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在空间站的宇航员能用wifi吗(上天先发朋友圈!航天员在空间站刷手机网速与5G相当)

导读 在空间站的宇航员能用wifi吗文章列表:1、上天先发朋友圈!航天员在空间站刷手机网速与5G相当2、2021年7月9日蚂蚁庄园答案大全 宇航员能用WIFI吗、有些紫薯煮熟后会变成蓝色

在空间站的宇航员能用wifi吗文章列表:

在空间站的宇航员能用wifi吗(上天先发朋友圈!航天员在空间站刷手机网速与5G相当)

上天先发朋友圈!航天员在空间站刷手机网速与5G相当

【CNMO新闻】现在去哪不得带个手机上网?就算是去太空出差也一样。日前,神舟十五号正式发射升空,刘洋太空出差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拆包裹、装WiFi、刷手机!据报道,中国空间站的WiFi,依靠“天链”系列中继卫星传输数据,运行速率与地面5G通信速率相当。航天员可以在天宫课堂直播授课,甚至还能看电视节目。

航天员在空间站刷手机网速与5G相当

神舟十五号的发射升空是首次迎来两组航天员同时在轨轮换,完成交接班,也是首次在轨进行6位航天员的“天地通话”。长达半年的出差,航天员的居住舒适度怎么样?据介绍,舱内活动空间110立方米,比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大了7倍,还装了WiFi。

中国空间站使用的WiFi,与我们家用的WiFi类似,都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安装在空间站中的WiFi设备和交换机,类似我们的家用路由器。

航天员在空间站刷手机网速与5G相当

第二部分差别较大,我们在家使用网络需要连接到运营商的入户光纤,而空间站则是依靠我国自主建设的“天链”系列中继卫星传输数据,这些卫星如同太空基站,将空间站和地面站连接起来。

空间站的语音、视频、电子邮件数据、科学实验数据都由这条“天路”传输到地球,运行速率与地面5G通信速率相当。航天员可以在天宫课堂直播授课,还能看电视节目。

并且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下载网速非常快,和地面的5G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地球上的速度更快,平时我们在使用网络的时候,极限就是兆网速了,最高值大概是125MB每秒,而太空中高达1.2G每秒。所以通常情况下,航天员在数据传输时基本感觉不到卡顿,更不会出现断网问题。

2021年7月9日蚂蚁庄园答案大全 宇航员能用WIFI吗、有些紫薯煮熟后会变成蓝色

2021年7月9日蚂蚁庄园答案是什么?7月9日蚂蚁庄园的答案很多的玩家都不清楚,这二个问题有:有些紫薯煮熟后会变成蓝色,是因为?在中国空间站生活的宇航员,他们能用WIFI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答案和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蚂蚁庄园7月9日答案最新

问题1:有些紫薯煮熟后会变成蓝色,是因为?

答案:花青素变色

问题2:在中国空间站生活的宇航员,他们能用WIFI吗?

答案:当然能

(综合媒体报道)

神舟十二号飞船竟然有Wifi?比酒店都舒服?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按计划,他们将天上驻留长达三个月。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里三个月的工作和生活是否舒适?

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天舟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

(图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随着10多年来我国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飞跃,设计师们在之前的总体设计方案上不断升级,采用全新的信息技术,让中国空间站有了“移动WiFi”,并创造了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

在中国空间站里,设计师们给每一个航天员准备了一个手持终端,航天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不同的舱内灯光,能够调节航天员的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所带来的不适。

仅仅就舱内灯光环境和温度环境,设计师们就进行了多次体验,反复验证和调整,尽最大可能让长时间驻留太空的航天员有舒适的生活感受。

平时,航天员们都带着骨传导耳机,舱内的WiFi可以方便他们在站上各个舱段相互通话,而且他们在任何位置上也都可以与地面通话。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打电话“说悄悄话”,分享自己在太空生活的心情。

要说这智能家居,很多年前就有了,但能设计得如此方便、暖心的,还真是少见。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简单来说,智能家居就是把家里所有的设备都联网,用一个遥控器控制家里所有设备(家电等),你就不用换不同的遥控器控制不同的家电等,用一个遥控器就能在家里、在外地搞定所有家电,这个遥控器还是你经常用的、随身都会带的智能手机。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佛市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派的序幕。

