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萝卜挑战35金萝卜攻略图(保卫萝卜3集市攻略最全汇总 集市关卡全清金萝卜详解)
保卫萝卜挑战35金萝卜攻略文章列表:
- 1、保卫萝卜3集市攻略最全汇总 集市关卡全清金萝卜详解
- 2、游戏里常见的独角兽真的存在过,但长得挺丑的
- 3、为了700亿?看这5种电影公司准备讲什么新故事
- 4、打赏分成还未实施就夭折 苹果玩什么阴谋?
- 5、猪要成珍稀动物了?动员起来 保卫猪圈
保卫萝卜3集市攻略最全汇总 集市关卡全清金萝卜详解
保卫萝卜3第二张地图集市共80关全关卡金萝卜攻略,守不住萝卜?清不完障碍物?这篇汇总能解决你集市中的所有问题。安趣网小编带来了保卫萝卜3集市攻略最全汇总 集市关卡全清金萝卜详解,快来看吧。
集市金萝卜全清攻略 | ||||
第1关 | 第2关 | 第3关 | 第4关 | 第5关 |
第6关 | 第7关 | 第8关 | 第9关 | 第10关 |
第11关 | 第12关 | 第13关 | 第14关 | 第15关 |
第16关 | 第17关 | 第18关 | 第19关 | 第20关 |
第21关 | 第22关 | 第23关 | 第24关 | 第25关 |
第26关 | 第27关 | 第28关 | 第29关 | 第30关 |
第31关 | 第32关 | 第33关 | 第34关 | 第35关 |
第36关 | 第37关 | 第38关 | 第39关 | 第40关 |
第41关 | 第42关 | 第43关 | 第44关 | 第45关 |
第46关 | 第47关 | 第48关 | 第49关 | 第50关 |
第51关 | 第52关 | 第53关 | 第54关 | 第55关 |
第56关 | 第57关 | 第58关 | 第59关 | 第60关 |
爬梯1关 | 爬梯2关 | 爬梯3关 | 爬梯4关 | 爬梯5关 |
爬梯6关 | 爬梯7关 | 爬梯8关 | 爬梯9关 | 爬梯10关 |
爬梯11关 | 爬梯12关 | 爬梯13关 | 爬梯14关 | 爬梯15关 |
爬梯16关 | 爬梯17关 | 爬梯18关 | 爬梯19关 | 爬梯20关 |
以上就是保卫萝卜3集市攻略最全汇总 集市关卡全清金萝卜详解的内容,更多精彩攻略、资讯请关注安趣网保卫萝卜3专区。
游戏里常见的独角兽真的存在过,但长得挺丑的
玩家们旁友们,一件颠覆你们观念的事情发生了,你们心目中“纯洁、华丽、唯美、[划掉]土豪最爱[划掉]”的独角兽竟然已经被证实真的存在过。
但不好的消息是它们早就灭绝了,而且长得挺丑的。
大家约定俗称的独角兽形象是这样的……
但是历史上的独角兽偏偏不按牌理出牌,它们长这样…
近日,俄罗斯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独角兽化石头骨,这种生物被称为「西伯利亚独角兽」。虽然童话里的独角兽是飘逸纤美的尤物,但是西伯利亚独角兽其实是个坦克级别的糙汉,站起来足足有2米高,身长也达到了4.5米,体重更是高达3.6吨。正如Science Alert报道的,它的体型其实更接近猛犸象,而不是一匹马。总的来说,西伯利亚独角兽就是一头巨大无比全身长毛的犀牛,外加头顶伸出的一根细长的角。
独角兽化石
这颗头骨真正的梦幻之处在于它的年龄。之前,科学家们相信独角兽在35万年前就灭绝了。但俄国托木斯克州立大学(Tomsk State University)的学者在哈萨克斯坦开挖化石时发现独角兽的头骨可以追溯到 2万9千年前,也就是说西伯利亚独角兽生活的年代和人类重叠,因为在 2008年时,西伯利亚西部曾经发现 4万5千年前的人类化石。(*?ω?)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曾和真正的独角兽同处一个时代,但是还是一厢情愿地把糙汉子想象成了白富美。
