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放弃字节跳动offer,我留在香港当月薪1w+的记者)

导读 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文章列表:1、放弃字节跳动offer,我留在香港当月薪1w+的记者2、面对面丨水庆霞对女足感情有多深?采访时她一度哽咽3、记者观察:G7以冷战思维搞小圈子无

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文章列表:

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放弃字节跳动offer,我留在香港当月薪1w+的记者)

放弃字节跳动offer,我留在香港当月薪1w+的记者

每次向外界介绍自己的职业,说到记者后大家的反应常常是“哇哦好刺激”“用粤语交流吗”......当然也有些懂行的朋友委婉暗示,“性价比不太高吧?”(其实就是事多钱少)香港媒体行业的工资是出了名的低,但本人毕业后,仍然义无反顾直奔传媒行业。

为什么毕业后做记者

本科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创意媒体的我,来香港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会留下来做记者。业内有一句话“读新闻传播的很多最后都不做新闻”,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而我,就是那个半路出家成为传媒人的“外行人”。

2018年研究生毕业后,我与很多应届毕业生一样,面临“回去”还是“留下”的选择问题:一边是日新月异文传业如火如荼的内地,另一边是连移动支付都没普及却被我爱得深沉的香港;工作选择上也面临两难:一边是发展火热的字节跳动运营岗,另一边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岗位。

我手握两个offer,迟迟下不了决定,直到某天实习结束,和朋友在旺角吃饭。入夜后的油尖旺人潮涌动、霓虹闪烁,街边的小吃摊和这个城市都在冒着热气,对比九龙塘的宁静和心无旁骛的学术氛围,这里更像是港片和童年记忆时的香港。我突然意识到如果现在走了,我一定会挂念这座城市,我会不甘心。第二天,我就给报社打电话,定好了入职时间,在香港的记者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做记者的体验

选题、采编、发布稿件,日常喜欢说说写写的我,涉及文字工作并不是特别难的事。但记者是一个与各行各业沟通交流的工作,我负责跑的口刚好需要与香港不同行业、不同社群和组织保持联系,语言成为我入行的第一道拦路虎。

害,北方人谁还没个学粤语的时候呢。我清晰记着第一次采访在红磡某酒楼,我一边在脑海里默念着准备了好几遍粤语版的自我介绍和提问,一边按时走到工作人员面前:“雷猴,我系xxx嘅记者……“还没等我说完,热情的潮汕乡亲就对着酒楼里面喊:“xxxx!xxxxxx!xxx!!!”我:???救命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我正困惑着,这位好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拉着我进入坐满几百号人的大厅,大型社死现场安排完毕。

也许看我比较亲和,也可能大家习惯了主动和记者交流,一进场子我就被团团围住,忙不迭递名片、寒暄,然后按照我当时的粤语水平——尬聊。我一边拿着录音笔记录台上某议员的讲话,一边用粤语和普通话掺杂着与他人交流,心里怪不好意思的。要是平时不会粤语就算了,做了记者更应该试着站在从他人的语境和场景思考和提问。第一次“出师不利”让我下定了好好学粤语的决心,将每次采访看作挑战和进步。

做记者,赚钱不容易

刚入行时,听到过一个笑话:2017年,香港知名企业家吕志和在一次业绩会上回答记者问题,“你们记者最起码都有4、5万的薪金,只要储5个月,就能储够首付啦。”听完这个笑话,一边感慨上流人士不懂民间疾苦,另一方面也问自己:每天风里雨里拎着大包小包,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图什么?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讲讲记者的薪资了。记者主要分为电视台、电台、报章杂志及多媒体记者,按照不同的采访领域又可以分成不同的采访口,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一般来说,刚入行的记者薪资都在13k左右,直接拉低毕业生薪酬水准,更低的人工可能只有9000左右。比如我有个早两年入行的朋友,跑最辛苦的港闻线,日夜颠倒不说,一个月只有1万块,拿到的工资刚够付房租,捱了半年之后跳到了公关行业。

