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少将的禁忌爱人(抗美援朝,有多少热血故事像血战长津湖一样可歌可泣)

导读 少将的禁忌爱人文章列表:1、抗美援朝,有多少热血故事像血战长津湖一样可歌可泣2、李云龙身边的邢副团长,到底水平如何,能否授予少将军衔?3、海德薇:一个打破禁忌的爱情

少将的禁忌爱人文章列表:

少将的禁忌爱人(抗美援朝,有多少热血故事像血战长津湖一样可歌可泣)

抗美援朝,有多少热血故事像血战长津湖一样可歌可泣

这个国庆长假,有关电影《长津湖》的话题,一次次冲上热搜。英雄的志愿军留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再一次感动中国。

其实,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每一战,几乎都像血战长津湖一样,气贯长虹。

1996年12月,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率团访美,接待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上将对这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中国老军人肃然起敬。原来,他的父亲维克托·克鲁拉克,是长津湖之战时的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副师长,迟浩田当时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79师235团一营副教导员。

那一战,成为美军最精锐的地面部队——陆战一师挥之不去的噩梦。

麦克阿瑟的“滑铁卢”

从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5日,历时11天的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志愿军歼敌1.5万。

尽管包括美军历史最为悠久的骑一师在内的“联合国军”遭受重创,但这似乎没有影响到“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自信。这位美军五星上将狂妄地宣称,鸭绿江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碍,中国人也并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

麦克阿瑟的狂妄,来自于他手中的底牌:此时的“联合国军”,作战飞机1100余架,还有紧贴着朝鲜东西边海岸布防的3个航母战斗群,战舰200多艘。而此时的志愿军,还没有一架可以用于作战的飞机。

1950年11月6日,麦克阿瑟发动“圣诞总攻势”:以美第十军在东线经长津湖西进,第八集团军在西线由清川江北上,以“钳型攻势”在江界以南武坪里会合,再向北推进,企图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抢占朝鲜全境。他还将部署在汉城的美第二十五师和刚刚到达朝鲜的土耳其旅、英军第二十九旅加强西线,美军第三师加强东线,地面进攻兵力22万。东西两线的指挥官也是麦克阿瑟的两员爱将:一个是担任过他的参谋长的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一个是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

11月24日,美军先头部队刚刚突进到鸭绿江畔的惠山小镇,麦克阿瑟的座机就飞到他们头顶助威来了。登机之前,麦克阿瑟面对众多记者夸下海口:“我已经向小伙子们的家人打了包票,圣诞节让他们回家过节!”

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的标题中几乎都有“圣诞”二字:《麦帅保证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胜利在望——圣诞节不远了吗?》《圣诞节士兵可以回家》……

11月25日黄昏,志愿军西线反攻在漫天飞雪中开始。毛泽东和彭德怀为志愿军确定的是战争史上少有的一次内外双重迂回作战。西线之战的关键是,侧翼力量能否迅速打开战役缺口,直插敌后,断敌主力后路。

这是战将与战将的较量。中国军队一方,指挥西线作战的是37岁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美军一方,是51岁的美军“进攻专家”沃克。沃克曾经在二战时期名震欧洲战场,此时已被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名,授予四星上将军衔。

这是王牌对王牌的比拼。中国军队两支战功卓著的部队——第38军和第40军承担穿插突击重任。前者,是在平津战役中参与29小时攻克天津城的“攻坚劲旅”;后者,是跟随韩先楚从东北征战到海南岛的“旋风部队”。虽然他们没有飞机、缺少大炮,但从不缺少以弱胜强的战争经历,更不缺少敢于压倒强敌的胆气和勇气。

仅仅一天一夜,“联合国军”东西两“钳”之间就被志愿军撕开了一道口子。沃克没有料到,美军飞机坦克编织的立体火力网竟然无法阻挡中国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当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大军已经陷入包围时,赶紧命令突围撤退。第38军113师创造战史上的奇迹:用双腿跑过了美国人的汽车轮子——14小时,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袭72.5公里,先敌5分钟挡住了退路。

正是这5分钟,赢得了胜利的先机。

雨一样的炮弹和航空炸弹密集爆炸,阵地上的岩石化成了粉末;成群成群溃退下来的“联合国军”蜂拥而来,争取最后一线活路。

志愿军始终坚守在阵地上……撤退和接应的两支美军,相隔不到1000米,最终也只能相望而未能汇合到一起。

如果说,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勇猛无畏,那么,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则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坚韧不拔。

与麦克阿瑟一样,58岁的阿尔蒙德也是个狂妄之徒,一直把中国人称为“洗衣工”。当时,他的第十军下辖美军中装备最精良、保障最充足的第七师和陆战一师。然而,正是被阿尔蒙德称作“洗衣工”的中国人,让他的和他的精锐部队在长津湖留了耻辱一页。

大雪茫茫。50年不遇的严冬伴着暴风雪横扫朝鲜北部盖马高原,长津湖地区夜间最低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战斗打响的时候,43岁的宋时伦率领的志愿军第9兵团,已经在雪野中设伏六天六夜。这支从华东急赴朝鲜战场的部队中,不少官兵还穿着单衣,他们的食品是冻成了“冰疙瘩”的土豆。同一战场上的美军士兵,每天可以领到净重227克的3个Meat系列罐头和3个Biscuit系列罐头,前者以肉类为主,包括肉食、蔬菜等搭配;后者以饼干为主,包括糖果和咖啡、可可粉或柠檬粉等速溶饮料……

长津湖之战,美第七师三十一团被全歼,上校团长麦克莱恩受伤被俘后身亡。这是一支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俄国西伯利亚被授予“北极熊团”称号的老牌劲旅,“北极熊团旗”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

虽然陆战一师最后时刻在美国舰队强大的海空火力支援下,侥幸从长津湖地区撤退,这支号称美军“王牌之中的王牌”却付出了总减员11731人的惨重代价。战后多年,陆战一师作战处处长鲍泽仍对仓惶逃离长津湖的那一幕心有余悸:“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死鹰岭,身穿鸭绒服的美军见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129个冻成“冰雕”的志愿军保持着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长津湖之战,出现了3 个“冰雕连”。第9兵团冻饿减员,超过了战斗伤亡。

打扫战场的时候,人们从177团六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当这张一度冻得不能够完全展平的纸条送到志愿军司令部时,彭德怀几度泣不成声,哽咽着说:“第一线部队的艰苦,甚至超过了长征时期,他们为谁牺牲?他们为谁流血?他们还都是年轻可爱的娃娃呀!”

归国途中,宋时轮面向长津湖方向三鞠躬,同样也是热泪奔流……

是役结束,正值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美国摄影记者大卫·邓肯问照片上这个美国兵:假如我是上帝,你想要得到什么?士兵低头沉思了一会,艰难地说出一个词:“tomorrow(明天)。”

很多美国兵再也看不到明天了,这中间就包括沃克中将。绰号“斗牛犬”的沃克败退途中车祸丧命,死在了“圣诞”就要到来的时候。他的上将军衔也只能由美国国会“追授”了。

麦克阿瑟吹嘘的“圣诞节攻势”彻底成为泡影,死亡的噩梦却成了美国大兵的“圣诞”礼物。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与“联合国军”鏖战47天,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缴获与击毁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收复了沦陷43天的朝鲜首都平壤……一举扭转战局。

曾经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

1951年4月11日,第四次战役还在进行之中,刚刚度过71岁生日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被美国总统杜鲁门解职,无奈地结束自己的军事生涯。

1955年年9月27日,57岁的彭德怀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放弃汉城,李奇微留言:谨向中国军队司令致意。

1950年12月26日,“圣诞”节后第二天,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在凛冽寒风中抵达朝鲜战场,接替沃克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同时兼任“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官。

李奇微也是一位个性十足的悍将,习惯歪戴着一顶毛边帽子,战斗服外套件马甲,胸前还吊着两颗黑色的瓜形手雷——据说,两枚手雷伴着他在朝鲜战场上度过了一年零6个月。

李奇微没有麦克阿瑟那么大的名声,但同样有着不凡的战争经验。西点军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后来指挥第八十二空降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实施美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诺曼底登陆战役后升任美第十八空降军军长。早年的李奇微,还曾在美军驻天津第十五步兵团当过副连长。

沃克阵亡不过三天,五角大楼便急忙选派这样一位“中国通”到朝鲜,无疑是想挽救战场颓势。上任之前,李奇微专程飞到日本东京拜见麦克阿瑟。李奇微问:“您对我上任后,立即实施进攻有无反对意见?”这时的麦克阿瑟似乎已不再那么狂妄:“从清川江撤退下来的美军正据守三八线一带,部队疲劳,士气不高……”他特别提醒李奇微不要轻看中国人 ,接着又拍拍李奇微的肩膀说:“第八集团军是你的,马修!你认为怎样好就怎样干吧!”