不知道各位以后在游戏中遇到独角兽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版权声明
撰文_飞鱼妹,如需转载请联系飞鱼科技微信公众号:feiyutalokshow 获取授权。飞鱼科技注册成立于2014年3月。于2014年12月5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股票代码01022.hk。公司成立以来,本着“简单有趣”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的研发与运营,目前已有多款游戏产品上线,包括《神仙道》、《保卫萝卜》、《大话神仙》、《三国之刃》、《囧西游》、《花儿与少年官方手游》《小鱼飞飞》等多款热门游戏产品,游戏深受广大游戏玩家的喜爱。
为了700亿?看这5种电影公司准备讲什么新故事
“
123RF供图
文丨吴丹
年初一部《美人鱼》,连映4个月,票房达33亿,至今未被打破(业内人士称,春节档一般占全年票房的5%,按此规律算,今年票房有望破700亿)。这一事实也再次验证了大公司布局电影业的正确性。
老牌片方中,属光线对电影市场押宝最多,已拿到上半年票房43.4亿的成绩,王老板也时不时发表一些对电影市场预测的文章;华谊则已于几年前走了迪士尼的路子,布局起电影实体场景业务;而对来自互联网的“搅局者们”BAT们来说,做电影除了有高回报,主要是还可以和自己家产品进行互动,拿到流量入口。在这方面,腾讯的算盘打得不错,先从自己网文库里找IP,然后开发成电影,之后还可以做成游戏,形成产业链;阿里的做法有点不一样,我们从媒体上可以得知,马云是有一颗“文化强国”的心的,文化产业是他“买买买”战略的一部分;而58做电影是为了和自家业务营销互动;聚美也开始参与影片发行或许是为了串联起正在探索的直播等业务;至于魔幻的乐视,暂不对此发表看法……
此外,近两年也有大量新电影公司扎堆成立,有的专门找IP来开发,有的专打明星混搭风,有的主攻类型片,有的把网剧和网综都拍成大电影,有的专攻四五线电影市场……角度不一,但都瞄准了热得发烫的内地电影市场。
毕竟,不趁这几年猛赚一笔,过几年观众口味变了怎么办?看腻了怎么办?欣赏水平提高了怎么办?(好像哪里说错了什么……)
总之,这两年电影公司扎堆成立,投融资、并购等事件不断发生,呈现一派盛世景象。
但,众所周知,电影市场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主要原因即是,风险太大。非但不能像互联网产品一样“小步试错”,往往投入还需要大制作、长周期、明星阵容才有可能产出高票房的作品。近年愈演愈烈的“保底票房”招数正体现了行业的巨大风险性。
今年上半年,内地电影市场却并不如大佬们预测地那般绚丽,反而可以用“低迷”来形容。4月、5月甚至连续出现了票房滑坡,已成为近五年来,第一次单季度同比票房大滑坡,“环比下降”几个字不断出现在一些电影数据机构的分析报告里。
这就是难懂的娱乐业:你永远无法预知大众对娱乐的需求到底是怎样,大众在特定时期,到底要的是什么。非刚需,不稳定,会繁荣地不真实,也会低迷到看不懂。
但电影的受众确实是越来越多了。社交网络上,每一天都有更多的软性硬性广告刺激和鼓励着大家购买更便宜的电影票,走进离你最近的一家电影院。
大家对电影的需求没有变,只是“分众”的趋势变得明显了。
在电影公司扎堆成立、错综复杂的布局背后,他们都准备以怎样的“产品”来俘获观众?争抢中国电影市场(预想中的)“700亿”蛋糕,谁带着更锐利的刀叉?资本、制作、发行、明星、营销等种种因素之下,谁能码一手好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再破33亿票房记录?
