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秋之回忆3从今以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最想感谢谁?)

导读 秋之回忆3从今以后文章列表:1、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最想感谢谁?2、焦点访谈:缅怀·前行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3、再现八百年前的临安城,杭博新展行在山水间4、央

秋之回忆3从今以后文章列表:

秋之回忆3从今以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最想感谢谁?)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你最想感谢谁?

每年暑假,

比阳光更火热的,

是莘莘学子们

对心仪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期待!

十年磨一剑,

终迎来繁花满地,

而黑夜里照亮你前行的光,

始终值得铭记......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你最想感谢谁?

一起看看录取通知书背后,

他们的故事——

我要快点变强,

追上老去的父亲

近日,

#从倒数逆袭到中大的女生

哽咽感谢父亲#的词条

冲上热搜。

广东珠海的学生李兰,

从倒数第一逆袭

考上中山大学,

哽咽致谢父亲。

李兰在单亲家庭长大,

父亲是位残疾人,

但一直鼓励她好好读书,

原本倒数第一的她,

见父亲为给她最好的教育,

每天早出晚归在工地干活,

便开始发奋读书。

李兰表示,

她并不觉得自己贫穷,

有手有脚、有知识和头脑,

未来也会更加的努力,

让爸爸老有所依。

点亮了我生命的一角,

让我更有勇气坚持下去

近日,

甘肃省静宁县的张彦妮

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值得注意的是,

除了家人、老师,

张彦妮最想感谢的

还有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

——赵家和。

据了解,

赵家和是著名金融学家和教育家,

曾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2012年,

赵家和教授去世后,

他的故事才慢慢

被同事、朋友、学生传播开来......

他生前捐出全部积蓄,

却不想让别人知道,

身患癌症晚期,

他舍不得用进口药......

对自己和家人称得上“吝啬”的他,

却数十年如一日地资助寒门学子。

晚年他捐出全部积蓄

成立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

截至目前,

基金会累计资助高中生7000余人,

其中80%的学生考入高等院校。

回忆起当时,

张彦妮表示,

这份助学金

点亮了我生命的一角,

让我更有勇气坚持下去。

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学梦,

开出“现实的花”

女孩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第一件事却跑进派出所?

近日,

浙江丽水的女孩周勇芬

收到了华北科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她第一时间来到当地新建派出所

与民警共同分享喜悦。

十年前,

那会儿的小勇芬只有十岁,

母亲去世,

父亲因为疾病干不了体力活。

家里的墙开裂到能塞进一个手掌,

但懂事的小勇芬知道家里困难,

书包坏了补一补继续用,

连想吃肉了都不敢告诉爸爸。

看着这个乖巧的孩子,

新建派出所的民警心疼坏了。

于是对她进行了帮扶,

一直持续到现在。

周勇芬表示,

他们就跟我的再生父母一样。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大学,

以后能赚钱照顾爸爸。

毕业后,

也想当一名警察,

像你们一样为人民服务。”

曾是“特困生”的她没有想到,

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大学梦,

如今在民警的帮扶下,

开出“现实的花”。

奶奶养我小,我要养她老

7月29日,

郭俊峰收到了

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

看到孙子考上大学,

83岁的奶奶

止不住地掉眼泪。

郭俊峰表示,

这份录取通知书

便是给自己最好的“成人礼”,

奶奶养我小,

我要养她老。

据了解,

郭俊峰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父母靠养殖发家,

然而在他12岁那年,

父母在承包的水库里双双溺亡,

留下郭俊峰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开辟了一块菜园,

靠卖菜养家糊口,

在亲人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

郭俊峰自立自强、

勤奋求学。

郭俊峰表示:

“考上大学真的离不开

爷爷奶奶的付出。”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他表示要继续努力,

学好专业知识,

以后用实际行动回报奶奶

和身边帮助过他的人。

没有“妈妈”,

就没有我的今天

吉林长春

袁楠被体育老师收养12年后,

高考取得563.8分的成绩,

被吉林建筑大学录取。

袁楠从小父母离异,

爸爸有智力障碍,

6岁时的她,

记不清多久没有洗过澡,

入了秋还穿着拖鞋。

直到被张引老师发现和收养,

12年的精心呵护,

袁楠从怯懦的小女孩,

成长为自信的年轻人。

张引是长春市希望学校的体育老师,

同时也是一位单亲妈妈。

培养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

由她一力承担,

不管是自己孩子还是袁楠,

她都一视同仁。

吃穿用度以及孩子学习的支出,

让她成了月光族,

为了袁楠的艺考,

张引咬着牙借了外债。

如今袁楠取得这样的成绩,

她觉得特别的欣慰和满足,

“孩子能上大学,

未来做她喜欢的事,

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高考落幕,

考生家长送锦旗感谢民警

6月9日,

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考点

执勤的民警刚准备撤离,

意外收到了来自考生家长

为其特别定制的锦旗。

原来高考前夕,

该考生因意外导致腿部骨折,

短时间内无法行走,

但孩子苦学多年,

不想就这样影响高考,

只好坐轮椅代步,

由家长推来参加考试。

由于高考的特殊性,

除考生和工作人员之外一律不得进入,

这让家长犯了难,

刚好这一幕被执勤民警发现,

民警主动从家长的手中接过轮椅,

为该考生开辟了“绿色通道”,

由民警一路抬着考生到了

三楼的考场门口,

并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专门接送她。

临进考场前,

女民警帮助她调整坐姿,

并耐心鼓励她“最后一搏了,加油吧!”

现场其他的考生家长们

也都被民警的暖心行为所感动,

纷纷点赞!

高考后,

不忘感谢

默默支持不求索取的师长、

无微不至含辛茹苦的父母,

也记得感谢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更要感谢

坚持不懈毫不放弃的自己,

披星戴月,不负青春

......

毕业季也是感恩季,

高考结束后,

记得和你想感谢的人说声“谢谢”,

记得和他们分享你成功的喜悦,

谢谢他们曾为你抵挡黑夜,

成为一束光!

本文综合自| 新华社微博、央视新闻微信号、央视新闻微博、中国青年报、山海视频微博、荔枝新闻、中原网抖音、人民网抖音号等,内容有删改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焦点访谈:缅怀·前行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土地革命时期,我们党以大别山为中心建立的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它的首府就坐落在大别山腹地的河南新县。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革命老区新县。在红色老区,总书记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峥嵘岁月,慰问烈士家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不断从革命精神的源头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奋发有为的动力。

清明前夕,河南信阳市新县组织各界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为革命胜利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在创建、巩固、发展和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鄂豫皖苏区200多万人参军参战,有近100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9月16日,正在河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在与当地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交流时,习近平强调,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70多年过去了,当年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老区的人民,如今生活得怎么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情。

眼下正值信阳毛尖全面开采的时节,在新县西南部陈店乡高塆村的大山上,漫山遍野的茶树经过春雨的滋润显得娇嫩欲滴。人们在茶山上不停地穿梭,格外忙碌。

今年59岁的吴卫国是高塆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红军后代。吴书记告诉我们,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的第一家兵工厂就诞生在高塆村,从1930年初到1932年秋,这家兵工厂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承担了生产武器、子弹,修理长枪等工作,为发展工农武装割据、壮大红军、巩固革命政权发挥了巨大作用。

陈店乡在新县西南部是个山区乡镇,因四季气候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是信阳茶叶、板栗、银杏的重要生产地。然而,过去因为种植不成规模和物流成本高等原因,村民们守着这么好的资源,却很难致富。

河南信阳市新县高塆村党支部书记吴卫国说:“因为我们这是山区,原来路不好,物流不好,发一公斤茶叶差不多得好几块钱,年轻人都出去务工去了。茶叶产业都是分散经营,各搞各的,比较散。”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动情地说,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时代虽不同,但在今天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老区人民同样展现出了强烈的奉献奋斗精神。

