宏大的战略方案。很多人都说鲁肃也提出了“天下三分”,或者叫东吴版“隆中对”。

其实鲁肃一开始的战略构想,与诸葛亮的“天下三分”并不完全一致,鲁肃说的是“天下二分”,这和周瑜的见解基本一致。鲁肃的方略是现实主义的,他对孙权做出了如下分析:

首先,北方有曹操,实力很强,取代他很不容易,所以你想当齐桓公晋文公,挟天子令诸侯称霸中原,那是不可能了。

其次,那你最现实的选择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沃野千里的江东发展,并积极向长江中上游拓展。趁着北方多事,曹操来不及南顾,从刘表手里夺得荆州。

最后,形成与曹操分庭抗礼的局面,等待时机,最后一举夺取天下,成就帝业。

上图_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

代汉称帝,这是惊人之语,就算孙权心里这么想,也不敢这么说。可窗户纸经鲁肃一捅破,孙权虽然面不改色,连说自己的期望不过是治理一方,辅佐汉室,重未想过称帝这回事,可心头仿佛有团火焰在燃烧。恐怕此时的孙权,已认定鲁肃深知己心,是可以依靠的谋臣良将。

随着局势的发展,天下二分的方略也随之调整,周鲁二人的分歧也逐渐显现。建安十三年(208年),统一中原的曹操剑指南方,在取得荆州后,想进一步吞并东吴。

这时候还是鲁肃,率先提出了主战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了给刘备借兵,结成孙刘联盟的具体方略,这可以视为鲁肃战略的第一次调整。

上图_ 央视版《三国演义》 里的刘备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有联合东吴,抵抗曹操的意思。然而双方要结成联盟,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当时的鲁肃面临两个难题:

1、张昭为首的多数东吴大臣,希望投降曹操。

2、虽然鲁肃、诸葛亮都有此意向,可如何取得联系,建立信任并达成具体协议?

关于第一点,孙权的本意是抗曹,可是面对主和派强大的声音,难免犹豫,更不便表态。他此时最希望的是,有人站出来坚定地主战。最后力排众议,支持孙权的,正是鲁肃、周瑜二人。这二人成为了东吴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鲁肃在劝说孙权下定决心时,有段话最能打动孙权。前文已经提及,鲁肃说我们谁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主公你不能,我投降照样有官做,最后当个郡守、刺史不成问题,将军你若投降,哪里是你的归宿呢?换今天的话说,打工人换个老板依然打工,老板破了产,恐怕想当普通打工人都不可能。鲁肃说出了孙权内心的忧虑,不得不说,他总是能窥见孙权内心真实的想法。

鲁肃为了打消孙权最后一丝顾虑,说将军要早下决断,不必在乎众人的意见。不久孙权从鄱阳召回周瑜,听到的也是坚定的主战论,于是下定决心不惜一战。周鲁两人虽然都是主战派,并且促使孙权做出抗曹的决策,但是不同的是,周瑜对于联盟刘备并不热心,虽然分歧,可后来周鲁二人在赤壁之战中配合依然完美。

上图_ 1994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 赤壁之战

关于第二点,孙权派鲁肃出使刘备,试探对方的意图。这次鲁肃的关系网,再次起到了大作用。在双方接洽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极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这就要说到鲁肃诸葛瑾的交情,他们差不多同一时间投奔孙权,关系甚好。而诸葛兄弟分隔两地,却经常通信,书信中的内容,不乏各自集团的机密事项,可见虽然各为其主,但兄弟之间的纽带始终无法斩断。鲁肃见到了诸葛亮,当即表示我是诸葛瑾的朋友,很快就取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从此两人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苦心维护孙刘联盟。这里可以做一合理的推测,恐怕诸葛瑾事先早已通过书信,与其弟进行了沟通联络。在达成合意后,诸葛亮随鲁肃出使,与孙权会面,最终孙刘联盟结成。

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的天下三分的策略,才最终成型。这是一个极具魄力的方案,他极力主张在刘备取得其他领地前,将荆州南部借给刘备,将刘备扶植为曹孙之外的第三方势力。当然,借荆州是东吴人的说法,其实按马植杰先生的考证,准确地说,江南四郡是刘备打下来的,东吴借出的只是江陵或南郡。

上图_ 三国鼎立

鲁肃对此是这样分析的:荆州人心未附,东吴在短时间内,要完全控制有困难,不如通过扶植刘备势力,使之成为对抗曹操的屏障。周瑜则认为这是养虎为患。孙权最终还是采纳了鲁肃的策略,毕竟按马植杰先生的分析,这一方案,有刘备作屏障,还可让东吴腾出手来,加强对岭南的统治与对山越的控制,这时鲁肃天下三分的构想,得以实现。

当正在写书信的曹操,听到这一消息时,心中一惊,笔都掉在了地上。就像日本学者渡边义浩先生说的,鲁肃版三分天下方案,比诸葛亮版更加现实,而作为这一方案针对的对象,曹操比刘备、孙权,更能体会它的杀伤力。

上图_ 94版《三国演义》剧照--曹操

最后的苦心维持

周瑜虽然将刘备视为眼中钉,并不以鲁肃的意见为然。可是他在临终前,写信给孙权,文字间有英年早逝的不甘,有对国事的忧心忡忡。他说北方有曹操贼心不死,寄寓的刘备无异于养虎为患。虽然存在政见分歧,他在信中依然推荐鲁肃继任大都督。他称赞“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替自己。最后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望自己的临终进言被采纳。周瑜对鲁肃的推重与欣赏,至死不渝。

至始至终,周瑜都没有看错鲁肃。果然在刘备取得益州后,鲁肃单刀赴会,重申东吴对荆州的所有权。这番交涉后,加之局势变化,刘备同意将湘水以东的荆州之地交给东吴,而孙刘联盟从208年赤壁之战,直到217年鲁肃去世,都得以维系。虽然在具体方略上有分歧,两人着眼的,都是东吴的利益,而鲁肃一直在维护东吴利益与维持孙刘联盟之间,努力平衡,苦心经营。

上图_ 孙权题跋像

后来孙权登基的时候,向群臣感慨道,过去鲁子敬曾说我会有这一天,真是个洞悉天下大势的人啊。孙权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当年的战略设计者,以及他谈笑间纵论天下的样子。

作者:军机处打字员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寿 《三国志》 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渡邊義浩《三国政権と「名士」》 汲古書院2004年版

[3]马植杰 《三国史》 人民出版社2006版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诸子百家详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哪些

诸子百家详解: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其一生主要贡献在于,奠定了教育的基础,他在政治上采取保守主义,主张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但在教育上倡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开明的启发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对于思想领域的开创性见解间接的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这一文化鼎盛现象的形成。

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跟礼遇,可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又没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从事著书的工作,写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由于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差不多都保存在这七篇之中。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今山西安泽)人,生于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于荀子的记载很少,而且颇有出入。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的。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任兰陵令(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家居兰陵至死。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教书与写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他也在这段时间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虽是儒家之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之,荀子将儒家学说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了“性本恶”等影响后世深远的学说。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慎到、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

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等;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教全盘继承。

道家哲学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所以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由此道家黄老派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提出了因循天性、顺势而为、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主张,而老庄派认为现实中充满了束缚和限制,大至鲲鹏,小至蜩鸠,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活动,即它们都是“有所恃”的。为了摆脱所有的束缚,达到完全“无所恃”的精神自由, 就需要“齐物”“逍遥”的生活态度。另外,老庄派还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以实现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以实现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同时,老庄派还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 等等;而杨朱派认为所有的人都一毛不拔,同时互不侵害,就可天下大治。

政治观∶老庄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黄老道家追求大一统,主张因俗简礼、宽刑简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国。两者都主张无为而治。

人生观∶黄老道家主张因循万物,身国同治,老庄派主张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代表人物:

老子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前604年,谥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市),生卒于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着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一书,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刘向所整理之《列子》为集合公私所藏二十篇而成八篇之数,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文子

老子的弟子,与卜商子夏同时,而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现存作品《文子》十二篇,曾被认为是汉以后的伪书,但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所以确证是先秦著作无疑。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以下是墨家的观念。

伦理观∶提出“兼爱”,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分别。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于人不相爱。

政治观∶主张“尚贤”、“尚同”,提倡选任贤才,消除阶级观念,使天下大治,主张“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

经济观∶反对奢侈的生活,主张节俭,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

宇宙观∶提出“非命”,认为命运不能主宰人的富贵贫贱,强调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为了求福避祸,他又主张“尊天”、“事鬼”。

由于墨家从创始人墨子到主要的代表人物,都是社会中底层的学者,所以墨家更能体会到战乱时期社会中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所以相对于儒家的过分讲求“礼”,墨家更注重刻苦、节俭的生活习惯,而且不吝于做低层的劳动工作,被儒生辱为“淫巧之技”,生活上的偏差,立场上的对立,和思想上比“仁爱”更难遵从的“兼爱”,使得墨家并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日后发展不大。

四、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法家或齐法家。齐国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

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辅佐虞舜,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立始礼法并用的制度。太公封齐,简礼从俗,法立令行,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一方面将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擎天之柱,张扬礼义廉耻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至战国时期,齐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继承弘扬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管仲学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法家学派的最高成就。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深受齐文化熏陶的荀子,还培养出韩非和李斯两位法家代表人物。先秦法家主要分为齐法家和秦晋法家两大阵营。秦晋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齐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教兼重;秦晋法家奉法、术、势为至尊与圭臬,齐法家既重术、势,又重法、教。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法家重视法律,反对儒家的“礼”,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件的所有权。“兴功惧暴”,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集法家大乘,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隋书·经籍志》列出的法家经典有《管子》十九卷、《商君书》五卷、《申子》三卷、《慎子》十卷、《韩非子》二十卷、、《新书》三卷、《正论》六卷、《法论》十卷、《政论》五卷、《阮子正论》、《世要论》十二卷、《陈子要言》十四卷、《蔡司徒难论》五卷。

五、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为弟子们并无能出前人的创新主张。

代表人物有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公孙龙

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或曰赵(今山西南部)人,有传字子秉。约生于周显四十四年,死于周惠公六年,生平与庄子、惠施、孟子、邹衍同时。公孙龙因为是“专决于名”,执名为实,他的辩论主要是语言的自身所展开,离开了具体、经验的事物辩论。

孔子的弟子有叫公孙龙的,“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辩者”公孙龙不是一个人。《孟轲荀卿列传》《索隐》称公孙龙为孔子弟子,误。

公孙龙善为同异之辩,达巅峰的境界,其主要辩论有:白马论、指物论、坚白论、名实论等。

惠施

惠施,宋(今河南商丘)人,生于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80年),传卒于公元前310年,战国中期宋国著名学者,名家鼻祖,与庄子为友,曾做过魏(梁惠王)的相国;后惠施联合齐、楚的活动遭到失败,被张仪驱逐。

惠施才思敏捷,博学善辩,长于雄辩与逻辑推理,曾与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掀起了名辩的高潮,故有“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

六、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阴阳家 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的“九州划分”进而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显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

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

在政治伦理上,阴阳家认为“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在了。

代表人物:

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0年),齐国(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因其学问迂大而宏辩,人称为谈天衍,又称邹子。

旧史所载他的事迹有所谬误,但可肯定他是战国晚期人。邹衍曾游学稷下学宫,以学问重于齐。到魏,受到魏惠王郊迎。到赵,平原君待之以宾主之礼。到燕,燕昭王亲自为他在前面扫尘,听他讲学,为他筑竭石宫,执弟子礼。故此有史推测他可能死在长平之战后。

邹衍的著作《邹子》和《邹子终始》,据说有十余万言,但早已夫失。现只有《吕氏春秋》、司马迁《史记》的一些段落可见其思想。

七、纵横家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纵”指“合纵”,“横”指“连横”。所谓“合纵”,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联合抗秦的外交策略。所谓“连横”,指以上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的外交策略。“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所谓“纵横家”,指鼓吹“合纵”或“连横”外交策略的人物。

称苏秦和张仪为最著名的纵横家,没有苏、张,就不存在合纵与连横,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纵横学和纵横家。后来的主父偃也是纵横家的代表,纵横家的着苏秦的《苏子》,张仪的《张子》等大部分在汉朝前亡佚。现世仅存的鬼谷子是纵横家唯一的议论著作。另有《战国策》是记录纵横家言行的书籍。

代表人物: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籍贯不详,据考为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苏秦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学纵横之术游说各国,初至秦说惠王,不用。乃东至赵、燕、韩、魏、齐、楚,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他相六国,归居于赵,被赵封为武安君。其后秦使人诳齐、魏伐赵,六国不能合作,合纵瓦解。

他入燕转入齐,为齐客卿。与齐大夫争宠,被人杀死。一说他自燕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燕得以破齐,后反间活动暴露,被齐车裂而死。

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与《史记?苏秦列传》有所不同。

张仪

张仪是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公元前328年,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

惠文君于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年称王,并改次年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在啮桑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更元八年,又相于秦。

十二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惠文王卒后,武王即位,与张仪有隙,他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记载,就在这一年五月卒于魏。《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十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他有关的材料,今已。

八、杂家

代表人物:吕不韦

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严格说来,“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自从《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之后,这个学派才正式被定名。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代表人物:

吕不韦

吕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担任秦相国十三年,为秦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吕不韦长期卖贵,积累大量家产。但他不满足于大商人的地位,一直在寻找机会,投身政界。

有一年,他到赵国都城邯郸去作生意,结识了秦国公子异人。当时异人为人质于赵,处境也不太好,吕不韦则以为“奇货可居”,先是以金钱和美女予之,博得异人的欢心。接着,游说华阳夫人之姊,以贿赂买通秦孝文王之后华阳夫人,立以为太子。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后,公子异人得以回国即位,是谓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国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秦庄襄王死,秦王赵政即位,吕不韦被尊为“仲父”,代秦王摄政。

赵政亲政后,吕不韦被免职。先居河南,后徙蜀郡。秦王政十二年在往蜀郡的途中自杀。著名的《吕氏春秋》就是他组织门客编写的。

九、农家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农家者流,出于农稷之官。其言多重播百谷,劝农桑,以足衣食。故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连孔子亦曰:“所重民食。”故可见此为其所长。

