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泡泡窗口化官方(vivo手机截屏足足有4种玩法,你都知道了没?)

导读 泡泡窗口化官方文章列表:1、vivo手机截屏足足有4种玩法,你都知道了没?2、冰峰饮料IPO上会前一天撤回申请,国产汽水第一股再成谜3、改姓的凉茶能热吗4、变相加价,破解足协

泡泡窗口化官方文章列表:

泡泡窗口化官方(vivo手机截屏足足有4种玩法,你都知道了没?)

vivo手机截屏足足有4种玩法,你都知道了没?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截屏一般都是两个物理键搭配或者一键快捷截屏这两个方法。如果要说截屏还能怎么玩,下面我要说的vivo手机却足足有4种不同的玩法。

1.快捷键截屏

将【电源键】 【中间home键】同时按住,听到咔一声则截屏成功。

2.长截屏

在超级截屏里选择长截屏,调整截屏选取框的上边框位置,选取长截屏起始位置。点击【下一屏】滚动列表至下一屏。调节好位置之后,点击保存即可。

3.趣味截屏

其实我最喜欢 并且最喜欢用的就是趣味截屏了。趣味截屏主要分为图形截屏、套索截屏、和涂鸦截屏。图形截屏内置了许多 实下热门的图形,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截屏,当然也可以多个图案一起截屏。涂鸦截屏也特别的有趣,偶尔也会使用。

4.矩形截屏

矩形截屏就是简单的矩形截屏,拖拽选取好截屏窗口即可完成矩形截屏。不过这个功能我一般用的很少。

最后超级截屏的开启方法:

上拉控制中心——最低端左划找到超级截屏——点击即可

还不知道的朋友赶紧去体验一下吧,大家还有觉得vivo手机有哪些实用的功能吗?快来告诉我吧!

冰峰饮料IPO上会前一天撤回申请,国产汽水第一股再成谜

“三秦套餐”之一冰峰所属的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冰峰饮料”),上市之路突然中止。

证监会官网5月18日发布消息称,冰峰饮料已经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因此5月19日召开的发审委会议取消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此前冰峰饮料申请IPO,带动国产饮料品牌的关注度。但由于偏居一隅,在陕西地区已经达到天花板的冰峰饮料欲借上市来全国布局,如今却临门一脚紧急撤回申报材料,“国产汽水第一股”何时出现又成疑问。

上会前一天撤回申报材料

5月18日,证监会发布信息称,因冰峰饮料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57次工作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而5月13日,证监会就已公布这次工作会议定于5月19日召开,意味着冰峰饮料撤回申报材料事出突然。

2021年1月,陕西证监局官网显示,冰峰饮料已与华创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预计于2021年5月31日前递交IPO申请材料。

2021年7月9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冰峰饮料招股书。招股书显示,冰峰饮料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业务为橙味汽水、酸梅汤等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冰峰玻璃瓶橙味汽水、罐装橙味汽水、玻璃瓶酸梅汤、罐装酸梅汤等。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为2.86亿元、3.02亿元、3.33亿元、2.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69万元、7767万元、6525万元、6156万元。

本次IPO,冰峰饮料拟募集资金6.69亿元,其中1.99亿元用于玻璃瓶装生产线的改扩建,4.3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建设,4032.99万元用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对于冰峰饮料来讲,走出西安、走出陕西是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招股书,在募资拟投入的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及品牌建设项目上,冰峰饮料的建设内容包括区域营销中心建设、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冰峰饮料认为,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区域布局,增加销售终端,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是公司逐步由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发展的战略举措。

此次冰峰饮料撤回IPO材料,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自查突然发现申请材料中存在重大漏洞、可能导致无法顺利过会,所以主动撤回修正;第二是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及可能的窗口指导意见,自认无法上会获批,所以主动撤回。冰峰饮料属于区域内的强势品牌,但在核心市场的增长接近天花板,而扩张到区域外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其可持续高成长存在不确定性。

针对撤回IPO申报材料相关问题,新京报记者联系冰峰饮料方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证监会曾对招股书提54项疑问

