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刺杀希特勒2秘籍(狼人杀和谁是希特勒为什么好玩?背后有怎样的游戏叙事?)

导读 刺杀希特勒2秘籍文章列表:1、狼人杀和谁是希特勒为什么好玩?背后有怎样的游戏叙事?2、哪有学科不是把杀猪刀?从量子力学的普朗克说起3、如果德国不发动二战,或许成为世界

刺杀希特勒2秘籍文章列表:

刺杀希特勒2秘籍(狼人杀和谁是希特勒为什么好玩?背后有怎样的游戏叙事?)

狼人杀和谁是希特勒为什么好玩?背后有怎样的游戏叙事?

在国内,狼人杀可能是目前最知名的身份类桌游(让我们暂时给它这么归类),它从杀人游戏进化而来。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狼人游戏中有更多的角色,让游戏过程更富于变化。如果不控制时间,一局十几人的狼人杀轻轻松松玩掉一个多小时是没有问题的。

在国外,这两年从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火起来了一款桌游“谁是希特勒”。它以二战时期的德国为背景,是“狼人杀”这类游戏的变种之一,比较接近于“抵抗组织”,玩家依靠通过对己方有利的政策来获得胜利。所有的玩家被分为自由主义者和法西斯两个阵营,法西斯阵营中有一个玩家是希特勒。每一轮有两个玩家分别担任总统和总理,总统要从一摞代表自由主义政策和法西斯政策的牌中抽出三张并选择两张,然后总理再从总统递给ta的那两张牌中选择一张。如果通过五项自由主义政策或者成功刺杀希特勒,则自由主义者获胜;如果通过六项法西斯政策或者在通过三项法西斯政策之后希特勒成功当选总理,则法西斯主义者获胜。

谁是希特勒、狼人杀、抵抗组织、杀人游戏……这些桌游都可以看成是同一类游戏的不同变种。那么,这些游戏设计中隐藏着什么关键之处,又到底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推理游戏还是社交游戏?

这类桌游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外文名叫做Bluffing Games(bluff有虚张声势、骗人之一)。但是,它们究竟是属于什么类型?有人称它们是推理或者策略类游戏,因为需要不断地梳理游戏中的各种线索、分析大家的表情和心理来推断玩家的真实身份;有人说它们是社交类游戏,因为想要成功地隐藏身份、骗到对手,需要高超的“演技”来蒙混过关。

在这类桌游中,控制信息的流动是非常重要的,但信息可能来自于游戏本身,也可能来自于玩家的社交表现,推理和社交的不同分类就指向了不同游戏侧重的信息源。在简单的杀人游戏中,杀手在夜晚杀人之后,留给好人的信息非常少,几乎只能靠白天大家的辩论和表演,因此杀人游戏的可玩性更多地来源于社交线索,而没有“演技”的玩家可能就难以在拿到杀手的情况下获得优势。而狼人杀对不同角色的发展弥补了信息来源单一的缺陷,预言家可以准确地知道某一玩家的身份,女巫和守卫可以间接地知道被杀的玩家是谁,因此在白天的回合,好人方就能获得更多来自于游戏环节本身的信息,从而结合社交线索进行比对和推理。

如果考虑到游戏中的信息流,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狼人游戏中拿到村民是多么令人失望,而拿到预言家又是多么激动人心——因为与其他角色相比,村民在游戏的过程中难以得到一个确定的信息作为推理的基础,同时也难以展开积极的行动去创造更多信息。但是,换个角度,当村民不幸被杀出局之后,想挨过剩下的几十分钟也不是非常煎熬,因为你会突然获知所有玩家的身份,然后知道场上谁在说谎和演戏——这种一下子被海量信息淹没的感觉非常令人激动,仿佛自己变成了上帝。因此,从不同的信息来源看,杀人游戏更像是社交游戏,而复杂版的狼人游戏则包含更多推理元素。

游戏平衡

对于任何划分阵营的游戏来说,游戏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方阵营总是有更大的胜率,那么随着玩家对游戏越来越熟悉,总会发现一个获胜概率更大的游戏策略。如果在游戏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有一半的玩家注定处于劣势,这样游戏就丧失了乐趣。

如何让游戏达成平衡?“谁是希特勒”的开发者Tommy Marangers的观点是,首先由一个不对称的起点:给好人更多的人数,给坏人更多的信息。

虽然上面提到的所有桌游都遵守着这一总的规则,但游戏规则之间微妙的差异会让信息以不同的方式流动,从而达成不同程度的平衡。下面我们就用近两年在国外比较流行的桌游“谁是希特勒”这个桌游作为例子。

为了在游戏一开始限制好人获取的信息、增大不确定性,设计“杀死希特勒”的政策牌牌垛中自由主义和法西斯政策牌的数量和比例就非常关键。在无数次游戏测试和计算分析之后认为,他们发现法西斯政策与自由主义政策的比例保持在2:1非常理想,最后设计团队将牌垛确定为11张法西斯政策和6张自由主义,它给了总理连抽出三张法西斯政策的可能(从而两个都是好人的政府有可能通过一个坏的政策来混淆好人队伍的视听),也因为是17张牌,所以在五轮游戏之后还剩两张。这两张剩下的牌不揭开,直接洗回所有政策牌中,也避免了玩家通过确定剩余的牌来确定之前总理和总统说话的真假。

