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我的前世青年照是什么意思(我的春天,我的前世今生)

导读 我的前世青年照文章列表:1、我的春天,我的前世今生2、于都红色故事: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3、从瞿真人路到瞿溪路:一条马路的前世今生4、伶仃洋已不伶仃5、童年的三毛,生在

我的前世青年照文章列表:

我的前世青年照是什么意思(我的春天,我的前世今生)

我的春天,我的前世今生

我的春天。枕着你的名字。你降临在这个季节。所以我喜欢。喜欢春天。——题记

《春曦》

天幕初白,春光若曦。旭日柔怡的触须自海边伸来,搅醒了我的梦。

一定是你的手,以分花拂柳般的温纯,轻轻抚慰我美梦乍醒的失落与沮丧。

唇角的吻痕,亦然印着那个刻骨铭心的名字,一如梦境中那般的真实与销魂。

不羁的依恋未敢瘦去。悄然凝睇,眼前,是倾城的旖旎,与遥不可及的缱绻。

朝暾煦煦。晨烟袅袅。我与我的思念对饮一盏晨茶。此刻,属于你的那片窗帷,是否萦绕着多情的春曦?

柔曼的晨风。隐秘的思绪。菲菲春雨,与海边的人。你的容颜,渐明渐晰。

碧柳含烟,袅娜娇羞。只怯怯地一低头,满目的荒芜,便染上了一晨翠色。

溪流涓涓,那首古老的歌谣自泉边传来,叮咚作响,一不小心,就敲乱了季节的遐想。

季节的秘密,躲在渐醒的春曦腋下,像极了我此刻的心事,徒劳地掩饰着那昭然若揭的渴盼。

晨起的燕雀竞相鸣啼。怡恬的晨色,砰然的心跳,唱出一曲醉透的浪漫。

《春霞》

夕阳西下。落霞阑珊。群山如黛。岚风带着馨暖的春意,于天边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

是你的怀吗?温柔的让人沉醉。我要写诗给这温柔,要用很多很浪漫的句子。诗笺写满,却,只看到你的名字。

醇烈的酒,骄纵着我的灵犀。落笔,一叠墨染的柔情与春霞争辉,爱与幸福,于笔端轻歌曼舞。

于落霞的扉页上画殷红的云,焚烧的情,便在云端翩跹。看到么?许多的爱,在向你微笑。

攥紧那缕霞丝。我想,她会引我赴我们前世立下的约,让这段尘缘,一季香尽。

那个词句,始终未曾对你说起。三生三世,几番被年轮碾过,却,依旧清晰如昨。

而我的每片诗笺,都印满那个词句的底蕴。就让我,让我采下一缕晚霞,将那段永恒的传说,编织成一个美丽的童话。

掬一捧春霞。将诗笺漂染成绚丽的殷红。依偎在温柔中,让往事,络络成痕。

《春夜》

莹莹渔火,如夜空的倒影。涛声依旧,不厌其烦地演奏着九朵玫瑰的初韵。

嫦娥的裙裾,在我的酒杯里飘荡。捧几滴花瓣上的夜露,放入杯中。和泪,饮下那卓绝的风情。

你的发丝,轻抚着我思念的忧伤。山一重,水一重。我的眸底,幸福弥漫。

撕下一条你窗帷的温柔,将寂静的夜色,串成缠绵的梦颖。

今夜,我用深情的眷恋,络下永恒的印记。让你的名字,长久地,长久地在我的枕边娉婷。

风霜历遍。寒雪消融。

不敢忘记,那些冰筋玉骨的梅花,曾在那些个夜里,含笑待放。

打开窗帷。今夜,已然是梨花胜雪,桃花争妍。

自持妩媚的月光,面对你明丽的容颜,羞愧地逃离。

亲,渔火阑珊处,你,就是我心灵的那盏明灯。

《春月》

繁星点点。我用目光搜寻着你的美。

许久,你的扁舟划过那片彩韵,掀起一串涟漪。

载上我吧,让我安坐于你摇曳的月牙船,回到昨夜的梦境。

守着梦底的渡口。等待拥抱,拥抱你弯弯的腰肢。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风华绝代。满城绰约。

可惜一溪风月,却教踏碎琼瑶。于是,想起盛唐。

想起那些魂牵梦萦的故事。情人怨遥月,竟夕起相思。踉跄的情怀,蹒跚在我梦里,不忍离去。

五百次的回眸,可换来你一瞬的微笑么?

我驻足在月下,好久。等你,说想我......

《我的春天》

我的春天。枕着你的名字。你降临在这个季节。所以我喜欢。喜欢春天。

绿窗春眠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切一切,都因这个季节太美。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此刻,春的殷红,漂染了我所有的梦境。

曾经,模糊了前世的预约。只那刻骨铭心的址,始终如此执着,生生世世,又怎遗忘。

踮起脚尖。凝神守望。是你的手么?依然如那时的温柔,轻轻的,擦干我忧伤的泪。

亲,你听。我在说着春天,我的春天,我们的春天。说得热泪盈眶......

