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人(黄道婆:历史上出身最苦的科学家,演绎从童养媳到纺织女神的传奇)

导读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人文章列表:1、黄道婆:历史上出身最苦的科学家,演绎从童养媳到纺织女神的传奇2、100个历史女性之三:纺织之母,黄道婆3、黄道婆被称为先棉奶奶4、上海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人文章列表: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人(黄道婆:历史上出身最苦的科学家,演绎从童养媳到纺织女神的传奇)

黄道婆:历史上出身最苦的科学家,演绎从童养媳到纺织女神的传奇

黄道婆:技绝天女巧,泽被八荒馥

八十年代集邮业务尚未恢复之时,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四枚的《古代科学家》邮票,前三枚都是8分面值,最后这枚黄道婆却是60分的高值,很是难以收集到。

新票倒是很好收集,有钱就行,而我是收集信销票的,实际使用过,且品相好的黄道婆邮票很难见到,还是有了网络后,方才如愿到手,所以印象很是深刻。

黄道婆可以说的出身最为低下的古代科学家,在我们的所受的教育中,她是童养媳出身,因受家庭暴力而独自漂流到海南,在那里向土著的黎族姐妹学习了纺织技艺,回乡后大力推广,遂使得生产力大为提高,所以,她也被推为“棉祖”,是人们心目中的纺织女神。

她是一位类似于“妈祖”一般的女神,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科技一直不受重视,何况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妇女,正史自然是无一字记载,所有黄道婆的相关文字,统统来自于民间传说,加上后人,尤其是现代人的想象,使得她的名字光耀海内外。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人,出身于松江府乌泥泾的一个贫苦家庭,按现代区域看,是正宗的上海土著,很小即为童养媳,因受残酷的迫害而流落到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她无以为家,寄宿道观,很是悲苦。

那里是以黎族为主要民族的聚集地,在劳动和生活的交往中,她同黎家姐妹那里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在那里一直生活了约30年后回乡,将所学技术传授给家乡的民众,大大提高了传统的纺织技术。

在她的传授和推广下,松江府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尤其是她所创“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技艺,使得“乌泥泾被”名声大噪,远近闻名,大江南北纷纷效仿。

黄道婆大概活了85岁,逝世后,民众曾立祠以纪,纺织业尊她为“始祖”。

尽管黄道婆是布业“始祖”级的存在,但她同妈祖“神”级的存在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黄道婆是很偶尔的情况下才会受到祭拜,是个礼仪上神,而妈祖则是与每个出海人的性命休戚相关,所以,祭拜的概率远不在一个频道。

黄道婆在民国建立前的官方文字上几乎无一字记载,而妈祖虽然也是以民间传说为基础而树立起来的神,但仅宋代,就以官方身份受到祭拜的次数就达二十余次,且次次记录在案,并被附加上其他功能,逐步形成一种信仰。

黄道婆的历史是民国建立后才被人挖掘和整理,并不断被人添加上臆想的成分,是属于“层累地造成的古史”,所以,失真的现象很严重,尽管她的真实是一个断层,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了。

黄道婆第一次被正式介绍给国人认识的时间是在1937年,因为在那一年,在小学生的《国语》课本中,首次出现了她的名字,其中有诗歌写道:

元代有个黄道婆,生长江南黄浦过;

闻知木棉有用处,长途跋涉去福建。

这其中透露的信息是她听说福建那里的棉花生产或制作工艺先进,主动去那里学习,同现代人所说的海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而在海南,没有任何时间上超过民国前的遗存,即使在记忆上的时间段上,也都是近代所受的教育点滴,在当地,如果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是不会有黄道婆记忆的。

我对黄道婆是有着几点疑问的,首先,我觉得这个名字就是后世杜撰出来,因为没有任何人会给自己刚出生的女儿,起这样的一个叫作“婆”字的名字,就如同那写有天下第一长联的孙髯翁一样,谁一出生就起个“大胡子老头”的名字?