按照正常流程,冰峰饮料上会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准备上市事宜。此次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冰峰饮料上市前景不明。

实际上,2021年12月,证监会曾披露冰峰饮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针对冰峰饮料招股书的规范性问题、信息披露问题、与财务会计资料相关的问题等四大方面,证监会共计提出54项疑问,不仅要求补充披露多项信息,还需要解释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调节收入利润或成本费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

根据招股书,冰峰饮料营收中约九成收入来自经销层面。因此,证监会要求冰峰饮料补充说明公司各类销售模式下收入确认政策、收入确认时点及其所取得的凭据,并说明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冰峰饮料还需结合市场状况、消费需求、产品特性、营销策略、市场占有率情况、产能利用率、产销率等,说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行业发展状况匹配,是否符合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业绩增长趋势。

证监会提出的反馈意见中,还涉及关联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证监会要求冰峰饮料说明向关联方西安市西糖烟酒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西安糖酒冰峰物流有限公司、上海万合天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西安唐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采购的金额占同类交易比例较高的原因、必要性,对比向独立第三方采购产品价格说明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是否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调节成本费用的情形。

另外,冰峰饮料的控股股东糖酒集团存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背景,证监会要求冰峰饮料补充披露,控股股东糖酒集团国企改制时的股权受让方,股权转让过程,股权转让价格、确定依据及其公允性,价款支付情况,受让方资金来源及其合法性,是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冰峰饮料的实控人背景也受到证监会的关注。根据招股书,冰峰饮料实际控制人张军曾任西安百事可乐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2021年3月11日不再担任。证监会要求冰峰饮料披露张军在西安百事可乐任职的时间,任职背景及商业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冲突或利益输送。

沈萌认为,不论是利益输送,还是经营不规范,都可能成为IPO申请被否决的依据。

创新成老字号发展考验

1948年,一名商人从天津引进汽水生产设备,在西安东大街马厂子建成西安第一家汽水厂——西北汽水厂。1953年国营西安市食品厂建厂,西北汽水厂公私合营后并入,在西关正街成立汽水车间,冰峰品牌由此诞生。

拥有近70年历史的冰峰饮料,是许多西安消费者的“童年味道”。而在20世纪,冰峰饮料等国产汽水一度受到人们推崇,很多地区都有代表产品,例如,北京有北冰洋汽水,天津有山海关汽水,重庆有天府可乐,武汉有和利汽水等。这类产品有一个共同点,在当地知名度较高,销售情况良好,但尚未进行全国化布局。

能否走出去,是决定冰峰饮料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除招股书中提到的营销与渠道项目的建设,根据冰峰饮料官网信息,2021年11月18日,冰峰饮料与西安银行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西安银行拟向冰峰饮料提供最高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全力支持全国化战略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科技化投入及现代化食品饮料工业园区建设等规模化项目发展。

从目前冰峰饮料官网公布的产品线来看,其主打仍然是橙味汽水,包装有罐装、玻璃瓶装、PET瓶装等。此外,冰峰饮料还有多种口味的茯茶、酸梅汤。近两年大火的无糖饮料,冰峰饮料也有涉及,推出了“一气呵橙”的橙味汽水,采用的甜味剂是阿斯巴甜、赤藓糖醇,但冰峰饮料旗舰店显示其月销量仅为9。按销量排名,该旗舰店中销量最高的是罐装橙味汽水,月销量为800 。

沈萌认为,国产汽水老字号要做的更多是创新而不是怀旧,没有商品能仅靠怀旧获得市场长期认同。

就汽水市场而言,元气森林从默默无名到突然爆火,发展路径有迹可循,创新是最大的动力。通过创新,元气森林成为全行业首家大规模使用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的食品企业。老牌如可口可乐创新速度也不慢。据了解,可口可乐中国持续推进“全品类饮料”战略,2021年就已进军低度酒和低温奶市场。