赚钱不容易,晋升也不易。做得年份长并不意味着能够更快晋升,一般来说,3年是一个坎儿,很多记者都会在第三年跳槽或转行。一方面是对传媒圈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资源,另一方面是媒体行业过低的天花板让很多人一眼望到了头。毕竟,从记者再到高级记者、到采访主任和主编的路,并不好走,更何况这两年的传媒业发展的愈加艰辛,不必要的束缚实在太多。

“2008年,我跟着汶川抗震救灾的大部队一起去汶川采访,那时候一起去的xxx早在10年前就不再做记者了;我跟着前国防部长随团访问美国,也连着做过半个月的直播,如果不是真正喜欢采访、喜欢做记者,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后。”公司的首席记者有一次酒后吐真言,劝我想转行的话要趁早。

的确,我身边已经走了很多人。同期进来的几个大陆同事,回北京做了公关或内容创作,还有的回去在政府机构做公职,混迹在香港传媒圈的熟面孔也走得七七八八。经常在一单采访上发现相熟采访机构来了业务刚上手的新人,畏畏缩缩地不敢上前提问,对一些重要人物的名字和头衔也不熟悉,只能干站在旁边“吹冷风”,这也造成了记者一行常常“青黄不接”的问题。

那么,记者这个职业就这样一文不值吗?是,也不是。

软性的魅力

在重文轻商的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商业社会,金融医学教育等技术门槛更高的行业是实用之选。当我问起身边转行的记者们,每个人的主观理由都各有千秋,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钱给得太少。比如一位从传统媒体跳到金融业的姐妹,做了两年记者后,放弃了毕业时的“传媒梦”,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她对金融逐渐产生了兴趣,打算继续在金融业深造。也有的姐妹在采访中认识了商界高官,进入相关政府机构工作,虽然工资翻倍,但因为压力太大、内容枯燥,做了不到一个月就辞职重新回到传媒业。

而记者的眼界和工作模式,也对其转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有的人做记者,图的就是“自由”,相较于其他打工仔的朝九晚五,记者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根据采访来定,不用刻意坐办公室。有采访的时候,交完稿子就可以自由安排行程,有时候约朋友喝喝咖啡,在中环看个展,能够在其他打工仔坐办公室的时候更透彻地了解这座城市。另一个“自由”是人员流动自由,做记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各行各业、不同层次、不同人生经历的人。

入行后的第一次专访,我有幸采访了霍英东家族的霍家次子霍震寰,拟定采访提纲和锻炼粤语听力的过程中露怯又紧张,害怕自己在大人物面前出错。真正坐在他对面提问时,却发现见过世面的人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待人接物的“大家风范”也影响了我日后与人相处的模式。

两年下来,我很感谢记者这份工作让我能与各式各样的人物交流,第一时间参与香港发生的各种大事。比如在全球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访问高级顾问,听她讲讲港商内地建厂的法律小故事;和著名潮商在他的酒楼吃饭,听他讲讲“爱拼”的潮汕人在港发家立业的故事;还有虽然不愿回首但绝对载入史册的香港2019年,水深火热中作为新闻人的深刻感受……观人如观镜,一场交流像经历一次人生。

我对人类观察的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在这份职业里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当然口味也变得越来越刁钻,对一些按部就班的日常和无聊的琐事显得有些不耐烦……

写这篇文章时感触颇多,还有很多角度想讲,当我把文章标题发给同行的姐姐,她发来这样的一段话:“做记者的过程中,我每天都能见识到不同的人、事、物,能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相较于其他职业,记者能够快速深入了解社会运作的多个方面,也同时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虽然事多钱少,但这种软性的魅力,或许就是记者的独特之处吧。如果说,之后换什么工作、转哪一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包括对工作的定义也各有不同。与其说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不如说,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毕竟人生苦短,多做点爱做的事吧。

(本文作者:油尖旺金毛霞)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面对面丨水庆霞对女足感情有多深?采访时她一度哽咽

2月6日,农历新年初六,中国女足时隔16年再次问鼎亚洲杯,这场胜利为她们的亚洲杯之旅画上完美的句号,更成为全体国民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三天后,《面对面》栏目和正在进行医学隔离的中国女足国家队主教练水庆霞进行了连线专访。

水庆霞对女足的感情有多深?接受采访时她一度哽咽

记者:去年11月18日对外宣布您担任主教练之前,您就曾经表达过,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做中国女足的教练,为什么?

