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初体验伴奏(那英的辛酸情史,和背后的5个男人)
爱之初体验伴奏文章列表:
- 1、那英的辛酸情史,和背后的5个男人
- 2、探访彩车舞蹈演员的云南情
- 3、改革开放40年中国曲艺学研究:奠基与提升
- 4、四川有支残疾人艺术团:无声的世界,他们也能舞出绚丽人生
- 5、上海之春丨维也纳男子合唱团唱完蓝色多瑙河再唱传奇
那英的辛酸情史,和背后的5个男人
编辑|语非年
网上有一门很火的课叫“英语课”。
别方,此英语课不是平时折磨大家的那一款,而是专指那英老师怼人不眨眼说话不留情且梗料十足的英言英语。
科任老师那英也对得起英语课导师兼课代表的身份,说话向来火力十足从不遮掩。
她敢在红毯上跟章子怡斗嘴,对着镜头吐槽周杰伦没给自己写歌,平日里也是一副社会我那姐人狠话更狠的画风。
前阵子的“相信未来”线上演唱会,那老师素颜出场,一件荧光背心成了镜头前最靓的仔,再一开腔更是惊呆众人。那英唱《默》但却是边做仰卧起坐边唱,唱嗨了还不忘改词“我要做饭,不抱怨”。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这句洗脑歌词无法自拔时,那英却挥一挥衣袖对着镜头说:接下来我要去买菜了……
这便是那英,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而她对待感情的范儿,其爽脆程度比她的官方“英语”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英蔡国庆,多年迷妹成老铁
那英1967年生于辽宁,是正统的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光说这几个字大家可能还不够具体直观。《甄嬛传》里的皇后是乌拉那拉氏,但在叶赫那拉四个字面前也是瞬间被秒成渣渣,再看看叶赫那拉氏出过的人才,大才子纳兰性德正是叶赫那拉氏,也就懂得了那英这份血统背后的含义了。
当然那英并不是吃老本靠一个血统走天下的人,但叶赫那拉氏那份天然原始粗犷的精髓,以及在艺术上的天赋和对生活的执着,那英着实继承了不少。
1979年那英进入辽宁少年广播合唱团,之后便立志要考进沈阳歌舞团,而那英这个“立”也绝不是随口说说,为了进沈舞那英前前后后考了三次,最终如愿以偿。
沈阳歌舞团时期的那英,并不是c位只是个小透明,很多时候只是默默为别人伴唱。或者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一个主咖因病缺席,那英便成了那个临时顶包的人,没想到这一顶就顶出了名堂,从伴唱逆袭主唱。而这时的那英也开始谈起了恋爱,初恋对象正是团里的小年轻,两个人惺惺相惜,相互崇拜,也经常出双入对的。
那时候的那英姐就很飒爽了,经常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全都送给了那位初恋男友。
可惜,金钱买不到天长地久,两人后来还是分了。
不过,飒爽那姐拿得起放得下,很快就从初恋的情殇中回归到事业上了。
彼时已经成为主唱的那英,自然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1988年拿下全国通俗歌曲比赛金奖,1989年去新加坡参加春晚还拿了当地的艺坛新星奖。越来越多的演出机会也让那英接触越来越多的人,1991年因为工作关系那英和蔡国庆产生交集。
那个年代的蔡国庆,人帅歌动人妥妥的男神,那英也止不住自己那份迷妹外加迷恋的心情,借工作之便给蔡国庆送零食献爱心,后来干脆直接对蔡国庆表白“要不咱俩试试呗”。
对于那英的热情,蔡国庆的回答却是“我还真没看上你,我看上你姐姐那辛了。”
但最终恋人没当成恋人,也没做成亲戚,却成了真正的老铁。如今蔡国庆谈及当年拒绝那英,还敢笑着补刀说是因为怕自己结婚后会挨打。而那英偶尔见到蔡国庆,也敢哥们般地玩笑一句“咋样,现在你后悔了吧?”
