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卡布西游神明果在哪里(羌塘高原的图腾——金丝野耗牛)

导读 卡布西游神明果在哪文章列表:1、羌塘高原的图腾——金丝野耗牛2、你在做,天在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3、王朝的背影之八—国家宝藏4、Philip Philippou:"宇宙中心&#34

卡布西游神明果在哪文章列表:

卡布西游神明果在哪里(羌塘高原的图腾——金丝野耗牛)

羌塘高原的图腾——金丝野耗牛

文 | 张照

1897年,结束了印度9年军旅生涯的英军上尉亨利·迪西(Henry Hugh Peter Deasy)开始了他探索中国青藏高原的计划。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发现:

在西藏的一些高地上,我们发现了成群的野牦牛,它们的数量从十几只到三十几只不等,有时数量更多。大多野牦牛是黑色的,棕黄色的则极为罕见。这些生物敏捷地游弋在崎岖不平、布满碎石的大地上,享受着那里的雪,森林,和亘古不息的风。

▼英军上尉亨利·迪西(Henry Hugh Peter Deasy),图片来源:In Tibet and Chinese Turkestan: Being the record of three years' exploration

迪西上尉并不知道,他无意中发现的毛色罕见的野牦牛,是一种多么独特的存在。独特到在120多年后的今天,科学界依然在争论,它是否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亚种。

但这情有可原,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它生活的地方是一片不折不扣的荒野。

I 荒野狂欢

在青藏高原西北,北部的昆仑山,东部的唐古拉山,南方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和西侧的喀喇昆仑山之间,是一片广袤的“空地”,这便是羌塘,亦称藏北高原。

▼羌塘高原范围示意图,制图@张靖&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地貌单元,面积接近6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6个江苏省。这里也是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平均5000米的海拔上,山地、丘陵和平原交织错落,层次分明。

▼请横屏观看,喀喇昆仑山深入羌塘的雪山群,与羌塘高原台地相互交融,摄影师@青木

高山上的冰川融水顺势而下,形成间歇性的内流河,河流末端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羌塘的河流与湖泊,摄影师@刘蜀雯&卡布

南部连绵的群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这里全年寒冷干燥。加之荒漠和冻土质地粗糙、营养低下,土地上植被低矮稀疏,种类单调,大多是匍匐的针茅和蒿草。

因此,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类的禁区,即便交通发达的今天,也只有少数游牧民在其边缘地带活动。

▼羌塘周边地区的游牧民,图片来源@卡布

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却有着数量众多的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白唇鹿、盘羊、狼、熊、藏狐、野牦牛等野生动物,上演着一场永不谢幕的生命狂欢。

▼请按顺序观看,依次为藏羚羊,摄影师@张扬的小强;藏野驴、藏原羚,图片来源@卡布;狼,摄影师@喜力;棕熊、野牦牛,图片来源@卡布

野牦牛无疑是这场生命狂欢中最具震撼力的生物。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目前羌塘野牦牛数量在1.1-2.1万头之间,是临近的可可西里保护区的6倍之多。

高大强壮的它们具有极强的耐寒、耐旱和负重能力,牦牛肉和牦牛奶是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热量来源,厚重的皮毛则是抵御寒冷最好的材料。通过驯化野牦牛,高原上的人类找到了可靠的生活依托。

▼羌塘高原上,人与牦牛相互依存,图片来源@卡布

20世纪末,随着西藏文物普查工作的展开,研究者们陆续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上千幅岩画,其年代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岩画大多分布在羌塘南部,画中的图像90%是动物,而在这90%中,数量最多、常作为主角出现的,便是牦牛。

▼岩画中的牦牛,图片来源@卡布

而在人们熟知的野牦牛中,又有一群数量稀少的个体,它们身形魁梧,通体金黄,这便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独特种群,人们称之为“金丝野牦牛”。

II 高原“神牛”

在西藏,凡山皆有神。在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日土县境内有一座当地人口中的神山:扎向前雪山,这里是金丝野牦牛活动的核心区域之一。

当地的藏民中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扎向前雪山东方的布耶雪山是他的妻子,布耶雪山嫁到这里时,布耶的哥哥(一说父母)将7只金丝野牦牛送给她作为陪嫁,这就是金丝野牦牛的来历。

当地人遵循着神话的启示,将这些与神山同来的金丝野牦牛也视为神灵,认为猎杀它们将会招致厄运,甚至自然死亡的金丝野牦牛骨骸也被禁止带回家中。

一直以来,它们活在传说和故事中,直到2014年,中国林业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者们对金丝野牦牛和黑色野牦牛的基因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基因差异比黑色野牦牛内部个体间的基因差异要大。这一生物的稀有性和独特性终于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但对于这种独特稀有的物种,我们的了解依然太少了,甚至没有什么可供参考的影像资料。2016年,为了获取更多研究资料,纪录片导演卡布组织了约30人的摄制组深入羌塘腹地,对金丝野牦牛进行长期跟踪拍摄。若从他第一次见到这种独特生物算起,这次行动已经酝酿了11年。

根据卡布多年来在羌塘实地追踪、观察和研究的经验,金丝野牦牛的活动范围大致在以阿鲁错、鲁玛江东错和扎向前雪山为核心的一片区域内。

▼金丝野牦牛大致活动范围,制图@张靖&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虽然划定了活动范围,但它们不定的行踪和羌塘迷宫般的地形仍旧让拍摄工作困难重重。搜寻过程也是艰苦卓绝,陷车、爆胎等事故屡屡发生。