在11坏 6好的牌垛中第一次抽到三张全是坏牌的几率接近一半

这个设计可以说非常成功。在对200份问卷提供的580场“谁是希特勒”游戏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游戏出乎意料的平衡。自由主义阵营的获胜方式往往是通过五个己方政策,而法西斯阵营通常能让希特勒在通过三个法西斯政策之后成功当选总理。

“谁是希特勒”游戏不同队伍的获胜概率调查

在限制好人阵营获得信息的同时,给ta们提供信息也非常重要,这也是该游戏区别于抵抗组织的地方。在内阁通过政策的时候,好人总理和总统可以确定对方到底给了自己什么牌或者对方选择了什么牌从而推测对方身份。但在抵抗组织中,每支队伍中投的政策票混在一起,在翻开计数的时候不知道谁到底出了什么牌,这给好人队伍(可能尤其是新手玩家)增大了难度。估计这也是在网上能搜到不少关于“抵抗组织”游戏中间谍方太好赢的抱怨的原因。

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游戏熟练度和不同的人数、角色分配都会显著影响游戏输赢的概率,因此,理想化的概率模型永远不能预测出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在狼人杀中,过多的游戏玩家和变化多样的角色分配让计算胜率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保证每一场狼人杀对于不同玩家的胜率都是平等的。但是用Tommy的话说,不管模型如何,只要玩家“感觉”游戏是平衡的、两方都有机会获胜就够了。只要好玩,谁还管那么多?(As long as players are having fun, who gives a shit.)这也是为什么真实的游戏测评永远比数据更可靠。

良好的游戏平衡会让游戏更刺激,增大输赢带来的情感冲击

游戏叙事

在Jaakko Stenros等学者的《常见游戏设计策略》(Pervasive Game Design Strategies)一文中,他们依据Jesper Juul的理论,区分了发展式游戏(games of progression)和开放式游戏(games of emergence):前者按照特定方向发展,有明确地按顺序出现的挑战,玩家要克服这些困难;而后者规则更少,但随着游戏发展更加富于变化。一般来说,发展类游戏在达成游戏目标之后就失去了重新再玩的意义,而开放式游戏则可以一玩再玩。各种棋类游戏就是开放式游戏的经典案例。

狼人杀这类游戏就是封闭的发展式游戏和开放式游戏的结合体,它和其他类似桌游都采取了借助社交的集体叙事模式(the social play of collective storytelling)。对有些发展式的剧情游戏来说,每次玩的故事都是一样的,但是狼人杀通过引入玩家互动,每次天亮时讲述的故事都有不同,而天黑-天亮的死板故事结构最终成为了游戏的背景而非主线。因此,尽管发展式游戏容易玩腻,但是狼人杀这类“混血”游戏却可以一玩再玩。

不过,正是这些保持不变的叙事结构成为了区分“狼人杀”这一大类游戏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了这些桌游非常有意思和引人思考的一个部分。从游戏叙事来说,在这些桌游之间,没有哪个像“谁是希特勒”这样如此明显地同时体现出了政治性和政治正确性。不过,说政治性是“谁是希特勒”的特点,不妨说是这个特殊的变种反映出了隐藏在所有这类桌游背后的思维方式。

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列维·施特劳斯在研究神话文本的时候发现了各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比如好对坏、黑对白、男对女,这些桌游可以说是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最好体现之一。在游戏中,游戏的背景已经包含了道德判断,比如邪恶的狼人和善良的村民、暴力的黑手党(即杀人游戏的英文名“Mafia”)还有臭名昭著的希特勒。因此,游戏的起点就是不同身份之间泾渭分明的阵营,通常是好人和坏人二元划分。好人人数多,坏人信息多,坏人通过更多的信息来说服好人从而达成对自己有利的目标。所有游戏的叙事结构说到底都是一个坏人首先伤害好人,然后多数好人试图通过民主的方式——投票——来程序正当地消灭异己的故事。

把游戏当成现实的镜像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把它当做对现实的讽刺和警告却未尝不发人深省。在游戏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立和冲突是作为游戏社会的运行基础存在的;然而由于游戏中明确的道德倾向,少数人对多数人利益的伤害是坏的,而通过符合多数人利益的政策或者消灭一小撮少数人是好的。但是跳出游戏内的好坏,我们会发现狼人的胜利和法西斯的胜利同样也是符合游戏规则的可能结局,他们和村民、自由主义者其实处于平等的游戏地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当初在二战中胜利的是法西斯,那么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可能就会被叫做“谁是自由主义者”了。

有趣的是,在游戏的平衡中,少数的“坏人”却掌握更多“真理”(因为他们知道更多信息),而好人却常常因为闭眼而陷入无知。一个关于“谁是希特勒”的段子这么打趣到:“这是因为自由主义者总是盲目的。”(Because liberals are blind.)

哪有学科不是把杀猪刀?从量子力学的普朗克说起

“物理使人头秃”可以说是“最具有说服力”的了,上世纪物理学界的两个大神,奠定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的普朗克,都是有点其貌不扬,疯疯癫癫。尤其是普朗克:

左边是普朗克年轻时的照片,右边——

诸位书友或许不会陌生,因为有众多网友发挥想象力,说这是普朗克做物理实验时“疑似炸掉实验室后的拘留照”。

不光是物理,如果单从历史人物的照片对比来看,很多职业都扮演着“杀猪刀”的角色。(预警:以下照片有点多)

比如:

这是马克·吐温的照片对比。马克·吐温在作家里算是没什么颜值的人了,年轻时长得也不帅,但起码看起来远没有中老年后那么永远怒发冲冠。

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则是海明威:

曾经天真灿烂的笑容和后来为自己塑造的硬汉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另一位物理学大佬,首次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存在并凭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约瑟夫·汤姆逊。

年轻时的长相不能说帅,也算是精练吧,后来发际线后退,面色也变得愁苦了起来。

还有年轻时的门捷列夫和后来搞起了元素周期表的那个门捷列夫:

看来不光物理是把杀猪刀,化学也是。

甚至,连曾经的海豚音王子维塔斯,也一度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调侃。照片中人物的相貌变化其实和学科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衰老和样貌改变不过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生理变化。

而且,科学界也有人的样貌能一直潇洒自如,比如,理查德·费曼:

虽然“物理使人头秃”在此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回到普朗克身上,前后巨大的反差确实不得不使人感叹——物理到底对他做了什么。也因为这个反差,每当人们谈起什么(尤其是读硕读博、做研究)是把杀猪刀,普朗克的照片总是那个最先被注意到的对象。前不久,《普朗克传:身份危机与道德困境》中文版翻译出版,不消说,封面毫无悬念地选了普朗克年轻时的照片。

其实,倒不是物理对他做了什么。在上世纪初期,中年过后的普朗克的确是遭遇了一连串“杀猪刀”般的事情。如果回到当时询问德国内外的物理学家,他们对普朗克肯定会给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有人会认为他是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大师,也会有更多人认为,他是个精致的现实主义者,甚至是民族主义者或者纳粹政权的支持者。只是普朗克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疑似炸掉实验室后的拘留照”几乎成了今天的人吐槽各自专业的代言照。

撰文 | 宫子

01

在一战时期:

矛盾的人,保守的人

“疑似炸掉实验室后的拘留照”,拍摄于1901年,恰好是马克斯·普朗克刚刚论证出普朗克常数的一年。这一年,普朗克已经47岁了。随着普朗克常数的提出,以及普朗克在热辐射理论热动力理论上面的成就,他已经成为了德国物理学的代表人物,不过尽管普朗克常数的提出是物理学里程碑式突破,但对普朗克来说,他保守的性格依然让他对革命性的概念抱有怀疑警惕。(这也是为何若干年后,当波尔、海森堡等人提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派解释的时候,普朗克并不能接受的原因)

尼尔斯·玻尔与马克斯·普朗克在哥本哈根讲学。

普朗克性格的矛盾与平衡体现在他工作的每个环节上。

在慕尼黑大学的时候,他的导师菲利普·冯·约利一边鼓励他努力钻研物理,一边又告诉他热力学即将封顶物理学大厦,现在的物理学已经接近尾声,没什么好研究的了。

当爱因斯坦在二十多岁就拥有了标志性的物理学成就时,普朗克除了论证自己的物理学设想,还必须要考虑现实——如何在大学里获得一个能拿薪水的职务。

当一位名叫莉泽·迈特纳的女性想进入大学学习物理,却发现当时所有的普鲁士大学都不接受女性学员的时候,普朗克一边在信中表示他很赞同,“不要鼓励她们进行纯粹的科学研究……大自然本身已经给女性指定了作为母亲和主妇的身份”,但同时呢,当迈特纳向她表示自己想进入大学学习物理时,普朗克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即使二十年后,当迈特纳遇到各种困难时,普朗克都伸出了援手,帮她打破由男性统治的物理学现状。后来,这位迈特纳成为了德国柏林大学历史上第一名女教授。

《普朗克传:身份危机与道德困境》,[美] 布兰登·R.布朗 著,尹晓冬、张烁 译,新星出版社,2021年7月。

放在现在的环境中,可能很难想象——一位大学的男教授在网上发表着歧视女性智力、认为女性应该回家生孩子不用来上学的文章,同时又帮助女学生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打破学术界的性别统治。

其实,这才是人性。

它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得很矛盾复杂,又能通过一系列行为的总结,让它变得非常简单。

马克斯·普朗克的性格,无非是不愿得罪任何主流的声音与观念,避免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纠纷麻烦,但是内心又有着自己的道德标准,遇到特殊个例的时候又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在这方面,另一件能得以佐证的事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致文明世界书》。一份在一战时期为德国炮轰比利时、焚烧图书馆辩护的文章。

这份臭名昭著的声明,又称“93人宣言”。因为这份声明的签署者,是93位赫赫有名的德国知识分子。在上面签名的人包括:

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发明了X光射线的威廉·伦琴;

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冯特;

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开创了化学疗法的保罗·埃尔利希;

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哈特·豪普特曼;

“克莱因瓶”设想的创造者,菲利克斯·克莱因;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的堂兄弗朗茨·李斯特和作曲家瓦格纳的儿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

版画艺术家马克斯·克林格;

190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发现了抗白喉毒素,被称为“儿童救星”的埃米尔·冯·贝林……

还有就是量子力学的奠基者,马克斯·普朗克了。

“93人宣言”文字与名单节选。

这份声明一发表,完全让国际社会震惊。签署的人从科学界、艺术界、经济学界、文学界到哲学界,从德国日耳曼民族再到犹太人,几乎涵盖了德国所有领域的知识分子。以至于其他国家立刻愤怒地表示,将终止和德国科学艺术领域的所有合作。

尽管普朗克后来说,自己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冒用了署名权,但毫无证据。

声明的发表让德国的知识分子迅速在政府那里获取了足够的支持。物理学界在德国政府那里获得了空前的投入。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后来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德国物理学飞速发展,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的成果已经可以说得上碾压了其他国家。

