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第二季(这些动漫太洗脑了,只是因为歌曲太好听)

导读 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第二季文章列表:1、这些动漫太洗脑了,只是因为歌曲太好听2、大人气美女声优三森铃子新单せいいっぱい、つたえたい!简介3、女人都是福尔摩斯,特别是

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第二季文章列表:

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第二季(这些动漫太洗脑了,只是因为歌曲太好听)

这些动漫太洗脑了,只是因为歌曲太好听

动漫有多种类型,比如热血番、后宫番、日常番等等!而我今天想要说的就是那些非常洗脑的番剧,那就是所谓的卖歌番!卖歌番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卖歌,剧情反而沦为吸引他人买BD的陪衬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经典的卖歌番剧呢?不得不说,这些动画的歌真的很好听!

《Love Live!》系列

一所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传统高校“音乃木坂学院”,因为入读的学生人数骤减,所以正面临着废校的危机。其中有九名少女想到一条妙计——成为偶像,只要她们成为偶像,学校的名气便会增加,而入读学生的人数亦会上升。就这样,九位个性鲜明的少女决定一起努力成为偶像,希望可以凭借偶像的名气增加生源来挽救自己所喜爱的校园。

《偶像大师系列》

偶像,是女孩子们一直以来的憧憬。但能站在顶点的,只有仅仅数人。13位少女,就此经她们所属的事务所“765 Production”,跨进了那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出道约半年,事务所来了一位全新的制作人。他跟少女们都下定决心,向顶级偶像之路进发。

《Wake Up Girls》

在东北仙台,某个濒临倒闭的弱小事务所Greenleaves娱乐公司,虽然旗下曾有多位魔术师、写真偶像、占卜师,但现在最后一位仍在活动的艺人也终于辞职,事务所陷入了所属艺人0人的危机状况。经过思考,事务所社长丹下决定推出一个偶像组合。经纪人松田虽然抱有不满,但还是上街开始寻找“偶像原石”。在这时,松田和某个少女实现了必然的邂逅。

《战姬绝唱》

于未来的某个时间和地方,人气歌唱组合“双翼(Zwei Wing)”举行了风靡万千歌迷的演唱会,岂料演唱第一首歌曲以后,会场就突然被大量谜之敌人Noise攻击。“双翼”的成员风鸣翼和天羽奏等不及总部发出命令,果断地展现出她们最根本的SYMPHOCAL战斗形态,其中一名歌迷立花响见证整件事的发生,亦因此牵连在内,成就了两年后完全不同的她。

《侦探歌剧 少女福尔摩斯TD》

侦都横滨经常发生偶像的歌曲被夺走的事件。这一灾难也降临到超级偶像——天城茉莉音的头上,她的热门歌曲《奇迹之歌》也被夺走了。为此,Milky Holmes挺身而出。4人从茉莉音那里接受了夺回《奇迹之歌》的委托,为了帮助茉莉音,也为了解决事件而开始在演艺界奔走。究竟是何人为了什么而从偶像那里夺走歌曲?以及,取回被夺走的歌曲的方法又是什么?Milky Holmes的新的战斗,就此展开。

《歌之王子殿下》

故事讲诉希望成为作曲家的主人公七海春歌,通过了竞争率200倍的超难关,进入到了艺能专门学校“早乙女学园”。由于学园的规定,需要和一个出道志向的男子组队的春歌,为了在毕业式上能在新人发掘出道表演中合格,开始了自己一年的学园生活。

你还知道哪些特别洗脑的动漫呢?不对,哪些经典的卖歌动漫呢?

大人气美女声优三森铃子新单せいいっぱい、つたえたい!简介

(欢迎加小编微信 4415846,一起交流二次元动漫游戏!)