这应该是或者自己后来改名,或者原名佚失,后人不知道而根据其生平而补记的名字,而作为女性来说,她是否姓黄都不一定,因为,古时贫家女很难得有本家姓名,即使有,一旦有婆家后,本家姓会也被忽略,如张王氏,赵陈氏的称呼便行了。

至于黄道婆名中的“道”,可以推想出来,是根据她漂流在外住道观而衍生出来的,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她的真实姓名,如果有的话,早已是无从得知了,这只是一个后人根据传说给起的一个识别符号。

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这海南乃是不毛之地,历代是如清时的宁古塔一般,为放逐罪犯之地,如苏东坡,李纲一类被朝廷恨之入骨之人。

要说黄道婆去那里学习技术,这个我是不信的,因为宋元之交时,那里的山民怕距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相去不远,整体生活状况及生产力发展,同内地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怎么可能去那里学习了众多的改良技艺。

再说了,海南并不是一个产棉地区,而那些黎族同胞们连温暖都难以满足,就如同我们当时在山区下乡时,那仅有的一点山地,首选的是种玉米,红薯这类能填饱肚子的作物,至于种油菜或棉花这些,想也是不要想的。

黄道婆名声真正响亮之时,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她是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深的群体代表,又是妇女反抗和觉醒的先驱,并进而为迎合“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命题,将她升格为“作为妇女解放”和“造福人民”的领头人。

首先,我相信黄道婆是确有其人的,她是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一样,来自社会最底层,他们凭着对技艺的改进,而将各自领域的技术提高到一个划时代的层面上,从而造福于民生万众,也失去了社会的进步。

基于此,我们后人对于这些对民族、对人类有着杰出贡献之人,必须有一种崇敬感,但是,我很是反对胡编乱造,猜测臆想,叠加进太多的功利以迎合时代。

黄道婆,历史上其实就是给我们留下了这三个字的名字,其他所有的故事,如果说是空穴来风有些过分的话,至少是缺乏史料依据的,;因为,现在所有的论据时间,不会超过民国以前。

从极少的民间传说,转化为史学大家的定论,再后来便进入教科书,继而转为国家记忆,这其实是一种不严谨的科学态度,而后来在黄道婆身上承载的许多使命,比如类似“民族交流使者”等等,更是显得可笑。

更有甚者,为渲染阶级斗争这一长期的主题,黄道婆还被塑造为在海南的日子里,同部落头人进行斗争的英雄,这个就让人更加的匪夷所思了。

随着海南建省,为树立品牌,扩展旅游资源,现在的黄道婆又被认证为从小生活在海南的黎族人,是后来才随着丈夫去的松江;而又有一种说法是,她本身就是生活在海南的汉人,在同当地的恶霸斗争后,才去了内地生活等等。

雾里看花,一切皆朦胧中,其实,围绕黄道婆身上的,以前是政治需要,现在是商业价值,用一句流传极广的话来说就是“历史是个可以任人打扮小姑娘。”

其实我觉得,如果更准确的话,黄道婆现象证明的是史学界的一句名言,即“重要的不是历史书写的时代,而是书写历史的时代。”

100个历史女性之三:纺织之母,黄道婆

在别人都在发力往上生长的时候,我一直在晋江上潜水,看各种宅斗和宫斗的小说。《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还有最近上映的《锦心似玉》,当初我都是追作者的日更读完的。

但凡看过的小说,我都会执拗地不去看电视剧,我担心电视剧会破坏文字在我心目中的美感。公平地讲,有一些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之后效果比小说要好。

但我愿意在自己的地盘上有一些自己的小癖好,这是对生命中许多事情身不由己的小小的抗议。

看这些小说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权贵之家的中衣或者睡衣都是由松江棉布制成的。

那么松江棉布为什么这么出名呢?