1984年就出现了智能型建筑,是不是很早?恐怕比很多读者的出生时间都早,1984年笔者刚上幼儿园,确实太早了。

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开创期、徘徊期、融合演变期、爆发期。

萌芽期

(1994年-1999年)这是智能家居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深圳有一两家从事美国X-10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从事进口零售业务,产品多销售给居住国内的欧美用户。

开创期

(2000年-2005年)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徘徊期

(2006-2010年)2005年-2007年,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各地代理商结业转行的也不在少数。许多坚持下来的智能家居企业,在这几年也经历了缩减规模的痛苦。正在这一时期,国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却暗中布局进入了中国市场,而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如罗格朗、霍尼韦尔、施耐德、Control4等。国内部分存活下来的企业也逐渐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天津瑞朗,青岛爱尔豪斯,海尔,科道等,用X10,深圳索科特做了空调远程控制,成为工业智控的厂家。

融合演变期

(2011-2020年)进入2011年以来,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而且大的行业背景是房地产受到调控。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接下来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进入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协议与技术标准开始主动互通和融合,行业并购现象开始出来甚至成为主流。

爆发期

(2020年以后)由于住宅家庭成为各行业争夺的焦点市场,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承接平台成为各方力量首先争夺的目标。各大厂商已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尽管从产业来看,还没有特别成功、特别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案例显现,这预示着行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和参与已使得外界意识到,智能家居未来已不可逆转。

这里多说一个事情,为何是2020年以后智能家居才进入爆发期?因为,智能家居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信号,而物联网需要经过5G网络传输信号、实现远程遥控。所以,什么时候实现5G商用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远程遥控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才进入爆发期。2019年10月31日的“5G商用发布会”,宣告中国5G正式进入商用阶段。所以2020年以后智能家居才进入爆发期。

如果5G没有正式进入商用阶段,你只能用智能手机通过家里的WiFi在家里遥控智能家电,不能远程(在外地)遥控家里的家电。这样跟以前的区别是,把家里多个家电的遥控器变成了智能手机这一个遥控器,不能在外地远程遥控家里的家电。

前面提到,智能家居是把家里所有的智能家电都联网,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来遥控家里所有智能家电。在自己家里开启手机的5G网络(用手机流量的那个网络),就可以用智能手机里安装的APP遥控家里所有智能家电。你不仅在家里可以用智能手机遥控智能家电,在其他地方(下班路上、公司里、外地,等等)也可以用智能手机遥控家里的智能家电,比如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用智能手机上的APP开启家里的热水器加热洗澡水。

但是如果手机和手机卡没有5G功能、只能开启手机4G网络,家里的宽带只是4G宽带,还想在家里和远程(公司、外地)都能遥控家里的智能家电,就需要把所有智能家电都连接上同一个WiFi(此时的WiFi是连接4G宽带的WiFi,用家里的网关打开WiFi),然后在智能手机上打开APP进行操作,你在APP上进行操作产生的指令,会通过APP连接的服务器所在的云平台转换成5G,再经过家里连接4G宽带的WiFi,把指令传输给家里的智能家电,让家电干活。最后,当你回到家以后,热水器里的水热好了,你就可以马上洗澡了,相当于你在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帮你开热水器。

对于像开关热水器这种简单操作,只需要一个智能开关(智能插座)就可以远程开关热水器了,并不需要热水器有智能功能。具体操作是,先把热水器的电源线插入智能开关,智能开关连接上家里的WiFi,然后出门后用智能手机远程操作智能开关,就可以控制热水器是通电还是断电的状态,热水器通电就是加热水,热水器断电就是停止加热水。像放在地面上的落地灯、放在桌子上的台灯,连接智能插座后,也可以用智能手机上的APP远程遥控这些灯的开和关。

如果远程操作除了开、关,还有其他操作,恐怕智能开关就不好胜任了,需要家电自带智能功能。用智能开关、智能插座只能实现开和关这种最简单的远程控制。

智能家居还相当于家里请了一个保安。家里的智能摄像头和智能喇叭连接上家里的WiFi(连接4G宽带的WiFi就可以)之后,你在外地把手机打开4G网络也可以随时查看家里有没有进贼,看到进贼了可以通过家里的喇叭对贼喊话、喝退小偷。通过智能手机看到家里进贼后、远程喊话吓退小偷的视频,在网络上都可以搜出来,这个是真的。

