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高达vs高达nextplus隐藏机体(完全高达入坑指南·扭蛋盒蛋食玩篇)

导读 高达vs高达nextplus隐藏机体文章列表:1、完全高达入坑指南·扭蛋盒蛋食玩篇2、美六代机现身?谷歌地图机库发现神秘飞行器,旁边是3.6千米跑道3、轰-20,尺寸可能没大家想象

高达vs高达nextplus隐藏机体文章列表:

高达vs高达nextplus隐藏机体(完全高达入坑指南·扭蛋盒蛋食玩篇)

完全高达入坑指南·扭蛋盒蛋食玩篇

大家好我是老王。

上一期完全入坑指南给大家介绍过B社谜一样的成品部之后,相信各位也被B社乱如一团ooo的成品体系惊呆了。

不过没关系反正这期比上一期还乱。相信大家也知道我要介绍什么了。

是的,就是扭蛋,盒蛋和食玩。

在小时候,由于囊中羞涩加上家里对我玩模型非常不满,所以这些小巧又便宜的小玩意陪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在我成年之后,由于越来越懒,乃至于连拆个r魂的包装都嫌累,蓦然回首,才发现食玩依旧站在那里,温柔的守候着我。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一阵莫名的感动。

然后我噗通一声儿又掉到食玩坑里了。

言归正传,我们开始说正事。

Side.扭蛋

首先介绍一下扭蛋部分,扭蛋又名胶囊玩具,一般是把多个同系列玩具放入蛋状塑料壳里,然后放到扭蛋机中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售卖,具有随机性。因而在国外这个系列也带有交换的玩法。不过也有成套直接购买的情况,至少我一般是成套买的==。由于扭蛋往往发售一段时间后就会换上新的系列,因此也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SD Gundanm Full color

简称SDFC系列,有着简单的涂装,一弹一般是6~10个不等。

后期的SDFC Custom系列为了提高可玩性,采用了通用接口,各机体的零件可以自由换装组合,组装出各种魔改机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坑钱效率,Bandai还推出了“兽魂”系列,在SDFC Custom的基础上追加了特殊的“圣兽”部件,集齐全套后可以用这些部件组装出隐藏款的原创“圣兽”。

SD Gundam Impact

着重于还原“对决”场景的扭蛋系列,采用两两一组的“对决”场景再现设计,然而涂装非常粗劣简单。

BB三国传系列

当年B社主推的BB战士三国传配套玩具,是我见过的扭蛋里B社最不良心的系列之一,涂装实在是。。。

加油!SD高达 桌面摆件扭蛋

将早期SD漫画的搞笑造型再现出来的全彩扭蛋,造型喜感。

进化战士Next

在SDFC系列停产后,B社推出的进阶系列,售价从原先的100日元变成了200日元,从原先的1头身变成了2头身,增加了肩关节、股关节等设计,提高了可动性。涂装方面也比SDFC更加完善一些。保留了通用接口,因此也可以和SDFC Custom一样自由换装。

最有毒的是,这个系列的特别版,竟然有大冰箱!是的你没看错,GP-03D大冰箱!!

扭蛋战士DASH

在进化战士NEXT黄了之后(B社你有毒吧),扭蛋战士DASH又接过了Q版扭蛋的大旗,售价从Next的200日元变成了300日元(让你快乐快乐不是目的,多赚100日元那才叫做意义~)追加了肘关节,头身比再次UP到约3头身的程度。涂装嘛。。。我觉得真的还不如FC呢!

DASH系列最有毒的就是居然还有特别限定版。我想好奇的问一句,魂商店是已经没东西卖了吗?

S.O.G系列扭蛋

采用了真实比例的扭蛋系列,有着丰富的刻线细节和简单的旧化(我不排除只是涂装涂脏了)。比例为1/300,每一蛋都对应着0079的一个经典战役,包括敖德萨、加布罗、星一号作战等主题,共6蛋。

原典继承

采用了大河原邦男的经典机设和配色的系列,在高达30周年的时候推出的纪念性产品。暗色的涂装和大河原特色的真实系短粗身材深得真实系爱好者的心。

P.s该系列扭蛋造型出自大河原邦男的个人画集《原典继承》,据说这本画集非常值钱。

H.G.C.O.R.E系列扭蛋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系列,通过可替换的多角度关节零件来还原出多种姿势的设计,然而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纯粹属于脱了裤子放屁——直接做一个可动关节会死?也是属于一个短命的系列,区区五蛋之后就消失了。

M.S.G

低价的胸像扭蛋系列,涂装非常精致。不过Bandai的良心企划一般都短命的很,这个系列也不例外。。。

Hybrid Mobile Suit Selection

全身可动的扭蛋系列,全身包含20个以上的可动关节,搭配不俗的涂装极其良心,其旋转型股关节直到MG2.0时代才大规模实装在模型上,然而这个扭蛋系列是0几年的老东西,着实难以想象,不过塑料整体用材还是偏硬、脆。这个系列我认为应该是后来的Assault Kingdom系列食玩的前身。