事实上,李奇微原本也想着立即转入进攻以争取战场主动,然而,当他视察了自己的部队后才发现,他的心情甚至比朝鲜的天气还要阴冷:损兵折将逃出志愿军重重包围的第八集团军士气低落,主帅沃克之死更是给这支曾经的“王牌”蒙上了厚厚的心理阴影。李奇微悲哀地承认:“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军队,对自己、对长官都丧失失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干什么……我视察过的每一个指挥所都给我以同样的感觉,即丧失了信心和斗志。” 对于此时的美军,美国随军历史学者亚历山大·贝文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有着更为详细的分析:“第八集团军已如惊弓之鸟,撤到三八线以南,来到了西边开城以南冰天雪地的临津江畔。大溃退终告结束,此时第八集团军正在等待中国军队的下一次攻势,主动权已经完全操在了中国人手里。”

无奈之下,李奇微只好快速部署防御,阻止志愿军继续南进。此时的“联合国军”基本防线兵力为13个师又3个旅20余万。李奇微玩了一个心眼,他将南朝鲜军8个师放在第一线当“炮灰”,把美军和英军放在第二线,以便可攻可防、随时撤退。不过,李奇微不曾料到,他的西起临津江、东达东海岸的防线刚刚部署完毕,志愿军的炮火急袭,伴着飘舞的雪花开始了。

黄昏血色。1950年12月31日17时,志愿军发起被美国人称为“除夕攻势”的第三次战役。

“中国军人浑身挂满冰凌,还在顽强地冲锋”,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写道,“中国军人唯一的防冻措施,不过是用猪油和牛羊板油把脚糊住以防冻伤,但他们却展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勇气和意志力。数十万官兵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徒步跋涉雪原冰河,穿越弹幕火海。”

不过一昼夜,南朝鲜第一、第二师已经全线崩溃,汉江以北的美军第一、第二军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刚刚在元旦清晨向麦克阿瑟发出新年贺卡的李奇微目睹这一幕“深感震惊”:“我试图阻止,可是逃跑的卡车毫不减速地闪过了我。我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我向上帝祈祷,不要再目睹这样的情节。”直到多年之后,他还对当时的情景难以释怀:“视察美军第二十四师十九团的伤员时,发现他们已经像皮球一样泄了气……”

李奇微后来成了志愿军最难缠的对手,但此刻,他不得不接受眼前的残酷现实。1月2日,李奇微下令放弃汉城。撤退之前,他在办公室的墙壁上给彭德怀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谨向中国军队司令致意。”

25名战俘的妻子聚集在国会大厦前请愿:还我丈夫!

戴维斯,美国空军第四航空联队少校中队长,朝鲜战场上“美军战绩最高的王牌飞行员”。就是这个美国人眼中“百战不倦的戴维斯”,却死在了中国空军的战鹰之下——创造这一战绩的是25岁的志愿军飞行员张积慧和他的僚机战友单志玉。

戴维斯之死,震动美国朝野。25名战俘的妻子聚集在国会大厦前请愿:还我丈夫!

然而,正当美国共和党国会领袖指责民主党政府发动的朝鲜战争是“历史上最没有希望的冲突”的时候——1953年4月9日,又一则令美国人沮丧的消息出现在了老牌大报《纽约时报》的版面上:“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在朝鲜失踪。

“费席尔被俘后,提出要见一见把他打下来的中国飞行员。得知我只有19岁、飞行时间还不到他的二十分之一,费席尔很吃惊。”68年后,志愿军空战英雄韩德彩还记得当时的情景。老人说:“美国人的飞机确实先进,飞行员作战经验丰富,但有两点不能跟我们比。我们敢于空中拼刺刀,他们不敢;他们是不义之战,国内反战。我们是正义之战,全国支持,这个他们更不能跟我们比!”

靠着敢于空中拼刺刀的血性,年轻的中国空军打出了一片英雄的天空。鸭绿江至清川江之间面积约16800平方公里的空域,被美军飞行员称为“米格走廊”。美国远东空军轰炸机司令部专门下令:一切没有护航的飞机,不得进入“米格走廊”。

2020年8月2日,95岁的王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建军节,魂归云天。他那架曾经驰骋朝鲜战场的米格-15战机,如今就陈列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上面的9颗星,是王海击落击伤的敌机数量。

与王海一样年轻的空战英雄,在当年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留下了这样一串“星星”:赵宝桐,击落击伤美机9架;刘玉堤,击落击伤敌机8架;孙生禄,击落击伤敌机7架;张积慧,击落击伤敌机5架……

一升空就奔着胜利;一亮相就是强者。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不无吃惊地说:“中国几乎在一夜间已成为世界空军强国。”

1952年,美国又一个大选之年。此时的美军已经在朝鲜战场用尽了除原子弹之外的所有先进武器,却没有占到半点便宜。

接替李奇微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迫切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以缓解美国国内的强烈不满。共和党总统竞选人艾森豪威尔的西点军校同学、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官范佛里特,受命主导新的攻势。

范佛里特将他的行动命名为“摊牌行动”。不过,这一听上去仿佛规模巨大的作战行动,不过是夺取志愿军占领的两座海拔500多米高的山包——上甘岭。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从惊天动地的炮击开始。范弗里特集中了300余门大口径火炮、27辆坦克和40余架飞机。他认为,以这样的火力,5天就能占领上甘岭。范佛里特之所以闻名美军,不仅是因为他在诺曼底登陆时率先攻上犹他滩头,一天获得三枚“十字英勇勋章”,还因为他在朝鲜战场上滥用炮火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专用名词——“范佛里特弹药量”。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联合国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和5000余枚炸弹,伤亡2.5万人,损失了274架飞机。尽管表面阵地几易其手,山上的土石被炸成了两米多厚的粉末,但在43天后,上甘岭依然牢牢掌握在志愿军手中。

上甘岭战役的沙盘,后来进入了西点军校的课堂。活了整整100岁的范弗里特,直到晚年还在不停地反思:这一仗美军究竟输在哪里?

上甘岭之战,60岁的范佛里特的对手是38岁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血战上甘岭,15军27个连队中有16个连3次打光重建。秦基伟用斩钉截铁的话语表达了志愿军将士的坚强决心:“为了祖国,为了全局胜利,15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1953年6月16日,得胜回国的秦基伟走进中南海。一见面,毛泽东就夸赞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他笑着说:“它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

英雄儿女多年轻

保罗·弗里曼,美第八集团军二师二十三团团长,抗战时期曾任美国驻华助理武官,对国民党军队的作风和战斗力印象极差。时隔几年,当弗里曼与志愿军交手,他的部队被打垮,团部也被攻占。记者问弗里曼有何感受,他回答:“他们不再是同一批中国人了!”

