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万能阅读器官方(谈谈免费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

导读 人人阅读器官方文章列表:1、谈谈免费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2、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下3、网页设计综合指南三:网页设计看这篇文章就够了4、长期有效,人人有份!iReader在线

人人阅读器官方文章列表:

万能阅读器官方(谈谈免费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

谈谈免费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

编辑导语:免费阅读类产品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商业化变现?其中,广告变现是主要方式之一。而广告的投放策略最终与用户挂钩。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免费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模式做了总结,发表了他对商业化增长的看法,一起来看一下。

一、阅读类产品商业模式

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无外乎内购、广告,对应的分别是付费产品和免费产品。

其中付费产品国内以阅文旗下的起点、红袖、QQ阅读为主,这类产品均为付费才能持续阅读,在多年的深耕下积累了一大批忠实读者,用户黏性高付费意愿强。

免费产品则如番茄小说、疯读、七猫小说、米读等,用户可免费地持续阅读,付出的代价则是每隔一段时间出现一个广告,形式可能包括native、banner、激励视频广告等。

随着免费阅读带来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用户也会出现不同的分层,因此一方面为了满足部分用户希望无广告沉浸阅读的体验,另一方面出于变现压力,便有了基于免费模式下的一个内购产品:会员。其权益包括无广告阅读、免费听书、自动翻页等。但总体还是基于免费模式下的。

本篇文章会围绕基于免费模式下的阅读类产品的商业化进行分析(不考虑内容改编翻拍等商业化)。

二、免费阅读产品的LTV

通常一个产品会有一个算法预估该产品的30日LTV、90日LTV、180日LTV等,通过这样的计算来预估多少日ROI会转正,进而以评估在什么阶段应该增大投放量获得最大的ROI及用户规模。

LTV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包括产品的UI、功能模块的设计、内容分发策略、商业化策略等,通常会通过实验的方式选择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案。

1. 内购

对用户而言内购其实是一个期望型需求,对商业化同学这是令人兴奋的一个产品。内购意味着arpu会蹭蹭往上涨,尽管免费阅读类产品的付费用户不会太多,但相比广告带来的收益,就像水一样哗啦啦地来。

1)内购——会员

部分阅读产品有些可以通过内购会员进行免广告。目前会员免广告的价格比起付费阅读产品如起点仍然是非常低的,内购/会员的目的一方面是减少产品对广告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增强用户的黏性,让用户在产品内有形成阅读习惯。

2)内购——代币用以免广告

这是部分产品采取的策略,在产品内部自有一套货币体系。但是代币通常免去的是部分广告场景,如用户解锁章节的情况,类似于付费产品起点阅读的起点币解锁章节。

单纯使用代币无法免去全局广告,因此对于追求纯净阅读体验的用户来说不是很友好。但这样的定价方式会让用户对于内容的价值有一定的认知,在针对内容价值做差异化定价时体验落差不至于太大。

2. 广告

这是免费阅读产品的营收大头。广告收益=Average(eCPM)*sum(impression),从公式来看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插入的广告越多越好,但是广告数量与用户LT直接成负相关关系。所以广告策略直接影响用户的LT,没有LT,V再大也空谈。

1)eCPM(每千次展示期望收益)

受AUC:Ad、User、Context的影响。在RTB协议下DSP会根据AUC来对CTR和CVR进行预估,进而给出该广告展示机会的报价。一般来说,CTR和CVR越高,eCPM越高。此外,eCPM还呈现工作日、上下班时间维度的周期性。

Ad侧

包括广告内容,即广告主所处行业;广告形式,包括激励视频广告、插屏广告、native广告和banner广告(阅读产品中无feed流广告),不同形式的广告价值也不一样,上述为一般情况下从高到低的罗列。

看起来像是对用户体验影响越大的的价值越高。不过具体的价值会由DSP平台根据AUC对CTR和CVR进行预估以定价。

User侧

这个是同一个广告下决定广告主出价的关键因素,广告的受众毕竟是用户。因此即使是同一个广告,对不同的User广告主可能都会给出不一样的预估价。

DSP平台或者DMP平台基本都会有一个User的用户画像,广告主会据此出价。比如用户地理因素的影响,同一个广告在欧美的eCPM是20刀,非洲可能就是1刀。

Context侧

即广告出现的上下文,这主要是广告平台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估的。如果产品内出现较大的广告策略变动也会影响广告平台对该广告位的估价。

综上来看,虽然eCPM是由产品接入的SSP平台直接给出的,但是在产品策略层面仍然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

2)impression

即广告出现的密度,可想而知一味高密度的impression会导致LT直线下滑。当前免费阅读类产品广告的分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启动插屏广告,因点击率高所以eCPM也高。

阅读器内native广告,即原生广告(虽然叫原生广告但是当前的样式和内容还远远达不到原生的标准),这类广告主要出现在用户翻页或者下滑的时候出现的,直接滑过去即可,所以eCPM也较低。

阅读器内激励视频广告,通常出现的场景是看广告可以解锁章节或者30min畅读、或者看广告可以享受30min无广告纯净阅读(以毒攻毒有没有hh)。这类广告是不可跳过的,eCPM最高。

阅读器内插屏广告,本质和1提到的是一样的,在应用内的插屏广告多数时候会作为激励视频广告的兜底广告,因为不是每一次展示机会都会得到广告填充的(所以广告漏斗是一个优化以提升impression的点)。

任务中心广告,通常是有在应用内存在代币体系的产品会设置的,目的是给用户增加更多的代币获取场景。

其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看广告、玩小游戏(本质也是看广告)等,即用户可以通过投入一定的时间来获得代币,进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这也是代币体系下非付费用户获得较好阅读体验的一个手段,如时间充足的时候获取足够代币然后用代币阅读。做得好的话这部分的广告arpu可能吊打阅读arpu都有)。

3. 用户分层的维度

针对内购和广告行可以对用户进行分层。此外,用户是多变的异质的,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体现出不同的画像,因此也对广告的策略提出了动态变化的要求。

1)内购相关

很多情况下业务人员分析商业化时会分为内购收入和广告收入,通常都会对广告收入细分,而将内购用户作为一类群体。但实际上内购用户虽然比例小,但这是一群高价值用户,对这部分用户进行分析进而提升这部分用户的价值,甚至可定制化一些产品。

购买成功用户,内购的频率、金额大小。

内购失败用户(将失败用户当作内购的召回用户可行吗,发起内购的用户其付费意愿应是高于非付费用户的)。

2)广告相关

广告耐受度。通过对用户进行广告耐受度分层可以在保住LT的同时最大化impression,耐受度当然是越细分越好。

广告也是内容。广告内容×用户行为。同一用户可能对广告主A的广告感兴趣,但是对广告主B的广告不感兴趣。那么匹配好广告内容与用户其实是有利于提升广告本身的价值和用户LT的。

现实中这个问题publisher侧似乎决定不了,由广告平台侧来决定的,按理来说广告平台侧是有动机去做这个事情的。倒是publisher可以决定对某一类用户不接入某一类平台来规避这个问题,但是依然很粗糙。

3)特殊用户群体

无广告用户。某些用户由于不知名原因无法展示出广告,针对这类用户可以通过API接入的方式去接入直客或者自制的广告避免浪费展示机会。

4)个体用户

以上对用户进行了分层以尽可能精细化处理。但其实仍然不够细,最细的策略应该是针对单个个体用户进行动态的广告策略。因为用户的多变性异质性,用户通过阅读行为产生的广告价值在一天中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能对LTV再次细分至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应当能够尽可能提升LTV。

但是这对publisher侧的产品能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阅读产品的内容价值

内容价值是阅读类产品商业化变现的底层逻辑。很容易理解的是,同一本书不同的章节有长有短、内容或平铺直叙或跌宕起伏精彩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显而易见每个章节的价值也是不尽相同的。

免费阅读产品的内容售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统一定价,低价售卖。

低价是指这个阶段一般属于用户高速增长期,主要变现手段是一些对阅读体验影响较小的native广告(native广告eCPM低)。这个阶段不适合对内容价值进行分层定价,核心目标是提升用户的留存,有较强的黏性谈用户分层变现才有意义。