我们不得不提到我们本文的主人公被称为中国纺织之母的黄道婆。

不堪婆家凌辱逃出升天

大概在770年前的上海松江附近的乌泥泾小镇上有一个童养媳,人称黄小姑,从小就被卖到了婆家。一年到头干不完的活,遭不完的罪,一刻都不得歇息。就算这样劳碌,婆婆还是嫌她吃饭浪费粮食。尤其是冬天,十根指头经常冻得生疮。

随着黄小姑一天天长大,婆婆又动了把黄小姑卖掉换钱的心思,正好遇上朝廷招官妓,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婆婆与地保商量的时候,恰巧被邻居听到了,偷偷地指点黄小姑,早做打算。

黄小姑被逼无奈,来到了春申江边(也就是现在的黄浦江),可是江边并没有摆渡船,看看滚滚的江水,黄小姑整个人急得六神无主。当她恨不得要跳江的时候,一艘过路的客船来了,载着她到了江对岸。

因着无处可去, 黄小姑只好投靠到附近的道院:天宫院。自此世上没了黄小姑,多了一个道姑:黄道姑。皇道姑在天宫院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很快乐。只是偶尔撇到江对岸的乌尼泾时,心里还是会感到恐慌,万一要给婆家晓得她在这里,不仅要连累到天宫院,自己肯定也没有好果子吃。想到这里,远走高飞的念头自此就在黄道姑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宋朝的海南岛飞速成长

今天的海南风光旖旎,是休假的好去处。但历史上的海南岛一直都是不毛之地,自从汉朝就把海南岛纳入了中国版图,由于距离太远,并且居民大多都是少数民族,中原地区一直自己都自顾不暇,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对海南进行开发,而是把这作为犯人的流放之地。

随着宋朝政权从东京汴梁南移,对海南的开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在军事制度上,宋朝在海南实行步军制,招募内陆的勇壮之士和无赖罪犯到海南岛,执行“宁海” (对外的军事防备)和“清化”(防备黎人反抗)两大任务。

在人员上,这里除了本地的汉民和黎族;还有大量从两广地区移民而来,以船为生的疍民;许多在内陆活不下去出来讨口粮的难民,或者犯了人命官司逃亡出来的罪犯;当然也不乏像苏东坡这样被贬谪过来的官员。因为开放港口,来往经商的船只经常停泊在这里,也会有一些商人在这里落户安家。

到了黄道婆时的南宋末年,到处狼烟四起,战火纷飞。而蒙古军队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中原大地,山河早已破碎不堪。而曾经较为富庶的江南之地更是成了蒙古军队横征暴虐搜刮财富的地方,使得江南一带成了“十室九空,破败如寺,人敝凋零”的荒凉景象。许多人都选择背井离乡,逃往外地,只是为了活下来,有口饭吃。1

宋朝的宗教尤其是道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几乎北宋所有的皇帝都对道教青睐有加,专门拨款修建名山宫观,整理道书,减免赋税。海南岛也不例外,道教、佛教和当地的信仰都可以和平共生,从而促进了海南的文化与经济繁荣。

在北宋,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公办学校,由郡守亲自讲授五经,还拨出官田来供养学子读书。学校最多时达到15所之多。

这些措施使得的海南岛进入了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期。

背井离乡奔赴海南

咱们继续回来说黄道姑的事儿。一天天宫院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年纪在40岁左右。没过多久,师傅就把众人叫在一起拜见新来的师伯。原来这位师伯是从海南的崖州回来探亲。

这位也是一个伶牙俐齿的人,把海南描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在那里大部分都是外来的,基本上都是无根的草,没有你欺压我,我欺压你的恶习。只要你本分勤劳都可以活得很自在。唯一的缺点就是背井离乡罢了。

黄道姑听了师伯的话,于是就动了心思。这样就可以永久摆脱婆家追来的阴影,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

当她把这个想法跟师傅与师伯说了之后,也得到她们的同意。

挑了一个黄道吉日,黄道姑就跟着师伯乘船出海,踏上了去往4000里外的崖州之路。

这一走,黄道姑不知道自己能否安全到达目的地,这一走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再回来了。

我这辈子好像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所有走过的路在出发前已经知道大抵是什么样子。