D.G系列

《高达UC》播出后的凑热闹扭蛋产品线。涂装不错但是没什么可玩之处,站尸收藏品。

又是一个烂尾系列,出了2蛋就没有然后了。。。

扭蛋系列大致就是这些,说完扭蛋接下来说说盒蛋,扭蛋由于其包装载体的局限,大部分都只能采用软胶材质,因而往往都有着惨不忍睹的零件变形什么的,相比之下盒蛋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而售价也可以不用限制在300日元以内,B社的盒蛋有很多精品,接下来容我慢慢介绍。

Side.盒蛋

Gundam Collection

比例为1/400的超小型盒蛋系列,有着令人惊叹的出色做工,又有配套的大型模型,可以再现相当多的场景,然而这个系列的盒蛋包装都是看不出里面是什么的,所以想要集齐难度相当巨大。单卖很便宜,但是集齐的全套往往都是天价。

除了盒蛋外,这个系列还发售过大量同比例的战舰、大型MA的那个配套产品,一般是已涂装的半成品,需要进行简单的拼装。有相当一部分幻之机体都因这个系列有了立体化的机会,极具收藏价值。如果能找到强烈推荐入手。

Gundam Robust Silhouette

1/300的小比例场景盒蛋,包含机体、特效件及地台三部分,良心中的良心。世界惯例,又烂尾了。出了序章Vol.0,然后再也没人见过Vol.1什么样。。。

S.O.G.F系列

在一年战争系列卖完之后,为了继续坑钱Bandai又出了S.O.G.F,但是没有之前的S.O.G的故事性,而是把各种机体打成了大杂烩来卖。这样不认真报应很快就来了——只出了3蛋,这个系列就黄了。

A.D.A.P.T系列

800日元的盒蛋确实非常罕见,但是如果你见过这个系列的实物你就会知道真的800日元太tm便宜了,涂装精美造型细致,然而和所有良心系列一样没有出到第二弹——第一弹发售后,其原型师佐藤拓大师离世。A.D.A.P.T系列也就此成为绝唱。

对这个系列我这么评价——这是一个值得你寻找很久,再细细把玩品味许多年的精品。

MegaHouse战舰盒蛋

非常有收藏价值的一套战舰盒蛋,基本囊括了高达系列所有的主力知名战舰,另外还有OG、大和号等作品。值得一入(前提是你还能买到)

Gundam Head Collection

哎呀Bandai你怎么就这么精明呢,胸像太贵了,干脆做头像吧。这玩意儿我也挺服了Bandai的——人不要脸真的是天下无敌啊。

扭蛋和盒蛋方面,这几年Bandai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实际上很多扭蛋和盒蛋,都能在现在的食玩系列上看到继承的影子,这也就是大家都说的“食玩部真会玩”的原因——以前扭蛋和盒蛋的脑洞都在这里,而且食玩上的限制更少,也让B社玩的更浪了一些。。。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如今B社的食玩部,就是正值雄姿英发的公瑾。

羽扇纶巾,谈笑间,钱包灰飞烟灭。

Side.食玩

FUSION WORKS(旧)

FW是B社早期最有名的食玩系列,老FW是由造型村生产的,造型水准极高,做工也非常出众。当年在国内大商场里也有售卖,我印象里应该是我小学3,4年级的时候见到的。。。当时的老FW采用了原创风格的设计,厚重的下半身和宽阔的上围给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非常硬汉。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年FW系列居然搞出来了一个完全变形的Z高达,真心膝盖跪到碎啊。。。

FUSION WORKS(新)

老FW是造型村和Bandai合作的产物,在Bandai发掘了FW的商业价值后,将这个系列收归己用继续开发,新FW主要是站尸系列,造型也回归正统更加正常。虽然由Bandai操刀后不论是产量还是新品量都更加稳定,然而造型村时代的那种艺术气质却是找不回来了。

另外还有Gundam Converge系列,是Q版的,采用了3头身设计,和新的机器人大战里的机体比例差不多吧。。。

Machine Head

应该算是Gundam Head Collection的后继系列,这个系列的内构做得倒是真不错,一些滑动、展开机构真的能让设定控自嗨一万次。机械细节控可以考虑买回来玩玩,毕竟真不贵。

我的高达名鉴口香糖

超小型的无色拼装食玩,号称“2分钟制作”的系列,实际上就是前面一片后面一片左手右手各一个零件,大概10秒就拼起来了。。。收藏向吧,毕竟这玩意儿除了收藏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用了。

Assault Kingdom

Bandai食玩部最成功的系列之一,兼顾了不错的可动性和还可以的涂装。在HCM PRO停产后,AK系列曾经是B社仅剩的小比例成品玩具。

作为限量的EX系列和限定系列绝赞,包括全装备独角兽,强化型ZZ、百式 大炮等产品都是很能了结怨念的好东西。虽然有HGMG之类的选择,但是谁能抗拒这种不用拼装还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呢?

