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行会3秘籍(中世纪时代的欧洲:它毁灭了罗马的辉煌,又孕育了近代文明)

导读 行会2威尼斯秘籍文章列表:1、中世纪时代的欧洲:它毁灭了罗马的辉煌,又孕育了近代文明2、美醉您收到一份比利时尿尿小孩的旅行邀请,速来!3、痴迷于透视的怪才画家乌切洛4

行会2威尼斯秘籍文章列表:

行会3秘籍(中世纪时代的欧洲:它毁灭了罗马的辉煌,又孕育了近代文明)

中世纪时代的欧洲:它毁灭了罗马的辉煌,又孕育了近代文明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间段,是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的1453年,大约将近1000年。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人占据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封建割据、教权至上的局面。由于日耳曼人的社会比希腊罗马更加落后,因此中世纪往往被称为是黑暗的。但实际上,中世纪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黑暗,日耳曼人建立了法兰克帝国不久,欧洲的社会就迅速发展起来。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已经开始酝酿改变世界的近代文明了。

一,封建制度盛行和近代民主制度的萌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小国,如西哥特、法兰克、东哥特、汪达尔、勃艮第、苏维汇、伦巴德、盎格鲁撒克逊等。这些蛮族入侵暂时让西欧的社会倒退了,战乱频繁、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在入侵罗马之前,日耳曼人还停留在氏族社会时代。当他们进入罗马之后,落后的社会和先进的文明发生了巨大的碰撞。这种碰撞加速了日耳曼社会从氏族时代进入国家阶段,加速了王权的形成。但是由于速度太快,也造成日耳曼国家内部血缘色彩、贵族色彩和军事民主色彩严重,统一了中央集权国家还难以形成。7世纪初期,法兰克查理马特进行了改革,从制度上推行了采邑制,规定了各级诸侯和国王的权力和义务,这标志着西欧的封建制度(分封制)正式建立了。

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国力衰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封建制度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四分五裂的局面,让各国陷入了漫长的内斗之中。所谓“因祸得福”,西欧的封建制度反而成为了民主制度萌芽的基础。由于封建贵族势力强盛,他们往往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导致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1215年,英国的贵族逼迫国王约翰签订了《大宪章》,这是英国限制王权的开端。1265年,贵族和市民又组建了议会。从此之后,议会掌握了法律提案权和征税权,并且形成了“王在法下”“王在议会”的传统。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三级会议”。

英国宪政的起源:签订大宪章

在意大利,由于王权几乎没有在这里形成,因此这里总体能够形成一种相对自由、独立的局面。中世纪的意大利出现许多小国,类似于古典时代的希腊。这些小国许多都建立了古典式的民主共和国,如热那亚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米兰公国等。有些共和国的权力掌握在了商人、市民手中,如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市民在1293年发动政变,颁布《正义法规》,设立长老会议作为最高机构,至此市民阶级掌握了政权。这种政体模式便是近代资产阶级掌权的先锋。

佛罗伦萨

从13世纪开始,西欧部分国家开始封建向统一过渡。最早进行了过渡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这里的民族长期和阿拉伯人斗争,最终形成了强大的王权国家。之后,英法两国爆发了“百年战争”,这场战争使得两国封建贵族大量死亡,为王权强大提供了机会。此后,英法两国开始走上了统一了民族国家道路。但西欧的统一王权形成之后,这些国家就开始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在近代社会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欧洲封建制度

另外,中世纪并没有覆盖整个欧洲,古罗马的文明还在东罗马继续传承。在7世纪,是东罗马的查士丁尼时代,他一度收复了地中海周边的土地。他组织人员整理了罗马的法典,最终形成了《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东罗马的辉煌一直持续到十字军东征才宣告衰落。最终到1453年灭亡,此时,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

东罗马帝国的辉煌时代

二,从庄园经济到资本主义

日耳曼人占领西欧后,将落后的氏族公社制度带到这里,和过去的罗马私有制度形成了融合,形成了庄园制经济。庄园制类似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制的土地制度,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公社残余。这种土地制度一般都存在于国家产生的初期。在庄园制度下,农民基本是农奴,人身自由十分有限。另外,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欧洲该时期的经济水平是十分低下的。

庄园经济

但是欧洲毕竟是海洋文明地区,在经历了短暂的萧条后,欧洲的经济又因为商业而兴起。在10—11世纪,欧洲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日耳曼地区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为耕地,农产品的剩余数量开始增多。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复兴,许多城市开始兴起。当时西欧的城市主要有三种,一是服务于地方市场需要的,如英国约克、法国奥尔良等;第二种是生产经营某些专业产品的手工业城市,如佛罗伦萨。第三种是专门从事于海外贸易中转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德国汉堡等。

威尼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城市的兴起,使得贵族将剥削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于是,市民就联合起来反对贵族,有些城市取得了自治权。城市中的从事相同行业的人员还会组建为行业,以试图垄断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等。行会的出现加速了欧洲经济脱离自然经济的轨道,向着商品经济的步伐迈进。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到13世纪,欧洲形成了两大贸易区。一是意大利的地中海贸易区,主要从事东西方的中转贸易。第二是北海贸易区,包括英国、德意志、尼德兰、丹麦等国,这里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活动。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15世纪,英法已经建立国内统一市场。而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地区,也形成了商业同盟,如汉萨同盟,它垄断了波罗的海的贸易。

汉萨同盟

商业的繁荣最终催生了近代化的资本主义运营方式。13世纪,在意大利、尼德兰等地,出现了大量的手工工场,世界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是的尼德兰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毛纺织中心和商品转运中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进步。1346年,意大利出现了世界第一家银行——热那亚银行。随后银行在意大利迅速蔓延开,伦巴地称为银行最普遍的地方;佛罗伦萨的美第奇银行成为当时最大的银行,在欧洲各处都有支行;德意志的富尔杰商行成为中欧最大的银行。这些银行已经基本具备现代银行的兑换、委托、转账、结算、贷款等职能。

手工工场

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反对来又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货币地租取代了劳役地租。13世纪,英国的劳役地租还占据三分之一,然而在14世纪末,劳役地租已经基本被取代。货币地租的推行,使得农村经济和市场紧密联系了起来,甚至农业也被纳入了商品经济。由于毛纺织业异常繁荣,欧洲出现了羊毛价格飞涨的局面。英国贵族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于是将农民赶出了土地,开启了“圈地运动”。这场运动加速了贵族向资产阶级的转化。

三,从天主教的统治到文艺复兴

马克思曾说“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日耳曼征服了西罗马的土地后,就迅速开始罗马化了。首先在宗教上,日耳曼各国都接受了罗马国教——基督教。法兰克国王查理在位期间,全力支持基督教,最终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称为查理大帝。这是日耳曼人宣布继承罗马遗产的标志。

但是在中世纪早期,日耳曼人对罗马文明的继承主要还是体现在宗教方面。后来,罗马教皇的权力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各国的王权。教皇利用各国封建割据的局面来对付各国君主,以驾驭整个西欧。罗马教廷土地占据了西欧的四分之三,他不仅成为了各国统一的障碍,也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因此,欧洲中世纪,教权和王权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