沈萌表示,气泡饮料品类没问题,“问题在于是否具有突出的竞争力,无论是依靠特色营销,还是研发创新,显然包括冰峰在内的国产汽水企业都有巨大短板”。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改姓的凉茶能热吗

作者:刘 瑾

百家姓的营销方法本身并不新鲜,但春节来临之际,凉茶品牌王老吉推出的百家姓氏图腾版产品成功出圈。

得益于被网友戏称为“山寨”自己的这波“狠”操作,该品牌收获巨大。尽管百家姓系列产品价格相较于传统款涨幅近2.5倍,但在天猫平台旗舰店的月销量已突破10万,大量产品显示售罄缺货状态。

姓氏营销是这套销售组合拳成功的关键。王老吉相当具有知识产权意识,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该公司已完成了近百枚姓氏商标的注册。有了商标“护体”,王老吉借助多年来打造的柔性化定制生产能力,在辞旧迎新之际将红罐凉茶和中国传统节日的欢聚喜庆场景高度绑定,实现了产品的礼品化、场景化、社交化,顺利成为春节前爆款。

然而,吃到这波“改姓”红利后,王老吉能否借此打开新增长点,对利润提升起到长久牵引作用?恐怕还不好贸然下定论。

多年来,王老吉这家老字号企业为创新可谓“拼了老命”。改过包装,降过糖,出过纪念款,跨过界联过名,就连流行的气泡概念、加水果、加花都做过尝试。但尴尬的是,一众新品并没能为品牌打开一片新天地。

事实上,不只是王老吉,整个凉茶赛道近几年都陷入了增长停滞阶段。面对迅速崛起的各类饮料新消费品牌与新式茶饮现制茶,相对单一的凉茶品类似乎应对乏力。根据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公布的报告,在所有饮料品类中,凉茶增长格局略显尴尬,整体销量增长率和销售额增长率处于几乎垫底的位置。

此次百家姓营销成功后,王老吉还可能面临新的难题。比如,百家姓系列的“窗口”打开后,维权难度将更上一层楼。哪怕企业已经注册了大部分系列商标且获得批准,但恐怕也难以完全阻止各种山寨产品涌现。对企业而言,如何守护住“金字招牌”,是不小的考验。

营销之后,能否转化成持续的销量是关键。对零售行业而言,产品和渠道是重中之重。相对于新消费品牌和新茶饮高频高效的出新速度,凉茶企业的研发应该说还任重道远。特别是如果没有前瞻性的独到眼光,只是盲目跟风追赶,很难在自主性越来越强的消费者心目中产生影响力。

当然,凉茶企业的优势也非常突出。百年传承的积淀,清凉下火的功效,都给消费者深刻印象。在新零售时代,凉茶企业可以立足自身情况,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在产品上,以传承为基础,以发扬光大为目标,围绕凉茶特性,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打造有特色的概念,比如按人群分类推出更多细分产品,按地域推出有地方风味的特色产品,按季节推出有时令属性的产品等。在渠道上,重视线下市场的销售,下功夫终端市场,如尝试当下热门的快闪店、新品体验店等,针对北方冬季冷饮销售不畅的情况,推出凉茶热喝,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总之,凉茶能否热起来,要看能否暖热消费者的心。好的产品和服务,向来都是受欢迎的。(刘 瑾)

来源: 经济日报

变相加价,破解足协限薪政策

中超联赛国内转会窗口延期至3月26日闭窗,但中国足协的苦心经营却未能扭转转会市场的冷清氛围。眼下看来,包括吴曦、李昂等存在失业可能的球员,将成为市场上仅剩的抢手货。偏偏此时又传出了个别俱乐部针对限薪政策的新手段,不禁令人感叹中国足球的“大智慧”似乎总是用不到正道上。

其实早在中国足协设置引援调节费开始,中超俱乐部便已开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引援时代。一时间各种阴阳合同层出不穷,部分俱乐部也因此惹上了一身麻烦。同时,涉及高身价球员的转会,买卖双方更是达成某种默契,近几个转会窗口,诸多球员的转会身价皆与2000万元上限持平,但交易背后存在极大的操作空间,部分球员的真实转会身价与年薪并不止于此,坊间也有所传闻。