水庆霞:从事这么多年的女足工作,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我觉得女足的情怀始终扎根在心中,我觉得有机会的话要尝试一下吧。

对水庆霞的上任,亚足联官网给出这样的评价:她曾经11年5次举起亚洲杯,是首位出任国家队主教练的黄金一代球员,她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赢得女足亚洲杯。但当时,留给新任主教练准备出征的时间已经不足三个月。

记者:在这种低谷的状态下,您接手这支队伍您面对的是什么?

水庆霞:带队开始我觉得还是要建立信心,实事求是说因为大家都喜欢和之前的中国女足去相比,但是我一直在说这个都不一样,我觉得中国女足尽管和老女足比起来可能有一点差距,因为时代不一样,但是目前的她们也是最好的她们,我觉得这个应该给予她们更多鼓励,哪怕尽可能往前走一下,我觉得也不会太差。

水庆霞自曝缺点,脾气暴躁队员压力大

水庆霞:从我的劣势来讲我可能比较好胜,可能给队员的压力会更大。

记者:这怎么会是劣势呢?

水庆霞:因为有时候会比较暴躁,小女孩的这种心思我觉得还是比较细腻的,可能你的一句话可能你一个举动,她们很会放在心里面。

记者:您也是从国家队女足运动员过来的,您有没有经历过小公主的细腻心态,不愿意被人说的时候?

水庆霞:我比较大条一点,因为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还有很多不公平等等的东西,如果说你要很在意的话,我觉得生活没法过的。

记者:可是您刚才又说要在乎她们的敏感,您会怎么做呢?

水庆霞:我也和队员说我们要过好每一天,会碰到很多问题,问题本身存在了,我觉得都不是事,关键是你用什么样一个心态去看它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水庆霞泣不成声:决赛0∶2落后又恼火又心疼

记者:您作为主教练在场边上坐着什么感觉?

水庆霞:当时输了一个之后我想尽可能不要输第二个,但是零比二之后,我觉得啥都不用想了。

中场休息,是一次机会。人们都希望休息室里的谈话能给下半场的比赛带来正面的影响。领先者,延续胜利;落后者,扭转危局。

记者:当您跟她们一起回到了休息室,这群姑娘是什么样的感受?

水庆霞:很失落,这两个丢球都是自身失误,娄佳慧丢球的队员就觉得我怎么会踢成这样,就觉得很自责。

记者:哪些话是您计划着想说说出来了,有哪些话是计划着想说但是没说的?

水庆霞:我想要说的话蛮多的,就是说可能说狠一点的话,但是真正到了休息室之后我觉得还是不忍心。

记者:我估计您是把这些孩子们,当成您自己的孩子去疼的。

水庆霞:因为当时我确实也想安慰她们一下,其实那时候我觉得也没说像现在这样,现在想想我觉得都不容易。

记者:但是责备的话没说出口,是吧?想说她们来着。

水庆霞:又很恼火,又很心疼。我说做人要有一点骨气,我说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是一个机会,也不说你们一定要拿冠军,但是我说下半场我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女足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你先给我抢起来,包括后来我批评了唐佳丽和王霜。

记者:为什么说她们俩?

水庆霞:因为我觉得她们是一个核心,中场下来之后我们的数据分析。防守跑动太少了,给中后场的压力也太大了,尤其是丢球之后的反抢我们之前也是要求过的,做得不够,对唐佳丽和王霜我特别指出,我说这样你们能不能行,如果不行你们就下。

记者:水指导您是运动员出身,您有没有想过当您去跟运动员说你行不行,不行我就换人,这话厉害不厉害?

