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太原诺基亚专卖店电话(裁员热潮下,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靠什么hold住?)

导读 太原诺基亚专卖店文章列表:1、裁员热潮下,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靠什么hold住?2、荣耀,中国手机行业的孤勇者3、被曝裁员34万,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靠什么稳住军心?4、深

太原诺基亚专卖店文章列表:

太原诺基亚专卖店电话(裁员热潮下,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靠什么hold住?)

裁员热潮下,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靠什么hold住?

“今年是史上最难毕业季”。

或许大部分经历过秋招和春招的往届生们在各种求职平台和社群中,都听过类似的言论。在毕业来临之际,大家都惶惶不可终日,宛如一条已经架在油锅上的鱼,主动撒盐加葱花,把自己整的香喷喷的待价而沽。又或者说更像一名溺水者,迫不及待地抓住一根浮木,急于上岸。

但是今年形势好像又不一样了。据教育部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再创新高。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这并不怎么稀奇,但今年的毕业生们还遭遇了企业大规模裁员和缩招的双重碾压。

裁员热潮来袭,国内制造业就业指数创新低

入冬以来,在多地气温默默刷新入冬以来的最低值的同时,全球范围的大型企业也都应景一般,纷纷裁员准备好好过冬。

通用汽车计划裁员1.47万人,福特预计裁员2.5万人,拜耳计划裁员1.2万人,宜家则计划裁员7500人。今年风风火火的比特大陆,其位于以色列的研发中心也将于本周关闭,23名员工以及CEO也即将被裁。

国外企业如此,国内其实也不好过。与国外企业不同,国内企业大多对裁员讳莫如深。阿里巴巴被曝大规模裁员,公司以“人才体系升级”回应;京东被曝大面积裁员,公司回应“谣传,已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针对即将裁员300人的爆料,知乎方面回应称此为谣传。当然,频频爆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裁员消息也是源源不断,就连一贯在国内被捧为金饭碗的银行业也在集体瘦身。

去年五大国有银行员工数量总计减少2.7万人,工农建三家银行的裁员人数都接近1万,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在2%左右。今年四大行的半年报显示,员工数量再减少3.2万人。

裁员是一方面,招聘减少又是一记响雷。

天风证券曾通过爬取了今年前程无忧4-9月招聘信息,发现广告从285万骤减至83万。猎聘的招聘趋势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企业招聘计划也正呈下降趋势。

针对当前的裁员热潮,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补贴。

12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一条表示,对于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以返还其上一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在制造大国光环的笼罩下,国内今年的制造企业都处于不太不好过的状态。

广东省三季度末“四上”企业就业人员2175.03万人,同比减少7.38万人,降幅0.3%,比上半年减少18.91万人,降幅0.9%,其中制造业减员最多,同比减少85.18万人,下降6.3%。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我国的就业指数表现不佳。自2017年4月起,制造业指数就业指数已处于收缩区间,今年10月份录得28个月来最低。

裁员34万?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hold得住吗?

既然提到了裁员,就不得不聊聊目前全球最大雇主富士康。

2005年以来,富士康可以说一直稳居全球第一大代工企业。根据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MMI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电子制造服务)厂商TOP 50榜单,富士康以独占2017年EMS市场近一半的利润额牢牢占据了第一位。

事实上,富士康工厂遍布世界各地,在大陆境内就拥有上百万员工。其分别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设立了40余个科技制造服务园区,主要以深圳、郑州、太原、成都、重庆、烟台等为主。

然而,富士康内部把2019年称为是“非常困难和充满竞争的一年”。

目前富士康最主要的客户来自苹果公司,是其最新款高端旗舰机iPhoneX的唯一组装工厂。由于新款iPhone销售不佳、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特朗普拟加征苹果手机关税等,富士康开始了节衣缩食。

据彭博社取得的苹果内部备忘录显示,拥有百万雇员的富士康计划在2019年削减200亿人民币开支,其中iPhone业务明年需减60亿元开支,甚至计划裁去约10%的非技术人员,并计划削减在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30亿元开支。对于被爆出裁员34万员工的消息,富士康对外口径是常态性费用检视,不评论市场及媒体流言,并否认了裁员计划。

一直在谈转型,富士康战绩如何?

从试水房地产,布局半导体行业再到入局液晶面板,富士康一直在拆掉自身代工厂标签的路上。

在房地产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富士康的对外口径中先后披露过五个商业地产项目、两个住宅项目以及47个工业园区。今年11月份,富士康旗下的子公司斥资近120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欧克莱尔(Eau Claire)和绿湾地区(Green Bay)的房地产。

然而这些项目中,五个商业地产项目的进展可以说十分缓慢。业内人士表示,商业地产的运营对饱含制造因子的富士康而言,存在着成本高、专业性强等阻碍。

在半导体领域,2016年富士康与ARM联合在深圳设立半导体开发和设计中心。2017年9月,富士康竞购东芝闪存部门失败后,于今年5月调整了公司架构,设立“半导体子集团”,并准备建设大型芯片厂。

富士康目前拥有了几家与半导体有关的子公司,包括生产半导体的一些制造装备的Foxsemicon、进行系统模块产品封装的半导体后端企业Shunsin、研发液晶显示屏驱动芯片的芯片设计公司Fitipower。未来这些子公司都将归属于“半导体子集团”。富士康此举也是想摆脱业务上对于苹果过多的依赖,希望将自己由代工行业巨头转变为自有品牌生产商。

在液晶面板领域,2016年富士康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亏损中的日本公司夏普,以获得后者优秀的液晶面板技术。据外媒最新消息,富士康今年也正在美国大举投资建设液晶面板项目,并将在威斯康星州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通过收购及投资,富士康也在积极地往向上游的“技术代工”转型。

2015年,富士康和腾讯以及和谐汽车一同成立了互联网造车公司——和谐富腾。

2016年,富士康花费3.5亿美元接收了微软旗下的Nokia功能机业务,包括商标使用权以及4500名员工。后来又投资了HMD公司,在16个月里售出了7000万台诺基亚贴牌机。

2016年8月初,富士康以3888亿日元控股夏普。同月,富士康与腾讯共同投资了印度“微信”Hike。9月富士康子公司鸿准宣布,出资1.199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持股0.355%。

经过几次收购和授权合作之后,富士康目前掌握了三个智能手机品牌,分别是诺基亚、夏普以及富可视。

当然,针对目前热度不减的人工智能,富士康也早早进行了布局。

今年2月份,富士康宣布将向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业领域投资100亿新台币,之前也早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建设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验室。8月份,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近期在即将加州硅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专注于研发工厂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

野心勃勃的富士康,未来30年不仅局限于自身定位的改变,而是放眼全球制造工业全局,单独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富联,并专门成立了工业互联网学院。

在工业富联的招股说明书中,富士康将自己描述为“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

然而,从工业富联招股说明书中可知,过去三年中,其销售收入分别为9.3亿元、6.5亿元和9.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足0.3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能、产量与销量连续三年下降。

业内人士称,工业富联的估值其实是如何寻找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的平衡点。

在今年第二十届高交会上,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介绍了富士康工业富联人工智能的应用成果,并首次对外介绍了“雾小脑”的概念。接下来,“雾小脑”也将成为工业富联的重要战略布局,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也可以看看其未来交出的答卷。

