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高桥名人冒险岛无敌版手机下载(当我们这代玩家开始变老,还有谁会记得红白机昔日的辉煌)

导读 高桥名人冒险岛无敌版文章列表:1、当我们这代玩家开始变老,还有谁会记得红白机昔日的辉煌2、移植作品都修正了什么?铲子骑士带你了解游戏本地化的历史3、幻听说08这或许是

高桥名人冒险岛无敌版文章列表:

高桥名人冒险岛无敌版手机下载(当我们这代玩家开始变老,还有谁会记得红白机昔日的辉煌)

当我们这代玩家开始变老,还有谁会记得红白机昔日的辉煌

当你在感慨时间无情流逝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开始慢慢变老了。

作为80的我,稳稳走在老去的路上。再回首时,游戏始终伴我左右。一路走来,无论是俗称的黄卡机(国产FC),还是后来的立体机(MD2代),以及当年对于小屁孩来说的我高不可攀的街机,都曾经深深影响着我。在这之后称霸一时的三大家用主机自然不用多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照单全收。

其实那时候青春年少的我也有过纠结,应该选什么游戏机呢?

选哪个?呵呵,大人们啊,时代已经变了。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红白机时代,相信大家经历都差不多。小屁孩手里哪有什么钱,只能以学习的名义骗父母购买小霸王。那时候父辈们对孩子的学习还是比较上心的。只要对学习有帮助,再多的钱也是舍得的。

当然了,买来的学习机到底有没有用于学习,你我自然心知肚明。不过,那时候的我还真就踏踏实实学会了打五笔字,甚至牢记了五笔字根。至于动辄50元左右的大黄卡,是万万不可多动脑筋的。黄卡,封面都是闪卡一样亮晶晶的游戏素材图,前期还比较靠谱,基本对应游戏。后期完全放飞自我的命名和图片让人头晕目眩,而且基本上游戏和图片不符

(还有多少人记得装样子时用过的学习卡带)

正所谓穷则生变,虽然百货大楼高高的玻璃柜台里鲜黄色的卡带买不起,但是租得起呀!当年的租卡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租回家玩。而是花钱买时间,在当时也就是1元一小时吧!柜台外面的空间,摆了个小桌子,几个破破烂烂的小板凳,白纸一张,张贴于旁,上面写着:1元一小时,偷盗,或者偷换卡带被抓后果严重,等等字眼。

偷盗卡带自然是不敢的,何况售货员还在旁边虎视眈眈呢!至于偷换卡带,嘿嘿,倒也不难。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小伙伴都知道,黄卡外壳做工很烂,稍微好点的是方型卡带,体型较早期圆弧边卡带略小,其背后还有2颗螺丝固定,无法下手。而至于最常见的圆弧大黄卡,则是直接最普通的卡扣,手拿稳用力掰,瞬间可见核心部件,然后偷龙转凤就太简单了。

一般来说售货员见得多了,也都有了应对之策,时不时瞟几眼小伙伴的动向,“王之蔑视”是最常见的。更有甚者连外壳接缝都贴了牢牢的透明胶带。那时候街机流行《街霸2》,我们这群小屁孩那叫一个羡慕呦!整天就YY着黄卡啥时候能有街霸玩,真别说还真就找到了,地点依旧在百货大楼一个柜台那里。别说这款《街霸》还真有模有样的,普通必杀都有,升龙、波动、旋风腿还原度极高。注意:凤翼天翔原创文章授权街机时代,并未在搜狐、网易、新浪、趣头条、东方头条发表,如有发现请举报。

这盘卡带比较昂贵,需要70块左右,而当时我最大心愿攒够钱买下这盘卡。经过一段时间的节衣缩食,加上勒紧裤腰,终于买回了这个卡,那个兴奋啊!回家里不吃不喝直接玩到深夜,还是被老妈骂着去睡觉的。直到躺在床上依旧保持着兴奋状态,睡不着啊!然后过了一会,觉得老妈睡着了。又偷偷爬起来到客厅,把小黑白电视搬到我小屋子里,关掉声音继续战斗。

一边玩一边留意爸妈房间有没有开门声音,我立刻就能完成关机进被窝装睡一系列操作。

黄卡机游戏,基本不外乎魂斗罗,超级玛丽什么的,至于"老四强"游戏说法,也是在之后了。那时候超级玛丽俗称踩蘑菇,魂斗罗倒还是都能念个差不多。至于双截龙,那时候基本上就没有叫对过,伍截龙、双战龙被不同地方的玩家叫了很多年。

我今生也不会忘记,FC游戏机刚到的那个晚上。老爸接好各种线路后,递给我个手柄,然后给我姐一个手柄,打开的第一款游戏就是《魂斗罗》。虽然我们各种不会玩,可是真的开心啊,莫名其妙的操作让我们笑到爆。当时来说,红白机就是就代表着最高电子技术。即使到了现在,任何高清主机也无法再给我们那种感觉。毕竟红白机是从无到有,而如今的主机则是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创新,而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更迭,以及游戏时代的变迁。

其实呢,我那时候玩的还真不是小霸王学习机,我那时候拥有的是一台蓝色的名字叫海王星的机器,后来长大了也没有百度到图片。印象中就是这个名字,机型类似个方盒子,蓝色很漂亮,两个手柄。当然也是国产山寨货。

这台机器是我父亲出差外地带回来给我的,同时送我的还有个白红两色的俄罗斯方块机,名字我已经忘记了,但是里面的声音依旧历历在耳。在玩游戏输掉了之后,总会有电子合成音说:笨死,笨死。玩的好的时候会说:加油,加油。 方块机我是玩不好,或许骨子里就只喜欢ACT吧!直到现在也是。我姐反而玩的特别好,孩童时期的她经常可以到十万高分,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在我记忆里,姐姐陪我玩游戏的次数有限,但方块机一直是她挺喜欢玩的。成年后,我小外甥也加入了游戏迷行列。虽然大部分的时间小外甥都在玩农药吃鸡,不过好在对于各种游戏机,他还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开源掌机、nds这些都玩的很熟练。只是习惯了触摸屏幕的他,总会不经意间去点下屏幕,抱怨没触摸屏。

