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军棋讲武堂(文化常识了解一点棋文化)
四国军棋讲武堂文章列表:
文化常识了解一点棋文化
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琴、棋、书、画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围棋和象棋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意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包含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沉淀。
(围棋)
【围棋的起源】
围棋的起源 尧舜以棋教子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中国围棋的规则】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但近年来日本围棋逐步衰弱,形成了中韩争霸的局面。目前,围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规则不统一,没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统一管理,所以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中国大陆围棋规则是数子法,日本围棋规则和韩国围棋规则是数目法,中国台湾应氏围棋规则(应氏规则)和智运围棋规则(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采用的是计点制度。一盘棋用三种规则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般是相同的。
【围棋与中国文化】
棋的棋盘格子死板,毫无变化。棋子除黑白为对以分二方外,所有棋子没有区别,无谁大谁小,无分工,不知性能。可一落到棋盘上,突然活起来,都在谋在杀,一着能使通盘皆活,或满盘皆输,变幻莫测,不可端倪。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有一位我所佩服的先生着文说:「象棋的最大优点,也是较围棋的最大进步是:每一个棋子有每一个棋子的性能。」这真使我大失所望。他不知道围棋的无可无不可正在个中,且又不知道中国人对于他手下的东西最讨厌有固定的性能。再看下去:「象棋棋子越下越少,而围棋棋子越下越多,少则容易控制,多则眼花缭乱,满盘密密麻麻,真能看出青光眼。」倒还有些意思的是称这是「象棋和围棋的最大差别」,则又大谬不然矣。
围棋和象棋比,棋子无固定性能,这就比象棋对人的主观依赖性为大。中国象棋每个子,与生俱来有一身本领,人服从于这一性能。象棋的每一个棋子的作用是固定的,而且看起来有天赋的优越条件,例如车可以横冲直撞,马可以斜过去吃子,当然这是他们的好处,但是也是一种限制,总是一种天赋吧!车好像出身高贵,似乎是纨绔子弟,旧时代的王公贵族。兵很可怜,只能往前,只能走一步,过了河才能横行,横行也只能走一步。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护将,将死了就是棋局终了,即使别的子很多也是输了。象棋布局也是先布好,像罗马方阵图一样,摆出阵地决一死战的架势。围棋就不同,每一个子都靠人的主观,它本身没有天赋,全仗人,下棋人,临时决定,临阵决机。这样围棋形而上的成分高,象棋形而上的成分少??象棋的布局先固定死,再分头冲杀,而围棋的宏观布局先存于心,且边走边布,重在占位。我以为围棋是典型的真正的中国式。
中国象棋落子非常明确,为的是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围棋落第一手时,战场上空无一物,第一手下去,根据你的第二手才有第三手。棋手在布局上很下功夫,绝对不是为了杀伤对方有生力量。正如老子所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说的,是很有辩证法的,要能收缩,一定要先扩张;要想放弃,一定要先张扬;要想夺取,必定先要给予。这样的辩证的思考,是在围棋手的心中一直在进行中的。根据实际的情况临阵决机。围棋的棋子没有大小,但一旦落到棋盘上,变化就开始了,都在谋在杀,而且是阴谋阳谋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弃子战术,吃亏一点,是为了叫你上大当。围棋可以说是明明白白,却又是居心叵测。 围棋和中国人的通脱老辣相象。中国人中间的一些人非常潇洒,但他又是老奸巨滑的……
【围棋的故乡是中国】
中国古时有“弈”、“碁”(“棋”的异体字)[1]、“手谈”等多种称谓,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越南语为“C? vay”(汉字“棋围”)。日语为“囲碁”(IGO)或“碁”(GO)。其西方名称“go”,系源自日语。围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游戏之一。围棋的起源于历史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源于战国。更不足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
(象 棋)
【中国象棋】
象棋,亦作“象碁”,汉族棋类益智游戏,[2] 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
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它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类运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悟出某种哲理。
【中国象棋的起源】
总之,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
关于象棋一词,最早见于《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的诗句。汉代刘向的《说苑》:“雍门子周谓孟尝君曰足下燕居,斗象棋而舞郑女。”象棋大约在周朝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不过据后人考证,这一时期的象棋并非我们今天玩的象棋。晋代时有一本托名陶渊明的《后搜神记》的书讲了一个有趣故事:巴邛某人家的桔园中,有一棵桔树上结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桔子.主人将桔子摘下,剖开桔子,发现里面有两个老头“相对象戏,”一个说“你输给我瀛洲玉尘九斛,龙缟袜八,以后我们在青城草堂见面时,再还给我吧。”说完两人就不见了。这虽然只是个荒诞的神话故事,但却说明了象棋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在民间流传。尽管有人认为故事中所提到的象戏只是一种名为弹棋的游戏,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把象棋视为神仙的发明,并雅称为“橘子戏”。明人朱晋祯编的棋谱称为《橘中秘》,即由此而来。隋唐时期,象棋活动在史籍、唐传奇及诗文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古墓里车、马、兵等象棋棋子作怪的故事。说明了象棋在隋唐时期已非常流行,并且其中的着法已和后世很相似了。不过据考证这时的象棋仅有将、车、马、卒4个兵种。到了宋代,随着火药应用于战争,棋子又增加了炮。后来士和相又相继加
入其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包括:32枚棋子,有楚河汉界的棋盘,将帅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更是“家澈户晓”,不仅在宫廷所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棋手和专门制作棋子和棋盘的手工业者。从此,象棋成为全国人民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直到今天。
【中国象棋的规则】
1.局面术语开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们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先手:开局时红先,对局中的主动者;后手:开局时黑后,对局中的被动者。起着:开局第一着;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获胜的过程,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2.棋谱的记录方法象棋现行的记谱法一般使用四个字来记录棋子的移动。第一个字表示需要移动的棋子。第二个字表示移动的棋子所在的直线编码(红黑方均为由己方底线从右向左数),红方用汉字,黑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当同一直线上有两个相同的棋子,则采用前、后来区别。如“后车平四”,“前马进7” 第三个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对方底线前进用”进“,向己方底线后退用”退“。第四个字分为两类:棋子在直线上进退时,表示棋子进退的步数;当棋子平走或斜走的时候,表示所到达直线的编号。而围棋的记录方法就是在纸上画上棋盘,黑子用黑笔或兰笔记,白棋用红笔记,只要按落字的顺序在画好的棋盘上画圈,在圈中填上相应步数就可以了。例如:黑先下第一步,就用黑笔在黑落子的位置写园圈和填上即可。
【象棋的礼仪】
1.棋品即是人品,棋品高人品好。
2.下棋是君子之爭,勝固欣然,敗亦可喜。
3.輸棋功夫,贏棋長志氣。
4.比賽雙方對奕前,點頭示意或是握手,互相說"请多多指教"。
5. 下棋時需體態端正,宜專心思考。
6.拿棋時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拿起棋子,輕輕拿起輕輕放下。
7.謀定而後動,先想好棋步,再移動棋子。比賽時,儀容端莊,衣著整潔,保持風度。
【象棋的意义】
战略意义:中国象棋就像一个战场,因此而充满的厮杀气,它的每一个棋子都是在军队部署中可以找到的。下象棋就像打一次战役,目的是为了战胜对方的老将。而在中国的战役中,也正符合了“擒贼先擒王”的战略理念,一旦战胜了老将,那么这场战役就算赢了,因此象棋给人很强的厮杀气。
文化意义:象棋棋盘为古代中国传统的方格,但是也有个别区域,将帅活动的区域为九宫格,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范畴,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意义。楚河、汉界也来源于“楚汉之争”,正体现了刘邦、项羽那种帝王战争的豪气。
思想意义:象棋规则复杂,走起来需要智慧作理论指导。“马走日,象走田,车走一条线”,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却蕴含了很深刻的道理。可以说下象棋的人就是一个居室指挥官,他要以他的智慧来统帅部队,以他的思维来克敌制胜,因此下象棋也正能体现一种战略艺术思想的伟大意义。
(军 棋)
【军棋】
军棋是中国深受欢迎的棋类游戏之一。当四人时,四人在棋盘上分占四角,分为两方,相对的两家联盟与另外两家对抗,互相配合战斗;两人游戏时,则分占棋盘的上下两角,相互作战。
陆战棋也称军棋。分两种下法,一种是竖棋(也称为暗棋),两人对决,需要第三人裁判;另一种是字朝下摆的(也称翻棋或明棋),两人对决,不需要裁判。
【四面军棋起源】
四国军棋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游戏,凝练于现实生活中最激烈的冲突形式——战争,又超脱于现实生活,锤炼人的记忆、思维、判断和心理,升华人的品格。
四国军棋又有全明棋、双明棋和暗棋之分,而最为广大棋友喜
爱的是四国暗棋,简称四暗.