我在等待。等待你走入我的春天。只要你未来,我就愿等成一尊雕像,就在那相约的渡口,沉沉的,沉沉的,醉去....

作者简介:秦豫,原名秦国鹏。1982年生于陕西商洛。系商洛市诗歌学会会员,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商洛日报》《文化艺术报》《词刊》《光明日报》等报刊。

于都红色故事:这些文物的前世今生

于都,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她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她是“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她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她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

长征前夕,八万六千多红军战士在于都休整、补充近半个月,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送走了最后一个青年,贡献了最后一粒口粮,拿出了最后一块银元,捐献了最后一块木板。八万六千多人的大部队从于都出发,于都人民封锁消息,致使敌谍报机关长达半个月之久仍不知红军主力去向,被央视称为“三十万人保守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周恩来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今天,我们就通过于都一些文物的故事,走进那段历史,走进那些令人动容的红色记忆。

一副寿材

于都河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时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面宽600多米,水流深湍,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架设浮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援红军。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都停运,共调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架设浮桥都在傍晚五时后进行。在红军渡河的四天时间里,每到傍晚,有组织的群众纷纷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水送饭,还有的直接参加架桥。红军渡河后,要在次日凌晨六点半前把浮桥拆除,傍晚五时后又要重新架桥。据统计,在于都县60华里的河段上共架设了浮桥l 5次,既保证了红军渡河,又隐蔽了红军的战略转移意图。为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沿河两岸的于都人民把家中所有可用材料都贡献了出来,真正做到了红军需要什么,于都人民就无私奉献什么。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

解放后曾经担任过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

而叶剑英同志为怀念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则体现了革命战友间的真挚情意,再现了一幅真实感人的送别场面。

一艘渔船

1934年10月16日,李明荣的父亲李声仁像往常一样在于都河撒网捕鱼,这时他和另外几个渔民被红军招呼到岸边。红军对他们说:“我们有大批队伍要在晚上渡河,想请你们帮忙。”听说要渡河去打“白狗子”,李声仁等人当即答应下来。

当晚,红军将士分批登上了李声仁等人的二十几条渔船。李明荣记得父亲告诉他,渡河的红军有的背着米袋子,挎着枪,有的还牵着马,但相互并不说话,也不能点灯,于都河上一片漆黑肃静。茫茫夜色中,二十几条渔船穿梭来回,整整一夜李声仁和其他渔民就这样把一船又一船红军将士送到对岸。第三天晚上,李声仁等人又一船接一船地将另一批红军送过河去。

从10月17日到10月21日,四天多时间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人有的走浮桥,有的坐船,就这样渡过了于都河。

一口行军锅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品中,一口锅格外显眼。锅是铜质,圆形,敞口,平底,口沿处铸有两个铜环拉手。

这是一口行军锅,并且带有枪眼。时间追溯到1935年元宵节后的一天。一大早,驻扎在于都县黄麟乡井塘村的中央分局负责人项英把房东钟伦扬叫了起来,说部队要奔赴新的战场了,临走前要把一口行军锅送给他:“老钟,我们这次行军要轻装上阵,这几天给你们家添了不少麻烦,这口锅就当是红军的一份礼物送给你们了。”推让再三,钟伦扬最终收下了这口行军锅。

红军走后,敌人气势汹汹地来了。在他们挨家挨户搜查时,钟伦扬想起那口铜锅正在煮东西,要是被查出来就不好办了。他趁敌人不注意,偷偷溜回家,也顾不上锅热烫人,背上锅就往屋后的大山跑。

“站住!站住!再跑就开枪了!”敌人发现有人往山上跑,举枪“啪”地打了一枪。只听“当”的一声,子弹打在锅上,钟伦扬应声倒地。敌人以为他被打死了,就没有追上去。

幸运的是,子弹穿过锅并没有击中钟伦扬的要害,他只是受了点轻伤。之后,他在洞内躲藏了好几天,始终没将锅的秘密告诉任何人。国民党军撤离后,钟伦扬把被枪打了个洞的锅背回了家,由于无法再使用,他便把这口锅保存起来做纪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钟伦扬去世了,他的儿子钟正予把这口锅交给了于都县博物馆。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中,诉说着至情至性的于都人民舍身护锅的感人故事。

一床被单

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后的1934年12月,以项英、陈毅为领导的中共中央分局转移到了黄麟乡井塘村,项英等中央领导被安排住在村民谢招娣家里。听说红军要在家里落脚,谢招娣十分高兴,一家人一边为项英等人腾房间、打扫卫生,一边忙着帮红军搬东西、安排住所,但她并不知道项英是红军的高级领导。

随后的日子里,谢招娣时不时地送一些黄元米馃、花生、鞋垫等食品和生活物品给红军战士,帮助他们洗衣服、洗被褥。项英的妻子张亮和红军战士们也经常帮助谢招娣犁田、砍柴、劈柴、打扫卫生,长期相处让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都把对方看作是至亲至爱的亲人。