自从有了FC游戏机和俄罗斯方块,我的游戏生活算是正式开启了。最初的卡带是3合1,里面的游戏包括《魂斗罗》、《超级玛丽》、《淘金者》。

《淘金者》大名鼎鼎的挖坑自己跳游戏

当初最大的遗憾则是《超级玛丽》不能双打,哪怕选了双人也是单人玩,只是在死命之后换机位而已。《淘金者》根本不怎么会玩,每次都是将自己活埋而告终。相比之下《魂斗罗》那叫一个牛啊,将双人玩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可以相互配合,还能相互对坑。《魂斗罗》是当年玩得最多的,同时也是死的最多的游戏。

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魂斗罗》3条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2p小伙伴再不给力的话,搞不好一关BOSS还没见到,命都给借完了。话说当年科乐美借命这玩法,还真是无意中发现的,死了无聊就一直点点点,结果还真就把队友给坑了。后来发现科乐美的很多游戏都有类似设定。

游戏虽然刺激,但要是老这么玩就会变成友尽游戏。一关悬崖拖屏幕,三关拖版虐队友。

那时候一直不知道《魂斗罗》的选人秘籍。因此玩了很久都一直无法通关。在那个时候游戏外界被视为洪水猛兽,见不得光的。小伙伴们也只有私下讨论。其中一个小伙伴他有个年长的亲戚,貌似经常看各类杂志啥的,因此据说玩各种游戏都得心应手。记得有一次小伙伴神神秘秘告诉我们一个选30人的秘籍,当时大家都不相信。不过即使如此,心中仍然是心心念念的,以至于课堂上老师讲的什么根本没听进去。

放学回家后书包一甩,打开游戏机后尝试秘籍,经过多次失败之后,终于看到了状态栏不再是3命。当时那个兴奋啊!迫不及待想要将秘籍告捷的消息分享给小伙伴们知晓,而其他小伙伴们回去尝试之后也都炸开了锅。第二天上学时,几个小伙伴相拥而泣。玛德,终于可以一次通关了。

不过,再好玩的游戏也总是会腻的,当时流行的玩法就是小朋友之间的卡带互换着玩,这样子总可以找到自己没玩过的游戏。平时的压岁钱、零花钱统统攒起来,待资金充足之后叫上小伙伴们,直接冲向卖卡的百货大楼。别说,正是因为对游戏的痴迷,打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还记得最兴奋的一次换卡。就是和一个小伙伴的朋友的同学还是什么亲戚,换到一张带有《冒险岛》和《忍者神龟》的卡带。拿到卡的瞬间手都在发抖,回家的路上一直都在手舞足蹈。

《高桥名人冒险岛》总是体力不够,玩不好。这种饱腹度的设定很不习惯,踩滑板速度很快很容易挂,无敌小精灵记忆最深,但是这些游戏从来没通关过。《忍者神龟》就不同了,当时可是大热门啊!神龟的名字很文艺,以至后来学到文艺复兴文豪时候,我久久不能释怀。

对了,那时候的电视台地位比较高,而播放的动画片也不是喜洋洋、熊出没之类的。而比较热血的《圣斗士》、《忍者神龟》、《最后的恐龙丹佛》、《天空战警》、《变形金刚》、《宇宙骑士》、《龙珠》、《布雷斯塔警长》、《灌篮高手》......说实话,我们的童年接触到的这些动画片那种热血和激情,不是现在这些卖肉卖腐卖萌的动画片能相提并论的。

动画片里的神龟英姿飒爽,在游戏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当时交换的卡带我记得是3代,可以AB连按发必杀技的,四个神龟武器都不同。我特别喜欢的就是老大双刀,转圈的旋风斩帅到没朋友,在当时看来,这游戏酷毙了。还原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这游戏跟街机玩起来一样一样滴。

再以后陆续接触了《人间兵器》、《神龟格斗》、《双截龙2》、《天使之翼》、《热血系列》等等好多游戏。反正就是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特别是《双截龙2》中旋风腿感觉特别帅,配合当时街机房《恐龙快打》的“尤罗肥”,以及《街头霸王2》中的“仔仔不罗根”。就这样,旋风腿成为当时小朋友们争相模仿的招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包里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陆陆续续攒钱买了不少游戏。那时候买游戏都需要注意被坑,好多都是合集卡,封面倒是光彩夺目的,游戏名字也是五花八门,不熟悉的根本无法识别。已经算是老师傅的我,基本认准买卡只买10合一以内的。虽然不可避免的也买到了不好玩的游戏,但是基本还过得去。

至于其它很多经典游戏,都是在模拟器上玩的了。随着初中升学后能接触的游戏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街机,还有黑卡SEGA机。到了初三时期已经开始接触PS了,遗憾的是SFC、DC、SS这些主机基本没见过。

(为更加贴合主题,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后记

其实在写这个杂记的时候,我还特意找到了当年的游戏老友,和他聊聊可以写点什么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回忆。

老友似乎和我有一样的而感觉:身边没有分享游戏的人,那种感觉说不出的寂寥。不知道已经多少年没有再见到过那些有血有肉的小伙伴了,而写作灵感也快被岁月的流逝消磨干净。

我也想了下,还真是。

无论是广为人知的卡带吹气大法、还是老电视收到别人玩游戏的惊喜、无论是骑个破自行车奔波几十里去借换卡,还是站在胡同口苦苦等待借卡的小伙伴归来,我们都没有缺少伙伴和游戏的快乐。

游戏技术的日新月异,拥有高清化图像游戏的现在,我们可以轻易拥有过往梦寐以求的的主机、掌机,唯独缺少了能围坐在机器旁边一起分享的小伙伴。也许当年的那些小伙伴们早已不在玩游戏,但是我相信,在他们心里总会留着这份美好,这份珍贵的童年回忆。

这份快乐,仅仅属于我们那个年代!

