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手机科学计算器使用方法(大脑就像Google自动完成功能,不停预测对方要说什么)

导读 手机科学计算器文章列表:1、大脑就像Google自动完成功能,不停预测对方要说什么2、负优化?三星计算器应用更新 删除货币汇率转换功能3、院士彭练矛:20年坚守碳基芯片研发,

手机科学计算器文章列表:

手机科学计算器使用方法(大脑就像Google自动完成功能,不停预测对方要说什么)

大脑就像Google自动完成功能,不停预测对方要说什么

当与人对话,大脑运行模式部分类似手机及计算机“自动完成”(Auto-Complete)输入功能:输入部分内容就会自动预测后面。最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科学家以科学实验印证这论点。研究成果8月发布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

大脑一直忙着“填空”

人们日常生活应该都有类似经验,对话者语速较慢、口吃或一时词穷时,脑袋就会自动“填空”完成对方尚未说出口的句子,通常“答对”次数还挺多。研究结果显示,大脑预测并非仅上述场景,而是对话聆听时“不断”猜测。

大脑宛如预测未来的机器

这次研究成果再次印证神经科学领域对人类大脑如何运行的理论:就像预测机器(prediction machine),且不断将收到的感官消息(如图片、声音和语言)与预测结果比较。虽然这论点神经科学界广为接受,但现有证据通常是间接的,且实验通常是在较不自然的条件下进行。主导此次研究的Micha Heilbron博士很想在较自然条件下更精确了解大脑如何运行。

让受试者一边听有声书一边测量脑波

方法为受试者边听《老人与海》或《福尔摩斯》有声书并以脑磁波仪(Magnetoencephalogram,MEG)及脑电波仪(Electroencephalogram,EEG)监测大脑活动。还使用计算机演算模型分析故事内容以计算每个单词的不可预测性。交叉比对分析的结果显示,大脑对每个单词或声音都有预期,当故事出现不如预期的字词时大脑总会出现强烈脑波信号。研究人员指出,预测错误产生的强烈信号可帮助大脑修正模型以提升下次准确性。

人脑预测的层面比计算机多样

虽然大脑功能和语音识别软件有相似处(因手机、计算机语音识别软件也不断预测,并依预测反应),不过研究团队点出很大差别:大脑不仅预测单词,还能于多层面预测,但凡抽象意义、语法及语气等,都在大脑预测范围内。因此计算机还有许多可跟人脑“学习”之处。

结语

传统脑神经科学研究描述的单纯“刺激─反应”机械式大脑运行模式,似乎无法解释为什么“大脑是人体消能耗量最多的器官”,即使大脑重量只占全身2%,却消耗高达20%能量。随着研究愈深入揭示,大脑是由多层次多节点神经网络组成,就像高端中央处理器,可同时快速进行多项庞大且复杂的运算。果真如此,难怪大脑需耗费大部分能量了。

(首图来源:Pixabay)

负优化?三星计算器应用更新 删除货币汇率转换功能

【手机中国新闻】近日,手机中国发现,三星在最新的计算器应用更新中,将其中的货币汇率转换功能进行了删除。

三星手机

部分手机用户可能对这项功能并不那么熟悉,在此手机中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项功能。以小米手机的计算器为例,用户在打开计算器后,能够切换至货币汇率转换功能界面。在该功能界面,将实时更新各国货币汇率,用户能够一眼看到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同时,该功能还可以对各种数额的外币进行转换,对于经常使用外币的人来说相当方便。

三星计算器删除货币汇率转换功能

而在此次更新中,三星对该功能进行了删除,也就意味着以后三星手机用户不能再通过计算器直接看到各种货币的汇率。对此,不少三星手机玩家发出疑问,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删除货币转换功能?

据了解,此前三星S22系列手机内置了一款名为GOS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限制性能发挥,通过降低GPU性能来减少发热、延长续航。但是不少用户却发现,该GOS服务不仅会对游戏进行限制,还有超过一万个App被设置了性能限制,其中还包括YouTube等常用应用。三星对此表示,理论上GOS只会限制游戏性能,并不会影响其他性能,后续将进行更新修复该问题。

院士彭练矛:20年坚守碳基芯片研发,让中国芯换道超车

进入北京大学东南门,右手边第一栋楼上“逸夫苑”三个大字跳入视野。彭练矛的办公室就在这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不少是外文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多个金色奖牌随意地摆放其间。

从2000年至今,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彭练矛坚守在国产碳基芯片研究一线。在他看来,目前中国芯片产业链面临着被“卡脖子”的状况,关键因素是中国在芯片技术领域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从材料、设计到生产制备的全套技术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没能发挥主导作用。

