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剑网3华清宫回忆录boss有哪些(不忍细看:中日甲午海战前的这些细节)

导读 剑网3华清宫回忆录文章列表:1、不忍细看:中日甲午海战前的这些细节2、白凤翔:西安事变捉蒋现场总指挥3、局关祠小巷里藏了个远征军少将司令4、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

剑网3华清宫回忆录文章列表:

剑网3华清宫回忆录boss有哪些(不忍细看:中日甲午海战前的这些细节)

不忍细看:中日甲午海战前的这些细节

126年前的1894年5月,大清北洋海军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

北洋提督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超勇、扬威9艘北洋海军战舰参加;记名总兵余雄飞率广甲、广乙、广丙三艘广东水师主力舰参加;记名提督袁九皋、总兵徐传隆带领南洋水师的南琛、南瑞、镜清、寰泰、保民、开济6船。这18艘军舰在天津大沽口汇合后,一起放洋出海。

这次大阅,其实也是整个清朝近代化海军力量的一次集结。家底,就这些。

就在此次阅兵后不到两个月,1894年9月17日,中日舰队在黄海相遇,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次阅兵,成了北洋海军最后一次阅兵。

以此大阅为窗口,通过几个细节,可以观察北洋海军、甚至大清最后的身影。

清末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

日本军舰借观礼刺探情报

与现代海军阅兵邀请国外海军前来观礼一样,北洋海军时代同样有此传统。

在1894年5月这次北洋海军大阅中,清政府邀请了俄国、日本、英国、法国四国军舰观礼。

处心积虑的日本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刺探北洋海军的情报,这次大阅则是日本难得的通过公开方式进行情报搜集。

对于北洋海军而言,李鸿章则希望,通过阅兵能向日本和西方展示大清的海军实力,让他们不敢妄动。

比如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北洋水师的第一次大阅,这是北洋水师组建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实兵演习,醇亲王代表清政府进行检阅。当时中法海战刚刚结束两年,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英国远东舰队10艘军舰,法国海军6艘军舰受邀观看了演习。当时日本海军还不是很强大,清政府也未邀请。

宫廷画师记录下的醇亲王检阅海军的情景。右上角观礼的外国军舰。

在这次阅兵后,北洋水师到日本访问并保养军舰,水师提督丁汝昌带着最大的定远、镇远等四艘军舰前往。这是中国铁甲舰队首次访问日本。

李鸿章本意是以此威慑日本,但因为访问期间发生“长崎事件”等插曲,反而刺激了日本的民族心理。此后,日本开始针对镇远和定远两舰发展海军,甚至在日本儿童之间还流行过一个叫“打沉定远”的游戏。

1891年的大阅,则是北洋海军全盛时期的一次阅兵,致远、经远、经远、来远刚回华不久,定远、镇远、济远等已经驾轻就熟。李鸿章在阅兵后报告朝廷的奏折中,有语“西人纵观亦皆称羡”。

就在这次大阅后不久,清政府批准了户部的奏请,暂停北洋海军购买舰船和炮械。而大洋对岸的日本,从皇室到民间,正在为发展海军而努力。

到了1894年,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觊觎之心已是司马昭之心。

阅兵中,清政府邀请了俄国(两艘军舰)、日本(一艘军舰)、英国(两艘军舰)、法国(两艘军舰)四国军舰观礼。

英国、法国是老牌的海上力量型国家。在十八世纪初,俄国也组建了一直舰队开始活跃于远东地区。北洋海军成军后,自然成为俄国严重的潜在对手。

日本则一直把北洋海军作为假想敌,并以北洋为参照发展海军。

在1894年大阅中,日本前来观礼的军舰叫“赤城”号。当时随舰人员对北洋海军的阅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记录。通过这次阅兵,赤城号观察到了北洋海军的兵力、各个基地的建设情况。最重要的是确认,北洋海军自1891年以来,确实没有添置新军舰,也没有更新武器装备。

日本摸清了北洋海军的家底。

在大阅结束后的第二天,1894年5月28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给广东提督、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丁汝昌透露了李鸿章在阅兵前的要求:

当全队由沽至旅而湾,演阵打靶,其时英、法、俄、倭各有兵轮睨视其旁,相帅意恐稍涉疏解,不足以警众目。差幸将士就平日所学,殚精竭虑,俱能灵捷有准。

李鸿章此时想以北洋舰队的实力威慑日本,已经难以达到,不过由于基层官兵常年与军舰的磨合,这些水兵的战术素养,则让日本有些思虑。

黄海海战中,日舰赤诚舰被北洋海军重创。舰长被击毙。图为甲午战后所拍。

赤城号在报告中提到,北洋海军的水兵,训练非常好,打靶等军事操演和西方海军不相上下。

除了水兵外,到甲午战前,让日本对北洋海军有所忌惮的还有定远、镇远两艘铁甲巨舰,尽管此时两舰已经使用多年,炮旧航慢,但它们巨大的身躯和305毫米口径的巨炮,仍然让日军胆寒。

通过这次大阅,日本获得诸多关于北洋舰队的信息,这些情报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做了重要的情报准备。

1894年9月17日,最后一次大阅后。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海域相遇。结局如日本观察的那样,北洋海军上下竭力奋战,怎奈器不如人,大败。而战前令日本忌惮的定远、镇远两舰确实如中流抵住一般,稳住了溃败的局势。

甲午海战中,赤城号成为日本联合舰队中被打得最惨的一艘日舰。中弹31发,死11人,伤17人。舰长坂元八郎太被击毙,继任代理舰长被重伤。

李鸿章的隐忧

1894年5月,作为当时的国家海军,北洋海军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出海校阅。

李鸿章再给清廷的报告中说:

“夜间合操,水师全军万炮并发,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国,均以兵船来观,称为节制精严。”

大清的裱糊匠,李鸿章。

在英人约翰·濮兰德所住《李鸿章传》中,对此描述:

“李鸿章每三年检阅一次海防,其最后一次带着胜利进军的神气。他的毕生事业摆开在一切人面前,让大家欣赏:他的要塞和学校,铁路和船坞,船和炮,都粉饰油漆得焕然一新。礼炮齐鸣,龙旗招展,向他的来和去致敬。”

在外人看来的光鲜外表,难掩李鸿章内心的担忧。

在大阅结束后的第三天,1894年5月29日,李鸿章上《校阅海军事竣折》。奏折中,李鸿章引用了醇亲王奕譞的一封奏疏内容。当时醇亲王尚在世,这位对清朝海军建设贡献颇多的皇帝生父,一再强调添置船艇、慎固陆防、推广学堂这三件事,是办海军海防的重中之重。李鸿章说,这“实为不刊之论”。

奕譞的这封奏疏是在1886年巡阅北洋水师后上奏的。1891年,醇亲王奕譞去世后,清廷在最高决策层中失去了能真正理解并支持建设海军的人。这年6月1日,户部上奏拟筹饷办法折,建议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二年,所省价银解部充饷。获得清廷批准。

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在《校阅海军事竣折》中,写下一段话:

西洋各国,以舟师纵横海上,船式日新月异。臣鸿章此次在烟台、大连湾,亲诣英、法、俄各舰详加查看,规制均极精坚,而英又甚。即日本蕞尔小邦,亦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也。

北洋海军在盛况之下,已是一番落伍的内里。这次大阅之后,不到两个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的这一担忧,恰恰是北洋海军战败的主要因素。

北洋海军的战败,本质上还是清廷缺乏对海洋和海军建设的理解,缺乏对世界局势、军事技术迭代的观察。

荔枝飘香的军舰

大阅结束后,因朝鲜局势日渐紧张,隶属广东水师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艘军舰被留在北洋备战,南洋水师回到驻地上海。