以下,以一些近年获大笔融资的新公司为例,我们梳理了一下电影公司目前的几种打法。看看他们都准备怎么开始。
把漫画搬到大荧幕,把电影改成手游
以蓝港影业为例。
蓝港今年高调成立影业公司,并宣布已购某漫画IP,正在将其打造成大电影,近期,宣布获《独立日》手游开发授权。蓝港打出的口号也是“影游联动”。不难看出,这是电影和游戏互相带流量的招数。观众看了电影,已经对剧情、IP等有一定了解,如果是大制作的话,搬到手机上来玩,也会吸引不少影迷中的游戏玩家;而把游戏搬到大荧幕,则可以满足铁粉的心。这一举动最早也在电视台玩过,一部《仙剑奇侠传》未开播就已经让粉丝等得心焦:当年陪伴了童年的游戏,怎么着也要在电视上看一眼。一个道理。
电影《保卫萝卜》、《植物大战僵尸》、《魔兽》莫不如是。都是从上亿的玩家中找观影人群。一则评论显示,这类电影“只要能拍出玩家们心中强烈的共鸣感就成功了,就不愁票房。”
游戏改电影的话,的确可以吸引一众死忠粉。但客观讲,它还是不如文学改电影自然,毕竟人家已经有基本剧情在那里,游戏改成电影,比如《植物大战僵尸》,会拍些什么呢,会是水桶僵尸、绷带僵尸们吃太阳花的炫酷放大版么。
而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开始拍电影,电影公司开发游戏衍生品。这其中,故事情节完整、粉丝情怀更重、题材偏玄幻魔性的游戏被改成电影最受期待。
一个人撑起来的电影公司
2014年,还有股东在光线官网上留言:请问你们新占股27%的橙子映像公司是什么来头?怎么在百度上搜不到?
一年过后,这家公司开始浮出水面:《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都是它联合出品的。
聪明人现在都猜到了,是邓超的公司。
尽管这两部电影在专业电影网站上评分较低,但却带来了合计票房12亿的回报(据公开数据)。
或许知乎上一则答案很能说明问题:你问我看《恶棍天使》的都是谁?其实很多三四线城市年轻人,从来不会上豆瓣网看什么评分,一看票价很便宜,有明星,就去看了。好看就笑一下,不好看就骂。看完就忘了。
或许正是这样的观影人群大量存在,才造就了中国票房一个又一个奇迹。十几亿票房,千万次人群观看,这类电影必须有一个观众理解力的“最大公约数”啊……
类似的还有《小时代》系列,背后的公司是和力辰光,郭敬明目前占股4.7%。
曾有媒体大量讨论,到底是谁在看小时代?而记者们有机会采访和力辰光老总是,也总会问他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大家对影片“拜金价值观”的质疑?
对后一个问题,制片方的答案往往是“存在即合理”。
而前一个问题,则显得更为复杂。这也引起过电影研究者,社会学研究者,脱口秀主持人等的关注:为什么一些身着华服丽装,演着极为魔幻剧情的年轻男女们,能轻松制造连续四部总计超20亿的票房?
研究者的答案依然是,它瞄准的是三四线的女生群体这一市场。她们对《小时代》中人物的生活方式有着羡慕、期许,甚至崇拜。
电影系列产品《小时代》是验证定位理论的极好案例。
此外,拍《后会无期》拿到6.5亿票房的韩寒也正式成立了亭东影业,引人注目的是他要把《三重门》搬上大荧幕了。最新的消息是拉来了李海鹏做COO。
还有一些导演也于近年成立公司,新公司往往会拍自己的电影或挖掘新人,类似工作室。如贾樟柯的暖流文化,宁浩的坏猴子影业,王小帅的冬春影业等。
其中,贾樟柯也曾告诉媒体,暖流文化将会是一家专门做商业电影的公司。最新融资事件是今年4月获得的来自微影资本、景林投资、头头是道等的A轮投资。
这种“一个人撑起来”的公司往往极强调某导演在其中的作用,堪称将“电影业拼的就是人才”这一理论实践到了极致。但电影公司过重强调某类型电影的作用,也可能带来风险。和力辰光目前就已开始转型,将其制片业务比例降低。
从网络剧、话剧到大电影
以万合天宜举例。
《煎饼侠》、《万万没想到》和《夏洛特烦恼》分别是网络剧、话剧搬上大屏幕的成功例子。其中《夏洛特》以小成本破12亿票房,《煎饼侠》破11亿,《万万》3亿。
但仔细研究,它们没有一个是一夕爆红的。《夏洛特烦恼》最早是话剧,2012年就已在剧场上演。其制作方开心麻花也是一个专门定位为给年轻人做喜剧的公司,导演演员等早已形成固定班底。
《煎饼侠》和《万万没想到》则早有网剧的高人气做支撑,驱动大家走进电影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看看大荧幕上的大鹏和白客是什么样子?