转眼到了1935年春节,革命形势对留守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十分不利,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加紧了“清剿”,红色苏区只剩下于都部分区域,且日益缩小,中央分局决定再次转移。为了轻装上阵,更为了表达对谢招娣一家人的感激之情,张亮在离开井塘的头一天晚上,把随身携带多年的一床绸缎被单送给了谢招娣。

红军走后,谢招娣把这床绸缎被单视为宝贝细心收藏,她决定等红军回来后再交回给红军。不久后,国民党兵来到井塘村搜查,把全村老表赶到晒谷场上,命令老表要把收留的红军伤病员和红军物品统统交出来,否则,一旦查出就格杀勿论。

老表们一声不吭,守口如瓶。于是,国民党兵在井塘村挨家挨户地搜查,幸亏老表事先把红军伤员和赠送的东西藏到了深山的岩洞里,敌人在全村翻了个底朝天也一无所获。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谢招娣一直珍藏着这床珍贵的绸缎被单,去世前她把它交给家属钟正予,叮嘱他一定要好好保管。2004年,于都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期间,钟正予主动把它捐献给了县博物馆,那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广为人知。

这被单珍贵,它代表着当时苏区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深情,代表着苏区百姓拥红护红的赤诚之心。

从瞿真人路到瞿溪路:一条马路的前世今生

道路是城市肌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主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那么大街小巷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共同维持着城市安全、高效、顺畅运行。作为一座具有730年建城史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道路不仅仅供通行之用,背后还深藏着故事与历史。瞿溪路位于上海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在上海大大小小的马路中,非常普通,并不起眼,但背后也有非同寻常的过往,充满人文气息。

瞿真人庙与瞿真人路

瞿溪路原名瞿真人路,得名于此地的瞿真人庙,是条因庙而修、因庙得名的马路。太平军曾长期盘踞江南,被湘军扑灭以后,许多湖南人旅居上海。为更好地联络、团结旅沪同乡,光绪十二年(1886),在湘籍上海道台聂缉椝的主持下,旅沪湘人于斜桥南面修建湖南会馆。光绪十九年(1893),湖南会馆又购进会馆南面的土地建了一个“瞿真人庙”,由会馆董事会管理。当时庙址共占地5.6亩,黄色围墙,三扇大门,内有楼台、大殿、东西花楼。据民国《上海县志》记载,瞿真人庙“在斜桥南迤西十五图,前清光绪十九年旅沪湘人集资建为祀神集会之所,盖庙而兼会馆者”。正是由于瞿真人庙为湘人集资修建,并且是由湖南会馆所管理,因此该庙“名虽为庙,实则为同乡公益会集之所”。

现在供奉瞿真人的上海白云观

瞿真人庙供奉的瞿真人为湖南人信仰的道教神仙,相传为旅沪湖南人的保护神。现白云观药王殿中瞿真人铭牌介绍:殿右祀瞿真人,号飧苓,湖南长沙人,本为军医,常济世悯人,活人无数,殁后奉为真人。据光绪《湖南通志》记述:“瞿真人,名飧苓,万历时人,年七岁出家古善山寺,后修真集龙。国朝顺治八年(1651)七月,集薪白沙河边沐浴自焚。是年八月,土人肖像祀之,祈祷辄应。同治六年(1867)敕封溥护真人,后又于光绪十二年(1887)加封昭应。”自此瞿真人的信仰在上海南市扎根,瞿真人这个名词也进入上海社会,并反映在道路建设中。

转引自《城市地域信仰的形成及转型——以近代上海瞿真人信仰研究为例》陈云霞

湖南会馆与瞿真人庙位于局门路与新桥路(今蒙自路)之间,最初并无专门道路进出。民国三年(1914)湖南会馆主持在庙前开辟一条东西向的小路,“这条路就叫瞿真人庙路,后来嫌名字太长就简化为瞿真人路了”。直到1923年的《上海指南》中还可以看到该路被称作瞿真人庙路。

从瞿真人庙路到瞿真人路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瞿真人路的修建不属于政府层面的市政建设,而是民间行为,但在瞿真人路修建之后的维护和继续建设却属于上海市政府的工作。1917年市政建设时规划瞿真人路宽30尺,系煤屑铺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加快市政建设提出了所谓“大上海计划”,其中沪南区道路系统东西路线规划中计划将瞿真人路旧路延长。在瞿真人路沿线住户与商户的不断请求下,上海市工务局在1928年12月6日的第108次技术会议上,提议瞿真人路应重新修建水泥沟管及铺设煤屑路面。到翌年1月17日,上海市工务局正式宣布:“瞿真人路自伯特利医院起至局门路止,尚未铺筑路面、排设沟管,经各方请求再经审查决定修筑,所有经费由三月份工程费内开支。”