农家主张与民同耕,进而论及君民并耕,此可说是一个很大的自由平等之观念,故不免引起重视“正名”的儒者之反对,认为这是弃君臣之义,徇耕稼之利,而乱上下之序。

农家书多为农圃之技,而非学理。但其最高之理想为与民同耕,虽为一平等阶级口号,但亦不容于儒者,是故其着多亡佚。

代表人物:

许行

许行是鲁国(今山东西南)的农业专家,亦为先秦诸子农家的代表人物,为神农之言者。

他的事迹大多不可考。据《孟子?滕文公》所载,他曾自楚至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更与之处。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跟许行学其术。

另外,许行主以数量为标准画市价。

十、小说家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小说家者之起源,当盖出于稗官,即出于以说故事为生者。其意多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传载舆人之诵,美询于刍荛。

古时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而至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

小说家者能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为世人所重,终致弗灭。

十一、兵家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穣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和《尉缭子》等。

兵家集大成者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中国自古以来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视的。 兵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兵书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战争,是兵法的关键。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关系到一国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将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统治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领兵打仗,制定战争战略与策略的书本。

代表人物:

孙武

孙武齐国(今山东临淄)人,字长卿,春秋时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经伍子胥的推荐,被任命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

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

孙武著作有《孙子兵法》一书,为中国最杰出的兵书,并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视。

孙膑

齐国阿鄄(今山东阳谷、甄城县)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

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

他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理论,把“道”看作战争客观规律,提出了以寡

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根据不同地形,创造有利的进攻形势,重视对城邑的进攻和对阵法的运用。着有《孙膑兵法》一书。

十二、医家

代表人物:扁鹊

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扁鹊

扁鹊,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县北)人。“扁鹊”并非真名实姓。人们把他和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且称呼他“扁鹊先生”。连史书也以扁鹊称呼他。扁鹊原姓秦氏,名越人。生于公元前407年至公元前310年,大约和孔子同时。扁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着有《内经》和《外经》,发明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扁鹊能够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医学,并能吸取民间的医疗经验,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齐、赵、卫、郑、秦诸国。

公元前310年,忌妒他贤能的秦太医令李谧派人在崤山设伏,刺杀扁鹊,终年九十七岁。

诸子百家中,除了兵家医家等实用学术外,真正流传到后世的只有儒道两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另外,儒家思想也对朝鲜、韩国、越南、日本、新加坡、台港澳等东亚各国各地区的文化有重大影响,形成了所谓的儒家文化圈,同时儒家亦对世界文化还产生了一定影响。而道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儒家,首先,古代中国的盛世往往出现在道家治国时期,其次,道家“因俗而治”和崇尚“简、平”的法律观成为后世制定法律的规范之一;至于军事、科技、文艺、中医、武术、茶道等方面,几乎就是道家的天下,相比之下,儒家的影响就小了许多。道家对日本文化也有深刻影响,道家思想在日本长期传播和沈淀,已经成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著名学者福永光司甚至认为:“国学(指日本本国文化,非儒学)和老庄哲学具有共通性。”至于道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这是儒家无法比拟的,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在Google网站上,检索到的Taoism(天道思想)比“naturallaw”(自然法)条目还要多。在美国最大的购物网站亚马逊的图书搜索一栏,输入Dao、Tao、Taoist等这些与“道”有关的英文单词,竟然会得到近8万个的搜索结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英文著作。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派别归类,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中的刘歆《七略》的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

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便是那“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古典文学网

朋-朋弸輣掤綳棚倗錋鵬216

朋「朋」089


至愛親朋,◆最亲爱的亲戚和朋友。○金庸《鹿鼎记》第三四回:“人参却不妨挑他几十担,貂皮也提它几千张回来,至爱亲朋也可分分。”○冯骥才《啊!》第十三章:“如果有问题叫贾大真抓住,就是贾大真的至爱亲朋也不会被轻易放过。”

真朋,◆謂以道義相結合的朋友。○[宋][歐陽修]《朋黨論》:“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即天下治矣。”○[元][袁桷]《飲酒雜詩》之九:“醉鄉儻可居,無功乃真朋。”

雲朋霞友,◆与云霞为朋友。指避世隐居或学道。○金马钰《满庭芳·离苦海赠张二官》词:“怡然離苦海,斷情割愛,絶慮忘塵。訪雲朋霞友,月伴風隣。”○金谭处端《神光灿》词:“如省悟,結雲朋霞友,物外同修。”○元姬翼《水调歌头》词之三:“静夜月明風細,相對雲朋霞友,談笑興何長。”亦省作“雲朋”。○元尹志平《青玉案》词:“前有風波深不淺。神舟穩駕,雲朋相伴,笑指蘆花岸。”

雲朋,◆见“雲朋霞友”。

遠朋(远朋),◆遠方的友人。○[明][雷士俊]《寄王築夫》詩:“寂寞荒村靜,端居念遠朋。”○[李渺世]《搬後》:“有時遠朋來看我,我一見他們就打算和他們寒暄。”

友朋,◆朋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晉][陸機]《輓歌詩》之一:“周親咸奔湊,友朋自遠來。”○[明][袁宏道]《憶弟》詩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瞿秋白]《餓鄉紀程》四:“從入[北京]到五四運動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際可以說絕對的斷絕。”

遊朋(游朋),◆同游的人;游伴。○[清][朱彝尊]《一斗泉》詩:“向下招遊朋,仰視笑不答。”

淫朋密友,◆親近密切的朋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晉水》:“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遊宦子,莫不尋梁契集,用相娛慰。”

淫朋,◆邪黨。亦謂勾結,朋比為奸。○《書?洪範》:“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蔡沈]集傳:“淫朋,邪黨也。”○[夏僎]詳解:“蓋謂之淫朋,則若群而不逞之類。”○[漢][蔡邕]《正交論》:“君子以朋友講習,而正人無有淫朋。”○[明][沈德符]《野獲編?叛賊?妖人趙古元》:“有[麗水縣]妖婦人[王氏],亦假佛號惑人,傳派[孫枝]與[義烏縣]吏人[陳天寵]同志淫朋傳香。”○《明史?劉奮庸傳》:“非若承風望旨,肆攻擊以雪他人之憤,迎合權要,交薦拔以樹淫朋之黨者比也。”

燕朋(讌朋),◆輕慢朋友。○《禮記?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鄭玄]注:“燕,猶褻也,褻其朋友。”

小朋友,◆兒童。亦指年少的友人。○[柯岩]《快活的小詩?做客來》:“世界各地都靠岸,各國小朋友請上船。”

相朋,◆互相結為朋黨。○[漢][東方朔]《七諫?怨思》:“賢者蔽而不見兮,讒諛進而相朋。”

賢朋(贤朋),◆賢德的朋友。○[唐][韓愈][孟郊]《城南聯句》:“韶曙遲勝賞,賢朋戒先庚。”○[宋][趙抃]《和韻前人初出鎖頭》:“賢朋詩酒樂,行矣自相依。”

霞友雲朋(霞友云朋),◆與雲霞為朋友。謂避世隱居。○[宋][葉適]《朝請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陳公墓志銘》:“或棲連崗,或泛長流;霞友雲朋,造物與游。”◆补证条目■指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金谭处端《神光灿》词:“速悟前途險路,早廻頭步步,却入仙宗。袍布青巾,結交霞友雲朋。”

無朋(无朋),◆1.無可比擬。○《詩?唐風?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毛]傳:“朋,比也。”○[唐][楊敬之]《華山賦》:“天雨初霽,三峰相差。虹蜺出其中,來飲[河]湄。特立無朋,似乎賢人守位,北面而為臣。”◆2.沒有友誼。○[宋][歐陽修]《朋黨論》:“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

同朋,◆朋輩,朋友。○[晉][陸雲]《答顧秀才》詩:“凡我同朋,瞻言清休。”

談朋友(谈朋友),◆談戀愛。如:[王某]是毛紡廠的青工,今年春天與一個小夥談朋友,不久提出要結婚。

十朋之龜(十朋之龟),◆謂用以占吉凶、決疑難的十類龜。古人視為大寶。○《易?損》:“十朋之龜,弗克違。”○[王弼]注:“朋,黨也。龜者,決疑之物也。”○[孔穎達]疏:“朋、黨也者,[馬]、[鄭]皆案《爾雅》云:十朋之龜者,一曰神龜,二曰靈龜,三曰攝龜,四曰寶龜,五曰文龜,六曰筮龜,七曰山龜,八曰澤龜,九曰水龜,十曰火龜。”○《藝文類聚》卷九六引[晉][郭璞]《爾雅圖贊?龜》:“天生神物,十朋之龜,或游於火,或游於蓍。”亦省作“十朋”。○[前蜀][杜光庭]《邛州刺史張太博敬周為鶴鳴化枯柏再生修金籙齋祠》:“三秀呈祥,十朋表異。”

十朋,◆1.謂許多朋友。○[唐][劉禹錫]《送張盥赴舉》詩序:“響所謂同年友,當其盛時,聯袂齊鑣,亙絕九衢,若屏風然;今來落落如曙星之相望……然而尚書右丞[衛大受]、兵部侍郎[武庭碩]二君者,當時偉人,咸萬夫之望,足以訂十朋之多也。”◆2.見“十朋之龜”。

詩朋酒友(诗朋酒友),◆作詩飲酒的朋友。○[明][馮惟敏]《粉蝶兒?李爭冬有犯》套曲:“但有個詩朋酒友共開尊,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擁。”亦作“詩朋酒侶”。○[明][劉兌]《嬌紅記》:“詩朋酒侶,向此地遊嬉。”○[明]徐復祚《投梭記?敘飲》:“到處詩朋酒侶。”

詩朋(诗朋),◆詩友。○[五代][齊己]《夏滿日偶作寄孫支使》詩:“何當見涼月,擁衲訪詩朋。”○[明][黃淳耀]《諸同人攜榼來就吾家賀予舉子戲成雜言一章》詩:“龐眉書客報添丁,酒社詩朋日來聒。”○[清][黃遵憲]《歲暮懷人詩》:“[珠江]月上海初潮,酒侶詩朋次第邀。”

三朋四友,◆謂若干朋友。有時含有貶義。○《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自有一班無賴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檠鷹放鷂,駕犬馳馬,射獵打生為樂。”○《白雪遺音?南詞?漁樵耕讀》:“秋來最喜讀書人,三朋四友去會文。”○[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第一章:“光景是和什麼三朋四友上哪一家的私門子打牌去了。”

肉朋酒友,◆猶言酒肉朋友。指在一起吃喝玩樂的朋友。○[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肉朋酒友,問俺[老柳]。”

群朋,◆互相依附,結為黨與。○《漢書?劉向傳》:“分曹為黨,往往群朋。”

親朋(亲朋),◆親戚朋友。○《晉書?謝安傳》:“[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別墅。”○[唐][杜甫]《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陳毅]《六國之行》詩:“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

朋執(朋执),◆朋友,執友。○[隋][盧思道]《盧紀室誄》:“爰在弱齡,孤根(迥)立,內無怙恃,外寡朋執。”○《隋書?辛德源傳》:“恭慎表於閨門,謙撝著於朋執。”○[唐][李邕]《臧公神道碑》:“朋執義之,昆弟友之。”

朋知,◆朋友;知交。○[南朝][宋][謝靈運]《初發石首城》詩:“重經平生別,再與朋知辭。”○[唐][孫昌胤]《清明》詩:“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朋友,◆1.同學;志同道合的人。後泛指交誼深厚的人。○《易?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孔穎達]疏:“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講習道義。”○《詩?大雅?抑》:“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後漢書?馬援傳》:“[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義,內有朋友之道。”○[唐][韓愈]《縣齋有懷》詩:“名聲荷朋友,援引乏姻婭。”○[明][高啟]《次韻周誼秀才對月見寄》:“朋友凋零江海空,弟兄離隔關山迥。”○[茅盾]《曇》一:“這都是她到[上海]後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2.[明]代士大夫對儒學生員之稱。○[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游學》:“今早有個柬帖來,說[鄒朋友]要相訪,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那時新得進身,這幾個朋友,好不高興,帶了五六個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開蒙的時候,他父親央及集上新進[梅朋友]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來[明]朝士大夫稱儒學生員叫做朋友,稱童生是小友。”◆3.特指戀人。○[陳原]《社會語言學》10.2:“舊詞被賦予新義。例如:‘朋友’(在一定場合下,=戀愛對象)。”

朋游(朋遊),◆亦作“朋遊”。◆1.朋友交往。○《後漢書?朱穆傳論》:“[朱穆]見比周傷義,偏黨毀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絕交》之論。”○[南朝][陳][周弘讓]《與徐陵薦方圓書》:“與吾朋遊,積有年歲。”◆2.朋友。○[唐][杜審言]《贈蘇味道》詩:“輿駕還京邑,朋遊滿帝畿。”○[宋][曾鞏]《和貢甫送元考元考不至》:“朋遊所欣附,爭欲致綢繆。”○[清][朱彝尊]《折桂令》曲:“歸去來休,閑把君恩,說與朋游。”

朋遊(朋遊),◆見“朋游”。

朋飲(朋饮),◆聚飲。○[清][蒲松齡]《聊齋志异?雲翠仙》:“[才]由此坐溫飽,惟日引里無賴,朋飲競賭。”

朋淫,◆群聚淫亂。後多謂家門之內共為淫亂。○《書?益稷》:“朋淫于家,用殄厥世。”○[孔]傳:“群淫於家,妻妾亂用。”○《魏書?元叉傳》:“輕薄趣勢之徒,以酒色事之,姑姊婦女,朋淫無別。”○《北齊書?後主幼主紀論》:“輔之以中宮嬭媼,屬之以麗色淫聲,縱韝紲之娛,恣朋淫之好。”

朋義(朋义),◆友情,友誼。○[宋][韓維]《次韻和君實寄景仁》:“近觀敕子詩,尤見朋義敦。”

