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直播百度世界大会2021(专访:中国的表现是非凡的——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

导读 直播百度世界大会2021文章列表:1、专访:中国的表现是非凡的——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2、古乐新声悠远传3、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将在合肥举行4、COP15进

直播百度世界大会2021文章列表:

直播百度世界大会2021(专访:中国的表现是非凡的——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

专访:中国的表现是非凡的——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

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12月19日电 专访:中国的表现是非凡的——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

新华社记者史霄萌 郭爽

12月1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表现是“非凡的”。

安诺生表示,2021年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了COP15第一阶段会议,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这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谈判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她说,中国在推动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达成共识方面一直非常坚定。

安诺生提到,中国还曾担任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湿地公约》的缔约方大会主席国。她评价说,“在国际层面上,中国真正展现出领导力”。在国内,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断在环境保护上取得巨大进步,在设立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大熊猫、减碳、治理空气污染方面表现突出。

提到自己曾多次到访中国时,安诺生说,她看到中国社会各界、各领域都在参与环境保护,这非常重要,也令人印象深刻。

COP15第二阶段会议于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蒙特利尔举行。在谈判过程中,有许多声音被听到,它们来自科学界、金融领域、私营部门、青年团体、妇女团体、土著居民。“我认为将这些声音凝聚起来极具意义。这届缔约方大会是与众不同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安诺生说,她完全能够理解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联合国需要确保将资金给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古乐新声悠远传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华夏礼仪之邦,待客之道,怎能少了音乐?2000年,秉此初衷,河南博物院组建华夏古乐团,希望以古乐曲、古乐器招待八方来宾。

如今,华夏古乐团已经乘风出海,以中华古音乐、古乐器为媒,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的别样精彩。

古乐出海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一间陈列室里,张贴着一张万里迢迢从美国带回来的美籍华人题词。

2013年春节期间,华夏古乐团到美国多地进行文化展演,首站是洛杉矶。当编钟悠扬的声音响起,首席吟唱员霍锟便用清脆的嗓音,开始吟唱《阳关三叠》高亢而婉转的旋律。当他唱完这首古曲,台下的一位美籍华人已是热泪盈眶。

“霍先生,谢谢你!谢谢你们!我老家就在甘肃阳关附近,但我从来没去过,只见过那里的一些老照片。在你们的歌声里,我听到了那里的苍凉、豪迈,感受到了先辈们的喜怒哀乐。”他用英文夹杂着不熟练的普通话感慨地说,随即挥毫泼墨,写下这幅题字,送给华夏古乐团的演职人员。

那一刻,霍锟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已是团长的他,加入华夏古乐团已经20年。“虽说是‘古’乐团,可是一切都得从‘新’开始。”霍锟说,别的乐团拿出乐器、翻开谱子就能登台表演,“我们呢?乐器文物动不了,必须自己动手复制、研发。曲谱散落于各种古籍,得自己查找,有时候翻阅10多本古籍才能确定一首古曲。寻寻觅觅找到了,还得把宫、商、角、徵、羽,翻译成音阶1(Do)、2(Re)、3(Mi)、5(So)、6(La),才好上手演奏。”

曾经,为了确定宋词吟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曲谱,霍锟到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网站查找外国保存的中国史料;为了唱出《阳关三叠》的苍凉、豪迈,特地跑到甘肃阳关遗址,登高望远。“当呼啸的北风从我耳畔吹过,我仿佛跨越时空,和诗人王维同频共振。”霍锟说。

音乐本是放松的事情,大费周章为哪般?

“我们想让文物‘活’起来、展览‘动’起来。让参观者不仅能观看,还能够聆听历史。”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这样解释创办华夏古乐团的初心。

20多年不变的初心,对古音乐、古乐器的持续求索,华夏古乐团已是硕果累累——发掘、演奏古曲近200首,到10余个国家,累计访问演出50多场次。

“音乐,是一个文明中非常灵动、可亲可感的部分。我们本意是用音乐的形式激发中国观众对华夏历史的兴趣,没想到还能在国外收获一大批粉丝。”霍锟说,大部分外国观众虽然听不懂中国话,但交流起来,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能感受到古乐里所表达的情感。“这也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交流。”

音乐考古

“瑟在中国早就失传了,你们怎么证明复原的这个乐器就是瑟呢?”