水庆霞:应该是蛮厉害的,我觉得既然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或者成为一支队伍的进攻核心,我觉得你就要承担很多东西,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一种责任。

化妆、美甲…… 水庆霞的新尝试

记者:我看您从来不化妆。

水庆霞:我现在开始要化妆了。

记者:为什么现在开始化了,因为出镜率高了,对吧?

水庆霞:对,她们说因为你是代表国家,所以你必须要注意形象。我觉得也是这样,但是我也不会说眼睫毛弄得很长那种,那种对我来说也不太适合。

记者:但是我觉得您的指甲挺年轻的,挺活泼的,受队员影响吗?

水庆霞:对,包括美甲也是一样。我觉得以前我都不敢想象,也是经过我们队员的鼓励,水指导你弄点美甲挺好看的,我说那我就尝试一下吧,现在我觉得挺好的。

记者:挺帅的,人家都是一个色,您十个指头十个色,您跟她们在一起是不是都觉得年轻了?

水庆霞:对,我从来没觉得我都五十几岁了,太吓人了,我觉得我自己蛮年轻的。

水庆霞对生活的期待,竟然只是一个100平的房子?

记者:水指导您今年都五十多岁了跟足球几乎可以说从17岁开始到现在打了40年的交道,您对您的生活未来的期待又是什么?

水庆霞:生活上面我觉得我也没想这么多,有时候回家就想好好睡一觉,睡个几天就这种感觉。希望将来退休之后,我觉得可能到各个地方去旅游,其实我没什么多大要求,我现在就希望有一个好一点的,也不是说很大的100平米的一个房子,现在因为那边要搬家,现在还暂时没地方住,所以希望有一个舒适简单的装修,让自己舒适一点就可以了。

记者:这就是您物质上的需求?

水庆霞:对,我觉得平常一点就可以。

来源: 澎湃

记者观察:G7以冷战思维搞小圈子无助解决世界难题

参考消息网7月2日报道(文/任珂 李超 张毅荣) 七国集团(G7)6月26日至28日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举行年度峰会。峰会开幕时,当地蓝天白云绿草如茵,与会领导人在拍摄集体照时,勾肩搭背,表情轻松。种种表现似乎是在向外界证明G7是团结的,并将联手解决全球危机。

然而,从闭幕前一天傍晚起,天空乌云密布,凌晨更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粮食安全、能源紧张、气候变化、乌克兰危机等峰会重点议题,以及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加剧、原材料供应短缺、供应链中断等实质性问题,并不会因为一场高调的政治秀迎刃而解。相反,G7峰会期间公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气候俱乐部”等计划,却饱受外界批评,被指仍以冷战思维搞“小圈子”,无益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抗议者呼吁“不要搞小团体”

德国是2022年G7轮值主席国,此次G7峰会在2015年G7峰会举办地埃尔毛宫酒店举行。频繁被媒体提及的这家酒店定位为豪华度假酒店,隐逸于阿尔卑斯山区令人陶醉的美景之中,距其最近的村庄也在几公里之外,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特别为2015年的峰会挑选的。

酒店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条件,更有利于安保。也有不少国际记者认为,除了出于安保考虑,选择这里还可以避开在中心城市开会几乎必然会遇到的抗议游行。

26日拍摄例行集体照。同样的酒店前,同样的阿尔卑斯山背景,与7年前的情形相比,变化的是画中人,不变的是美国和德国仍在C位。与以往的集体照相比,一个明显的细节变化是男性领导人都没系领带,略显休闲,很是少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连西装外套都没穿,画风看似和谐惬意,然而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却无一轻松。

在峰会开幕当天,近千名抗议者在加米施-帕滕基兴举行示威活动,要求G7“不要搞小团体”,切实履行责任,积极解决气候变化、饥饿等问题。抗议者布丽吉特·奥伯迈尔表示,所谓G7峰会只不过是小团体间的协商,仅靠G7难以解决目前全球面临的问题,应借助联合国等平台。

小镇涌入18000名警察

为了保障G7峰会的安全,德国警方从各地调派警察,在人口不到2.8万的加米施-帕滕基兴镇,一下涌入了1.8万名警察。在通往该镇的各条道路上,警车、防爆警车、救护车等随处可见,不时还能遇到结伴巡逻的骑警,空中时常有警用直升机轰鸣飞过。因该地与奥地利相邻,奥地利也在边境地区部署了警力。