朋興(朋兴),◆群起;蜂起。○[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毋養亂,毋助變,眾言朋興,朕志自定。”○《明史?閹黨傳序》:“迨[神宗]末年,訛言朋興,群相敵讎,門戶之爭,固結而不可解。”○[清][許守微]《論國粹無阻於歐化》:“[希臘]諸賢,學派朋興,沿流溯始,灌溉全[歐]。”

朋心,◆同心。○《後漢書?李固杜喬傳贊》:“[李][杜]司職,朋心合力。”○[李賢]注:“朋,猶同也。”○《陳書?高祖紀上》:“屈禮交盟,人祇感咽,故能使舟師並路,遠邇朋心。”

朋邪,◆1.朋黨。○《舊唐書?狄仁杰等傳論》:“當革命之時,朋邪甚眾,非推誠竭力,致身忘家者,孰能與於此乎?”[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朋邪雖未盡去,亦焉能害我治哉!”◆2.朋比為奸。○《宣和遺事》前集:“[蔡京]、[蔡攸]、[童貫]之徒,縱恣於上;[高俅]、[楊戩]、[朱勉]之黨,朋邪於下。”○《宋史?仁宗紀三》:“朕躬闕失,左右朋邪,中外險詐,州郡暴虐……朕欲聞之,其悉以陳。”○《明史?顏繼祖傳》:“[繼祖]言二人朋邪亂政,非重創,禍無極。”

朋戲(朋戏),◆群聚嬉戲。○[唐][李商隱]《驕兒》詩:“青春妍和月,朋戲渾甥侄。”

朋徒,◆1.弟子;朋輩。○《後漢書?儒林傳序》:“自[安帝]覽政,薄於蓺文,博士倚席不講,朋徒相視怠散。”○[唐][戎昱]《冬夜宴梁十三廳》詩:“家為朋徒罄,心緣翰墨勞。”○[宋][真德秀]《游鼓山》詩:“憶昨泛蓮日,選勝邀朋徒。”◆2.朋黨;黨徒。○《後漢書?黨錮傳序》:“﹝[房植]、[周福]﹞二家賓客互相譏揣,遂各樹朋徒,漸成尤隙。”○[章士釗]《<蘇報案始末記>敘》:“詞鋒朝發,緹騎夕至,行見朋徒駭散,機關搗毀,所期者必不達。”

朋頭(朋头),◆1.朋黨的首領。○[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天寶]中,則有[劉長卿]、[袁成用]分為朋頭,是時常重東府西監。”◆2.游戲、競賽中相對抗兩隊的首領。○[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先設綵結小毬門於殿前,有花裝男子百餘人……分為兩隊,各有朋頭一名,各執綵畫毬杖,謂之‘小打’。”

朋識(朋识),◆朋友熟人。○[唐][王維]《哭祖六自虛》詩:“公卿盡虛左,朋識共推先。”

朋人,◆游戲或競賽時的隊友。○《晉書?魏舒傳》:“[毓]每與參佐射,[舒]常為畫籌而已。後遇朋人不足,以[舒]滿數。○[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範閑雅,發無不中,舉坐愕然,莫有敵者。”

朋朋,◆風聲。○[元][祖銘]《宿徑山娑羅林》詩之二:“林風來朋朋,吹我形影弔。”

朋類(朋类),◆1.猶同僚;朋輩。○《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艾]性剛急,輕犯雅俗,不能協同朋類。”○[晉][葛洪]《<抱樸子>自敘》:“至於糧用窮匱,急合湯藥,則喚求朋類,或見濟,亦不讓也。”◆2.同類事物。○[唐][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叵堪朋類多,沸耳作驚爆。”

朋來(朋来),◆猶吉慶。語出《易?復》:“朋來無咎。”○[宋][蘇軾]《賀正啟》:“慶此朋來之辰,必有彙征之福。”

朋舊(朋旧),◆朋友故舊。○[南朝][宋][鮑照]《學陶彭澤體詩》:“但使尊酒滿,朋舊數相過。”○[宋][蘇舜欽]《王子野行狀》:“家貧,柩不能還先塋,朋舊在要官者皆助之,遂得還京師。”○[明][歸有光]《<尚書別解>序》:“余自南都下第歸,閉門掃軌,朋舊少過。”○[章士釗]《<蘇報案始末記>敘》:“餘今年七十有四矣,朋舊凋零,遂成孤孑。”

朋酒,◆1.兩樽酒。○《詩?豳風?七月》:“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毛]傳:“兩樽曰朋。”◆2.謂親友聚飲。○《晉書?隱逸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

朋奸(朋姦),◆亦作“朋姦”。◆1.朋比為奸。○[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黼]晚乃推行[京]意,朋姦誤國如此!”[明][沈德符]《野獲編?兵部?武弁報恩》:“其子[毛錦]請襲世職,兵科給事[潘勛]駁之,謂[倫]因婿[楊玉]入[劉瑾]黨,朋奸亂政,即十世不可宥。”○《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道光朝留中密奏》:“今集小醜成群,屢犯吾境……朋奸日甚,喪盡天良。”◆2.指朋比為奸的人。○[明][陸采]《懷香記?受詔安邊》:“我此去後,朋奸滿朝。有誰在皇上面前,肯方便一言。”○[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吁,朋奸害正,摧我屏藩。”

朋甲,◆猶朋黨。○[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先是,中朝流品相率為朋甲,以名德清重之最者為其首。”○[宋][董逌]《廣川畫跋?書舉子圖後》:“此殆昔朋甲圖也。○[唐]之士子,中世最盛;各立朋甲,相為敵國。”

朋家,◆猶朋黨。○[宋][陳彭年]《大寶箴》:“自區草澤,亦有國華,訪此髦士,可拒朋家。”○《封神演義》第八五回:“朋家作仇,戕害百姓。”

朋會(朋会),◆朋輩聚會。○[唐][元稹]《鶯鶯傳》:“予嘗於朋會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為,為之者不惑。”○[宋][梅堯臣]《飲韓仲文家》詩:“飲酒眾所嗜,未若朋會樂。”

朋皇,◆即鳳凰。○[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字音假借》:“‘鳳皇’可作‘朋皇’。”

朋好,◆朋友,好友。○[南朝][宋][顏延之]《和謝監靈運》:“人神幽明絕,朋好雲雨乖。”○[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十:“祇應與朋好,風雨亦來過。”○[宋][梅堯臣]《和通判把菊有寄》:“朋好各相望,採持空歎息。”○[康有為]《<味梨集>序》:“爭和議而逐鷹鸇,非其義深君父耶;歎日月而惜別離,非情深朋好耶?”

朋故,◆朋友故舊。○[南朝][梁][陸倕]《以詩代書別後寄贈》:“朋故遠追尋,暝宿[清江]陰。”○[唐][盧照鄰]《贈益府裴錄事》詩:“停弦變霜露,對酒懷朋故。”

朋工,◆一種勞動互助組織的成員。○《解放日報》1943.1.23:“‘朋工’多半都有些莊稼,不能跑得遠,給雇主做完工後,大家就互相幫助,只有把夥伴們的工做完,別人才能請去。”

朋附,◆1.勾結、阿附。○《魏書?高祖紀下》:“若朋附豪勢,陵抑孤弱,罪有常刑。”○《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二年》:“[晏]昔朋附姦邪,請立[獨孤]后,上自惡而殺之。”○[明][劉基]《<照玄上人詩集>序》:“此倡彼和,更相朋附。”◆2.結黨營私。○[唐][劉禹錫]《蘇州謝上表》:“唯守職業,實無朋附,竟坐飛語,貶在遐藩。”○《續資治通鑒?宋仁宗至和二年》:“[執中]嘗寄嬖人於[周豫]之家,而[豫]姦諂,受知[執中],遂舉[豫]召試館職,此[執中]朋附宜罷免者三也。”

朋分,◆共分。徐特立《致張敬堯的公開信》:“受罰人無收據,其為私人朋分可以概見。”

朋黨比周(朋党比周),◆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戰國策?齊策一》:“夫從人朋黨比周,莫不以從為可。”○《漢書?景帝紀》:“吏或不奉法令,以貨賂為市,朋黨比周,以苛為察,以刻為明,令亡罪者失職,朕甚憐之。”○[唐][吳兢]《貞觀政要?擇官》:“諂主以佞邪,陷主於不義,朋黨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無別,是非無間……如此者,亡國之臣也。”○[宋][孔平仲]《續世說?忿狷》:“[唐][蕭瑀]嘗稱[房玄齡]以下朋黨比周,但未反爾。○[太宗]為之信誓。”

朋黨(朋党),◆1.指同類的人以惡相濟而結成的集團。後指因政見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傾軋的宗派。○《戰國策?趙策二》:“臣聞明王絕疑去讒,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漢][桓寬]《鹽鐵論?復古》:“令意總一鹽鐵,非獨為利入也,將以建本抑末,離朋黨,禁淫侈,絕并兼之路也。”○《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八年》:“時[德裕]、[宗閔],各有朋黨,互相濟援。上患之,每歎曰:‘去[河北]賊易,去此朋黨難!’”[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七:“假紹述之說以脅持上下,立朋黨之論以禁錮忠良。”○[章炳麟]《國故論衡?原道中》:“不尚名譽,故無朋黨;不尊談說,故無游士;不貴才氣,故無驟官。”◆2.謂結為朋黨。○《韓非子?有度》:“交眾與多,外內朋黨,雖有大過,其蔽多矣。”

朋從(朋从),◆1.同類相從。○《易?咸》:“憧憧往來,朋從爾思。”◆2.朋輩。○[晉][張華]《上巳篇》:“朋從自遠至,童冠八九人。”○[唐][楊炯]《唐同州長史宇文珽神道碑》:“友于之義,[伯淮]與[季江]同寢;朋從之道,[鮑叔]與[管仲]推財。”○[宋][賀鑄]《江夏寓興》詩:“朋從正相遠,梅信為誰開。”○[清][梅曾亮]《<柏皂山房詩集>自序》:“且獨在之慨,當抱影而彌甚;掩卷之笑,非朋從所與知。”

朋齒(朋齿),◆朋輩。○[清][方苞]《<吳宥函文稿>序》:“自余客[金陵],朋齒中以文學著稱於庠序者,多不利於科舉,而[吳]君[宥函]為最。”

朋曹,◆猶朋輩。○[漢][東方朔]《七諫?謬諫》:“賢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黨譽。”○[南朝][梁][何遜]《聊作百一體》詩:“樞機慎僕隸,媒孽畏朋曹。”○[唐][杜甫]《雨》詩:“針灸阻朋曹,糠籺對童孺。”○[宋][葉適]《徐文淵墓志銘》:“君與余游最早,余衰甚,朋曹益落。”

朋博,◆阿附;勾结。○《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不分黄頭雀,朋博結豪强。燕有宅一所,横被强奪將。”

朋比作奸,◆見“朋比為奸”。

朋比為奸(朋比爲奸、朋比为奸),◆互相勾結做壞事。○《三國演義》第一回:“後[張讓]、[趙忠]、[封諝]、[段珪]……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清][昭槤]《嘯亭雜錄?湖北謠》:“[畢公]任制府時,[滿洲]王公[福寧]為巡撫,[陳望之][淮]為布政,三人朋比為奸。”○[高雲覽]《小城春秋》第三四章:“於是花錢消災的朋友感激他的營救,跟他朋比為奸的上級贊賞他的才能。”亦作“朋比作奸”。○《明史?溫純傳》:“極論二人陰有所恃,朋比作奸。”◆补证条目■互相勾结做坏事。○宋高登《上渊圣皇帝书》:“此曹當盡伏誅,今且偃然自恣,尚欲朋比爲奸,蒙蔽天日。”

朋比,◆1.阿附;勾結。○《新唐書?選舉志上》:“向聞[楊虞卿]兄弟朋比貴勢,妨平進之路。”○《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二年》:“按[詵]受國厚恩,列在近戚,而朋比匪人,志趨如此,原情議罪,實不容誅。”○[章炳麟]《五無論》:“及設議院,而選充議士者,大氐出於豪家,名為人民代表,其實依附政黨,與官吏相朋比,挾持門戶之見,則所計不在民生利病,惟便於私黨之為。”◆2.結成私黨。○《新唐書?李絳傳》:“趨利之人,常為朋比,同其私也。”○《明史?張璁傳》:“帝果疑諸臣朋比,乃命[璁]署都察院……覆讞,盡反其獄,傾諸異己者。”○《清史稿?高宗紀一》:“[任蘭枝]及太常寺卿[陶正靖]坐朋比,下部嚴議。”○《論“五四”》:“有[建炎]時代[汪伯彥]、[黃潛善]的朋比亂政,主和誤國,才引起太學生[陳東]、[歐陽徹]的上書言事。”

朋愛(朋爱),◆好友。○[唐][張說]《送李問政河北簡兵》詩:“斗酒貽朋愛,踟躕出御溝。”

面朋口友,◆謂非真誠相交的朋友。○[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劉]拊髀歎曰:‘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財之義,非道義之交不可。’”[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閒齋]曰:‘戔戔之俗,萬變千更,交固不易言也。方其盛也,面朋口友,不招自來。’”

面朋,◆非真誠相交的友朋。○[漢][揚雄]《法言?學行》:“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後漢書?何敞傳》:“絕交面朋,崇厚浮偽。”○[唐][許渾]《姑孰官舍寄汝洛友人》詩:“官靜亦無能,平生少面朋。”

兩朋,◆两组;两队。○《太平广记》卷四八一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龟兹》:“十二月及元日,王及首領,分爲兩朋,各出一人,著甲,衆人執瓦石棒棍,東西互擊,甲人先死即止,以占當年豐儉。”○《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玄宗爲平王,有散樂一部,定韋后之難,頗有預謀者。及即位,命寧王主藩邸樂,以亢太常,分兩朋以角優劣。”

良朋,◆好友。○《詩?小雅?常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唐][李商隱]《漫成》詩之一:“[沈][宋]裁辭矜變律,[王][楊]落筆得良朋。”○《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續范亭]《登高望林老葉參謀長不至》詩:“聞道[延安]多集會,良朋不至秋風來。”

連朋(连朋),◆猶結黨。○《管子?山至數》:“內則大夫自還而不盡忠,外則諸侯連朋合與。熟穀之人則去亡,故天子失其權也。”