而碳基电子将有望打破这种局面,实现由中国主导芯片技术的“换道超车”。

20年来,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整套碳基芯片技术,首次制备出性能接近理论极限,栅长仅5纳米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为中国芯片突破西方封锁、开启自主创新时代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2022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在谈自己的科研经历。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启用新材料是解决芯片性能问题的根本出路”

作为电子产品的“心脏”,全球每年对芯片的需求已达万亿颗。“大家都希望电子设备的芯片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彭练矛告诉记者,碳基芯片技术的发展对于大众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5G技术的来临将使城市变成“智慧城市”,健康医疗、可穿戴电子设备、物联网和生物兼容性器件……这些都离不开海量的数据运算,需要有强大处理能力的芯片做支撑。

在传统工艺下,这些芯片有着统一的核心材料,那就是硅。当前,硅基芯片已经进入5纳米时代,甚至在向2纳米、1纳米探索,这意味着,硅基芯片性能逼近物理极限。

步入21世纪以来,寻找能够替代硅的芯片材料,成为热门话题。“当时整个学界都感觉到,硅基微电子实际上在走下坡路。学界会提前考虑,未来取代硅的材料会是什么?”彭练矛表示,传统硅基芯片材料的潜力基本已被挖掘殆尽,无法满足行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启用新材料是从根本上解决芯片性能问题的出路。

时值上世纪末,纳米科技正在兴起,碳纳米管晶体管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关注。

碳纳米管是1991年由日本科学家饭岛澄男(S.Iijima)发现的。“碳原子按照六角排布,形成一个单原子层,这就是石墨烯。而一个矩形的石墨烯条带,长边对接卷成一个卷,就变成碳纳米管,直径一般是一纳米左右。碳纳米管具有一些奇特的量子效应,使其电子学性能变得非常好,速度快、功耗低。”彭练矛这样描述这种新材料。

饭岛澄男在上世纪70年代初师从考利(J.M.Cowley)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从师门来讲是彭练矛的大师兄,彭练矛就这样认识了碳纳米管。

在这之前,彭练矛在电子显微学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1978年,高考恢复的第二年,年仅16岁的彭练矛走进燕园,成为“文革”后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招收的首届学生。在恩师西门纪业教授的带领下,他与电子显微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彭练矛考取了北大电子物理硕士研究生,1983年,在西门纪业教授的鼓励下,彭练矛前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国家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考利(J.M.Cowley)教授。随后,彭练矛又先后前往挪威奥斯陆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继续从事电子衍射相关研究工作,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崭露头角。1994年,彭练矛回到祖国。

2000年,北京大学“组队”,着手研究面向未来的电子学。当时彭练矛还不到40岁,他觉得自己“还有精力再做一件新的事情”。于是彭练矛带领研究团队,从零开始,探究用碳纳米管材料制备集成电路的方法。

最初几年是在不断摸索中度过的。他们发现,碳纳米管是做芯片最好的材料,“它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机械性能都非常适合做电子元器件。虽然没有现成工艺可以遵循,但理论预测碳纳米管芯片性能可以比现在硅基集成电路的综合性能成百上千倍地提高。”

在摸索中,彭练矛团队提出了用碳纳米管来做集成电路的完整方案,“碳纳米管拥有完美的结构、超薄的导电通道、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稳定性。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子技术有望成为后硅时代主流的集成电路技术。”

2005年,彭练矛在北大的电镜实验室留影。受访者供图

“已研发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芯片材料”

用碳纳米管制备的碳基芯片的综合性能可以比硅基集成电路提高成百上千倍,这已成学界的共识。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如何让它变为现实?对团队来说,这个过程中碰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新的,“只能自己一一想办法来解决。”彭练矛坦言。

首先是突破材料瓶颈,掌握碳纳米管制备技术。经过十年的技术攻坚,课题组放弃了传统掺杂工艺,研发了一整套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的无掺杂制备方法。

碳纳米管材料非常微小,肉眼不可见。彭练矛形容,人的一根头发丝直径差不多是几十微米或几万纳米,而这种材料的直径是头发丝的几万分之一。光学显微镜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来看,同时,还要操纵它,让它按照一定秩序排列。怎么办?