正如老梁在《故事汇》中评论所说,这类电影有一个很大的贡献是,把原来很多不进电影院的人拉进了影院,票房才被“顶高”了。
但出品了《万万》的万合天宜也早已开始转型。i黑马在采访CEO范钧时,就曾听他说,万合目前已发展成为有7个“小制片厂”的IP孵化器,已演变成一个平台。
这也透露了爆款的问题:难持久。如何抗风险?这成了头部内容公司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制作成本高,走全球票房
米粒影业就是明证。
一家成立不到2年,至今只出品了两部大电影的米粒影业于俩月前获得C融资,估值已达40亿。连CEO自己都开始向媒体发声,担心大家对米粒的期望过高了。
那么,这家电影公司缘何获得如此高的估值呢?资料显示,他们第一部电影的国内票房数据并不好看。
答案是海外票房。
CEO坦诚地告诉了媒体他们得到的种种经验,但最后表示,《龙之谷》虽然在国内票房不成功,但却成功地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及销售,获得不菲的海外发行收入。
这也让他看到一条更为广阔的发展之路,走海外发行市场。
海外发行对于老牌制作公司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对于刚刚成立不久,主做动画的新公司来说,却是挑战。米粒CEO曾对媒体称,他的目标是“出品12部动画电影,在未来3年冲击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取得10亿美元的衍生品销售成绩。”——按金额来算,这就是两支独角兽了。和很多公司不太乐于谈论“票房具体期望数字”相比,这番言论称得上大胆。
而在海外制作这一块,目前也有一些好莱坞团队驻场在中国了,可见对这一市场的无比重视。
互联网公司的“电影子公司”
58也来做电影了。
不知为何,在仔细阅读完58同城总经理陈建宁对影业的畅想之后总有种奇妙的感觉,58以后拍的电影里总会出现一些二手房经纪人角色、二手车中介角色、宠物猫狗的主人角色等,以及会出现一些HR招聘行政小姑娘,搬家公司搬运货物的的画面等……
“在集团内部,58同城影业更多被看成营销传播的一部分。”可见娱乐营销是件多么重要的事,58都准备自己发电影来做了。
另外,还有阿里腾讯小米乐视等对电影的布局,各种新闻也说得很多了,在此不赘述。
虽然阿里一直在喊“电影 互联网”,但真实情况是,除了电影票实现了在线化,电影从制作到生产的环节,依然只能尊崇一些朴素的规则:比如,有个好故事,有几个好演员,把它拍出来。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几年依然会是中国电影市场大放光彩的时间段(毕竟这是我国人民目前最重要的主流娱乐社交方式啊)。万达继刚刚以9.21亿英镑并购欧洲最大院线后,又买下了时光网,而魔性的乐视也去美国买买买了。未来两年,中国电影业还会有怎样的大事件?下一个顶破票房纪录的影片,会是谁?