教会控制着欧洲的文化,中世纪早期文化基本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哲学被修道院等机构控制,教会不断镇压异端思想,制造了不少的惨案。但是,教会对欧洲文化的复兴也是有作用的,许多教士建立了图书馆,他们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孜孜不倦抄写希腊罗马时代留下的典籍,对于传承古典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教会的腐败一直存在,而许多教会组织和腐败的斗争也没有停止。10世纪出现的克吕尼修会专心致力于严谨、圣洁的修道生活,最终扩展到了整个西欧,成为当时修会的典范。

巴黎圣母院

教会在传承古典之外,国家也在文化方面做出一些努力。8世纪的查理大帝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他大力推动了教会教育机构的建立,设置了大量的图书馆,兴办学校。虽然这些都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服务,但是也在传授语言文学、逻辑学、修饰学(散文、诗歌)法律、地理、历法、天文、物理、化学、音乐等知识。

从12世纪开始,城市的兴起,刺激了国家对世俗人才的需求。从阿拉伯传入许多古典时代的作品,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西欧的文化氛围就开始活跃了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的教会教育体制开始被打破,出现了大量的世俗性大学。最早的大学是出现在意大利的赛莱诺大学,它此前是一所医学院,专门编译古希腊罗马和阿拉伯的医学巨著。13世纪的欧洲大学如雨后春笋出现,著名的有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1224)、法国蒙皮利埃大学和巴黎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等。到1500年,欧洲的大学已经有了79所。

牛津大学

大学的建立,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世俗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最终,14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著名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并非是突然在欧洲出现的思想火花,它的许多因素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存在。而文艺复兴之所以发生在意大利,和这里保留较多的古典文化遗址有较大的关系。此外,东罗马帝国也一直延续着古典文化。在十字军东征和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大量的文化人物带着大量的古典书籍到达了意大利,加速了文艺复兴的兴起。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文化就已经引领了世界潮流。

结语

欧洲文明,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黑暗时代”。一次是多利亚人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一次是日耳曼人入侵毁灭了罗马文明。两次毁灭都一度造成了欧洲文明的倒退。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前所未有的毁灭,使得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遭到打击,为许多新兴的文明因素产生提供了条件。而在入侵过程中,过去的文化因素也能够一定得到了传承,这就是使得欧洲文明总是能够保持一定传统,也具备一定的活力,而不至于变成一潭绝望的死水。这可能就是欧洲文明能够在世界占据优势的原因吧。

美醉您收到一份比利时尿尿小孩的旅行邀请,速来!

导言

2016年,中国和比利时迎来两国建交45周年。在中国对欧交往史上,比利时享有多个“第一”: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第一个与中国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第一个开通中国游客包机航线。45年来,中比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历久弥新,那么你对比利时了解多少呢?

我向你发出了一份邀请哦!

欢迎你到比利时来!

美食地图

比利时是美!食!王!国!啤酒、巧克力、薯条、海虹都是比利时美食的典型代表。

比利时的美食在欧洲久负盛名,以各式海鲜贝类最著名。其盛产的贻贝,肥大口味佳,在各种的烹调方式中以白酒蒸贝最能品尝其鲜美原味。比利时菜有好多种,在法兰德斯可以捕获到四十多种鱼类。北海灰虾配番茄是一道一直被众多外国人倾慕的法兰德斯特有的美味佳肴。

以白酒熟煮的淡菜,鲜美多汁,薯条炸得恰到好处,还有超过350种的啤酒,其中以lambic及Trappist最著名。

来比利时还一定要品尝法兰德斯式的芦笙、布拉邦得式野鸡、根特的鸡汤、比利的干酪屑和烤苣菜深受人们喜爱。雪维菜炖膳鱼、阿登高地的梅酱兔肉、野味和越橘。

喜欢吃甜品的人可以品尝很多种蛋糕、蛋奶烘饼及具有比利时独特口味的巧克力(约400种),巧克力以杏仁口味为代表。

比利时最著名的是淡菜配薯条。淡菜是一种黑壳的海贝也叫贻贝、青口或海虹,比利时人通常用芹菜葡萄酒清煮,配以油炸的薯条。

比利时的啤酒品种最多,有各种不同的口味值得尝尝。 如果去比利时,下面这些美食可不能错过哦!

奶酪火腿苣荬菜welcome

比起这道经典的比利时菜,奶油芝士焗土豆甚至都要逊色几分。这道菜用苣荬菜制成,每一片都被包裹在火腿片中,淋上贝夏梅尔调味酱,最后覆以融化的奶酪。更棒的是这是一道主菜,而不仅是一道开胃小菜。

贻贝薯条welcome

再没有哪两种食物能比一大碗贻贝和一盘比利时薯条更为相得益彰的了。当你吃完了贻贝,用薯条蘸碗底的白葡萄酒浓汤来享用真是再美妙不过的事情了。

松饼welcome

不同于您在北美吃到的,您在比利时最常见的松饼名叫列日松饼。它比其他松饼材料更丰富,味道更香浓。因为列日松饼是用黄油和奶油混合面团制成,烘焙时还会将大块的珍珠糖融化在面包外皮上。味道简直棒极了!

牛奶香肠welcome

Boudin Blanc是一种以牛奶烹制的白色香肠。它美妙的味道和细腻的肉质不同于那里的任何一种香肠,经常被用于烤制或炒制,并且最好配以土豆泥或是香露苹果。

薯条welcome

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薯条并不是法国人的专利。我们应该感谢比利时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享用土豆的美妙方式。最天然才最美味,你可以在这个国家的任何地方轻松的找到炸薯条的小店,有时甚至是在路边。他们会为您提供最美味的酱料以供佐食,蛋黄酱是永远不会出错的选择哦。

香甜土豆泥welcome

如果您认为土豆泥已经非常不错了,那是因为您还没有尝到stoemp。它会是您吃过的最香甜的土豆,尤其是在胡萝卜和西蒜的增味之下,可以说是土豆泥的升级版。

褐虾welcome

您可不要被这些虾的样子吓到,它们的美味弥补了它们在美学上的缺陷。这种虾也被称为褐虾,生活在北海,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海鲜。他们经常和一种被填塞了沙拉的番茄搭配在一起食用,但也可以不去皮,配以一种很棒的比利时啤酒。

巧克力welcome

巧克力粉丝们,这是属于你们的国度。比利时有超过两千家的巧克力制造商。说真的,仅仅是巧克力就足以成为您计划比利时一游的充分理由了。

啤酒炖牛肉welcome

想想法式红酒炖牛肉,但是比利时人将红酒换成啤酒,想不想来尝一尝!