浪友狂朋,◆指行为轻狂放荡的朋友。○明沈璟《绣带引·题情》套曲:“憶昔相逢兩情和。浪友狂朋幾調唆,慳雲澀雨屢經過。”

酒肉朋友,◆常在一起吃喝的朋友。亦指只在吃喝上來往交際的朋友。○[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摺:“[關雲長]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兩隻手送與你那[荊州]來。”○[明][顧起元]《客座贅語?諺語》:“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兒親戚。”

酒朋,◆酒伴。○[宋][柳永]《歸去來》詞:“憑仗如花女,持杯謝、酒朋詩侶。”◆补证条目■酒伴。○宋李清照《永遇乐》词:“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侣。”

交朋友,◆1.結交朋友。◆2.方言。專指男女戀愛。

交朋,◆朋友。○[唐][白居易]《祭元微之文》:“四海之內,誰無交朋?”[宋][陸游]《歲盡苦寒》詩:“歲月推移吾輩老,交朋零落此生浮。”○[清][姚鼐]《祭張少詹曾敞文》:“荒園廢寺,挈攜交朋。”

嘉朋,◆良朋。○[明][劉基]《郁離子?九難》:“於是乎翠蓋飄搖,文鷁委蛇,嘉朋遠至,冠佩追隨。”

怪友狂朋,◆任性而为、狂放不的朋友。○元关汉卿《青杏子·离情》套曲:“與怪友狂朋尋花柳,時復間和哄消愁。”

高朋,◆猶貴賓。○[元][張可久]《點絳唇?翻歸去來辭》套曲:“悅高朋故戚,共談玄講理,辦登山翫水,早休官棄職,遠紅塵是非。”○[明][王錂]《春蕪記?訪友》:“石林精舍囂塵少,仗爾高朋探寂寥。”○[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九章:“擺破爛攤的嘛。咱還能有啥高朋貴友嗎?”參見“高朋滿座”。

分朋引類(分朋引类),◆分成派別,招引同類。○[清][昭槤]《嘯亭雜錄?不喜朋黨》:“[鄂][張]二相國秉政,嗜好不齊,門下士互相推奉,漸至分朋引類,陰為角鬥。”

分朋,◆分群;分組。○[北周][庾信]《春賦》:“拂塵看馬埒,分朋入射堂。”○《舊唐書?中宗紀》:“令中書門下供奉官五品已上、文武三品已上并諸學士等,自[芳林門]入集[梨園]毬場,分朋拔河。”○[宋][蘇軾]《上元過祥符僧可久房蕭然無燈火》詩:“門前歌舞鬥分明,一室清風冷欲冰。”

二朋,◆1.兩組;兩類。○《新唐書?西域傳下?寧遠》:“每元日,王及首領判二朋,朋出一人被甲鬥,眾以瓦石相之,有死者止,以卜歲善惡。”◆2.指二人,朋,輩。○[元][蒲紹簡]《登瀛洲賦》:“少[雲臺]之十將,多[元][愷]之二朋。”

鬥朋(斗朋),◆即角抵。○《後漢書?南匈奴傳》“饗賜作樂,角抵百戲”[唐][李賢]注:“角抵之戲則魚龍爵馬之屬。言兩兩相當,亦角而為抵對,即今之鬥朋,古之角抵也。”

得朋,◆獲得同類或同道者。○《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王弼]注:“西南致養之地,與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孔穎達]疏:“西南得朋者,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陰也,今以陰詣陰,乃得朋,俱是陰類,不獲吉也。”○《後漢書?朱暉傳論》:“[穆]徒以友分少全,因絕同志之求;黨俠生敝,而忘得朋之義。”○[北周][庾信]《北園射堂新成》詩:“擇賢方知此,傳卮喜得朋。”○[宋][劉克莊]《輓方孚若寺丞》詩:“詩裏得朋卿與我,酒邊爭霸也無人。”

黨朋(党朋),◆猶朋黨。○[唐][孟郊]《寄張籍》詩:“古人貴從晦,君子忌黨朋。”

賓朋(宾朋),◆賓客朋友。○[南朝][宋][鮑照]《代堂上歌行》:“車馬相馳逐,賓朋好容華。”○《西游記》第六九回:“我又不曾與他會茶會酒,又不是賓朋鄰里,我怎麼認得他!”[陳毅]《頤和園“五一”春游紀盛》詩:“大家翩翩起舞,無分各國賓朋。”

邦朋,◆亦作“邦倗”。◆互相勾結違法亂政的人;朋黨。○《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七曰為邦朋。”○[鄭玄]注:“朋黨相阿,使政不平者。故書朋作傰。”○[賈公彥]疏:“朋為朋黨阿曲,相阿違國家正法,擅生曲法,使政不平以罔國法,故曰邦朋。”○[宋][陸游]《賀莆陽陳右相啟》:“故士氣屢折而復振,邦朋既久而自消。”○[章炳麟]《非黃》:“此悃愊之士所以日壅,而邦倗所以得志也。”

百朋,◆1.亦作“百馮”。指極多的貨幣。○《詩?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錫我百朋。”○[高亨]注:“朋,古代以貝殼為貨幣,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藝文類聚》卷八四引《六韜》:“[太公]謂[散宜生]求珍物以免君罪。之[九江],得大貝百馮。”○[宋][蘇軾]《答丁連州啟》:“遠移一紙之書,何啻百朋之錫。”○[沈礪]《亞子郵贈先德粥粥翁<養餘齋詩集>等詩以謝之》:“故人遠道百朋錫,名著《青箱》與《拙存》。”◆2.諸友。○[清][張明弼]《四氏子傳》:“乃吾六親百朋,無一達人。”

姦朋(奸朋),◆猶奸黨。○[宋][范成大]《白狗峽》詩:“石磯鐵色頑,相望如姦朋。”參見“姦黨”。

朋「弸」004


弸彋,◆風吹帷帳鼓起貌。○《漢書?揚雄傳上》:“帷弸彋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靚深。”○[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弸彋,風吹帷帳鼓貌。”

弸中,◆謂(才德)充實於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發揮事業,固宜蓄素以弸中,散采以彪外。”○[宋][歐陽修]《謝張先輩啟》:“服懿行以弸中,騰藉華而冒遠。”參見“弸中彪外-弸中彪外”。

弸彪,◆見“弸中彪外”。

弸中彪外,◆謂才德充實於內者,則文采必自然發揚於外。○[漢][揚雄]《法言?君子》:“或問:‘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李軌]注:“弸,滿也;彪,文也。積行內滿,文辭外發。”○[清][薛福成]《<寄龕文存>序》:“予讀[彥清]之文,擩嚌百氏,弸中彪外,馳騁不可抑遏。”亦省作“弸彪”。○[元]王逢《奉寄王丁二御史》詩:“其中弸彪兩柱史,飯蔬日飲清溪水。”

朋「輣」005


衝輣(冲輣),◆沖車和樓車。亦泛指戰車。○《漢書?敘傳下》:“戎車七征,衝輣閑閑。”○《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或為地道,衝輣橦城。”○[李賢]注引[許慎]曰:“輣,樓車也。”○[晉][陸機]《辯亡論上》:“輶軒騁於南荒,衝輣息於朔野,齊民免干戈之患,戎馬無晨服之虞,而帝業固矣。”○[清][唐孫華]《進呈御覽詩一百韻》:“一戎清朔漠,百日息衝輣。”

輣車(輣车),◆古代有望樓的戰車。○《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王乃使[孝]客[江都]人[救赫]、[陳喜]作輣車鏃矢,刻天子璽,將相軍吏印。”○[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輣車,戰車也。”

輣衝(輣冲),◆瀑布瀉流貌。

雲輣(云輣),◆樓車。○《藝文類聚》卷四七引[南朝][梁][沈約]《齊司空柳世隆行狀》:“雲輣俯闞,地穴斜通。”○《新唐書?褚遂良傳》:“但遣一二慎將,付銳兵十萬,翔旝雲輣,唾手可取。”

輣軋(輣轧),◆象聲詞。形容水聲宏大。○《文選?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砏汃輣軋。”○[李善]注:“砏汃輣軋,波相激之聲也。”○[清][黃景仁]《喜雨》詩:“初響極輣軋,末勢猶砰訇。”

朋「掤」004


掤扒,◆謂繩捆索綁。○[宋][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十一齣:“誰知命運遭乖蹇,今朝受刑憲。免教受掤扒,感恩即非淺。”○[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摺:“他將你掤扒吊栲施呈盡。”○《水滸傳》第五一回:“看見兒子吃他掤扒在那裏,便哭起來。”

掤裂,◆崩裂,破裂。○《朱子語類》卷二一:“雷擊所在,只一氣滾來,間有見而不為害,只緣氣未掤裂。”

苦掤苦拽,◆亦作“苦綳苦拽”。苦苦支撑;勉强维持。形容境遇极其艰难,好不容易才坚持下来。○《西游记》第六五回:“苦掤苦拽來相戰,皆因三藏拜彌陀。”○《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向日那些舊朋友,都還道是昔日的晁大舍,苦綳苦拽,或當借了銀錢,或損折了器服,買了禮,都來與晁大舍接風,希圖沾他些資補。”

掤拽,◆勉強支撐。○[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但新詞雅曲閑編掜,且粗衣淡飯權掤拽。”○[明][顧起元]《客座贅語?方言》:“[南都]方言……勉強營為曰掤拽,曰巴結,曰扯拽。”

朋「綳」003


綳補,◆勉强维持。○胡祖德《沪谚外编·莫早婚》:“柴米油盐难绷补,更需学费送先生。”○茅盾《多角关系》五:“我也不想绷补得挺刮光鲜了,反正如今像我这样尴尬的人,着实多在那里。”

椶綳,◆补证条目■亦作“棕綳”。用棕绳穿在长方形木框上制成的床屉子。也称棕绷子。○茹志鹃等《她从那条路上来》:“好在天气已是初夏,奶奶就在棕绷上铺了一些报纸。”○赵丽宏《远去的歌声》:“还有修沙发的,箍桶的,配钥匙的,修棕绷藤绷的,所有的手艺人,都会用如歌的旋律发出他们独特的呼喊。”

綳綳拽拽,◆勉强支撑;凑合。○《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有得一兩二兩贏餘,便也留着些做箇根本。而今只好綳綳拽拽,朝升暮合過去,那得贏餘?”

朋「棚」055


竹棚,◆用竹子搭建的輕便建築物。○[唐][杜牧]《蠻中醉》詩:“瘴塞蠻江入洞流,人家多在竹棚頭。”一作[張籍]詩,題無“醉”字。○[元][馬祖常]《錢塘潮》詩:“石橋西畔竹棚斜,閑日浮舟閱歲華。”○[俞天白]《吾也狂醫生》卷中第十四章:“爸爸的治療室兼臥室,就是那間破舊的竹棚,居於所有竹棚的中心。”

戰棚(战棚),◆古代城墻上防守用的活動棚屋。○《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初,[成都]無隍塹,乃教[耽]濬隍,廣三丈;作戰棚于埤,列左右屯營。”○[宋][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邊城守具中有戰棚,以長木抗於女牆之上,大體類敵樓,可以離合。設之,頃刻可就,以備倉卒城樓摧壞,或無樓處受攻,則急張戰棚以臨之。”○[宋][葉適]《江陵府修城記》:“為磚城二十一里,樓櫓戰棚之屋一千三間,浚隍池,繚甬道,備凡扞禦器械之用。”

樂棚(乐棚),◆古時藝人表演歌舞、戲劇的棚帳。○[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韻》:“騰蹋遊江舫,攀緣看樂棚。和蠻歌字拗,學妓舞腰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元宵》:“自燈山至[宣德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內設樂棚,差衙前樂人作樂雜戲,并左右軍百戲。”○[元][王惲]《浣溪沙?贈朱簾秀》詞:“滿意苕華照樂棚,綠雲紅灩逐春生,捲簾一顧未忘情。”

鷹棚(鹰棚),◆古代鷹坊中飼養獵鷹的棚子。○《元史?文宗紀四》:“命[興和路]建[燕鐵木兒]鷹棚。”參見“鷹坊”。

陰棚(阴棚),◆涼棚。亦指搭在眉梢上用以遮陽的手掌。○[華堯安]《放鴨》二:“他一骨兒站起身,爬上岸,手搭陰棚向遠處一瞧,[寶珍]可真的劃着菱桶,吹着蘆哨來了。”

一棚,◆1.猶言一場。棚,指考棚,封建時代考試場所。○《儒林外史》第三二回:“目今宗師考[廬州],下一棚就是我們。”◆2.猶一架。用於花果。○[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方外玄蹤》引[凌雲翰]《題溫日觀墨葡萄》詩:“風飄露灑一棚秋,路入[滄江]憶舊遊。”◆3.[清]末陸軍編制單位,十四人為一棚。約相當於今之一班。

腰棚,◆舊時戲園或戲場中兩旁的看棚。○[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一摺:“先生,你去那神樓上或腰棚上那裏坐。”◆补证条目■旧时戏台或戏场中两旁的看棚。○宋吴潜《秋夜雨·依韵戏赋傀儡》词:“腰棚傀儡曾懸索,粗瞞憑一層幕。”

驗棚(验棚),◆為驗屍搭的棚子。○[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檢驗》:“須出一高腳牌豎立驗棚前。”

蟹棚,◆捕蟹人臨時休息的簡易房屋。○[朱亞明]《浦東反“清鄉”》:“我們這個組不進大村莊,專找偏僻地方的小宅子、祠堂和墳山屋居住。有時也蹲蟹棚。”

孝棚,◆在靈堂前臨時搭起的供吊唁用的帳棚。○《紅樓夢》第一一○回:“從[榮國府]大門起至內宅門,扇扇大開,一色凈白紙糊了,孝棚高起,大門前的牌樓立時豎起。”◆补证条目■在灵堂前临时搭起的供吊唁用的帐棚。○熊召政《张居正》第八回:“一大队虎贲勇士簇拥着张居正来到孝棚前面,顷刻间起轿而去。”

