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中国古代供传递官传递文书的地方叫(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导读 中国古代供传递官传递文书的地方叫文章列表:1、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2、中国历史名亭众多,你觉得哪一个值得一去?3、渭南叫下邽商洛叫上雒秦

中国古代供传递官传递文书的地方叫文章列表:

中国古代供传递官传递文书的地方叫(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晋城这个地方的传奇故事真不少!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茶马古道》 郭国伟·摄

南河底是泽州县大箕镇的一个行政村,距镇政府东南仅有数公里。原来这里曾经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史称河底镇,亦称河阳镇,在这里竟然深藏着许多人所不知的历史故事。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道

南河底村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村南大槐树掩映下的古阁楼了。阁门上方写着“南邻孔辙”四个楷书大字。据村里一位老者介绍说,这里历史上曾经是晋豫古商道中的一站,从这里往北通过坡头、道口、茶元,就进了城;往南十多里就是天井关,是孔子回车的地方。再往南一直到河南的清化镇。并说“古道为王泰来所修,青石上多来来深的骡蹄圪窝,现在还在。”

《茶马古道》 郭国伟·摄

穿过河桥,再向南行约百余米,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由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青石块铺砌而成的茶马古道。由于长年无人行走,石缝之中长满杂草,坚硬的青石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洼蹄印。由于刚下过雨不久,坑中仍存有积水,看起来更为醒目。这正是古道千百年沧桑的印迹。古道像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衰弱不堪,但却安详、坦然。

前方一条钢筋水泥筑就的特大公路桥凌空而起,与古道立体相交,这就是晋济高速南河特大桥。桥上不时有大大小小的车辆急速驰过。古道的苍老、凄凉与大桥的矫健、繁忙,形成鲜明的对比。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民国《分省地志·河南》一书,专门列出河南清化镇至山西晋城县之太行山道,所经道路和里程:“自清化起十里至许良镇,十五里至新店口,二十里至山王庄,三十里至张老湾,四十里至常平,五十里至碗城村,六十里至大口,七十里至山涧村,八十里至拦车镇,八十五里至晋庙铺,九十五里至天井关,一百一十五里至河底,一百二十里至道口,一百三十五里至茶元店,一百四十五里至晋城。”河底为其中重要的一站。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时的交通并不像现在这样便捷。“往来负物,以骡为多,驴次之。又有轿窝,负以二骡,可坐二人。路多狭仄,不通车辙。惟自河底以北至晋城,则有新制之二轮小车。轮径不足二尺,驾以一牛而行,亦有牛驴并用者;虽颇简陋,运输较驮负为便,故有车之道,运价较廉。”

清末民初,这条古道上往来所运货物,由清化过来的多为竹器、纸、茶、糖、布、煤油等,而运往河南清化者,则为生铁、铁器、酒、麻、蛋粉等。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古道,驴来骡往,蹄声哒哒的繁忙热闹的景象。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街

从道口至河底一路下陡坡,从河底至下一个村庄李家庄,又是一路上坡。南河底处在深谷之中,又有一条大河从西往东流过,所以河底之村名真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古时,南来北往的客商来到河底,为使人畜获得充分的体力和精力,迎接下一个挑战,到此都要住店歇脚。因此,这里市场繁华热闹,居民颇多。一街两行都开的是店铺。村民中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住不完的河底店,驮不完的清华货。”