吴卫国说:“我们啥时候也不能忘了现在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总书记说过,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又是红军的后代,要传承红色精神,传承大别山精神,我们要搞好村里产业发展,给老百姓增加收入,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这就是当干部和党员的职责。”

陈店乡原先叫柴山保,1929年农历八月,鄂豫皖苏区建立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就在柴山保,《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这次庆祝会上唱起来的。歌词中有一句“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正是为了这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做好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工作,保障好老区群众生活,让革命烈士含笑九泉。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当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员干部增添了更多信心和力量。为了改变被动局面,让乡亲们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经过村两委班子研究讨论,高塆村整合分散的茶场,采用精细化管理,茶场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乡亲们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吴卫国说:“把10年承包费用的70%拿出来,跟老百姓分红,另外30%留作集体费用。通过这几年流转以后,现在茶园的产业发展了,茶园管理好了,收益增多了,老百姓收益增高了。”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吴卫国所在的这个茶场每年可为300—500人解决就业的问题,在茶叶采摘的旺季,人均每个月的纯收入可达到3000—5000元。在先辈洒下鲜血换来的这片热土上,乡亲们洒下汗水,收获着希望。

同时,当地政府也加强了对老区基础设施的改善,着力打造精品旅游公路和绿色生态廊道,并将205省道改造升级为二级公路。道路通了、销路也就通了,升级改造后的205省道,不仅解决了之前物流成本高的问题,也让陈店乡搭上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快车。

交通的便利促进了物流和电商的发展。从2020年起,新县逐步进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把城市、农村的交通网络完全打通。借助这个便捷、惠民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在陈店乡10个行政村建设了电商服务点,实现了电商经济的全覆盖,打通了农村物流“起始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网货”下村和“农特产品”进城的购销双向流通。

目前,陈店乡有185家400多人从事电商行业,从去年4月份到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电商为全乡带来将近1亿元的收入。

河南信阳市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说:“现在全县发展茶叶30万亩,油茶34万亩,中药材7万亩,每年农产品上行交易额超3亿元,乡村造血功能更强,群众发展信心更足。”

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高效便捷的交通网、乡愁依依的古村落,这条2020年贯通的交通“大动脉”,不仅盘活了当地的产业,同时也连接起全县9个乡镇30多个旅游景点。

大畈村位于新县泗店乡东南部,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的诞生地,现在,这里也是当地打造的“将军故里精品旅游线”的一个重要景点。这几年,和当地其他景点一样,大畈村也一直在进行修缮和改造。

河南信阳市新县泗店乡党委书记杨祯说:“新县提出来的红、绿、古三色资源完全在这个地方彰显出来。我们这里不仅能承接乡村游,还能承接红色游、研学游,为中小学生、党员干部,还有一些社会团体提供红色教育,充分把我们地方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杨祯说:“2019年,习总书记去了新县田铺大塆,当时说农村改造建设不能大拆大建,我们就是秉持这个理念来做的。设计师到我们这里来,包括一些专家学者论证之后,说应该做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全面复制,做出了豫南民居的特色,就像我们群众自己说,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当地党员干部给予的厚望。为了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两年多来,新县的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传承宝贵的大别山精神,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切都是为了履行党对人民的承诺,为了给老区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回忆先辈们探寻革命道路时筚路蓝缕、艰辛奋斗的岁月。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先烈的是,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我们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这盛世,如您所愿!

来源:央视网

再现八百年前的临安城,杭博新展行在山水间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1129年,宋高宗南渡,于杭州停留,以杭州州治作为行宫,称为行在所,并升杭州为临安府。1138年,宋高宗正式下诏定都临安,此后148年,临安城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高度发展,成为整个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作为曾经的“南宋古都”,杭州有着深厚的“宋韵”基因。

2022年,正值杭州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8?27?,“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在杭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由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策展,以近40年南宋临安城考古发现为主线,组织全国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11套(1080件)文物,展示800余年前杭州城的社会风情与文化意象。其中,苏州博物馆藏《钱塘观潮图》扇页、浙江图书馆藏刻本《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散页等珍贵文物将限时展出。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曾经的“南宋古都”,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

杭州古称钱唐,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五载:“杭州在唐,繁雄不及姑蘇、會稽二郡,因錢氏建國始盛。”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钱镠(907年)崛起,定都杭州。历三代五王,立国72年,秉承保境安民的政策,修筑海塘,发展经济,富庶于东南,社会地位超越了苏州和绍兴,成为两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宋室南渡,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杭州成为长达141年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东南之都会,号天下繁盛之乐土。……提封十万井,丁黄几万千,景概之佳美,百物之富繁”。南宋时期的杭州,经历了古代历史中近世转折的“城市变革”,孕育着中国意义上传统文明的“文艺复兴”。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杭州早期历史可以被视为一部山地聚落变迁史:由北至南,从余杭到杭州,继而由西向东,从西湖以西的深山走向湖东的低山丘陵,依凤凰山建城,至南宋时发展为都城临安。临安城西北部和西南部为浙西低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城西倚西湖,东南临钱塘江,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是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

南宋后期御街石板道路遗迹

太庙附近御街遗迹。1995年至1998年,在配合上城区紫阳街道旧城改造工程的考古发掘中,杭州市考古所在太庙遗址东墙外发现一段南宋御街遗迹。

作为曾经的“南宋古都”,杭州有着深厚的“宋韵”基因。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一直致力于城市文化的保护和活化利用。1983年,开始对南宋临安城进行大规模调查、钻探与试掘工作,发现了包括皇城、德寿宫、太庙、中央官署、御街、皇后宅、地方官署、官窑、寺庙等在内的大量与南宋临安城有关的重要遗址,使深埋地下的临安城遗址的轮廓逐渐清晰,同时还对丰富的出土文物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宋石狮 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商城清河郡王张循府宅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杭州博物馆馆长王英翔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此次展览通过查阅大量的考古与文献资料、实地踏勘,严谨求证,寻找杭州地下2-3米处依次叠压的‘临安城’。向城外延展,勾连起临安城与余杭、临安、富阳、於潜、新城、盐官、昌化等周边城址的互动关系,以南宋临安城考古出土物证为基础,组织全国范围内21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青铜器、书画、金银器、陶瓷器共306套(1075件)文物藏品,制作数字展项、多媒体解读,试图用图文并茂的多元形式,将临安城再现给观众。以当代人的视野,重构和还原临安城当年的历史场景和繁华风貌,给观众留下无限的遐想。”

清抄本舆地纪胜 杭州博物馆藏

南宋徐渭礼文书之印纸第一卷 浙江武义徐渭礼墓出土 武义县博物馆藏

“展览筹备时间长达8个月。2022年6月,我们开展了南宋临安城特展展前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于南宋临安城相关主题的了解程度为一般或不太了解,这其中,对南宋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会相对熟悉一些,对临安城的考古工作、城市边界与自然环境则比较陌生。”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所长王征宇对澎湃新闻说,“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了很多关于临安城,大家关心、好奇的问题。比如说:临安城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如何知道临安城的建筑规模,发掘过程中都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宋代建筑相较于唐代建筑有什么区别,对明清建筑的影响,考古成果与文献记载是否有出入等等。我们也带着大家的问题,走访了考古工作者与相关的学者,他们的回答都在此次展览中的得到了呈现。”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何以杭州:临安城的“再现”与“再想象”

展厅二楼从城墙开始,展示皇城到礼制建筑与中央官署、御街到官署住宅及公共设施的考古发现,辅以历史文献与现代诠释,展现临安城的城市布局与功能,以山、湖、河、海为脉络,展示临安城作为典型南方山水城市的特点,“再现”南宋视野下与杭州城相关的历史。