这场长达数年的转型,横在富士康面前的或许还有一场很硬的战。

荣耀,中国手机行业的孤勇者

文丨壹观察 宿艺

被称为“十年最卷618”落下帷幕,但留给手机行业的思考却刚刚开启。

最直观的现状就是“量价齐跌”,甚至“热度不再”,一边是消费者观望情绪严重,另一方面是手机企业开启的“疯狂降价甩货”模式。就连苹果也主动选择“价格跳水”——来自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数据显示:iPhone 13的128GB版本已经从5999元跌至4799元,价格下调20%。

从整体市场层面来看,今年前四个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0.4%,其中近两个月下滑幅度达40.4%与34.4%,已经创下了疫情以来的最低值。同时今年4月上市40款左右新机,比2021年还多25%(中国信通院数据),而传统4-5月发布的新机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参战618。从用户层面来看,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今年消费动力明显不足,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超过了30个月。

如果说过去的“618价格战”还能带来市场销量与用户热度的短期“双赢”,那么今年的价格与销量的“冰点双杀”其实更令整个行业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 当过去“最有效的价格刺激手段失效”,那么接下来很长一个周期,手机市场都可能处于“少牌可打”的持续“螺旋式下滑”态势。

竞争游戏规则正在改变,手机市场也必将走向新一轮马太效应。接下来618、双十一等线上大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也必将成为各主要TOP手机品牌共同思考的重要方向。

"孤勇者"荣耀

荣耀成为今年618手机大战的“孤勇者”。

作为新荣耀独立后首次全面参与的618,荣耀此次拿出的成绩堪称惊喜。

无论是整体市场,还是包括高端市场的手机各价位段,以及全场景产品都收获颇丰:荣耀手机在关键的618当日斩获了天猫平台安卓手机品牌销量冠军,同时荣耀笔记本、荣耀平板、荣耀智慧屏、荣耀手表也接连斩获了各自品类和价格段的众多冠军,其中不乏“京东618全程销量”与“单品销量 销售额”等分量极高的冠军排名。

其中,荣耀Magic V获天猫618当日&全程折叠屏手机销量冠军;荣耀手机京东平台4000 高端系列产品618全程销售额同比增长400%......当然不止于高端,荣耀手机在各主要价格段优势凸显,如荣耀70系列获得京东、天猫、抖音、快手四大平台的618全程手机新品销量冠军;荣耀X30系列斩获京东618当日1500-2000元价格段单品销量冠军,以及天猫618全程1000-2000元价位段单品销量冠军 ......

值得关注的还有三点:

第一,上述成绩是在荣耀不打价格战、不降价、不靠低端产品刷量的“三不策略”下完成的,甚至荣耀Magic V等热点产品在第三方渠道在618期间“加价”之后依旧售罄。

第二,荣耀敢于坚持“三不策略”,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赵明今年5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所说的“荣耀没有库存压力”和“没有份额压力”。这在2022年全行业“砍单”与“清仓”的大环境下可谓“一枝独秀”。

第三,每年618或双十一长达半个月左右的“大促”之后,各家手机品牌接下来都会迎来“销量显著下滑期”,这其实是“透支”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根据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CMO姜海荣在微博上透露的数据:“618大促结束之后,荣耀在线上线下的销售势头并未回落,包括荣耀Magic4系列、荣耀70系列、荣耀MagicBook14等口碑产品出货量仍然处在高位”。

这意味着,荣耀作为手机市场“新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仍在持续加大马力。

综合各家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包括苹果在内的前五大品牌中,仅有荣耀一家增长,且幅度达到了291.7%(IDC数据)。接下来4月份,荣耀继续以127.7%的增速领跑国内手机市场,并且依旧是TOP5品牌中唯一的正增长品牌(CINNO Research数据)。而在5月第三周,荣耀拿下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的19%,刷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历史最高份额。

由此来看,荣耀在今年各家618的“流血大战”中,“荣耀没有库存压力”是底气,“三不策略”是面对激烈竞争局面下“回归商业本质”与“健康持久发展模式”的充分自信,而618的“夏半场”成绩和之后的延续增长,则充分印证了荣耀的打法正确性,以及618大战各项冠军的分量足够“含金量”。就像赵明所说:“遇到危机的时候企业的选择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手机大盘在下滑,但荣耀未来3-5年不存在增长天花板”。

荣耀为何强劲"逆市起飞"?

首先,用创新创造“未消费市场”,坚持做用户“痛点终结者”与“沸点推动者”。

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提出一个“未消费市场”的概念,“未消费市场”是因创新而生的新市场。通过创新开辟出来的“未消费市场”,其空间才是巨大的,才会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带来新的巨大增长机会。

智能手机行业历经15年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典型的“普及成熟期”,也就是“已消费市场”。那么如何在成熟手机市场中打造“未消费市场”?

荣耀的答案,就是“用户导向,产品向上、技术向下”,“在手机的综合解决方案上做到最好,持续把消费者的体验打磨至最好”。

“用户导向”这句话几乎所有手机企业都在讲,但所谓“知易行难”,其难度是如何落实在产品创新环节,并选择正确的技术方式加以实现。赵明对此表示:“用户需求源于生活,重要的是如何逐渐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去收集和把它们提炼出来。”荣耀建立了面向用户的“全触点”洞察体系,包括线上荣耀俱乐部平台互动,线下门店的一线销售人员,还有公司工程师、高管,都尽可能多地争取跟目标客群沟通交流。

这让荣耀在真正走入用户需求、打造“超预期”体验与真实使用场景层面,一直处于行业前列。

比如荣耀Magic V折叠屏通过解决屏幕折叠寿命、铰链工艺与成本、系统与应用交互等三大折叠屏难题,不仅成为“荣耀科技密度最高的产品”,更是为用户提供了折叠屏旗舰“一部到位”的新选择。荣耀Magic3系列搭载了行业首个“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实现了手机行业真正意义上的首个“全镜头参与、全焦段融合、全芯片异构”的全新影像技术解决方案。今年新发布的荣耀Magic4系列则更进一步,“屠榜”DXOMARK影像冠军成为全球最强影像旗舰手机。最新发布的荣耀70系列则通过AI人像重识别技术,实现了业界首创的“主角模式,一录双得”功能,也被业界评价为“新一代Vlog神器”,再次打破了大众视频影像拍摄的场景体验“天花板”......