瞿真人路路宽展示图

1929年,根据《上海市工务局业务报告》第二编的道路规划中,瞿真人路宽12.5公尺,东至2号新路,西至63号新路,除原有一段外余均须新开,同时西至21号新路东至半淞园路拟新开之。在1931年11月19日的第246次技术会议上,工务局审核通过瞿真人路路线案。经过数次规划,瞿真人路从瞿真人庙前的小路演变成上海南市一条东西向的重要道路,其中建设者为上海特别市政府。根据1934年上海市工务局的一份报告可以得知,工务局还承担着对瞿真人路的路政管理和秩序维护的工作。

工务局管理瞿真人路1360号东阳台竹篱笆

从1931年的《上海商业名录》可见瞿真人路东至斜桥南路(今制造局路),西至日晖路,约1.6km。随着市镇道路的建设,瞿真人路不断向东延伸,根据1940年绘制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的上海分幅总图,瞿真人路西起日晖路、东至车站路,与车站后路相衔接,途经日晖路(今瑞金南路)、打浦路、鲁班路、新桥路(今蒙自路)、局门路、制造局路、肇周路(今西藏南路)、车站路(今南车站路),约2.6km,大致与今天瞿溪路相同。

转引自《上海市行号路图录》

瞿真人路的布局

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哪一个维度来讲,都与“权力”有关,而这个权力由多个层次、不同人群构成,制约着不同街区的形成与演变。因此,想了解一个街区,就必须要知道这一街区的布局。瞿真人路两侧有江南制造局与上海南站,位置重要,交通便利,许多工厂云集于此。根据留存的20世纪上半叶的档案资料,大致可以还原瞿真人路昔日的部分产业布局与住户情况。

(一)工商业分布

江南制造局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先驱,随着它于同治六年(1867)迁到南市高昌庙后,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工业集聚。到20世纪初,制造局路一带已经“人烟稠密,而居者不下千人,工厂学堂东西林立,居户行号鳞次栉比”。与制造局路相交的瞿真人路受到制造局的辐射带动作用,相继出现一批坐落于此的工厂作坊:

手工棉机工厂英华厂(负责人刘长美)位于瞿真人路4号。

大同拉链制造厂位于瞿真人路99号。

庆余原料号仓库位于瞿真人路333号。

汇明电器厂位于瞿真人路585号。上海汇明电器厂创办于1925年,曾以“大无畏”牌手电筒、电珠而出名。

中国飞纶制线厂分厂位于南市瞿真人路587-590号。中国飞纶制线厂由浙江绍兴人罗立群于1929年创办,总厂设在南市宴海路(今河南南路)。

同成棉织拉毛水汀烫袜染厂位于瞿真人路624号。

增盛线厂位于瞿真人路786号。

上海淀粉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瞿真人路759号。

第一牌牙刷厂创办于1931年,设厂于瞿真人路780号,创始人为尹而百,广东顺德人。其生产的牙刷乃仿造美国最新式牙刷,总行设在湖北路大新街中市。第一牙刷厂的销路不仅在上海,而且远销长江中下游及北方诸省,最远销往南洋诸岛。

中华辗铜厂位于瞿真人路1122号,创办人为余中南。1930年余中南买进遭过回禄烧剩的南京造币厂的机器、工具和材料,以此为基础创办了中华辗铜厂。

勤新染织厂由丁品钊创办于1935年,设厂于南市瞿真人路,1937年毁于战火之中。

胜旦丝织厂(经理魏嘉会)位于瞿真人路1370号。

新中华皮厂位于瞿真人路1396号。

美亚织绸厂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厂位于瞿真人路1403号。1920年,莫觞清独资创办美亚织绸厂,1930年时开设九座分厂,于1933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大陆实业制品公司位于南车站后门瞿真人路嘉元里1号。由马仲午等6人于1931年9月集资银元3000元开办,最初设址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2号,同时在斜徐路双兴里18号生产马头牌胶水、固木油等。1933年迁至瞿真人路嘉元里1号,1936年公司改组增资,并易名为大陆实业制品无限公司。

振艺水汀染熨针线厂、通明电筒厂位于打浦路瞿真人路;瑞和染织厂位于新桥路瞿真人路南;义和永记水汀染厂位于瞿真人路500号。

除了大型工业工厂聚集于此,还有不少小型作坊商店分布在瞿真人路上。如傅本生豆腐店位于238号;国货厂商联合会设第185校于792号;益聚丰烟业位于563号;宝康烟纸店位于813号;爆竹作坊位于604、605号。

打浦路与瞿真人路交会处作坊及1360号、372号布局图

(二)住宿分布

瞿真人路工厂分布较多,住户也多为在此上班的工人。

汇明干电筒厂工头印玉章,28岁,通州人,住瞿真人路长源里5号。山东人何瑞琛,40岁,以贩卖水果为业,于1921年娶同乡女子解氏为妻,同居于瞿真人路797号;1945年江南造船所公会的孙志成住在瞿真人路荣乐村5号,戴家才住荣乐村13号。此外还有广化珍佛精舍(主持人尼根修)位于瞿真人路520号。