现在的网络是一个4G或5G的过渡阶段,4G和5G混搭。移动、电信、联通或搭建云平台服务的人解决4G、5G自动切换的问题。

还有其他智能家电等,比如远程开关窗帘、远程开关电视并录像等,原理都差不多。

享受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开关(智能插座)确实挺方便的,不过你得保证家里一直有电、家里的宽带正常运行,手机有电不欠费、你附近有正常运行的手机信号基站,才能实现上面的在家里和外地远程遥控家里的家电等。要不然还是请个保姆、保安比较踏实一些。假如你到了手机信号不好的地方,恐怕是控制不了家里的家电,但家里的智能家电会一直给你发送信息、把它的情况告诉你,等你到了手机信号好的地方,可能会收到智能家电发来的一堆信息。自从人们普遍用上电子邮箱之后,删除电子邮件成了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也许当人们普遍用上智能家电之后,删除智能家电信息也成了一件必做的事情。

资料来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科普中国

新华网客户端

百度贴吧

感谢在编辑文字的过程得到了智能设备厂家、安防摄像头厂家、智能插座方面专业人士的专业支持。

信号不间断、时延仅为秒级:天地通话何以如此清晰

深度关注 | 天地通话何以如此清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薛鹏

“我们在北京等候各位凯旋!”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

一周前,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成为首批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

神奇的天地通信系统,让天地之间不再遥远。天地隔万里,天地通话看上去却与在地球上无异,这是怎样实现的?图像、话音如何传输?背后有哪些科技支撑?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进行首次天地通话

“敬礼!”上午9时40分,习近平总书记起身,走到前方指挥席,大屏幕传来的清晰画面里,3名航天员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向习近平总书记敬礼。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三位航天员的身体、生活状况以及工作进展,指出“你们是进驻天和核心舱的首批航天员,将在太空驻留3个月时间。你们在太空的工作生活情况,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亲切询问“你们现在身体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工作顺利吗?”

视频画面中,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依次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情况。他们身后,鲜艳的党旗和五星红旗闪耀在天和核心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航天事业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多次与正在执行任务的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2013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飞控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的3名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从身体状况到工作进展,从个人到家国再到航天梦,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真挚的话语,为三位航天员送去了暖心关怀。

2016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的2名航天员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

“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指示,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坚决完成各项任务。”执行神舟十二号航天任务的指令长聂海胜在通话时说。

天地通话一“链”牵,信号不间断,网速还超快

大屏幕上,通话视频画面清晰明亮,声音清脆响亮。

同一时刻,在距地面约3.6万公里的高空,太空数据中转站——由天链一号03星、04星,天链二号01星共3颗中继卫星组成的天基测控系统实时保障着这场天地通话。

“本次天地通话需要空间站、天链中继卫星系统、地面站三方面共同完成。”天链二号01星副总设计师李向阳告诉记者,地面通话信息先从地面站通过星地上行链路到达天链中继卫星,此时,中继卫星的星间链路天线正精准跟踪着空间站。中继卫星收到地面站的通话信息后,再通过自身的星间链路天线传输给空间站的中继天线,这样航天员就接收到了来自地面的通话信息。同样,航天员给地面的通话信息也依次通过空间站中继天线、天链中继卫星、星地下行链路等传输到地面站。

“形象点说,天链中继卫星系统就像放置在距地面3.6万公里高度的几个‘太空基站’,发挥空间站与地面站之间通信的‘信息桥’作用。”李向阳说。

中继卫星是服务于航天器的卫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可以“居高临下”观测在中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将获得的数据回传到地面站。在天链中继卫星投入使用之前,我国主要通过地面测控站实现对中低轨航天器的跟踪监控和通信传输。然而,空间站约90分钟绕地球一圈,受地球曲率遮挡等影响,多数时间无法和地面测控系统实时联系,信号中断是常有的事。

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其间,他数次与地面控制站进行天地通话,但由于地面测控的局限,每次都有严格的时间窗口限制。

同年,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系统工程立项。从2008年到2016年,第一代4颗天链卫星相继升空,我国也在此期间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全球覆盖能力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2019年,天链二号01星升空,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的首颗星。

第二代中继卫星与第一代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更好地发挥数据中转站作用。此次流畅、清晰、高质量的天地通话,正是天链家族联手保障能力的一次完美检阅。