从以上产品信息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共同点:对用户现有痛点与使用场景的深入洞察,并通过深入底层与软硬一体化创新聚焦成为“用户痛点终结者和沸点推动者”。这实际上就是荣耀一直强调的在产品领域围绕着消费者需求与技术引领创新形成的“双轮驱动”理念,也是荣耀在激烈的行业与618“内卷”大战中得以“不降价”依旧获得用户广泛认可的重要底气。

因为用户并不是“不消费”,而是在同质化严重与创新放缓的市场换机中找到一个换机的“必要动力”。而目标成为“用户痛点终结者”的荣耀,恰恰有能力提供这个答案。

第二,强调“技术驱动”,坚持“技术外溢”打造全场景价值体验。

再好的想法和用户洞察,也需要创新技术来实现,而荣耀天生就是一家具备深厚底蕴的技术企业。其独立之初研发人员占比就超过55%,技术底蕴与研发经验更是足够深厚。即使如今手机行业持续下行,各家品牌都在裁员与压缩投入之时,荣耀预计今年员工数量反而会增长30%-40%,并且主要是以技术人员为主。目前荣耀拥有分布在北京、深圳、西安等城市的多个研发中心和超过100个创新实验室,并且拥有手机行业经工信部认证的唯一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

充足的技术研发实力,一方面让荣耀具备与行业合作伙伴的“超强优化、双向加成”创新模式,一改国产手机行业“芯片抢发、单向填鸭”的低技术含量竞争瓶颈。这点在荣耀与高通、联发科、英特尔等芯片平台的合作中表现尤为突出,从而具备了“相同硬件,更好性能”的产品创新优势。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曾透露过一个具体数据:“虽然是以同样的芯片,但荣耀可以做到比其他的厂家高出10%到15%的水平”。在旗舰手机硬件基础上,荣耀自研GPU Turbo X、Link Turbo X、OS Turbo X等技术,以优异的调校能力打造出更好的体验。

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同样实现了研发试制和批量制造的“三位融合一体”化,也就是“研发向后移,制造向前移”,从根本上保证了荣耀的技术、品质、创新、制造与品控深度融合, 打破了过去很多企业的研发与制造分离模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另一方面,是荣耀在智能手机行业的诸多引领技术加速向全场景设备“外溢”创新。例如从荣耀平板的“多屏协同”,到荣耀MagicBook14首发搭载Magic OS for Windows让笔记本行业“换个活法”...... 这些都是相对传统安卓和Windows阵营完全不同的产品体验。

也就是说,在强劲的技术实力驱动下,荣耀面向用户打造了全新的“使用价值”,面向行业联手突破“边界价值”,而荣耀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新价值”实现:荣耀独立绝不是终端市场简单“多了一个对手”,而是成为引领行业的“全场景创新发动机”存在,同样并非是“单终端层面的内卷竞争”。

今年618“不打价格战的同样”在手机、笔记本、平板、智慧屏、手表等全场景照片接连斩获各自品类和价格段众多冠军,也再次验证荣耀面向用户未来生活方式变革的“全场景创新增量价值”。

第三,抓住中国手机市场的“结构性增长”机会。

中国手机市场整体下滑,但用户的体验升级需求并未下滑,相反存在显著上升趋势。

背后的主要推手,一是疫情带来了线上社交、娱乐与移动办公等需求的持续提升。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达到11.67亿,月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和时长分别达到115.1次、6.6小时,皆创历史同期最高值。二是在用户消费谨慎与更加理性的趋势下,换机周期虽大幅延长,但更多用户在更换手机过程中会更加倾向“使用更久、体验更好、可靠耐用”的购买选择。Counterpoint调研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250-399美元的中高端市场同比增长近10%,与整体市场大幅下行呈现明显的“逆增长”之势。

这也是荣耀过去一年来发布的产品几乎“代代爆款”的重要原因。赵明之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透露:自荣耀产品回归以来,数字系列50、60两代产品成为2000-4000元档位王者,“高端产品上,Magic系列覆盖至4000元到5000元档位,并且做到市场份额的头名。在5000元以上市场,荣耀也已经做到了前三。”

赵明在之前媒体专访中有句话令《壹观察》印象非常深刻:“荣耀内部基本不太提市场份额的数据,而是更看重消费者的NPS(净推荐值)”。

今年618期间,荣耀各主要产品系列更是火力全开,从万元(荣耀Magic V)到千元价格段皆拥有“关键爆品”。这一方面源于荣耀一贯的高品质与高用户口碑,如Magic V京东商城好评率高达99%,位居购买用户的好评度第一,领先同类折叠屏产品;Magic4系列京东用户好评率97%,领先竞品;荣耀70系列京东用户好评度达到98%,同样领先于同价格产品。另一方面,则源于荣耀坚持长期主义,强调以产品体验赢得消费者认可,实现口碑与用户品牌美誉度持续稳步提升的产品策略,这让荣耀很好地卡位住了国内手机市场的“结构性增长”机会,获得了整体市场与高端品牌的“双丰收”。

第四,用户服务触点的加速升级。

荣耀独立之后,“品牌天花板”是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荣耀必须面向大众用户打造更加精准的品牌触达度,以及更加广泛的用户触点。

赵明近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讲述了三点:

1)如今荣耀线下销售占比70%,但荣耀是国内TOP5品牌中线下体验店数量最少的,即使现在整体市场销售巨大波动,荣耀线下渠道的拓展速度也没有受到影响,预计年内会从2000多家上涨至3000家左右。

2)作为之前的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荣耀接下来线上也会重点发力。比如618之前发布的新品荣耀70系列会向线上跟多倾斜,同时荣耀产品供应上也将更有保障。

3)荣耀在渠道战略上具备足够的耐心,要做到销量最高,体验最好,同时也需要加速新销售与新服务模式的探索。

比如今年618期间,荣耀太原钟楼街的荣耀LIFE店同步开业,这是荣耀首家提供影音臻享、商务办公、运动健康沉浸式全场景体验的门店。除此之外,荣耀今年618线上多平台也全面“开花”:荣耀抖音官方旗舰店618全程销售额同比增长185%;快手官方直播间618全程自播销售额超过去年全年;并斩获唯品会平台618全程手机品类的安卓品牌销量 销售额双冠军。同时,荣耀京东官方自营旗舰店获得了手机品类服务排名第一,连续4年蝉联服务五星店铺;京东平台618全程手机品类新增会员量第一;天猫平台618全程手机品类新增粉丝量第一。

赵明在专访中强调了三个关键词:“效率”、“有朋友有未来”与“用户多触点增长”。

也就是说,荣耀线上与线下销量占比在改变,但“模式高效率、合作伙伴有未来,用户服务做最优”的荣耀特色并没有改变。这也就理解了荣耀如今为何不追求线上的内卷价格战,不靠低端产品刷量。因为既没有“库存”也没有“甩货”压力,可以专注将618作为“用户和会员服务节”和“品牌建设日”,看重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共赢”和“能力共建”,以及品牌势能的稳步提升与广泛正向触达。

这也符合了中国手机市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消费者转向更加理性务实的高质量消费,不要“面子”要“里子”,更重视性价比、服务、品质,关心的不再是“节日”或平台,而是商品、体验和消费本身。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赵明为何会提及“荣耀不焦虑”,“没有增长天花板”,本次618各项冠军“实至名归”,以及荣耀在整体市场下行周期的“逆市起飞”的重要价值。

中国手机市场仍旧是全球第一大市场,年换机用户超过3亿。当市场繁荣之时,一些投机和炒作可能会成功一时。但这是一场典型的长跑,即使强如巅峰期的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从超过40%份额到不足5%也仅仅是数年时间。从2017年至今的智能手机时代,也没有任何一家品牌可以站在顶峰超过五年以上。在行业退潮的日子里,唯有硬实力、硬服务和硬品牌,才是硬道理。