UNIVERSAL UNIT

非常非常非常谜的蜜汁系列。我一直不明白这个系列和AK有什么区别。

嘛,一个是拼好的一个是需要你拼的?只能这么解释了。

不过和AK一样,有着许多幻之机体的限定品,我还能说什么?

强推GP03D,至少这个只有半米长对吧,比HGUC的还是强多了的。

相比起高贵的成品部和复杂的拼装部,扭蛋盒蛋食玩虽然没有他们那么复杂,精细。但是也有着独有的魅力——如果你和我一样又懒又没钱,不妨买一发食玩吧。

至少你回家的时候可以告诉你妈:这是买口香糖送的。

文:吃口香糖吃出六块咀嚼肌的老王

美六代机现身?谷歌地图机库发现神秘飞行器,旁边是3.6千米跑道

2022年8月20日,一个ID为@JosephWen___的账号发布一条推文称,在一个坐标为34.642039, -118.083825位置所在军事基地机库中,发现了两架神秘的飞行器,一架很容易辨认出是X-47B,但另一架飞机外形从来都没有见过,极有可能是美国正在研制中的神秘NGAD六代机!

坐标位置所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

这位朋友给出了坐标位置,省得笔者去地图上慢慢找了,翻开地图,输入坐标,一座机库出现在面前,根据标注的信息,基本上表示这里是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这里是42号工厂,坐标的位置真的是一座机库,而在机库的附近就是一条长达3.66千米的跑道,如此长度的跑道,完全足够大型飞机起降!

机库中的飞行器:究竟是什么飞机?

逐渐放大却发现是个平面图,只能找Google Map的客户端,开启3D模式,然后放大,再放大,果然,机库中能的飞行器展现在大家面前,右侧这架飞机的识别度应该很高,估计各位应该都能人得出来,没错,这就是X-47B验证机。

这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以下简称诺格)开发的J-UCAS计划的无人机,目前可能将其应用与舰载无人机的UCAS-D计划的一部分,X-47B与B-2轰炸机一样都是飞翼形,但它的翼展只有19米左右,长度11.6米,总重量6.35吨,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0.2吨,使用一台PWF100-220U无加力涡扇发动机。

其航程可达3900千米,巡航速度为0.9马赫,可以装载2吨的弹药,可以弹射起飞,并且支持空中加油,在2015年4月成功进行了自主空中加油示范,这表明美军的无人机空中加油技术早已获得了突破。

右边的这架飞机尽管相当不错,但却是大家见识过的,毕竟出镜率那么高,军迷们想不认识都难,但左边的这架飞机就非常神秘了,右侧这架飞机是展弦比比较大的飞翼无人机,而左边则是一架小展弦比的不明飞机,由于看不清机头位置,一时间很难判断这架飞机的特征。

真是六代机NGAD?

有网友表示很可能是美国正在研制的六代机NGAD,因为B2的制造商就是诺斯罗普公司,当年和洛克希德的F-22竞争的YF-23也是诺斯罗普公司,之所以败北并不是因为其不够先进,而是美军认为其太过先进而放弃。

失去了YF-23的诺斯罗普最终于格鲁曼公司合并,成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因此NGAD由诺格公司来研发完全是有可能的,合并双方都是美国最顶尖的军工企业,而且诺斯罗普在飞翼制造上有着相当独到之处。

白色为YF-23

NGAD长啥样?与机库中的机型很像吗?

美军还从未公开过NGAD的标准照,尽管在2020年9月时,空军助理部长(SAF/AQ)威尔·罗珀 (Will Roper )表示NGAD战斗机的全尺寸原型机已经试飞,目前已经进入了工程和制造阶段,但公开披露的消息却极少!

因此完全无法判断这个机型是否是NGAD!不过以NGAD为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第一张图片,就是如下这个NGAD的示意图,似乎有那么点意思:

但据WIKI描述,NGAD仍然是一种载人的六代战机,而左侧的形状却和右侧的X-47B非常相似,再结合笔者找到的另一张图,似乎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机库中飞行器似乎和拆除了折叠机翼的X-47B的机体非常相似,而且大小尺寸也差不多,到了这里,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架飞机的属性了,很有可能是一架拆除了机翼的X-47B,造成了这位朋友的误认。

神秘的NGAD六代机: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我们搞清楚了坐标的机库内最有可能的机型,但相信大家一定对美军的NGAD六代机仍然非常感兴趣,不过目前在网上的资料十分有限,就公开的资料而言,NGAD(the 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下一代空中优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六代机则是在这个NGAD中的固定翼部分。

其包含了高级预警平台、忠诚无人机计划以及电子战平台等,而固定翼项目则代号为F/A-XX项目,相信大家对这个固定翼项目比较感兴趣,但到目前为止,仅仅了解到它是一种有人驾驶的战斗/攻击机,并且会使用变循环发动机,带领“忠诚僚机”完成空战、对地打击作战、反舰作战、近空支援等任务。

变循环发动机:速度到底有多高?