第二阶段:统一定价,提高售卖价格。

这一阶段用户有一定的黏性,积累了一定的用户数据并有用户的广告耐受度等实验数据可以稳住LT的情况下提升变现效率,如native广告的密度增加,并会不定时增加激励视频广告等eCPM更高的广告类型。

在这一阶段,部分付费意愿强的用户会比较容易转化,因此也就有一个一个期望型需求的功能,会员免广告或内购代币等。

第三阶段:差异化定价,内容价值分层。

底层逻辑是内容的价值,相关因素有章节内容字数、精彩程度等。其中精彩程度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特征数据综合判断,如截屏、分享、评论、点赞、反复阅读、停留时长等进行判断(所以在产品规划前期,应该添加相应的MVP轻量化功能和埋点来采集相关数据)。

用户体验平滑过渡。

内容价值分层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化内容的价值,以高于均价去售卖当前的章节。可能的形式如锁定章节、提高解锁价格等,这势必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该阶段应对用户“购买”这个章节的方式或者路径给予强曝光。

如果是有应用内货币体系的产品,则应该增强用户获取代币的曝光以及增加用户获取代币的场景(最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其他类型的不管是观看广告或者内购,在曝光和文案上一定要下足心思(没有足够曝光的功能再好也没多少人会用的,别妄想大部分用户都和PM一样去探索各个功能模块)。

兼顾当前已有变现产品。

有货币体系的产品,为使得用户可以平滑过渡,可能会免费发放一些代币给用户,但用户可能会使用这些代币去解锁均价定价章节,这会直接导致arpu的下降。

四、商业化增长的思考

变现的增长来自于对用户价值和内容价值的深层挖掘,商业价值=f(用户价值,内容价值)。如何最大化商业价值,用一句话来说:给用户分发感兴趣的书并在书中插入该用户广告耐受度上限附近的广告以最大化广告impression。

这其中有几个因素:感兴趣的书、广告耐受度、广告。其中感兴趣的书由内容分发的同学主导,广告耐受度前面已经讲了,下面主要从广告的角度来谈一谈收入增长。

1. 广告收入拆解

用户广告收入=average(eCPM)*sum(impression)=average(α*CPX*pCTR*pCVR)*sum(impression)=sum(αn*CPXn*pCTRn*pCVRn*impressionn),其中n代表不同的广告类型,其中α为DSP的广告出价因子,CPX为结算方式及价格。

公式中,作为publisher侧产品层面α、CPX、CVR无法左右,但是广告CTR和impression是从产品层面可以影响的。

1)CPX或者说eCPM

在广告主中对广告的出价也存在一个金字塔形状,通常媒体为了不浪费广告展示机会会接入多个SSP平台甚至直客,采用RTB或者waterfall等广告请求方式来最大化收益,这样来说选择的SSP平台越多越好,也确实如此。

但是当前市场上大的聚合平台(mediation平台,一个媒体要同时接入多个SSP平台时需要通过mediation平台)如Max mediation或Admob mediation,他们也都仅能支持部分SSP平台而无法涵盖所有。

因此在SSP平台的选择上是可以通过用户分层来选择性接入的,即用户分层×SSP平台或mediation平台(选择mediation平台可行性更高,同时成本更低)

比如对游戏类广告耐受度高的用户,就主要以游戏类广告主集中的SSP平台为主进行接入(其实游戏也可以再进行细分如重度游戏、超休闲类游戏,可以分析有无必要)。与用户更匹配的游戏意味着更高的CTR,即意味着更高的eCPM。

此外,直客、affiliate平台也可作为提升eCPM的选择。

2)CTR

广告页面UI的设计或代币发放的形式可以提高广告的CTR,从前段时间国家出台插屏广告规范就可以看出来。

广告内容匹配度:用户对广告内容的兴趣与否也直接决定了CTR/CVR,甚至是用户体验。匹配的广告或许能让用户体验更好

广告样式:多关注市面上的新型广告样式,有些可能会带来用户体验和eCPM的双重提升。

3)impression

阅读器内广告

在广告样式既定的情况下,广告的展示密度直接正比收入,也直观地代表了内容的价值。因此广告的密度应结合用户耐受度和内容的价值进行插入。比如这里内容价值可体现为内容字数/内容价值分层。

用户的异质性:如同eCPM高低在一天中有周期性表现一样,用户对广告的耐受度也会存在周期性地变化。比如在工作日耐受度缩进一些,在双休日耐受度放宽一些,这是可以通过实验去验证的。

阅读之外的场景

内置趣味性的任务,类似淘宝pdd种水果,京东做任务获取金豆、大转盘、飞刀游戏等。这些场景中也可以插入广告。

特殊用户群体

排查是否有一部分用户由于不确定的原因(可能是被mediation或者SSP、DSP屏蔽)始终无法展示部分广告,针对这部分用户可以接入直客或者自制广告位其他产品导流的来尽可能利用这部分impression。

2. LT

这个产品最终实现的价值=内容消费量×内容价值。内容消费量即用户的LT,内容价值基本对应广告收入,这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因此在挖掘内容价值与LT存在一个平衡点,对应的产品价值最大。

五、总结

以广告变现为主的免费阅读类产品商业化的底层逻辑是内容价值,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对内容价值的最大化则需要对“用户分层×内容 分层×广告分层”去做精细化的匹配。

此外,publisher的在考虑变现增长时应不局限于自家产品内部优化,也可以考虑与SSP的协同。当前publisher与SSP平台其实是相对独立的单元,中间的数据孤岛导致双方都没能最大化地利用好这些数据。

对免费阅读产品发展的一点思考:相对付费产品,免费阅读产品在用户的获取成本上相对更低,因此更容易获得用户。而由于免费模式带来的arpu也不高,ROI压力很大,因此 在投放获取用户上会显得捉襟见肘。但广告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一旦免费的模式跑通ROI转正之后,可以通过更具规模的投放来快速扩大用户规模。

本文由 @代生的集思录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设计师该如何做知识管理下

知识管理也就是将数据/信息动态转化为知识/智慧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得决策行动,解决问题,以获得持续成长。本文作者从5个环节,分析如何做知识管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上篇讲了什么是知识管理,以及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我们掌握了一个底层模型,熟知了只有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才能更好得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知道了是什么和为什么,接下来来聊聊怎么做知识管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我们才知道将注意力专注在哪里,不至于偏离方向。

还记得知识管理的定义吗?「将数据/信息动态转化为知识/智慧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得决策行动,解决问题,以获得持续成长。」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并非是管理知识,而是改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获得成长。(注意,这里我特地强调了「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下面,我结合我以往的经验,分5个环节来介绍该如何做知识管理。

一、信息获取

第一步听上去很简单,但这一步源头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优劣。这个环节有三个隐藏的误区:被动阅读、固有场景和无尽漩涡。

1. 被动阅读的问题

少数派上的一个大佬Louiscard曾经说过:

我们不是没时间阅读,而是没时间主动阅读。在看什么信息这件事上,很多人都不知不觉得选择了被动。我们在前面有提过,现在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内容,而且绝大部分内容,都会被平台以推送的方式投喂到你嘴边。

如果不加以限制,绝大部分的信息获取可能会由各种各样的推送主导:抖音推送的热门短视频;微信群各种大厂裁员的新闻;微博某个明星的大瓜;B站up主的更新提示等等。

就这样,这种无意识的信息获取状态下,你的注意力、时间也被不断得抢占。但其中对你真正有价值的又有多少?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简单粗暴:干掉推送(或者隐式推送),夺回阅读主导权。然后,我们就有足够的注意力选择那些更优质的信息。

2. 固有场景的问题

很多设计师朋友,包括我自己都下意识得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只存在于优质的大厂文章、书籍、教程中,所以其他信息获取方式全部下意识得屏蔽。

但事实并非如此。上篇文章所讲的DIKW模型中,我们把信息解释为「被主观解读、赋予意义的数据」,它可以解除不确定性、回答简单的问题。但是并未有媒介的限制。也就是说,除了那些创作者、作家所生产的图文资料,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获取源。

拿我几年前的作品举例,左下侧作品的灵感,就来自逛宜家时看到的一个样板间,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信息;右侧的作品,灵感来自美剧《权游》的铁王座场景,它同样也属于信息。

