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曹魏轩辕录完整攻略(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古画品录校注上)

导读 曹魏轩辕录攻略文章列表:1、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古画品录校注上2、皇帝冷知识13则3、书谱解说4、上古那些事--黄帝、炎帝出生的部落5、开封在中国历史上

曹魏轩辕录攻略文章列表:

曹魏轩辕录完整攻略(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古画品录校注上)

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古画品录校注上

《古画品录》,中国画论著作,由谢赫所著,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序文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

《古画品录》校注

[齐]谢赫

【题解】

《古画品录》,又称《古今画品》,一卷,南齐谢赫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艺术类一》云:“谢赫,不知何许人。姚最《续画品录》称其‘写貌人物,不须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点刷精研,意存形似,目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世竞新。别体细微,多自赫始。委巷逐末,皆类效颦。至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雅壮之怀。然中兴以来,象人为最。’据其所说,殆后来院画之发源。张彦远《名画记》,又称其有《安期先生图》传于代,要亦六朝佳手也。是书等差画家优劣,晁公武《读书志》谓分四品。今考所列,实为六品,盖《读书志》传写之讹。大抵谓画有六法,兼善者难。自陆探微以下,以次品第,各为序引,仅得二十七人,意颇矜慎。姚最颇诋其谬,谓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列于下品,尤所未安。李嗣真亦讥其黜卫进曹,有涉贵耳之论。然张彦远称谢赫评画,最为允惬;姚、李品藻,有所未安。则固以是书为定论。所言六法,画家宗之,亦至今千载不易也。”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谢赫中品下,姚最云:‘点刷精研,意存形似。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目想毫发,皆亡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鬓,与时竟新。别体细微,多从赫始。遂使委巷逐末,皆类效颦。至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笔路纤弱,不副雅壮之怀。然中兴以来,象人为最。’在沈标下、毛惠秀上。《安期先生图》传于代。”

余见网上所载该书,虽才千馀字,而错讹百出,不可卒读,因略作疏解。惟僻疆无书,不得广校,以俟博物君子。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①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②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③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④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⑤

【注释】

①此句说明绘画有教育人民、反映时代兴衰的功用。唐张彦远引申其意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历代名画记》卷一)又曰:“故鼎钟刻,则魑魅识而知神奸;旂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罇彝陈,广论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列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此之谓也。”

②“该”通“赅”,完备、兼善之意。下“卫协备该”之“该”亦然。此句谓画有六法,六法兼善者少,人多得一偏。“六法”是作者品画的标准。刘邵《人物志·九征》:“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又曰:“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对于绘画来说,“兼材”自是“六法”兼善者。圣人不世出,天才不代有,故作者下文以为六法“兼该”者唯陆、卫。

③第一法“气韵”,或连言“气韵生动”,皆指画给予观赏者的感受,其实不是可操作的“法”,而是其他五法综合运用的结果。之所以列在第一,是因为此“法”是画学审美的最高境界,无论以“神品”“逸品”为第一,都必须“气韵生动”才称得上。譬如儒家“五常”,智、礼、义、信具,则“仁”德备矣。真正可称得上方法的,是二到六法。论画有无骨力,全在于用笔的技巧。郭若虚曰:“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用笔之难,断可识矣。”(《图画见闻志》卷一)用笔是心手相应的基本功,故列在第二。第三法讲写生,要画得“象”,所谓“画鬼魅易,画犬马难”是也。第五法讲画面的布局,位置经营要合适。第四法讲上色彩,要根据客观事物的样子来设色。第六法讲临摹,大概是画院批量生产的基本功。以书法论,说《兰亭序》已经入昭陵,而我们所见的都是后人“传移模写”的。“六法”所列的临摹、写生、用笔、位置、设色等,都是画家一定之法,关键是要制造出整个画面“气韵生动”的效果来。

④谓以下品第,不按时代先后,而按艺术水平高低来排列。如陆探微是刘宋时人,曹不兴则是曹魏时人。

⑤此句言不必追溯诸家画法之源。较谢赫稍后的钟嵘著《诗品》,即云:“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夏歌曰:‘陶乎予心。’谣曰:‘名予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论李陵则曰“其源出于《楚辞》”,论曹植则曰“其源出于《国风》”。张彦远叙历代能画人,自轩辕黄帝时始,说“轩辕时一人:史皇。周一人:封膜。”(《历代名画记》卷一)天知道是谁啊,故谢赫说“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既省事,又可见艺术本是个性化的东西,不必陈陈相因,硬派个家法出来。

第一品五人

【陆探微】 事五代宋明帝,吴人。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以称赞,但阶(原误“价”)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地(原作“他”)寄言,故居(原误“屈”)标第一等。①

南朝 陆探微 归去来辞图

【曹不兴】 三国(原误“五代”)吴时事孙权,吴兴人。不兴之迹,代(原误“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哉(原作“成”)!②

【卫协】 (五代)晋时。古(原误“占”)画皆(原误“之”)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该(原误“说”)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③

【张墨、荀勖】 (五代)晋时。风范气韵(原误“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则(据《名画记》补)方厌膏(原误“高”)腴。可谓微妙也。[荀与张墨同品](此句据《名画记》补)。④

卫协作品(参考)

【注释】

①“五代”即前五代,指宋、齐、梁、陈、隋。“价”乃“阶”之误;阶,升也,置也,谓惟升之于上上品,无处可安置陆氏,故居标第一。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谢赫评云:‘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唯陆探微及卫协备之矣。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激扬可至,铨量之极乎?上品之上,无地寄言,故居标第一。’”○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南史》卷七一《儒林传》:“宋明帝好《周易》,尝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伏)曼容执经。曼容素美风采,明帝恒以方嵇叔夜,使吴人陆探微画叔夜像以赐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青之妙,最推工者《宋书》有名。”【麟按:今本沈约《宋书》无《陆探微传》。合而观之,陆是宋齐梁间人。】《宣和画谱》卷一:“陆探微,吴人也,善画,事明帝在左右,丹青之妙,众所推称。其名略见于《宋书》。人谓画有六法,自古鲜能足之,探微得法为备。穷理尽性,事絶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真万代之蓍龟衡鉴也。议者率以顾、陆、僧繇为之品第。或譬之论书:顾、陆则锺、张,僧繇则逸少也,是知书画同体。又曰: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言肉则浅,言骨则深,言神则妙,深浅神妙,不有间乎?探微虽介于二者,然摭古今之说,若兼有之,但得骨,则精深可知矣。岂非顾在前愈于已,则陆当居后,独言陆则可以絶人耶?探微平生所画者,多爱图古圣贤像,不为无意。近时米芾喜论画,尝谓:‘明白易辨者,唯顾、陆与吴生。’讵不信乎?二子绥洪、绥肃,以家学传授,作画亦工,不坠素习,绰有父风,而终不近也。张彦远谓:‘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固自不凡矣,然能之而不从事于此,故传世者极少。尝于麻纸画《释迦像》,为时所珍。盖麻纸缓肤饮墨,不受推笔,亦丹青家所难,宜得誉云。洪、肃亦绍箕裘,见闻习尚,往往有不待学而能者,名载谱录,而所画不传,岂非为父兄之所掩乎?”【麟按:《画谱》此说乃杂采张氏。】

②“五代”二字显误,曹乃三国时人。“代”字据《历代名画记》改。张氏引作“谢赫云:‘不兴之迹,代不复见。秘阁内一龙头而已。观其风骨,擅名不虚。’”○《历代名画记》卷四:“曹不兴中品上,吴兴人也。孙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成蝇状。权疑其真,以手弹之。时称吴有‘八绝’。张勃《吴录》云:“八绝者,菰城郑妪善相,刘敦善星象,吴范善候风气,赵达善算,严武善棋,宋寿善占梦,皇象善书,曹不兴善画,是‘八绝’也。”【麟按:《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裴注引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棋莫与为辈。宋寿占梦,十不失一。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孤城郑妪能相人,及范、惇、达八人,世皆称妙,谓之‘八绝’云。”】魏赤乌中,不兴之青溪,见赤龙出水上,写献孙皓,皓送秘府。至宋朝,陆探微见画,叹其妙,因取不兴龙置水上,应时蓄水成雾,累日霶霈。谢赫云:‘不兴之迹,代不复见。秘阁内一龙头而已。观其风骨,擅名不虚。’在第一品陆之下、卫之上。李嗣真云:‘不兴以一蝇辄擅重价,列于上品,恐为未当。况拂蝇之事,一说是杨修。谢赫黜卫进曹,是涉贵耳之论。’彦远按: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遂有二事。孙畅之《述画记》亦云,而李大夫之论,不亦迂阔?况不兴画名,冠绝当时,非止于拂蝇得名。但今代无其迹,若以品第,在卫之上,则未敢知。一人白画,杂纸画《龙虎图》,纸画《青溪龙》、《赤盘龙》、《南海监收十种马》,《夷子蛮》并兽、龙头四,并传于前代。”唐许嵩《建康实录》:“谢赫云:‘江左画人吴曹不兴,运五千(《历代名画记》卷五引作“十”,是)尺绢画一像,心敏手疾,须臾立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无遗失尺度。此其难也,唯不兴能之。’陈朝谢赫善画,尝阅秘阁,叹伏曹不兴所画龙首,以为若见真龙。(出《尚书故实》)”宋《宣和画谱》卷五:“曹弗兴,吴兴人也。以画名冠絶一时。孙权命画屏,误墨成蝇状,权疑其真,至于手弹之。时吴有‘八絶’,弗兴预一焉。又尝溪中见赤龙夭矫波间,因写以献孙皓。皓赏激珍藏之。至宋文帝时,累月旱暵,祈祷无应,于是取弗兴画龙置水傍,应时雨足。且南齐去吴为未远,而谢赫谓:‘弗兴之迹殆不复见,秘阁之内,独有所画龙头。’又况后南齐数百岁耶?尝画《兵符图》极工,然不见诸传记者,岂非一时秘而不出,故得以传远,不坐丰狐文豹之厄也。今御府所藏一:《兵符图》。”【麟按:张氏与谢赫各自品目不同,谢属之上品中,张属之中品上。张氏引《建康实录》云:“谢赫论江左画人,吴曹不兴、晋顾长康、宋陆探微皆为上品,余皆中下品。”(《历代名画记》卷五)今列顾在第三品,可知今本《古画品录》颠三倒四,绝非谢赫原书矣。】