童年的FC游戏一直是印象最深的。经历了数十年,或许记忆会有所偏差,但是每当回忆起当年时光,总能感觉到满满的暖意。虽然说现在偶尔还能怀旧,但发现自己已经很难静下心来通关一款游戏。

看来,心底的那份美好还是留给回忆吧!

再见了童年、再见了FC

再见了——————————————和我一起战斗过的小伙伴们。

(来自原“街机中国”专栏小编凤翼天翔的投稿。)

移植作品都修正了什么?铲子骑士带你了解游戏本地化的历史

本文根据Yacht Club Games发表的关于欧美版的《铲子骑士》的本地化工作一文翻译而来。

众所周知,《铲子骑士》终于漂洋过海在日本发售了!我们现在的心情真是感慨万千,发售日文版就意味要根据当地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游戏内容进行本地化,这无形中花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顺便一说“本地化”这样的词汇……并不仅仅意味着翻译成当地语言,还要考虑当地文化等诸多要素,可以说是一件大工程呢!光说辛苦恐怕玩家很难切身感受到,那就跟大家聊聊“本地化”的历史和这次翻译过程中的小细节吧,希望大家喜欢。

----------------------------------------------------------------------

历史

----------------------------------------------------------------------

进入正题之前,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没有本地化之前的时代,那时候真可以说是一个无法地带……对游戏的品质,规范,处理方法以及本地化标准等必要要求全部都是空白,经常会出现翻译错误,奇葩文章,甚至还有开发者脑洞大开,连游戏的名字都改了,简直可以说是另一部作品。

△《泡泡龙》中那蹩脚的英文翻译

△《神奇男孩》和移植版《高桥名人的冒险岛》。作为街机游戏的《神奇男孩》分别作为《高桥名人的冒险岛》和《Adventure Island》被移植到FC和NES上,之后两部作品逐渐发展为不同的系列……

----------------------------------------------------------------------

日版游戏移植作的主要变更点

----------------------------------------------------------------------

1、画像变更

说到变更,首先要说的肯定是游戏标题的变化,作为主要变更点之一,游戏的标题要完全替换成另一种语言,有的时候也会简单粗暴地只把日语部分删掉……

除了标题外,FC/NES时代还流行一种对画像修正的手法,那就是将欧美市场并不熟悉的日本文化(例如食物等)进行修正。

说起来,当时的北美本地化公司会对日版游戏的角色进行判断,当他们觉得这个角色外形不受当地玩家欢迎时就会进行修正。

△FC游戏《能源战士》与北美移植版《Power Blade》相对比,可爱的主人公变成了肌肉男。

(P.S. 80年代小tips:不管怎样先把游戏主人公弄成施瓦辛格的外表就一定能大卖)

另外,为了让游戏画面更加分明,便于游玩,也会对游戏画面进行修正。

△咦?原来那里有敌人……?

要说画像变更,就不得不提到《超级马里奥兄弟2》的海外移植版《梦工厂心跳恐慌》,当时负责本地化的美国任天堂可以说做出了游戏业界最惊人的一份“样本”,到底变化得有多大胆?看看下面的动图你们就懂了!

△欧美版角色↑日版角色↓(看欧美版跟你说是马里奥你都不信……)

△拔萝卜变成了药瓶??!!

△不过还是有改进的,比如翅膀动画频率调低了后显得更真实了【。

关于画像变更,其实FC、NES、DISK系统下,因为各个机能的不同所以受到制约而不得不修正的例子也是有的,比如:《林克的冒险》的NES版就因为机能限制不得不改变动画表现方式。

△这、这…原来是湖水来的啊!

2、字体的变更

日版游戏最大的困难点之一就要数“汉字”了,就算是日本新闻中的常用汉字也有2100个以上,这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NES和FC的内存感到了惊恐……当时为了规避这个问题,日本厂商开始采用日语特有的假名来代替汉字,有时还会借鉴海外游戏用英文字母来表示部分内容。

△FC游戏中大量使用的假名

△FC《塞尔达传说》中的英文标识

顺便,对比一下上面《塞尔达传说》的FC和NES的字体就能发现,NES版本为了符合欧美玩家的使用习惯,使用了8x8尺寸的粗体字,而且尽可能使用了大写字母,这样既可以醒目,还可以节约内存,所以《铲子骑士》的英文版也如此借鉴了。

不过当游戏的剧情比较复杂,为了让玩家更方便阅读,就不得不多牺牲些资源了,比如当年NES版的《最终幻想》就是如此!

△是不是比大写字母好懂多了(笑)

仔细看上面这张图,是不是发现“king”的“g”有些奇怪?其实是因为FC和NES只能使用8x8尺寸的正方形字体,这导致像“g”这样会向下延伸的字母不得不提升半截高度,使底部与前字母持平才能显示出来。这也从侧面上反映出当时在FC和NES上显示汉字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然而,就是有一些开发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屈……

△FC游戏《沙那多》

因为8x8字体实在是无法显示出复杂的汉字,所以《沙那多》采用了2倍的尺寸,也就是使用16x16尺寸的字体来表示,这个做法在之后的SFC和SNES时代被大量应用。

△SFC和SNES时代的汉字表示

3、音声的变更

依然以《塞尔达传说》为例,有时候本地化团队还会变更游戏中的某些效果音,所以BGM听起来像是俩个版本一样。

因为FC、NES、DISK系统下各主机性能的差异,偶尔也会出现变更乐谱的事情,比如FC的《恶魔城传说》和NES版的《Castlevania 3》的BGM,对比着听一下你就会明白了。

4、游戏的变更

在移植的时候除了以上三点,还需要考虑的就是游戏方面的问题。修正bug,调整难易度,根据移植平台性能进行优化处理等,当然为了游戏更加有趣好玩,也会追加新内容,比如,《塞尔达传说》中,NES版就追加了蝙蝠型敌人。

另外,在FC版本的《塞尔达传说》有一种弱点是声音的小怪,但到了NES版本中,因为手柄没有内置麦克风,而不得不变更为弓箭弱点,这种有些遗憾的修正也是在所难免的。

----------------------------------------------------------------------

《铲子骑士》本地化的变更

----------------------------------------------------------------------

说了这么多,终于轮到《铲子骑士》了,当然我们这次的本地化是“反向”的,也就是将海外版的游戏移植到日本去,所以我们为这次本地化设立了几个要求:1)游戏性本身不作变更、2)不追加让没玩过原版的玩家产生“没玩有损失”想法的大变动、3)拒绝“劣质本地化”行为。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力求依照现行的本地化标准去制作……然而原原本本的照搬多少会显得无趣,所以制作团队还是暗藏了诸多彩蛋的,不知道大家都发现了吗?

