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起诉威马(21亿天价索赔案开庭!吉利起诉威马,背后细节曝光)
吉利汽车起诉威马文章列表:
- 1、21亿天价索赔案开庭!吉利起诉威马,背后细节曝光
- 2、重磅!吉利起诉威马汽车,索赔高达21亿
- 3、21亿元新能源汽车侵权案开庭,吉利和威马的罗生门
- 4、侵害商业秘密罗生门 吉利起诉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索赔21亿元
- 5、行业 | 吉利告威马,谁能成为赢家?
21亿天价索赔案开庭!吉利起诉威马,背后细节曝光
昨天,吉利起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一案在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诉讼标的额达到21亿元,也是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界诉讼金额最大的商业纠纷案。
上周,吉利方向法院申请不公开审理,也就是案件的审理过程不允许旁听,而威马方面则称并无侵权行为,支持公开审理。
原告一方吉利是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被告威马汽车则是成立于2015年的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
由于案件为非公开审理,诉状并未公示,据了解,吉利此次起诉威马汽车旗下的四家公司,称威马复制了其车型,提出经济赔偿;并追回已被威马方面申请的专利。
记者联系了吉利集团,对方表示不便接受采访。而威马汽车代理律师向记者表示,威马汽车方面认为,21亿元标的额不具备相应依据。
威马方代理律师 桂佳:威马暂时保留所有针对原告提起反制法律措施的权利。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多位员工均有任职吉利系企业的经历,创始人沈晖曾加盟吉利。专家表示,知识产权案件的举证较为复杂,商业秘密点的范围和确定正是本案的难点之一。
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段爱群:除了这个案子本身比较复杂以外,这种商业秘密往往是市场竞争,技术上进行PK的方式和手段,所以,法律上的要求和诉讼策略,有时候统一的平衡点,是可以有合理的空间。
重磅!吉利起诉威马汽车,索赔高达21亿
导读:重磅!吉利起诉威马汽车,索赔高达21亿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小编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时尚资讯,如果对小编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小编每条都会认真看的。那么本期的内容是:重磅!吉利起诉威马汽车,索赔高达21亿
根据电子知识馆的消息,重大案件将于9月在汽车界上演。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研究院将起诉魏玛汽车技术公司这四家汽车制造新公司,包括魏玛汽车技术公司,以侵犯商业秘密。该集团,魏玛智能旅行技术,魏玛汽车制造温州公司,魏玛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该纠纷的索赔额高达21亿元。
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人为侵犯魏玛汽车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一案,未发现该案。于2018年提起诉讼,诉讼金额21亿元。
该案将于2019年9月17日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吉利相关人员对媒体作出回应,表示他们不会对此案发表其他评论,所有这些都取决于法院的判决;魏玛汽车公司相关人员没有回应。
根据数据,商业秘密是指商业信息,例如不为公众所知,具有商业价值且已受到权利人采取适当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商业秘密是财产权企业。它与企业的竞争力有关,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些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
侵犯商业秘密包括使用不正当手段,例如盗窃,诱使,胁迫等,以获取有关方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协议或权利持有者的要求,包括保守商业秘密,披露和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等。
吉利关于魏玛侵犯商业秘密的投诉的具体细节和原因尚未披露。目前可以了解到,魏玛汽车公司成立初期的核心员工来自吉利。
吉利控股集团前董事,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沉辉于2015年10月正式创立魏玛汽车公司,并担任魏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领导吉利团队完成对沃尔沃汽车的海外收购,并负责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登陆。
魏玛汽车公司成立时的许多核心员工都拥有吉利的履历表,其中包括魏玛汽车公司的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许焕新博士,他曾领导沃尔沃新能源技术。
同时,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核心员工通常会换工作并陷入困境。但是,某些专利和商业秘密的泄漏很容易触及相关法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这项索赔高达21亿元,这将是中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纠纷的最高索赔之一。
新车融资仍在继续!魏玛汽车于今年3月在百度集团的带领下完成了30亿元的C轮融资,因此魏玛的累计融资额已达230亿元,沉辉还表示,魏玛正在寻求新的融资方式最近的一轮融资,可能会募集高达10亿美元(约合69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用户服务和渠道拓展。
魏玛汽车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并选择建造自己的工厂。工厂位于温州O江口。EX5是该公司的第一批量产的电动汽车。2019年1月至7月的保险数量为9,149张,沉辉曾表示,魏玛计划今年冲刺100,000辆汽车。
吉利汽车最近宣布了其财务报告。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5.6亿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40亿元,同比下降40%。吉利上半年总销售额为65.17万,同比下降15%。吉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从辉汽车集团表示:“在中国汽车业50%破产之后,其余50%的竞争可能是最激烈的。”
感谢各位看完这篇文章,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小编的文章的话,请记得给小编点个赞哦,小编收到大家爱的鼓励,一定会元气满满,继续给大家推送每天不同的精彩内容的。长得好看的人都聚集过来啦,你还在等什么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1亿元新能源汽车侵权案开庭,吉利和威马的罗生门
国内首起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侵权案件。21亿元索赔未能吓退威马。
9月17日,吉利汽车起诉威马汽车侵犯商业秘密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被告方是威马汽车旗下的4家子公司,包括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慧出行科技、威马汽车制造温州公司以及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这是国内首起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侵权案件。
吉利与威马的复杂关系
据了解,其实吉利起诉威马的案件早在去年就已经提交了,那么起诉的依据是什么呢?