而皇道姑走的这条路充满了无限的危险和机遇。

著名自媒体人老喻曾说过:人生其实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黄道姑走的这条路,大概率是连崖州都到不了就死在船上,大概率是到了崖州也有可能因为水土不服死掉,大概率是在崖州因为弱肉强食、因为社会治安混乱而丧身。

但皇道姑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因为她的人生没有选择,眼前有一根救命稻草就只能紧紧地抓住。今天只考虑今天的事情,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

许多人不能成事,也是因为还有退路,做不到孤注一掷和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搞到一事无成。

所以才有了王健林那句:“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才有脱不花那句:“就是胆子大了一些。”

如鱼得水四十载,突如黄粱一梦

黄道姑历尽千辛万苦跟师伯到达了崖州。她以道观为家。跟当地黎族、汉民、疍民都打交道。皇道姑以她的真诚、热情和勤劳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

跟汉族人一起推广占城稻,与疍民交换海鲜、跟黎族人一起种棉、摘棉,并且见识了从海外传播来的轧棉技术和黎族当地的纺纱、染色、织布等一系列的纺织工艺。黎族人织出的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让黄道婆爱不释手。

于是她沉下心来,虚心向当地人请教,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向姐妹们学习。很快,黄道姑的纺纱技术越来越好,已经可以与当地的高手媲美了。

在这期间她还收获了爱情,嫁给了宋五哥。大家都亲昵地称黄道姑为宋五嫂。两个人的生活幸福美满。

不幸的是宋五哥生病死了。于是黄道姑仍旧搬回道观居住。

黄道姑来崖州的时候还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娘,春去秋来,岁月如梭。一转眼,将近四十年过去了。

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有时间的话,回家乡去看看。落叶归根,是人内心中永远忘不掉的渴望。尤其是自己平平安安度过半生的时候,家乡的一切都像是加了滤镜一样,在心中剩下的只是美好。在心中唯一魂牵梦绕的事情就是回到家乡。

当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的时候,黄道姑决定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登上回家乡的海船,又来了一次2000多公里的跨海之行。

开天辟地

黄道姑在公元1297年左右回到上海松江的乌尼泾,这里已经改天换地。这不再是宋朝的天下,而是蒙古人铁骑之下的江淮行省扬州路。松江附近因为海边的开发,棉桑的发展、道面的连作、商业的繁荣,已经成为元朝税收的主要来源。

这里设有上海镇市舶司、两浙运司辖下专管盐业的分司、江南木棉提举司也在这里设有分司、还在上海建造平地船60艘用来把漕粮运至大都。

在松江还设有14处铺递,专门用来传送官府公文。

回来后黄道姑发现乡亲们为了能够交上棉布税,没日没夜地操劳,但离官府要征收的棉布税目标还是遥遥无期。

为了不让家乡的百姓再受苦,黄道姑就思考着如何把自己在崖州学到的技术分享给大家。

第一件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去除棉籽。之前去除棉籽只能用手抠或者撕,这是整个工序里最浪费时间的。

黄道姑按照记忆把崖州的轧棉机画了出来,让木匠按照图加工。几天后一部木制手摇轧棉车已经做好,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功效既高,剥得又干净,又省力。

自此黄道姑一发不可收拾。把把原来一尺来长的弹棉花的竹弓,改成四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把原来一只锭子的手摇纺纱车,改制成为三只锭子的脚踏纺纱车。经过多次试验,又从三锭加到五锭。

工具改进后,黄道婆又在织布技术上加以改进,结果织出了“错纱”、“配色”、“提花”等五光十色的棉布和“乌泥泾被”,很快就传遍了松江一带。人们到处唱起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泽被后世

黄道姑改进纺织技术,造福了一方百姓。在黄道婆的悉心传授下,松江布成为质地优良,花饰灿美,远近闻名的畅销品。从事棉纺织业的人口激增,松江府新兴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如是记录她,《南村辍耕录》载:元初“有一妪,名道婆者,自崖州来”,向人们传授“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此外,她还带来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技法,使织成的“被褥带 ”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传,竞相制造,转货他郡”。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赞道:“布自黄婆首教之,先棉奉祀礼不宜。枕衾 新机织,巧样团花与折枝。”