沿着古街,一路观览。直中带曲的街道,现在看来不算宽,但在古代来说已经是很宽阔了。两旁的房舍基本保持了历史的风貌,几乎没有水泥、钢筋的新建筑。走在街上,恍惚回到了清代或民国时期。似乎听到那一队队骡马行走在街道上的哒哒蹄声,还有店家招揽客人的热情的吆喝声。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街西一处门上刻着“惠迪吉”匾额的老宅,人称郭家大院。宽敞的院落,高大的楼房,精美的木雕,无不显示着当年的富有和气派。住在院内的郭家后人讲,老宅建于康熙年间,他的祖上是经商的,主要经营的就是铁货、麻皮、竹货等,从河南清化到山西太原,沿途都有他们家的货栈。言语间透着一种因祖先的辉煌而带来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现实,干净的街道上显得有些清冷,往日的繁华早已不再。自从有了汽车,开通汽路以后,古道辉煌不再,河底开始走向衰落。徜徉在古街,只有那黑漆的大门,写着“天下太平”的门饰,八卦形的天窗,形形色色的精致的木雕、石雕、墀头,似乎在极力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长达二华里的街道,被一条小河从中穿越,分割成南北两段。南则为南社,北则为北社。就在这交界之处,据说历史上曾建有双阁,是南河底村标志性建筑,比现在的南阁还要高大华美。但是,在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被拆除,如今只剩下街边数株历经数百年沧桑长满瘿瘤的老槐,风雨中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镇

与村南的古阁连为一体的,从西向东依次是三大士殿、关帝殿和奎星楼。他们与古阁或上下相承或左右相依,合而为一,为村南之屏障。看护古庙的老人名叫王来闹,十分热情地介绍:“我们村过去就叫河阳镇,碑上记着呢!”

几块古碑刻上都提到南河底古为河阳镇。一块乾隆五年《重修文武帝君三大士阁碑记》记述:“郡城南三十里为河底镇,相传古所谓河阳镇也。”另一块《重修舞楼碑记》开头这样写道:“郡城河阳镇南阁外有舞楼三楹,其来久矣。”还有一块乾隆四十年《重修关圣帝君碑》亦云:“余河阳镇南邻孔辙,北仰尧风……”。原来在阁门上看到的“南邻孔辙”四字竟来自于此。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清代,河底镇还分别设有“驿铺”、“营汛”。所谓“驿铺”,就是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所谓“营汛”,就是驻军设防的地方。在这条商道上,从县城到河南界共设有七处营汛。除河底镇外,尚有茶店镇(即今茶元村)、天井关、拦车镇、油房头、小口、横望镇。这几处都是既有营汛,又设有驿铺。

作为“营汛”,这里常驻兵员仅有三名,而在历史上,河底也曾是驻扎过重兵的。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据《宋史》:“宋初,李筠叛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以所部攻大会砦,拔之,斩首五百级,改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与石守信、高怀德、罗彦瑰同破筠众于碾子谷。”

另据《山西通志》载:“宋建隆元年夏四月癸巳,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起兵,遣人杀泽州刺史张福,往据其城,求济师于刘钧,钧率兵与辽兵数万援之。诏遣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往讨。五月庚子,遣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将兵出东道会守信。癸卯,石守信与监军李崇矩败李筠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攻大会砦,下之。甲辰,命诸道进讨。丁巳,诏亲征,命天平军节度使韩令坤,屯兵河阳……”


《“万里茶道”一古村》大沇河·摄

文中所述“大会砦”即为今金村镇大会村,“碾子谷”即在今茶元村南一带。而“河阳”应是被称为“河阳镇”的今南河底村。也就是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立国之初赴泽州平定李筠之乱时,其手下大将李崇矩、天平军节度使韩令坤,都曾先后驻军河底。

这些史料的记载,进一步证实南河底古代即为晋豫交通之要冲。既为商业重镇,又是军事要地,称之为“镇”,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古 人

南河底这样一个商业和军事重镇,一定是藏龙卧龙之地,历史上应该出过不少人物的。王来闹师傅说:“出过姓王的将军。” 他指着镶在墙体上的一块《重修文武帝君三大士阁碑记》说。“当了将军以后,从北京骑着马回来,修建了古庙。过去还建有牌楼坊,搞大寨田时拆掉了。”

