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游戏身份证号码大全和姓名(20款手游未保测评②:游客模式均不可用,实名认证环节仍待提高)

导读 游戏身份证号码大全和姓名文章列表:1、20款手游未保测评②:游客模式均不可用,实名认证环节仍待提高2、和平精英如何修改实名认证信息?3、315调查|实名认证拦不住未成年人

游戏身份证号码大全和姓名文章列表:

游戏身份证号码大全和姓名(20款手游未保测评②:游客模式均不可用,实名认证环节仍待提高)

20款手游未保测评②:游客模式均不可用,实名认证环节仍待提高

编者按:

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长期关心青少年权益及健康成长,关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建设,并持续追踪报道背后的产业及合规议题。

正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也即将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一周年整,我们推出《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2)》系列报道及报告。基于去年《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1)》相同的样本,升级指标,特别加测租、买号测评,再次以第三方视角研判国内主流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建设。

在本专题系列报道的第二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事前”环节,从用户进入游戏前是否要求实名认证以及实名认证后身份为未成年人时是否让监护人参与其游戏行为监督这两个维度,对20款手游进行深入测评。

在进入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前,每个玩家面临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完成实名认证。

这一机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时,国家新闻出版署便制订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和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要被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可见,实名认证是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身份验证关卡。

令人欣慰的是,在本次测评过程中,20款手游均在游戏开始前弹窗了实名认证环节,要求用户正确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后方可进入游戏。此外,受测手游中的游客模式也均不可用或已被取消。

然而,与2021年的测评结果相比,各游戏公司在推进防沉迷系统下家长参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监督方面仍无明显的进步。在受测的20款游戏中,仅有《王者荣耀》和《迷你世界》两款游戏就家长监督未成年人游戏行为方面设计了相应的机制。

《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2)》得分一览

实名认证:游客模式均不可用或已取消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游戏内实名认证环节是否落实愈加重视。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除了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做出进一步限制,其中第二条亦明确指出,游戏企业应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基于以上条例,研究员将用户进入这20款游戏前是否会出现实名认证弹窗作为本次测评的第一个维度。

结果显示,本次测试的所有手游APP在用户正式进入游戏前,都会弹窗实名认证窗口,要求用户在游戏开始前填写真实姓名以及身份证号。

(图说:例如手游《阴阳师》要求用户填写姓名、国家/地区及身份证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的测评中,莉莉丝旗下手游《剑与远征》曾存在长时间游玩后也未弹窗实名认证的情况。而在今年的测评过程中,研究员在进入《剑与远征》的游戏主界面时便被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后方可游玩,否则只能退出游戏。在实名认证系统建设方面,《剑与远征》进步明显。

《剑与远征》在游戏主界面便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除了要求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外,令人惊喜的是,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在这一认证环节中,考虑到了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姓名、身份证号码的完整输入,设计了“向家长求助”功能。研究员点击该功能后,即可获得一个网址,未成年人可直接发送给监护人填写。

在《迷你世界》的实名认证环节,未成年人可向选择“向家长求助”功能

此外,受测的20款游戏中提供的游客模式均已取消或不可用。比如《王者荣耀》的界面上虽然仍然存在“游客模式”的选项,但在点击后,系统便会进一步提示:“腾讯成长守护提醒你:根据国家防沉迷通知的相关要求和腾讯最新强化的防沉迷策略,游戏将不再支持游客模式登录,建议您使用QQ、微信账号登录进行游戏。”

《王者荣耀》已不支持游客模式

家长监督:仅《王者荣耀》要求关联监护人信息

在网络游戏防沉迷环节中,家长监督也是不可缺位的一项关键环节。

相关政策法规中也明确了家长在网游防沉迷中所扮演的守护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中明确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此外,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为了强调家长监督的重要性,2021年9月,由游戏工委联合213家游戏企业发布的《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中指出,各类单机、主机游戏要同步内设防沉迷设置和家长监护系统,在下载、购买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身份实名认证。

本次测评结果显示,当游戏玩家的身份被认证为未成年人之后,20款手游均提示进入了防沉迷系统或不开放18岁以下的玩家游玩。但需要关注的是,在本次测评的过程中,仅腾讯旗下《王者荣耀》1款游戏在未成年人实名认证环节结束后需通知监护人或家长,其余19款游戏并未就监护人或家长监督未成年人游戏行为方面设计相应机制。