▼搜寻过程中经常遭遇陷车,图片来源@卡布

终于,在一个山谷中他们初遇了一群金丝野牦牛。远远望去,它们庞大的身躯却十分灵活,轻快地走在山间谷地上。

雌性和幼年金丝野牦牛通常与雄性分开活动,它们组成数量约几十头的群体,甚至能在约30°的山坡上任意移动,轻松翻越积雪的山岭。

▼一旦有人类接近,金丝野牦牛群便迅速转向高角度倾斜的山坡离开,图片来源@卡布

然而,搜寻行踪不定、感官灵敏的金丝野牦牛着实不易,随着搜索区域的扩大,随队物资大量消耗,摄制组不得不抱着遗憾撤出羌塘,在等待了4个月后才再次进入无人区。

这次,他们遭遇的是单独行动的成年雄性金丝野牦牛。在羌塘,几乎没有动物是它的对手,当脾气暴躁的它选择正面抗击“入侵者”时,即便饥饿的狼群和强壮的棕熊也不被放在眼里。

▼雄性金丝野牦牛正面抗击“入侵者”,图片来源@卡布

成年雄性金丝野牦牛肩高可超过170厘米,体重可超过1000斤。它们身体的每个部分仿佛都是为羌塘荒野而生:厚实的皮毛、强大的肺活量、粗壮的四肢和一对摄人的大角。

甚至体内每一个血细胞都为氧气稀薄的高原而定制:细胞体积更小,单位体积血液内数量更多,因而携氧量是一般家牦牛的数倍。

当这样一只巨兽裹挟着沙石向你飞速奔来,唯一的选择就是逃命。

▼雄性金丝野牦牛攻击性极强,在它的驱赶下,越野车迅速逃离,图片来源@卡布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拍摄到自然状态下金丝野牦牛的生存情况,摄制组将直接追踪拍摄的方案改为触发式红外摄影机拍摄。

在这些红外摄影机的镜头中,金丝野牦牛卸下了“神牛”的光环,我们看到了它们的另一面:安静祥和,甚至有点可爱。

它们会用长满角质倒钩的舌头取食低矮的草和苔藓,为巨大的身躯供给养分。当食物不足时,它们还必须长途跋涉,寻找高质量和充足的草料,途中甚至需要吃雪来补充水分。

▼金丝野牦牛通过舌头取食,图片来源@卡布

而为了提高御寒能力、降低体表散热,它们进化出厚密的皮毛,同时舌头则成了它们的散热器官。

▼吐着舌头散热的金丝野牦牛,发现了摄制组布置的红外摄影机并停下来查看,图片来源@卡布

完美的生理结构和坚韧的生活习性造就了它们,让它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羌塘图腾”。

III “神牛”的明天

20世纪末期,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夏勒应中国政府邀请,三次深入羌塘调查野生动物,通过他的记录我们发现,金丝野牦牛在整个野牦牛群落中所占的比例逐次下降,最多的一次仅发现了不足10头。

而通过今天摄制组的镜头,我们同样看到了这一生物艰难的生存状况。卡布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估计:羌塘金丝野牦牛的数量很可能已不足100头。

盗猎、过度放牧、偷采矿产,甚至私自穿越无人区等行为正悄无声息地蚕食着这片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环境的波动也都牵动着羌塘脆弱的生态系统。但我们同样能看到希望。

为保护金丝野牦牛在内的大批野生动物,国家于1993年成立了羌塘自然保护区,并于2000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成立后,政府成立了巡护队,培训了大批野保员,在广大区域内进行巡逻,防止损害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行为。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界碑,界碑内部禁止放牧,摄影师@老土豹

在保护金丝野牦牛栖息地的政策出台后,当地的一户牧民主动让出自家5000亩草场,羊群数量从800只减少到300只。对此他只是平静地说:

如果以后金丝野牦牛的数目增多了,这些草场还不够的话,我们会让出更多空间给他们作栖息地。牧民们也会同意这些做法,没有人会不同意的。

以金丝野牦牛为代表的高原野生动物,它们看似与我们相隔甚远,但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是藏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多样的基因、病毒和细菌库,对人类进行炭疽、破伤风和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更何况,仅仅是自然和生命本身就足以成为我们采取行动的理由。就像乔治·夏勒在《青藏高原的美丽生灵》一书中记载的一样: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人类已经成为羌塘的一个组成部分,祖先将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和富饶的牧场留给了我们...当我注视这片草原的时候,我看到的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景象。

▼金丝野牦牛,图片来源@卡布

P.S. 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尽量减少人类的影响,我们绝不鼓励私自穿越无人区的猎奇行为,惊扰动物的同时自身的安全也难以保证。让我们仅在影像中赞叹生命的壮美,留这片大地与生灵共享。

P.P.S. 参考资料:胡一鸣,李玮琪,蒋志刚等.羌塘、可可西里无人区野牦牛种群数量和分布现状(2018); 刘务林,浅谈野牦牛的起源与现状. ;乔治·夏勒 著,康蔼黎 译《青藏高原的美丽生灵》;张亚莎著《西藏的岩画》;张云,石硕主编《西藏通史·早期卷》;周芸芸,张于光,卢慧等.西藏金丝野牦牛的遗传分类地位初步分析(2015)

... The End ...

你在做,天在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01.善良一生,一生无虞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

为人,莫行恶,善待别人,就是在善待自己,不种恶因,便不会自食恶果;做事,别做绝,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下退路,什么时候都不会穷途末路。

说话做事,要真诚,要善良,伤人利己的话不说,损人利己的事不做。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一个人说话,说得好,说的得体,会收到像送人玫瑰一样好的效果;而,如果说话说得不得体,说得尖酸刻薄,就会如同给了别人蒺藜一样伤害别人。

有时候,一句话可以使一个国家兴盛,也甚至能使一个国家衰亡。

言语的杀伤力,是不可预估的,说话要先过脑子,再用嘴巴输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你伤了别人,必定会失去情意,说错了话,也会招惹祸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拿石头扔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是自己的手。

有时候,举手之劳的一件小事,可能就是解除了别人的燃眉之急,你认为多余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所需的;不要去小看一个个小小的善举,有时候,它真的有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能量。

莫为善小而不为,莫为恶小而为之!