那英蔡国庆,或许正诠释了,有些人做朋友比做恋人更合适。
与高峰,10年长跑换不来浪子回头
告别了扼杀在摇篮中的迷妹之恋,一次聚会上,那英在好友毛宁的牵线下认识了前国脚高峰。
风风火火的那英遇到运动荷尔蒙爆棚的高峰,正如好姐妹王菲在《传奇》中所唱“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从此没能忘记你容颜”。
当年不考上沈舞不罢休的那英,拿出同样的精神速度,几十迈地追高峰,最终也真的抱得男神归。
1995年那英和高峰高调恋爱,两人的官宣引起一片轰动,还被类比为中国版的维多利亚和贝克汉姆。
但金童玉女的童话背后,也有着普通人婚姻爱情的一地鸡毛。那英和高峰两人的脾气都是肉眼可见的火爆,久而久之自是针尖对麦芒各种生活大爆发小摩擦在所难免。
但真正把这份感情从令箭变鸡毛的,还是高峰的花心成性不知悔改。人送绰号“快刀浪子”的高峰,这快并不仅是球场上的速度,还有他劈腿的速度,两人为此也曾多次分分合合很多次。直到2004年那英为高峰生下儿子高兴,人们认为浪子终于要回头了。
但还没高兴几天,酒吧老板王纳文和高峰的新闻就上了头条。
据报道称,2000年高峰认识了酒吧老板王纳文,在自己已经有女友的情况下谎立单身人设,使王纳文错入他的情感陷阱,并于2001年为高峰生下了儿子阿元。
直到2004年东窗事发,在王纳文携子找上门来后,高峰不仅拒不承认,还要滴血认亲以证清白。
检测结果却狠狠打了高峰的脸,产后复出的那英等来的不是婚约,却是丈夫出轨的事实。而彼时的那英,只是平静地表示是自己对高峰关心不够,支持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平静有时代表包容,有时却意味着真正的放弃。2005年那英正式宣布与高峰分手,十年爱情长跑那英隐忍付出,没等来传说中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却等来了自己的“哀莫大于心死”。
兜兜转转牵手老公孟桐,或许爱情早有天意
虽然和高峰轰轰烈烈也遍体鳞伤,和蔡国庆友达以上老铁相见,但这并不是那英的爱之初体验。
据说那英还曾暗恋过解晓东。80、90年代的男神,除了蔡国庆便是解晓东了。长相青春活力四射的解晓东当年也有着内地黎明的称号。同为谷建芬老师的弟子,师兄妹的情谊让那英解晓东产生渊源。
那英爱慕解晓东就会一如那姐范儿向他告白了,只不过解晓东当时已经有了心上人,于是那姐这次表白又没能带来结果。
一次次追爱不成,那英却从没有受挫的情绪,只是一边疗伤一边重新出发。
从初恋到高峰,四段或明或暗的恋情,占据了那英的青春岁月,而她却不知道自己也占据着别人的青春岁月,这个人便是那英现在的老公孟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这句诗用来形容那英和孟桐最合适不过。
1995年那英高峰热恋,两人经常会同去工体旁的一家酒吧,酒吧的老板正是孟桐。和那英同岁的孟桐,90年代初就拿到了德国MBA学位,是初代海归精英。回来后凭借精准的眼光开了酒吧,生意兴隆很多大咖都爱来他的夜店,一来二去,孟桐也和高峰成了哥们。
那时的孟桐其实一直对那英有好感,只不过朋友妻不可欺,看着那英辛苦追爱高峰,孟桐也只能在一边默默心疼一边默默苦等着,这一等就是10年。
2005年和高峰分手后,深受情伤的那英一度消沉,一直守候在身边的孟桐悄悄来到那英身边空掉的位置上,关心、劝慰、理解、支持,终于帮助那英走出灰色岁月,也让那英意识到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人一直不打扰不远离地守护在自己身边。
那英那扇紧闭的心门,也因为孟桐再次敞开。从此孟桐住进了那英的世界,也把那英的世界保护得体面而周全。
看风景的人终于收获了自己的风景,那道曾经的风景也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好的爱情,你愿意变得更好也可以做回孩子
如今52岁的那英,脸上不见风霜眼里写满故事,笑声如当年般爽朗,怼起人来也依然战斗力十足。
张爱玲曾说: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好的爱情或许从来都无需费力,而是互相保护彼此成全。好的婚姻也从不是强行改变对方或一味隐忍退让,而是为了你我愿变得更好,但你却希望我能一直做个孩子。
看看昔日和高峰的合影,再看看如今的那英。岁月与婚姻给她的,仿佛只是带走了曾经的伤痛,却从未改变她的洒脱与飒爽的性格。走过漫漫人生路,那个曾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英,终于不用再借一双慧眼,也不用在心酸的浪漫里打滚,而是在充实的幸福感和笃定的安全感中说自己的“英语”,做自己的女王。
?