又是CD高产的8月,在这个叶月,著名声优歌手三森铃子也发表了自己的第四张EP《せいいっぱい、つたえたい!》。三森铃子因饰演《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中的夏洛克·雪莉福德、《摇曳百合》中的古谷向日葵、《LoveLive!》中的园田海未等众多著名角色而为大家所熟知,她不仅是一名声优,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才艺。本是舞台剧演员出身的她,目前作为歌手的事业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可谓是多才多艺、才貌双全。而除此之外三森还更有一项特技,那就是颜艺。她因颜艺水平极高、表情极丰富而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颜艺子”,也因此影响到她的角色们、使她们也变得颜艺起来(?!)颜艺极其丰富给力,却又从来不崩,这正是颜艺的高级境界。

这次期待已久的三森大小姐的四单,同名主打即是《修业魔女璐璐萌》的OP曲。三森也在这部番中饰演了女主——无口魔女璐璐萌。本张单曲中的两首歌曲《せいいっぱい、つたえたい!》和《純情 Da DanDan》都是比较偏向欢快风的曲子,整张单曲的感觉很轻松活泼。

《せいいっぱい、つたえたい!》这首歌同时是《修业魔女璐璐萌》的OP,感觉上是非常标准的日式动漫OP风格,节奏轻快,曲风欢乐,与动画的契合度也很好。这首歌的PV现在也已放出,PV中三森身穿可爱风的洋装,PV的整体风格也是非常洋气、梦幻的感觉,洋溢着愉快欢乐的气氛。旋转木马、旋转咖啡杯、秋千架等物的点缀,也很好衬托出PV的整体风格。只是在整首PV中三森都需要一直保持着正经的微笑表情,要一直忍耐着不能颜艺对她来说想必是最大的难点吧,想来真的会很难受呢~

现在三森大小姐在歌手这条道路上一直走得一帆风顺,在μ’s和Milky Holmes这两个组合中都有非常活跃的表现,并且经历过许多场演唱会,连续多年参加ASL,更曾带领Milky Holmes登上武道馆。总的来说,这张新单也将会为她的歌唱事业再添上一笔。以下是专辑的下载链接,感兴趣的看官可以下来试听~

(欢迎加ACG研究所微信:ACGyjs,小编微信: 4415846,一起交流ACG音乐!)

女人都是福尔摩斯,特别是动漫中的这些女人

不知道摆脱单身的男孩子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被自己的女朋友追问一系列的问题,“你身上为什么有香水味”、“今晚为什么回来这么晚”,不可否认确实有特殊原因,但也有人是因为这些问题被发现出轨,所以说不要小看女人的推理能力,有时候真的很可怕。

现实是这样,那么在我们幻想的二次元中又是怎么样呢,在动辄后宫成群的二次元中,虽然很少有这种出轨的事情发生(毕竟是主角),但有些女人仍然将推理能力发挥出来,成为了非常厉害的女侦探,看着她们不断推理破案,少年觉得自己的智商有待提高。

首先提一个大家熟知的角色——灰原哀,原名是“宫野志保”(估计记得原名的人不多),虽然动漫的主角是柯南,但小哀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侦探,当然,称呼“侦探”有些不合适,不过在动漫中小哀确实推理过很多难题,如果和小哀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一点隐私都没有。

再来看看另外的侦探,这次介绍的是一部纯侦探类的动漫——侦探歌剧:少女福尔摩斯,这部动漫中的四个女孩子都是里立志成为侦探的人,四个女孩子都拥有着特殊能力,不怕女孩子会推理,就怕她们既有超能力还会推理。

第三个出自“GOSICK”,动漫中的女主角“维多利加”,拥有着侦探般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动漫中只要她所到之处,不管发生什么离奇的事件都能解决,在这样的人面前,不要隐瞒任何事情。

最后一位,“一级天灾”,注意,这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出自动漫《龙娘七七七的宝藏》,在动漫中自称为“名侦探”,特立独行,有深度的傲娇病,但是推理和观察能力很强。

这七位,一、二、三......确实是七位,推理能力比现实的女性只强不弱,如果你们的女朋友像她们一样,千万不要想着隐瞒任何事。

每天少年都会推送动漫文章,喜欢的可以点个关注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评分收视一路飙升,这被疯狂投诉的狗血剧,杀疯了

我们对韩剧的印象,总第一反应,“大尺度”。

问题来了。

如果一部韩剧,连韩国人都喊“大尺度”,得有多疯狂?