在完成《王者荣耀》的实名认证部分,用户实名认证为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后,系统将会提示需要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包括监护人的出生年月、手机号等信息,腾讯方将以发送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获取监护人同意。

《王者荣耀》提示需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

回顾2021年的相关测评结果,彼时也仅有《王者荣耀》一款游戏需在实名认证环节要求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如何推动在防沉迷系统下,家长进一步参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监督,也是游戏公司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合规建议: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后可补充要求关联家长信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的大环境建设,不仅需要游戏企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及监护人的及时参与。

然而,从本次防沉迷系统“事前”环节的测评结果来看,除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和腾讯旗下《王者荣耀》外受测的大多数手游都未设置家长参与的环节,家长若需要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或需要通过游戏企业提供的外部监督平台或APP才能实现。

如家长可在米哈游成长关爱平台中添加孩子的账号

基于以上测评结果,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数娱小组建议,游戏企业可以在未成年人用户完成游戏内的实名认证流程之后,可以在随后的环节加设“补充监护人”信息的环节,有助于监护人更加便捷地监督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

不过,从平台公司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环节的增设,就会在身份证信息之外,需额外储存监护人的手机和出生年月等信息。如何保证这一部分的数据合规,需要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相关规定及公司内规章制度进行研判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员在测评过程中还注意到,在本次测评中,除大厂外,中小游戏企业也可以在未成年人保护上,增加一些功能的巧思。比如在实名认证环节,《迷你世界》为了鼓励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并继续游戏,会给予用户相应的道具奖励。此外,还预判到一些低年龄的游戏玩家,可能在填写身份证信息的时候会遇到困难,进一步提供了向家长求助的功能。

因此,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数娱小组建议,广大游戏公司除了追赶技术,如在最高等级的合规处理升级人脸识别技术之外,在加强防沉迷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在用户进入游戏前,设置一些简单的运营技巧,比如增送游戏内道具等,鼓励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在设计游戏产品时,也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使用体验,令未成年人用户主动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引导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游戏互动。

测评补充说明

测评时间:2022 年 5 月 9 日至 5 月 15 日

APP所测版本:

5月30日,我们将推出《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报告(2022)》系列报道第三篇,重点关注防沉迷系统的“事中”环节,游戏公司是否严格落实了防沉迷模式中的时间限制和充值限额?欢迎持续关注。

出品: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数字娱乐课题组

策划:曹金良

统筹:诸未静

测评员:诸未静、蔡姝越、吴立洋、吴峰(实习生)

报告撰写:诸未静、蔡姝越、吴立洋、吴峰(实习生)

设计总监:林军明

设计师:林潢、吴颖文、徐晖

【回顾: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结果出炉】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李凯琳

和平精英如何修改实名认证信息?

《和平精英》是由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自研打造的反恐军事竞赛体验类型国产手游,于2019年5月8日正式公测。沿袭端游《绝地求生》 的玩法,游戏采用虚幻4引擎研发。为玩家全方位打造出极具真实感的军事竞赛体验。

那么在游戏中如何更改实名认证信息呢?今天小木杉就来教大家更换身份认证信息。注意腾讯根据未成年玩家的健康游戏行为,发布了游戏“健康系统”目前实名为未成年的账号无法进行修改实名,所以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无法更改。

成年人若实名认证信息有误,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您可以修改

游戏分为两个区一个Q区一个V区

微区

① 修改方式:打开V信右上角搜索(腾讯成长守护)关注进入后点击右下角帮助(健康系统)如图所示

点击实名认证查询

发现实名信息与本人不符时,点击箭头所示文字

最后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姓名和号码,同意协议后点击下一步,进行人脸识别

② QQ区修改认证可以在微信修改也可以在QQ区搜索腾讯健康系统小程序,进行操作,具体步骤跟微区是一模一样的,如图所示微信区跳转QQ区修改实名认证

然后登录自己的QQ账号和密码。接着按照以上所有步骤操作,进行人脸识别后,就可以修改实名认证信息,最后填上自己的认证信息,完成。

315调查|实名认证拦不住未成年人给网游充值,家长退款难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高级记者 邹娟

