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微信状态持续多久(越来越冷!广西最低零下4℃!降温后老人突然无法行走,竟然不是中风)

导读 微信状态持续多久文章列表:1、越来越冷!广西最低零下4℃!降温后老人突然无法行走,竟然不是中风2、青少年竟缠上老年病?这些事真的要引起重视!3、戴口罩三年,新增7千万

微信状态持续多久文章列表:

微信状态持续多久(越来越冷!广西最低零下4℃!降温后老人突然无法行走,竟然不是中风)

越来越冷!广西最低零下4℃!降温后老人突然无法行走,竟然不是中风

这几天

冷空气发力

广西天气越来越冷

各地最低气温基本在个位数

南国今报实习记者何俊涛 摄

接下来

冷空气还要继续“冲业绩”

预计未来几天

广西还将有冷空气补充影响

气温将会有小幅波动

大部地区最低气温

仍会被“冻”在个位数

晴冷为主的天气格局

将继续维持

夕阳下的柳州。南国今报实习记者何俊涛 摄

昼夜温差大

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

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

适时增减衣物

南国今报实习记者何俊涛 摄

具体预报如下:

12月20—22日:全区晴到多云,高寒山区和桂东北局地有冰冻或霜冻。最低气温:高寒山区零下4~0℃,桂东北0~5℃,其他地区5~10℃。

未来几天柳州天气情况:

气温陡降,

让不少老人警觉卒中发作的风险。

然而,

广州天河区一位84岁的老人

突发无法行走,

家人送至医院“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后,

才发现让老人瞬间瘫软的不是中风,

而是新冠“中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神经科主任陆正齐教授提醒:

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症状多样,

体温骤升前老人如出现

下半身无力伴有肢体颤抖(寒战),

需要与中风的症状相区别,

不要混淆!

陆正齐教授表示,近期“卒中绿色通道”收治了多例因全身无力、昏迷被家人误当成“中风”送医的高龄病人,有的到院后才发现不是中风,而是因肺部严重感染引发昏迷。

有人患有严重糖尿病,因感染新冠病毒后无食欲未进餐,出现低血糖昏迷而就医。

随着气温的下降,

在防范新冠病毒的同时,

也需警惕中风的发生。

老人突发险情,家属该如何应对?

程老伯一家的经历与总结,

或许能给就医的市民借鉴。

险情:84岁阿伯突然动不了

12月18日晚,家住天河北的程老伯经历了惊魂一刻。

84岁的程老伯和78岁的妻子住在一起,没有跟儿女同住。近段时间,因担心外出会增加新冠感染风险,老两口一直没有出门,儿女不时上门探视。

12月17日,广州气温下降明显,程家开了暖气。

18日中午,程老伯食欲不振,没吃午饭,老两口怕给儿女添麻烦,没告诉儿女。

没想到,下午三四点,程老伯突然起不了床,腿部剧痛,不仅无法下床站立,也无法坐。

这下,妻子着了慌,立即通知了相邻不远的女儿。五点多,当女儿赶到现场时,发现老人意识不清醒,瘫倒在地上,探额头并无发热感。

“可能是中风!不能耽误,赶紧去医院吧!”结合程老伯以往病史,家人商议后觉得极有可能是中风。

住番禺的儿子程先生一边往天河赶,一边拨打120。然而,此时已到傍晚,120处于忙线中,而本身就骨质疏松、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程老伯瘫倒在地上,难以动弹。

心急如焚的程先生在网上搜索到一个第三方救护车出租平台,租到救护车后将程老伯紧急送到中山三院,途中联系医院,申请开通“卒中绿色通道”。

病因:不是卒中而是新冠

程老伯刚一抵达急诊,当天“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值班的中山三院神经科谭莎医生便立即进行初步诊断。

“不是中风!是发热引起的!”谭莎医生的专业判断让程家人大吃一惊。

此时,程老伯体感果然开始发热,测量体温为38.5℃,也开始出现咳嗽症状。

中山三院急诊科做了输液处理,并开了退热药物。

待到程老伯温度有所下降后,进行脑部、胸部CT,排除中风可能,显示肺部有炎症,医生安排进一步输液和治疗观察,程老伯也恢复了站坐能力,病情逐步好转,当晚回家继续吃药观察。

程先生介绍,继父亲之后,老母亲19日也出现低热。

家有老人

防护莫松懈!