这块碑记上写着:“王封翁怀远将军,讳御世开泰公”。说的是一个姓王,名御世,字开泰的人。“封翁”是指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显然,王御世本人并不是将军,而是因子孙当了将军而受封的。查阅资料,“怀远将军”是清代绿旗营武职从三品官职。是什么人做到这样大的官,建立了什么功绩?王御世又是怎样一个人?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王御世本人是一个盐商,而且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大商人。清顺治年间,正值永平府(今秦皇岛)实行盐政改革,其所属五县(卢龙县、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一州(滦州)一卫(山海卫),盐引由原来的六千六百八十七道,增引六千四百六十八道,新旧引共达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五道,几乎翻了一翻。原来的承办商泽州人卫某无力继续承办,于是介绍同乡王御世前来认领。

王御世接管永平盐务后,进行全面清理,选择任用合适之人,留心考核检查,安抚灶户,既保证了国家税收,也使商人灶户百姓各得其利,一时之间人人称快。


《茶马古道》 郭国伟·摄

他为人慷慨,尚义气,重然诺,凡是地方或乡邻有难处,都想法为之排解,不惜花费重金,为当地做了无数的善事。古代商人能载入史志的极少,而王御世作为商人,而且是一个外地人,却入载永平府和卢龙县两级史志,永平府知府唐敬人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我辈中人”,可见其事迹非同一般。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从历次重修古迹碑记看,王御世一家在其家乡河底村还有许多义举:

——康熙19年(公元1680年),王御世捐资建造关帝阁奎楼与阁傍西楼五间;

——康熙三十年(1691年),王御世之子王业宏、王业隆,侄子王业南,孙子王谦吉捐资一百二十七两七钱三分创建玄帝殿;

——乾隆元年冬,王御世四世孙王汝梅将两阁东楼修葺完固;

——乾隆5年(1740年)初夏,王汝梅再次自京归,捐资“重为营建,以完终始。”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康熙19年为庚申年,乾隆5年同样又是庚申年,前后正好一个甲子。王御世祖孙四代,一代接一代,热心公益,传承善念,六十年间,连接数次捐资修建古迹,即使已定居京城,仍然不忘故乡,回乡屡兴善举,也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传奇故事。

而对于乾隆五年的这次重修,秋木山庄的王泰来家族亦有贡献。碑记载明,户部右侍郎王钧施银十四两,刑部陕西司郎中王镗施银十二两,刑部山东司员外郎王镠施银二十两。碑记称他们为外乡亲友,可见两大王氏家庭还有着某种关系,非亲即友。


《茶马古道》赵海江· 摄

初冬不妨来南河底

追寻茶马古道上的历史传奇

中国历史名亭众多,你觉得哪一个值得一去?

爱晚亭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醉翁亭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命名。

其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

鲁班亭

鲁班亭,又名众生塔,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四祖寺西北的破额山腰上,因传说为古代建筑师鲁班所修而得名。

此亭为全石仿木结构,六角攒尖顶,建筑形式朴实厚重,用材丰硕浑厚,轮廓圆和优美,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飞亭

岳飞亭,在蛇山中部的顶端,1937年武汉的抗日群众团体,在原岳庙废墟中清出一通刻有岳飞半身遗像的明代石碑,即移此建亭供碑,以弘扬民族精神,激励人民大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热情。

东坡亭

东坡亭位于合浦师范学校内,建于乾隆四十一年,歇山顶二进亭阁式砖木结构建筑,亭东约30米有东坡井,均为纪念北宋文豪苏东坡而建。

冷泉亭

冷泉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法云弄1号灵隐飞来峰景区内,乃西湖胜景,因白居易与苏东坡先后为其题字而名冠江南。

五龙亭

五龙亭位于北海北岸西部,由五间亭子组成,五亭俱为方形,前后错落布置,玉亭之间由桥与白玉石栏杆相连呈弯曲形,如同巨龙,故称龙亭。这里也是城中赏月的好去处。

广州浴日亭

广州浴日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南海神庙景区内,为广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亭坐落于南海神庙西南角的章丘岗上,这里三面临水,自古以来便是海上日出的观赏胜地,于此可观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

知春亭

知春亭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其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据传“知春”二字源于宋代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陶然亭