如今,中国足协对球员年薪做出进一步限制,表明了去泡沫化的态度与决心。为了堵住政策死角,实施准则中增添了一系列附加条款。尤其是针对阴阳合同,以及给予高价财物与商业合同等变相加薪行为,并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惩戒“越线者”。

但这套“组合拳”却再度遭遇“破解”。有消息称,个别俱乐部想出新的应对之策——以违约金补偿球员薪水。具体操作方式是与心意球员签下一纸顶薪长约,半程与其解约,以解约金形式一口气补齐余下薪水,让该球员能拿到远超限薪政策的高额年薪。

之所以有俱乐部动此心思,也是想在“抢人”大战中占得优势。眼下转会市场上的“大鱼”,几乎都是问题俱乐部中的主力球员,一旦队伍解散,他们将恢复自由身,因此潜在买家无法在转会身价上做文章。加之眼下的限薪政策,令顶薪引进这部分球员成为超值买卖,但毕竟这个价钱不只一家俱乐部出得起,与其被动等待球员选择,不如主动出击,为竞争加码。

当然,眼下是否会有俱乐部选择铤而走险,仍不得而知。但一旦有人动了心思,中国足协将很难从政策角度封死漏洞。毕竟在签约之初,没人能确定俱乐部是否会在半程与球员解约。只能说中超俱乐部总是将“智慧”用在投机上,是对中国足球的一种伤害,尤其是在三级别联赛陷入低谷的时候,更显致命。

作者:王梓

来源: 今晚报

专访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一艘特种船如何诞生

今日(7月11日),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正式交付,即将开启南极首航。

“雪龙2”号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有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满足无限航区包括极区航行和作业的需求。

设计建造这样一艘全新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历经整整十年。

日前,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科考船设计专家、“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这艘“特种船”诞生的幕后故事。“对于‘雪龙2’号,三门考试(常规试航、科考试航、破冰试航)顺利完成一门,后面还有两门,希望最后的总分对得起逝去的老师张炳炎院士,对得起这么多人加在一起的十年寒窗。”吴刚说。

吴刚在南极中山科考站。中船集团七〇八所供图

“急需一艘更强大的极地科考船”

新京报: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一艘全新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吴刚:“雪龙2”号诞生前,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已经服役多年,它是由集装箱运输船经过多次改装而成的。以“雪龙”号的破冰能力,只有等到夏季两极冰川大面积融化时,才能到达考察位置,而且即使是夏季,也无法深入北冰洋中心区。由于船型和航次任务原因,“雪龙”号的科考与破冰能力都不足以满足我们极地科考的需求,我们急需一艘更强大的极地科考船。

我国在南极有中山站、长城站等科考站,未来可能还会建立更多的极地考察站,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我们怎么去到那里。科考船除了具备抵达科考站这一运输功能外,它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海洋研究平台,可以搭载很多科考设备,在海上进行长时间观测。这是我们一定要造一艘全新的极地科考船的原因。

新京报:为设计“雪龙2”号赴南极考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吴刚:那是2015年初,我亲身经历了70多天的南极之行。到南极去参加破冰科考,和在图纸上设计、在常规船上参加海试,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时坐着“雪龙”号去南极,却并不感觉“雪龙”号是一个专业的科考破冰船,因为船的局限性,一次四五个月的航程,真正科考时间却只有半个月,科考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时间还限制在极地夏季。时间窗口没法拉长,就无法看到很多新的生物季节变化等科学现象。我了解到,科学家们对全新的“雪龙2”号是非常期待的,我们肩负的任务很艰巨。

“要新造一艘船,而不是改造”

新京报:“雪龙2”号的设计方案是怎么确定的?