建国后,第一木器合作社的黄贺聪住在瞿真人路828号;残老生产教养院位于800弄6号。

难能可贵的是,当年的档案材料还保存着两份土地证,据此可知瞿真人路与打浦路交会处有两户居住于此,分别是朱锡香和谢福斋。

两图为打浦路与瞿真人路交会处谢福斋户地与朱锡香户地布局图

从瞿真人路到瞿溪路

1949年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对瞿真人路进行整修。到1952年,以前崎岖难行的瞿真人路,已旧貌换新颜,不仅路面平整,而且装设路灯,完全变了一副模样。而瞿真人路的源头——瞿真人庙于1956年改归上海互感器厂,后在“文革”中被毁坏。随着瞿真人庙主体地位的丧失,瞿真人路作为历史名词也消失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根据《卢湾区地名志》记载:“建国后为理顺地名管理,更改个别不妥地名,1958年,改瞿真人路为瞿溪路。”瞿溪路得名于浙江省瞿溪镇,选择瞿溪作为路名应该是考虑到瞿真人与瞿溪两者首字相同,加之当时有以城市命名道路的习惯。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瞿溪路北起国货路与普育东路相接,折西迄日晖东路。与40年代相比,瞿溪路在原瞿真人路东迄车站路(今南车站路)的基础上,合并了之前车站后路一段,但是并未合并原车站南路向南转折接半淞园路(今中山南路)一段。到上个世纪90年代,瞿溪路跨南市、卢湾两区,东起中山南路,西至瑞金南路,基本与今日瞿溪路相同。

转引自《卢湾区志》

今日瞿溪路的路程与建国初期的瞿溪路相比,东段并无变化,西段向西延伸至茶陵路,路口在日晖五村东北2门附近,全长约3.2km。

今天地处中心城区的瞿溪路各类店铺鳞次栉比,进入其中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烟火气。瞿溪路菜场是五里桥街道附近比较大的菜场之一,除了基本的瓜果生鲜、日常时蔬等,还有不少远近闻名的美食小店,如瞿溪路1139号的袁记饺子、瞿溪路1051号的七宝老街汤圆、瞿溪路1034号的龙凤餐厅,无不是附近居民的“网红”餐馆,其中瞿溪路1072弄1号的宝泰面馆更是被称为老卢湾的四大面馆之一。除此之外,瞿溪路沿路分布机关单位、教卫组织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有限公司、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瞿溪路小学、上海市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上海市口腔医学会、上海交大附属第九医院南院、上海江南造船集团职工医院、蓬莱公园等。可谓是人多店杂机构多、人来车往烟火浓。

百年瞿溪路,经历岁月的冲刷和洗礼后绽放出新的光彩。进入新时代,市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瞿溪路的管理和维护,目前五里桥街道已联合市政院形成初步的概念设计,总的方向是从户外景观空间、人性化服务设施、交通出行系统入手,打造新型“柔性街区”。相信在进一步挖掘当地工业遗存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瞿溪路将更加展现出其特有的街区魅力。

作为上海开埠以来第一批进入上海的外来民间信仰,瞿真人信仰不仅培养一批信众,而且推动上海的市政道路建设,展示了其影响力。从瞿真人庙到瞿真人路,再到今天瞿溪路的变迁,体现了市政建设中社会力量与国家力量的互动与合作。道路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折射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上海市工务局关于瞿真人路路线文书”,1937年12月24日,上海市档案馆藏,Q215-1-5705

2、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编委会《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三辑·上海市行号路图录第1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

3、胡瑞荣主编;上海市卢湾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卢湾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4、石颂九主编《上海市路名大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5、陈征琳等主编《上海地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6、中国商务广告公司编《上海商业名录》,商务印书馆,1931年

7、上海特别市工务局:《上海特别市工务局业务报告》,上海特别市工务局,1929年

8、上海青年出版社编《上海各界业名录》,上海青年出版社,1947年

9、潘忠甲:《(民国)上海县志》卷八《宗教》,1936年

10、《申报》、《新闻报》、《新民晚报》

伶仃洋已不伶仃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①】

光明日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不论是思忆家乡,还是游历远方,我们总喜欢追寻一个“古”字、品咂一种“文”气。

于是,刻在记忆深处的,便有了一座巍然城池、一片灯火街市,有了前人登高望远的楼台、旧时马蹄声疾的驿路……这些珍贵遗迹始终存在、衔古接今,文化便以此为载体代代相传,穿透岁月的苍茫烟尘,记录世事的更迭变迁,诉说人心的恒久祈盼。

珍视历史,就是珍视一个民族的来路;守护文化,就是守护一方热土的灵魂。

而对待这些被写入诗词歌赋、已融进人间万象的文化遗存,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们蓬勃地“活起来”,告诉读者:那些珍珠般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文化珍宝,如今面貌若何?在光阴的打磨中,它们正绽出怎样的时代风采?