“视频通话画面更清晰、通话更顺畅,反映出本次天链中继卫星系统与空间站、地面站之间的信息传输速率更高,通信链路也更稳定了。”李向阳说,天链二号01星首次参与空间站天地通话,它在天链一号基础上性能有了很大提升,研制的新型星间链路天线性能更高,覆盖范围更广,卫星数据传输速率增加了一倍以上,服务目标数量也多出了好几倍。

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多路高清摄像机,不仅能让地面实时看到空间站状态、拍摄地球美景,还能帮助航天员通过仪表大屏幕,实现与地面间的双向高清视频通话。

只是拍摄高清还不够,数据高速回传才能原汁原味地呈现。“通信链路的下行速率是1.2G,与地面5G通信速率相当。中继卫星地面站实时接收太空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到北京飞控中心,再根据不同标识自动分发,时延仅为秒级。”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易予生表示,“天路”繁忙,但不会“拥堵”,更不会中断。

“空间站稳定飞行之后,通过3颗中继卫星和核心舱的中继天线,天地测控覆盖率可达90%以上。等到空间站三舱形成组合体后,通过另外两个舱中继天线偏装,测控覆盖率可接近100%。”易予生说。

天地通话既是情感交流也是技术展示,神奇的天地通信系统让天地之间不再遥远

天地通话是我国载人航天活动的“传统项目”,它既是情感的交流,也是技术和能力的展示。

我国正式应用天地通话技术,是从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天开始的,当时天地通话技术刚起步,带宽很低,杨利伟只能听到地面的声音,看不到画面;地面人员看到杨利伟的画质也不是很清晰,而且时常“卡壳”。

神舟九号时,我国天地通话技术也进入第二阶段:实现了双向可视的通话;由于带宽改善,图像变得越来越清晰,三位航天员在舱内的实时场景都能清楚展示在地面通信系统屏幕上。

等到神舟十号,天链中继卫星系统已实现三星组网,天地通话技术进入第三阶段,通话时长更长。得益于此,首次“太空授课”完美上演,40多分钟的课程清晰连贯。据介绍,当时采用的是蓝牙通信技术,在点对点传播的基础上,实现了三名航天员间、航天员与地面间的通话。

2016年,在天宫二号上,航天员可以随时和地面沟通信息,收发电子邮件,与亲朋好友进行音视频交流。其中,语音传输采用国际先进的编解码方案,突破了以往只能抓取基本生活语气的瓶颈,在太空极端物理环境下实现高质量语音通信。

这一次,天地通话画质高清、传输迅速,效果与我们平时网络视频通话效果几无差别。据了解,用于此次天地通话的图像、话音及其通信产品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该院研制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实现对航天器内部的各个通话终端进行实时维护与管理,首次采用数字混音技术实现各个终端之间互相通话,首次通过上注等方式对各种音频参数进行动态调整。

航天员在舱内互相通话或与地面通话时,能通过佩戴WiFi头戴而自由活动

有人称:“ 空气、阳光、水和WiFi是现代人类生存的四要素。”那么,航天员是否能在太空用上WiFi呢?

“航天员在空间站可以用WiFi,使用方式和我们生活中基本上是一样的。”李向阳说,我们在地球上用WiFi时,需要地面的通信基站来中继传输上网信息;在空间站,航天员用WiFi时,也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系统这个“太空基站”来中继传输信息。

空间站与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天地互联网通信系统,空间站天地间的通信速率是空间实验室的8倍。通过空间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在轨通信网交换网络和天地网关系统,天地间的互联网融为一体,航天员使用随身携带的手持摄像机和平板电脑,通过WiFi热点接入网络,便可像在家一样尽情上网。

为方便航天员在舱内自由活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设计师们采用了先进的WiFi通信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有线头戴通信,并在舱内多点进行布设,确保信号覆盖无死角。据易予生介绍,航天员在舱内互相通话或与地面通话时,能通过佩戴WiFi头戴而自由活动,不再受电缆束缚,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神奇的天地通信系统,让天地之间不再遥远。据易予生介绍,在驻留空间站的3个月里,航天员不仅可以与地面进行音视频通信、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收看电视节目、与家人进行私密通话。