1894年7月25日,日本发动甲午战争,3个月后的10月25日,日军越过鸭绿江——清军守将不战而逃,日军不费一枪一弹侵占了当时还叫“安东”的丹东。56年后的同一天,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勇敢地与世界最强大的对手硬碰硬较量。

毛泽东为彭德怀选择的助手,都是久历战火的年轻战将,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三位副司令员:邓华40岁,洪学智、韩先楚37岁;第一批出国作战的4个军的军长:第38军军长梁兴初和第39军军长吴信泉均为38岁,第40军军长温玉成和第42军军长吴瑞林都是35岁。

一条鸭绿江,见证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和一支不一样的军队。

第二次战役,面对志愿军的包围,美第二师师长劳伦斯·凯泽少将抛弃了他的士兵,神秘“消失”了。那一战,美第二师损兵4000多人,直接失去战斗力。美国随军记者阿普尔曼记载:“1950年11月28日的时候凯泽还很健康,但是到了11月30日他突然得了重感冒。”结果,当了9个月师长的凯泽被撤职。同样是在这场战役之中,志愿军第20军58师参谋长胡乾秀危急关头冲锋在前,血洒长津湖。13岁就参加红军的胡乾秀,牺牲时只有36岁。

抗美援朝战争,4位年轻的军级干部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他们是:38岁的第67军军长李湘,33岁的第39军副军长吴国璋,44岁的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37岁的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他们与197649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优秀中华儿女一起,血染战旗。

这其中,就有人民领袖毛泽东的长子,年仅28岁的毛岸英。

毛泽东一家已经为革命献出了6位亲人的生命,活下来的两个儿子只有岸英健康,上战场意味着什么,毛泽东当然清楚。然而,当许多人劝毛泽东阻止岸英赴朝鲜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最朴素的两句话:“他不去谁还去?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后来,得知岸英在朝鲜牺牲的噩耗,承受老年丧子悲怆的毛泽东,几乎说了同样的话:“唉,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个崭新的国度,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在这支英雄的军队,统帅与士兵生死与共。

1960年5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这位二战名将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想亲眼看看在朝鲜战场上完胜英国皇家王牌的中国军队。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陪同蒙哥马利走进了天津郊区的一座兵营。

1953年盛夏时节,未满40岁的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勇指挥抗美援朝最后一役:金城之战。杨勇的对手,是新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年长他12岁的泰勒。金城之战,志愿军半个月歼敌5.3万余人,一举将对手逼到了谈判桌上。金城战役结束之日,便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之日。

蒙哥马利观看完500名中国士兵的刺杀之后,端起一支步枪瞄准射击,钢板靶应声倒下。然后,他把枪递给了杨勇,杨勇举枪就射,9发子弹发发命中。

结束中国内地的访问,蒙哥马利在香港举行的记者会上,留下了这样一段名言:“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

毛泽东闻言,一语双关地说:“杨勇上将,上将扬勇!”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抗美援朝战场,如同一座淬火成钢的熔炉,锻造了铁一样的意志、铁一样的精神、铁一样的部队。千千万万英雄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了新中国巍巍精神丰碑。

美军远东空军参谋长艾尔金曾说,在朝鲜的美军司令官眼里,中国军队后勤保障不至中断是一个“谜”,如果有机会,他们战后最想见的一个人,就是志愿军的后勤指挥官。

1986年10月,时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的洪学智率团访美——大洋彼岸的同行,见到了这位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走上朝鲜战场那一年,洪学智37岁,已经是一位拥有21年战火经历的兵团级指挥员。

美国人问:将军是哪个军校毕业的?洪学智笑着回答:“我是美军空军大学毕业的。坦率地说,我搞后勤是你们给逼出来的,是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教会了我如何组织现代战争中的后勤保障。”

硝烟过后,相逢一笑。只有不变的信心和精神深藏心底。这样的信心,足以赢得对手的尊重。

接替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的李奇微,后来出任北约最高司令。他评价说,中国军队是他见过最坚强的敌人,“他们也是最值得尊重的敌人”。

就在迟浩田上将1996年的访美过程中,美方还邀中国军事代表团到胡德堡基地参观最新型的MlA2坦克。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重要将领约翰·胡德名字命名的胡德堡基地,也是美军骑兵第一师的永久训练基地。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美军与志愿军第一次交手,骑一师就遭重创,损兵1840人。那也是有着“开国元勋师”之称的骑一师首遭败绩。

91岁的迟浩田回忆:美方人员介绍完坦克的性能及电子系统后,提议我试射一炮。我说打就打。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都没怕过,这有什么?结果,我对准目标就开炮,一发命中。对讲机里报告,“目标距离是1500米,一发命中!”(作者:贾永)

李云龙身边的邢副团长,到底水平如何,能否授予少将军衔?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身边有这么几个人:政委赵刚、副团长邢志国、参谋长张大彪、警卫员魏大勇。在这几个人物中,邢副团长的存在感是最低的,在电视剧中根本没有出现几次。但是请注意,邢副团长可不是那种没有能力的人。在授衔的过程中,邢副团长完全能够与李云龙一样,被授予少将军衔,但邢志国没有得到这一天。

一、邢志国和李云龙的关系非同一般

在电视剧中,邢副团长以老成谋国、小心谨慎的形象出现,和李云龙完全不一样。按照李云龙的性格,如果副团长不符合自己的脾气,李云龙肯定会想办法把人调走。但邢志国一直就是独立团的副团长,李云龙成为师长以后,邢志国成为了李云龙的副师长。由此可见,李云龙知道自己容易冲动的性格,需要这么一个副团长约束和提醒自己。注意邢副团长对李云龙的称呼,参谋长张大彪一直称呼李云龙为“团长”。邢志国则直接称呼李云龙为“老李,”在整个独立团也只有赵刚和邢志国敢这么称呼李云龙,因为邢志国和李云龙是老战友。赵刚都不能说的话,邢志国则没有这个忌讳。

在进攻平安县城的过程中,老战友丁伟和孔捷帮助李云龙阻击日本军队的增员。在战役结束之后,李云龙设宴答谢丁伟和孔捷。当时,总计坐了4个人,分别是:李云龙、丁伟、孔捷和邢志国。参谋长张大彪根本就没有入席,为何邢志国这么强悍呢?邢志国很有可能是三个人的老战友,既然老战友叙旧,张大彪当然不去。从吃饭的态度来看,丁伟和孔捷都没有忽视邢志国。不过邢志国的能力不如三人,因此只能做副团长。李云龙由于进攻黑云寨,被上级降为了营长。李云龙见到邢志国以后,故意开玩笑向邢志国敬礼。邢志国很恼火,说了一句:“老李,你再这样,别怪我不顾老战友的情分。”由此可见,他们二人确实是老战友。

二、邢志国的业务水平也很不错

认真的说,邢志国的军事指挥水平虽然不如李云龙,但还是不错的。得知山本一木逃入平安县城以后,李云龙命令各地的部队集结,准备进攻平安县城。此时,邢志国在一旁劝阻,从老成谋国的角度分析了敌我态势。在进攻平安县城的过程中,李云龙由于过度劳累睡着了。此时,邢志国接替了指挥位置,而且指挥的头头是道。在平安县城战役结束之后,李云龙估计自己要受到军法处置,他把独立团交给了邢志国,并且一再嘱咐“一定要把独立团带好。”李云龙没有交给张大彪,而是交给了邢志国,说明邢志国更合适。独立团是一个嗷嗷叫的虎狼之师,邢志国如果没有能力,独立团的官兵肯定不会服气。李云龙放心交给邢志国,也是心里对邢志国的能力有底。

李云龙成为2师的师长以后,邢志国成为了副师长。李云龙曾经计划自己带领突击队,邢志国表示:“老李,你应该留在指挥位置,让我带队去吧。”如果自己没有点本事,肯定不敢说这样的话。李云龙和楚云飞狭路相逢,结果,两个人都身负重伤。李云龙负伤以后,副师长邢志国开始接替指挥,成为了2师的师长。按照50年代的标准,老资格的师长和年轻的军长,在1955年都是少将军衔。换句话说,邢志国的资历虽然不如李云龙,但也应该被授予少将军衔。但是,邢志国没有等到这一天。