四国军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规则还没有统一,相关术语也是五花八门。由于没有正式的官方组织,目前的军棋规则大多由各游戏平台自行定义,相互之间差异性很大,从实战角度来看均有一些不合理之处,而军棋术语由于完全出于玩家自发的定义和使用,规范性就更差了。在这方面,四国军棋讲武堂作为一个民间团体作了很多大量的规范化工作,针对当前的游戏规则提出了诸多不合理之处,并依据较为流行的术语分析总结归纳了大量军棋术语,为四国军棋的规范化作了很好的准备工作。
(飞 行 棋)
【飞行棋】
飞行棋是由四种颜色组成的,上面画有飞机的图形,最多可以四个人各拿一种颜色一起玩。飞行棋里有一个骰子,你只要转动骰子,骰子停下来的时候正面是几,你就走几步。但是刚开始时只有投到六,你的飞机才能起飞,并且投到六你还有机会再投一次。特别说明的是,到终点时走的步数要正好到达才算胜利,不然要返回来走。
【飞行棋起源】
关于飞行棋发明的年代和发明人,在网络上似乎还没有相关的线索。
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他至少发明于大约二战以后,因为它是关于飞行的(FLIGHT GAME)。但也有人认为这一点没有说服力,因为它有可能是先有了规则再被冠上了飞行棋的名字,在飞机发明前就出现这一游戏是完全可能的。再说,它可以跟飞机(PLANE)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它的名字只是提到飞行(FLIGHT)。
这个应该是国人的原创,是中国玩具公司生产的,据说是为了纪念二战时飞虎队的卓越功勋,是pachisi游戏的变种。
飞行棋这种转圈式的路程设计来自于空战中的“拉弗伯雷圆圈”。法国人拉弗伯雷对德国的"大圆圈编队"战术作了改进,使参加编队的飞机不但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飞行,而且可绕圆圈盘旋爬高。这样就可以利用防御队形进行盘旋以取得高度优势,伺机进行攻击。这就是著名的"拉弗伯雷大圆圈"。当时人们发明这种棋,是用一种先进的空战战术。
(五 子 棋)
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纯策略型汉族棋类益智游戏,棋具与围棋通用,由中国古代汉族人发明,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
【五子棋起源】
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出了五子棋。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来烧制五子棋盘了。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材质来制造围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玛瑙、铜等等。
古代五子棋棋盘与围棋棋盘是通用的,汉魏时为十七路(17×17)棋盘,至南北朝时即已流行十九路(19×19)棋盘,直至1931年,才出现所谓五子棋专用棋盘,如图所示,为十五路(15×15)棋盘,形状近于正方形,平面上画横竖各15条平行线,线路为黑色,构成225个交叉点,邻近两个交点的距离纵线约为2.5厘米,横线约为2.4厘米。棋盘正中一点为“天元”。棋盘两端的横线称端线,棋盘左右最外边的两条纵线称边线。从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向正中发展而纵横交叉在第四条线形成的四个点称为“星”。天元和星应在棋盘上用直径约为0.5厘米的实心小圆点标出。
五子棋相传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可能早在“尧造围棋”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有关早期五子棋的文史资料与围棋有相似之处,因为古代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是完全相同的。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有“女娲造人,伏羲做棋”一说,《增山海经》中记载:“休舆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鹑卵。”李善注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中曰:“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段虽没明讲是何种棋类,但至少知道远古就以漂亮的石头为棋子。因而规则简单的五子棋也可能出自当时,并是用石子作棋子。《辞海》中亦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可见,五子棋颇有渊源。
在古代,五子棋棋具虽然与围棋相类同,但是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辞海》中所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
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三天战争
直皖战争漫天风云,扰攘中外,可是正式开火不过三天,连同首尾,只是五天而已。
民国9年7月14日晚,直皖双方正式开火。直军号称讨逆军,分为两路,吴佩孚为前 敌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蓟榆镇守使兼第四混成旅旅长曹锳为东路总指挥;第一混成旅 旅长王承斌驻郑州为后路总指挥。西路是双方主力军的战场,直军在高碑店,皖军在涿 州、固安和涞水。
14日皖军第一军以十五师为先锋,向直军第三师进攻,直军退出了高碑店。同日, 东路皖军由梁庄、北极庙一带向杨村直军进攻,直军在铁路桥边架设大炮,双方胜负未 决。
16日天津开到日军护路队,强迫直军退出铁路线二英里以外,因此直军防线打开了 一道缺口,皖军遂乘虚而入。直军放弃杨村,退守北仓,京津铁路因此不能通车。
从14日到16日,这三天战争中,一共打了两仗,都是直军败北。
17日,战争情况起了变化,尤其是西战场,吴佩孚退出了高碑店后,率领一部直军 绕出左翼在涿州、高碑店之间的松林店,进行突击,这是皖军前敌总部的所在地。总部 内一切很平静,曲同丰好整以暇地准备直捣保定,生擒曹吴,以立不朽的大功。不料枪 声突起,敌军已经掩入。传说吴佩孚轻骑率领精兵冲进曲的司令部,曲吴本有师生渊源, 原来曲同丰曾在武备学堂当过教习,而吴佩孚则在武备学堂受过训练,因此应该是师生, 吴见到曲还行了一个军礼,接着便请这位"老师俘虏"上车去保定。
由于曲同丰和司令部的全体高级将领全数被俘,第十五师刘询所部和边防军第三师 陈文运所部,便像山倒堤崩一样从高碑店败退下来,当天直军就占领涿州,并向长辛店 追击前进。第十五师原属直军,是冯国璋的卫队,因为冯死后这支军队一直在段范围内, 所以被迫前来作战,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因此该师第二十九旅旅长张国溶,第三十旅 长齐宝善率领一部分士兵向吴佩孚投降。另一部分退到北京,段急忙下令关闭城门,不 许他们进城。
东战场方面的变化,自然是因为奉军助战,联合直军,夹击皖军。17日,徐树铮在 廊房听到西线皖军战败,乃匆匆赶返北京,他所指挥的边防军遂在没有统帅指挥的情形 下,不战而投降直军。
17日,天津领事团派出美、英、法、日四国护路军,率同工程人员修复杨村铁路, 京津火车遂恢复通车。
同一天,吴佩孚向曹锟致电报捷,略称:
"现边军第一师曲同丰师长因伤亡过多,有伤人道,派副官吴敬珉同天主教李司铎 前来,请求休战,已派随办营务汇春芝接洽。十五师齐旅长忱安,张旅长拱宸亦派执事 官持函前来,谓该师原与直军一致,因在积威下有不得已苦衷,愿以全师来归。师长即 函请齐亲来松林店面定办法,现双方正面炮火已熄,仍令前线严防。又接前方电话报告, 陈文运全师,已被我军右翼萧、彭两旅击散,其曲同丰一旅愿缴械投诚。十五师完全归 顺我军,第六旅明早可到琉璃河,奉军郭旅长现驻涿州东门外,明早进城,师长亦明日 到涿。"
7月18日皖军主帅之一的曲同丰押抵保定,在曹锟的迎宾馆"光园"正式行献刀典礼。 曹锟自称敬慕明将戚继光的为人,所以把这座接待外宾的招待所冠以"光园"之名。
曲同丰是山东人,和吴佩孚同乡,和曹锟亦是熟人,这次相见,一为座上主,一为 阶下囚。可是曲同丰颇识时务,他表示是自愿投降的,所以乐意让旧友举行"受降礼"。 曹锟在大厅中站立,曲同丰由直军将领陪同,全副戎装,步履铿锵,进入大厅,后面还 有其他被俘的军官,曲首先由腰间解下军刀,双手捧献曹锟,并且朗声说:"鄙人今天 愿意向贵经略使投降,特将军刀献上,宣誓决不与贵军为敌。"曹锟双手接刀后,又将 军刀发还,用和悦的音调对面前的降将说:"本使今天愿意接受贵司令投降,贵司令作 战勇敢,本使深为敬佩,特将军刀发还,仍请佩带。本使当按照优待俘虏条例,予贵司 令以最优待遇。"受降礼完成后,两人握手叙旧,欢若平生。
曹锟受降后,即发出通电云:
"为通告事,昨段军曲同丰等现已解到保定,见面时曲等将军刀自行除下,双手捧 向锟云:鄙人等今愿在贵使麾下投降。并宣誓云:彼等俘虏期间,对于本军之宗旨决不 有所违背之举动。由锟将刀双手接受,并云:本使兹承受执事之投降,阁下等勇敢可钦, 仍举军刀给还佩带,并得享受军事惯例待遇俘虏之自由,除少数畏怯军人及有污军人资 格者外,其余均按级受本军优待云云。此种军人俘虏,将来当归正式法庭审理。除饬前 方军队查照此种待遇俘虏军例外,并严令全军勿得因段祺瑞近有悬赏谋取锟等性命,致 生报复之念,而违背军人在战争外应保持人道之主旨,此令。"
曲同丰在保定献刀后,即发出通电,劝告边防军弃暗投明,共起讨"贼"。段祺瑞 在北京获悉曲同丰这一幕丢脸的投降献刀戏以及通电讨段后,已经是大势全去,气也来 不及了。
段芝贵以火车为司令部,在战争期间竟打麻将,身为主帅,如此儿戏,难怪皖军不 堪一击了。小段是北洋时代出名好打麻将的,当时北洋好此道的有梁士诒、段芝贵、王 克敏、孙慕韩、潘复、张弧等,尤其是梁、段、王、孙几乎每晚必聚,常赌到天亮。梁 士诒大小不拘,常在牌桌上看公事。
小段在牌桌上指挥直皖战争,败讯传来,牌局未终而大呼开火车逃走,后来在北京 传为笑谈,列为直皖战争野史中一段佳话。
可怜的段祺瑞用了段芝贵和曲同丰两员大将,如何不败。
段芝贵兵败逃回北京,在当时上海报纸上的通讯,传为笑谈,特抄录数段如下:
定国军总司令段芝贵,在前敌督战,其办公处设在火车上。车前悬一木牌,大书 "总司令处"四字,办事者至有百余人之多。车中除军用品外,有烟枪烟盘十四副,嗬 嗬水数百打,麻雀牌七副,大菜司务二十四人。迨前锋与直军交触,战事小挫,众随员 知必无幸,劝小段早为之所,小段曰:"我誓与定国军同生死,诸位怕死,竟请返京可 耳。"众以其言壮,皆无辞而退。十三号有直军一营来诈降,小段益自诩。至夜半,降 军袭击总司令部,小段自车上堕地晕去。为一车站站长藏过。破晓,诈降军退去,站长 始送之回司令部。从者群起询问,小段曰:"此何足怪,君子可欺以其方,无伤也。" 即至车内检查鸦片,卧而吸之。众以其能镇定,颇倚赖之。至次夜,忽闻西北有枪声, 随员皆至司令卧室请示。小段已不知去向,旋得探报,知是本军放哨,众心虽安,乃以 总司令失踪,四处搜查,扰攘一夜,至次晨,始得之于乡农家柴堆内。于是群皆匿笑, 而总司令之威望扫地矣。迨前敌十五师战败,向后退回,小段误为直军,急命第一师击 之,及知误会,十五师将士以同类相残,怒不可遏。继见总司令之火车,车头已向北, 知将预备逃亡,遂以机关枪射击,而小段急令火车添挂龙头,逃回京中。沿路兵士数百 人,拦住去路,拟向小段诉说第一师从后击射,自相残杀之事,乃小段不问死活,只令 开车,以致轧死多人。迨抵京寓,家人聚询,只以手摸头,连呼好险好险,别无他语。 后闻车站站长藏段事发,被直军枪毙。小段向空叩头,痛哭流涕,谓为救命恩人,兼延 僧道在家,为之超度。忽通缉祸首令下,复狼狈逃入东交民巷,而僧道道场,亦半途而 止,此亦定国军将士中之滑稽史也。
段芝贵以定国军之头衔,前敌一败,狼狈回京,遽通电辞职。其电稿措辞虽不甚佳, 而骈四俪六,亦颇通顺,说者谓其仓皇逃亡之际,竟能搜索枯腹,作此俪语,亦一异事, 不知此中实有最趣之谈料也。先是小段有西席某甲,一老学究也,皖直未决裂之前,小 段跃跃欲试,主战甚力,某甲力劝之,不听。及被任为定国军总司令,欲作一宣言书, 用告将士,命甲起草,书中多忠君爱国语,小段以其不合时务,弃之不用,另请他人代 撰。甲虽头脑冬烘,固以文豪自命者,颇不悦。冷语谓段曰:"吾文虽不佳,原备有二 稿,今居停阅其一,即匆匆请他人捉刀,吾第二稿固无容再呈居停指正,留为将来备用 可也。"小段以其迂,亦不理会。及小段由前敌逃回京师,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急拟 通电辞总司令职,冀减罪戾。倩人觅向所撰宣言书者,已先逃矣。不得已仍央甲为之, 甲即于袖中出电稿曰:"吾前言有第二稿,固早已备矣。"小段阅之,稿系四六,措辞 颇得体,继念甲料已必败,反有讥讽之意,撕其稿,怒而掷诸地。甲冷笑而出,未至中 庭,小段亲自追之曰:"我固知君良厚,特滑稽耳。吾亦不芥蒂,请君再照原稿录出, 吾当不易一字。"于是遂将西席所拟之稿拍发,故其措辞甚从容云。
现在特抄录两位当时亲历其事的人物的笔记。一是张一麐的直皖《秘史》:
"直皖两军之战区,分东西两路,东路在京奉铁路沿线;西路在京汉铁路沿线。皖 军东路的指挥为徐树铮,西路指挥为段芝贵。直军则派吴佩孚为西路总指挥。曹锳为东 路总指挥。兹将两路战况分列如下:
东路战争状况:七月十五日夜九时卅分,西北军第二混成旅马、步、炮、工、辎各 队,及边防军第三师步兵二团,共约一万五千人,分三路由张庄、蔡庄、皇后店进攻杨 村之直军防线。直军在杨村者,为第四混成旅,分步、马、炮、工、辎及机关枪队若干, 又直隶警备军步队廿营,共约二万人。在杨村北部十里正式开战,枪炮齐鸣,血战至烈。 段兵多不愿战。惟被上官逼迫,乃不问方向,任意放枪,炮队亦分三队轰击,每队约有 野战炮六尊。直军士气甚壮,极为镇静,亦列阵还击,战至午夜二时半,各换生力军, 再接再厉,重复大战,声震山岳,死伤盈野。至十六晨,两军血战更加激烈,直军已占 优胜。直军在杨村站吊桥之两旁排列大炮多尊以资御敌,而此地适与该处之日本防军驻 扎所为比邻。当边军失利时,忽有日本军官多人出面抗议,非将该处所有大炮即时移走 不可,并声言不准在铁路附近两英里以内作战。直军不得已,只得后退。时边军由直军 防线之裂口蜂涌而至,势极凶涌。直军因左右翼不能联合,颇为棘手,专以机关枪队押 后,顺序而退,队伍极整,致将前追之边军轰杀无数,直军退至北仓及李家嘴之中间, 阵势始定。时有奉军一营驰至相助,声威大振。嗣又陆续而至,遂于十七日上午与直军 联合进攻,由廊房向前猛击,段军纷纷溃败,死伤不下千余人。从此段军一蹶不振,连 日与奉直军交绥,着着退后。至廿日后,京奉线一带段军已逃走一空,继欲向蒙边逃窜, 又为察哈尔都统王廷祯,绥远都统蔡成勋,分饬军队拦阻,大有穷无所归之势。徐树铮 当战争失利时,即逃回北京,或居六国饭店,或往某国人家,行踪诡秘,令人无从捉摸 云。
西路战争状况:十四日晚八时,琉璃河之边防军第一师第一团马队,及第十三师第 一营步军,向直军第十二团第二营开始总攻击,双方战斗至二小时之久。直军初以来势 猛烈,略退避之。边军前进,甫欲夺取第一防线,直军忽尔反攻,边军抗御不及,退回 原线。至十一时,边军又往攻直军之右翼第三营,直军第二营由边军右翼抄击,两路夹 攻,边军大败,退回琉璃河本阵。十五晚十时,段军又向驻扎高碑店之直军攻击,当由 吴佩孚率队将段军遮断。段芝贵又下令逼迫前进,将士不应,两翼先退,正面军队亦同 退却约卅余里。十六日两军相战,段军又败,伤亡甚多。十七晨,直军与边防军第一师 大战于涿州之北,边军相率溃逃。旅长范尚品阵亡,程旅长无力抵抗,亦即潜逃,其余 团营长及兵士伤亡者不计其数。师长曲同丰鉴于全军之战斗力已失,即树白旗,向吴佩 孚求和。吴命先缴军械,再行停战。旋曲氏亲自投降,吴拒而不见,命解往保定,请曹 锟处分。曹受降后,仍优礼相待,劝其去逆效顺,曲遂发电谆劝边防军全体与曹一致, 共讨小徐。曲为段氏最识拔之弟子,宠遇不亚小徐,今乃倒戈相向,宜段军之全体溃败, 无可收拾也。同时刘询之十五师亦全部投降,解除武装。刘询且乘隙潜逃,不知去向。 定国军总司令段芝贵在西路指挥战事,无往而不败,最后以身负巨创,逃回北京。自是 西路统率无人,兵士益无斗志,一遇直军,非降即逃。二十日午后,直军大队抵长辛店, 即将四围溃散段军一律扫清。"
直系所最攻击的亲日派曹汝霖回忆录中,记叙直皖之战尚称客观:
"后来吴佩孚通电讨段,竟说为国除奸,这见得他太无修养,出言太放肆了。 并自河南分兵进驻近畿,竟对合肥(指段祺瑞)有宣战之势。于是合肥檄讨曹锟吴佩孚, 以边防军两师,西北军三混成旅为主力,编成定国军,自任总司令,以徐树铮为副司令, 派段芝贵为前敌总指挥,在长辛店设指挥部。段芝贵料此战不会长久,遂在火车上设总 指挥部,很露轻敌之意。张作霖因受段在团河冷淡,曹锟又极力拉拢,遂亦袒曹。吴光 新时率二十万大军为长江上游总司令,合肥此着,本大有用意。岂知吴光新忽发奇想, 适于此时赴武昌,大宴鄂中将领,被王占元扣留。皖系军分东西两路,东路由徐又铮率 西北军三混成旅,在杨村方面与直军曹锳作战,且防奉军入关。西路由曲同丰陈文运分 率边防军两师(还有一师驻山东),在涿县琉璃河对抗,并令丁士源以运输飞机供运输。 东路徐又铮进军颇顺利,已越过廊房进到北仓,预备改装警察队进入天津(因军队不能 入租界)。西路初出顺利,适逢大雨,彼此在雨中相持两日,兵士在壕中,雨水过膝, 仍在壕不动。闻吴佩孚于大雨中在大树上挂电话,不停向保定催派援军,并用鞭炮在火 油筒中燃放,以节省子弹,聊助声势,足见直军兵械两缺,急待救援。余不知兵,惟想 对方已力竭待援,何勿挥军前进,反令军士困守雨壕之中,岂不令士气沮丧,这是什么 兵法?前方阵势如何布置,我不明白,到了第五日陈文运军已退守固安,曲同丰尚在前 线,而援直之奉军尚在途中,奉军非能朝发夕至,在此中间,不知曲陈两军作何行动, 真令人百思而不可解!迨奉军到达保定,曹锟已预备粮食,不待休息,即令先派一部分 驰赴增援。吴佩孚见援军已到,即令援军代守防地,自己率领劲旅渡琉璃河,迂回直趋 长辛店之后,闻段香岩(段芝贵)尚在车中打麻将,秘书长梁众异(梁鸿志)屡催增兵 西路,段终迟迟不发。等到吴佩孚率兵逼近长辛店,子弹已落到火车,即仓皇开车进京 城。其时东路徐又铮正预备驱军入天津,闻西路败讯,不敢前进,退守廊房,回京视察。 曲同丰在前线被俘,主将被俘,西路军队即溃不成军。边防军及西北军的精良军械,均 为直奉两军分赃而得。闻合肥预令两路不许用重炮,恐火力太猛,伤亡过重,虽似宋襄 之仁,亦已有轻敌之心。仅五日间,战事即告终结,自有战事以来,未有若是之速也。
此次战事,皖方以新锐的武器与陈旧之直军相争,正如以石投卵,决无败理。岂知 有石而不能用,则卵虽软弱,亦可淋漓尽致,使你无能为力。可知无将兵之才,虽有坚 甲利兵,亦是徒然。此次皖方之败,即由于此。
合肥自败讯到来,即蛰居府学胡同寓邸。上呈自劾,请将一切官职勋位荣典一概褫 革,听候处分,一人负责实践独自负责诺言。此老倔强负责,却为可佩。但在北方之皖 系军队,从此完结,北洋军队,从此解体,不幸言中,不胜感叹。
是役也,论者谓又铮所拟作战计划,颇合军事原理,而仍失败,以为不照他计划而 行之也。余不知军事,又未见又铮计划,不敢置一辞。惟以愚见所及,为客观之评论。 段香岩本称宿将,又是老辈,不免倚老卖老,自负轻敌,以为奉军何堪一击,直军更无 论矣。他狃于复辟之役,不察情势之不同,甚至在车中打牌,由北京制造馒头,送到军 前。他料此次军事,指日可胜,判断错误,此其一。曲同丰、陈文运。虽系日本士官出 身,曲是山东老粗,勇而无谋。陈则无军人气,只知趋承,未战先怯,绝少住宿兵营, 已背官不离兵,兵不离官之原则,更谈不到与士卒同甘苦,何能当指挥之任,此其二。 边防与西北两军,成军不久,训练不足,下士虽经讲武堂训练,均未经过战事,指挥未 如意,兵士不能人自为战,此其三。边防军以马子贞(马良号)一师训练最好,调驻山 东,不及调回,致后备无军可援,此其四。吴光新被扣留于武昌,影响军心很大,此其 五。此次因重奉轻直,故以徐又铮当东路。假使以又铮西北军当西路,先击败直军,则 奉军亦不致先入关援曹。又铮东路已将入天津,实为西路所累也。我曾于开战前问坂西 利八郎顾问,他是参战军顾问。以这次战事之预测,他说边防军训练不足,指挥官及下 士都没有战争经验,用以作战,未免过早。这支军队只能服从命令,不能人自为战,全 靠指挥官之如何了。真是一语破的。"
以上是亲历目睹这场战争的报导。
段祺瑞迭接败耗,不料他数年心血,竟毁于一旦,三天的考验才知道皖系的军队如 此"不经一战"。他是一个刚强的军人,这时真想自戕,幸左右监护严密,劝他不必寻 短见,因为直军虽已开火,成为敌人,究竟还有同袍之谊,是不会过分的。于是他把靳 云鹏找来,靳这时见到老段,也不知用什么话安慰他,段只是简单地说:"事已至此, 你和他们还可以谈话,赶快去和他们商讨停战吧,条件方面我没有什么意见,只希望不 要把战争带进北京城。"
靳云鹏从府学胡同段公馆出来,就去找傅良佐,请他去天津跑一趟,代表靳自己向 直军求和。傅到了天津径赴直隶省长公署求见省长曹锐,曹锐没有见他,也不准他离开, 他便被囚于省长公署。
北京城内紧张万分,前线军队狼狈退下。段祺瑞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去见徐世昌, 请徐下一道停战令,免得北京城不可收拾。徐世昌待段辞出后,望着他的背影,冷笑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当天,徐世昌颁下停战令云:
"前以各路军队因彼此误会,致有移调情事,当经明令一律退驻原防,共维大局。 乃据近日报告,战事迄未中止,群情惶惧,百业萧条,嗟我黎民,何以堪此?况时方盛 暑,各将十躬冒锋镝,尤属可悯。应责成各路将领,迅饬前方,各守防线,停止进攻, 听候命令解决,用副本大总统再三调和之至意,此令!"