月桂焦糖饼干welcome

您知道这种饼干时,可能是它们作为一种航空饼干出现的,但是它在比利时人的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五香酥饼是为圣诞盛宴制作的,称得上是宴会上最美丽的作品。它非常适合配上一杯意大利特浓咖啡。

旅游地图

领略比利时的风采,需要一点耐心慢慢走遍,需要一点真心细细品味,那么,每一个地方你都会邂逅惊喜。一起看看比利时6日游攻略~

布鲁塞尔

DAY1

?从中央火车站出发,步行约5分钟就可以到达大广场。这是布鲁塞尔的心脏,市政厅、国王大厦都在这里,众多建筑风格迥异的行会大厦也值得细细欣赏。小于连撒尿雕像也在附近。

?在广场上小憩一下,继续前往圣米歇尔及圣谷都勒大教堂参观。在广场周边有很多博物馆,包括乐器博物馆、皇家美术博物馆和漫画博物馆等等,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

?午饭后可以选择品尝比利时国菜——海虹。之后前往原子塔和拉肯皇室庄园参观(乘坐地铁在 Heysel站下车)。

布鲁塞尔→根特

DAY2

?清晨从布鲁塞尔火车南站出发,乘坐前往滑铁卢镇的列车凭吊滑铁卢古战场。古战场各景点间比较分散,可以作为一次不错的乡村漫步。

?下午参观完返回布鲁塞尔,乘车前往根特。

根特→布鲁日

DAY3

?小城根特,是一个很young很摩登的城市,它几乎汇集了比利时其他城市所有特色:啤酒、美食、古建筑、时尚……简直是一座Mix&Match City。根特人天性乐观又乐于助人,在这儿只需慢慢游走在街道,欣赏中世纪的古老建筑,以及宗教气息浓厚的教堂。走累了,就来包比利时味儿炸薯条,喝杯醇美的樱桃啤酒。宁静而淡雅的生活,让人完全与浮躁隔离。享受够了这样的生活之后,乘车继续北上,前往布鲁日,做一个中世纪的梦。

布鲁日→安特卫普

DAY4

?布鲁日被称为欧洲的“北方威尼斯”,水是这座城市的女神和守护神,房屋依河而建,红砖红瓦以及阶梯状的三角形屋顶使得整个小城如童话一般。因此,乘船游览布鲁日是很好的选择。

?在美丽而娇小的布鲁日,也可以选择步行或是自行车,更好的亲近和品味中世纪风情。小城四周有城墙环绕,城门耸立,有的门边还有风车。从地图上看起来城区状如鹅卵,中心有两个紧邻的广场:布鲁日大市场(Markt)和博格(Burg)广场,邮局和银行都有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路线进行游览。

?傍晚时分乘火车前往安特卫普。

安特卫普→鲁汶

DAY5

?安特卫普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小城,这里有充满中世纪情调的古老建筑,这里有高潮神秘的钻石工艺,这里有享誉世界的绘画艺术,与宗教完美结合,这里还是欧洲第二、世界第四大港口。

?安特卫普比较推荐的景点有安特卫普大广场、圣母大教堂、钻石博物馆,鲁本斯故居等,因为小城不大,因此一天时间可以自由游览。结束游览之后乘车前往比利时之行的最后一站——鲁汶。

鲁汶→布鲁塞尔

DAY6

?鲁汶是一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寻找到中世纪的建筑,又会被年轻人的热情所感染。鲁汶是一座文化气息时分浓厚的古城,始建于1425年的鲁汶大学(全称为“天主教鲁汶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之一,值得一看。

?初次之外,漫步鲁汶街头,也是一种享受。下午或者晚上,玩够之后就乘车返回布鲁塞尔。买一些纪念品,带两盒巧克力,准备返回出发地吧。

比利时全知识

比利时国家标识

首都:布鲁塞尔

国鸟:红隼

国花:虞美人

主要民族:弗拉芒族,瓦隆族

比利时语言

官方法语和荷兰语为主,60%的居民以荷兰语为母语,但大多数居民会讲法语,沿海港口城市则同时流通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和比利时人民饱受战争侵略是有重要关系的。

比利时电压

比利时电源为220V、50Hz,插座为大三相圆脚,需要携带转换插头。

比利时时差

夏令时期比中国慢六个小时,而其余时间则比中国慢七个小时。

比利时最佳旅游时间

比利时最佳的旅行季节应是从春末到秋初这段时间,即每年的5月至9月。夏天是最宜人的旅游季节,可以来这里避暑。由于纬度比较高,夏天的光照时间特别长,有时晚上10点天还很亮。比利时的气候比较温和,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唯一的缺点是经常下雨,特别是夏天,所以,最好随身携带轻便的雨具。

比利时文化

比利时文化中保留着浓郁的日尔曼文化、罗马文化相互交融的印迹,在这一点上,比利时是远胜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比利时文化的发展是同其几世纪以来在欧洲政 治、军事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密不可分的。同时,比利时文化又拥有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比利时近代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也被许多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收藏。

布鲁塞尔皇家莫奈剧院,是欧洲大陆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也是比利时音乐的点睛之作。一年一度的佛兰德斯节也为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同样的良机。同时,比利时拥有座落于Mechelen的钟琴国际高等学院,也因此被誉为世界钟琴之都。

比利时特色美食

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

1995年世界烘焙师大赛冠军比利时人Pierre Marcolini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巧克力品牌。如今它已成为比利时最顶级也是最昂贵的巧克力品牌,从原料到产品都无可挑剔。位于大萨伯隆广场(Grand Sablon)的旗舰店也被称为巧克力爱好者的圣地。

乐器博物馆顶楼餐厅

这家餐厅坐落于乐器博物馆的顶楼,这个博物馆的建筑原来是art nouveau(新艺术)时期的一家百货店。天气好的时候,在它的阳台上吃饭感觉很好,可以在它的阳台上远观布鲁塞尔城。还有它那里每周日中午从10:00-15:00都有29欧的Brunch buffet。

Kasbah餐厅

布鲁塞尔市中心一家摩洛哥风格的餐厅,从装修上就能体现出这一点,尤其是悬挂在天花板据说超过120个的灯笼。当然这家餐厅也不会食客们失望,除了拔群的外表,也有出色的味道。Couscous、Tagines(摩洛哥炖菜)和烤制的肉类都物美价廉。菜单设计可以看出照顾了素食主义者和食肉爱好者的不同需求。

比利时特色购物

皮革制品、首饰、翻毛大衣、女装、焊锡器皿和巧克力是比利时的特产。布鲁塞尔和布吕赫的花边工艺是很著名的。列日为猎枪及水晶品之地。安特卫普称为世界钻石中心。大多数商店18:30或19:00点关门,星期天休息。百货大楼星期五21:00点关门,其它日子20:00点关门。

除35,000以上比利时法郎的首饰及60,000以上比利时法郎的艺术品以外,所有商品都需标价牌。每年有两次打折时间:从1月5日至2月4日,从7月5日至8月4日。

比利时通信

比利时的移动通信公司很多,其中Base和Ortel最适合旅行者,火车站和手机商店比如Base shop可以买到预存话费的Sim卡。Base是接听免费,如果预存5欧元,可以得到20分钟的比利时境内免费话费,超过后每分钟0.25欧元。Ortel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较贵,但是打电话回中国特别便宜,每分钟0.09欧元,此卡也可以在家乐福超市和许多中国超市买到。