看资本和电影公司码盘下棋,有时简直就像在看电影。
而观众和资本两方,有时竟很难分清楚,是谁在主导谁了。
*本文为创业家原创,作者吴丹(微信号:ahh_dan),关注文创与泛娱乐领域。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格式。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
7月专访
6月专访
5月专访
章燎原:人和价值观才是三只松鼠的核心
王东:用游戏思维设计钢贸交易系统
KPCB周炜:投资人音速成长,而创业者却是光速进化
10个有新闻理想的资深记者
3个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编辑
只想独立地创作最接地气最优质的内容
在他们的笔下
看尽大佬的奋斗史
了解创业的方法论
洞察行业的趋势
在这里,读懂创业
2016黑马创交会
20位B2B产业大咖分享,
300项企业级服务5折起,
来一趟省10万,
黑马会员免费参会扫二维码
打赏分成还未实施就夭折 苹果玩什么阴谋?
从4月底强势的逼迫微信公众平台按照内购机制修改打赏方式,到准备取消30%打赏分成,苹果的态度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尽管苹果官方还未确认这一消息,但传言绝非空穴来风。
对于打赏分成的态度,苹果态度巨变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打赏分成的霸道逻辑
仔细查阅苹果应用商店规定就会发现,早在去年6月的时候,苹果已经出台关于打赏的新规定3.1.1条款:严格要求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按照苹果的3.1.1条款,诸如微博打赏、微信公众号内容打赏、直播分成和知乎的付费问答等应用,苹果都要抽取30%左右的分成。除此之外,诸如《僵尸大战》和《保卫萝卜》这样的游戏,购买一些通关道具也必须通过苹果的内购机制,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都属于违规。显然,一旦苹果应用商店新规实施,国内将是重灾区。
站在第三方的立场来看,苹果3.1.1条款过于霸道,有点强取豪夺的意味。以微信公众平台的赞赏功能来说,读者对一篇文章非常认可,随手给个5元或10元的打赏,以示鼓励。严格来说,这种行为即不是购买,也不是付费,也不是诱导消费,更不是一种消费行为。既然不是一种消费行为,苹果强行收取提成,道理确实很难讲通。
虽说苹果的打赏分成规则很霸道,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向强势的微信,也只能关闭了微信公众平台基于苹果客户端的打赏功能,安卓客户端则不受影响。另据微信官方透露,在微信公众平台打赏分成问题上曾与苹果沟通很多次,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为了保护微信公众号作者的利益,微信决定关闭苹果客户端的打赏功能。与微信不同的是国内很多应用开发者接受了苹果的霸道规则,开始调整打赏规则,改变用户打赏的支付方式,其中包括知乎、映客、陌陌、今日头条、微博问答等。
从规则出台,到各应用厂商按照苹果的规则调整,耗时一年多。如此长的时间,苹果新规才迟迟落地,这或许意味着苹果与国内的应用开发者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博弈。遗憾的是,国内应用开发者还是输给了苹果的霸道。
打赏分成取消又是为何
就在国内应用开发者调整打赏分成机制的时候,传出苹果欲取消打赏分成的消息。不到3个月的时间,被舆论口诛笔伐的苹果却要放弃打赏分成,立场变化如此之快,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
援引媒体的报道,一位苹果高管接受媒体采访称,苹果之所以准备取消打赏分成,更多的是来自政策层面的压力。该高管还透露,中国监管部门已经接到了举报,苹果或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正就此事约谈苹果公司。此前5月份的华尔街日报就称,当时有公司向工信部汇报该情况,但后者表示不会介入。可能苹果的政策分了太多人的蛋糕,导致事态严重性不断升级,并受到了“集体上书”。
如果消息属实,苹果只能向政策妥协,取消打赏分成新规。事实上,苹果单方面霸道的出台打赏分成规则,目的是为了提高苹果中国区的营收。根据SensorTower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仅2017年上半年,苹果通过App Store获得的收入为49亿美元,而十年前苹果公司全年的净利润也只有35亿美元。