三、邢志国和张大彪先后牺牲

也许大家注意到了,李云龙伤愈归队之后,官升一级,成为了军长。按照李云龙的性格,肯定会想办法把张大彪和邢志国都调过来。但是,这两个人始终没有出现。在《亮剑》原著中,讲到了邢志国和张大彪的结局,李云龙的左膀右臂先后牺牲。因此,在李云龙归队之后,身边的搭档已经换成了老田。如果邢志国没有牺牲,估计和李云龙一样都是少将军衔。至于张大彪,则卡在大校和少将之间,估计大校的可能性更大。其实,作者最可惜的还是魏大勇,也就是和尚。后来,段鹏成为了团长。如果和尚没有意外死亡,至少应该和段鹏一个等级,有李云龙在,地位甚至还要高于段鹏。

海德薇:一个打破禁忌的爱情故事

邪教电影海德薇和愤怒的英寸于 20 年前上映。Leila Latif 探索了一个不太可能的爱情故事的持久革命力量。

像观看登月或与所爱之人对视的那一刻一样,人们会记得他们第一次看到海德薇和愤怒的英寸是在哪里。这部关于柏拉图、柏林墙、爱情、性别、名誉和自我接纳的酷儿朋克摇滚音乐剧最初是作为舞台表演开始的,然后成为一部备受喜爱的邪教电影,受到狂热的“Hedheads”的狂热狂热爱好者的追捧。自电影上映 20 年以来,约翰·卡梅隆·米切尔和斯蒂芬·特拉斯克首次在纽约夜总会 Squeeze Box 首次亮相该角色 27 年以来,海德薇一直存在,在世界各地放映和演出。

故事的中心是海德薇,一位来自东柏林的朋克摇滚乐队的歌手,现在住在堪萨斯州,因为他们做了一次拙劣的变性手术,这让他们感到“愤怒”。海德薇两次心碎,第一次是被 GI 强迫他们进行手术,让他们结婚和移民,然后是汤米·诺西斯,他爱上了海德薇,然后偷走了他们的歌曲并利用它们成为了摇滚明星海德薇一直想成为。许多人都与这个故事有着很深的联系,不仅因为它很搞笑、令人心碎、有着非凡的、永恒的酷炫配乐,还因为它触及了身份的基本问题,以及它是如何被我们拥有的关系塑造的。

Hedwig 的共同创作者、作曲家和作词家 Stephen Trask 在戏剧表演期间亲眼目睹了这种强烈的联系,他告诉 BBC Culture,“从舞台上我们会看到情侣分手,其他人会来订婚。人们会看节目做出人生选择”。对于特拉斯克来说,这证明海德薇经久不衰的吸引力在于其普遍的主题。“海德薇在寻找浪漫伴侣并试图找到完整并因其音乐和创造力而被认可时做了很多灵魂探索;这不仅仅是性别之旅。约翰和我非常诚实地谈论我们自己的旅程并通过这个角色来表达他们,在很多方面,我们的大多数观众都没有太多共同点。

我不断地重温它,因为它对我来说更浪漫,而且比作为爱情故事卖给我的电影更能讲述爱情——安娜·博古茨卡娅

对于安娜博古茨卡娅来说,电影程序员、广播员、作家和海德薇纹身的骄傲拥有者,它最能讲述她的爱情故事。“我认为它非常浪漫。我一直认为它是一个爱情故事,讲述心碎和真正强烈的真爱。我不断地重温 [这部电影],因为我觉得它更浪漫,而且比电影更能讲述爱情那些作为爱情故事卖给我的电影。奇怪的是,这是一部我没有与很多人分享的电影,对我来说感觉非常亲密。” 这种亲密关系是双向的,特拉斯克感觉与粉丝圈紧密相连:“每当我遇到粉丝时,我都会想,'哦,那个人可能是我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我结交了一些朋友,他们一开始是粉丝,然后约翰也有同样的经历。” 粉丝圈从 LGBT 社区或朋克摇滚乐迷延伸到各行各业。“最近,一位年轻女子来到后台,告诉我她的母亲,一位来自萨尔瓦多的难民,她在 80 年代初独自跋涉穿越整个中美洲,非法来到美国。她秘密生活,并为自己找了个老师证书,成为一名高中老师。给她力量的[海德薇]歌曲是盒子里的假发,她会说:'我是海德薇'。”

约翰·卡梅隆·米切尔在 2001 年的电影中饰演海德薇

创作海德薇的道路始于一部新德国电影偶像的传记。海德薇的共同创作者、电影原创明星和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告诉 BBC 文化,“我想写一部带有朋克边缘的摇滚音乐剧,我看过很多所谓的摇滚音?乐剧感觉不真实,我知道柏拉图爱情起源的神话将是中心隐喻。我有几个我在想的角色,我在飞机上遇到了斯蒂芬特拉斯克。斯蒂芬可能是向我走来并感动了到一个座位外,在我们之间的座位上放了一本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传记。这可能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法斯宾德是一位破冰者。”

去看了对方的作品后,形成了创造性的伙伴关系,人物开始出现。“我会告诉斯蒂芬关于我的生活的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我有一个保姆,赫尔加,一位德国军队的妻子,我回想起来,她也是一名妓女。她成为海德薇的种子,汤米来自我作为儿子一个将军。斯蒂芬是 Squeezebox 的家庭乐队领导,所以变装皇后会和他一起做朋克摇滚翻唱。那是我第一次演出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变装俱乐部,我不得不扮演女性角色 Helga,她变成了海德薇。”

2015 年,米切尔在舞台上重演了他的角色

一旦故事形成,歌曲和歌词写好,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的成功之路并不容易,就像角色一样,Mitchell 和 Trask 努力寻找观众,在狭小的场地或在清晨。即使在导演彼得·阿斯金的帮助下,海德薇来到百老汇外,观众也没有立即找到他们。“人们成群结队地离开了,”米切尔笑着说。“我们经常有非常沉默的观众,但直到不喜欢音乐剧的人开始来了,像格伦·克洛斯、帕蒂·卢彭、玛丽莲·曼森、巴里·曼尼洛、卢·里德和大卫·鲍伊这样的名人才开始来值得一看的东西。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大获成功,但我们成为了时髦的东西。然后有一场电影的竞购战,这让我们感到震惊。New Line [最终生产它] 是由 Bob Shaye 一人经营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他正准备拍《指环王》,并允许我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制作这部电影。”

他们将继续创作的这部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是,正如 Bogutskaya 所说,“这部电影非常独特地使用了电影语言,并充分利用了它所处的媒介。它不仅仅是试图拍摄展示或复制它。” 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景观来探索海德薇的旅程,同时也将其早期的气氛再现为一场激动人心的现场表演。它于 2001 年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受到热烈欢迎,赢得了最佳导演奖和梦寐以求的观众奖。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就在海德薇团队还在圣丹斯电影节期间,这部电影开始出现问题。“我们在一个奇怪的地方,因为我们在圣丹斯的时候新线的卫兵换岗了。我们所有的制片人都被解雇了。” 特拉斯克记得。“我们走在圣丹斯的大街上时,我们的制片人接到了新任制片主管的电话,他说,‘嘿,我只想祝贺你与海德薇一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仍然需要告诉你,尽管如此,如果我当时像现在这样负责,这部电影就不会拍出来,你被解雇了——她和我们一起走在街上时确实被解雇了。新的负责人非常讨厌这部电影所以我们不得不完全依赖免费宣传,这意味着进入每一个可能的电影节。我们参加了几十个,如果不是一百个电影节,我们在所有电影节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当它出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参加了很多电影节,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看过了。然后当我们准备进行扩展时,非常遗憾的是,9 月 11 日发生了,每个人都不再去看 [电影院]。”

因此,尽管获得了奖项和评论界的好评(海德薇目前在烂番茄上的评分为 92%),但海德薇还是被宣布失败了。直到 DVD 发行,其观众才开始增长。Hedwig DVD 在朋友圈中流传,在约会之夜观看并在派对上播放。就像它最初的戏剧化身一样,口耳相传及其有趣的时髦将海德薇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人群中,然后他们将戴着海德薇标志性的巨型金色假发参加单曲放映。