《壹观察》认为,历经了独立与重塑,荣耀的翻身和增长速度令人瞩目,无论品牌定位还是产品理念,也都与过去截然不同,行业“天花板”效应对于荣耀而言反而是更大的成长机遇。过去一年半时间,荣耀不仅走出了手机历史上的“最完美微笑曲线”,同时实现了创新、品质与服务的“三大支点”刷新。可以说,荣耀正在进入品牌成立以来的最好状态,不仅产品达到了赵明所期待的“代代都强,没有对手”,荣耀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产品高端-品类高端-品牌高端的中国科技品牌“经典三跃”。

当然,对于荣耀而言,接下来的走向和变量更值得期待。

荣耀的新三大变量

首先,是荣耀年内能否在中国手机市场从“冲上第一”到“站稳第一”。

尽管赵明多次对内强调“不在看重份额数据,而是更看重消费者的NPS(净推荐值)”,但“站稳第一”,本身就是用户对这家品牌认可的最有力标志之一。无论是过去的华为,还是现在的苹果皆是如此。

据媒体引用BCI最新的一份数据报告,荣耀已经连续十二周位居国内单品牌第一名。按照IDC公布一季度的TOP5品牌普遍没有超过20%,而荣耀份额已冲上19%来看,荣耀年内“站稳第一”还是有比较大的机会的。

第二,荣耀子品牌何时推出。

赵明近期的媒体专访中,几乎都会被问到这一信息。原因有三个:

1)作为互联网手机品牌出身的荣耀,在线下销量占比70%、建立了如今与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占比趋同的“高效率”渠道体系同时,线上也必然留下了空档,荣耀要“站稳第一”,那么无论是从产品还是品牌体系上都要做好准备。

2)渠道虽然在如今的行业趋势下走向“融合”,但线上与线下人群的产品需求还是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的,这点其实无论是家电、PC等电子消费品,还是饮料等快消品都同样可以看到相似状况。这也是如今除苹果之外的TOP5手机品牌,几乎都推出了子品牌或线上品牌的重要原因。而从实际的市场反馈来看,也确实不错,背后其实也是用户细分群体差异化选择的必然结果。对应今天的荣耀而言,推出线上品牌其实并不存在任何难度,关键还是要卡准内外部节奏。

3)从时机上来看,国内市场开始冲上第一,产品体系回归最擅长的打法,高端市场完成4000-6000价格段的重点突破。从手机行业层面来看,其实很难存在一个“包打所有价格段与用户群的品牌”,因为很难做到万元高端市场用户与千元机用户共同偏爱和购买同一个品牌,这在其他消费品领域也存在相同情况。作为独立约一年半的荣耀而言,同时还要考虑到品牌高端势能提升过程中,入门级产品的“重力效应”,这种前车之鉴(如小米)已有较为惨痛案例。因此无论是从品牌、渠道还是产品体系划分上来看,荣耀如今已确实走到了这一节点,也是业界对荣耀的聚焦看点。

第三,荣耀的全场景产品布局的全面提速。

面对万物互联时代,全场景同样是荣耀未来5-10年的核心战略,这点在荣耀独立之初就已经牢固确立,即使在荣耀去年市场份额的“至暗时刻”都没有停顿。伴随荣耀进入强劲的“逆市起飞”阶段,荣耀接下来的全场景布局也必将迎来全面加速阶段,尤其是PC、平板、智慧屏等全场景核心产品。这既是荣耀引领行业创新的重要加速起点,也是荣耀走出“自我创新步伐”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Magic OS之后,荣耀原有“1 8 N”布局中的“1”,已经从过去作为核心硬件设备的“手机”完成了向“用户”的定义进阶,这让荣耀的全场景设备真正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能力布局,背后则承载着荣耀成为“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的战略野心。就像赵明所说:“消费者使用什么设备的时候,就是整个服务聚焦的地方。这个技术优势与产品特点在之前发布的全新荣耀MagicBook 14已经让业界和用户有了足够深刻的印象和实际体验。

而根据媒体报道的信息,7月下旬荣耀将举办2022年首场全场景智慧新品发布会,期待荣耀届时会给出更加清晰的答案。

被曝裁员34万,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靠什么稳住军心?

入冬以来,在多地气温默默刷新入冬以来的最低值的同时,全球范围的大型企业也都应景一般,纷纷裁员准备好好过冬。

文/赖燕芳 亿欧专栏作者

“今年是史上最难毕业季”。

或许大部分经历过秋招和春招的往届生们在各种求职平台和社群中,都听过类似的言论。在毕业来临之际,大家都惶惶不可终日,宛如一条已经架在油锅上的鱼,主动撒盐加葱花,把自己整的香喷喷的待价而沽。又或者说更像一名溺水者,迫不及待地抓住一根浮木,急于上岸。

但是今年形势好像又不一样了。据教育部消息,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再创新高。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这并不怎么稀奇,但今年的毕业生们还遭遇了企业大规模裁员和缩招的双重碾压。

裁员热潮来袭,国内制造业就业指数创新低

入冬以来,在多地气温默默刷新入冬以来的最低值的同时,全球范围的大型企业也都应景一般,纷纷裁员准备好好过冬。

通用汽车计划裁员1.47万人,福特预计裁员2.5万人,拜耳计划裁员1.2万人,宜家则计划裁员7500人。今年风风火火的比特大陆,其位于以色列的研发中心也将于本周关闭,23名员工以及CEO也即将被裁。

国外企业如此,国内其实也不好过。与国外企业不同,国内企业大多对裁员讳莫如深。阿里巴巴被曝大规模裁员,公司以“人才体系升级”回应;京东被曝大面积裁员,公司回应“谣传,已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针对即将裁员300人的爆料,知乎方面回应称此为谣传。当然,频频爆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裁员消息也是源源不断,就连一贯在国内被捧为金饭碗的银行业也在集体瘦身。

去年五大国有银行员工数量总计减少2.7万人,工农建三家银行的裁员人数都接近1万,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在2%左右。今年四大行的半年报显示,员工数量再减少3.2万人。

裁员是一方面,招聘减少又是一记响雷。

天风证券曾通过爬取了今年前程无忧4-9月招聘信息,发现广告从285万骤减至83万。猎聘的招聘趋势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企业招聘计划也正呈下降趋势。

针对当前的裁员热潮,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补贴。

12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一条表示,对于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以返还其上一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在制造大国光环的笼罩下,国内今年的制造企业都处于不太不好过的状态。

广东省三季度末“四上”企业就业人员2175.03万人,同比减少7.38万人,降幅0.3%,比上半年减少18.91万人,降幅0.9%,其中制造业减员最多,同比减少85.18万人,下降6.3%。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我国的就业指数表现不佳。自2017年4月起,制造业指数就业指数已处于收缩区间,今年10月份录得28个月来最低。

裁员34万?百万员工雇主富士康hold得住吗?

既然提到了裁员,就不得不聊聊目前全球最大雇主富士康。

2005年以来,富士康可以说一直稳居全球第一大代工企业。根据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MMI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电子制造服务)厂商TOP 50榜单,富士康以独占2017年EMS市场近一半的利润额牢牢占据了第一位。

事实上,富士康工厂遍布世界各地,在大陆境内就拥有上百万员工。其分别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设立了40余个科技制造服务园区,主要以深圳、郑州、太原、成都、重庆、烟台等为主。

然而,富士康内部把2019年称为是“非常困难和充满竞争的一年”。

目前富士康最主要的客户来自苹果公司,是其最新款高端旗舰机iPhoneX的唯一组装工厂。由于新款iPhone销售不佳以及特朗普拟加征苹果手机关税等,富士康开始了节衣缩食。

据彭博社取得的苹果内部备忘录显示,拥有百万雇员的富士康计划在2019年削减200亿人民币开支,其中iPhone业务明年需减60亿元开支,甚至计划裁去约10%的非技术人员,并计划削减在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30亿元开支。对于被爆出裁员34万员工的消息,富士康对外口径是常态性费用检视,不评论市场及媒体流言,并否认了裁员计划。

一直在谈转型,富士康战绩如何?

