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腰缠万贯的一贯(他38岁当上副部级高官,却买不起一套房子)

导读 腰缠万贯的一贯文章列表:1、他38岁当上副部级高官,却买不起一套房子2、古代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3、乾隆的兄弟都是怎么死的?一个活得很阴间,一个活成守财奴4、趣说古人与

腰缠万贯的一贯文章列表:

腰缠万贯的一贯(他38岁当上副部级高官,却买不起一套房子)

他38岁当上副部级高官,却买不起一套房子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这首诗的作者是欧阳修,欧阳修同志23岁金榜题名,成了大宋官员,38岁成了大宋副部级官员。他贵为大宋副部级官员,却一直“ 僦古屋 ”,“ 僦古屋 ”就是租旧房子住的意思。堂堂大宋副部级官员,居然为何要租房子住呢?

原因是北宋时候的开封 “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首都房价太高了,连副部级的官员欧阳修都买不起,只好租房子住了。

当时买不起房官员还很多,比如深得欧阳修垂青的苏洵和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苏辙都买不起房子。苏洵贵为大宋秘书省校书郎,堂堂厅级官员,一辈子也没能在开封买房,一直租房子住。苏轼贵为大宋“ 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一辈子在首都买不起房子,连儿子结婚的房子都是文友人借的。

苏辙在官场比哥哥苏轼混得好,他一度官拜御史中丞。宋代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并置,御史大夫较少实放,御史中丞实际上就是大宋纪检机关最高长官。苏辙当了几十年官,到70岁才在许州花9400缗钱买了套不大的套房子。

9400缗钱是什么概念呢?古人云“腰缠万贯”,一缗钱就是一贯钱,当时有一万缗钱就被认为是富豪。当时一缗钱可以买236斤大米,苏辙的那一套房子差不多可以买200万斤大米。

一套房子要200万斤大米,难怪副部级的欧阳修和厅级官员苏洵和苏轼买不起房子了。副部级的欧阳修都写诗哭穷买不起房子,当时的老百姓居住条件就更差了!史载宋朝百姓因 “ 医药非便、饮膳难得,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 ”

老百姓为了有更好的医疗教育生活条件,从乡下进城就业的人也很多,但是由于房价太贵,只能 “四邻局塞,半空架版,叠垛箱筥,分寝儿女。”

古代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影视剧里经常有古人花银子的场景,那么一两银子今天值多少钱呢?我们来具体算算。

  古代的度量衡与今天不一样,明清时的一两大约合37克。今天的纯银价格每克约3.5元,仅从银子的价格考虑一两银子大约值今天的130元。然而,这种单纯用银价来衡量的方式是不能反映古代银子的价值的。白银的开采难度古今差距很大,市场投放量和稀有程度也不一样。我们应该衡量的是古代银子在当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那么我们找一些古今都有的商品作为媒介就可以大致估算了。

  先看看宋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宋朝市场流通的主要是铜钱,一贯铜钱等于一两银子。一枚铜钱被称为一文,1000文即为一贯。因此古人用成语“腰缠万贯”形容富有。

  宋仁宗时期,米价是六七百文一石。今天我们吃的普通大米大概是3,4块一斤。宋代的一石约合今天的118.4斤,一石米在今天值450元左右。算下来,一文钱差不多是0.7元,一两银子差不多和700元。

  我们再找几个衡量中介来检验一下。《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记录背诵都城东京汴梁社会生活的文献,书里说东京汴梁的也是卖一种“炒肺”的小吃,一份不过20文。这个炒肺,应该类似今天的羊杂汤或卤煮之类的小吃。今天北京街头的小吃店一碗价格大约是15元左右。算下来,一两银子差不多也是750元左右。

  宋朝笔记小说《青琐高议》记载:庆历年间,都下(都城)马吉以杀鸡为业,每杀一鸡,得佣钱十文,日有数百钱。由此可知当时市场上杀一只鸡需要十文钱,今天同样的活计大约8元钱,这样算下来一两银子值800元。

  结合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宋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合今天的七八百元。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明朝。明朝万历年间,米价维持在半两银子一石。不过,这个时候的容器规格和宋朝有所变化,一石米大约145斤。今天145斤大米大约500元。由此得出那时一两银子大约值现在1000多元。明朝小说《金瓶梅》记载,西门庆聘请温秀才做秘书,每月工资是3两银子。这么算下来,月工资大约3000多块钱。

  最后我们来看看清朝。清朝乾隆年间,湖广,江西一石米的价格在一两半与二两银子之间。那时候一石大约也是145斤,这么算下来,清朝的一两银子大约值350元。不过,实际的购买力应该是今天6,7百元左右。

  粗看下来,到清朝的时候银子出现了大幅贬值。其实不然,本身用米价做中介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古代的生产力不发达。灾年和丰年米价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此外,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粮食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在这里这样粗劣的估算只是为了一下对于古代好奇心罢了。

乾隆的兄弟都是怎么死的?一个活得很阴间,一个活成守财奴

成功坐上皇位以后,雍正皇帝深深感受到无奈与压力。

曾经,他与另外8个兄弟虽谈不上兄友弟恭,倒也相安无事。但一场由废太子风波引发的储君之争,让他们分成数派,互相攻讦。为了紫禁城太和殿的那张龙椅,彼此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康熙王朝的继承人——新任皇帝雍正其实最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