吴刚:中国需要一艘新的极地科考船,这一想法早在2008年就已经酝酿成熟。当时,我也跟随我的老师——如今已故的张炳炎院士,参与到项目的策划中。2009年6月,国务院专题会议批准立项,正式启动“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建设项目,并确定由国内外联合设计、国内自主建造。

任何一项大工程都要经过严格的论证过程,因为要对船的功能定位、船型、排水量、造价估算等进行系统的认证,每次遇到新难点,或提出自主创新的要求,都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进。到2012年,我们基本上构思出了“雪龙2”号的需求轮廓。根据这个需求,形成了中英文招标文件,最终确定由芬兰阿克北极公司来和七〇八所对“雪龙2”号进行联合设计。

张炳炎院士及吴刚一行参加新建极地科考破冰船项目相关会议。中船集团七〇八所供图

新京报:国内外联合设计,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

吴刚:主要考虑是在缺少实船经验和冰池硬件方面。国内没有设计破冰船所需的“冰池”,“雪龙2”号作为我国第一艘新型极地科考破冰船,有很多有中国特色的特殊要求,需要结合国外冰池的船型研发能力来进行探索。另外,与国外设计公司合作,也能够吸收更多国际上破冰船的先进理念,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力。

在构想提出之初,也有一种声音说,我们可以到国外参观了解一些设计公司和船厂,选择符合需求的设计图纸买回来建造,因为大家太希望这艘船尽快面世了。但“雪龙2”号与一般可以批量建造的运输船不同,它是一艘极其复杂的“特种船”,各种功能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定制,所以我们一定要新造一艘船,而不是改造,更不能照搬国外已有的船型图纸进行建造。

新京报:“雪龙2”号针对哪些方面进行了特别定制?

吴刚:当时我们在挪威参观考察时,看到一套非常成熟的破冰船设计方案,但这套方案是根据从挪威沿海出发前往北极的路线定制的,所面临的海况、冰情以及科考需求,跟我们的需求完全不一样,面临的改动就会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它的破冰能力只有1.0米厚度,这是抵达挪威极地考察站的破冰指标;要抵达中国中山站——我们测算过——至少需要破1.5米厚度的冰,这就是现在“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这里所说的“破冰”,是一个连续破冰且有夹杂多年冰的概念,涉及船型、主机功率、船的螺旋桨、撞击能力、造价等各个方面,在整个设计上会完全不一样。

而且中国是一个处于非极地圈的国家,例如我们的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需要先停靠澳大利亚或新西兰,过西风带穿插到极地,整个航程路线都是定制化设计的,细致到在海上航行多长时间,在冰上航行多长时间,在哪个港口补给。如果纯粹地照搬一艘国外的破冰船,将会带来非常致命的问题。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首次实现双向破冰,WIFI覆盖全船”

新京报:“雪龙2”号在技术上实现了哪些创新和突破?

吴刚:“雪龙2”号最大的亮点是它的双向破冰技术能力,我们采用了全回转吊舱电力推进系统,在遇到很难“拱”的冰脊时,船体可以转动180°,船艉变船艏,尾部的螺旋桨能在海面下削冰,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这是全球首次。

“雪龙2”采用了国际标准的DP-2动力定位系统,它还将是国际上第一艘获得智能船舶符号的极地科考破冰船,拥有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船体正中间还设有一个用于科考作业的方形月池及 CTD 收放系统,科考仪器设备可以从这里直接入水。从有记载的资料来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水密月池。

新京报:“雪龙2”号最人性化的一个设计是什么?

吴刚:最人性化的设计应该是“雪龙2”号实现WIFI全覆盖,这也是极地中心船东和我们团队在设计这艘船的时候,给新船下的一个硬指标。

当时乘坐“雪龙”号去考察,每天晚上很多人蹲在走廊楼梯口,那是船上信号最集中的地方,大家都从房间出来,握着手机跟家人通讯。但船上的卫星带宽速度太慢了,慢到只能发送文字,还需要几分钟才能等到回复。即便是这样的联络方式,在“雪龙”号上也是很奢侈的,是大家跟家人联系的唯一方式。