海德薇是革命性的,一个完美实现的故事,有一个性别不合规的朋克摇滚歌手,认为它的中心人物是完全人性的,值得爱

对许多人来说,海德薇与他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都截然不同。大多数对性别不合规的描述要么像格伦或格伦达,布赖恩的生活,以及(最糟糕的)艾斯文图拉:宠物侦探那样被嘲笑,要么像在《惊魂记》、《盛装杀戮》、《沉默的羔羊》和安眠营。可以说更阴险的选择是像男孩别哭、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糟糕的教育或达拉斯买家具乐部这样的电影,特拉斯克将其描述为“‘给我一个奥斯卡’电影,其中一些非常直率的演员...... [打扮]表现出[跨性别或性别不合格角色]的痛苦和创伤。” 与那些电影相比,海德薇是革命性的,一个完美实现的故事,一个性别不合规的朋克摇滚歌手变装,由酷儿创作和表演,

米切尔与扮演汤米 Gnosis 的迈克尔皮特

这部电影无疑是超前于时代的,并且能够以主流文化现在才赶上的方式区分性别、性取向和变装。对于多样性和 LGBT 包容专家 Yassine Senghor 来说,Hedwig 的力量在于它如何在没有任何标签适合时解决定义自己的困难。“这部电影不一定专门描绘每个人的旅程,它对海德薇来说非常个人化,但我认为它突出了当你身处一个不一定有语言来定义自己的空间时的困惑。” 这与 Hedwig 表演的拖拽不同,但 Senghor 认为拖拽的力量也很重要。“它强调了变装不一定是对身份的探索,而是具有颠覆性别观念的力量,

转变身份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世界的进步,拖拽和性别不规范已经越来越被接受;但海德薇的某些元素变得更具争议性。Lillian Crawford 是一位文化作家,她的播客和时事通讯 Listen to Lillian 探索了英国电影中性别的表现,最近观看了这部电影,虽然她发现了很多值得欣赏的地方(“歌曲太好了!”),但其他元素不太舒服。“找到她和她母亲的 GI 对她的身体进行了险恶的几乎迷恋化,这有点相信跨性别者之所以是跨性别的论点,因为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在出生时是另一种性别。跨性别代表之前因为[这部电影]关注的是一种让你变性的创伤性事件。”

但对于它的创作者来说,海德薇并不是一个跨性别的故事。“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在写作时从未使用过 trans 这个词,”Trask 解释道。我们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我们对一般的二元性很感兴趣,性别二元性就是其中之一,但这只是海德薇的一部分。” 海德薇,当他们是汉塞尔时,被视为探索性别之前被迫接受手术,当海德薇在电影后期演唱《盒子里的假发》时,她们被女性化的表达赋予了力量,但电影在午夜电台结束时,海德薇通过剥离所有技巧找到了力量和自我接纳。”最后被删除了,”米切尔说。“这个角色现在赤身裸体地说,'好吧,这就是我,你想要什么就叫我什么......满足我的性别,我将不再被贴上标签'。

当特拉斯克在写海德薇时,他想探索性别二元论的谬误。“当我写 Tear Me Down 时,我对使用柏林墙的比喻很感兴趣。这首歌将这些不同的二元二元性命名为男人/女人、顶部/底部、奴隶制/自由、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在后墙时期,在那些无法再将自己定义为与俄罗斯结盟或与美国结盟的国家之间进行了这种真正的搜索。没有这堵墙,我们是谁?我想说桥梁和桥梁之间??没有太大区别墙,它们都是人的建筑。柏林墙和性别是一样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划分以及人们作为人的意义是人的建筑。我们被教导相信性别是不可变,但它可以下降。”

即使在发行 20 年后,它的狂热也没有减弱。2014 年百老汇复兴大获成功,参加了 529 场令人欣喜若狂的表演,并赢得托尼奖最佳复兴奖、最佳男主角(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最佳女演员(莉娜·霍尔)和约翰·卡梅隆·米切尔(John Cameron Mitchell)的特别奖。一段时间。这部作品随后在 2016 年和 2017 年进行了成功的巡回演出。据米切尔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从海德薇那里赚钱!”,它展示了文化已经走了多远——它不再太令人震惊了在百老汇有海德薇。

至于未来?特拉斯克和米切尔希望其他人能够继续发现这部电影,并在海德薇的表演中加入他们自己的想法,加入他们的当地幽默,更多地利用演员和角色的性别,让海德薇保持前卫和颠覆性。在百老汇扮演 Yitzhak 的女演员 Lena Hall 继续在巡回演出中扮演 Hedwig。米切尔将再次戴上那顶巨大的假发,对音乐剧中的歌曲进行国际巡演,其中穿插着名为“爱的起源”的故事,并计划制作一部关于该节目的纪录片。“我曾经是一名巡回演出,现在我被迫巡回演出!但这非常令人欣慰,我喜欢人们仍然如此强烈地与海德薇联系在一起。”

新生班里满眼的双字名,在古代曾是禁忌

开学在即,翻开新生花名册,可以发现三个字的名字占了绝对主流。有的班级四十多人中,只有一两人是两字或四字的名字。有调查统计显示,在1970年-1990年这20年间出生的中国人口中,三字姓名占到71%,二字姓名占到28%;2000年以后这20年出生的人口,三字姓名则占到86%,二字姓名只占到12%,这个变化还是很明显的。

名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一代人的名字都有高频用字。比如,在1950年-1970年出生的一代人中,“建国”“志军”“超英”比比皆是;到了1970年-1990年,二字姓名相对增多,男性名字中多见“伟、鹏、峰、磊”,女性名字中多见“娜、芳、莹、玲”。2000年以后,起名用字也更加雅致,而且为了避免重名,三字姓名甚至四字姓名越来越多。根据统计,2010年以后出生的男孩名字带“博”字的最多,“泽”字第二,“宇”字第三;女孩名字带“涵”字的人数最多,带“梓”字的第二,带“雨”字的第三。浩然、子轩、雨泽、宇轩和梓涵、子涵、雨涵、欣怡成了目前小学生中的高频用名。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起名用字在不同历史时代有着明显特点。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是单字名,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赵云、周瑜……能叫上来的三字姓名也大多是复姓,比如诸葛亮、司马懿、太史慈等等。但到《隋唐演义》就不同了,从虚构的宇文成都、裴元庆,到真实存在的单雄信、徐世勣,三字姓名大量出现。据统计,《后汉书》《三国志》记载的人物中二字姓名的比例分别高达98%和99%,《隋书》和两《唐书》中的两字姓名比例却降到了59%和43%,有相当大的变化。

要谈论名字的变化,可以追溯到文明的源头。在早期部落聚居时,要和人打招呼,一种近乎本能的表达是“诶”这么一个字。日子久了,人们便把一个字作为一个事物的代称。从商周到秦汉,只用单字的二字姓名占据主流长达千年之久,最主要的原因要归结于当时的避讳制度。中国的避讳制度源远流长,“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对于这三种身份的人,旁人既不可指摘他们的过错和短处,就连名讳也不能触碰,如果赶巧取名用了相同的字,就必须更改。秦汉不只避讳死者,和皇帝名讳同字、同音的人物、礼俗礼器、山川大泽都要改名,甚至对前代君王都必须避讳。

在宗法社会,不只尊者要避讳,家里的亲者、长辈也必须避讳。如果父亲名“友”,子孙们在家里说话,就不能开口闭口我的友人谁谁谁,而要找个字进行替换。所以孔子才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到别人家拜访,需先问清对方家长的大名,以此找寻同训字规避,才不触犯人家的禁忌。因此,每一个族长、家长,以及即将成为家长的人,也都尽量取单字名,以方便社交。