毕竟,皇帝作为孤家寡人,最需要的就是朝臣拥戴,敦宗睦族。但兄弟间的隔阂已经形成,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上一辈的恩怨重演下去。

于是,在雍正即位后的第九个月,秘密立储制度被确立了下来。

在王公大臣的见证下,雍正将一个装有储君人选名单的匣子,放到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书一份密封于闸内,随身携带,以备不虞。并约定待皇帝百年后,再由王公大臣到乾清宫取下匣子,开启先皇遗诏,迎立新君。

▲乾清宫内景,图源:摄图网。

雍正认为,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第一,没有明确公开的储君人选,可以消弭皇阿哥们为了争夺皇位而引发的争端;

第二,可以降低朝臣提前“站队”的风险,防止下面的人结党营私,危害皇权;

第三,谁也不知道这个“盲盒”里写的是什么,自然也没人敢在这个问题上揣测圣意,从而提高了皇帝执政安稳的系数。

雍正在他执政的第13个年头里去世了。

随即,在庄亲王允禄、张廷玉等人的见证下,雍正登基之初所置的那个“盲盒”被开启。

幸运儿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获得皇位继承资格,登基称帝,史称乾隆皇帝。

01

相比自己的父亲,乾隆登基的风险可就小得多了。

在雍正皇帝遗留下来的十个儿子中,长大成人的只有弘时、弘历、弘昼、弘曕等四个皇子。在这四位阿哥中,三阿哥弘时与雍正关系不睦,早在乾隆即位前几年就去世了。而弘曕在弘历登基之时,年仅3岁,还养在圆明园中,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

这一看,乾隆登基并无悬念。实则不然。

雍正即位最受后人诟病的,便是他对宗室亲兄弟的残忍迫害。尽管这源于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以及皇位继承问题的纠纷,但让当时人们看到的情景,却是在康熙存活的24个皇子中,除了雍正自己、十三弟胤祥以及少数几个年幼者外,其他人下场悲惨:

皇长子胤褆、废太子允礽一直被幽禁到雍正年间病死;

皇三子胤祉以“党附世宗政敌”之名,夺爵幽禁;

皇八子胤祀、皇九子胤禟被黜宗室,改名“阿其那”“塞思黑”,迫害致死;

皇十子胤?,皇十四子、雍正一母同胞的胤禵也被罚给康熙守陵,永远监禁……

这场风波最终还波及到了雍正的子侄辈,除了五弟恒亲王家的世子弘升和七弟淳亲王胤祐家的世子弘曙爵位被削之外,雍正的第四子(续齿第三)弘时也被控以“行事放纵不谨”,同情雍正皇帝的政敌、八弟廉亲王胤祀的罪名,被狠心的雍正过继给廉亲王为嗣,从宗法伦理上断绝了父子关系,赶出紫禁城。

所以,从雍正时代开始,人们就普遍怀疑当年康熙是否真的有意传位于皇四子,而非雍正上台后恶意篡改康熙遗诏。

在皇族内部血雨腥风中长大的乾隆,面对父亲的“遗产”,必须作出一定的姿态,至少让人对这位新皇帝的执政有信心。

即位之初,乾隆便确立了“政尚宽大”的方针,主张“戒繁苛,主宽容,宽猛并济,纠察补偏,革除弊政”,准备替叔伯、兄弟们平反。但清朝皇帝一向以“敬天法祖”为使命,乾隆公然忤逆父君,他自己也担心遭遇天谴。

于是,在精心安排后,乾隆对外宣称:“阿其那、塞思黑孽由自作,万无可矜,而其子若孙,实圣祖仁皇帝之支派也……当初办理此事,乃诸王大臣再三固请,实非我皇考本意,其作何处理之处,著诸王满汉文武大臣翰詹科道各抒己见,确议具奏。”

▲廉亲王胤祀画像。

看,乾隆把皮球踢给了诸王大臣,既保全了雍正的颜面,也算不违背“敬天法祖”的原则,可谓一举两得。

晓得皇帝本意的大臣随即上奏,请求皇帝主持公道。有了满朝文武的支撑,乾隆皇帝当即下旨,将胤禩、胤禟子孙均给予红带,收入《玉牒》,并依次将自己的三哥弘时及其他一众受牵连的宗室兄弟、叔伯统统恢复身份,赐予爵位。

就这样,乾隆皇帝缓解了自父亲雍正以来皇室与宗室之间的矛盾,提升了皇权和自己的威信。

02

乾隆有一个五弟弘昼。乾隆即位以前,两人名义上都是雍正皇帝的庶子,从小一起读书,一起练习骑射,也一起闯过祸,一起逃过课。除了顶着皇子头衔外,与平常人家子弟并无不同。

就连乾隆皇帝晚年回忆起这段学习经历时,也曾说:“予与王幼同学同课,习为诗古文词。当是时侍奉皇考膝下,优游书府,日寝馈于经史文字中,世纲尘务,毫发不以婴其心。吾两人者,相规以善,交相勉励,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天伦之乐无过于是。”

在雍正所遗四子中,弘时被削爵病死,弘曕年纪还小,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便只有弘历、弘昼两兄弟。而弘历有着被康熙帝召到身边陪伴其度过晚年的传奇经历,所有人都认为,这相当于中了彩票,下一任皇帝不是弘历还有谁?

