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御龙在天祈福台在哪里(本周之星 | 释一尘:从长安出发·甘南行记)

导读 御龙在天祈福台文章列表:1、本周之星 | 释一尘:从长安出发·甘南行记2、世界刘氏宗亲祭祖大典在鲁山隆重举行3、RR · PEOPLE | 鹤鸣九皋:鲁晓波的艺术世界4、吃着粽子赏古

御龙在天祈福台文章列表:

御龙在天祈福台在哪里(本周之星 | 释一尘:从长安出发·甘南行记)

本周之星 | 释一尘:从长安出发·甘南行记

“本周之星”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重点栏目,每天经由一审和二审从海量的原创作者来稿中选取每日8篇“重点推荐”作品,每周再从中选取“一周精选”作品,最后结合“一周精选”和每位编辑老师的个人推荐从中选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发推荐语和朗诵,在中国作家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共同推介。“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同时参考本作者在网站发表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是对一个写作者总体水平的考量。

——栏目主持:邓洁舲

本周之星

释一尘

释一尘,原名刘忠涛,陕西旬阳人,陕西国画院理论家、陕西画院联盟执行秘书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现挂职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美术史论研究工作。陕西省人文社科类重大学术研究项目:陕西美术考察研究系列丛书?长安风格《唐?王维研究》《北宋?范宽研究》《华山研究》《大写意研究》等书籍执行编著。

从长安出发·甘南行记

朗读者:王晓巍,有声广角主播,本栏目音频由品读有声工作室制作。朗诵片段为蓝色字体部分。

总想从长安出发,沿着张骞、玄奘等先贤的足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那满载辉煌的甘南大地,以致敬岁月里的孤勇者。一路走来,歪歪斜斜的履痕,印满生命里不寻常的邂逅。

从人类诞生初始,人们一代代直立着、孤独地不断前行着,离生命原质的土壤越来越远,于是窝穴变成了房子,群落变成了城市,火把演化成诱人的霓虹。大自然是我们最先也是最终的归宿之地。每每回到浮华、喧嚣的城市,穿行在弥漫着躁动气息的大街小巷,我又总会听到甘南那撩魂拨魄的召唤。

为什么“甘南”总让我挥之不去?为什么我的内心总是充满纠结充满矛盾?究竟是什么让我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为之欢笑、为之哭泣、为之忧伤、为之痴情、为之忘怀?

——题记

火车从关中平原驶出,过秦岭,频频在隧道里穿梭,一路渭水相伴,与我的家乡陕南地貌类似。只是流经陕南的汉水清澈如明镜,而渭水浊黄似泥浆。想起唐代诗人贾岛的两句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从诗句中可以揣度,那时,即便是秋天,渭水水位也是很高的,水流量更不会小,不然无从得来“秋风吹渭水”的意境。但如今,我们只能看到空旷的河床,仿佛一位有着无限往事却什么也记不起来的临终老人。

陡然一片绿洲,树木葱茏,花草明媚,便到了甘肃最为富庶的天水地区,天水不同陕南的温婉沉静,也有别于陕北的粗犷豪放,独具韵味。关于天水命名有两种说法,都跟汉武帝有关:一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上)曰:“五城相连,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在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二是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相传秦末汉初,邽县遭逢大旱,民不聊生,突然一天夜里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干涸的土地上裂出一条大缝,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缝中,形成了“天水湖”。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知道了,他就在元鼎三年下令把新设的郡建在邽县北城的湖边,命名“天水郡”,天水便从此得名。

在中国,但凡名山大川,定有名寺,麦积山也不列外。因其形似麦捆堆积起来的巨型麦垛,若鹤立鸡群般屹立于陇南大地上,宛如接引仙人登天的阶梯,又如玉帝在人间的都城,故后秦皇帝姚兴命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主持凿山修建千崖万像,后转崖为寺,历经千年风雨,乃成秦州胜景。

这个用泥和棉花、头发、蛋清雕塑的石窟高挂在半天半地的山腰间。如此规模宏大的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都是凌空凿建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从远处眺望,异峰突起众峰环,有睥睨万物,舍我其谁之气概。周围层峦叠嶂,云海泛波,依鳞次栉比的佛龛而建的栈道蜿蜒曲折,恰逢雨天,雾霭朦胧,忽隐忽现,宛若游龙,又如玉带般缠绕在山腰,如梦似幻。有人说,它是佛从遥远的西域走向中原时留在秦川大地的一个巨大脚印,是佛的遗迹,是时间、心灵和手艺的遗址。

车行景移,山上的植被渐渐由灌木变为草丛,由深深密密的草变为疏疏淡淡的草。车出天水,进通渭,很快就到了兰州。为了赶路,我们没在兰州做过多停留,直接前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的刘家峡。抵达刘家峡库区时,已近黄昏,太阳在西边高悬,挥洒最后的辉煌。水库碧水万顷,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嵌于赤红的山间。曲折的公路一直沿水库绕行,让我们有机会见证这高原明珠的全貌。

刘家峡地处黄河上游,含沙量很高的支流还没有在此汇入,黄河饱含了高原清澈纯净的雪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在这里成就了万马奔腾般的倾泻,直到汇入水库归于平静,宛如处子卧享群山的怀抱。

曾经读到一段文字:“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海。”后来才知道这里的河特指的就是黄河,而“积石”就是炳灵寺石窟所在的积石山。说的是大禹治理黄河,从积石山这一段开始疏浚,经过河南洛阳的龙门,最后流入渤海湾。而地处“积石”附近的刘家峡,正是大禹导河的开端。奇的是,所谓天下黄河向东流,偏偏大禹劈开的刘家峡这一段,却由于地势的原因,转头向西流去,其下又劈开盐锅峡、八盘峡这几个关隘,过五关斩六将才一路向东汇入海,刻下了中华地质、地理史上不朽的一刀。

历史的烽烟随着黄河的滚滚涛声流走了许多辉煌往事。当年,禹王在刘家峡劈开的锋利如刀削般的巨石坚壁,经受了寒冰利水冲刷千百年,依然锐利如初。到20世纪70年代,他的后裔们又在他劈开的三道峡谷上筑起了一座伟大的水电枢纽工程。可以想见,在如此坚硬的石山石岭中劈开三道峡谷,其工程何等浩大艰巨,这就不仅仅是神话传说,而是现实中的惊人力作。

夕阳渐渐钻入云中,在天空铺开大片绫罗的地毯,迎接夜的天神下凡。

水库在落日的映照下变幻出千般姿态,一切语言的描写似乎多余,此刻只待大自然随类赋彩。“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此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去甘南?就是为了那诗和远方!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康熙十九年,陇西秀才王荷泽到炳灵寺游玩,写下了名篇《灵岩寺记》:“突兀险仄,总不可名。而漓水之七星岩,大轮之罗汉峰,与湘楚之语溪,姑苏之虎丘,据余所见,咸皆不屈,而苍莽则番境也。”以盛赞炳灵山水风光,且另有一番西部审美意象。

炳灵寺石窟的造像始于西秦,那一尊尊面目清秀的佛像和大大小小的供养人,明确地提示着繁忙的古丝绸之路年代。从地理坐标来看,炳灵寺石窟是古丝绸之路的要津,前秦乞伏氏在此修建的“黄河第一桥”,使得这里一跃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后历经风雨,桥自然是踪迹全无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但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他用信仰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先辈,为丝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保佑祈福。遥想当年,车水马龙,隋炀帝走过,文成公主走过,玄奘走过,进入吐蕃和西域的无数边塞诗人也走过,而络绎不绝的商人更是鱼贯而行。

炳灵寺是藏语“十万佛州”的译音,这是多么漂亮的名字。十万佛居住的地方,一定不是一座寺院,不是一座院子,而是佛的村庄,佛去佛来,在天上人间往返。

由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窟组成的炳灵寺,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挤挤挨挨的石窟里有很多眉目慈善,衣袂飘飘的佛端坐其中,像凡尘的房舍,像佛的村庄,就算十万佛都居住在这里,也不会拥挤,依然宁静。在原始社会,凡尘之人也住在洞穴里,也是这样栖居在石崖之上。可见天上人间,总有相通的地方。

我不是个真正的佛门弟子,并不能真实领会奥义晦涩的佛理,因缘际会近年来与佛家三宝略微地亲近了些。当面对这无数的佛,我此时好若有无可名状的静谧滋生,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我在洞窟内虔诚地看着工匠雕琢他心中佛国他乡的神话故事。

微风轻拂石林,我们走出石窟。仰望姊妹峰与河对岸的万笏朝天群峰,山对着山,崖对着崖,山高可倚天,面前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去。

回望炳灵寺,遥想那奔波在丝路上的古人,他们袭着一身风尘拖着疲乏身体路过这佛境时,在这些石窟中礼佛,思考着何谓万法皆空。佛曰放下,唯有放下才能脱离六道轮回的苦厄,此间一切已与前人毫无瓜葛,去者已去,唯有这些大大小小的佛窟成为了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在穿越着岁月的沙盘,默然凝视着大千世界。

当信徒们跪拜完毕,从泥土中爬起来,掸去身上的浮尘,头也不回踏上数千公里的远行之路,也许几十年都不会回到家乡,只有佛的信念还在梦中萦绕。

远行,伴随着驼铃声声,马蹄得得远行,直到穷尽岁月的余生,才方知纭纭众生里的繁,苍凉大地中的小,百里红尘内的孤独。

一座以大夏河命名的城市,安详如生命的渡口。

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仿佛在耳畔萦绕。我自纷繁都市走来,沐浴在大夏河睿智的灵境里。桑烟袅袅,哗哗夏河水伴着拉卜楞寺的真经在耳边流淌。我绕着这城,这寺,如绕佛塔,如绕佛身。隐秘的真言从心头涌起,穿山渡水,穿云裂月而来。

空中,浮动的雪花伸手可触,吉祥的经幡与风儿耳语,佛陀的光芒把慈爱洒满苍穹。地上,院墙巍巍挺立,垒起佛音阵阵。白土垣稳稳扎根,串起经文声声。古树翻墙而出,诉说悠远的繁盛。石板平整延伸,铺就转经的平坦。