③“五代”二字疑衍。吴、晋、宋、齐、梁、陈习称“六朝”,不闻称“五代”者,上条称曹不兴“五代吴时”同误。下条同。“占”字似“古”字之破所致。“说”字似“该”字形讹,意亦是“赅”。○《历代名画记》卷五:“卫协上品下,《抱朴子》云:卫协、张墨并为画圣。孙畅之《述画》云:‘《上林苑图》,协之迹最妙。又《七佛图》人物,不敢点眼睛。’顾恺之《论画》云:‘《七佛》与《大列女》,皆协之迹,伟而有情势;《毛诗·北(邶)风图》亦协手,巧密于情思。’此画短卷,八分题。元和初,宗人张惟素将来,余大父答以名马并绢二百疋,惟素后却索将货与韩侍郎愈之子昶,借与故相国邹平段公家,以模本归于昶。彦远会昌元年见段家本,后又于襄州从事见韩家本。谢赫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得,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下,张墨、荀勖上。李嗣真云:‘卫之迹,虽有神气,观其骨节,无(芜)累多矣。顾生天才杰出,何区区荀、卫,敢居其上?’彦远以卫协品第,在顾生之上,初恐未安。及览顾生集,有《论画》一篇,叹服卫画《北(邶)风》、《列女图》,自以为不及,则不妨顾在卫之下。荀又居顾之上,则未敢知。《诗·北(邶)风图》、《史记·伍子胥图》、《醉客图》、《神仙画》、《张仪像》、《鹿图》、《诗·黍稷图》、《史记·列女图》、白画《上林苑图》、《卞庄子刺虎图》、《吴王舟师图》并传于代,又有《小列女》、《楞严七佛》。”《宣和画谱》卷五:“卫协以画名于时,作道释人物,冠絶当代。尝画《七佛图》,不点目睛,人或疑而有请。协谓:‘不尔,即恐其腾空而去。’世以协为画圣,名岂虚哉?顾恺之以丹青自名,独慎许可,亦谓《七佛》与《烈女图》伟而有情势;《毛诗·北(邶)风图》巧密于情思,而自以所画为不及。协有《烈士图》、《卞庄子刺虎图》,旧传于代,歴世既远,罕见其本。今所存者,有《卞庄子刺虎图》、《髙士图》,皆横披短轴,而《髙士图》恐因传流之误而为之名,岂《古烈士图》耶?姑因之而不复易。今御府所藏三:《卞庄子刺虎图》一,《髙士图》二。”

④“气候”非品画之词,显系“气韵”之误。“若取之外”,意义不明,似有脱文,据文意补“象”字。“高”系“膏”之音误;膏腴谓肥美。○《历代名画记》卷五:“张墨下品。谢赫云:‘与荀勖并。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睹精奥;若取其意外,则方厌膏腴。可与知音说,难与俗人道。’屏风一,杂摩诘像、杂白画一,《捣练图》,传于代。”又曰:“荀勖,字公曾中品下,颍川人。多才艺,善书画。在魏,为大将军掾。入晋,为侍中、中书监、济北侯、光禄大夫、尚书令。太康十年,赠司徒,谥曰‘成’。钟会尝诈作勖书就勖母取宝剑。会于时方造宅,勖潜画会祖父形于壁,会兄弟入门见之感恸,乃废宅。勖书亦会之比也。见《魏志》及刘义庆《世说》。有《大列女图》、《小列女图》。谢云:‘荀与张墨同品。’在第一品卫协下、顾骏之上。”○《晋书》卷三九《荀勖传》:“荀勖,字公曾,颍川颍阴人,汉司空爽曾孙也。祖棐,射声校尉。父肸,早亡。勖依于舅氏。岐嶷夙成,年十余岁能属文。从外祖魏太傅钟繇曰:‘此儿当及其曾祖。’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仕魏,辟大将军曹爽掾,迁中书通事郎。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为安阳令,转骠骑从事中郎。勖有遗爱,安阳生为立祠。迁廷尉正,参文帝大将军军事,赐爵关内侯,转从事中郎,领记室。……久之,进位光禄大夫。既掌乐事,又修律吕,并行于世。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又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麟按:勖妙于钟律,画恐非所长,张彦远列在“中品下”,是也。张墨不见于《晋书》。】

第二品三人

【顾景秀(原误“骏之”)】 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始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如包(同“庖”)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画法。尝(原作“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炎燠之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画蝉雀,景秀(原误“骏之”)始也。宋大明中,天下莫敢竞矣!①

【陆绥】 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简于绘事](此句据《名画记》补),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宝也。②

【袁蒨】 比方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妙,亚美前贤。但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然和璧微玷,岂贬十城之价也?③

陆绥

【注释】

①“顾骏之”当作“顾景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引作:“神韵气力,不足前修;笔精谨细,则愈往烈。始变古体,创为今范。赋彩制形,皆有新意。扇画蝉雀,自景秀始也。宋大明中,莫敢与竞。在第二品陆绥上。”张氏按云:“大明中有顾宝光(“先”字之误),景秀岂得独擅也?”不同意谢赫品第,但此评确是为顾景秀发。又云:“顾景秀中品上,宋武帝时画手也。在陆探微之先,居武帝左右。武帝常赐何戢蝉雀扇,是景秀画。后戢为吴兴太守,齐高帝求好画扇,戢持献之。陆探微、顾宝光见之,皆叹其巧绝。”而于顾骏之,仅有一句:“顾骏之中品。严公等像,并传于代。”

②陆绥,陆探微子。张彦远列为“中品”。《历代名画记》卷六引作“谢云:‘体运遒举,风力顿挫。一点一拂,动笔新奇。简于绘事,传世盖寡。’在第二品顾骏之下、袁蒨上。朝臣像、王晏、萧寅像、周盘龙麻纸画、立释迦像,传于世。”庾元威《论书》:“近代陆绥,足称画圣。”

③《历代名画记》卷六:“袁蒨中品上,谢云:‘北面陆氏,最为高足。象人之妙,亚美前修。但守师法,不出新意,其于妇人,特为古拙。’在第二品陆绥下、姚昙度上。《徐令麻纸像》,《章王像》、《张畅等像》、《王抗棋图》、《会献图》、《正声伎图》、《御临轩图》、《朝臣十二人图》、《吴楚夜踏歌图》、《豫章王宴宾图》、《天女》白画,《东晋高僧》白画,《二龙图》、《貌三人像》不题名字,并冠武弁,有太清年月,并行于世。又《维摩诘变》一卷,百有余事,运思高妙,六法备呈,置位无差,若神灵感会,精光指顾,得瞻仰威容。前使顾、陆知惭;后得张、阎骇叹。又有《苍梧图》,传于前代也。”

皇帝冷知识13则

?

01

皇帝,别称天子,圣上,皇上,陛下,万岁爷等。

别看一个个张口闭口,自称朕,孤,寡人,却是古代最为牛掰的职业。

事实上,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娃,炎帝神农,黄帝轩辕,黑帝颛顼等等,都算不上真正的皇帝,只是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大首领而已。

及至秦统天下,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始创“皇帝”一词。

“皇为上,帝为下”。

皇帝,即天地。

天地乃万物之主,皇帝就是世间老大。

秦始皇

02

自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至1912年,皇帝终结者爱新觉罗·溥仪退位(后于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称康德皇帝,但不予国共和国际社会所承认),共历2132年,更迭83个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

其中,未在位,或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包括单于、可汗、赞普等,计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称王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如眼神不好的大胖子安禄山等,约60人;

还有一个仅存世两月的“中华帝国”洪宪帝袁世凯。

袁世凯

?03

据正统算法,封建王朝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玄烨共坐了61年龙椅。

他的孙子乾隆皇帝同样很牛,创造了史上最长寿皇帝的记录,享年89岁。

但于正统之外,这对最牛祖孙组合,还是输给了一个名叫赵佗的超级牛人。

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中载:

原大秦悍将,后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的赵佗,史称南越武帝,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在位,比康熙还多坐了5年;

且足足活了103岁,远超乾隆14年。

康熙

?04

瞅瞅上面三位大牛,金末帝完颜承麟和汉殇帝刘隆若泉下有灵,定会抱头痛哭。

1234年初,宋蒙联手攻金。

金哀宗完颜守绪很爱面子,坚决不做亡国之君,自缢于幽兰轩。

东面元帅完颜承麟临危受命,即位称帝。

然而,大典尚未结束,城池失守。

完颜仓促迎战,殒命乱军之中。

从登基到驾崩,不足一个时辰。

至于汉殇帝刘隆,个人简历如下:

生于公元105年10月;百天即位;

卒于106年9月。享年1岁,谥号孝殇皇帝。

由此,一人创造两项帝王之最:

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

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05

“羊车望幸阿谁知?青冢凄凉竟如此。”

语出明代诗人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诗中典故“羊车望幸”,说的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风流史。

司马炎,晋朝开国君王。

初始,兢业勤政,开创“太康之治”;