南宋鹿纹砖 1995年杭州市上城区杭州卷烟厂三省六部遗址出土 杭州博物馆藏

南宋望江门东城墙木桩 杭州市上城区望江门城墙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南宋“宗学升俊 同舍题名”碑 2012年杭州市上城区南宋宗学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展厅三楼以士大夫、商品经济与世俗生活、美学、海外贸易等南宋艺术文化的高光点,铺陈今天对于临安城中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的想象。

香糕砖 南宋(1127-1279) 南宋御街遗址出土

瓷器一组 南宋(1127-1279) 南宋御街遗址出土

石人首 南宋(1127-1279) 南宋太庙遗址出土

建筑构件一组 南宋(1127-1279) 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出土

塑像残件 南宋(1127-1279) 南宋五府遗址出土

石弹丸 南宋(1127-1279) 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出土

龙泉窑粉青釉凤首耳瓷瓶 南宋(1127-1279) 1978年10月杭州古荡出土 杭州博物馆藏

展品除了香糕砖、石人首、建筑构件、塑像残件、石弹丸等反映40余年来临安城考古工作成果的大量考古出土遗物,亦不乏明正统十二年(1447)内府刻本《春秋胡传》、龙泉窑粉青釉凤首耳瓷瓶、“罗双双”铭文银鞋、满池娇夹层银鎏金盏、竹叶纹金桥梁钗、水晶笔架这样的展览精品,更有故宫博物院藏南宋陈清波《湖山春晓图》页、元代夏永《丰乐楼图页》和苏州博物馆藏南宋夏□《钱塘观潮图》扇页三幅珍贵古代书画作品限时展出。

南宋夏□ 钱塘观潮图 苏州博物馆藏 展期:2022年8月27日—2022年9月27日

其中《钱塘观潮图》扇页,署款“夏□”。钤收藏印“少师郧国公孙”朱文印一方。此图采用“之”字形构图,实左虚右,以怒潮一线斜出而沟通前后,避免了院体通常置景前后孤立之弊。近岸山峦林木蓊郁,现楼阁一角,又有六和塔矗立其中,描绘简略但不随意。中景江面潮水翻腾,波澜壮阔,接天巨浪翻涌而来,有排山倒海之势,江面有游船往来。远岸群山连绵,时隐时现,连勾带染而成,更添画面辽阔之感。画面尺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展现钱塘潮的汹涌壮观。左方树梢款署二字,因绢本破损,仅余一“夏”字依稀可辨。

钱塘潮为天下奇观。南宋时期,观潮之风日益兴盛。《梦粱录》有云:“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可见当时观潮与游湖一样,皆是都城游览的重要活动。以“钱塘观潮”为题材的诗词、绘画创作也开始兴起。此件作品无疑是对当时观潮风尚的反映。

刻本《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散页 南宋(1127-1279) 浙江图书馆藏 展期:2022年8月27日—2022年10月24日

南宋时期,临安(今浙江杭州)地方志书《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相继问世,后人将其并称为“临安三志”。

其中,《咸淳临安志》为南宋潜说友在《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共一百卷。潜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丽水市缙云县)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 年)进士。咸淳六年(1270)以中奉大夫权户部尚书,知临安军府事,封缙云县开国男。

南宋时期,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地方志书《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相继问世,后人将其并称为“临安三志”。《咸淳临安志》作为其中问世最晚的一部,无论体例或内容都有所进步。《咸淳临安志》共一百卷,前十五卷为行在所录,十六卷往后为府志,内容包含了临安府及其下辖的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等九县,涵盖疆域、山川、秩官、人物等十九个门类,涉及相当全面。其中,对地方经济、都市公共建设及管理、西湖胜迹、人物记载几方面的记述都相对完备,在地方志中尤显突出。《咸淳临安志》博引史书,注明来源,对前志多作考订与修正,又对重大事件列专题考证,提高了方志的准确性与史料价值。该志是南宋地方志中的佳作,为研究南宋时期杭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对于宋史研究亦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流传版本包括海源阁藏本、钱塘丁丙善本书室藏本、汪氏振绮堂本等。

此页为张宗祥收藏的宋版书页之一。半页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同。属《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记述於潜县山川,涉及山的方位、来历、景观等。

“罗双双”铭文银鞋 南宋(1127-1279) 1974年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史绳祖墓出土 衢州市博物馆藏

每只鞋由三块银片(鞋底一片、鞋面二片)焊接而成。鞋头上翘,口沿錾忍冬纹一周,鞋面錾宝相花,鞋底錾刻线纹及双钩“罗双双”字样。银质鞋子质地硬,应是不是生前所用而是陪葬明器。鞋子尺码小,形制与当时缠足小鞋相似,可以认为是南宋时期女子缠足的实证。

鞋子出土于史绳祖与杨氏的夫妻合葬墓。罗双双,根据杨氏墓志是史绳祖前妻“元妃罗氏”,银鞋应该是与罗氏有关,不知为何会出现在三十余年后史绳祖与杨氏的合葬墓中,有可能是前妻之物入葬表示合塚。

史绳祖(1191-1274),字庆长,四川眉山人,生于绍熙二年(1191),终于咸淳十年(1274),晚年寓居衢州,享年八十三岁。为官履历丰富,历任潼川路转运使,曾任江西提举、江东提举,至朝议大夫。师从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为学博杂、善考证,一生笃志疆学、著述丰富。

根据文献记述,宋代品官墓葬普遍要求“厚丧薄葬”,治丧行为隆重,但棺中少置贵重的随葬品。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仍有厚葬现象,许多墓葬不仅随葬品丰富,并有金银器出土。对于厚葬的风气,士大夫深感忧虑,著书立说极力反对,希望效仿古礼,以行薄葬。

刻本《春秋胡传》三十卷 明正统十二年(1447) 杭州博物馆藏

《春秋》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政治著作。因其文意艰深,不易于理解,后人相继作传,加以诠释。《春秋胡传》便属此类作品,其特点在于作者胡安国并非以经解经,亦非以传注经,而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南宋朝廷而为《春秋》作传。《朱子语录》谓“胡氏《春秋传》,议论有开合精神”。此书撰成后,除为当世所重外,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元明时期皆为科举的官方定本,体现了统治阶层对其学术价值的认可。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建宁崇安人(今属福建武夷山市)。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任太学博士、提举湖南路学事等职。两宋之际著名的经学家,以治《春秋》名于世。长期隐居衡山一带,创办碧泉书院、文定书院,教授子弟生徒。自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始,至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止,历时三十余年,胡安国完成了在《春秋》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春秋胡传》,总十余万言。

杭州博物馆藏《春秋胡传》为正统十二年(1447),明英宗敕命司礼监刊刻《五经》中的一部。半页八行,行十八字,小字同,黑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属古籍版本领域非常重要的版本类型之一。

银鱼袋、银带銙(kuǎ) 南宋(1127-1279) 杭州博物馆藏

这组银鱼袋、银带銙(kuǎ),有折沿,背面有扣钉,为革制皮带上的饰件。四件折沿外侧均阴刻波涛纹,其中三件为方形带銙,主体纹饰为高凸花波涛,拱卫中央一尾鲤鱼。一件为单拱形鱼袋,饰高凸花饰海水双鱼,原应有一对竖向拱形饰。

银鱼袋、银带銙(kuǎ)展示现场

鱼袋,是用来贮藏随身鱼符的,最早出现于唐代。自五代后,鱼袋不再贮藏随身鱼符,而成为高等级官员的一种身份象征。《宋史》卷十五《神宗本纪二》载:“鱼袋。其制自唐始……宋因之,其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非复如唐之符契也。”关于鱼袋的使用制度,《宋史·舆服志五》中规定,身着紫色朝服的四品官员、身着绯色朝服的六品官员,才可以佩金或银鱼袋:“中兴,仍元丰之制,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绯,九品以上绿。服绯、紫者必佩鱼,谓之章服。非官至本品,不以假人”。