设计这艘船的时候,我想,未来登上这艘船,手机一定要可以流畅上网。这需要在船上加载拥有很大带宽的VAST卫星通信系统。同时,还要做更多“放大器”,让WIFI信号覆盖船的各个区域。这个设计让船上跟岸上联系时,可快速地传输图像和声音。

“最大难点是破冰与科考功能的兼顾”

新京报:整个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吴刚:“雪龙2”号是世界首艘拥有双向破冰能力的科考船,整艘船最大的难点在于破冰与科考功能的兼顾。

对于破冰来说,船艏的倾斜角在一定范围内越低越好,但“雪龙2”号也是一艘科考船,船艏倾斜角太低会导致航行的时候科考性能受到极大干扰。船艏压低会带来大量气泡,一些科考装备比如全海深多波束的表面是不允许受到气泡干扰的,否则扫测数据会不准确。

经过大量实验,我们最后为“雪龙2”号的船艏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角度,首次在船前部采用箱型龙骨的船底结构,实现了船底重要声学设备避免气泡和碎冰影响与航行经济性之间的协调。这是决定船型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专利设计。

新京报:从一艘不够专业的极地科考船跃升到世界一流的极地科考船,主要体现在哪些细节?

吴刚:既要破冰航行,又要兼顾科考性能,在理念上“雪龙2”号就与其他船不同。而且,这艘船要以科考为主,科考是目的,破冰是保证,破冰是为了航行到有科考价值的海域。很多科学家期待新的科考船能把他们带到那里,在科考上也实现一个大的跨越。

31次南极航次中,我在船上看到,“雪龙”号上的科考人员需要手动操作采水装置作业,效率很低而且很危险。在一次科考船论坛上,吴立新院士说:“我们希望我国的科学家能在船上喝着咖啡,坐在实验室里,拿到他的海水样本。”所以我们在“雪龙2”号上进行了很多减少人工的改装,比如加大尾部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船体的智能程度等。

在“雪龙”号上生活过以后,我们对科学考察实验室的布局、防寒加热区域,哪些地方需要加温防寒,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通讯,都有一个切身的体验。在“雪龙2”号上,针对船上人员的生活起居做了很多人性化的设计,比如房间加热设施、窗户双层保温、室内防滑处理、淡水的充足供给等,让大家工作得更舒服。

七〇八所“雪龙2”号项目组部分成员参加“雪龙2”号试航前。中船集团七〇八所供图

“不久将承担南极航次科考任务”

新京报:交付使用前,“雪龙2”号进行了哪些测试?

吴刚: 5月31日开始,“雪龙2”号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试航,46个大系统200多台套设备在海上进行测试验收,包括船舶操纵性能试验、一人桥楼试验、电力推进系统试验、DP2动力定位系统试验、无人机舱和智能机舱试验、舱室振动噪声测量试验、水下辐射噪声测量,以及部分科考系统和实验室功能试验,可以说高分通过了“初考”。

新京报:“雪龙2”号未来将承担哪些科考任务?

吴刚:接下来,还要进行科考试航和破冰试航,但这些必须要到深海和极地海域去进行试验,预计不久就将开启南极首航,承担科学考察任务。

“雪龙2”号在环境调查方面,能够进行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研究;在地球物理调查方面,能够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油气、生物等调查;同时也承担了极地考察站部分物资和人员的运输任务。

新京报:“雪龙2”号的诞生,对我国极地科考事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吴刚:“雪龙2”号既承载和实现了近40年国内业界所做的诸多储备研究工作,也为未来可能的航线开道、科考救援等任务打下了基础。可以说,“雪龙2”号对中国极地科考领域是一场“及时雨”。

我们花了10年时间来设计建造这艘船,大大拓展了目前极地科考的范围,能够前往极地更中心海域,也不再只能将科考集中在夏季,春秋季节也可以前往。而且有了这10年的积累,我们在规范、设计、建造、材料、设备各方面对造一艘科考破冰船有了全新的认识。未来,我们对建造重型破冰船将更有信心。

新京报记者 吴娇颖 编辑 于音 校对 危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