到了明朝,松江府的棉花种植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大半土地都种植棉花。同时,棉纺织生产也成为松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各乡镇几乎家家都投入了纺织活动。其时“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松江人日以继夜地从事棉纺织业,许多家庭是白天抱着纺好的纱或织好的棉布到街头去出售,再买回棉花或棉纱,晚上在家挑灯开夜工纺纱或织布。

《茸城竹枝词》赞道:“关山东去复山西,棉布松江尺阔齐。似比蚕桑衣被广,空梭停织唱头鸡。”

在织布的大军中,除了妇女,还有男子参与,《谷水旧闻》中记道:明朝万历年间,住在华亭县十五保的陈守贞,人称孝子,他“孑身事母,手自纺织,所织布独精洁。”远近闻名,称为“陈孝子布”。

有些达官贵人的夫人,在家庭遭变故,或衰败后,也能亲自织布,以此养家。如曾任侍郎衔总督两广的沈犹龙在松江抗清起义失败后,他的“封二品”,坐过八抬大轿的夫人,其时也“以纺织为业,自持于市卖之”。

被后世传颂

1330年,黄道婆死后,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

从史料上查到,上海地区与黄道婆有关的祠、庙、堂、楼有十多处。

平平淡淡与轰轰烈烈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平平淡淡的,只有极少数人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

我们读书往往关注的是人物站在聚光灯下的荣光,却看不到他们默默耕耘时的朴素与寂寞。

许多人物之所以能做出事情,是因为有一颗不功利的人。就像黄道姑她的初衷应该是很简单:就是不想家乡的父老因为交不上棉布税而受到官府的欺凌。

她肯定没有抱着因此发财的功利目的。

她的贡献除了解决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存问题,还加速了中国棉纺织行业的规模生产,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就出现了。

站在黄道姑的角度,她会说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也只是把我知道的跟大家分享了而已。

当我每每表面上执着于所谓生活的意义,其实背后是放不下世俗的名利。这时我经常想到黄道姑的故事:生活就是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正如黄永玉老先生说的一段话:过日子就是平平常常,有时候有意思,有时候很没意思,不要一天到晚地寻找意义。

1:历史上的女人:离家出走的古代女科学家黄婆婆 【作者简介】蒲荻,女,文章散见于内刊和当地报刊。著有长篇小说《裂变盛开》。

黄道婆被称为先棉奶奶

中国古代主要的服装面料是葛布、麻布和丝绸,且技术发达。后来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现有的面料不太容易满足日益增长的服装需求,所以急需开发新的面料,尤其是唐宋时期,中国的人口增加的更快,人们对新面料的开发迫在眉睫。宋朝时期,棉花进入中国,由于早期没有棉花纺织的经验,技术水平不高,导致棉花纺织得很粗或被用作填充物,而到了元朝棉花的纺织技术有了转机,黄道婆把我们中国的棉纺织技术提高了很多。

黄道婆是上海人,从小被当作童养媳带到了婆家,因不堪忍受婆家的迫害,一个人就逃到了海南岛,跟当地的黎族姐妹学习棉纺织技术,历经艰难,三十年后回归故里,她把三十年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当地人,因为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黄道婆教会了很多人棉纺织技术,为改进中国的棉纺织技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的哪些技术呢?第一是擀棉花,就是如何把棉花和棉籽分离;第二是弹棉花,把之前用的小弓改成大弓,提升了弹棉花的效率;除此之外还改进了纺棉花和织棉布的技术,她织布的技术非常高明,织出的布叫粲然若写,织出的花纹就仿佛是画上去的一样非常漂亮。黄道婆无私地传授着先进的棉纺织技术,这也给上海的棉纺织奠定了非常雄厚的基础,影响了上海的纺织行业几百年之久。后来大伙儿就修祠堂纪念她,称她为“先棉奶奶”。

注:本系列文章属于学习笔记,不到之处请纠正。内容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上海陆家嘴因他得名,嘉靖帝曾称赞他是先代名臣