所以,大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留个心眼,捕获那些平时并不会被注意到、但有价值的信息。

这里推荐下flomo工具,它非常适合临时去捕捉那些动态的、不易被抓取的信息,身边朋友谈到的一个观点、坐地铁时灵光一现的想法等等都可以迅速记录在这个应用上。

3. 无尽漩涡的问题

但是,毫无节制得接收,你很容易被卷入无尽的信息漩涡,被信息所吞噬。这就是第三个问题无尽漩涡。识别出那些不够优质的信息源,并加以筛选过滤是唯一的方法。比如那些无病呻吟、毫无营养的订阅号,低质量、不感兴趣的推荐新闻,以及每天推广十来条信息的微商朋友圈等等。

最后,推荐一些我认为很优质的设计公众号信息源——

二、信息采集

这一步听上去很简单,也很容易躺坑。举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就是把微信传输助手当成了信息采集工具,每次一看到什么觉得不错的东西直接扔传输助手,但事实上,微信这个功能的初衷,其实是多设备之间的文件同步,并非是信息收藏,因此也必然导致后续信息的难以查找和管理。

第二个场景,是把各个应用内的喜欢的信息,分别收集到各自自带的收藏夹里。信息被彻底割裂,无法聚合在一个地方,也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无法统一管理和取用。

除了以上问题,更多朋友会选择把信息采集到笔记工具。我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过笔记工具采集信息,比如印象笔记、语雀等等,但最终都越来越臃肿、走向混乱。笔记这种工具是比前两种更好,但并非最优解。

我们常规认知里,全网碎片化内聚合到一个容器,资源用网盘,内容用笔记。但回到工具本身,笔记工具的初衷,是个人创作。一旦笔记系统中,同时混杂了搬运(即信息采集)和创作,混乱和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笔记系统为创作而生,主要目标群体依然是创作者。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服务更多为创作者打造、完善,而非消费者。

比如现有的笔记工具很难提供阅读进度、标注、回顾、自定义版式等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对信息处理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并不是说笔记工具不好,而是并不适合采集信息。这就好像你用菜刀刮胡子一样,用工具干它不擅长的事儿。在我来看,一款好的采集工具需要至少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可以快速将全网内容聚合到一处,整体系统化存在;

    可以分类和搜索,便于快速取用;

    支持高亮、标注,便于关键词捕获和关联思考;

    专注阅读,完全独立于笔记,符合消费者诉求

而稍后阅读工具基本满足这四个标准。

稍后阅读不算是一个新概念,早在十年前就被提出,并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经典产品,比如Pocket、instapaper、readablity等等。

简单说,稍后阅读就是,当你在任何平台上看到好的内容,都可以集中把它们采集在一个地方,后面有时间再读。

它的最大作用是能将阅读和深入阅读分离。比如很多信息只是看一眼就够、不需要二次处理(比如新闻、标题党、价值低的资料),那么这类信息直接过滤处理;

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则可以统一转移到稍后阅读器中,供我们后续深入阅读。我深度使用过Pocket、Instapaper、Again、Twilar和Cubox这5款阅读器,最终确定Cubox作为我的主力工具。

简单演示一下采集的功能。

当然cubox也有缺点,比如只支持网页采集、只支持无登录门槛内容的采集(付费购买的课程这些需要登录,因此是采集不了的)。

三、信息处理

这个环节,就是常说的阅读环节,也是最容易躺坑的环节。但就是这一步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关键一步。还记得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吗?——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持续成长,这里我特地强调了「自己」,我用三个角度来解释原因。

1. 系统1和系统2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

大脑更习惯不假思索的自动反应,所以大脑习惯用已经掌握的旧有概念,去理解新的概念,以减少大脑耗能。否则,每次1个信息你都会觉得是个新知识、都得重新花时间学习。这里的旧有概念,是自己的。

所以,关联自己过去的旧有认知,符合大脑的系统1习惯,而且实现了知识的贯通和流动,不仅深化理解,也可以进一步验证、完善以往的知识体系。

2. 艾宾浩斯的实验

提起遗忘曲线,你应该能想到艾宾浩斯。他曾经做过两组为期一年多的2组记忆实验,在实验期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学生们最先遗忘的是,基本都是那些不重要的、无意义的、没有兴趣的、不熟悉的的内容。

那么如何快速将一件事情变得重要、有意义呢?人性上看,每个人最关注的都是自己。所以,一旦信息关联到自己,就变得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相关,那么信息就变得重要和有意义,由此降低遗忘的优先级。

3. 知识的定义

我们再回到知识的定义——只有那些能运用到工作生活、能指导行为的信息,才能算作知识。这里运用到谁的生活、指导谁的行为呢?同样,也是自己。综上,信息处理的关键,是输入的同时增加一个思考动作,这个思考动作的关键就是,关联自己。

这种关联自己的阅读方式,也可以称之为功利心阅读,以「解决问题」为最终导向,来快速收割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做行为指引,来指导之后的行为。

听着有点儿抽象,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看大厂文章,看到一个讲竞品分析方法的,你可以选择如果像往常一样看完后惊叹「厉害」,然后就没了。但你也可以选择多一步关联自己的思考:

这个竞品分析方法和我所理解的有什么不一样?

我之前的方法问题出在哪?

能不能用到我现在做的这个需求?

只是多这一步简单的思考,就实现了信息到知识的转化。由此,你可以快速落地到解决问题的层面,并基于后续的反馈持续迭代。

这就是关联自己的信息处理方式。而下面这个阶段就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四、 信息整理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我们处理阶段get到的碎片化信息,整合到一个体系中。那么该如何整合呢?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论?先来看下大佬们是怎么说的。

我们应当将知识看作一棵树,只有了解最基本的原理,也就是树干和树枝,才能深入研究细节,没有树干,树叶便无处附着。——埃隆·马斯克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是有相通之处的:为了更好得理解,必须需要安排一个结构化的框架作为载体。

所以,信息整合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知识树。(你也可以称作知识库、知识体系等等,没差别)

1. 什么是知识树

简单说,知识树就是一种金字塔结构的知识体系。树干对应框架,叶子对应知识,果实对应多次学以致用后沉淀的智慧。其中知识和经验,正好对应了dikw模型中的k和w。

2. 为什么用知识树

    作为外部大脑,进行知识的永久快速存储和取用

    金字塔结构形式,让知识成为体系,对抗碎片化

    通过反复的存储取用,加快形成长期记忆的脚步,记得更牢固

第三点简单解释下,我们说记住一个东西,说的就是长期记忆。

生物学上讲,长期记忆的形成和巩固,依赖于对神经元的反复刺激后,神经元之间突触的强化和诞生。而不断的存取过程,其实就是对神经元的反复刺激,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记得更牢固。

3. 怎么搭建知识树

我们可以想象一棵树的生长过程,先是枝干,而后才是树叶。所以,第一步就是搭建框架,这一步注意三点:

    因为使用笔记系统作为外部大脑,所以需要在笔记上搭建

    遵循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建立秩序:使用编码体系(比如杜威十进制编码),通过秩序来辅助我们快速浏览和查找

关于编码体系来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搭建个人能力的知识树框架,用到杜威十进制编码时就是这样:

顶层框架用了百位数的递进进行排序,比如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的序号分别是100,200,300……次层就用了十位数的递进排序,比如专业能力下的子级序号就是210、220、230……

尾层用个位数递进排序,比如版式编排能力的子级序号就是211、212、213……通过这样的三级嵌套编码,可以简单高效得建立类目秩序,提升易用性。

第二步,就是知识填充。这一步的指导性原则是:只保留对你有用的东西,其他的统统舍弃。

所以,此时的文章不再是不可拆分的整体,而是一个个标题、事实案例、金句、观点、故事、思维方式等等构成的素材合集。而后,我们基于信息处理中说的「功利心阅读」,将那些对我有用的部分悉数拆解出来。

比如1篇关于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的文章,我觉得2个方法、3条金句和4个案例对我有用,那我就可以单独拆解。目的,便是去快速收割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保存到自己的知识库,为我所用。

这一步注意四个点:

    附上我们自己的思考和洞察、多多关联自己!这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关键;

    附上原有出处、链接,当我们从拆出的笔记中无法理解时,可通过链接追溯到原文进行理解;

    多运用笔记链接功能,创造信息通路。(比如notion工具,可以建立数据库,将这些提炼出来的信息做成一个个卡片,synced block双链功能,可以将引用到这个卡片的页面相互串联起来。

    知识类型不够用或者有问题,框架可随时迭代。知识管理是持续的动态过程,每一次迭代,都是一次思维的整理和升级。

下面,终于来到我们最后一步。

五、信息内化

信息内化的目的,在于将信息融入到我们的身体,彻底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说到这个,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师——理查德·费曼。他曾经说过:如果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听得懂,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

费曼的意思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教学的方式,直面自己的知识盲区,通过教学的方式来查漏补缺。具体步骤是:

    选择一个你要内化的概念

    假装讲给外行人听

    发生了卡壳,说明那些卡壳的地方,恰恰是你的盲点,需要再次需要返回原始材料重新学习

    不断简化,直到可以流畅得表述

当然,讲给外行人听只是教学方式之一,只要是对外输出,形式不限。比如:写作、线上分享、短视频输出、甚至单纯得复述给自己听等等。当然,写作依然是我最推荐的对外输出方式。

1. 为什么我推荐写作?

简单从以教代学、投入成本、能力加持和影响力四个角度聊聊写作的好处。

    写作作为知识管理的最后一环,可以很好得以教代学,反向逼你对知识点做查漏补缺和深度思考,更有效得内化所学,助力成长;

    相比短视频、直播这类输出方式,写作的投入成本最低,不需要脚本、剪辑、配音等步骤;

    写作对其他关联能力有明显加持:比如逻辑能力、公开演讲能力、汇报能力等等,一次写作伴随多能力提升,很值;

    公开写作,意味着持续曝光,持续曝光则意味着影响力的提升。当设计师在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影响力,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会和资源会奔向你。title、讲座、变现等等。

而且很多大厂设计师的能力模型、晋升机制除了专业能力过硬外,对行业影响力也会有要求。因此长期的写作,对于求职、晋升都有正面影响。

另外,我自己也在坚持写作,到目前为止的两年半时间,包含这篇的话,在自己公众号就累计输出了100篇原创文章。

写作给我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我成为了专栏作家;受邀为大学生做线下授课;受到58UXD的邀请做线上分享;越来越多的朋友主动链接,结交了新的伙伴、贵人甚至合伙人;吸引了更多商单、变现等等。写作可能无法帮你直接赚到钱,但一定会让你更值钱。

2. 简单分享一些写作经验

1)不敢写的问题

很多同学可能和我一样,一开始总是自我怀疑,怕写出来被人笑话。这种情况相当之正常,尤其很多设计师们都比较低调,不想随意曝光。迈出第一步,心态总是第一关,我当时第一篇文章,拖了足足有一个月才敢公开发表。但大家都很忙,没有人会特意抽出时间笑话你。

借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一个方法:是否要分享出来是你的课题,别人如何看待评价是别人的课题。我们能选择的就是将这两个课题彻底分离,不去妄加干涉,这样心态上就会好很多。

2)写不出来的问题

其实看到这,你应该知道写作并非是单独存在,而是知识管理中的最后一环。前面的环节是写作的前置,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输入、不思考,写不出来完全正常。所以,写作的过程也是在倒逼输入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试试让输入、思考成为习惯,每天坚持一定量的输入、思考,就算不去刻意写,一个月的感悟都能合成一篇文章了。另外,每日复盘也是个我在坚持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不但让你习惯文字输出、保持手热(就像投篮一样),也能让你意识到每天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不断肉眼可见得精进和成长。

3)坚持不了的问题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这本书中有提到过「承诺与一致性」原理,一个人一旦做出了承诺,就更倾向于去完成它。尤其是公开场合下的deadline承诺,毕竟都「要face」。所以,基于这个心理学效应,可以跟我一样采用公开挑战的方式。比如两年前,我就在公众号和朋友圈公开承诺「年底前完成30篇原创文章」,挑战失败的话所有点赞的朋友瓜分5k大洋。并且每一篇我都会写明这是第几篇,挑战还剩多少篇。

最后效果非常明显,尤其对于我这样的重度拖延症。我的100天的设计挑战和40篇原创文章挑战也是这样完成的。大家想坚持写作也可以参考试试。

六、我是如何准备这次分享的

最后,还原下这次直播分享的准备过程——

1)确立知识管理的主题,后面所有的环节都需要聚焦这个主题进行。

2)信息获取阶段,我在这个阶段开始全网搜集大量资料。

3)信息采集阶段,使用cubox将所有的优质信息聚合到一处。

4)信息处理阶段,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思考,同时做高亮、标注。

5)信息整合阶段,使用notion提前建立知识树,并且将前一个阶段的精华同步填充至知识树上(比如1篇文章拆2个概念、3个金句、4个案例等等)

6)信息内化阶段,结合自己的旧有经验进行内容创作,最后基于内容完成ppt!

七、最后

再和大家简单盘下知识点。

DIKW模型是知识管理的底层模型,它通过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递进结构,揭示了更有效的渐进式学习方式;

将信息当做知识是一个传统误区,只有通过自我关联、行为指引的思考,才能完成信息到知识的转化,指引自己的行为;

做知识管理的三方面原因:我们身处内容时代、生有涯而知无涯、大脑不擅长存储;

知识管理的5个阶段:信息获取、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内化;

设计师通过写作的方式既可内化信息,又能实现影响力增值。

13000 字的原创干货在此完结,不过由于篇幅原因,很多地方其实没有展开讲。后面有机会的话会给大家分享更多。

最后,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这次的万字干货能帮到你。

我是设计师Andrew,我们下期再见。

专栏作家

Andrewchen;微信公众号:转行人的设计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中科院硕士自学转行,擅长通过文字帮助年轻设计师成长和提效。延迟满足、长期主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网页设计综合指南三:网页设计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在构建网站时,需要考虑很多事情,从视觉外观到功能设计。为了简化这个过程,我们准备了这个指南。限于篇幅限制,将这一指南分为三部分,此为第三部分内容。

本篇包含内容

三、移动端适配

3.1 响应式设计

3.2 手势操作

四、无障碍设计

4.1 弱视用户

4.2 色盲用户

4.3 盲人用户

4.4 键盘适配

五、测试

5.1 持续测试

5.2 页面加载测试

5.3 A/B测试

六、开发交接

七、总结

三、移动端适配

如今,网站用户中有50%左右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这对网页设计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必须为网站进行移动端适配设计。

3.1 响应式设计

PC端和移动端有着不同的屏幕分辨率,进行适配优化尤为重要。

采用单列布局。手机屏幕上单列布局基本效果都不错。单列不仅可以管理小屏幕上的有限空间,还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屏幕分辨率之间以及纵横比之间进行缩放。

使用 Priority 导航模式。Priority 是Michael Scharnagl提出的,展示重要的导航选项, 不重要的导航选项集合在“更多”按钮。它能充分利用可用的屏幕空间。随着屏幕的增加,展示的导航选项也随之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可视性和吸引力。这种模式对于有很多不同的模块和页面的网站(如新闻网站或电商网站)特别有用。

确保图像适合PC端和移动端。网站必须适应所有不同的设备和分辨率,像素密度和方向。图像适配是构建响应式网站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简化这个任务,您可以使用诸如Responsive Image Breakpoints Generator这样的工具地处理图像。

Responsive Image Breakpoints Generator 可帮助您生成及管理图像的不同尺寸。

3.2 手势操作

移动端的交互是通过手指完成的,而不是鼠标点击。这意味着当您设计交互时要应用不同的规则。

交互元素的大小要合适。所有的交互元素(如链接,按钮和菜单)应该都是可以手势操作的。PC端网站适合交互区域(点击)较小且精确的方式,但移动网页需要较大的触发区,可以用拇指轻松完成。当网站经常需要用户操作时,请参考MIT Touch Lab的研究为您的按钮选择合适的尺寸。研究发现,手指面的平均尺寸在10到14毫米之间,指尖在8到10毫米之间,10×10毫米是一个很好的尺寸。