比利时内部交通

铁路

在比利时境内各城市之间旅行乘火车是最方便的,各城市与布鲁塞尔都只需1-2个小时车程。国内旅游不需预定车票,票可以买单程或往返的,往返票会比较便宜。

公共交通

在市内可乘公共汽车、电车,象布鲁塞尔、安特卫普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地下铁道,在机场、火车站、饭店前有出租车候客。

汽车租赁

如果有国际驾驶证,租辆车旅行也是不错的办法。比利时的交通规则与中国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异,并且对违章驾驶的处罚相当严格,红灯时车子不可右转弯;乘车人包括坐在后面的乘客都应系安全带。

高速公路速度极限为120公里/小时,其他公路为60或是90公里/小时,如超速行驶,没有警察也难逃脱路边有雷达和自动照相机;司机行驶车辆时,如发现人行横道有人想过马路,就必须停车;酒后驾车会被罚款并拘留15天至6个月。

比利时旅游小贴士

1、比利时是个多雨的国家,所以外出时务必备好伞哦。

2、比利时人不是很热情,所以在餐馆或咖啡店用餐时要很有耐心,这里没有小费习惯,但咖啡馆里服务员会把咖啡与账单一起送上,这时请及时付款,切记不要临走再给钱。

3、当地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哦。

4、比利时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生活悠闲,商店最晚6点就关门了,所以购物要趁早,周六日不开门哦。如遇夜晚急需一些小用品,可以找夜间店和小型便利店。

5、比利时属于欧元区,建议大家准备一个零钱袋,便于存放5欧元以下的硬币。

6、比利时公共交通例如地铁、公交车等一般不查票,但是一旦被查到罚款将非常昂贵,建议大家不要逃票;城际火车一般是要查票的。

7、比利时的厕所是要付费的,0.5欧。

8、当地一些博物馆禁止照相。

比利时旅游特色

比利时虽然国土面积小,但处处皆风景。你可以在布鲁塞尔徜徉艺术的殿堂,可以欣赏钻石闪烁的安特卫普,可以欣赏水样风情的布鲁日和欧洲的鹿港小镇根特。也可以去滑铁卢宁静的田园风光里追忆当年壮烈的景象,到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鲁汶这座大学城里有成百上千的酒吧在为你翘首盼望。在这里,你总会找到自己心仪的地方。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联系方式

地点: 400 Boulevard du Souverain, 1160 Auderghem,Bruxelles。

对外办公时间:星期一至五,9:00-11:30。

电话:0032-(0)26633001(护照、公证认证咨询,每周二、四14:30-16:30)。

传真:0032-(0)27792283。

? 比利时如此美丽,你动心了吗?

内容综合自:“美食日志”、“爱途”、“悦度旅游网”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孙嘉靖、兰亚妮

痴迷于透视的怪才画家乌切洛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奇怪的事,也有奇怪的人,今天就谈一个“怪“人和他的那些“怪”才与“怪”事。

这个人叫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约1397年-1475年)原名叫保罗·迪·多纳,生于佛罗伦萨,父亲多纳·迪·保罗是理发师兼外科医生,母亲名安东尼娅。

乌切洛是一个画家,被誉为是15世纪最具个性的画家之一,在他看来画画的灵魂就是透视。最著名的作品是《圣罗马诺之战》三联画。

图一,乌切洛头像

1、第一怪:称呼和年龄

本来,这位画家是有名有姓的,但被称为“乌切洛”,意大利语中乌切洛是“鸟”的意思,好好的一个人被称为“鸟”你说奇怪不?

瓦萨利的著名巨著《美术家列传》(1550年初版)中说,保罗·迪·多纳之所以被称为保罗·乌切洛是因为他特别喜欢鸟的缘故。(照这个意思喜欢鸟就叫鸟,喜欢狗那就得被称作狗了?)对这一称呼,乌切洛好像没有表现出反感,而是欣然接受。在一些法律文件,甚至在自己的作品中,乌切洛也使用这一称呼。于是,保罗·迪·多纳就成了后人口中的保罗·乌切洛。

乌切洛到底是哪一年出生的,没有确切的文献记录,好像他本人也不是很清楚。一张1427的纳税申报单上面注明他当时三十岁,推算出他出生于1397年。在那个年代,大家对具体的出生年月都不是很上心,记不清也是很正常的。

图二、《隐士生活图》 乌切洛,81 x 111 cm,1460年

第二怪:入了雕刻的门,走了绘画的路

1412年,15岁的乌切洛进入佛罗伦萨吉贝尔蒂(1378-1455年)的工坊里学艺。吉贝尔蒂是当时杰出的雕刻家之一,正在专注于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洗礼堂制作一对壮丽的青铜门扉,这是一项地位极高的工作。

虽然接受了名人的雕刻训练,并有机会接触并参与到地位极高的工作中,但乌切洛没有走雕刻之路,而是走了绘画之路,这是不是有点奇怪。

图三、《圣乔治屠龙记》,乌切洛,62.2 × 38.8 cm,1430年

第三怪:入行和消失的行踪

这里说的入行不是加入绘画行会。1415年,18岁的乌切洛加入了佛罗伦萨医生、药剂商行会。这比较奇怪,因为我想不出绘画雕刻与医生药剂之间有什么关系。难道是画家和医生都需要把物品研磨成粉这个原因吗?有点牵强。

此后的十年,没有乌切洛的实据记录。据说他和马萨乔交往甚密,这点很有可能。首先马萨乔的继父是一名药剂师,而乌切洛是药剂行会的成员,认识马萨乔应该合情合理;再次两人都在佛罗伦萨,抬头不见低头见;最后马萨乔在绘画方面对透视研究的很深入,而乌切洛对透视更是情有独钟,相似之处并非巧合。

有人说乌切洛是马萨乔的学生,传闻是否属实我不清楚。如果是真的,乌切洛为什么没有从事雕刻就比较好理解了,他找到了自己喜欢和热衷的事情——绘画。

图四、《玛丽在神殿里的演讲》乌切洛,335 x 420 cm,1430年

1425到1427年,他接受了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镶嵌装饰工作。

图五、《基督复活》,乌切洛、镶嵌画

1432年初,乌切洛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工作。在1436年他为大教堂创作了大型壁画,描绘的是14世纪为佛罗伦萨而战的英国雇佣军首领约翰·霍克乌德(图六),这是乌切洛有记录的最早的现存作品。

图六、《约翰·霍克伍德爵士葬礼纪念碑》,乌切洛,820 × 514cm,1436年

1443年,他又接手于大教堂的两个重大项目:在西侧内壁上描绘钟表的表盘;为大拱顶的八角形鼓状部分设计并制作三个巨大的彩色玻璃窗。

1445年至1446年,乌切洛到意大利北部的帕多瓦访问,在维塔利尼宅邸入口处画了一系列巨人壁画。

第四怪:婚姻与孩子

1446年,乌切洛回到佛罗伦萨,在圣乔万尼广场建立了自己的工坊。

以后的日子里,乌切洛结婚生子,但什么时候结的婚没有记载。有一点,乌切洛的妻子一定比他小很多,因为,1453年儿子德纳特出生,1456年了女儿安东尼娅来到人世,而乌切洛是1397年出生的。

长子出生时乌切洛已经五十六岁了,长女出生时乌切洛将近六十,大家觉得奇怪吗?中国有位画家75岁时有了最小的孩子,是不是画家和普通人不同呢?

