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苹果商店变成英文了(in store 不是 in-store,千万别再搞混啦)

导读 苹果商店变成英文了文章列表:1、in store 不是 in-store,千万别再搞混啦2、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3、快手海外应用Zynn停服 宿华:今年计划在海外赢得2.5亿月

苹果商店变成英文了文章列表:

苹果商店变成英文了(in store 不是 in-store,千万别再搞混啦)

in store 不是 in-store,千万别再搞混啦

昨天是我们的外教Tony的生日,我们几个要好的同事商量着要给他办个惊喜Party,于是下班后大家就找了个借口硬拉着Tony不让他回家,没想到大家蹩脚的演技被他识破了,张嘴就来了一句:"What's in store this time?"......不明白的会计小刘又发问了:"这老外没头没脑地提什么商店啊?难道他知道我们要给他买礼物吗?" 呵呵,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也都猜到了,这里老外所说的"in store"可不是我们以前在外国街头常看到的"in-store", 可别小看了中间的那一道横杆儿,两个词儿的意思可是千差万别呢!

"in-store"的意思是"在店内或店内专柜",就像" Ask in-store for details"是"详情店内咨询";"an in-store bakery/café"是"店内面包房/咖啡馆"。而"in store"则是"什么事儿将要发生"和"为将来贮藏准备什么"的意思,所以刚才Tony的那句话的意思是"这次会发生什么事?" 就像那句名言所说的一样: "You never know what's in store for you."~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

in store

na. 即将发生; 将要发生;准备着; 贮藏着;必将发生; 避免不了

【En】Going to happen soon. 很快就会发生。If something is in store for you, it is going to happen at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如果某事为你准备好了(in store for you),那么它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发生。

得嘞,还是老规矩,先来听几句例子吧,这可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得到的话哟~

? None of us knew what lay in store.

我们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You never know what's in store for you.

你永远不会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

? There's a shock in store for him when he gets home tonight!

今晚他到家时,他一定会大吃一惊!

? There were also surprises in store for me.

有惊喜在等着我。

? Who knows what lies in store for the President?

谁知道总统的未来会怎样?

? What's in store this time?

这次会发生什么事?

? No one knows what the future has in store. But we can try to prepare accordingly.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试着做相应的准备。

? There are many adventures in store for you, but first you must complete your training.

有许多冒险等着你,但首先你必须完成你的训练。

? None of us knows what lies in store for us tomorrow.

我们谁也不知道明天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 Some good lies in store for me, I think.

我想,一些美好的谎言在等着我。

? There's a real treat in store for you this Christmas!

今年圣诞节将有一场真正的盛宴等着你!

? As we left, I wondered what the future held in store.

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我在想未来将会怎样。

【活学活用 give an example】

? We don't know what life holds in store for us.

我们不知道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样的生活。

? I have a gift in store for you too.

我也给你预备了一件礼物。

? I don't know what the future has in store for us.

不晓得将来究竟怎么样。

? I can see trouble in store.

我看得出要有麻烦了。

? I have an hour's talk in store for you.

我有一个钟头的话要跟你谈。

? Torrents were in store.

暴雨就要来临(蓄势待发)。

? I have a surprise in store for you.

我有一件要使你吃惊的事情。

? What had destiny in store for these bold travellers?

这几位旅行家的命运如何?

? There are many other energy sources in store.

还有许多种其它能源尚未开发。

? He always keeps several cases of wine in store.

他总是备有几箱酒.

? If the electricity goes off, we have candles in store in the closet.

如果停电,壁橱里有备用蜡烛。

? They think it'll be easy but they have a surprise in store.

他们以为事情容易,到时候他们会吃惊的。

? There's a shock in store for him when he gets home tonight!

今天晚上他回家的时候,将会有个惊人的消息等着他!

? There' s a ( pleasant, unpleasant ) surprise in store for you ( them, etc ).

这有一件想不到的(好、坏)事在等着(或要告诉)你(他们)呢。

? We must not think of what destiny has in store for us.

现在我们不必猜究竟谁在主宰我们的命运。

? I keep plenty of tinned food in store for emergencies.

我储备了大量罐头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 There's trouble in store for you!

她就要有麻烦了!

? We have serious doubts about our future, always wondering what fate has in store for us in an uncertain and fast-changing world."

我们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老是想着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命运将会作出什么安排”。

未来属于那些相信梦想之美的人。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近期,人人APP在苹果应用商店悄悄上架,并一度取得冲击榜单TOP5的好成绩。不知道还有人记得它吗?

一、人人网:还记得我吗?你认识我吗?

你知道Facebook吗?

你知道校内网吗?

你知道人人网吗?

如果你能接住小胖的这灵魂三问,那么不好意思胖友,你跟小胖一样都有一段“被狗吃掉的青春”哇!

你是否还记得诸如:“最近来访”、“偷菜”、”特别好友“、深夜的无病呻吟、一件芝麻绿豆小事也要公之于众的记录癖……

偷菜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来访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动态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青春已经在仓促中离我们渐行渐远。

但或许正是由于这帮中年油腻大叔和阿姨们的怀旧情结,以及部分不可告人的小秘密。近期,人人APP在苹果应用商店悄悄上架,并一度取得冲击榜单TOP5的好成绩。

人人APP只是人人网的移动端,而这款熟人社交产品最开始叫“校内网”,创始人更是大名鼎鼎的美团老板和创始人王兴,是王兴当年依据“六度人脉”理论,花了99%的努力几乎是接近原生Facebook拷贝而来的一款产品,当然国内的舶来品多了去了,今天咱们不纠结这个。

生于2005年的”校内网“并没有在王兴大佬的手里呆多久,在2006年即被千橡集团收购,陈一舟成为校内网掌门人,2009年校内网改名人人网,更是在2011年5月4日成功在美国上市。彼时,人人网的活跃用户大约在1.17亿,巅峰时期用户量甚至能和QQ一较高下。

当然这之后的故事许多人知道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人人小站、人人游戏、人人直播、人人区块链、人人金融、人人汽车,等等,凡是互联网行业里你见到的火过的领域,差不多都尝试了一遍,而结果确让人大失所望,最终在2018年11月,人人网以等价60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份卖身多牛传媒。

人人网的狗血故事就像随风逝去的狗血的青春一样,虽然每个人心里都曾跟哪吒一样,默默呐喊: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然后呢?

让我们先把故事放一放,来看看人人网这个产品本身,在溯本清源之后、在铅华落尽之际、在其仍有可能发生蜕变前的这一刻,如果人人网有故事,那一定都是产品本身的故事,产品决定了剧情的发展。同时,我们也一起对比一下人人网的孪生兄弟Facebook,为什么界面、功能、部分商业模式都几乎一样的两个产品,最后的结局却是截然不同?

我们试着给出也许还不算完美的答案吧。

二、人人网与Facebook的产品功能对比

1. 界面设计

两者的界面惊人相似,如有雷同,纯属故意。

要不是一个用汉字,一个用英文,简直就是双胞胎错不了了!

(1)PC 个人主页

(2)PC登录页面

2. 功能设计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看一下人人网与Facebook到底有哪些功能是接近后者类似的?