2014年,华夏古乐团到韩国国立国乐院访问演出。专司古瑟弹奏的袁佳音,抱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瑟,以一曲《楚歌》技惊四座。可随即,就有人提出质疑。

袁佳音在台上一愣,十多年努力的回忆在她脑海中涌动,那些为了复原古瑟、琢磨弹奏古瑟技法,而埋头于古书籍中苦苦钻研的日子,一下子都浮现在眼前。

在古乐团还只有7个人的时候,袁佳音就加入了进来。为了尽早“复活”古乐器和古乐曲,7个人一人负责一件乐器。因为从小弹奏古筝,袁佳音被安排负责古瑟。

“古瑟形似古筝,看起来只多了一排琴码和几根弦,但实际上手法、音色都不同,必须从头琢磨。”古瑟失传已久,袁佳音就自己埋头古籍,和团里找来的能工巧匠一起,尽量做出贴合古籍描述的古瑟,然后再一点点调音。

跳出回忆,袁佳音沉着面对质疑。“还好早有准备。我们播放PPT,从古籍、壁画、出土文物,到瑟弦、瑟码、瑟身,把复原、复制古瑟的依据和过程,里里外外展示给观众。”

等她讲完,一位耄耋之年的韩国老太太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用韩语高兴地说了一通。通过翻译,袁佳音才明白,原来老太太是音乐世家,小时候曾听家人弹奏过祖传的中国古瑟,可惜演奏技法已失传。老太太说,今天还能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格外兴奋。

“只会演奏可不中!还得讲出道理来,人家才服气。”袁佳音几乎参与了华夏古乐团的历次出国展演。“古乐器、古乐曲本身就容易引来大家的兴趣和疑问。”袁佳音说,如果只会演奏,不了解源头、流变、制作和创作等相关知识,很容易被人问住。

“我们的工作是复原,但某种意义上也是具有开创性的。很多我们复原的古乐器,在国内都是最早或者较早复原出来的。我们的工作是否严谨,对后来者将会产生影响。”马萧林说,古乐团走向世界,影响就更大了,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我们的演奏者也必须是严谨的学者。”

据统计,自建团以来,华夏古乐团已经累计复制、复原古乐器30余种1000余件,发掘、演奏古曲近200首,乐团演职人员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光盘等10余部。

古与新的交响

95后晏文涛2018年加入华夏古乐团,当时是团里年纪最小的,乐团却把“最古老”的乐器交给他。“刚进来,团长就给我一本《贾湖骨笛》。这是博物院自己编辑的专著,足足有400多页。”晏文涛对记者说。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实物乐器,距今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

书难啃,晏文涛迎难而上,在专家指导下,复制出自己的第一支骨笛。当悠远、苍茫的声音从骨笛里传出,晏文涛激动地落下泪水。

“这可是印在教科书上的文化瑰宝啊!”他用自己做出的骨笛,一边努力磨炼吹奏技艺,一边摸索古曲古调,很快成长为古乐团的骨笛吹奏骨干。

为什么要把贾湖骨笛这样堪称镇馆之宝的古乐器,交给年轻人呢?

“晏文涛身上体现的是古与新的结合。我们的工作是考古,但我一直认为我们古乐团也有创新基因。”霍锟说,用音乐展示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一直伴随着乐团成长,“古与新,是辩证的。华夏古乐团一直在古与新的结合中不断向前。”

近年来,华夏古乐团以古乐的创新表达、传播为重点,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他们复原研制的贾湖骨笛,登上《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节目;在深受欢迎的河南电视台2021春节联欢晚会上,华夏古乐团演奏了《牧羊曲》《欢乐颂》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古乐团还用古代乐器移植改编、演奏世界名曲、影视音乐、游戏音乐等,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此外,华夏古乐团还承担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华夏古乐的数字化传播与应用”等项目,在数字化传播与应用上进行了诸多尝试。比如,“乐吟元夕——2022年华夏古乐专题音乐会”通过网络进行直播,让更多网友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云端古乐厅”为古音乐插上“云”翅膀……在技术的加持下,华夏古乐新声传扬得更加悠远。(毕京津)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将在合肥举行

记者从今天上午举行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将于11月16日至1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新闻发布会北京会场。(发布会举办方供图)

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新闻发布会合肥会场。(发布会举办方供图)

新闻发布会以北京和合肥两地连线的方式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柯文斌,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胜利,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等出席发布会,并就本届大会筹备和行业发展情况做了介绍。

据介绍,作为我国集成电路领域首个部省共同主办的大型会议活动和集成电路产业领域重大标志性活动,本次大会将以“合作才能共赢”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展示集成电路产业最新技术成果,带动安徽省、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全球影响力。