避讳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对于这一点,皇帝也心知肚明。汉宣帝刘病已继位之后,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询,并在诏书做了解释:“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刘病已这名字在当时太大众化,如果不改,病、已两字都需要避讳,老百姓说话办事稍不注意就会触及敏感词,并因之获罪。汉宣帝为方便群众,便更名为询,只需避这一个字。和他持同样想法的,还有汉昭帝刘弗陵,曾改名为弗;汉平帝刘箕子,改名为衎,衎字较生僻,需要避讳的场合就更少了。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王莽以遵循周礼的立场,进行了从上到下的改革,其中以改名最为突出。不仅山川、地理、官职之名被改,就连时人取名也都要全部用单字,他甚至要求:“令中国不得有二名。”之所以下达这条诏令,是因为《公羊传》曾有“(春秋时期)讥二名,二名非礼也”的记载。王莽政权仅存在了15年,但在他的推动下,原本就流行的单字名,更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之中,双字名几乎成了禁忌。因此在《三国志》里记载的历史人物,有99%都是单字名。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单字名的比例在三国时期到达历史巅峰之后,从西晋开始,双字名的比例逐步开始回升,这也有多重原因。

首先从天下局势来看,西晋末期,司马氏困于八王之乱,周围少数民族趁势南下,抢占中原。在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名字也随之发生变化。鲜卑族的乞伏部、秃发部,匈奴的支系卢水胡族,纷纷带上本族名字如乞伏国仁、秃发乌孤、沮渠蒙逊,这便不再是二字姓名的天下了。

南朝武将多次夺取政权,他们处于氏族精英和底层民众之间,经常变动阶层,他们的存在使精英阶层受到了民间习惯的影响,逐步突破了单字名观念的限制。刘宋皇室最先开始以双字取名,如刘义符、刘义隆、刘子业等。由于当时氏族文化兴盛,复名由此又引出了班辈名字,即在双字名里选一个字为固定字,以明辨兄弟和亲族关系,如宋武帝刘裕的七个儿子,均以“义”为班辈字,宋孝武帝刘骏的28个儿子,均以“子”为班辈字。皇族带头换风气,底层民众效仿,据统计,在南朝《宋书》中出现的245个人名中,复名者有137人,数量压过了当年风头无两的单字名。宗族中排辈的需要,也进一步推进了双名化的趋势,成为宋代以后按照“字辈谱”取名的开端。

其次是修仙和五斗米教的社会文化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出现的人物只有60人为双字名,其中属西晋或三国时期的有12人。这12人大多是齐鲁滨海一带人士,那里靠近蓬莱仙岛,自古盛产超然世外的方士,《晋书》中的这些复名者,绝大多数和修仙修道有些关系。

自东晋开始,“之”字成了人名中的高频用字。比如琅琊王氏,王羲之同辈中名里带“之”字者有12人,子侄中有22人(如王献之、王凝之),孙辈以下的有近40人。还有画家顾恺之、名将陈牢之、数学家祖冲之、“白袍将军”陈庆之、史学家裴松之等等,均以“之”命名。

单纯从文字的角度来说,“之”只是一个虚词,并没有实质性的字义。根据后人的研究,“之”字入名是天师道徒的习惯,具有信仰标识的内涵。天师道宣扬长生不死观念,鼓励采药炼丹,深受门阀士族的喜爱。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尤其虔诚,以致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他任会稽内史时,恰逢孙恩之乱,当叛军包围会稽城时,他不仅不派兵防守,还笃定地祈祷天师相助,最后城破身亡。

除了“之”字,同样带有宗教性质的“道”“昙”“灵”“僧”等虚字也大量成为人名的用字。比如南朝书法家王询的孙子辈有僧达、僧谦、僧绰、僧虔,曾孙辈有僧亮、僧衍、僧佑。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尤其重视避父祖之家讳,但“之”“道”这一类虚字主要是作为双名中的信仰点缀,所以不需要避讳。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家族五代中人名带“之”字者多达数十人,不仅从姓名中完全看不出辈分,而且父子、祖孙等均“同名不讳”,这也使双名成为一时风尚。出于表意需求和审美需要,门阀士族人名中的虚词逐渐超出了信仰层面,开始普遍出现,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双名化的进程。

说到避讳,南北朝时避讳规则比先秦汉晋的古人还要严格,但时人用了《礼记》中的“二名不偏讳”做挡箭牌——如果名是两个字的,只要不是连起来都相同,就无需避讳,比如孔圣人的母亲名叫颜徵在,只要说“在”不说“徵”,说“徵”不说“在”,就不会触犯亲人的讳。两个字完全重合的概率,比之一个字,需要避讳也就少了很多。

客观来说,双字名相对于单字名多出一个字,也能表达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唐高祖李渊有嫡子四人,分别名为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合其名首字为“建世玄元”,寄托了李渊对诸子以及未来的期待。于是,在唐代双字名蔚然成风,已经和单字名比例相当了。

喝酒吃肉,受女性追捧,日本和尚为什么不用遵守清规戒律?

(陪伴我们的童年经典日本动画:《聪明的一休》,主角正是一个日本的小和尚)

提到日本和尚,您脑海里第一印象是我们童年的伙伴,机智聪明的一休哥?

(熟悉日本战国的朋友们肯定对嘴里念诵“阿弥陀佛”,动不动就搞一揆的僧兵不陌生)

还是念诵着“南无阿弥陀佛”,动不动就搞一揆,搞得大名们不胜其烦的本愿寺僧兵?

(以和尚谈恋爱为主题的日本电视剧对于中国网友们来说是既好奇又新鲜)

亦或是多金霸道的帅气和尚?

佛教在中国和日本完全是两种画风,在中国,僧人是这样的。

(开演唱会的日本和尚)

(参加时尚选美的日本和尚)

(弹着吉他唱歌的和尚)

而在日本,僧人则是这样的。

(为什么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谈恋爱?说好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好嘛,说好的暮鼓晨钟、青灯古佛呢?唱歌选美这种也就算了,最近大热的日本电视剧《朝九晚五》还大谈帅气和尚和英语老师谈恋爱的故事,这不是对佛陀的侮辱么!

您别说,还真好看!

不过好看归好看,在我们的认知里和尚应该是断绝欲望,六根清净,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而中国的僧人们也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同样是信奉佛陀、剃发出家,为什么日本的和尚就能娶妻生子喝酒吃肉呢?

这就得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开始讲起了。

推崇佛教的圣德太子

日本佛教的传播,圣德太子功不可没,但圣德太子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佛教呢?其实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宫斗。

(日本的佛教传承自百济国)

与中国在东汉初年就引入佛教不同,一直到公元六世纪日本人才通过高句丽知道“佛教”这个词,日本古籍《日本书纪》记载:冬十月(公元538年),百济圣明王遣西部姬氏达率怒綟斯致契等,献释迦佛金铜像一躯,幡盖若干,经论若干卷,并上表赞颂弘布佛教大法的功德云:“是法于诸法中最为殊胜,难解难入,周公、孔子,尚不能知。此法能生无量无边福德果报,乃至成辨无上菩提。譬如人怀随意宝,逐所须用尽依情。此妙法亦复然,祈愿依情,无所乏。且夫远自天竺,爰洎三韩,依教奉持,无不尊敬。由是百济王圣明,谨遣陪臣怒綟斯致契,奉传帝国,流通畿内,果佛所记,我法东流。”

意思就是说高句丽国王给日本钦明天皇送了一座释迦摩尼佛像,经文若干,同时向天皇夸耀佛教的诸般好处:这东西好啊,牛逼啊,要不你们也信一信?天皇啥表现?天皇闻已,欢喜踊跃,诏使者云:腾从昔来未曾得闻如是微妙之法。然朕不自决。要不我先和大家商量一下吧!于是天皇召集大臣们开会:西番献佛,相貌端严,全未曾有,可礼不?你们大家来看看这佛教咱们是信还是不信?