吓死你……

核心功能基本都是一样的,多像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3. 技术框架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除了界面和基本的feature之外,对于无论是Facebook还是人人网这样的超级SNS网站来说,以服务上亿计的用户规模来作为基础标准,对技术的要求一定是非常高的。

(1)开发语言

由于历史以及个人喜好等原因,Facebook在代码语言的选择上是以PHP为主,而人人网则是选择现在看来在当时并不是那么火爆的Java语言,但是这本身都无可厚非,无论是Facebook还是曾经一度火爆的国民SNS人人网,其实都可以说完美支持了自己业务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2)数据库层面

Facebook选择的是当时刚刚起步的NOSQL,而人人网除了MySQL之外,还研发了自己的分布式KV存储系统Nuclear。

(3)缓存

Memcached是人人网和Facebook都用到的一个分布式内存缓存系统。

(4)图片存储架构

Facebook专门开发了一套图片存储架构——Haystack,相比于Facebook,人人网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图片存储架构体系。

三、人人网与Facebook的盈利模式比较

十四年来天下兵,到处不曾无此声!

人人网存在的14年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四年,Facebook的发展也仅仅比人人网多了1年而已,而以Facebook为代表的西方互联网企业也同样经历了这段激情澎湃、枕戈达旦的岁月。

战场上杀伐声曾未间断,无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前赴后继,这些产品在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给到用户更好地服务的同时,也不停的思索着企业怎么能够长期生存先去的现实难题,许多商业模式便凸显了出来,我们可以通过人人网和Facebook来略窥一豹。

(1)广告是大头

如果说互联网发展了近20年以来,什么商业模式是最成功的,广告无疑是首屈一指的。一方面由于广告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就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认为线上广告的存在基础逻辑也只是用户换了一块屏幕而已(先不讨论是否这样);另一方面,这样的一种商业模式也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和从业人员似乎也都是轻车熟路了。

如果说哪里有人、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广告的话,这句话肯定会被许多广告大师和品牌大咖们诟病,但是线上广告的可检测性加上线上巨大的流量,这两者其实才是线上广告被不断深化的关键点之二。

(2)社交游戏及游戏分成

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现在这些已经成名的互联网企业,除了广告、电商之外,游戏一定是其盈利的一个巨大入口。人人网不例外,Facebook更不例外。

(3)其他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粗略的看到人人网和Facebook在商业模式上的差异点,也可以看到Facebook较人人网来讲更加克制,人人网几乎尝遍了中国境内最近几年所有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红利,但其就像一个面对无数彩色玻璃球的孩子,到最后可能什么也抓不住。而反观Facebook,我们看到其更加沉稳的一面,从如下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有所感悟。

人人网的投资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Facebook的投资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4)关于开放

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放肆地、毫无遮拦地去品评人人网或者Facebook的过往和得失,对于两者的商业模式我们却不能说好坏,无论是人人网估值几十亿美元的时候,还是最后以6000万美元卖掉,至少对于创始人、创业团队来说已经是比较成功了。

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几乎同样的孪生兄弟的两个产品,至少到现在看来结局会有如此的不同呢?

可能很多朋友也跟小胖一样,心里隐约有那么一丢丢感觉,或者我们也看一下别人的评论和意见,最后我们发现这两个产品之间或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两者对于“开放”的不同认识和不同实践结果。

互联网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无限的缩短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家再也不是藏着掖着了,只要用户学会了互联网产品的使用,那么就会享受到王子和平民同样的待遇。这就是信息的“开放性”,同样,作为产品或者产品拥有者企业主是否也要具备这种素质和心态呢?小胖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但是时间可以。

Facebook 将 Messenger 变为第三方平台的举动,被业界认为是该公司迄今为止作出的最重大的决定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授权方式,这种模式是把其他应用聚合到Facebook平台之中,而普通用户可以在Facebook上无限制使用。

虽然人人网也提出过类似的想法和模式,但最后却又当裁判又下场踢球,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从长久收益来看却并不良好。

但是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这里的商业逻辑,因为Facebook又不傻,为什么会愿意给别人做嫁衣裳呢?我们可以看一下Facebook2019年第三季度最新的财报,或许就很容易懂了。

在核心数据方面,截至2019年9月30日,Facebook月活数为24.5亿,同比增长8%;每日活跃用户(DAU)平均值为16.2亿人,同比增长9%;

2019年第三季度广告营收为173.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5.39亿美元增长28%;

移动广告营收占据了Facebook广告营收的大约94%,比例高于上年同期的92%。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Facebook的商业模式大头还是在广告收入,而广告收入的大头又在移动端的广告收入,而这一些都需要一个核心要素的支撑——用户数及用户活跃度。所以,Facebook开放后其他应用带来的用户和价值可想而知。

当然这种模式最早也并不是由Facebook提出来的,而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line,当然微信也有类似的功能。各家开放程度不同,也肯定都有各家的考虑,这里就不继续讨论了。

四、从人人网和Facebook的发展我们得到的几点启示

1. 产品的定位和迭代

仅凭一篇文章不可能把两个这么伟大的企业读懂、讲完,但是我们可以试着从这段历史中总结一些经验,让踩过的坑都可以成为财富。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产品一定是第一位的,好的产品才能带来更多的客户和客户的付费,从而能够保障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其实如果仅仅比较人人网和Facebook的话,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前者虽然一直标榜在学习Facebook,但是人人网在产品的方向和策略上要分散很多,反观Facebook则是一直聚焦于社交网络平台这个领域。

当然,我们也知道在2009年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并准备ALL IN”社交“的时候,”微博“出现了,一下子打乱了校内网的节奏,但是我们仍然也无法解释同样Twitter在美国更是早于新浪微博等存在,Facebook还是发展至今并确立了霸主级的地位。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作为一家公司去不停的探索人人汽车、人人金融、人人区块链、人人直播这都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顺利成章的,但是小胖建议可以重新开一个小公司去专门试水,而不是在已有的产品上随便更改(从界面到规则),这是对用户极大的不尊重。

其实通过研究可以发现Facebook在创业之初也遭遇过内部团队的不信任,但是一定要有一部分人信任某个点,并可以持续为了这个点去拼、去奋斗。

因此,我们在做自己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自己和团队可以相信的点——这个产品的定位、这个团队的定位,哪怕像许多硅谷创业者一样,做到一定程度把产品卖掉变现,这都是明确的方向,切忌阴晴不定、摇摆不定。

2. 企业的创始人

我们无法否定人人网两代创始人的成功,无论是之后又涉足饭否、现在成为O2O霸主的美团大BOOS王兴,还是13年前买入校内网如今卖掉人人网的陈一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们开始就是成功的,也一直都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针对一个产品或者企业的创始人进行一些讨论,而更为有趣的是,这两位的创业经历一是足以让我们膜拜,二是这两位也正好代表了创业者的两种形态,小胖试着来分析,也希望读者们可以与我一起讨论。

在《陈一舟的投资帝国》中,作者的一段话说的很有意思:

“同为湖北籍的周鸿祎说他(陈一舟)是“湖北第一聪明”,雷军在清华演讲时说早年最崇拜的人就是陈一舟。他(陈一舟)却说,真正的创业者贵在坚持,要战斗到最后,就是像周鸿祎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斗士。”

“事实上,雷军和周鸿祎都在坚持,他(陈一舟)早就撤了,游走在企业家、投资者、投机者三者之间摇摆不定。”

我们翻阅陈一舟老师的履历你会发现真得很惊艳:

1969年,出生在湖北武汉;

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 1993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获MIT硕士学位;

1995年后,进入美国阿尔泰克公司(Altec)工作,主管北亚地区事务;

1997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及电机工程双硕士学位;

1999年与斯坦福大学校友周云帆、杨宁共同创办Chinaren公司,陈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Chinaren 被SoHu收购后,陈一舟任SOHU副总裁。