还好,彭练矛之前做过大量电子显微镜相关研究,对于观察和操纵“小东西”有一定经验。2017年,团队首次制备出栅长5纳米的碳纳米管晶体管,这一世界上迄今最小的高性能晶体管,在本征性能和功耗综合指标上相较最先进的硅基器件具有约10倍的综合优势,性能接近由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决定的理论极限。

2018年,团队再次取得重要突破,发展出新原理的超低功耗狄拉克源晶体管,为超低功耗纳米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团队用高性能的晶体管制备出小规模集成电路,最高速度达到5千兆赫兹。

2020年,该团队首次制备出达到大规模碳基集成电路所需的高纯、高密碳纳米管阵列材料,并采用这种材料首先实现了性能超越硅基集成电路的碳纳米管集成电路,电路频率超过8千兆赫兹,跻身国际领跑行列。

事实证明,团队20年来的坚持是对的。“目前我们基本掌握了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制备技术,能够在实验室把碳纳米管集成电路加工出来,性能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好的,电路频率比美国研发的高了几十倍。”今年3月,彭练矛坐在办公室里向记者谈起研究的最新进展,底气十足。

在彭练矛看来,碳基芯片无疑将成为支撑基于这些技术运行数字经济的最佳选择。“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让碳基芯片在10-15年内成为主流芯片,广泛应用在大型计算机、数据中心、手机等主流电子设备上。”

“拥有自主技术才不会被西方卡住”

彭练矛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实验室已可以采用碳纳米管材料制备出一些中等规模甚至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做个计算器之类没问题。”

“但是,要用它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还不行。”彭练矛说,目前研发出的碳基芯片的集成度仍和当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硅基芯片相比还差很远。

差在哪?彭练矛解释称,要实现超大规模高性能集成电路,首先就需要在大面积的基底上制备出超高半导体纯度、顺排、高密度和大面积均匀的单壁碳纳米管阵列。此外更困难的就是需要有专用的工业级研发线,而这样一条研发线是北大团队所不具备的。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制作出的最复杂的碳纳米管芯片的集成度只有几千、最多几十万个晶体管,尺寸还是微米级的;而当下全球最先进的硅基芯片中有五百亿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面积大小只有100纳米左右。“差太远了。”

“尖端碳基芯片的专用设计工具我们同样缺乏。”彭练矛认为,目前,基于碳纳米管的无掺杂CMOS技术已经不存在原理上不可克服的障碍,但仅在实验室完成存在性验证和可能性研究和演示,并不意味着碳基芯片技术就可以自行完成技术落地,具备商业竞争力。把学校的技术变成一个可规模生产的工业化技术,中间还要做很多工作。目前,碳基芯片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投入。

“精密生产是很难的。”彭练矛称,虽然我国是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距离。实际情况是,如果要实现碳基集成电路规模扩大,哪怕在实验室里也需要大量资金,更不用说建设工厂、添置先进设备、每一步的精加工。彭练矛指出:“相比之下,我们的投入还是太少。因此,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于碳基芯片的发展至关重要。”

谈及未来,彭练矛表示,在国家重视且科研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预计3-5年后碳基技术能够在一些特殊领域得到小规模应用;预计10年之后碳基芯片有望随着产品更迭逐渐成为主流芯片技术。

过去几十年,我国在芯片产业发展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中兴事件”、“华为事件”之后,中国“芯”问题引起重视。

“整个硅基芯片的研发上,我们落后很多,硅基芯片在美国已经发展了60多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在其中没有重要贡献,材料、设备、计算机软件、制造工艺等都是购买别人的。实际上这不光是‘卡脖子’,而是完完全全受制于人。”在彭练矛看来,目前想在硅基的路上“弯道超车”不太现实,“我们需要换道开车,换到碳基的道路上。这对全球来说都是一条新的道路,目前我们还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我们要发展自己的集成电路技术,拥有自主技术才不会被西方卡住。”彭练矛称,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在现有优势下扬长避短,从材料开始,全面突破现有的主流半导体技术,研制出中国人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通过发展碳基芯片,实现中国芯的“换道超车”。

同时,彭练矛也很清醒:“距离实现在芯片技术上超越欧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已做好继续长期奋战的准备。

【人物名片】

彭练矛,电子和材料物理学家,目前主要从事碳基电子学领域研究。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赴英国牛津大学,1994年底回国。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北京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

【匠心解读】

新京报:如何理解匠心精神?匠心精神如何坚守,如何传承?