2021年5月13日,航空周刊上发布了一个新闻称GE XA100自适应战斗引擎的测试超过性能目标,标志着美军涡轮发动机研发新篇章的开始,为第六代战机的新一代可变循环动力装置铺平了道路。

GE XA100的测试数据显示,它可以将发动机的推力提高10%,燃油效率提升25%,据GE Edison Works高级战斗部总经理David Tweedie表示,在整个飞行包线内,发动机性能都非常了不起!

变循环发动机:到底是种怎样的发动机?

其实变循环发动机并不神秘,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种将涡扇和涡喷结合的发动机,涡喷的高速性能非常优秀,比如在高音速性能上,小涵道比的涡喷要比涵道比更大的涡扇发动机性能要更好,但在低音速和亚音速状态下,涡扇发动机能提供更大的推力并节省燃油。

变循环就是能自适应工作在这种跨界状态的发动机,在FADEC控制下保持当前速度的最佳模式下。值的一提的是变循环发动机其实早在1960年代装备SR-71的J58型发动机,只是当时的变循环还非常原始。

后来的则是YF-23装备的也是变循环发动机,由于发动机需要将不同级数压气机的气流引出旁通或者送入燃烧室等操作,发动机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想要完美实现相当困难,因此到目前为止有多种实现方式,但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据GE XA100发动机的变循环技术已经回归了比较早期的技术,但GE已经解决了其缺点。

变循环发动机能高超音速?

答案其实是不行的,变循环发动机本质上在高速时差不多能变成涡喷的发动机,所以它最高速度达不到高超音速,最多也就3倍总有的音速,不过这也是相当了不起了。

SR-71

另外这种发动机无法工作在冲压模式下,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为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设计过结构,并且当年谣传的SR-71发动机能工作在冲压模式也是错误的。

《壮志凌云》中的暗星高超音速战斗机

忠诚僚机计划:究竟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一般定义的僚机功能为负责观察、警戒和掩护,与长机密切协同,共同完成任务,而忠诚僚机则是由无人机来担任僚机的任务,它的优点可能是有人的僚机无法做到的,比如美军在2015年提出忠诚僚机这个概念时就将其定位了如下功能:

1、作为长机的弹药补充,以弥补五代机机内弹仓的装载量不够;

2、可以前出侦察,执行敲门任务;

3、作战时可以辅助长机执行空战任务;

4、被敌方攻击无法逃脱时可以牺牲自己,保全长机;

忠诚僚机的功能非常广泛,比如装上侦察系统、武器系统或者电子战系统,或者挂载弹药成为空中的“武库机”、还可以挂载各种传感器成为侦察机,甚至以数据链组成侦察体系、却让机队中其他飞机保持无线电静默以隐藏编队规模。

所以它对未来的空战影响可能很大,因为有人机将面对一堆忠诚僚机,即使将其击落也不过是一架无人机,因此如果在未来没有忠诚僚机陪伴,那么交换比会相当可怕。而据坊间猜测,我国最新试飞的J-20S的双座型的后座,就是作为控制忠诚僚机而存在的。不知道我国的六代机进度如何,但在忠诚僚机的进度上可能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完)

轰-20,尺寸可能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本文首发“温哥华的鱼”,作者授权推送

今天要研究的其实是一个人体解剖学问题

所有资料及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所有分析均为个人观点,不存在泄密问题。

偶尔看到一则旧闻:

这是以前看到的消息了,当时曾引起网上的一片欢呼和各种解读,大致有下面这两种推断:

第一种:

根据旁边那个人身高判断,风道通路直径大于等于1.5米,安装的至少是太行这种大型涡扇发动机,甚至可能是涡扇18。

这个部件可以推测为右侧机翼翼根部分,目测右侧高度接近4米,左侧框边超过2.5米。4米厚的翼根怕是蓝星首创,中央升力体机体的直径恐怕要超过6米!机身下部弹舱的深度至少有2米5,甚至可能达到3米!

部件的横向跨度大约为5米,按照这个斜率向左侧延伸,机翼延展会达到25米甚至更长。当然机翼斜率各部分会有较大变化,总体判断,H-20翼展会超过56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轰-20装配4台涡扇-18发动机,总推力将达到48吨,作战半径可突破12000公里,根据飞发匹配原则,轰-20的尺寸或许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中国隐形轰炸机在规模上远超B-2,可能起飞重量超过50%以上,最大载弹量能超过B-2一倍有余!