可弘昼从不这样认为。

▲雍正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图源:剧照。

《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十一年,皇帝下诏:“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年岁俱已二十外,着封亲王,所有一切典礼着照例举行。”他们兄弟二人的待遇,一直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因此,对于四哥弘历的继位称帝,弘昼思想上从来都无法接受。骤然间的地位落差,使得原本亲密无间的两兄弟,最后形成了一种比兄弟阋墙还难受的“兄弟冷战”。

据《啸亭杂录》记载,弘昼在某次上朝议事时,因意见不和,当着乾隆的面把反对他的军机大臣讷亲给揍得鼻青脸肿,场面相当尴尬。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弘昼这波操作着实有点不给哥哥面子了,如果换成其他皇帝,要治他个“大不敬”之罪也在意料之中。

可乾隆皇帝坐在大殿上干看着,一句话也不说,事后也没对弘昼作出任何的处罚,导致满朝大臣都不敢轻易再惹这位皇帝的好兄弟不开心了。

其实,从乾隆的角度来看,这大致就是亲情与皇权孰重孰轻的问题了。

如果此时处罚了弘昼,固然有扳回皇帝颜面、维护皇权的有利影响,但也会让自己先前努力为宗室亲族平反的成果,毁于一旦。不仅如此,对于在人前人后表现出“亲亲睦族”的乾隆,如果只因一桩朝堂纠纷重罚弘昼,很有可能会让自己“人设崩塌”,得不偿失。

为了安抚弟弟,乾隆将以前雍亲王府的旧物尽数赏给了弘昼,希望用这些充满他们旧日兄弟孝悌记忆的物件,唤醒弘昼的内心,减轻他心中的不平衡感。

但弟弟打了人,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找个时机好好敲打一下。

很快,在弘昼授命监督八旗子弟考试时,乾隆找到了合适的时机。

▲雍正帝第四子、乾隆皇帝弘历。

当时,时近中午,担心哥哥身体的弘昼请乾隆先行离开前去进膳,这里有自己看着就行了,乾隆没有同意。不曾想,弘昼突然来了句:“皇上四哥,你担心我买通这些考生,扰乱考场秩序?”

一瞬间,乾隆愣在那了,自己上次纵容的弟弟,这次又重蹈覆辙了。乾隆当场没有回答他,但第二天弘昼进宫请安时,乾隆毫不客气地发出了严重警告:“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意思是,你昨天开的玩笑大逆不道,如果我当时回答你,让你解释清楚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恐怕你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03

弘昼此刻大概也明白,什么叫“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昨天还能赏你,今天万一惹对方不高兴了,杀掉你就跟碾死一只蚂蚁这般简单。

既然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于是,在弘昼受封的和亲王府邸内,时常上演着这样一幕:“王自高坐庭际,像停棺式,命护卫作供饭哭泣礼仪,王乃岸然饮啖以为乐。”

什么意思呢?就是没事在家摆设祭坛,办丧事。完事后,再把供桌上的供品全部吃掉,以此取乐。在这个过程中,谁要是哭得最大声,还代表最爱自己,可获得赠赏。

当时人们多传统迷信,觉得此事不吉利,容易导致弘昼短寿。但,和亲王弘昼就想要这效果,给自己办完丧事,他逢人便说:“人不可能长青,你不说死,怕说死,最后也难逃一死。”

为了消磨余生,除了办丧事外,弘昼还喜欢指导梨园班子唱戏。

据说,他极擅长使用经典历史桥段为蓝本创作剧本。在指导伶人唱昆曲时,还要求演员注重腔调的转换,唱一段昆曲,转一次弋腔。两种腔调的结合,使他王府内的戏班子唱曲功夫冠绝北京城,相邻各王府竞相效仿。

对此,乾隆皇帝并没有过多干预。毕竟这些古怪的自娱自乐,与他亟需收拢的皇权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再说,如果这样能让弘昼的心里好过些,又有何不可呢?

但其实,弘昼心里并不好受。

这种醉生梦死日复一日的生活,摧毁的不过是他的精神。身为皇室贵胄,天子最宠爱的弟弟,弘昼不差钱。每天锦衣玉食的生活以及乾隆时不时地关心,弘昼想死也死不了。他曾留下一首《金樽吟》,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及心态: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从乾隆皇帝持续给弘昼封官加爵来看,弘昼活着,对乾隆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故在苦闷和压抑之中,假装疯疯癫癫的弘昼最终郁郁而亡,享年60岁。

04

与弘昼余生的苦闷不同,乾隆即位时年纪尚小的弘曕,日子过得比五哥舒服多了。由于是雍正皇帝的“老来子”,乾隆对其照顾有加,准许其一直生活在圆明园,故其又有“圆明园阿哥”的称号。

▲雍正帝幼子、“圆明园阿哥”弘曕。

为了让弟弟从小精通文墨,乾隆为其延请了当时的名家大儒沈德潜教授学业。弘曕果然“善诗词,雅好藏书”,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但正如乾隆一贯对兄弟只讲物质奖励、而不尽人情的做法,乾隆三年二月(1738年3月),年仅6岁的弘曕奉旨被过继给腰缠万贯的十七叔、果亲王胤礼,成了果亲王的合法继承人。