十九日,段有通电引咎辞职,电云:
"保定曹经略使、天津曹省长、盛京张巡阅使、南京李督军、南昌陈督军、武昌王 巡阅使、开封赵督军、归化蔡都统、宁夏马护军使同鉴:顷奉主座电谕:'近日叠接外 交团警告,以京师侨民林立,生命财产极关紧要,战事如再延长,危险宁堪言状?应令 双方即日停战,速饬前方各守界线,停止进攻,听候明令解决'等因,祺瑞当即分饬前 方将士,一律停止进攻在案。查祺瑞此次编制定国军,防护京师,盖以振纲饬纪,并非 黩武穷兵,乃因德薄能鲜,措置未宜,致召外人责言,上劳主座之廑念。抚衷内疚,良 深悚惶!查当日即经陈明,设有贻误,自负其责。现在亟应沥陈自劾,用解愆尤,业已 呈请主座,准将督办边防事务,管理将军府事宜各本职,暨陆军上将本官,即予罢免; 并将历奉奖授之勋位勋章,一律撤销,定国军名义,亦于即日解除,以谢国人。谨先电 闻。"
在这个电报中,他故意漏去直军最重要的一个人吴佩孚,可以见到段对吴咬牙切齿 之恨。
段在皖军战败后,由团河回到府学胡同,既不逃天津,也不奔租界。
皖系之败,不只在东西两战场上,其他各处也是败讯频传。山东德州本被皖军马良 攻入,守将商德全退走,嗣由奉军往援,夺回德州。信阳方面皖军赵德龙与河南旅长李 奎元激战,赵亦败北。察哈尔都统王廷祯响应曹吴,率军入驻康庄,在居庸关方面与皖 军一战,皖军大败。
这里是中国近代军校发源地
保定府,中英军事官员合影。前排(坐者)左四为两江总督张之洞,左五为户部右侍郎、练兵大臣铁良,左六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
保定,位于河北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历史人物的因缘际会,保定得以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深深影响着清末民初的历史进程。
一个人与一所军校
从清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1912年2月清帝溥仪退位,182年间,驻守于保定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但任期超过5年的只有方观承、李鸿章、袁世凯等10余人。
原因就是直隶总督为“八督之首”,管辖京畿重地,位高权重,清皇室忌惮一旦其形成自己势力,就会出现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不利局面,于是就上演频繁换将的戏码。
对保定的军校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担任过6年直隶总督的袁世凯。
1901年11月,袁世凯如愿以偿地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走上了他仕途的又一个高峰。可令人奇怪的是,袁世凯并没有在直隶总督署走马上任,而是在距离保定城30多公里的高阳县城举行了拜印仪式,接过了他梦寐以求的直隶总督的官印。
原来,在一年之前,英、德、俄、日、美、法、意、奥八国,以平定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保定作为义和团的重要中心,是西方侵华势力围剿的重点区域。
根据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以礼相待”的指令,留守的廷雍、沈家本等清朝官员命令守军撤离保定,任洋人烧杀掳掠。然而,他们的软弱退让,并没能换来洋人停止杀戮。
新军一起带到了保定。1895年起,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逐步兴办并控制了晚清最为重要的军事力量——北洋新军。
然而,在1900年签订《辛丑条约》后,驻扎天津的八国联军向清政府递交了一个蛮横无理的照会,严禁清政府在天津周围20华里和津唐铁路沿线驻扎军队,以免与联军“相撞滋事”。由此,距离北京距离适中、战略地位重要的保定,就成了新军驻守的大本营。
袁世凯在保定开始了其雄心勃勃的扩军计划后,越来越感受到缺乏适应近代战争要求、堪当指挥打仗重任的将领,已经成为制约部队战斗力提升的“拦路石”。于是,他在保定相继创办了一批近代意义上的军校。
其实,早在袁世凯之前,出于图存救亡的目的,晚清的洋务派就开始了创办新式军队、兴建新式军校的努力。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首开船政学堂。此后数十年间,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山海关随营学堂等一批军校相继创办。
虽然这些军校积极吸取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教育方法,但指导思想上依然是守旧的封建伦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还算不上近代军校。
1902年5月,袁世凯创办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员额定为120人,其中将领20名,哨官长40名,弁目60名,学员大部分是淮军的旧将领和中下级军官。
袁世凯期望通过8个月的速成学习,让这些旧军官了解新军所崇尚的德系作战思想和训练方法,能够为其所用。参加学习的学员来源五花八门,年纪最大的60多岁,武官官职最高的为提镇,文职最高的为道员,有的还带着侍卫前来读书,管理的难度极大。
担任督办的冯国璋刚柔并济,苦心经营,让这些学员十分佩服。这个学堂共举办了4期,毕业学员总数为545人。
这座学堂,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军校的萌芽,1902年,也被史学界认定为保定军校的肇始之年。同一时期,袁世凯还相继创办了北洋参谋学堂、北洋测绘学堂等短期培训性质的学堂。
袁世凯长期霸占军事教育、使军官成为其附庸的情况,让满清权贵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他们提出了两个对策,其一是创办满族人控制的高等军事学堂,其二是坚持要求把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堂办在北京,以便于控制。
但老奸巨猾的袁世凯绝不会甘心拱手让出办学事务。1906年,他在原将弁学堂的旧址创办保定军官学堂,造成既有事实。
他还上书朝廷,提出考虑到“学堂次第设立,诚恐缓不济急”,以及“高等教习急切尚难多选,仍不能不借才异地,在京延订亦多未便”,“略事变通”,在保定设立军官学堂。
清政府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他的要求,但提出一旦京师设立大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即行停办。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袁世凯与满清统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
1906年8月,陆军武备学堂停办,在其原址创办陆军速成学堂(又称通国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协和速成学堂),为全国范围内的新军编练提供人才。
这里还是清政府指定的派遣军事留学生的专门培训机构,当时凡选派出国学习军事的学生,必须参加这个学堂的留学生速成班学习,方才取得留学资格。
经过满清权贵的运作,新学堂转为隶属于由满族人铁良担任尚书的陆军部,标志着清政府逐步收紧了对保定军校的控制权。
在剧烈的权力斗争中,1907年,袁世凯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被免去了直隶总督一职,其所创办的一众军事学堂,也被清政府所掌管。然而,先前从这些学堂毕业的学员已经布满整个北洋军,成为忠诚于袁世凯的重要武装力量。
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年7月,在保定正式开办陆军军官学校,直接隶属于陆军部军学司。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教育长大部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里面有很多教官来自于日本和德国。
它是效仿日本、德国等西方列强的军事教育,为完成“军官养成教育”而开办的唯一一所全国陆军初级军官学校,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军官学校,也是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军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办学历时11年,培养步兵、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5个科目共6574人。1923年8月,随着第9期学员毕业离校,囿于军阀混战、经费紧张、生源枯竭的保定军校黯然停办。保定军校自1902年开始,前后延续21年的辉煌办学历程,也就此宣告终结。
一所军校与一群人
在21年的办学历程中,保定军校先后培训了近2万名学员。这些学员大部分是各个省市的优秀学生,经历了严苛的考核才能入学,他们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自我意识,因此管理这些学员,就成了一项颇为头疼、考验校长和管理层功力的技术活。
在保定陆军军官军校的历史上,曾数次发生风波。
第一个风波爆发于1912年。彼时南北议和后,上海革命党人领导的学生军编为入伍生团,后经陆军部批准插入保定军校学习。但军校学员认为自己都是经陆军小学、陆军中学的正规渠道一路培养输送进保定军校的,而南方来的入伍生显然不够入学资格。
两拨人互相看不起对方,数次发生激烈冲突,以至爆发械斗。最终由陆军总长段祺瑞作出决定,将入伍生先行送入陆军第一、第二预备学校学习,培训合格后再送入保定军校学习,这才平息了冲突。
这次风波表面看是学生之间的冲突,究其实质还是辛亥革命后南北两派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直接碰撞。
1913年,发生了校长蒋方震自杀事件。蒋方震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他对军校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力推崇德国式教育方式,弃用了日式军事教育,全面整顿教育秩序,调整人事安排,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然而,他的改革却触动了“日本士官系”和“北洋速成系”(毕业于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的军事派别)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抵制和造谣中伤。
受到重重掣肘的蒋方震,陷入了痛苦与失落之中。1913年6月18日清晨,蒋方震在学生早操后进行了约50分钟训话,随后就回到办公室开枪自杀。
袁世凯听闻消息后,专门协调日本使馆派出军医、护士,赴保定进行救治。后来,蒋方震的情况大为好转,但心灰意冷的他还是辞去了校长一职。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保定陆军军官军校的学员们也是群情激奋。袁世凯为了压制学生情绪,调整了校长人选,安排自己的爪牙王汝贤任校长。
王为了控制学生思想,严禁他们阅读报纸,禁止讨论政治问题。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偷偷翻阅日本使馆编辑的《顺天时报》,了解袁世凯称帝的相关消息。
有一次,学生方其道看报时被发现,王校长大发雷霆,责令痛打40军棍,把方打得血肉模糊。这个举动点燃了学生的怒火,他们冲进了校长室,把里面的各类设施砸了个稀巴烂,就连门口台阶的砖块也砸了下来。
王汝贤赶紧搬来救兵,让他的弟弟、时任保定第八师师长的王汝勤调兵遣将,震慑住学生,控制住局面,并将方其道开除。
1920年,处于直皖战争漩涡之中的保定陆军军官军校,遭受了建校以来一次最大的洗劫。直系军阀曹锟获胜后,不但将保定军校内训练用的新式大炮全部掠走,还将皖系降军15师收容在军校校舍,压扣官兵的粮饷,企图迫使他们加入直军。
然而,15师的官兵发生哗变,将校舍内洗劫一空后四散而出。直军以镇压兵变为由占领军校,又掠去了2000多支步枪、300多匹骡马。
受此变故,保定军校停办了有一年多时间。复校无门的军校学员张煦光,身着军官制服,在北京街头拉人力车,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吴佩孚1904年1月以总分第一名毕业于保定陆军测绘学堂第一期,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孙传芳是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第一期学员,他们俩在北伐战争中,被大量充斥在北伐军中的保定军校师弟们所打败。
保定军校名声在外,就连奉系军阀“东北王”张作霖都对它青睐有加,安排自己的儿子张学良于1918年报考保定军校。
当时已经过了考试期,但是在时任京畿警备总司令、陆军总长段芝贵的特别推荐下,校方为这位少帅考生和其他三名有关系的考生安排了专门的考场。
无奈张学良他们还是不会做数学题目,考官只得找人代答,最终四人都被顺利录取。但是张学良后来并未入读保定军校,而是进入了东北讲武堂学习。
保定军校走出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时间最长的历史人物,莫过于蒋介石。
1906年4月,蒋介石立志报考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但到了东京才知道,只有清政府陆军部保送的学员才可报考,最终悻悻而归。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先行报考具有派遣军事留学生资格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
1906年底,他从1000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当年向浙江平民家庭开放的14个入学名额,成为了速成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员。
蒋介石能言善辩,精通于察言观色,很快在教官与学生之中左右逢源,还敢于站出来与侮辱中国学生的日本教官针锋相对,一时成为风云人物。
1907年冬,清政府陆军部从保定军校选派赴日军事留学生,蒋介石在考试前一天深夜才拿到了准许考试的通知,最终成为65名留学生之一。1908年春节过后,蒋介石启程前往东京,进入士官预备学校,终于实现了他的留学梦。
在20世纪上半叶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们面对着不同的人生抉择,秉承着不同的理想信念,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们当中也有很大一批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叶挺、赵博生、董振堂、张克侠、何基沣。
1917年,叶挺在保定军校读书期间,与邓演达、严重交往甚密,他们时常指点江山、针砭时弊,彼此志同道合,于是成立了“断金会”,取义“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后来,这个秘密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很多人加入。
1924年,叶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领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屡获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关押,1946年被释放后死于空难。
而赵博生、董振堂,于1931年12月14日发动了著名的“宁都起义”,率领1.7万名官兵,携带2万多件武器装备加入红军,极大地壮大了红军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一大批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国军将领,在解放战争中或起义,或投诚,比较有名的有张治中、陶峙岳。
保定军校何以走出这么多著名将领,以至于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军事史?