【排版|秀秀 】
【每日话题】关于那英的辛酸往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柴叔的文章,记得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
柴叔往期精彩推荐:
拒绝那英,交两任外籍女友的蔡国庆,为何最终与圈外人隐婚10年?
说“华为早就该垮”,用10年拿到美国绿卡的凤姐,现在怎么样了?
迷恋酒色的徐少强,为何能让雪梨痴恋7年,未婚生儿又育女?
探访彩车舞蹈演员的云南情
在彩车上表演的云南艺术学院师生们与彩车合影。供图 新华网发
“这是七彩云南彩车……”10月1日,当“七彩云南”彩车缓缓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彩车上一名身着白色孔雀裙的女演员在彩车前方蹁跹起舞,身旁的舞蹈演员们身着民族服饰向大家挥手致意。他们是来自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12名师生,为了这一天,他们准备了很久。
图为徐梅正在和师生们排练舞蹈动作。新华网 潘越 摄
4月初,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徐梅接到上级通知,担任此次“七彩云南”彩车舞蹈总编导。基于此项工作的高度保密性要求,她既不能向学院及部门领导汇报工作,也不能在选拔演员和排练之初明确任务和告知实情。
图为云南艺术学院师生们正在排练舞蹈动作。新华网 潘越 摄
在经过层层选拔后,相关部门领导和学校最终确定了12人上彩车展示。但人员定下来了,怎么去创意、结构和编排成为编导工作中最难把握的一环。由于无法获知彩车全貌,所以最初设计方案中所呈现的独舞、双人舞及群舞的动作、技巧、造型、调度等内容被一次次推翻,民族服饰的挑选也经过一轮又一轮。
图为白孔雀饰演者施懿珊正在化妆。供图 新华网发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及其核心团队的努力下,徐梅迅速调整方案和设计,以“七彩云南”彩车创意设计主旨,选择了傣、独龙、彝、德昂、白、纳西等不同民族服饰,并提取多个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展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吕云玉。供图 新华网发
在演出服饰上,展演团队在全省范围内四处搜集,以楚雄赛装节为线索,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南省歌舞剧院演出服务中心、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昆明帝诺尔服饰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和个人收藏中选取了部分服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去体现新时代云南各民族绚丽璀璨的服饰文化。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左)敬润婷、(右)高靖池。供图 新华网发
在舞蹈编排上,展演团队以傣族、彝族、佤族、布朗族等多个民族的民间舞为素材,提取其具有典型性、意象性的动作语汇,如拍手、握拳、推掌、摆臂,采用虚拟的手法泼洒吉祥的水、敲击象脚鼓等,将多姿的民族风情、欢腾热烈的民族节庆、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呈献给观众。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左)迪几卓玛、(右)田嘉雯。供图 新华网发
受彩车表演空间的限定,孔雀舞段的设计与编排,最初设计的踢、撩、抬腿等动作和旋转技巧在现定舞台条件下是无法完成的。受固定安全杆的限制,演员只能在90度范围内左右转动身体,这对编导和演员来说都是一个较大的难点。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左)李通、(右)樊世奇。供图 新华网发
在不断构想与实操的磨合下,展演团队利用孔雀裙上下兼左右的提拉与舞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线形美,再通过表演者内心节奏的处理与把控,将简单的动作赋予真挚情感和丰富寓意的表达,塑造出美丽、高雅、具有云南标识的孔雀形象。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左)原富亚、(右)欧阳文杰。供图 新华网发
由于要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条件下表演,因此学生们要反复练习每个动作,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和“大脑记忆”。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左)殷志浩、(右)郭鑫凯。供图 新华网发