果亲王在乾隆朝初期与张廷玉、鄂尔泰等人同为辅政议政王大臣,备受信任,故在诸王中较为殷富。弘曕“既得嗣封,租税所入,给用以外,每岁赢余,不啻巨万”。

有了钱能干嘛?当然是挥霍啦。这是一般人的正常思维,可弘曕不是。

长大后的弘曕为人异常吝啬,对待下属苛刻严厉。但乾隆对此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该赏时照赏不误,结果导致弘曕“俸饷之银,至充栋宇”。或许由于当初沈德潜儒家风气灌输得好,弘曕对于钱财只有爱惜之情,让自己活成了一个“守财奴”。

为了获取更多钱财,弘曕不惜违反禁令,私自开设煤窑强占平民产业。有了之前弘昼当廷殴打大臣的例子,这次下面的官员也是敢怒不敢言。

一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弘曕东窗事发前,乾隆一直对这个幼弟宠爱有加,拼命给他加官进爵。18岁后,弘曕先后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及药房事务,同时出任正白旗蒙古都统。

在宗室乃至满朝文武中,再也找不着比他更意气风发的人了。

到了乾隆二十八年,弘曕为恶的真面目被揭露了出来。当时,乾隆的慧贤皇贵妃之弟高恒正担任两淮巡盐御史,虽然品阶不高,但权力挺大。在其任职期间,曾出现过一起“京师王公贩卖人参牟利案”。在这起案件中,京城里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大臣都曾委托高恒等人从中牟利,其中做得最明目张胆的就是弘曕。

据高恒供述,弘曕因欠了商人江起镨的钱,派王府护卫带江起镨到高恒处,托售人参,牟利以偿还欠债。这令极力想维护皇家尊严的乾隆大感颜面尽失。

但仗着哥哥对自己的爱,弘曕并不觉得事态严重。在供述以权谋私之事上,他仍旧没当回事,不仅反咬高恒一口,还想尽一切办法撇清所有的关系。

可乾隆手底下的军机处也不是吃干饭的。经过多番抽丝剥茧,弘曕为己敛财、侵吞民产、妄托官员办事、干预选官、干预朝政等条条大罪被抖落了出来。

乾隆勃然大怒。

对于疯狂敛财,乾隆可以忍。但干预朝政、干预选官,已严重挑战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乾隆看来,这已经上升到与康熙年间“夺嫡争位”一样高度的政治影响。正如他后来在处置这起事件时跟群臣解释的那样,“弘曕既如此恣肆失检,朕若不加儆诫,将使康熙末年之劣习,自今复萌,朕甚俱焉”。

弘曕被削爵查办,只在朝夕之间。

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十三日,乾隆下旨革去弘曕的亲王爵位,永久停俸。此后,六月初十日、十一日、十五日,乾隆又连发数道圣旨,问责弘曕妄托官员办事、采买优伶等情。同时,参照之前内务府销毁淳亲王金宝之例,将弘曕的果亲王金宝也一并收回、销毁,弘曕彻彻底底变成了个被亲人抛弃的“闲散宗室”。

或许是因弘曕一生足够顺遂,抗压能力几乎为零,在被乾隆降旨打压后不久,竟抑郁成疾,卧床不起。

乾隆闻讯,只能亲自到榻前看望幼弟,并降旨授其郡王爵位,以示没有忘记弟弟。

就乾隆个人而言,如何处置这个弟弟也是极其矛盾的。按弘曕的罪名,废为庶人也不为过,可有了弘昼的前车之鉴,乾隆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正是出于这样的心理,乾隆才会表现出极度的犹豫,先削了弘曕的爵位,等到对方一病倒,立即就对其加官进爵,以慰其心。

弘曕还是没能熬得过皇帝哥哥的反复思量,乾隆三十年(1765年)就病逝了,年仅33岁。

有意思的是,在弘昼和弘曕去世后,官方授予二人的谥号皆为“恭”。在中国古代谥法中,“知过能改,卑以自牧”谓为恭,不知乾隆此举是否又在暗示什么?但弘昼与弘曕着实感受到了帝王家不足以有兄弟亲情一说。

似乎他们最好的结局,就如弘昼墓前汉白玉石门上的对联所写的那样:“何须争名利,即此是安居。”

参考文献:

[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7

[清]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90

王梓:《王府》,北京出版社,2005

趣说古人与钱:挣钱不易存钱难,花钱还是技术活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有这样一段描述,说宝玉和麝月去袭人的住处取钱,开了抽屉,看见一个小笸箩内放着几块银子,倒也有戥(děng)子,麝月便拿了一块银,提起戥子来问宝玉:“哪是一两的星儿”?