大阅结束时,正是广东荔枝成熟,飘香枝头的季节。作为贡品,每年广东的荔枝都要送往北京,供内廷享用。在蒸汽轮船时代,从广东到北京最快的运输莫过于轮船,因此广甲舰被派出先返广东解送岁贡荔枝。

广东有一种优质品种荔枝,名曰“妃子笑”,得名于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从时间上看,五六月份正是“妃子笑”的成熟季节。

枝头飘香的”妃子笑“。

据广甲舰管轮卢毓英回忆,广甲舰在广东期间,北洋方面曾电催广甲赶紧载着军火北上助战。

在为清廷运送完荔枝后,广甲舰加入北洋舰队,后参加了甲午海战。

荔枝飘香军舰,载着的是大清王朝海清河晏的梦想,而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早已是败絮其中。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是一首亡国警示诗,在大清一语成谶。

悲愤的家书,悲哀的风尘

在甲午海战中,海军官兵的精神状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北洋海军镇远舰上的美国人马吉芬在战后曾记下一个细节:

“一群群肤色黝黑的水兵将发辫盘在头上,将袖子挽上臂肘,一群群地聚集在甲板上火炮旁,迫不及待第准备决一死战。”

这种心态,在北洋海军中不在少数。甲午战前,很多北洋将士都写下了最后的家信。

“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以以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若叨鸿福,可以得胜,且可侥幸,自当再报喜信。幸此幸此!”

北洋海军经远舰驾驶二副陈京莹在写完最后一封信后,随舰队开拔。

陈京莹的家书,成为跨越时空的遗响。

此外还有致远舰正管轮郑文恒:“甲申中法之役,‘扬威’本拟赴援台澎,与法决战,旋复转赴朝鲜防御。吾已自分殁于战事,乃复视息人间,距今十稔,此次临敌,决死无疑。老父年迈,兄幸善事焉。勿以弟为念。”

还有镇远舰二管轮林维藩、来远舰鱼雷大副徐希颜、远舰大管轮陈国昌的家信。

北洋将士在甲午家信中,写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写了尽忠不能尽孝的遗憾。如今这些家信,大多只保留下来只言片语。但这些已经成为后人观察北洋将士的内心和思想一个参考。

除了杀敌报国的决绝,也有温柔乡里的牵扯。

卢毓英广甲舰的管轮,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日记。

在日记中,卢毓英记载了一为叫”凤娥“妓女。她原本是广西人,父亲当时给广东某官员做幕僚,死在粤东。父亲死后,凤娥被继母卖到青楼。

“凤心厌风尘,莫能脱离苦海,每对客唏嘘,似求拯拔者。”卢毓英说,他认识凤娥一年多,花酒也喝了很多次,但“一无沾染”。

在1895年5月大阅结束后,卢毓英随广甲舰奉命回粤,解贡荔枝北上。

“船方下锚,凤已遣舟来迎,其钟情如是。”卢毓英说,两人坐到一起,不知不觉两人聊了一个晚上。

在广东休整了5天,北洋电催广甲赶紧载着军火北上助战。

“凤闻之,终日握余手,对余流涕不止。”卢毓英再三安慰。

临行前,凤娥叮嘱卢毓英:“此行,君善自保耳。”

甲午战后,卢毓英回到广东,“余家居养疴,竟不知凤之所至,缘浅情深,空留遗恨而已。”

问题是,卢毓英是一个花场老手,在甲午战败后,逃离刘公岛后,卢毓英也是被一个风尘相好收留。

在卢毓英将近三位万字的回忆录中,谈与妓女的感情不少,由此也可见当时北洋海军舰队基层官兵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白凤翔:西安事变捉蒋现场总指挥

白凤翔

西安事变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白凤翔。时任驻甘肃固原的骑兵军第六师师长,被张学良委任华清池捉蒋现场总指挥。

“今晚我要外出执行一项重要任务,万一回不来,你们都不要难过,记着我干的是正道的事儿!”执行任务前,白凤翔与家人告别道。

西安事变后,白凤翔被蒋介石免职。在此情况下,白凤翔不计个人得失,毅然毁家纾难组建二万余人的热河抗日先遣军,开赴内蒙古绥远及东北抗日战场,与马占山在准格尔旗武装除奸,同傅作义将军在五原战役中的乌梁素海“红柳湖”激战中击毙日军中将水川依夫。

团结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骠骑千里:白凤翔戎马一生》根据热河抗日名将白凤翔将军戎马一生的真实事迹创作。作者邱相国整理了多名故乡知情老人的回忆录、白凤翔将军亲属提供的稿件和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等,经过十多年的收集积累,撰写成书。

以下为书中记载西安事变的部分内容,真实再现白凤翔的大义之举。

1936年12月11日,蒋介石决定大规模剿共,在华清池召开军事会议,张学良又向蒋劝谏,结果正如杨虎城将军所说,蒋介石是一意孤行顽固到底,张学良的劝谏、哭谏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于是,他下定决心停止剿共,一致抗日,命令白凤翔、刘桂五、孙铭九带上精悍的卫队到临潼华清池,把蒋介石武装扣押。

张学良

白凤翔接到命令,出了张公馆回到家里,顿觉心情沉重,压力很大,他慎重决定把先前调到西安的特务连改建赶死队,由王国财任队长,寇宝珠任副队长,一同执行特殊任务。

据白凤翔的女儿白雅丽回忆,父亲回到西安玄风桥家中,命令副官、卫兵和随从人员不得离开,他亲自检查枪械,一切安排就绪后,虽是深夜,也叫伙夫炒了几个菜,请全家人一块儿喝酒,将父母从睡梦中叫醒,安排到上座,席间他沉重地对家里人说:“今晚我要外出执行一项重要任务,万一回不来,你们都不要难过,记着我干的是正道的事儿!”说完端起酒杯与家人一饮而尽。此时只有白凤翔的三太太冯月莲猜到几分,但涉及军事机密,又不敢多问。白凤翔如此重任在身,仍然不忘对家人安慰。

12月12日凌晨一点过后,白凤翔、刘桂五二人和孙铭九和王玉瓒、王国财、常国宾、邱振和带领的卫兵聚合到一起,一百余人,分别乘汽车、摩托车风驰电掣般向临潼驶去,两点半到达了卫队营派出队伍的宿营地,即西安东郊灞桥附近十里铺周围。

这时商亚东和王协一将卫队营全队集合完毕,整装待发,白凤翔总指挥下车后向参战人员作了战前动员说:“我们都是东北人,为什么回不去老家?是蒋介石下令让少帅退出了东三省,逼迫咱们去打红军。张副司令今天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心抗日,还被蒋介石扣了起来,我们卫队营的任务就是保护长官的安全,今天夜里就是死也要端他的老窝救出张副司令。”白凤翔的话真灵,官兵们一听都无比愤怒,有的还哭出了声,他接着又说:“今晚大家听我指挥,化悲痛为力量,消灭蒋介石的宪兵队和警卫团,把蒋介石活着请到西安来,用他换回张副司令,不要伤害他,也对副司令有个交代。”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白凤翔下达作战任务后,上车指挥,卫队营大队人马乘两辆大汽车向华清池冲去。