红衣僧侣随处可见,或结伴而行,或围坐闲谈,或独坐沉思。还有随处可见的年少年轻的僧人背负书卷米粮行装,穿街过市,嬉戏打闹,举动与高校的学生并无两样。他们穿着僧袍相互追逐,矫健如豹。擦肩回眸时,双眼明亮如星,笑意闪闪发亮。一位年纪幼小,可爱软萌的小学僧,离群索居蹲在院墙一角,低头咬牙沉思,双眉紧锁心事;又不时抬头看看来来往往的人群,茫然寻找什么。这身影和眼神更是令人内心柔软起来。

无人、寂静,伴着他们的是一方院墙。他们每个人的心中,或许在等某一个人,等一个永远也等不到的人。或许在守着某一件事,守一件久久放不下事。独坐、静候,直至天色昏暗。

大夏河在拉卜楞寺前蜿蜒流淌了三百余年。晨钟暮鼓,一代一代的僧人诵经声,持咒声,汇入了流水之中,凝聚成不朽的真言。这河亦如恒河,见证着无数高僧大德的自我砥砺和证悟之路。

出院落,爬上对面的凤山,俯瞰拉卜楞寺,金光闪耀,气势恢宏。龙山脚下,有一处白色房屋,一红衣喇嘛手持念珠,步履悠然。以及夹杂在风雪中的诵经声,转经声,声声虔诚,仿佛雄鹰从高空飞过,带着风声。

藏民也是这里最重要的风景。长长的辫子、黝黑的皮肤、深邃的眼窝、高挺的鼻梁、鲜艳的服饰。在雪地里、甬路间、殿堂边,总有他们虔诚祈祷的身影,渲染着佛境神圣的氛围。人们把虔诚转进了经筒,将希望留在了心中。还有一众在积雪中匍匐前行的善良灵魂,一步一长头,五体投地,将内心对佛法、神灵的虔诚全投到那一丝不苟的跪拜中去。

证悟的人,睁眼望去,这烟火迷离的人间,不过是一场盛大的孤独,充斥着虚妄的狂欢。爱与恨两两相望,美与丑并道而驰。我们用尽一生气力将自己从人世剥离出来,又再融入进去,如此才完整无憾。

此情此景,万转思绪渐渐清晰起来:藏民们苦苦追寻的佛,就在他们追寻佛的路上,就在他们心中。众生是佛,佛就是本心。可是,本来通往本心宽阔而直接的路,被尘世间的杂念和欲望引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难以辨认。

僧侣也罢,藏民也罢,生于斯,长于斯,一切自然天成。对于看客,处处是风景。于他们而言,皆是生活。

别了拉卜楞寺,继续西行数十里,桑科草原近在眼前。

这是个令人心胸开阔得望不到尽头的高山草原。路边一处湖畔,云悠悠,草萋萋,水映群山,在这里天高却不云淡,云朵都是浓浓厚厚地飘飘荡荡在湛蓝洁净的天际之上,大得似乎都可以随手扯下披在肩上。我们顾不上高原反应,在草原上尽情跳跃、欢笑,平日里的斯文和矜持都一扫干净。可俯身低首间,耳边仿佛又听到了格萨尔王的战马在桑科草原上啾啾嘶鸣,眼前仿佛又看到了格萨尔王在桑科草原的远山上矫健驰骋。

目的地是迭部县,而桑科草原距离迭部还有二百余公里,一路海拔基本都在3000米以上。时已不早,牧民开始驱赶牛羊归巢,袅袅炊烟召唤着离家晚归的人们。为了不走夜路,我们一路飞驰。

扎尕那不是寺庙,但始终保持着一颗普度众生的佛心。

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修饰走进扎尕那时内心的震撼。在秀峰环拱之北,在牧歌漫洼之上,巍峨恢宏的光盖山石峰嶙峋峭拔地插入天穹,突兀地打断了人间生活的绵续,决绝地隔离了尘世流音华韶的干扰,无私地安放着众生漂泊的灵魂。

挺拔的云杉一层层沿着山脚极富层次地向上延伸,或许是生命畏惧神灵的威严,快到山顶时,就只剩下白色的岩石。大神涅甘达娃就住在那里,在顶峰铺开了银白色的双翼。既然是神的栖息之地,则无须以什么固定的形象出现,或者以任何一种形象出现都是那样顺理成章。

山脚下,鳞次栉比的藏寨被对面山谷豁口穿透出的几抹金色霞光拂过。房前、屋顶、村前、村后被早起村民点燃的缕缕桑烟、被这和煦灿烂的霞光一抹,顿时变得缠绵悱恻,似梦似幻。

梯田层层叠叠,嘛呢经幡迎风猎猎,寺庙白塔在这飘飘欲仙、如泣如诉的桑烟缥缈中朦胧似雾,若隐若现。成群的牦牛绵羊,在田间地头悠闲地觅食吃草,还有那悠远的鸡鸣狗吠划破天地的岑寂,在村庄上空荡漾。眼前的一切,让每个置身现场的人有时空穿越之感。这祥和的画面,虔诚的信仰,无不展露着这片被誉为现世桃花源的隐逸旷美。

扎尕那的天空是湛蓝的,蓝的让到过这里的人重新理解蓝色的定义。扎尕那的天气更是无比随性的,转瞬之间的风起云涌,幻化无穷,巨峰在瞬息万变中则时隐时现,使得烟云与山在这里恒久的缠绵。

一场急雪突袭,让嬉游的云烟瞬间就消逝得无影无踪。雪霁过处,一座直插云天的山峰进入视野,这座神山耸立在皑皑白雪之上、蓝天之下,山巅皓白如银,闪着奇异的寒光。在众山环抱中,这座擎天拄地的高峰就像一位冷峻威严的白发君主,她傲然挺立,昂首向天,在光芒的洗礼中接受众臣的朝拜。

她肯定知道,尘世间又有一群身份复杂的人来到这里了,但她也早已习惯,所以直到我们住进了山脚下的藏族民宿,她依旧冷冷地矗坐。

我想,这次的到来,恐怕又要在魔幻和现实之间徘徊了。

当晚霞余晖普照大地的时候,在湛蓝的天幕下,反射出一条金色的光带。苍穹间剑气飞舞,劈开山巅的一角,一层层,一缕缕,一道道,在山腰雪雾间与藏寨饮烟映衬下变幻出瑰丽的神秘景象,透露出莫测的古老玄机。

恍惚间,我听到一种声音,一种让心灵得到抚慰从而归于宁静和肃穆的声音。是风的微歌?水的细语?还是色彩的吟唱?光的竖琴?抑或是由这一切天籁合成的自然之圣乐?这声音来自烟云迷漫的远方,来自重门掩闭一般的山峦沟壑。我茫然四顾,却又凝神倾听。我被这安宁祥和的氛围笼罩着,犹如沐浴着清风和阳光,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幸福和感动。

我仿佛看见,在那高远深邃的天空里,在那飘逸的云雾中,飞翔着无数快乐的神灵,是他们御龙而行,在浩瀚的苍穹里牧歌。这样纤尘不染的天,这样纯净无瑕的云,这样潺湲清澈的溪水,这样直插云天的山峰和宁静的村落,不正是神灵们居住的地方吗?

扎尕那是心和灵魂的居所。扎尕那的人们朴实勤劳,与世不争,没有太多欲望,平平淡淡地生活着,这就是生活的最好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不同的时节,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相同的环境下,重复着昨天的自己。质朴的人民,重复着上一辈的人民的足迹,将自己最优良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将扎尕那的神秘,神山的祝福,自己的故事一直流传下去。

扎尕那的自然美是缄默的,但这种美建构了一个开放大气而智性的高塔,我们须仰视才得以窥见。再回首,扎尕那云霭迷离,峰峦叠翠,锁住了那条幽深的秘境,也关闭了那个蕴藏了无限寓意的神性所在。

猛然又想起徐志摩的诗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扪心自问,我带走了什么?我在那神性的所在留下了什么?

我只知道,扎尕那以及扎尕那的众多生灵们,值得我在灵魂深处日日面对,阅读并思考。

后记

走进甘南,顿时就会感受到这片精神高地充满了极度的诱惑,一旦掀起她面纱的一角,就会让人九死不悔地投入她的怀抱,就会本能地流泻出潮涌般的激情,虔诚地向着博大圣洁的皇天厚土顶礼膜拜。

甘南,是英雄的土地,是睿智的灵境。那里曾上演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凝聚了无数的梦想。那优渥的土地,埋藏着最伟大的英雄的尸骨,也埋藏着最温柔的爱情和浪漫。那众多的寺庙、佛窟,是多少美好的化身,引领古今的信徒走向极乐的来世,再无烦恼,再无分分合合。那西去的商队,东来的驼铃编织成了文化融汇的七彩丝带。

当我仰望着甘南的那些文化、自然遗存时,一切喧哗与骚动,一切纷争与困扰,一切争夺与倾轧,一切欲望与贪婪,一切失落与懊恼,人生的一切一切,包括光荣与梦想,就会在一种灵魂的悸颤中全然消隐无踪,瞬间失色。

在功利主义正在审读着一切价值(包括我们的文化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今天,当我在甘南之旅中饱览精美绝伦的景致的同时,眼前总会晃动着桑科草原上行走的那些或沉凝或活跃的影子,耳边总是回映着他们吟哦的跨越,踏破幽冥的绝响,也就刻骨铭心地理解了关于生命、关于创造的价值、神圣和尊严。于是我便为之情动,内心深处就不停地咀嚼着挥之不去的一切,试图寻找出那些先贤对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准确意义和基本价值。

循着前人的履痕、破译历史奥秘的逶迤足迹,我由长安出发,一路走向了拒绝萎顿生命的山地高原,走向了欣然接纳信仰的大夏河,走向了诞生英雄、传唱英雄的桑科草原,走进了抚慰灵魂的栖居地扎尕那。于是便捕捉到在中华民族繁衍不息的那束审美冲击波。

我清晰地感觉到,内心那由城市挤压的一个潮湿发霉的角落,正冲着甘南大地敞开,正向着甘南的高原阳光曝晒。晒得我阵阵作痛也兴奋无比,脑海里就不由地涌现出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一支支商旅跋涉于甘南大地,高山、古道上留下串串足迹,声声驼铃打破了一路寂寥;于是久闭的心界缓缓打开,许多历史中的情景和细节一一重现,甘南之行的点点滴滴,沿途的人与自然、人文、历史便在我的指缝间汨汨流淌。

本期点评1:

谭 杰

我们为什么出发?以何种姿态行走?我们将至何处?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偏爱寄情山水,由山水地理而作的传世名作也熠然璀璨。《甘南行记》作为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从诗意不断丧失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和土地,在山水地理的浸润和感染中,在历史和现实时空的追溯和游走中,祛除繁华喧嚣与内心芜杂的干扰,完成精神的重唤与洗礼。

由长安出发,火车过浊黄似汤的渭水,进入温婉沉静的天水郡,车过麦积山石窟,出天水,进通渭,到兰州刘家峡,在禹王开山劈谷的传说中展现自然的神奇伟力,见证当代水电枢纽工程的重工力作,探访炳灵寺、拉卜楞寺,感受历经繁华、洗尽沧桑的佛性的照拂和信仰的净化,过诞生英雄、传唱英雄的桑科草原到达隐逸旷美的扎尕那,在山地高原的旷景和生命力中,感受灵魂突破樊篱。一路走来,车行景移,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书写甘南地区的山水地理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作者引经据典,展开了关于历史、人生、文化等各方面的思考;借景抒情,将主观的情感、人文感怀、思想省察投射到客观的山水风景之中;望景栖心,通过自然诗性的语言表达以及对山水人文的精细描摹,消解社会焦虑和时空辗转所带来的沉重,揭示山水地理之于现代人的意义和价值。

“直到穷尽岁月的余生,才方知纭纭众生里的繁,苍凉大地中的小,百里红尘内的孤独。”在历史和时间的长河里,在自然和人文的滋养中,重拾生命原质,寻到精神释放和肃静的归处。

(谭杰,鲁迅文学院教研部副主任)

本期点评2:

刘云芳

游记不好写,看似容易下笔,但写好了却很不容易。这是我与很多文友交流后达成的共识。然而,文人墨客出行游览,也难免会蠢蠢欲动,想借此在笔端留下点儿什么印记,将脚印编织成文字,于是,便形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游记。以我在原创频道审稿的经验进行一次总结,通常,大多数的游记有这样一些特点:流水账式,事无巨细地交待出行的种种;资料堆积式,将各种传说、资料叠加在一起,让人怀疑作者所谓的游览是在网络上进行的;过度抒情式,空洞无我,但内容却像是通用式的,仿佛将地名改为其他地方亦没有什么不妥……基于这样一个现实背景,在网站看到这篇《从长安出发·甘南行记》时,其行文笔法、其语言腔调、其悠远意境无疑让人眼前一亮。

作者释一尘书写了从“长安”到“甘南”一行的所见与所思。开篇就说明,要“沿着张骞、玄奘等先贤的足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那满载辉煌的甘南大地,以致敬岁月里的孤勇者。”与普通的游记不同,这篇文章似乎一直在努力做减法,将行走过程中的诸多琐事尽可能简化,使“甘南行记”看上去更像心灵感受的轨迹,可以读出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精神脉络。而文章中的语言充满了诗意与想象,显示出作者丰富而饱满的情感,颇具美感。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联系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古人的造化与作为,也涉及当下眼前人物的处境以及看到的所有景致,不刻意拔高,也不盲目抒情,是一种平视的客观的态度。其间,历史典故的运用丝毫没有资料的堆砌之感,这几者之间的过渡、融入都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如行云流水一般。并且,在整个行文过程中,作者的思想一直都是在场的,因而所言说的内容更加令人信服,让你不由自主也随着他的文字从长安出发,感受着渭水的魅力一路向前,去往天水、兰州、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的刘家峡、大夏河、拉卜楞寺、桑科草原、扎尕那……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似乎吹过他的风,也透过文字吹在你的脸庞。作者以真诚的态度、动人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他在这段游览中的轨迹以及他眼中的世界与他心中的思考。而本篇文字向我们呈现的那些景观的描写用词非常精准,多用短句,干净利落,比较讲究。后来,看过简介,便明白了,作者从事美术研究,因而那些描写表现出的独特审美是一种带有美学意义的表达,意境深远。

在我看来,好的游记一方面能将人带向远方,另一方面能将人带向内心。走向远方自然是随着作者与的文字远行,而走向内里就是能随着这“远行”引发个体的思考。我觉得,这篇 《从长安出发·甘南行记》具备这样的特质。

(刘云芳,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释一尘的作品

往期推荐:

本周之星 | 蒋康政:慢慢灌浆的生活

本周之星 | 孙同林:抚摸旧时光

本周之星 | 弍晓姐:我们用身体里的光,照耀着朴素的日常(组诗)

本周之星 | 孙骏毅:咬秋(外一篇)

本周之星 | 惠永臣:大地是铺展开来的唐卡

本周之星 | 陈华:寒葱河

本周之星 | 王亚迪:隐去大地、星辰,和黑色的记忆(诗7首)

本周之星 | 刘玉红:花花鸟儿绿翅膀

本周之星 | 《红棉》:纸城堡(节选)

本周之星 | 张诗青:大地正开出苍茫的野花(组诗)

本周之星 | 叶青才:临水而居

本周之星 | 孙婷:物事

本周之星 | 孤舟:几钱换得一寸光

本周之星 | 李汀:虫儿飞

本周之星 | 陈登:盐湖笔记

本周之星 | 徐作仁:乡村爱情(四首)

本周之星 | 韩春山:志愿者

本周之星 曹洁 | 耳窑:河流生长的耳朵

本周之星 | 贾东旭:候鸟的翅膀划过夏日门槛(组诗)

本周之星 | 许起:拍甲鱼

本周之星 | 李日清:花开的声音(组诗)

本周之星 | 冷梅:内湖简章

本周之星 | 陈伟芳:指尖上的红

本周之星 | 阿未:诗十首

本周之星 | 蔡欣:梦有81斤重

本周之星 | 钱金利:虫子的忧伤

本周之星 | 弋吾:月光的疼痛(组诗)

本周之星 | 赵华奎:纸上春水(组诗)

本周之星 | 黄爱华:1982年的风车

本周之星 | 《群岛》:阿黑离家以后

本周之星 | 予衣:挂月亮的人(组诗)

本周之星 | 桥上听风雨:森林的味道

本周之星 | 小雪人:白茯美(外五首)

本周之星 | 嘎代才让:宗角禄康(外一首)

本周之星 | 马有福:青海花事

本周之星 | 北君:种植一盆内心的阳光(组诗)

本周之星 | 张粟山:京城寻屋记

编辑:邓洁舲

二审:刘雅

三审:陈涛、王杨

世界刘氏宗亲祭祖大典在鲁山隆重举行

从一年一度在新郑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到在鲁山举行的始祖累公祭祖活动,无一不彰显出炎黄子孙和姓氏宗亲们寻根溯源,不忘根本的古训和夙愿。

4月19日,己亥年世界刘氏宗亲祭拜始祖累公大典活动在鲁山县昭平湖景区的刘氏姓始祖苑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刘氏宗亲代表近千人,心怀对先人的虔诚和感恩祖国强盛之心,参加了祭拜祖先仪式。

今年的祭祖大典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虽然不逢五年一大祭的习俗,但也阻挡不住来自全国各地龙的传人——代表刘氏宗亲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来自马来西亚、广东、湖南、上海、山东等地的刘姓代表团成员,以及平顶山市刘氏文化研究会各县区的刘氏宗亲代表千余人,先后在始祖累公像前祭拜上香,缅怀先祖英灵,感恩社会和平。

据了解刘氏一族系出唐尧,受封于刘。始祖累公的御龙精神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先皇五帝和汉室后裔。刘氏后人也秉承着御龙精神一脉相承的华夏文化,保持着优良传统,在世界华人中为中华复兴和世界和平做着应有的贡献。

平顶山市刘氏文化研究会正是传承姓氏文化中的同根、同祖、同源与和平、和睦、和谐联系在一起发扬广大,才得以在全球刘氏寻根问祖中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自2004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刘氏联谊会并举办祭祖大典以来,世界刘氏活动在平顶山的影响巨大。本次祭祖大典,本着节俭办会,隆重又不失祥和的原则,体现出新时代爱党、爱国,重情相融精神。

通过祭拜过程中的恭读拜文,净手上香,行施拜礼,祈福中华,天地人和。表达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深祈福 。

一年一次的4月19日鲁山祭祖大典,也吸引海内外刘氏宗亲到河南寻根联谊,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为传播“根在中原,河南老家”的中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RR · PEOPLE | 鹤鸣九皋:鲁晓波的艺术世界

在中国传统的认知观念中,鹤自古以来就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寓意,它的习性与姿态一直给人以性情高雅、仙风道骨的精神隐喻,无论是文人士夫、豪门贵族还是民间百姓,都将其视作儒雅、廉洁、高尚、长寿、自律的人格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儒雅高洁的精神期冀。

培根在《论美》一文中认为:“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1《诗经·小雅》中亦有诗言:“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2鹤虽然远离俗世,栖息于山野湖泽,但无论历经多少沼泽泥潭,总是给人以一种孤高俊逸、优雅靓丽的视觉姿态与精神品格。这就如隐匿于江湖的士人君子一样,清心寡欲而与世无争,崇尚自然而又安贫乐道。

鲁晓波《绰绰风姿》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鲁晓波《丹霄之鹤》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一

鹤鸣九皋:鲁晓波的艺术世界

世人皆知鲁晓波先生痴迷于画鹤,他从九十年代至今的艺术创作,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与鹤有关的题材,其艺术创作独钟情于鹤,非鹤而无以成其画。无论在绘画图式与语言风格上,鹤已成为画家一种稳定的形式观念与范式。张载言:“人本无心,因物为心。”3可以想象,他对于鹤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何其的痴迷与投入。他自己曾说:“鹤在艺术中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境界。”“很喜爱经典的传统绘画艺术形式,钟情于鹤,也是被它的清雅所打动,被它的逸达所感染。”4

鹤在体态气质上是一种有趣的涉禽,头小而喙尖,颈长直,脚细径,栖于陆,翔于云,自古就谓之“一鸟之下,万鸟之上”的仙禽,亦名露禽。鹤的形态举止高雅,行为高洁,历代文人画家皆以鹤“晦迹林壑,飞则一举千里”、“鹤寿千岁,以极其游”、“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等特点,寓喻士人君子好贵而圣洁的精神与人格品质,以及在文化寓意中的祈福象征。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认为鹤是行不失信的隐士,是士大夫“高逸”精神境界的象征;宋代学者陈岩肖亦在《庚溪诗话》中称“众禽中,唯鹤标致高逸……”5随着历史的演变与文化的积淀,鹤在被隐喻为清雅高洁与人格言志的象征之外,还是国家国运昌盛与吉祥安泰的象征,亦有民间益寿延年的祥瑞寓意。