从试水房地产,布局半导体行业再到入局液晶面板,富士康一直在拆掉自身代工厂标签的路上。

在房地产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富士康的对外口径中先后披露过五个商业地产项目、两个住宅项目以及47个工业园区。今年11月份,富士康旗下的子公司斥资近120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欧克莱尔(Eau Claire)和绿湾地区(Green Bay)的房地产。

然而这些项目中,五个商业地产项目的进展可以说十分缓慢。业内人士表示,商业地产的运营对饱含制造因子的富士康而言,存在着成本高、专业性强等阻碍。

在半导体领域,2016年富士康与ARM联合在深圳设立半导体开发和设计中心。2017年9月,富士康竞购东芝闪存部门失败后,于今年5月调整了公司架构,设立“半导体子集团”,并准备建设大型芯片厂。

富士康目前拥有了几家与半导体有关的子公司,包括生产半导体的一些制造装备的Foxsemicon、进行系统模块产品封装的半导体后端企业Shunsin、研发液晶显示屏驱动芯片的芯片设计公司Fitipower。未来这些子公司都将归属于“半导体子集团”。富士康此举也是想摆脱业务上对于苹果过多的依赖,希望将自己由代工行业巨头转变为自有品牌生产商。

在液晶面板领域,2016年富士康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亏损中的日本公司夏普,以获得后者优秀的液晶面板技术。据外媒最新消息,富士康今年也正在美国大举投资建设液晶面板项目,并将在威斯康星州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通过收购及投资,富士康也在积极地往向上游的“技术代工”转型。

2015年,富士康和腾讯以及和谐汽车一同成立了互联网造车公司——和谐富腾。

2016年,富士康花费3.5亿美元接收了微软旗下的Nokia功能机业务,包括商标使用权以及4500名员工。后来又投资了HMD公司,在16个月里售出了7000万台诺基亚贴牌机。

2016年8月初,富士康以3888亿日元控股夏普。同月,富士康与腾讯共同投资了印度“微信”Hike。9月富士康子公司鸿准宣布,出资1.199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持股0.355%。

经过几次收购和授权合作之后,富士康目前掌握了三个智能手机品牌,分别是诺基亚、夏普以及富可视。

当然,针对目前热度不减的人工智能,富士康也早早进行了布局。

今年2月份,富士康宣布将向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业领域投资100亿新台币,之前也早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建设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实验室。8月份,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近期在即将加州硅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专注于研发工厂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

野心勃勃的富士康,未来30年不仅局限于自身定位的改变,而是放眼全球制造工业全局,单独打造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富联,并专门成立了工业互联网学院。

在工业富联的招股说明书中,富士康将自己描述为“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专业设计制造服务商”。

然而,从工业富联招股说明书中可知,过去三年中,其销售收入分别为9.3亿元、6.5亿元和9.6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足0.3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能、产量与销量连续三年下降。

业内人士称,工业富联的估值其实是如何寻找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的平衡点。

在今年第二十届高交会上,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李杰介绍了富士康工业富联人工智能的应用成果,并首次对外介绍了“雾小脑”的概念。接下来,“雾小脑”也将成为工业富联的重要战略布局,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也可以看看其未来交出的答卷。

这场长达数年的转型,横在富士康面前的或许还有一场很硬的战。

深度观察刘立荣和他的金立手机起伏录

刘立荣其人其事

对于金立集团的董事长刘立荣,相信最近不少人开始百度他。刘立荣,1972年11月出生,湖南益阳市桃江县人,199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1996年进入中山小霸王电子科技公司,1997年参与创办金正数码公司,后任副总经理,2001年离开金正,2002年创办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刘立荣人生犹如开挂一样,几乎顺风顺水,如今,经过几年的创业打拼,刘立荣已经成为金立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

刘立荣平生有三大爱好:手机、围棋和高尔夫。后两者,看上去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但有人认为,刘立荣做手机,正是用上了围棋的谋略、高尔夫的资源。

刘立荣的经营风格就是像下围棋一样做企业。"一盘棋通常由布局、中盘和收官三阶段构成,对企业经营来说,抢占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布局',开始投入产是'中盘',产品销售和品牌维护则是'收官'。

然而,在近日,刘立荣却因赌博事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刘立荣在赌博上输了超过100亿,股东们推测过,刘立荣挪用公款的数目可能在60亿左右,但赌博地点不是在香港、澳门,而是在塞班。"一位接近金立股东的人士傅磐霞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媒体报道提到,金立案正以破产清算的程序处理,如果中途有投资人愿意重整,则案件可以转为破产重整,如若失败则继续清算。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处理,刘立荣在金立的股权将变得一文不值。到时候,恐怕擅长"收官"的刘立荣真的要出局了。

刘立荣和他的金立手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局面的,让我们从头开始捋一捋刘立荣这个酷爱下棋的企业家怎么一步步把金立做大又即将崩盘的。

刘立荣创立金立之前

1994年,刘立荣刚22岁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体制内"的天津市有色金属研究所,但他只干了一年就跑了,扔下铁饭碗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之后南下广州,从有着"拉链行业鼻祖"之称的日本拉链大厂YKK基层管理干部职位,很快跳槽到后来影响他一生的企业——小霸王。小霸王今何在呢!

1995年的小霸王已经从一个年亏损200万的小不点儿,变成了一个"大霸王",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逼近80%。但当时的功臣段永平被凌驾于企业之上的怡华集团多次否决股份制改革请求。一气之下,段永平在小霸王最辉煌的时刻提交了辞呈。股份制改革逼走了多少有志之士。

辞职后的段永平,几乎带走了小霸王所有的中层干部,跑到与中山一江之隔的东莞长安镇,成立了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跟着他出来创业的六个人里就有后来OPPO的创始人陈明永、vivo的创始人沈炜和步步高现在的CEO金志江。眼光独到,带出来的都是一批牛人啊。

命运就是如此垂青刘立荣。段永平的出走,让小霸王处在了人才真空期,刘立荣也因此有机会开启"锦鲤"模式(最近这个词很火)——加入小霸王仅半年时间,就得到了继任总经理职务的杨明贵的赏识,从一个技术员跃升到生产管理部长。绚丽人生的起点。

1997年,杨明贵带着刘立荣离开小霸王,创立了金正公司转做VCD。还不到25岁的刘立荣就这样成为了金正集团常务副总裁。年轻有为啊。

金正发展速度很快,那时国内VCD行业的前三名是爱多、万利达、新科,金正和步步高尾随其后,同样全国扬名。

然而好景不长,意外发生在1999年春节前,因为走私大户叶小凡被通缉,其走私产品中包括供给金正的碟机解码芯片,杨明贵、刘立荣被广州黄埔海关询问了整整48小时。走私可一直是大罪。