图七、《女士像》

第五怪:狭小工坊里的怪人

乌切洛躲在自己狭小的工坊里,醉心于绘画和透视研究,被人们视为怪人。

瓦萨利的书中记载,在绘制圣米尼亚托教堂回廊壁画时,院长很热心,每餐都给乌切洛吃乳酪。一次还行,两次三次多次之后乌切洛厌腻了乳酪。

由于他性格非常温和腼腆,不好意思回绝,于是,他丢下了工作躲了起来,不让教会的人员找到。有两名修道士碰巧遇到了他,乌切洛不得已说出了不愿回去工作的原因,他说:“如果我再吃过多的乳酪,就会变成浆糊”(一种浆糊是用稀释了的乳酪制成的)。修道士们捧腹大笑,他们向院长讲明了事情原委,以提供富有变化的饮食为条件,让乌切洛返回修道院继续工作。

乌切洛说了:我就是这么怪!

图八、《圣罗马诺之战》之一,乌切洛,182 x 320 cm,1440年

1475年12月10日,乌切洛在医院去世,享年七十八岁,遗体被安葬在圣苏比里特教堂他父亲的墓地。

六:奇怪的绘画方式

乌切洛是“透视法则的探索者”,他让人们记住了透视画法的精妙。

乌切洛每天专心研究在他的绘画中扮演极其重要角色的透视法,每次都工作到很晚。

家人让他休息的时候,他却回答说:“这透视法多么具有魅力啊。”

“透视学是位多么可爱的情人啊! ”

他专注于研究在二度平面中如何表现立体空间及物体的远近关系。他常常彻夜不眠地钻研透视,象数学那样进行繁琐的测量计算。他认真观察人与物在与观者的视线呈不同角度时,应呈现何种状态,并逐个测量透视后缩短的具体数据。

画面的形象需要测量,并且有数据,这点就是放到过去肯定会让人感到怪怪的。

图八、《森林里的狩猎》,乌切洛,73.3 × 177 cm,1470年

瞧瞧《森林里的狩猎》(图八)这幅作品,把保罗·乌切洛注重透视研究,以数的理性严谨、仔细、精确计算人物之间的空间远近关系,以达到在平面上再现可见世界的真实,发挥到了极致。

画面中的人物、树木、动物从前到后层层递进,最后指向并汇聚到画面中心的鹿上。

图九,一点透视图

《森林里的狩猎》这幅画的透视感觉是不是和上面的一点透视(图九)神似呀!

图十、《森林里的狩猎》局部一

但这种理性的透视绘画方式使他画中人物景象有种“摆拍”感,一切似乎都是有意为之。乌切洛精心穿插画中的人、物与景致,使画面节奏紧凑,有秩序。

图十二、《森林里的狩猎》局部二

保罗·乌切洛的作品以独特的方式调和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装饰性的晚期哥特式风格和新的文艺复兴早期风格。

图十三、《森林里的狩猎》局部三

《圣罗马诺之战》

《圣罗马诺之战》(见图十四,请横屏观看)三联大型木板画是乌切洛的晚年作品。这是一场佛罗伦萨击败锡耶纳的小冲突。绘画创作于15世纪50年代,订件者可能是这场冲突中佛罗伦萨军队指挥官的朋友科西莫·迪·美第奇。

图十四、《圣罗马诺之战》,乌切洛,182 x 320 cm,1450年

保罗的本事足以依据透视学的规则,他把所见到的一切——耕过的田地、沟渠和大自然的其他细枝末节——以他干巴巴的、硬邦邦的风格,描绘和缩短得如同真的一模一样。因此,倘若他选取最美的东西,很好地组织在画面中,那么他的画将无与伦比。

——瓦萨利《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

乌切洛惟乐于攻克透视学这个当时无法解决的难题,虽然这些难题能激起人们的想像力。透视是美妙的,但却妨碍了乌切洛对人物的描绘,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人物画得越来越糟。

这是瓦萨利对乌切洛的评价。

图十五、《圣罗马诺之战》局部一

如果一个人顺着性子对一些问题进行过分的研究,虽然可能会发挥他某一方面的才华,但这需要恰到好处的冷静判断,避免钴入牛角尖。否则会使一个人的作品现出矫揉造作,内容枯燥乏味,形象呆滞生硬,技法蹩脚,使观者见之不是赞叹,而是惋惜。

图十六、《圣罗马诺之战》局部三

在这幅画中,乌切洛借这个题材来研究复杂的透视关系。画中人物交战时的前后距离,手中长矛的不同角度,倒在地上的马以及撅起后腿的马等等,他对这一切的表现,都出于一个目的——研究透视。过分追求透视的结果就是:画中各种形象的生动性被忽略了,形象显得生硬,缺乏结构感和真实感。

结束语

乌切洛是一个执着的画家,他潜心研究透视法达到了痴迷的状态,因为这一点,到了晚年,就是家人也认为他是个怪人。乌切洛长寿,但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估计与他的绘画方式有关,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计算、测量和研究,也就减少了真正绘画的时间。但对乌切洛来说,这都没什么,因为:

透视是他绘画的灵魂,是他念念不忘,至死不渝的情人。他的透视研究成果是绘画界宝贵的财富。

欧洲文艺复兴史评述——德国、西班牙与尼德兰的手工业发展与兴衰

引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国从整体上来看虽然是一个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但是在工业领域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西欧先进国家大体相当,某些生产部门,例如采矿业和冶金业甚至超过了当时西欧最发达的国家。

德国的银矿开采业的发达与德国蕴藏丰富的银矿矿藏有着直接的关系。德国的银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蒂罗尔地区,中部的哈茨山,德国与捷克交界的厄尔茨山。德国的银矿开采和冶炼技术在15世纪末 16世纪初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萨克森矿区,矿井深度达200 300米。为了排出矿井中的积水,德国工人发明了马拉抽水泵,这种大功率的抽水泵需要96匹马才可带得动。

图|位于萨克森的选侯宫殿

当时,德国矿工运送矿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绞车直接将矿石从矿井中吊出,这种方法多用于比较浅的矿井中;另一种是分层提运。工人们修建多层的巷道,用接力的方式将矿石层层上提,最后运到地面上。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比较深的矿井。随着矿井的加深,巷道的层次越来越多,最多的达到了13层。

银矿的冶炼比开采难度更大。银的化学特性决定了它在自然界中很少以纯银的形式存在,一般银元素与多种其他元素化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因此,纯银的提炼难度是相当大的。把银矿石提炼成纯银的顺序是比较复杂的。首先,用锤子敲掉银矿石中的杂质,洗去附着在银矿石上的泥土。然后,将银矿石粉碎,过筛,制成矿粉。最后,把矿粉送入炉中进行冶炼,提炼出比较纯的白银。