兵谏亭

12月12日凌晨4点,105师一个团在旅长唐尧君的配合指挥下,将华清池外面包围,刘桂五在白凤翔指挥下,带领卫队勇士出击,他手持双枪,弹无虚发地冲进华清池大门,守门岗哨开枪还击,被刘桂五卫队士兵击毙。此时白凤翔也冲进大月洞门,他同刘桂五二人在大月洞门,一左一右各持双枪,把蒋介石的卫兵纷纷击毙后,又指挥孙铭九,派王国财率部分卫队去解除在禹王庙的宪兵部队的武装。白凤翔亲自带领卫队营士兵冲进二道月洞门,刘桂五率人正面冲击,激烈的枪声惊醒了蒋介石的侍卫队,他们用机枪封锁了飞虹桥往五间厅的道路,刘桂五率卫队营几次都冲不进去。白凤翔命令孙铭九、王玉瓒、王国财等人利用假山作掩护进攻,又调来了卫队营机枪手组成强大的火力攻势,将侍卫队的机枪火力点消灭。赶死队队长王国财趁机利用假山掩护,迅速接近五间厅,他首先冲入五间厅蒋介石的寝室,一看蒋介石已经不在了,衣服还挂在衣架上,公文包、假牙放在桌子上,摸摸被窝尚有余温,知道蒋离开时间不长,正在这时白凤翔和刘桂五也带人冲了进来,白凤翔一进来,受了伤的钱大钧认识白凤翔,急忙说:“瑞麟,这是怎么回事?”一边上前握住白凤翔的手。白凤翔顾不上解释,便说:“我们是来保护委员长的,他现在在哪儿?”钱大钧说:“他刚刚就在屋里,我也不知道去哪儿了。”白、刘、孙三人合计,断定蒋并未走远,可能就藏在附近,立刻派兵各处搜索。原来蒋介石正在睡觉,被枪声惊醒,从床上爬起来,顾不得穿衣服就往外跑,听到院子内正在枪战,难以躲藏,就向五间厅东边逃去,在他的侄子蒋孝先的贴身保护下,慌忙翻过墙,因为天黑看不见墙外情况,落地时伤了脊骨,碰破了脚,急忙向上山上奔去,一只鞋子丢在了路上。事后白凤翔对他的副官邱振和讲:我们来华清池时,对华清池外的地形不十分清楚,少帅事前带我见蒋主要看了院内大部分地形,没有察看院外周边地形,部署包围圈时不周密,漏掉了蒋逃出去的这个地方,险些酿成大错,教训深刻啊!

“捉蒋”之后,当时西北文化日报的报道。

蒋介石的警卫团和宪兵队经过激烈枪战,死的死,伤的伤,投降的投降,白凤翔所指挥的捉蒋卫队未伤一兵一卒,华清池被占领了。在外围指挥的刘多荃听说蒋介石跑了,赶快向新城张学良、杨虎城报告。张、杨听后大吃一惊,命令检查车库,看蒋介石的车少了没有;打捞鱼池看会不会跳水,仔细搜查。七点钟后,白凤翔找到了受伤的蒋介石侍从钱大钧,问他蒋到哪里去了,钱也不知道。这时士兵来报告说,华清池东墙外发现了一只鞋子,白凤翔断定是蒋介石的鞋子,命刘桂五、王国财带领部队开始搜山。当搜到距蒋介石藏身不远的地方,扶持蒋介石逃跑的一个侍从露出头来看动静,被搜山的士兵一枪击毙。王国财听到枪声后,赶快跑上去制止,高喊:我们要活的委员长,不许开枪。蒋介石在骊山山腰西绣岭虎斑石旁一处很浅的洞穴里听到口音是东北腔,不是红军在捉他,又听到要活的委员长,于是蒋一边高喊“我是委员长,我在这里”,一边扶着岩石从洞穴出来。王国财立刻上前说:“委员长,我们是东北军,张副司令让我们来保护你,请委员长跟我们进城吧!”这时白凤翔赶到,见蒋介石弯着腰,赤着脚,只穿着一件睡衣,冻得直打哆嗦,立刻脱下自己的狐皮大衣亲自给蒋介石披上,并对蒋介石说:“委员长,让您受惊了,凤翔率部来晩一步,我奉张学良副司令之命,特来请您去西安城共商大事。”接着对士兵说,背委员长下山。蒋介石一见是白凤翔,心里什么都明白了,狠狠瞪了白凤翔一眼,默默无语。蒋介石被背下山谷,由白凤翔、谭海、孙铭九、常国宾护送回西安。

局关祠小巷里藏了个远征军少将司令

2005年8月15日,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原国民党缅甸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第一纵队少将司令谢晋生将军的儿子、原北区政协副主席谢祥京,收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纪念章和湖南省参事室的慰问金。这是奖励谢老当年在缅甸参加抗日远征军浴血奋战,为国作出的贡献。

年轻的谢晋生,英气勃勃。这是他进黄埔军校前的照片。谢祥京供图

谁也不知道,当年意气风发、跃马扬鞭、驰骋沙场、奋勇抗日的威武将军谢晋生,解放后一直特别低调地租住在长沙一个普通小巷局关祠。谢老先生工作单位在局关池附近的省参事室,虽然后来搬家到稻谷仓和富雅坪,但因家里房子太小,只二间房,三个子女都长大成人了,他只好向省参事室申请在建湘新村又分了一间房,他独自一个人躲在那里,以避文革风头,因此躲过了那场风波。

这是长沙蔡锷北路的局关祠小巷。当年的抗日远征军滇缅纵队司令谢晋生,上世纪50年代就租住在这里。柳建球摄

一个倾向进步的黄埔军人

谢晋生,原名谢乃常,湖南郴县人,1903年出生,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和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并肩战斗过。同是四期的有林彪、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等,他们中有许多是共产党人,谢晋生受影响很大。

1926年6月5日,他参加北伐军攻克衡阳、长沙,进驻武汉,广东国民政府随之迁都武汉。1927年,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实行清党反共,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并对武汉实行经济封锁。从那时候起,谢晋生即对蒋介石的清党独裁表示反感。

当时谢任黄埔同学会驻第3师特派员,他与改组同志会接近后,见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打倒独裁,实行民主”,感到与自己的思想相投,便由李木庵(中共地下党)介绍与改组同志会的组织部长王东平参加了反蒋黄埔同学会。这个同学会是同蒋介石南京的黄埔同学会针锋相对的。谢因受共产党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慢慢地便成了进步军人。

参加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20日,谢晋生跟随国民党19路军进驻福建。上海一二八事变后,由李济深、蔡延锴等爱国将领组织反蒋兵变,兵变的目的是为了与中国工农红军联合抗日。

福建事变后成立了中华共和国,召开了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网络图

兵变后来遭到蒋介石重兵围剿,受到重创。兵变失败后,谢遭到蒋介石通缉,便带了十几个随身亲信日夜兼程赶到厦门避风。当时谢夫人在厦门教书,把谢晋生藏到一个很秘密的地方。

据谢晋生回忆:

1933年11月参加十九路军“闽变”后,落难在家,闲赋一年,生活无着,由继母出面,找陈其采帮忙求职。当时,陈其采任国民政府主计长,由他写了一封信给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让谢晋生担任沛县保安队长。我嫌官小位卑,不愿前去。就商于长辈“七外公”李木庵(中共地下党员),李却极力主张我去。

他说一个队长地位虽小,但可以掌握100多人的枪支弹药,还是大有可为的。革命总是从无到有,以少胜多的,百多人枪,将来发展以后,就是了不起的力量。他又说沛县是汉高祖刘邦发迹的地方,以之成帝业。它处在苏鲁皖豫四省边境,现在封建军阀互相割据,我们可以利用各省彼此矛盾,利用国民党腐朽,可为长期工作不易被发觉,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他还拿出地图给我看,沛县与山东的微山湖毗连,这个湖纵横数百里,港汊交错,可以与洪湖媲美,它是一个很理想的革命根据地,这不比到福建龙岩苏区一样的么?