学者研究指出,其一是除了达官贵人之外,普通学员的入学考试极为严格,保证了生源质量;其二是借鉴了外国先进办学思想,课程丰富,教学严谨,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其三是崇尚尚武精神,锻造了学员过硬的战斗意志;其四是中央政府办学的举国体制,保证了优厚的办学条件和保障水平;其五是保定军校毕业学员遍布当时的军队,很多发展成为当时独霸一方的军政要员,为后来毕业的师弟们成长进步给予了极大帮衬。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从1900到1949年——保定城的影像变化真精彩
我们一直在做和保定城影像有关系的工作,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每个重要的文化遗址都有特定的时间符号。1839年照相机发明了,保定的影像史是如何发展的?目前找到最早的是庚子兵乱时期保定的老照片。1900年,四国联军当中德国军队拍摄的保定,这可能就是保定影像史的元年。后由法国遣史会传教士拍摄的保定。后来,大家最熟悉的是摄影家莫里循拍摄的保定城,甘博拍摄的保定民国的人物,前一阵拍卖的保定军校练兵的老照片也是非常珍贵的,散落在民间。当年中国人
王宗玺拍摄的南关府河的那一组照片,据说他的后代在故宫博物院,公布了一部分。再后来就是日本人来保定拍摄的保定城,还有随军的拍的保定城散照,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找到了城隍庙1937年的牌楼,珍贵。当然,美章,三滨老照相馆拍摄了大量的保定人民人物照,道理你懂的,过不了四清反右文革,往往大家族,知识分子是懂得收藏保留的,可惜拉。然后就是建国后,政府拍摄的影像,保存在档案馆。梳理一番,我们立志推动保定城的影像史往前走一小步。谨记一句话,收藏是为了分享。
1、1900年,四国联军侵略保定时拍摄的影像。
▲推测可能是保定城墙的东南角,倒塌的城墙,城墙下独立的小脚老太,天地间,瞬时化为永恒。
▲这个版画,庚子前后有几张保定主题的这种新闻画,主要刊登在欧洲的画报上,这张画的应该是德军处决义和团,比较写实,和上图在东南角楼外非常一致,注意看后面城墙的缺口。
1900年10月10日,英军占领颐和园,德军占领北海;12日,赴保定府讨伐;20日,联军占领保定府。此套照片为一联军官兵所拍或所藏,拍摄时间估计为1900年年底或者是1901年元月,是保定的冬季,大雪之后,阴冷肃杀,整个城市都在滴血。这是通过网络找到的最早的有关保定城影像的资料,虽然当时照相技术已经发明了60年,可能留存到现在最早的有关古城的影像。我们去窥视这座城的过往和点滴。
▲保定火车站的车厢里挤满了金发碧眼的侵略者,PAO TING FU的标牌在哭泣,为什么这么有这么多陌生人。
▲站在城墙上远眺,十二华里的城墙经历过多少人的丈量,从张柔一砖一瓦砌筑到解放后一砖一瓦的拆除,风雨轮回,它作为一座靴城屹然不倒,有人说保定作为天子脚下,靴子的形状最配那双脚。
▲文庙的参天大树,吸收了多少日月精华,院里矗立的古碑印证了多少丰功伟绩,直破云天的大旗杆彰显了城市的冲天豪气,东西的辕门见证了多少人的来来往往,这些匆匆的外来人是否进过这城内的深宅大院,感受过合院的天人合一。
▲西刹秋涛的美景,见证过鸬鹚的性灵和忠诚,在城市的春花雪月当中,独孤的体味渔人和鸬鹚的寂寞,在和鱼儿追逐的过程当中,享受过丰收的喜悦,这种悠闲的水上人家,惊来了多少猎奇的围观者。
2、天主教遣使会拍摄的庚子兵变前后的保定
遣使会(Congrégation de Mission)是入华的天主教四大修会(耶稣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和遣使会)之一。该会于1625年在巴黎成立,其宗旨是向乡间贫苦民众们派遣布道使者、在贫穷和偏僻地区创建修院以培养原住民中的青年神职人员、积极从事慈善事件,故而被称为"遣使会"。
▲1900年,庚子兵变前后,满目疮痍的南大街,远处的天主教堂,风雨飘摇的鼓楼,家园被迫害,观看镜头的保定市民,长袍马褂裹起的动乱人生。鼓楼美景,“晴连海日楼添翠,雨逼朝烟翠拥楼”,引起无限遐想,横跨南大街。
坐北朝南,高约8米,下有一条宽约5米的通道。楼前左右各有一牌坊,左为金台俊彦,右为昭代耆英。朝阳东起,重楼浸染,祥云笼罩,气度巍峨。加之城中处处葱翠,红绿相间,那情景不言而喻了。
▲鼓楼近在咫尺,意蕴全无。
▲保定天主教堂。
▲教会办的女子学校。
▲保定天主教堂。教堂中播放的音乐,几个简单的旋律,质朴的歌词,最能治愈人们的心灵,他真正拨动的是每个人内心的和弦。神圣不可侵犯的灵魂存在感,是心灵的洗礼与重置,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阳光透过琉璃窗被分裂成七彩的光线洒在地上,感觉时间慢下。自行车、望远镜是他们带给城市的眼界,开启了我们心的力量。
保定的影像很重要的一面还要得益于保定照相业的发展,照相业属于服务业,经营者一般有文化,技术性较强,要求环境干净、文雅,因而有洋买卖之称,解放前能照张相也是非常奢侈的事。
据保定商业志记载保定最早的照相馆开业于1908年,陆陆续续有光明、新生、真善美、海滨、美章、华容、三滨、国风、宾宾、良友、中国、大方13个照相馆,因此翻看保定的老相册,您会看到右下角的照相馆名称。可惜的是伴随着建国后历次的政治运动,许多珍贵的家庭影像被破坏了,成了保定城影像历史上的最大的遗憾。
3、清末个体的零星记录
▲一名法国外交官的纪录的1909年左右保定火车站的景象,这是太行人家最喜欢的保定城的一张老照片。
▲清末坐在溪旁,听着水声,以参天大树为背景,这在那个时代很少见。
近期我们发现在北京工作的保定人后裔在整理其祖父遗物时,发现其祖父拍摄的100多张民国初年拍摄的保定古城影像。这对保定是件幸事,会在保定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希望有回家的那一天。先让我们一起看看其公布的十几张具有珍贵价值的照片吧。
这本民国初年的相册。相册为折叠式,封面是黑色漆皮硬壳纸,印压一组德文,页工业,是,长19厘米,厚6厘米。内装照片百余张,内容涉及清末民初河北保定社脊烫金。宽12厘米的方方面面,,包括火车站、城外运河码头、城关及当时一些著名的民族工业,会是研究近代河北及保定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手图像资料。
自清光绪后期以来,保定就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公署所在地,是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南北交通的枢纽。袁世凯主政以后,为筹集军资、练兵,不断扩大保定火车站的规模,使火车站成为各种军事物资的集散地。照片反映了民国初年保定火车站客货运输的情况。
▲保定火车站。
在李鸿章、袁世凯两任总督治下,保定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建设迅速膨胀,保定城外郊区制砖场也迅速发展起来,烧砖业成为保定的支柱产业之一。
▲保定郊区制砖场一角。
从晚清到民国,保定人口迅速增加,市场也开始繁荣起来。码头卸货处家用烧柴大锅堆积如山,可见人口的膨胀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商业也快步发展起来。
▲保定城外运河一景。
在清康、雍、乾三朝,这条运河是潜运的重要枢纽,京汉铁路通车后,它依然是冀中商旅活动的大动脉。运河左翼是客栈,右翼是货场,来往商船如穿梭一般繁忙,显示出民初保定的经济生活充满生机。
▲府河的码头是保定天津重要的人流货流的平台。
▲天水桥,今天我们去仔细分辨,地形变化不大。
▲府河的早市。
▲南城门能依稀看到轮廓。
▲客船靠近码头时的情景,保定坐船到白洋淀,再努力点,划到天津。
2008年,北京泰和嘉成公司影像及西文图书拍卖专场上,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摄制的保定古莲花池老照片25张,拍出6600元,清代宣统二年摄,活贴折装,14 x 20.3厘米,本册共集古莲花池老照片25张。据册后题跋,此册由刘序宾制作发行;时在清宣统二年。袁克文《辛丙秘苑》中称赞莲池书院实为北方第一胜景。此册基本保留了乾隆帝三次幸临莲池书院时盛况,可以借此一睹莲花池“林泉幽邃,云物苍然”美景。
▲清末保阳莲池全图,被保定人买回家乡了,开心。
▲这是当年的序言,说明莲池在保定城的重要意义。
▲1910年拍的长生馆,您如果觉得穿越了,看下张。
4、民国国内外摄影家的纪录
德国摄影家海达·莫理循女士(又译作海达·莫里森)(Morrison, Hedda 1908-1991)于1933年至1946年在北京居住期间,先后到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省采访拍摄,拍摄的作品达5千多张,保定人最熟悉的一组保定老照片可能就属她那组“保定”相集。这本相集保存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供人自由览阅。这组照片标注的“拍摄的时间”是“1940年”,她建立了既独特又广泛的拍摄网络;这个网络构成了她探究和记录城市人文景观的基础,由此出发,莫理循将流动的生命和飘逝的神韵定格于永恒。
▲莫理循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摄影家,她留下了这座城的记忆。
和许多早期的西方摄影师一样,莫理循的镜头仍然是猎奇的,但不同于很多摄影师镜头下中国人的紧张、僵硬、木讷,莫理循的镜头语言平和、亲切、日常,饱含深情,展现的是贫弱和动荡的古老中国里最美好的一面。
▲大慈阁周围是菜市场。
看她的照片,会觉得一切都是慢悠悠的,活泼泼的,恍惚中有些矫情地想起木心先生那首被用滥了的诗中的句子:“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槐茂酱菜以及白运章包子的原型。
另外一位是西德尼·戴维·甘博(1890年-1968年),他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人道主义者和摄影家。他年轻时参加基督教青年会,在1908-1932年间五次往返中美之间,他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建者之一, 他第一次到中国是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的甘博是随家人来华,这次旅行使他和中国结下了毕生的不解之缘。他深受伟大的东方文化吸引,为她的贫穷而震惊,对她勤劳好客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甘博,敏锐的历史眼光、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异国民族善良、友好的品格值得我们纪念。
甘博拍摄的照片是以同情的角度来研究及了解当时的中国,他认为许多贫穷的中国人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却用过于平和的心态去忍耐,但甘博认为这种贫困的程度是很不合理的,希望通过社会调查及评究,从而探求帮助的手法,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历史眼光、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异国民族善良、友好的品格。非常遗憾的是甘博当时在保定逗留时间短,拍摄保定城里的景和人数量有限,但也弥足珍贵。
▲1919年,保定教会育婴堂救助的孤儿,育婴堂是清代最为普遍的善堂,主要收养遗弃男女婴孩,保定育婴堂作为直隶省城最重要的婴孩救济机构。
▲在跪拜当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
▲贫穷,看着让人心痛.