15世纪中叶以前,德国的银矿冶炼技术沿袭旧的生产方法,用木材做燃料,对银矿进行冶炼。这种方法不仅浪费了大量木材,而且还因为木材燃烧值较低,使得提炼出的白银纯度不够,质量比较低劣。此外,这种旧的炼银方法生产出的白银产量也比较低。1451年,萨克森人芬肯发明了一项新的冶炼技术。他采用化学方法,将白银从银、铜共生的矿石中分离出来。这种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冶金业的发展,使得银与铜的产量大幅度地上升。人们争先恐后开办冶金企业,新的冶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了。

图|用贝壳制成底座为银质的德国酒器

德国的白银生产量是巨大的,当时德国有“白银大国”称号。最高年份可产白银300万盎司。德国的白银产量超过当时欧洲其他任何国家。中世纪“黑死病”的流行曾一度缩减了德国的白银产量,但是,到了1470年德国的白银生产出现了决定性的转折,白银产量大幅度上升。例如,法尔肯施泰因的白银产量在15世纪80年代比70年代增长了一倍半,也就是说10年间这个地区的白银产量增加了150%。德国在宗教改革前夕,白银的产量增长尤为迅速,从1460年至1530年,德国的白银产量增加了5倍之多。

德国的银矿生产在国家的整个经济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这一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1525年5月的颁布一份敕令中阐述得很清楚。敕令写道:“在神圣罗马帝国即德国的土地上,采矿业的规模比基督教世界任何别的地方都大,它是上帝给德国土地的最大的恩惠和利益。所以如此,不仅因为靠它得到和生产巨大的珍宝:大量的金、银、铜、锡、水银、铅、铁和其他金属,其数量与其说每年超过,不如说达到10万古尔登的20倍,而且也在全部德国土地上成千上万的人,老人和小孩,妇女和儿童,仅仅靠同样的开采、生产和冶炼为生。这里,还应补充运送上述金属到各地的大量的其他人员,如在各条道路沿线城乡的马车夫、雇工、市民、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常常靠此为生。”

图|德国教堂

宗教改革前夕,德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在工业中有了相当的发展,其中在采矿业、冶金业、纺织业、印刷业等生产部门发展得比较快,尤其在采矿业和冶金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西欧处于领先地位。15世纪至16世纪,德国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工业中发展迅速,不但出现了大量的分散手工工场,而且还出现了少量的集中手工工场。在采矿业和冶金业中,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拥有当时西欧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数最多的雇佣工人。

对雇佣工人的管理成为当时的资主义手工工场主所要关心的头等大事。德国著名的冶金学专家阿格里科拉(1494-1555)在他所著的巨著《金属论》中,就占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如何强化雇佣劳动的管理,如何对待雇工的种种要求。矿工一般实行计件工资和包工制度。矿主用工资控制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大多数矿山的工人分成三班昼夜不停地工作。

关于16世纪德国的矿工人数问题,由于统计资料的不完整,很难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欧洲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数字。苏联研究德国宗教改革问题的著名历史家斯米林在他的《论德国宗教改革时期经济进展和革命运动的性质》一文中认为在16世纪,德国的采矿业和冶金业中拥有工人约为10万人。另一位研究国中世纪史专家艾蒲什坦在他的《中世纪后期到1848年革命的德国史》一书中认为在16世纪中叶,仅仅在大型的矿山中,就有工人12万之多。

图|矿洞内景

由此可见,16世纪德国直接从事开矿和冶炼的工人就在10万人以上。如果再加上运送矿石的民工和贩卖矿产品的人员,估计16世纪直接和间接从事矿业产销的人员在几十万人之多,这个估计不会太离谱。16世纪,德国的总人口大约为1200万,从中可以计算出德国与矿业生产有关人员占到全国人口的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这在中世纪以农业为主的德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16世纪德国的矿工不但人数众多,而且技术娴熟,当时德国的矿工被认为是西欧最熟练的技术工人。矿工们熟练地使用送风、排水设备,有条不紊地操纵着像巨人一样高大的升降机。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们有着非常细致的生产分工,比如,采掘工、选矿工、洗矿工、运石工、冶炼工、排水工和送风工等等。

德国采矿业与冶金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必然造就一大批新兴的资产阶级分子,使得德国的市民阶级向资产阶级转化,他们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可避免地与顽固坚持封建生产关系的天主教会发生冲突,这一冲突在宗教领域内的反应便是16世纪路德所发起的、影响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宗教改革运动。因而,可以说15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初,德国采矿业和冶金业方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德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的经济基础。这一观点恩格斯在1889年写给考茨基的信中有精辟的阐述。恩格斯指出:“德国的金银开采……使德国在1470-1530年在经济方面处于欧洲的首位,从而使它成为以宗教形式(所谓宗教改革)出现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

图|莱茵河谷

德国的资本主义生产除了在采矿业与冶金业发展迅速外,在纺织业中也有较为明显的发展。当时,德国的呢绒业、丝织业和麻纺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莱茵河流域和德国的南方分布着许多纺织业的手工工场,科隆和奥格斯堡是著名的纺织业中心,其中以科隆的纺织业生产更为有名。科隆不但有发达的纺织业,而且有比较发达的丝织业。科隆所在的威斯特发利亚一带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可月产呢绒几十万匹。15世纪末以来,科隆是德国最大的丝织业生产中心。科隆在当时主要从事丝织品的来料加工业,科隆本地不出产蚕丝,必须从威尼斯等地进口生丝原料,然后进行加工,制成丝绸、丝巾或者编织成精美的浮花锦,远销欧洲各地。

16世纪德国经济的不平衡性和分散性

16世纪,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极大的不平衡性和分散性。当时,德国虽然在采矿、冶金和纺织等部门出现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在其他生产部门中,封建行会势力还十分强大,封建生产关系还比较牢固。而且,16世纪初,德国的大城市一般都分布在边境地区,这些城市的对外贸易超过对内贸易,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经济体系,没有一个城市可以作为工商业的中心。

这种经济的分散性决定了当时德国的政治分裂性,大小诸侯、独立骑士封建割据,形成各种经济利益不同的社会集团,他们对国家的统一漠不关心,这使得16世纪初,当西欧主要的国家,例如英国、法国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时,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之中。这种封建的政治分裂状态又反过来影响德国经济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封建主设立了许许多多的关卡,发行了上千种货币。这种封建割据状态严重地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毫无例外,德国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受到了封建政治分裂状态的阻碍,难以进一步发展。

图|1512年神圣罗马帝国地图

15世纪末至16世纪前半叶,西班牙的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某些工业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厂已经略具雏形。这一时期西班牙手工业与其他工业部门发展迅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列康吉斯达”运动的结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15世纪末,西班牙完成了收复失地的“列康吉斯达”运动,1492年,西班牙攻下了阿拉伯人的最后一个军事据点-格拉纳达,大约有16万阿拉伯人逃离了西班牙,另外有5万多留驻下来的阿拉伯人改信了天主教。至此,西班牙长达几个世纪的反抗外族统治的民族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战争的结束,和平的到来,使得社会生产环境大为改观,安定的社会环境十分有利于手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