Sir还真被惊到了。

数据说话——原定位15禁,第一季刚播几集,匆匆被迫改为19禁(电视最高限制级别)。

没办法。

韩国电视主管部门,每天都会收到好几百起观众的投诉。

什么暴力凶杀、出轨偷情、价值观扭曲……

纵使如此,不妨碍韩国人民口嫌体正直,护送其收视率节节攀升,达到近百分之三十。

作为限制级,它还成为韩国继2016年《太阳的后裔》之后,收视最高的电视剧。

不光韩国火得一塌糊涂。

我们这,每到更新,必登热搜。

第二季播出,第一集就疯了。

究竟有什么魔力?

来吧,准备接受“恶魔”的召唤。

《顶楼 第二季》

????? ??2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顶楼》,那一定是——狗血。

而且是毋庸置疑的,有史以来最狗血韩剧。

编剧金顺玉,一直以“狗血”笑傲韩国编剧界。

代表作《妻子的诱惑》,如雷贯耳的《回家的诱惑》韩国原版。

《顶楼》,金阿姨的狗血巅峰,已臻化境。

第一季的《顶楼》本就足够让人目瞪口呆,三观炸裂。

谁知第二季,金阿姨还在努力地超越自己和观众的极限。

《顶楼》第二季,已经从第一季的不叫好只叫座,逆袭成了又叫好又叫座(评分从6.4到8.1)。

是第二季变正常了吗?

不,它更疯了。

也让观众把“不可能”逐渐当成“可能”了。

狗血的剧很多,但让人欲罢不能还口碑不俗,是金顺玉的本事。

解构《顶楼》,一门深奥的学问。

01

史诗级布局

先来给没看过第一季的朋友简单复盘一下这个神奇的世界。

平行宇宙韩国首尔,有一栋极尽奢华的百层公寓,赫拉宫殿,长这样。

虽然这个名字和审美,很像我国城乡结合部的烂尾楼盘。

但里面住的,都是韩国社会的人上人。

内部规矩简单,身处楼层越高,身份越尊贵。

设定很像之前的高分韩剧《天空之城》。

本以为,它要和《天空之城》一样,深刻地批判讽刺社会现实。

谁知它剑走偏锋,不落窠臼,潇洒走出了一条惊世骇俗的抓马之路。

第一季基本围绕三个女主展开。

沈秀莲,美强惨人设。

房地产大亨朱丹泰妻子,赫拉宫殿顶楼住户,大概是这栋楼里唯一的正常人。

发现丈夫作恶多端,并害死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雪雅后,展开了一系列复仇计划。

千瑞珍,反派代表。

清雅财团和清雅艺术高中的掌权者,著名女歌唱家,蛇蝎美人,爱好是抢别人的东西。

第一季中以拙劣的表演勾搭上秀莲的丈夫朱丹泰,建立恶人CP。

吴允熙,灰姑娘人设。

来自社会底层的单亲母亲,赫拉宫殿的“外来入侵者”,千瑞珍的死敌。

学生时代曾梦想成为歌唱家,被同学千瑞珍毁掉声音并抢走初恋,如今一心想让女儿进入清雅艺术高中。

吴允熙在沈秀莲的扶持下入住赫拉宫殿,以对抗千瑞珍和朱丹泰,最终却因迷失自我误入歧途。

哦,忘了说,她的初恋就是千瑞珍的老公河尹哲。

这就乱了?

呵呵,后续发展更超出你想象。

《顶楼》中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布局波诡云谲,恩恩怨怨涉及两代人,为大撒狗血留足了空间。

刚才说的什么出轨插足,三角、四角恋都是小儿科。

你能想到沈秀莲和亲生女儿雪雅的养兄,产生“七形的爱”吗?

以上看不懂都没关系。

你只需要记住,《顶楼》第一季,以沈秀莲亲眼目睹女儿雪雅坠楼引发悬念。

经历一整季的阴谋阳谋和各种惊天反转后。

一直智商在线的沈秀莲,猝不及防地被朱丹泰捅死了。

吴允熙被嫁祸成凶手并负罪自杀,最大反派千瑞珍和朱丹泰不仅偷成正果,还利用沈秀莲的遗产大发横财。

最后一幕,是吴允熙凄惨地倒地与千瑞珍顺利取代秀莲入住顶楼,成王败寇。

如此“三观不正”的闹心结局,观众们只好咬牙切齿地等待下一季。

第二季果然“不负众望”——《顶楼》正式进入全员恶人时代,战况全面升级。

开场,像是某种诅咒,依旧是一名少女坠落。

清雅艺高艺术节,灯光璀璨。

美丽优雅的千瑞珍在台上,正要为优胜的学生颁奖。

突然,一声凄惨的尖叫从礼堂外传来。

身着白色纱裙的少女从楼梯滚下,面庞朝下,浑身血迹,头顶被插入了艺术节奖杯上的半边翅膀。

她到底是谁?