短短三天,黄琳12岁的儿子在手机游戏上充值约35000元。交易记录显示,充值次数高达100多次,“开始是一块(钱)一块(钱)充,后来大额的有600多块。”

黄琳想不明白,儿子的手机是上网课用的,连电话卡都没插,她记得自己没有设置免密支付,儿子也不知道支付密码,但钱确实花出去了,“花呗额度用光了,余额宝也扣了”。

《香肠派对》充值界面

她回忆,2月27日晚,自己发现支付宝账户余额不对,才发现儿子玩游戏偷偷充了钱,在心动网络的《香肠派对》和腾讯游戏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手游上花了约35000元。

次日,她向两家平台投诉,要求退还充值金额。经核查,黄琳儿子注册账号使用的身份证为1968年,绑定的手机号也来自陌生人。至于退款问题,心动网络表示,游戏扣款方为苹果公司,应向苹果公司申诉;但苹果官方客服回复为,后台审核不通过,未说明具体理由。腾讯方面,黄琳提交了游戏账号、户口本扫描件等材料,仍在审核状态。

“至少要做到实名认证,身份证和电话号码得是一个人的吧,或者人脸识别,这样子太大漏洞了。”黄琳认为,网络游戏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众多漏洞,而金钱概念模糊的未成年人极易深陷其中。

近年来,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值游戏,家长申请退费难的问题频频引起社会关注。“实名”注册游戏账号仅需提供身份证号、消费额度不受限、退款举证难、各家游戏公司和平台就退费问题无统一标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发现,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虽已有明文制度,但并未落到实处。

实名认证并不“实”

伪装成年人,被QQ群里人唤作“老板”,委托别人卖装备,11岁的吴洋烁不仅骗过了游戏网友,也骗过了实名认证。他在澳大利亚读小学,暑假期间悄悄用妈妈做生意的支付宝账号刷了16万元,而他在4399等游戏平台实名注册的身份证号来自宁夏,这是他在网上找人买的。

吴洋烁为《皮卡堂》多次充值,游戏说明适合18岁以上用户体验。

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尽管各游戏平台遵循规定,在首次登陆界面要求用户填写身份证号和姓名,经公安接口核对后即认证成功,但真实用户是谁并不可知。

山东的洪方遭遇了类似问题,儿子注册《少年三国志》用的是她的身份证。“他要的我的身份证号,我也不知道他要干嘛,也没有往(游戏)这方面想。”一时疏忽,洪方把身份证号报给了儿子,没想到孩子凌晨还在偷偷玩游戏,充值了1300多元。

只需一张身份证,是谁的并不重要,这样的实名认证违背了《通知》设立的初衷。

腾讯针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限制认证步骤

2020年6月,腾讯游戏宣布对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账号,在登录游戏和充值支付时即要求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与公安权威平台数据比对。如用户未通过或拒绝,游戏账号将被纳入相应的防沉迷系统。但此举并不能杜绝未成年人以成人之名进行操作。

通过微信账号登录游戏,可省略实名

除了使用他人的身份证,第三方账号提供了更便捷的认证方式。在记者下载游戏体验中,不少游戏可直接选择微信或QQ登录,而后有弹窗提示“您的实名信息已存在于腾讯平台的账号实名库”。这表示,如果孩子玩父母手机,可以直接用父母的微信账号登录游戏,绕开实名认证的步骤,而父母仅在微信中收到“游戏角色注册成功通知”,孩子左滑即可删除。华为、OPPO、Vivo等手机也可以直接选择使用对应的手机账户登录,免于实名注册。

频繁充值不受限制

河北的师磊告诉记者,孩子在疫情上网课期间玩网游,在《球球大作战》《明日之后》《和平精英》等游戏上消费了12万元。充值记录显示,他最快一分钟充值三次,每次600多元;消费最多的一天花了5000元。

洪方称,儿子在2月5日和6日多次进行游戏充值,有的间隔时间不到一分钟,从五六十元到三百元都有。

《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应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进行游戏付费;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但第一道实名认证的屏障消失后,消费限额也就无从谈起,成年用户充值不受限制。