“航天员家属在地面可通过专用电话与航天员进行点对点私密通话,地面工作人员都听不到。”易予生说。

太空家园温馨舒适,背后是中国航天自立自强的铿锵脚步

“饮食起居和工作都状态良好,还能与家人视频通话。我们的太空家园很温馨、很舒适。”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相关情况时,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汤洪波激动地说。

从神舟五号通话时只能听到地面声音、看不到地面画面,到神舟九号实现天地间双向可视通话,再到天和核心舱安上WiFi,实现信号不间断、网速还超快的天地通话,温馨舒适的太空家园背后是中国航天自立自强的铿锵脚步。

透过中继卫星系统建设可以看到,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技术上自主创新的道路:不依靠国外建站,实现对用户航天器全球覆盖;突破了星上自主闭环精密捕获跟踪等关键技术,解决了高速运动航天器之间跟踪与高速数据中继问题;建立了星—星、星—地技术体制和全程链路指标体系。

“后续我们将执行两次出舱活动和操作机械臂等一系列技术验证试验,我们一定精心操作,确保各项试验圆满顺利。”刘伯明在汇报情况时,提到了后续的工作计划。

根据公开信息,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上的机械臂是我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是对人类手臂的最真实还原。该机械臂可以移动空间站中的实验舱,能给航天员提供各种强大支持。

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当今航天领域最全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我国在今明两年还将实施8次飞行任务,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创造了东方红响彻天空、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宫对接、祝融登火等光辉成就,把融入进中华民族血液里的飞天梦一一变为现实。

天和筑梦、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和运营,注定将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太空出差,不一般的精彩

余建斌 王 霄

核心阅读

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至今,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轨工作和生活已达两个月。太空生活究竟什么样?从饮食饮水,到运动保健,再到心理支持,在地面团队的精心准备和大力支持下,航天员们在刚刚搭建起来的空间站里过得充实而精彩。

从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至今,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太空“出差”时间已达两月。太空漫步、设备更换、实验操作、日常健身、抽空收纳行李包裹、布置“太空之家”……在刚刚搭建起来的空间站里,在地面团队的精心准备和大力支持下,航天员们的太空生活过得充实而精彩。

吃 饭

主食、副食、甜点,120多种食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神舟十二号的第一次空间站出舱活动足足进行了7小时,如此高强度的作业对航天员体力是一个巨大的消耗,用美味大餐恢复体力是个好办法。随着载人航天的不断发展,航天员在空间站的食谱也越来越丰富,中国空间站的食物品种达上百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为航天员配备了120多种航天食品,包含主食、副食、调味品、甜点。例如有藜麦桂花粥、椰蓉面包、酱萝卜、什锦炒饭、尖椒土豆、辣味金枪鱼、香卤鸡胗等菜品,品种丰富、口感良好。每次飞行任务前,都会有专业科研人员为航天员精心调配,关键就是要做到营养均衡。

这是其中一天的太空菜单:早餐有粥、面包和酱萝卜;午餐有荤有素,有太空香粽,还有一道复水汤菜菘菜牛肉汤,复水食品是加水复原后就可以食用的食品;晚餐也很丰富,有鸡有鱼。除了正餐,还有巧克力、曲奇饼干、什锦罐头等多种多样的佐餐食品。空间站的太空厨房里还配备了食品加热装置,让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上热乎饭。

不仅如此,为了让航天员们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科研人员还根据航天员的个人口味,在符合健康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对太空食谱进行个性化订制。

此外,航天员在轨的饮食也要根据不同的飞行阶段作相应调整。刚入轨时会选择粥和一些清淡的食品,有助于航天员补充体液,也更利于消化。

喝 水

软体水囊、环控生保系统,保证饮水安全充足

早起先来一杯水。在空间站核心舱睡眠区,起床后的航天员汤洪波从一个透明水袋里吸了几口饮用水。在无水的太空环境中,让航天员用上安全可靠的水是在太空长期生活的基本保障。

如何保证航天饮水安全、充足?通常有3项基本要求:航天饮水供给必须达到摄取可靠、水量足够和水质合格。摄取可靠,就是指饮水供给系统的硬件设备必须适用于失重环境,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可靠地喝到饮用水、用饮用水制备复水食品和复水饮料。