是吴允熙的女儿露娜?还是千瑞珍的女儿恩星?或是朱丹泰的女儿锡京?

她们都穿着相似的衣服,引得观众纷纷化身福尔摩斯研究各种蛛丝马迹。

凶手又是谁?

编剧偏偏按下不表,时间回溯到好几个月前。

恭喜你,成功被带入挖好的狗血大坑。

《顶楼》的悬念布局,无疑是史诗级的高度。

02

是谁在说不可能?

在一般影视里,悬念是用来揭晓的。

但在金顺玉这,悬念是用来颠覆的。

看《顶楼》的一大快感,就是那份出其不意。

是的,只有你猜不到,没有金阿姨的脑洞编不出。

这一点上,第二季比第一季放飞得更彻底。

第一季大结局,吴允熙负罪自杀,利器都插进嗓子眼了,血流得跟喷泉似的,咋看也该凉透了吧。

当然,金顺玉十级学者们,也许能斗胆猜测,吴允熙会突破人体机能极限,回归复仇。

(参考林品如。)

但怎么也想不到,金阿姨留了一手,让她的回归方式如此之惊世骇俗。

千瑞珍和朱丹泰的订婚典礼上,一架直升机从天而降。

没看错,直升机。

螺旋桨带起巨大旋风,将订婚现场弄得天翻地覆。

惊慌的人们在优雅的歌剧BGM中丑态百出,妥妥的荒诞派喜剧表现手法。

我下载的是韩国著名喜剧节目《寻笑人》?

飞机降落,走下来的,是刚做了新发型的吴允熙,以及千瑞珍的前夫河尹哲。

两人不仅结了婚,还摇身一变成为顶级富豪,重新入住赫拉宫殿,准备开展复仇计划。

如果吴允熙没死已经可以称之为人类医学奇迹。

那更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

在美国时,她当年被千瑞珍毁掉的嗓子,也能在手术台上来段美声。

另一边,恰逢千姐因整日咆哮嘶吼而严重倒嗓,四处寻找声替为自己假唱。

△ 倒嗓不是没有原因的

吴允熙就不知用了什么神通偷梁换柱,亲自潜入千瑞珍的演唱会后台为她假唱,在飚了一个完美的High F后,霸气亮相。

这什么骚操作?

Sir看到这时的表情,就跟千姐一样样的。

真·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

《顶楼》第二季,就是这么荒诞无比,又酣畅淋漓。

河尹哲,第一季中的窝囊医生。

这季摇身一变,居然在美国创立了医药公司,卖壮阳药卖成了富豪。

△ 人生的无常就是,曾经看不起你的人如今在吃你开发的壮阳药

有了钱,人也硬气了。

最初,朱丹泰为了阻止他俩回到赫拉宫殿,用大楼委员会的身份开出条件:除非捐五十亿。

好嘛,货币玩家有钱任性,五十亿就五十亿。

最简单的方式,往往却是最爽的方式。

同样的,医学奇迹也出现在了他身上。

原本弱不禁风的人竟化身战狼,是自己先把药吃到位了吗?

片里还有各种超越人类文明成果的黑科技外挂。

在主角需要时,以最不需要解释的方式一击制胜。

△ 神奇的打印机伪造手写遗书脱罪

在《顶楼》里,不用考虑什么正常的思维逻辑,科学的常识定律。

要Sir说……

如此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高度,计较逻辑有意义吗?!