陶然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旧北京的外城西、南下洼黑窑厂南的慈悲庵内(陶然亭公园内),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楔之地”,是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的必游之地。

宜两亭

宜两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拙政园内,亭名意为适宜于两家共享春色之亭。其与倒影楼隔池相峙、互成对景,游人登亭望景,西可瞰亭台楼阁,东可眺湖光山色。

自卑亭

自卑亭,位于长沙岳麓书院大门前200米、东方红广场东北角的绿荫丛中,前面是碧波滚滚,浩瀚北去的湘江,后面是岿然屹立、满目葱绿的岳麓山。

泗水亭

泗水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就曾做过“泗水亭长”。据史载,秦朝在沛县县城附近,设置一种叫“亭”的机构,用来维持地方治安、传递朝廷文书等,当时叫泗水亭。

我心相印亭

我心相印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西湖小瀛洲(三潭印月)内,其由主亭和两侧的副亭构成,形成有开有合、虚实相生的建筑格局,主亭正对着湖面上的三座石塔,是观看西湖三潭的经典位置。

光荣亭

光荣亭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下才村老圩路28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亭距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不到500米远,二者一同成为记录福建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

略,实在不能一一举例

渭南叫下邽商洛叫上雒秦封泥上这些关中地名很陌生

今天的人们对信息安全非常重视,各种互联网加密算法就是为了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被窃密。那么在纸张还没有发明的秦代,古人是如何防止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窃密呢?

2020年5月27日,华商报文物报道融媒体传播栏目“陕西文物探探探”栏目组,来到了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角的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泥丸包裹绳头压平后盖官印

防止文书传递中被偷看

该博物馆“秦汉印吧”负责人、秦文化研究会秦封泥专业委员会理事何全喜先生,身着古装,现场演示了如何制作和使用封泥。

秦代的公文一般写在编起来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为简,木片称为牍。何全喜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好奏章,把竹简卷起来用绳子捆好,然后用泥丸把绳头包裹起来,用手指摁平后,取出“官印”盖在被摁平的泥丸上,一个“宗正”字样的印痕便出现在封泥上。“待封泥干后,就可把这份奏章呈送给皇帝了。在简牍传送过程中若有人私拆,必然会把绳子弄断或把封泥毁掉,要是被皇帝发现,后果很严重。”何全喜说。

何全喜说,除了用来封简牍,封泥还可能被古人用来封进贡朝廷的器物,同样也会在上面盖上印章。封泥用土一般就地取材,所以呈送给皇帝批阅的简牍封泥颜色各异,有的发红,有的偏紫,还有的颜色比较浅,这和各地土质所含的成分不同有关。现场演示做封泥的土是来自蓝田的红胶泥,黏性很大。

清代一农民最早发现封泥

曾被早期学者错当“印范子”

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知道古人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对传递的文书信息进行保密的呢?

博物馆展陈文字中介绍,清代道光二年(1822年),四川一农民挖山药时发现一个坑窖,从中挖出不少比铜钱略大的扁泥块,这些泥块上都有隆起的文字。农夫不知是什么东西,逐一拣出带回家中。当地走门串户的古董商贩将这100多块泥疙瘩带至京师,当时著名金石学家刘喜海、龚自珍以及山西阎帖轩等人从商贾手中买回珍藏赏玩,封泥就此重现于世。

早期学者以为这是古时用来铸造印章用的“印范子”。刘喜海于咸丰二年(1852年)辑成《长安获古编》,首次为这种出土泥丸明确了“封泥”的称谓。晚清金石学家、文学家刘鹗,对封泥的性质作出了比较具体的结论,认为封泥是古人用以封缄包裹并加盖印章的泥,初步揭开了古代封泥使用方式的谜团。此后的100多年间,很多学者利用封泥展开了卓有价值的研究,对古代官制的考证、古代文字的考释、古代艺术的考察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安未央相家巷

发掘出土秦封泥1万多枚

从这些介绍来看,封泥最早出土是在四川,并非陕西。那么博物馆内展陈的封泥是从哪里来的呢?