相比之下,苹果大中华区的业绩却大幅下滑。苹果公布的2017财年第二财季数据显示,苹果大中华区营收107.26亿美元,同比下滑14%。需要注意的是,这已是苹果大中华区连续第五个财季营收下滑。在市场份额方面,苹果手机也被OPPO和vivo这两个手机品牌甩在了后面,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仅有9%,位居第四位。收取打赏分成,成为苹果提高利润的一条捷径。不过,如果苹果继续强硬的收取打赏分成,这或将逼迫很多用户放弃苹果手机,转投安卓阵营。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多年来国内很多用户都拥有两部手机,一部苹果手机,一部安卓手机。既便苹果打赏分成机制实施,用户完全可以在安卓手机上进行打赏操作。也就是说,苹果打赏分成实施了,消费者完全可以绕过这一分成。长此以往,基于苹果iOS客户端的应用或将成为僵尸,苹果手机销量势必受到影响。
来自政策层面的压力,或许是苹果欲取消打赏分成的主要因素。当然了,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苹果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微博问答、知乎等应用收取打赏分成并非明智之举,放弃或许是对中国用户的妥协。
总之,无论是苹果出于监管部门压力的无奈选择,还是出于对中国用户的妥协,打赏分成取消都是一件好事。透过苹果打赏分成风波不难看出国内智能手机生态的短板,以及国内手机应用开发者在苹果生态中的弱小位置。最后,希望国产智能手机行业能够早日强大起来,这样才能让苹果这样的巨头有所忌惮。
猪要成珍稀动物了?动员起来 保卫猪圈
2012年11月22日,湖南省宁乡县金洲镇关山村村民将饲养的土猪赶往高台进行跳水锻炼,以提高猪肉的品质和口感。(资料图片)视觉中国供图
悠然生活了9000多年后,中国的猪也要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
从1980年到2000年,广东大花白猪的母猪数量从1.3万头下降至几百头。金华猪的母猪数量从1980年近25万头降至2007年的1万多头。有的地方猪种,甚至“已找不到公猪”。巴马香猪、江口萝卜猪、官庄花猪等猪种曾经陷入濒危状态。定县猪、龙游乌猪和窄勒黑猪等已经灭绝。
换句话说,这些猪一不小心就要变成珍稀动物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事猪遗传育种研究的王立贤2014年就提出“中国本土猪种选育刻不容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甚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警告,“猪种的灭绝同样是一场生态灾难”。
为了保卫猪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牵头,成立了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协作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则规定了“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2012年,中央财政的畜禽保种经费增加到5320万元。4年后,当时的农业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中国“土猪”一共有90个地方品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品种42个,省级保护品种32个,其他品种15个。这些地方猪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实施重点保护。
但是这场发生在人类后院的危机依然不容轻视。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曾在一场会议上提到,全球大约有22%的家畜品种面临灭绝的危险。遏制家畜遗传多样性的减少,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会议之后,该组织在西南太平洋实施一个区域项目,分别在库克群岛、斐济、纽埃岛,建立了鸡和猪的保护中心。
“一些种群在当前看来不一定有太多的价值,但它们关系到动物遗传资源的未来,这就像气候变化一样。遏制家畜遗传多样性的流失,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联合国的专家在这次会议上呼吁。
市场的选择
猪圈里的危机,首先在餐桌上引起震荡。
四川有回锅肉,东北有杀猪菜,八大菜系里每个菜系都有猪肉的做法。金华火腿要用金华猪,云南烤乳猪自当用滇南小耳猪,经典川菜回锅肉就该用四川的成华猪。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成都市种畜场特聘专家姜延志说,纯种的成华猪,肌内脂肪含量可以达到3.5%,而白猪的通常只有1%。肌内脂肪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猪肉好不好吃。
然而,这位专门给成华猪做保种育种的专家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前些年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四川当地的成华猪,“只剩下五六十头”,比大熊猫都稀少。