这里面提到了戥子,是古时候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最大单位到“两”,小至“厘”。

现在,我们看影视剧或者武侠小说,一些大侠住店吃饭,经常甩下一锭银子,再来句不用找了,十分潇洒,可现实远不是这样。

银子在市面广泛流通是从商品经济发达的宋朝开始的,在明清才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宋明之前白银的开采十分有限,直到明朝新航路开通,大量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政府才有了充足的白银储备。

另一方面,商品经济越发达,大额支付越多,货币流通越快,白银的购买力远高于铜钱,适合做大宗交易,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时,就鼓励用白银支付。

但一般老百姓是没有多少银子在手的,市面流通的标准银锭,最低也有十两,拿明朝官方兑换比例:“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来说,平常人家还真没有多少白银。

所以,古人在花钱的时候常常用的是碎银子,比如水浒里的宋江经常急人之难:“哥哥这厢还有些散碎银两,兄弟万勿推脱”。这些散碎银两大小不一、重量不等,要花钱就得用到上文麝月说的戥子。

在古代,当个酒店旅店前台是个技术活,得备两样工具:一是刀口短、剪柄长的剪子,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剪银子;另一个就是戥子,用来称银子。

并且因为银子质地纯度有差别,还得先把银子剪开,看看纯不纯,古人还经常带着一个铜铃形状的东西,用来收集剪下来的银屑,里面有蜡块,银屑积到一定数量,熔化蜡块就能回收成银子。

所以说,在古代花点钱,特别是花银子还挺不容易,花钱的得会认秤,找钱的不仅得认秤,还得会熟练使用剪刀,银块小了,多剪一点,银块大了,剪走一点,然后再秤,结个账挺费劲。

因此古代在市面上流通最多的是铜钱,当然也出现过纸币,比如宋朝的“交子”、元明时期的“宝钞”,但因为大多没有相应的发行储备金,也缺乏信用担保,贬值得太快,用不了多久就成了废纸。

这点很好解释,都梁小说《狼烟北平》里有一段描述,国民政府由于滥发金圆券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车夫文三上街拉活,一上午挣了足足两麻袋金圆券,哪知中午吃了两根油条,就用完了这两麻袋金圆券,摊主光数钱就数了一个多小时,刚给文三结完账,一哥们扛了四麻袋金圆券要买油条,摊主死活不卖了。

其实在古代,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货币形制统一成圆形方孔钱,一直到民国初年,除王莽一度行刀币外,这种铜钱的使用基本上延续了整个封建社会。

古代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方孔饱含了古人的生活哲学,古人亲切地把这种钱成为“孔方兄”。

一般来说,这种钱都是用铜来铸制,但古代有时会出现“铜荒”,因此政府不得不用铁来代替,宋朝就出现过不少铁钱,这是个例,我们姑且都称为“铜钱”。

铜钱花起来比银子简易多了,有固定标准,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五毛、一元硬币,但有个问题就是比较重。

因为价值不如黄金白银,要是交易金额比较大,用的铜钱也多,因而出现了“盘缠”一词,就是把铜钱盘起来缠在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

并且把一千个钱币成串再吊起来,因为穿钱的绳索叫“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元朝杂剧《东堂老》里说“我一贯本钱,卖了一贯,又赚了一贯”。

那么又出现了个问题,无论是金银,还是铜钱,多了都是笨重家伙,腰缠万贯绝对是个力气活,古代又没有银行,这些还都是些实物,如何保存、如何防盗很让人头疼。

先说古人怎么存钱,因为流通的大多是铜钱,所以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储钱罐,名字也比较有意思叫“扑满”,是用陶作罐形或匣形的器具,顶端开一条能放进铜钱的狭口,有零散铜钱即投入其中,一般在腹部还开有一个小眼,供插系绳子用,通常悬于梁上,古代把小偷叫“梁上君子”,因为房梁上有钱。

汉《西京杂记》里记载:“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扑满有入口没有出口,古人经常用其比喻做人的道理,人太贪心,只进不出、只得不舍,到头来只会“满则扑之”,落得个身名俱灭的下场。

普通人家用扑满存钱还可以,富豪之家肯定是不行了,因此古人想出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存钱方法。

比如把钱装进坛子,埋在自家院子或附近的隐秘处,需要的时候再挖出来,相当于“定期存款”。因为是藏钱,选址很重要,古代有个叫张三的人,把辛苦攒下的三百两银子,埋在屋后地下,为怕别人来偷,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存钱地方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结果让隔壁王二给挖去了。

这种方法太蠢,古人很聪明,埋钱的时候往往会将装有大量钱财的坛子深埋,再将装有少量钱财的坛子埋在其上方浅层,小偷即便挖了,见到上边的钱财已经心花怒放,很难发现下边有更贵重的东西,这种藏钱方法是典型的“舍军保帅”。

宋朝那会盛行窖藏白银,因为埋藏者不轻易透露藏钱地点,以至于宅第易主,新主人翻新或重建时,往往能发现前人的窖藏,可谓占了大便宜。

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洛中地内多宿藏,凡置地者,例出掘钱”。意思就是一些古宅在出售的时候,得加一部分掘钱,因为很可能会挖出窖藏。

比如,宋左丞相张文孝看中了洛阳一栋古宅,卖家在房款的基础上又加了很高的“掘钱”,张文孝喜欢这栋房子,只能照付,后来翻修,还真挖出来一个石匣,内有黄金百两,总数刚好够房款和掘钱,张文孝相当于白得了一处房子。

还有一些存钱更牛的,我们说说和珅,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把和珅评为世界千年首富之一,和珅贪污的钱保守估计在两亿两白银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五百亿以上人民币,这么多钱,和珅怎么藏啊?