彭练矛:匠心精神一般指常年专注一件事情,能够把事情做到极致,成为某一专业的专家、冠军。这无疑是需要的,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芯片问题,光发挥匠心精神是不够的。芯片问题不仅需要相关行业的人努力工作,发挥匠心精神,更需要有前瞻视野的大师来把控和平衡各行业协同进步,不断将全产业链稳步推进。

【匠人心声】

新京报: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

彭练矛:将事情做到最好,不分大小,养成一个习惯,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就像学校学生考试一样,拿到90分达到优秀并不难,但坚持要拿100分,始终都要求自己拿出全力去拼100分就不一样。可能需要拿出200%或更多的努力才能多拿3-5分,但坚持下来,必能受益。

新京报:什么时候是你认为最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彭练矛:大概是2017年,开始认识到光在学校做芯片相关的研究已经不够,不足以推动相关领域继续向前走,需要走出学校,争取更多资源,开展碳基电子的工程化和未来的产业化研究。这些需要去接触更大的世界,去求之前不熟悉的人,都是我之前不太擅长且极力避免的,当时觉得非常困难。但想起了一句名言,大意是失败并非末日,失去向前的勇气才是最可怕的。国家需要有自己的芯片技术,现在这个历史机遇出现了,不论多么困难,都得坚持下去。

新京报:你希望未来还取得怎样的成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彭练矛:希望最终将我们研发的碳基芯片技术推至主流,大家的生活因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美好。

新京报:你感觉你获得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彭练矛:没有虚度时光,为国家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京报2022年9月22日大国匠心特刊《十年磨一剑》。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翟永军

数字化时代,在线考试系统全面促进考试智能化发展

疫情变化无常。最近,在线考试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考试形式。

它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企业校园招聘考试、各级教育教学考试以及各种资格认证考试。

从传统考试模式来看,考官需要在命题、考试安排、监考、评分、统计、考试保存、教学评价等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可避免地导致评分不规范、评分错误、试卷丢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线考试系统应运而生。

与纸笔考试模式相比,远程居家在线考试模式对在线考试系统也有更高的要求。

15年来,麦塔在线考试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出了麦塔在线考试系统这样一套完整的远程在线考试解决方案。它可以基于科学、公平、客观的原则,实现数据管理与考试管理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考试过程的智能化发展。

可满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教培机构的实际要求,充分实现在线报名、审核、组卷、笔试、阅卷、评分、成绩分析的全流程操作,减轻传统线下考试压力。

另一方面,麦塔在线考试系统对反作弊链接也有严格要求。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屏幕监控,视频监控等措施,确保了各类考试的公平、公正和严肃。

这样,在线考试的过程与传统考试几乎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所使用的考试设备从纸笔改成了手机、计算机。

目前,在线考试系统的远程监控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数平台使用考试前的视频验证或考试期间的照片拍摄来监控考生,但这种监控行为肯定不够严密。

虽然在线考试系统可以全程记录考生的考试视频监控,但由于带宽和存储空间有限,不支持传输如此大的数据。

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相信这些问题迟早会得以解决。

#线上教育#

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催生科技创新

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日前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

在寻找和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过程中,科学家跨界“组团出击”,以硬核科技赋能中国水下考古,催生出不少技术创新:“精海”系列无人艇,智能探测长江口二号古船位置、掩埋情况、周围环境;采集海底极其微弱的“波浪能”,为长时间监测保护长江口二号古船及船载文物的水下装备充电;用计算机模拟长江口水域的“沧海桑田”,尝试解密长江口二号古船沉没原因;通过生物基因技术,确定长江口二号古船“年龄”……

从水下摄像系统到“精海6号”环境探测无人艇

水下考古环境复杂、难度极大。长江口水下浑浊不清,几乎拍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文物图像信息,给考古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

2014年,负责长江口二号古船项目的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向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发出请求:“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智能的水下摄像系统,在长江口非常浑浊的水域里也可以拍到海底的文物?”

随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执掌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80后女将彭艳带着一支50多人的研究团队迎难而上,陆续研发出“水下沉船自动识别辅助系统”、全球首艘“智能化立体采样无人艇”及“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等科研成果,不断向前拉动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进度条”。

然而,当拍摄的水下视频传回来时,发现视频里的青花瓷、陶罐模模糊糊,只能看出个轮廓,根本看不到颜色、纹饰等细节。怎么办?