就算要计较,观众往往也来不及细想,就被高潮迭起的剧情节奏带飞了。

光是第一集,就出现了少女被害,千瑞珍河尹哲美国偷情,河尹哲被朱丹泰买凶杀害,朱丹泰管家谋害千瑞珍等一个接一个的高能情节。

最厉害的是,这些情节还都不是无效的,每一个都为之后的剧情埋下了伏线。

编剧金顺玉曾在采访中说:

“我想写剧情发展速度快,一集发生很多事情,剧情紧张,让人看的不郁闷,看的爽快的剧,我想写让观众看剧时候非常专注比如忘了去洗手间的那种剧,不希望写观众看剧时候暂时出去了,回来还能猜的到剧情的剧。”

毫无疑问,她成功做到了。

观众,也成功地疯了。

03

飞不出疯人院

除了情节飞到外太空。

人物塑造上,《顶楼》更是没有任何束缚和负担。

全员恶人,全员疯批。

这也是它最能抓住观众心理的一点——对人性恶的奇观化展现。

你将看到一群表面光鲜亮丽的上流人士,背地是一群毫无下限的神经病。

朱丹泰。

不仅坏事做尽,最可怕的是心理变态。

他当年为了抢走秀莲,在美国找了一群杀手突突了她原本的丈夫,还把人家戴婚戒的手指割下来珍藏。

千瑞珍。

贡献了剧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出轨偷情场景,酷爱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激情表演禁忌之爱,是有啥特殊癖好么?

为了钱和权力,她活活看着自己的父亲摔死而不施救。

害死父亲后,她又跟精神病似的坐在钢琴前,疯狂演奏一支阴间孝曲。

△ 太吓人了,恐怖片似的

不光大人们毫无下限,他们的孩子也一脉相承,花样百出的校园霸凌让人胆寒。

在《顶楼》里,人们三分钟一小撕,五分钟一大撕。

整个赫拉宫殿,就像一座高潮不断的斗兽场。

不矫情不废话,就是干。

这些,对观众都是强烈的情感冲击。

相比起来,我国的撕逼圣经《小时代》简直像幼儿园互扯头花。

如此激烈的情节,演员们好好说话也是不可能的,个个偷师马景涛。

表演怎么夸张怎么来,就差把“我是坏人”几个字写在脸上。

这样的表演体系之下,全剧的演技担当,当属以狮吼功和灵活五官一骑绝尘的千瑞珍女士。

以及继承了她优秀颜艺基因的女儿恩星。

浮夸的刺激、极端狗血的情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和娱乐心理。

谁还不爱单纯快乐看个戏呢?

就像第二季吴允熙和河尹哲回归后,邻居看热闹说的。

“怎么突然这么兴奋呢?

不觉得我们宁静的赫拉宫殿

又要重新刮起寒风了吗”

没错,说的就是咱。

所以《顶楼》很聪明,走出了一条最极致的道路。

也恰恰满足了观众最基本,却也是最重要的需求。

好看。

不管是满足猎奇心理,还是出于娱乐减压,观众总归需要一两部这样的drama。

但。

只是这样吗?

《顶楼》当然主旨格调不高。

可如此一部极端、现象级的作品出现,Sir还是希望寻找出它的价值。

一方面,是对创作者警醒。

我们太容易把“狗血”,当成一切廉价与粗糙的挡箭牌。

国产剧常有一种论调:

越“狗血”,越容易受观众欢迎。

这对吗?

Sir觉得不尽然。

这既是创作者企图掩饰功利心的自我矮化,也是对观众的轻视。

如果把“狗血”比作冲突。

我们该警惕的,是那些跳脱于剧情外,为挑逗观众情绪而生硬嫁接的“冲突”,而非冲突本身。

另一方面,反思可能落在我们自己。

对于大部分人,观看《顶楼》都是一个神奇的“洗脑”过程。

包括Sir。

我们本能地认为那些剧情过于虚幻和疯癫,却又无法抗拒地享受着这本能被驯服的过程。

这才是《顶楼》最细思极恐之处。

就像它那延续了两季没变的海报。

所有人望向顶楼,有的面带痴笑,有的野心勃勃。

而他们又同时高低错落。

戏里戏外,这不就是一次大型的现实寓言?

当顶楼成为所有人统一的,无法触摸的视线焦点时。

所有人。

也将渐渐忘记脚下的位置。

困在另一个“顶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颐和园的马达

开卷迎新满目春!袁隆平樊锦诗等在人民日报撰文谈读书

又一个春天来了!