▲甘博拍的的保定城的城墙。
▲清末保定道观里上香的女信众。生老病死,酸甜苦辣,祸福交错。许多事情都可能是未卜,在旦夕之间,人们的心灵总会被不经意间被注定的一种力量占据。以各种形式前后左右的联系来确定一种路径,点和点连成线会形成一种强大力量,来填补你脆弱的心灵。
千百年来它化成青烟袅袅,化成内心的独白,化成金钱梦境。强大的存在这个所谓的无神空间当中。她笑你痴,笑你狂。她是埋在你身上的基因和骨血,注入了你的骨髓,存在四面八方。除非万念俱灰,除非舍身成仁,除非……,否则是一种常态。
还有一组是国内的摄影家的纪录,一组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内军事教育、训练情况的相册影集颇为珍贵,含讲武堂、井亭、浴室、医院、大院、操场等内部设施情况以及炮队、马队、步队、工队参加各科目训练情况。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位于河北保定市郊,民国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
傅作义、叶挺、蒋介石、薛岳、张治中、冯国璋、段祺瑞、蒋光鼐、孙传芳、吴佩孚、邓演达、邓锡侯、顾祝同、蒋百里等名人均在此接受过训练,为反映清末中国早期军事院校发展情况的极为重要的影像资料。
▲技术场前之井亭。
▲尚武堂。
▲炮队训练。
▲步兵器械训练。
▲步兵刺枪训练。
▲马兵器械训练。
▲马兵器械训练。
▲马兵器械训练。
5、日本侵华时期的影像
▲日本侵华期间俯瞰保定城,这是从城自东往西看,左上方古城中间的大片绿化是莲池,仔细看莲池西侧有条绿化带,那是流水潺潺的西水门溜过来的西河沿。从肌理来分析,当初最宽是东西大街,南北大街不是很明显,12里的城墙保存情况还是很完整,马面非常清晰,城关外繁华的就是西关和南关,由于火车和码头的原因,保定靴子型的感觉很清晰,具体是天子脚下,象征靴城,从学术的角度还是很难成立的。
▲日军守城。
▲日军文职人员拍的城隍庙的牌楼,这是太行人家好友从日本购得的日本士兵的相册,发现的。
▲消失的鼓楼,清朝大儒郭棻在横翠朝晖的诗作中,“胜迹孤悬古泰州 , 楼名横翠意非浮。晴连海日楼添翠 , 雨逼朝烟翠拥楼。郡国铜壶犹滴滴 , 将军丝管己悠悠。香风直起来何处 , 知自莲花池上头。”把莲池和鼓楼的关系描绘的极其巧妙,鼓楼闻荷香是何等的雅兴和惬意。
▲保定的穿行楼,曾经是全国独树一帜的建筑形式,昨天向闪保利老师求教,攒尖楼顶部是爽邑西山,对应的的古城西侧太行,东侧为紫气东来。今天重新温习一遍闪老的描述:奎楼,亦称“应奎楼”,在大慈阁南,穿行楼南街北口。
筑室六丈,为双重檐八角楼,攒尖顶式,下有东西南北四个通洞,因四个门洞都系拱形,再加上楼里也是圆拱形,所以称五拱四洞。行人可从四条街通行往来,俗称穿心楼,后称穿行楼。楼坐东朝西,从楼南拾级而上,一楼正面有一匾额“文昌阁”,二楼四面皆有四字匾额,正面系“爽邑西山”,据闪老师介绍,东面系“紫气东来”,南北两面尚待考证。
▲日军飞机轰炸西关火车站,炸起了蘑菇云。
6、民国年间的
▲清苑县明德私立学校。
▲河北保定商会。
▲抗战胜利后保定商会复原。
▲一家三口,带警卫兵吗。
▲新婚场景。
▲保定的大户人家。
7、保定解放了
▲解放了,势如破竹,定县,徐水都攻克了。
▲占领保定火车站,成了一座城的标志。
▲先占领保定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电厂。
▲雄赳赳气昂昂,进入保定城。
▲占领保定飞机场,缴获飞机。
▲宣传我们的好政策。
▲喜气洋洋。
看完后,好有味道一座城。
南浩街之苏州名人馆名人资料整理
花了很长时间整理了位于苏州南浩街的苏州名人馆碑刻,着实不易,很多碑文已斑驳不清,辨认困难,恐有错漏,敬请指正。共录有50人,包括苏州土生土长以及与苏州有交集的名人。不过缺少了家喻户晓的苏州代言人唐寅唐伯虎,令人不解。
名单如下:
1、仲雍(生卒年代不详),又名虞仲,亦称吴仲,字孰哉,是殷末周族领袖古公亶父(周太王)之次子。
古公亶父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有子名昌,古公亶父意欲传位于昌,泰伯、仲雍遂循父意,主动避让,远离渭水(今陕西岐山),来到勾吴(今无锡、常熟一带),与民同耕,并带来了周族文化和农业生产经验,且从当地风俗习惯剪发纹身,受到人们爱戴,泰伯被拥立为君王,泰伯无子,死后由仲雍继位,仲雍殁,葬于常熟乌目山,后人为纪念仲雍改名虞山。
2、伍子胥(?-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
伍子胥出生在一个世代文臣武将家庭,因父伍奢及兄伍尚遭谗被楚平王杀害,他避难奔吴,投在公子光门下,策划刺杀吴王僚,为公子光(即吴王阖闾)夺得王位,并辅助吴王“立城廓、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营造阖闾大城,从此,苏州称谓春秋吴国的国都。
伍子胥还大兴水利,又和孙武振军经武,使吴国日益繁荣昌盛。后终因夫差听信谗言,被赐死,投尸江中。吴人敬仰其忠烈,尊为潮神,建伍子胥庙、胥王祠,立坟墓,历代祭祀。
3、孙武(生卒年代不详),字长卿,齐国安乐人。
孙武为齐国田完后裔,赐姓孙,春秋晚期著名军事家。吴王阖闾为振兴国力招募贤才时,孙武从齐国带兵法到吴国,受重用,任命为将,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
孙武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战争的丰富经验,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现存十三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及用间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享有盛誉,被译成多种文字。
4、言偃(公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又称叔氏,言子,常熟人。
言偃是春秋时期孔子的高足,为七十二贤之一,在孔子三千弟子中,他是唯一的南方人。言子擅文学,深得孔子儒家学说的真谛,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人民,使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道。后世称之为“南方夫子”。死后葬于虞山。唐以后多次追封。明嘉靖时改称为“先贤言子”。
5、朱买臣(?-公元前115年),字翁子,吴县人。
朱买臣中年时由同乡严助推荐,为汉武帝“说春秋,言楚词”,被拜为中大夫,当汉武帝的文学侍从。曾任会稽太守、主爵都尉、丞相长史。
朱买臣未仕前,靠卖薪度日,苏城西郊穹窿山东铜岭下的一块高大盘石,相传为朱买臣的读书处,所以叫“读书台”。他打柴、卖柴不忘学习,抽空就读,读毕将竹简书藏在路边树丛里,以便卖柴归来带回去。后人为纪念这种苦读精神,在他藏书的地方建了座庙。
6、孙权(公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孙权于公元200年继承兄孙策之位,据江东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等郡,被曹操封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从公元200-211年中,孙权取得了顾雍、陆逊等吴郡士族的支持,统一江南,建立吴国,形成与吴、蜀鼎足而三的局面。
吴郡一直是孙吴的根据地,苏州曾作为孙吴城都12年,由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发展航海,促进江南地区开发,致使苏州繁荣。因此,从孙权在苏执政12年历史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7、左思(约公元250-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人。
左思出身微寒,不好交游,齐王司马囧命他为记室郎,不就。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三都赋》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主旨是论述立国的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强调“剑阁虽嶛,凭之者蹶”,“洞庭虽浚,负之者北”。由假想人物称颂京都的形势、物产、宫室等。虽然三国时的吴都是建业(今南京),而《吴都赋》中所述却是苏州,故实际上是一篇苏州赋。
8、张翰(生卒年代不详),字季鹰。苏州吴县人。
张翰在齐王司马冏处任大司马东曹掾。看到永平元年(公元291年)司马氏内部的争夺政权的“八王之乱”,预料期望司马冏行将失败。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深感“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辞官返回吴中。后人据此将思念家乡之情称为“莼鲈之思”,传为千古美谈。
9、王献之(公元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山东人。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所以称“王大令”。幼学于父,精正、行、草、隶各体。嗣取法张芝,行草别创新法,用笔外拓,俊美而有逸气,称为“坡体”。存世墨迹有《鸭头丸帖》,刻本有《十三行》等。南朝宋、齐、梁之间,多崇尚他的书体。唐宋以来的书法家多受其影响。与其父并称“二王”。苏州古典园林的书条石中有很多二王书迹。
10、杨惠之(公元713-756年),苏州吴县香山人。
杨惠之初与吴道子一同学绘画,远师六朝名家张僧繇的笔法。他后因耻于列名在吴道子之后,遂“焚笔弃砚”,转而专攻雕塑,被誉为“塑圣”,与“画圣”吴道子并驾齐驱,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
杨惠之的主要雕塑品有:京兆府长乐乡北太华观玉皇大帝尊像,汴州安业寺(即大相国寺)净土院大殿内佛像和枝条千佛,江苏昆山县慧聚寺大殿佛像,甪直保圣寺罗汉像等。
11、韦应物(公元737-792年),唐京兆长安人。
韦应物是唐朝著名诗人。少时以三卫朗侍唐玄宗。后出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被称为“韦苏州”。晚年罢职,寓居苏州永定寺,卒于寺中。留下不少与苏州有关的传世佳作。其诗以写田园风物最著名,语言简淡而有生活气息,并涉及时政及民间疾苦。人们比之陶渊明,称为“陶韦”。今存《韦苏州集》10卷。卷首有宋王钦臣序。
12、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唐彭城人。
刘是唐朝著名诗人、哲学家。贞元间(公元785-804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及藩镇割据势力,被贬为朗州司马。后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刘禹锡曾在元和间(公元806-820年)任苏州刺史。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相互酬唱,同负盛名,称为“刘白”。与柳宗元交谊很深,又称“刘柳”。其诗作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富有民歌特色。存有《刘宾客集》。其重要哲学著作有《天论》。
13、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陕西人。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公元825-826年任苏州刺史。“居官勤瘁”,修筑虎丘山塘,沿堤植桃、李、莲荷数千枝,称为《白公堤》。白居易离任时,“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反映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他也很热爱苏州,写了许多赞美、怀念苏州的诗歌。他将晚年自己编定的《长庆集》的一个副本留藏苏州南禅寺千佛堂内,足见白居易对苏州的一片深情。
14、陆龟蒙(?-约881年),字鲁望,号天随子,别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吴吟荡桨郎,苏州人。
陆龟蒙勤于著作,诗文尤以写景咏物为多,清隽秀逸,散文更胜于诗,以比喻写寓言,借古讽今,揭露讽刺封建社会神权和统治阶级残酷迫害人民的罪行。
陆龟蒙著有《甫里先生集》、《小名录》、《笠泽丛书》等,并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写有《耒耜经》一书,详记犁、耙、铲等农具的发明、制作、使用方法等,是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文献。