后期怠惰政事,奢侈腐化。

特别是在干掉孙吴之后,毫不客气地将吴末帝孙皓的五千宫女照单全收,一个没落。

以致后宫,佳丽爆棚,高达万人之多。

傍晚来临,司马炎便乘坐羊车,行走宫苑。

车停何处,便临幸此间嫔妃。是为“羊车望幸”。

由此,晋武帝司马炎创造了一项皇帝之最:史上妃嫔最多。

而明孝宗朱朱祐樘,则坚决贯彻一夫一妻制,一生只娶张皇后一人,堪称史上最专情皇帝。

?06

关于封建王朝史上最悲催皇帝的评选,非常激烈。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入围推荐词为:酒后一句玩笑,竟遭宠姬张贵人以被捂死。且对外宣称:魇崩。

梁武帝萧衍。

入围推荐词为:引狼入室,侯景作乱。

被囚禁于净居殿,不幸活活饿死。

晋景公姬獳。

入围推荐词为:上茅房太捉急,一时失足掉落粪坑。

晋景公则再三强调,额是淹死的,不是撑死的。

最终,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这对父子档,拔得头筹。

靖康之耻,深重锥心。

父子皆被金人俘虏北上,戏封昏德公,重昏侯。

一个不堪折磨,病死囚牢;

一个掉落马下,践踏而亡。

?07

在正统帝系中,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皇帝。

与汉朝吕后,并称“吕武”。

武氏登基称帝,时年67岁,成为历代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在正统之外,史上最早的女皇帝,为北魏孝明帝之女,元姑娘。

武泰元年二月,孝明帝遭胡太后毒杀。

因身后无嗣,出于维稳,胡太后便谎称出生仅有月余的元姑娘为皇子,拥立为帝。

但当日,胡太后又下诏书,道破元姑娘女儿身,废黜为女废帝。

?08

上马提刀,下马挥毫,史上善写诗词的皇帝着实不少。

汉高祖刘邦写过《大风歌》;

魏武帝曹操写过《龟虽寿》;

南唐后主李煜写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等等等等。

那你知道乾隆皇帝写过啥吗?

不知道?

孤陋寡闻了吧?

其实,老王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高寿近九旬的乾隆,毕生创作了四万余首诗词。

有点水分,但抖搂抖搂,不多。

也就是说,从呱呱坠地第一天,至寿终正寝最后一天,平均每天至少要创作一首半诗。

因此,乾隆获颁史上写诗最多的皇帝,没有之一。

即便跨界诗词圈,单论数量,大李杜小李杜都得乖乖道一声:

佩服。

乾隆

?09

“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太祖朱元璋,出身社会最底层贫苦人家。

困顿到父母去世,棺材都买不起。曾放过牛,讨过饭,当过小和尚。

但,一路打拼,最终开创了大一统的大明王朝。

从贫民到天子,从牛棚到龙椅,朱元璋堪称史上最励志皇帝。

不过,有人不服:论卖惨,谁能比得过我石勒?

石勒,羯族,十六国之后赵建立者。

西晋末年,并州饥乱。

饿殍遍野,人竟相食。穷孩子石勒亦流离失所,靠乞讨为生。

更惨的是,还遭人贩掳去,卖给山东一富户做了奴隶。

而最终,亦一路开挂,实现了从奴隶到皇帝的华丽转身。

朱重八,你得把史上最励志皇帝的名号给我!

?10

“称臣呼父古所无,石郎至今有遗臭。”

世上最无耻皇帝,颁给后晋高祖石敬瑭,应该没异议吧?

为能当上皇帝,制衡其他政权,石敬瑭拱手将燕云十六州让于契丹,且自称“儿皇帝”。

贱兮兮腻歪歪,管比自己还小11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叫爹。

11

史上行事最荒唐的皇帝,非西汉第九任掌门、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莫属。

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终被大臣废黜。

史上最热衷科学的皇帝,是新朝王莽。

曾进行过最早的人体解剖和人造乳酷实验。

这是两个不同项目,请勿组合。

此外,还支持过最早的航空飞行实验。

史上最好色的皇帝,后梁朱温。

史载,此君淫乱如兽,一众儿媳,皆入其手。

史上最惨的皇帝家族,当属十六国之西燕(公元384年—394年)。

10年间,七易其主,全部被杀,无一善终。

12

谥号,始于西周,有盖棺论定之意。

汉武帝的谥号是武帝,唐太宗的谥号是文帝,宋太祖的谥号也是文帝。等等。

而千古一帝秦始皇,没有谥号。

史上最长谥号,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你听好喽: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唐国强老师

?13

不过最牛的当属唐国强,他饰演过郑庄公、越王勾践、秦始皇、汉宣帝、晋成帝、拓跋焘、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李元昊、宋仁宗、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允炆、明成祖、嘉靖帝、隆武帝、皇太极、雍正、乾隆以及玉皇大帝,这个记录还在被他自己刷新中…

就此打住。

书谱解说

唐代经济政治空前繁荣稳定,文化领域一片崭新面貌,达到继春秋战国和魏晋之后的又一高峰。书法艺术更是达到空前的发展。其原因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个人的爱好和大力提倡。出现了众多的书家,楷书得以成熟,书法理论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从书法美学上看,当时对王羲之的书艺极其崇拜,崇羲抑献,传统儒家审美价值观在初唐重新确立,这对孙过庭无不受到影响。唐以前在书法技法上的书论较多,技法的完备是理论的基础,在书法理论上虽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论述文章,但从不同侧面对理论的阐述为孙过庭提供了素材。

孙过庭其人

史料很少记载孙过庭。只能从陈子昂为其所撰的《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并序》(陈子昂是初唐四杰,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也不得志,与孙过庭一样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都是“天涯沦落人”,所以他给孙过庭撰的《墓志铭》为孙过庭鸣不平也是吐自己胸中郁结之言。陈子昂死于公元698年)和《书谱》的文章中探出一些线索。

孙过庭的名和籍贯:多数认为其名是虔礼,其字是过庭。张怀权称孙过庭是陈留(河南开封一带)人,窦某称富阳(浙江富阳县富春江一带龙门村,此为三国孙权后裔之聚居地,也与“吴郡”相符)人。出生年月不详。据《书谱》落款的时间“垂拱三年”分析,其生活在武则天当政(公元684-704年)的年代。

孙过庭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吏,官卑职微,仅属八品以下,加之其字、其文在当时知晓者不多,全唐诗中没有孙的诗,其书法之名在当时远不及欧、虞、褚。仕途坎坷,交际不广,加之其个性倔强,从不怯步,为人清高,不求闻达,过着贪病交迫的日子。但孙安然处之,“养心怡然”,“不染物累”,这也是他能潜心开拓书艺、书理,孜孜不倦地著述的关键,正如陈子昂所言:“老有所述,死且不朽,宠荣之事,于我何有哉”。孙过庭“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时年若干”。说明陈也不知孙享年多少。

《书谱》的贡献

有的人认为《书谱》是全书,分为七部分,前六部分各为一篇,后一部分为跋语。

多数认为是序。全文三千七百余字,用草书书就,文辞华美,见解精辟,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全面深刻地提出了书法艺术的地位,阐述了各种书体的功用特点,总结评价了早期书家的书艺,提出了赏析标准和学习方法。

用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作为其审美观,辩证的看待“古质今研”的问题,阐明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他注重性情对创作的关系,十分重视情感的因素;把力感作为审美的重要内容,探索了书法艺术的规律,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摈弃了前人神秘主义的解释,比较现实地研究探讨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实践的发展为理论提供了基础,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有赖理论的指导。孙过庭在吸收了古人大量技法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在他本人的书法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把经验上升到理论,以古人的书论作为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升华,把书法艺术理论化、系统化,从表及里,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探索了书法艺术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确立了新的审美观,把书法从附属书写实践的位置提高到一门独立的艺术。含盖的内笔画收敛、提按显著,笔势遒劲奔放,通篇疏朗,字距、行距较大。前半截工整,结字秀美,后半部分非理性用笔居多,性情更充份。在唐草中是出类拔萃的。也是学草极好的用帖。米芾《书史》说: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米的话中道出孙过庭“不求法脱,不为法缚”的继承创新精神。

原文:书谱卷上 吴郡孙过庭撰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一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释意:自古以来,善于书法的,汉魏有钟繇、张芝,他们的书法无比卓绝。晋末以二王的书法堪称精妙。王羲之说:“把全部有名的书法墨迹找出来进行比较,钟、张确实无与伦比,其他的书法就不值得一看了。

钟繇 (151-230)字元常,颍州长社(河南长葛)人,三国魏明帝时,官至太傅,故又称“钟太傅”,是曹操重臣。幼年在抱犊山向刘德升学书法,后又学曹喜、蔡邕(音拥),非常用功,足不出户,指画破被。据说,他在韦诞处看到蔡邕的笔法,未借到气得吐血,被曹操用五灵丹救活。后来钟派人盗韦诞墓才得到此书。其笔法由此传到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羊欣等十几人,凡得此法者都成为一代大师(另据材料说韦死于钟后)。相传钟繇的用笔说文字不长:“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界)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属所知”。“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蔡邕)。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前一句体现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书法上就是指天然和功夫。人鼓努为力,只能达到流美,而天然则是指两方面,一是指人性,二是指大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只有三个途径:一是“师本性”,也就是“我师我法”;二是“师天性”,“忘我之法”取万类之法就是为了忘我;三是将“本性”和“天性”打通,以“心”会“天”。后一句主要是写其练书法刻苦。

张芝 东汉献帝时敦煌人,随父迁陕西华阴,善章草,对章草转为今草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草圣”。仅活了三十多岁。他的草书笔势连贯,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书。其名言:匆匆不暇草书。其草书有《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还有《二月八日帖》、《秋凉平善帖》。他未出仕作官,历史上记载不多。