2002年11月千橡互动集团成立,自任董事长CEO,旗下有DuDu网,dudu加速器,猫扑网,uume,魔兽中国,5Q校园地带等网站。

2011年5月5日美国时间5月4日,中国知名社交网站运营商人人公司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陈一舟的身价约为18.17亿美元。

其实当时间倒回20年,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初期,没有人可能会预想到今天的世界会是这个样子,当然也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人已经不知道Chinaren这个论坛到底是怎么风靡一时了。

而陈一舟的成名之作就是这个ChinaRen,也是凭借这个进入当时红极一时的搜狐成为副总裁,然后就有了接下来的一段段故事。

但正如上文提及,陈无疑是成功的,但又是不坚定的,因为到处都可以赚钱,也就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了。其实在早年的人人网内部邮件中,陈也发过类似的总结,他提醒创始人要”聚焦“而不是分散。

反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和美团的王兴,他们的更愿意在一个地方高筑墙、广积粮之后再去扩展,但是到底这两种孰好孰坏,应该还是成败论英雄吧。

3. 21世纪的商业模式跟以往到底有什么不同

其实从人人网和Facebook两家公司、两个产品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学到和得到的很多,但是最让小胖动容和感触最深还是“开放”这回事。

已经存在20多年的互联网行业其实已经不算是一个新的行业了,而互联网行业对于整个社会最大的价值不仅仅是有多了一个赚钱的领域,更多还是对人类思想的解放、对社会信息边界的打破和撞击,互联网使公平和平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得到展现。

以前我们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现在来看,第一我们无法阻止徒弟“自学”,网络上的知识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第二当组织的范围被扩展之后,我们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系这个已经略显松散的体系,我们不可能“孤军奋战”。

举例来讲,现在我们看到的Facebook、微信、支付宝、滴滴等“平台级”的产品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对他们的依赖也越来越高。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当你无限开放之后,你反而会更加紧密。

参考资料:

https://www.cnblogs.com/jpwangluo/archive/2012/09/17/2688421.html

https://www.jianshu.com/p/ee028968e7ce?pageName=tab_recommend

http://www.16xx8.com/photoshop/jiaocheng/2015/136629.html

http://www.sohu.com/a/245110915_9989022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3r8pCEeXIR.html

http://www.woshipm.com/pmd/70876.html

http://www.cyzone.cn/article/562881.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187161643581755&wfr=spider&for=pc

#专栏作家#

FatBoy,微信公众号:夜来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做了几年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快手海外应用Zynn停服 宿华:今年计划在海外赢得2.5亿月活用户

近日,彭博社消息称,快手将于本月20日正式关闭旗下短视频产品Zynn。快手官方对此回应:“Zynn已经主动下架美国应用商城,其他海外市场产品不受影响,Zynn下架和停止服务为正常业务运营处理。”

据了解,快手海外市场短视频应用主要为Kwai、Snack Video和Zynn。

Zynn于2020年5月7日正式在北美应用程序市场上推出,是一款允许用户上传、编辑和分享短视频的平台。由于从UI到产品功能都与抖音旗下的TikTok颇为相似,Zynn被外界认为是对标TikTok的产品。

但今年上半年,Zynn的表现并不理想,研究机构Sensor Tower数据显示, Zynn的下载量不到50万次。新浪科技认为,快手关闭其视频分享应用Zynn,标志着该公司在美国挑战TikTok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同样是国内短视频巨头,也差不多同一时期选择出海,为何几年下来,在国际化道路上与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呢?

预算不足的“烧钱”模式不可持续

2017年,快手的第一个海外短视频平台Kwai在韩国、俄罗斯、泰国和印尼试水,并开始“烧钱”模式。

在韩国市场,Kwai曾邀请李知恩、权志龙、秀智等韩国当红明星用Kwai拍摄短视频吸引粉丝和用户下载,Kwai的下载量在一个月内就突破了1000万,并连续8天在视频编辑类应用下载量排名中位列第一。然而一年后,其下载量排名却掉到35名开外。澎湃新闻报道称,有内部人士表示,当时快手海外市场负责人刘新华倾向于烧钱换流量,但后来因为预算一直不太充足,不敢投入过多。

2020年5月,面向北美市场的Zynn在推广初期,只要用户注册,就能得到20美元的奖励;用户注册成功后,再邀请一个新用户也能得到20美元的奖励;同时邀请超过5个人,额外可以再获得10美元。这样丰厚的奖励一度让Zynn火爆美国社交网络。

但随后,平台因内容涉嫌抄袭和拉新返现违反相关政策而被谷歌和苹果应用商店暂时下架。

“烧钱”营销的事情TikTok也在做。据了解,在Tik Tok占领海外市场初期,投入了大量营销费用到Google、Twitter、Instagram等平台投放广告,并与人气偶像、名人和电视节目展开合作,获取流量,以至于Tik Tok 在2018年出现12亿美元的亏损。次年年底,Tik Tok还寻求20亿美元贷款,为国际市场推广提供资金支持。

海外运营团队持续调整

在快手进军国际市场的这些年,国际化团队经常变动调整,人员变动大等新闻屡被曝出。

据36氪透露,2018年初,快手海外业务调整,将新方向产品探索部门与当时的Kwai团队合并,原来百余人的团队被缩减至六七十人左右。后来,出于Kwai继续拓开新市场的需要,人员规模达到两三百人。紧接着,7月和年末分别又进行了人员优化,后者优化了接近百余人。

此外,整体团队国际化视野不够也是媒体常谈到的问题。

2017年,原字节跳动国际业务总裁刘新华开始担任快手的首席增长官,实际操盘快手的海外业务。但快手国际化部门前员工对36氪表示,在Kwai的领导团队中,除了刘新华之外,没有几个人可以用纯英文交流,团队整体不太国际化。海外运营都是周边找的实习生,欠缺互联网经验。

上述媒体报道称,与出海早期,抖音把HR派到全世界各个市场建立本地办公室不同,快手早期的海外团队并不是在当地办公,而是在北京总部办公,这直接导致出海团队缺乏与当地市场的沟通和对当地文化风俗的理解。而当时表现良好的土耳其市场,是由曾留学中国的土耳其人负责的。

海外前员工:公司缺少Allin 的态度

2016年,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张一鸣表示,从国内来看,流量红利已经耗尽,新的用户增长,必须在全球视野内挖掘。“中国的互联网人口,只占全球互联网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不在全球配置资源,追求规模化效应的产品,五分之一,无法跟五分之四竞争,所以出海是必然的。”

2017年,字节跳动开始以投资的形式涉猎短视频分享。2月,字节跳动收购美国的Flipagram,一个在全球有几千万的月活用户、可以让用户分享短视频和图片的应用。

同年年底,字节跳动以10亿美元收购了Musical.ly,后将其与Tik Tok合并。2018年,TikTok在广告支出上又花费了将近10亿美元。

36氪报道称,前快手海外员工回忆,在短视频出海前期,没有公司可以拿出像字节跳动那样All in的姿态。

有分析人士表示,抖音早期出海阶段,除了投入10亿美金,张一鸣还亲自带队,从Google、Facebook等巨头招兵买马,在全球各地建立国际化团队。而快手在初期,仅投入约500万美元。

在宣布Zynn结束运营前不久,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提到,四年前曾被字节跳动截胡,错失了收购Musical.ly的机会,但现在要追回来,并表示,快手今年计划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赢得2.5亿月活跃用户(MAU)。

快手一季度财报显示, 1-3月期间,快手海外市场的月活跃用户均值仅超过1亿。

北京达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表示,所谓快手的海外战略,如果不是为了给股市讲故事,就是对标TikTok,没有多少实质内容。此外,快手的玩法很“本土”,又是依赖微信流量起来的,出海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在抬升股价无望的情况下,放弃(Zynn)也就合理了。

深圳跨境大卖家15年:从卖华强北8元数据线,到2亿现金买别墅 | 深氪

文 | 袁斯来

访谈 | 袁斯来 潘潇雨 彭孝秋

编辑 | 杨轩

在深圳的“搞钱”传说中,“跨境大卖”们是故事很多的一群人。

近期流传的一则轶事是,大卖代表人物、“华南城四少”之一的创始人去年拿出2亿现金买了套别墅。同行们聚会聊到此事,彼此轻松随意地问起:你要不要也来一套?