鲁晓波《鹤竹》,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代都不乏以鹤为题材的名作精品与画鹤大家。历史记载最早以鹤为题材的图像始于西汉,例如曾候乙墓出土的“鹿角立鹤”。到了唐代,鹤不仅成为文人士大夫标榜儒雅高洁的意象符号,也成为人们精神认知中的瑞禽,在唐代的诗词和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大量以鹤为题材的作品。可以说,鹤是超越阶层价值认同观念的祥瑞题材,无论是文人绘画、宫廷院派还是民间工匠图案,都大量采用以鹤为题材的图像,如各种“驾鹤图”、“放鹤图”、“咏鹤图”、“云鹤图”等等。《历代名画记》记载唐代薛稷为专门画鹤的名家,目前能够见到唐代绘画作品中的鹤有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以及散见于各种墓室壁画中的瑞鹤图像;到了宋代,宋徽宗的《瑞鹤图》,更是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世人皆知的经典之作,此外,宋代耀州窑的青釉瓷器中还出现了大量“仙鹤展翅”、“仙人骑鹤”、“群鹤穿云”等吉祥图案纹样;受唐与宋对鹤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宋代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精神导向。元明清以来,画鹤、咏鹤、养鹤,成为文人雅士之间的时尚之风,例如钱选、王渊、陈琳、边文进、吕纪、沈铨、郎世宁、石涛、吴昌硕、华喦、虚谷、赵之谦、任伯年等画家,都可以称之为画鹤的高手,他们把鹤视为人仙之间的出世之物, 以鹤寓意文人士大夫精神上的飘逸孤玄,成为中国文化在持续传承中一种超迈旷达的精神内核。到了近代,画鹤出现了多元融合的各种表现方式,既有齐白石先生画鹤的“似与不似”,也有林风眠先生《秋鹤》的“线之韵”,吴冠中先生融抽象与具象的《鹤舞》作品。

林风眠《秋鹭》,49cm×69.5cm,纸本设色, 1975年,上海中国画院收藏

纵观这种历史演变,从现代认识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画中以鹤为题材的艺术表达,亦经历了早期图像的本体论,即把作为表现内容的鹤与对象的鹤视为密切相关的东西,甚至是同一的东西;其后是画家把鹤作为一种精神符号与观念图象在作品中的表述;19世纪以来,中国绘画在语言上萌芽了语义的现代转向,无论是本土的虚谷,还是留学归来的林风眠与吴冠中先生,都留下了让后人痴迷的以鹤为题材的作品,例如虚谷的《松鹤延年图》、《梅鹤图轴》、林风眠的《秋鹤》、《白鹤》以及吴冠中先生的《鹤舞》。这些作品的迷人之处,正是在绘画语言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对传统艺术图象有所依约、递相传授所带来个体艺术语义自觉的结果。

吴冠中《鹤舞》,70x140cm,纸本设色, 2002年,新加坡美术馆藏

鹤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绘画题材,对于画家而言,虽然是循古之风规, 美共念,其道业易成。但一旦自身没有具备足够强大的气场,大多数画家会非常容易被其吞噬。古人言抑扬最难得,是抑自己,扬古人?还是抑古人, 扬自己?亦又什么处是抑,什么处是扬,对于以鹤为题材的画家而言,是横亘其艺术创作面前最为巨大的挑战。

与虚谷、林风眠与吴冠中等前辈一样,鲁晓波先生的鹤画,强调绘画语言在视觉传达上的个体直接体验。迅疾涌动的线条,常常以闪电般的速度单刀直入、绝不迟疑,毫不畏首畏尾,给人以一种自由、明快、率真、生鲜与热诚的写意体验,充满着灵快、涌动与飒飒生风的现代视觉势象,完全有异于传统文人绘画中线条的一波三折。鲁晓波先生这种抑扬恰当的视觉语言,是以笔线的涌动作为个体艺术语言的自觉,来回应中国画内在的写意精神,其事为新音,实为绍述。

创作于2017年的《清风》作品,两只仙鹤倾斜傲首的身姿, 一左一右,左边的鹤姿态回抱,右边的鹤开张展翅,形成一阴一阳、一开一合的造型架构。然而,画家并没有依赖把鹤的图像作为某种精神符号,来传达其最终的表达目的,而是借助鹤的基础形态与精神气象,通过涌动的线条, 力从线出,以线定神,把专注力集中于画面空间中各种笔线姿态的激越交错与顾盼有姿的统一效果,最终达到一种动中含静、清雅俊逸的画面视觉体验。对于画家而言,这种物象与形式,就如音乐中的乐曲与歌词,相互间形成复杂的二元语汇张力。艺术家不能认识、体会与掌握这种张力,就很难消化物象,而达到自由的表达境地。

鲁晓波《和鸣》, 70cm×47cm,2021年

在画面的经验布局中,鲁晓波先生常常以涌动的线条,把画面空间分割为几个灵动的视觉场域。鹤的形体姿态各异,有的恬静优雅、飘逸孤玄;有的凌波微步、乘风逐翅;有的轻盈独立、舞姿曼妙;有的唳声清亮、互为应答;有的飘逸超拔、长喙和鸣;有的飞举高远、呼朋引伴。然而,无论是独鹤的凌波微步,还是群鹤的嬉戏呼唤,画家非常讲究笔线相互间的呼应关系。在鹤的形体姿态与空间组织上,亦非常着力于线与线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笔气连贯、笔笔有顾盼、有呼应,使线条的涌动与鹤的自由活泼,在视觉上达到淋漓尽致的契合,在笔笔生风的画面中共生共长,形成中国画线条流畅、涌动、丰富,激越而绕结的视觉韵律之美,以及大气磅礴的整体视觉魅力。

有人说一部美术史,有说形说色,说笔说墨的,但历代聪明的艺术家,都不妨孤峻,不妨惊天动地。无论是虚谷的《松鹤延年图》、林风眠先生的《秋鹤》,还是吴冠中先生的《鹤舞》,都是对美术史中有关画鹤题材,在图象的自我创造中抑扬自如的孤峻独绝之作。他们在画面中强调的并不是那个物像的鹤,也不仅仅是作为精神图象符号的鹤,而是在特定画面空间的艺术语言表述中,在情感与意蕴上作用于观众的一种活潑潑的生机。从对美的韵致追求上来说,如果说虚谷的鹤带给人的是“逸”,林风眠先生带给人的是“韵”,吴冠中先生带给人的是“舞”,那么,鲁晓波先生的鹤,带给人的则是一种艺术生命的“动”势。

鲁晓波《独飞万里》,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涌动,是鲁晓波先生鹤画作品带给我们最显著的视觉张力,满纸的笔线飒飒作响。无论是鹤的立、跃、舞、翔,无论是单鹤还是群鹤,皆从涌动的笔线入手,始终保持着中锋与侧锋、长线与短线相交和的手法,灵透涌动的线条,不仅是对鹤的描摹,更是笔线自身在其特定视觉法则中的逆顺纵横, 势势相应,任运自在。笔墨落处,皆为活笔,笔笔激发着全画,笔笔生鲜率真、笔笔生风,在情感上呈现给观众一种此在的生鲜率真与热诚。

因此,以涌动之姿,明究自我,是构成鲁晓波先生鹤画作品的内在灵魂。

无论是《群鹤图》、《翔鹤图》、《鹤韵》、《飞鹤》等作品,画家在气息上总是保持着昂首向上的提笔姿态,在空白的画面空间中,形成虚实、疏密、急缓的强弱节拍,使画面中的不同线形,形成音乐节奏在视觉上的涌动之姿。无论是鹤的身姿、颤动的翅膀、轻盈的羽毛,还是三三两两的芦苇点缀其间,艺术家始终强调笔线在涌动中的“动势”,在构成画面空间与物象关系上的至关作用。

鲁晓波《逐翅》, 70cm×47cm,2021年

涌动的画面,在错落有致的音符般的视觉节奏中,呈现的是画家内在心性对艺术与生命此在体验中,那种活潑潑的视觉生机。

#二

鹤鸣九皋:鲁晓波的艺术世界

线,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世界性的绘画语言,是对纷繁复杂的自然万物在视觉形式上的感受与体验中,依据人的视觉法则与心理认知经验,在画面二维平面空间中进行形象的创造与编排、分析与组合,以及进行节奏化、秩序化、规律化的艺术处理手法。

对于鲁晓波先生的画鹤而言,笔线是构成其作品艺术语言的特征与基础,也是作品充满视觉涌动与生命张力的重要媒介。他在作品中利用毛笔的特点,将笔锋的各种变化姿态,运用到线条的表现方式上,从线条本身的运动变化中,找到鹤的运动姿态与表达灵感,使笔线对鹤的造型和画面空间的布局上,形成丰富多变、灵快涌动的视觉势象。画家在涌动的笔线焕发中, 同时也被这些涌动的笔触充盈着,从而使这种古老的鹤画题材,焕发出属于画家自我独立的审美意蕴。

鲁晓波《翩翩知贤》,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中国画的毛笔线条,因工具媒介的独特特性,而具有丰富的视觉表现形态。因此,在中国画中,线条是构成中国画最重要的视觉因素,是最有视觉生命力的一种艺术表现语言。笔线的写意精神,不仅是中国画观照世界的方式,也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文化审美品格之一,它不是客观物象的模仿与再现, 而是借助于审美对象的基本形态,通过毛笔与水墨的书写性,以实现艺术主体精神意趣与情感品位的表达。笔线除了具有造型的作用外,它还具有以线传情的作用,其用笔用墨所形成的视觉法则,在浓淡、粗细、虚实、长短、顿挫、疏密以及轻重缓急中,充满着视觉姿态上的拟人激“趣”。可以说,笔线是中国绘画形式中最直接、简洁的视觉语言与造型媒介。