谢被李老这一席话说得五体投地,决心去沛县。1935年春,李木庵随谢一同到了沛县。

李木庵是谢晋生的“七外公”,他京师法政学堂毕业,是法学界的老前辈。民国初年,曾任广州和闽侯地方检察厅检察长,为中国最早一批接受过现代法学正规教育的专业人士之一,还是1925年加入中共的老党员。李木庵是延安十老之一。1940年后,李木庵历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检察长、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委员,并主持怀安诗社任社长。新中国成立后,李木庵任司法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及最高人民法院顾问。

李老还真放下了架子,甘愿充当谢晋生的“师爷”,跟随谢去沛县干了好几个月。当谢把沛县的保安队治理得刚有起色,这时,中共地下党徐彬如又介绍谢与李木庵同赴西安。

参加西安事变

到了西安后,谢晋生深获杨虎城将军的信任,被委任为宪兵营营副、代理营长,当时杨虎城还兼任营长。谢还兼任特务二团团副,团长是阎揆要(中共地下党,1955年授中将军衔)。杨虎城的宪兵营简直就是一个红色宪兵营,营里有中共西北特别支部,谢华任书记(解放后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李木庵为宣传委员,还有童陆生(后为国共谈判时共产党的军事组组长,少将高参),徐彬如(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是党内少有的文博专家和党史专家)等。

李木庵担任宪兵营书记官为掩护,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活动(李木庵为中共西北“特支”委员及各界救国联合会总务部负责人,“特支”书记为谢华)。地下党的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组织学生运动及演讲“鼓动”,有意或无意,都为“西安事变”的“引爆”添加了助燃剂。

在“西安事变”前后,谢晋生在西安甜水井的私宅成为延安共产党人的重要联络据点。因此,谢与他们的交道也不少。

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左二)、宋美龄(左三)、张学良(左五)、杨虎城(左六)等合影

保护中共人员往来的安全也是“西北特支”的重要任务之一。当时,为了扩大统一战线,宣传抗日和反对内战工作,不少青年奔向延安,西安就成为来往的重要门户。西安有一个绥署交际处,它是以招待国民党军政要人为名的招待所,但也招待共产党要人。因为它属绥署直接管理,一般人不敢随便去找麻烦,负责人还是中共地下党员申伯纯。

西安还有一个花园饭店,是市内第一流的旅馆,仅次于西京招待所。重要的中共往来人员,多由宪兵营营长金闽生接到他家里去住,一般比较安全。其他一般人员以及与“西北特支”联系的地下人员,则多半安排住在以宪兵营名义在花园饭店开设的房间。

另外,还有一个莲湖食堂,是由地下党人宋绮云(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父亲)出面集股,杨虎城也暗中支持了一笔钱筹办的,它等于就是“西北特支”的招待所,当时不少中共地下党员都住在那里。

莲湖食堂遗址 图源/莲湖党建

1936年秋,中共中央派到第十七路军总部担任联络工作的代表张文彬,起初是由杨虎城安排住在交际处,门卫亦是宪兵营派兵守卫,关防较严。但自宋黎事件发生后,杨虎城感到蒋介石在西安的特务人员连西北“剿总”的职员都敢公开抓捕,又何尝不敢抄搜招待所呢?因此把谢晋生找去说:“张文彬是陕北的重要人物,现住交际处,你可把他接到你家中住,负责保护。”杨最后还叮嘱说:“切不可出乱子!”谢晋生当时感到责任重大,但也因他们对自己的信任而感到高兴。

次日清晨,谢驱车将张文彬同他的电台报务员和交通员一共五人接了回来。当时,谢住的是公家一栋大平房,共有三进,计有十余间。为了安全起见,谢特别抽调了一个可靠的宪兵排,住在谢家房屋的第一进,白天设岗,夜晚设双岗,叮嘱士兵提高警惕,提防中央宪兵第一团杨震亚的袭击,还要提防陕西省党部特务便衣暗中捣乱。

张文彬(1910-1944),男,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张纯清。1944年8月牺牲于狱中。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张文彬他们住在三进,除了有电话通知他去参加会议之外,不让他个人随便外出过。谢和家眷住在二进房屋,夜晚睡觉枪不离手,子弹在膛。在这段时间谢很少外出,同张文彬他们同住同息,同出同进。他们同是湖南人,年龄相近,生活习惯合得来。

张文彬是与“西安事变”有关联的人物。他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曾出任中共中央驻杨虎城部的常任党代表和西安地下党的负责人。但是,学界长久以来对张文彬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鲜有研究。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张文彬在1944年就英勇牺牲,留下的史料较少有关。其实,张文彬在“西安事变”发生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安事变发生时,谢晋生任杨虎城特务二团团副。当时张学良的警卫营长孙鸣久带队抓获蒋介石,而谢晋生带队抓获蒋的随行大员,后又和阎揆要团长守在淳化一带,防止何应钦的地面部队进攻,为保卫西安事变的成果,使之成为中国抗战转折点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西安华清池,在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住在这里。柳建球摄

由于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好,难怪连杨虎城长子杨拯民在《西安事变回忆录》中也强调谢晋生是地下党员,后来许多报章文摘也就这么误传了,其实谢晋生只是个爱国民主人士罢了。谢曾说过一个玩笑,国民党如此腐败,自己就从来没有正式加入过国民党,可是上面曾委任他当过省党部书记,他倒是批准过不少的人加入国民党。

谢在西安时期,还协助地下党营救过不少的爱国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如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东北大学总指挥宋黎(解放后任辽宁省政府副主席、中顾委委员)。许多爱国人士都说谢是国民党中的左派,共产党外的布尔什维克。正因为共产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民主人士,所以才取得了革命胜利。今天我们看来,中华民族的强盛在于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大团结,在于团结一切爱国人士为之共同奋斗。

参加远征军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谢晋生所在的西安绥靖公署的陕西独立旅,改番号为第五二九旅,率两个团,编入第三十八军新成立的第一七七师,师长为李兴中,旅长为许权中。谢晋生任五二九旅参谋长兼一零五七团团长。谢晋生的部队经过整编即赴山西进行抗战,参加了著名的忻口战役,毙伤很多日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封锁了中国的沿海港口,切断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联系,滇缅公路成为了外国援华物资的唯一运输生命线。中国与英国几经协商,在1941年12月23日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成立了中英军事同盟。中国远征军就是根据中英军事同盟而组织的。谢晋生参加了远征军,奔赴抗日前线。

中国远征军

据云南公安电子政务网的抗战资料,云南怒江从抗战大后方,变为抗战的最前线。为捍卫祖国领土,当地群众在土司段浩和国民党第11集团军第5军运输13团团长谢晋生将军的带领下,组织民众游击自卫大队,同日寇展开了殊死决战,痛击日军侵略者。

杜聿明军长临别安顺时,给谢晋生反复交待:“任务是速赴缅甸抢运军需物资,粮草不先行,这仗没法打。”

抢运军用物资

此时的中国,半壁江山已被日军占领。中华大地,遍地狼烟;前线将士,血肉溅飞,缺医少药,弹尽粮绝,国民政府十分被动。中国抗战,缺武器,缺弹药,缺粮食,几乎什么都缺。

就外援物资供应渠道而言,早在1941年6月,日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越南),滇越铁路被切断。同月,随着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象征性的援华运输遂告中止。中国大陆沿海口岸全被日军悉数攻占。1941年12月25日,香港陷落,通往内地的唯一物资补给线完全被堵死,西方援华物资便只能借缅甸一条陆路来输送。

谢团长的车队在崎岖曲折的弹石路上来回跑过好几十趟,他们的车队在腊戍与保山之间跑得最多,对沿途的陡坡、险弯以及道路两旁的山势地貌已非常熟悉,这些因素,也使该车队在撤退途中损失较小。

滇缅公路运输

从腊戍返回保山,该路段有1/3是紧贴着悬崖,路宽不足7米,狭窄地方仅能1辆车通过,稍有不慎,便车毁人亡。虽是弹石路面,但雨季行车因山洪冲刷,道路泥泞,坑坑洼洼,加之沿途气候潮湿,蚊虫猖獗,瘴疬流行,且经常有日本飞机轰炸袭击,行车受到很大威胁。

尽管车队速度极慢,仍有好多侨民向他求助,甚至跪地相求,希望能搭乘上汽车,因为实在是走不动了。有一位侨民还把所带的大、小牛皮箱子往卡车上扔,然后朝谢团长跪下,哭求着说:长官,救救我老父吧,财物宁可送给长官,也想让老人平安回家,老人实在是走不动了。

谢乃常并不贪财,军人也是人,尤其见不得大男子下跪。男子膝下有黄金,谢团长心软了。按军规军纪,军车是不准携带路人的。谢很无奈,就让一些老弱病残的华侨上了车。

这一来不打紧,那些在旁的溃退士兵也要求上车,有的开始强行爬车……

1942年,乘坐卡车前往营地的中国士兵。此照片拍摄于中缅边境的云南保山附近。

谢团长转念一想,非常时期,救人要紧。管不了那么多,没有人了,东西何用?谢决定救人。他叫来几个骨干一商量,大家都赞成团长的建议。谢急令车队停止前进,要曾冠雄召集散兵,并对他们喊话。曾立刻爬上汽车引擎盖,对散兵们大声疾呼: “士兵弟兄们,我们都是中国军人,我们今天的撤退是为了明天的反攻,如大家愿意继续战斗,请帮助卸掉车上部分货物就让你们上车!”