第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5世纪末,哥伦布在西班牙王权的资助下,开辟了横穿大西洋抵达美洲大陆的新航路。随后,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地区逐渐转向大西洋沿岸,西班牙地处大西洋沿岸,受益匪浅。再则,西班牙通过新航路,从美洲掠夺了巨额的财富,这对发展工业起了很大的刺激作用。16世纪前半叶,西班牙毛纺织业有了显著的进步,用美利奴羊毛织成的优质呢绒驰名欧洲。塞维利亚城是著名的呢绒制造中心,有毛纺织作坊16,000多家,毛纺工人达到了13万多人。

图|塞维利亚古城

除了毛纺织业外,丝织业也发展迅速,16世纪中叶,托勒多是丝织业的制造中心,有丝织工3万余人,制丝作坊3000多家。此外,造船业、武器制造业、制革业也都发展很快。但是,西班牙工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到16世纪中叶之后,西班牙的工业普遍的衰落了。毛纺织手工工业一落千丈,到16世纪中期,呢绒产量只相当于历史最高产量的20%。同时,丝织业也衰败得十分明显,丝织品只能提供市场需要量的10%。其他工业例如制革业、武器制造业、制糖业也都十分不景气。

手工业和其他工业的衰落,导致了城市经济的衰退,城市人口大量减少,到17世纪托列多城的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二,其他的大城市也普遍减少了大约一半左右的人口。还有难以计数的小城镇从地图上消失了。为什么西班牙在16世纪初经过短暂的经济繁荣之后,从16世纪中叶开始就走向全面的衰退,究其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首先,西班牙封建生产方式非常牢固,封建贵族阶级的特权根深蒂固,这些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发展。西班牙在工业方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在16世纪初有了萌芽状态的发展,但是,相对当时西欧发达国家来说,还是非常弱小的,很容易被强大的封建经济所吞食。西班牙的封建贵族满足于从殖民掠夺中,尤其是从美洲掠夺中所带来的巨额财富,因而,他们对于发展工商业十分感兴趣。因此,他们固守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传统,认为从事工商业活动是不体面的行为。况且,发展工商业所带来的财富远远赶不上直接从殖民地掠夺来得快。

图|腓力二世雕像

16世纪,当西欧先进国家的封建贵族日益衰落时,西班牙的教、俗封建贵族却仍旧十分强大,他们享有许多封建特权,例如,“羊主团”的封建贵族凭借封建国家授予的特权,可以任意侵害农民的利益。这严重地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例如,西班牙封建贵族的最高利益代表者国王腓力二世可以随意宣布国家破产,严重侵害了广大工商业者的经济利益。

西班牙贵族在农业生产中满足于粗放性地运用自然资源和自己占有的地产;在工业中,满足于出卖原料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例如,西班牙盛产优质的美利奴羊毛,但是,西班牙贵族主要将羊毛销往国外,而对利用这种优质羊毛大力发展本国民族工业毫无考虑。再则,西班牙的贵族可以用从殖民地那里掠夺来的大量黄金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奢侈品,因而,对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不感兴趣。

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其次,西班牙君主专制政府的反动经济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15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王室联姻形成统一的王国。王国在城市和小贵族、教会的支持下,摧毁了大封建主封建割据的势力,形成了强大的王权,开始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6世纪后半叶,西班牙专制政府的国库空虚,财政拮据。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尽泽而渔的反动经济政策。其中,对西班牙经济发展打击最大的是交易税。按照这一税收政策,西班牙人在出售一切商品的时候,政府都要征收相当于所交易商品价值的10%商业税,在出售不动产的时候,征收其价值的5%税款。甚至人们把商品从一条大街搬到另一条大街,也要上缴10%的税。这种高额的税收制度严重地扼杀了西班牙工商业的发展。

此外,西班牙专制政府还广泛推行包税制、国内关税制等等。这些税收制度严重地阻碍了西班牙的经济发展。据估算,在这种高额税收政策下,西班牙的某些工业部门丧失了它们所生产的产品价值的一半左右。此外,西班牙专制政府还下令责成每一个从美洲回国的西班牙人,向政府缴纳所带黄金的40%和其余财产的10%,用以充实国库。同时,还责令每一个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者,将他们的矿山、种植园所得收入的20%上缴国库。

西班牙封建专制政府通过各种税收政策,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都被西班牙政府用于非生产性的开支,比如,用来强化封建国家机器和购置宫廷的奢侈消费品。第三,西班牙封建专制王权的战争政策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专制政府无暇顾及工业的发展。

图|奥斯曼土耳其军队

西班牙的封建专制君主热衷于对外扩张战争,连年穷兵黩武,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西班牙为了准备1588年与英国的海上大战,国王腓力二世下令花费巨资组建当时西欧最为强大的“无敌舰队”,这项扩建海军的工程耗资380万杜卡特;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王权为了扑灭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烈火,派遣大量的军队进行镇压,耗资巨大;西班牙封建专制政府介入法国的胡格诺宗教战争,并且与奥斯曼土耳其争夺地中海的霸权,这些也都极大地消耗了国家的经济力量。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得西班牙封建专制政府对国内的工业发展漠不关心,国家不曾采取任何措施鼓励工业发展,对手工工场从未发放过补助金或者垫付款。这与当时西欧发达国家所实行的鼓励工商业发展,对手工工场发放补贴的政策大相径庭。第四,西班牙天主教会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强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16世纪是西欧宗教改革的世纪,西欧的一些主要国家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罗马教廷对本国教会的控制。但是,西班牙恰恰相反,天主教会的势力在国内获得了空前的加强。

西班牙在反对阿拉伯人的长期斗争中,为了驱逐伊斯兰教的势力,而不断强化国民对天主教的信仰,其结果使得西班牙人对天主教的信仰达到了狂热程度。天主教会利用人们的宗教狂热来不断加强自己的统治,并且极力扩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天主教会利用各种手段扩大教会领地,据估算,16世纪至17世纪,西班牙的天主教会占有的地产占全国的土地一半左右。而且,教会地产严禁转让,这就极大地阻碍了资本主义关系对土地领域内的渗透,也就是说,西班牙的二分之一的土地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这使得土地转化为资本的进程受到阻碍。

图|哥伦布正在向西班牙国王与王后展示自己在美洲的丰厚成果

天主教会的富有和强大,使得西班牙大多数人对其羡慕不已,人们纷纷加入神职队伍的行列,据统计,到17世纪中期,西班牙的神甫多达20多万人,修士和修女近100万,这些宗教界人士占了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些人一般来说脱离生产劳动,成为社会寄生阶层。虽然,他们不从事生产,但是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这使得许多西班人纷纷仿效之,放弃世俗界的辛劳生活,而投入教界,其结果对西班牙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此外,西班牙的天主教会还借助宗教裁判所,对国内的社会生产力进行残酷的摧残。宗教裁判所将大批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宣判为“异端分子”,进行迫害,轻则打入牢狱,重则施以火刑。西班牙国王甚至公开宣称他要烧死10万“异端分子”。西班牙的宗教迫害政策使得最少有50万西班牙人逃往外国,导致西班牙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

西班牙从16世纪中叶之后经济急剧走下坡路,与西欧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西班牙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牢固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本来,在中世纪晚期,西班牙通过掠夺殖民地、扩大世界贸易等进行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前景,但是由于上述原因使得西班牙的资本主义生产萌芽被封建生产关系所窒息了。