1、画像的变更

标题画面选用了复古游戏的风格,在英文logo下面标记了日语标题,非常有过去日版游戏的气氛呢!

静止贴图上也有不少变化,例如“料理的铁人”制作出来的料理,在日版中贴地气的做成了饭团。

金币的变化也是一目了然吧

另外,勇者殿堂的雕像其实也变了,左边是日版,右边是海外版。

加上点色调来活跃气氛~(←日版,海外版→)

连人物头像都做了细微调整,整体采用了更贴近日式动画风格的形式进行设计

接下来就是动图了,首先为了体现出FC的气氛,我们让草动了起来。

飞舞的小怪为了更贴合NES机能而刻意减少了帧数,但是上边的日版没有变动,所以对比起来可以看出,日版的动作更加平滑。

村落的喷水池追加了新的动画,对比还是很明显的吧

最后,在篝火边小憩的铲子骑士,日版会冒出鼻泡儿,很可爱吧~

2、字体的变更

关于字体方面的变更,可以说鬼知道我们经历了多少困难,前文也提到FC时代,日版游戏基本都采用了片假名,但同时,我们也听到很多日本玩家表示希望能有汉字文本,这让我们分外苦恼,因为汉字是SFC时代才开始正式使用的,不管是为了再现FC时代的特色,还是从移植难度方面来说,使用8x8尺寸的片假名才是最合适的。如果硬要加入汉字,从菜单到会话全部字体都要进行调整,所以在我们数次探讨下,最终……决定制作片假名和汉字两个版本!

△上图是语言选择画面,中间为假名画面,下图为汉字画面。除了字体的大小,为了更方便阅读假名还在单词和文字之间加入了空隙。

另外,画面上部的HUD,保留了FC时代的习惯使用了英文版原版标记。

3、音声的变更

这方面基本没有做过大处理,除了FC效果音外,还追加了VRC6音源。此外,还对多个效果音进行调整。

·狮鹫的断末魔与睡龙的断末魔进行替换

·火焰球(包括铲子骑士的火焰杖)的声音,从魔法音色变更为火焰喷枪的音色

·妖精系的敌人进行啃咬攻击时的音色变更

追加:作弊码的变更

这就满足了吗?才没有!为了最佳游戏体验,我们将英文版的作弊码修改成更贴近日文用户使用习惯的词语。使用后,不光一部分语言会被替换,在通常模式中还会有些奇妙的变化。

△胡萝卜变成大根

△金币变成小判

P.S. 虽然原文中卖了个关子没有说作弊码是什么,但巴士小编还是顺手友情提供一下吧,希望各位玩家能体验到不一样的乐趣!

幻听说08这或许是我见过最成功的换皮游戏

我是幻听,一个脑洞散漫还有强迫症的普通游戏作者。

古往今来,对作品下判断的,毋庸赘言是一位位玩家;而令作品价值日渐明朗的,则是时间。正如一句“吹尽狂沙始到金”,能在这个过程被下见证的,无疑就是经典作品的诞生。

首先,我得承认,我对略带一点点萌意的漫画风格实在没有一点抵抗力。刚看到这款游戏的时候,就一下子感觉看对了眼。随着“GameOver”次数的增多,它在我心中的魅力反而愈发强烈。我的直觉告诉我,它就是我心中的那块儿“金子”,是我亲手发掘出的“宝藏游戏”,是一款实至名归的“还原神作”。

它真的很神奇,不仅仅是名字而已~

是经典游戏,更是渊源已久

是经典游戏,更是渊源已久

《神奇小子:龙之陷阱(Wonder Boy: The Dragon’s Trap)》脱身于1989年发行在世嘉Master System平台上的动作冒险游戏《Wonder Boy III: The Dragon’s Trap(神奇小子3:龙之陷阱)》。惊艳绝伦的手绘动画,精心重录的游戏配乐。让这款别出心裁,将探索、动作和冒险要素融为一体的经典老游戏焕发新生,强势归来!

如果你对这个系列没有任何概念,没有关系。对FC游戏有接触的玩家应该还是认识《冒险岛》与《西游记》这两部作品的。

如果你接触过这两部作品,只是其中一部也没问题。我可以靠谱地告诉你,这两部就是本作的换皮游戏啦。

那那那…你这不就真成了,还“原神”作,了吗?

左,神奇小子;右,冒险岛

安啦,《神奇小子》是一系列拥有足以令玩家惊叹不已的传奇一生的作品。在先行登陆世嘉平台证明自身品质后,开发商Westone(前Escape)试图绕过世嘉的专利控制,让自家游戏也可以登陆任天堂的FC平台。于是他们先与游戏厂商Hudson合作,将游戏里的人物形象全部换掉。于是就这样,《Wonder Boy》换了个皮,在FC平台以《高桥名人的冒险岛》这个名字与大家见面了,成就了又一个经典的系列。而这也是为什么高桥名人在游戏里只穿一条内裤(帽子是当时高桥西游记世界》!跟上次一样,《西游记世界》的关卡流程与《神奇小子:怪物大陆》极度相似,连隐藏房间的位置也几乎是完全一致。不过从日文wiki页面上可以看到,游戏开发者依然是Westone。所以猜一猜:Westone叒想把《Wonder Boy:Monster Land》送上FC,但是世嘉不能让啊,所以他们就如法炮制——换皮嘛。然后找到JALECO,JALECO一想,最近西游记这个题材在日本挺火的,不如改成孙悟空救唐三藏的故事吧。就这样,《西游记世界》诞生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孙悟空一开始拿的是斩妖剑、七星剑之流,最后才能换成金箍棒,以及猪八戒和沙悟净为何只存在于隐藏房间。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西游记世界2》成了灵气尽失的一作......