“万万没想到我父亲是发烧,不是中风!这一场虚惊,我们全家都吓出一身冷汗,也十分感谢中山三院急诊和神经科医务人员的专业处置!”

程先生说,复盘全过程,这件事还是有不少经验教训,或许能给就医的市民借鉴。

第一:

向家庭成员尤其是老人介绍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科学知识。

老人即便长期居家没外出,也要加强防护,做好思想准备,家里要有预案。跟高龄老人沟通好,如有食欲不佳、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疲倦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异常症状,要立即告知子女,以便子女做出恰当的就医决策。

比如程老伯中午吃不下饭,如子女第一时间知道实情,结合现在的疫情形势,就会马上用体温计测温,可能测出手感无法感受的低烧,更快为老人作退烧处理。

另外,天气寒冷的时候,老人在使用空调暖气、做好保暖措施的同时,也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空气流通。

第二:

发热真的会让人生活无法自理,尤其是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者,身边一定要有亲人照护。

“这是我第一次真切感知,原来新冠病毒引起的高烧,可以让一个老人无法站、坐,形似瘫痪,退热后又有明显好转。”

程先生告诉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在朋友圈、微信群看到有一些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自诉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烧发到无法下床,老父亲的经历让自己见识了新冠病毒的“厉害”,个人防护不能松懈,“即便是单独隔离的中青年,也要保持和家人、好友、同事随时沟通的渠道。”

第三:

理性就医,耐心等待,体谅医务人员的辛苦。

“那晚,在中山三院急诊和神经科,有许多老人就诊。我们亲眼看到医务人员忙得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太辛苦了!”程先生说,防疫靠大家一起努力,减少医务人员的压力,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老人小孩,顺利度过这个时刻。

专家点评:

家属的总结值得借鉴

“这位病人家属的总结值得大家借鉴。”陆正齐教授指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合并肥胖的,如果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感染后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有糖尿病的老人在发热之前因停止进餐,导致低血糖昏迷,严重时也会致命。有些老人感染后肌肉无力,与中风容易混淆。

“但是,以往没有中风病史的老人,首次起病往往是一侧肢体无力,而非全身无力。”陆正齐说。

“近期降温,容易引发中风,希望市民在对新冠病毒加强防范的同时,也重视防范中风,病发后第一时间到有资质的卒中中心进行溶栓取栓等对症治疗。”

陆正齐建议家有高龄老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等卒中风险因素的老人,家属应及早了解“中风120”口诀以及“BEFAST口诀”,以便准确识别早期症状。

牢记这两个口诀

中风早识别早就医

“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BE 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 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 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即眼睛, 突发的视力变化, 视物困难;

“F”——Face即面部, 面部不对称, 口角歪斜;

“A”——Arms即手臂, 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 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即语言, 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即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应立即就医。

综合南国早报、广州日报

来源: 南国今报

青少年竟缠上老年病?这些事真的要引起重视!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推算达到2.45亿,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大致死危险因素。不仅如此,高血压等惯性认知中的“老年病”,正在向青少年群体蔓延。

高血压呈现低龄化趋势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最新一版《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高血压2.45亿。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有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其中又以高血压较为突出。

天津市2021年对7.2万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和9.1万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结果不容乐观。幼儿园大班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1.1%,血压异常检出率14.4%,血脂异常检出率为7.4%,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1.5%;小学二年级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1.4%,血压异常检出率15.3%,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3.5%,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2.4%。

“这一比例并不低。”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保指导科主任冷俊宏说,近年来,儿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发病率不断攀升,这些慢性疾病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2年发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深圳市某区17所小学一年级部分班级约2900名儿童中,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23.6%、11.8%。

记者在天津某所学校走访发现,操场上有不少“小胖墩”,他们更容易成为“老年病”袭击的对象。该校校长透露,去年的一次全校体检筛查出17名高血压学生,主要集中在七年级、八年级。“有的孩子血压高压达到160毫米汞柱以上。”校长说,这些孩子不适宜长跑,往往只能在操场边的阴凉处休息。