尽管如今的上海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但它在我国古代却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与存在感。相比于西安、洛阳、北京等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上海的前身松江府直到元朝才因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清道光年间,地处长江口的上海因《南京条约》而开埠,并逐渐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贸易中心。

提及上海本土的历史文化名人,除了上文提到的黄道婆之外,或许很多人还知道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内阁首辅徐阶、抗清将领夏完淳等。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上海的两个重要地标都是因历史人物而得名:一个是因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而得名的徐家汇,另一个则是因文学家陆深得名的陆家嘴。作为古代最著名的上海人之一,陆深曾被嘉靖帝称赞为“先代名臣”,在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陆深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具体来说就是如今陆家嘴所在的位置。陆深的祖辈世代居住在松江府华亭县,也就是今上海市松江区一带。后来,陆深的曾祖父陆德衡入赘到了位于浦东的一户章姓人家,浦东陆氏由此发端。根据地方志记载,陆深自幼聪慧过人,年少时还与“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祯卿关系友善。

弘治十四年(1501),陆深参加应天府乡试并考中头名,也就是所谓的“解元”。四年后,不到而立之年的陆深考中进士,且名列二甲第一名,随后被选为庶吉士,在翰林院中担任编修。不巧的是,就在陆深高中进士的同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年仅三十六岁的明孝宗朱佑樘驾崩,太子朱厚照继位,是为明武宗。

登上皇位时只有十五岁的朱厚照自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只是个贪玩孩子的他将大权交给了自己颇为信任的宦官刘瑾等人,随后便专心玩乐。刘瑾掌权后独断专行、作威作福,引来了朝中众多官员的不满,其中自然也包括翰林院。由于不满翰林院总是违抗自己,刘瑾干脆将院中官员悉数外派,打算图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因为刘瑾排除异己的行为,陆深被外派为南京主事,直到正德五年(1510)刘瑾遭凌迟处死,他才得以官复原职。此后陆深先后被封为国子司业、祭酒,还曾担任经筵讲官,为明武宗讲授经史。在国子监供职期间,陆深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日后官拜内阁首辅的夏言。

刘瑾虽死,陆深的仕途却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由于同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桂萼意见不合,他被贬为了福建延平府同知。这之后陆深先后担任过山西、浙江提学副使,后又被派到四川任左布政使。在四川,他平定少数民族叛乱有功,被嘉靖帝赏赐金币。嘉靖十六年(1537),陆深被召回朝廷出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

两年后,嘉靖帝自北京出发,南巡至自己曾经的封地承天府,陆深不但奉命随行左右,还得以执掌行在翰林院印。不仅如此,嘉靖帝还亲自提笔删去陆深官名中的“侍读”二字,加封其为詹事府詹事。嘉靖十九年(1540),陆深辞官回乡,他在黄浦江东岸修建楼阁隐居下来,专心于书画、著述、藏书三大爱好。

作为优秀的书法家,陆深主要仿效唐代书法家李邕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与此同时其作品又存在浓厚的个人特色。夏言曾盛赞陆深的书法道:“文裕书法妙逼钟、王、比之赵雪松而遒劲过之。”如今,他的代表作品《瑞麦赋》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可见其水平之高。

著述方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评价陆深的作品道:“今观其集,虽篇章繁富,而大抵根柢学问,切近时理,非徒斗靡夸多……独以和平典雅为宗,毅然不失其故步,抑亦可谓有守者矣。”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创作的《史通》是我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陆深在此基础上编撰《史通会要》,成为明代史学批评著作中的杰作。

而在藏书方面,陆深喜爱收藏各种书籍,编撰有《江东藏书目录》。按照其好友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的说法,陆深的藏书数量达到了数万卷之多。其实不仅陆深,陆深的祖父、父亲都有藏书的爱好,因此藏书可谓陆家代代相传的趣味。