从今天起,光明日报开设《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专栏,由记者引路,与您共同探寻诸多遗存的前世今生,体会其深蕴的传统气韵,“目睹”其历经的沧海桑田。

港珠澳大桥“中国结”。黄昆震摄/光明图片

眼前是一片喇叭口状的辽阔海域,翡翠色的大海向远方铺展,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扑面而来的,是海风的腥咸。

初夏,记者随着黎亮权荡舟珠江口外。生于万顷沙、长在沙田旁的黎亮权,是个老“围垦”了。

“知道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黎亮权卖起了关子。

“伶仃洋!”不等记者回答,他报出了地名。

这就是伶仃洋?那个曾留下爱国诗人慷慨浩叹的悲壮之地?那片因战乱流离而深烙民族记忆中的悲情海域?

伶仃,“孤独貌”。是啊,看,珠江湾中那一片小岛仍在,因独处海中、无所依傍得名伶仃山,附近洋面也被称为伶仃洋。

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文天祥率兵殊死抵抗,因兵力悬殊不幸被俘。元兵打算用他来动摇宋军的意志,乘船把他押解到宋兵与元兵交战的崖山。途经此地时,文天祥以诗明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即伶仃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铁血男儿的豪迈之气抒发得淋漓尽致。

千百年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无数爱国志士的人生范式。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天的伶仃洋,哪里还有半点“伶仃”的模样?!

你瞧,洋面上最具代表性的标识,不再是沉静海中的伶仃山,而是飞跨洋面的港珠澳大桥。放眼望去,青州航道桥上,“中国结”熠熠生辉;九洲航道桥,“风帆塔”扬帆矗立……

伶仃洋畔,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粤港澳大湾区。

一湾环抱,串联起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作为当今中国开放程度最高、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9 2”城市群一天贡献的GDP就高达345.9亿元,约占全国的12%。

舍舟上岸,在这里,看得见的是一片繁忙。

“又一艘货轮进港,抓紧准备!”广州港南沙工程办公室副主任郑际毅的声音沙哑着,被海风送向远方。从见面那刻起,他手中的电话就没放下过。

赤橙黄绿蓝靛紫,一摞摞集装箱仿佛一组组活动的色块,流动在忙碌的码头;红白相间的塔吊仿若钢铁巨人,辗转腾挪于一众集装箱之间;在400米长、能容纳2万个标箱的巨轮映衬下,码头上川流不息的装运车辆,就像孩童手中的玩具……

“大湾区,像一块磁石!”郑际毅告诉记者,这里不仅吸引了25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落户,更云集了超过50家“独角兽”企业、1000多个产业孵化与加速器、15000多家投资机构,涉及平台共享经济、绿色金融、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一串串数字,宛若声声鼓点——却再也不是千百年前那沉重的战鼓,而是昂扬澎湃的发展节拍!

伶仃洋赠予的惊喜,远没有完结。记者又来到伶仃洋畔的松山湖。

“打通科研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是我人生的下一个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60岁后来到松山湖创业。他看中的,是这里正在打造的“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这一全链条创新体系,“这让我和我身后的科学家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如今,他主持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

和王院士不谋而合,到2021年下半年,已有近200位院士、40余位港澳科学家集聚广东开展研发,大湾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鹏城云脑……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正加快建设。

“这里十几年来的发展变化,让人惊掉下巴!”几年前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的香港青年洪逸曦,选择了做一名内地公务员。这段时间,他一直泡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施工现场。下工地观察、学习工程建设、辅助工程管理……一年多下来,小伙子晒得黝黑发亮,工程“小白”成了熟练“老手”。

在建设工地的机器轰鸣声中,洪逸曦向记者历数着针对港澳人士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创新——港澳青创30条、港澳专业人才资格认可十项措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共有产权住房试点……更令他兴奋的是,自己正在从创新的受益者,变为创新的参与者:“大湾区的未来不可估量!参与建设一个发展逐渐领跑世界的区域,跟我喜欢体验新事物的性格,绝配!”

“领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创新集群100强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二。

伶仃洋,不再伶仃!

扫码看视频

感受今日伶仃洋的澎湃活力、无限风光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3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童年的三毛,生在重庆长在南京,钻过防空洞,战乱时举家逃到台湾

非朱非墨:原创首发

懋平前身,陈氏物语。

她,梳着两个小辫子,身着朴素的衣裙,笑靥纯净,明眸皓齿的从金陵人家,鼓楼巷口向人世间走来。

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六日,陈家重庆宅邸诞下了一位女孩,她是南京五省洋行总行代理,陈宗绪的孙女。

三毛-陈懋平的祖上就这样从泛黄的《陈氏永春堂宗谱》中,如一幅粉墨水彩画,缓缓地向我展开来。我看到了一位祖籍河南的清秀男子,以梦为马,载着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携家带眷迁居到浙江舟山定海小沙镇陈家村。在这片靠海的钟毓灵秀之地,他把家族逐步发展成富庶一方的书香门第。