道路两旁的散兵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兴奋得几乎全跳了起来。不知是谁,还带头呼喊:长官万岁!中国人喊“万岁”是有传统的,尤其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候。

谢团长率领的300余辆辎重车,历经艰险,从腊戍到达怒江边时,虽只剩下100多辆,但官兵损失较小,伤亡的人数不到百分之二十。车辆损失多是因被日本飞机炸坏或故障抛锚掀掉。

2014年,谢祥京在长沙唐人墓地父亲铜像前留影。谢祥京供图

对比那些穿越荒蛮、险恶的野人山的部队,真是幸运之至。值得欣慰的是还收容了三百多溃散士兵,这些士兵又成为了滇西大反攻的英勇斗士。

车队快到保山了,谢即命令曾冠雄带一员随从先行,赶往保山十一集团军前敌指挥部驻地,向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汇报。宋希濂认真听着,心想:为了招兵买马,抵御日军,正缺一个得力的补充兵团长,乃常兄(乃常是谢晋生的号)的归来乃大好事啊,值得庆幸!

惠通桥距保山不到70公里。谢团长的车队在桥毁前一天幸运过了惠通桥,夜宿在惠通桥不远的一个小寨子,第二天午饭后就准备开往保山。没想到惠通桥又响起了激烈枪声,谢当即就抽调了100多士兵前往支援,协助守军阻击过江之敌。

对偷袭的日军阻击战,打了2个多小时,他们又损失了20多个弟兄,幸亏宋希濂所派援军陆续赶到,压制了过河的日军。为保护全团实力归队,谢团长车队又继续向保山前进。

惠通桥老照片

英勇战斗,痛击日寇

后来,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为了滇缅大反攻的需要特组建了“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成立了5个游击纵队,利用高山峡谷分头打击日寇,宋希濂委派谢晋生为第一纵队少将司令。其他几个纵队司令及大部分兵员均以湖南人居多。

后来,为团结少数民族人民参加抗战,还任命德高望重的六库老土司段浩(镜湖)为“福、碧、泸、练自卫支队少将司令”,副司令由十一集团军谢晋生担任,自卫支队以谢带来的人马及武器作为基础。

2014年,谢晋生的儿子谢祥京(左)和土司段浩的后人段新田在片马合影。

1943年6月1日傍晚,密支那日军第四联队的一个大队,附骑、炮兵共约七八百人,于拂晓时向石灰卡阵地进犯,除当日将石灰卡占领之外,并对前哨中队跟踪追击,向“罗孔”大举进犯。

根据敌情、地形与后方补给等方面的情况,谢晋生决定对当前优势之敌采取逐次抵抗,在有利条件下,予敌以重大打击,借以削弱敌人兵力。他急令罗孔区署行政人员和当地居民及时疏散外,并令驻守罗孔的第一支队第一大队郝光发部迅速开到罗孔前方约10余里的道路两侧高地预设阵地埋伏,并留一缺口,企望把日寇引入高大的树林丛中一网打尽。善于攀爬的土司兵就藏在大树枝桠上,只待猎物进场。

由石灰卡追击前哨中队之敌,鉴于占领石灰卡时未遇强烈抵抗,因而更加骄狂,藐视谢晋生部队不堪一击,因而大胆追击前哨中队。讵料其前卫部队约100余人冒进到了谢预设的埋伏圈,大队长郝光发以手榴弹爆炸为信号。

手榴弹一拉响,两侧高地的机枪手故意点射,前后的日本兵立马倒地,日寇顿时乱了阵脚,等被打死鬼子的脑浆血浆溅射到指挥官的额头上,才使鬼子醒悟,居然中了中国人的理伏。指挥官挥舞着战刀,立命撤退,往哪里撤?日本人的前方与后路均被我军强火力封锁,只有右侧的一个缺口可通往密林。结果,敌人一百多号人马又闯入了我方的另一个埋伏圈。

战斗中的远征军

郝光发的人,反应出奇的快,霎时间四周的树枝上全部吐出火舌,枪声立即响成了一片,手榴弹跟着也在树下爆开了花。借助着闪光,郝光发吃惊地发现在他蹲着的大树下方,一队穿着土黄色衣服的日本兵正在手忙脚乱地四处躲闪,躲慢些的立即血花四溅滚倒在地。

天黑目盲,日本兵显然没料到湿滑的大树上居然还躲着猎手,顿时吃了大亏。树上的士兵仗着居高临下,这帮鬼子被打得措手不及。日本兵显然训练有素,混乱了片刻,已经开始靠着树杆的掩护还击了。

到了这个时候,双方都暴露了方位,对攻的火力纠缠在一起,互不相让。树枝的碎裂声,子弹的冲击声,连环枪机的磨撞声,响成了一团,郝队长的耳膜震得快炸了。他咬着牙,一边骂着日本人的祖宗,一边使劲朝着树下的光亮处扣动扳机。

三个中队的所有机、步枪火力集中扫射进了伏圈之敌,弹如雨下,战斗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日寇被打得落花流水,纷纷向丛林中逃窜。

自此,我国军谢晋生部和步兵第一团,前后经一年多的共同战斗,大小数十余战,终于击溃日本侵略军,收复了沦入敌手两年多的片马地区。可惜,抗战胜利后,在英国人的强迫下,又将谢将军收复的片马划归了缅甸。

抗日远征军老兵、滇缅纵队司令谢晋生。谢祥京供图

担任昆明机场守备司令

抗战胜利后,谢晋生运气还不赖。1946年年底,他接替了云南机场守备司令郑庭笈的司令职务,军衔仍是少将。

1949年6月,原任国民党北平警备区中将司令官的周体仁受到周恩来、朱德委托,辗转回到昆明,与卢汉长谈。卢汉感叹:“傅作义兵比我多,地比我富,尚且依靠共产党,我卢汉咋个还为老蒋卖命。”同年7月底,中共滇黔桂边委与卢汉方面商定“卢汉起义应在我解放大军接近云南之际”举行,卢汉作了准备起义的各方面部署,开始把武器弹药交给中共领导的游击队“边纵”。

没有不透风的墙。从1949年初开始,要飞离昆明的人越来越多,货机载人离境也是较普遍的现象,客机更一票难求。登机要限制重量,每人只准带一只箱子。听说成都机场的一位乘客还闹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大笑话。

说的是一架客机在起飞不久,忽然听见有人在机舱大哭大闹,要飞机回去。有人说他离家时提了两只皮箱,一箱装了美钞和金条,是到台湾后半生的生活保障,另一箱装了心爱的黑胶绝版唱片,但这架逃生的飞机因为汽油有限要限制重量,每人只准带一只箱子。匆忙中他提了其中较重的那一只,飞机上了天,才发现那箱是不值钱的唱片。于是哭闹着要飞机回去,否则他就要跳机。没人理他,可有谁知道他是在哭他的金条,还是在哭他被迫抛妻弃子或背井离乡?