“大卖”,即巨量铺货的跨境电商大型卖家。这是一帮充满华南特色的神秘公司,它们往往旗下经营上千家店铺,几十万SKU,年收入几亿至几十亿元,但并没有什么品牌认知度。2020年,亚马逊顶级大卖(Top seller)中,中国大卖家占比高达49%。

外媒将他们归为“Made in China, Sold on Amazon ”(中国制造、亚马逊销售),深圳坊间称他们“华南城四少”、“坂田五虎”、“龙华十三狼”——源自各种武侠小说的称号,准确地传达了发端于二十年前的深圳跨境电商的某种特质:江湖纵横,草莽逐鹿。

他们故事的起点和十多年前那场著名商战息息相关。

2006年夏天,Ebay中国区总经理廖光宇接过CEO职位时,与淘宝的战局已近尾声。他们在中国烧掉3.2亿美元,换来惨败结局。

Ebay将易趣股份卖给TOM在线后,业内和媒体一片唏嘘 。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网址“www.ebay.cn”在沉默中走到台前。ebay的中国卖家平台原本藏于其他服务中,此时首次独立运营。

即将败走中国的ebay终于注意到过去很少关注的中国草根外贸卖家。它似乎猛然间发现,水面下,中国卖家在飞速增长着。2005年,在ebay做跨境的卖家1年中增加了7倍,有的每个月成交额能达到40万美元。

和马云的一次对谈中,廖光宇提起ebay败局时回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当时听上去有些自我安慰的意思,回头来看,这却仿如一则预言。

彼时的跨境电商行业正在发生足以影响未来十年的改变。

中国自2001年正式加入WTO,“进出口”和“外贸”大发展,深圳流行“三来一补”。到2007年,深圳一地出口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占了全国的14%,相当于四川省全年GDP。

那时的盐田港,彩色集装箱密密麻麻,似乎无边无际,两三百米长的万吨巨型货轮鸣响沉闷的汽笛声,深色龙门吊从不停歇,印着CMACGM(达飞航运)、Maersk(马士基航运)标志的货柜车排着长队入港。那一年,盐田港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汇率杠杆、廉价物流、平台红利、再加上宽松政策,似乎所有的优势必然或偶然地汇集于深圳,跨境电商贸易能量开始几何式爆发。

当媒体津津乐道于淘宝和ebay世纪之战时,1688小工厂的货物正通过ebay外贸商家销往全球。在这样的风势里,最适合草根逐鹿的时刻到了。

后来成为顶级大卖的宋长辉,当时还在一家公司里当中层管理人员。2007年,他背着公司偷偷挂了一根打印机转接线在ebay卖,进货价8块人民币,卖价标14.99美元。很快有人下单,宋长辉自己去华强北订货,自己扛回家,自己打包发货,一个月挣的钱是他打工收入的两倍。

他开始悄悄计算:“我花一点点时间就能挣这么多,我能不能把它变成100倍、1000倍或者1万倍?那每天能挣好多钱。”

宋长辉似乎无意之间擦试了跨境电商这盏神灯。他最终的收益远超过当初似乎异想天开的盘算。

“稍微有魄力一点,或者是稍微有点资本,或者有一定的管理人员又有资本,上来之后一年随便挣个上亿级的,没有太大问题。”宋长辉对36氪回忆到。

“大卖”深圳赛维时代正在第四次冲刺IPO。今年2月,赛维时代更新招股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如果上市成功,这可能会膨胀成一个惊人的财富数字。陈文平和陈文辉两兄弟十年前投入赛维50万元,而在一级投资市场,赛维时代2020年那轮融资时已经估值25亿元——据此计算,财富膨胀了5000倍。

直到2015年时,赛盒的联合创始人杨庆文参加同行聚会,大家仍然自嘲自己是“二道贩子”。但这桩生意机会,已经不再如从前只属于外贸企业和外商等少数人。这将是许多华南“草根”腾上国运势头最关键的一刻。

水面之下的黄金时代

陆海传在德国留学时,就开始在ebay倒卖中国产的车载DVD、GPS,难以置信的是,那时很多产品运出去甚至不用缴税。一个做了三十年外贸的人回忆:“当年出口法检很严,特别是3C产品,要办很多证……而深圳的海关税务相对宽松。”

陆海传在短短几年时间挣了近一千万人民币,2004年硕士刚毕业,他就雇了6个德国员工帮他打理网店,到2006年时,傲基一个月能卖出上百万美元。“卖什么产品都赚钱。”

陆海传决定回到离供应链更近的深圳。

如今身价不菲的“大卖”们,很多就是当时入行的。那一年,大卖“有棵树”的肖四清刚刚22岁,他辞去永福国际货代销售经理的工作,到华强北租了个档口,在ebay卖无人机配件。

华强北这块1.45平方公里的商圈,挤入了二十多个电子商城,3万家卖电子产品的商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每天有50万各色皮肤的人在其中涌动,包括黑皮肤的非洲人,他们扛着巨大的麻袋进货,然后倒向炎热的大陆。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中的2008年,一个三五平方米的档口每个月租金也要7000元人民币。

或许一些老档口人还会记得陆海传十多年前的样子。他戴着眼镜、背着公文包穿梭在华强北拥挤的人群中,有些熟悉的档口老板会找他要烟。他自己偶尔站在角落,安静地抽一支。

在中国做电商咨询的佛罗里达人迈理倪(Michael Michelini)曾在2011年采访了陆海传。陆已经是2009年ebay中国区销售第一,回深圳第一年就挣了200万美元。在龙岗服装市场那间欧式风格办公室,迈倪理有些惊讶,虽然陆海传在德国呆了7年以上,做的也是外贸生意,但他英语口语仍然“比较有限”。

迈理倪惊讶的地方其实正是这一行难以示人的密码:卖家们并不需要流利的英语水平。

“英语越好可能越做不好,因为会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业内人称为十七哥的跨境电商老卖家告诉36氪。以今天的标准看,那时跨境电商生意混乱无序。他们不需要囤货、不需要资本,看网站什么好卖,直接从国外卖家页面复制产品图片和描述,有订单了再去华强北补货,如果是非标品,很多人会选1688上的小工厂定做。如果用习惯了用英语思考问题,说不定寸步难行。

2010年7月27日,深圳华强电子世界

另一位深圳首批大卖罗航告诉36氪,他们当时进的那种货,现在是“肯定做不了的,做了以后都要进去的”。所谓“那种货”其实就是直白的山寨货,外国用户可以花三分之一的价格买到山寨iPod、“惠普”鼠标、数据线、仿品鞋包。

从这点看,即便是那些花美元的用户其实也无法抵御捡便宜的诱惑。

罗航每天睡到中午,然后去华强北扫货,自己扛几麻袋货回家,打包贴单到凌晨三四点。这样的日子的确辛苦,但非常快乐:在2007年,一个月最多的时候,他能挣“小几十万”。