按钮越大,点击越轻松。(Image credit: Apple)

交互需要更明显的视觉表达。PC端,用户将鼠标悬停在某个元素上(如显示下拉菜单)时,可以提供额外的视觉反馈;移动端,没有悬停状态,移动用户将不得不点击以查看该响应。因此,应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预测界面元素代表的含义。

四、无障碍设计

产品必须能够被任何人使用。针对有生理缺陷的用户进行设计是设计师去实践同理心和体验世界的一种方式。

4.1 弱视用户

许多网站的文本采用低对比度模式。虽然低对比度可能比较新潮的,但是难以识别。低对比度对于视力低下和对比度敏感的用户不友好。

浅灰色背景上的灰色文字很难阅读。体验会很不好,或者说设计的毫无意义。

低对比度文本在PC端很难阅读,在移动设备上变得更加困难。想象一下,你在明亮的阳光下行走时,需要在移动设备上阅读低对比度的文本。这提醒我们,设计要确保信息能传递给用户。

永远不要为了美观牺牲可用性。网站上的文本和其他重要元素的最重要的是可读(用)性。可读性要求文本和背景之间有足够的对比。为确保视觉障碍人士能够阅读文本,W3C的网页内容无障碍设计指南(WCAG)有一个[对比度建议](https://www.w3.org/TR/UNDERSTANDING-WCAG20/visual-audio-to-对比contrast.html)。对于正文文本和图像文本,建议使用以下对比度比率:

小字号的文本对比度至少要 4.5:1。最好的对比度是7:1。

字号较大的文本(14号粗体、18号字体以上)应该至少有3:1的对比度。

不好:这些文本行不符合对比度的建议,难以阅读。

好:这些文本行遵循对比度的建议,清晰可辨。

你可以使用WebAIM的[色彩对比度检测器](http://webaim.org/resources/contrastchecker/)来确定是否处于最佳范围内。

4.2 色盲用户

据估计,全球人口中有4.5%出现色盲(12名男性中有1名,200名女性中有1名),4%患有低视( 30人中有1名),0.6%是盲人(188人中有1人)。我们很容易忘记为这个用户群设计,因为大多数设计师都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为了让用户可以正常访问,请避免仅使用颜色来传达意义。 正如W3C声明,不应该使用颜色“作为唯一可视的传输方式 信息,指示行动,提示回应,或区分视觉元素。“

表单中仅使用颜色表达提示信息是常见的方式。成功和错误消息分别以绿色和红色显示。但是红色盲和绿色盲是色盲群体中最多的。大多数情况下,你能接收到错误信息,比如“这段文字被标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对色盲用户在这种形式下无法接收到错误信息。颜色应该是突出或补充已经看得见的信息。

不好:这种形式仅仅依靠红色和绿色来表示字段有没有错误。色盲用户是无法识别的。

在上面的表格中,设计师应该给出更具体的说明,比如“您输入的电子邮件地址无效”或者在需要注意的地方显示图标。

好:图标和标签显示哪些字段无效,更好地将信息传递给色盲用户。

4.3 盲人用户

图片和插图是网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盲人需要屏幕阅读器等辅助技术来翻译网站。屏幕阅读器依靠于图像的替代文本来“读取”图像。如果该文本不存在或者描述不清晰,他们将无法按照预期获取信息。

考虑两个例子 – 第一,Threadless,一个流行的T恤店。这个页面并没有多少关于正在销售的商品的信息 。唯一可用的文本信息是价格和大小的组合。

第二个例子来自ASOS。同样销售T恤的页面为该商品提供了准确的替代文字。 这有助于使用屏幕阅读器的人想象商品的外观。

为图像创建替代文本时,请遵循以下指南:

所有“有意义”的图像都需要描述性的替代文字。(“有意义”的照片指为上下文提供补充性信息)

如果图像纯粹是装饰性的,没有提供帮助用户理解页面内容的有用信息,则不需要代替文本。

4.4 键盘适配

某些用户使用键盘而不是鼠标浏览网站。例如,运动障碍的人在使用鼠标这类精细的运动时有困难。通过将交互式元素适配Tab键,并显示键盘指示符,使交互式和导航元素可以被这类用户轻松访问。

键盘导航的基本规则:

检查键盘指示符是否可见和明显。 一些网页设计师会删除键盘指示符,因为他们认为不美观。但这阻碍了键盘用户正确地与网站交互。如果您不喜欢浏览器提供的默认指示符,请不要全删了它; 相反,设计它来满足你。

所有的交互元素都应该可以通过键盘访问,而不仅仅是主要的导航选项或主要的CTA。

您可以在W3C的“WAI-ARIA Authoring Practices”的文件中“设计模式和小工具”部分中找到有关键盘交互的详细要求。

五、测试

5.1 持续测试

测试是用户体验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设计周期的其他部分一样,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早期收集信息开始,到整个过程都需要进行测试。

(Image credit: Extreme Uncertainty)

5.2 页面加载测试

用户讨厌加载慢的网站。这就是为什么响应时间是网站的重要因素。根据Nielsen Norman Group,有三个响应时间限制:

0.1秒对用户来说是即时的。

1秒能保存用户的思想流畅,但是会感觉到轻微的延迟。

10秒是用户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操作上的极限。10秒的延迟通常会让用户立即离开网站。

显然,我们不应该让用户在网站上等待10秒钟。但是经常发生几秒钟的延迟,也会让人感觉不愉快。用户将不得不等待操作完成。

通常是什么导致加载缓慢?

体量大的内容(如嵌入的视频和幻灯片小部件),

后端代码未进行优化

硬件问题(基础设施性能有限)。

像[PageSpeed Insights](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peed/pagespeed/insights/)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您找出加载缓慢的原因。

5.3 A/B测试

当您在两个版本(如现有版本和重新设计版本的页面)之间进行选择时,A/B测试是理想的选择。这种测试方法包括将两个版本中的一个随机显示给相同数量的用户,然后分析哪个版本下用户更有效地完成了目标。

(Image credit: VWO)

六、 开发交接

[UX设计流程](https://blogs.adobe.com/creativecloud/ux-process-what-it-is-what-it-looks-like-and-why-its-important/)有两个重要的步骤 :设计原型和开发。设计完成并准备好进入开发阶段后,设计人员需要制定一份规范,该规范是描述设计应如何实现的文档。规范确保开发不会偏离初衷。

规范中的精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规范不准确的情况下,开发人员在开发时不得不依赖猜测,或者让设计人员解答他们的问题。但是人工编写规范是一个头痛的问题,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

借助Adobe XD的设计规范功能(测试版),设计人员可以为开发人员发布一个公开的链接。通过链接,开发人员可以检查,测量和复制样式。设计师不再需要花时间编写规范来向开发者阐述位置,文本样式或字体。

Adobe XD的设计规范功能(测试版)

七、结论

这里分享的技巧只是一个开始。将这些想法与您自己的想法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将您的网站视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项目,并分析用户反馈来不断改进体验。请记住,设计不只是为了设计师 – 而是为了用户。

长期有效,人人有份!iReader在线重金征集课代表

你是iReader资深少年吗?

关于iReader的小知识,你能对答如流吗?

你有自信成为“全班同学”的玩机标杆吗?

(这说的不是本书童吗?)

少年有温度,阅读有力量

敲黑板!划重点!来咯!

敲黑板!划重点!来咯!

敲黑板!划重点!来咯!

iReader在线征集课代表!

何谓iReader课代表?

爱阅读、爱玩机、爱生活

iReader用户在活动期间原创并发布iReader阅读器使用感受&测评,即有机会成为iReader课代表。

我们将送上总价值 698元的【现金 免费读 配件】大礼包。

01- 活动规则 -

活动时间

2020年12月4日起长期有效(在此期间发布内容并报名参与活动)

分享机型

iReader全线机型

分享内容

1.iReader的使用感受/测评

2.对比你曾使用过的其他墨水屏设备

3.iReader使用技巧或你与iReader的故事

(以上任选或可整合发布)

作品要求

可以为图文或视频形式。图文内容不少于500字,图片不少于6张且清晰美观;视频不少于3分钟,作品必须为原创!