亿万人民欢庆佳节,神州大地春潮涌动。

奋斗是新时代的中国气象,只争朝夕是今日中国人的模样。我们约请五位奋斗在不同岗位的爱书人,讲述他们和书的故事,分享读书的乐趣与收获。

——编 者

常做思维的体操

袁隆平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成长在一个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虽然童年在战火纷飞中度过,但父亲对我和兄弟姐妹的教育从未放松,不管辗转到哪里,都首先为我们寻一所学校读书。母亲是我教育的发蒙者。小时候,她常常把孩子们聚在一起,教我们说英语,用故事激发兴趣、启迪心智,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从母亲那里,我知道了创耕耘、植五谷的神农氏。

家庭教育培养了我热爱读书的习惯。每到一所新学校,我就打听学校有没有图书室。读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时,我也是学校图书馆的常客。不同于其他同学,我不是在图书馆里读书,而是拿着书到学校旁边的小树林里、小土岗上去读。这是因为我有一个独特的阅读习惯:诵读。拿到一本书后,我不是默看而是喜欢大声朗读。这个习惯是我在湖北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时养成的。高一时,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我和班里另外两名参赛选手选定演讲稿,早起相邀到宿舍楼顶上放声朗读。从那时开始,我发现放声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强化记忆,刺激思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训练普通话,锻炼肺活量。

参加工作后,我依然保持这一读书习惯。开口诵读使我从感性、直觉上去认识、体验书中的精髓,主动消化和吸收。诵读还是一种“思维体操”,可以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达到相对平衡,让血流量和神经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每每诵读后,再投入到田间地头研究杂交水稻,我的思维会特别活跃,精力也格外充沛。我现在有时间依然会戴上老花镜,对着书本大声诵读。

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工作后我常会拉小提琴自娱,我还热爱运动,游泳技术过硬,排球、象棋也经常练习。对于读书,我同样认为不妨兴趣广博一点:除了业务书,我还爱看文史、地理和世界文学名著,比如莎士比亚戏剧、泰戈尔诗歌、《简·爱》、《呼啸山庄》等,而且我喜欢读英文版。这可以让我“一箭双雕”,既读了作品,又学习了外语。

当然,光读书是不够的,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对科研工作来说更是如此。我常和学生们说,电脑和书本里种不出水稻,要多联系实际,多到试验田走走看看,把论文写在稻田里,写在大地上。

我一生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将继续发扬老骥伏枥的精神,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的产量潜力,为保障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农学专业。今天的农业早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行当,现代农业已进入分子水平时代,是现代高科技的一部分。正值农历新年,我许下新年心愿:牛气冲天,亩产三千!

书卷铺就敦煌路

樊锦诗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我喜欢看书,但是看得很杂。年轻时,特别喜欢读小说。《水浒传》《西游记》《牛虻》《静静的顿河》《悲惨世界》……古今中外,什么都看。我尤其喜欢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来回翻。

让我开始向往敦煌的,是中学历史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敦煌是中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里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课文不长,但让我觉得敦煌太美了、太好了。从那以后,每逢有敦煌的展览,或印有敦煌照片的明信片,我都要看一看。

1962年,也就是我大学毕业的前一年,我在《人民文学》上读到作家徐迟写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更让我心生向往。徐迟笔下的主人公叫尚达,是一位留法画家。熟悉的人都知道,尚达就是常书鸿先生。读完《祁连山下》,我特别佩服、崇拜常书鸿先生。等到毕业实习第一次来到敦煌见到常书鸿先生时,我有些惊讶:他穿着朴素,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当地人。

敦煌博大精深,有关敦煌的书,到现在我也不能说已经读得足够多。看书很陶醉,到洞窟实地去看更是如此。如今,关注敦煌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敦煌,2006年我和赵声良合作,出版《亲历考古:灿烂佛宫》。这是一本通俗读物,书中配了很多图片,已经多次再版。赵声良还写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也很受欢迎。这两本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一读。