4399游戏平台上,单次最高可充值50000元。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登录游戏平台发现,4399小游戏充值中心单次可充值的金额最高达50000元,心动网络的《香肠派对》一次最高可充值648元。网络游戏充值主要用于购买皮肤和装备,数额不等,有玩家表示单件装备最高可达1000多元;而游戏内的抽卡活动,以低概率的限定版装备吸引用户,单次抽卡并不耗钱,但部分玩家会不断充值碰运气。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完成充值后会删除交易提醒和短信,等到家长反应过来,往往已经消费多次。

如何证明未成年人操作?取证困难

多家游戏公司规定,消费者一旦进行游戏充值购买或兑换游戏虚拟货币、虚拟物品或增值服务,将不能退还,但法律另有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2020年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的通知,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此,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成为网游退费的正当理由。但实名认证和支付账号都是成年人的,游戏公司和平台如何判断充值行为由未成年人完成?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苹果公司的退款规则被恶意利用,有人打着未成年人充值的幌子申请退款,甚至从中牟利,腾讯客服每天接到超20起以未成年人消费之名的恶意申诉,因此游戏公司和平台在处理类似事件时也格外谨慎。

实际上,家长申请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时,需要提供身份证、交易账单、亲子关系证明、其他证明未成年人游戏消费行为的辅助资料。有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充值时,他正在用另一个手机打电话,人在公司,因此提供了通话记录和公司证明。

充值频率和消费额也是证明之一。吴洋烁“疯狂地”刷了16万元后,舅舅表示,目前大部分退款已经和游戏公司谈妥,“游戏公司也没有太为难,只是提供材料,在半个月充值了十几万,这一看就不是成熟的人干的事。”

但更多的家长表示难以提供证明,退款被拒绝。洪方向华为平台提起游戏退款申诉,对方回复称,经与游戏公司协商,她的申请被驳回,一是因为实名认证的身份证是她本人,二是有两笔消费发生在凌晨,不符合10岁孩子的作息规律。洪方认为,充值行为发生在快过年的时候,家里人都是睡得晚、起得晚,小孩子在凌晨充值可以理解;至于身份认证,“我也不可能玩《少年三国志》,那是小孩玩的游戏;再说一个正常人不可能那么没有理智,接二连三,两天充值了1000多块钱。”但她无法提供实质性证据。

据上海市消保委官方微信3月11日消息,2020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类投诉580余件,其中涉及未成年人在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球球大作战》游戏中充值的有60余件,家长要求退款,大多遭遇拒绝。证据不足成为网游公司拒绝退款的主要理由。

退款细则没有统一标准

即便家长能够证明孩子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充值,退款能退多少,游戏公司受理退款的时效是多久,孩子再次偷偷充值怎么办?

心动网络游戏退款受理时间为充值起60天内。

“黑猫投诉”平台的网友反映,心动网络只能申请账号首次反馈日期前60日内的充值订单退款,腾讯受理180天内,而通过苹果手机充值的款项,需先联系苹果客服进行处理,其受理申诉时间在充值起90天内。各游戏平台未成年消费退款细则并不公开,相关条件只在用户投诉时才予以告知。

至于退款多少,从部分退款到全额退款均有,具体数额取决于家长和游戏公司的协商。吴洋烁舅舅称,吴的游戏充值涉及多个平台,经过一个多月的协商,有游戏平台已经同意退款,10万多元的消费额退还9万元,其余平台还在处理中。此外,充值费用涉及游戏公司和支付渠道的分成,因此退款多少还取决于这两方的审核结果。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网友反映腾讯游戏以“关怀金”的名义退还未成年人充值,只退还部分。腾讯方面曾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解释称,在大多数案例中,家长无法出示具体实证证明消费为未成年操作(如操作录像),考虑到家长举证困难,腾讯通过数据验证、沟通核实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若判定未成年消费的可信度较高,则给予关怀处理。每个家庭只能申请一次“关怀金”,即在没有未成年人充值实证的情况下,二次充值将无法退款。

发现孩子游戏充值花了12万元以后,师磊没收了儿子的手机,也问过他是否害怕,“他说开始害怕,后来被这个游戏给吸引的,就把‘害怕’俩字搁脑后了,游戏是第一,其他不考虑了。”

不久,因为上网课需要,他给了儿子一部没有绑卡的手机,再次发现孩子给游戏充值,“又偷偷地玩,通过微信零钱充值了几十块钱,还说给同学代充。”他说,“这孩子网瘾太大了,离开手机要死要活的,没手机好像就感觉特别空虚。”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菁

校对:张艳

游戏厅老板女儿对我频频暗示,而我却一门心思玩游戏

游戏厅时期,女玩家可是“稀缺物种”啊!