影响整体人口素质,需及早干预

除遗传因素外,高血压等疾病向青少年蔓延的原因并不出人意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等分析,一方面是饮食因素,如今高油、大肉、高盐以及高糖量的饮料,孩子更容易获取;二是孩子们仍然缺少运动,社会交往减少,使用手机、电脑时间增多;三是一些孩子面临较大学业压力,有的家长拔苗助长,有的孩子本身要强,也可能成为高血压的诱因。

“高血压等慢性病不仅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也壮大了未来慢性病‘后备军’群体。”冷俊宏说。有研究指出,儿童期肥胖有40%以上会延续至成人时期,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和2.7倍。儿童期血脂偏高,成年后患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学生们在课后参加武术社团活动 李一博 摄

记者采访发现,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在体育运动方面加强督促很有必要。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教学主任罗辉发现,体育课与学生健康存在密切关系,初三学生(九年级)相关疾病患病率较低。“面临中考体育测试的压力,不少学生运动量加大,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罗辉说。

“双减”后,一些家长倾向于给孩子安排阅读、音乐等素质拓展活动,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罗辉等呼吁,学校应增加竞技性体育比赛,如足球、排球等,激发孩子运动兴趣。跳绳、踢毽子、乒乓球等则有更广泛的参与度,适合不同体质的孩子。

同时,学校配餐应更加科学。记者在多地学校食堂走访发现,最受欢迎的是炸鸡块。有学校的餐品问卷调查显示,孩子最喜欢的食物中,炸鸡块、炸薯条、炸鸡柳位列前三。专家建议,学校配餐一定要重视营养健康,科学综合考量,以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生活方式是良方

“在儿童早期进行干预,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未来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保指导科主任冷俊宏说,成年后的慢性病干预往往效果甚微,即便控制了危险因素也难以回到疾病低风险的状态。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教学主任罗辉发现了体育课与学生健康间的密切关系:初三学生(九年级)相关疾病患病率较低。“面临中考体育测试的压力,不少学生运动量加大,身体素质普遍提高。”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施行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10%-11%,仅次于语文、数学。

罗辉呼吁,学校应增加竞技性体育比赛,激发孩子运动兴趣。如篮球、足球等竞技性体育活动,适宜作为一项终身运动来培养;跳绳、踢毽子等则有更广泛的参与度,适合不同体质的孩子。

一些慢性病与超重肥胖关系密切。为了遏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增长趋势,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开展防控,以2002年至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力争到2030年将全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第一责任人。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注册营养师潘怡呼吁,家长要合理搭配孩子日常饮食,减少油炸、烧烤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使用量,引导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少吃各种加工零食,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提醒,家长要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做好记录,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机构,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老年病”也成青少年高发病种,这是一种可怕的信号,值得引起警觉。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主要存在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方面问题。肥胖学生若不及时控制体重,还会出现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肥胖青少年免疫力较差,较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造成学生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为:学生营养过剩的现象较普遍,用脑时间不断增多,而身体活动时间在明显减少,精神压力较大等。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缺少体育运动,沉迷于玩手机和平板电脑感到担忧,“现在,几乎所有的孩子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业余时间都在埋头聊天或打游戏,就算是还有些孩子想踢球或打球,想找到玩伴都挺难了。”肥胖症低龄化倾向应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而加强体育锻炼,是防止肥胖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重原因致“老年病”年轻化

为何“老年病”的年轻化趋势日益凸显?

——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催化”。

多位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老年病”的年轻患者,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熬夜、久坐、吃外卖、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等。除了易感基因的遗传之外,很多年轻患者确诊“老年病”,都是由于这些后天不良习惯导致的。

此外,一些医生告诉记者,部分年轻人一边酗酒抽烟、大吃大喝不顾及身体,另一边却按“偏方”乱吃药,加速了疾病的发展进程。

——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治疗率低。

以糖尿病为例,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在30%左右,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之后,患者的治疗率为26%左右,而采取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率能达标也仅为40%左右。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9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64.4%的人并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年轻人营养健康意识淡薄。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青少年喜欢购买各种“垃圾食品”,有的家长采取放任的态度,认为只要吃了不生病就没多大关系。多位医生表示,这种行为将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超20岁至少每5年测1次空腹血脂

“20岁的身体60岁的毛病”“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隔三差五喘不上气,感觉自己命悬一线”……调侃背后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