有媒体报道的消息称,吉利汽车此前透露,曾任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成都制造基地总经理的候姓高管,在2018年离职时带走了吉利SUV车型GX7的全部资料,并且这名高管和其团队核心成员随后加入了威马汽车,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威马EX5车型。
今年8月底该案件被曝光后,吉利和威马也分别进行了相关回应,吉利表示:“一切以法律判决为准,不做额外评论。”威马则表示:“没有任何侵权行为,对赢得这起诉讼非常有信心。”
9月初,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发布内部信,在信中也提到了被起诉一事,写道:
请保持我们的勇敢和坚毅,哪怕误解重重,哪怕粉身碎骨,哪怕万劫不复,我们都要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说起来,威马和吉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威马汽车的创始人以及公司多位核心员工都曾有在吉利工作的经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在吉利工作期间他带领吉利团队完成了海外并购沃尔沃汽车的事宜,并负责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落地。
威马汽车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此前在沃尔沃主导新能源技术;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副总裁陆斌曾任吉利销售副总经理;威马汽车首席财务官张然曾任吉利执行董事,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设置装配以及汽车金融体系管理等;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杜立刚曾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时谈判团队成员。
不过人员流动并不能证明什么。根据公开的资料,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其属于企业的财产权利,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存亡。
因此在法律层面,作为原告在举证环节面临巨大的挑战,要证明相关信息属于商业秘密,同时还要证明自己的经济损失,证明被告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等。正因如此,国内目前并没有知名的案例参考,仅了解到浙江高院曾判决了一例金额高达3500万元赔偿款的民事案件。
起诉将带来什么影响?
截至目前,吉利与威马之间的这起21亿天价官司还未有更多的细节透露出来,不过就在这起案件开庭前夕,威马进行了大股东变更:
威马汽车原大股东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从威马汽车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为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而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据公开资料显示,威马的这位新晋大股东——苏州威马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是在今年8月30日成立的,公司法人代表为周晨,由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持股。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内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以及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智慧出行科技等业务。
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本次股权变动是威马为上市在做准备,苏州当地政府未来会给予威马更便利的上市条件,最快本月底将有相关信息公布。
而威马官方则表示:“这次股东变更是以加速实现公司快速发展、实现最终目标为目的战略调整,是威马在长三角三省一市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由此威马由长三角一省一市的布局,升级为两省一市,响应政策发展号召,深度拥抱长三角一体化大发展的切实行动。”同时,其也强调“此次进行股东变更与诉讼案件无关。”
今年3月,威马汽车官方宣布完成C轮30亿元融资,累计融资近230亿元。7月初,威马创始人沈晖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全球寻求投资者融资,可能会筹集10亿美元的资金,并且主要以海外融资为主。一个月后,吉利起诉威马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被爆出,如今关于威马D轮融资的消息也音信全无。长远来看,如果这起诉讼案件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无论是在声誉亦或融资等方面都可能对威马造成一定的影响。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以及电动汽车频发的自燃、质量等问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下滑的局面。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一方面充电站建设、线下门店、日常运营等成本烧钱不止,另一方面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市场环境并不乐观的当下,资本市场对其的投资热情也开始冷静下来,融资难成为了又一道难关。基于此,再惹上侵犯商业秘密的官司,威马的日子或许没有那么好过了。
不过,对于正在崛起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行业来说,企业起诉另一家公司侵犯自家的商业秘密、企业起诉其员工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谷歌Waymo就曾将Uber告上法庭,因为Uber收购的Otto公司的“64线激光雷达系统”与自家的制造技术高度相似,而Otto正是谷歌前员工莱万多夫斯基离职后创办的。此外,苹果和特斯拉也曾因工程师窃取商业秘密,将其告上法庭。