第二种更惊人:

一边7个矩形加强筋可推算弹舱高3.5米,是目前世界各国轰炸机弹舱最深的。

直径1.66米的洞,那么发动机的前端直径至少1.50米,说明是采用加大风扇直径和外涵道的改进型,目的是增加军推。如果是最大推力15.5吨的太行G,军推可达9600Kg,推重比0.24、比B-2高20%,采用保留加力功能、最大推重比达0.388,可以超音速突防。WS-10A直径1.16m,F-119直径1.143m、F-135直径1.30m,WS-15估计1.20m左右。B2A最大起飞重量是170吨。某隐轰如果用涡扇15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20吨以上,甚至可达330吨。

某隐轰:最大起飞重量230吨(以上)、最大载弹量 60吨、最大航程 18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12000公里(加油)、推力重量比 0.38、超音速巡航速度1.3倍音速、最大速度2.2倍音速、发动机4X涡扇15B,改写世界航空史。

根据一张图片能推导出这么多,从翼展、弹舱深度、推重比到最大起飞总量、最大航程、超音速巡航,真的令人叹服!

再来看看这张唯一的照片,这个构件据说是西飞生产的,显然是内部人士所拍,加上上下两排文字,给人的印象就是官宣了。

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上面所有的推论都是建立在这个激光增材承力框的尺寸之上的,从高度和宽度推导出机身厚度和翼展,从进气道直径推导出发动机的型号和推力乃至推重比。其中的重点就在图中间用红字标出的“16m2”上,构件的长宽、洞的直径都是为了凑出这个16m2而推导出来的。

对于一个从来没学过高数的文科生来说,轰炸机承力框的结构设计原理我是完全不懂的;不过作为一个有超过20年经验的平面设计师,人体尺度和环境的关系我是相当熟悉的。无论是做大型会议的背景板、展览会的展板展架,还是室内外的导向标志,甚至是一个公司外墙上的logo灯箱,凡是需要直接和观看者互动的设计,我都会放一个人形上去作为参照,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到眼睛的水平位置,这个人形的高度我一般会设定在1米7,接近中国成年男性的平均高度(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cm - 国务院新闻办)。

我盯着上面那张照片也就看了半分钟左右,发觉这个“据称”的16m2很有问题。“根据旁边那个人身高判断,风道通路直径大于等于1.5米,目测右侧高度接近4米”,“一边7个矩形加强筋可推算弹舱高3.5米”。

这目测可不太准啊,右边这个人的身高明显要超过右侧高度的一半以上,难道他有2米2,比肩姚明?7个矩形加强筋怎么就能推算出弹仓高3.5米呢?7个矩形都不是等距的,上部密、下部疏。

目测不太靠谱,还是直接用设计软件来量吧。首先要找一个基准尺寸,图中唯一的参照物就只有右边的小哥了,见下图。我选取了三个尺度来确定他的身高:

一是他戴的眼镜。人虽然有高矮胖瘦,眼睛的大小和瞳距却是几乎一样的,只有毫米级的差别(中国成年人的瞳距在58-64毫米之间)。所以眼镜其实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在眼镜行业里,以矫正视力为目的的普通近视眼镜框面外宽(即左右镜框与镜腿交界处之间的距离)分为三个码:128毫米以下是小码,129-138毫米是中码,139毫米以上是大码。大码和小码之间也只有一厘米的差别,绝大部分人都是配中码。这位小哥天庭饱满、一脸福相、身材微胖,给他的框面外宽取个偏大的值13.5厘米。

二是他的头高。普通中国成年人的头高在20-23cm之间,头的尺寸也像眼睛那样,和身高、体重并不严格成正比,大家的脑袋都差不多大。按眼镜宽度13.5厘米等比例计算,小哥的头高是21.5厘米,在正常范围。

第三是臂长

。按同样比例,小哥扶着承力框的手加上上臂的长度是40厘米。只要不是刘备那样手长过膝的另类,这个臂长也很正常(看到这你是不是也准备量一下自己的臂长)。

有人会说你这三个尺寸的基准都来自眼镜的宽度,万一这个眼镜尺寸不准,不是后面的都不准了。确实如此,本身在一张比较模糊的图片上用鼠标测量就是有不小误差的,我只是在逻辑上尽可能合理的范围内做一个最粗略的估算,误差大概在厘米级。

我拿出尺子默默地量了一下自己中指尖到上臂末端的长度:40.5厘米;头高:23厘米(我从小的外号就叫大头);我不戴眼镜,拿了副老婆的近视眼镜量了一下镜架宽度:13厘米。

通过这三个尺度,可以相互验证这套参照系还是有点靠谱的,小哥也不是什么骨骼清奇的特异人士。那么等比例量一下小哥的身高,1米65(1米63-1米67之间),比我还矮一点。

知道了小哥的身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等比例换算,再加上整个构件倾斜放置所带的17度角,非常粗略地推算出下面几个尺寸:

进气道直径:1米,右侧高度:2.8米,左侧高度:1.7米,宽度:3.9米,面积:8.775m2(按直边的梯形算),甚至还略小于媒体报道运-20钛合金承力框10m2的面积。从眼镜的尺度放大十倍,误差大概是分米级。