本次峰会的新闻中心设在加米施-帕滕基兴镇距离埃尔毛宫酒店约20公里的地方。一天下来,记不清有多少军用、警用直升机从新闻中心上空飞过,讲着各种语言的记者就在一阵阵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循环播放的轰鸣声中工作。没有直升机经过的时候,就会有电视记者插空儿录出镜。

七国集团(G7)峰会与会者合影

参考消息记者在拍摄完峰会参与方领导人合影后,被工作人员告知将搭乘军用直升机返程。在全副武装的德国军方飞行员引导下,约40名记者分乘两架直升机返回新闻中心。直升机巨大的轰鸣声使得即便相邻的记者也根本听不见彼此说话,大家索性都拿出相机和手机拍摄直升机和全副武装的德国飞行员。

闭幕当天上午,记者打算照常从住地前往设在加米施-帕滕基兴镇的新闻中心,一路上不断被警察拦住不许通行。当记者出示采访证件表明身份和意图后,执勤警察表示他们也无能为力。当一名警察说是为拜登封路时,一名长期从事外交时政报道的德国记者反问:“德国总理出行都不会封路,为了美国总统却要这样做吗?”那位警察无奈地回答:“我知道,这的确很扯。”

又开出一张空头支票

德国总理朔尔茨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峰会前夕举行会晤,双方都强调“西方要团结”。

俄乌冲突毫无悬念地成为本次G7峰会的主要议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7日通过视频参加G7工作会议,呼吁西方给予更多支持。G7当天发表联合声明,继续谴责俄罗斯,同时承诺将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包括财政、人道主义、军事和外交援助,并承诺在俄方停止军事行动前“不会停歇”。

然而,真正触及自身利益时,团结一致就变成了口头上说说而已。七国无法在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置上限这一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

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塞维姆·达代伦在峰会期间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指出,G7讨论俄乌冲突、全球粮食危机、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其实它们自身就是这些问题的一部分。西方谴责俄罗斯封锁乌克兰港口和破坏粮仓导致全球粮食危机,但对俄制裁使得俄粮食和化肥出口困难,从而导致了粮食短缺。

她认为,西方制裁俄罗斯能源,对俄罗斯和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和民众造成了巨大伤害。“它们(G7)认为自己代表了世界,想向世界发号施令,但不会起作用。应对饥饿、克服气候危机和解决乌克兰危机这样的重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达代伦说。

26日,G7宣布启动一项名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的计划,旨在未来五年内共同筹集6000亿美元,用以“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差距,加强全球经济”,并支持G7成员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有媒体认为,这是西方为抗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而出台的措施。

这份看上去很美的“礼物”,对熟知“精英俱乐部”套路的民众来说,不过是又一张口惠而实不至的空头支票而已。

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的组织“全球公民”(德国)负责人弗里德里克·迈斯特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表示,G7的很多承诺都没有兑现,它们现在履行的还是几十年前的承诺,全球的重大危机越来越严重,但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援助资金并没有真正去解决这些问题。(参与记者:林浩、郭晨、黄燕)

最燃青春在煤海中闪亮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向上吧 新工匠】

原标题:大学毕业后,90后卢一鸣扎根矿山,在创新路上不断“掘进”——(引题)

最“燃”青春在煤海中闪亮(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邓崎凡 通讯员 张清涛

工匠语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投身矿山建设照样能发光发热。”——卢一鸣

百米井下,机组轰鸣,顺着滚滚煤流的方向望去,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快速穿梭在运输皮带巷道中。

他叫卢一鸣,今年32岁,是中国华能扎煤公司灵东煤矿运输队副队长,也是队里的“熊猫级”人物。

2012年大学毕业后,卢一鸣来到煤矿当起了井下电钳工。这位90后“矿三代”,有着自己独到的人生见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投身矿山建设照样能发光发热。”