嘉靖二十三年(1544),陆深在家中去世,朝廷追赠礼部右侍郎,赐谥文裕。随后,此时已经官居内阁首辅的夏言亲自为昔日恩师题写墓志铭,后来陆深之妻的墓志铭则是由同为上海人的内阁首辅徐阶撰写。尽管如今知名度不高,但陆深将自己的名字永远烙印在了故乡的土地,并以“陆家嘴”之名不断传承下去,供后人纪念。

此女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子孙受其影响,个个均为忠义之士

提起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花木兰、佘太君、穆桂英、梁红玉。

非常遗憾,上述这几个要么纯属演义小说虚构,要么就是戏曲证书故意夸大其事迹,事实上乏善可陈。

的确,受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影响,中国人向来主张“男主外、女和内”,行军打仗是男人的事,女人负责洒扫庭院、烧火做饭、缝衣织布。

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女人的脚还被包裹起来,美其名曰:三寸金莲。

这样一对三寸金莲,连走路都困难,还谈什么巾帼英雄?!

不过,世事无绝对。

中国汉族女子追求三寸金莲,其他少数民族可不知道三寸金莲是什么。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还是出现了不少巾帼英雄。

比如南北朝末期的冼夫人、明中叶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明末被封侯拜相的秦良玉等等。

这里着重说说冼夫人。

冼夫人,名英,广东高凉人氏(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

在岭南,冼氏是大族,冼英的父亲是拥有十几万户的部族首领,跨据广东粤西一带山区。

冼夫人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多次部族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稍长更得异人传授武艺及韬略,不但能够挽弓执刀与敌人拼斗,而且深谙行军布阵之法,因此。深得同族的器重和信赖,甚至海南儋耳诸部落民族也望风归附。

南梁罗州(今化州境内)刺史冯业,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同时也欣赏冼英的才识,降尊纤贵地为儿子冯宝向尚系蛮族的冼氏求亲。

冯宝也是少年英雄,新任高凉郡太守。

冼氏部族自然喜出望外,于是,冼英便是成了太守夫人。

冼英见识不凡,成为太守夫人后,便向梁武帝萧衍力陈在海南设置州府的重要性,使从汉元帝时算起已有六百多年孤悬海外的海南岛重新回到大陆怀抱,划归中央政权的统治。

为了加强两岸三地的合作,冼夫人又专程从岭南远赴海南,像黄道婆一样传播中原文化和各种生产技术,改变海南现有的落后闭塞局面。

公元51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策应侯景谋反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封“保护侯夫人”;

公元558年,岭南大乱,冼夫人劝服百越,平定了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乱,陈朝政府为了鼓励她,封她为“石龙郡太夫人”;

公元589年,隋灭陈,岭南的州郡一致推举冼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劝她割地为王,自成一国。而隋大军到了岭南边境,慑于冼太夫人的雌虎之威,也只是徘徊张望,不敢轻举妄动,这种情况下,冼太夫人完全可以搞分裂,闹独立。

可是,冼太夫人却能看清形势,顺应历史潮流,毅然归皈大隋。

杨坚感其忠义,册封她为“宋康郡夫人”;

公元590年,冼夫人以七十古稀的高龄出征,平定了广州番禺王仲宣的叛乱,全面安定了岭南地区,杨坚震惊万分,册封她为“谯国夫人”,授六州兵马权。

冼夫人生逢乱世,历经梁、陈、隋三朝近八十年,活动范围覆盖南越十余州,始终能以全局为出发点,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奋斗,说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毫不为过。

冼夫人的儿子冯仆、孙子冯盎受其政治思想影响,都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事业作贡献。

大唐开国,冯盎举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降唐,任高州总管,封耿国公。

当时,有部下对冯盎说:“唐室现在才初定中原,所谓天高皇帝远,根本没有能力控制咱们,现在咱们已坐拥二十多个州郡,地盘比当年的南越武帝赵佗的南越国大多了,咱们也可以自称南越王了。”

冯盎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冯家定居广州五代,富贵极盛,但我禀承家风遗训,遵奉中原正朔,怎么敢效仿赵佗偏安一隅称王称霸而使先人蒙羞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