而普朗克在一战时期的做法,也和之前女学生的那件事情如出一辙。

他通过发表为德国政府重塑形象的言论,获得了政府的支持,让物理学界在战争期间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外界干扰,不让政府人员影响到物理学家的工作,避免了很多麻烦。同时,他为德国军国主义侵略宣传,但现实中又在保护身边可能被政府伤害的同事与朋友。他在个人演讲中表达了对这些同事的支持,并且尽可能地挽留他们,让想要移民的物理学家留在德国,并且和他们说战争不会持续太久,事情肯定会好起来的。

不过,要说德国的军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热情都是普朗克为了讨好政府而装出来的,也肯定不对。一战时期的德国,知识分子们也想着重新恢复昔日帝国的荣光,想要重建德意志民族在欧洲的荣耀。普朗克本人也为战争付出了足够惨重的代价,他的二儿子在战场上被法国军队俘虏,大儿子则是在著名的凡尔登战役中阵亡。

普朗克在物理研究之外的生活的确更加现实,只是他生活上的现实主义并没有滑向特别黑暗的一面。他没有凭借着自己的获利与政府的支持而打压迫害任何人,而是在寻求一种平衡与庇护。

就这样,普朗克用这种方式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十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普朗克依旧想用这种方式,起码维护住物理学界的平稳。

然而,这一次,事情比他想象得要糟糕得多。

也正是在二战时期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摧毁了普朗克。在这件事情发生三年后,普朗克便心力交瘁地离开了人世。这才是真正将他毁灭掉的事情。

02

在二战时期:

没有任何平衡余地的漩涡

1933年5月16日,75岁的普朗克回复了希特勒的生日贺卡,然后表示希望能够和总理有一场友好的会面,探讨德国科学的未来。

普朗克怀着最后的希望去拜访了希特勒。在他看来,事情可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通过暂时的屈从与妥协来为物理学界的知识分子提供安全和庇护。他确信,这种平静的处理方式会是最有效果的,然而,在结束了和希特勒的直接会面后,普朗克之前所有乐观的想法几乎被毁灭性地夷为平地。对于犹太科学家和普通人士,希特勒没有给普朗克任何妥协的余地。

《科学何去何从》,[德]马克斯·普朗克 著,谢海伦 译,凤凰颐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5月。

在这次会面中,普朗克首先想尝试从希特勒政府那里确保物理学界会获得投资支持,对此,希特勒表示不用担心。然而,接下来问题到了犹太物理学家身上的时候,普朗克的所有尝试就顿时碰壁,他无法让希特勒改变针对犹太人的残酷政策。最后,普朗克试图对犹太人进行分类,他和希特勒说,犹太人也分东方犹太人和西方犹太人,东方犹太人会影响德国的发展,应该驱逐,但是西方犹太人一直在努力与德国同化,并对国家有着贡献,起码在科学界应该保护西方犹太人的精英人士。

但这也丝毫未能动摇希特勒。

最后,希特勒愤怒地表示,“哪里有一个犹太人,哪里就会聚起一堆犹太人”。这次会面,最终以希特勒的暴跳如雷而告终。

也正是在这次会面结束后,同年的5月份,普朗克就不得不按照命令行事,解雇了威廉皇家学会中四分之一的成员(从非雅利安人开始)。这期间普朗克所做的努力是尽量缩小名单上的人数,第一次给政府的回复中,普朗克试图在27名犹太人助理中保护某些人,说其中有些人待定,有些人难以解雇,建议政府重新考虑。到了7月份,普朗克的努力宣告失败,这些犹太人助理必须被解雇。

助理保不住的话,普朗克就开始试图争取为一些科学家获得政府的豁免权。结果,这个豁免名额也是一个都没有争取到。

他的同事哈恩、海森堡等人试图组织针对希特勒政府的抗议活动,提出了一份有30人签名的声明书,但这个抗议活动立刻被普朗克压了下去。普朗克的理由是,这个抗议注定会失败,“如果你今天有30个教授站出来抗议,那么,明天紧接着就有150个教授站出来谴责,因为总有更多人想要取代这些空缺的职位”。

纳粹时期,普朗克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道德与独裁统治之间的那根平衡木上。他为希特勒的纳粹帝国呐喊,宣传科学要为帝国效忠,告诫同事不要组织任何对纳粹政府的抗议活动。但在1934年,当流亡在瑞士的犹太化学家哈伯去世的时候,普朗克不顾纳粹方面的禁令,组织了一场科学界的纪念活动。

他为纳粹政府撰写报告,宣传科学对帝国消除负面形象的作用。同时,这期间的普朗克拒绝了任何出国的活动。他的理由是,“过去的旅行中,我感到自己是德国科学的代表,而且为之自豪。现在我却不得不因羞耻而掩面”。

在《普朗克传》中,布兰登·R.布朗为普朗克的行为做了一次非常精确的总结:

“从纳粹最早期开始,我们就能看到马克斯·普朗克的一贯做法。尽管他从未公开向政府挑衅,但也从未完全臣服;他继续在两个阵线之间诉诸笔墨发表声明,以安静的方式默默抗衡。虽然他向纳粹党旗敬礼,也在‘希特勒万岁’的官方文件上签了字,但他同时也在宣传国际合作,为能豁免他的犹太裔同事而四处奔走。”