原文: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

解释:可以说,钟张死了以后,二王继之而来,他们父子俩的书法最佳。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和钟张相比,与钟不相上下,或者说超过了钟。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解释:和张芝相比,彼此相当,不相上下,然而张芝精练纯熟,在于他极其用功,洗笔把池水都染黑了,假若我要像他那样,未必不如他。这番话是王羲之推重张芝,而认为比钟繇强,书法水平超过钟的意思。

考其专擅,虽未果於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於即事。

解释:考查王羲之的专长和拿手的好戏,他虽然还设有完全实现前人的规范,但他能博采众长,因此,他是无愧于搞书法的。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人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异。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解释:评论者说:他们四个贤能者,是古住往今来最优秀的。但是今人不如古人,古人的书法质朴,今人的书法华丽妍美。质朴的风格是因时代不同而兴起的;妍美也会因为世俗喜好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风格。虽然文字的创造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时代不同,书法的风格会由淳厚质朴变成华美漓薄,由讲究实用而变为追求外表。质朴和文采就是这样迭为变更。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继承而有所发展。任何事物都是这个道理。

原文: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释意;最可贵的是,既能继承古人的法则,而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要追求当今的风尚,而又不同流于他人的俗弊。正所谓文采与质朴配合适宜,才是君子的风度。何必放弃雕龙刻风华丽的宫殿而去住原始人住的洞穴,舍弃精美如玉的宝车而去乘原始的独轮车呢。

解说: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其艺术观是厚今博古的。但其《书谱》有论点而无论据。钟、张和二王对于对于孙来说都是古人。而初唐的几位名家他无一列举,看来好似具有矛盾的心态。其实这里正体现他的性格,他没有把同辈的人放在眼里,唯有他是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

解释:评论者又说:王献之的书法不如王羲之,就象王羲之的书法不如钟繇、张芝一样。或许有人认为这个评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未将理由的始末详尽地说明。

说明:按照他厚今薄古的观点,应说明二王(是今)比钟张(是古)更高明,但却成了一代不如一代(“评得其纲纪”)。这里进一步提出悬念。

且元常专工於隶书,伯英犹精於草体,彼之二美逸少兼之,拟草余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始终,匪无乖互。

解释:况且钟繇专长于楷书(唐时说的隶书是和正书、真书同一内容,而隶书被称为“八分”),张芝尤其精于草书,这两个人书法的美妙之处,王羲之却兼而有之。要比草书,王羲之还比张芝多一手真书;要比楷书,王羲之又比钟繇的草书要强。虽然从某一种书体相比,可能王羲之的书法劣于钟、张,但是王羲之能博涉多优,集众家之长于一身,综合起来全面比较,评论者的话还是不适当的。

28-102行在盘中

解释:楷书以点画为外在的形态和质地,以使转(连带关系)来表现书者的情性。草书则以点画传达书者的情趣,而以使转来结构字的形体。不会合乎法度的使转,就不能成为草字;而楷书若缺了某些笔画,或点画欠功夫,仍可以让人看得懂,还可以记述,揩与草彼此说法虽然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

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若豪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伯英不真,而点画狼籍;元常不草,使转纵横。自兹己(以)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

解释:学习书法要对大篆、小篆有所涉及,对隶书也要掌握,对此相关的文章也要研读,还要对东汉蔡邕笔势飞扬的飞白书体也要了解。假如只写一种书体,对其它书体一无所知,从未研习,甚至从未见过,那就象塞北的胡人和南方的越国的人,两地隔绝,风俗习惯各不一样,相去甚远。至于钟繇楷书堪称奇绝,张芝被称为草圣是由于他们(在博达的基础上专门研习一种书体的结果,以致他们达到达到无比绝伦的程度。如果张芝不通楷书,那么他的草书点画必然杂乱无章;钟繇不通草书,那么他的楷书(岂能)运笔使转纵横。从张芝、钟繇以后,人们不能把楷书和草书兼通,书法水平就要受到限制,也就谈不上专精了。

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嗟乎,不入其门,讵窥其奥者也。

解释:虽然篆书、楷书、今草、章草功用很多,要想达到美妙的程度,要注意各自的特点。篆书婉畅,线条一通到底;(此处的隶指楷书),楷书的点画要精确,安排要严密;草书关键是要流利通顺;章草要注意简便。然后加上风彩神韵,或用润泽表现和蔼可亲的风度,或以瘦硬苍劲来激发情感,揉和以闲淡典雅,所以书法能表达书者的心绪情感,显示意趣和修养,形容抒发书者哀乐。这样的书法作品,既使经过千年之之也能捡验出用笔的迟速和浓淡枯湿(另释为:检验用笔浓淡轻重的不同法度,从古到今都是这样的)。人生百年,转眼过去,却可以从墨迹中分出青壮年和老年作品的样子。咳!对尚未入门的人来说,怎么能看出其中的奥秘呢!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恬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解释:再者,在写字的时候,有顺和不顺之分,顺则流美;不顺则写得拙劣,简略地说明原由,顺与不顺各有五种情况,顺手时:一、事务闲暇,精神愉快;二、感人恩惠,酬答知已;三、时令宜人,天气和润;四、纸墨都很合适;四、灵感出现,乘兴挥毫。

不顺手时:一、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事物缠身;二、违反书者意愿,被情势所迫不得不书;三、气候干燥,烈日酷暑;四、纸墨低劣不称心;五、精神不振,疲乏无力。

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羲)无所从。

解释:合意和不合意,顺与不顺写出来的字,优劣差别很大。得到好的天气,不如得到好的书写用具;得到好的书写用具不如舒适愉快的心情。如五和不合的情况同时存在,那就会思想迟钝,运笔不灵便;如果五种顺手的情况同时具备,那就会精神焕发得心应手,笔下流畅;思想迟钝时就会无所适从。

当仁者得意忘言,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虽述犹疏。徒立其工,未敷厥旨。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寻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解释:掌握了书法要领的人,能写得一手好字,却说不出所以然,很少讲出主要经验;学书法者,对前人的巧妙喜欢述说,但说下到点子上,或说一漏万。白白耽误工夫,不能把书法的本质讲清楚。我暂且不管我的书法理论是否平庸愚昧,只是想把我所明白的奉献出来。希望能发扬前人的风范和法则规范,开导有才能有见识的后人。我采取删繁就简,让别人看到文章就可以心领神会明白我要说的意思。

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不籍编录。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

解释:民间流传的《笔阵图》七行,其中画有执笔的三种姿势,图像画得很差,字的笔画模糊不清,存在很多错误,在南方、北方广为流传,难以相信是王羲之绘制的。虽然难以辩别真伪,但还是可以启发初学写字的人。既然是民间所传的,所以没有编录在典籍之中,至于历代有影响的评论文章,都是从外表上描绘其形,没有把书法的本质内容讲述清楚。我所写的这篇文章,不采取这种写法。

说明:笔阵图相传是卫夫人(古代唯一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教育家,272-349也是因为其弟子王羲之而名扬千古,卫氏四代善书),也末定论。文中“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二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以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每为一字,各象其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提出了书法创作和赏评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美学思想,说明二者各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往往不能兼而有之。

以骨、肉、筋的比喻是书法史的首见,而这些比喻只能领悟,很难描述出多力丰筋和无力无筋者的样子。这说明抽象的书法线条也只能抽象的进行表述。而这些比喻都是取自人体或生物,说明人体美用于书法自晋代已有。

若乃师宜官之高名,徒彰史牒;邯郸淳之令范,空著缣缃。暨乎崔杜以来,萧羊已往,代祀绵远,名氏滋繁。或籍甚不渝,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加以糜蠹不传,搜秘将尽,偶逢缄赏,时亦罕窥,优劣纷纭,殆难(视)缕。其有显闻当代,遗迹见存,无俟抑扬,自标先后。

解释:汉代很有名望的书法家师宜官,只是在史册上标有其名;魏代的邯郸淳的书法可谓一代典范,也只是在书卷上(缣缃指浅黄色的绢帛)里标有一个空名。还包括东汉的崔瑗、杜度,到宋梁的萧子云、羊欣等人,这期间年代久远,有名气的书法家也很多。其中有的人已负盛名,经久不衰,人死了之后书法的业绩更加显露;而有的人凭借权位提高自己的身价,死了之后,声望也就衰落了。加上作品糜烂虫咬或被人搜罗完了,既使偶然从收藏者的缄秘处见到,也只能河览片刻,是优是劣,众口异词,难以详尽地进行品评。其中有的在当代就很有名,其墨迹至今保存完好,这就不需他人褒贬,凭墨迹就自然而然分出好坏。

且六文之作,肇自轩辕,八体之兴,始于嬴正。其来尚矣,厥用斯弘。但今古不同,妍质悬隔,既非所习,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揩式,非所详焉。

解释:六文(指仓颉造字,即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产生是从黄帝(建都在轩辕)开始的。八种书体(大、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的兴起始于秦始皇,这些文字创立久远,又广为使用,和现在使用的文不同,质朴和研美相距甚远,既无人写也无人学,所以不去详细介绍。还有依附龙蛇云露龟鹤花草等物的形状创造的文字,这些简单描绘物象的形态,或是当年用以描写详瑞的,像图画那样巧妙,但缺少书法功力,又不符合书法规范,所以就不详细去论述了。

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鄙理疏,意乖言拙,详其旨趣,殊非右军,且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声尘未泯,翰椟仍存,观夫致一书,陈一事,.

