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拖南极冰山回国(阿联酋富豪拖南极冰山回国,为提供干净水源 网友:王多鱼是你吗)

导读 拖南极冰山回国文章列表:1、阿联酋富豪拖南极冰山回国,为提供干净水源 网友:王多鱼是你吗2、历经撞冰山后脱险,雪龙号安然回国3、临沂小伙张卿川读博期间赴南极科考 明年

拖南极冰山回国文章列表:

拖南极冰山回国(阿联酋富豪拖南极冰山回国,为提供干净水源 网友:王多鱼是你吗)

阿联酋富豪拖南极冰山回国,为提供干净水源 网友:王多鱼是你吗

阿联酋富豪拖南极冰山回国,有钱任性?此前有一名阿联酋的富豪就打算从南极拉一块冰山回国缓解国内干旱缺水的现状,后来这个计划因为缺乏可行性而搁浅。

但如今阿联酋著名企业家和发明家,富翁阿卜杜拉·阿尔希正计划花费8000万美元(约人民币5.5亿元)从南极拉一块冰山到南非的开普敦或者澳大利亚的珀斯,为当地提供可饮用的干净水源。对此,网友议论纷纷,有网友表示质疑:拖过去,不会化嘛?不是说冰山里有好多远古病毒吗? 咋就能拖回家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网友评论

“ 西虹市首富干的”

“这个项目我王多鱼投资了,加加速”

“我没话讲 无法想象哈哈哈哈 但是 冰山是他家冷冻的吗 咋就能拖回家了”

“现实版西虹市首富首富”

延伸阅读:

为什么有些南极冰山呈翠绿色?美国科学家揭开了这个秘密

3月11日报道 美媒称,一个多世纪以来,海员和探险者说,他们在南极洲看到了奇怪的翠绿色冰山。冰山不同寻常的颜色长期以来困扰着研究人员,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对绿色冰山进行研究。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3月5日报道,现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冰川学家斯蒂芬·沃伦及其同事可能终于解开了谜团。在美国《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海洋卷》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这些冰山之所以呈绿色,是南极洲大陆岩粉中的氧化铁造成的。

报道称,冰山通常形成于脱离冰川和冰架时。这种冰川冰是由一层层雪随时间推移不断堆积并固化而形成的,这意味着它有气泡,可以反射光线。这种冰呈蓝色,因为它吸收了较多的红光而不是蓝光。

然而在南极洲,有些冰山有一层海冰,即在冰架下面冻结的海水。海冰缺乏气泡,因此比普通冰层要更清澈,颜色更深。

最初,科学家认为绿色冰山是由海冰而不是冰川冰构成的。绿色被认为是海水结冰时困在其中的海洋动植物遗骸造成的结果——随着有机物分解,海冰变成溶解了的有机碳,呈现黄色。根据假设,当蓝色的冰川冰与黄色的海冰混合时,会变成绿色。

报道称,然而,沃伦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在一次科考中,他的研究小组发现,绿色冰含有的有机物与蓝色冰一样多,这意味着翠绿色肯定是其他东西造成的。

最近,研究人员测试了来自南极洲埃默里陆缘冰的冰芯。他们发现,冰芯底层部分冰的铁含量是上层的冰川冰的大约500倍。

报道称,由于土壤和岩石中的氧化铁往往呈黄色、橙色和砖红色,沃伦认为这可能是冰山变绿的原因。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认为,南极大陆岩石中的铁与海水混合,于是海水冻结成为绿色海冰。如果绿色海冰在脱离冰川或冰架后发生翻转,你就会看到绿色的冰山。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微博 网友评论 参考消息网

流程编辑:TF021

历经撞冰山后脱险,雪龙号安然回国

3月11日凌晨,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上海吴淞锚地水域。

自经历年初与冰山撞击后,“雪龙”号的安危与现况始终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为确保脱险后回国的“雪龙号”顺畅通关,吴淞边检站密切关注“雪龙”号回国动态。在“雪龙”号与冰山相撞后,吴淞边检站第一时间与该轮代理取得联系,了解船舶受损及船舶返回日期。在船舶回国计划确定后,为了使“雪龙号”能够第一时间靠泊,吴淞边检站提前与代理和科考中心联系,提前掌握船方需求,沟通确认办理联检手续时间,全力整合资源提供最优质服务。

为配合“雪龙”号12日靠泊极地码头,11日上午,吴淞边检站选派骨干民警成立了“雪龙号青年服务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吴淞锚地,登上“雪龙号”,零距离为“雪龙号”和随船的37名船员、89名科考队员办理入境边防检查通关手续。

自2007年以来,吴淞边检站已连续13年21次为科考船“雪龙”号提供“零距离”通关服务。期间,科考队领队孙波向吴淞边检民警谈及此次遇险经历时表示,南半球咆哮西风带包围的南大洋作为地球上最可怕的海域,数年来“雪龙”号已在此经历了多次险境,极地科考人们凭着沉着、智慧、勇气和岩石一般坚韧的品格一次次化险为夷,这一次,他们再一次与这条伟大的破冰船一次创造了奇迹,一如他们所言:南极永远属于勇敢者!