短短几年时间,他在别人不愿干、觉得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了乐趣,在创新路上不断“掘进”,成长为让工友们羡慕的“华能工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生活小发现”破解“生产大难题”

卢一鸣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扎煤人,2012年大学毕业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他有不少工作机会。但从小在矿上长大的他,“对扎煤很有感情”,他做出了一个很“燃”的决定——扎根煤海。

当时,灵东煤矿是一家刚投产不久的新矿,那些崭新的机电设备让卢一鸣着迷。但凡设备出一点状况,他就一门心思扑上去,恨不得马上研究、立刻解决。

2014年,卢一鸣被调到主提升机房工作,面对新工作环境,他兴奋不已:又有新挑战了。

一时间,翻看说明书、查阅资料,围着机房打转转、瞎琢磨,成了他的“浪漫事”。靠着这股痴迷劲儿,他很快便掌握了主提升机房技术。

不过,技艺精进之路并不容易。

灵东煤矿提升系统中的功率柜和励磁柜,需要不间断运转的空冷风机进行散热以保证安全运行,可空冷风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会对一些精密零件造成损害,仅更换一块全关断光电检测零序电流板就要花费将近10万元。此前,矿队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尝试了多种办法,但都收效甚微。

卢一鸣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那段时间,他不仅在单位反复试验,回到家里也苦思冥想。一次,在家中洗衣服时,洗衣机排水时的晃动,让卢一鸣来了灵感。

他盯着排水管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在设备两侧安设一个钢架组,将钢架地脚固定,然后把空冷风机架放在钢架上,用风筒布做成导风管和柜子进行“软连接”,再在北面窗户安设一个小型变频通风机,在南面窗户安设通风口,形成对流通风,温度不就能降下来了吗?

按照卢一鸣提供的方法对设备改造后,不仅延长了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降低了事故率,还节约了成本,保证了煤炭提升效率。

用老师傅们的话说,“一举四得”。

在生产一线闪光

2012年,和卢一鸣一起进入灵东煤矿的大学生有20多个,到现在,只有他还坚守在运输队生产一线。那些别人不愿意干的事,偏偏对卢一鸣充满吸引力。

2021年,灵东煤矿面临西一采区接续,运输队要完成西一采区三条主强力皮带和两条顺槽皮带机的安装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卢一鸣作为主要负责人感到“压力山大”。

更为棘手的是,新问题接踵而来——关系矿井运输命脉的井下皮带集中控制系统总是“卡壳”,成了谁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

“小卢队长,昨天夜班时集控箱和键盘操作总是卡死,经常停机,必须重启才能运行。”皮带司机老王向卢一鸣求助。

确认问题后,卢一鸣连续两天没回家,扎在工作现场排查故障原因。

勘查、测量、查资料、咨询厂家……他复盘了所有能想到的环节、查看了所有可能的部位、咨询了所有能请教的人,还真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变频磁场会对电网及作业场所造成干扰。

揪出问题后,卢一鸣马上请示矿里与厂家沟通,提出改造方案,并结合实际打造出一款智能化一体操作显示集控设备,实现了皮带系统设备在线监测,此前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创新“新势力”

说卢一鸣是队里的“熊猫”,不仅是因为他总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因为他给队伍带来了勃勃生机。运输队共有136人,年龄结构是“两头大中间小”,队里45岁以上的老师傅占了一大半。

卢一鸣的钻研劲头和创新点子给矿井带来了新改变。

队里管着5条运煤皮带,最长的1600米,最短的也有400多米。以前,有的老师傅在皮带司机岗位上干了大半辈子,皮带出故障,总是习惯自己排查,风机、电机、开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米一米地查。两年前,矿里搞智慧矿山建设,卢一鸣和设备厂家商量,合作研发了一款皮带智能操作集控系统,一旦有故障,在一块显示屏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刚开始,有的老师傅不适应,用过几次之后,大家都说这套系统省时省力,准确性高,工友们打心眼儿里佩服小卢队长。