把这个承力框放入另外一张著名的照片,西飞宣传片结尾那张著(抄)名(袭)的蒙布照。如果这张照片里飞机的尺度是准确的,那它的翼展毛估估为42米,机高7米,弹舱高度可能不会超过2米,要比之前众多媒体上的估计值小1/4。但我个人感觉这样的尺度还是适中的,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的水平。这里的尺度再次放大十倍,误差大概是米级。

我能说的就这么多了,因为眼见为实,目前能看到的就这么多。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承力框具体的前后安装位置,所以进气道的直径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发动机的直径。继续推测发动机型号、推重比、翼型、航速、航程、载弹量?真的办不到啊。

作为对比,B-2的翼展52米,最大起飞重量170.6吨。应该说轰-20的尺寸和重量会小于B-2。这也没什么好沮丧的,美国从B-17、B-29、B-36、B-47、B-49、B-52、XB-70、B-1、B-2一路走来,琢磨重型轰炸机已经80多年,飞翼构型、2倍音速、216吨的起飞重量,什么都尝试过了,还有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

而在轰-20之前,我们最大的轰炸机就是95吨的亚音速轰-6K。航空工业的发展还是得脚踏实地,弯道超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歼-20和运-20确实是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内部很多技术细节上还是有短板的,比如最基础的电子元件、小型化机电设备、液压系统、密封件等等。

前几个月轰-20的新闻最火的时候,不少网友就怂恿我分析一下。我当时就说现在公开的信息太少,分析不出来什么。我不太喜欢预测,因为十有八九是不对的。作为一个普通军迷个体,既不了解军方的作战要求,又不知道航空工业实际的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要想预测隐身轰炸机这样的巨型系统工程,就差不多等于瞎蒙,咱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是。一架飞翼构型的重轰炸机能够飞到2.2马赫?拥有修长脖颈和可变后掠翼、极速2.05马赫的“白天鹅”图-160得哭晕在厕所里。

再多讲几句目前网上流行的几幅轰-20的想象图。首先就是上面那幅蒙布照,作为设计师,我对它是非常不满意的,因为真的就是赤果果的抄袭嘛。

而且抄都没抄好,B-21的预告片上有丰富的细节,蒙布褶皱、地面上的管线和倒影都刻画得非常逼真,身临其境一般,注意左右两侧的细节是不同的。西飞的预告片呢,一样的布景,一样的环绕灯光(就是第二层的高度矮了一点),左右是完全对称的,6道简单的褶皱复制、镜像、黏贴、收工。

有网友还辩护说这就是直接挑战B-21,要挑战应该做个更漂亮的CG出来啊,剽窃创意算什么挑战呢。大概只有6秒种时间一闪而过,不想花太多功夫了吧。

最无聊的是那句“The Next...”。虽然身在海外,我其实一直最反感的就是说话洋华混杂,跟什么人就说什么话,和中国人说话夹英语干嘛呢,有本事通篇都是双语,一个语法错误都没有?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为庆祝西飞“60大寿”发布三维动画宣传片《大国起飞》,全片的字幕都是纯中文,最后片尾却来一句英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写个“敬请期待”会死啊。不用说了,广告公司临时工干的。

所以通过这个不太上心的片尾CG处理,我也不认为这个模型一定能够非常忠实地勾勒出轰-20的外型轮廓。

另一张是《运输机工程》2018年1月号的封面,刊登了一幅具有丰富细节的CG图。这本纯学术期刊平时很少为外界注意到,但因为这幅图着实火了一把,被认为是官泄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它的主办单位是陕飞,目前集中精力生产运-9系列,杂志社的地址也是在汉中。而轰-20是西飞研制的,同一个系统不同的单位。

这幅CG图呢,不是中航旗下的官方渲染图,而是网易谈兵的签约画家Panzer-Li的作品,同系列还有好多张:

CG的制作非常精美,进气口、机头传感器窗口、一体化共形天线等细节都非常合理,有相当的航空学造诣。但从飞机的整体布局可以看出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海军的X47b无人机,再加上B-2的进排气系统。

也许轰-20真的就长这样,但现在无法证实,只能说是民间专业三维画家制作的想象图,准确度尚不能确定。

很多军迷都在拿B-2、B-21和轰-20作比较,实际上除了1997年1月1日(22年前了!)达到IOC-初始作战能力的B-2外,另外两种隐形轰炸机都仍然被覆盖在蒙布之下,不为外界所知。轰-20如此,B-21也是如此。唯一的一张B-21外观图是美国空军发布的艺术家渲染图,既缺乏细节也不是最终的构型。

美国空军对B-21项目守口如瓶,从未发布过任何具体的尺寸和性能数据,连翼展都不知道也就无从比较了。

五一旅游长假,教你一眼分辨客机型号!737篇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人们乘坐飞机旅行的机会又多了起来。不知在您飞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坐的是什么飞机?又该怎么去识别不同型号的飞机呢?