唐代鱼袋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中原及西北地区,宋辽时期已扩展到江南及长城以北地区。使用人群主要有当时的朝廷官员和外国蕃臣,使用时佩于腰部左下侧或右下侧,是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池娇夹层银鎏金盏 南宋(1127-1279) 杭州博物馆藏 鎏金银盏。圆形,弧腹,圈足外撇。由内外两层组合而成,内壁外卷,翻扣口沿;外壁满饰花纹,上为两道连珠纹包夹花卉纹,中为高浮雕荷塘小景,称“满池娇”,下为莲瓣纹,圈足环绕覆莲纹,内有“溪”字款。

盏是宋代金银器中一种常见的酒具,金银酒具自唐代开始逐渐盛行,发展至宋代,金银器的造型更为奇巧雅致,纹样繁多。与此同时,仿古复礼的思潮盛行,文人士大夫阶层皆好古风,在宋代社会掀起一股仿制青铜器的风潮,为满足这一审美需求,套胎夹层工艺应运而生。夹层工艺应用于金银器的制作,不仅可以减轻器皿的重量,节省原材料,而且会使金银器皿更好的表现出青铜器浑厚凝重的特点。套胎夹层工艺是先将组成器物主体的两层胎体分别装饰完毕,再将较小的胎体放到较大的胎体中套接起来,在两层胎体的的交接处用卷折的方式将二者合并,最后进行捶揲修整,从而形成中空夹层的效果。采用这种制作工艺成型的器物,不仅外观上达到审美需求,而且造型相对轻巧,盛放热饮时起到隔热作用,有较高的实用性。这件鎏金银盏便是用此工艺制作而成。

满池娇夹层银鎏金盏 南宋(1127-1279) 杭州博物馆藏

“满池娇”是我国广泛应用的传统图案,指莲荷与水鸟组成的池塘小景,最早的出现时期尚不明确,但在南宋《梦梁录》中已有记载,临安城内出售“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儿”。纹饰以莲花、荷叶、飞鸟、水波为基本元素,具体排列方式各有不同,禽鸟多为鸳鸯、水鸭、鸂鶒等形象,以成双入对的水鸟寄寓恩爱合满的美好期许。此件器物外腹部用高浮雕凸花工艺满饰莲花、慈姑、鸳鸯、翠鸟、鱼、蟹等纹样,是典型的“满池娇”纹样,整体布局饱满有致,日常池塘小景跃然于日用器皿之上,具有写实性,极富生活情趣。

两宋“满池娇”图案,无论在构图、风格、还是局部处理上,都能明显看出移植于花鸟画的迹象。此后,“满池娇”纹饰被固定下来,成为金银首饰、器皿、瓷器、织绣上的重要的图案题材,在元代的织物与青花瓷上也有广泛应用。

竹叶纹金桥梁钗 南宋(1127-1279) 2009年东阳白云街道杨大坞村金交椅山宋墓出土 东阳市博物馆藏

金钗为双股,用一根粗金丝条连续弯曲成十五支花头,部分花头与钗梁用金丝绑结固定。钗头錾刻竹叶纹,刻画精细,似因风吹而外翻的片片竹叶,整器形象丰美,形如孔雀开屏,展现出宋式钗特有的立体灵动与细节刻画的统一。

桥梁钗,是宋代较为流行的样式,通常为多对花头呈扇形并排于钗梁之上,钗梁下缘接钗脚,钗梁花头数量通常为奇数组合,并装饰花卉纹、卷草纹纹、竹节纹等。多用锤鍱、錾刻等工艺,制作精致的浮雕形凸花纹饰,使装饰图案更显立体感。

受宋人对金银首饰日益增长的消费与审美追求推动,折股钗趋于繁复,出现了多次弯折的花头钗首。这件竹节钗的十五支花头弯成拱形,为“桥梁式”,类似式样的竹节钗亦见于江西、湖南等地发现的宋元金银器窖藏,或为当时的流行式样。《新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有载:“今时宅眷,多喜时样生活,勤去更改”,金银首饰以其材料的特殊性,便于旧式改新,满足都人对“时样”的追求。

银铤凝结物 南宋(1127-1279)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 广东省考古研究院藏

这件银铤凝结物为两枚“二十五两”型银铤粘连凝结而成,上面一块银铤凝结壳层脱落,露出银铤上戳记,四角印记已模糊,中央左侧刻“张二郎”,右侧刻“京销铤银”。

“京销锭银”是南宋银锭中最为常见的戳记铭文,指南宋都城临安府金银交引铺销铸的锭银。此外,还有少量的“京销渗银” “京销细渗” “京销正渗”等银锭种类。

银铤凝结物(局部)

两宋时期,白银的货币地位大幅提高,使用范围和数额都有大幅提高,官方与民间普遍使用,通行全国。白银被应用于财政收支、民间馈赠、贿赂、借贷等,购买府宅、田园奇珍等大额支付,也是白银使用的重要用途。当时的白银有银块、银钱、银铤和银牌等形态,以银铤最为常见。

除民间和官方等大量使用白银外,白银在宋代的流通范围逐渐扩大,海外贸易也广泛使用白银支付结算。这一凝结物就充分反映了这一史实。

杭州博物馆馆员温玉鹏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此次展览创新采用“双入口”的设计,“正叙”与“倒叙”、“正读”与“倒读”皆可,对应“站在今天的杭州城,回望约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城”与“站约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城,眺望今天的杭州城”,让“双城”在同一空间重叠,观众可自由选择“从哪里开始”理解这座城。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因考古遗址具有不可移动、不可再生的特点,展览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使“城墙与城门”“中山中路御街遗址”“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吴越捍海塘”更直观地将考古现场呈现给观众,“再现”临安城。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南宋临安城是一个和现代城市完全重叠的古代城址。自1983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建临安城考古队以来,考古工作者发现南宋临安城主要位于今天杭州主城区地下2至3米处——900年的时间,在一个具体的物理空间中保存下来,可以被测量、被整理、被保存、被展示。

宋宝相花地砖 2000年杭州上城区荷花池头南宋临安府治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我们通过展览尝试回答关于临安城的两个问题:我们发现了什么?我们知道什么?进而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理解这座‘城’?”杭州博物馆副馆长许潇笑进一步介绍说,“城市,是独属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兼具物理空间、社会形态与精神投射的多重维度。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在这里得以交汇——物与人的关系、人与城的关系,昨天的城与今天的城、今天的城与未来的城。‘行在’山水间,‘何以杭州’,连接过去、今天与未来。”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由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主办,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化和旅游推广中心承办。故宫博物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图书馆、洛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衢州市博物馆、东阳市博物馆、义乌市博物馆、武义县博物馆、桐乡市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桐庐县博物馆提供藏品支持。

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3日。

责任编辑:黄松

校对:栾梦

央广军旅文学之窗丨挺进深蓝——一位水兵的军旅记忆

来源:央广军事·中国军号

第一次见到舰艇是37年前的秋末冬初。那一年,我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水兵。经过数次的集结转换,我们50名新兵,于第4天凌晨抵达广东省某码头——我们要从这里乘艇,到一座小岛上去。

艇是登陆艇,看上去上了年纪,较为陈旧,没有火力配置,舱内也不大。我们背着背包,鱼贯而入,依次攀梯上艇,端坐在前甲板上,望着苍茫大海,迎着强劲海风,看着彼此镶着金黄铁锚的黑飘带、蓝白相间的披肩,被海风高高吹起,心里兴奋极了。

航行一小时,进入港口。不知谁惊讶地叫了一声:“看,快看——大军舰!”大家一下子都站了起来,循声望去,远远看见几艘“大军舰”停靠在码头,威武极了。“舰”顶的国旗与“舰”尾的军旗,遥相呼应,迎风飘扬。那一刻,我激动得全身热血沸腾,手不受控制地握紧,心中一份庄严与神圣油然而生。