据悉,此次为“雪龙号”第35次赴南极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历时120多天。科考期间,考察队经历了惊险的冰山撞击。北京时间1月19日,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海域航行时,“雪龙”号遭遇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大雾,触碰冰山,造成前桅断裂,船艏甲板冰雪堆积,并压覆船舶前桅和周边防浪板,幸无人员伤亡。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水域进行检修后,“雪龙”号继续执行南极考察任务,赴南极中山站接度夏队员后返航回国。

此外,“雪龙”号经受南极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在科学考察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科考队依托“雪鹰601”固定翼航空平台,首次成功完成空投海洋温盐深仪的试验,为南大洋冰区海洋观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国家。本次考察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研发取得了一些新突破,正在重塑中国南极考察优势学科和前沿领域格局。

作者:何易

编辑:沈竹士 孙华 汪荔诚

临沂小伙张卿川读博期间赴南极科考 明年2月回国

琅琊新闻网9月9日讯 (记者 唐霞) 提起南极,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冰山、极光、还是企鹅?临沂小伙儿张卿川到达了我们难以去到的南极,看到了我们难以见到了冰天雪地里的美景和呆萌企鹅,当然更让人歆羡和敬佩的是,他在为祖国的科学考察事业承受着严寒、暴风等恶劣环境,付出着我们难以付出的努力。

张卿川在南极

张卿川是临沂河东人,90后,现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他所在的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每年都会派研究生到南极参加科学考察,对此很感兴趣的张卿川报名参加了选拔。据张卿川介绍,科考队员主要分为后勤队员和科研队员,后勤队员主要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进行统一选拔,科研队员则是由各个派出科研单位进行选拔推荐,然后参加体能测试和身体检查,达标后就成功入围。张卿川凭借自己过硬的条件成功入选,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南极考察队员。

工作中

“我们这支考察队是2016年11月从上海出发的,11月底到达南极时正处于南极的夏天,考察站区附近光秃秃的山丘一片,和我想象中的冰天雪地差距挺大的。”张卿川告诉记者,在他想象中南极应该都在冰雪覆盖之下,没想到夏天的时候还能看到裸露的土地,真真是“实践出真知”。

阿德雷企鹅

张卿川在南极的科考工作主要内容为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潮汐观测。科考队在南极设有GPS和北斗观测站,需要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今年科考队又成功建立了潮汐观测站,同样要保障仪器运行和进行数据处理;张卿川负责的正是这些工作。

冰山月亮

当记者问到在南极科考有哪些不寻常的困难需要克服时,张卿川说,这次南极之旅他们经历了最高时速超过40m/s的暴风,在这种风力下人根本无法在室外站立,在室内还能明显感觉到建筑物在晃动;也遭遇了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一到室外呼吸就能感觉到喉咙和鼻孔里立即结了一层冰,这种低温环境,就算戴着手套触摸铁器还是能感觉到它的冰冷,如果不戴手套那就是钻心的疼痛;但这些他们所有队员都一一克服,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离家万里,环境又封闭,有时也难免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但是大家都会相互开导和帮助。“最不适应的其实吃到的蔬菜越来越少了。”科考队的菜和肉都是从上海码头跟船运来的,运一次就要保证一年的用量,科考队前期饭桌上蔬菜还比较多,越往后就越少。

极光

虽然有种种困难,但张卿川说这次科考之旅还是快乐和幸福更多。首先,非常喜欢极地方面研究的他终于有机会到南极进行实地科考;其次,南极四处都是美景,冰山,冰雕,极光,还有各种的小动物,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又经历了极夜与极昼的替换;而且,在南极他过了一个热闹愉快的仲冬节,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