象棚,◆[北宋]時[汴京][東角樓]街巷勾欄之一。○[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裏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裏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

窩棚(窝棚),◆簡陋的小屋。○[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一:“﹝[李常有]﹞就在一座松樹林子裏,搭起一個小窩棚。”○[郭澄清]《大刀記》第六章:“瓜地中間,搭了個窩棚。”

天棚,◆1.在戶外用竹木席幔等搭起的棚,用以遮蔽風雨日光。○《遼史?禮志一》:“若旱,擇吉日行瑟瑟儀以祈雨。前期,置百柱天棚。”○《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見院子裏正在那裏搭天棚,安戲臺。”○[老舍]《四世同堂》十:“警察們通知有天棚的人家,趕快把棚席拆掉。”◆2.在房內屋頂或樓板下加建的一層東西,用木板或木條、葦箔等做成,有保溫、保凈、隔音、美觀等作用。○[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韓老六]吩咐完了,就陪[杜][唐]二人坐在紅漆炕桌的旁邊,挂在天棚上的大吊燈點起來了。”

松棚,◆1.用松樹枝葉搭的棚舍。○《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我這後院後頭有個松棚兒,你老挪到後頭去,好不好……公子到那裏一看,那裏什麼松棚兒!原來是四根破竹竿子支着,上面又橫搭了幾根竹竿兒,把那砍了來作柴火的帶葉松枝兒搭在上面晾着,就着遮了日暘兒,那就叫‘松棚兒’!”◆2.蓬亂貌。○[明][沈鯨]《雙珠記?纊衣寄詩》:“粗疏鬢髮亂松棚,面皮爛焦千層餅。”◆补证条目■用松树枝叶搭的棚舍。○《中国旅游地理》2007年第1期:“全县出动,四街两关(西关、北关)以及各大小街道开始搭松棚、书写灯联、制作灯对、灯匾及各式彩灯。”

書棚本(书棚本),◆[南宋][臨安](今[杭州])[棚橋]北[睦親坊][陳]宅書鋪和[棚北大街][陳解元]書籍鋪,為[陳起]、[陳思]父子經營的書坊。他們擁有刻坊,刻印的書籍頗受時人歡迎。後稱書棚本。其時,[太廟]前[尹]家書籍鋪所刻的書,樣式與之相仿,亦稱書棚本。

射棚,◆見“射堋”。

山棚,◆1.為慶祝節日而搭建的彩棚,其狀如山高聳,故名。○[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五:“[萊公]在藩鎮,嘗因生日搆山棚大宴,又財用僭侈,為人所奏。”○[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2.[唐]代東都西南山區的民戶。以射獵為生,無定居。俗稱山棚。○《舊唐書?憲宗紀下》:“留守[呂元膺]乃出兵圍之,賊突圍而出,入[嵩岳],山棚盡擒之。”○《新唐書?呂元膺傳》:“東畿西南通[鄧虢],川谷曠深,多麋鹿,人業射獵而不事農,遷徙無常,皆趫悍善鬥,號曰‘山棚’。”○[宋][蘇軾]《送王伯颺守虢》詩:“山棚盜散人安寢,勸買耕牛發陳廩。”

棚子,◆1.用竹木一類東西搭成的篷架或小屋。○[楊朔]《京城漫記》:“他們搭個棚子,把草晾在陰涼地方,天天往上噴水。”如:草棚子。2.地下采礦時在巷道或工作面中所采用的一種支架。一般由一根棚梁和兩三根棚腿所組成。◆补义条目■绷子。棚,通“绷”。○明张景《飞丸记·丸里缄怀》:“碧桃……叫翠梅取了絨綫板兒,你拿棚子過來。”又:“翠梅,收拾了棚子。”■补证条目■地下采矿时在巷道或工作面中所采用的一种支架。一般由一根棚梁和两三根棚腿所组成。○周梅森《黑坟》第三五章:“他头上两架歪斜的棚子也在爆炸声中冒落下来。”

棚帳(棚帐),◆即帳篷。○[王汶石]《大木匠》:“各種貨攤上的白布棚帳,像泊在岸邊預備起程的密集的帆桅。”

棚巷,◆棚帳之間的巷道。○[王汶石]《大木匠》:“他本當到京貨行的棚巷裏去,可是他那雙腳,卻像那識途的老馬,把他載到熟識的街道去了。”

棚頭(棚头),◆1.朋黨首領。○[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貢舉》:“在館諸生更相造詣,互結朋黨以相漁奪,號之為棚,推聲望者為棚頭。”◆2.貢院負責官吏。○[宋][王讜]《唐語林?文學》:“自[開元]二十四年……始置貢院。○[天寶]則有[袁成用]、[劉長卿]分為棚頭,是時常重東府西監。”◆3.[宋]時稱呼專事鬥雞、逐兔、賭博等並以此為業的人。○[宋][范成大]《臨洺鎮》詩:“北人爭勸[臨洺]酒,云有棚頭得兔歸。”○[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閑人》:“又有專為棚頭,又謂之習閑,凡擎鷹、駕鷂、調鵓鴿、養鵪鶉、鬥雞、賭博、落生之類。”◆4.指[清]代棚民組織為首的人。○[清][馮桂芬]《陳君若木家傳》:“[咸豐]三年,君與官紳議,簡其中誠實者為棚頭,給軍功頂戴,令眾有所隸。”參見“棚民”。

棚塞,◆指牧民居處之地。○《宋史?兵志十二》:“今[鄆州]之[東平],[北京]之[大名]……以及[瀛][定]之間棚塞草地疆畫具存,使臣牧卒大半猶在,稍加招集,則指顧之間措置可定,而人免納錢之害,國收牧馬之利,豈非計之得哉?”

棚圈,◆飼養牲畜的簡易建築,有棚和欄。○[李若冰]《延安地區農業生產合作社租用耕牛的辦法》:“集體飼養的棚圈、飼養員、草料等條件還不具備。”○[郭小川]《崑侖行》詩:“這兒是小小的棚圈,只有母羊下來產羔。”

棚棚硬,◆形容言詞態度堅決強硬。○[鄒韜奮]《滑稽劇中的慘痛教訓》:“打算不抵抗而逃,這原也是一件雖不光明正大而總算是這麼一回事,但心裏早就准備三十六着的第一着,而嘴裏卻說得棚棚硬。”

棚民,◆指[清]代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清史稿?食貨志一》:“棚民之稱,起於[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縣內,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藝麻種箐,開鑪煽鐵,造紙制菇為業。”○[清][魏源]《聖武記》卷十:“[陝西]老林,惟棚民流寓,零散墾種。”○[清][馮桂芬]《陳君若木家傳》:“棚民帖然改行,汔於城陷,無一從賊者。”◆补证条目■指清代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卞利《徽州民俗》:“不管怎样,棚民最终被驱逐离开徽州的毕竟是少数。”

棚菊,◆菊的一種。○[宋][范成大]《菊譜?黃花》:“藤菊,花密,條柔,以長如藤蔓,可編作屏障,亦名棚菊。”

棚井,◆棚戶井廬。○《宋史?兵志十二》:“圉人歲被榜罰,吏掾牧事害民,棚井科率無寧歲。”○《宋史?兵志十二》:“桑棗井廬多所毀伐,監牧官吏為費不貲,牧卒擾民,棚井抑配,為害非一。”

棚架,◆用竹木等搭的有篷的架子。徐遲《鳳翔》:“朱紅的門邀請你到葡萄棚架之下。”

棚籍,◆猶客籍。○[清][惲敬]《上陳笠帆按察書》:“以大[清]之民居大[清]之土,為大[清]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

棚戶(棚户),◆方言。住在簡陋的房屋裡的人家。◆补证条目■简陋的房屋,也指住在简陋的房屋里的人家。○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开始是路旁搭起的棚户,慢慢地发展成为固定的建筑和街道。”○王安忆《小饭店》:“棚户的住宅虽然是拥挤的,可却伸向弄堂的腹地。”

棚閣(棚阁),◆1.敵樓。○《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二載》:“賊又以鉤車鉤城上棚閣。”○[胡三省]注:“棚閣者,於城上架木為棚,跳出城外四五尺許,上有屋宇以蔽風雨。戰士居之,以臨禦外敵。今人謂之敵樓。”◆2.用竹、木等搭建的篷架、陋屋。◆补证条目■用竹、木等搭建的篷架、简屋。○《普曜经·论降神品》:“此維耶離無極大城,人民滋茂,安隱豐熟,快樂無難,軒窗門户,彫文棚閣,嚴飾巍巍,浴池園觀,男女周旋遊戲其中,人民居宅儼然整齊。”○石云涛《安史之乱》引子:“还在车上建造棚阁,缠绕着彩色的丝绸,做成山林层叠的样子。”

棚車(棚车),◆1.帶篷的車。○[元][王惲]《洛中吟》:“棚車載酒都人賞,名教傳家習俗同。”參見“棚車鼓笛”。2.有頂的貨車。◆补证条目■带篷的车。○张承志《黑骏马》四:“我走到棚车前面,轻声地呼唤着索米娅。”◆有顶的货车。○苏童《棚车》:“棚车就是货车的空车厢,那人说。”

棚長(棚长),◆[清]代軍隊中一棚之長。○[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此學兵畢業後,皆充新軍棚長。”

牛棚,◆牛欄。“文化大革命”中被引申為關押所謂“牛鬼蛇神”的地方。○[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自從十多年前在‘牛棚’裏一咬牙戒了煙,從未開過戒。”○[巴金]《迎接社會主義文藝的春天》:“我雖然被誣衊為‘牛鬼蛇神’、‘反動權威’待在‘牛棚’,經常給揪出去批鬥,但我卻沒有被逮捕。”

馬棚風(马棚风),◆謂習以為常,不當一回事。○《紅樓夢》第十六回:“也因姨媽看着[香菱]模樣兒好還是末則……故此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道的與他作了妾。過了沒半月,也看的馬棚風一般了,我倒心裏可惜了的。”

馬棚(马棚),◆養馬的簡陋房屋。○《紅樓夢》第三九回:“丫環回說,南院馬棚裡走了水,不相干,已經救下去了。”○《新華半月刊》1958年第9期:“[毛主席]去[撫順]視察工作,在路過[高坎鄉]時,曾經下車,看過社裏的馬棚和正在修建中的電井工地。”○[沈凱]《古瑪河春曉》第七章:“[依沙拜克]的父親又病死在地主的馬棚裏。”

露棚,◆四周無遮蔽的棚屋。○[明][陶宗儀]《輟耕錄?隱逸》:“回至中途,夜黑,不良於行,暫憩一露棚下。”

樓棚(楼棚),◆城上的棚閣。用於防守。○[宋][范成大]《京城》詩:“倚天櫛櫛萬樓棚,聖代規模若化成。如許金湯尚資盜,古來[李勣]勝[長城]。”○《宋史?孟宗政傳》:“[宗政]囊糠盛沙以覆樓棚,立甕瀦水以隄火。”

龍棚(龙棚),◆臣民等候朝見皇帝時休憩的簡易房屋。○《清史稿?聖祖紀三》:“朕於十七日進宮經棚,老人已得從容瞻覲。十八日[正陽門]行禮,不必再至龍棚。”

亮棚,◆謂手掌靠在額上遮光以助遠望。○[郭澄清]《大刀記》第二卷第九章:“[二愣]娘站在角門外頭,手掌打着亮棚,脊背倚着墻角,久久地眺望着她那漸漸遠去的兒子。”

涼棚(凉棚),◆1.夏季用以蔽日取蔭的棚子。○[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結棚避暑》:“[長安]富家子[劉逸]、[李閑]、[衛曠]……每至暑伏中,各於林亭內植畫柱,以錦綺結為涼棚。設坐具,召[長安]名妓間坐,遞相延請,為避暑之會。”○《老殘游記》第三回:“池子北面是個[呂祖殿],殿前搭着涼棚。”○[老舍]《茶館》第一幕:“隔窗可見後院,高搭着涼棚,棚下也有茶座兒。”◆2.指遠望時平放在額前的手掌。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裏》第六章:“走到橋頭,用手在眼眉上邊搭了個涼棚,極力遠望。”

看棚,◆臨時搭建的看臺。○[唐][盧□]《逸史?王播》:“端午日,盛為競渡之戲。諸州徵伎樂,兩縣爭勝負,綵樓看棚,照耀江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咸通]十三年三月,新進士集於[月燈閣]為蹙鞠之會。擊拂既罷,痛飲於佛閣之上,四面看棚櫛比,悉皆褰去帷箔而縱觀焉。”

卷棚頂(卷棚顶),◆我國傳統建築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兩坡相交處成弧形的曲面,無明顯屋脊。

機棚(机棚),◆停放飛機的棚子。○[孔素]《當第一架飛機試飛的時候》:“那時,我們是邊建廠邊生產,各種設備還不齊全。試飛站沒有一個機棚。”

貨棚(货棚),◆搭棚的貨攤。○[金平]《迷彩》:“貨棚、貨攤,五光十色的張挂和陳設。”

灰棚,◆1.堆稻草灰的矮小房子。◆2.灰頂的小房子。◆补证条目■堆稻草灰的矮小房子。○贺享雍《余忠老汉的儿女们》第一部第一节:“小院边缘,主人用石头砌了一个灰棚,上面覆盖着玻纤瓦。”又:“灰棚和鸡、鸭栅栏的边上,才是一排茂盛的果树,其中一棵高大的柚子树特别引人注目。”◆灰顶的小房子。○张恨水《风檐尝烤肉》:“不,顺直门里烤肉宛家的灰棚里,东安市场东来顺三层楼上,前门外正阳楼院子里,也可以烤肉吃。”又:“尤其是烤肉宛家,每到夕阳西下,喝小米稀饭的雅座里,可以搬出二三十件狐皮大衣,自然,那灰棚门口,停着许多漂亮汽车。”

工棚,◆工地上臨時搭起來供工作或住宿用的簡便房屋。

浮棚,◆臨時搭蓋的棚子。○[宋][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七:“然而[汴流]迅急,墜者不救……比來短牆多隳,而依岸民廬,皆蓋浮棚,月侵歲展,岸路益狹。”