15、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字逸少,号醉吟先生,襄阳人。
皮日休早年隐居鹿门山,著鹿门隐书,讥切当时政事。咸通八年登进士第,九年任苏州刺史崔璞的军事刺官。
皮日休的诗继承白居易新乐府传统,强调乐府诗的政治作用,代表作有《三羞诗》、《正乐府十篇》等,他又继承并发扬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精神,尤擅小品文,简短犀利。著有《皮子文薮》传世。
16、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香山人。
范仲淹从小刻苦好学,于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第七名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任苏州知州,办府学,兴水利,置义庄,政绩卓著。后武官任至枢密副使,文官任至参知政事。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文章寓以政治内容,他在《岳阳楼记》中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概括了他的为人准则,表达了他那宽阔胸襟和强烈的责任感。
17、苏舜钦(公元1009-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人。
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景祐二年进士,后经范仲淹等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政治上支持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失败,削职为民,闲居苏州。以四万钱购地筑亭,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苏舜钦致力诗歌创作,诗风豪放雄健,寓意深沉。其诗作显著特色是关心政治和社会现实,通过豪迈奔放,清新刚健的艺术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杀敌报国,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后虽起复为湖州长史,但不久便去世。有《苏学士集》等传世。
18、韩世忠(公元1089-1151年),字良臣,绥德人。
韩世忠自宋金战争起在河北力抗金兵,升定国军承宣使,加平寇左将军。旋随高宗南渡,任浙西制置使。公元1130年率兵马乘海船至镇江,扼长江绝金兵归路,金山江面一站,韩妻梁红玉协同指挥,击鼓助战,以8000兵马破10万金兵,转战至黄天荡,相持48日,再挫金军,几乎生擒金兀术,名声大振。他力主抗金,坚决反对秦桧,终被解除兵权,调回临安。后寓沧浪亭,忧郁而逝。孝宗即位后,追封为蕲王,谥“忠武”,安葬于灵岩山麓。
19、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人。
范成大于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进士。公元1170年,以资政殿大学士身份出使金国,为维护宋朝利益与金主据理力争,不畏强暴,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不辱使命而归。后为参知政事,仅两个月被贬为明州知州。晚年隐居石湖。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他在出使金国途中所写72首纪行诗中写出渡淮后的见闻,表现出他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心情。归隐后所作组诗《田园杂兴》60首,格调清新,内容深刻,具有浓厚田园风味。
20、文天祥(公元1236-1282年),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人。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坚贞不屈的抗元将领,杰出的民族英雄。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十月以浙江、江西制置使兼任平江知府,在苏指挥抗元战争。德祐二年,文天祥被俘后在燕京监禁3年,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并作《正气歌》自励,不屈就义。
文天祥在苏州虽只有40天左右,但深孚众望。他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气贯长虹。后人在今书院弄口建“文山祠”,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21、黄公望(公元1269-1345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常熟人。
黄是元代著名书画家,与吴镇、倪瓒、王蒙号称“元四家”。他曾任元朝小官,因获罪两度下狱,出狱后绝意仕途,当了道士,改名一峰。流连于苏州、富春江及虞山等地,观赏自然胜境,以天然山水入画。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描绘富春江一带初秋景色,技法变化多端,淋漓尽致,气势动人。该画卷清初时裂为两段(一段在浙江博物馆,一段在台湾)。传世之作还有《九峰雪霁图》、《仙山图》,著作有《写山水诀》、《大痴道人集》等。
22、倪瓒(公元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
倪瓒为著名“元四家”之一,水墨画造诣颇深,常扁舟浪游苏州和无锡三泖之间,或寄居田舍、佛寺,吟诗作画。多写疏林坡岸、浅水遥岭等平远风景,作品以“天真幽淡”为宗,笔墨简洁沉着,似嫩而苍,为山水画中的“逸品”。曾为狮林寺僧天如禅师绘《狮子林图卷》。存世作品有《雨后空林》、《碧梧翠竹》、《江岸望山》以及《渔庄秋霁》等。
23、张士诚(公元1321-1367年),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
张士诚于1353年聚泰州苦役盐丁万余人举行起义,次年称诚王,击败元丞相脱脱所率大军后,1356年2月攻下苏州,定都称吴王,国号周,年号天佑。在定都苏州的十二年中,由于他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赈济贫民,敬贤礼士,振兴文教,兴修吴郡水利等,深得民心。
张士诚在称吴王以后的第二年,就降元,受封为太尉。1363年攻安丰,杀红巾军领袖刘福道。生活奢侈,怠于政事。直至1367年九月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苏州,张士诚被俘解金陵后自缢而死。
24、郑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马,回族,云南昆阳人。
郑和是15世纪初叶我们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因跟随明成祖起兵“靖难”有功,被赐姓郑,晋封内宫太监,故世称“三保太监”。自1405年至1433年前后28年间,曾奉命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7次出使西(南)洋,涉沧溟10万余里,历亚非30余国,与所到地区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进行物资、文化交流、发展了外交关系。据《通番事迹碑》记载,郑和每次出海都从太仓刘家港(河)启碇。还将从西城带回的牡丹、蔷薇和海棠植于天妃宫和太仓潮音庵。
25、况钟(公元1383-1442年),字伯津,号龙岗,江西靖安人。
况钟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任苏州知府,在任十三年间严惩贪诈属吏,曾与巡抚周忱奏请减免江南重赋。他抑制豪强,使织造采办的宦官和卫所将卒有所收敛。
况钟律己甚严,具有很多优秀品德:一是俭朴,二是勤谨,三是举贤识才。况钟任苏州知府十三年,竟房未置一间,于故里靖安,地未添一垅,其廉洁之美永炳史册。正统七年,况钟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享年六十。
26、蒯祥(公元1397-1481年),苏州吴县香山渔帆村人。
蒯祥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应召去北京参加故宫的营建工程,他信手挥笔作图,其设想和规划,都符合宫殿要求,他还擅长宫殿装銮,善于创新,发明了宫殿中的“金刚腿”、活门坎.......参加北京城池、九门、两宫建筑,领导重建故宫三大殿及五府、六部衙署等,官至工部左侍郎,正二品官职,享受一品俸禄。他的建筑造诣极高,同行叹为“鬼斧神工”,皇帝也常以“蒯鲁班”呼之,他被奉为“香山帮”的祖师。
27、吴宽(公元1453-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苏州人。
吴宽性情高洁平和,勤奋好学,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得中状元,入翰林,官至礼部尚书。
吴宽以文名为时人推崇,称为馆阁巨手。诗作琢句沉著,不尚词藻,与王鏊并称“中吴二公”。吴宽亦工书法,师法苏东坡,端庄淳朴,凝重中时出奇拙,也为世人所重。
吴宽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卒于礼部尚书任上,赐太子少保,谥文定。葬于苏州西郊七子山西花园上。
28、王鏊(公元1450-1524年),字济之,号守溪,吴县人。
王鏊少年文章才学过人,被称为“天下士”。乡试、会试都名列第一,殿试第三名榜眼。历任侍讲学士,少詹事,擢吏部右侍郎,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面对宦官挟制内阁干预朝政的局面,王鏊与“专横恣甚,祸流缙绅”的宦官刘瑾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接连三次上疏,告老回乡。在东山陆巷村的14年,致力于家乡文化发展,撰写《震泽编》、《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地方文献和《春秋词命》、《性善论》等著作。
29、魏良辅(生卒年代不详),别号尚泉,豫章人,寓居苏州太仓。
魏良辅是明代杰出戏曲音乐理论家,昆曲奠基人。嘉靖年间,与张野塘、过云适等一道,对原有局限于吴中的昆腔进行大胆改革,吸取海盐腔、弋阳腔及江南民间小调发展而成了“水磨腔”,既集中表现了南曲的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存了部分北曲的激昂慷慨声腔,使其曲调典雅,听之让人心荡。后来昆曲传入北京,一时成为最流行的戏曲,魏良辅也因此而被尊为昆曲鼻祖。
30、顾鼎臣(公元1473-1540年),字九和,昆山人。
顾鼎臣32岁中状元,授为翰林院编修。明正德时任左谕德,充经筵官。嘉靖时迁詹事,“以青词结主知”。优召升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赞务。嘉靖皇帝出巡,指命顾留守京师,赞辅东宫监国,赐一枚象牙雕刻留守大印,代朝三月。江南一带赋役不均,百姓不堪负担,顾鼎臣为民请命,曾多次奏陈弊病,“固得有所改正”。他还奏请修筑昆山城防倭抗倭,亲自领导完成筑城工程。顾鼎臣是位历史名人,深受百姓欢迎称道。
31、葛成(公元1568-1630年),人称葛贤,原籍昆山。
葛成为明神宗时苏州反税监孙隆斗争的领袖。万历廿九年,孙隆加重捐税,葛成领导群众进行反增税斗争,提出“不杀税棍,不赶走孙隆,决不罢休”的口号。抗税群众包围了税监司衙门,孙隆吓得逃往杭州。事后,官府调兵镇压,为保护群众,葛成挺身投案,声明:“倡议抗税,打税官、税棍,只我葛成一人。一人做事一人当,和别人不想干。你要抓要杀,别无怨言,但不许再抓别人。不然老百姓反起来,你悔之晚矣!”万历四十一年保释。死后葬虎丘五人墓旁。
32、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字犹龙,别署龙子犹,一号墨憨子。室名墨憨斋,苏州(长洲)人。
冯梦龙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中三冯”。
冯梦龙受市民意识影响,重视小说、戏曲和民间通俗文学。泰昌元年到天启七年间(公元1620-1627年),修编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及《醒世恒言》,共收小说120篇,他还选编时调集《桂枝儿》、《山歌》,把堪称明代一绝的民歌俗曲保存下来。
33、金圣叹(公元1608-1661年),原名张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又名人瑞,苏州(长洲)人。