首先就是库房,和珅宅第多,一个大房间就能装下几百万两银子,并且还专门建造藏宝楼,地上空间不够,就挖地窖。

另外,和珅还设立了很多暗墙夹道,把黄金珠宝、古玩字画藏在其中,极其隐蔽,以至于后来抄家的官兵搜查很久才发现。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于现在的存钱方式,也可说成投资,比如搞房地产,买卖土地房屋、建宅出租,要不开当铺,把古玩玉器字画进行款项转化。

至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一些实力强劲的现代商业银行进入中国,人们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地想办法存钱了,有了更多选择的途径。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人永远离不开钱,钱也导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冷暖剧,有钱或没钱,爱财或疏财,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谓温饱富豪讲风雅,饥馑画人爱银钱,人与钱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武夷山首富鲜为人知:巅峰时身价超百亿,他老婆的故事更精彩

武夷山市,福建省辖县级市,由南平市代管,位于福建西北部、闽赣交界处。武夷山境内群峰竞秀,风景殊异,物产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23处、全国4处之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改革开放以来,武夷山以它独特的资源和地理条件令世人瞩目,经济也迅速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020年,武夷山市地区生产总值208.05亿元,较上年增长0.1%;2021年10月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公园。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位商业大咖,就来自福建省武夷山市,他16岁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7年时间先后获得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学位,之后又被评为国家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33岁下海,经历多年锐意进取,成功开创了教育、生物、地产、投资等多项事业,并整合为大型多元化集团暨新英才控股集团,任董事长;2020年他又迎来人生的第二个高光时刻,缔造了厦门市科创板第一股。他就是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天地文化基金会理事长蓝春。近两年来,蓝春、杨英夫妇分别以125亿、88亿元财富,上榜2020年和2021年的《胡润百富榜》,成为唯一登上《胡润百富榜》的武夷山市籍的企业家。

不过蓝春却一直保持低调,他很少在媒体上露面,一直潜心去管理他的新英才控股集团,这一点是蓝春跟许多创业者不同的地方。对于财富的暴涨,蓝春也可以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小编特地整理出蓝春的资料,以供大家作为榜样参考和学习,也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为老百姓树立好榜样,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那么,蓝春何许人也?

蓝春,一个很帅很魁梧的男人的名字。这个来自福建的地产商一点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富豪的样子,他看上去更像一个读书人,一个学者,目光深邃而略带忧郁,也许是清华大学熏陶出了他这样的书卷气质。作为地产商,蓝春的龙湾别墅开发得非常成功,很多同行对他羡慕不已,但他真正的兴趣还是教育。

蓝春,1966年4月出生,福建南平武夷山人,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现任新英才控股集团董事长,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北京盈富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天地文化基金会理事长。2021年10月27日,蓝春、杨英夫妇以88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1年胡润百富榜》第852位,比较上一年财富涨幅负30%,排位下滑401位,成为武夷山唯一上榜企业家。

在蓝春身上有着非常多华丽的名号,比如他连续几年进入“胡润慈善榜”,被评为“中国十大民办教育家”、“中国教育慈善家”、“中国儿童慈善家”、“中国教育管理改革31年—全国创新管理改革杰出校长”。蓝春的能力更是十分出色,并且在他身上还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他16岁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先后获得建筑学学士、城市规划硕士学位;23岁起就职于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任设计一所所长,被评为国家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33岁起进入房地产行业,历任厦门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董事长,其后陆续创办北京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漳州英才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天津龙湾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海南龙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龙湾房地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同时步入民办教育,热心于民办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厦门英才学校副董事长、校长,厦门国际学校副董事长;34岁至今任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并入读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得EMBA学位;41岁起至今任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48岁起任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54岁起至今任北京盈富源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以125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年胡润百富榜》第451位。

欲打造“打造中国的伊顿公学”

“教育是用生命和孩子对话,不能说教,不是把口号挂在教室里,真正驾驭我们能力的乃是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智。教育的手段有很多,而艺术和体育教育的独特魅力则是启动孩子内心情智的最好方式。”蓝春表示,“我对运动的热衷,源于母校清华大学的影响。早在1957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先生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其目的是希望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蓝春,研究生时他广泛涉猎了城市规划、环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这些经历激起了他对教育的热情。在20世纪90年代末,蓝春放下铁饭碗,出任厦门英才学校校长,后出任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2006年年底,经过艰难的思索,蓝春做出接手北京市力迈学校的抉择。他的理由是:“一个人的成功还不算成功,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成功,那才是更大的成功。要做到这一点,非教育莫属。”这一次,蓝春感觉自己是真正叩开了教育之门。此时的他对教育已经不只是停留在兴趣和爱好上,而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索、去解决。”

2007年4月,他和北京天竺房地产开发公司联手投资5个亿,在首都国际机场附近的中央别墅区兴建了占地18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新校园。2008年6月,搬入新校区的新英才学校,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2017年11月18日,由中国文化院、北京三智文化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蓝春在“事上磨,动中静,求诸己”的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良知的力量 ”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回顾称“在做人、做教育、做企业的过程中,受阳明先生影响,我深知良知的力量,因此时常以此反观、修正自我。我是1999年下海经商的,从一名专业建筑设计师投身学校,又从学校投身于其它领域,二十年来,涉足民办教育、房地产开发、生物制药等多个产业。这么多年,穿梭在企业和教育两边,在远与近,快与慢,义与利之间一次次抉择,让我内心饱受磨炼。