我不算学者,谈不上有多少学术水平。我在敦煌研究院的管理岗位上工作了40年,敦煌学、管理、法律法规、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各个方面的书都得看。是主攻业务还是做管理,我心里有时会矛盾。后来想明白了,敦煌研究院事大,保护事大,我个人多写一篇论文、少写一篇论文事小。

不过,我也不甘心完全放弃业务。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宿白先生是我的授业老师,他的《白沙宋墓》是考古报告的典范。宿白先生对我的期望就是做好敦煌石窟考古报告。可是我多年交不出卷,怀着内疚、惭愧的心情,在反复挫折、失败中探索前行,直到2011年才做出《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交付出版。

现在,我正带着年轻人集中精力做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第二卷。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永久保存石窟的所有信息资料、推进敦煌石窟的深入研究,必须全面、科学、系统地做好考古报告,这是要留存的历史档案。石窟考古报告的撰写非常枯燥、繁琐,但也必须要做好。因为哪怕以后万一洞窟坍塌,有考古报告在,就可以复原。对石窟负责、对历史负责,我们不仅要完成第二卷,还要一卷一卷地做下去,直到完成所有敦煌石窟的考古报告。

读好人生这本书

张勇手

(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

我学历不高,小学还没毕业就参军入伍。我们一面追击敌人,一面排演《兄妹开荒》《三担水》等形式轻巧的小歌剧。这些剧目不仅对部队战士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也向百姓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爱民政策。这一路上,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情景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为自己是一名人民子弟兵感到无比自豪。新中国成立后,我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随部队奔赴朝鲜,在朝鲜前线送粮食、运弹药、救伤员,跑遍了中线、东线的前沿阵地,立过两次三等功。后来我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演员。军队是培养我的学校和熔炉,把我从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教育成长为一名军人、一个电影工作者,我深深感谢党、感谢军队。

因为工作繁忙,我看书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我特别喜欢琢磨,一有学习的机会就废寝忘食地研究。上级单位曾经组织学习班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我一字一句地读完后,感到豁然开朗,渐渐能够自觉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也影响了我在影视剧中的表演和人物塑造。

很多人对我在《林海雪原》中扮演的203首长少剑波印象深刻。除仔细揣摩剧本外,我认真研读了曲波的原著,希望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物。因为剧情需要,电影中的少剑波性格特点更集中,他冷静分析敌情、周密部署、屡出奇兵。我要把人物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指挥果敢的性格特征表演出来。在小说里,少剑波的形象更加丰富,他的姐姐、村民和战友惨遭土匪杀害,但他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而是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在少剑波和杨子荣设计完作战方案后,杨子荣说:“203,你这不是想得很明白嘛,就这样决定吧。”本来剧本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拍戏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围攻这样重大的决定,不能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说了算,而对少剑波这样严格遵守纪律的共产党员来说,更是如此。我跟导演提议,应该开一个支委会。但因为这部电影开会场景太多,再加入开会剧情,会破坏电影节奏。拍摄因为这个意见暂时停止了。后来导演折中了一下,让少剑波加上一句话,“不,子荣同志,这么重大的问题,要通过支委会研究才能执行”,成就了影片现在的样子。

读原著、看报纸、咂摸生活、体味人生,在我看来都是阅读。人生一世,不管做什么行当,都需要“阅读”,需要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智慧,这样才会不断进步。我扮演过的军人角色从士兵到将军,覆盖海陆空。有人说我是扮演军人的“专业户”,我为这个称呼感到自豪。何其有幸,已过耄耋之年的我,看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我会努力保重身体,争取看到建军100周年的盛况。

包里永远都有书

张文宏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作为一名医生,平时工作非常忙碌,读书是我很享受的调剂方式。出门时,我喜欢背着一个硕大的双肩包,因为除了带一些资料外,我总要在包里放上几本书。有时候去外地出差的路上,我就能读完一本。现在互联网技术发达,获取信息非常便捷,但那多是片段式的、碎片化的。人在深入阅读时,思维会更加连续,逻辑性也更强。

大家知道传染病不同于其他,一旦蔓延,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感染科医生不能局限于疾病本身,视野要放得更宽。我看书很杂,喜欢《时间简史》《未来简史》等科学和人文社科类的图书。去年一年,我也看了很多和疾病相关的文学作品。事实上在此之前,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应该去了解传染病。疑惑和担忧往往因为不了解,而读书正为人们提供一个入口去了解未知,看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观史知今,自然能够缓解焦虑。