金圣叹是著名的文学、戏剧评论家和启蒙思想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奇特人物”。
金圣叹善评点书籍,曾批点《离骚》、《庄子》、《史记》以及《少陵集》、《西厢记》和《水浒装》,合称“六才子书”。
金圣叹又能写诗,叹服杜甫,曾作《杜诗解》四卷,欲以盛唐教人。所著《沉吟楼诗选》一卷,多傲世嫉俗,悲愤激昂。
34、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明亡,改名炎武,号亭林,苏州昆山人。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爱国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进行反宦官权奸斗争,清兵南下,参加吴江、昆山抗清起义。
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失为一种开明思想。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槽、兵农及经学、史学、音韵训诂,都有很深的研究,晚年侧重考证。他的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35、孙云球(公元1629-1662年),字文玉、泗滨,原籍吴江,后迁居苏州。
孙云球天资聪慧,是我国眼镜的制作发明人。他精心制造的自然晷,制定时刻十分准确,他创造的磨制镜片的牵陀车,能按照不同视力“随目对镜”,他“扩昏眼、近视、童光七十二种。又有远镜、火镜、端容镜、焚香镜、摄光镜、夕阳镜、显微镜、万花镜各种”。
孙云球著有《镜史》,对后世光学仪器和眼镜的发展影响甚大。孙云球死于康熙初年,年仅33岁。
36、王锡阐(公元1628-1682年),字寅旭,号余不,又号晓庵,吴江震泽镇人。
王锡阐是明末清初卓有成就的天文学家。他一生刻苦攻读,博览群书,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天文学的观察。他闭门著书,潜心测算,务求精符天象,所著《晓庵新法》一书中详尽而精辟地论述了我国历法的起源、演变、以及中西天文学研究的成果,并提出了精确的计算日、月蚀的初亏和方位角的方法。在世界上,是他第一个提出“水星凌日计算方法”,对我国天文科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7、朱柏庐(公元1627-1698年),名用纯,字致一,昆山人。
朱柏庐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理学观强调“教”,认为无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教”字。作为一个教育家,他强调知与行的统一,认为学习要力求“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他待人以“诚”,威望很高,百姓十分敬服他。
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为世人知晓,他在《格言》一文中强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格言》对于我们今天勤俭持家以至移风易俗,依然是很好的教材。
38、叶天士(公元1667-1745年),名桂,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原籍安徽歙县,后徙居苏州吴县。
叶天士是清初“吴门医派”的杰出代表。他家祖辈行医,自幼受到熏陶,继承家学,他博采众家之长,创新发展,立方遣药,变通成法,自出机杼,医术愈精,赢得了“天医星”、“医国手”的称誉。擅名雍正、乾隆之际59年。
叶天士不仅以高明医术直接解除病人的病痛,还将临床实践上升为理论,奠定了温病学的基础。
39、沈德潜(公元1673-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人。
沈德潜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进士,时年已过花甲,被称为“老名士”。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加尚书衔,太子太傅。后告老回乡,在“紫阳书院”主讲,以诗文启导后世。或特许在苏州建生祠,祠址在沧浪亭对面之可园。
沈德潜是清著名诗人。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重申“温柔敦厚”的诗歌。他评选的《古诗源》以及唐、明、清三朝《别裁集》,几乎涉及各个时代的重要诗人和代表作品,并发表精粹独到的议论。
40、洪钧(公元1839-1893年),字文卿,苏州吴县人。
洪钧少年时,即有“当世之志”。由于家道中落,父母令其弃儒就商,他长跪哭泣请求,才允其求学。同治七年中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入选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年间,以外交大臣衔,出使俄、奥、德、荷四国,在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中,注意到“欧洲多事则中国稍安”,预感欧洲不久将有战事,建议清廷趁机“修明政事,讲究戒备”。任满回朝,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他还从事西北舆地研究,订正《元史》之误。晚年倾向维新,在政治上颇多见解。
41、俞樾(公元1821-1906年),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
俞樾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咸丰二年(1852年)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五年(1855年)任河南学政,二年后因割裂试题被罢官,咸丰八年(1858年)南归后长期寓居苏州。
俞樾为一代儒学宗师,一生著述宏富,集成《春在堂全书》500余卷,声名溢于海内外,日本学者曾为《春在堂全书》做聚类目录,广为流传。俞樾书《枫桥夜泊》诗碑,为其86岁病逝前4月所书,苍劲有力,名扬中外,被奉为墨宝。
42、翁同龢(公元1830-1904年),字声甫,号叔平,别署均斋、瓶笙,晚号松禅、瓶庐、井眉居士,别号天放闲人,江苏常熟人。
翁同龢27岁时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为光绪皇帝师傅,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他在任职时,中法战争爆发,他力主抗战,支持黑旗军保卫疆土;中日甲午战争时,他反对屈膝求和,调集数十万援军开往前线,又向外商银行借款,购置军械和充作军饷;甲午战争失败后,他又举荐康有为,支持变法维新。后隐居常熟西门外鹁鸽峰墓庐。
43、陆润庠(公元1841-1915年),字凤石,苏州(吴县)人。
陆润庠于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中状元。曾任国子监祭酒。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在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在苏州创建苏纶纱厂,旋又建苏经丝厂。于次年二厂开工。后租给商人经营。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任工部尚书,次年任吏部尚书,为参预政务大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任东阁大学士,次年皇族内阁成立后,任弼德院院长。辛亥革命后,在清宫为溥仪的老师。
44、沈寿(公元1874-1921年),原名云芝,字雪君,晚号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吴县木渎镇人。
沈寿7岁随姐学刺绣,14-15岁时已初负盛名。与余觉结婚之后,潜心刺绣,创造出仿真绣针法,还吸收日本刺绣和西洋画长处,以新意运旧法,使作品更生动逼真,有立体感。她送展的《意大利皇后像》,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至大荣誉最高之卓越奖状”;在万国博览会上,《英女王维多利亚半身像》获最优等奖,一时誉满中外,有“针神”之名,被誉为“绣圣”。
45、章太炎(公元1869-1936年),名炳麟,浙江余杭人。
章太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他自小痛恨满清统治中华,剪发辫,立志革命。后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被称为革命军的《义师先声》,触怒朝廷,被捕入狱,出狱后应孙中山先生之邀,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参加讨袁、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他脱离孙中山先生改组的国民党后,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赞助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病逝于苏州寓所。
46、姚承祖(公元1866-1939年),字汉亭,号补云,吴县胥口人。
姚承祖是继明朝工部左侍郎蒯祥之后的又一位建筑大师。他出身木匠世家,随父学艺。由于资质聪敏,加之刻苦钻研,在学业上长进很快。他从事建筑业,营造的楼堂馆所,寺庙宅院,诸如光福香雪海的梅花亭、灵岩山的大雄殿、木渎镇的严家花园、苏州怡园的藕榭等不下千幢。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任苏州鲁班会首任会长,在苏州工专执教时编绘了《营造法源》。
47、柳亚子(公元1887-1958年),名弃疾,字亚子,苏州吴江人。
柳亚子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也是坚贞的民主革命战士。他早年加入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邹容等人,而确立革命思想,后来参加同盟会、光复会。后与陈去病等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并主持社务多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皇朝,他在上海办的《警报》上宣传革命胜利,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抗战时与宋庆龄从事抗日民主运动。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全国人大常委。著作有《柳亚子诗词选》、《怀旧集》、《南社纪略》等。
48、李根源(公元1879-1965年),字印泉,又字养谿、雪生,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县人。
李根源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日本士官学校,后加入同盟会。回昆明后,任云南讲武堂监督步兵科的教官、总办,与当时在讲武堂的朱德有师生之谊。他与蔡锷等发送云南重九起义,参加孙中山先生发动的讨袁之役和护法斗争。1927年退隐苏州,致力于苏州国故的整理,考察文物,著《吴郡西山访古记》,还和曹允源、张仲仁等总纂了民国版《吴县志》40分册,作出了极大贡献。
49、顾颉刚(公元1893-1980年),字诚吾,号铭坚,苏州人。
顾颉刚诞生于苏州城东的顾家花园,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学的教授,又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顾颉刚是“古史辨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年轻时,在家乡收集到400多首民歌;编成《吴歌甲集》。还对民间流传很广的孟姜女故事,作了系统考证。现存吴县甪直的罗汉像,也是在他的努力下才得以保存下来的。
50、叶圣陶(公元1894-1988年),名绍钧,字秉臣,苏州人。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全力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抗战胜利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共文史馆馆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