02.你在做,天在看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翻译过来就是说:

祸福没有自己的门路,不会凭空产生,都是人自找的。善和恶的报应,就像人的影子跟随自己的身体一样,绝不分离。所以天地有专管查人过错的神明,根据人所犯过失的轻重,以人活百天为单位剥夺人的寿命。

每减一算,则相应的罚他贫困损耗且多遇忧愁患难之事,大家都厌恶他,刑法祸害就像跟着他一般,吉祥之事都回避躲开他,天上的主管过恶的星君降灾于他。以算为单位,将寿命减完了,其人则死。

说得简单明白了一点,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你做了什么,神明都记着呢,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人生在世,莫行恶事,莫依侥幸,因果报应,从未缺席,坏事做尽,自有天收,不要觉得神不知,鬼不觉,法律照不到的地方,上天看得见。

侥幸逃过的恶行,因果报应,必不会放过你。

有一个妇女每天要给全家人煎饼吃,她总是多煎一个饼放在窗台外边,留给饥饿的路人来拿。

有一天,一个驼背老乞丐来取走了煎饼。之后,他每天都来取走煎饼,在离开的时候,这个老乞丐嘴巴里总是自言自语:“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时间久了,妇女对老乞丐越来越厌恶,因为煎饼全被他拿走了,而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恩的话。

于是,有一天,这个妇女在煎饼里面下了毒。就在准备把薄饼放在窗台上的时候,她犹豫了,最后将有毒的薄饼投到火里烧掉,重新做了一张放到了窗台上。

这个老乞丐还是像往常一样,把煎饼拿走了,嘴巴里还说着那句口头禅。

那天晚上,这位妇女外地的儿子回家了,儿子告诉这位夫人:“妈妈,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饿得昏倒在地,幸好有一个驼背老人路过,他好心地给了我一张煎饼。”

听了儿子的话,这个妇人脸色苍白,她现在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你的身边。

世人皆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饶过谁?

你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有着后果报应的,行善必有善果,行恶必有恶果,即便不会立即兑现,它也会在某时刻降临在你身上。

03.但行好事,前程似锦

人,你来到这个世上,一定要行得端,坐得正,你作恶多端,种下苦果,终究要你自己来品尝。即便你能侥幸逃过法律的制裁,但逃不过因果报应。

你播种善良,总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可以充饥,可以解渴,解你断粮之难,解你干渴之危。

所有的好运跟惊喜,都是你良好的品行跟高贵的人格换来的,哪有那么多的好运与机会,你的好运与机会,都是会由量到质,由某种方式来找你。

比如,你遇到了伯乐;比如,有人爱上了你;比如,你被你喜欢的公司招贤;这些都跟你的人品有关,跟你言行举止有关;你是温暖的太阳,自然人人都能看得见,你是深不见底的污泥浊水,没有人愿意进你分毫。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运,更没有没来由的失去;一切皆有因果在定夺。

善恶皆有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谁也逃不掉。

那些欺软怕硬的人,报应上天早已定下,日子到了,一样不少。你做了什么样的恶,恶业便会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那些好善乐施的人,每一份善意,都像春天播种的种子,遍地开花,花开不谢,香气绕梁,在人的心中回旋不绝,永久持香,蝴蝶自来,良人会到,一生无虞,平安到老。

人生在世,多行好事,莫问回报,是你应得,一样不少。

作者:卡布,自由撰稿人,时评人,文艺女青年,用真实叙事!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卡布kb(ID:kbkabu)

转载注明作者及来源!

王朝的背影之八—国家宝藏

埃及博物馆位于尼罗河东岸,在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的开罗解放广场,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63年设计建造的,当时建造这座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发掘出来的埃及国宝流往国外。这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代埃及文明遗产的宝库。这里共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只有 6.3 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这座博物馆以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埃及人又习惯地称之为“法老博物馆”。到这里参观是埃及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重要的参观景点,因为几乎所有在埃及各地出土重要文物,都无一例外地收藏在这里。

在埃及国家博物馆

我们到达博物馆时正是中午时分,庭院里熙熙攘攘地挤满了游客,大多是来自中国的面孔,这里是所有埃及之行的必到景点。博物馆前面庭院内种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莲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纸草。(说实话,尽管看过专门的纸草画专卖店,看过纸草是怎样变成纸的演示。我还是在分不清哪样是哪样)

国家博物馆展厅

这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博物馆设有 50 多个陈列室。一层按埃及古代历史发展顺序展出,在这里可以看到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 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到公元五、六世纪的罗马统治时期的珍贵文物。古王国时期的展品以孟菲斯为中心的北埃及王墓出土雕像为主,有卡夫勒王座像,盘腿书记坐像,拉赫梯普国王及王妃民费雷特坐像等。后者为石灰岩着色像,仍保持了鲜艳的色彩。中王国时期,木雕逐渐代替石雕。陈列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等极为精致。新王国时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的年轻法者图坦卡蒙时期(公元前1584年至公元前1341年),是埃及的繁盛时代,除陈列有吐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阿孟霍特普四世等像外,还有跪像、蹲坐像等小雕像。