艇靠码头,我们一行人又登上卡车。车行近“大军舰”时,大家欢腾起来,数十只手,指着“大军舰”,议论个不休。接兵连长魏传义示意我们抓稳坐好,用他那浓重的胶东口音,大声地向我们介绍:“这是炮艇,也叫护卫艇,是海战时的主力战舰……火力可猛了……这种艇,机动、灵活、轻巧……”他的声音随着颠簸有些断断续续,但我们这一群新兵听得很入迷。

我第一次登上护卫艇,是在新兵训练结束后,乘艇到造船厂接船。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大军舰”,从早上起航,到深夜抵靠造船厂码头。整整一天的时间,我从前甲板到后甲板、从前主炮到后主炮、从前副炮到后副炮、从舱内到指挥台,新奇地跑着看了一天,越跑越有劲,越跑越兴奋。

接到吨位多倍于炮艇、全新而且超大的舰艇后,我的“心海”一下子变得阔大起来。心想,在这样的“大军舰”上当水兵,以后无论出海多远、遇到多大的风浪,都难不倒我了。不过,这种稚嫩的想法,很快被一次战备巡逻值班任务击碎。

那年除夕的前一天,我们艇突然接到节日战备巡逻值班的任务。傍晚,舰艇在剧烈的机器轰鸣声中,向着海空拉响三声汽笛,驶离港口,渐次向深海远航而去。

子夜,寒潮带着狂风袭至海面。大海如滚烫的沸水,翻腾着、咆哮着。平时停靠在军港上的“庞然大物”,此时在茫茫大海上,轻如一叶,小如一粟。巨浪时而把艇托举得很高,时而又把艇抛入海中。艇一会儿腾空跃起,一会儿又重重地砸入海中。许久,它又摇晃着“脑袋”,缓缓地从海中冒出。

开始,我们这些刚上艇的新兵还能抵抗短暂的眩晕,时间久了,不少人的胃里开始翻涌,对着大海“哇哇”地呕吐起来。起初,吐的是食物,食物吐完了,就开始吐胃里的胆汁。黄色胆汁吐完了,就拼命地干呕。干呕会造成胃部的剧烈痉挛,有的竟吐出了血丝。

虽然疼痛使他们大汗淋漓,内衣湿透,但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不少战友身边放个铁桶,一边在战位上值班,一边往桶里呕吐。吐得最厉害的,是和我一起上艇、刚分到雷达班的江西籍战友甘永亮。极为难受时,航海长怕他出意外,就用背包带把他捆上,绑在战位上,防止他在颠簸中受伤。

一周后,当我们完成海上战备巡逻值班,返回军港时,大多数战友已非常疲惫,黑瘦了一圈儿。当晚,在“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的歌曲声中,我们在军港酣然入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支队舰艇的种类及型号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支队原装备配置的护卫艇、猎潜艇、扫雷舰、登陆舰、导弹快艇等,都在分批次地更新换代。

不久,我调至海军某机关工作。3个月后,我就参加了一次舰队组织的联合编队演习。我们的编队横跨多个海域,舰艇也不再是单艘或几艘,而是以“队”的形式出现,除航空兵外,舰艇种类有驱逐舰、护卫舰、潜艇、扫雷舰、补给船等10余种之多。驱逐舰、护卫舰上的新型武器装备配置齐全,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全面升级。

2012年秋,我去某地参加新闻学习交流会。学习期间,我与几名战友驱车赶到正在兴建的一个军舰码头。站立在码头堤岸,临风向海,极目远眺,是一座蜿蜒向前、一望无际、气势恢宏的现代化超大型军港码头。

我猛地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采访海军党代会代表时,听到最多的、记忆最深的,就是“我们要建造中国航母”的强烈呼声。如今,已如这些“代表”和之前众多“老海军”“老水兵”们所愿,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正劈波斩浪,驰骋在碧波大洋上,舰载战斗机呼啸海天,如海燕一般在舰上起落。几十年来,中国海军的每一次变化,都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资料图: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赴南海跨区训练(张凯 摄)

几个月前,我的侄子随他所在的舰艇来广州进行维护保养。我们叔侄俩,两代水兵,终于有机会坐在一起。这次见面,我看到他的身板更加健壮挺拔,面孔棱角分明,被大海上的阳光涂染了一层“水兵黑”,透露着军人特有的阳刚和自信。

我向侄子讲述了37年前,我当水兵时因艇小在海里呕吐难受的情景,讲到远海深处有了海情,因舰艇速度不足,不能及时赶到、及时处置的往事。侄子听完,挺着腰板,自信地说:“三叔,请放心!如今的中国海军已今非昔比了,小艇闯大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是啊,人民海军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舰艇更新速度和技术水平让我们这些“老海军”拍手惊叹。

过去,是历史的印迹。未来,是历史的召唤。

人民海军,从黄水到蓝水,从近海到大洋,正一步步挺进深蓝……

(央广军事·中国军号出品)

萧华:最年轻的开国上将,17岁的少共国际师政委,创作红色经典长征组歌

文/夏明星

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不到14岁,他就成为共青团县委书记;刚刚16岁,就当了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不到18岁,就担任了“少共国际师”政委;不到26岁,就担任了八路军主力115师政治部主任;39岁时,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48岁时,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他是我军从连队政工干部逐级成长为总政治部主任的优秀领导人”,这是他戎马一生的最精辟概括!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开国上将萧华!

一、毛泽东十分欣赏萧华,将他调到红四军

萧华,原名萧以僔,1916年1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城郊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僔者,做人之尊严也。1927年春,在高等小学堂读书时,他就参加了党的外围青年组织“赣南青年干社”,进行秘密革命活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学习,他认识到党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为党员争取做人的尊严,更重要的是要为中华民族争尊严、求解放,遂改名萧华以明志。

1928年12月,在兴国县立文兰阁中学读初中的萧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儿童团员的年龄跨入了青年团员的行列。1929年2月,萧华进入毛泽东在兴国举办的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学习,同年冬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

1930年3月,毛泽东来到兴国,听他汇报县青年团的工作,对他的组织才能十分欣赏,当月就把他调到红四军军部工作,任专职的青年委员。从地方到军队工作,萧华当然有点怯场。这时,红四军代理政委罗荣桓伸出了援手,他首先引导萧华认识红军青年工作的特点:“这次毛委员调你到红四军做青年工作,这可与地方团的工作有区别呀。地方上主要是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儿童团、少先队,搞扩大红军和参战;而部队团的工作作为党的助手,却着重于对青年士兵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鼓舞战斗意志。要一切服从战争需要。”

◆萧华

随即,罗荣桓指点萧华立即着手建立红四军各纵队和支队的团组织,配齐青年干部,建立连队的团支部和小组,再逐步健全团的生活。于是,在罗荣桓的具体指导下,萧华利用行军作战的间隙,积极开展工作。在各级政治机关共同努力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军、师、团各级普遍建立了共青团的组织。红四军的青年工作很快出现了新的局面。1930年6月,以红四军为基础创建红一军团,萧华开展青年工作的平台更大、更宽广了。为了让萧华深入了解部队,罗荣桓还让他到基层工作,历任过特务营连政治委员、营政治委员、团政委。由于始终担任政委,同志们都戏称他为“政委同志”。

1932年春天,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以后,共青团中央在中央苏区瑞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已经重返青年工作岗位的萧华,作为红一军团代表出席大会。在回忆文章中,当年作为红三军团代表的刘志坚对萧华佩服有加:

那时,萧华同志只有十六岁,显得很精明能干。他带领一个十余人的少先队,表演了许多精彩的文娱节目,给会议增添了难得的欢乐。我们认识以后互相介绍了情况,交换了工作中的经验。他给我留下最初的印象是有坚定的信念,工作上有魄力,有见识,善于学习,很活跃,充满了乐观精神。大会以后,萧华同志回到一军团当了青年部长,不久又当了总政治部青年部长,我也在三军团当青年部长,因为都做青年工作,交往比较多了,还常有书信来往。