造次之际,稽古斯在,岂有贻谋令嗣,道叶义方,章则顿亏一至于此。

解释:世代流传的王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文辞鄙陋,理论空疏,阐述得没有道理,言词又拙劣,审核其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显然不是王羲之撰写的。况且王羲之身居高位,才气极高,格调清新,文辞高雅,他的影响至今尚未泯灭,其文章、书信等墨迹仍然存在,看他写一封信,谈一件事,既使是在匆忙之中,其古雅的文法也在其中,给其令郎传授家法的文章那能如此低下,竟能章法规则差到如此地步。

又云:与张伯英同学,斯乃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佰英,时代全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史传何其寂寥。非训非经,宜从弃择。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粗可仿佛其状,纲纪其辞。冀酌希夷,取会佳境。阙而末逮,请俟将来。

解释:其文章中又说,王羲之与张芝是同学,这就更加荒诞。如果是指汉末伯英,那么时代完全不符(中间隔了魏和西晋),一定是有一个与张芝同名的东晋人,可是历史上确毫无记载,这既不合守法则,也不合守常规,应该弃而不取。心中所感悟的所理解的道理,有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有的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却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此我只能粗略的讲出其大致形态,提纲携领的讲些纲要,要是能把那些抽象的道理(希夷《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详细的写出来,使学者领会其中的美巧境界。其中所缺或没有详尽之处,只有留待将来再作补充。

说明:“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书法是抽象的艺术,有些书法现象是只能感悟,难以言表。尤其是偏重书法实践,很少研究书法理论者,更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说明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需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今撰执使用转之由,以祛未悟。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方复会其数法,归于一途,编列众工,错综群妙;举前贤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折其枝派。贵使文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下笔无滞,诡词异说,非所详焉。

解释:现在我所写的是,执、使、转、用四种方法,用以开导不明书法的人。所谓执,是指执笔位置的高低;所谓使,是指运笔的上下左右(表现在横竖撇捺);所谓转,是指运笔圆转的动作,表现在钩环盘纡;所谓用,是指点画搭配、字的结构布局问题。将上述数种方法综合起来,融为一体,再将各家对书法的论述编列起来,就把各家长处、妙处集中起来了,对前贤未论述的道理加以补充、完善,这就为后人学习书法确立了规范。进一步探索书法的根源,分析书法的流派,在文辞上要简约,而理论要丰富,让人一看就明白,做到开卷有益,这样写字就会顺畅,至于那些怪诞的词语奇异的学说,就不是和所要写的。

然今之所陈,务裨学者。但右军之书,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取立指归。岂唯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致使摹榻日广,研习岁滋,先后著名,多从散落,

历代孤绍,非其效欤!

解释:然而,我现在所陈述的,一定要对学书法的人有所收益。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称赞学习,确实不愧为崇仰的大师巨匠,正因为他的书法能立得住,所以学书者都无不学王,万众归一。所以如此不仅是他能继承传统融会古法,而且又有所创新,符合当代的潮流。同时他的书法很具情趣,这种情趣和书法艺术的格调相吻合。正因为如此临摹学习者与日俱增,研究学习他的书法者一年比一年多。在王羲之前的崔杜,之后的萧羊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字迹大多散落遗失,而被淹没无闻,历史上唯有王羲之独享盛誉,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试言其由,略陈数意: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岂惟驻想流波,将贻 嗳之奏;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虽其目击道存,尚或心迷义舛。莫不强名为体,共习分区。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

解释:试谈其中的原由,简约的陈述几点:譬如《乐毅论》等帖,都是世间所传的,其真书、行书是绝无仅有的好范本。写《乐毅》时,王羲之心情不舒畅(怫为怒,郁为愁);写《画赞》时,思绪瑰丽奇妙(《画赞》名为《东方朔画赞》,又名《东方先生画像赞》是晋夏侯谌撰文,王羲之在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用小楷书);写《黄庭经》则是由于道家道理虚无,使他感到和悦(《黄庭经是道家养生的书,传为老子著,有《内景经》、《外景经》,王羲之于永和十二年五月廾四日在山阴县书的是《内景经》);在写《太师箴》时,心境奔放而曲折,豪迈而不拘;到了写《兰亭》时,兴趣集中专注,神情飘逸,精神焕发;在写《告誓》时,由于告诫自巳,心情沉重,立誓不为官内心悲痛(《告誓文》又称《自誓文》,是他在永和十一年三月九日撰写的,当时他在王述手下为官,看不起王述,耻为其下,称病去郡,在父母墓前立下誓言,因此,作此文。)。正所谓人在高兴时免不了要笑,而在悲哀时,免不了要叹气一样。岂能只是想着流水时才会奏起和缓的乐章(驻想流波是典:《列子.汤问》:“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乎若秦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汪汪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向往睢水和涣水,才能想起华丽锦绣的文彩。虽然一看就能让人知道是好的墨迹,但是仍可能让人心中迷乱,议论有误,虽然勉强称自己是学习(王羲之的)某种字体,但同样学习,而成就各不相同。岂知当情绪受到感动,必然要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有了真情实意,作品才能合乎《国风》、《离骚》之意旨(诗经的《国风》,屈原的《离骚》)。人在春夏会觉得心情舒展,秋冬之际会感到情绪郁闷,这是与天地季节变化所引起的。如果作品没有书者情感,脱离实际,或照着别人的样子写,不包含作者的情感,这那里还谈得上“体”呢。

夫远用之方,虽由已出,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差之一豪,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

解释:运笔的方法,虽然在于自已掌握,字的结构安排,也在书者面前(有临场发挥之意)差之一毫,影响结构,犹如失之千里,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其它的技艺也是相通的。都要用心钻研,不厌其精深,手要熟练,熟能生巧。假若运用过到了精熟的程度,规矩法则暗记在心中,就能达到自由发挥,进入自由王国。意在笔先,能使字写得潇洒、流畅、神态飞扬,这就系弘羊善于筹算,对事物预料得非常精确一样,又象庖丁的眼睛,不看全牛,而全牛的每根骨头的形态和应从那里下刀都暗记于胸一样。

说明: 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即是态度也是方法。在前面批评了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之后,在此慎重指出心不厌精,心不忘熟的态度,这也是书法有成的基本方法,任何其它巧门都必须以此为基点,巧门只是让你少走弯路。所以必须刻苦炼基本功的原因,是由于书法艺术“差之一豪,失之千里”。

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纵未窥于众术,断可极于所诣矣。

解释:曾有爱好书法的人,要我教他,我只要粗约地讲些要点,并随着他掌握的程度进行讲授,经过学习,他能做到心里明白书法之理,手下写的字也随之长进,我给他说的道理他忘了,讲不出来,但其道理他明白了,尽管他还没有全部掌握书法的技巧,但终究他会取得很高的造诣。

第238行 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解释:假若是为了搞懂书法的法则,少年人不如老年人;要是学习写字的规矩,老年人不如少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理解能力强,可以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理解书法理论,所以老年人对书法的思考,会达到很巧妙的程度。而练习写字,少年人可以加以勉励,不断进步。学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了一定程度就会瓜熟蒂落,突然一变,达到极高的程度。至于开始学书的时候,要掌握字的结构,要把字写端正、规矩;字能达到规矩、端正自己之后,就一定要追求险俊、险绝;能险绝善变之后,再回到平正上来。

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解释:初学书法,总会觉得不如别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感到很满意,觉得超过别人,到书法成熟的时候,就会心手相通,达到运用自如,随心所欲的时候,人和书法都进入老成(另根据上文平正、险绝,解释为:在平正阶段是未及,在险绝时会有过之的感觉,是险过了头,险绝否定了平正,而平正又否定险绝。后一平正不是追平正,也不是没有险绝,是将平正和险绝结合起来了,也就达到通会的程度。是从全篇的协调安稳而言。正象王羲之的书法一样,看似平常而字字不同。)孔子说:“到了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到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老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只有到了老年才能把平正和险绝的关系处理好,才能体会出所以要变化的道理(也就是说,不仅明白,怎样才能写好,而且明白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这也和做其它事情一样,筹划好了再做,做起来就不会失误。这也和说话一样,把握时机,根据对象,掌握分寸,说出的话就有分景,能切中要害,就再理。

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

解释:所以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多出现精品,这自然与人到了老年考虑事情周密细致,心气平和,不激不燥有关。正因为如此,他的书法的神采和规则法度的影响必然高远。而王献之以后的书家,无不竭力追赶前贤,企图自成一体,其结果不仅是所花的气力和所取得的效果不相称,而且在书法的神彩、情趣上与王羲之相隔离。

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运,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诱进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嗟乎!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考之即事,断可明焉。

解释: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好,有的人却总是悬耀自己的作品。悬耀者等于自己给自己划定了界域,没有发展的余地。自己看不起自己作品的,虽然兴趣会受到限制,但终究会通往成功之路。事情就是这样的!世上会有学而不成的事,没有不学而能成的。考查一下眼前的事,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驱。或恬淡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蘖),外曜峰芒。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检,跃泉之态,未睹其妍,窥井之谈,已闻其丑。纵欲搪突羲献,诬罔钟、张,安能掩当年之目,杜将来之口!慕习之辈,尤宜慎诸。

解释:然而书法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人的性格、情趣(还有气质、学养、见识等)各异字也会写得不一样。有的作品中用笔有方有圆,有机结合,刚柔相济;有的行笔快慢、用笔的力度、用笔的深度不同而使字呈现不同特征。有的恬静闲静、平淡自然,雍容华美,这类作品不露锋芒,但并不乏力,是内含筋骨;有的用折笔、挫笔,笔画象枝叉横生(分槎、分蘖),锋芒外露。(在临帖时,观察要细致周密,临摹要以形象相似为好。如果临摹做不到相似,观察又粗枝大叶,布白结体不讲究,形态不合法度,这就象跳突的泉水,不可能把人的美貌照出来。这也象坐井观天的人所说的那样,是片面的一孔之见(即针对自矜者而言)。这种人口出狂言,企图贬低羲、献,诬蔑钟、张,岂能掩盖当今人的眼目,杜绝后人的批评呢!?学习书法的人对此要特别谨慎。