2001年夏,出逃多年的叶小凡被抓获,警方再次传讯杨明贵等人。此时,杨明贵身在太原。留在东莞当地的刘立荣则被拘留,之后改为监视居住,直到2002年4月才重获自由。人生的第一次至暗时刻。

刘立荣创立金立品牌

2002年,刘立荣重获自由,这一年他正好30岁。他从金正和自己名字里各取了一个字,创办金立。当时的他恐怕想不到,金立会一度占据国产手机第一的地位,直逼三星和诺基亚。他恐怕更想不到,若干年后,自己会被冠以"负债百亿""裁员万人""沉迷赌博"之名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刘立荣在金正的积累让他熟谙DVD的全产业链。但经销商们却劝他别再做DVD了,手机才是未来。他决定转型手机市场,手机大门从此为他打开。

依靠在金正时期维系的代理商体系,自建工厂和研究院,在完全没有接触过手机的情况下,金立依然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有人曾经问刘立荣,10年来金立有什么核心是别人三五年内很难学到的?他思考了下,答案正是"代理体系的积累"。

2003年,金立手机销量突破百万大关,销售额达到8亿元,2004年销售手机170万台,销售额翻了一番。到了2005年,刘德华出演的由冯小刚操刀的金立广告,让金立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天下谁人不识君",金立成了真正的国民手机。

像我一样的80后应该知道当时中国的还是功能手机时代。

2003年是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品牌的一年。当时响当当的品牌是波导、TCL、夏新、南方高科、科健。

伴随着竞争对手的失误,以及与代销商的稳固联系和实用的产品定位,金立拿到了线下市场的第一。其2008年的销售量仅次于三星和诺基亚,成为国内手机行业巨头。

金立竟然在2007年,金立就开始布局印度市场了:与印度手机制造商Micromax合作,为其贴牌生产手机,目的是扩大规模、赚取利润,成为其最大供应商。要知道2007年,iPhone一代才刚刚发布,魅族还在做MP3,雷军还在金山,亲爱的罗永浩老师刚从新东方辞职。可以说金立手机在功能机时代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是很值得称道的。

然而危机正在潜伏,正悄然降临。

一个危机是山寨机的威胁,另一个则是由苹果iPhone引发的中国手机"启蒙运动"。根据《中国手机往事》的报道,2006年年底,魅族召开年会,黄章表示魅族决定转型做手机,终于开始不做MP3了。2009年开始,雷军也着了手机的迷,四处向人"科普"智能手机。雷军觉悟的够早的,可以称的上中国互联网手机得鼻祖啊。大家可否还记得雷布斯的"风口说"。

手机江湖,暗流涌动。智能机的时代即将到来。

功能机已经进入衰退期,分销商的渠道关系也不能为金立保驾护航。手机市场一夜间风云突变。"中华酷联"靠着运营商渠道迅速崛起,OPPO/vivo忍痛砍掉价值数亿的库存,全面转型智能机。

2010年,小米成立,联想发布第一款手机"乐Phone"。我的第一款手机就是联想的乐phone770,记得好重,最后卡的要死,其实安卓手机都是越用越卡。

到2012年底,小米全年出货量已达719万台,映射了乔布斯那则著名广告语:"你可以赞扬他,你可以侮辱他,你说他什么都行,但有一点你不能做到,就是你不能忽视他。"

当初踩对了手机风口的金立,却在智能机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前。

2010年,康佳手机、天宇朗通公司高管、清华大学化学系高材生卢伟冰加入金立,担任公司总裁,金立开始谋求年轻化转型。

2013年,金立砍掉了最具出货量的1000元以内的智能手机,专心主攻1000-3500元的中高端国产阵地,在海外市场也从ODM转向自有品牌。

这在外界看来是"断臂"之举,新品数量减少——只推10款产品,其力推的ELIFE子品牌1年内只重点打造2款机型,而以前是一年50款。这也侧面反映出了一个细节,金立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推出的智能机数量,只是以往功能机时代的零头,而研发人员的数量相比两年前却扩充了3倍。

2013年7月金立子品牌ELIFE E6发布,除了从产品本身出发,E6此次还动用了大量明星资源,阮经天、尹恩惠成为代言人。

为了吸引年轻人,金立大量赞助《真声音》《笑傲江湖》《四大名助》《跨界歌王》等热门综艺,年底金立还花了1.5亿冠名了《中国好歌曲》第二季。

年轻是金立"转型"的第一条线,第二条是互联网。

2013年,金立出资1600万,刘立荣出资400万,共同打造了一个纯互联网品牌 IUNI,并喊出了"以小米反小米"的口号。IUNI包含电商平台、用户参与、品牌社区、自有ROM等。IUNI品牌的团队,是一批从各大知名互联网公司中走出来的创业者所组成,涵盖了产品设计、ROM研发、电子商务、数字营销和社区运营等不同领域。

但尴尬的是,从创立到被金立抛弃的三年里,IUNI换了三任 CEO,产品理念从小清新,到女性手机再到极简白,最终单品销量不过数万。

2014年和2015上半年,刘立荣工作重心没在手机上。那两年,他主要做投资、金融,"也做得不错,比如前海金立大厦,成本不到15个亿,现在价值超过50个亿。"

是不是这段时间刘立荣爱上了赌博,无从知晓,可以肯定一点,巨大账面财富没有让刘立荣膨胀,他感觉手机行业上的输赢更大,需要重新抽身面对。不过,手机行业节奏飞快,重新掌管手机的刘立荣能打的牌并不多。

2015年4月,金立宣布抛弃 ELIFE 品牌。6月,金立 M5 正式发布。12月,刘立荣出现在金立工业园,"王者归来"。

他重新梳理了产品线,并确立了金立"重回老路"的发展战略,即以传统的续航和安全等功能作为新产品的主要卖点。从M5 Plus开始,金立几乎在每一款新手机上都会强调续航和安全层面的技术。

通过定义M5手机,金立纠正了以前金立总裁卢伟冰主打超薄、时尚的路线,走商务机路线。实际上是跟随华为手机的路线。2014年10月,华为Mate 7成为年度爆款手机后,嗅觉灵敏的刘立荣立刻指挥团队,跟进产品,M5、M5 Plus之后,又有M6,成为一个商务系列。

华为Mate 7当时主打指纹安全、大屏和超强续航。"Mate7应该是我们的菜。"刘立荣分析,"我们2013年做了X817,是一款全金属机器,2013年底做了一个T1,带指纹识别。但是2014年没有迭代,如果2014年把这两款机器一迭代,就是Mate7,金属 指纹识别。可是我们2014年走了超薄方向。"

2016年金立开始发力,2017年全面扩张。

据IDC的统计,2016年中国前五大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是7000万台以上的OPPO和华为,6000万以上的vivo,4000万以上的苹果和小米。而另据公开资料,2016年金立出货量达到了4000万台,举例第五名小米差距很小。

但在2016年底,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金立在海口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发布了"金立M2017",主打成功商务人士。这款手机内置大量用于商务办公的功能,例如,商务秘书、出国助手、拍照翻译、名片扫描、拍照转文档等商务功能。然后这款主打高端的手机高端人士并不买账,销量可谓不甚理想,你是否想起了今年小米MIX3故宫版也开始主打商务牌,可见这副牌并不好打。