这简直是最好的“捡钱”时代。宋长晖对36氪回忆,“华强北采购一根破数据线,8块钱,放到ebay上面14.99美元,这钱就是那么好挣。”

不过,财富的密码当时似乎被有意保守着。“那时候行业里有人说什么闷头赚大钱、闷声发大财,的确是那样。”宋长辉告诉36氪,最初几年,他开辆十万出头的旧车见人,圈里朋友念叨很多次后,他才换辆近百万的进口车。

当时,跨境电商行业长时间隐藏于水面之下。罗航还记得那些年的ebay招商会,“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十号人。”他对36氪说。当宋长辉做到ebay前三,公司也不过一百来人。

那时的外部环境的宽松让宋长辉他们又惊又喜。2010年前,400元以内的进出口货样,不需要关税。如果经过香港中转,除了烟酒、汽油等特殊品,没有进出口税。

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很快会发现一些惊人的事实:货物从深圳到美国每公斤只需要60元人民币,如果用国内航空公司有补贴的空运线路,则低至20-30元一公斤。更大的空间还有:如果用易邮宝从香港中转到美国,平邮价格只要匪夷所思的每公斤3-4块人民币。

这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邮费优惠红利,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UPU)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享受到特别待遇,最近10年的政策,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寄出的4.4磅以下包裹,享受终端费优惠,即是说,邮政小包寄到美国,由美国邮局给40%以上的补贴。

邮费补贴和廉价而巨大的产能相碰撞,立刻爆发出了新的、猛烈的能量。从深圳寄出一对耳环或者手镯到美国,邮费是0.6元人民币,而美国加州州内运费是2美元起步。

“9.9美元全球包邮”成为深圳大卖他们的一个杀手锏,简单、直接、杀伤力巨大,而且足以掩盖品质差、物流慢的瑕疵。安克创新的创始人阳萌曾对36氪回忆,自己回国后来到深圳,参加行业会议,讶异于所有的“大卖”都在热烈讨论“9块9全球包邮”。

在ebay上,在2005年一年增加7倍卖家惊人势头之后,买家的热情持续不减。2011年时,ebay和PayPal在大中华区一年销售额是40-50亿美元,以30%以上速度增长,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外贸业务。

今天很难想象的是,平台在当时竟然属于弱势方。阿里速卖通刚起步,地推人员主动找到宋长辉时,当时速卖通接的还是国际支付宝,宋长辉硬气得不行,“谁知道国际支付宝,哪天你们用PayPal再来找我。”速卖通的人第三次找到宋长辉时,他们已经对接了PayPal,宋长辉这才入驻,不到一年,他就做到速卖通前三。

2011年,宋长辉开始在ebay上卖服装。套路不变,到广州服装批发商圈,大包大包拉回来,进价几块钱的货,拍照贴到ebay,一般直接涨七八倍价差。买卖开始后一两个月,他们不断收到投诉,用户拍来对比图,“你们卖的衣服和童装一样”,宋长辉才意识到中国尺码比美国小了两码。他们马上在网页上加了几句尺码的描述,“便宜”的杀手锏再次显灵,不到一周,投诉率直线下跌,销售额一年中翻了2.5倍。公司搬了三四次家,越搬越大,他砍掉了3C产品线,腾出空间放衣服。

在所有从业者都在舍命狂奔时,成功的大卖家们仍显现出一些关键特质。

2013年春天,蓝思的创始人杨帆36岁,将办公室从昂贵的车公庙搬到关外,他们卖过电子产品、卖过衣服,每天订单量仍然只有100多单,但转向做手表、首饰这些非标品后,他们订单很快涨到5000多单。

或许因为工科背景,杨帆在生意刚有起色时就在着手开发ERP系统。

这是被众多卖家忽视的环节,也许是急于享受着跨境电商的红利让他们无暇顾及。杨庆文还记得早期给客户实施ERP时,看到一些仓库管理粗糙到货架连标签都不贴,库存随意堆放,基本是堆人粗犷地管理,也没有规范的流程操作。

当公司急速膨胀后,一些大卖需要管理SKU可能多达几十万,人员、帐号增多,如果没有ERP管理,效率低下,也很容易混乱甚至崩溃。

亚马逊卖家Neo对36氪回忆,他们创业初期丢包率高达50%,“卖得越好越亏钱”。而大卖们“都有更好的物流检测系统,会及时算好丢包率,及时止损”,他们这样的小商家通常要客户退款时才能发现,此时下一批货已经发送,损失直接翻倍。

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草莽时期,拓荒者们更需要的是往前奔跑,而非顾忌脚下的石头。当看到ebay 2012年中国卖家跨境交易额同比增加70-80%时,陆海传在微博笃定地写下:“我们努力准备共同迎接这个时代。”

水面之上,资本凶猛

2013年夏天,纽交所拥挤的大厅,兰亭集势CEO郭去疾仰头注视屏幕交易价格,难掩笑意,上市首日,他们股价涨了22%。

作为“跨境电商第一股”,兰亭集势有着和深圳大卖们不同的气质。郭去疾是中科大少年班出身,一路念到伊利诺伊大学。他身上有太多的光环:谷歌中国四大创始人之一、谷歌中国首席战略官、李开复的特别助理。

深圳大卖们一直对资本很陌生。很长时间VC们的注意力也放在国内电商上,2011年最受关注的新闻是京东、淘宝、腾讯之间的混战。宋长辉回忆,起码最初几年,“没有什么资本进来,都是用自己挣的每一个铜板投入扩张。”

然而身在北京的郭去疾深谙VC玩法。IPO之前,兰亭集势拿过三轮融资,名录中不乏金沙江创投、挚信资本、联创策源等明星风投,它的天使投资人是Google Adwords一号工程师。一向高调的徐小平不止一次说过,兰亭集势是他最得意的一次投资。

兰亭集势上市前2个月,陆海传就在微博上预祝他们:“很开心,看到兰亭上市消息那么多,更多感谢老大在这个行业里去拓展新路。也是对我们这个外贸电商行业的确认以及新的一个商业模式的确认。感谢兰亭和祝贺兰亭!”

郭去疾没有公开回应陆海传。傲基2013年营收在2亿人民币左右,但同期兰亭集势一个季度营收就高达7331万美元。

2013年夏天兰亭集势上市前,跨境电商在投资人眼中属于国际贸易,是一门延续几百年的传统生意,讲不出太多性感故事。正如陆海传说的那样,兰亭集势的上市确认“新的一个商业模式”,更关键的是,以此证明了跨境电商存在“上市”这一退出途径。

兰亭集势创始人郭去疾

宋长辉对36氪的表述更直接了当:“大家发现卖‘烂货’也能去上市”。

仿佛似乎一夜之间,宋长辉周围忽然冒出来很多知名基金的投资人。根据公开数据,2014年跨境电商融资金额翻了25倍。

但宋长辉还不太习惯和资本圈打交道,去北京见一家顶级机构时,他在飞机上临时写了份商业计划书,算上封面和致谢一共6页。

在香港一间高级茶餐厅,一家管理几十亿美元基金的创始人问宋长辉:“我的竞争对手是谁?”宋长辉说了几个当时已经赫然有名的投资机构名字,那人脱口回答:“那不怕,我出价可以比他们高。”说完,那个手握大钱的创始人开始自嘲:“虽然这么说,但感觉我有点傻。”

两个多小时后,宋长辉离开饭店时,基金的地区负责人加了一把火:“我们X总从来没有和被投企业聊这么长时间。”