即便是激烈反抗纳粹的爱因斯坦,也曾有过妥协的瞬间。

即使如此,最后压垮普朗克的噩运还是在1944年到来。

1944年,之前为纳粹政府宣传、算是立下一些功劳的普朗克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待见。希特勒政权对数学化物理并不喜欢,认为普朗克是将德国物理引入歧途的一派人士。他们更明显希望物理能在工业和实用领域带来直接的贡献,而不是一堆公式堆砌的假想与论证。辞职的普朗克和家人在山中准备度过接下来尽可能平静的日子,却还是没能躲开纳粹青年组织的攻击。

同年,国会大厦纵火案发生,希特勒险些被人刺杀。之后开展的大面积调查活动中,普朗克的儿子埃尔温被证明与纵火人士有着密切的幕后往来。

87岁的普朗克不得不重新拿起笔,用满是乞求的口吻给希特勒写信,希望看在自己这个老头子毕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的份上,能怜悯自己的儿子。他也给希姆莱写信,希望对方能看在二者过往交情的份上去说服希特勒。但希姆莱的回信中说,这个案件已经由总理告知,其他人不得过问,不仅如此,普朗克夫妇连探望自己儿子的权利也没有。希姆莱能做的唯一努力,就是尽可能推迟埃尔温的判决。

普朗克夫妇继续四处奔走,等待着希特勒的回复。年近90的普朗克也再次表示出了愿意为帝国效忠的愿望。但是,对希特勒来说,威胁到自己统治的事情,并没有任何容忍的余地。

可能,这其中唯一的转机是,纳粹政府派人告诉普朗克,要他在10月底之前提交一份《给元首的忏悔书》,公开检讨自己的错误判断,向元首低头认错。

这可能是唯一再次获取希特勒好感的机会。

但即使儿子被以叛国罪关在监狱中,普朗克还是拒绝了这份声明,“很遗憾地告诉你,由于我的儿子尚在监禁,我写不出与这本小册子目的相称的句子”。

这是普朗克最后一次“沉默而中庸的反抗”。

10月23日,普朗克的儿子埃尔温被法庭以叛国罪、组织叛国群体、试图剥夺宪法赋予元首的权力、战时煽动敌对势力等罪名,判处死刑。

法庭上的埃尔温·普朗克。

这是最后摧毁掉普朗克的事情。3年后,抑郁忧伤的普朗克也告别了人世。在普朗克人生的晚年,学界对他褒贬不一,他向纳粹敬礼屈服、拒绝抵抗的行为让很多人不齿,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期里,他身边朋友撰写的私人回忆录却都表示在生活中会感受到普朗克的真诚与率直。普朗克给自己的座右铭是“保持生活的乐观”——想到整个普朗克家族都是德意志帝国崛起与衰落的见证者与牺牲品,不知道在最后的岁月里他能否还可以保持最起码的淡然。估计,当纳粹法庭援引德国法典的条律(顺便一提,德国法典也是由普朗克的父亲,著名的法学家约翰·普朗克参与修订的)处死了自己的儿子时,他内心还是会崩溃。

因此,尽管普朗克的那张教科书上的照片完全是拍摄糟糕所致,但那张被光影效果摧残的脸仿佛预示着什么。在那张照片的背后,是二战时期一代人的悲哀和无奈,和这种不可抗因素比起来,物理研究的折磨,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作者|宫子;

编辑|西西;

校对|刘军。

如果德国不发动二战,或许成为世界第一,美国根本没戏

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今天小零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德国是如何必须走向二战的:

在二战开战之前,希特勒通过一些列法案和政策扩大内需,比如人们熟知的修路修坝等手段,短时间内解决了一战后德国低迷的经济和高失业率,这为希特勒赢取了大量底层民众的支持,甚至部分狂热分子视希特勒为德国的救世主。

但复兴工业并非简单的基建就能解决资金不足和市场狭窄的问题,这也逼迫希特勒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前者是掠夺犹太人的资产,而后者则是战争。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总是说,希特勒的一系列政策摆明了就是要准备向全欧洲复仇。至于和平,则意味着回到一战结束时被各帝国按在地上摩擦,所以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会想要所谓的和平(简单来说,民众选择希特勒政策的那一刻起,也就不存在不发动二战的伪命题了)。

1938年世界主要国家军费支出(单位:百万美元,占比为全世界的军费比例),来源: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美国"国家实力综合指数"研究网站

在二战开始的前两年,德国疯狂的整军备战,军费开支比英法美三国加起来还高!这种畸形的工业体系和政策,确实短时间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并且迅速提升民众的基础生活水平:在1939年10月,配给制下每个柏林的普通民众每人每月大约能吃到18斤面包、4斤肉、2斤糖、3斤油和2斤多的牛奶。这对于经历过1916-1917年冬天的德国人来说,日子相对是好过多了,至少让他们来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希特勒。

不过这种战时配给政策下物质条件最好的显然不是工厂里的工人——据当时的数据显示,工人的月收入大概在200马克,而其中大约有一半需要支付在食物和住房上,算上用水用煤交通医疗,实际可支配收入也是低得可怜,可能还不到50马克。

上图为二战之前各行业平均收入水平

上图为二战之前普通民众的收入支配情况

而当兵则成为了很多刚刚成年男青年的最佳选择:除了最低等级的士兵,下士的月工资加战时补贴就已经超过了40马克,基本达到普通工人的可支配收入。如果你做到尉官,那么可能会有超过100马克的可支配收入,基本可以让家里人不再终日奔波操劳。

除了收入的增加,二战前军营里伙食水平也比德国国内的水平要高一些:除了能吃到新鲜的肉,还有火腿、巧克力。除此之外,军营中包吃包住包穿,简直是天堂。

二战开打后,波兰成为了第一个被德国吃掉的大国,与苏联分割占领之后,希特勒在占领区强制执行了法币政策——这种法币禁止在德国国内流通,但大量发给了德国官兵,很显然这就是一种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很多德国士兵用法币在波兰购买了大量物资,包括食物、布料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然后在休假或者调度的时候送回家中,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是当时德国人的真实写照!