毕竟正常的男性玩家都要冒着一定的危险才敢去,女性玩家的确不大适合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

不过经常看阿奇的狗头解说的朋友应该很早之前就注意到了,格斗游戏中有不少的女性玩家参战,特别是一些世界级的大赛中,经常都会出现一些打扮比较精致,实力还不弱的女性选手。

而这些女玩家很有可能就是当年游戏厅中练出来的技术,要不然一般玩家不大可能突然对格斗游戏产生兴趣吧!

很多朋友说,如今的游聚之类的平台上面有不少的街机女玩家,而且实力很强。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只是当年的街机玩家们,如今的年龄应该都不低了吧!

游戏厅那会儿也的确有一些女性玩家在里面,不过一般都是打扮比较另类的太妹或者非主流。她们偶尔也会玩玩游戏或者聊天,其他时候就在一旁吞云吐雾等男朋友。她们的背后一般都有什么哥撑腰,惹不起的。

也有一些谈恋爱的情侣来游戏厅玩。经常都会看到一些女生跟着男友一起来,技术很差,男友在后面给她指点怎么玩,怎么走。

有时候没有按照男友的指示操作,或者反应慢了半拍,还会被大声呵斥或者嫌弃。不过说实话,当时谈恋爱带女友来街机厅真的合适么?

之前一位网友分享了一句话:在打街机的年龄对女人没兴趣,等我对女人感兴趣时却不打街机了。

不知道当年的你,是否有幸见到过女玩家呢?

还记得在初一下半学期,班上突然转来一名女生,看上去文文静静的,面对这个陌生的环境表现得有些害羞。

好巧不巧,那段时间我的同桌刚好因病假没来,最后老师安排她和我坐在了一起。

和往常一样,下午放学后直接就进入了游戏厅,买币的时候发现那名新转来的女同学也在这里,我感到有些好奇。上了一天的学,他和我总算熟悉了,看着我的到来她似乎并不意外,微微一笑:“你来玩游戏啊!”

在这阴暗的环境中,看着她的笑脸,我竟然有些失神了,内心深处莫名悸动了一下!回答有些吞吞吐吐,“嗯、嗯、对啊!对啊!”

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游戏厅老板就是她爸爸开的。在这个小镇上开了几年稳定了之后,才将老婆和女儿接过来,并且安排女儿就近上学。

由于经常去游戏厅玩,和她越来越熟悉,话题也越来越多。看到我和她聊得火热,老师都感到有些意外,这小子平时话不多的啊!

在九十年代,男的很少和女的一起玩,就算是拉拉小手都是需要避嫌!但是有共同的话题,能够聊到一块,就顾不上其他的了。好在我的成绩一直都比较稳定,老师看到也没有多说什么。

她也是一个资深的街机迷,很多游戏都玩得驾轻就熟。和女生聊起街机话题,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但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在她这里我还真学到不少的“知识点”。

因为她的身份比较特殊,我很乐意和她做朋友,学校里面遇到不懂的题找我都能解决。在我的帮助下,她也很快就熟悉了学校的环境。放学的时候我骑车搭着她一起去游戏厅,正好可以借“送同学回家”这个理由避开老师的眼线。

虽然学校离她家不远,但我们一路却能聊得很开心。每次进入游戏厅之后,她都会乖乖地进去写作业,而我买两枚币之后就自顾自玩起来,时间差不多就直接离开。

有时候作业比较少,她做完了之后就会出来帮忙卖卖游戏币,偶尔还会偷偷给我送几枚币。人少的话,她会跑过来和我一起玩。还别说,她的技术的确挺厉害的,和她一起合作能多玩好长一段时间。