云南艺术学院表演系教师张焱是此次展演团队的成员之一,负责整个团队具体的工作安排,包括彩排流程,人员管理等等。 此次,张焱将前往北京,去了解行进路线,彩排事宜。“等演员来了北京之后,我要凭记忆去让他们了解在什么时间,会路过哪里,到时候他们该进行什么样的表演。”张焱说。
图为张焱正在指导学生的动作。新华网 潘越 摄
在彩排的时候,从长安街到天安门,张焱一直在数节奏,一直到喉咙都说不出话。不仅如此,由于演员是在近9米高的微型舞台上表演,车身的每一次晃动都会影响身体平衡,因此演员的安全性也是张焱首要关注的问题。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左)周鑫妍、(右)李继承。供图 新华网发
在彩车行驶的过程中,演员无法一直拉着安全带跳舞,因此张焱要随时与司机交流,了解前方情况,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演员,让其快速抓住安全保护的措施,保证在表演过程当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图为云南彩车舞蹈演员曹紫轩。供图 新华网发
一切准备妥当,9月30日,演出在即,无论是工作组还是演员们,全体成员都毫无睡意。
图为徐梅与化妆师正在为施懿珊化妆。供图 新华网发
凌晨1点,化妆造型师姜文胜已经开始为扮演孔雀的舞蹈表演系青年教师施懿珊化妆,她将站在彩车顶部最醒目的象背上舞蹈,无论是从服装的选择上,还是在化妆造型方面的精心设计,都将以整个彩车动态展示的核心来进行打造。凌晨3点,其余演员们也都纷纷开始化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天亮。
图为施懿珊正在彩车上表演。新华网 潘越 摄
10月1日,在万众瞩目中,吉祥的“白孔雀”引颈昂首,艳丽开屏。在她身后,身着各民族服饰的演员们欢快起舞,整齐和谐的节律,舒展灵活的动作组成了一首云岭欢歌,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献上了来自云岭大地的亮丽色彩。(完)(新华网 范芳钰/文 潘越/图)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曲艺学研究:奠基与提升
作者:吴文科
从1978年底至今的40年,是当代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巨变的40年,也是中国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了巨大进步的40年。中国曲艺作为历史悠久又传统深厚的表演艺术门类之一,伴随改革开放的东风,也有了自身行业的相应拓展及整个事业的全面发展。其中,对于曲艺的学术研究即曲艺学的建构与发展,成绩特别巨大,进步尤为明显,值得瞩目关切。
知识体系的基础建构趋向完备
通过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合卷的编纂,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成了对于曲艺及其文化构成的知识性普查和学术化梳理,初步认为,古今已知的曲艺品种“约有400种”,并通过所附《中国现代曲艺曲种表》表明,依然存活的各族曲艺为345种。而从1986年由当时的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及中国曲艺家协会发起编纂,至2011年全部完成的“中国曲艺志”(共29卷,约3000万字)大型系列方志丛书的编竣认定,中国古今曲艺的品种数量,共有1000种左右,至今存活即有演出活动的,至少在500种以上。这两部大书的编纂完成及曲种数据的得以形成,标志着中国曲艺基本知识体系的逐步建构完成,也为中国曲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最为基础的对象构成。特别是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暨“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中国曲艺志”之启动编纂和完成出版,意义更是多方面的:基本摸清了中国曲艺丰富多彩的历史家底,考订确认了数百个曲种的源流发展,大体廓清了构成曲艺研究学科框架的逻辑边际,梳理保存了大批曲艺文化的珍贵资料,初步回答了有关曲艺历史文化构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基本构建起空前全面的曲艺知识体系,聚拢锻炼出一大批比较精通有关曲艺史志研究的学术队伍。换言之,“中国曲艺志”的编纂完成,不仅彻底改变了曲艺“有史无书”的贫困面貌,而且为曲艺学的真正确立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学术基础。功德无量,意义重大!