于是,不少朋友的东西带不走就想做一个顺水人情送给谢晋生,谢可不想得不义之财。朋友们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大箱小箱把谢的办公室都堆满了,他们找了一个好理由,请谢帮他们寄存,还说什么,他们一定会回来的。谢只好要勤务兵找了一个空仓库把这些箱子先打上封条搬了过去。鬼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金银财宝。

云南解放时,刘伯承(背影)与卢汉握手

回湖南,半路藏宝

后来,谢晋生向国防部申请调回湖南,他打算回到长沙只要安排一个闲差也行。

谢晋生先让夫人带三个儿女坐汽车回湖南,他自己处理后事完便回。他大儿子大女儿两兄妹从一百多只皮箱中清理了24只皮箱,这些东西的价值,真无法估算。宝贝就是宝贝,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更何况还有许多珍贵古董。

汽车刚走到云南著名的“二十四道拐”。那山路如同一条在山间飞舞的飘带,公路一个曲折紧接一个曲折,迂回二十四道,对于土匪阻击车队而言,是最理想的场所。果然,车队刚刚进入二十四道拐,就有一梭子机枪子弹扫射过来。警卫们仗着武器火力的优势,一阵机枪横扫过去就让对方成了哑子。匪徒不敢靠近,车队继续前行。

但是,还没走多远,前方又见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荷枪实弹的挡在大道上。谢晋生的大儿子谢小雄带了两个弟兄刚想向前去交涉,不料对方枪响了。“卧倒卧倒!快卧倒!”小熊边喊边在地上打了一个滚,顺手朝对方扫了一梭子,几个站立在路中间的土匪应声倒地,其它小毛贼作鸟兽散去。

不幸的是,小熊旁边的一个弟兄被对方的子弹把大腿击穿,血流如柱。幸亏谢晋生考虑周全,让护士小王也随车同行。小王一听见枪声就背着医药包跑了过来,立马给这个弟兄止血,扎上纱布。接着又过来了两位弟兄,用担架把受伤的卫兵抬到卡车上。

这是一幅著名的照片,由一个美国随军记者在1943年拍摄,大量的军用卡车蜿蜒盘行在山间公路上,数一下这公路竟然有二十四道折返拐,故命名为“二十四道拐”,历史资料说它“史迪威公路的一部分”,曾是中国抗战的生命线。

第二天清晨,谢夫人秀莹心想:山路崎岖,盗匪横行,军用卡车目标太大,引得匪徒想对我们下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想到这里,她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先把那24箱宝贝藏起来再走!要钱没有,几条命能保住就是菩萨保佑了。

谢夫人对领队的伍副官说道:“老伍啊,我们这样走真会出事,我预感很不好,土匪挺铤而走险为财,我们守财说不定丢命啊!你快想办法把带的箱子都藏起来吧,找一个好点的山洞,我也知道这边人穷洞多。”

伍副官一个立正,说:“请夫人放心,我曾随谢司令多次来这里侦察地形,对这一带很熟悉。把这些损命的东西藏起来也好,我一定找一个干燥的山洞藏好那些皮箱。”

皮箱藏好之后,伍副官领着谢夫人去查看。进山以后,她随伍副官沿一条羊肠小道走了几里地,登上一个两米多高的斜坡,到了一个山洞前。那山洞真是一个天然的藏宝处,洞口很小,洞内却很大,而且十分干燥。更难得的是,洞内还有天然形成的台阶。卫兵把汽车篷布铺在台阶上,皮箱堆码三层,然后裹上篷布,还用军用绑带捆扎了几个圈。藏好之后,伍副官亲自点燃引线,将洞口炸垮,然后用乱石填充。为了方便将来寻找,他在几个较大的空隙处插了些马尾松枝做标记。

藏宝后继续走,快到一个小镇了,前方路上有人设置了树障,带路的吉普车急忙减速停下。就在伍副官走下吉普车的当口,山顶上抛下了一捆手榴弹,伍副官刚喊卧倒,手榴弹就炸响了。吉普车被炸翻,车上的两个卫兵当场炸得血肉模糊。伍副官也被炸到路边水沟里,鲜血满脸,奄奄一息。

谢夫人带着小王护士急上前营救。奄奄一息的伍副官抓住了谢夫人的手说:“真对你们不起,我不行了,没有尽责……”话还有说完,双眼就闭上了,永远闭上了。再看那两个士兵,早已断气。

谢夫人安葬他们三人之后,在儿子小熊和卫兵的护卫下,断断续续又走了二十多天,剩下的有福之人,终于平安抵达长沙。

参与湖南和平解放

随后,谢晋生也回到长沙。可他的小夫人坤蓉随他到长沙后,常闹水土不服,吵着闹着要带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回昆明去守那果林宅院,谢晋生拗不过她,只好陪她们母子飞回昆明。

为什么谢晋生还有个小夫人?这是因为时兴早婚,谢在家乡郴州时就结了婚,妻子是个老实农妇,生了个儿子叫谢小熊。谢长年在外打仗,便又娶了个二夫人,生了个女儿。当时的人重男轻女,谢晋生只一个儿子,在人们眼中是太少了,于是便娶了个云南姑娘小夫人,生了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小夫人生的大儿子便是我知青同学谢祥京。

后左一作者,左二谢祥京和左三谢祥怡两兄弟。这两兄弟是谢司令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大儿子谢小熊在战斗中牺牲。在回长沙时,三儿子还没出生。柳建球供图

谢在长沙期间,闻知老长官陈明仁可能要起义,便对陈明仁表态:长官若发什么“通电”之类的东西,不论我在哪里也会响应,服从命令是我的天职。谢晋生心照不宣的表态,让时任湖南警备司令的陈明仁将军感到欣慰!

谢晋生带着小夫人和小儿子回到昆明没几天,震惊朝野的大事就发生了。湖南程潜、陈明仁领衔向全国发表有37名将领联名的“起义通电”。

当时在云南昆明兼任机场警备司令的谢晋生,获悉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谢晋生立即以个人名义去电给程潜、陈明仁二位将军积极响应,以示支持,并积极筹划回湘参加起义。

可是有许多人不理解湖南和平起义,陈明仁莫名惆怅之时,谢晋生积极响应了“通电”,这或许给了陈长官一丝安慰。人心叵测啊!关键时刻,谁都一样!只有谢晋生说话算话。

抗日远征军老兵谢晋生,摄于80岁。1982年还在担任湖南省参事。谢祥京供图

不久,谢晋生脱离昆明国民党军,辗转回到家乡长沙,陈明仁将军当即委任谢为他的少将高参,协助自己处理和平解放后的诸多事宜。

1949年10月间,解放军湖南军区肖劲光司令员派人接谢老去长沙省交际处谈话(现湘江宾馆),想请谢晋生和刘公武及宋希濂兄长宋仁楚一同去湘西劝宋希濂弃暗投明,争取起义。中共方面知道这三人与宋希濂私交甚好,并派一个排兵力护送他们前往。后因道路桥梁遭破坏,他们无功而返。

返回长沙后,谢老受党和政府关怀,成为第一批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多次列席省政协会议。国为省参事室设在离局关祠不远的戥子桥,谢晋生便在局关祠租房住下。后转到稻谷仓住,再转到富雅坪住,都是离上班的省参事室不远。

谢老虽去世多年,党和政府还没忘记他在抗日战争时的功劳,才有了上述的颁发金质纪念章的事情。另外,当时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马英九也同时颁发纪念章给谢晋生。2015年,再次由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金质纪念章。

中共中央颁给谢晋生的两枚抗战胜利纪念章,一枚被谢晋牺牲了的大儿子谢小熊的后代拿去保存,一枚被谢晋生妹妹的后代拿去珍藏,只有台湾地区领导人颁给谢晋生的抗战胜利纪念章留在谢祥京手里。就是上面这枚。谢祥京供图。