中国画中的笔线造型,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与《人物御龙图》,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线条已然成为一种自觉而成熟的艺术语言, 例如因线条语言“连绵不断”而被称之为“一笔画”的陆探微,以细劲的线条表现紧贴身躯衣纹而称为“曹衣出水”的曹仲达,以及用线如“春蚕吐丝” 的顾恺之,特别是南朝谢赫“六法论”的提出,其“骨法用笔”的排序仅次于“气韵生动”,把线条摆在决定画面最终“气韵”高低的首要位置。强调了线条决定“应物象形”的重要作用,把线条的作用推到了相当的高度;宋元以来的文人艺术,正是传承了这种“骨法用笔”的笔线精神,倪瓒在《竹枝图卷》中题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6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艺术主张,相对于“应物象形”中对表现对象造型的苛求与深究,更侧重于画家在笔线书写性上的个体自觉,其灵动的笔线无不彰显画家才华横溢与桀骜不驯的内在气质;其后, 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虚谷等艺术大家汪洋恣肆的写意笔线,进一步把中国画笔线的写意精神,推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鲁晓波《娉婷知见》,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写道:“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7石涛的一画之法,强调的就是笔线在创作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意义,就如禅宗里所谓的“一句透,千句万句一时透。”以及书法创作中的起笔一样,提笔落墨之际,就已立宗旨,定龙蛇,别淄素。一旦落笔,其后的千笔万笔皆因此笔“推”导而出。因此,在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中,一落笔便决定了最终画面的精神境界与视觉效果。

鲁晓波先生作品在视觉上呈现给观众的那种涌动势象,正是对这种传统笔线书写精神的体照与回应。画家非常注重笔线在空间中涌动与游走的首尾呼应。他的作品,在笔线的翛然涌动与飒飒作响中,浓淡、干枯、藏露以及中锋与则锋在曲线中的共同运用,以及在画面空间中呈现出来的视觉涌动感,一落笔就必然决定了整个画面的成败,一落笔便决定了全画笔线的运动轨迹,决定了全画笔线的起承转合。因此“推”与“写”,自始至终考验着画家在艺术修养与技巧上的内在功力。

鲁晓波《和风》, 248cm×129cm,2021年

鲁晓波先生与林风眠、吴冠中二位先生一样,都吸取了传统瓷绘线条中“光滑”、“简洁”、“畅快”的视觉质感。林风眠先生说:“中国八卦形式的几条线,含有一切变易之举,为中国文化一切之原始。”8可以说,鲁晓波先生正是承续了二位先生在画面中对物象与笔线关系的处理方法,疾速的笔线虽然随性情而发,却都是画家深思熟虑的产物。表现对象的鹤,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一切物象的森罗万象、一切经验语言,皆转化为画家自我对画面笔线的吞吐。作品中笔线应用之“动”、“畅”与“美”,在艺术观念与审美选择上,既是一种传承与师生关系,本质上又是一种上下文的关系,最终还是对中国画古以有之中的“气韵生动”,所做的时代的、自我的回应与映照。

鲁晓波《丹顶鹤》,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此外,鲁晓波先生曾访学欧洲多年,对欧洲现代艺术,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享誉巴黎的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作品中的线条,在视觉空间与造型表现力上的吸收,使其对鹤的线条表现方式,在视觉上又呈现出一种现代式的轻快、简洁与自由势象,充满着一种现代视觉法则中的平面性与装饰性。

可以说,鲁晓波先生正是在这种宽广无界的艺术认知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涌动生风的笔线审美取向与语言路径,形成满纸飒飒、出尘飘逸, 笔线缤纷的视觉语言风格。画面上带着点“狂野”的奔放线条,与鹤本身简洁、优雅、自由而涌动的情韵浓缩为一体,给人一种畅快、轻盈与飘逸的视觉感受,因而使他的个人艺术语言,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别具一格且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鲁晓波《鹤韵》, 纸本设色,70cm-140cm,2015年

鲁晓波先生这种宽广无界的艺术视野与独特的语言自觉,与其艺术成长历程中的“大美术”专业背景有着内在的关联。“大美术”观念是在现代视觉文化背景中,把美术“落实”到当下视觉机制与视觉法则之中,针对美术本体作用力在根源上所进行的视觉还原与内涵回视,并剖析其作用于视知觉本身的种种内在结构关系,从而在现代视觉文化的视野与语境中,探索契合时代语境的视觉艺术的新范式。

#三

鹤鸣九皋:鲁晓波的艺术世界

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特征的“大美术”艺术群体,有如近代物理学中的“场论”理论一样,是中国艺术在近百年现代性转化的演进过程中,跨越艺术与设计、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概念边界,对人类艺术在历史进程中的时代自觉,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性美学场域认知,是中国艺术现代性转化实践中的“新方法”,“新方法”必定会塑造新的视觉范式,也“创造”着新的艺术家。

鲁晓波《缘趣》,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对于社会实践而言,绘画与设计不仅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大美术”理念的“一体两翼”。自人类文明起源开始,绘画与设计便协同演进,其后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分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学科细分的发展, 绘画与设计在实现路径的层面上,逐渐分化为不同的学科体系。然而,虽然其存在着不同的认知与实践路径,但在创造理念与视觉法则的应用上,却是互为作用、彼为表里的,都是对“视觉法则”在视觉作用机制上的“合理”性与“和谐”性,进行实践规律与应用上的探索与应用。

此外,在中国绘画史的演变过程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条针对传统主体两条双向式的构建轨迹:一条是从根源推理出一种符合传承规范的秩序, 即所谓“六经注我”式的经验移植与概念叠加;另外一条则是从此在经验出发进行“我注六经”式的经验重塑与价值回溯。“大美术”群体艺术家的共同特点,正是“我注六经”式的经验重塑与价值回溯。其秉承的艺术理念, 是立足服务于现实社会实践的经验认同,其方法路径是现代自然科学进步论,但实现路径却是在经验重塑的基础上,不断对传统文化与精神源头的价值回应。

鲁晓波《小趣》,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这种“大美术”观念强调“具备在一切事物上发现美、捕捉美、感悟美、阐释美、融会美和创造美的能力。”9作为“大美术”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鲁晓波先生,他不仅绘画的造型功底扎实,而且是信息艺术与视觉传达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对视觉艺术领域中的视觉法则、视觉修辞与视觉认知心理如何以视觉的方式作用于观看者,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具有个人独到的经验积累与丰硕的成果。其艺术观念超越近代美术分科以来“绘画”与“设计”的概念认知边界,而以视觉艺术内在的文化欲求与视觉传播法则为原创动力,绘画与设计、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其艺术观念中不仅没有概念上的边界, 而且充分地把其转化为自我创造的原生动力。因此,我们很难用“设计家” 或“画家”这一简单的概念,来套用或概括其艺术创造行为的类属。视觉传达法则中的图象形态与信息结构秩序,深藏在人的视觉感知与心理认知的所有行为中;它的视觉价值,体现在人类处理各种物象关系的相互作用之中; 它的美感导向,体现在整体结构与局部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同构之中。这种“大美术”观念的特点,用评论家张晓凌先生的话说就是“无界”。

2021年4月,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鲁晓波先生作为美术学院院长, 发表了《大美育人人更美,以美为媒促大同》一文,在文中他引用教育理论家滕纯的“大美育”思想,并把包括绘画与设计在内的视觉艺术审美元素,作用于历史进程中的视觉内涵,以及如何应用到现代社会实践之中,在学理上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紧接着,又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发表《‘大美育’ 为引领构建育人新格局》一文,文章结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教育理念,系统地强调“大美育”育人思想的同时,提出‘美’是人类数千年文明以来的永恒追求,关于‘美’的教育,则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10其长期的艺术与设计实践,正是“打通区域文化体系之间的壁垒”11的自我艺术践行。

鲁晓波《倾城之眷》, 70cm×70cm,纸本设色,2021年

从“大美术”到“大美育”的艺术与艺术教育思想,不仅是这所学院依据时代进步与科技进步,在视觉艺术及其艺术教育思想上的不断传承与深化,也是鲁晓波先生在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种新的艺术认知。它反应了画家对视觉艺术应立足与服务于现实实践的经验关怀,在社会实践与应用中继往开来的自我成长与蜕变,这是在“大美术”基础之上,在面对所习见的、约定俗成的视觉艺术观念与认知规约之外,对新时代“大美育”未来之路的期冀。同时,亦是新时代视觉艺术突破观念“边界”,用新的视野、新的路径去发现美、捕捉美、感悟美、阐释美、融会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鲁晓波《清风》, 70cm×70cm,2021年

除了绘画、设计与教育之外,鲁晓波先生还对摄影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笔者曾有幸陪同其一同在欧洲考察,无论是访问大学、参观博物馆、坐车、还是在街道上行走,可以说其随时处于一种猎“美”的状态。这种对美的敏感,亦敏锐地反映在其对鹤的各种灵动姿态的表现之中,无论是独鹤的凌波微步,还是群鹤的嬉戏呼唤,其涌动的笔线,总是生鲜率真而又飘逸超拔。在他的作品中,很少能够见到完全相同的鹤的姿态,这种对鹤的美的敏锐观察与感受力,不仅来源于其“大美术”认知观念中的“无界”,更是其长期对鹤的观察与体会入微所积累的形象感受力。例如其《倩影》、《翔鹤》等作品,画家非常敏锐地抓住了飞翔过程中鹤两翅生风的动感,涌动的笔线, 强化了鹤的这种动势,加上在空间上的匠心经营,鹤的傲然之姿跃然纸上, 让观者感觉满纸生风。据说为了研究鹤的动作姿态,他把大部分休息时间都蹲守在了各种湿地公园,用在了对鹤的生活习性的写生与摄影研究上。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其在造型动态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其对视觉法则与视觉修辞,在作用于观看心理上不寻常的再造能力。

当我们面对画面中这些涌动的线条笔触,以及视觉节奏的悬宕变化,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在其间的混逐蔓延,禁不住感受到因情感注入的每一根线条在视觉上的生命张力,从而使时间的质地变得浓稠。

鲁晓波《鹤舞吉祥》, 248cm×129cm,2021年

人类的艺术道路,也许就是每一个艺术家坚持朝着自我的方向不懈怠地走下去,一直走到没有回头与犹疑,然而前方的目标依然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永恒。而这些作品,只是偶然在路途中遥望那瞬间永恒的痕迹,不禁让自己与观众徒然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勃发与心安。

鲁晓波《鹤舞》, 70cm×70cm,2021年

据说鲁晓波先生除了痴迷鹤之外,还非常迷恋于莫比乌斯带所带来的艺术灵感,他曾把其作为公共装置艺术作品置在国家展馆中,同时亦把其做成精微雕塑,作为赠送给李政道先生80岁生日的贺礼。自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发现莫比乌斯带以来,其一直吸引着后来的许多科学家、艺术家。从古至今,艺术常常就如这莫比乌斯带一样,虔诚的画家们, 往往走遍千山万水,无限探寻,最终见到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背影。