随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人才是企业推进技术、产品研发的主力,甚至是评估一家企业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核心员工跳槽、被挖墙角的现象才会如此频发。而一系列的起诉案件也将提醒企业,要加强自身的核心研发能力,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也需要做好商业秘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未来吉利起诉威马这一案件会如何发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侵害商业秘密罗生门 吉利起诉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索赔21亿元
本报记者 夏治斌 童海华 上海报道
一则商业秘密纠纷案的消息,使得吉利汽车和威马汽车双双陷入舆论旋涡之中。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获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向高院提起有关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的侵害商业秘密纠纷一案,将于9月17日进行审理。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剑林律师告诉记者,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指的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和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有三:一是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二是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三是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
实际上,早在今年4月份,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8年)》白皮书中,就曾提及上述案件。据白皮书内容显示,上海高院审理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诉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诉讼标的额达21亿元。
对于上述案件的标的额21亿元,黄剑林告诉记者,民事诉讼中商业秘密的判赔是参照确定侵犯专利权的损害赔偿额的方法进行,也即按照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许可使用费这个顺位来确定,如果以上三种方法均难以确定的,法院可以适用自由裁量权确定赔偿金额。
由于目前案件还未进行审理、判决,孰是孰非仍有待时间检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的核心团队成员与吉利汽车也颇有渊源,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曾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带领团队完成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大海外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除此之外,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陆斌于2013年加入吉利汽车,任职副总经理期间完成了经销商网络的整合。
威马汽车CFO张然也曾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CFO,全面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基础设置装配及汽车金融体系管理等。
针对上述案件的相关情况,记者联系吉利汽车方面,相关负责人回复称:“一切以法律判决为准,我们不做额外评论。”
威马汽车方面则表示:“公司没有任何侵权行为,对赢得这场诉讼非常有信心。威马汽车始终坚信正向研发、自主开发,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2019年6月,威马汽车在设计、技术等领域的专利数量已达1076项。”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
行业 | 吉利告威马,谁能成为赢家?
?
近日,有关汽车行业的一场官司颇为吸引眼球。原告是自主品牌中的领头羊吉利,而被告是造车新势力中少数已经达成量产交车的威马,吉利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向威马索赔高达21亿元。
?
从案件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该案件于2018年较早的时候在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立案提交,开庭时间将在中秋节后的2019年9月17日。吉利方面向媒体表示,“一切以法律判决为准。”而威马汽车则向媒体回应称:“威马没有任何侵权行为,对赢得这起诉讼非常有信心。”
?
熟悉吉利和威马的人都了解,威马创始人沈晖,正是吉利的前高管。他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在吉利任职期间,沈晖带领吉利团队完成海外并购沃尔沃汽车。
?
争议或许正源于此。沈晖在创立威马汽车时,也带走了一批吉利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在研发、技术和质量管控方面的人才。包括威马汽车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博士,此前曾在沃尔沃主导新能源技术。除此之外,威马现任CFO张然曾经担任吉利CFO;现任监事周鹏,曾经担任沃尔沃中国主席办公室主任。除此之外,威马汽车的不少核心员工,也都有在吉利或沃尔沃的工作经验。
?
这已经不是“造车新势力”第一次遭遇抄袭控诉了。
?
稍早之前,特斯拉起诉了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感知项目负责人曹光植,其原因也是因为曹光植是特斯拉Autopilot团队权限最高的人之一。在离职前,曹光植曾拷贝过超过30万份与Autopilot相关的文件和目录;去年7月,美国联邦调查局指控了前苹果公司员工张小浪,称他窃取了苹果Titan自动驾驶项目的商业机密,而张小浪恰巧也在被指控前两个月加盟了小鹏汽车。与威马不一样的是,小鹏汽车被起诉的,都是其员工,并非整个公司。
?
从Waymo状告Uber、百度起诉景驰、特斯拉起诉小鹏员工,到吉利起诉威马,在警告企业有关汽车技术知识产权风险的同时,也折射了具备高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当前汽车企业中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
对于此次的原告吉利来说,难点在于如何举证威马的侵权。当然,更多的相关信息,要到开庭才有望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