在参观展品

二层是专题陈列室。有棺木室、木乃伊室、珠宝室、绘画室、随葬品室、史前遗物室、图坦卡蒙室、纸草文书室等。图坦卡蒙室陈列有1700余件出土文物。其中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黄金面罩”、“黄金棺材”、“黄金宝座”等,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中最值得夸耀的文物媲美。尤其是“黄金面罩”,是用金板依照国王生前容貌打造,镶满红宝石,额上还塑有象征上下埃及统治者的兀鹰和眼镜蛇。这些光辉灿烂的金制品,是古代埃及财产的丰富和法老权力巨大的充分体现。我在“黄金面罩”外玻璃罩前站了许久,寻思着这大家伙搁在谁的肩膀头上谁也受不了呀。看看这周围破烂不堪的橱窗和一把普通铁锁和几根铁丝组成的防盗措施,真让人有点想入非非。

重达10多公斤的黄金面罩

二层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安放有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木乃伊是几千年前经过制作的干尸,在存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木的盖上和内部,绘有死者的守护神或经文。如阿斯特姆卡布的彩色木棺棺盖,高205厘米,眼睛、眉毛用珐琅镶嵌,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这里存放展出的木乃伊,有的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有的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头发和脚指甲。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年至公元前1251年)的遗体。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历史上,第一个与外敌赫梯人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所以安放拉美西斯二世遗体的展室叫“战争与和平展览室”。这里还有水晶棺,上面还镶有金质的装饰图案,精美异常,真想不出人们在当时是怎样加工这样硬度的水晶制品的。

当年制作的水晶棺

此外,馆中还展出有许多古埃及平民生活的日常用具,如各种木制、皮革制和麦秆制的生活用具,啤酒、葡萄酒、水果、面包、肉、蔬菜等食物,纺织机模型,犁、锄、镰等农具,棍棒、投掷器、斧、弓、箭等武器,竖琴、七弦琴、横笛、鼓等乐器,水平器、笔、调色板等文化用品。

博物馆最著名的展品是图坦阿蒙墓出土的珍宝,包括人形金棺、金樽室、金御座、王后金冠及其他王室用具。图坦阿蒙金棺是用450磅纯金制成,是人类历史上最精致、最伟大的金制品。年轻的图坦阿蒙王在18岁时死去,用三层棺匣来装殓王身。开罗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馆藏有最内层和最外层的棺匣。金棺金制,彩漆,雕刻细腻,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在图坦卡蒙的金棺前

图坦阿蒙御座也是金光闪闪,座椅的正面两侧各有一个金制的狮子头,扶手为蛇首鹰身的雕像,分别代表上下埃及的王权。御座的靠背是一幅王室家庭生活的画面:在阳光照耀下,王后含情脉脉地抚摸御座上的国王,二人目光相对,和美温馨。椅背是一块黄金板上镶石加彩,与中国的景泰兰有异曲同工之感。博物馆的著名藏品还有记录公元前31世纪完成古埃及统一大业的“纳尔迈”石板、哈扶拉金字塔中发现的法老哈扶拉坐像、石灰石雕像“书记官”、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雕像组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古埃及艺术精品。

在精细加工的石棺前

在展品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那一具具巨大的石棺,它们是用整块的巨大石块加工而成,且不要描绘上面雕刻的文字的精美和绘画的生动,就是这样大的体量的石材它是怎样被加工成这样标准、这样规整的长方形,而且其各个面的平整程度、各个角度的完美、各个弧线的组合,就是在今天用大型石材加工机械去加工也不过如此的。我伏下身去仔细地观察,有的石棺的顶盖下部还带有暗槽,可以让上下箱体严丝合缝地卡在一起。如此复杂的设计结构和加工程度,如此完美的最后效果,真让我叹为观止。无法想象在三千多年前的法老时代,人们在没有电力、没有机械、甚至没有铁制工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法,是怎样加工制作出如此精美、宏大的各种石棺、如此精美黄金饰品、如此工艺复杂、璀璨夺目工艺品的。

看完埃及博物馆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可思议”。

在高大的石像前

在埃及导游阿尔法的介绍中,我听到了关于法老咒语故事。

“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国王(又简称为图坦国王)的陵墓上镌刻的墓志铭。这个神秘而恐怖的“法老咒语”不仅给作家以创作灵感,更让考古学家着迷。事实真的如此吗?能不能用科学解释那些看似神秘的现象呢?

石雕人像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埃及古文物学会秘书长、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前不久推出一部新书,全面驳斥“法老咒语”。他在书中披露,“法老咒语”其实是一种可以致癌的氡气。古埃及法老的神秘咒语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及其同伴进入图坦国王的墓穴,此后不久,卡特就由于被蚊子叮咬感然而神秘死亡。此后一直到1935年,与图坦卡蒙陵墓发掘工作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21名人员先后死于非命,这些人中包括主要发掘人卡特的助手、秘书及其家属等,这个咒语的传说就不胫而走。但科学家一直认为是坟墓中隐藏的病菌导致了卡特的死亡。1999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哥特哈德·克拉默果真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足以致命的细菌孢子(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长达数个世纪之久。在得知这一重大医学发现之后,埃及科学家哈瓦斯每次发掘陵墓时都要在墓室墙壁上钻一个通气孔,等陵墓内的腐败空气向外排放数小时之后再进入。由于经验丰富,在过去30年职业生涯里,哈瓦斯虽然屡屡“惊动法老神灵”,可时至今日他依然“健在”。

夫妻合坐石像

哈瓦斯经过检测发现,尼罗河谷诸法老陵墓的石灰墙内普遍充满了一种叫做“氡”的有害气体,而医学专家早有定论,氡气可以致癌,这也许正是导致部分考古人员患病甚至死亡的诱因。哈瓦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某些别有用心的作家和制片人之所以杜撰出一些耸人听闻的传言,无非是想借机大发其财,与这些流言斗争的最好方法就是告诉人们真相,让人们了解一个真正的古埃及。”据悉,哈瓦斯公布了其检测结果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对5座尚未挖掘的陵墓作进一步气体探测,以便将氡气的危害降至最低。