“对年轻人来讲,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规律睡眠、适当运动。同时,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要有正确的排遣方式,针对不良情绪要及时干预。”刘慧琳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建议,35岁以上者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无糖尿病危险因素者,40岁以后应进行糖尿病筛查,首次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至少筛查1次;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空腹血脂;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

《规范》还明确,健康成年人每周可做3~4次有氧运动;久坐人群每静坐1小时需站起来活动几分钟;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采用包括全谷、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

年轻人健康意识亟待增强,需要提高他们对于疾病的知晓率和检查率。此外,还应加大健康科普的力度,让年轻人对“老年病”预防有正确的认知。对于10多岁的青少年而言,家长应担负起健康教育的责任,督促、引导孩子健康饮食,避免因我行我素引发健康问题。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青少年健康是家庭之福,国家之幸。虽然世界上最爱孩子的总是父母,但是无形中,家长潜意识里的“功利”成为青少年中“老年病”高发的推手,现实令人担忧。防止青少年被“老年病”缠身,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亟待补上健康课,让青少年远离低头族,加强体育锻炼,德智体全面发展。

综合 | 半月谈微信公号、新华社、北京青年报等

来源: 未来网

戴口罩三年,新增7千万抑郁症,9千万焦虑症,数亿人睡眠障碍

作者:水木然

本文选自水木然新书《人间清醒》

1

近日,出现一组可怕的数据!

中科院院士陆林表示,疫情三年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睡眠障碍等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而且疫情对人们精神健康的影响,将至少持续二十年!

目前,我国成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患病人数约9500万!

人类未来最大的挑战,是自己的精神问题!

2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当今社会如此发达,人们物质上的痛苦已经越来越少了,然而精神上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从现在开始,人类驶向科技的快车道: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科技创新的迭代不断加快,数不胜数的新功能产品让人目瞪口呆,各种传统观念被挑战……

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将越来越迷茫,绝大多数人都找不到人生的坐标和意义,只能机械式的竞争和奔波,焦躁/偏激/厌世/消极等各种负面情绪充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现在的出生率越来越低。之前物质匮乏的时候,上一代人经常都要挨饿,但却在拼命生小孩,而现在富裕了,为什么却都不想要孩子了呢?

这背后代表着年轻人对人生的态度:人生苦短,人间不值得。如果没有必要,何苦非要来这人世间走一遭?

而这背后的背后,更代表着普通人的迷茫:虽然世界在不断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世间越来越繁华,但是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孤独感也越来越强烈。

这个时代太缺乏人文关怀,人们活着感受不到温暖和温情,只有冰冷冷的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现实。

人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对虚拟世界如此热情,却又对身边人如此冷漠。现在的年轻人即便在一起吃饭聚会,也基本都是各自玩着自己的手机。

3

这就是如今绝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微信上朋友很多,却没有人说心里话;通讯录里号码很多却鲜有人联系;手机偶尔有陌生人来电;不是让你贷款的就是让你买房子的;不是送快递的就是送外卖的;不是骚扰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工作上百无聊赖,既不想进又不能退;创业吧又没那个胆子和资本,折腾吧又不知道能干什么,躺平吧又感到不安;睡觉时想到千条路,早上醒来时哪条路也走不通。

娱乐节目都追完了,电视剧也不想看了,游戏也打腻了。靠短视频和直播打鸡血,靠网购和抢购保持生活仅有的情趣。

总是企图从外界那里找到方法,整天渴望渴望躺赚,追求捷径和诀窍,迷信成功学和鸡汤;已经听不进任何道理,只想得到好处和利益。

整日为现状焦虑,却没有毅力去改变自己。经常脑子一热去学习,却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

不停地刷短视频/看直播,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一有时间就对着屏幕玩游戏,却嘱托孩子好好学习。

想同时做很多事,却又想立即看到效果。欲望远远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还没曾经历过世事的沧桑,却已消磨掉了少年的勇气。尚未拥有百毒不侵的内心,却已丧失热泪盈眶的能力。

空虚、焦虑、无助、无力;没有能力改变,没有勇气逃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活在绝望的平静里。

4

20年前,也就是2003年,水木然刚进入大学,那时QQ刚火没几年,当时流行给网友写信,我们班很多同学都给网友写过信,那时大学还有用笔写信的传统,虽然质朴,但是感觉特别好;