(苏我稻目,正是因为他的大力传播和虔诚信奉,佛教好歹才算在日本扎下根来)

结果大臣们就是否信佛这个问题分为两派吵得唾沫横飞不可开交,一派以新兴贵族苏我稻目为首,他强调既然中国、高句丽都信奉佛教,咱们自然也不好免俗—西番诸国,一皆礼之,丰秋日本,岂独背也。而作为苏我稻目的死对头,老牌贵族物部尾舆和负责神道祭祀的中臣连镰子则坚决反对,毕竟“本土系”神仙都供奉不过来,还管什么番邦外国的神仙,要是因为信奉佛教让天照大神生气了该咋整?—我国家之王天下者,恒以天地社稷百八十神,春夏秋冬,祭拜为事。方今改拜番神,恐致国神之怒。

(号称日本曹操的苏我马子,正是因为苏我氏父子的大力传播,才有了圣德太子推崇佛教)

苏我氏是从中国大陆或朝鲜东渡而来的外来氏族,只因为天皇娶了苏我氏的两个女儿才逐渐显贵,所以在朝堂上经常遭到以物部氏等老牌贵族为首的打压和排挤,佛教的到来让苏我稻目意识他能够借助佛教对抗神道教,这也是苏我氏如此追捧佛教的重要原因。由于双方吵的不可开交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天皇只能应苏我稻目之请,将佛教赐给他先行供奉,得到佛像后的苏我稻目不但将住宅改建为佛寺,还举家拜佛诵经极为虔诚。只可惜这份诚心并未带来佛祖的护佑,不久以后日本爆发了瘟疫,物部氏便借机进谗言说是因为信奉佛教邪神才导致天神愤怒,应该迅速将雕像处理并恳求天神宽恕,苏我氏只能忍痛将佛像扔进了大阪附近的河里。

(嘿,你看,不管这天皇怎么变,反正都和苏我氏有着亲戚关系)

但不过在与苏我氏的对抗中物部氏逐渐落了下风,钦明天皇死后,敏达天皇继位,天皇继续与苏我氏联姻两家关系愈发稳固,敏达天皇在位十一年与世长辞,其弟用明天皇(也是苏我稻目的外孙)在位一年病死,苏我氏和物部氏因为下一任天皇的问题产生分歧,苏我马子(苏我稻目之子)先下手为强攻灭了物部氏,自此苏我氏成了日本第一显贵世家,此后更是废崇峻天皇(钦明天皇的儿子,苏我马子的侄子)立推古天皇(钦明天皇的女儿,苏我马子的侄女)把持朝政大权独揽。

随着苏我氏的腾飞,佛教也很快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宗教信仰方面苏我马子全盘接受了父亲对佛教的虔诚,他不但派遣僧尼前往百济学习佛教经典,还大肆兴建佛寺,圣德太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

圣德太子是用明天皇的儿子,推古天皇的侄儿,同样也是苏我马子的外孙,在政治立场方面他和外公属于同一阵营,攻灭物部氏时圣德太子还领军出战并向佛陀祈祷胜利。

圣德太子之所以要大兴佛教,一方面是因为苏我氏浓厚而虔诚的宗教氛围,在母亲的培养和熏陶下圣德太子从小就虔诚的信奉佛陀,而另一方面佛教成为了圣德太子和推古天皇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力量源泉,佛教和神道教已经成了圣德太子和老贵族们互相打击对方的工具,所以佛教在日本的地位越是稳固,圣德太子等人的统治才越发安全。

整顿日本佛教的鉴真大师

(南山律宗大师:鉴真)

在苏我氏和圣德太子等执政者的大力推广下佛教在日本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样也带来了不少的隐患。首先在日本人的理解里佛陀和神道教的天照大神并没有什么区别,不管是皇室还是豪族,亦或是平民百姓遵奉佛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灾祈福,祈祷风调雨顺:苏我马子重病,向天皇恳请从百济求得佛像,希望借助佛力恢复健康;用明天皇病重,下令修建药师佛像,所以最早日本人眼中的佛教“实用”大于“思想”,“入世”大于“出尘”,“今生”重于“来世”,佛教在最开始就是一件政治工具,而这也就必然导致了日本佛教在佛法、佛理研究上的浅薄和不足。

(佛教人才水平层次不齐,让日本统治者萌发了请中土大唐的佛教大师前来传法的想法)

与佛教规模飞速发展相对的则是日本佛教人才的匮乏,日本对于佛教的引进仅限于百济、高句丽等地,僧人水平层次不齐,佛理学说道听途说,五花八门,要是您看破红尘想当和尚,如何剃度,怎样皈依,要遵守哪些清规戒律,吸了二手烟的日本僧侣们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说不出一个清晰的所以然来,更要命的是由于朝廷对佛教的扶持,受僧人免税制度的诱惑(时至今日,日本和尚也享受着免税的待遇),许多百姓为了逃避缴税干脆头一剃,袈裟一批,老子也出家了!(历史上称这些僧人为“私度僧”)出家虽出家,但这些大爷老婆照娶,孩子照样生,小日子过得滋润无比。

(九死一生的日本遣唐使)

日本政府也很快意识到不对劲,怎么一夜之间多了这么多和尚?大家都出家,谁来种地谁去当兵,谁来缴纳赋税?想来想去,新罗、百济靠不住,还真得接受专业培训,请专业人士来指导,于是日本除了派遣留学生以外带上了不少留学僧,这些大和尚们学习中土佛教典籍的同时也盛情邀请中土高僧前往日本。

为什么日本和尚要虔诚邀请鉴真大师东渡传法?不仅仅是大师精通佛理,是江淮地区的佛教领袖,更因为鉴真大师出身南山律宗精通戒律,日本人一方面希望鉴真大师能够讲解经典,提升日本僧众素质,更重要的则是鉴真大师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寺庙运行制度和僧侣剃度规则(管理寺院、管束僧侣、确定僧侣身份)想当和尚得通过政府或僧团的许可,而不是你嘴里嚷上一句出家就可以自称是和尚了!

(如果鉴真大师的主张能够一直执行,也许日本佛教又是另一幅面貌了)

经过千辛万苦鉴真大师终于来到日本,并在圣武天皇和孝谦天皇的支持下着手整顿佛教,大师提出想当和尚必须要通过具足戒的考试,所谓具足戒就是想要成为比丘僧或者比丘尼要受持的戒律,其中比丘僧要受250戒,而比丘尼受348戒。鉴真大师的观点引起了一些日本僧人的激烈反对(毕竟以前无拘无束,想当和尚就当,现在要守两百多条戒律)经过一番辩论后,大师做出让步承认"自誓受戒"的合法性,但仍要求具足戒必须要有三师七证(正式出家,获得朝廷认可必须有十个戒师在场,而不是自称是和尚就能够享受朝廷的种种福利)

如果鉴真大师的律宗能够一直执行下去,也许日本的佛教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但很快,日本佛教的历史走向便被一个和尚给改变了。

修改戒律的最澄和尚

(主张“在家出家都一个样”的天台宗祖师最澄和尚)

最澄的主张彻底破坏了鉴真大师的一片苦心。

(这个空海,也就是《妖猫传》里的空海)

在鉴真大师去世三十年后天皇迁都平安京,自此日本进入平安时代。公元804年,日本朝廷派遣最澄和空海作为留学僧出使大唐,开元年间正值印度三大士善无畏、不空和金刚智三位密宗大师来中国传法,于是这两位耳濡目染学的都是密宗法门,回国以后,这两人一个创立了天台宗,一个则创立了真言宗,空海主张修炼“三密加持”,即所谓身密(结印),语密(口诵真言)和意密(心观尊佛)就能“三业清净”,获得和佛陀一样的神通,这当然大大简化了修行的步骤,只要结印念佛就能修成正果,那何苦还要苦守戒律呢?

(中国密宗的始祖:印度三大士,不过在唐武宗的打击下在,中国密宗迅速衰弱)

最澄和尚更是彪悍,他针对鉴真大师的具足戒提出了不同意见:250条戒律实在是太多了!既然咱们日本的佛教都是大乘佛教,那就应该只受大乘戒就可以了啊!最澄秉持智顗大师衣钵主张引入菩萨戒,简单来说就是:将二百五十条戒律减少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

菩萨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酗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嗔心不受、诽谤三宝等等,是出家和在家都通行的戒律!