在国家博物馆展厅中

埃及博物馆内是禁止拍照拍摄的,各种照相机、摄像机都要交出来办理寄存,要想允许拍照需要用500埃磅办理一张许可证才行,进入博物馆,安检时所有的大包小包都要打开检查,任何除手机外的拍摄设备都不能带入。我就像是一个被缴械的士兵,只能端着我那小小的手机跟在阿尔法的后面,听他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在讲解着。

我和埃及导游阿尔法

埃及导游阿尔法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他的叔叔在中国广州义乌等地做生意,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信徒。有一次当我想对他进行采访,他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要做祈祷了。说罢,就加入到餐厅里的一长溜在做祈祷的队伍里去了。用北京领队杨帅的话说,这位埃及的阿尔法真是有点古板。一般来讲,导游在临时改变行程后为了应付游客询问,可以很轻松地找出许多理由来的,哪怕是没有,你也可以现编一个的。但阿尔法却说:“那不行,我是不会撒谎的,我不能学坏。”

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参观时,阿尔法一边讲解一边多次寻问大家:有兴趣吗?如果不想听,可以自己去参观的。

阿尔法的讲解还是很认真的

这位埃及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的导游阿尔法一边晃着脑袋,一边不无感慨地对我说起他对各国游客的印象:欧洲游客(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很喜欢听导游讲解,在听的过程中还会提出许多问题来请导游解释;亚洲游客(日本韩国印度)只是在听导游讲解;中国游客不爱听导游讲解,他们到达景点后主要有三个要求,一是拍照、二是哪里有wifi?三是哪里有WC?阿尔法一脸嘲讽地说着,我被他那表情逗乐了,于是我俩都哈哈大笑起来。

2002年在埃及国家博物馆迎来100周年诞辰之际,埃及政府宣布:计划在首都开罗附近著名的吉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一座珍藏埃及古文明文物的现代化“大埃及博物馆”,并公开向海内外征集设计方案。据说新的博物馆将在近年内建成,这是由日本人参与建设的世界性的大型博物馆,埃及方面希望“大埃及博物馆”成为埃及文化的永恒象征,展示灿烂丰富的古埃及文明。2003年,代表爱尔兰参选的华裔建筑师谢福林提交的设计方案以其简洁明快、寓传统于现代的设计理念获得金奖。2005年开始“大埃及博物馆”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大埃及博物馆效果图

“大埃及博物馆”位于吉萨大金字塔西北3公里的沙漠高地,占地117费丹(1费丹约1.038英亩),总投资5.5亿美元,由埃及政府拨款和国际银行、阿拉伯发展基金等国际机构及一些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预计4-5年建成。它可科学地陈列展出15万件文物,使埃及很多珍贵文物有了妥善保护的新家,使原来长期“不见天日”的珍贵藏品得以展示。预计“大埃及博物馆”开放后每年至少接待300万游客,10年内可实现收支持平。“大埃及博物馆”还将充分运用电脑和网络技术,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虚拟博物馆和多功能文化教育场所。

建设中的大埃及博物馆示意图

我们随着年轻的导游阿尔法在博物馆走了近3小时,恶补了古埃及的文化历史,确实是累了。当我告别那些几千年的石棺、雕像,走出博物馆有些昏暗的大厅,来到馆外冬季的和煦阳光中,在一座石像前坐下,满脑子还是各种陈列品和木乃伊那有些狰狞的面孔。抬头向上望去,开罗的天空真的是很蓝很蓝,天空中没有一丝的云彩,像块干干净净的画布。也许,正是这块干净无暇的画布才涂得下埃及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的历史,装得下那些弥足珍贵来自帝王谷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别了,我的埃及梦。

在国家博物馆庭院中

2019年3月16日

写于竹屋

Philip Philippou:"宇宙中心"冈仁波齐 | 泛舟喜马拉雅

宇宙中心冈仁波齐

by Philip Philippou

冈仁波齐(Mount Kailash)

一直都是传说中神话般的存在

这一次

让我们听听Anjana特约策展人Philip Philippou

讲述现实中的那一座“宇宙神山”

尊贵的南面--卡布《冈仁波齐》系列摄影作品

宇宙的中轴--卡布《冈仁波齐》系列摄影作品

光之雨——卡布《冈仁波齐》系列摄影作品

“神山”这一比喻在许多文化中都不陌生,然而有哪座山能与西藏冈仁波齐的神秘和精神力量相媲美呢?

这座山如此地让人满怀敬畏心,同时又让人们对她充满想象。如果从她的上方俯瞰大地,则可以看到一大片高耸的黑色岩石,冈仁波齐以她的存在主宰着天地之间的风景线。

从她的四方望去,每一面都似乎是完全不可思议的对称,每一面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标记,这增加了她无上的神秘性。

无论是对印度教徒,苯教徒,耆那教徒,或者佛教徒来说,冈仁波齐都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宇宙中轴,我们的世界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冈仁波齐》,18世纪,私人藏品

局部:神山下的四条河流源头

局部:转山的人们

局部:神山是胜乐金刚的驻地

局部:金刚亥母的神坛

许多宗教都崇敬这座山,视她为天堂般的宫殿和神圣的住所。

对最早占领这片土地的土著民族(本土宗教信仰者)来说,这里是天空女神(???????????)的故乡; 对印度人来说,这里是伟大的瑜伽之神湿婆(Shiva)与他的配偶雪山女神(Parvati)一起冥想的地方; 对耆那教徒来说,她是他们第一个伟大的圣人利沙巴代瓦获得解脱的地方;而对佛教徒来说,她是胜乐金刚(Chakrasamvara,?????????)和他的配偶金刚亥母(Vajravarahi,??????????????)的住所。