那时大学校园有“话吧”,6毛钱一分钟的长途电话,对我们来说挺贵,当时一顿午饭才三块钱,大学一个月生活费500,但是我们给网友通电话的时候却毫不吝啬,动不动就打半个小时。现在有了微信,视频通话全免费,却再也找不到那个通话超过半个小时的人;

那时给人发短信是一毛钱一条,一个月套餐有免费300条,发短信时都非常珍惜每一句话,尽可能写的更完整,表达的更完美;现在微信聊天全免费,却再也找不到当初发短信的那种感觉,手机短信唯一的作用就是接收验证码……

以前车马和信件很慢,我们活在期待里,朝着目标激动地飞奔;现在高铁和微信很快,每天都跟各种人打照面,我们却傻傻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走向谁。

之前电话的另一头是牵挂,是向往,现在打来电话的,不是送快递的,就是送外卖的,再不然就是骚扰电话;

以前没有网购和直播,我们都非常珍惜眼前人;现在我们跟身边的朋友吃饭,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的手机,大家越来越陌生;

5

现代人为什么普遍冷漠?彼此疏远?

因为大家都太心寒了,看看我们身边吧:善良总被利用,真情总被欺骗,信任总被收割。心眼好的人,总被当成软柿子捏…

与之相对应的是,小人总是先得志,投机者总是轻易得逞,人一变坏就有钱,一旦有了钱就被社会追捧,不择手段的人成为榜样,无底线的人更容易成功…

这就是当今社会的现状,在这个社会想取得成功,必须是个“优秀的投机主义者”,而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不善于伪装的人,有匠心的人,都被淘汰了…

人在这样的社会之下,只会越来越想逃离,宁可自己清净,也不愿意同流合污。

所以闲云野鹤的人越来越多,躲进世外桃源的人越来越多,不问世事的人越来越多。

遍地钢筋混凝土又如何?森林般的高楼大厦又如何?日新月异的新发明又如何?它们始终是冰冷的。人们需要的是温情,是关怀,是温柔以待。

未来社会,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漫无目的的在大海上漂泊……

谁能帮助人们找到物质之外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家回归精神主义,燃起对真善美的向往,甚至能改写“成功”的定义,谁就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并将成为世界下一轮文明的引领者。

全世界都在期待这个救世主的出现!

人生最难得的是“人间清醒”

高手深刻又轻松,庸人肤浅又痛苦!

请购买水木然新书《人间清醒》

女子商场发生一段偶遇,众网友:泪崩

近日,话题

#女子偶遇酷似已故儿子的小伙#

冲上微博热搜

“真是心疼又温暖!”

“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这段被网友们

感叹为“催泪奇缘”的故事

要从月初的一次相遇说起

“今天下午商场偶遇了一个

跟儿子长得特别像的帅小伙

瞬间泪溢双眼

谢谢帅小伙

我的嘉辉,你是不是特意

让妈妈和这个小孩相遇了!”

12月3日,江苏常州的窦美娟

在网络平台上传了一则短视频

并写下了上面的这段文字

窦美娟提到的帅小伙叫张扬

那天,她到商场买东西

无意中看到了

正闲坐刷手机的张扬和朋友小东

穿蓝色棉服的张扬白净的肤色

眉眼神态和低着头的样子

都让窦美娟想起

两年前牺牲的儿子陈嘉辉

“和嘉辉有60%像!”

看到酷似儿子的年轻人

日思夜想的母亲激动又忐忑

想上去打招呼又担心太唐突

她从二人身边走过又折返

鼓起勇气问了一句

“你们是来常州玩吗?”

看两个小伙有些诧异

窦美娟又对张扬说了一句

“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她掏出手机

给两人看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

里面有照片,也有视频

都是关于儿子陈嘉辉的

窦美娟50岁生日时和儿子拍摄的合影。

嘉辉生前是

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南通边检站执勤四队民警

2020年执勤途中

被违规社会车辆撞伤不治

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被确认为因公牺牲

追记个人三等功……

“讲到最后,阿姨还哭了”

张扬回忆起那天的场景

说两个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

他就主动上前抱了抱窦阿姨

说了一句“阿姨,别伤心了”