发布平台

创作者将图文内容自行发布于知乎、小红书、B站、抖音、电纸书百度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不限发布平台数量)。

参选方式

在活动时间内发布内容后填写《iReader课代表报名表》,由掌阅iReader官方统计评选,优秀作品作者将成为“iReader课代表”,官方会单独联系并发放奖励!作品将带署名发布于iReader各官方平台。

02- 分享奖励 -

iReader课代表(数量不限):

总价值价值约698元大礼包

1.100元现金

2.书城全部书籍免费读

(绝版奖励,限阅读器,使用时间自定)

3.任选一款保护套

分享奖(全部参与分享且满足条件用户):

1.1000阅饼券

话不多说,行动吧少年!

贝索斯:叫醒亚马逊的从来不是闹钟

北京时间1月9日晚间,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在推特上发布了一份夫妻二人的共同声明,宣布他和妻子麦肯齐已离婚。

“我们希望让人们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出现新变化。正如我们的家人和密友们所知道的,经过长时间的感情探索和临时分居后,我们决定离婚,但将继续作为朋友共同生活。”贝索斯和妻子在声明中表示。消息公布后,亚马逊的股价立即小幅下跌约1%,但随后出现回升。最终亚马逊收盘报1659.42美元,微升0.17%。

所有人都在津津乐道麦肯齐是否会变成世界女首富,贝索斯的股权是否会被冲淡,对亚马逊的控制权是否会减弱,亚马逊的股价会不会受影响——作为继苹果之后,美国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亚马逊的发展势头迅猛,有专家预测在云计算和广告等高额利润业务的推动下,未来五年,亚马逊的市值有望达到2万亿美金。

随着亚马逊市值攀升,其创始人贝索斯个人财富在2018年一度高达16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比尔盖茨 马云 许家印的身价之和。

亚马逊在商业世界里不可忽视的体量,业务范围从最大的书店扩张到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网络服务(AWS)、Prime业务、智能家居、亚马逊设备……从2014至今,亚马逊股价翻了五倍多。

而其领航者贝索斯,身上的特质明显——创业激情、资本精明、枭雄狂妄,著名的“领导力准则”,对数据的极度迷恋,对顾客喜好的偏执追求,推崇的看似毫无人性的管理制度和冷血文化都是亚马逊血液中的重要创新因子。

这一切,都是贝索斯追求极致理性和冷静的结果——在他看来,叫醒亚马逊的从来就不是闹钟。

起步

1994年的世界,人们对于互联网的概念是模糊的,当贝索斯意识到在当时互联网的便用率微乎其微的情况下,万维网每年以2.300%的惊人速度成长,他开始意识到可以在互联网上做一些生意,并对其排序。

最后他选择了书籍,因为书籍的分类项目比其他商品的要多很多,当时世上出版的书籍有三百多万种,“打造全世界最全的书籍体系,做最大的书店”成为当时的愿景,紧接着他带着自己组成的小团队,搬到了西雅图。

贝索斯选择西雅图的原因:

一是离分销商Ingram图书部门的仓库近;

二是根据西雅图的法律,亚马逊只需要为销售给西雅图本地人缴纳销售税;

三是他认为“西雅图是因为微软在哪儿,我相信微软对当地科技发展的推动,会让我更容易招到人才,事实证明我是对的。”(《Blooomberg Business 商业周刊中文版》10月刊对贝索斯的访谈)

就这样,31岁的贝索斯,离开给他贴上“叛徒”标签的华尔街,用30万美元启动资金,在租来的车库里创建了亚马逊。

亚马逊,意为“全世界最大的河流“,这是贝索斯的愿景,一如亚马逊的LOGO,箭头从A指向Z,everything store则是贝索斯的野心。

只是1995年起步的卖书业务绝对是简单粗暴的,挂一个比实体书店更低的价格在网上,客户下单之后,亚马逊再去批发商处进货——那么卑微的的启动资金只能支持这样的周转。

而对于批发商明文规定的10本起购,贝索斯有自己的法子——下单一本想要的书,和九本已经脱销的书籍,然后等着批发商送来一本书和一张纸条“抱歉,我们的书已经脱销了。”

除了卖书,亚马逊开始卖音乐和视频产品,贝索斯给1000个随机挑选的消费者发邮件,问他们,除了现有售卖的商品外,还希望能得到什么——他因此得到了一个非常长的清单,在商业周刊对他的访谈中,他弹到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你们为什么不卖雨刷器,我很需要的!

由此他觉得,可以用这种方式售卖任何商品!后来开始涉足电器、玩具和其他类型商品。这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网购商业模型了。

那时的贝索斯每天跪在地上自己打包,然后开车把包裹拉到邮局,就想着什么时候能买得起叉车。他是见识过事情由小变大的人,所以即便后来亚马逊成为超级商业帝国,他的管理手段与其说冷血,倒不如说始终抱着敬畏之心。

初创期的互联网呈现野蛮生长的状态,贝索斯同亚马逊亲历了指数级增长的奇迹。

亚马逊在上线一周收到了1.2万美元的订单,并成功吸引了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注意。要知道,当时雅虎是世界上浏览量最大的网站,杨由此亲自Email给亚马逊,邀请其在雅虎开设专栏。亚马孙因此由创立之初便站在的互联网的顶层。

之后,贝索斯便开始去挖比尔盖茨的手下,并同在西雅图的星巴克谈合作。差那么一点,星巴克的柜台边就摆上了亚马逊的货架。

1996年的星诺战争,是亚马逊走向战场的开始。

当时亚马逊的销售额是1600万美元,而当时的图书销售巨头巴诺的销售额是20亿美金。这无疑是一场碾压式战争,许多人劝贝索斯把亚马逊卖掉算了。

贝索斯这个时候从沃尔玛挖来了瑞克·达尔泽尔,并开始筹集巨额资金,把所有资源all in 到仓储、物流、背水一战,等于在线下复制一个沃尔玛了。之后的岁月里,亚马逊先后推出Prime、一键下单、FBA力挫Ebay,超越沃尔玛,成为零售巨头。

BUT,贝索斯本尊,从来不把亚马逊定义为零售公司,他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亚马逊是一家科技公司。

崛起

在华尔街的定义里,短期利润永远都是优先考虑的指标,好的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收入和利润都要增长,增加的比例超过分析师的预测,就是股价大涨的好公司,但是亚马逊呢,每个季度发布财报之后,华尔街的评价都是”增长不及预期“

后果就是,一日有可能蒸发上千亿市值。

偏偏贝索斯又是个抠门到极致的主儿,行业一般的薪水,不提供免费午餐,连停车都要收费。无法提供股票红利、福利又差、老板刻薄寡恩,公司内部强调强调达尔文主义,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像物流公司,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卓越人才的流失。

2006年,亚马逊首席算法官、算法大师Udi Manber 离职,加盟Google掌管搜索业务,贝索斯发了很大的火儿,当事人口中称为“贝索斯有史以来最失态的状况。”这时候,这个华尔街的叛徒,干了一件事——理了个光头。

在被干的最呛的时候,贝索斯说“不要去在乎对手,对手又不给你钱”

在亚马逊股票一泻千里的时候,他又在办公室白板上写下“我不在乎股票价格”。

股价并不能代表公司,公司也不能代表股价。我目睹了股价从113美元一路暴跌到6美元,我也在观察我们的内在商业价值—消费者的数量、每个商品的利润……你能想到的所有…..虽然公司股价走势不太正常,但内部却有条不紊发展着。我们不需要重返资本市场,因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钱,而互联网泡沫对融资的冲击就是,想要筹措资金非常困难。

——贝索斯

即便如此,亚马逊的股价在逐年飙升,近三年来上涨了接近270%,亚马逊的市值也在逐步逼近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苹果公司。

亚马逊股价 | 图片来源自 虎嗅 《世界首富贝索斯》

亚马逊创业21年:

1995.4.3:上线书籍,卖出第一本书是美国知名学者侯世达所撰写的。1998.6.11 |上线光盘,涉及60个门类的125000张唱片。

2004:强势收购卓越网,进入中国

2005.2:上线亚马逊会员服务 Amazon Prime,开始免费两日达的年费为79美元

2006.3.14:上线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为其他企业提供计算、数据存储以及内容发布等云服务,其中大多数客户是小企业