《湿婆和雪山女神在雪山之巅》

《胜乐金刚》,19世纪,纽约鲁宾博物馆

近距离仰望冈仁波齐 摄影:卡布

冈仁波齐的北侧是印度教徒心中的正面 摄影:卡布

深秋季节的神山 摄影:卡布

冈仁波齐位于中国阿里地区的西藏西部。从她的山麓出发,延伸出四条最长和重要的亚洲高原河流: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格尔纳利河(即孔雀河,后与恒河汇合)和萨特莱吉河。

在她的山基附近,还发现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即玛旁雍错,它同样充满了神圣性,并与冈仁波齐作为神话伴侣(山河神话家族)出现。

满月与神山 摄影:卡布

银河笼罩着的神山 摄影:卡布

据说,Kailash这个名字来源于梵语单词kelāsa,意思是“水晶”,很明显是指那座白雪皑皑、令人心驰神往的山峰。与此同时,西藏人称这座山为“冈仁波切”(??????????????)。“岗”(????)意为“雪峰”,“仁波切”(??????????)意为“珍宝”,故“冈仁波切”意为“珍奇的雪山”。

该地区的原始居民是早期苯教的追随者,他们将冈仁波齐称为“九层雍仲山”(?????????????????????),因为这个神秘的符号, 即雍仲(万字符);它似乎天然地出现在山峰的南侧。

《苯教雍仲》,18世纪,私人藏品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徒来参拜冈仁波齐,主要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朝圣者们最大的目标是绕山——藏语称为“ri khora”(????????)。因为据说只要走完一圈冈仁波齐,就能免除一生的恶行。外环行路径全长约52公里,穿过海拔4600-5600米的壮丽山景。

这段旅程可能会很艰难,因为大多数朝圣者需要2-3天才能走完一圈,但是他们可以在沿途的休息地和寺院休息。

《冈仁波齐全景图》,现代介绍图册

北侧冰山融水 摄影:卡布

内转道上见到的冈仁波齐 摄影:卡布

犹如宫殿的山体 摄影:卡布

其实,一些最积极、最虔诚的藏传佛教朝圣者在真正到达冈仁波齐之前很久就已经开始规划他们的朝圣之旅了。从他们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念想着冈仁波齐。《冈仁波齐》(2017)这部纪录片电影追溯了一个来自昌都家庭的朝圣之旅,讲述了他们从开始到结束的艰苦旅程。这部电影表达了人类的信仰、心灵的纯洁、勇气和毅力。

《冈仁波齐》无疑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它比任何语言都更好地表达了人们对冈仁波齐难以置信的奉献精神(或者印度教中的“奉爱”精神),以及他们为了得到神山的祝福而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

电影《冈仁波齐》剧照

早在西藏扩大疆界并确立佛教为当地核心宗教之前,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地区就是古代象雄王国(???????)的一部分。虽然最近的考古研究表明,象雄文化远比最初想象的要发达,但我们依然对它所知甚少。

那里的人们遵循着本土宗教的精神传统,用本土的神灵激活这片土地,并使用演变后的复杂仪式来安抚这些神灵以便于请求他们的帮助。

许多这些做法在苯教的传统中被保存了下来,其根源深深植根于象雄的历史中。即使是在佛教成为西藏主要宗教的时代,许多宗教仪式也被纳入了西藏的宗教体系,比如风马旗(????????)和烟祭(?????????)。

唐卡《冈仁波齐》,19世纪,私人藏品

局部:玛旁雍错

冈仁波齐成为了一个传奇故事的中心,她标志着佛教在西藏征服当地萨满教的戏剧性时刻。这个故事讲述的是11世纪著名的藏传佛教瑜伽修行者和圣人米拉日巴(??????????,1040-1123)——是如何在一场史诗级的超自然力量战斗中战胜当地的苯教领袖那若苯琼(??????????????),最终到达冈仁波齐。

米拉日巴利用他超强的瑜伽力量,阻止了那若苯琼的进攻。他骑在太阳光之上,以令人目眩的速度登上了顶峰。根据传说,他是唯一征服过这座山的凡人,这样的壮举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做到。

由于他的胜利,米拉日巴的世系--藏传佛教噶举派(尤其是直贡噶举和达隆噶举;直贡噶举甚至长期掌控着冈仁波齐附近的主要寺院和修行地)在这个地区繁荣发展,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力量存在。

《米拉日巴传记图》,18世纪,纽约鲁宾博物馆

局部:米拉日巴与那若苯琼在神山斗法

米拉日巴与那若苯琼斗法导致的裂石

象雄王国遗址

数千年来,冈仁波齐一直是亚洲神话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8世纪,第一批欧洲人才注意到冈仁波齐,当时两位耶稣会传教士在前往拉萨的路上经过这座山。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让西藏人皈依基督教,但这一使命注定是失败的。显然,冈仁波齐的精神气场未能打动神父。这一点可以从两位中年轻的一位所写的阴郁的描述中看出——伊波利托·德塞德利:“一座极高的、巨大的山,总是被云雾包围,被冰雪覆盖,非常可怕,荒芜陡峭,刺骨寒冷。”

一个世纪后的1899年,勇敢的日本僧人川口伊井(Ekai Kawaguchi)也来到了冈仁波齐,这是他从东京到印度,再从印度到拉萨之旅的一部分。他对冈仁波齐的印象明显比耶稣会传教士要好很多,就像我们可以从一个佛教僧侣那里看到的那样:

“她使我产生了最深刻的崇敬之情,我视她为天然的曼荼罗、佛陀和菩萨的府邸。我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思虑和幻想,我向这神圣的自然之柱忏悔了我的罪过,向她礼拜了一百零八次”。

川口伊井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前往冈仁波齐,他们发现自己被这座山的壮丽和超凡的力量所吸引,在这座山神圣的存在中,他们找到了一种深刻的精神满足和救赎。

神山朝圣者 摄影:卡布

特别感谢:Anjana、趣觅


喜马拉雅人文阅读

不丹黑山门巴人(Monpa):森林传统与消逝乡愁

西藏文化|女性:藏传佛教性别之乘

“萌神”雪豹与雪山喇嘛相处数月?共同修行?厉害了我的豹!