至有末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论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

解释:至于有的人不明白行笔徐缓的道理,片面追求用笔的力度和行笔的速度。还有的人运笔慢,反而一味效法行笔迟重。劲速的笔势是表现高超飘逸的关键;迟重的笔势要具有赏心会意的情致。反快为慢或反慢为快,快慢得当,才能达到众妙聚合的境地。一味追求迟重,就会失去高超飘逸的妙趣。要是能快而不快,才叫淹留;本来就写得慢,而又片面追求慢,这那里能得到赏心会意的境地呢?如果不是心中娴熟,运笔敏捷,是难以做到迟速配合得适宜的。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槎架险,巨石当路,虽研媚云阙,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

解释:假若吸收了众人的长处,归为一体,务必要求得骨气。骨格框架已经完备了,就要求用遒劲、圆润加以补充。这就象繁茂的树木经过霜雪的侵凌更显得苍劲。这也和鲜艳茂盛的花卉,在白云、阳光的映衬下会更加鲜艳。如果骨力偏多遒劲秀丽的因素偏少,那就象枯树枝架在险坡上,或象巨石挡在路上,会缺乏美感,既使这样它的体态还是存在的。假如圆润秀丽的因素居多,那么它的骨气必然会低劣,那就象园林中的落花空自照耀而无依托,那就成了清水池中漂荡的浮萍,表面上很翠绿,而缺少根基。

说明:骨气是《书谱》中强调的又一重要的审美标准。他认为骨气是第一位的“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强调骨气,实际是人格修养的体现,突出表现在对阳刚美的追求。但是,骨气的表现形式是书法作品中反映的力感,若把方、硬、厚理解为阳刚之力,而把遒劲比作阴柔,认为缺乏力量就偏离了《书谱》的本意。弱者,并不一定没有骨气,孙过庭本人正是体弱而骨力坚的代表,“字如其人”,其秀美的字里行间,其线条之中表现的力是显而易见的。

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挺不遒;刚很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

解释:从此可以知道,取某一个方面,专攻某一点容易,而兼收并储尽善尽美就难以做到。虽然学习书法多是师从某一家,而每个人字的体态会各不相同,这写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有关。性强质朴、耿直的人,笔画平直缺少遒劲;性格刚强、固执倔强的人线条生硬而缺乏润泽;严肃拘谨的人,字也拘谨放不开,;轻率随便的人,常常背离规矩失去法度;性格温柔的人,容易出现柔弱无力;性情急燥脾气暴燥的人下笔急迫,字会粗犷;疑心重的人,常出现沉溺滞涩;过于稳重和迟饨的人,写的字也迟钝;轻浮烦琐的人,多会染上一般抄录文书的风气的影响。这都是由于性格偏持所导致的片面追求,各有所好,也各有所失。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睿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 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解释:《易经》上说,观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就可以察知四时的变化,观察人类的文化现象和人情的趋向,就可以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治理天下。何况书法的奥妙,就是首先取自人自身的形象。假如在运用笔法上不周密,功夫不够深,对书法的奥秘就不了解。如能注意笔画的波澜起伏的变化,就能从内心得到启发,就能融类旁通,知道各种点画的情致,就可以把书法的方方面面的道理联系起来,就可以融会古今,把古代的虫篆、现代的草隶融为一体。这就象把五种材料(金木水火土)一并运用,就可以生成无穷变化的物品。这也和八种乐器组成的音乐,此起彼伏,使人的情感随之变化,感受无穷。 之起感会无方至若数 前已解释,2.63.129.81.13.69.85.10.196行。 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揩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殊姿共艳;随珠和璧,异质同研。何必刻鹤图龙,竞惭真体;得鱼获兔,犹筌蹄。

解释:至于几个笔画在布局安排上,形态要有所不同,若干个点排列在一块,其体势要相互变化,一个字首先下笔的那一点,便对该字起着规模的作用,首字就是一篇的准则。既要有变化,而又不违犯法则;既要通篇和谐,而又不能字字雷同;行笔既要有留、驻之意,但又不能一味迟缓;放开笔写,也不是一个劲地快速书写。出现一些燥笔(枯笔、飞白),方能显出润泽;有一些浓湿处,反而显现出枯渴处。将法则融化在方、圆不同的笔画中,将规矩(钩绳:木匠用的曲尺和墨线)隐于曲直的线条中。时显时藏(可能指藏、露),或连、或断无穷变化于笔端,把书者的性情、情感、格调表现在纸上,使心手相应,无所阻隔,此时已经忘记了是在写字,也不是被种种法则所束缚,这样也就是背离了二王也不会失其规矩,就是违背了钟、张的规范仍然可以得到精巧的工夫。譬如古代的美女绛树和青琴,容貌虽不同,但是都很漂亮,隋侯之珠、和氏的壁玉,质地虽不同,但都很珍美。为什么一定要刻意去摹鹤描龙,追求和他人一样,竟然自叹自巳本来的面目呢?获取了鱼和兔,还吝惜那些捕捉工具又有什么意义呢?

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枢机。吾赏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凌诮。余乃假之以缃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峰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孙阳不妄顾者,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向使奇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则伯喈不足称,良乐未可尚也。

解释:据说,家中有南威(美女南之威)这样的美女,在外边才有资格议论淑女。有龙泉那样锋利的宝剑(龙泉县的水淬剑,剑就变成龙而去,故剑称龙泉),才可以谈论斩金截铁的事。这些话虽然说过了头,但却是关键的言辞。我曾认真写了一幅字,觉得不错。当时有位自称懂书法的人,就拿去给他看,其中写得好的地方,他毫不留意,而对失误处反而赞赏。此人既无真知灼见,还要别人赞同他的看法。有的以年纪大、职位高自居,随便加以欺凌讥诮,于是我把字用绢帛裱好,题上古人的名字,那些贤者就改变了看法,不懂的愚夫也随声附和,争着称赞用笔的奇特,很少议论用笔失误之处。这就象惠侯(用重金收二王之书,不识真假,多收到假的)一样把膺品当宝物。也象叶公怕真龙似的,可见伯牙在钟子期死后,没有知音,不再弹琴,是有道理的。蔡邕(字伯喈,吴人烧饭用桐木,蔡邕识好木,将一头烧焦的柴做成琴,称为焦尾琴)鉴赏无误,伯乐(即孙阳)不会错认好马,是因为他们精通鉴赏,所以他们耳目无物碍。如果烧火发出的桐木声一般人也能听得出声响的绝妙,躺在马厩的良马,普遍人也知道其超越群马,那么蔡邕就不会被人称赞,伯乐也不值得尊重。

说明:“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累枢机。”说的是鉴赏和书法实践的关系,二者应该一致,但也不尽然,博学、博临者能做到一致,而终岁专注一家者,则难以断割。《笔阵图》说“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147提出了书法创作和赏评的关系,这是一种新的美学思想,说明二者各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往往不能兼而有之。与孙过庭的说法不一样。

至若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门生获书机,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

解释:至于老妇人遇到有人给她题扇,开始她埋怨人家,后来又请人再题;王羲之的门生得到题有字的茶机,被其父刮掉了,门生很懊悔。这都是因为有的懂有的不懂的原因,一个人常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曲,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才能心情舒展。对于不了解的人又有什么可以责怪的呢?所以庄子说: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一天有多长,春生夏死的蟪蛄不知一年有多长。老子说:下等人听到讲道就会大笑,不笑才不算为道。难道能拿冬天的冰去指责夏天的虫不识冰吗?

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研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徙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摸;四诲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垂拱三年,写记。

解释:从汉魏以来,论述书法的人很多,好坏混杂,条目交错,逻辑不明,或写前人重复,和过去的说法没有什么不同,或随便提出新的观点,对将来也没用。使繁杂的说法更繁,而缺少的部分仍缺,我撰写了六篇,分为两卷,依照逻辚依次列举书法的功用,取名为《书谱》。望我家弟子在学书法时,以此为规范,四海知音,可以研究批评,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深藏不露我是不会这样的。大唐三年写记

(作者:待核中,发此文为了让书法爱好者更容易上手,有可能激发兴趣)

上古那些事--黄帝、炎帝出生的部落

传说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后裔,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年龄很小就善于言辞,幼年时聪明机敏,放到现在黄帝妥妥的富二代 天才少年。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黄帝的出生部落少典部落。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很多权倾一时的豪门巨族,如著名的王谢、崔卢郑王李等等,他们各领一时风骚,青史留名,被后人传为美谈。然而要说起权势和家族影响力,这些家族都是少典氏的小老弟。少典氏,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最神秘、最强大的家族。这个家族先后出了91个帝王,统治华夏长达2000年之久,堪称古代皇帝专业户。

少典部落

从五帝到夏商周,91任帝王君主全部是这个家族的后代

少典,是原始社会时期有蟜氏部落的首领,据说也是第一个出现在古籍中的男性。相信凭这一点,他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根据《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曾祖母华胥氏。”就是说,少典是华胥氏的孙子,伏羲大帝和女娲娘娘的儿子,妥妥的天之子啊!单凭这一点,他又可以名垂千古了。

很多典籍中提到,黄帝,少典之子。有熊国君。那么少典是来源于什么呢?