又跟窦阿姨拍了合影和短视频

偶遇那天,张扬和窦美娟拍摄的合影。

结束出差,顺便访友的张扬

当时在等从常州回上海的顺风车

不能耽搁太久

但临别前,他和小东

还是给窦阿姨留下了各自的微信

窦美娟也给他们每人买了杯奶茶

没想到

这段奇妙的缘分就此得以延续

平时,窦美娟不好意思

经常打扰两个年轻人

却还是忍不住嘘寒问暖

得知小东是来常州工作的山东人

宿舍离自己家不远

窦美娟想着北方人爱吃面食

就包好馄饨专程给他送去

好像真的把小伙子们

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小东把阿姨送馄饨的事

告诉了身在上海的张扬

这份来自陌生长辈的温暖

让两人都深受触动

12月10日,星期六

张扬准备好上海的特色点心

又一次赶往常州

约上小东一起去探望窦阿姨

得知消息的窦美娟和丈夫

惊喜得几乎有些手足无措

她叫来儿子的战友们作陪

几个人难得热闹地吃了顿火锅

她和爱人都很开心

“好像儿子平时回家一样。”

吃火锅那天,窦阿姨拍摄的视频截图。图片来源:紫牛新闻

这次登门拜访

也让张扬和小东体会到了

父母对孩子思念的浓度

窦阿姨家中高高低低的柜子里

到处都摆着嘉辉的照片

窦美娟甚至有一支

印着儿子照片的保温杯

方便她随身带着,随时看看

陈嘉辉生前的衣服、物件

被一样样妥帖地保管

他住的房间

窦美娟每天都要打扫

柜子上显眼的地方

放着《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

和三等功奖章

还有一幅嘉辉

穿着警服的十字绣画像

那是窦美娟想儿子的时候

一针一线、一点一点绣出来的

……

在饭桌上,谈起儿子

窦美娟和爱人滔滔不绝

张扬发现自己和嘉辉

还有很多奇妙的缘分

他们是同年生人,身高相当

连鞋子的尺码都一样大

言谈间

张扬和小东也明显地感受到

窦阿姨和陈叔叔都还没有

从失去嘉辉的悲痛中走出来

照片上那个身穿警服

挺拔帅气的同龄人

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思念

陈嘉辉生前和父母的合影。图片来源:紫牛新闻

10日那天

张扬在窦阿姨家

待了两三个小时就回了上海

时间不长,却让窦美娟

和丈夫都觉得弥足珍贵

她又上传了一则短视频

配文是:“今天我真的很感动

上次从商场偶遇两个帅小伙

其中一个像我因公牺牲的儿子嘉辉

两个小伙知道了我家的情况后

就约好了一起来看我……”

张扬说,今后他和小东

还会继续与窦阿姨一家保持联系

这两个年轻人的愿望很简单

既然结下了这样的缘分

他们只想尽可能地

带给叔叔阿姨一些慰藉

两个年轻人朴实的话语

打动了许多陌生网友

(文中张扬、小东为化名)

综合:新华每日电讯、极目新闻(肖名远、曹雪娇)、紫牛新闻(闫春旭、张斌)、微博@人民网、网友评论等

感谢善良的孩子

给这位妈妈的安慰

愿窦阿姨节哀

来源: 杭州交通918

数字化管理高峰论坛举行!企业微信助力企业用数字化逆势增长

2023年即将来临,回顾2022这一年,虽然国内外市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在全国各地,仍有大量前瞻性企业组织,成功抓住数字化机遇逆势增长:

知名播客日谈公园迎来6周年,单期播放量超1000万;从鹤岗走出来的黑龙江本地商超比优特,销售额同比增长52%;中国上市拉链巨头浔兴拉链已从疫情中恢复,稳稳接住了服装行业“小单快返”趋势对柔性供应链的极高要求……

数字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但企业如何找到对的数字化路径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众多企业关心的话题。12月15日,虎嗅联合企业微信举办“2022数字化管理高峰论坛”,以“了不起的中国公司”为主题,邀请日谈公园、艾克飞盘、比优特、浔兴拉链、王府井集团、京东到家等知名企业的数字化操盘手,分享在数字化组织管理、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的创新尝试。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天风全球前瞻研究院联席院长孔蓉,虎嗅创始人兼CEO李岷剖析数字化对于国民经济复苏、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的价值作用。其中,腾讯企业微信副总裁、行业拓展负责人卢青伟,腾讯企业微信副总裁、生态合作负责人李致峰从数字化工具的角度,分享企业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型组织”的进化路径。