鲁晓波《鹤自在》, 70cm×70cm,2021年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意义》一开篇就说到:“一切科学,无论自然科学与心理学,其目的都在于使我们的经验互相协调,并将它们纳入逻辑体系。”12对于鲁晓波先生的画鹤,也许就是在这种意义上的借物抒情,那些涌动的笔线,充实着画家在生命心灵的深处,那混逐蔓延的精神感受,笔线在每一幅作品的涌动中瞬息万变,领受着时间在其自身中的关照与交融,与玄妙的真义异途而生。

古人言“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鲁晓波先生而言,他在作品中所画的虽然是鹤,又不完全是鹤,而是通过其艺术语言的涌动之姿,明究自身,从而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艺术与生命之美的那份永恒激荡。

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米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设计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国际“红点”设计奖评委;中国智造设计奖评委……

致力于在信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教学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组专家,十三五科技计划重点专项专家、主持国家元首检阅台造型设计,主持上海世博会湖南馆设计,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项目《新媒体艺术形态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项目《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验证与典型示范》课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风格文创产品及智能设计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项目、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设计卷主编,组织策划4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和“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国际著名红点设计奖、意大利金圆规设计奖评委。策划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国际艺术与科学作品展暨论坛、联合策展“基弗在中国”、“新朦胧主义艺术展”,参加国内外艺术展数十次。

参考文献

1 [英]弗朗西斯·培根,蒲隆译,《培根随笔》[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07 页

2 见春秋《诗经·小雅·鹤鸣》,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 见宋·张载《张子全 书?语录》

4 凌鹤,《鲁晓波之鹤——画到无尘清彻骨 卷舒开合任天真》,雅昌艺术网,2016,04

5 见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

6 见倪瓒《题为张以中画竹》

7 见石涛《话语录》画章第一

8 卢辅圣,《融会中西的探索》[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197 页

9 鲁晓波:《以“大美育”为引领构建育人新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21(07)

10 与上同

11 与上同

12 [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郝建纲、刘道军译,《相对论的意义》[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年,7 页

版权声明:图文均为《艺品汇》原创

撰文 / 何先球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美术学博士、副教授)

图 / 人物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

新媒体编辑 / JESSICA

吃着粽子赏古画——中国历代传世古画中的端午节绘画赏析

吃着粽子赏古画——中国历代传世古画中的端午节绘画赏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2年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端午的诗词佳作,描述了端午的景象,也有缅怀古人的诗词作品。

在我国传世的古代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也为数不少。品赏这些传世名画,独特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跃然纸上。

中国历代以端午节为主题名画有:《御龙图》《龙舟夺标图》《金明争标图》《龙舟竞渡图》《龙舟夺标》《天中佳景》《龙舟竞渡图》《端阳即景图》《屈原像》《观競渡》《悬艾人》《端午图》《端午即景图》《端午图》《端阳景图》《端午钟馗图》《午瑞图》《五月竞舟》《端午图》《端午即景》《端午》《五日吉祥》《端午美味图》《端午习俗》《屈原》《火肉粽子》《端午佳果》《端阳景物图》《端午即景》等。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楚国《御龙图》

屈原《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过洞庭湖的描写:“驾飞龙兮北征,过吾道兮洞庭”。学者们认为“飞龙”就是指龙舟。想必楚国当地江湖上本已有龙舟。

楚国《御龙图》——龙舟雏型的帛画赏析。

楚国《御龙图》——龙舟雏型的帛画。在西周的史书《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成书于战国时代)中对周天子有这样的记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表示当时已有“龙舟”,按时代来推算,早于屈原之死。后来楚人划龙舟寻救屈原,后代就以划龙舟竞渡来纪念屈原。

1973年,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出土了一幅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推测是春秋战国中期的画。画中有个头戴高冠,身穿罩袍的男子,腰佩长剑,手执缰绳,正在驾驭一条龙。他的表情宁定,姿态英挺优雅。

男子所驾驭的这条龙,龙头和龙尾分别往上高高拱起,身躯呈现水平状,整体形成舟形,宛然可见“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的场景一般。这一古雅酣醇之感溢满画面的墓葬画,也表现了驭龙升天的思想。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唐代诗人崔护、文学家柳宗元的绘画作品

唐代,崔护,字殷功,诗人。其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唐代,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与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合称“刘柳”。

唐代诗人崔护、文学家柳宗元《龙舟夺标图》赏析

唐·崔护 程宗元 《龙舟夺标图》描绘端午时节南方湖区的景象。此图继承了唐代“大小李将军”华美的青绿山水画风,画面整体气韵瑞丽生动,敷彩勾勒工丽细致,具有明代工笔绘画构图布局灵动、画面充满动感、人物细节精致、所描绘的风俗情景生动写实的风格。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绘画作品

北宋,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金明争标图》赏析

北宋·张择端《金明争标图》此图描绘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市)金明池水戏争标的场面。画面苑墙围绕,池中筑十字平台,台上建军圆形殿宇,有拱桥通达左岸。左岸建有彩楼,水殿,下端牌楼上书“琼林苑”三字。

池岸四周桃红柳绿,间有凉亭,船坞,殿阁。水中龙船俯瞰楼高阁,人物活动于楼内外;龙船两侧各有小龙舟五艘,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持旗;另有数只维游其间。书面左,下两侧的苑墙内外,人群熙来攘往。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元代著名的画家王振鹏的绘画作品

王振鹏,字朋梅,浙江温州人。元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被元仁宗赐号为"孤云处士",并官至漕运千户。传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图》、《江山胜览图卷》、《阿房宫图》、《金明池图》。

元代著名的画家王振鹏《龙舟竞渡图》赏析

元·王振鹏《龙舟竞渡图》图中有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中间的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内有许多人在观看比赛;前后两舟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舟上的参赛选手,跟随鼓声的节奏指引,奋力划桨。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队游行其间;观赛的百姓,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元代著名长青绿山水画家吴廷晖的绘画作品

吴廷晖,生卒不详,元代书画家,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与赵孟頫同里,擅长青绿山水和花鸟画。从他的创作往往不署自己的名款,仅钤盖个人印章来看,可能是一个画工而非文士,因为这种落款方式是元至明初画工的习惯。据吴升《大观录》记载:胡廷晖曾被赵孟頫请到家中为其补全李昭道《摘瓜图》,后来他凭记忆默写了一幅,以至达到乱真的地步,使赵孟頫大为惊讶

元代著名长青绿山水画家吴廷晖《龙舟夺标》赏析

元·吴廷晖 《龙舟夺标》是其创作的绢本设色山水中国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渡,这幅画了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主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子内有许多女侍环侍著一名贵人,前後两舟则摇旗呐喊,锣鼓喧天,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于其间,场面十分热闹。画中线条有如游丝般的细致柔和,人物精密生动,龙舟工整华丽,画法近似王振鹏,但较为柔细。

元代佚名《天中佳景》赏析

元人佚名《天中佳景》108.2×63.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天中”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别称,题名“天中佳景”是为端午的应景画。这幅传为元人《天中佳景》的帛画的构图很像“瓶插”花卉画的构图方式。瓶中插着蜀葵、石榴花和水蜡烛,朵朵盛开,石榴梢系着精致的香囊,表现端午风俗民情。

盘中摆着各种应景果子,端午节素食的主角——粽子也藏身其中。我们看到它很像刚包好,尚待蒸熟,草绿色的色泽和真品粽子相当接近。加上粽子特有的棱角、绑粽白绳的干爽,能让观者一下就联想起粽子和它的美味。盘内除了摆设粽子,还有荔枝、石榴等,下置菖蒲、樱桃、桑椹、艾草,均为当令花果时物。《燕京岁时记》记载端午习俗:“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

再看花瓶,精致纯熟的工笔法不但使瓶身产生立体而浑圆的感觉。质感、量感、立体感,这种被称为绘画基本功的东西,学西画的人很重视,而在这幅国画中显现出的功力,也是不遑多让的。

中天时节,正值蚊蝇毒虫类滋生的盛夏,易有瘟疫,故而,五月五日端午节也是最讲求防疫驱毒的时节。在此画上方看到画有四道道教的灵符和一钟馗画像,表现驱毒驱鬼辟邪的意含。这种风俗据《事物记源》,起源于汉代桃印遗风,宋代人在端午时就用五彩丝帛画灵符相赠,也有放在屏风之间。

本画中最称得上神来之笔的是花瓶下方的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这两种草是中天时节的防疫驱毒主角,画面中,它们怡然自得地分隔瓶子和果盘,画家刻意突显了它们的角色地位。画家又把艾草柔白的背面呈现给观赏者,它背面柔白,正面纯绿,两两互衬,营造了画面局部的鲜活度。

《天中佳景》反映的是五月五日的另一种风尚——驱毒保健的卫生习尚,也是端午节的另外一层重要意含。华夏古人早就建立了端阳五月五日驱邪防疫保平安的卫生观和具体做法。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明代著名画家郑重绘画作品

郑重,字千里,号无著,歙(今安徽歙县)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好楼居,日事香茗。善写佛像,必须斋沐而后举笔。丁云鹏推为赵伯驹后身。亦画山水小景。摹仿宋、元体均精妍。万历四十年(1612)临王蒙葛仙移居图,顺治五年(1648)作《十月岭梅图》。《无声诗史、歙县志、故宫书画集、风雨楼扇粹》。

明代著名画家郑重《龙舟竞渡图》赏析

明·郑重《龙舟竞渡图》此图描绘的情景正是端午时节,中国南方地区的湖区景象。画面采用马远一角式构图,观看赛龙舟的老少人等集中在画面右下角的岸边,掩映于湖光树石之间,亦有人骑于树干枝头,以便获取更好的观赛角度。而画面大量的留白则形成了烟波浩渺的湖面,湖上四只龙舟、一只凤舟正在挥桨竞渡。远山若隐若现。整幅画面精致工丽而不失活泼,为风俗画的佳作。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明代著名画家陆治绘画作品

陆治(1496—1576年),字叔平,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因居太湖之包山,号包山子,后隐居支硎山中。文徵明弟子,诗、文、书、画都有相当造诣,擅长画山水、花鸟,为“吴门画派”后期重要画家。花鸟画兼工能写,风格清秀。山水画笔墨劲峭,深受宋元人和文徵明影响而又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善书法,能诗文。