据了解,1995年11月20日,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相家巷村村民赵臣言在村南挖粪池时,发现了大量“带字的泥坨坨”。时任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傅嘉仪于1997年春收藏了这批封泥中的700余枚精品。

2014年12月,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将其中的100枚秦封泥等文物交由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进行评级。2015年2月9日,该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馆藏秦封泥中首批100枚被定为国家等级文物,其中“右丞相印”等5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组织考古队在相家巷开始了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针对封泥的科学发掘。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翔宇2019年发表文章介绍,“总共统计封泥数量11347枚”“初步统计与职官有关的封泥7600枚,与地理名称有关的1300多枚,其他240多枚。”

据了解,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之后,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对相家巷进行了考古发掘,又发现了400多枚秦封泥。

相家巷为何会出土这么多秦封泥

研究者有多种解释

为什么会在相家巷出土这么多秦封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前任馆长庞任隆先生认为,在秦代,相家巷当属都城咸阳渭南宫区,是皇帝居住办公之地,因此,在这里发现大量封泥就不足为奇了,也有可能这些封泥就是秦始皇本人剥下的。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研究员认为,由于目前考古发掘获取的信息有限,还不好说相家巷在秦代到底是什么性质,它可能是秦代的一处宫殿,也可能是普通官衙,还有可能是专门集中处理各地发到都城的文书并根据内容决定分发到哪里的中央政府秘书部门,所以封泥才会在这里被集中拆封。

不论原因如何,相家巷的考古发现震惊了秦汉学术研究界。

“秦俑之父”袁仲一先生表示,这是秦汉历史、考古学及中国古代职官、地理研究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发现,其中大量的问题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来好好消化、研究。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黄留珠表示,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西安大规模出土的秦封泥,是继秦兵马俑、秦简、秦木椟之后,秦地下文物的又一重大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与重大价值。

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路东之表示,西安相家巷这批秦封泥,涵盖了秦始皇三公九卿政治体制的各类官署,揭示了数十个失载的郡县、宫苑名称,揭示了许多与秦始皇及其秦代文明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内容,被考古界、史学界专家称为秦始皇批阅文书的遗物,是可以弥补《史记》《汉书》缺憾的珍贵文献。

秦封泥上有些关中地名很陌生

快来看看你的家乡在秦代叫啥名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燕介绍,馆内展陈的秦封泥有200多枚,目前正在含光门博物馆举办一场秦封泥展览,展陈数量为80多枚。“喜欢研究秦封泥、秦文化的市民,可以到这两个馆来参观。”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馆内陈列的和关中地名有关的秦封泥中,“咸阳”“蓝田”的名称没有改变,渭南在秦代的名称为“下邽”,商洛在秦代时有个相关地名叫“上雒”,蒲城东南的地名叫作“重泉”,阎良区武屯镇东北的地名叫作“栎阳”,富平东北曾经叫“蘋阳”。有意思的是,古都洛阳在秦封泥上的写法是“雒阳”。如今常用词“中流砥柱”所指的地方,在秦封泥上的地名为“厎柱”。

你的老家在哪里?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秦代怎么叫,不妨到博物馆来看看!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文 强军/图

悠悠九里亭,九里亭始建于明代

文 | 嘉兴地名

九里亭,以嘉兴塘北岸的古亭得名,位于平湖市曹桥街道勤安村北部,九里亭大道(乍王公路)东西方向穿村而过,设九里亭公交汽车停靠站,距街道办事处北3.2千米。

清代时期,当地属嘉兴县移风都。民国期间,曾属明夷乡、民丰乡。解放后,先后属嘉兴县民丰乡、曹桥乡、曹桥公社。

1958年11月,划归平湖县管辖,属曹桥公社、曹桥乡、曹桥街道。

据2008年出版的《新丰镇志》记载:九里亭始建于明代,地处汉塘(即嘉兴塘)北岸的福子寺旁、新丰镇至平湖城十八里路之中心九里处的古驿道侧,故名“九里亭”,为“商贾旅人及纤夫路途休憩解乏之用”。