那以后的早上,宋长辉都会在大堂看到那家基金的员工:“宋总,你看条款还有哪里不满意?”不等他回答,对方就掏出电脑随时准备修改。“因为他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大基金要抢。”

有投资人开始私下想办法运作,在洗手间堵住宋长辉,谈妥后再找头部基金分1、2000万美元的跟投份额。

在投资人各显神通时,宋长辉想法却正在改变。

跨境电商在线业务正规化后,会需要ICP许可证和EDI证。如果有外资,除非做VIE架构去海外上市,然后拆除VIE架构后归国,否则拿不到许可证。不少投资人曾经告诫他,海外会遇到集体诉讼,护盘成本高,市盈率倍数也没有国内上市这么可观。

最后要签SPA时,宋长辉去美国躲了两个月——他决定反悔。

第一次融资告一段落,结局谈不上愉快。但宋长辉周围仍然有投资人围着。另一家当时并不怎么有名的国内基金创始人,和宋长辉吃了3年饭,直到吃成了朋友。在被无数次拒绝后,那位投资人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包括校友资源,终于换来宋长辉松口。“真的就像谈恋爱谈出来了。”宋长辉对36氪说。

在宋长辉准备接受投资时,A股上市公司并购跨境电商大卖的浪潮开始翻涌。

2014年夏天,山西A股上市公司百圆裤业以10.32亿收购深圳“大卖”环球易购,第二年,这家口号“条条一百元”的裤业公司改名为“跨境通”,立刻一字涨停。股价在一个月暴涨到一倍后,环球易购创始人徐佳东身家超过20亿。

2015年年中,A股市场出现了跨境电商这个板块,行业站到了聚光灯中。在闷声挣钱近10年后,知名跨境大卖们在同一时间迫切地谋求并购上市。

一直不怎么在意资本的罗航也有些心痒,找团队做起了财务合规。他能够理解大家的焦虑。大卖们在短时间内悄然聚集巨额原始积累,这背后固然与他们的胆识和实干有关,但他们心知肚明的是,如此巨大的套利空间很多是源自监管难以顾及时期的灰色地带,不管是平台的,还是政策的套利空间迟早会有消失的一天。

不安如同幽灵,从暴富那一刻就盘旋在头顶。

“当时大家都恐慌,觉得跨境电商也不可能永久做下去。仓库也压了很多货,如果能一次性趁着估值高的时候,把前几年的利润先套现出来也挺好的。”罗航对36氪说。

而2017年对那些超级大卖而言,又是一个充满着乐观和惊叹的年份。这一年,跨境大卖通拓、价之链借壳上市公司,亚马逊最早一批大卖泽宝的孙才金也在寻找可以并购的上市公司,有棵树以34亿价格并入了天泽信息,这也是A股和新三板之间有史以来第三大并购案,

但接下来,资本凶猛的一面开始显露。

跨境大卖们当时要快速上市融资只能借壳。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签下对赌。比如,有棵树签下的对赌三年高达9.6亿元。

彼时跨境电商行业还在以双位数稳步增长。乐观情绪掩盖了所有的程序和规则中的瑕疵,似乎只要车轮还在向前飞驰,大家都会成为赢家和朋友,皆大欢喜。

现实的终局是,有人笑到最后,有大卖失去了自己的公司,有的陷入漫长的诉讼。

孙才金的的泽宝有着“亚马逊三杰”的称号。一位大卖提起,安克的阳萌早年起家时,还做过泽宝分销商,卖些笔记本适配器、键盘。跨境大卖千岸科技的CEO,也是和孙才金长接触后,才放弃美国稳定工作回国创业。

孙才金没有打算套现离场,尽管那可能立马让他成为身家数亿的富豪。所以孙才金寻找并购目标时,专门些找实力不算雄厚的公司下手,方便自己日后控制。

但这场涉及数十亿的交易,关键环节草率到让人匪夷所思。在接受界面采访时,孙才金回忆星徽的董事长蔡耿锡对他和投资人“有过口头承诺”:最后会把上市公司控制权让渡给他。泽宝在并购过程中,甚至没有请自己的券商和律所。

3年后,泽宝完成了4.43亿的对赌。孙才金提出想要获得上市控制权时,星徽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说法:蔡耿锡没有让渡实控权的口头承诺。

拉锯战中,二者关系实际已经破裂。“如果与蔡耿锡持续争夺控制权,会导致泽宝管理混乱,经营不善”,孙才金决定离职,将公司交给蔡耿锡。

2020年夏天,惠州交接会上,孙才金哭了。他的太太忍不住对蔡耿锡说:“你欺负我们,把我们公司骗走了。”后者公事公办地回答:并购协议就是这么写的。

除了鲁莽草率的合作,外部世界更是让大卖们难以掌控,或者根本无力对抗。

2018年整个跨境电商开始面临终归要到来的动荡,亚马逊变革算法、欧盟启动VAT增值税审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灰犀牛开始撞门。

夏天,价之链创始人甘情操和朱玲夫妻知道了,他们根本无力完成和上市公司浔兴股份的对赌目标。价之链上半年亏了近2000万元,存货堆在亚马逊仓库,半年仓储费就要900多万元,而当年价之链要完成的净利润指标是1.6亿。他们向浔兴股份当时的董事长王立军提出修改对赌承诺。

事情此后的走向逐步失控。浔兴股份称他们要求被拒后,夫妻两人恶意挂失转移共管资金,还营造出价之链资金紧张的假象。甘情操最终因为“合同诈骗”被立案侦查,根据协议,创始团队要向上市公司支付10.14亿补偿款。

甘情操夫妻带着孩子避走美国。新上任的总裁孙汉山迅速清退了夫妻两的旧人,包括当执行副总的小舅子、“同学、朋友、亲戚”等一众高管。

“10亿赔款,甘情操夫妇基本是无法赔得了的,那么,其团队所控制的35%股份将被‘清零’,并转到母公司浔兴股份的手上。这样一来,浔兴股份就掌握了价之链100%的股权。”孙汉山接受蓝海亿观采访时,道出了最终的结局。

在这一场场充斥着博弈、算计和猜疑的暗战中,似乎只有熟悉资本运作的有棵树的肖四清险胜。

在两次入驻上市公司董事会无果后,2020年5月,肖四清终于等到实控人转让股份,拿下董事长位置。但这场战役背后,他不得不咽下的苦果是:有棵树差2000多万完成对赌,为了补偿上市公司,肖四清自己掏了3000多万。

2021年4月,掌管公司17年的廖新辉卸任通拓科技法人代表。随着他的离开,始于2017年轰轰烈烈的跨境电商并购潮落幕。

结局或开端?亚马逊“反转地球”

美国加州,凉爽的早晨,罗航透过厨房窗户看到北美郊狼那双泛着绿光的眼睛。这是罗航现在生活中少有的刺激瞬间。平时他种花、做饭、陪孩子,每天远程给国内的生意一些指示。上千平米的庭院里除了郊狼,有时还会看到浣熊和野兔。

他高血压也好多了,但还是会熬夜到凌晨才睡觉,这是做了多年跨境电商的惯性。罗航没有做品牌的野心,上市计划也中止了。ERP运行了几年,几乎不需要人工太多干预:1688自动抓取新品、下单、快递,都靠ERP自动化运作。他是最早一批开亚马逊账号的卖家,即便经历了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利润跌了一半,仍然排名前列。