基础研究的学术成果积累雄厚
自198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第一部中国曲艺通史性著作《说唱艺术简史》,到1991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倪钟之著《中国曲艺史》,再到199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蔡源莉与吴文科合著《中国曲艺史》,以及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姜昆与倪钟之主编《中国曲艺通史》,包括1998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罗扬主编《当代中国曲艺》及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希凡总主编《中华艺术通史》中的《曲艺》章节,有关中国曲艺通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曲艺基本理论的研究,以198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李万鹏合著《曲艺概论》为发端,历经199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汪景寿《中国曲艺艺术论》、2002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吴文科《中国曲艺通论》、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姜昆与戴宏森主编的《中国曲艺概论》等,实现了对于曲艺本体特质和基本原理的逐步阐释与厘定;其他如张军、郭学东合著《山东曲艺史》和张凌怡、刘景亮、李广宇合著《河南曲艺史》等区域曲艺史,及于天池、李书合著《宋金说唱伎艺》、包澄洁著《清代曲艺史》、蔡源莉著《民国曲艺史》等断代曲艺史的陆续出版,“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暨“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音乐集成》(29卷)等文献的编纂出版及《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稀见旧版曲艺曲本丛刊·潮州歌册卷》《苏州评弹书目库》和《子弟书全集》等曲本文献的整理研究成果,共同完成了中国曲艺学研究的史论文献奠基,并为各个曲种的创作表演研究,提供了较为厚实的学理支持。
研究机制的建立形成趋于稳固
除了自然自发各有所属的曲艺学研究,专门的学术机构设立及其日常性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是曲艺研究得以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标志和关键依托。而1986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曲艺研究所,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成立之初,国家赋予该所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中国曲艺的基础史论研究和发展状况调研,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曲艺史料文献,策划编纂曲艺研究的专业书刊,培养孵化曲艺研究的学术人才,为承续曲艺传统、繁荣曲艺创演、传扬曲艺文化、开展专业咨询提供学术支撑。进入21世纪后,随着工作任务的逐步拓展,基本职能由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和人才孵化,进一步扩展为同时进行曲艺类非遗的保护研究和曲艺发展的智库咨询共5项内容;追求目标也相应扩充调整为曲艺研究的国家平台、学科龙头、学术重镇、人才高地、交流通道和咨询窗口共6个方面。成立30多年来,该所秉承“学术服务社会”的宗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立足学术,面向艺术,“开门”办所,开拓创新。一直将基础研究摆在首位,将现状调研作为重点,把国家需要作为首选,使个人优长充分发挥。并通过具体承担“中国曲艺志”的编纂组织、学术审定和一系列重要基础史论成果的完成推出,包括由该所研究人员担纲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三版“曲艺”学科条目的编纂,已然发展成为有力激扬学术理论、有效推动曲艺繁荣的真正“国家队”和“思想库”,与地方和高校的相关研究机构及其学术力量一道,共同构筑起中国曲艺学研究的稳固依托机制。
学术范式的摸索探求走向自觉