而在横扫丹麦之后,德国人在占领区基本上可以说是在用抢劫的手段掠夺物资:大量强制使用法币(这些钱在德国人失败后几乎成为废纸)作为流通手段,购买当地的物资运往德国。据一份数据统计,1940年在丹麦就有8000万克朗的食物被送往德国,而这些原本是英国人购买的。同时还有挪威的海产品,这让德国人在1940年的圣诞节达到了欧洲最好的生活水平。

后来的法国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即便有傀儡政府存在,法国人也必须使用配给制度,在餐厅吃饭时肉类只能点一道,酒水不得囤积——这一切都只为了让德国人优先购买。

而后来进攻苏联,德国人一开始的收获也颇丰:在1943年,德国从占领的苏联领土上掠夺了900万吨谷物,200万吨饲料,300万吨土豆,66万吨肉类,整个占领期间德国从苏联运走900万头牛,1200万头猪,以及1300万头羊。

虎式坦克的原料来自于各个占领国

整个二战期间,各个被占领国家和卫星国在向德国提供原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43年德国使用的原料中,55%到100%的铁矿石、硫、硅、氮都来自被占领国家。从攻打苏联一开始,德国就有规律地用火车将在苏联缴获的战利品运回国内,以保持他们的生产速度。在德国人建立的"欧洲新秩序"下,欧洲每个国家都要为供养庞大的德国而耗尽力量。

俄罗斯提供劳动力和各种原料,乌克兰提供小麦玉米和肉类,丹麦和荷兰提供奶酪、肉类和黄油,挪威提供电力,和对生产装甲钢至关重要的钼矿.瑞典提供铁矿石,瑞士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匈牙利提供铝矾土,罗马尼亚提供石油和小麦,捷克斯洛伐克提供军火,比利时提供钢铁和机器,西班牙和土耳其提供钨、铬等战略金属。法国则提供从粮食、酒类到钢铁、铝、武器、引擎、汽车……当然,与战争无关的贵重工业、手工业产品则尽量减少生产。

希特勒在军营中和军官一起进餐

开动军工企业拉动就业——为战争做准备——优厚的军人待遇——战争胜利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再次刺激工业,对于德国的普通民众和军人来说,战争就意味着自己和家人优渥的生活,相比于曾经忍饥挨饿,支持希特勒的战争政策显得是那么的自然。

阿尔伯特·斯佩尔,装备部长,希特勒把德国二战时的运营几乎全交给了他。德国进攻陷入颓势后,斯佩尔曾陷入暗杀希特勒的风波中

当然了,为了全力应对苏联,德国开始了更加严格的配给制度,许多人从1942年开始挨冻——他们不得不减少煤的使用。到1944年,德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至战前水平,在此之前由于政府的宣传和消息的隔绝,他们大多数人都以为希特勒已经快把苏联人赶进海里,而从这一刻起,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觉得支持希特勒不是那么明智了。毛主席曾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就深刻的认识到这种国家模式下的本质。

而到了意大利歇菜,德国人就再也看不到橙子了。法国光复以及乌克兰被解放之后,肉、鸡蛋和葡萄酒就几乎从民众的餐桌上消失了。到了1945年5月,德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成了残垣断壁时,民众才明白昔日的挥霍终究是要还的。

差点改写了历史,7.20暗杀希特勒行动,为何失败?

1944年7月20日,纳粹德国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案件,那就是其内一个反希特勒的军官组织企图谋划暗杀希特勒。最终希特勒被其组织安装的定时炸弹炸得浑身是血,伤势十分的严重。然而,生命垂危的希特勒最终却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为何这些人要刺杀希特勒呢?什么原因又导致了最终希特勒躲过了致命一击存活了下来?这些组织策划者最终又是怎样一个结局?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自己防备森严的“狼穴”遭遇了刺杀,一枚定时炸弹在距离希特勒不到一米的距离爆炸了。这个炸弹造成了4人当场死亡,近十人重伤。但可惜的是,这次行动的目标希特勒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死里逃生之后,希特勒立刻下令党卫队和盖世太保进行调查,找出幕后主使。而调查结果让希特勒大为震惊,这次刺杀的幕后主使竟然是纳粹德国的国防军。

参与行动的德国装甲集群司令霍普钠

希特勒与国防军存在矛盾间隙。

说到国防军又不得不说一下党卫军了。德国的党卫军是希特勒的亲信,在希特勒上位前就跟在希特勒身边,他们效忠的是希特勒本人。

而国防军又和党卫军不同,他们是国家正规部队,并不会为希特勒一人服务他们只对德国忠心。两者之间更像是利益合作关系,纳粹党放弃对德国的根本改造,国防军则支持纳粹党上台执政。事后希特勒与德国传统贵族出身的军官又是相互看不起的,战后德国高官曾回忆称。因为希特勒并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但是他又不想因此在军官们面前丢人,所以希特勒常常直接插手军事指挥,这也使得其与许多军官的矛盾加剧。