直贡猴年大法会(2):雪绒藏布与直贡山谷

追溯到5000年前的人类DNA,藏人和汉人竟是同一家

岷县先民古羌人的神秘祭山会 | 组图



“巴当舞”古称“播鼗武”,源于古羌人的“祭山会”,是流行于甘肃岷县中寨镇的一种祭山神舞蹈。

远古时期,生活在岷县北路片的中寨、维新等村社的农民每逢正月都要举行“巴当舞”,进行祭山神活动,以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巴当舞”大致由“安场”、“敬山神”、“扯节勒”三部分组成。“安场”时本村男子在“春巴”的领导下,手摇长柄“巴当鼓”,口唱藏语舞曲,脚踏各种舞步,列队舞蹈,这一阶段有9种唱词,9种舞步。“敬山神”是巴当舞中最主要的部分,在这一阶段,“春巴”点燃大火,引领舞者开始“拜五方”,然后在新立的秋千下尽情舞蹈,此过程有12种唱词。“扯节勒”是巴当舞的第三部分,所有舞者开始吃饭、喝酒、品茶,集体进行藏语大合唱。

“巴当舞”内涵极其丰富,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我国边陲民族历史发展、文化交融和演变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巴当舞”在甘肃乃至全国各地已经很少见到。目前,与我县中寨相邻的卓尼县的部分村社也流传巴当舞,只是当地的叫法与岷县略有差异,叫做“巴郎鼓舞”。

虽然巴当舞到现在依然流传有序,保留了一整套完备的程式,但是,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巴当舞的传承后继乏人。另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现代传媒的冲击,使传统祭祀活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巴当舞的传承濒临灭绝的危险,急需抢救与保护。2006年被甘肃省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巴当舞传承人合影

岷县中寨镇巴当舞

文 / 张润平

在岷县中寨镇、漳县金钟镇、卓尼县加马沟一带盛行着一种具有浓郁羌藏风味的民间舞蹈——巴当舞。

根据当地代代传说,巴当舞在明代就开始跳了,距今有500多年历史。

巴当是用羊皮或鹿皮幔制而成的双面鼓,形状为圆形,直径约30公分、厚约10—15公分、中间镶有穿透直径约60公分长的木柄、两边有供敲打的布制小耳锤,手用力转动木柄,耳锤就会敲打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巴当鼓

巴当只有在春节期间跳巴当舞时才能使用,且巴当舞只允许男性跳,不允许女性跳。从大年初六日开始,至正月17日谢将后,就不能随便乱摇巴当,恐怕惊动神灵降祸于人间。现在跳巴当舞的村子有中寨镇的窗儿崖、业力沟、乔家沟、牦牛沟、牙历山、根扎路、根扎山、扎那、牙地、西祖路、华林山、一路山、治大、一代,卓尼县的柏林、石大滩、卡布、漳县的金钟等自然村。

巴当舞以说藏语为主,只有春巴会说藏语,由春巴传给跳舞者。跳巴当是村与村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拜年的一种方式,在民间曰“走会事”,也称给山神爷贺喜。全庄男子最少一户一人拿上巴当,儿童搭上旗帜,旗帜为五色旗,即赤、橙、黄、白、黑,也有龙凤旗,两面为一对。旗帜上一面书写“敕封业力总督山神老爷之位”,下一面书写年月日及吉祥语。

巴当舞——转五方

每逢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当地人就给地方神业力总督山神贺喜。这一天凌晨,全庄人每家每户都要捏一盘12个面灯,到业力总督山神的营盘(即当地山顶的一块平坦开阔地)去点灯,面灯全部点着以后,就开始烧送马料马草、烧黄幡黑幡、浇殿敬酒、放铁炮、鞭炮,同时还要一个口才好的人陪侍山神,祈祷神灵保佑,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人口安宁,六畜兴旺等。并将面灯向五个方位抛散。这种活动称为“烧常钱”,搞毕各自回家吃早饭。

早饭后,由头脑(会长)喊一庄人,拿上巴当到官场集中跳巴当,先问候祈祷业力总督山神,然后问候亲房、邻居、大人、小孩。问候语全部是藏语。巴当舞跳罢后,紧接着就立秋千,少壮男孩抬木头,未出嫁的女孩到各家各户扎(化)馍馍、大麻,扎来的大麻搓绳扎秋千、馍馍让立秋千的男孩子们吃,同时还看谁家的年食做得好。秋千立好后就各自回家。以上这些活动是以庄为单位搞。凡是跳巴当舞的村庄都举行这样的活动。

到了大年初六日巴当会正式开始,首先各庄人都到业力沟庄跳巴当,给业力总督山神贺喜,祈祷神灵保佑,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人口安宁,六畜兴旺等。这一天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共有六家巴当,白天跳巴当,晚上跳狮子、旱船、耕牛、纸马,现时还穿插点文艺节目。上述跳毕后就攒山神。这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给神还愿。