企业与教育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一个是资产,一个是育人。企业重视目标,教育重视过程;企业需要灰度,教育需要净度。企业家狼性,教育家温情;企业家冒险,教育家稳健;企业家动如脱兔,教育家静水深流。多年来,这两种力量在我体内汇聚,充盈,升腾,交战,让我时常感到困惑。然而,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在做企业和教育的20年中,我总会在第一时间凭借“良知”做出判断和选择。”

在蓝春眼里,伊顿公学可借鉴学习的方面不少,如伊顿公学一向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其办学目标之一。但考虑到我国的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新英才学校的办学方向,他在汲取伊顿公学的理念精华,提出具有21世纪教育思维和崭新价值标准的新英才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最高层次的平等、最大限度的发展、最高品位的幸福。 2018年,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十周年庆典大会上。蓝春说,他希望办一所“不一样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知识传输和品格塑造同样重要。他希望从这所学校里出来的每一个学子,都能够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带着中国文化的基因,热爱中国,拥抱世界。同时,蓝春表示,在未来,新英才会继续以“爱与创造”为主题,构建未来教育新美学,诠释巍巍中华的文化根基,彰显人性和教育的“大美”,让每一名新英才学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英才”由北京最早的民办校力迈学校变身而来,蓝春设计了这所校园,紫色、白色和灰色三色搭配的楼群很有品味。目前这所集特色双语幼儿园、精品小学、优质初中、多元高中、剑桥国际中心、国外大学预科、汉语中心为一体的寄宿制国际化学校有学生近2000人。蓝春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的伊顿公学”,他对教育的理解很深刻。他将对中国教育的思索和叩问集结成书,从《教育的呐喊》到《教育的沉思》,精准地阐释了北京市新英才学校从创办之初的追求——办“不一样”的教育,成为一所“不一样”的学校。2020年4月26日,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蓝春的《从六个维度看教育》、《中西文化教育比较》、《从80后职场表现看中国基础教育》以及两会特刊《从社会问题中寻找教育的使命》等论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蓝春还出版了多部专著,例如教育方面著有《为教育呐喊》、《新英才教育主张》、《教育的沉思》;房地产行业专著《龙湾?幸福新市镇白皮书》。

缔造“厦门科创板第一股”

新英才控股集团如今已是一家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旗下有36家嫡系企业,厦门英才房地产、厦门市英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厦门英才学校都是其成员,公司在职员工数千人,年销售额逾百亿元。新英才投资集团集团下设新英才教育、特宝生物、龙湾地产、幸福网络、波士汽车、英才投资、玉石矿业等产业。在创始人杨英以及董事长蓝春的带领下,全体员工踏实肯干、努力拼搏,新英才控股集团着力建构以教育、健康为龙头,安居、科技、出行、电竞与文创为支撑的民生产业蓝图。

除了用心做好教育,蓝春还实现了多元化发展。2002年,厦门英才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将学校移交给执行校长管理后,蓝春决定北上,到首都北京拓展自己的房地产事业。六年下来,他在高手云集的北京房地产行业取得了较大成功。蓝春一手缔造的龙湾地产不管是“原创”也好,独栋也罢,其在京城别墅界的地位,无疑是鲜明且无可取代的。早期高举“原创”大旗惊艳面世,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品质吸引着无数关注目光,并以傲人的销售业绩成为业界少数几个既叫好又卖座的别墅之一。其独特的原创形态、臻美的气质内涵和优异的产品品质奠定其在别墅领域无可撼动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蓝春的太太杨英,通过厦门英发入股公司前身特宝有限,至今一直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蓝春于2000年入股特宝,自2014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2020年1月17日,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福建省生物医药科创板第一股、厦门市科创板第一股;2021年10月27日,特宝生物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41亿元,同比增长69.46%;截止2021年11月14日,特宝生物29.28元/股,总市值119.11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特宝生物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质及其长效修饰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已开发完成 4 个治疗用生物技术产品,即派格宾、特尔立、特尔津、特尔康,用于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派格宾是特宝生物历时 14 年开发的生物制品国家 1 类新药——长效干扰素,于2016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40kD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

特宝生物现已获得的 9 项“重大新药创制”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其中 4 个长效药物的结构和制备工艺获得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发明专利授权,突破了国外制药巨头的专利封锁。此外,特宝生物还多次参与美国药典委员会(USP)、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机构组织的标准品协作标定。报告期内,特宝生物营业收入逐期增加,2016 年、2017 年、2018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8亿元、3.23亿元、4.48亿元,进入2019年,实现营收7.30亿元,同比增长62.77%;2020年营业总收入约7.94亿元,同比增加8.81%。

作为厦门市科创板第一股,特宝生物的发行市盈率竟要超过221倍,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厦门科技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并非如其他大部分拟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一样为所在行业的资深人士或科研人员,而是一对来自于北京知名的地产商夫妇。据特宝生物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英、蓝春和孙黎,上述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其中杨英和蓝春系夫妻关系,杨英、蓝春之女与孙黎之子为夫妻关系,杨英、蓝春合计持有公司38.75%的股份,孙黎持有公司9.03%的股份,三者合计持有公司47.78%的股份。自2000年便股份制改制后,特宝生物曾多次谋求上市,但终因种种原因而搁置。其在申请科创板之前,其一度向创业板发起冲击,但却因经营业绩问题,差一点在上市辅导期就铩羽而归。但随着科创板的推出,不仅大大加大了特宝生物上市的几率,更呈几何倍数地方大了其上市的市场估值。蓝春夫妇无疑将成为这巨大政策“红利”最大的受益者。