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晓毛擅长图像处理,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增强图像的方法。用上这个新技术,水下拍摄的青花瓷器图像瞬间变得清晰。

彭艳团队实现的另一项科研突破是破解了超低频能量收集的难题,把海底洋流的“波浪能”高效收集起来,利用环境动能为海底的文物监测设备供电,从而实现大规模、不间断地对海底文物进行监测保护。

“在探摸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几年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叫‘电磁突变’的现象,把海底波浪能的能量密度整整提升了47倍。现在,我们的设备在水下监测文物,只需要配上手机充电器大小的充电装置,就可以实时收集海底波浪能,长时间带电工作了。”彭艳说。

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还为长江口二号古船量身定制了“精海6号”环境探测无人艇,在艇肚子里携带了80厘米直径的圆柱形“采样蛋宝宝”,到作业区域后自动布放到沉船区域采集数据。

正在构建水下考古人工智能知识图谱

彭艳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她带领的团队年龄梯度从60后到90后,一直奋战在我国海洋一线,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团队,其中包括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机械、计算机科学、力学、数学等众多学科门类。

彭艳介绍,目前上大团队正在加快构建水下考古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这种人工智能的水下考古知识谱系,会存储与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海洋以及文物相关的海量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自己分析整合各种图像、文本、视频、文字,像福尔摩斯一样为水下考古挖掘整理各种线索。”

她畅想,未来的水下考古是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可以建议水下考古工作者去哪里寻找有价值的沉船;包括无人艇队、无人机等在内的“人工智能考古大军”可以自动搜寻确认海底目标……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元宇宙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水下考古全过程,仿佛身临其境进入考古现场。

“当人工智能科技碰撞考古学科,一切皆有可能。”彭艳说。

通过一把稻壳锁定古船“年龄”

此外,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科学家团队正对船中出水瓷瓶中的稻壳进行碳十四测年和古植物DNA研究。据此,研究人员可以判断稻壳放入瓷瓶的大致年代,验证出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龄”;并根据稻壳DNA大致推测其产地,结合瓷器的窑口,推测长江口二号的上货港口。这是我国国内首次将分子水平的生物基因研究技术应用于水下考古领域。

看似毫不起眼的稻壳,究竟是如何隐藏了水下沉船的秘密?下一步又将如何破解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更多密码?故事要从半年前说起——当时,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了一批文物,包括底部有“同治年制”篆书底款的景德镇窑绿釉杯、大型青花双耳瓶等。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领衔的年轻团队受邀参加长江口二号古船的“生物考古”项目。他们在取样双耳瓶中的海底淤泥时,发现这只瓷瓶的肚里还“大有乾坤”——里面竟然藏着数十只小瓷杯,并且里面垫着大量稻壳。与此同时,团队还获得了长江口二号古船上的其他稻壳样本。

“我们以最快速度对长江口二号古船上的这些稻壳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发现它们所处时期比清同治年略早一点点……推测这些稻壳可能是陈年晒干的,专门用于船上物品的固定和防震。当然我们也将对船体不同地点出水的稻壳进行测年,最后综合判断。”文少卿说,稻壳检测结果与瓷器底款互相印证,进一步确定了长江口二号古船是在清同治年间运行的。

不同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古船的“全生命周期”

用生物基因技术解密长江口二号“年龄”,对科学家们而言只是牛刀小试。何谓生物考古?文少卿娓娓道来:“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古基因组学’研究人员,而生物考古正是把古基因组学和考古学结合起来。它下面还包括同位素考古、人骨考古、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把分子考古应用于沉船研究也很前沿。

“我们尝试利用不同学科交叉合作,研究长江口二号古船从建造到沉没的‘全生命周期’,以期实现我国现代水下考古的新突破。”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

在文少卿眼中,长江口二号古船并不是一艘静默无言的沉船,而是信息量巨大、生机勃勃的“生命体”。“其实,水下沉船里面有两套生物基因谱系——一套是‘可见的谱系’,里面包括可能存在的出水的人类骸骨、动物的骨骼等;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看不见的生物基因谱系’,主要是微生物。通过检测、分析、研究这些生物基因谱系,我们就可以获得庞大的数据,来还原水下沉船这个‘生命体’。”

文少卿介绍说,如果能在长江口二号古船上找到老鼠等啮齿类动物的骨头,或者一些植物种子的遗存,那么就可以通过生物基因研究,分析出当时这艘船可能停靠过哪些地方。再比如,通过对船底泥沙沉积物展开微生物研究,就可以知道长江口二号古船曾在什么水域航行,从而通过它的运行轨迹“拼图”“还原”其整个航线。

“当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公众的目光往往会关注船上的文物是否精美,聚焦闪闪发光的东西,而我们科技考古工作者要去关注和发现的则是最不为人注意的那些泥垢沉积物。科研的乐趣就在于接受挑战、探索未知。我们期待,随着长江口二号古船顺利出水,通过对沉船上两套生物基因谱系分析研究,可以尽快弄清这条古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文少卿说。

(据新华社电)

作者:孙丽萍 丁 汀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