神奇小子与西游记世界

而如今,这款游戏的传奇一生跨越了亘长的时光,在2017年4月18日登陆Nintendo SWITCH平台,成了我们今天的主角。

作为一款上架全平台的作品,我的初次体验还是在SWITCH平台进行的。在体验过PC-Steam版本后,我却感觉在NS上的游玩莫名充满了乐趣。

我想了想,或许是少了桌面诸多眼花缭乱图标的干扰,又或许是掌机在操作上加深了游戏的复古体验。

可与其说是复古,我更愿称之为 “充满格调”。

是重制游戏,仍可品质优秀

说起今天的主角,也是算的上“换皮”的一部作品,不过这次可不是Westone出手了,而是先前与此系列关系不大的Lizardcube。那这样的一部20多年后的重制作品,又是什么样的呢?

画面与音乐

我不得不承认,看到第一眼时就被这款游戏吸引住了。

作为本作的精髓和最强表现力,《神奇小子:龙之陷阱》拿出了令人惊艳不已的画面,游戏的所有场景都采用了纯粹手工的作画,在角色和场景富有张力的同时,单纯的色调和干净的线条却又让人感到分外舒适。

好看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阿尾死了

而本作的配乐全部由真人演奏,我只能评价为动听,好听,耐听。堪称是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对游戏整体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艺廊中可以看到音乐录制的过程

再加上本作可以切换复古画风/乐风的功能,真的是动人无比了。

流程与关卡

这是一个可以纵情探索的自由世界,游戏没有绝对固定的流程,玩家可以自由选择一切能走的路。与此同时,随着进程,玩家会解锁更多的能力与道具来探索先前无法到达的区域。比方说,玩家在获得一个神奇的小小戒指后,就可以打破看似坚硬无比的石块儿,让天堑化为坦途。

游戏中,玩家可以扮演神奇小子/小妞(性别是本作首创哦),在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寻找只有头部这一弱点的“恶龙”,成为击败它们的“勇者”。不同的角色都拥有强力的能力和可爱的外观。每个被消灭的恶龙BOSS都会给玩家施加一层“诅咒”,玩家就会从初始的人形变成形态各异的“动物人”。有可以喷火,可以“下蹲”的蜥蜴人,有可以飞檐走壁的鼠人,也有能够遨游海底的鱼人和翱翔天空的鹰人,一级一刀999级…啊呸,拥有AOE攻击的狮人。

变身!

各个形态都还是很可爱的嘛(DOGE)

游戏的关卡设计充满了探索感,关卡之前的联系存在大量的“隐形门”,而地形与怪物的配置又带来了路线安排及走位预判的挑战,玩家需要更多地摸索才能发现通关的方法或者说“套路”。而在约5~7个小时的流程结束后,玩家消灭最后一只BOSS恢复人形,还会有专属于人类形态的隐藏关卡,其难度令人发指...

干(sang)得(xin)漂(bing)亮(kuang)

而在道具上,消灭怪物会掉落一如原作中的可以激活的魔法。玩家在地图上也可以发现很多商店,虽然诶个商店出售的物品都很少,但是你会发现武器和防具在不同角色形态下的属性加成数值都会变化。还会有许多具有特殊能力的装备,例如穿上就可以在岩浆中行走的龙鳞铠甲,可以“点石成星”的神奇军刀,可以让你多一条命的盔甲以及可以让你随时变换形态的武器,都让游戏在看似简单的同时变得充满了可玩性。

还有温you护士小姐姐哦

复古与情怀

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加入了“一键复古”这样一种新颖而神奇的操作。NS用户轻按ZR即可自由变换全新手绘/原作像素画面,按下右摇杆便会瞬间切换精心录制/复古制作的背景音乐。也就是说,玩家可以自由选择:HD的画面与音乐;8-bit的画面与音乐;HD的画面与8-bit的音乐甚至是8-bit的画面与HD的音乐(一款游戏,四倍快乐)。

游戏买一送一,血赚

而另一个展现出老游戏精髓的地方,莫过于老式街机游戏那种熟悉的手感。FC时代很多横版动作游戏对于人物操控和都有一些物理引擎上的设定,例如超级马里奥跑步的惯性,这种设定对于现代玩家来说简直就是反人类,但这恰恰是当时那个时代游戏的风格与精髓。神奇小子中也有类似的物理引擎设定,人物向前移动会有一定惯性溜冰效果(脚底抹油),所以实际操控会增加一些难度。但这并不是游戏操作性差的表现,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复古设定。

记得契诃夫的夜莺演唱会里有一句,大意是“我不描写它的歌声,因为我无意抢诗人的面包”。可我觉得我已经按耐不住抢面包的手啦,大抵是因为游戏品质已然宛如夜莺唱歌般婉转动人了呀~

:“说人话!” 好吧,我只是想吹爆这款游戏!

是复古游戏,却不消费情怀

很多玩家特别是未经历过FC时代的玩家会对游戏中生涩的手感嗤之以鼻,但这恰恰是游戏的最大亮点,这个游戏实际上对于操作节奏的要求非常高,而控制人物行动节奏和掌握敌人行动规律正是游戏的乐趣所在:在你逐渐适应并掌握了游戏节奏规律后,游戏流程会变得异常流畅与爽快,而不再是刚刚接触时的各种磕磕碰碰跌跌撞撞 —— 这也是那个时代很多横版动作游戏的精髓。

而在关卡的设定上,主要利用地形与敌人特性之间的搭配给玩家带来阻碍:游戏原封不动地复刻了原作中怪物的碰撞伤害,很多时候战斗更像是对细节和站位的把控,也因此,不少想享受游戏流程中大杀大砍爽快的玩家选择绕道。