蓝春介绍说,商业的成功在于适时把握行业发展大势的成功,要顺势而为。企业想要发展壮大,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组织、制度、人、外在环境、资金运用等等。支撑所有这些管理机制的,是深层次的理念。世界经济论坛在以前只讨论经济问题,现在则开始考虑经济以外直接影响经济的因素,比如宗教和文化认同等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要悟道而行,必须考虑这些问题,不可以只关注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

夫人杨英,草根创业英雄

近年来,随着“她经济”崛起,女性创客逐渐走到了时代前沿。其中,巾帼闽商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在她们身上,有着较之于男性更多的韧性。她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其中有辛酸,更多的却是精彩。蓝春的夫人杨英,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杨英,1963年4月出生于福建平和县山格镇高際村,现任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北京新英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厦门市英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而一个人历尽数次失败而终获成功才是必然。杨英的创业故事有点不一样,她15岁在砖厂做工,每天赚1元钱;19岁走出了福建农村红濑口,踏上平和县城唯一与外界联接的省道,前往厦门打拼,曾给一户人家当过保姆,东家包吃包住,每个月给21块工资;这位小学肄业生到厦门不到十年,她成为腰缠万贯的企业家,还把企业办到北京,拥有厦门、北京的几家房地产公司;31岁时筹办厦门英才学校,占地200亩,位于杏林;32岁时学校开办,它是一所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厦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之后还办了厦门国际学校和北京新英才学校;33岁起任厦门市英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36岁在厦门投资特宝生物,进入生物制药行业;38岁至今担任北京英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39岁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伯赛基因转录技术公司,至今担任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40岁进入汽车行业,旗下波士集团已拥有15家梅赛德斯-奔驰汽车4S店及北京现代4S店;50岁投资高新科技企业幸福互动;51岁当选北京漳州商会会长,成为该商会创会15年来首位女掌门;52岁至今担任北京新英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57带领特宝生物在上交所科创板IPO敲钟。

值得一提的是,杨英努力推动慈善事业,在敬老扶贫、病残救助、抗险救灾、捐资助学、高等教育、文化事业、家乡建设、国际援助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慈善活动,从公司成立至今已向社会捐助逾3亿元,并建立希望小学30多所。2009年,因公益领域的卓越成就入选胡润慈善榜。

社会公益捐赠逾3亿元

蓝春是企业界的公众知识分子,不仅是企业家,还关心政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注重文明的进步,事业成功之余还热心公益。蓝春意识到品牌社会责任的重要,怀着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一直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推动慈善事业。

2011年4月8日,在清华百年华诞之际,作为清华大学1982级校友的蓝春捐资设立“清华大学新英才教育基金”,自2011年起,连续10年每年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共计1亿元。捐赠仪式上蓝春表示:“在清华的7年时间里,受到了老师的教诲、清华精神的熏陶,这些是我多年来持续努力的动力。在清华百年庆典之际,成立新英才教育基金,是希望回报母校,为清华新百年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蓝春还在发言中提到引进人才、优秀教师对于大学发展的意义,这也是他捐赠基金的主要用途。他表示,随着清华文科建设的深入和自己事业的发展,将加大对清华的支持,为母校新的发展尽力。如今,在近10年的资助下,新英才教育基金极大地支持了清华大学的学生工作、人才工作和人文、社科、艺术领域的研究,对相关单位的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蓝春还在敬老扶贫、病残救助、抗险救灾、捐资助学、高等教育、文化事业、家乡建设、国际援助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慈善活动。

富不忘本,饮水思源。蓝春的新英才控股集团成立至今已向社会捐助逾3亿元,并建立希望小学30多所。 因此荣获“最具责任感企业”、“红十字会博爱奖章”、“福建省红十字会人道银质奖章”等诸多奖项。蓝春本人连续几年进入“胡润慈善榜”、“中国儿童慈善家”“中国教育管理改革31年——全国创新管理改革杰出校长”等多项荣誉。

集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商会会长等社会标签于一身,蓝春说,“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是企业与商会、个人与团队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结语: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诞生了很多商业界的巨富。他们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创立了一个有一个知名企业,赚取了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财富,甚至登上了首富之位。作为行业享有盛名的大咖,蓝春在房地产行业和教育行业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他行事低调,对工作热情饱满,多次受邀作为嘉宾出席各类大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他对教育有着近乎偏执的理想主义,他有豪情要打造中国式的伊顿公学;他坚信,人可以通过改变成为心目中最理想的自己。

蓝春的财富故事,或许能给正在努力奋斗的人们带来一些启迪。希望广大创业者,也能从这位大佬的故事中有所领悟,让自己的事业有所增进,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1、新英才控股官网

2、《蓝春学长捐赠亿元设立“清华大学新英才教育基金”》

3、《风云闽商 | 拥有125亿身家,办教育、做地产、入股生物医药,看这位闽商大佬的生意经》

4、《阳明论坛 | 蓝春:良知的力量》

5、神秘地产商夫妇享科创板最大渔利:特宝生物改道上市估值十倍暴增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