【相关的传说】

伏羲一统天下定都河南周口(宛丘)之后,少典氏被封于甘肃天水一带,成为神龙(伏羲分封划地而治的官吏)之首。伏羲去世后,少典氏为守伏羲之祀而东迁中原(今河南郑州一代)。即今河南新郑西南的辛店镇(具茨山)姬水河一带。

? ?? ?? ?? 【??具茨山??:也叫“始祖山”,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 现有旅游风景区。 古书上也叫“大隗山”

少典氏主要活动区域就在今河南禹州北部大隗山以南、颍水以北、荟萃山以东,古城,郭连以西这大约70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

少典氏

? ?? ?? ?? 部落首领名叫少典,系??无怀氏??所生,善于射猎,经常出入深山密林。 有一次,少典进山打猎,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不知不觉睡着了,朦胧之中,他觉得有什么东西轻轻推他的手臂,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只大熊站在面前。 大熊见少典醒来,连忙跪在地上叩头,并卧伏在少典的身边,轻声吼叫着,少典就骑上了熊的脊背。?

? ?? ?? ?? 【无怀氏:是燧人氏风姓的一个支脉,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比较大的部落。 其居住地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和温县一带。 武陟县古称??怀城??,是无怀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 无怀氏首任领导是“苍芒”, 女,姓风,名苍芒,号无怀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七十二任帝。 主要活动时间是公元前5241——前5209年间。 氏族联盟时代结束后,无怀氏部落解体,大多数族人以怀为姓,并建有怀国。 西周时,怀国被周武王所征服,成为臣服于西周的诸侯国。 春秋初年,怀国归郑国所有; 战国时期归魏国所属。 】?

? ?? ?? ?? 大熊驮着少典,进入了一条阴森的大峡谷,看到一头巨兽。 这时,从峡谷里走出来一群熊,一齐趴在巨兽面前。 巨兽走进熊群,扑杀了两只吃掉。 少典目睹这一凄景,终于领悟了大熊求他消灭巨兽的意思,急忙拉弓对准巨兽喉咙嗖地一箭,将巨兽射死。?

?少典成了熊的救命恩人,可以任意役使熊群。 有一年,居住在今河南许昌禹州箕山一带的狼部落向北(郑州方向)扩展,与少典部落(占据新郑一带)发生了冲突,少典部落被狼部落打败,失去了不少土地,损失惨重。 后来,少典带领着群熊赶走了狼部落人,夺回土地,重建家园。 少典部落就改名为熊部落。 称为有熊氏或有熊部落。 后来,这个部落逐渐强大,发展成为??有熊国??,少典就成了有熊国的国君。?

? ?? ?? ?? ?? 后来,少典娶了有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有一天,长妃女登到甘肃东部(华亭)游玩,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了炎帝,取名榆冈。传说炎帝相貌丑陋,“牛首人身“,脾气又暴,少典不大喜爱,就把他和女登母子俩养在今陕西宝鸡市(姜水河畔),所以,炎帝长大后就以姜为姓,姓姜。

再说少典的次妃附宝,有一天到郊外游玩,忽遇暴雨,有大电光缠身,许久才离开,绕北斗而去。结果,附宝感而受孕,怀胎25个月,生下黄帝,起名叫云,黄帝长得“河目龙颜”,落地能语,性情和善,很受少典国君的喜爱,就带着他和附宝一同住在陕西武功县(姬水河边)。黄帝长大以后,便也以姬为姓,名叫姬云。

黄帝出生于姬水

这样说来,少典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和黄帝的共同祖先,而有熊国乃为华夏民族的前身。?

? ?? ?? ?? 上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称黄帝为有熊氏,表明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的后裔,也表明原始社会已由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 可以说,在少典之前,古代部落首领基本都是女的。?

从文献记载,少典东迁中原活动于郑州一带,但黄帝、炎帝又回到了少典氏的起源地--陕西、甘肃一带,至于为什么回迁?文献上极少记载,学术界也未有明确共识,个人推测有可能是黄河下游崛起的蚩尤部落与伏羲部落或少典部落发生了冲突,欢迎各位在留言区各抒己见。

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从4千年前夏朝国都说起

在距今四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夏朝,曾经在位居中原腹地的老丘( 开封) 设立国都。在长达216 年的时间里,夏朝度过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对当朝乃至中国华夏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夏都老丘于今之开封,既有地理上的地脉继承关系,又有文化上的文脉传承关系。随着夏都老丘这一历史事实被学术界确认,开封的建城、建都时间得以重新改写,开封的古都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一、老丘是夏政权最重要的都邑,对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中国确凿的古文献记载和迄今已取得的夏文化考古成就,以及2000 年国家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自公元前2071 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大禹是夏王朝的第一代帝王,其后历经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 桀) 等王,至公元前1600 年被商朝所灭,夏朝先后存在了471 年。夏王朝的疆域,因与其他氏族政权形成犬牙交错局面,很难准确地划清其界线。学界多认为,大致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至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 北至河北省南部; 东至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的部分地区; 南至湖北省境内。由于生存环境和部族之间战争等原因,夏朝的政治中心( 都城) 不断转移,先后至少经过9 次迁徙: 首任王大禹迁都阳城; 二任王启迁都安邑; 三任王太康迁都斟寻; 四任王仲康迁都帝丘; 五任王相迁都斟灌( 其间夏政权一度被后羿、寒浞取代) ; 六任王少康迁都原邑; 七任王杼迁都老丘; 十三任王廑迁都西河; 十七任王癸再迁斟寻[1]。

在七任王杼之前,夏朝每王一都,长的不足40年,短的仅4 年; 继老丘之后的两次迁都,长的不过70 余年,短的不过50 余年。所以,在短短数年、数十年的时间里,夏不可能建设规模像样的都城; 而至夏王杼以老丘为都之后,历经槐、芒、泄、不降、扃、廑,时间长达216 年,涵盖了夏朝整个发展鼎盛时期。史载,夏政权一度被有穷氏的后羿、伯明氏的寒浞所篡夺,失国40 余年,直至第六任夏王少康登位,才重新夺回了他父亲、祖父失去的宝座。少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不仅恢复了夏朝政权,而且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夏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史称“少康中兴”。在少康领导的复国战争中,他的儿子杼战功卓著,功劳最大。杼发现敌人擅长射箭,就用兽皮制作甲,让士兵穿上防身,遮挡敌人射箭,使夏军战斗力大大增强; 他还改进了用于进攻的矛,使之成为攻击敌人的利器,并专门训练使用长矛和盾牌的军队,与敌作战,从而与父亲少康共同完成了光复夏朝的大业。少康去世后,杼继承帝位。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平原有夏、商和东夷三大部族,势力都比较强大。特别是东夷族对夏朝虎视眈眈,为夏朝的心腹大患。为巩固夏王朝在东方的势力,杼“五年自原迁于老丘”,“原”即今之河南济源,东至老丘百里左右。迁都老丘之后,夏朝继续向东发展,势力越来越强大。杼率兵征伐东夷,“八年征于东海……”。

在七任王杼之前,夏朝每王一都,长的不足40年,短的仅4 年; 继老丘之后的两次迁都,长的不过70 余年,短的不过50 余年。所以,在短短数年、数十年的时间里,夏不可能建设规模像样的都城; 而至夏王杼以老丘为都之后,历经槐、芒、泄、不降、扃、廑,时间长达216 年,涵盖了夏朝整个发展鼎盛时期。史载,夏政权一度被有穷氏的后羿、伯明氏的寒浞所篡夺,失国40 余年,直至第六任夏王少康登位,才重新夺回了他父亲、祖父失去的宝座。少康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不仅恢复了夏朝政权,而且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夏朝国力强盛、四方来朝,史称“少康中兴”。在少康领导的复国战争中,他的儿子杼战功卓著,功劳最大。杼发现敌人擅长射箭,就用兽皮制作甲①,让士兵穿上防身,遮挡敌人射箭,使夏军战斗力大大增强; 他还改进了用于进攻的矛,使之成为攻击敌人的利器,并专门训练使用长矛和盾牌的军队,与敌作战,从而与父亲少康共同完成了光复夏朝的大业。少康去世后,杼继承帝位。当时,在黄河中下游平原有夏、商和东夷三大部族,势力都比较强大。特别是东夷族对夏朝虎视眈眈,为夏朝的心腹大患。为巩固夏王朝在东方的势力,杼“五年自原迁于老丘”,“原”即今之河南济源,东至老丘百里左右。迁都老丘之后,夏朝继续向东发展,势力越来越强大。杼率兵征伐东夷,“八年征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郭书学( 1953 - ) ,男,河北临漳人,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开封古都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地方史志、古都文化。

① 《世本》卷一: “杼作甲”,《史记·夏本纪》引“季杼作甲”。

通过东征,夏王朝的威望极大提高,不仅疆域进一步扩大到淮河流域,且国势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故夏朝的后人认为杼同禹一样具有开创大业之功,是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代名君。继杼之后,夏朝虽又有6 任帝王定都老丘,各个部族平稳发展,然其后的两百余年里,夏朝再没有出现像杼那样有作为的帝王。