趋势与展望:组织架构、供应链协作、消费服务将迎来全新格局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具备前瞻性的行业交流大会,本次论坛已是连续第二年举办。人文财经观察专家秦朔在实地走访了大量企业后,在论坛中指出,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已从过去的“顺势而为”到现在的“逆势而上”。疫情将对供应链的协作模式,组织的在线整合,线下销售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秦朔通过列举知名跨境电商SHEIN通过数字化工具与面料、配饰、小单加工等产业链供应商的协作,浔兴拉链应用企业微信高效打通出海空运需求与承运商之间的对接,提出企业组织、产业链越快响应市场端需求,越能迅速破局。从产业端到消费端,也是信息交换、调整与反馈的过程,信息传递成本越低,传递速度越快、越准确,经济主体的决策效率就会更高,“未来企业的能量等于企业连接能力的乘方。

天风全球前瞻研究院联席院长孔蓉则预测,随着大中小型企业IT支出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在线办公、供应链数字化、用户企业客户服务等领域的降本增效需求,将为明年企业服务软件带来巨大机遇。尤其是疫情后在线办公仍是趋势,未来很多公司组织架构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孔蓉指出,“我们发现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启用企业微信去做内部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多企业在利用企业微信去触达更广泛用户。”孔蓉谈到,“另一方面企业微信也可以帮助企业在整个产业的上下游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在整个中国数字化未来发展的黄金十年中,我觉得企业微信未来整个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企业微信连接力:助力企业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型组织”

在论坛中,腾讯企业微信副总裁、行业拓展负责人卢青伟回顾一年中服务企业数字化的历程,指出三大趋势:消费互联网中,线上线下融合,全域经营发力,零售、餐饮行业表现最为明显;智能制造、柔性生产进一步发展;供应链体系协同紧密、整合激烈。

他表示,企业微信持续优化连接能力,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触达用户,提升产业协作效率。而这一系列的创新迭代都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激烈变动的市场环境。

卢青伟在演讲中表示,在数字时代能够逆势增长的企业,往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型组织”。他们通常具备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产品服务个性化,能够真正地倾听用户,回应用户需求,围绕用户需求布置公司战略;二是企业管理精细化,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保证企业有序有效运行,实现敏捷组织。这也是坚韧企业的进化路径。

多家企业创始人、CIO分享: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助力企业逆势增长

在论坛上,多位来自创业公司、实体制造、消费端的企业数字化操盘手,分享了一线的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逆势增长的经验。这些“了不起的中国公司”充分诠释了“企业能量等于企业连接能力的乘方”。

其中,日谈公园和艾克飞盘是2022年新兴生活方式代表。知名播客日谈公园自2020年疫情开始,通过企业微信在线办公工具打造“具有数字游民气质”的组织架构,也保证团队产出高质量内容。艾克飞盘深耕飞盘制造16年,通过企业微信在线文档表格,打造销售一张表、采购的一张表、库存一张表、产能一张表,做到每天实时更新数据。

在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王府井集团全渠道中心总经理杜涛、京东到家大快消事业部总经理杨文麒分享了利用企业微信服务消费者的创新路径。其中,王府井集团应用如企业微信这样的数字化工具,构建了从商场到品牌到导购到顾客之间的超级链接,实现了千万级粉丝的触达,超过2万名导购,在线服务了超过200万的粉丝。京东到家则在今年3月联合宝洁试水云店项目,将宝洁在线下门店的促销员组织“搬”到线上,通过企业微信加用户好友后,销售门店中的品牌产品。3月上线到今年9月份,单个导购的月均单量提升3倍多,导购整体的活跃性从原来的11%现在提高到80%。腾讯企业微信副总裁、生态合作负责人李致峰指出,企业对于微信用户的连接与触达,远不只是“私域”服务,而是内外一体、对于运营组织、系统、外部客户的数字化“一盘棋”连接。

秦朔在论坛中提及,“有了更好的连接,企业会从乌卡(UCCA)时代走向新乌卡时代:Vision(视野),Understanding(理解),Clarity(清澈),Agility(敏捷)。”作为企业与数字化增长之间的连接工具,企业微信让连接能力真正能够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助力企业成长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组织,进而迸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