营销费用在激增。据说2016、2017两年在营销上花了60亿元。但从代言人来看,就请了包括冯小刚、徐帆、余文乐、柯洁、吴刚、刘涛、薛之谦等明星。

同时,金立连续10年赞助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这两年时间里还冠名赞助了12档综艺节目,据计算,金立在2016年和2017年用于赞助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费用超过30亿元。2017年金立曾对外表示,本年度仅用于S和M系列产品的推广费用约19亿元。

2016 年,沉默了十年的薛之谦带着「创业狗」、「段子手」的身份回归大众,「拼尽全力创造机会只为完成音乐梦想」的人设,将一夜之间薛之谦捧上神坛,音乐排行榜上前三甲被他霸占,进而成为微博热搜的常客,人气达到顶峰。

当大半娱乐圈流量明星被 OV 垄断、被华为小米劫持之后,金立抢得薛之谦,可谓难得的成功。在强大的明星效应下,S10 成为金立内部各系列产品中的唯一爆款,某线下经销商的暑期销量统计显示,S10 单品销量超越 vivo,仅次于 OPPO位 列亚军。

至此,金立仍然是老牌厂商的扎实样子,刘立荣也依然备受瞩目。7 月份,爱好围棋的刘立荣现身金立赞助的一场围棋赛事,为获奖选手颁奖,风光依旧。

可惜,金立的辉煌还是太短。9 月,李雨桐横空出世,将风头正劲的薛之谦打落马下,创造了2017 年度最大规模的八卦事件。薛之谦受此影响形象瞬间跌落,刚刚尝到年轻化味道的金立,也瞬间在宣传上失去了阵脚。

11 月,金立召开新品发布会,没了薛之谦坐镇,刘立荣站在台上显得呆板而保守。大屏幕上,一口气发布八款产品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向自诩擅长营销的刘立荣,终于在衰落的过程中失去了落脚点。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失去落脚点之后的金立,出现了断崖式的崩塌,而刘立荣本人数十年来积攒的信誉,也最终土崩瓦解。

刘立荣的雪崩开始了

2018 年初,打着全面屏旗号的金立新机还没卖出多少部,金立的供应商欧菲科技却宣布,由于金立欠款高达 6 亿元且逾期超过两月,停止向金立发货根据欧菲科技所说,其停止发货从 2017 年11 月便开始执行,这意味着召开发布会时,金立已经没有了供货能力。

随后,欧菲科技启动了财产保全措施,包括查封金立在微重银行的股权,以及刘立荣本人所持有的金立股权等。随后多家供应商均展示出同样的反应,并联合发起财产保护申请,刘立荣及其妻子名下的数家公司股权和房产等被查封。

对此,金立方面的反应是,「短期内公司还没有还款计划」。随后,媒体爆出金立拖欠金额总计超过百亿,其中包括拖欠银行贷款 86 亿,供应商欠款超 40 亿。

1月16日,刘立荣被爆出41.4%股权被冻结,金立由于资金链危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但金立在上海和深圳同时陷入多起诉讼被曝光,金立多家子公司陷入动产抵押、债权转让的纠纷也浮出水面。

1 月 30 日,刘立荣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表示金立在 2016--2017 年间,营销费用超预算,总计达 60 亿元,这是金立资金链被彻底压垮的关键。而在那一年多时间里,金立共赞助了各大卫视总计 12 个综艺节目以及一款电视剧,另外启用了包括冯小刚、薛之谦、余文乐、刘涛等六位明星代言。

另一个说法是,刘立荣赌博造成了巨大损失,有说三亿四亿的,又说十亿甚至数十亿的,这些信息并没有得到证实,而与实锤的百亿欠款来讲,后者或许更有压垮金立的分量。

事已至此,原因已经不重要了。不过在采访中,刘立荣也算讲明了立场和态度,他表示,他不会逃跑,会留下来处理债务,必要时交出公司控制权。

态度归态度,动作归动作,整个 2018 年,刘立荣在挽救危局上并没有看到有效成果。

5 月,金立突然下达任命,由刘立荣的合作伙伴李三保负责金立的诸多债务事宜,而他本人则呆在香港,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他都会在香港停留。魔幻的点在于,何时回国的问题,如今要向两个人寻求答案了。

6 月,金立召开沟通会,与供应商进行协商沟通,但始终没有看到任何进展。8 月,讨债的供应商们终于在香港某酒店大厅,见到了消失许久的刘立荣。刘立荣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体面、风度与沉着,他与供应商商讨,试图将各方损失降低到最大化,通过引入战略投资的方式解决问题。

然而,对于刘立荣本人来说,他仍然不愿意放弃这家经营了数十年的品牌。控制权不愿放手,在投资谈判上不断产生分歧,以至于至今,金立都没有最终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如今的金立,再也看不到新品上市的新闻,所有的新闻咨询,都是关乎两个字,讨债。

命悬一线,这大概是目前形容金立最为准确的词。

2002 年金立成立,至今已经 16 年,回头望去,金立似乎没有遭遇过太大的危机。即使是小米横空出世后的最初几年,金立也依然凭借稳固的渠道和海外市场,活得顺风顺雨。

即使是一年前接受访谈时,刘立荣也依旧镇定,金立也依旧繁荣。可短短几个月,一切便轰然倒塌,情节逆袭之迅速,令人咋舌。

金立如何从昔日的手机巨头沦落至此呢?那么多的资金又去了哪儿?

年初关于刘立荣在澳门赌博输掉100亿的传闻就沸沸扬扬,刘立荣随即出面澄清,"那些都只是市场传闻。"

刘立荣的塞班之谜

媒体记者近期在香港见到了刘立荣,对他进行了采访。输掉100亿是金立倒下的真相吗? "商界棋王"是何时开始沾染了赌博?在塞班岛,刘立荣和赌场大亨纪晓波之间发生了什么呢?我带着公众关注问题问他,但是他对这个话题感到非常敏感。

" 我现在想的就是放弃,对于金立和这些传闻,我不想对外回应任何东西。我最好变成一个隐身人。"在一开始对话的时候,他已经认定,对外回应任何有关赌博的事,都会戳痛自己的伤疤。尽管他个人铸成大错殃及众人,但应该按照重整程序处理,回应这些事情也可能不利于重组推进。但是赌输100亿的说法确实让他感到不快,所以在对话中他还是对塞班的传闻回应一些信息。

" 参与是有的,但是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钱?如果是真的,博华股价都要大涨了。在国内能有几家公司拿的出100亿?"他对赌博输掉100亿的说法否认态度坚决。

刘立荣究竟输了多少钱?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他思考了一会,然后用很轻的声音说:"十几个亿吧。"躲避了这个话题很久,他本人终于坦承参与了赌博,对他来说,这可能需要一些勇气。

但这是准确的数字吗?可能难以确定。在难以求证的时候,每个人都存在美化自己的动机。但是单就在境外赌博的行为,按照法律适用的属地原则并不违法。他是否要承担责任,应该关注其是否存在对金立的资金挪用。