原本德国在一战中战败,被逼签下了《凡尔赛条约》,除了领土和殖民地被瓜分,德国还需要赔付天价的赔偿金,人民生活看不到希望。这种不公平的条约在德国人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希特勒上台后,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刺激经济,赢得了当时德国普通阶层的爱戴。当希特勒把他们心中的愤怒点燃,为了向那些剥削德国的战胜者复仇,所以全国上下一致支持希特勒开战。

随着战争的推进失利,国内反战情绪高,并损害了国防军的利益

但是随着战争的推进,国防军就闻到了一丝异样的味道。他们觉得希特勒实在太过疯狂,很有可能让德国坠入比一战还要惨烈的深渊。特别是到了战争后期,德国节节败退,局势对德国很不利。在苏德战场后期的不断失败,更是让整个德国一片哗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希特勒的统治,反战的呼声也越来越响。

不仅民间反战情绪高,国防军内部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希特勒的军事素养非常糟糕,偏偏他还爱插手一线的指挥,并且也完全不顾后勤是否能跟得上战争的节奏。在1942年莫斯科战役之后,希特勒以失职战败的理由将陆军总司令、国防军最高代表布劳希奇元帅撤职,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这标志着希特勒试图将国防军改造为党卫军,这严重损害了国防军的利益。

不仅如此,希特勒亲任总指挥后,德军进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指挥,这些都让宝贵的兵力做了无畏的牺牲。而他不止要插手军事上的指挥,还特别爱插手武器上的设计。他盲目的认可超重型坦克,不顾德国的生产力和资源总量,虎王坦克,猎虎坦克歼击车,鼠式坦克和E系列的一系列超重型战车,都是根据希特勒的偏好设计的。在当时局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德军将大量资源浪费在了这些华而不实的装备上。

斯陶芬伯格深入狼穴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斯陶芬伯格站了出来。施陶芬伯格于1907年出生在德国贵族家庭,身份尊贵。一战之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遭到了欧洲列强的分割。小小年纪的施陶芬伯格非常悲伤,他当即明确了志向:一定要让祖国强大起来。

后来希特勒上台,施陶芬伯格成为了一名纳粹主义崇拜者。他非常欣赏希特勒的纯净德意志民族理论,并下定决心要追随希特勒。在1943年的北非战役战争中,施陶芬伯格遭到炸弹攻击,他失去了左手两个手指和整只右手,甚至连右眼也完全失明。他在军官中的声誉很高,所以虽然其无法在前线领兵作战,但是希特勒却很赏识他的才能,把他调回来东部战线的总部继续任职。这也为后期的暗杀事件埋下了伏笔

影视剧中的斯陶芬伯格

前面说到,因苏德战场的节节失败,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醒并且反对希特勒反对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施陶芬伯格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的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最终他清楚地明白,他忠于的是德国,而并不是把德国拖向深渊的纳粹主义。而德军的节节败退,使得施陶芬伯格越发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他开始暗中联系大批军官,开始为暗杀希特勒计划做准备。

1944年,德军即将改用新军服,一批军服样品已经生产出来,军工厂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请几十名军官和士兵试穿新军装,让希特勒检阅。施陶芬伯格联系到了一名愿意和希特勒同归于尽的死士克莱斯特,在希特勒检阅时会有一些军官会试穿着新军服并且接受他的检阅,而克莱斯特就是其中的一名。可是计划却赶不上变化,这批新军服在盟军轰炸期间全部被炸毁,希特勒一纸令下:取消检阅仪式。

克莱斯特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此次计划失败,施陶芬伯格立马便着手安排下一个计划。那就是准备在7月20日希特勒召集各兵种举行的战况吹风会上,自己携带炸弹近距离结果希特勒。克莱斯特准备了两枚英国制定时炸弹,从前线坐飞机回到国内,炸弹放在手提包里,准备交给施陶芬伯格让他近距离接触希特勒的时候安放炸弹。

可是装着两个炸弹的包实在太重了,而斯陶芬伯格只有三个手指的胳膊实在承受不住两枚炸弹的重量,无奈他只好取出了一枚炸弹。偏偏那时候的会议是在一个木屋举行,并且窗户也有三个。这让本就只有一个炸弹的威力更加减小。

来到会议室后,施陶芬伯格将皮包放在了桌子下大约离希特勒一米远的位置。不一会他启动了定时装置,并以打紧急电话为由离开了会议室。然而,当时有一名军官却觉得桌下的皮包太碍事。他将皮包捡起来,又放到了桌子厚厚底座的另外一端。炸弹在几分钟后引爆,最后因希特勒是伏在桌上,并且这厚底座抵挡住了大部分的威力,导致最终这个炸弹造成了4人当场死亡,近十人重伤。

计划失败,希特勒死了逃生后展开血腥报复

而最重要的目标希特勒却死里逃生地活了下来。死里逃生的希特勒随即开始了血腥的报复,拘捕了7000名涉案男女,并处决了其中的5000人,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直接参与暗杀。斯陶芬伯格和克莱斯特的父亲都被枪决。但他们已属于比较幸运的一群,其他人惨遭秘密警察“盖世太保”酷刑虐待。克莱斯特也被拘禁,他准备迎接最坏的结局,认为自己会被立即处死。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被立即处死,而是被送进了拉文斯布鲁克集中营,有关方面对他参与刺杀希特勒一事展开调查,在此期间,他被隔离起来,一关就是几个月。1944年12月,德军步步惨败,前线告急,希特勒光前线的事还顾不过来呢,哪有心思处理克莱斯特这个无名小卒。调查在这个背景下被取消,克莱斯特不仅躲过了处死,还被送到前线作战,成为“7月20日”行动中唯一的生还者。