大会将举办1场开幕式、4场高峰论坛和10场主题论坛,同期还将举行丰富多彩的其他各类活动,包括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22)、芯片测试与设计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教育部1 X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师资培训、先进封测技术座谈(专家走进企业)、“中国芯”汽车芯片路演、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理事会等多场双边交流、项目路演、资本对接、供需对接、人才交流和参观考察活动,涵盖“会、展、赛、训”四大板块。

将到会或以视频形式演讲的全球知名企业家包括: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轮值主席、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AMD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潘晓明,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一明,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文兵,华为公司首席供应官应为民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邬江兴、吴汉明、郑纬民、罗毅以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魏少军等著名专家学者将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并演讲。

目前,已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嘉宾计划参会并演讲。

将同期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22)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国内外产业链300多家主导企业将参会参展,全面展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最新创新技术和应用成果。

据了解,大会将发布“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合肥倡议》”,倡议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主导企业共同维护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促进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大会还将发布《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2022)》等系列报告和“第十五届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等系列评选结果。

(中国日报社安徽记者站 记者朱立新)

COP15进入最后冲刺,中国积极推动框架磋商受肯定

参考消息网12月16日报道(文/郭爽)“面对自恐龙灭绝以来地球上最大的物种灭绝危机”,经过近四年马拉松式的谈判和多次推迟,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已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继2021年10月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云南昆明成功举办后,COP15第二阶段会议继续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制定并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这也是第二阶段会议最重要的预期成果。“框架”将擘画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推动各方扩大共识

目前,本次会议进程已经过半。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为推进“框架”各方已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截至10日第一次进程盘点,会议已通过一批重要但争议较少的议题决定,约占会议全部决定的三分之一。12日至14日,将对“框架”关键议题形成升级版草案,仅留下需要高层政治推动的议题以及和其他议题相互关联的议题。

作为本届大会主席国,中国一直积极推动“框架”磋商进程。据黄润秋介绍,中方已组织召开了近40次COP15主席团会议,并与《公约》秘书处一道先后在日内瓦、内罗毕等地主持召开了四次“框架”工作组会议,为推动“框架”磋商作出重要努力。

自COP15第一阶段会议结束以来,中国利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二十国集团环境与气候部长联席会议、第77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活动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日等场合和时机,组织召开COP15重要议题交流会、高级别圆桌会等,与各国就推动第二阶段会议成功召开进行沟通协调,有效提振了COP15政治势头。

黄润秋表示,作为COP15的东道国,中国将努力推动各缔约方扩大共识,相向而行,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的保护目标,服务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2030年长期目标,以及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中国政府已经花费大量时间,努力推动‘框架’磋商,并组织众多活动,与各方领导人双边讨论,为制定并通过‘框架’积极准备。”《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金问题成矛盾焦点

虽然在中国的积极协调和多方共同努力下,“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已确定,但是各方在框架文件的具体内容上依旧存在不少分歧。

首先,由于196个缔约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生物多样性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执行能力各异,在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惠益分享等重点议题上仍存在一些争议。

正如穆雷玛指出的,196个缔约方就有196种不同立场,“这些不同立场需要谈判才能达成协议,并非所有缔约方都能百分百达到预期目标,因为每个缔约方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先事项……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框架’将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框架。我们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不让任何人掉队”。

第二,谈判中最突出的一个矛盾焦点是资金问题。发展中国家认为,第一个十年目标“爱知目标”没有达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和技术。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出,尽管越来越多的领导人承诺达成雄心勃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但包括如何调动必要资金等关键问题目前仍未解决。该组织说,据估计,目前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每年高达7000亿美元。对此,发达国家表态消极。

“资金问题仍是目前每次谈判中最困难的讨论内容。”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在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大部分资金需求来自全球南方,那里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更高,但保护手段更少。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应该就增加对南方生物多样性的资助达成一致。”

第三,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是另一个谈判难点。不少发展中国家认为,大量遗传资源被发达国家豪取强夺,而由此产生的惠益却并未与它们共享。其中,发展中国家认为数字序列信息,即基因测序信息是遗传资源,但发达国家对此持不同意见。

此外,具有争议的问题还包括是否涵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区域、土著人群和当地社区进入保护区的权利,以及为确保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落实“其他有效的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提供必要的执行手段等。

应兼顾雄心和务实

谈到什么样的“框架”才能被视作成功时,黄润秋说:“我认为不仅要看我们谈成多少,关键要看我们今后能实现多少,这两方面都得考虑。”他表示,作为主席国,中方希望本次大会达成的所有目标和承诺各方能够接受,并且经得起时间检验。