帝企鹅在爬行

“最开心的是在6月21日过仲冬节的时候。仲冬节在南极这一天是南极极夜的中间,是南极最黑暗的一天,度过这一天就意味着以后黑夜越来越短,光明的脚步越来越近,所以在这一天整个南极的所有科考站的队员都会进行庆祝,犹如中国的过年。我们在仲冬节和周围科考站进行大联欢,真的非常让人难忘。”张卿川告诉记者,他们预计2018年2月回国,在南极能待一整年多的时间,他表示,在南极生活的这一年,必将会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年,他很感激。

成为一个如此优秀的人秘籍是什么呢?张卿川谦逊地说,优秀其实谈不上,他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很幸运能进入武大南极中心,接触到极地科考,碰上一个好老师,也得到家里的支持。还是那句老话吧,越努力,越幸运。希望有梦想的人都努力去追,永不放弃。

采访的最后,张卿川向家乡的父老乡亲表态,作为一个临沂人到南极科考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会继续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也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同时,张卿川希望家乡的亲人们都保重身体。“等我回去第一个事就是去喝糁。”张卿川用亲切的家乡话和记者说道。

中国科考队53名队员取道智利回国

新华社圣地亚哥1月29日电(记者党琦 王沛)“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与冰山碰撞后,船上53名科考队员29日从中国长城站搭乘包机撤离南极,取道智利回国。

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说,使馆成立了“雪龙”号科考队员应急撤离小组,于27日派出3名工作人员赴智利最南端城市蓬塔阿雷纳斯。他们于29日搭乘包机飞赴长城站,将53名科考队员接到蓬塔阿雷纳斯。

飞赴长城站的中国驻智利大使馆经商参赞刘如涛说,由于这53名科考队员没有智利签证,使馆的应急撤离小组第一时间与智利外交部沟通协调,最终智方为科考队员们提供了为期10天的入境签证。他们将于30日凌晨分批搭乘商业航班,取道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回国。

本次南极考察期间,“雪龙”号于1月19日在南极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时,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无人员受伤,压载水舱、油舱、主机及其他船舶动力设备、通信导航设备运行正常。

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南极事务主管张洁介绍,“雪龙”号于当地时间24日抵达南极长城站附近海域。26日,中国船级社高级验船师登船进行现场勘查和检验,28日签发了《特殊用途船舶安全证书》。目前“雪龙”号航行正常。29日,“雪龙”号离开长城站,继续执行南极考察任务,计划赴南极中山站接上度夏考察队员后返航回国,预计3月中旬回到上海。

武大科考队员讲述南极故事,有博士生出差一趟533天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刘雨桐

视频剪辑 刘雨桐

通讯员 吴江龙 艾松涛

研究南极植被和微生物、监测海平面变化、顶着暴风收集潮汐数据、驻守中山站越冬……近日,武汉大学四名南极科考队员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珞珈山下。他们中,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彭方,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师张汝诚、硕士生陈帅均,是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离家已半年;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麻源源,是第37次科考队队员,更是一趟“出差”历经533天。

麻源源、彭方、张汝诚、陈帅均(左至右)讲述南极科考经历 极目新闻记者柯称摄

5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这四名师生,了解遥远冰雪世界少为人知的故事。

抢抓时间窗

23岁研究生顶风雪下海作业

一提到南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雄伟的冰山、绚丽的极光和可爱的企鹅。只有科考队员才知道,美丽的冰雪世界暗藏很多风险。

“南极的环境特别恶劣艰险,天气变化无常难以预测,有时会在一天之内经历狂风、暴雪、大雨等极端天气。”据彭方回忆,有一次科考队员们偏离主路进行科学考察时,突然遇到大雾,能见度只有2至3米,即使有GPS导航,也无法分辨冰雪下面是暗流、沼泽或是狭缝悬崖。队员们找不到回站的路,救援也无法到达,情况十分危急。幸好那天没有起大风,队员们寻着自己来时的脚印往回走,才平安回到科考站。

队员们在南极外出科考

23岁的陈帅均介绍,他负责的海平面变化监测的研究可以开展作业的窗口期非常短,必须赶上一月只有一次的大潮。不巧的是,在原定的作业时间内正好遇到八到九级的大风和暴风雪。为了不错过研究的窗口期,陈帅均和伙伴们只能冒着严寒,穿着沉重的涉水服在冰冷的海水中安装设备。陈帅均说:“当时仅布设五十多米的设备管线就用了半个多小时,上岸后发现双脚已经冻僵了。”许多“老南极”都很少有在这么大的风雪中作业的情况,纷纷给长城站年纪最小的陈帅均点赞。