这些年来,让大伙儿越干越轻松的小发明小创造,卢一鸣一直在“上新” 。2020年,以卢一鸣名字命名的“卢一鸣创新工作室”成立,一批学习劲头足、创新能力强的年轻人纷纷加入。

“这几年,我们团队先后完成了副井井口托罐装置的制作与安装技术改造、变频器主从机连接方式技改革新等技术攻关改造项目10余项,仅巷道自动排水技术改造1项,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约资金30余万元。”创新工作室的一名青年骨干自豪地说。

“工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路。这条路上,我永远是一名新人,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走下去。”卢一鸣说。

责任编辑:尹文卓

你手中有一只笔,怕什么| 聊书微光:央视记者的采访手记

——— 大安聊书系列 ———

想聊一本书,又不止想聊这本书

【书名】

《微光:一个央视记者的采访手记》

【推荐阅读人群】

对记者生活

对人物访谈

对故事制作

有阅读兴趣的朋友们

【类别】

采访手记 非虚构写作

上学的时候,我对“事”特别感兴趣,比如出国、拿绩点、丰满简历。

后来不知是年纪到了,还是怎么地,我现在变得对“人”更感兴趣了。尽管人介绍里写了一堆“事”,比如**主席、**专家、**认证,这些“事”却都突然没有了吸引力,我看到的只是层层包裹。

现在的我,喜欢和人“裸聊”。比如,一个声明显赫的专家,和一个桥边吹笛子的大爷,我会更喜欢去搭讪大爷,因为和前者那是“见面”,和后者才是“聊天”,而且是不带“面子”地聊天,更能感受到这个人的样子。

这便是我感兴趣的“裸聊”,没有“事”,只有“人”;没有“面子”,只有赤诚。

这本《微光:央视记者的采访手记》,在我看来,便是一本关于“裸聊”的书,如何在央视这么大的面子平台上,去做真正赤诚的东西。

这本书初版于2020年,还算挺新的,搜了一下,网上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很少,大概因为这书的领域性比较强,不算大众读物,更像是从业人员之间的业内交流。

对我而言,这本书却还挺宝藏的。不仅因为其中分享到的实战干货,更因为央视记者头衔的何盈,她在书里不带“面子”的赤诚。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有血有灵魂的人。

有用又好看。这样的书,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对正在实践非虚构写作的我来说,它的有用之处在于如下两点。

一是,要看见,要看见真实。

何盈经常会收到报道优秀干部、劳模的任务,也会有深入基层,走入贫困山区的采访。无论对于哪一类人,我发现她的关键词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实。

报道书记,除了走过场式地拍群众好评、工作场景外,怎样才能让人看到书记的真实形象?他和别人到底哪里不一样?报道穷困山区孩子的心愿,是引导式地让他们说出想要什么,还是就真实拍下他们在被提问时那不约而同的,想不出任何东西的沉默?

如何去找这些真实素材,如何在素材里抓住这个对象不一样的地方呢?在何盈的分享中,我学到的方式是,把人物放回到TA所在的时代、环境里,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而TA又在做什么,一个人的特质往往体现在TA的行动和选择上面。

正是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造就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而TA的选择是怎样的,这些选择背后的故事才是藏着我们灵魂的地方。

另外一点是,何盈做的是电视片,所以她也提到了真实感的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镜头语言。视频语言是当下那个氛围的直接传达,所以拍摄时机也很重要。

想起里面有个摄像的话很有意思,当时他们在拍道德模范杨善洲义务植树造林,摄像同志说,他要把每棵树都拍成杨善洲!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让人很受感染啊!忍不住也想给自己鼓励,我以后要把每个字都写成人物本身!