豆棚,◆用竹木搭成的棚架,供蔓生豆藤攀附生長。房前屋後的豆棚,夏日為納涼佳處。○《豆棚閑話?朝奉郎揮金倡霸》:“天色乍晴,就有人在豆棚下等說古話哩,我們就去。”○[葉聖陶]《窮愁?貧女淚》:“豆棚瓜架,一家歡笑,此樂亦正不淺。”◆补证条目■用竹木搭成的棚架,供蔓生豆藤攀附生长。房前屋后的豆棚,夏日为纳凉佳处。○明曹臣《舌华录》:“張靈嗜酒傲物,或造之者,張方坐豆棚下舉杯自酌,目不少顧。”

頂棚(顶棚),◆1.天花板。室內用以承塵,多以紙或布為之。○[趙樹理]《邪不壓正》二:“這房子可真不錯:那頂棚是布的呀紙的?”[金河]《大車店一夜》一:“我坐在炕沿上,望着紙糊的頂棚有些猶豫了。”◆2.船艙上面擋風雨的遮蓋物。○[洪洋]《長江的黎明》第十二章:“只幾分鐘的時間,船員們便在‘江進號’的頂棚上,密密匝匝地鋪上了一屋綠樹枝。”

打棚,◆方言。開玩笑。○[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也可以自白一句:我寧可向潑剌的妓女立正,卻不願意和死樣活氣的文人打棚。”

草棚,◆指草蓋的簡陋住屋。○[魯迅]《<二心集>序言》:“蝸牛廬者,是三國時所謂‘隱逸’的[焦先]曾經居住的那樣的草窠,大約和現在[江]北窮人手搭的草棚相仿,不過還要小。”○[茅盾]《子夜》十三:“那就好極了!可是今晚上只要二十個,到工人們住家草棚那一帶走走。”

彩棚(綵棚),◆用彩紙、彩綢、松柏樹枝等裝飾的棚子。多用於喪禮、婚儀或慶典。○《紅樓夢》第十四回:“路上彩棚高搭,設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各家路祭。”○[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但景象如舊,商店多搭彩棚,作大廉售,而顧客仍寥寥。”

爆棚,◆1.比喻有轟動效果。○《新華文摘》1981年第9期:“記者擠在那個並不寬廣的首相府接見廳,等着拍攝這項‘爆棚’新聞。”◆2.形容客滿、滿座。如:現在餐館已經爆棚。◆补证条目■比喻有轰动效果。○《文汇月刊》1986年第3期:“没有爆棚,更没有天翻地覆,被认为是海外最重要的华文女作家之一的陈若曦的最重要作品,就这么印出来了。”◆形容客满,满座。○《人民日报》2000.4.28:“从第二场起场场爆棚,大赛管委会在广大‘武迷’的强烈要求下,于第三场比赛即开始公开售票。”

板棚,◆木板搭的棚子。○[魯迅]《故事新編?理水》:“[舜爺]的百姓……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還搭有小小的板棚。”

朋「倗」002


倗友,◆朋友。○[章炳麟]《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父子君臣夫婦倗友各有正文,而昆弟獨假於韋束之次弟。”

邦倗,◆見“邦朋”。

朋「錋」001


錋子,◆原指[清]末不帶孔的小銅幣,十個當一個銅元。○[劉半農]《揚鞭集?麵包與鹽》:“兩子兒的面,一個錋子的鹽,擱上半喇子兒的大蔥。”

朋「鵬」032


雲鵬(云鹏),◆1.翱翔高空的大鵬。○[晉][葛洪]《抱樸子?逸民》:“猶焦螟之笑雲鵬,朝菌之怪大椿。”○[南朝][梁][張纘]《大言應令》詩:“罝羅微物,動落雲鵬。”○[唐][錢珝]《江行無題》詩之二四:“帆翅初張處,雲鵬怒翼同。”◆2.比喻奮發有為的人。○[唐][王勃]《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燭龍韜景,避[堯]日於幽都;雲鵬歛翼,候[虞]風於海宴。”○[宋][蘇軾]《次韻郭功甫》之一:“九萬里風安稅駕,雲鵬今悔不卑飛。”○[趙樸初]《周總理輓詩》:“無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雲鵬自風摶,蓬雀徒目送。”參閱《莊子?逍遙游》。

魚鵬化(鱼鹏化),◆典出《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後以“魚鵬化”形容空間之廣闊,氣勢之雄壯。○[唐][李群玉]《登蒲澗寺後二岩》詩之三:“遐想魚鵬化,開襟九萬風。”

萬里鵬程(万里鹏程),◆猶鵬程萬里。比喻前程遠大。○[明][馮惟敏]《桂枝香?春怨》曲:“拼着你萬里鵬程,撇下俺一腔春恨。”○《白雪遺音?八角鼓?才郎夜讀》:“髮懸樑,錐刺股……到後來,纔得這萬里鵬程,青雲獨步。”○《戲曲選?祭頭巾》:“見他人萬里鵬程,嘆老儒,嘆老儒功名無份。”◆补证条目■犹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宋葛立方《减字木兰花·四侄过省候廷试席上作》词:“萬里鵬程,南省今書淡墨名。”

天池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后遂以“天池鵬”喻指胸怀大志、前程远大之人。○元鲜于枢《华鲸引》:“昔聞北溟魚,化作天池鵬。”○元范梈《王氏能远楼》诗:“游莫羡天池鵬,歸莫問遼東鶴。”

鵬張(鹏张),◆如大鵬展翅。比喻顯揚才能。○[唐][裴廷裕]《授孫偓判戶部制》:“鵬張上國,[顏淵]首冠於諸科;弓招小山,[穆生]道優於置醴。”

鵬運(鹏运),◆1.《莊子?逍遙游》:“﹝[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後即以“鵬運”謂大鵬之奮然高飛遠行。○[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誇飾》:“言必鵬運,氣靡鴻漸,倒海探珠,傾[昆]取琰。”○[明][李東陽]《後登舟賦》:“縱鵬運於九程,託鴻心於一紙。”◆2.大鵬藉以飛行之雙翼。○[唐][朱子奢]《昭仁寺碑銘》:“吹劍首於[雷門],巢蚊睫於鵬運。”

鵬雲(鹏云),◆面積很大的雲。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唐][楊炯]《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燭龍晝夜於[鍾山],鵬雲南北於溟海。”○[唐][李嶠]《宣州大雲寺碑》:“內則香殿崛起,若朱鳥舒翼,冠南海之鵬雲。”○[元][鄭禧]《春夢錄》:“鷁鳥孤退,鵬雲自垂。”

鵬魚(鹏鱼),◆鵬與魚。比喻人與己。○[唐][李商隱]《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詩:“鵬魚何事遇屯同,雲水升沈一會中。”○[劉學鍇][余恕誠]補注:“鵬喻[崔],魚自喻。”

鵬游(鹏游),◆見“鵬遊”。

鵬遊(鵬遊),◆亦作“鵬游”。◆1.像大鵬飛騰。形容書法運筆的雄健。○[唐][蔡希綜]《法書論》:“夫書匪獨不調端周正,先藉其筆力,始其作也,須急回疾下,鷹視鵬游,信之自然。”◆2.高遠的飛行。○[宋][滕宗諒][歐陽修]等《鶴聯句》:“天池憶鵬遊,雲羅傷鳳沈。風流超縞素,雅淡絕規箴。”

鵬翼(鹏翼),◆1.大鵬的翅膀。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文選?左思<吳都賦>》:“屠巴蛇,出象骼;斬鵬翼,掩廣澤。”○[李周翰]注:“鵬鳥其翼垂天,今斬之,固掩蔽廣澤也。”○[唐][謝偃]《玉牒真記》:“曩者炎運將終,九城淪陷,於是披丹霄而軒鵬翼,駕元海而截鯨鱗。”○[明][高啟]《登海昌城樓望海》詩:“安得擊水遊,圖南附鵬翼。”◆2.借指鵬。比喻仕途顯達者。○[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鵬翼于半霄,負天之力莫展;頓龍媒于局路,追風之勢斯畢。”○[宋][蘇轍]《次韻劉貢父省上示同會》之一:“流落江湖東復西,歸來未洗足間泥。偶隨鵬翼培風上,時得衙香滿袖攜。”

鵬息(鹏息),◆《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後以“鵬息”比喻仕途受阻。○[唐][劉禹錫]《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鵬息風還起,鳳歸林正秋。”亦謂遠游后暫時歇息。○[明]歸子慕《癸巳冬寓杭州西湖寄世周》詩:“嶽游撫拳石,鵬息葉底眠。”

鵬圖(鹏图),◆《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後因以“鵬圖”比喻人之壯志。○[唐][皇甫瓊]《對詞標文苑科策》:“掩鵬圖而該[魏]網,[漆園]無控地之詞;飛鶴板而徵[漢]臣,九皋有聞天之譽。”○[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鵬圖仍矯翼,熊軾且移輪。”

鵬天(鹏天),◆《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後以“鵬天”指高空。○[清][文廷式]《鷓鴣天?即事》詞:“錯從蟻穴聞牛鬥,自縱鵬天任燕猜。”

鵬術(鹏术),◆指鵬高飛九天,遠適南海的本領。比喻傑出的才能。○[唐][王勃]《再上武侍極啟》:“循方極弊,尚虧風雨之間;撫翼濡鱗,猶失江湖之士,況乎九天鵬術,一代龍門。”

鵬鳥(鹏鸟),◆喻指高才。○[宋][韓維]《哭蘇子美》詩之一:“未起蛟龍臥,俄纏鵬鳥悲。”

鵬路(鹏路),◆鵬飛之路。比喻仕宦之途。○[北周][庾信]《周大將軍趙公墓志銘》:“鵬路忽催,龍津遂壅。”○[唐][杜甫]《入衡州》詩:“紫荊寄樂土,鵬路觀翱翔。”○[宋][林橫舟]《大江詞?壽仙尉》詞:“鵬路橫飛,蟾宮直上,早脫麻衣雪。”

鵬力(鹏力),◆形容強力。○[唐][駱賓王]《姚州道破賊露布》:“舉鵬力以揚威,耀犀渠而賈勇。”

鵬舉(鹏举),◆謂奮發有為。○[三國][魏][曹植]《玄暢賦》:“希鵬舉以摶天,蹶青雲而奮羽。”○[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迅拔看鵬舉,高音侍鶴鳴。”○[清][方文]《李士雅江上見訪談粵中事甚詳感而有作》詩:“怪爾艱辛還故國,不爭鵬舉慕雞棲。”

鵬蹟(鹏迹),◆猶言榮耀的經歷。○[明]徐渭《上提學副使張公書》:“伏睹明公鵬跡霞騫,丰采玉立,德參天地,文協典謨。”

鵬海(鹏海),◆南冥;南海。鵬高舉九天,遠適南海,故稱。○[宋][馮京]《謝鄂倅南宮城》詩:“嘗思鵬海隔飛翻,曾得天風送羽翰。”○[宋][朱敦儒]《滿庭芳》詞:“鵬海風波,鶴巢雲水,夢殘身寄塵寰。”

鵬風(鹏风),◆《莊子?逍遙游》:“﹝[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王先謙]集解:“《爾雅》:‘扶搖謂之飆。’[郭]注:‘暴風從下上。’”後以“鵬風”指迅速上旋的大風。○[宋][沈瀛]《減字木蘭花?遲速》詞:“未行先止,魚上竹竿人噪喜,九萬鵬風,六月天池一息通。”

鵬翻(鹏翻),◆大鵬飛騰。○[唐][員半千]《蜀州青城縣令達奚君神道碑》:“龍司北溟,鵬翻南海。”

鵬垂(鹏垂),◆《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後以“鵬垂”比喻天邊大片的雲彩。○[清][黃遵憲]《舟中驟雨》詩:“鵬垂天欲墮,龍吼海齊鳴。”

鵬池(鹏池),◆大海。○[唐][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鵬池淼漫,雞山禍亂。”

鵬程萬里(鹏程万里),◆《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後因以“鵬程萬里”比喻前程遠大。○[宋][樓鑰]《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詩:“鵬程萬里茲權輿,平時義方師有餘。”○[明][楊珽]《龍膏記?開閣》:“莫嘆儒冠久誤身,鵬程萬里終當奮。”○[方之]《內奸》:“地方上的人氏都說[嚴]家大少鵬程萬裏,要是在前[清],四人大轎乃至八人大轎是坐穩了的。”◆补义条目■亦指路程极其遥远。○明无名氏《精忠记·表忠》:“高駕雲駢,輕摇風斾,鵬程萬里須臾。”

鵬程(鹏程),◆比喻前程遠大。○[唐][唐彥謙]《留別》詩之一:“鵬程三萬里,別酒一千鍾。”○[宋][道潛]《次韻孔天瑞秀才見寄》:“來歲如今好時節,看君高步躡鵬程。”○[清][唐孫華]《喜夏重捷北闈》詩:“才大共憐淹驥足,興闌初送上鵬程。”參見“鵬程萬里”。

鵬變(鹏变),◆《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又:“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後因以“鵬變”稱美別人赴官南方。○[唐][權德輿]《唐故義武軍節度使張公遺愛碑銘》:“星環北極,輸君長之贄幣;鵬變南溟,發邊關之導譯。”

鵬背(鹏背),◆1.《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後以“鵬背”比喻已居或將居高位的人。○[唐][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鵬背負天龜曳尾,雲泥不可得同遊。”○[宋][李曾伯]《摸魚兒?送竇制幹赴漕趁班》詞:“看精淬龍泉,厚培鵬背,自此要津去。”◆2.《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後因“鵬背”比喻高入雲端的大山。○[宋][蘇軾]《次韻孫職方蒼梧山》:“遠託鼇頭轉滄海,來依鵬背負青天。”○[金][元好問]《游天壇雜詩》之七:“空翠霏煙海浪深,鼇頭鵬背半浮沉。不知腳底山多少,還盡平生未足心。”

龍鵬(龙鹏),◆龍與鵬。喻賢俊之士。○[唐][白居易]《反鮑明遠白頭吟》:“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龍鵬。”