明代著名画家陆治《端阳即景图》赏析

明·陆治《端阳即景图》此图所画是端午节时花木的芳姿。图中的湖石是背景和衬托,故仅用淡墨干笔渲染造型,复加以苔点,颇显意趣;而萱草、蜀葵、石榴等花叶,均以勾花点叶法重点刻画,勾笔细劲如铁线,而点叶则用笔较拘谨,但温润沉着;野草灌木则直接以没骨画法用色彩点染写出,显得生趣盎然。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绘画作品

陈洪绶(1599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

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屈原像》赏析

明代 陈洪绶《屈原像》陈洪绶以屈原的《九歌》为题材的一系列木版画中,绘画了《屈原像》。与之前彬彬有礼的形象相反,屈原的造型是以他在《涉江》里的自我描写为根据:“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并且表现《渔父》中“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形象。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清朝宫廷画师徐扬绘画作品

徐扬,字云亭,苏州吴县人,家住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原为一名监生,擅长人物、山水、界画,花鸟草虫亦生动有致。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苏州,徐扬和同乡张宗苍献上了自己的画作,得宠,二人被任命为“充画院供奉”,当年六月徐扬领旨来到京师,从民间草根一跃吃上了皇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被钦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

清朝宫廷画师徐扬《观競渡》赏析

清·徐扬《观競渡》清乾隆宫廷画师徐扬绘,端阳故事八帧之一《观競渡》,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清朝宫廷画师徐扬《悬艾人》赏析

徐杨《悬艾人》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清朝画家徐扬的《悬艾人》描绘出每至端午之际,老百姓把艾草和菖蒲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辟邪祛病。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著名画家罗聘绘画作品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

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善画《鬼趣图》,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借以讽世。亦善刻印。金农死后,他搜罗遗稿,出资刻版,使金农的著作得以传于后世。其妻方婉仪,字白莲,亦擅画梅兰竹石,并工于诗。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清朝著名画家罗聘《端午图》赏析

清·罗聘 《端午图》 1795年作。此画所绘均为端午节常见之物,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孤诣。着色鲜丽,艳而不俗。

色彩搭配协调,一个宝葫芦悬于藤上成为点睛之笔,而更为有趣是从葫芦上垂下一条绳子,拴着一只跃跃欲试的青蛙,使得画面生动有趣。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著名画家边寿民绘画作品

清,边寿民,1684年生,1752年逝世,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清代画家。原名维祺,字寿民,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苇间居士。能书擅画,花卉翎羽,均有别趣,尤以泼墨芦雁驰名于江、淮间。与华喦、郑燮等交往甚契,属扬州画派。所居芦间书屋,多名流造访。人称“淮上一高士”。传世作品有《芦雁图》册、《芦雁图》轴。

清朝著名画家边寿民《端午即景图》赏析

清 边寿民 《端午即景图》 77×54cm 纸本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早在《帝京景物略》中,便有端午捉蟾蜍之习的记载,所以在此画中,端午杂卉与蟾蜍并列一图,便是极为应景的了。有趣的是,边寿民还自题诗曰:“最好苇间五月天,苍苍蒲柳碧波前。兴来写幅端阳景,质与当垆作酒钱”,其趣味性已然甚于应景之需。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著名画家王时敏绘画作品

王时敏(1592年—1680年),男,明末清初画家。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首辅王锡爵孙,翰林王衡独子。崇桢初以荫官太常寺卿,故被称为“王奉常”。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王时敏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

清朝著名画家王时敏《端午图》赏析

清 王时敏《端午图》此图是王时敏晚年为端午节所作的节令画,描绘了菖蒲、蜀葵、玉簪以及蔷薇等几种初夏的时令花卉。该图所绘花卉笔墨简练洁净,清新古雅,表现了吉祥喜庆的意境。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著名画家余樨绘画作品

余樨(xī)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字南洲,江苏常熟人。余省弟,约于乾隆四年进宫中作画供奉内廷。工花鸟,擅院体画,别出新意。

清朝著名画家余樨《端阳景图》赏析

清·余樨绘《端阳景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8.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以挺秀细润的笔法,将菖蒲、蜀葵、蜻蜓、蟾蜍和青蛙等自然景物有机结合起来。构图简洁、疏密相宜,用笔工整,严而不板,秀润中略得野趣。花的娇态,叶的反正,蜻蜓的飞翔,青蛙的游姿,描绘的都很细致,具有质感和动势,其写实功力,较为深厚。

此图上方所绘乃两只豆娘,有人误认为是蜻蜓。古代端午节这天,江南一带的妇女有佩戴豆娘头饰的风俗。它是用丝绢等材料做成仙、佛、虫、鱼、百兽之形,或八宝群花之类,固定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支架上,插于妇女发髻上。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杰出画家黄慎绘画作品

黄慎(1687年6月14日—1772年),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家贫,遂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和丰富,它不仅画神仙佛道和历史名人,也擅长从民间生活中取材,塑造了纤夫 、乞丐、流氓、渔民等下层人民的形象,这在古代的画家当中是十分难得的。康熙间至扬州卖画,人争客之。是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与郑燮友善。擅草书,后以狂草笔法作画。亦能诗。有《蛟湖诗钞》。

清朝杰出画家黄慎《端午钟馗图》赏析

清 黄慎《端午钟馗图》此画作中钟馗正与孩子嬉戏,他的手中以及背景的花瓶中都可以看到菖蒲和艾叶。挂钟馗像,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画家郎世宁绘画作品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7.19-1766.7.16),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圣名若瑟,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画家,意大利米兰人。

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传教,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郎世宁擅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风格上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受到皇帝的喜爱,也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其主要作品有《十骏犬图》《百骏图》《乾隆大阅图》《瑞谷图》《花鸟图》《百子图》《聚瑞图》《仙萼长春图册》《心写治平图》(《乾隆帝后妃嫔图卷》)等。

清朝画家郎世宁 《午瑞图》 赏析

清·郎世宁 《午瑞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宫中档案说此图“端阳节备用”,表明当时宫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习俗。

清代宫廷画家所绘《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赏析

清宫廷画家《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清,绢本,设色,纵187厘米,横10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为清代宫廷画家所绘,由12张图组成,分别描绘雍正皇帝在一年十二个月份中的生活休闲场面。对于画面中的场景,美术史界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图中场景有学者认为是画家虚拟的场景,也有的认为是借鉴了圆明园的场景。

此图描绘的是五月端午时节,皇家欢度端午节的情景。图中雍正皇帝身着汉装,与众皇妃、皇子欢坐于码头楼阁之上,数艘华丽的宫廷龙舟驰骋于水面之上。整幅画面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画家任伯年绘画作品

任伯年(1840—1896)我国清末著名画家,名颐,真名任工,字伯年,号小楼,浙江山阴人,后到上海,三十年中以卖画为生。擅长人物、花鸟画,是晚清“海上画派”的首领人物和杰出代表,与任熊、任熏、任预合称“上海四任”,又与蒲华、虚谷、吴昌硕合称“上海四大家”。任伯年自幼聪慧,曾在十几岁青年时期,在太平天国的军中“掌大旗”,直到天京沦陷,任伯年才回家乡,后至上海随任熊、任熏学画。以后长期在上海以卖画为生。

任伯年为人率真,不修边幅,学画时近30岁,画多而名声渐大,但其身心深受鸦片之害,损伤元气,导致年仅56岁就过早去世。任伯年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徐悲鸿说他是“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英国《画家》杂志认为:“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梵高相若,在十九世纪中为最具有创造性的宗师。”代表作有《三友图》、《酸寒尉象》、《献瑞图》、《锺馗》、《承天夜游图》、《野塘雨后》等。 

清朝著名画家任伯年《端午图》赏析

清·任伯年 《端午图》任伯年的《端午图》素朴清雅,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寥寥几笔,韵味十足,似乎可见作者饮黄酒小酌的悠闲场景。端午节吃黄鱼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任伯年小酌的时候自然忘不了这一点。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绘画作品

程十发(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籍贯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他的画早年受陈老莲影响,晚年,画家多作花鸟画。

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端午即景》赏析

程十发《端午即景》程十发,中国海派书画画匠,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绘画作品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端午》赏析

齐白石《端午》一盘红樱桃、两个粽子,巧妙点出作品的主题。最精彩处当属散落盘外的三粒樱桃及右上角的款识,一下子将画面平正的布局激活。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作于1953年,是齐白石的晚年之作。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寥寥几笔将端午的气息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

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五日吉祥》赏析

齐白石《五日吉祥》1943年作。端午节时令画。“五日节”家家挂艾叶菖蒲以僻邪驱瘴。艾叶偏倚右侧,左侧菖蒲又称蒲剑,画中数笔,以花青写之,浓墨勾茎,不失“剑气”。简单几笔便微妙地表现出棕子的棱角转折,浓墨乾笔写出棕绳,旁搭配造型简洁的酒壶、酒杯。

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端午美味图》赏析

齐白石 《端午美味图》 1953年作。此幅端午图作于1953年,已是白石老人最晚年之作。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少胜多,以寥寥几笔将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此等形象,在前人画作中极其少见,他们代表了与普通人同乐同忧的东西,蕴涵着朴素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绘画作品

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大风堂派”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之一,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张大千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其中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

当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端午习俗》赏析

张大千 《端午习俗》 1979年作。款识:雄黄大蒜千年俗,簪艾悬蒲万户欢。祗有老夫枵腹坐,画符吓鬼近来难。古来午日俱画赤灵符,今无复见矣。六十八年午日戏作,八十一叟爰。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绘画作品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当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屈原》赏析

近代 傅抱石《屈原》傅抱石至少创作了七帧《屈原像》,尽管每件作品的风格都有所不同,但全都以屈原的《渔父》为刻划基础。傅抱石的屈原像造型基本上是反映《渔父》的五句诗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些诗句透视了屈原投江前的情绪和外貌。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著名画家丰子恺绘画作品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1975年9月15日逝世,享年77岁。

近代著名画家丰子恺《火肉粽子》赏析

丰子恺 《火肉粽子》丰子恺画端午:粽子、老虎头、 打蚊烟丰子恺 买粽子。

丰子恺“小杨柳屋”的小客厅里,常常排满那小眼睛似的漫画稿,微风穿过时,几乎可以听出飒飒的声音。每当看到佳作,丰子恺的好友朱自清便要求他再画一幅送他。

朱自清说:“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当代著名画家吴昌硕绘画作品

吴昌硕(1844-1927),"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端午佳果》赏析

吴昌硕 《端午佳果》

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端阳景物图》赏析

吴昌硕《端阳景物图》吴昌硕是传统文人,诗文功底深厚,诗书画印皆有独特独到之处,他多次用精妙的笔墨描绘端午风情,精美典雅,苍润大气,朴厚古茂,彰显着端午节庆的隆重与美好。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近代著名画家唐云绘画作品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东原、药尘、药城、药翁、老药、玄丁、大石、大石居士、大石翁,浙江杭州人。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西泠印社理事。为海上花鸟画“四大名旦”之一。

近代著名画家唐云《端午即景》赏析

近代 唐云 《端午即景》“夏月枇杷黄似桔,年年新果第一批。”“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端午前后,正是江南名果枇杷成熟的季节,画家的笔下除了粽子,当然也少不了又好吃又好看的金枇杷。

在我国传世的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为数不少。

品赏这些名画,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跃然纸上、沁入心田。

素有青城后花园之称的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之旅,游记感受!