南岸村居亦以亭得名。据明天启年间《海盐县图经》卷二记载:九里亭地处交通要道,于此处置“急递铺”,设铺兵若干名,平时承担接力传递官府文书,遇警则昼夜不停驰报军情。

清光绪四年(1878)的《嘉兴县水道图》中,载有“九里亭汛”的标注,证明在清代期间当地曾驻有绿营兵寨。

嘉兴塘北岸的九里亭旧址

从平湖至新丰的嘉兴塘东段,古称“汉塘”,唯有一座平湖西门外的万程桥南北通行。因此九里亭又是一个南北通道的主要渡口,北岸沿塘既是古驿道,又是船夫拉纤的纤道。

东通平湖县城,西接嘉兴新丰,乃直达嘉兴的水陆要道。杰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李叔同先生,曾将平湖故乡的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描绘在他所创作的一首《送别》歌曲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满怀深情地赋予故乡一种特有的美观。

晚清新丰乡贤徐文潮在其《平林杂咏》中,也有诗咏:

小舟爱向柳阴停,

唤渡人来九里亭。

月冷露凉秋夜半,

遥看蟹舍一灯青。

当年,九里亭虽非平湖所属,清嘉庆年间大易乡诸生冯应泰在其《东湖棹歌》中也提到了九里亭,诗云:

西林梵宇落花残,

鱼乐国中春水寒。

九里亭前人问渡,

休教仍载石三官。

诗中记叙的是平湖城西的西林寺一个神话故事。西林禅寺建于宋代,禅寺外墙嵌有一块“鱼乐国”石碑,乃明代礼部尚书、书画家董其昌所书,名扬远近。有一天,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天神相约慕名到人间的江南西林寺游览,自九里亭渡口乘船前来平湖。

说来稀奇,过界泾桥后,船工发觉船身下沉,急得连忙大声呼喊:“吃水太重,吃水太重!”话音刚落,一下子这三个人就化为三座石神。岂不知,这三个相貌堂堂的人原来是三位天神,且非同一般神灵,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为人间的崇敬神仙。

船工顿觉好奇,莫非碰上了仙人,赶忙将这三座石神送到西林寺中,原来真是“三官”大帝下凡。寺主将三座石神供于大殿祭祀,此后一直香火不绝。

九里亭虽处嘉兴地界,平湖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报本寺钟声传至九里亭的故事。

明嘉靖年间,平湖报本寺落成以后,准备举办新钟祭典仪式。刚巧有一位农夫路过寺院,住持得知他前往嘉兴,嘱咐他一路西行时听得到钟声就不要回首观望,直到听不到钟声之时,记住这里的地名,然后回来时告诉他,以测算钟声之路遥。

农夫走久,觉得钟声依然清晰,回头看一看离平湖已经有多少路程。刚一回头,钟声顿停,当地乡人告知这里离平湖只有九里路程。农夫回到平湖告诉住持,住持叹道,钟声本来能传至十八里远的新丰,可惜你忘记了我的叮嘱,破了灵性。后来在当地造了一座亭子,名曰“九里亭”。

清光绪年间《平湖县志》卷二中记载了一个德藏寺撞钟的传说:“德藏寺钟,异铜所铸。铸时匠曰:‘俟我行至六十里乃击。’甫至新丰,闻钟声,叹曰‘止此矣’。”

又载:“后破蚀,改铸本寺双塔顶。”

方志所载的德藏寺撞钟之说,与民间传说略有不同,民间传的是九里亭,而志书记的是新丰镇,但大意类似。

此传说,清代乾隆年间官至户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沈初也有所闻,他曾在《玉带河杂咏》中也提到了这个传说:

何年寺塔铸铜钟,

夜半星星霜宇空。

闻说声闻十八里,

穿云渡水到新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摆渡、拉纤早已消失。北岸(属南湖区新丰镇)的凉亭虽然是后来所修,亦早已风雨剥蚀,破旧不堪。