尼德兰的手工业

1579年,尼德兰北方七省结成乌特勒支同盟,摆脱了西班牙王室的统治,并成立了联省共和国,其中荷兰省在七省中最具有实力。荷兰的商业舰队的运输能力为近代早期世界海上运输之首。荷兰在黄金时代,它的海运吨位比欧洲所有国家加到一起还要多1倍多,直到18世纪初,西欧其他国家在海上运输能力方面还未超过它。除了海上运输业十分发达外,尼德兰的手工业在文艺复兴时期的16世纪也居于欧洲的领先地位,其中毛纺织业、麻纺织业、造船业、捕鱼业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一时期,尼德兰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图|荷兰风光

尼德兰北方的工业生产尤其发达。荷兰和西兰两省是北方的重要工业省份。呢绒工业是尼德兰的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尼德兰有着悠久的生产呢绒制品的传统,毛纺织技术在欧洲首屈一指。16世纪初尼德兰生产的新毛呢——华叽呢物美价廉,深受欧洲各国广大平民百姓的欢迎。在北方,毛纺织资本主义手工工厂随处可见,莱顿和纳尔登是著名的纺织中心。莱顿在16世纪初期,平均每年生产呢绒2万多匹。尼德兰的呢绒远销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了呢绒工业外,尼德兰北方的捕鱼业也十分发达,阿姆斯特丹是重要的捕鱼基地,人们甚至传说这个城市是在青鱼骨头上建立的。每年出海捕鱼的船只多达1000多条。16世纪,该城市的捕鱼收入高达300万盾。捕鱼业的经营方式也有了质的飞跃,商人和企业主集资组成渔业公司,雇佣渔民为其捕鱼。尼德兰南方的工业比北方稍逊一筹,但是,在当时的欧洲来说还是名列前茅的。

南方的工业除了纺织业外,新兴起的工业如:制糖业、制皂业、印刷业和冶金业在16世纪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厂逐渐在各个生产部门取代了封建的手工作坊,行会的势力日益衰落。尼德兰的毛纺织原料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历史上,英国是尼德兰传统的羊毛供应国,但是,到了中世纪晚期由于英国本国的毛纺织业的发展需要,英国政府大大限制了羊毛出品的数量,这使得尼德兰的毛纺织业一度陷入困境,后来,尼德兰找到了西班牙这个庞大的羊毛输出市场,这使得尼德兰的毛纺织工业又焕发了勃勃生机。莱顿城是尼德兰著名的毛纺织业中心,每年用进口原料生产大批的呢绒制品。

结语

尼德兰的印染业很发达,可以将英国的四分之三的呢绒制品加染或漂白。伴随着尼德兰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强大起来,他们对西班牙宗主国的封建统治越来越不能容忍,他们要求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封建束缚。尼德兰的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西班牙在尼德兰的封建代理人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参考资料:

《欧洲文艺复兴史》

《欧洲通史》

古史研讨系列一:神皇与人皇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很少出现宗教势力大于王权的现象?

帝禹九州图

首先,这个问题是否是真的呢?在先秦有明文记载以来,的确是这样,尤其是自始皇帝登基之后,神皇与人皇,传说与显示融为一身,朕即是天意,代天行事: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会稽刻石》

但种种迹象表面并非一直如此。

众所周知,在历史的演进中,王权,教权以及民权哪个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主导,始终贯穿着历史并塑造了多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并持续影响到了现在,象征着自由人,王,神的相互关系。民权诸如中世纪的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等商业行会主导的城市;王权诸如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王朝统治,诸如中国;神权诸如教皇,日本的天皇等。

而中国是否一直都是这样呢?从考古发现以及诸多后人的论证来看。在长期的战争和对大自然的开发改造的历史中,中国的教权逐渐让位给世俗王权。再加上不断的战乱兼并,和没有全国统一的与世俗相对立的教权,就逐渐演化成了教权依附王权,王教合一,教附王下的情况。

正是由于王权日益凌驾神权,使通天人的“巫”日益从属附庸于“王”的缘故。而王权和王之所以能够如此,又是由于“巫’的通神人的特质日益直接理性化,成为上古君王、天子某种体制化、道德化的行为和品格。这就是中国上古思想史的最大秘密:“巫”的基本特质通由“巫君合一”、“政教合一”途径,直接理性化而成为中国思想大传统的根本特色。——《说巫史传统》李泽厚

大约时间顺序是这样的:

上古时代,华夏大地上文明部落星罗棋布,满天星斗的发展途中,各自产生了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此时教权统治世俗,巫觋代表的祭司阶层和部族长老共治。后来随着统治势力的扩大和兼并融合战争,军事贵族力量不断增强,私有财产和战争奴隶逐渐增多,在一些早期国家出现巫王分野的现象。随着世俗权力集团崛起,原始崇拜逐渐交流融合,形成早期宗教与早期松散邦盟萌芽。此时正是王国形成时期,约为上古-黄帝时期。以三星堆,红山,陶寺等为代表。

诸多部落由于战争联姻盟约等形成松散联盟,公推出天下共主,统一的共识开始出现。传说中,炎黄部落结盟逐鹿中原胜利,部落崇拜扬升。传说的五帝之一,颛顼将宗教解释权集中收回管理,掌握神权维系自己统治,是所谓“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绝天地通”。

舜时发生对中国上古史具有决定性的大事件——大禹治水,即因“积石峡特大堰塞湖”决堤引发的黄河泛滥而被迫联盟治水。因此需要强大的权力集中和凝结共识,导致出现第一个打破宗教势力囊括天下的世俗集权集团。从此王权出,宗教政权并立而治,天平开始向王权倾斜。详见《尚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义, 黎民敏德。”

夏明神,商明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此时王权教权并盛,著名的商王后妇好就是商国大祭司兼任大将军。后周武革命,其命维新,商王朝与祭司阶层被一并摧毁。文王做易,周公制礼,不大搞鬼神崇拜,把宗教解释权收回王室的周部族统一。将世俗归于礼制,设立藏书和史官制度,剥夺宗教祭司阶层的政务发言权,迫使宗教集团依附王权。至此教权沦为辅助衰落,残存依附于各国祭祀宗社。

春秋战国六百年铁血大争之世,秦一六国,隳宗庙,一文字,同度量,烧天下诗书,以吏为师,六国宗庙不存。秦末,项羽焚咸阳及秦宗庙,残存祭祀阶层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王权进化为皇权,受命于天,号为天子。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最终皇权事实上完全统一思想政治,人皇取代了神皇,成为意识形态和世俗权力的唯一。

教权反而蜕化沦落为民间的巫覡,跳大神,舞傩等等民俗文化。

再后来就是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发展史了,但始终只是依附于人皇皮上的毛,随着统治者的倾向改变而起起落落,随波逐流。比如唐代,道教因皇帝寻祖而起,佛教因武曌而起,宪宗到达高潮,也能因唐武宗灭佛而衰。

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谏迎佛骨表》韩愈

以上就是经过。

其隐藏的另两条线暂不附录,又是长篇大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