对,这就是最要命的问题,由于身有羁绊,所以居士不剃发,不出家,在家修行,所受戒律比僧人要少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一旦出家为僧就代表本人四大皆空,所以要谨守戒律保证心灵空静,如果按照最澄的说法出家的僧人和在家修行的居士将毫无区别,那出家还有什么意义,大家都在家修行就可以了嘛!

毫无疑问,最澄的这套理论犹如原子弹爆炸引发了佛教界对他的非难和责问,双方因为这个事情扯了二十几年,终于在最澄死后七天天皇接受了他的观点,于是受戒在日本开始逐渐被模糊、轻视。

(出家为僧后继续遥控政事,许多日本贵族出家的动机并不单纯)

最澄大师到底是什么想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天皇批准其建议则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从公元749年圣武天皇让位孝谦天皇出家为僧开始,就陆续不断有天皇和贵族们出家为僧,不过他们出家为僧倒不都是看破红尘,平安时代后期皇室颓废,藤原氏操纵朝政大权独揽,天皇反而成了被操纵的傀儡,失去实权的贵族们或排解心中寂寞,或因政治斗争失败投奔佛门。

由于目的并不单纯,许多人都身在沙门,心在朝堂,借着自己和尚的身份退居幕后控制朝政,比如后白河天皇,即使出家为僧也不甘寂寞,他挑动源氏、平氏自相残杀,自己则坐收渔利,被源赖朝斥骂法皇为“日本第一号大天狗”,这样的人自然无法忍受青灯古佛、孤独寂寞的修行生活,而最澄提出的戒律方案可以说是正中贵族们的下怀。

(美浓蝮蛇斋藤道三,出家为僧获取百姓和下属们的支持是战国时期大名的常规操作)

于是这些出家为僧的贵族们照样堂而皇之的携带家眷,娶妻生子,和尚身份反倒成了他们的借口和幌子,熟悉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少日本大名都有过出家的历史,比如武田晴信、大友宗麟和斋藤道三等等,他们出家可不是皈依佛祖,一心向佛,不过是借着剃度获取百姓或家臣们的支持而已,这些人当了和尚以后照样打仗杀人娶妻。

肉食妻带的净土真宗

(影响日本僧人吃肉的两位关键性人物:最澄和亲鸾)

所谓“肉食妻带”,其实指的就是出家的僧人喝酒吃肉,娶妻生子,这一大逆不道的言论却被净土真宗奉为金科玉律。

(亲鸾:我是奉佛祖命令破色戒!)

净土真宗的祖师亲鸾上人在自己29岁那年做了个梦,他梦见了大兴佛教的圣德太子,太子还给他留了一段偈语:行者宿报设女犯 ,我成玉女身被犯 ,一生之间能庄严 ,临终引导生极乐。啥意思呢?就是说因为前世的业报,这辈子亲鸾同志是一定会破色戒的,不过放心,圣德太子将会化身为“玉女”和他结合,如果能够清净庄严的度过一生,死后便会引渡他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本愿寺僧兵,得罪了净土真宗的大和尚,一向一揆就能够让你喝一壶)

甭管这梦是真是假,反正亲鸾上人从此以后就打着参悟佛法的名头结交女信徒,还娶了两个老婆,我倒是很想问一下亲鸾上人,到底哪个才是圣德太子的化身呢?搂着老婆亲热无酒肉,这日子过的也不怎么快乐,反正色戒都破了,喝酒吃肉也是可以的吧?于是亲鸾上人开始公开饮酒食肉,娶妻生子。

虽然遭受了朝廷的严酷打压(亲鸾被流放到了越后,在越后结识了自己的妻子惠信尼,两人生下了二子五女),但肉食妻带对日本佛教的影响无比深远,最澄大师之后娶妻的和尚并不在少数(部分神宫寺社的社官由娶妻的僧人世袭,一休和尚一生也颇好女色),但多少有些偷偷摸摸,且不具有普遍性,哪有像亲鸾这样大摇大摆丝毫不忌讳,甚至还公开宣称和尚可以娶老婆生孩子,喝酒吃肉的?而亲鸾上人死后他的主张并没有被抹杀,他的小女儿觉信尼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创建了“不僧不民”,让战国大名们头痛无比的本愿寺教团,而净土真宗也逐渐发展为能够和大名们对抗的政治势力。

(在净土真宗看来,只要你口念阿弥陀佛,即使是大恶人死后也能成佛,这毫无疑问是对百姓的巨大诱惑)

在吸引信徒方面净土真宗更是一流,亲鸾上人主张:“无戒之戒”,对佛祖的虔诚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你守不守戒律,没关系!他还宣称好人能够修行成佛,恶人一样也可以,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你口念阿弥陀佛,死后都能成佛进入极乐世界—“恶人正机”、“他力本愿”。由于其简便易行的操作和强大的蛊惑性,净土真宗受到了下层武士和广大劳苦百姓的热烈欢迎,并一举奠定了最浑厚的教众基础。根据统计,日本将近三分之一的佛寺信仰的都是净土真宗及其支流,这也就难怪一提到日本佛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生子了。(朝九晚五里男主毫无疑问是净土真宗的)

(而在德川政府的扶持下,日本佛家在江户幕府时期有了巨大发展,净土真宗更是招揽了许多信徒)

时间来到德川幕府时期,由于战国时代织田信长的打压净土真宗老实了很多,但寺庙世袭、娶妻生子的习惯也一直保持了下来,为了抵抗天主教等外来宗教,德川幕府大力扶持佛教,在幕府的支持下寺庙数量骤然提升,达到了惊人的“一村一寺”程度,而“檀家制度”(也叫一家一宗制)也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将军规定平民百姓婚丧嫁娶都必须要到当地的寺院去办手续,死后也必须葬在寺庙,寺庙也有义务为村子里的百姓提供身份证明,保证其人没有信奉天主教,这样一来,民众基础深厚的净土真宗得到了极具扩张,虽然将军对这些大光头娶妻生子很不爽,但由于信奉的百姓太多,所以只能强调:其他宗派的僧人不允许娶妻生子,但净土真宗的和尚不在此例。

(最初日本僧人随军主要负责祈祷、超度,并对士兵进行军国主义洗脑,随着战事的紧张,和尚也得上战场了)

真正让日本僧人娶妻生子、喝酒吃肉的决定性原因发生在明治天皇时期,明治维新的核心是“王道复古”,将权力重新收归天皇所有,作为天皇立身之本的老牌宗教神道教自然也要恢复到原来的地位,为了打击佛教,公元1872年明治天皇颁布了震惊佛教界的《肉食妻带解禁令》:自今,僧侣肉食妻带蓄发等可为胜手事。意思就是说从今以后,不管你们和尚是娶妻生子还是喝酒吃肉皆悉听尊便。

还没等广大僧众们表示反对,明治政府又是连着几个嘴巴子抽的日本佛教界晕头转向,在军国主义的驱动下1879年政府规定僧侣也必须服兵役,脱下袈裟穿上军装也就必然代表需要放弃戒律,改变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随着对外侵略战争的进行,僧人们也被迫拿起枪炮上战场,连杀生戒都犯了,自然也顾不得什么喝酒吃肉娶妻生子。而十年以后的1889年,议会以僧人不结婚,不能算是完整公民为由建议取消日本僧人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政府的残酷打压下,日本佛教界也开始衡量受戒的必要性,逐步接受肉食妻带政策。

(日本寺庙为和尚们举行的相亲会,有寺有房不用交税的和尚倒是成了相亲市场的香饽饽)

现在的日本,依然有不少严守戒律的“清僧”,但对于大多数的和尚来说,更多的则是想修行便修行,想娶妻便娶妻,反正自家占着房,有着地,还有大批量的檀越布施,更不用缴税,这日子过的比白领还要滋润,也就难怪日本和尚成了相亲市场上的抢手货了!

作者:雨目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