2006.9.7:上线亚马逊视频服务Amazon Video,用户可下载从《星际迷航》到《吸血鬼猎人巴菲》在内的数千部电影电视剧作品

2007.11.19:发布电子阅读器KIndle eBook Reader ,售价399美元,在上架6小时候所有存货被顾客一扫而空

2009.7.22:以价值1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鞋类电商Zappos

2000.11:上线亚马逊第三方销售平台Amazon Marketplace,开始在亚马逊的电商 平台上兜售包括相机到玩具屋之类的产品。

2011.11.14:发布新一代电子阅读器 Kindle Fire, 可访问超过10万部电影及电视剧

2015.6.23:发布亚马逊智能音箱 Amazon Echo,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音箱,内置只能语音助理Alexa

2017.8.28:收购全食超市,斥资136亿美元收购诠释超市的全供应链

2018.6.28:收购医疗保健公司Pill pack

2004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强势收购卓越网登录中国的时候,很快就一路向下,被天猫、京东逼到了墙角。2013年以后,亚马逊的财报上就不再体现中国的电子商务业务了,甚至一度还因为业绩太差取消年会,被市场揶揄到今天。

但即便如此,贝索斯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商业领袖。他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扩张,引导创新和选择扩张方向,帮助亚马逊绘制未来发展的蓝图。

后世诸如马云、王兴等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贝索斯的影子。

出于他对创业的狂热,对事业的敬畏,对互联网创业的初心和不设限,让亚马逊有无线发展的可能。

亚马逊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其实它并没有自己的传统园区,在遍布全球的57.5万名员工中,约有4.5万人在西雅图工作的员工和高管,他们穿梭在市中心和南湖联盟(South Lake Union)附近的众多高楼中。

亚马逊默认的本部是创始人贝索斯所在的地方,叫 Day 1 Tower。

这个名字源于贝索斯永恒的格言:相对而言,我们仍然处于互联网的“第一天”。更进一步说,亚马逊才刚刚起步。

自亚马逊上市之后,贝索斯仍然会每年给股东写一封信,每年的致股东信后,都会附上1997年写的第一封致股东信。这是为了告诉股东们,我们没有变,二十多年来,我们都在为了最初想做的事情而努力。

贝索斯对亚马逊的不设限,基于一种“超级幸运”的融合:亚马逊最初的采石场——零售市场 ——“数以万亿计”,因而他认为的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开创的云市场也是如此。

在不同的行业,市场的前景有限,但是拼凑一块,市场的规模是无限的。

所以他擅长将亚马逊转变为规模庞大、业务相邻的大企业。(虎嗅 | 《世界首富贝索斯》)

代表作

2006年,伴随第三方商家的入驻,贝索斯要求团队要开发一款APIs以帮助开发商更加快捷地制作检索目录,使用支付支付系统和购物车。由此催生出搭建系统和基础设施的需求。

这款被命名为AWS(Amazon Web Serices)的服务,在成立之初被赋予超出寻常的重视。但是亚马逊“为客户需求持续投入”的哲学捕捉到了开发商不断增长和衍生的需求,AWS又陆续推出了S3和EC2解决方案。后者逐渐成为全球最易用、应用也最为广泛的云计算服务。

资料显示,成立之初,贝索斯把15美元/小时的价格降低到了10美元/小时,尽管他的CFO一直提醒他这项长期盈利的业务会因此陷入长期亏损。但这位老兄并没有改变初衷,在没有竞争对手的前提下,AWS服务主动降价了51次。

就这么在开始时烧掉了数十亿美元。加上贝索斯强大的市场信誉,他几乎在以任何他愿意的方式追加投资。

由于这是一项被亚马逊偶然创设出来的服务,成立之初作为行业内唯一的参与者,亚马逊垄断定价。老辣的,不在乎一时收益的对手就是这么可怕,他具备十足的耐心将猎物收入囊中。

当2008年,Economist开始用一整版内容讨论云计算,并且预言云计算将彻底改变产业和工作时,当微软CEO鲍尔默在华盛顿大学演讲中高呼“For the Cloud ,we are all in “时,

当Google Cloud 发布,IBM推出Azure, 甲骨文入场,BAT发力云计算时,渠道竞争开始火拼,向下基础设施供应商IBM、惠普、英特尔等掌握技术优势时,我想对于亚马逊而言,无非就是一点点的先发优势,和对用户需求无限投资的经营哲学。

而这一点就足以催生亚马逊强大的增长引擎,在2018年亚马逊全球公布的财务中,AWS贡献了约60%的营业利润,为万亿市值提供足够的引爆点。

亚马逊的会员服务Prime是其另一代表作。

本质上,这是一款营销工具,一种鼓励用户购买和产生经常性订阅收入的方式,类似Costco的仓储俱乐部。

通过办理收费包邮会员制Prime,可以获得免费两日送达,另外有一些附加服务,比如电子书借阅、网络视频、音乐等。但伴随其成长,它迅速演变成一种向1亿多用户提供额外福利和特权的方式,这些福利创造无尽的新市场边界和业务线。

Prime 解释了亚马逊开始蚕食Netfile的原因。亚马逊的会员日(Prime Day)在短短几年间为客户提供36小时的特别优惠——成为年度最大的假日购物季之一,消费者的狂热程度仅次于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

通过访问Prime, 亚马逊可让第三方零售商为亚马逊的用户订单支付更高佣金。另外,Prime还反过来支持了亚马逊的实体店战略。Prime的当日送达和提货服务需要更多的实体店面,反过来又帮助亚马逊将业务拓展到比如食品等未轻易涉足的领域,因为这类易腐烂产品并不符合亚马逊的经典模式。

从2015年第一家实体书店在西雅图开设,基于网络数据的设计——根据“读者最喜欢的食谱”、“评分在4.5分以上的图书”等将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迁移到线下,改革了网络购物的可发现性。

简而言之,Prime成为亚马逊的中枢神经系统,将经营范畴联系在一起,为亚马逊开辟一条进军新市场的道路,同时也向核心业务注入新鲜活力。

杀手锏

如果你要创新必须长时间被误解……首先,(创意)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差异化的想法,它不可能是‘我也’的产品;然后,(规模)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已经有了一些非常大的业务,我们无法把精力投入到一些小事上,因为即便其成功也是小事……即便是规模可观,它也必须要有良好的资本回报率。

——贝索斯

最终,满足三驾马车的灵感在于两种模式的一种——要么去审视客户需求,要么向前探索,这是亚马逊称霸市场的杀手锏。

本来,贝索斯只是一个小众玩家,他或许可以非常轻松专注于全世界最大的数字书店。但是销售书籍过程中,他发现利用库存管理到推荐引擎,可以很轻松将业务转移到邻近领域——先是音乐和DVD,然后是玩具、电子产品,最后几乎囊括所有可零售东西。

基于此,他将亚马逊作为一个独立卖家平台开放给曾是竞争对手的卖家,从而巩固自己的零售领域变革者角色,与沃尔玛等一起进入零售万神殿。

但贝索斯并没有将这些划分为核心业务之外的增值,做零售,搭建物流基础,建立一个高效得惊人的包裹交付基础设施,导致亚马逊物流(Fullfuillment by Amazon)的出现;做运营,对兼职人员的需求导致世界上第一个面向大众劳务众包平台Mechanical Turk 的诞生。

而为了掌握如何收取每笔消费的佣金则导致亚马逊支付(Amazon Pay)的问世。当亚马逊开始构建将数据存储在云端的功能,他们又发现其他企业可能也想在云端这么干——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平台AWS登场。

即便以客户为导向的概念也能创造出基于技能的红利,比如Kindle阅读器的发明。

Kindle在亚马逊的定义中是一款浪漫化的产品,一方面因为它在硬件方面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让人想起亚马逊在图书方面的业务本源。但这并未改变亚马逊的业务模式,随后硬件产品出现其他问题,不过按照贝索斯的话说——今天很多硬件开放经验,必须要有足够耐心,学到一项技能并不见得恰逢其时,它可能需要时间才会真正开花。