记得在我小时候,坐飞机还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在报社当记者的父亲也只是偶尔遇到紧急情况才会乘机出差。一晃30多年过去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航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甚至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到2020年底,全国的民航机队规模已经达到了6747架之多,旅客周转量更是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二。

在民航机队的迅速扩大过程中,各种世界先进的机型纷纷落户中国。同时特别值得欣喜的是,咱们的国产客机也开始进入航线运营了。面对各种各样,但看起来又都差不太多的民航飞机,您是否产生过困惑,应该怎么去分辨它们呢?

其实在世界民航业走向兴盛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客机的样式也曾经五花八门,可能某一个显著的特征就能成为区分型号的判据。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由于使用环境和运营要求的变化,客机的机体布局乃至技术特点都逐渐趋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干线机型无不是采用后掠下单翼、翼吊式发动机(主要是双发)、单垂尾的常规布局。因此,要想辨别出一个具体机型,确实不是那么容易。

英国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VC-10型客机,采用了尾吊发动机和“T”形尾翼布局

就让咱们先从保有量最大的波音737和空客A320系列开始吧。波音737家族的首款机型737-100早在1967年就完成了首次试飞,在5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出了四代机型,到2019年底共售出了超过1万5千架之多。

1967年波音737首飞时,没有人想到它会如此成功

737系列飞机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中国民航首先引进的是属于第二代的737 Classic,目前已经全部退出客运。而因为第四代的737 MAX连续发生事故被停飞,现时我们可以搭乘到的全部是第三代的737 NG(Next Generation),包括737-600、737-700、737-800和737-900,两级客舱的典型载客量分别为110人、126人、162人和180人,相应的最大航程为5648公里、6230公里、5665公里和5925公里。

737脱胎于更早期的波音727,但用翼吊式双发代替了727的尾部三发布局。在737刚诞生的年代,很多机场都缺乏必要的登机设施,因此它采用了低矮的起落架以便于乘客使用自带的登机梯登机。

在早期,喷气发动机比较细长,安装在比较低矮的737机翼下也不会有不良影响。但后来的涡扇发动机为了提高效率,涵道比越来越大,让整机的直径也变得更粗,为了不至于蹭到地面,发动机短舱只好将底部削薄,从前面看变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这便是737NG一个显著的特征。同时,737系列的机头不是特别的圆润,驾驶舱风挡玻璃与机体的夹角比较明显,垂直尾翼与机身之间还存在一个显著的过渡段。

在737NG的不同子型号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机身的长度了:从700到900,翼展都同为34.3米,但是机身长度逐渐增加,从700的33.6米到800的39.5米,乃至900的42.1米,但是不通过比较的话,用肉眼很难精确测量机身的长度。此时可以根据机舱门的数量来加以判断:由于乘客数较少,700型的一侧只有3个舱门,而800和900则有4个舱门。

中国国际航空的波音737-800

至于737-800和737-900之间怎么进行区分,就比较考验大家的眼力了,因为这两款飞机除了机身长短相差不到3米外,几乎完全相同,只能通过第一和第二舱门之间的舷窗数量(800型为17个,900型则有20个)加以区分。不过在国内,只有深圳航空拥有5架737-900,在中国总共1500架左右的737机队规模中实属微不足道。

深圳航空的波音737-900

另外,波音还在737-900的基础上推出过737-900ER,希望用它来填补757退役后在中远程200座级窄体客机市场中留下的空白。737-900ER的机身长度仍然为42.1米,但是增加了一对应急舱门。奥凯航空是国内唯一采购了这款机型的运营商,共有6架737-900ER。

奥凯航空的波音737-900ER

然而尽管波音大力宣传推广过737-900ER,但这款机型并没有达到波音的期望,这块市场被它的老对手空客A320系列中的A321所抢占——我们下次就来讲讲A320系列应该如何区分。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阿来

又来一个造飞翼轰炸机的,而且还是民企,靠谱吗?

前两天西安中天飞龙公司发布消息,说旗下的“飞龙-2”隐身轰炸机原型机下线了,但令人抓狂的是,配图实在令人捉急得很,几乎整个画面都是马赛克,没有任何参照物,这密保得真绝!没一点办法估计实物大小。

飞龙-2原型机下线

中天飞龙是谁?出手就干隐身无人轰炸机?这货跟“20系列”的最后一款有啥关系?大家都满是疑问。

这家公司确实面生,但查一下相关资料才发现,不得了,这可是个大户!中天飞龙属于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2012年的中天引控是国家级和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人才是一批来自我国十大军工集团的精英,旗下产品五大谱系:精确打击弹药、装甲车、无人机、无人车与机器人、防务云平台。此前也参加过珠海航展,展出过无人机、无人车等一系列高技术装备……模型。不过航展上展出无人机的企业实在是太多,光航天两大集团、中航工业、兵器集团都看不过来,民企显然就容易忽略了。

2018年珠海航展上的飞龙-1

2018年珠海航展,飞翼布局无人机就有航天科工的“飞鹰”,航天科技的“彩虹-7”,吸引了人们大量的关注。中天引控展台当时也展出了“飞龙-1”和“飞龙-2”的模型,其中飞龙-1外观和翼龙2、彩虹-5类似,但知名度可低多了;飞龙-2缩比模型则非常科幻,也就让人不太当真。