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开始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就已先行为航天员运送了补给,其中就包括10余个软体水囊,可以用作日常用水。但这次航天员将在太空驻留3个月,如此长时间的在轨将消耗大量水,除了以上两种渠道,还需利用回收和再生水。因此,空间站也采用了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简称“环控生保系统”),尽可能实现空间站物资的循环使用。环控生保系统在水的循环再利用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依靠这个系统,可以在空间站内通过冷凝干燥组件收集航天员呼出的水汽,再通过净化装置转为可供饮用的再生水。如有需要,尿液也能收集处理为纯净水。

锻 炼

跑步机、健身车、弹力带,保持骨骼强壮,防止肌肉松弛

在空间站,航天员的吃穿住行都被设计师们精心呵护着。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大多数时候身着蓝色的舱内工作服工作,有时也会穿着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等多种服装。考虑到多种作业环境下的足底形态变化,以及舱内的微重力状态和飞船载人的重量要求,航天员们穿的舱内用鞋采用了柔软、轻便、环保且富有弹性的材料,以保证他们在飞船舱内及空间站失重环境下活动时脚部的舒适和安全。

引体向上、自行车、跑步、拉伸……在核心舱的锻炼区内,3名航天员使用跑步机、健身车以及弹力带等健身设备进行力量训练。平拉扩胸、竖拉练腿、锻炼后背肌群……聂海胜在天和核心舱展示了拉力器的多种用法;刘伯明已经完全习惯了太空跑台,即便是在失重环境下,他依然跑得十分矫健;汤洪波也熟练使用起了太空自行车。每名航天员都有自己的运动方案,随着在太空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每天的锻炼强度已达到个人最大能力的60%到80%。

太空锻炼,不只是强身健体,还关乎航天员的生命健康,是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的重要手段。航天员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主要目的并不是减肥,而是为了让身体在失重状态下保持骨骼强壮,同时防止肌肉松弛,对抗失重效应,保持最好状态。随着飞行时间的增长,3名航天员的运动强度将逐渐增大,以缓解失重产生的生理效应。

体 检

采血、查眼底、测骨密度,实时跟踪身体状况

在太空中生活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一些空间病症状,体检是3名航天员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空间站核心舱的“暗室”中,汤洪波给刘伯明、聂海胜进行了眼底检查。在太空中,眼底检查作为航天员医监医保工作的重要项目,有利于对航天员身体状况进行实时跟踪。聂海胜还把脚伸进了测试机中进行骨密度检测。

实际上,神舟十二号乘组飞行期间,为监测健康状况,航天员们会定期进行“自助式”体检。检查柜里有十几件医疗设备,航天员们每4到5周进行定期体检,包括超声检查和全血细胞计数。对于航天员来说,采血、互做心脏超声、腹部超声及超声功能影像评估等常规的检查就是小菜一碟。

解 压

与家人通话、浏览新闻、观看奥运,多种方式放松心情

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航天员们就组装了空间站内的无线WiFi设备,让中国空间站有了“移动WiFi”,也创造了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空间站里10余台有线和无线网络摄像机、有线和蓝牙耳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都可作为网络终端接入网络。通过中继卫星和核心舱上的中继天线,天上和地面网络连成一体,航天员就能和地面人员、家人沟通,还能视频通话。

平时,航天员们佩戴小巧精致、语音效果更好、久戴不痛的骨传导耳机,连接手机蓝牙后,再通过WiFi连接舱内设备,方便他们在站上各个舱段相互通话,在任何位置也都可以与地面通话。

长期处于封闭空间易导致航天员出现心理压力加大、身体不适等症状,因此,保障心理和行为健康是航天员在轨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览新闻资讯,收发电子邮件,和亲友双向视频通话,节日、生日的“天地互动”活动等,都是有效的心理支持手段。

这次在太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能够定期浏览新闻网站,地面也会根据他们的需要更新上传娱乐资讯。前不久,航天员们还观看了东京奥运会乒乓球、跳水等赛事的视频回放,这些比赛视频由地面的控制中心录好上传到空间站,供航天员观看。

同时,空间站舱内为航天员配备了休闲娱乐设施,他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看电影、听音乐、看书。此外,空间站内还有具有心理支持作用的投影机,口琴、笛子等个人娱乐物品。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研发了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航天员能从中看到家人、熟悉的地面生活场景、地球的自然风景等。通过一条预留的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还能和家人打电话“说悄悄话”,分享太空生活,放松心情。

制图: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0日 14 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