作为综合了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要素,又有着曲本创作、“说唱”表演、器乐伴奏、舞台美化等多个方面构成的表演艺术门类,曲艺学的研究即同时具有了多方观照和多向发展的特点。基础性的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之外,曲种研究、曲本研究、创作研究、表演研究、伴奏研究、舞美研究以及文献研究、文化研究、美学研究乃至传播研究、受众研究等,都是曲艺学研究挥洒智慧的范畴与角度。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相声、北京评书、苏州评话、苏州弹词、山东快书和二人转等曲种的研究,以及曲唱音乐、曲本文学和敦煌变文、清代子弟书及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文献学研究等,走在了前列;有关曲艺研究的术语发明及规范运用,也使研究的学理化程度大为提高。但绝大多数曲种特别是少数民族曲种及其创演研究,依然多属空白,有待补充加强,而相关研究人才的孵化,由是成为紧要的任务。好在曲艺高端研究人才的培养,也在进入21世纪之后实现了突破: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院和曲艺研究所招收培养曲艺学方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举措,不仅填补了相关空白,也为曲艺学研究高端专业人才的科学孵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任何学术性研究,都是从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认定或者说“学术原点”的科学确立出发的。对于曲艺的学术研究及“曲艺学”的确立而言,事实上也经历了一个对“曲艺”概念的深入认知和科学阐发过程。这从改革开放40年间曲艺学的发展演进中也可清楚证明。“曲艺”一词古已有之,意指“小小技能”。到了民国时期的京津地区,有将市井流行的“说、唱、变、练”即今天分属曲艺、杂技、体育、游戏的诸般技艺称作“曲艺”的情形。故在1949年7月成立的“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中,便既有曲艺艺人也有杂技艺人。直到1953年即今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前身中国曲艺研究会成立,曲艺才在我国大陆正式成为一个独立行业。这也是至今台湾学术界沿用民国时期京津地区的“曲艺”概念而在所编《民俗曲艺》刊物中不只刊载大陆所称曲艺的文章的原因。也就是说,具体的曲艺品种从来有之,而作为独立行业的曲艺及其学科门类,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步演变而成的。虽从1959年起,以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组织编写《鼓曲研究》《曲艺音乐研究》和《快书快板研究》为标志,作为艺术门类的曲艺之整体性研究陆续有所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曲艺学研究及其奠基性成果,却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间的产物。如对曲艺作为艺术门类的定义,也从1979年的新版《辞海》开始,经过几种基本理论著述的探索,形成了由“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到“说说唱唱讲故事的艺术”即“以口语‘说唱’叙事的表演艺术”再到“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的认识深化与理论飞跃。可以相信,随着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中国曲艺的学术研究必将攀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理想境界。(吴文科)
四川有支残疾人艺术团:无声的世界,他们也能舞出绚丽人生
脑瘫歌手郭振宇与母亲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摄影 雷远东
在四川,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艺术团。55名成员中,有人听不见音乐,却能在无声的世界中感受旋律,翩翩起舞;有人出行需要轮椅和双拐,却能在轮椅上唱出最嘹亮的歌声,弹奏美妙乐章。
7月13日,位于温江的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又恢复了往日的生命力。舞蹈教室里,袁莹和马文杰正在为新舞蹈节目排练。另一旁的宿舍里,郭振宇也开始了一天的开嗓训练,一曲《温暖》唱罢,有些技痒的他又弹起了钢琴。
开完嗓,郭振宇弹起了钢琴
在过去的一个月,他们自信的舞蹈与歌声,犹如一道七彩光芒划过阿坝州各地的上空。“我都有些晒黑了。”郭振宇有些鬼马地说道,眼中流淌着的尽是对过往舞台的怀念。短暂的休整过后,他们又将去往下一个目的地。
成员来自全省各地 入团从基本功抓起
袁莹身轻如燕地从角落飞奔过去,清雅得像步步生莲的仙子,一个转身,再一甩、一合,马文杰轻巧地托举着她,一边旋转一边慢慢起身,轻云般移动着在半空中逐渐定格。两人的默契在短暂数日的磨合中逐渐显露了出来,一举一动里尽是舞蹈者人生的悲欢离合。
袁莹和马文杰正在排练
尽管这天凉风习习,两人却早已汗流浃背。而此时被音乐萦绕的舞蹈教室在两人眼中却再安静不过。依靠舞蹈、手语和眼神,他们正在创造另一个有声世界。
16岁进艺术团,如今22岁,袁莹几乎是和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一起成长起来的。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成立于2012年3月,成立初期开始到全省各地挑选舞蹈演员。袁莹自小在巴中特殊教育学校求学,学过舞蹈的基本动作。在老师推荐下她参加了艺术团面试,“我记得她面试的时候跳了一个新疆舞。”舞蹈指导老师丁勉边说边扭起了脖子。或许是因为大多成员没有基本功,有些许功底的袁莹让他印象深刻。
几轮面试之后,一支由聋哑人组成的特殊舞蹈队成立了。他们来自全省各地,大多没有舞蹈基础,训练还要从基本功抓起。
“基本功跟不上,学舞蹈动作就会很痛苦,学习过程也会非常慢。”为此,丁勉会在基本功的环节对舞蹈演员做严格要求,肢体的摆动弧度、手的摆放位置和脚的离地高度,任哪一项也马虎不得。