1933年的春天,为了抓好部队的青年工作,交流各部队青年工作的经验,总政在江西乐安县凤岗墟召开了一次师以上青年干部会议,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主任等领导同志都参加了,并对怎样抓好部队青年工作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就在大会的第一天,敌人派飞机来轰炸,萧华同志是大会的主持人之一,虽然他年龄小,但在危急的情况面前显得很沉着机智,他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组织指挥大家就地卧倒,脱离了危险,保证了与会同志的安全。他所表现出来的组织指挥才能使我很敬佩。

二、引人注目的红军年轻指挥员

1933年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在即,共青团中央在江西宁都成立“少共国际师”,萧华被任命为政委。“少共国际师”是由兴国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组成,要把这群乳臭未干的大小孩子锤炼成冲锋陷阵的战士,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在萧华的努力下,这支部队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

1934年4月团村战斗中,萧华身先士卒,率领“少共国际师”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的白刃格斗,与兄弟部队一起,挫败敌军三个主力师的进攻。

1934年秋,争夺江西广昌南部要地驿前镇的战斗打响,“少共国际师”也开始配属红三军团指挥,和刘志坚并肩战斗,并给刘志坚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时战斗激烈,生活非常艰苦,整整打了一个多月的仗。部队一边作战,一边还得修碉堡、挖工事,风里来,雨里去。萧华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那时盐巴和食油很缺,几个月闻不到肉味,部队因过度疲劳及营养太差,体力大大下降,萧华同志就带头并发动战士白天在阵地上挖笋子、野菜,晚上点着火把到水田里抓泥鳅、拾螺蛳,给战士们找一些菜吃,千方百计地想法改善干部战士的生活。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三个月后,萧华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负责军团组织宣传工作。

◆1936年,萧华(左)与杨得志在甘肃留影。

1935年5月中旬,为迅速抢渡大渡河,中革军委组织了红军先遣队,刘伯承兼任司令员,聂荣臻兼代政委,率领红一师第1团、一个工作队、一个工兵排,配备了电台,北上开路,直指安顺场渡口。其中,工作队负责人是萧华,负责北上途中的宣传鼓动与群众工作。5月22日,先遣队开进大凉山。在谷麻子附近,彝民拦住了去路。正乱着,忽见谷口扬起烟尘,几匹马飞驰而来,为首的是当地彝民首领小叶丹的四叔。工作队向这个头人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表明了红军借路北上的意思。从工作队口中,小叶丹得知红军是人民的军队,遂与刘伯承谈判并歃血为盟。最后达成协议,小叶丹负责护送红军通过彝族区,这便是被后人所传颂的彝海结盟的故事。在过大凉山时,萧华协助刘伯承同彝民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

5月25日7点多钟,先遣队在安顺场发起强渡大渡河战斗,由带领工作队的萧华作战斗动员。他不愧是宣传鼓动工作的行家里手,慷慨激昂地讲了不到5分钟,然后提高了嗓子问:“同志们,谁愿意坐第一船过去?”话音未落,会场沸腾起来,所有的人都高喊着坐第一船,嗓门一个比一个高,一片喊声,把大渡河水的响声都给压住了。最终,由17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强渡大渡河成功!

1935年9月,在经历张国焘草地分裂之后,红一方面军余部在甘南岷县哈达铺整编,定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担任支队司令员,毛泽东兼任支队政委,下设三个纵队,萧华改任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政委聂荣臻)第一大队政委,与大队长杨得志搭档。从支队、纵队领导成员可以看出,那时能担任大队领导已经是红军中有数的人物了!对于和萧华搭档,杨得志也非常高兴,他曾深情地回忆过:

从此,开始了我和萧华同志共同的战斗生活。在严酷的岁月里,在频繁的战斗中,萧华同志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政委。那时他少年英俊,朝气蓬勃,智勇兼备,作战勇敢,雷厉风行,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执行上级指示坚决,处处为士兵作表率,深受部队爱戴。在作战和工作中,我深切地感觉到他对军事指挥员强而有力的支持。

1935年9月,长征到达宁夏固原地区,在行军中发现青石嘴村驻有敌人骑兵一个团。我同萧华同志爬上小山,进行观察,见敌人戒备不严,我想打掉它,征询萧华同志的意见,他完全支持我,我们一道研究了打法,作了紧急部署,随后带领部队猛打猛冲,迅速歼灭了敌人。这是我和萧华同志共同指挥的,第一次打骑兵。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我们都很高兴。

1935年11月,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甘泉,与徐海东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会合,党中央遂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下辖红一、红十五军团。这时,第一大队恢复使用红一团番号,杨得志担任团长,萧华担任政委,两人携手共创辉煌战绩:“1935年10月,我们团又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当时正是隆冬季节,萧华同志身穿单衣,顶着刺骨寒风,带领部队冲进了直罗镇,我们和兄弟部队一道消灭了镇内的敌人,毙敌一○九师师长牛元峰。”(杨得志语)

萧华不仅作战勇敢,指挥果断,而且善于掌握部队思想脉搏,及时做思想政治工作,使部队保持高昂的战斗情绪。西征途中,部队紧急出发,连续进行夜行军和强行军,宿营地和具体任务都不向下传达,战士产生了许多猜测和疑问。萧华带领各级政治工作干部,不顾疲劳,边行军,边检查战斗准备,边进行宣传鼓动,迅速稳定了部队情绪,激励了斗志。

萧华还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和统战工作。曲子镇战斗后,部队西进至七营川、清水河一带,和东北军何柱国的骑兵军对峙,萧华组织部队以多种形式向该军展开了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终于化敌为友,取得了显著成果。萧华还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出色地做了团结回民的工作,帮助组织了地方回民自治政府,使当地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难得的是,萧华还善于将上级意图变为群众的行动。西安事变时,红二师正在陕北井家沟一带休整。当蒋介石被抓的消息传到部队后,群情激奋,都认为应该把蒋介石杀掉。萧华和杨得志耐心向部队做宣传解释工作,使干部战士的思想迅速统一到了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三、威震冀鲁边的“娃娃司令”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萧华出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两个月后,他改任115师第343旅政委,与旅长陈光指挥部队取得广阳大捷,歼敌近千人,缴获骡马700余匹、步枪300余支及大批军需物资。

山东,背靠中原,面临渤海、黄海,南接江淮,北迫平津,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12月,拥有十万大军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却在日军进攻面前望风而逃,致使山东15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轻易沦于敌手。于是,经略山东提上党中央的议事日程。

1938年6月底,115师的曾国华支队和129师的孙继先支队出兵天津以南、旧黄河以北的冀鲁边一带,他们是八路军主力部队进入山东的前锋。6、7月间,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调第343旅政委萧华率一批干部去冀鲁边区,统一领导那里的武装斗争。党中央、八路军总部把如此重任交给萧华,可见对他的赏识与信任。

◆1938年,萧华(右二)与罗荣桓等人在晋西合影。

萧华率部入鲁后,各路抗日武装相配合,先后在新海、南皮、宁津、吴桥一带,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冀鲁边的抗战局面得以迅速展开。9月16日,徐向前等给党中央写信,郑重建议:津浦路东以萧华等五同志组织军政委员会,萧华为书记,统一军政党领导。同时,徐向前还建议八路军总部:整编冀鲁边八路军部队,组成八路军挺进纵队,由萧华任司令员。经研究,八路军总部欣然同意。9月27日,萧华一行抵达冀鲁边区的乐陵县,旋即成立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萧华任司令员兼政委。

当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和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均对冀鲁边虎视眈眈。为站住脚跟,萧华决定采取“和沈打鹿”的策略。于是,他亲自赴惠民县城,与沈鸿烈谈判。