風鵬(风鹏),◆《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後以“風鵬”比喻得時勢有作為的人。○[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雲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唐][李群玉]《贈方處士兼以寫別》詩:“才力似風鵬,誰能算升斗。”

大鵬(大鹏),◆鵬。傳說中的大鳥。○[漢][王符]《潛夫論?釋難》:“是故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唐][成玄英]疏:“大鵬既得適南溟,不可決然而起,所以舉擊兩翅,動蕩三千,踉蹌而行,方能離水。”○[清][黃遵憲]《蘇彝士河》詩:“他日南溟疏闢後,大鵬擊水足扶搖。”

朋「堋」003


堋的,◆箭靶。○《南史?齊宜都王鏗傳》:“﹝[蕭鏗]﹞彌善射,常以堋的太闊,曰:‘終日射侯,何難之有。’乃取甘蔗插地,百步射之,十發十中。”

堋淫,◆群聚過度玩樂。○《說文?土部》:“堋……《虞書》曰:‘堋淫于家。’”[段玉裁]注:“謂假堋為朋。”今本《書?益稷》作“朋”。

射堋(射棚),◆箭靶。○《北齊書?高隆之傳》:“[顯祖]曾至[東山],因射謂[隆之]曰:‘射堋上可作猛獸,以存古義,何為置人?終日射人,朕所不取。’”○《南史?齊紀上》:“帝威名既重,[蒼梧]深相猜忌,刻木為帝形,畫腹為射堋,自射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貶誤》:“今軍中將射鹿,往往射棚上亦畫鹿。”○《宋史?禮志十七》:“苑中皆有射棚,畫暈的。”

朋「鬅」006


鬅茸,◆蓬鬆貌。○[唐][李商隱]《垂柳》詩:“垂柳碧鬅茸,樓昏雨帶容。”

鬅首,◆頭髮散亂貌。○《霓裳續譜?鬅首兒》:“鬅首兒認不出雲鬟霧髻,血淚兒擦不乾新痕舊痕。”

鬅鬆(鬅松),◆猶蓬鬆。○[宋][蘇軾]《蝶戀花》詞:“雲鬢鬅鬆眉黛淺,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水滸傳》第三回:“看那婦人,雖無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動人的顏色,但見:鬅鬆雲髻,插一枝青玉簪兒;裊娜纖腰,繫六幅紅羅裙子。”○[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岳濤]以其所書之紙呈予,首幅云:‘鬅鬆頭髮,黑白眼睛,[天童]法子,[金粟]的孫。’其後字多不識矣。”參見“髼鬆”、“蓬鬆”。

鬅頭(鬅头),◆1.頭髮散亂貌。○[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幾箇鬅頭的行者,着鐵褐直掇,走離僧房。”○[清][無名氏]《柳軒叢談?江君輔》:“[君輔]方久坐堂上,訝無出肅客者,忽一鬅頭婢,肩水桶,目[江]大聲曰:‘爾新來僕,速出汲!’”[清][王韜]《淞濱瑣話?紅豆蔻軒薄倖詩中》:“[小婷]曰:‘此間多鬅頭大腹賈,令人見作三日惡。’”◆2.一種髮式。髮髻高而鬆。○《宋史?儀衛志二》:“執拂翟四人,鬅頭,衣黃繡袍。”○《紅樓夢》第七一回:“[鴛鴦]眼尖,趁着半明的月色,早看見一個穿紅襖兒,梳鬅頭,高大豐壯身材的:是[迎春]房裏[司棋]。”○《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婦容講的不是梳鬅頭,甩大袖,穿撒褲腳兒,裁小底托兒就得了。”

鬅頭垢面(鬅头垢面),◆頭髮蓬亂,滿臉污垢。謂不事修飾。○[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摺:“鬅頭垢面,鼓腹謳歌。”參見“蓬頭垢面”。

鬅頭跣足(鬅头跣足),◆頭髮蓬亂,雙腳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三國演義》第八八回:“[孔明]盡教入帳看時,皆是青眼黑面,黃髮紫鬚,耳帶金環,鬅頭跣足,身長力大之士。”

朋「淜」006


淜淜,◆水聲。○[唐][沈亞之]《文祝延》詩之一:“[閩山]之杭杭兮水淜淜,吞荒抱大兮沓疊層。”一本作“堋堋”。

淜奔,◆波濤奔流。○[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武備》:“波平浪息,無淜奔激射之勢,其狀如湖,因曰[彭湖]。”

淜洪,◆波濤騰涌。○[宋][趙汝適]《諸蕃志?南毗國》:“﹝山﹞秀氣鍾結,產為小石如貓兒睛,其色明透,埋於山坎中,不時山發,淜洪推流,官時差人乘小舸採取。”

淜滂,◆風擊物聲。○《文選?宋玉<風賦>》:“夫風……飄忽淜滂,激颺熛怒。”○[李善]注:“淜滂,風擊物聲。”

淜濆,◆波濤騰涌。○[明][楊慎]《景川曹侯廟碑記》:“淜濆湯湯,亙以石梁,舟楫妨兮。”

淜湃,◆同“澎湃”。[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但北盤有奔沸之形,淜湃之勢,似淺;此則渾然逝,淵然寂,其深莫測。”○[清][張實居]《巫山高》:“水有洶湧淜湃之波,山有屈曲崎嶇之路。”○[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絳妃》:“怒號萬竅,響碎玉於王宮;淜湃中霄,弄寒聲於秋樹。”

朋「硼」006


硼磕,◆1.象聲詞。音樂聲。○[晉][張華]《上巳》詩:“八音硼磕奏,肴俎縱橫陳。”○[清][魏源]《別陳筠心》詩之一:“緬維《大雅》寂,《韶》《鈞》絕硼磕。”◆2.象聲詞。雷聲。○[唐][儲光羲]《同諸公送李雲南伐蠻》詩:“雷霆隨神兵,硼磕動穹蒼。”

磕硼,◆見“磕碰”。

硼砂,◆礦物名。中藥叫月石。白色柱狀晶體,溶於熱水,用於製造光學玻璃、醫藥、焊劑、試劑、搪瓷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四?蓬砂》:“硼砂生西南番,有黃白二種:西者白如明礬,南者黃如桃膠,皆是煉結成,如碙砂之類。”○宋洪迈《夷坚志再补·硼砂治骨哽》:“鄱陽汪友良,因食火肉,誤吞一骨,如小指大,哽於咽喉間……昏睡中,見一人衣朱衣者告曰:‘欲脱骨哽,惟南硼砂妙。’”

硼隱(硼隐),◆聲音宏大響亮。○[三國][魏][曹丕]《述征賦》:“伐靈鼓之硼隱兮,建長旗之飄颻。”

硼砰,◆大水激蕩聲。○[唐][岑參]《招北客文》:“突怒吼劃,附於太白,渤潏硼砰,會於滄溟。”

砰硼霍落,◆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老殘游記》第九回:“只聽砰硼霍落幾聲,彷彿山倒下來價響。”

小伙拌砂浆收北大通知书 原生家庭是否会困扰他?

考上北大,然后呢

7月25日,云南会泽县的崔少扬收到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如假期的每一天,他当时正在离家大概十里的工地上帮民工父母拌砂浆,接通知书前,还把手裹在汗衫里擦了好几遍。

“工地上收到北大录取通知”的消息传遍网络,崔少扬红了,刚从北大毕业的邓风华也看到了这则新闻。同样是会泽人,同样是农村孩子,夜深人静,他在自己的公号上给学弟写信:

“还未入学就和建筑工人这个符号绑定”“对于你我,味道实在奇特”。邓风华在北大4年,如今在清华读研一,他清楚,在这些“岁月静好”的地方,“忘掉过去,实在太容易了”,大家“学着摄影、化妆、听音乐会”“从里到外,把自己包装起来”,“建筑工地、建筑工人好像已经是另一个世界”。

崔少扬看到了邓风华的信,说“很多意蕴还理解不了”。他最近被媒体包围,面对镜头羞涩地说,自己要“回到大山,改变大山”。可他私下又承认,自己“并不清楚怎么改变”。

这个刚成年的孩子说,“考上北大也没什么”。他仍相信,勤奋能改变一切——被北大录取后,他立刻买了成套的雅思教材,堆在狭窄的住所里。

邓风华希望崔少扬意识到,有一些“勤奋也解决不了的事”。他在信中用标黑加粗的字体写到,“即使到了北大,我们也和那几亿的农民工人互为镜像。”

北大的样子,崔少扬一点都不清楚。他不爱说话,高中时爱好打篮球和读书。他也没去过很远的地方,从高中到家要坐40分钟的农村小巴,再走20多分钟山路。下雨时泥会糊满脚,回家要赶紧刷鞋。

崔少扬入学前纠结要不要带父母去北大报到。钱是问题,更重要的是“来了也照顾不好,没心情玩”。

邓风华自己当年先挤3小时的面包车下山,行李和饲料、铁锹堆在一起,再坐4小时大巴从县城到了昆明,沿途几乎全是深山峡谷,最后从昆明到北京。对于山路的记忆不算美妙:之前公路就通到乡政府,回家还要步行十几里路。冬天,他和姐姐背着行李,雨雪拍在脸上,回家时嘴冻到发麻是常事。

他同级的农村朋友徐森第一次来北大参加自招,在东门找不到吃的,父子两人挤在地下室里睡觉,对北京最深的印象是到处结冰,打滑。后来两人去西单的购物街,打工的父亲为物价咋舌,“你带我来错了地方。”

另一位老乡曲小薇由父亲送来上学,两人在故宫门前站了很久,觉得门票太贵,没进去;父亲随即去了平谷打工,赚点路费。过了一段时间,女孩收到父亲发来的消息:“平谷不错,和咱老家差不多。”

曲小薇和舍友们偶尔一起逛街,有的女孩会一下午花两三千元,买雅诗兰黛和兰蔻,她觉得化妆伤皮肤。空闲时间她大都在图书馆勤工助学,北大的资助体系足以令学生不花家里一分钱也能完成学业。她更“敏感”的时刻在别处:比如Word、Excel都不会,险些挂掉计算机课;或者是江苏城市长大的舍友为她选课,好心选了门“最容易拿高分”的“论语孟子故事”,期末考试就是默写《孟子》,她险些不及格,室友震惊又歉疚地说,“对不起,我以为你会背。我们都背过的。”

邓风华以及很多农村孩子都为英语困扰。头两年的考试,一般人拿90多分,他得80分就拼尽全力。“平时做Presentation,他们都是即兴发挥,我是背,甚至照着读,手心还冒汗。”直到大四,他去上哲学双学位的课,很多大一学生直接用英文交流,行云流水,他提前准备一夜也跟不上,还是“很紧张,觉得自己很差”。

徐森学力学,用他的话说,他的同学已经从教授父母嘴里知道广义相对论时,他还在乡村学校图书馆,读上世纪80年代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理科也需要直觉,感觉都是隐藏中积累的”。

这种差异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徐森入学时加了很多社团,比如象棋社,但很难融入这些圈子。他以为自己爱好下棋,水平也不错,可社团真正的核心成员早已是参赛的水平,平时交流棋谱,很多专业名词他压根儿听不懂,也插不上话。

上海交通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自招和农村专项考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度明显不同:过半的自主招考生在学校适应水平较高,能达到同等水平的农村专项考生却只有大约一成。

今年1月,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面向受资助的2017级学生发放问卷。收回的135份问卷中,62%的学生自认学业基础差,半数人自感缺乏自信和不擅社交。68%的人没有明确学业规划。

崔少扬也有点担心。他在高中的主要烦恼是不会社交,和同学老师说话,心里全是话,却说不出来。对方不明就里地走了,他心里又很难受。最近,要求采访和资助他的电话有几十个,他每一个都接,然后尽可能礼貌地拒绝,可还是时常被逼到语塞。

邓风华参加资助基金会的交流活动,发现那里的学生大多胆怯,不敢主动发言,一些人交流起来会哽咽,说家庭不易,在学校适应比较困难,和那个“自信、专业、控场能力强”的北大截然不同,一切都很像老家。

他记挂着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位农村朋友。两人刚到北大时,一起去中关村买电脑,对方开朗地笑,说自己要做大事;等大二再见时,对方胖了很多,成绩也不好;大四临毕业时聚餐,对方苦笑着,“滑到底了”,同班同学很多出国,他回老家“随便找份工作糊口”。

邓风华也一度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异是件糟心的事。可仔细想想:自己5岁时被塞进姐姐的班级,每天来回走十几公里坐在教室后面听课;10岁时住校,和40多个同学用一盆水洗脸;高中时说要考北大,父亲大笑着说,“你看看你家门前的山,你能考上吗?”

可真到了北大,即使他自己不想,外界也会告诉他,他们有差距。在他大一时,辅导员找到他,和蔼地建议,可以打网球,“这样能更好地融入同学”。

邓风华说,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他和他们确实是不同的。

比起凌晨3点撒化肥,凌晨6点搬砖,崔少扬认为,学习“是最不累的事儿了”。

崔少扬高中最喜欢《平凡的世界》,一度以一辈子驻守农村的孙少安为目标,因为“他对家有担当,有守护”。他的父母都靠打工赚钱,还欠着债。为了凑够他去北大的开销,父亲这个夏天拼命干活,生怕下雨。崔少扬除了每天也在工地干10多个小时,还坚信学习也是“守护家庭”。

他的家几乎是毛坯,卧室里没有书桌,零散地堆着各种建筑杂料。客厅里的老式电视机架在两块空心砖上,父亲哽咽着说家里的不易,孩子们上学,有时就买火腿肠充饥,却骗在外地的他说吃得好,有洋芋、肉末、白菜。崔少扬也在旁边抹泪,说3年前父亲得了肾结石,以为是绝症,打算见自己最后一面,吃顿好的,就放弃治疗,却意外在如厕时忍着剧痛把结石排了出来。他承认,知道那件事后,“才有了学习的动力”。

邓风华儿时帮父亲收烟草,在地里忙到浑身湿透。掰好后拿回家熏蒸,需要在烟草下点起炉子。烟气四散,熏得人睁不开眼,身上沾满烟油,衣服会黏在一起。熬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他心里想,长大了不要继续种这玩意儿。

邓风华的父亲只想让孩子离开自家那栋又黑又破,下雨天漏水,还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他一度觉得儿子最好的出路是读个二本,去县城当初中教师,赚一份稳定的收入,成为城里人。现在儿子出息,愿望水涨船高——去当高中或者大学教师,更安稳了。

这想法一直未变,从邓风华出生时就是如此。邓父种了四五亩烟草,养猪,农闲时去搭电线、挖矿。

后来女儿读大学,儿子读高中,他又向隔壁村的朋友讨了几亩荒地种玉米——那片地光秃秃地杵在山头,脚下就是云贵交界的大峡谷,平时寂静得像在空中。

“我和他说,一定要考出去。再陪着我种地(我)要哭了”。

邓风华后来也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环境里,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学习的目的就是远离原生环境。他的高中老师欣赏他,会拍着他的肩膀说,“要考上北大啊。考上北大,你半只脚就进入了上流社会。”那时他很感动。

直到站在燕园里,他也茫然,“究竟什么是上流社会?”