2018年珠海航展上的飞龙-2模型

可3年后的今天来看,没想到他们还真造出来了,从原型机图片可以看出,实机和航展的模型还是有所区别的,模型是飞翼布局还有两个倾斜垂尾,而原型机取消了倾斜垂尾设计,就是和美国B-2类似的飞翼布局。

飞龙-2原型机

按当时展板上的信息,这种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22吨,肯定不能算轰炸机,只是跟美国X-47B类似的无人隐身攻击机。

中天引控FL-2展板

但这次中天飞龙官方消息称,“飞龙-2”在飞行速度、作战半径、载弹量、隐身性能等方面类似美国最新的B-21“突袭者”。显然,在从模型到原型机的研制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变化。要知道,B-21虽然比B-2小一半,但仍是最大起飞重量80-90吨,载弹量10吨左右,航程8000公里的大家伙,远非X-47B这个级别可比。

B-21设想图

B-21按照规划,具有“有人”和“无人”两种驾驶模式,如果飞龙-2真是无人隐身轰炸机,那确实可以说是超前完成了这一级别轰炸机的设计。可问题是,“飞龙-2”真能达到这个吨位?

B-21和已经下马的X-47B执行任务的能力显然差距太大,X-47B只能携带两枚2000磅(约907公斤)的JDAM,换成B-21则能带10枚,而且这么大的弹舱起码能塞4枚巡航导弹,这两种武器就是本质上的区别了。航程上差距更是天壤之别,B-21虽然达不到B-2战略轰炸机的12000公里,但也有8000公里以上,而X-47B仅4000公里左右。

X-47B体型不大

B-21并不是美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Next-Generation Bomber,NGB),只是缩小的、便宜的B-2,并非美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目标机。美国空军计划真正替换B-2的下一代估计在2037年左右面世,所以有(2037 Bomber)这个非官方名称存在。

B-21只是缩小的、便宜的B-2

飞龙-2达到这个级别,那肯定不能是出口机型,卖隐身无人攻击机可以有,卖隐身无人轰炸机则比较吓人,虽然中天飞龙(西安)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简介中,有将公司打造成为“高端军贸无人机装备供应商”的字句,但“成为国内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一流供应商、国内军用无人机装备重要承制商“的字句在前。当然,达到轰炸机级别的无人机不太可能出口,也没什么国家用得着、用得起。

那么,我军是否需要这个级别的无人隐身轰炸机呢?如果问各位,99%会说要,所谓“鹰酱有,我也有”,从旁观者角度,轰20有人驾驶战略轰炸机几乎必然是10000公里以上航程,载弹量超过20吨的大型机,就像航母一样,我军从来没对4万吨级的所谓中型航母感过兴趣,为何?鸡肋啊!那轰20之外为什么需要“飞龙-2”?理由很简单,未来的空中战场上,无论是空战也好、远程轰炸也好,无人机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有人机带领无人机也是一种天然能放大战斗力、压制敌方防空力量、减少己方损失的高效战法。

无人隐身的“飞龙-2”不但可以携带大尺寸重型武器,而且可以在我有人轰炸机前方率先发起攻击,比如反航母作战,动用轰炸机携超音速反舰导弹攻击是最优先考虑的方案,一架有人轰炸机指挥4架“飞龙-2”机群先行突入敌方拦截网,每架“飞龙-2”携带4枚超音速反舰导弹,如果有20架出击,哪个航母群能抗得住80枚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至少是其防御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此后,五架有人轰炸机使用自身携带的反舰导弹进行一轮补射,还有活着的,那就再来一轮。

既然咱们承认这个小一级别的轰炸机确实有用,那么已经下线的“飞龙-2”可能是什么样呢?比如采用几台什么型号的发动机?采用两台发动机的概率比较大,一台发动机达不到这个体量,可选的发动机,老式涡喷对于亚音速轰炸机来说,油耗巨大,航程会严重受影响,可以排除在外,涡扇发动机,对这一级别来说,只有涡扇-18,那整机相当于隐身版的轰-6K,有人说可能用涡扇-9,那就仅相当于隐身版的歼轰-7,达不到轰炸机的体量,不过开个脑洞,如果用4台呢?反正涡扇9除了飞豹也没其他飞机用。

涡扇9

据“中天飞龙”官方介绍,该机90%以上使用复合材料,蒙皮敷设雷达吸波材料,射频天线均与蒙皮共性安装,光电设备与机体结构一体化设计,发动机喷管采用二维固定喷管,通过引射喷流冷却,大幅降低红外辐射强度,具有优良的全向雷达、红外隐身性能。

“飞龙-2”下线算是突然降下的一个彩蛋,布满马赛克说明其保密度相当高,真面目不知何时才能揭开面纱,好在延期近一年的珠海航展9月底开幕,到时候或许会有答案。

《联合防务》原创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