山神攒毕后,由本庄人在前面带领,来宾跟上都搭阿加,到预先准备好的人家招待来宾。由春巴领唱:“乃乃深沟是念嘎杂草,是年嘎扎着马草,沙木一是一年来,努瓦一世一年来”(藏语音译),意思是来宾亲得很,关系就像甜草根一样,巴当一年跳一次,亲戚们一年来一次等祝福语。到门口要互相礼让进门,先本庄人唱“入雅洋入雅洋,拉在衙门入,入雅杨入亚洋,努娃衙门入!”(藏语音译)接着来宾也唱“入雅洋入雅洋,拉在衙门入,入雅杨入亚洋,那布衙门入!”进门后来宾给东家行磕头礼,然后入座,大人煮罐罐茶,娃娃喝茶水,东家端上馍馍,在抓一个揖,然后说“水清茶,伢馍馍,亲戚们别计较” (藏语音译)。意思是说馍馍不好,茶清的像水。这时来宾由春巴领唱撤节勒“古爱时间等等间,王抽时间沙尔间” (藏语音译)。唱毕后开始吃馍,吃菜。此时东家开始撤节勒,“巴欧鳗拉季季尼,我尼麦口斜睨口,写你扣口吃拉口” (藏语音译)紧接着东家又打阿加,这个阿加的曲调和进门时的曲调不同,“无尼豆汁公叭因,接应无尼木拿大,努瓦嘎拉马汝上” (藏语音译)!意思是我们接迎不周到,没有好东西,你们走着干石板上了,千万不要计较。唱毕,正好来宾已吃罢,接着来宾开始搭阿加,“谷勒嘎嘎卡娃因,查如麻麻木豆因,此前战后楼然那,十分漏斗勒战因,”(藏语音译)互相谦虚,意思是馍馍白的像雪,茶红得像花儿,有神保佑,明年庄稼十分的收成。总之都说的是互祝平安、吉祥如意的话。各种规程都行完,就要回家了,这是就欢送来宾,敲锣打鼓,放铁炮,来宾到门口就互相作揖,然后说:“得知得知衲布得,就知就知沙木就。”(藏语音译)意思是说东家坐着,跳了巴当得人走了。

整个巴当舞的全过程,都是说藏语,是以春巴为核心,是两家春巴互问互答,其他人是跟上唱和舞巴当。

跳巴当舞的整个过程分六个环节,首先是安场,其次是行脚步,攒山神,打阿家,扯节勒,打阿家,送行。

安场是巴当舞的第一环节,跳巴当的人称亲戚到了首先是安场,说的曲是固定的,汉语意思是说人家的庄好,神坐得端,行得正,人情好,等等。也有问候如汉语意思是家里老人好吗?娃们都好吗?

巴当舞——安场

第二环节是行脚步。先是本庄人开始行脚步,用藏语问候,汉语意思即:来得亲戚们走累啦?冻了吗?先说几句祈祷的话,然后说人情话,大意是我们地方路上石头多,路不平,把您们拌了吗?您们咋走来?雪把路盖住了,亲戚们滑者咋走来?等等。然后行脚步。 行脚步共分12种,即昂样样、春巴样沙、春邦样、尼给大样、桑桑桑给、拉一来、古爱、打谢谢、沙爱、南之样沙、雄巴、南刚嘛南等。一种脚步一种唱腔一种舞姿。本庄人(称东家)行几种脚步亲戚也就行几种脚步,一般最多行1-3种脚步,但不能重复。按照亲戚们来的先后顺序进行。

第三环节是攒山神。攒山神是主要的环节,来的亲戚及本庄人全部上,气势相当宏大,要转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方,转秋千,舞曲24句。这24句曲唱跳完正好把秋千转圆,把五方及各路的神都请来后,就开始还愿,说吉祥话煨起大火,行五种脚步,烧黑幡、烧黄幡,放三眼铁炮、烟花爆竹,气势壮观。送南样曲,汉语意思是天上来的天上去,地上来的地上去,路上来的路上去,坟里来的坟里去。攒山神结束。

巴当舞——攒山神

紧接着是打阿家,这是第四环节。用藏语引亲戚到家中休息、喝茶、吃饭。唱的曲汉语意思是进呀进呀山神爷先进,进呀进呀亲戚们先进,进呀进呀东家们先进,一番谦让先宾后主进门,先行磕头礼节,是来宾给东家磕头,落座后,倒上茶端上馍、菜之后亲戚开始扯节勒。

第五环节扯节勒。唱腔优雅动听高亢有力,俗称“三起三落”。曲子的汉语意思是姑娘缠娘家者里,缠的不好缠的好,缠得到底好得很。和尚缠寺院者里,缠的不好缠的好,缠得到底好得很。

巴当舞--扯节勒

当亲戚扯完节勒之后,接着本庄的给亲戚答复也就扯节勒,打阿家,但曲同词不同,汉语意思是亲戚像甜草根一样,你们给山神爷贺喜来,我们没个好答应,走这干石板上了,千万计较不得。直到这些活动搞完亲戚们也吃喝完毕,再由亲戚们打阿家,曲子的汉语意思是馍白的像雪,茶红的像花。完了之后就动身回家。

行送客礼,这是第六环节,东家煨槡向来宾作揖,来宾边摇巴当边唱,意思是跳巴当的人走了,东家们坐者。就算会事结束。

至正月17日谢将,以庄为单位,也仍旧安场、行脚步、攒山神。搞毕头脑公布账目,抓会贴,青壮年小伙子攮秋。新一任头脑上任,移交手续,保管会里所有活动所需东西。一年一度的巴当会就全部结束。

巴当舞曲纯属藏话,歌曲纯真朴实,格律自由独特,按律变换,曲调高亢奔放,能表达各种喜乐感情,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

2004年巴当舞由定西市编排搬上省市舞台

2012年县文广局新编的《巴当舞》首次亮相我县舞台

图文源自岷县博物馆网站及民俗学论坛

更多精彩图文请搜索关注“在岷县”微信公众号:amx0932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