到了陈宗绪这辈,家族已然在各地开枝散叶,陈宗绪成了一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富商,由于工作的关系,在南京定居。但是对乡愁有着浓浓的情结的他,发达之后于知天命之年,带着所有的积蓄,回了河南老家,并兴办学堂,力图助力民族振兴。

正是这样儒风浓郁的家族,后来出了三毛的父亲和大伯,两位品学兼优、事业有成、治家严谨的儒派商人来,他们二人兴办了律师事务所,以此支撑着在战乱中风雨飘摇的大家庭。

三毛和父母

所以说陈家二小姐陈懋平,生逢乱世,但小小的女孩由于有着不错的家境庇佑,反而让她在祖国渡过的童年时光,成为她人生最快乐的光景。

在三毛仅仅48年的人生里,我透过茂密的时光树,穿越历史的叶片,看到了一个尝遍了人间疾苦、心生悲悯、却无能为力、敏感脆弱、不屈不挠的倔强小女孩。这个天生白羊座的小女孩,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小英子,她愤世嫉俗,敢于挑战,同情弱小,亲近自然。她就是被父亲起名为“懋平”的三毛,后来因为家谱中这个“懋”字难写,自己改名为陈平。这已然是小小的她对世俗发出的第一次挑战。

“平”字是父亲静默了许久,给战乱中诞生的三毛起的,我们现在人看来这个字实在无奇,但在那样的年代,这个字代表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甚至是对故土的所有期许,他多么渴望和平早日到来,让他们不再颠沛流离,让女儿能有一个安稳的家。

然而世事总是不尽人意,甚至事与愿违。后来三毛的一生,与这个“平”字拧巴似的,充满了惊险、惊艳、惊奇、甚至是对她来说的惊悚。让她的心,一生都在破碎与粘合间周而复始。

山城重庆,是三毛的幼年时光,是伴随着防空警报和炮弹随时炸落的日子。娴雅知性的母亲缪进兰经常要拉着三岁的大姐,抱着怀里的三毛隔三差五的躲进防空洞,有一天一枚炮弹正巧落在她家院子,庭院中央生生被炸出了一个大洞,好在此时的家人们都安全躲好。但这恐怖的印象让三毛的姐姐陈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毛的敏感脆弱,是不是有着难以逃脱的童年记忆呢?我觉得或许是有的,人说小孩子三岁以前都是神仙,还没关闭天眼,她大概是把这人间疾苦都看在了心里,才在成长的岁月里变得安静而孤僻。两岁的三毛像一个老灵一样,总是向家人清晰地发问,或是静静地沉思。

三毛从小不喜欢布娃娃、公主裙,却喜欢观察周遭的一切。有一年秋天,三毛和小朋友们发现了一颗吊满果实的苹果树,孩子们都争着说要吃,只有三毛冷静地看了一会,发问:“姆妈,苹果挂在树上痛不痛?”

她还会对哥哥们碾压幼小的蚂蚁而大声呼喊。她的慈悲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了出来。但她慈悲的并不软弱,她甚至可以在家人屠宰小羊时,冷冷地,充满了好奇地,从头看到尾。别的孩子此时早已被血溅当场的恐惧吓跑了,只有她一直在厨房外面张望。这段经历,也许为她后来在墓地安静地读书奠定了基础。

陈家是书香世家,自然早早注重孩子们的知识启蒙,爸爸铺开宣纸,教妹妹陈平(家人都习惯称呼她妹妹)写自己的名字,在父亲大手握小手,亲自教她临摹时,安静的她很快学会了“平”字。但同时让她懊恼的是,她总是把“陈”字的耳朵写到右边,而那个讨厌跟她过不去的“懋”字更是完全学不会。

她问父亲左耳朵和右耳朵有什么区别呢?父亲正好给她讲起了先祖的历史。原来在上古时候,陈胡公是他们陈氏的先祖,这位人物可大有来头,他是虞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代玄孙,擅长制陶,功勋卓越,因此封地于陈,故被周王赐姓于“陈”。而在周朝的礼制中,左代表着尊贵,因此这个左耳“陈”所代表的是陈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三毛就这样爱上了这个故事,从而学会了这个“陈”字。

但倔强如她,叛逆如她,她开始生出挑战古人权威的想法,不容置疑的直接屏蔽掉了那个来自族谱的“懋”字,自己改名为“陈平”。然而这个陈平不安分,不足三岁的她趁厨房的水缸没盖上盖子,就自己照“镜子”去了,发现里面那个小女孩,她就去和人家握手,结果不慎落入。没想到这个小孩有很强的自救意识,她沉入缸底,双手撑着,小脚丫爱上面扑打水花,这才引来了大人们,把她给捞了出来。

伴随着这次有惊无险的“落水”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本发布了无条件投降书。因此这个事件让全家人都与和平的到来,联系在了一起,深深地刻在脑海中。这时候还有一个重大的决定在父亲和伯父的脑海中形成,那就是把家迁到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是陈氏兄弟俩的出生地,也算第二故乡。那里有父亲发展置业的辉煌历史,也有难以磨灭的战乱和被迫逃生的屈辱史。军阀混战、日军侵略,他们的父亲不得不变卖了一切家产,转回故土。于是重新杀回去,东山再起。