回答这个问题时,他也否认了从金立挪用60亿公款的说法。而是说: "我创办金立16年,在公司一直是绝对的权威,我个人没有其他收入,难免在生活上有些公私不分,借用公司资金的行为。"他没有说出从公司挪用资金的准确数字,只是称"大概十几个亿"。 可能为了佐证他的说法准确,他补充说,金立下个月就可能进入破产重组程序,这些账目都会公开的。

他首次向e公司记者坦承自己使用了金立公司的资金,但在讲述这一行为时,叙述为"借款"。"这个辩护性质的说法似乎听起来有些无力,但对他的个人命运来说,是借款还是职务侵占,裁定结果可能会是至关重要的。

在第一财经日报披露出来的一份疑似金立主要资产及抵押情况的图表中,提及金立财务中有14.3亿元为控股股东刘立荣来往款项。同时也有人怀疑这一数字过低,刘立荣还有可能将挪用资金做到了应收账款中,因为在这份看起来比较合理数据中,2017年底应收账款有28亿元。在E公司的补充采访中,刘立荣对此没有做评论。

有关塞班岛,刘立荣零碎的叙述中提到,在塞班岛输钱发生在2017年的1月(有接受记者采访的金立原管理层称,应不只此一次。),其中参与人确实有传闻中的博华太平洋老板纪晓波,刘立荣说:"我和纪晓波之间是平的,我没有给纪晓波钱。"按照他的话说,他确实欠了纪晓波钱,但是没有支付,而是支付给了其他的参与者。

富豪赌桌上的故事可能非常刺激,但对赌桌上最大推掉过多大筹码的细节,以及资金是如何划走的? 侵占资金是否全部拿去偿还了塞班欠下的债务?在被继续追问一些细节时,他摆手表示拒绝回答,表情像是被揭到了逆鳞。

刘立荣所说的博华太平洋(01076.HK)塞班赌场,财报披露大部分贵宾客户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韩国。博华太平洋的财报显示,在2017年有一位客户为其贡献了21.8亿港元的贵宾厅收入,占博华太平洋全年总收益的16.5%。在2017年末,博华太平洋最大的债务人欠款10.9亿港元,前10大债务人欠款18.67亿。逾期6个月以上账款超过70亿港元。

这些数字之中有没有他的影子,刘立荣讳莫如深。不过在谈话中,他对自己的赌博行为表示非常懊悔。"赌这个东西真的不能沾,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光是在于涉及多少钱,它会对你的品行定性,让一个人人格破产。"现在才明白有点为时已晚,可以说一场割韭菜的赌博几乎摧毁了一个商海沉浮多少年的企业家和他所创建的金立手机。现年46岁的刘立荣将何去何从?!

而此刻再把时间拉回到本来半身隐退的刘立荣重新回到台前的2015年,他站在灯光下激情满满地喊话——

"金立13年来从来没有光鲜过,但是我们一直坚强的存在。金立不会去和别人比风头,比光鲜,也可以说金立是不争朝夕只争长久,我们只会和别人比谁活得更长。大家都知道,只要金立不死,就是中国手机行业里面活得最长的。"

一语成谶,更多的目光落在了风雨中的金立身上。

欢迎订阅大山观察:dashan-guancha

碧桂园低调的二月 209亿销售、觅地与区域调整

观点地产网 3月6日晚,龙头开发商碧桂园发布它今年2月份的销售成绩。

跟据公告,2月份单月,碧桂园实现了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209.2亿元,这个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9.97%。而对应的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252万平方米,亦同比减少50.43%。

受此影响,碧桂园1-2月权益合约销售金额录得同比下降28.1%至538.4亿元,权益合约销售面积则为63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9.2%。

但这没什么可以责备的,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整个2月全国楼市都笼罩在疫情阴霾之中,加上春节假期的影响,销售活动在2月上旬基本是处于停滞状态。

与大多数房企不同,碧桂园并未就网上售楼跟进大规模打折促销活动,仅就旗下项目开通线上售楼处,显得较为低调。

此前2月13日另一头部房企恒大,就推出了促销力度史无前例的“全员营销”活动。恒大也成为了少数仍能在前两月取得销售额增长的房企。据2月16日报道,有碧桂园高层在回应是否跟进促销时就表示:“看目前的进展,估计碧桂园不会跟进。”

但事实上,碧桂园在1月份中上旬还是有就返乡置业热潮推广过春节特惠活动。除此之外,据了解在1月18日-2月8日,碧桂园凤凰云平台亦推出了“百亿福利大放送 千城万券惠万券”活动,涵盖该公司全国范围内248个城市的楼盘。

因此碧桂园首月得以实现329.2亿元权益销售额,较2019年12月的数字环比增长达166.34%。而且即使二月的销售有所下滑,但无论权益销售还是合约销售,碧桂园仍然位列全国房企的前三位。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20年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0,碧桂园前两个月取得的合约销售额为约765亿元,排在第三名。

没有将主要精力摆放在促销上,碧桂园二月份主要在操办一些为未来发展“打基础”的工作。

2月24日,碧桂园就在内部启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架构调整与人事换防,至少涉及到38个总部与各地高管,及近30个区域部门。

具体而言,碧桂园此次调整于总部层面将投策、设计两个核心中心合并。区域方面则是将部分业务规模偏小的、地域邻近的14个区域进行整合。例如,合并成都区域、川东区域下辖的内江市、资阳市、德阳市为成都区域,合并江苏区域、苏州区域、苏南区域为江苏区域,合并沪苏区域、上海区域为沪苏区域,合并佛肇区域、肇庆区域为佛肇区域等。

人事方面,碧桂园延续去年提出的“要全面落实集团和区域间的纵向轮岗,关键岗位可以采用公开竞争制”的方针。

总部层面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就接管了新合并的投资策划中心,并负责文商旅集团运作。其他除一些在同一层面上的调动,例如原设计管理中心总经理杨翠珑改任成本管理中心总经理。也有一批原地方区域负责人,被提任至总部任职,如原湖南区域总裁黎晓林改任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原江苏区域总裁陈斌改任国际及特区事业部总经理。一批从总部改任地方,如原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彭志斌改任甘肃区域总裁,原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执行总裁张志远改任湖南区域总裁等。

另一方面,二月份碧桂园在土地市场的动作也非常频繁。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不完全统计,月内,碧桂园就在惠州、河源、太原、郑州拿下约9宗土地,斥资约30.76?亿元。

同时,碧桂园旗下跟进的城市更新项目,近期也大量进入收获期。在进入3月的头一个星期,该公司就一口气拿下了两个旧改项目。

其中,东莞原诺基亚工厂项目是碧桂园多年前介入,目前计划投入25亿元进行改造,由旧厂房改建为“南城碧桂园科技产业中心”。包括4栋商业办公楼、5栋独栋研发楼、1栋园区运营服务用房、1栋配套高层公寓、底层商业配套以及地下商业空间。

第二个项目是佛山南海区里水镇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改造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亦由碧桂园在多年前介入。目前碧桂园以8.3亿元拿下该旧改项目市场改造的主体资格,计划改造面积约973.48亩。

融资方面,作为国内房地产界的ABS大户,在2019年ABS发行规模超过一千亿基础上,碧桂园月内25.68亿元应收款ABS项目获得了深交所受理。除此之外,碧桂园旗下85.38亿元小公募债也获得上交所通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