他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兼顾“框架”的雄心和务实平衡,具体表现在:一是能否建立与“框架”目标相适应的资源调动体系,包括资金、技术、能力等方面;二是能否确保“框架”得到有效执行,包括规划、报告、国别审查、全球审查、广泛参与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支持等;三是能否调动广大缔约方和利益攸关方全面参与,平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我们没有地球B。”穆雷玛警告说,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关乎人类生死存亡,“如果现在不采取紧急措施,达成能够更好保护自然的全球协议,我们将面临毁灭”。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东北地区开始受益,核能供暖正迎来发展窗口期| 新京智库

2022年11月1日,辽宁沈阳,沈阳市正式冬季供热。当天沈阳空气质量优。图/IC photo

近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近2万居民用上核能供暖,这是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启用核能供暖。

从“零碳”供暖城市到“零碳未来城”

所谓核能供暖,是指以核能产生的无放射性蒸汽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完成的集中供暖方案。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只存在热量的交换,不涉及介质的掺混,因此核能供暖清洁安全可靠。

就世界范围来看,核能供暖有着广泛且成熟的应用。目前,全世界400余台在运核反应堆中,有超过1/10的机组已实现热电联供。国内也有山东海阳、浙江海盐两大核电基地所在地已进入核能供暖时代。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规划供热面积24.24万平方米,利用红沿河核电站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为此,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新建一次管网近10公里,二次管网5.7公里,新建换热站4座。

作为清洁、零碳、高效的能源,核能供暖对于推广清洁取暖,打赢蓝天保卫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项目测算,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环保效益显著。

实际上,无论是山东海阳还是浙江海盐,核电供暖项目都是受“双碳”目标的直接推动。目前,海阳核电基地的核能供热项目已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海阳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依托于秦山核电基地机组,海盐正在紧锣密鼓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未来城”。

随着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在煤炭价格高企、“双碳”目标推进的背景中,核能供暖正在迎来“窗口期”。

2022年10月7日,山东海阳核电站。图/IC photo

红沿河核电站“散发余热”供暖

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其中明确,到2050年,核能在供热等方面具备规模建设条件。

山东海阳和浙江海盐是我国两大核电基地所在地,在核能利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

今年6月下旬,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6台机组全面投产,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作为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在满发条件下,年度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约占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的20%,能够有效缓解东北地区阶段性电力短缺,稳定区域电力供应。

与海阳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一样,核能供暖只是红沿河核电站在“散发余热”。由于一些核电站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电力供应不足,并没有考虑到热电联产的需要,因此,受保温技术、材料以及供热条件等限制,核能供暖的覆盖范围仍然有限。

目前,核能供暖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热电联产,在原有核电站基础上改造,这也是海阳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所采用的方式;第二类是单一核供热堆供暖,反应堆主要用于供暖,在非供暖季可以制氢、海水淡化、生产放射性核素等,实现核能的综合利用。

今年7月,海阳核电基地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开工,计划2023年投运。届时,供热区域可达青岛、威海地区,覆盖范围达到100公里左右。

随着长距离热管网的推广,热电联产式核能供暖的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但仍需依托于现有大型核电厂才能完成。由此,必然面对两大难题:控制系统改造,以及完善相关的技术和建设标准。目前,技术改造已不是问题,相关配套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核电机组的技术设计以及各地的热源配套都不相同,因此无法“复制粘贴”。

相比之下,单一核供热堆供暖成本更低、设备简单且数量少,如果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必将对燃煤、燃气供热形成大规模替代效应。这或许也代表着核能供暖未来的一种方向。

拓展核能应用的新场景

当前,欧洲能源危机叠加全球低碳趋势,凸显了核能特有的优势与开发价值。据国际组织相关研究报告,为达到减碳目标,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装机容量将达到现在的3倍。

11月1日至4日,第23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在北京、成都两地同时开幕,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在致辞时表示,“中国今年已核准10台核电机组,预计在未来5年将进一步扩大装机规模,保持每年6至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核能发电量也将大幅增加。预计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

2021年,我国核电发电量407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1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据统计,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5500多万千瓦;我国在建及已核准机组28台,装机容量约3300万千瓦。截至2022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3台,在建核电机组23台,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全球第一。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确保能源安全,是保障国家和人民生产生活、各项事业正常发展的基础。目前,核能在热力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积极拓展核能利用渠道,助力清洁能源推广,不仅契合“双碳”目标和发展需要,而且孕育着无穷的机遇与广阔的舞台。

特约撰稿/赵志疆(媒体人)

编辑/柯锐

校对/刘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