姜延志记得,三四十年前,四川的广汉、什邡、德阳等地大部分农户家还随处可见这种一身黑毛,腰宽臀大四肢短的猪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良猪种在全国推广,饲养成华猪的人越来越少。
不只是成华猪,随着原产于丹麦的长白猪、原产于英国的大约克夏猪,和来自美国的杜洛克猪等品种陆续进入中国,这些被称为“杜长大”“洋三元”的商品猪,迅速占领了中国的猪肉市场和养殖场。与此同时,中国地方品种的母猪迅速减少。
地方猪“打”不赢洋猪,一是因为“肥”,二是因为“慢”。成华猪的瘦肉率只有40%左右,而洋血统的白猪瘦肉率可以达到60%,“肥肉大家都不想吃”。而且,一般中国土猪喂一年才能出栏,洋猪6个月就可以。“其实这是市场的选择。”姜延志感慨。
目前已知的中国人养猪最早的证据,出现在距今大约9000年的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早期文化层中。那里出土的猪骨性状,和野生的不同,明显是人工驯养带来的变化。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已开始用木栅养猪。到了汉代,已经有人专门从事种猪交配的行当。
也就是说,经历了数千年才扎好的猪圈,只用了几十年就变得“面目全非”。
土猪危机不仅出现在中国,在大约克夏猪的老家英国,上世纪20年代最受欢迎的猪,原本是起源于16至17世纪康沃尔郡的大黑猪。它被出口到许多欧洲国家,甚至远渡重洋抵达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非洲等诸多国家及地区。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密集型室内化养猪模式开始普及,更适合户外的英国大黑猪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60年代,大黑猪已经成为当地最稀有的猪种之一。1973年,大黑猪甚至被提上了极度濒危的牲畜名单。
面临物种危机的猪不只是被驯化的家猪,野猪的处境更悬。原产于菲律宾的维萨扬疣猪目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森林砍伐和农田开发,让这种深灰色的猪越来越少。居住在南美洲的查科野猪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家畜之间传播的疾病而濒临灭绝。一种小型的侏儒猪,在1996年就只有不到250只成年猪了。
人类的发展正在一点点压缩猪的生存空间。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国内广泛开展土猪猪种杂交。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研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丁玫在论文中提到,中国成了“引进外国猪种资源最多的国家”。
基因保卫战
在猪的品种战中,中国土猪原本占据着优势。它们又能生又好吃。早在古罗马时代,西方人就曾引进中国广东猪种,杂交后育成罗马猪。18世纪初期,英国引进的广东猪种,是后来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的祖先。美国的波中猪和切斯特白猪也有中国土猪的血统。
但是到了2008年,由当时的农业部发起的第二次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完成之时,横泾猪等8个地方猪种已找不到了,深县猪、项城猪等4个品种已确定灭绝。这次统计调查显示,我国有85%左右地方猪种的群体数量呈下降趋势,31个品种处于濒危和濒临灭绝状态。
为了保护数量日益减少的中国地方猪种,一些研究者提出过冷冻精液保存、胚胎保存、生物技术保种等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还处于实验阶段,技术上还不成熟,能不能成功保种,至今也难以定论。
比起这些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方法,更有效的法子是活体保种。国家与地方陆续建立保种场,撒网式地收集那些日渐稀少的地方猪种猪,圈养保护起来。
活体保种的首要任务是维持种猪的现有性状,尽量不改变现有的外貌和生产性能。种群规模扩大了,就可以通过“种群内不同品系间的杂交”,或是“与外种猪或其他品种猪的杂交”,在保留地方猪原有特点的情况下进行杂交育种。
1996年1月,当时的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下设猪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2000年8月,农业部公布了78个国家级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其中有19个猪的品种资源。