夏朝中后期,随着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农业生产与建筑技术的提高,人们大规模地由山地移往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居住生活,并在居住地修筑了许多城邑; 不过,为了防止水患,城邑多建在地势较高的土丘和岗梁上。顾名思义,“老丘”是建在高地上的城邑。夏朝初期都城多次迁徙,进入中期后相对稳定起来,应该与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很大关系。老丘在众多城邑中之所以能鹤立而起,成为夏朝为都时间最长、规模最巨、发挥作用最大的国都,与它所处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二、老丘于春秋战国之际走向没落,大梁和陈留的相继崛起是老丘地望的传承老丘在夏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夏朝其他任何都城都难以比肩的。那么,夏朝都城为什么要从老丘迁出呢? 一是因为自然环境,尤其是水患; 二是因为外敌入侵,发生战争; 抑或是二者合一。纵观历朝历代都城的迁移莫不如是。如果没有对城邑构成重大威胁的力量的逼迫,夏朝统治者是不会主动从精心选择、苦心经营二百余年的国都迁移出去的。史载,夏朝政权传至第十三任王廑时,国内矛盾日渐激化,国势渐衰,加之商族的势力正在崛起,一些原来依附于夏朝的诸侯国开始离心离德,所以,面对外部威胁和国内矛盾的压力,夏朝统治者不得不收缩战线,将国都由老丘向西北迁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失去政治中心地位的老丘城,虽然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但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承,长时期作为重要城邑却延存下来。商、周之际,曾设有一些不大的诸侯封国,如《左传》记载: “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2]杜预注曰: “老丘,宋地。”由此可知,直到公元前5 世纪的春秋后期,这里依然是诸侯列强争夺的要地。进入战国后,郑、宋两国衰萎,老丘一带成为魏、楚等强国争夺的重要地区。公元前391 年,魏、赵、韩三国联军败楚于仪邑、榆关; 27 年之后,魏惠王为进一步向中原发展,将位于老丘西面不远的仪邑设为国都,改名大梁,并大规模进行都城建设。这时,与大梁仅20 公里之距的老丘城已不复存在。

魏国以大梁为都延续了139 年。战国末年,秦国围攻魏都大梁,秦将王贲决鸿沟淹大梁,城毁魏亡。与昔日繁盛的国都相比,大梁地位一落千丈。秦国在此设置了浚仪县,归三川郡管辖,而三川郡的行政中心则在豫西,所以大梁的没落,同时意味着失去了领率这一地区的重要城邑。西汉初期,曾一度以浚仪为梁国国都,但不久又东迁睢阳( 商丘) 。这种无中心城市的尴尬局面到汉武帝时终于有了改变,这就是陈留郡的设置,产生了新的地区中心。而这一新的中心与浚仪( 大梁) 也即后来的汴州相距只有20 余公里。

陈留,春秋时为留邑,先属郑国,后被陈国所得,故曰陈留。秦王政二十六年( 前221) 置陈留县。武帝元狩元年( 前122) 于陈留县置陈留郡,属兖州,辖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尉氏、长垣、平丘、济阳、浚仪等17 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民权县、宁陵县以西,开封市、尉氏县以东,延津县、长垣县以南,杞县、睢县以北之地。清宣统《陈留县志》载: “陈留既大郡,而首邑为名都,实封爵衣冠、人才礼乐之所聚,盖极盛矣。”[3]相传,陈留郡内有汉元狩元年所建皇帝行宫。西汉元帝永光三年( 前41) ,以陈留郡为济阳国,封皇子康为济阳王。建昭五年( 前34) ,徙济阳王为山阳王,撤销陈留国,复为陈留郡。平帝元始二年( 2) 陈留郡有人口296 284 户1 509 050 人。东汉前期,陈留郡辖县略有递减。东汉后期,再改陈留郡为陈留国,汉献帝即位前就曾经是陈留王。魏晋之际均为陈留国。晋泰始元年( 265) 十二月,魏帝曹奂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割小黄、浚仪、封丘、酸枣、济阳、长垣、雍丘、尉氏、襄邑、外黄等10 县,邑3 万户属之,国治小黄县。曹奂传四世而绝。南北朝时,由于陈留一带是南北政权的争夺要地,所以陈留郡、陈留县、小黄县、浚仪县等废置无常,分合不定。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将浚仪县治和陈留郡治同置于浚仪,后又在此设置梁州,形成了州、郡、县三级治所于一城的局面。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隋废郡改州,陈留郡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则是后来上升为国都的汴州。

隋还于开皇六年( 586) 重新设置了陈留县,县治移设之地在陈留故城之南约20 公里处,也就是现在属于开封县的陈留镇。据考,陈留故城在今开封县初刘村一带,与一度作过陈留国、陈留郡治的小黄城( 今开封城东小黄铺) 东南西北相向,仅有10 余公里之隔。陈留故城西距开封城20 余公里,小黄城距开封城10 余公里,两城之间,则是历史最久的老丘城遗址。

十分可惜的是,自春秋至今的两千多年间,老丘一带历经无数水患,尤其是黄河的多次泛滥,夹带的泥沙将其城址深深地埋入地下。千百年来,在考古勘探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只能从绵延不断的古文献中追寻对老丘的记忆。

三、从老丘到今之开封一脉相承,四千年历史铭刻着古都名城的延续和发展翻开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历时30 余年合作完成,由中国地图出版社20 世纪80 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册》所载夏时期全图,紧挨今之开封坐标位置东旁,“老丘”二字清晰可见,并以“都城”规格标注,由此可知这个存在达两个多世纪的夏朝都城,与开封近在咫尺。

老丘的具体地理位置,《竹书纪年》引《春秋地名考》记载“老丘,古地名,在今河南陈留城北”; 《大清一统志》记载老丘“在开封府陈留县北40 里,有老丘城”; 清人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记载“今开封陈留县东北45 里,有老丘城”;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解释说“老丘邑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相传夏帝所都”。通过以上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夏都老丘的具体位置大致可以确认。

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封市著名史志学家王宴春先生先后多次对老丘故地进行实地探寻。经走访得知,在位于今开封东20 公里的黄河大堤南岸的招讨营村以北,有一个村落叫“国都里”。据该村老人们回忆,他们祖辈相传,认为该村是古代的一个老国都,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这里古代是较高的山丘,后来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地平面升高,使山丘高出地面部分已不太明显。正是由于地面高,一次黄河发大水时,曾有外村人纷纷跑到国都里村避难; 而在今国都里和招讨营两村之间,依然可以看出这里的地势比周围地面稍高。后来,王宴春先生还和开封考古专家及市文物工作队的同志再次探查,并用洛阳铲向地下探约10 多米深,发现有商周时期的砖瓦碎片。看来,要发掘夏都老丘的城址,有待于进行深度的考古勘探。

夏都老丘的地理位置,与今之开封( 曹门) 仅20公里之隔,它与其南面的古城邑陈留距离相等,共同形成了一个不太规则的等腰三角形地带,它们同属一个范围不大的地域,共同有着丰厚的夏文化积淀( 夏文化层明显) 。四千多年来,从夏都老丘到魏都大梁,从汉晋陈留到隋唐汴州,从五代东都到宋金汴京,再从明清省垣到今日开封,尽管古城多次兴衰变化,但文化传承却环环相扣,一脉相承。自有人类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了这一地区的恒久文明。所以,无论是地脉、人脉还是文脉,夏都老丘都理所当然地应该作为今日开封的一朝重要都会[4]。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开封还做过数个短期政权的中心,故结合开封历史的实际情况,笔者与其他古都城市加以比较,认为开封有“文明产生早、持续时间长、发挥作用大、影响辐射远”等四大特点,这些特点足以让我们在重新评估其历史地位的过程中得出新的认识。

四、老丘是当今开封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根据古文献记载和古地名考查分析,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地区; 而从古代人类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情况来看,开封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于中心

地带。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在开封筑城并开展活动,今开封城北8 公里有轩楼村,相关记载和口碑可以为凭; 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不仅是大梁( 开封) 人,还是养蚕人的鼻祖; 黄帝的史官仓颉曾在这里创作整理文字,今开封北郊遗存有仓王城、仓王庙、造字台等遗址和仓颉墓; 黄帝的曾孙帝喾渔猎的沙海,在今开封城西北的黑池一带。据考证,尧、舜、禹三帝均在开封一带行使政令,舜死后还葬在开封东北不远的鸣条。后来的夏朝不仅以开封一带为中心,而决定其政权命运的关键战役———鸣条之战,就发生在开封附近。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从这些史实不难看出,夏朝的政权中心深深扎根于人杰地灵的老丘,是有着深刻的地理和人文背景的。

夏都老丘的辉煌早已载入史册,但它留给后人、留给开封的既是荣耀和骄傲,也是不可旁贷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我们应如何弘扬历史,将其发扬光大。我们知道,开封的闻名主要是因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而历史文化的精华则是古都文化。在各地争先恐后地挖掘甚至争夺历史文化资源的今天,夏都老丘的历史存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通过深挖夏文化,尤其是深挖为夏王朝带来辉煌的老丘文化,来丰富开封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而提高开封的知名度,推动开封的文化旅游事业向前发展。当前,开封市正在实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规划,而发展文化旅游需要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作为支撑。作为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都文化,应视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去开发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夏都老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于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围绕夏都老丘,当前我们应该抓紧开展的工作是: 一要充分认识夏都老丘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加强考古发掘的同时,组织研究力量深挖文化资源; 二要大力宣传老丘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将对老丘的宣传纳入对开封的系统宣传中去,纳入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宣传中去,从而体现开封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要加大对夏都老丘的考古勘探力度,投入必要的资金,以求得新的考古成果; 四要在开封东郊国都里村建立夏都纪念标志,将附近的历史遗迹加以挖掘,逐步开发建设成华夏文化景( 区)点。总之,我们要强化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意识,要有弘扬历史传统和继承发展历史文化的紧迫感,切不可将属于自身的文化资源束之高阁,弃之不用,最终留下无尽的遗憾。

[参考文献]

[1]李玉洁. 夏人十二迁暨夏都老丘考释[J]. 中州学刊,2013( 2) .

[2]春秋左传·定公十五年[M]. 大连: 大连出版社,1998: 823.

[3]开封县地方志办公室. 宣统《陈留县志》[M]. 北京: 燕山出版社,2011: 36.

[4]朱绍侯. 夏都老丘是开封的第一代都城[N]. 汴梁晚报,2013 -08 - 03.

【原标题:从夏都老丘看开封的历史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