为保护古代交通的历史遗存,塘南的平湖景兴热电厂在厂内新建了一座“九里亭”。

老07省道途经九里亭的这一段(东起平湖大道,西至嘉兴市南湖区交界处)命名为“九里亭大道”,路南已形成新的集市,新建了花园式的“九里亭小区”。

--END

古代军事情报传递利器——烽火台

文|点点文史,欢迎点评,关注。

马之纯——烽火台

诗中通过烽火台上升起的烟雾来辨别士兵的多少,传递军事情报,那么烽火台究竟是何物?

一、烽火台由来,建筑构造

烽火台,也叫烽燧,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时称作烽台,明朝则称作烟墩或墩台,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

烽火

烽火台通常建在易于相互了望的高岗和丘阜之上,台子上有专门用来远望和燃烟放火的地方,台子下面则是士兵居住地,以及存放物品建筑。

通常是十里距离设置一烽火台,在明代也有距离五里左右的。烽火台一般是独立构筑的,也有的是烽堠群,由三、五个烽火台以犄角的方式配置而成,烽火台的形状不经相同,一般的话有方、圆两种。

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中有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高有四丈二尺,宽一丈六尺,积六百七十二尺,可以住人二百三十七”。“宽一丈四尺,高五丈二尺”。

汉简中还有记载:戍守烽燧的人数不等,有的五人、有的六人,更多的话有十几个人,其中包括一名燧长。平日必须有一人专门负责守望工作,一人负责做饭,其余的人负责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

有的汉简还记录了烽燧的最高长官是是候官(候长),候官直属都尉,候官统领候史,候史管理燧长,燧长的职责是保管装备,修理建筑物、管理“天田”,巡视检查和及时汇报军情。

我们可以看到烽火台建造有规律,人员配备齐全,分工明确。

二、烽火台的作用

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于侦查情报、报警、传递军情,当守台兵士发现有敌人来犯时,在台上点燃稻草等可燃物,升起烟火,这样可以用烟火通报敌情,提醒邻台,而邻台见到后会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上达天听。

烽火台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 敌台即是墩台,用以传递烽火信息的,在没有敌台,同时又找不到适合点烽火的墙台的地方,就必须要按照规定的传递烽火路线建筑烽火台。

烽火报警

蓟镇总兵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讲道:“从古代守边不超过远侦察谨烽火。蓟镇以险可以依靠,烽火不修很久了。根据军事作战防守应援向来不熟悉分支,所以看烽火是无用的。现在该模拟呈会督抚参考裁订:凡是没有空心台的地方,即以原墩补充,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内的,将空心台当做墩。大约距离一、二里,竹筒鼓相闻为一墩”。

另外,戚继光编写了传递烽火的方法——《传烽歌》,让驻守士兵牢记在心。并且严格训练他们,让他们能够辨别烽火以准确传递军情,而且传递速度快,传遍整个蓟镇防线只要三个时辰。

三、烽火台六种警戒信号及其使用方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中记载了报警物品布蓬、布表、苣、积薪、鼓等,还记载了详细的使用准则。

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蓬,蓬草(一种笼形物);表,树梢(布帛旗帜);鼓、烟、苣火,用苇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

这六种警戒信号的用法:白天用蓬、表、烟,晚上用苣火,积薪和鼓昼夜都用。

而数量使用的多少是根据来犯敌人的个数确定的:

界限是一千人,在一千人以内只燃烧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点燃二积薪;如果有一千人以上攻击,则燃烧三积薪。除积薪之外,还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等配合使用。

根据敌人进犯的位置和时间不同,烽火信号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烽火台在白天烧狼粪,烟雾浓烈,效果比较明显;晚上点燃柴草,会有火光,以此来报警。