海边作业是常有的事

在南极的极端条件下,身体不适也是队员们需要克服的困难之一。科考船进入西风带时,会遭遇风大浪高的情况,难免会造成晕船。晕船比较严重时,彭方躺在床上三四天起不来,完全不能吃东西,吃了就吐。“但是即使吐也还是要坚持吃东西,身体素质过硬才能继续完成接下来的科考任务。”彭方这样说。除此之外,队员们在南极还要面对关节痛、低血压、受伤后愈合速度慢等挑战。

科考队员除了在南极完成科研工作,还要承担起站区建设和维护的工作。为了在宝贵的天气窗口完成物资卸载,队员们连续几天通宵运输物资;有时候为了搭建科研设备,队员们会在凌晨两三点钟风力较小的时候起床作业。张汝诚说:“因为特殊的环境,我们开展工作的时间窗口都很短,必须要抢在有限的一两天时间才能完成工作,大家就是靠着南极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科考任务。”

生活有保障

在南极种蔬菜住恒温房

张汝诚说:“这次科考最难忘的就是体会到我们国家科考实力的强大。现在中山站每个房间都有了独立的洗手间,房间里的温度基本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居住环境非常舒适。”

据陈帅均介绍,在南极科考站,肉类和海鲜等物资十分充足,但新鲜的水果蔬菜却是比较稀有的。“在长城站有一个蔬菜大棚,种植了番茄、黄瓜等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可以保证队员每周吃到两次新鲜蔬菜。”陈帅均说,这些蔬菜虽然不多,但丰富队员们的饮食结构的同时还能补充维生素,这让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非常羡慕。

陈帅均在整理蔬菜

多年来,长城站的设施建设已经非常完备,甚至形成了建筑群。彭方说:“相比同一区域内俄罗斯、韩国、智利等国家的科考站,我们国家的科考站是非常豪华的,保障条件也很好。疫情之前,其他国家的科考队员可以来串门,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羡慕之情。”

长城站的队员食堂

她透露,长城站有一栋独立的科研楼,实验室条件也非常好,几乎可以与国内比较好的实验室相媲美,“现在可以直接在科考站的实验室里处理生物样品,不用担心发生样品带回国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情况。”

几名队员还特别提到,我国不同的南极科考站都组织收看了春晚和冬奥会开幕式。“虽然相隔万里,但我们和祖国同频共振,共同分享荣光和骄傲。”队员们说。

出差533天

他说南极生活并不枯燥

度了两次夏,越了一回冬,感受了极昼和极夜生活……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麻源源此次南极之旅,是最特别的。

麻源源是河南项城人,2019年来到武大读博,由于表现出色,成为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2020年11月9日,他乘坐“雪龙2号”随科考队出发,2022年4月26日,乘坐“雪龙号”返回国内,完成了历时533天的“出差”任务。

武大四名队员回国后合影

“一般越冬队员的一次旅程时间都很长,加上受疫情等原因影响,所以我这次旅程格外长。”麻源源解释,他随37次科考队度夏队员一起启程,此后一直驻守中山站,经过了南极的夏天和冬天后。被38次科考队的科考船接上后,因为雪龙号还有很多任务要执行,他又随船航行了3个多月。

令人意外的是,麻源源说,这趟“长差”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枯燥。“中山站的设施很齐备,有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还有乒乓球台,我们经常会组织锻炼,所以虽然食物以肉为主,但是我并没有长胖。而且现在的网络条件比较好,因为可以和外界交流,和家人视频通话,所以没有觉得难熬。”麻源源说。

麻源源在科考站工作中

在一百多天的极夜时间段里,地处南极边缘的中山站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能看到天上的微光。为了不让生物钟混乱,队员们还是保持“中山时间”的作息规律,每到饭点还有人敲钟提醒。那段时间,除了常规的设备巡查工作,还在读博的麻源源便把时间主要用于自己的学业和科研工作。

“最大的困难是想家。虽然能视频通话,但是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中秋节,思乡之情还是会泛滥。最想家的时段应该是工作完成,等待返程那会,天天盼着雪龙号快点来,有点焦虑,又有点舍不得离开南极,情感很复杂。”麻源源说。

麻源源拍摄的极光和探测设备发出的激光

巨大的冰山,绚丽的极光,曾让第一次到南极的麻源源异常兴奋,但他说,时间久了后主要注意力就在工作上了。返回国内后,麻源源见到久违的绿树倍感亲切,“我回国后最幸福的是吃了一顿西瓜、一顿小龙虾。结束隔离后,最喜欢做的就是逛公园,以前从没觉得绿树红花那么美。”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