罗航的经营很有些“佛系”的味道。他身边一些差不多同时出道的大卖也过着和他过着类似的生活,长时间呆在美国的第二个家里,在大院子里小动物的注视下遥控国内的生意,聚在一起时,早已不谈业务,聊的都是理财和健康。

至少罗航知道,自己已经和很多大卖拉开了差距,外界许多细小的波澜被有意无意过滤掉了,2017年,当同游的大卖朋友们说起“指尖陀螺”时,罗航竟然不知道它是年度爆款,在亚马逊玩具类目一度霸榜。

其他大卖们则仍然怀着憧憬和野心奔跑,因为他们赚钱的基本逻辑还足够坚挺:中国制造仍然廉价,全球市场如此广阔,而且用户渴求价格“更低”的心智从未改变。

即便欧美市场被中国卖家们挤得满满当当,东南亚、南美洲、俄罗斯总还有空白地带。那些地带的物流仍然以邮政小包为主,在亚马逊的“当日达”、“半日达”成为会员用户标配后,他们依旧愿意忍受10多天才收到货。“你买个几块钱的东西,会在乎收货慢吗?尤其是从一个遥远的陌生国家买个东西,就是试一试而已嘛。”罗航告诉36氪。

如果仅仅是充当“二道贩子”、赚取有时候让人咂舌的差价,罗航他们的确不需要太过焦虑。包括罗航在内的很多大卖在2015年就已经在亚马逊经营,当拥有3.04亿全球用户的亚马逊对中国卖家敞开怀抱时,在这些大卖眼里,属于他们的舞台,巨幕再一次拉开。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和亚马逊的对手戏,接下来剧情的激荡起伏会超出他们所有的预期。

很长一段时间,亚马逊其实没把中国卖家放在眼里。2014年,更重视中国客户的跨境电商平台Wish拿到华尔街6900万美元融资时,贝佐斯看着自己的高管说:“你已经注意到(中国卖家)了,对吧?”

2015年,亚马逊启动了“马可波罗”计划,这个雄心勃勃的名字昭示亚马逊“反转地球”的野心。十七哥回忆,第一年,他们在广州状元谷的广东招商会根本没人去。但亚马逊迅速组建本土团队和中国卖家签约,将“卖家中心”翻译成汉语。

亚马逊新销售团队得到的指示很简单:“快速变大”。

2015年一年中,每天有数千个中国卖家注册。“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没人见过这么大的量。”时任亚马逊全球高级副总裁康宁汉说。

亚马逊要“快速变大”,不得不在质量和数量之间纠结。在给团队的电子邮件中,康宁汉写道:“我曾指导团队在中国积极宣传将商品销往全球,但在进口这些商品的那些国家则不要声张。”

一如既往,大卖们也足够低调,大部分创始人有意识地避免抛头露面。年销售数十亿的大卖,办公室隐藏在那些租金几十元一平的不起眼小楼中,空间狭窄,天花板和墙皮还不时有几块剥落下来。

但蕴藏的金山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十七哥记得,2016年有些亚马逊大卖家靠着PrimeDay销售额翻了30 倍。他们聚会时,路边一排豪车,无法掩饰金钱的张狂。圈里流传开亚马逊卖家买下深圳湾一号20多万一平米豪宅。

几乎同时,一些垂直自媒体也触碰到这些“坂田五虎”、“华南城四少”、“龙华十三狼”的奢华一角:2019年,蓝思开网络年会,创始人杨帆宣布要给员工发315万奖金。而傲基除了百万奖金,还奖励一辆特斯拉,黑色车卡旁,摆着一把象征“傲基”(AU-KEY)的金钥匙。

刚开始和中国卖家飙戏时,亚马逊很难适应,晕头转向,左支右绌。

亚马逊没有天猫的安全押金,来不及开发监测工具,假冒、侵权,卖家狂刷好评,亚马逊心知肚明,但当时的规则下,他们找不到应对办法,“我们都非常理想主义……我们的理念是,卖家都是没问题的。”一位曾驻北京的亚马逊高管接受彭博社记者采访时说。

亚马逊物流中心

欧美卖家更是难以招架横冲直撞的中国卖家,在最直观的营收和利润数据上被全面碾压。

亚马逊大卖家帕拓逊 “躲在他们五河的破厂房里悄悄做”。2016年,他们营收翻了1.7倍,净利润增长高达157%。有亚马逊三杰之称的泽宝,亚马逊平台2021年上半年贡献了97%以上的营收。傲基、赛维的亚马逊渠道占比也在2020年超过70%,傲基大量存货放在亚马逊FBA仓。

亚马逊实现了“快速变大”的目标,但和各大品牌的关系日益紧张。2016年,不满仿冒品横行,凉鞋制造商Birkenstock在亚马逊撤下自己的产品,宜家、耐克跟进。亚马逊推出“品牌备案”作为应对,仍然无法阻止中国卖家们游击战式的打法。

增长至上的目标达成后,贝佐斯开始出手了。

康宁汉离开后,质量、合规占了上风,负责处理卖家违规问题团队的总经理,每周都要收到贝佐斯邮件,上面打着他标志性的问号,接收人必须立刻回复。

宋长辉记得,2018年亚马逊就开发了系统应对造假,傲基开始零星有店铺被封,只是当时算法不成熟,伤及无辜。“亚马逊不敢下狠手,”宋长辉对36氪回忆。2019年,亚马逊应对欺诈的投入已经达到5亿美元。

2021年,早已事先张扬的封店风暴来临。

2021年5月8日,傲基亚马逊美国站、英国店亚马逊商品显示无法销售。9月,亚马逊开始大规模封店,深圳市跨境电商协会执行会长王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估计,这次封店涉及约1000家企业,5万多个账号。其中电商账户被冻结金额从数千万美元至数亿美元不等,有约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权限被关闭,涉及这些品牌的约3000个卖家账号,包括消费电子、日用、家居和运动品类商品,预估卖家总损失超过千亿元。

秋后算账如此惨烈。大卖们发现,他们累积十年却如此脆弱,能够乘亚马逊扩张的风口膨胀成巨,却也可能一夜之间坠入泥潭,看上去再壮大的体量其实和浮萍无异。坊间也开始流传,有“大卖”在甩卖深圳湾一号的房产。

但从另外的更广阔的视野看,对许多买家而言的终局,也可能是另一些人的开端。

几年前,宋长辉和熟悉的投资人聊天,对方直白地告诉他:“你们全部卖烂货,没有任何品牌,质量控制各种出问题。”接下来的话语更不留情面:“你们的生意,就是把烂货甩到全世界,赚钱是赚钱,但好像除了赚钱,其他什么都没留下。”

宋长辉对36氪说,这句话一下子刺激到他。“钱那么好挣,之前根本没心思想那么多,肯定先把当前的钱赚了。”

其实危机一直就如影随形,一些大卖老板更早地承认它们而不是一叶障目,他们开始行动。傲基算是比较早转型做品牌的大卖家。据一位大卖的表述,前几年陆海传就告知管理层,非品牌的线不要向他汇报。为了在供应链争取更大话语权,傲基不惜成本,也不掩饰铁血手腕。根据亿邦动力报道,2017年傲基和工厂合作,试产成功他们加大订单,一旦失败,直接砍单,预付金和赔款全部给工厂。他们如此杀伐果断,一度遭遇佛山家电厂和中山照明灯具厂的抵制。

傲基做品牌,是未雨绸缪,也是看中品牌的高溢价高收益。一位大卖曾经在内部小规模尝试做自主品牌,20多个人一个月营收做到了近300万美元,比单纯铺货的”二道贩子“效率高太多。