有时大抵就是这么绝望

但它原封不动地保留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味道,不光是所谓“糟糕的手感”,亦有着原版游戏就留给玩家的作弊码,甚至是一些原本就有的…“BUG”。两处可以无限刷金币的地点并不难找,苦于难以回城的小伙伴也只需要按下SWITCH的“ ”,返回标题页再开始游戏即可,身上的道具也都会保留哦~

据不完全统计,作弊码一共有13条哟

可这样看上去就有点像只是换了个皮的高清重制了呢~

可如果说《神奇小子:龙之陷阱》只是最简单的换皮作品,那也是最用心的换皮作品。

尽管本作在现今只能归纳进小品游戏的量级,制作组还是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毫不马虎。不光是选择了当下已不多见的手绘画面,配乐也全部由真人演奏。从它们的记录博客来看,他们在16年还请到了西沢龙一先生(《神奇小子》的制作人)来进行指导。

点点滴滴,都可见用心之深。

而最令我惊讶的一点,在通关后的职员表,为了向1989年版的《神奇男孩》致敬,所有的STAFF照片都是他们在1989年的样子。

你可曾见过这么年轻的CEO?

无疑,“这是一款能透过屏幕,感受到制作组对于游戏热爱的作品。”

我想,也正是他们对原作的热爱和制作时的热情,才带给了我们这么多走心的感动吧。

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随意地浏览过去,便断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袭昨日,只是公式化的食衣住行罢了。阅读,不仅是认识符号而已,更要懂得符号所传递的内涵;而观画,也不只是五彩缤纷的调配,细细想来,画中原是有画。

仅愿各位也能在这部游戏中发现自己的感动。

我是幻听,我们下期再见。灰灰~

PS:附游戏内地图,但非卡关玩家请尽量不要看,会很影响乐趣的

投稿来自篝火营地「 1P俱乐部」成员:几维丶幻听。

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篝火营地。

红白机名人录——80年代游戏业界的造星风潮

高桥名人这四个字,从红白机时代开始玩游戏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冒险岛》的标题画面就写着他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凭借着一秒钟点16次按钮的“16连射”绝技和“游戏一天玩一个小时”的口号,博得了万千青少年玩家的瞩目与青睐。地位等同于偶像的他频繁现身各大媒体,主持电视节目乃至出演电影,身体力行地向大众推广游戏的魅力。

不过当时无论是整个游戏业界还是Hudson社内,高桥都并非唯一一个冠有“名人”头衔的人物。实际上,以他为开端,各家游戏厂商包括Hudson本身都在积极推广专职的宣传者与代言人,其总数据说达40人之多。这些“名人”虽然各自怀揣着完全不同的立场与商业目的,却又以独特的影响力,共同促成了一场席卷日本乃至全球的红白机风暴的来临。

一、先发制人的Hudson名人

《月刊COROCORO COMIC》是小学馆旗下以小学生群体为主要受众的漫画杂志,也是当年最早报道红白机的媒体。时任杂志编辑的秋本辉夫,早早地预见到了红白机的前景,因而在1985年初,他积极地邀请素有合作关系的Hudson,在其举办的漫画活动中公开演示红白机游戏。而当时担任游戏演示工作的,正是还未被称为名人的高桥名人——高桥利幸。

初次登台演示游戏的高桥名人

目睹了演出活动的成功,秋本与Hudson商议,借用将棋中的职业头衔,将高桥包装为代言红白机的“名人”,进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类似的宣传活动。一拍即合的双方找来了盒式磁带大厂TDK作为赞助商,又改造了专门用以展示游戏的大篷车,赶在暑假来临之前组建好了两只庞大的车队。

是年夏天,以过暑假的广大小学生群体为目标,“第一届TDK全国Caravan红白机大会”分南北两条路线正式举办,一场即将影响整个日本游戏业界的造星风潮也就此蔓延开来。

第一届Caravan大会所使用的专用大篷车

随车队巡回各地的高桥名人,凭借一手“16连射”绝技成为了全国玩家眼中的英雄,同样人气斐然的还有他的“官方宿敌”毛利名人。

当年的毛利名人还是比高桥帅的

可名人头衔就如同大会所标榜的竞赛旗号,终究是商业演出的一环。在前几届“Caravan大会”中,参赛者都被强制要求使用专用的摇杆进行游戏。而随着名人声望的水涨船高,Hudson不单通过这种捆绑销售尝尽了甜头,也在即将到来的红白机热潮中占尽了先机。

同年9月,《超级马里奥兄弟》发售,红白机的热度霎时间成倍增长;身为首位“红白机名人”的高桥,也乘着这股势头扶摇直上。到了该年年末,他已经成为了手握两部固定电视节目,每天收到粉丝来信超50封的国民级巨星。

因此当Hudson准备于次年夏天举办第二届大会时,高桥早已分身乏术。所以彼时作为他的接班人,名人的“弟子”们诞生了。

当时Hudson公司内部举办了一场游戏大会,角逐出了两位得分最高的职员——川田忠之与樱田一郎。二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突然被带到了小学馆,绑上Hudson的头巾,在镜头前摆起了造型。直到一系列宣传照片登上杂志,二人才发现自己也成了“名人”,而且在设定上还是那位高桥名人的弟子。

川田名人与樱田名人

虽然第二届大会没有高桥与毛利的全程参与,却依旧盛况空前。如樱田名人这样的后起之秀,在每次演出结束后依然会有例行举办的签名会,可见当年“名人”二字的重量。而另一边负责北方路线的川田名人,在车队行进至福岛时所举办的游戏演示会上,于同一处连续两次低级失误导致阵亡。随着亲眼见证此事的玩家口耳相授,遂留下一段“川田名人死过两次”的传说。

1987年举办的第三届大会上,由于樱田名人重返开发岗位,Hudson又推举了一位高桥名人的新弟子——岛田名人登场。这次大会所使用的游戏是大会举办前两个月才发售的《Hector 87》,并且还内置了大会专用的比赛模式,显然Hudson誓要将捆绑销售做到极致。

川田名人与岛田名人。据川田名人回忆,为了配合岛田名人185cm的身高,拍摄这张照片时他其实是站在台子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Hudson还在全国范围内甄选出了高桥名人的“官方妹妹”,以歌手的身份为大会助阵。