(本文所涉史实内容资料为谢晋生将军之子谢祥京提供)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柳建球。编辑| 明明。部分图源网络。

谈梅兰芳:东方艺坛最惊艳的一人,曾为坚守民族气节而蓄须明志

西方的艺术史上有戏剧,戏剧在欧美国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样的,东方艺术史上也有重要的艺术,那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章。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戏曲文化更是深入到全国各地每一位同胞们的内心中。香港著名电影《霸王别姬》中就曾借着关师傅的口说:“他是人的,就得听戏,不听戏的他就不是人。”

虽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戏曲早已不像当初一样是人日常必备的消遣娱乐方式,但是还是被传承了下来,在如今德云社风越吹越烈的状况之下,戏曲也逐渐进入了不少年轻人的视野之中,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只是“老龄化”的艺术。

戏曲会根据戏中人物分出个行当来,一般来说是生旦净末丑五个大行当,剩余的会再细划分。每一个行当出过很多著名的戏曲表演家,而今天所要说的便是旦角中最有名气的梅兰芳先生。

现在唱旦角的多是女子,但是古代,很多戏班子只招收男子,唱旦角的便是男子,这些男子统称为乾旦,而梅兰芳便是这样的一个乾旦。

戏曲理论家齐如山曾这样评价梅兰芳:他之为人不但谦和,且极讲信用而仁慈,又自爱而讲气节。

现在说到梅兰芳,很多人更感兴趣的是他的情史,尤其是08年同名电影的上映,更是将他感情史被剖白于世间。虽然电影是需要夸张创作的,但是真实历史之上的梅兰芳也确实担的上“渣男”的名号,不论是对王明华、福芝芳还是孟小冬,他似乎都没有付出过真心。

尤其是孟小冬,名噪一时的京剧名伶被哄着和梅兰芳过了六年的日子,结果她只是想给梅兰芳的祧母披麻戴孝,被福芝芳派人拦在门外之时,梅兰芳却为了自身的名声冷眼旁观。孟小冬在极度伤心之下,不得不与梅兰芳分开,这才让杜月笙能够趁虚而入,抱得美人归。不得不说,梅兰芳在感情方面确实是很渣的。

虽然在感情方面梅兰芳的例子不值得借鉴,但是作为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他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效仿、学习的。在戏曲领域中,他是一种美的化身,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工笔两方面,工笔自不必说,而写意写的便是那个意蕴,寥寥数笔便将一切表现尽了。除了感受这种意境,梅兰芳还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表达了学习绘画对他在舞台上表演的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得不说,艺术终究还是相通的。

比如在梅兰芳设计的新腔作品《太真外传》中“听宫娥在殿上一声启请,我只得解罗带且换衣巾”这一段,无论是在节奏上,在吐字行腔上,还是在高低繁简上,变化更多,给人以无限美感的音乐享受,恰当的表现了“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优美境界。

除了在艺术之上的称职,梅兰芳先生的气节也是很值得一说的。

自唐朝开始,日本就十分崇拜中国的文化并且努力学习着,而且这种学习并不是“假学习”,他们是真的喜欢,直到现在去日本的话都能够看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和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的身影,而在日本人也很喜欢中国的古典戏曲,觉得这是展现东方美的最好的方式。

日军军官一向都是日本的贵族阶层,这些人中有不少对戏曲更是喜爱到了骨子里,于是他们一边发动着战争一边还要听戏,而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梅兰芳自然成为了他们的最爱。1942年冬,他们甚至还胁迫梅兰芳去东京“慰问皇军”。

和《霸王别姬》里的戏痴程蝶衣不一样,梅兰芳爱戏,但是他更爱国。为了不给日军唱戏,他蓄须明志。一个唱旦角的男子蓄起了胡须,甚至于还给自己注射药物让自己发高烧,从而一次又一次拒绝给日本人表演。

程蝶衣的心中只有戏,他觉得艺术无国界,一个日本人能够把中国的戏研究的那么深入,他把青木三郎当做了知己,他是主动地。但是梅兰芳不同,他是被胁迫的,但即使这样,在死亡面前他也不曾畏惧,将自己的气节展现的淋漓!

田汉就曾经给他写过一句诗:“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傲骨岁寒一向是形容梅花高洁的气质的,用来形容梅兰芳的爱国情怀,也算是非常贴切的了。

很多人都只知道梅兰芳是一个戏曲表演家,但是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个“外交家”。只不过他这个外交家有点特殊,别的外交家用外语和别人谈政治,而梅兰芳则是用表演和他国论艺术。

1915-1935年间,梅兰芳先生的身影一直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的舞台上。从1915年的秋天梅兰芳第一次在一次外交部宴会厅中为美国人表演《嫦娥奔月》之后,他就深深的吸引了国外人,当时的报纸是这样记载的“彼都士女空巷争看,名公钜卿多有投稿纾赠之雅。名优竞效其舞态,谓之梅舞。”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便足以看出梅兰芳当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有多大了。

美国的百老汇向来是世界歌舞剧的中心,而梅兰芳的京戏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贩卖出了整整十四天的票,这是个很吓人的数字,说明了美国人民也是很喜欢这个他们并不怎么看得懂的艺术的,这也说明了艺术无国界!

当时美国很多的以犀利著称的文艺评论家都对梅兰芳不住地赞美,说他的表演能把人带入一个如同神话般优美的境地,说梅兰芳的动作就像是中国话一般浓重细腻,这是一种隽永而深入的表演,而非是流于表面的。

纽约《世界报》:“梅兰芳是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演出。”

美国《时代》:“梅兰芳的哑剧表演和服装展示的演出真是精美优雅,可爱绝伦,美妙得就像中国古老的花瓶或是刺绣的帷幔。这是一次接触,与一种在数世纪中不可思议地圆熟起来的文化的接触。”

美国《太阳报》:“几乎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发现,通过许多世纪,中国人建立了一种身体表情的技巧。”

最主要的是,现如今很多人表示听不懂京剧,或者难以理解戏曲。然而通过梅兰芳在美国依旧能红火,能让美国人都喜欢上京剧,从这个方面也能看出梅兰芳对于京剧造诣之高深,怕是永远都站在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位置。

梅兰芳是我国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所进行的创造,丰富和提高了我国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对于京剧而言,更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中国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曾评价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实际上在听梅兰芳的唱腔和念白,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比如当时任何一种曲调和唱腔,在此前寥寥无名,甚至是无人问津,但只要经过梅兰芳的演唱,立即就能风靡一时,引起全国各地的演员群起效仿。这并不是梅兰芳的名人效应,而是他懂得如何去改编,如何让这些腔调符合观众们的口味。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才能让梅兰芳成为戏曲界的神话,而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现如今依旧是京剧艺术的主流。

究竟该如何评论梅兰芳这个人呢?抛开他的私人感情问题不谈。在艺术的领域里,他确实是做到了登峰造极,甚至于他的梅兰芳表演体系成为了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这是对他专业素质的肯定,他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同时还非常值得称颂的是他的民族气节,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没有选择卑躬屈膝,而是选择堂堂正正,宁愿一辈子不唱戏,也不愿意给侵略者唱一个字,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八佰硝烟散去的83年后,我们还能想起苏州河流过的痛吗?