沈鸿烈是个老牌政客,曾任奉军舰队司令和青岛市长,他听说萧华不过是个22岁出头的“娃娃司令”,就十分轻视。因此,萧华离城还有30里远,他就派兵列阵示威,企图吓跑萧华。萧华进城后,他又避而不见,打算气走萧华。可是,萧华胸有成竹,不见“长官”见群众,进城后立即散发《给惠民各界慰问信》,又进医院慰问伤兵,到学校讲演,“娃娃司令”的风采令惠民各界倾倒。这时,沈鸿烈慌忙安排会见,一番唇枪舌战后,达成了抗日协议。经此较量,沈鸿烈也不得不对萧华连称钦佩。那边厢,鹿钟麟见势不妙,收买民团孙仲文部进攻萧华。萧华把握战机,沉着应战,盐山一仗底定乾坤,将孙部彻底痛歼。一时间,冀鲁边的其他民团和草莽,无不望风归附。在萧华的运筹帷幄下,到1939年上半年,冀鲁边区的武装力量已扩大到2万余人,并发展到津南、鲁北广大地区。

◆萧华(右一)和徐向前(左一)、符竹庭(左二)、宋任穷(左三)在冀南抗日根据地南宫合影。

1939年9月下旬,由于冀鲁边当年灾荒严重,大部队难以存留,萧华奉命率部转移到鲁西。1940年春夏,他历任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鲁西行政公署主任,两次率部参加讨石(友三)战役,粉碎了顽固派石友三部的企图,巩固了鲁西抗日根据地。1941年12月起,他历任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这时的山东分局,由罗荣桓、黎玉、萧华组成。到1944年下半年,又增加舒同为委员,担任分局的秘书长。他们四人组成的山东分局,形成了统一领导山东斗争的核心。在当时的山东抗日战场,萧华是屈指可数的中共高级将领!从这时起到抗战胜利,萧华在山东工作期间,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了日寇的频繁“扫荡”,积极开展对敌政治攻势,争取了四股伪军先后反正,并使之改造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在领导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开展“铁的模范党军活动”等项工作中,他坚持从实际出发,保证了各项运动的顺利进行,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提出的各项任务,使山东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

四、山东部队“源源北运”,萧华功不可没;指挥本溪保卫战,毛主席“甚为欣慰”

1945年9月11日,在日本宣布投降、山东八路军开展大反攻之时,罗荣桓收到党中央来电:“为利用目前国民党及其军队尚未到达东北以前的时机,迅速发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东北之巩固地位,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四个师十二个团共2.5万到3万人,分散经海道进入东北活动,并派萧华前去统一指挥。”罗荣桓立即发电给正在济南前线指挥作战的萧华,要他火速受命北上。10月25日,为加强东北我军地位,毛泽东致电罗荣桓、李作鹏(山东军区参谋处长)等:“请罗李精密组织渡海,务使每日不断,源源北运。山东应出之兵,请分别陆行、海运,下月必须出完,并全部到达辽宁省,那边需用至急,愈快愈好。”这时,萧华感觉他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到10月底,从山东开赴东北的部队陆续出发。在萧华“统一指挥”下,在罗荣桓的居中运筹下,山东开赴东北的部队做到了毛泽东要求的“源源北运”。

◆1945年10月,萧华(前排左三)与林彪、萧劲光、刘亚楼、张闻天在一起。

当时,毛泽东曾经计划增兵东北19万,并感慨地说过:这“是又一个几千里的长征”,“派十九万军队去东北,这是有共产党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在这计划的19万中,萧华带去的就有6万左右;后来,实际增兵为13万,萧华“统一指挥”的6万人就更加珍贵!

还在10月3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命令,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为第一、第二政委,萧劲光为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山东北上部队陆续编入自治军,萧华则担任了东满临时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

1946年1月4日,根据党中央指示,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并建立了北满、南满、东满、西满四个军区。南满军区方面,程世才担任司令员,萧华担任政委。这时,国民党军大举进军东北,国共两军大打出手。4月6日,为控制四平、本溪以利停战谈判,毛泽东致电林彪:“从四平所发电悉,集中六个旅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非常正确。……本溪方面,亦望能集中兵力,歼灭进攻之敌一个师。……上述两仗如能打胜,东北局面即可好转。”程世才、萧华不负厚望,指挥南满军区部队开始本溪保卫战,曾两次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的进攻,歼敌4000余人。

◆1946年春,辽东南满军区领导在通化留影,右五为萧华。

4月14日,毛泽东致电林彪、彭真等,高度评价说:本溪的胜利,“必能引起于我有利之变化。望通令全军鼓励士气,粉碎顽军之进攻。”4月15日,毛泽东又致电林、彭,指示:“本溪方面我军望令其速加整理,以便再战。”4月26日,毛泽东直接致电程世才、萧华等:“如敌向你们进攻,未能在野战中粉碎其进攻时,你们应以有力一部(例如两个团)死守本溪,以主力在外面行动,挫敌锐气,争取时间,以待停战到来,停战时机已不在远。”5月1日,萧华致电党中央,表示誓守本溪。5月3日,毛泽东直接复电萧华,表示嘉许:“你们决心保卫本溪,中央甚为欣慰。望鼓励士气,争取胜利。”由于敌强我弱,本溪最后弃守,但南满军区部队、萧华却让毛泽东非常满意。6月,萧华成为南满军区(后改称辽东军区)最主要领导人,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毛泽东两次致电都谈及萧华参与创造的“经验”

1946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面对国民党军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新伎俩,萧华指挥辽东军区第四纵队,节节抗击敌之进攻,诱敌深入到本溪东南的新开岭地区,痛歼号称“千里驹”的中路之敌第二十五师,俘敌师长、副师长以下5800余人,创造了东北民主联军首次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师的先例。消息传来,毛泽东大为欣慰。11月9日,他专门致电萧华等并要求通报东满、西满:“你们此次作战经验很好。(一)第一次集中五个团打二十五师未能奏效,第二次……集中八个团打该师,就胜利了。以后作战凡打大一点的仗总要集中十团八团兵力,最好能集中十二个团打,以期必胜。这是战役上必须集中兵力。(二)战术上亦须集中兵力。……尔后作战每次均须采用此种方法。”

但是,在国民党军的重兵挤压下,南满部队的活动区域只剩下长白山麓的临江、蒙江、长白、抚松四个县。粮食不足,装备、兵员补充困难,伤员无处安置,局面极其险恶。1946年11月初,为了加强南满对敌斗争的领导,中共东北局决定成立辽东分局并加强辽东军区的领导力量,陈云担任辽东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萧劲光担任军区司令员,萧华改任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萧华能上能下,配合陈云、萧劲光召开了对坚持南满斗争具有历史意义的“七道江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南满向何处去的问题,为挽救南满危局,打破敌人的战略部署,最后决胜东北,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萧华积极拥护陈云同志代表东北局作出的正确决定,表现了坚强的党性。”

◆1947年,萧克与辽东军区领导在一起。前排左起沙克、萧华、陈云、罗舜初,后排左起谢莆生、曾国华、萧劲光、韩先楚、吴克华。

“七道江会议”还决定,为保卫南满地区腹地临江,采取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指导方针,主动发动外线进攻,拉开了著名的“四保临江”的序幕。在作战会议上,萧华力主:“我建议,由南满主力之一四纵整个跳出去。跳出去要神不知鬼不觉,充其量让敌以为我是小股穿插。然后出其不意突然采取爆发方式展开,最好能同时打掉敌人的数个乃至数十个据点,然后,佯奔敌人纵深,迫使进攻之敌回调,这样内线作战的其他部队就主动了。”萧劲光一锤定音:萧华同志讲得对头!于是,猛将韩先楚率领第四纵队闪电出击,向敌守备重点宽甸、桓仁、凤城、赛马集地区及安(东)沈(阳)铁路两侧实行远程奔袭,一鼓作气作战50多次,拔掉敌据点40多个,歼敌6000余人。捷报频传,毛泽东非常高兴。1947年1月11日,他在致电林彪等时,特地提到:“南满四纵二十天敌后作战经验亦指明,只有采取勇敢进攻方针,才是胜敌之道。”