做偶像就是好,还能送妹妹

二、电视媒体上的他社名人

第一届Caravan大会切实地提升了Hudson的游戏与周边玩具销量,与之进行全面合作的《月刊COROCORO COMIC》自然也借助着高桥的名人效应获利颇丰。

当时这份刊物本身就主打多部以红白机为题材的漫画;到了1986年,更是以高桥名人为原型,开始连载漫画《红白机跑者 高桥名人物语》。作为回报,Hudson也从对方那里获得了动漫改编游戏的优先权。比如大热的《忍者哈特利》《哆啦A梦》等游戏,都是由《月刊COROCORO COMIC》方主动提出交由Hudson进行开发的。

从当年Hudson营业额(单位:百万日元)变化的图表可见,从1985年开始名人效应所带来的惊人的效益增长

随着高桥名人的身份从游戏公司的普通社员,摇身一变成为整个红白机风潮的领跑者,接连推出新作的Hudson也经由高桥之名成为了玩家眼中游戏品质的标杆。有感于名人头衔在游戏宣传中的强大助力,其他厂商纷纷效仿,从1986年上半年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名人。

但是这些厂商缺乏小学馆这样强大的合作伙伴,而且大型的商业宣传活动又被Hudson加TDK的组合所垄断,因而电视媒体便成为了它们最主要的宣传阵地。

1986年4月,一档名为《Fami子大作战》的游戏情报类节目于东京电视台正式开播。许多游戏厂商通过赞助的形式把各自的代言人推到镜头前,借助实机演示或是与现场观众的对战树立名人形象。这其中,万代更是倾尽全力,将手下员工的桥本真司推举为节目主持人之一,而这位桥本名人也因此成为了继高桥与毛利之后,第三位为大众所熟知的名人。

主持节目的桥本名人

节目中桥本名人有着自己的专属栏目“桥本名人的高超技术道场”,用以展示时下热门游戏的攻略秘籍。但他并不像两位前辈那样以高超的连射技巧著称,而是凭借红色眼镜与红色蝴蝶领结的指定造型,在当时的观众心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桥本名人也是继高桥之后少有的拥有专属游戏形象的名人。很多朋友可能还有印象,以《高桥名人的冒险岛》为代表,高桥名人在不少游戏中都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而万代也步其后尘,在杂志《Family Computer Magazine》上公开征集了以桥本名人为主人公的游戏创意,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了游戏《口袋恐龙 十王剑之谜》。

这款游戏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关卡都源自不同玩家的创意设计

同一时期,其他名人比之前述的三位有着莫大的人气落差。一方面在于这些名人往往只负责特定游戏的宣传,故出镜时间极为有限;另一方面许多宣传担当的名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冠以名人的头衔进行活动,诸如南梦宫的河野名人,就常以“红白机博士”的身份现身于电视媒体。这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们在观众眼中与传统“名人”概念的认知差距。

以红白机博士的身份出现在镜头前的河野名人(中)

此外,在这股造星风潮中,还涌现出了一批不属于任何游戏厂商的民间名人。比如4位来自4所名校的大学生自发组成了名人团体“红白机四超人”,他们通过自制的宣传影片博取了不小的人气,后经由平面媒体推广,进而开始出演电视节目;再比如于第二届Caravan大会上夺冠的普通玩家清水隆弘,因其被认可的游戏实力,也曾被选为节目的出演嘉宾之一。

三、大洋彼岸的美国名人

1985年《超级马里奥兄弟》的发售令任天堂在日本国内确立了霸主地位,正当其他游戏厂商在思考如何从这股红白机热潮中分得一杯羹时,任天堂已经开始筹划如何打开大洋彼岸的北美市场。就在高桥名人享誉全日本的差不多同一时间,北美任天堂也如法炮制地将自己公司内的一名员工推到了台前。

Howard Phillips

早在1981年,还是船漆工的Howard Phillips就在同窗的邀请下加入了北美任天堂,担任仓库管理员一职。当时他的工作除了接收和管理从日本运来的街机框体,还需亲自上门安装,并且连调试和日常维护都交由他一人进行。但是在工作中能够与各地的玩家交流心得体会,这对于本就热爱游戏的Howard来说也算是乐事一件。

随着这一举动被当时北美任天堂的社长荒川实得知,他自然而然地多了一项“刺探情报”的任务。平日工作中,他不仅需要主动获取玩家的反馈,如有必要,还需观察玩家对其他厂家所生产的街机的反应。久而久之,他的职责越来越重,以至于后来从日本引进的几乎所有街机游戏,都由他提前测试并提出本土化修改意见后才投放市场。

1980至2002年间任职北美任天堂社长的荒川实

基于Howard多年以来的卓绝表现,1985年,当北美任天堂决定以NES之名正式引进FC时,这位时年24岁的年轻人毫无疑问地被拔擢为其指定代言人。

当年任天堂选择纽约作为NES的首发地区,而媒体报导中的这位“任天堂先生”Howard的职责与远在日本的名人们无异:他频繁出入纽约的各大商场,在专设的舞台前亲自招揽顾客并主动演示,借此传达出游戏的乐趣。身为当时仅有的一位海外名人,Howard凭借自己独有的亲和力参与了NES首发的成功,也为任天堂在北美市场站稳脚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任职期间,Howard还热衷于利用自己丰富的游戏知识回馈玩家。他曾建言北美任天堂成立顾问部门,免费接听来自玩家有关游戏攻略的疑问;当热线电话远远无法承载玩家的踊跃,他又着手筹办通讯类刊物《Nintendo Fun Club News》。显然这份双月刊依旧无法满足玩家的渴求,于是在他的主持下,《Nintendo Power》诞生了。

这本杂志在北美玩家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而Howard不仅仅是其发起者和编纂者之一,他还拥有自己的专栏,和以自身形象为原型的漫画《Howard & Nester》。这部经典漫画描绘了Howard如何指点少年玩家Nester攻略游戏难关,因此随着杂志在玩家群体中广为传阅,漫画中他所扮演的“游戏大师”形象也越发深入人心。