我从大学本科读到博士毕业,在医学院待了整整13年。学生时代,囊中羞涩,觉得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毕业之后做了医生再回过头看,发觉在医学院学习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所以,我想对还在上学的同学们说,要珍惜自己读书的日子。今天你读的每一本书、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将来都会得到回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看到白衣战士奋不顾身抢救生命的动人场景,这是一场触及心灵的教育。听说2020年高考,报考医科院校和专业的考生人数大幅增长,很令人欣慰。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技术含量高,非常受人尊重。从事医生职业需要很强的综合素质,不仅自然科学素养好、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有浓浓的人文情怀、悲悯之心和强大的沟通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医学这门严肃神圣的专业发自内心地热爱。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读书、读好书,书看得多了、见过的世面多了,有助于树立和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事医护工作压力大、挑战也大。但这份工作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医学是一门现代科学,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医生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及理解,有时比手术刀和药物还重要。对患者来说,医生要为他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做决定。面对患者,当然是要看病,但也要尽可能地从人的整体来了解他。

我中学时就读的瑞安中学是百年名校,校训是“甄综术艺,以应时需”。成为一名优秀医生,只熟悉人体生理和单一疾病是不够的,要具备整体思维能力和多学科协作能力,也要有与大众沟通、传播医学知识的能力。在医生职业生涯中,只有对人群有帮助,对人类发展有意义,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讲到底,每个人的成长如果能够读万卷书善于学习,行万里路善于实践,则人生就不会有遗憾,也更能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挫折了。

与书相伴最幸福

吴桂春

(职工书屋公益代言人、进城务工人员)

我到广东东莞17年了。之前在鞋厂打工,到了淡季订单减少,没事做也不想打麻将、打牌,就从地摊上买书打发时间。有一天,一位工友对我说,你怎么不到图书馆里去看书?那里书多、免费,还有空调,比宿舍凉快。我听后十分动心,就来到东莞市图书馆。一进门,我就感觉特别舒服:来这里看书的人很多,从白发老人到上学孩童,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这里的书更是多到我这一辈子都看不完。发现这个好地方后,我没事就来这里,有时候早晨多吃一点就可以在里面待上一天。开始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还要查字典,后来越读越顺利,《红楼梦》读了4遍。

去年6月,我打算离开东莞回老家找营生。临回湖北前,我到图书馆退读书卡,心里真是舍不得,把这张陪伴自己多年的读书卡拿起来又放下,不想销掉。于是,我就在留言簿上写上几句话当个念想。没想到这段留言被热心人传到网上后,我一下子“红”了,很多人找到我,说我的故事让他们深受感动。后来,人们甚至帮我在东莞重新找到一份工作,让我接续与图书的缘分。这大概也可以说是“读书改变命运”吧。

其实在我看书的时候,从没有期望过能达成什么目的,只是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不过读的时间长了,渐渐也咂摸出些道理。我最喜欢看历史小说,以前没有条件,书看得很零碎。图书馆的书都是整套的,于是我就从上古开始,沿着时间顺序一点点地看下去。在阅读这些历史故事时,我的眼界放宽了。人生起起伏伏,都是不断变化的,无论面对什么,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接受得失成败。当一个人沉浸在历史中,就会意识到自己很渺小,遇到的困难就更微不足道了,烦恼变少了,生活也更快乐了。我特别喜欢看“三言二拍”,书里每一回都是一个道理,教你怎样做人、怎么做事,我读了很有收获。

有身边的朋友问我,小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我回答,要想娃娃爱看书,首先得大人爱看书,做好榜样。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儿子是研究生,这让我感到很自豪。不久前,电视节目《朗读者》邀请我在国家图书馆的朗读亭里朗读柯灵的《书的抒情》。作者的话也都是我的心里话:“书是我的恩师。是书本敞开它宽厚的胸脯,接纳了我,给我以慷慨的哺育。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它使我成为精神世界的富翁。”

(本报记者任飞帆、徐馨、张珊珊、姜鸿冰采访整理)

制图:蔡华伟 赵偲汝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