如果敌人入境围困堡垒,已经来不及下亭障烧木柴时,白天就都亭上蓬或者加一烟,夜间发动“离合火把”。“离合火把”是处于“敌人防守碉堡”的紧急而特别情况下的一种特殊信号,就是把火把一会儿分开,一会儿又并拢。如果亭障因为被围困而不能发出点燃草垛发出信号,那距离最近的一座烽火台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烧柴,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

四、安全措施,以防烽火台不起作用

在《塞上蓬火品约》中有这样的规定:

①如果发现烽火台所传递的信号不对,则应该立即将烽火用水浇灭,中断信号的继续发送,并且还要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将这种情况迅速送到所辖都尉府。

②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或者烽火台之间相隔甚远,在“白天不见烟,晚上不见火”的情况下,必须立即将实际情况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给上级官署。

③在平日无事时,为防止发生意外,一到晚上就要点燃烽火以报平安,称之为“平安火”。

五、各朝各代对烽火台的修筑

烽火台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

周宣王在位时,为了抵御犬戎的进犯,在骊山建造了二十个烽火台,又设置了数十个大鼓。只要发现犬戎来犯便放狼烟敲响大鼓,烟火直冲上天,各路诸侯看到了,就会发兵来援救。

历史上的“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多次点燃烽火台,戏弄各路诸侯,失信于天下,最终导致孤立无援,城破人亡。

春秋战国时期

北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 、 赵、魏等几个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他们利用大河堤防或山脉,以此来构筑城墙和关塞、以及彼此相望的烽火台。

汉代

汉代的烽火台是一个高台望楼(亭),形状似方锥体,高度10米以上,在上面建筑有住房;有的烽火台下面或旁边还有可以居住的方形小城(障、坞),小城墙壁很厚,四周有小木桩环绕,如果障、坞较大的话,周围还建有羊马圈、仓库、武器库等。

唐代

在唐代杜佑的《通典·拒守法》中,有对烽火台详细的记载:“烽火台,在高山四面环顾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如果周围没山,那么就在孤迥平地上设置。下修筑羊马城,高低随便,通常在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形圆。上建造圆屋顶覆盖的。房屋经宽一丈六尺,一脸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顶设置三个突灶,台下又设三个,并用内外用石灰粉饰。房子四壁开看贼孔,设置旗一口、鼓一面、抛石、垒木、停止水缸、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看到敌人烧柴笼。一个烽火台六人:五人为烽子,观察动静,一个为统领,负责文书、公文、转碟。”

宋代

在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中对烽火台有详细的介绍:

“唐法,凡是边城候望,每三十里设置一个烽火台,必须在山岭高峰处,如果有山冈阻隔,地形不利,那么不限里程。要三烽火遥遥相望。如果在边界,那么烽火外围修筑城障。”

“一烽火,配备将率一个,副将一人。每次烽火设置九人,并采取谨慎诚实有家口的充任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再刻望去。一个人掌管公文符,同时二年一代。”

“设置烽火的方法,每次烽火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合四具,台上插木桩,拟安火矩,各自距离二十五步,如果地势狭窄则不到二十五步,只要把应火分明,远近不论。烟火筒各高一丈五尺。从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就越尖锐逐渐狭窄。制造筒在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用盆,不让烟出去。筒下有山坞炉灶口,距离地面三尺,长宽各一尺五寸。每年秋天和冬天采用蒿茎叶,叶条草节,都要相杂为放烟火的薪。以及设置麻蕴、火钻、狼粪之类的。”

明代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烽火台务必增筑加高加厚,上贮存五月粮食和柴薪,墩旁开井,井外的围墙和墩平,外观像一道门”。很多烽火台用砖包砌,更加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在墩旁打井,墩周围筑有围墙。

烽火台的历史意义

烽火台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不停演变、发展,是边关战事的警报器,时时刻刻监视着边境四方;利用烽火台来报警,传递军事信息,实时掌握边境情况,保证边境安全。

看着那一座座古老遗留的烽火台,守望着那茫茫无尽的时空,守望着那苍如逝水的历史,守望着一望无际的未来,矗立于我们的视野之中,成为我们怀念与沉思的入口。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