所以,后来推出的Echo智能音箱,成了游戏领域的变革者。

另外,贝索斯也正在学习医疗保健。

2018年10月,亚马逊宣布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组建一家医疗公司,并以近10亿美元收购了医药创业公司PillPack。

通过此次收购,亚马逊获得了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一个现成的药房供应链和全美50个州的药房执照。而亚马逊之前的基础也在医疗领域凸显出优势:依靠发展其核心业务(如AWS和Prime)带来的利润,亚马逊在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时并不急于实现盈利。

AWS可以帮助处理医疗健康领域所需的大量数据负载和分析。亚马逊的配送中心、供应链和对Whole Foods的收购使其能够快速分销医疗产品和服务。因为拥有全方位的与病人接触的渠道(家庭,零售店,线上渠道等),亚马逊有潜力成为针对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覆盖人群的生活方式规划师。

无论是Prime会员系统还是AWS云计算服务,在贝索斯看来都不是一项独立业务,因为它们与消费产品完全捆绑一块。

通过主导零售和数字服务,贝索斯将其转移到任何他察觉的可为消费者提供附加值的服务包括医疗、娱乐、消费电子产品和广告等市场,而任何一个市场都击中或接近贝索斯提到的“万亿”潜在用户,这绝非巧合。

亚马逊的事业本质是价值运营——立足零售电商,把整个行业一点一点做透,然后在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价值占比。(IT之家 | 《贝索斯没有闹钟》)

所以纵使没有AWS这个偶然,在电商和物流之外,亚马逊还有Kindle的硬件制造,Echo音响的物联网实践、人工智能Alexa,以及线下的诸多布局。

贝索斯终于可以硬气地说,哥们儿做的不只是零售巨头,哥们儿是真真切切的科技公司。

铁血军规

亚马逊的快速扩张得益于著名的“领导力原则”,即14条军规,这些会被印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员工,并且进行考核测试。

同很多企业一样,不管是出于新员工入门接受的“洗脑”亦或是“企业文化教育”,这些准则是在亚马逊工作必须遵循的“天条”,要努力贯穿于工作中。

亚马逊14条军规:

    Customer Obsession 顾客至上:努力成为“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从客户方方面面入手,再反向推动工作。

    Ownership 主人翁精神:作为主人翁,要从长远考虑,不会为了短期业绩而牺牲长期价值,绝不会说“那不是我的工作”。

    Invest and Simplify 创新简化:期望并要求自己的团队进行创新和发明,并始终寻求使工作简化的方法。

    Are Right . A Lot 决策正确:要拥有卓越的业务判断能力和敏锐的直觉,并寻求多样的视觉,并挑战自己的观念。

    Learn and Be Curious 好奇求和:要对各种可能性充满好奇并付于行动加以探索。

    Hire and Develop the Best 选贤育能:要不断提升招聘和竞升员工的标准,找到优秀的人才,并帮助他们创立职业发展机遇。

    Insist on the Highest Standards 最高标准:要有近乎严苛的高标准——这些标准在很多人看来可能高得不可理喻。领导者不断提高标准,激励自己的团队提供优质产品、服务和流程。

    Think Big 远见卓识:要大胆提出并阐明大局策略,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并广泛寻找服务客户的方式。

    Bias for Action 崇尚行动:速度对业务影响至关重要,很多决策和行动都可以改变,因此不需要进行过于广泛的推敲,提倡在深思熟虑前提下进行冒险。

    Frugality 勤俭节约:力争以更少的投入实现更大的产出。勤俭节约可以让我们开动脑筋、自给自足并不断创新。

    Earn Trust 赢得信任:坦诚沟通,敢于自我批评,即便这样做会令自己尴尬或难堪。

    Dive Deep 刨根问底:深入各个环节,随时掌控细节,经常进行审核。

    Have Backbone; Disagree and Commit 敢于谏言,服从大局:必须要能够不卑不亢地质疑无法苟同的决策,哪怕这样做让人心烦意乱,精疲力尽,不会为了保持一团和气而屈就妥协。一旦做出决定,他们就会全身心地致力于实现目标。

    Deliver Results 达成业绩:关注业务的关键决定条件,确保工作质量并及时完成。即使遭受挫折,也从不气馁。

这些准则,贝索斯用来对抗侵蚀企业的力量——官僚主义、肆意挥霍、缺乏严谨等,这些是他确保整个亚马逊公司健康运行及持续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当我们理解这些准则,等于理解了亚马逊所谓的“冷血文化”。

基于第2条,亚马逊的员工首先要面对的是超高的工作强度。一个员工如果每周工作低于80小时,就会成为同事中的异类。即便周末,也要回公司开会。深夜和节假日要随时候命,邮件经常过了午夜发出,如果没有及时回复将很快收到追回短信。

基于第7条和11条,亚马逊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让员工怯步,相反,员工会时常产生突破极限的愿望,以为习惯养成,就很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亚马逊的薪酬福利虽然不高,但是如果能保持两年工作以上的员工便能获得亚马逊的期权机会——大浪淘沙,剩下的员工大多都是极度认同亚马逊文化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

贝索斯认为严苛的标准能让公司实时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期望,而对于员工来说,他们喜欢亚马逊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公司让他们超越了自己认知的极限。

基于第4条和第13条,让外界看起来比较奇葩的是亚马逊内部的随时反馈工具(Anytime Feedback Tool),员工可以随时向上级反馈同事的工作,越级反馈对上司的看法。而这些反馈将出现在员工的绩效评估之中,最终用绩效得分低的员工会被开掉。

亚马逊的这种鼓励”表明异见和表明立场”的看法,给外界一种似乎很难出现一团和气的感觉,但贝索斯却认为——和谐会扼杀诚实的批评,并鼓励出于礼貌而对错误观点做出赞美。

我们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扁平化管理制度,据说2013年的无人机送货项目就是由一名叫丹尼尔的初级工程师和别人一起发明的。

贝索斯正确解释了传统企业的等级制度,因而也说明了亚马逊的颠覆创新——在无拘无束的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字“是”。

假设一位初级主管提出一个他们想尝试的新想法,他们必须要说服他们的老板,他们老板的老板,他们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等等——在这个链条中,任何一个“不”字都有可能扼杀整个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灵活的初创公司能如此容易地屠杀那些墨守成规的巨大恐龙:即便有19个风险投资家说不,只要第20个人说“是”,就足以将一个颠覆性的创意变成商业。

——贝索斯

此外,对数据的极度迷恋也是贝索斯和亚马逊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因为对数据的迷恋,贝索斯是一个极致冷静和理智的领导者,他的理性很大程度都建立在一切可量化的数据之上——比如:亚马逊在办公区有一套基于大数据统计的严格考核系统,通过在员工身上运行持续不断的绩效提升算法,以此对员工方方面面进行量化分析和反馈。

在仓库中,工人们受到复杂的电子系统监控,手腕上戴着计步器,公司能准确跟踪到员工分拣商品和打包商品的效率,甚至对员工的休息时间和工作量做出严格限制,如果时间过长,员工将会收到警告。

数据管理或许冷冰冰,不近人情,但很大程度上,数据帮助亚马逊实现管理的透明和准确,带来公平和效率,从而让多劳多得真正落地。

结语

贝索斯是一个极度好奇的人,他曾经说过可在一个小时内将想法填满白板,如果有一个星期没有进行头脑风暴就会开始向团队抱怨。亚马逊发展迄今,他也在一直奉行“反熵增”、“用户至上”的经营哲学。

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追求长远的价值并非短期的利益;运用“选择、成本、体验”三者联动的飞轮效应驱动整个商业业态高效运转,不断创新,强化竞争优势,保持企业的良性增长。贝索斯看来,叫醒亚马逊的从来不是闹钟,而对于普通人的我们呢?能叫醒自己的又是什么呢?

参考来源

亚马逊传记《一网打尽》

IT之家 | 《贝索斯没有闹钟》

虎嗅 | 《世界首富贝索斯》

砺石商业评论 | 贝索斯是如何打造亚马逊帝国的

作者:Alice,公众号:Alice 二三事

本文由 @Alic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