在陈云、萧劲光、萧华领导南满军民连续进行 “四保临江”战役的同时,北满军民则进行了“三下江南”的战役,南北互相策应,先后共歼敌4万余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

◆1948年10月,萧华和萧劲光在长春会见率部起义的国民党驻长春第60军军长曾泽生。

1948年4月18日,中共东北局决定先打长春,为解放沈阳、锦州解除后顾之忧。5月中旬,为了组织围攻长春,组成了第一前线指挥所(8月,番号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由萧劲光担任司令员,萧华担任政委。由于强攻不利,林彪等决定对长春采取“长围久困”的方针。在围困长春战役中,萧华同萧劲光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积极开展政治攻势,终于争取了国民党第六十军、新七军先后起义和投诚,和平解放了长春。

1948年11月,萧华调任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是我军特种兵最早的领导人之一。当月底,他率部“取捷径夜行晓宿”,由喜峰口、冷口出冀东,隐蔽地迅速向关内进军,在平津战役中大展特种兵威风。

六、论武略,政治工作建设影响深远;谈文韬,《长征组歌》创作感染国人

1950年3月,新中国已经雄立于东方,萧华调任人民空军政委,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携手为空军建设奠基。同年6月,在罗荣桓建议下,他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协助罗荣桓抓好我党执政条件下的总政治部建设。当年底,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他有力地指导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工作。

1956年12月,中央军委同意罗荣桓提议,解除其总干部部部长职务,由萧华接任。当时,萧华主持的总干部部,与总参谋部(粟裕)、训练总监部(刘伯承,叶剑英代)、总政治部(罗荣桓)、武装力量监察部(叶剑英)、总后勤部(黄克诚)、总财务部(杨立三)、总军械部(王树声)一起,构成中央军委下设的八总部领导体制。刚刚40出头,就能成为八总部领导人之一,可见他在人民军队中的影响力。

195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决定在中央军委常委之下,设立一个办公会议,由罗瑞卿、谭政、杨成武、萧华等6人组成,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1964年9月,罗荣桓病逝后,萧华接任总政治部主任。这时,中央军委恢复三总部体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萧华成为人民军队屈指可数的人物。

在总政治部工作期间,萧华坚持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先后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革命英雄主义运动》《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等重要文章,并参与领导制定了1954年4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连队管理教育工作条例》等重要规章、制度,对于保持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和政治工作制度作出了贡献。1960年起,军队政治工作受到林彪推行的“左”的一套做法的严重干扰,但萧华差不多每年都亲自派工作组,到下边去做调查研究,或找基层干部到总政治部来亲自听取汇报,发现典型,总结基层连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实际经验,推广典型经验,带动全军,使那几年的基层政治工作,在“左”的干扰下仍能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崇尚扎扎实实,反对浮夸虚饰的优良传统。

◆1965年,萧华与《长征组歌》曲作者在杭州。

萧华身居高位,却谦冲自牧,始终认为自己是革命的幸存者,真正的英雄是已经倒下的战友。1964年4月,他因患肝炎到杭州疗养。可是,作为一位戎马战将,怎能忍心歇息?他忆起那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倒下去的战友,忆起那些革命先烈,经常夜不能寐,决心写一部真实地记述长征的作品,以纪念牺牲的烈士,歌颂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几经琢磨,他决定写一部组诗。从1964年9月开始,他不顾病情,全身心地投入了创作。后来,他追述过当时的情形:“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面流泪一面写的。”为创作好长征组诗,在杭州西湖水畔的一座小楼里,他反复学习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及《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著作中关于长征的论述,研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转氨酶升高了4次,体重减轻了好几斤,真正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两个月后,组诗基本定稿,萧华再三斟酌,用了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作为组诗的总题目。1965年3月,萧华将这部组诗交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4位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谱曲。在谱曲过程中,他抱病连续用10个上午的时间给4位作曲家详细讲述长征的历程,使作曲家们都听得入了迷,回忆那一幕,生茂动情地说:正患病的萧华将军讲长征,“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潸然泪下。将军讲到‘四渡赤水’时,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壮观场面。将军对长征的细致描绘,为我们完成谱曲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萧华与《长征组歌》领唱演员在一起。

1965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之际,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把萧华的组诗搬上了舞台,这就是被誉为红色经典作品之一的《长征组歌》。《长征组歌》以磅礴的气势、动人的情愫、悦耳的曲调迅速流行于全军,继而风靡全国,几十年来已演出1000余场仍常演不衰。

1966年6月至9月,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战友文工团带《长征组歌》随他出访了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演出了几十场,增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七、盖棺论定:“他是我军从连队政工干部逐级成长为总政治部主任的优秀领导人”

1967年1月10日,“中央文革”在林彪的支持下,突然抛出“揪军内一小撮”的乱军口号。接着冲击军事机关,揪斗大军区领导人的事件不断发生。1月中旬,陈伯达、江青蓄意整萧华,陈伯达在接见群众组织时说:“萧华不像个战士,倒像个绅士。”在陈伯达的煽动下,总政治部机关大楼里贴满了打倒萧华的大字报。1月19日下午,中央军委碰头会上,主题是讨论军队要不要开展“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问题,陈伯达、江青等人节外生枝,又对萧华进行突然袭击,江青说:“萧华是总政主任,发文件,把总政和军委并列,是什么意思?”叶群也从口袋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大放厥词:萧华反对林副主席,破坏“文化大革命”,必须公开向军队院校师生作检查,等等。

3月3日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总政治部全体干部、战士及职工大会上,周恩来亲自出席并在这个约6000人的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慷慨而激动地指出:“萧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他写的《长征组歌》,你们能写出来吗?对毛主席没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是写不出来的!”由于周恩来的保护,萧华暂保无虞。

◆1978年,萧华在西北留影。

但是,不多久萧华终于身陷囹圄,长达7年半。

1971年9月,林彪折戟沉沙后,有人暗示萧华说:“去给江青倒个歉,就免于坐牢了。”萧华大义凛然:“我没有错,我宁愿把牢底坐穿!”

萧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失踪”了七年,终于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1974年9月,在庆祝建国25周年前夕,有关部门将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人员名单送老人家审定。他仔细看了一遍名单,什么话也没说,退了回去。过了几天,经修改的名单又送到他面前,他仔细看后又退了回去,依然什么话也没说。9月29日,第三次将名单送来后,他看了半天,拿起笔,亲手添上了萧华、刘志坚两个人的名字。“四人帮”慌了,指示专案组立即释放萧华,并为萧华赶制军装。9月30日,萧华出席了国庆招待会。周恩来感慨万分地握着萧华的手,久久不放,却没有说出一句话。京西宾馆,来看望萧华的人络绎不绝。

1977年4月,粉碎“四人帮”不久,党中央任命萧华为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并兼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这时,萧华虽然老骥伏枥,仍然壮心不已。

1983年6月,萧华离开军队,当选为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分管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期间,他带头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他在北京的一些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调查时发现,我国现有科技力量的布局和使用方法很不合理。有些单位技术力量密集,有些单位则缺乏,而且由于人事制度上的缺陷,形成了技术力量积压、技术与生产脱节的不合理状况。他认为,要开发技术资源,必须开辟技术市场,使技术带有商品特征,变成有交换价值的东西。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他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封五千多字的信交给中央,受到党中央一些领导同志的称赞。

1985年8月12日,上午8时15分,一代名将萧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萧华同志生平》中,党中央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萧华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出色的领导才能。他是我军从连队政工干部逐级成长为总政治部主任的优秀领导人,总结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对我军政治工作有重大建树。他既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又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能文能武,军政兼优。他多次肩负党的重托,承担开创性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