因为长期与这群特殊的舞蹈演员待在一起,丁勉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手语。
台上舞出励志人生 亲身经历改编成舞蹈
台下爱逛街、爱玩、爱斗舞
这支特殊的舞蹈队,用特殊的魅力奏响了自强不息的生命强音,也感染了艺术团的每一位成员。丁勉想过用舞蹈的方式来讲述演员自己的故事,于是有了《舞之梦》。
“聋哑人听不到也看不到,大家或许会好奇他们怎么把控节奏?怎么跳好舞蹈?”在《舞之梦》的编排中,女一开始也只会一些简易的动作,好在她有一群鼓励她的良师益友,鼓励她、指导她,在没有音乐的环境怎样跳出直击人心的舞姿。
“没法说话,可以用手语沟通,听不到节奏还有身体的律动,这就是舞蹈的魅力。”在丁勉看来,这个舞蹈也吐露着艺术团所有成员的心声,如今也是舞蹈队表演的固定节目。
两人已经相爱两年
演员们台上励志,台下也同所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样,青春,热情,也俏皮。“他俩甜蜜着呢。”艺术团主任明军悄悄告诉记者,袁莹和马文杰已经恋爱两年,两人相约着再过几年跳不动的时候,就离开艺术团自己创业,“他们和其他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
他们也爱逛街,爱玩,每逢周末,欢乐谷、春熙路、太古里也有他们的身影,遇上小长假,再相约着去更远的地方旅行;离开舞台,演员们依然爱跳舞,不过私下的他们更喜欢动感十足的街舞,随摇摆的身体释放热情。偶尔团里三五好友聚会,还会一起斗舞,拍搞怪视频。
脑瘫歌手郭振宇 歌声诉衷肠
与廖昌永同台 献唱第九届全国残运会
郭振宇
郭振宇正在弹钢琴
如果说舞蹈是身体律动的节奏,歌曲就是嗓音引发的共鸣。在艺术团,脑瘫歌手郭振宇最爱用他浑厚明亮的嗓音,唱出万千思绪。
郭振宇来自自贡市富顺县,因母亲难产导致颅内损伤引发脑瘫,进而导致双下肢瘫痪,他的双腿长度不一,因此买回的新鞋都需特殊处理。
郭振宇从小就知道自己与其他小孩不一样,“我出不去,走不动,当然得想办法自己跟自己玩。” 郭振宇在孩提时代就展露出了对音乐的天赋,两三岁的孩童大多对音乐还处在懵懂状态,他却独爱美声唱腔,“大陆听东方歌舞团的郑绪岚、成方圆、陈琳,港台听邓丽君。”很多年后,郭振宇依然如数家珍,这些名字唱出的歌声,曾如知心好友般陪伴他走过童年。
郭振宇的鞋子,需要特殊处理
“听邓丽君时,我只有一个想法,长大后希望能与她同台。”很小的时候,郭振宇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该干什么,纵然很难,但他也会坚持。2005年,经省招办特批,郭振宇进入四川省理工学院艺术系学习声乐,他还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站上中央音乐厅,办一场独唱音乐会。
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成立之初,郭振宇便加入进来,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跟着艺术团巡演,我可以在更大的舞台唱歌。”
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成都举行,郭振宇受邀与著名四川籍歌手廖昌永、“无臂天使”雷庆瑶同台,为开幕式献唱一首《温暖》,“那一刻,我圆梦了。节目在央视播出,全国观众都能听到我的歌声。”
离生活越近,郭振宇也就更明白了脚踏实地的意义,“有梦想很重要,眼前的事也很重要。”如今的郭振宇也开始了创作,写歌、做伴奏,一切又从零开始,“万一以后唱不动了,还可以继续与音乐作伴。”
艺术团是家园 也是圆梦舞台
演员扶贫巡演 走遍全省88个贫困县
郭振宇在妈妈陪伴下练歌
既是演员,就有舞台生命周期。成立六年来,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也有人员流动,期间也有新成员加入,老成员退出,整体年龄大多分布在20岁左右。退出的演员有的因为结婚生子,有的源于其他人生选择,“对于他们未来的路,我们也会通过爱心企业提供就业帮助。”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团长王健透露,艺术团也和企业有合作协议,演员们离开艺术团还可进入企业工作。
这台献给老百姓的励志文化盛宴,在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扶贫移民局联合组织下,也开始将正能量散播在更多的地方。2016年起,他们的脚步开始走进全省贫困县,进行特殊艺术励志扶贫巡演,计划到2018年走遍全省88个贫困县。
“艺术团是他们的圆梦的平台,也是他们的家。”王健告诉记者,艺术团成立的宗旨就是在培养残疾人特殊艺术,繁荣残疾人文化之余,也能够用特殊艺术诠释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走进贫困县也是如此,希望能够传递坚强,传送温暖,也传播希望。”
对外,这支特殊的艺术团也曾走出国门,闪耀在新加坡、美国等地的舞台上,“未来,我们还计划去往更多的国家,让这朵具有特殊魅力的艺术奇葩在更大的舞台发出光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上海之春丨维也纳男子合唱团唱完蓝色多瑙河再唱传奇
《蓝色多瑙河》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一首圆舞曲,在奥地利,该曲有着“第二国歌”的美誉,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必演的压轴曲,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特意为维也纳男子合唱团谱写的呢?