就这样,兄弟俩生出这样的默契,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很快家里女眷把一切料理停当,他们抱着孩子,带着所有家什,在夜晚乘飞机,于梦中来到金陵。

三毛一家在南京落脚的地址,位于鼓楼头条巷四号。在这里三毛懵懵懂懂地开启了她真正有意识的童年。这里是一幢三层洋房,有着呈回字形的巨大院落,三毛没事就喜欢在后院的花园中玩耍。这段记忆让她写下了《但有旧欢新愿——金陵记》。

三毛也是在这里对各色人等,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炒菜的师傅、分工不同的佣人江妈、吴妈、洗车的小赵子、还有门房老婆,和没事就打孩子的兰瑛、以及与父亲合作的同事倪叔叔。

在这个大家庭里,长嫂为母,因此掌门人是大伯母,哥哥姐姐们被安排上了贵族学校,三毛此时还不够上幼儿园的年龄,便只自己逗留家中。

这时候小小的她开始观察周遭的一切,就是这个时候,她对底层人民以及那些曾经必备的家居手工艺发生了兴趣,有一次女佣见她喜欢,便让她自己选了一块锦缎,然后给她缝制了一双轻软的花布鞋,从此她就爱上了这种感觉。

以至于她后来一生都在追求棉麻布衣,手工制品。仿佛这些带着她前世的记忆,轻柔的衣物,能够抚慰她在外受了苍寒难捂的情绪。它们透过她的皮肤贴身传入她的灵魂,让她得到片刻安宁。

三毛的童年除了这些芜杂的人和事,还有位于家中二楼的图书室的记忆,那是堂哥姐告诉她的,当小小的三毛兀自闯入那片宝地时,她开启了一生与书籍的不解之缘。

就是在这间分类整齐的图书室,她发现了那本一生绕不开的儿童画册《三毛从军记》,自此也开启了大陆作家张乐平先生的儿女缘分。此为后话。

她徜徉在《木偶奇遇记》《格林兄弟童话》《安徒生童话集》《爱丽丝漫游仙境》《爱的教育》这些经典儿童读物中,这些书籍为她后来渴望周游世界,对异域风情产生好奇心,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总会有不同的生命体,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又离开。

三毛遇见的第一个出现,是向堂姐求爱的青年,青年单膝跪地的镜头,给躲在角落里的三毛带来了心灵上的某种魂不守舍的早熟。这是一种未经许可的闯入,她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出现。

接下来她发现自己更无法挽留一个人的离开。

夏天的某一天,门房的婆婆去世了,是她眼睁睁地看着她日益憔悴,日益凋零。甚至连飞蛾都欺负她,它们在她残喘的鼻腔里下了卵,可见她已经连挥手的力气都没有。

渐渐的一串飞蛾从她鼻腔里飞出,这景象让幼小的三毛心生惊恐,而兰瑛夜班凄厉的哭声更是刺激了她全部感官。

为了安慰她,信耶稣的母亲告诉她,婆婆是去了天堂去见耶稣去了,耶稣使人永生。三毛听了认真地点头说:“我也要见耶稣。”。

再后来,老家的爷爷也去世了,伯父和父亲等重要人等奔丧回来,这边姆妈也穿戴孝服,并给三毛也换上了白色的鞋子。

三毛不喜,姆妈就用阿爷的鬼魂之类的话吓唬她。从此三毛对鬼魂这种东西,产生了既恐惧又好奇的矛盾心理。她经常缠着女佣给她讲鬼故事,这也为她后来执拗地相信“人有灵魂”一事,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人往往在成年后,对自己童年的记忆,会产生一种恍若前世的错觉。我想三毛也不例外。后来她在荷西死后曾痴迷与荷西的魂灵沟通,这很古老而久远的记忆,并不来自于西班牙的水晶球,而是源于不堪回首的故国旧梦。

1948年,国内内战进入了尾声,但与此同时陈家在大陆立足的之地,也受到了冲击。大伯和父亲商量决定跟着国民党政府去台湾。此时三毛已经六岁。一个人早年的人生观已初步形成。当她不得不跟着父母坐上去往上海的火车,又辗转从上海坐上开往台湾的渡船时,她快乐的前半生也随着童年生活的结束,即将封印。

台湾的生活,承载了三毛所有的少年和青年的苦辣酸甜,成长从来不是单纯的快乐,而是伴随着认知的苦痛慢慢孵化成人。成人——这两个字说来容易,但每个人从“小小少年”走向成年的这段经历,多少都伴随着苦痛。

对于三毛这种不容于世俗,有着天生反骨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涅槃重生般的痛,南京与台湾有着诸多不可调和的因素,这对一个“思想者”来说无疑是剥皮拆骨的劫难。三毛在台湾的学习生涯,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但正是这种痛苦,开启了她孤独中酝酿思想的文学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