过去的经验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曲小薇,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北大——之前同村有人考上了北大,父母就让她以此为目标。第一次高考,她考上了一所南方的名牌大学,可家里盖房子,没钱,交不起学费;高分考生回去复读则有3万元奖金。她被迫读了一年,稀里糊涂来了北大。

同样来自云南山区的凌雄也是“稀里糊涂”上北大的。他是理科生,公布成绩后,最钟爱的专业是北航的飞行器或者同济的土木工程。可他们高中学校从来没出过北大的学生,校领导找他谈话,老师也求他“冲一冲”。于是他填了提前批次,来北大学了冷门的小语种。

“我之前都不知道地球上还有这个国家。”他将目光投向课外生活,参加了不少社团。觉得这样离大家“都想要的那种生活”近些。

“那个蓝图是好的。可其实根本不适合你。”凌雄大一大二严重失眠,加倍地焦虑。

他还忙着创业赚钱。父母是工地上扛钢筋的工人,他想富裕起来。可他发现自己辛苦想的一些创业点子,要不一下被见多识广的同学指出并不靠谱,要不就是被人提醒类似的项目早已有了。即使遇到一些感觉能赚钱的好项目,有的同学能拿出5万元投资,可他没有这种闲钱。

最终,他在大学的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他借钱4万元买进茶叶,想卖给学校组织的会议和附近的餐厅。如今这些茶叶全部堆在家中,他不仅未能赚钱,还欠了债,父母帮他偿还了部分欠款。

邓风华说,过去相信成功学,觉得“不成功都是不努力”,可后来,他发现似乎还有一些比努力更强大的力量。他在这种力量下觉得迷茫——来之前只有模糊的规划,比如“要出国”“做很厉害的事”,后来这些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崔少扬相信努力一定有回报。他认为自己的好成绩换来了这个夏天家里更多的笑容。他在高中时也设想过大城市的职场生活,可想象力有限,实在想不到白领的日子是怎样的。相对确定的只有本科毕业就工作,好为家里赚钱。

邓风华的想法是慢慢改变的,老家一个早早结婚的伙伴喝农药自杀,邓风华不顾家人的阻拦去他的坟前祭拜,想不通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会死。

后来,他在老家又遇到一位已是农民工的儿时同学。对方和他说,自己在外打工了3年,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没攒下什么钱。如今工厂机械化,机器人取代了人,工资变得更低,他最近失业了。同学认真地问邓风华:“你学习好,我从小有问题就问你;现在你都在北大了,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

邓风华想了很久,给不出答案。

在北大,有很多外力拉这些农村孩子一把。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主任陈征微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北大的各类资助已能覆盖在校学生的基本需要,目前是进一步提供“非经济支持”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在陈征微看来,差距客观存在,校方能做的是尽可能缩小。比如近几年,北大为受资助学生开设了专门的国内外游学计划;还会邀请一些校领导、教授、知名校友和这些学生通信、聊天、吃饭。

西南山区长大的严泽在资助中心的帮助下,第一次去了福建,第一次到了日本,也在学生服务总队成了学生骨干,第一次谈成了合作——将留学生和英语口语能力欠缺的受资助学生们匹配,每周聚餐,给同学练习口语的机会。

去年,她在资助中心“燕园携手”项目下,和一位家境相似的学妹结成匹配对象,带学妹吃饭,绕着未名湖散步,给学妹学习上的建议,眼看着学妹从刚入学的胆小、害羞,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北大的生活总有退路。徐森内向,和别人玩不来,就埋头学习,因为“做物理本来也不需要社交”。他大二就去留学机构了解出国花销,发现仅仅是写申请文书就要收费3万元,加上考试培训和出国后更庞大的开支,自家“把房子卖了也拿不出”。结果他最终没能在硕士阶段留学,而是留在本校读研,打算到博士后阶段再公派出国。

曲小薇也后退了一步。她原本有机会留在本校读研,可一年的学费要2万多元,而去另一所“双一流”高校,不但学费减免,还有可观的奖学金。她的父亲劝她继续留在北大,她说自己“不想再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了”,把电话那头的父亲噎得说不上话。

“我们作选择,很难不计成本,要考虑性价比。”严泽说。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谢爱磊对4所985、211平台高校的2000名农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农村孩子在精英高校也能实现自洽——方式往往是将精力主要投入学习,放弃部分社交生活。

“北大的生活其实很舒服,很容易忘记困境。”这句话邓风华的理解是,大部分人想的是如何在夹缝中实现自己,而不是凿开缝隙。

他开始把目光投向成长的地方。他回山里做访谈,发现很多小孩不自信。一些家长觉得孩子考大学不切实际,更何况“供一个孩子要10万元,要是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就赔了”。对于从深山里考上北大的经历,即使当事人就在眼前,很多人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不相信。这种感觉他熟悉,自己读高中也遭受了很多反对,姥爷把父亲叫过去,说“读书花钱不如把房子修修”。

“即使现在,考上重点大学也是小概率事件”,邓风华反思,自己家虽然穷,但父亲重视教育;可就在临近的村镇,一些家庭还坚信“穷就穷到底,政府好管理”,他们指望政府发钱养活,并不鼓励孩子读书。

在他看来,很多农村孩子来到北大,一方面饱受贫穷的困扰,另一方面又在拼命逃避、淡化这种局限。有的人骨子里开始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觉得自己足够优秀或努力。可在他看来,就像自己没读过书的母亲说的,自己可能只是“走运到祖坟冒烟”。

在他家,姐姐学习本来也不差。小学最后一年,县体校来招体育生,村小的代课教师们以为招文化课的尖子生,就把姐姐在内,学校的前3名都送了过去。

体校没有围墙,一天上5节文化课,学生们每天找个坡道跑步。姐姐只半年就跑得双脚肿胀;平时上课也没人管,在二楼把1元钱丢下去,就有小贩把粑粑从窗户丢上来。父亲想给女儿转学,可又缺钱,也舍不得体校的补助。

农村粗粝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姐弟俩的轨道,邓风华是幸运的那个,上了北大。姐姐第一年考了一所不错的林业类本科,可农村信息闭塞,收到通知书才知道学费贵,一年上万元。为了给弟弟省钱,家里就让她辍学。摆了几个月的小摊,她“心里空落落的”,复读又考上了本地的师范院校。

即使到了今天,邓风华的村子里,每年有两三个读大学的后生,另外二三十个依旧选择打工。

在北大的某些课堂上,有个别老师说北大人就应该是“完美主义者”,去登山、滑雪、骑马,“过最好的生活”,农村仿佛不存在。但邓风华也庆幸北大是兼容并包的,不少教授会在课上讲,希望同学们关注三农问题。有老师告诉他们,《春天里》这首歌原本倾诉了底层的愤怒和不易,之后却被轻易置换成“自我奋斗”的表达。

邓风华逐渐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拍纪录片作业时,有小组做有关美食的精致片子,他就去拍“孤独的宿管员”,记录凌晨4点学生都在睡觉,宿管大叔一个人在阴暗的走廊里扫地,结果被全班认可,拿下高分。他开始关注农村和工人问题,看很多学术资料,身边同学也很感兴趣,时常交换意见。

“这所学校的可能性很多。”凌雄第二次创业,选择回到家乡,去农村开辅导班,教孩子们数学和英语。这次他不仅收获了一些财富,更得到了人们的感激。一个月里,他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看到他们掌握了原本近乎一无所知的拼音和乘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那种快乐是之前单纯想赚钱时没有的。

凌雄在北京偶尔做家教,看到北京的父母给孩子掏1小时一两百元的课时费,培养孩子各种课外技能。他会忍不住想到自己的童年:小学老师是年迈的代课教师,老大爷上课就让学生们自习,然后在操场摆桌子喝酒,再满脸通红地回来宣布下课。

在村里,除了他,同龄人没有考上本科的。三分之二的年轻人初中毕业就打工,很多已经有了孩子。他想了想,感觉自己走出来的主要依仗就是天赋。

邓风华去边远山区调研。他去南方山区拍纪录片,记录一位8岁上学的小姑娘。

他还去东莞的化工厂打工,看工人不戴手套就把手伸到化学试剂里干活,皮肤被腐蚀到干裂。有农民工告诉他,回老家不知道做啥,又买不起东莞的房子。

在学校里,他发现那些和自己父母面貌相似的校工们就住在学生公寓的地下室,他陪食堂阿姨跳广场舞,了解她们的生活。

他理所当然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家里土坯房,刚2米高,阴冷又潮湿,昏黄的灯泡让墙上的裂缝显得更明显,猪圈招引的苍蝇在家里肆意地飞。他那时在县城读书,食堂阿姨都心疼他穷,尽可能多给他肉。当时他又黑又瘦,胡子拉碴。

现在的他远离了云南的紫外线,变白净了,他感觉一些出身和自己相近的同学在和原生环境切割,和一位父亲是建筑工人的好友说起农民工的遭遇,对方淡淡的,觉得先把自己活好才能考虑这些。

南京大学的学者曾对江苏省内两所高校的近200位农村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半数人“非常愿意”或“愿意”成为城市人,相比之下,只有15%的学生愿意坚守农村身份。尽管有73.5%的学生认为“既然身在城市,就要适应城市生活”,但只有7.3%的同学认为自己“堪称一个城市人了”。

邓风华的父亲觉得,儿子想的东西有些奇怪,应该安心做教师。 “小学时,老师嫌他年纪小,不收,我就把我家饭桌摆过去,逼他们收。现在不行了,大城市,咱不行。”邓父叹着气说,忧心儿子心气高,其实能像女儿一样,当个教师,朝九晚五,安安稳稳就最好。

可邓风华不这么想。他希望农村同学们意识到,原生家庭并不需要逃离,反而是行动力的源泉。他说自己不再自卑了,尽管看待一些问题的角度可能和中产家庭的孩子相差更大了。可他清楚地知道,这两种认识方式是平等的,自己能为他们提供不同的经验,也能收获他们的尊重。

大四这年,邓风华带着几个大一的学生去云南农村探访。去的路上,大一学生一路欢声笑语,聊综艺和偶像剧。直到他们到山村小学,班里都是留守儿童,大学生们问孩子最近一星期开心的事有哪些,没人回答;一个月,还是想不出;一年,依旧是沉默。最终有学生颤着声说,爷爷死了,爸爸也3年没回来了。

返程的列车上,话题变了。这群大一的学生开始认真地琢磨起农民工问题,偶像被忘在了脑后。

无论是城或乡的孩子,大学这4年可能都是他们首次彼此深入接触的机会。农村孩子也很可能在其中收获值得欣喜的改变——比如严泽,她觉得自己愈发自信了,做事细心、负责,她收获了很多认同,又在锻炼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和人沟通。

“我走的是我的父辈从没走过的路,全都是我自己在试。”严泽会觉得,来北大前,自己是狭隘的,只想“过好日子”。可看到身边一些同学,才发现对某个事物的兴趣,或者对群体关心才是持久的动力。

邓风华自己的家庭也在改变。他们家以前算是村里的破落户,现在姐姐当上了老师,给家里修了几间新的砖房,买了电视,装上了太阳能。他考上了北大,更让这个家庭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一户,亲友们开始把孩子们在假期送来,让他们跟着姐弟俩聊天、学习。一些原本想让孩子辍学打工的父母看到了这家人的变化,也渐渐改了主意。

另一面,原生家庭带来的身份也长久地影响着这群学生。曲小薇今年毕业,没回家,直接去了研究生的学校继续学习,主要为了省下回家的路费。她认为硕士毕业后去昆明工作,是适合家境的最优解。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计毕业生去向,也发现农村学生的流向特点鲜明:他们出国深造的比例大大低于全校平均水平,更加稳定、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及较高保障性的国企和事业单位则是首选。

曲小薇坚信,原生家庭的影响不会抹除。她希望以后赚钱,给老家的小学捐一个图书馆,再给村里装上路灯。凌雄则已然工作,身为选调生前往基层。在家乡开办辅导班的经历让他觉得,能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类似的烙印也留在了崔少扬身上。他就要开学了,资助都已到位。可他最挂念父亲的身体——父亲最近总感觉肚子里“有气泡”,很担心,却还是不肯去医院检查。这成了崔少扬的心病。他也还清楚记得贫困的滋味:自己600度近视,父亲曾省下治疗肾结石的钱给他买了眼镜,他却不慎摔碎了——他痛恨自己,从此再没配过眼镜,不得不凑近看很多东西。

自认“融入”还不错的严泽也清晰地记得贫穷带来的不适感:小时候,她沉默地听朋友讨论麦当劳、肯德基,插不上话;再长大些,同学们问她牙不整齐,为什么不去矫正,她哑口无言;到了北大,开学后会有同学说自己暑假在洛杉矶,或者寒假在旧金山吃到了很棒的甜品,但现在,自信的她放下了这些。

邓风华已经克服了落差感,他在乎深山里的老家,也想改变它。家里只有铺太阳能的屋顶信号好——假期,他抱着电脑坐在屋顶上学习。夜深,绵延的山漆黑,万籁俱寂,头顶的星辉洒满夜空,电脑荧屏闪着光。(文中北京大学学生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