5月15日,维也纳男子合唱团登台“上海之春”,《蓝色多瑙河》也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了上海。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联合指挥安东·巴纳席,边讲边唱,为上海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300多位成员献上了一场“中外合唱艺术歌曲赏析音乐会”。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介绍维也纳男子合唱团。主办方供图
“维也纳男子合唱团是‘德语系’最古老的一个合唱团,用德语合唱,是他们最拿手的。”王勇以这样的开场白,介绍起这支有着174年历史的合唱团。
音乐会上,合唱团率先演唱了德国歌剧《魔弹射手》里的《猎人合唱》选段,合唱声一落定,王勇就忙着介绍,“这一段主要是唱猎人的情绪,啦啦啦……这是阿尔卑斯山里的猎手很特别的一种唱歌方式,其节奏处理就像打击乐器。”
《铁砧之歌》选自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曲子里丁零当啷的乐声就像劳动号子,该曲也因此有“打铁合唱”之称。意大利语虽美,但对中国合唱爱好者来说,陌生又绕口的语言还是最难跨过去的一道坎,王勇因此拿莫扎特鼓励他们,“莫扎特的母语是德语,但他有很多歌剧是用意大利语写的,比如《费加罗的婚礼》。音乐和语言的关系极为重要,老外们要唱外国歌剧也很难,要唱好外国歌,你必须过好‘语言关’。”
维也纳男子合唱团演出现场。
进行到威尔第歌剧《纳布科》选段《飞吧,思想,金色的翅膀》,安东·巴纳席又开始和观众强调读谱的重要性,“这首曲子对速度有很严格的要求,你要非常严格地跟着乐谱走,因为不同的速度对应着不同的情绪。”
唱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下》时,合唱团开始了无伴奏合唱。对很多合唱团来说,没有乐器(比如钢琴)在旁边撑着,很容易唱不准,怎么才能在无伴奏情况下唱准呢?安东·巴纳席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和控制呼吸,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旁一个专业练习室里,他们每周都会进行阿卡贝拉无伴奏练习。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掀起了音乐会现场的高潮。这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但在诞生之初,它可没现在这么受欢迎。
安东·巴纳席和王勇接连为观众讲起了此曲诞生背后的故事: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维也纳人陷入了沉闷的情绪,为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受维也纳男子合唱团委托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1867年,此曲在维也纳首演,但并不成功,直到1868年,他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巴黎万国博览会演出,才一炮而红。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直至今日,依然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维也纳男子合唱团演唱《菩提树下》。
唱完德奥意歌曲,维也纳男子合唱团还别出心裁带来了李健作曲的《传奇》,歌者们脱口而出的中文,并不输德、奥、意文。
一曲《传奇》也带来了一段中奥友谊的佳话。早在六年前,维也纳男子合唱团便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与来自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城合唱团合唱此曲,轰动一时。昨日,陆家嘴金融城合唱团亦来到现场,与维也纳男子合唱团再度同台,合唱了中国名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