整个初中期间,似乎我是唯一一个让她敞开心扉的人。她对其他同学的态度和我完全不一样。如今的我对女生心思仍然搞不懂,更不要说当时只有十来岁的我了。什么都不知道。

初中毕业后,我要去比较远的地方上高中。临别之际,她送给我一枚有漂亮涂鸦的游戏币,上面还有一颗心。她告诉我,很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感觉,很轻松。

我们相约好了,几年后再一起玩游戏。

在这之后,我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再也没有见过面。

后来在其他地方玩游戏,偶尔还会想起她,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遇到了她,不得不说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而那枚涂鸦的游戏币,我一直放在箱子里面,闲暇之余拿出来看看,回味着那段美好时光。

十年后,我再次回到小镇,发现所有的游戏厅都被取缔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两家网吧!我拿出身份证准备开一台电脑,却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没错,是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样子还是没变,还是那么漂亮。

看到我的到来,她显得十分高兴,拉着我滔滔不绝,埋怨我这么多年了无音讯,诉说着这些年发生事情。

我这才知道,几年前她家就已经关了游戏厅,将这个铺子开成了网吧,而她则是网吧的老板。她对我非常热情,而我却多多少少有些自卑。

本科出来的我如今拿着一个月四五千的工资,无车无房至今仍然孑然一身。而她在初中毕业之后就直接当上了老板,结了婚又因为男人赌博而离婚。

世事无常,每个人的境遇和命运似乎早已被上天安排好了。

离别之际,她突然问我,当年是不是喜欢过她?

我沉默了片刻,从兜里掏出了那枚已经掉色的游戏币:“是的!当年的确有过这种感觉,只是那时候太年幼,什么都不懂!每当我看到这币的时候,总会想到和你在一起的时光,很舒服。只是,这枚游戏币还在,但却没有了游戏机!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在一起,一起玩游戏了!”

只见她眼角含泪,说很高兴这么多年我还记得她。

我转身离开,一股五味杂陈的感觉涌上心头!

很多东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啊!游戏币如此,人生亦如此!

打色情擦边球、未成年人随意注册…这还是游戏社交平台?

“有兴趣继续听的,把群加一下,明天群里还会有啊。”22时58分左右,在游戏社交平台HELLO语音的某聊天室内,主播向进入“房间”的网友如是说。此前,该聊天室已经通过语音的方式播放了一段女性色情音频,个别网友还在评论区写下不雅评论。

近日,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有网友表示,孩子在游戏社交平台上时常看到不健康内容,甚至有售卖色情视频的信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规范平台的责任,保护未成年人远离低俗信息。

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网民对平台责任不到位提出投诉。网站页面截图

不仅HELLO语音,人民网财经调查发现,TT语音、小鹿陪玩等游戏社交平台,尽管表示了要加强平台内容审核、强化自身责任,但依然存在一些大尺度和打色情“擦边球”的图文、语音、视频等内容。其中,TT语音还存在审核不严,可允许未成年人以虚假年龄完成注册等现象。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游戏社交平台要完善内容合规审核,杜绝色情“擦边球”、涉赌等不良信息内容。针对当下部分平台仍存在的内容审核不严现象,要提高平台的内容违规的成本,有必要建立强制性、行业统一的实名制注册平台和黑名单信息共享机制。

未成年可随意注册

存在色情不雅内容

未成年人的数据安全和互联网平台责任,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11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应当取得其监护人同意。

在10月2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账号注册服务的,应对未成年人进行基于居民身份证号码的真实身份信息核验,对监护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进行核验。

人民网财经近日实测发现,TT语音等部分平台并没有对注册用户进行身份信息核验,未成年人仍可通过虚假年龄信息成功注册。

人民网财经记者通过下载注册TT语音平台发现,该平台在注册时要求网友填写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其中,可以选择的、最小的出生年月为2002年12月31日,也就是可通过注册的最小年龄为19岁。但网友在选择出生年月等基本资料时,既不需要通过上传身份证等相关证件进行年龄、性别的核验,也不需要实名注册。人民网财经记者随意将出生年月填写为“2002年12月29日”,便成功以19岁的年龄成为该平台用户。

在TT语音上,一名女玩家近日将原本“我会一直在,14”的个人签名,修改成为“处对象,要求不得和其她女生搞暧昧”。这名女网友自称出生于2007年,“14”是她公布的年龄。在TT语音平台上,像这名女网友一样的未成年人并不少见。