街子古镇,位于崇州市城西北大约25公里的凤栖山下;毗邻青城后山和九龙山;东北方向与都江堰接壤;西距成都大约58公里。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经街子古镇时,因此段河流平缓,在这里形成一泓碧潭--龙潭。与古镇一江相隔的凤栖山,幽深秀美、空气清新、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是避暑、休闲、养生、度假的好地方。

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五代时极其繁荣;它是四川省五大名镇之一;国家4A级景区;素有:‘兰花之乡’、‘川西水乡’、‘青城后花园’之美誉;唐代诗人唐求就诞生在这里。

说起诗人唐求,还有一段关于他的故事。相传:‘唐求每写成一首好诗,便将其捻成团,投入葫芦中;从来不给别人赏阅。到了晚年,将写好的诗投入味江,让其飘走。故人们称他为:一飘诗人’。据说人们为了纪念他,特别在镇北为他建有清道光年间的唐公祠。

这里盛产的兰花品种繁多,比较有名的有:银杆素、春剑素、西蜀道光等。每年的正月十九日,街子镇都要举办兰花博览会、西部民间传统小吃展和焰火晚会等活动。每当这个时候,街子人便将养植的兰花拿出去,其场面盛世空前;非常的热闹。几百种名贵兰花,相继亮像。白的、紫色的、浅黄色的兰花,争奇斗艳;令人陶醉。其幽香朴鼻、艳丽多姿,赢得赏花人的喜爱和购买;从四面八方来街子采购兰花的商贩,络绎不绝。

古镇的房屋,以清代中、末期建筑,木结构穿斗梁架式吊脚楼、单檐青瓦屋面为主。装饰上采用浮雕,将其镶嵌于木门窗、枋、檐和护拦上,非常的漂亮、大方;地面铺青石板。临街房屋,前楼为吊脚式建筑;楼下留有敞开式廊沿:可供居家人休闲聊天,以及相互往来;遇到雨天可供人们通行、避雨。楼后为庭院式布局,用于生活居住、储存东西的场所。这种房屋结构、布局,在川西一带非常普遍。

古镇以江城街为主线,两侧分布着纵横交错、大小街道六条。古镇内常年水流不断,各个街道、屋前院后,都有清澈的小溪流过。水在镇中,镇在水中;两江环绕,是名副其实的川西水乡风貌。各个街道交会处,都有小石桥,古朴典雅、实用。斑驳的吊脚楼和宅院,老旧的苍蝇馆子和店铺,历史的厚重而悠久。在朝阳路街心上,有许多人物塑像,非常形象的反映了街子人,日常生活的场景。如:‘河边钓鱼的老者;推着鸡公车的农夫;站在竹笺上捕鱼的鱼夫;向河中泼尿的顽童等。’在古镇街上,随处都能看见穿着汉服的帅哥美女;偶尔还会遇见弹古筝的小姐姐,他们有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不时的引来路人的关注。

顺着朝阳路主街,便来到银杏广场。在此处还保留着四棵千年高大的银杏树,至今依然枝茂叶盛。位于广场内的清咸丰二年(1852年)的字库塔:高约20米、正六方形、共五层、六角攒尖飞檐;红砂石墩、青砖砌体;转角柱上雕有青龙;其上四层塔身表面,有白蛇传浮雕图案。广场上还有一座仿清牌坊:高约8米、宽约7米,三个门洞、中间高两头低、一字形排列、单檐人字形坡屋面造型;牌坊上匾两面皆书‘街子古镇’字样。有名的黄老殿就位于银杏广场内。在这里,也是古镇内溪流汇入味江的必经之路。从江城路流出的溪流,沿广场东南边流入味江。

逛完字库塔,顺着石板路的江城街往里走,越发的热闹。两侧商铺淋漓、美食小吃店众多;街上人头串动、叫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工艺品、土特产应有尽有,如:汤麻饼、凤栖山猕猴桃、香卤鸭、老腊肉等特产,在这里是非常有名的;而竹藤、木器、手工艺品也是很不错的;其制作精美、实用;价格也比较合理,不仿去看看。

逛着逛着,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不仿先找点吃的,吃什么好呢?什么汤麻饼、何鸭子、黄豆花、官渡粑粑、伤心凉粉、查淑芳渣渣面、川北凉粉、酥脆豆花、天主堂鸡片、古井老灶菜、叶儿粑等;看得我眼花撩乱。我决定到江城老街,找一家餐馆去吃饭:点了一份豆花、一份天主堂鸡片和一碗白米饭,味道还不错、很下饭。

味足饭饱后,继续顺着老街走;便来到味江上的瑞龙桥。瑞龙桥最早是一座铁索桥,后来几经波折,损毁、重建才有了现在的这座廊桥。在廊桥的内壁、天棚上都有彩绘图案,非常的漂亮、大方。站在上面,味江两岸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仿古渡槽桥和御龙桥,清晰可见。这里水流平缓、环境优美,节假日来这里划船、坐船笺玩漂流的人还满多的。人们尽情的在这里,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美。

随着河边便来到古码头处,说起味江码头,还有一段历史哟!据记载:‘唐朝时,这里是川西最大的茶叶集散市场,古时称它为:味江草市。街子的永康贡茶,便是从这里运出去的’。在味江还有一处古渡槽遗迹,在遗迹处建有一座仿古渡槽桥。它将亭台楼榭、廊阁飞檐与古渡槽,巧妙的融于一体,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江的对岸,还有一群穿着艳丽服装;正在那里摆着各种姿势,拍照的大妈们。

在味江的河道上,有一座御龙桥。它位于古镇北边,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全长60.3米,由桥亭、钢索、木板所组成;在桥头两侧,设有一对石狮子。它是通往凤栖山古寺、青城后山等的重要桥梁;此桥几经波折,损毁、重建才有了现在这座钢索桥。在桥头处,还建有亭楼,可供人们休息、避雨、观赏风景。走在御龙桥上,有一种飘然下坠于江河的感觉。在御龙桥下,还有一块江心巨石哟!上面刻有‘龙潭卧波’。此巨石与龙潭的形成,还有一定的关系。据清乾隆《崇庆州志》记载:‘突耸巨石,横当中流,如门户角立。秋冬间砂明水秀,寒江百尺。春夏泛涨,惊波怒涛,动心骇目,汇为龙潭。’这便是街子镇,龙潭形成的由来。在河对岸,观看龙潭有如御龙腾云驾雾一般。

在味江河道上,有一支洄澜河水,流入古镇;形成一条贯穿古镇的河流。河道上建有许多小桥,造型各异;非常的漂亮。在兰亭处酒吧一条街上,开有许多的茶园、酒吧、餐吧和书吧等;人们在此喝茶、聊天,过着休闲的慢生活,好不惬意。站在横渠的桥头上眺望古镇,有如江南水乡之美。

在凤栖山的深处,还藏有一处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四周古树参天、遮天蔽日、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沿途还有光严古寺、西川圣境等寺庙。如果去古寺,步行的话大约1小时半、公路里程大约6.3公里。沿途美景不断,竹林、古树、小鸟伴随左右;遮天蔽日,非常的凉爽和舒心。正月十九日庙会日,这里香火旺盛;前来烧香祈福的香客、游玩的人络绎不绝,非常的热闹。也可在古镇,坐车或自驾前往。

这里环境幽深、宁静秀美,有不少隐居人士,都在这里隐居;过着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生活。据《中国通史》记载:‘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历史上曾经神秘失踪;经民间专家多次考证,朱允炆其实就隐居在光严禅院的上古寺附近,从公元1404年起,一直在山上居住,长达10年之久’。

古镇的美,有如一杯杭白菊花茶,温润清雅、沁人心脾,适合去慢慢的品尝。除此之外,古镇主要景点还有:唐求故里、味江景区公园、灯盏窝等。

说起成都不得不说到:茶馆,一把竹靠椅、一杯盖碗茶、跷着二郎腿,喝着茶、摆着龙门阵,这就是对成都人巴适休闲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钟子古镇的老茶馆,正是这种生活的缩影。那遍布大街小巷茶馆,以及那茶馆里掏耳朵、招揽生意的叮当声;喝茶、听戏、掏耳朵、抽着叶子烟、休闲自得的茶客们。在古镇江城街万年广场内,喝茶、聊天的人还满多的。在正前方,还有一座戏台;时不时的还有川剧变脸、戏曲表演什么的,场面非常的热闹。

黄昏的古镇,被红彤彤的夕阳,水墨映染得:有如一幅川西水乡的油墨画卷。夜幕降临,古镇里灯火辉煌;临街店铺门前,悬挂的红灯笼,非常的喜庆和耀眼。位于古镇兰亭的酒吧一条街,也开始热闹起来,在这里聚集的大多是些时尚的年轻人。酒吧前,随处可见的鲜花、啤酒、小木板、兰花草、阳光,它们更像是为了相遇、创造浪漫的辅助品。酒吧内的人们,习惯性的点一杯小酒听着小曲儿,慢节奏的享受着生活。

到古镇玩,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有两种方式前往:第一种方式:可在成都茶店子客运站,坐到崇州市的客运车;大约1个半小时。还有一种方式:可在成都西站坐动车,大约16分钟到达崇州站。在崇州市客运站,转乘到街子古镇的小巴士车,大约2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古镇。

关于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之旅,游记感受就续述到这里吧!谢谢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