首期《Nintendo Power》中刊载的漫画与宣传页面

结语 名人往何处去

1987年,随着PC Engine的发售,Hudson找到了全新的合作伙伴。转而为PC Engine代言的高桥名人,称谓也从“红白机名人”变成了“游戏名人”。以此事为标志,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星热潮迅速退烧。

然而看似淡出大众视野的名人们,其实仅仅只是弃用了与红白机绑定在一起的名人头衔,各家厂商的宣传要员们依旧活跃在游戏推广的最前线。即使是主动退居幕后的Howard Phillips,离开任天堂也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1988年,Hudson主办的第四届TDK全国Caravan大会照常召开,只不过比赛项目换成了PC Engine上的棒球游戏。自1990年起,系列大会甚至开始向日本以外延伸,并且几度以“World Cup”的名义造访香港。传说中那位“死过两次”的川田名人虽然早已不再担任台前的主持人和演示者,但他也没有就此返回开发岗位,而是作为每年大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继续发挥着自己的职能。

电视媒体也是一样,至少在互联网兴起之前,电视节目始终是最为直观有效的推广手段之一。并且随着以PC Engine为首的新一代家用游戏机的相继推出,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游戏厂商都纷纷挤到台前,试图借助持续热播中的游戏节目宣传自家的产品。

《Fami子大作战》的后继节目《Fami子大集合》

回望当初,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离不开小学馆及《月刊COROCORO COMIC》杂志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当年为了迎合后者的小学生定位,Hudson在游戏开发中绝不会加入“人杀死人”的情节,所以推出的作品几乎都是以机器人为反派的射击类游戏,于是那些掌握着连射绝技的名人们势必会成为玩家追捧的偶像。

但是随着玩家年龄层的日益提升及业界游戏开发风向的变迁,原本是大众主流的射击游戏逐步被后起的格斗游戏热潮所掩埋,名人们赖以生存的特技也就此失去了用武之地。实际上到了90年代中后期,Hudson与小学馆也已渐行渐远。而后名人时代的游戏业界,也迎来一个更加多彩的未来。

盘点95后童年的经典游戏1——看看有没有你的最爱

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并没有现在的王者荣耀、吃鸡等火爆全国的手机网游,但很多经典游戏陪伴了95后的童年。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了童年时代的经典游戏,看看有没有你的最爱呢?

超级马里奥

超级马里奥

超级马里奥,作为任天堂明星级IP,最早于1983年在FC红白机上推出,至今仍为任天堂创造着巨额收入。小伙伴们还记得你们年少时在管道里蹦蹦跳跳的样子吗?

魂斗罗

魂斗罗

提起双人冒险游戏,魂斗罗应该是大部分95后的第一记忆吧。《魂斗罗》是由日本科乐美公司于1987年推出的一系列卷轴射击类单机游戏,是和超级马里奥并肩的经典游戏。

儿时的我,也经常拽着表哥一起打魂斗罗,甭管水平怎么样,就是要往前冲。还记得传说中的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吗?

经典90坦克大战

经典90坦克大战

打啦哒打啦哒打啦哒打啦哒打啦哒打啦哒打啦哒打啦哒,哒,哒哒哒哒。还记得这个熟悉的音乐吗?准备好开始一局保护老窝的坦克大战吧。这款游戏居然还是笔者老爸最喜欢的游戏,今年过年时,在我和表哥用PS4玩着UFC时,老爸还问我们这个游戏机里有没有坦克大战。这种热爱佩服佩服。

热血系列(热血格斗、热血物语、热血篮球、热血足球、热血新纪录等)

热血格斗

任天堂FC红白机的热血系列游戏恐怕是95后男生儿时最爱的系列游戏了,格斗、篮球、足球,不良少年国夫君在各种类型游戏中,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游戏感受。

热血物语

热血篮球

热血系列游戏中笔者最喜欢的非热血篮球莫属了,最为一只小菜鸡,在表哥疯狂得分的表现下,我默默举起各种游戏道具,砸向两位倒霉的NPC。

高桥名人之冒险岛

冒险岛游戏

作为FC游戏机上的一款著名的ACT游戏,高桥名人之冒险岛是以一位手速极快的游戏工作人员为原型设计的小野人冒险闯关游戏。不得不说,骑上小恐龙时的感觉真是不错呢。

幽游白书-魔强统一战

选人界面

《幽游白书-魔强统一战》是日本游戏制造商Treasure公司根据日本漫画大师富坚义博同名长篇连载漫画《幽游白书》改编的一款动作游戏,发行于世嘉MD主机。

笔者在小学时期拥有了人生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世嘉MD主机,就是我们小时候所说的黑卡游戏机。幽游白书-魔强统一战作为笔者最爱的游戏,每天中午回家吃饭时都要打两把。当身边的小伙伴也被我吸引来玩之后,每天中午小伙伴们都会挤在我的卧室一起轮流战斗。

拳皇97

拳皇

提到格斗游戏,95后心中的第一名八成非拳皇97莫属吧。拒不完全不可靠统计,笔者身边的男生朋友中有95%都玩过这款经典格斗游戏。八神庵、草薙京、二阶堂红丸,你喜欢谁呢?

龙珠Z之武勇列传

《龙珠Z之武勇列传》是日本万代公司以著名动漫龙珠制作的一款动作格斗游戏。曾经在世嘉MD主机上,这款游戏也是最好玩的格斗游戏之一。

宝可梦

宝可梦(国内又称口袋妖怪)是由GAME FREAK开发、任天堂发行的掌机游戏系列,是世界上第二热销系列电子游戏,仅次于前文介绍的超级马里奥系列。笔者儿时最爱的版本是红宝石386,得到古拉顿后的激动现在还难以忘怀。此作品已经第八世代,新出的小精灵们笔者已经看得变成脸盲了。小伙伴们,前一阵switch上的宝可梦剑盾你们玩了吗?

未完待续......

喜欢的小伙伴麻烦关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小伙伴看到我的内容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