他们已经看到了安克创新这个成功案例。阳萌2011年在加州注册“anker”品牌,“船锚”的意思。为了离供应链更近,他将公司搬到深圳,找到松下和BTR代工。此时,亚马逊上还没有价廉物美的第三方充电器,安克抓住了空白期,2012年时,他们每天能卖出100-1000个产品。

安克算行业中的异类。当时流行海量铺货,大卖们都有上千家店铺,但安克旗下只有几家自营店铺,主打自营品牌产品。也因此,它在亚马逊大封号行动中未受撼动。

即便没有亚马逊封号,安克也证明做品牌更挣钱。安克创新2021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率7.98%,而在美国上市的兰亭集势,在盈利的Q1净利率只有1.2%。

“品牌”让安克不再是一家传统的“外贸”公司,而是一家更性感的“科技公司”。2020年上市后,股价一度冲到200元,市值涨到800亿元。

看上去虚无缥缈的“品牌”,可能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宋长辉对36氪回忆,如今炙手可热的独立站卖家Shein,早期卖的也是广州便宜地摊货,惟一的区别,是他们用的纸袋印上了自己的logo——宋长辉感慨,一个纸袋竟然让这家大卖的货更受追捧。

进入2022年,大卖们和所有的卖家都站在了大河的中央,水大鱼大,但险流汹涌。

傲基2016到2018年营收翻了一倍,营业成本也同步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连续三年都是负数。陆海传的朋友表示过担忧:阿陆,你不要这么激进,50亿已经翻到90多亿,你还想翻,哪有这么大体量还这么翻(倍)的?

实际上,他们仍然很难摆脱“大卖”时代成功留下的阴影。“傲基更看重产出比,广告投下去,产出就一定要达到设定的值。”一位员工接受志象网采访时说,这显然不是做品牌应有的觉悟。

跨境电商大卖十多年的跌宕故事,无疑是与中国经济的运行脉络一体的。这些完成了阶级跃升的草根大卖们,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注脚,也是草根创业颇有代表性的碎片。

不过,这一行此刻已不再是浅滩细流。现在想做亚马逊FBA(即亚马逊自营物流)发货电商,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给出基准线:“先准备一百万。”

“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罗航告诉36氪。

那些第一代第二代的大卖,有的隐居海外,有的深陷诉讼,有的仍雄心勃勃。“华南城四少”、“坂田五虎”仍会盘踞业内顶级卖家之列,但新入场的人,会面临一个规则分明的世界,一种门槛更高的竞争。

这应该是另一个开端。

(应受访者要求,宋长辉、罗航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eBay中国官方博客:ebay,外贸卖家“高速路” ——专访通拓科技CEO 廖新辉

[2] 冰清心:傲基国际,傲立德法意(2011)-访德国傲基国际公司CEO陆海传

[3] 界面新闻:曾与安克创新齐名,深圳跨境明星泽宝“跌落”之谜

[4] 贝佐斯传,布拉德·斯通,中信出版集团

[5]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6] 国际金融报:变身TOM易趣 eBay"以退为进"谋转型

[7] 天下网商:深圳,藏着一部跨境电商史

[8] 迈理倪的中文博客:采访09年Ebay中国销量第一的卖家陆海传

[9] 亿恩网:专访丨深圳蓝思CEO杨帆,不走寻常路的跨境大咖

[10] 海贸会:跨境大咖| 从失败到精彩,Bluelans成功解密

[11] 蓝海亿观网:浔兴股份与价之链的恩怨情仇

[12] 亿邦动力:华南大卖家困于转型巨笼:高呼亚马逊换血 有人自断臂膀

[13] 志象网:裁员、清库存,2021告别大卖时代

[14] 话捞网科:高层赴通拓科技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15] 蓝海亿观网:30人发展到3000人,通拓创始人“失去”控制权,回归农村卖橙子

[16] 21世纪经济报道:廖光宇:中国在eBay全球所占位置会越来越重

[17] 新浪科技:徐小平评兰亭集势上市:现在才6亿美元 希望一年后10亿美元

[18] 跨境电商鹰熊汇:奖金315万!蓝思年终奖创跨境电商行业记录

[19] 南方都市报:傲基国际:吃定“小语种”蛋糕的外贸电商

36氪制图

卸载1年多的软件仍在偷偷扣款 2500多元去哪了?

来源:武汉晚报

2500多元去哪了?

卸载1年多的软件仍在偷偷扣款

老人向苹果公司申诉获回应:可赔300多元

“苹果手机上已经卸载的软件,为何一年多以来仍在偷偷扣费?”24日上午,市民陈先生向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截至今年4月发现此情况时,他已累计被扣款2500多元。向苹果公司申诉后,客户人员表示只愿意赔付他300多元,对此他并不满意。

用户投诉:支付宝余额被扣光后又扣退休金

陈先生今年63岁,2020年11月,他删除苹果手机中的一些旧照片和通讯录时,手机推荐他下载一款名为Smart Cleaner的智能清理软件。陈先生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当时可能是误点了这款APP,但我并没有使用,后来立即删除了它”。

今年4月,陈先生的退休金银行卡发来短信,提醒他当月有两笔35元的扣款。陈师傅不懂英语,咨询银行才得知,是苹果应用商店扣的款。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自2020年11月29日以来,他的支付宝账户几乎每周都会被扣款35元。“通过免密支付功能自动扣款。支付宝余额被扣光后,苹果公司便开始在我的退休金银行卡中扣钱。”

陈先生说,自己也搞不清楚这款软件是如何关联到他的支付宝账户和工资卡的。“我们老年人大多是‘手机盲’,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而且我平时很少用支付宝,没想到里面的钱已经被扣光了。”

陈先生拨打苹果官方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收费的是第三方软件公司,责任不在苹果公司。客服表示,出于对用户的同情,公司愿意承担部分损失,赔付他300多元。

记者查看苹果手机应用商店发现,里面有不少付费APP。记者搜索名为Smart Cleaner的智能清理软件,发现评论区有大量用户留言,很多用户称已删除软件后,在没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仍被扣费。

陈先生认为,这款软件来自苹果应用商店,那么苹果公司作为平台方理应严格把关,维护好用户权益。“像我这样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用户还有很多,苹果公司纵容这样的软件长期存在,我觉得是有意纵容,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仅仅赔付300多元,我不满意。”

律师:苹果公司应对平台软件加强监管

24日上午,记者拨通苹果手机官方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因非用户本人致电,故不能回答记者问题。工作人员建议记者发邮件给公司,由技术人员进行解答。14时,记者将相关问题发送至苹果公司指定的邮箱,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向记者介绍,如果软件的使用涉及扣费,甚至是在删除后仍然会持续扣费,那么软件提供方必须在下载的过程中以显著的方式(如大号字体、不同颜色等)提示告知。如果没有尽到显著提示的义务,则可认为条款无效。

陈亮说,这起案例中,软件公司可看作是生产方,苹果公司可看作是销售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既可向生产方追责,也可向销售方追责,选择权由消费者自己决定。

“陈先生损失2500多元,而苹果公司只愿意赔付300多元,在陈先生还没有与苹果公司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赔付金额显然是不够的。”他说,因为苹果公司的运营地并不在武汉,陈师傅如果要继续维权,只能向法院起诉。陈亮认为,苹果公司作为平台方,有责任和义务对平台上的应用软件加强监管。

听完律师的分析,陈先生叹气说:“我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向法院起诉维权了。我只希望其他人能擦亮双眼,加强防范,避免类似遭遇。”

记者汪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