何盈最打动我的地方便在于,从事了这么多年记者工作,按理说,对于哪类题材如何处理,必然都有了对应套路。但何盈,她没有套路。每一次采访她都是以采访对象为中心。

这本书的开篇,我便被打动了。

(* 截图来自《微光》)

这便是我感兴趣的“裸聊“,在所有“事”背后,看到专属于TA的东西,看到专属于的“人”的部分。而这部分,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它无谓名人或素人,无谓美丑或对错,它的最大魅力就是赤裸和真实。

虽然每个人都拥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见。书中一句话说:“没有不好的采访对象,只有不好的提问者,精彩的回答是问出来的。”

能看见什么,能问到什么,人物报道的深度和真实度,其实也是记者/访谈者本人的深度和真实度。

何盈表达了一个阶段变化:

有三个阶段。先是对拍摄的兴趣,再是对人的兴趣,再是对自己的兴趣。拍到最后都是在拍自己,写到最后都是在写自己。

我不想知道你是谁,我只想知道你这个人。

我只想知道你这个人,是因为我觉得我们之间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共鸣和联系。

而这份联系,能帮我看见更多真实。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普通人的人物访谈如此热衷的原因。真实的世界并不遥远,它就在我身边。

二是,要表达,要表达得恰到好处。

这里想提书中的两个案例。

一个是何盈带领小团队去做跟踪候鸟迁徙的直播报道。根据专家推测,他们拍摄到鸟的几率很低,那如何做一场没鸟的候鸟直播呢?同时,也要和其他记者分队专门做候鸟知识科普的风格作区分。

何盈团队最后做出的主题是“追寻”,直播一场对候鸟的追寻,让镜头动起来,同时也“设计”一些人物入境的意外,制造故事感,用何盈的话来说,就是玩起来!不要让观众知道你的套路!

如何在一个看似没有表达空间的框架里,加入合适的好内容,还能让观众觉到惊喜和意外,这是候鸟案例让我感到惊艳的地方。没有鸟,那咱们就去追!追里面也可以讲很多故事呀!

还有一个案例是何盈帮助记者站同事梳理一个讲述党的一大会址参观人数猛增的新闻报道。原来的片子很模版化,拍摄的观众语录也很主流,比如不忘初心、作出努力啥啥的,就是谁都能想到的一个主题宣传片。

何盈提出了问题,这里面这则新闻的点在哪里?和往年旅游淡季相比,这一年的参观人数却大幅增长,这一个新闻点在原片中却被放在了最后,并被一笔带过。何盈发现,其实团队已经拍摄到了很多细节,但在最后表达的时候,却陷入了套路。

在第二版里,他们便做了整体调整,加了厚厚一本预约单的细节,加了更细致的参观者画像,尤其突出了年轻人的参观热情,片子的细节丰满后,便不再是套路宣传片的感觉,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讲一件事情,而且也同时达到了宣传效果。

何盈提到一句话,我觉得讲得实在太好了!

意义是被包裹在新闻事实里的。表达了事实的同时,其实意义也自然而然传递到了。但是如何表达,确实又是一门工夫了。到达现场和到达现场后的报道是两回事,后者是她的看家本领。前面这两个案例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采访手记是记者在采访后的非正式记录,何盈在里面写到了很多让自己感动的地方。但在最后片子里,她不是像手记当中那样直抒胸臆。她说,“感动自己到感动观众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越浓烈的情感,表达越克制,越能感动别人。”这句话,真的有种胜读三年书的感觉

我能看见别人的故事,我能感受到别人的故事,但如何把这份感受传达给更多人,其实这也是很关键的一步,而这一步是除了兴趣驱动外,更需要技能驱动的部分,需要不断实践、检验和练习。

希望有一天,访谈和访谈后的撰文,都会是我的看家本领!

最后,摘录何盈书里的两句话:

“不知道是个非常好的答案,因为你一旦知道了就会有了限制,而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就可以千变万化,有无穷可能性。”

“留在人们心里的花,是长在泥土里的,可能不完美,带着虫眼,但它是长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这是她当时在发起一个新闻选题时的内心写照。拥抱每次不知道的遇见,珍惜每份遇见里的真实。

书里,何盈引用了沈从文一句话,“你手中有一只笔,怕什么”。

我怕的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嗯,不说了,走起。

*附录和非虚构写作相关的另一本书:

那么,什么是非虚构写作?| 拆书《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以及我正在进行的三十之辈人物访谈系列:

未来仍然未知,但我没有焦虑,只有期待 | 三十之辈01

【一个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

公众号:大安于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