“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需求。”王立贤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曾经引进洋猪是为了解决肉不够吃的问题,如今保护土猪,是为了解决口味上的需求,以及保护基因多样性。”
姜延志向记者解释,基因更多样化,就更不容易在某一种疾病来袭之时,被“一锅端”了。
中国的土猪,是以前老百姓自己在农村养起来的,在非常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繁衍千年,传承至今,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和抗病力都要强一些。而现在引进的白猪不是自然杂交的,是“长期在条件非常好的环境中”培育出来的品种,抗逆性就低一点。
除此之外,猪的基因多样性对人类还有更多意义。五指山猪“有数十项生理指标与人类项目数值近似”,重庆荣昌猪有先天耳聋基因,可供科学家研究。保护地方猪的基因,也是在保护“满足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重要基因库”。这些基因资源独特且不可再生。
“十一五”期间,我国各地共建设79个猪保种场、3个基因库,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7个地方猪种保护区。其中包括宁乡猪、荣昌猪和藏猪等3个国家级保护区,以及太湖猪、民猪、黄淮海黑猪等猪遗传资源保种场35个。
成华猪的保育,也从2013年开始受到重视。成都市种畜场、邛峡嘉林生态农场与四川农业大学猪遗传育种研发团队达成合作,将成华猪群分成保种和选育两个群体。保种群体的目标,是让成华猪保持现在的品种特性,扩大群体数量,控制近交程度,确保遗传基因不丢失。育种群体的目标,是提高成华猪的生长、产肉和繁殖性能。用术语来讲,就是给整个种群“复壮”。
到2018年年底,成都市种畜场与邛峡嘉林生态农场的成华猪保种基础群体有公猪16头、8个家系,母猪150头;育种核心群体有公猪20头,母猪300头。
新的希望
四川省如今每年出栏的猪大约5000万头,其中将近4000万头都进了当地人的肚子。姜延志希望土猪能在其中占的比例更高些,现在还不到2%。
2018年12月第三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是每公斤21.01元,其中普通猪肉的价格大约是每公斤17元,而一些走高端市场路线的土猪肉,被装在考究的盒子里,价格往往是普通猪肉的两到三倍。
40年前的市场选择了洋猪,如今中国食客刁钻的舌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心一个问题:现在的猪肉怎么不好吃了呢?对美味的追求,成为一部分食客购买土猪肉的动力。
这种动力也给中国土猪带来希望。2017年全年,我国的猪肉产量是5340万吨,生猪出栏68861万头。中国人吃掉的猪肉虽多,在世界范围内,却不是养猪的质与量最发达的国家。国际市场上,我国生猪存栏和猪肉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0%,但猪肉出口数量,只占世界猪肉出口总量的3%。出口猪肉的价格,比美国出口猪肉低30%左右。
市场的变化,让姜延志觉得中国土猪或许还有再战之力。具有更好的“肉质特性和抗逆性”的中国土猪,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中国猪肉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
正在进入高端市场的土猪肉,可以用两倍以上的单价,弥补出栏慢、成本高的劣势。“把成本控制在白猪养殖的1.2倍到1.5倍,市场价格是它的两倍以上,那肯定是赚钱的。所以如何提高黑猪的综合生产性能,才是关键。”姜延志说。
成都市种畜场正在对成华猪的品种进行改良和杂交育种。研究者想培育出一种新猪种,既有着和成华猪一样适合做成回锅肉的带着厚皮的肉,又像洋猪一样瘦肉多,长得快。
正在培育的新品种还没起名字,但让姜延志欣慰的是,这个杂交的新品种,平均每一天都可以长1斤,这意味着这种猪最多8个月就能出栏,养殖成本大大地降低了。目前,新品种的种猪已经有1000多头,繁殖到了第四代。一般而言到第五代,基因特征就会稳固下来。姜延志推测,“大概还需要研发一两年”,市场潜力很大。
除了这些种畜场,知名电商平台相继开始养猪,前不久还搞出了“人工智能养猪”“猪脸识别”的技术。
“现在国家和行业都在努力保种,虽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如果忽视行业的努力,有失偏颇。”在一家科技公司开发猪圈信息管理系统的王瑞年说。
新的技术不断被安装进猪圈里。越来越多猪场开始使用数据管理系统,喂饲料交给机器,猪怀孕要照B超,连猪交配过多少次之类的信息,都要上传到云端。
就像王瑞年在一段自我介绍中所写的那样,在这个时代,养猪也需要产品经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