影视剧剧照

写在最后

虽然此次希特勒侥幸逃生,但是其也一样改变不了纳粹失败的结局。最终也选择吞枪了结了自己,德国也宣布投降。正义的审判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对此你怎么看?看到最后也别忘了点个赞加个关注,主页还有其他精彩内容在等着你。喜欢我们内容的话也别忘了转发评论支持一下啊魏哦。我们下期见

没人能杀死希特勒 所以他只得自杀了

希特勒一生被暗杀多次,但他每次都逃脱了。如果这些暗杀成功的话,希特勒早已死了不下10次。有人统计希特勒一生遭遇大大小小暗杀50次以上,也有人说是28次,莫衷一是。不管是多少次吧,但都反映出一个问题——想杀死希特勒的人还真不少!下面大嘴就选出了几件暗杀希特勒的事件,这些事件要么是比较知名的,要么是比较奇怪、奇葩的。

1、长刀之夜

恩斯特·罗姆是德国纳粹早期高层领导人,是冲锋队的组建者,据说有同性恋倾向。曾谋划刺杀希特勒夺取纳粹党的领导权,后来被识破,反倒是1934年希特勒先发制人制造了“长刀之夜”,控制住了恩斯特·罗姆的冲锋队。据说希特勒的部队去逮捕恩斯特·罗姆时他正跟一个小伙子睡在一张床上。

2、白兰地酒里的定时炸弹

海宁·冯·特莱斯科夫曾多次刺杀希特勒。1943年特莱斯科夫将定时炸弹装在白兰地酒盒子里,佯装成礼物委托希特勒的副官带给希特勒。然而他盼望希特勒被炸死的消息并没有发生,于是特莱斯科夫赶紧派人拿两瓶真酒去“狼穴”把装有炸弹的酒换回来,说是拿错了。后来拿回来一看设置一切都正常啊,原来是因为狼穴温度太低而没有发生爆炸。

3、自杀式袭击

艾克塞尔·冯是德国贵族后裔,他曾经计划刺杀希特勒,而且是自杀式袭击。据说他的想法是把炸弹藏在裤裆里,等希特勒接见时就一把抱住希特勒,然后同归于尽。计划看似很完美,然而他就一直没有跟希特勒见面的机会,毕竟官衔不够高,还没到能与希特勒见面的地位。

4、又一起啤酒馆暴动

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在纳粹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当年希特勒就在这里发动了啤酒馆政变。这里本来应该是希特勒的福地,但1939年11月8日希勒特来到这里发表演讲时却差点被炸的粉身碎骨。刺客格奥尔格·埃尔塞在啤酒馆里放置了炸弹,未曾想希特勒当天却提前离开了,从而捡回一命。其他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此次事件有7人死亡,60多人受伤。刺客格奥尔格·埃尔塞后来也被处死了。

5、逗比刺客的逗比结局

1929年一名不满希特勒的党卫军士兵计划在希特勒演讲时炸死他。演讲开始前这名士兵进卫生间准备炸弹,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卫生间的锁坏了,他进去洗手间关上门后无论如何就再也打不开了。直到希特勒演讲完这名党卫军士兵也没能打开洗手间的门。

6、武器展上藏杀机

1943年,柏林军械库举办了一个武器展,这个展览上全部是缴获的苏军装备,而且纳粹元首希特勒也要亲临现场。对于作为德国国防军军官的鲁道夫?戈尔斯多夫来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早就想杀死希特勒结束二战了。鲁道夫的计划是在武器展上炸死希特勒,但是由于希特勒到武器展上瞟了一眼便匆忙离开,使得暗杀计划失败了。

7、电影《行动目标希特勒》原型

纳粹陆军上校施陶芬贝格策划的这起刺杀几乎要成功了,这也是希特勒离死亡最近的一次。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将炸弹藏在一个厚厚的皮包内带进了希特勒的会议室,在炸弹将要爆炸时他接机离开。随后,巨大的爆炸发生了,施陶芬贝格看到狼穴里浓烟滚滚便马上离开了。但几个小时后他才得知希特勒并未被炸死,厚厚的桌子救了他一命,只是烧伤了大腿,震坏了耳膜。施陶芬贝格刺杀失败后,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枪决,骨灰被撒在污水沟中。

8、意外刺杀

1939年纳粹闪击波兰后,希特勒亲临波兰犒劳部队。当希特勒在军车上趾高气扬进入华沙城街道时,天上飞下来一个花盆,差点砸死他。有人说是一对波兰夫妻吵架不小心随手扔出了窗外,也有人说吵架是假,其实就是要砸死希特勒,事情败露后才说是吵架不小心失手的。

9、本可以将希特勒消灭在萌芽中的英国士兵

一战期间希特勒还是德国的一名普通士兵。1916年9月28日,在德国第16巴伐利亚预备役团服役的希特勒受伤了,这时一名英国士兵亨利·泰德发现了他,但亨利认为不应该杀死手无寸铁切受伤的人,即使他是敌人。于是亨利放走了希特勒。事隔多年,很多人看到恶魔一般的希特勒时,就会假设如果当时亨利没放走他会怎么样呢。但亨利一直认为他在战场上放走的那个希特勒不是后来的希特勒,后来的希特勒变了,变得疯狂了。

直到最后也没人能杀死希特勒,他死于自杀。

分享历史老照片、探寻神秘诡异事物、关注战争军事武器|【大嘴侃历史】微信号 dazui100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