未成年人在平台上发布的交友信息。平台页面截图

在TT语音平台上,有的聊天“房间”直接以“10-11岁”为名,在平台首页发送聊天需求,吸引未成年网友进入“房间”;聊天“房间”内,主播“房主”也同网友聊起情色话题。比如,人民网财经发现,“楚儿”“FY.辰司”等部分主播在直播“房间”内唠黄嗑、用脏话辱骂,房间内的网友评论也有不少色情“擦边球”信息。

不仅平台直播聊天内容尺度较大,一些平台的网友签名和动态,也打上色情“擦边球”。在HELLO平台上,有主播在空间里写下打色情“擦边球”的文字,并配上联系方式。

有用户在游戏社交平台上发布不雅图片和联系方式。平台页面截图

在小鹿陪玩平台上,有网友在自己的签名上写下“120多部三十”的字样,以相对隐晦的方式出售涉黄视频,也有以“同城一夜交友群”为名,表示“只要你下单,聊什么都可以”,还有“可以空降”“一单一张黑丝的姐姐来”等内容。

在小鹿陪玩平台上,用户以隐晦方式传递出售卖不雅视频等内容。平台页面截图

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上述平台也一直表示要不断加强内容审核、构建内容生态治理机制。例如,TT语音的母公司趣丸集团在最近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显示,过去曾因TT语音应用上的内容不合规及其他事宜而被有关监管机构责令整改,就此方面任何违规或负面事件均可能对企业声誉、业务、财务状况及营运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重视游戏社交平台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加大信息审核、提高平台违规成本

游戏社交平台有哪些自身特点,如何严厉打击色情等低俗内容?

在某互联网平台从事四年内容审核工作的高莉告诉人民网财经,一般审核机制分为业务内容模型初审、复审、内容修改、复核等流程。其中,初审包括机器审核及人工审核。机器审核主要是识别违规词、敏感话题等内容,并通过广告模型、低质模型、OCR画风模型、洗稿模型、黑产团伙模型等技术模型,识别不合规内容。之后,平台再通过人工审核判断是否要删除内容或者封禁账号等。

高莉介绍说,市场上也有不少专门从事内容风控的第三方业务公司,有助于避免涉黄内容的出现。但并不是所有互联网内容平台企业都选择这些方式保证内容信息质量,因为这需要投入较高成本。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网络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针对互联网平台的内容监管体系已逐步走向完善,相关部门也通过约谈、整改等方式不断向社会各界明确互联网内容红线。但在具体落地执行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并不相同。

王四新认为,游戏类社交直播平台仍出现打色情“擦边球”等内容,本质上还是利益驱动,部分平台一方面是对内容风控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不愿付出相对较高的成本来利用技术、人工等手段强化内容审核。

“游戏类社交直播平台很大一部分用户是未成年人。”有业内人士表示,平台上的“聊天”多以游戏为名进行、直播和聊天很多在深夜,这些都给平台人工审核增加了难度。此外,由于部分游戏社交平台没有完成实名制注册和认证,主播即使因存在不良内容信息“被封”,也可以换个名字继续在该平台或者其它同类平台上注册新用户。

对此,王四新建议,在监管层面,要提高平台的内容违规成本。对于多次出现违规内容的、屡教不改的平台,在行业许可准入、平台下载及注册等方面要抬高门槛。当下各领域内容平台数量繁多、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内容风控平台,可以针对互联网内容企业的实名注册、内容风控、监督举报等建立起一个全国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建设黑名单制度,让违规内容的发布者不能再进入这一领域。

在今年9月,《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平台要从四个维度把握主体责任的内涵,从完善平台社区规则、加强账号规范管理、健全内容审核机制、提升信息内容质量、规范信息内容传播、加强重点功能管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九个方面,对平台履行主体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

“作为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网站平台应严格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完善人工审核制度,提升技术审核效率和质量。”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数字经济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孟博对人民网财经表示,按照《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否则,视情节或将面临责令改正、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应采访者要求,高莉为化名)

来源:人民网 黄盛,原标题:《财经观察:部分游戏社交平台内容审核不严 对未成年人保护待加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