图中这栋楼是新晋网红打卡地,入馆参观需要数天前预约,83年前的人肯定想不到。

这幢带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六层建筑,矗立在上海市静安区西藏路桥北岸,一旁苏州河仍然安静的流着,如果没有斑驳的弹孔,这栋毫不起眼的老楼几乎淹没在魔都楼丛中。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中学历史书的知识点,不否认《八佰》存在艺术加工,但真实的淞沪会战,因双方投入了看家底的部队和重火器,导致战况之惨烈,又非《八佰》所能及。

日本老兵曾根一夫在回忆录提到,1937年,他跟随名古屋第3师团68联队在吴淞口登陆时,第一眼看到先头部队已躺满岸边,那些尸体眼珠子因为腐烂膨胀,凸出来好几厘米,爬满蛆虫臭气扑鼻,那种场景不能用人间形容。

很多和他一样的日本兵,来到上海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仗,而是呕吐。

有观众看了管虎的《八佰》后,认为影片对情绪的渲染有些夸张,针对这种看法,我想说,两个时代不一样,我先从1937年的上海说起,以便深入剖析《八佰》究竟在表达什么。

说四行仓库带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是有根据的,当88师524团一营用仓库里的麻袋堵墙时,淞沪战线已处于崩盘前夕。

北面,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准备强渡苏州河,急于了结战事;南面,日本参谋总部临时组建的第十军,海路绕道杭州湾,国军竟毫无察觉。

蒋介石拼了老本,把大部分岸防部队调到闸北死顶松井石根,以至背后命门大开;众多黄埔高材生在罗店和大场打到上头,没法冷静思考,也忘了不设防的杭州湾,结果开了个历史玩笑。

两个半月,70万国军顶13万日军,死伤近半仍没守住闸北,只能退入苏州河南岸第二道防线,《八佰》讲述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几天。

神剧看多的人可能奇怪,70万对13万就打成这样?不客气说,即将登陆杭州湾的第十军,还是日军参谋总部对蒋介石精锐的重视。

一个是积贫积弱、内耗严重的农业国,士兵90%是文盲,饭都吃不饱;一个是已经拥有航母的发达列强,士兵普及了高中教育,个子虽然不高,但一身腱子肉,拼刺刀都能以一敌三。

双方在火力、装备、战术、细节、单兵素养、指挥协调、后勤保障上存在全方位代差,导致国军普通师的火力还不如日军一个联队,一旦投入重武器,战损比可达1:10。

理论上,这种战损比,在热兵器时代是不能正面怼的。

就连精气神都不一样,鬼子被军国主义洗脑后够凶悍,国军虽多义士,但也有不少逃兵,因为很多穷人参军只为混口饭;下层百姓连年经历军阀混战,渐失家国信念,除了麻木,就是研究跑路。

《八佰》给苏州河南岸拍的众生相,还原了开战初期不少国人的真实心态,不管是十里洋场的时髦美女、打着麻将的姨太太,还是开赌场的社会姐,起初只想看热闹,对岸火光仿佛与自己无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今天审视一场早已定论的战争,属于后知后觉,可在山河凌乱、战火纷飞的1937年,有几个普通中国人相信最后的胜利呢?

可历史就是由一连串意外构成的,说不清是偶然还是必然。

比如日本军部很意外中国居然动用举国之力抗争一隅,中国军人竟敢迎头硬怼,打乱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而国军也没指望四行仓库几百人打出什么战果。

这时意外又发生了。

蒋介石本可趁着第十军登陆前,把部队撤到苏南一带组织防线,但决策上犹犹豫豫、朝令夕改,这个毛病几乎贯穿他的一生,比如1937年,就犯了优柔寡断之忌,导致淞沪和南京打的虎头蛇尾。

题外话,《八佰》并不是很多自媒体声称的淞沪最后一战,更为惨烈的松江阻击战才是。

柳川平助的第十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后,国军差点被包饺子,蒋介石仍在幻想国联布鲁塞尔会议能够阻止日本,所以错过了最佳撤退时机。

陈诚急令67军跑到松江堵窟窿,67军番号拼没了,才给蒋介石换来三天撤退时间。

蒋介石如梦方醒,匆忙下达撤退令,各部队缺乏组织,涌向南京。路上跑散的,被敌人飞机撵着炸的,又损失了十几万人,

松江之战鲜有人知,因为67军是东北军,蒋介石没忘一年前东北军从华清池架走自己,后来东北军大部分倒在抗日战场上,都没得到宣传,以至今天几乎被遗忘。而88师是中央军,所以,对四行仓库的宣传远大于松江阻击战。

其实进入四行仓库的400多人也不是嫡系,多数来自湖北通城保安团,88师德械精锐在开战初期就拼光了,只能靠地方杂牌来补充战损。

《八佰》用多种方言渲染524团一营的悲壮,可以理解为导演管虎借四行仓库,表达对淞沪会战所有中国人的敬意,所以不分嫡系和杂牌,也不分战士和百姓。

回头再说说《八佰》是怎么诞生的。

上海打了两个半月,精锐耗尽,北岸已无守住可能,蒋介石打算以河为界,在南岸筑起防线,结果听说国联要在布鲁塞尔开会调停中日矛盾,就临时打算在北岸留支部队,拖到国联开会,拖一天是一天,以向国际表明中国抗战的态度,争取支持。

那时蒋介石还对英美抱有幻想,自己国家没有能力独自承受灾难时,幻想也是救命稻草。

《八佰》讲的没错,四行仓库是一场政治秀,而在绥靖流行的年代,西方不可能替一个贫弱国家得罪同为列强的日本,所以九国公约也成了表演秀。

老蒋想留部队在北岸打巷战,灵感还是来自红军,因为红军游击让他吃了不少苦,他也想让日本人吃吃苦头,于是告诉顾祝同,让他挑支精锐留在闸北,给国军长长脸。

顾祝同让88师留下,毕竟老蒋嫡系,名正言顺,留嫡系打巷战,最能体现委员长的抗战决心。

88师师长孙元良是个争议人物,有功有过,饱受非议,但他的一生堪称锦鲤护体了:

黄埔一期生,20年代北伐,30年代抗战,40年代淮海逃跑,退到台湾写回忆录,70年代跑到日本开面馆,又回台开纺织公司,自任董事长,80年代和日本右翼斗嘴,90年代上电视录节目,离世已是2007年,那年北斗卫星上天,史蒂夫乔布斯发行了一部叫 iphone的智能手机。补充一句,孙元良有个儿子叫孙祥钟,艺名秦汉,搭档叫林青霞;秦汉的儿子孙国豪也是台湾明星。

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带着体温的历史书啊。

插播孙元良这段,权当八卦,毕竟一提88师就绕不过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更迷的是,不管孙元良怎么藏私心,有争议,甚至因为逃跑得过飞将军称号,他手下兵倒是挺给他长脸的,不然没有《八佰》这个故事。

若能解开这个谜,也就明白贫弱中国为什么战胜了强悍日本,当然,答案不在横店,后文再议。

孙元良怎么能让自己家底打光呢?就对顾祝同说,留一个师和留一个团都是败,何必多搭命?顾祝同觉得有道理,同意只留一个团。

而孙元良最后只派了一个营,营里的兵经过几次补充,早不是开战前那些弟兄了,而是外省的新兵蛋子,连选中的谢晋元都是非嫡系出身,让这群人留守,不指望出彩,能交差就行。

为了迷惑日军,谢晋元对外号称800人,实际只有400多人。

至于阻击地点选的非常巧,四行仓库东南就是英美租界,便于对外宣传,也让日军攻打时不敢使用重炮和航空炸弹,以免误炸,毕竟1937年太平洋战争还没开始,日本人也不敢节外生枝。

四行仓库比一般建筑结实,轻型火炮打不透。抵消火力优势后,双方都使用降维武器,国军不比日军差,还有可能把日军拖住。

至于四行仓库阻击战的魔幻现实主义,在于这是一场人类史上少有的可以被世界主流媒体拍摄,还能让普通老百姓围观的战场。

真实的1937年,苏州河南岸围观战事的人,最多时达到了数万,这种奇事在战争史上很难重现。

以苏州河为界,南北是两个世界,南面租界灯火通明,车如流水马如龙,而北岸断壁残垣,火光冲天,已成人间地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战场了。

而且双方的战力真不在一个层面上,弱小一方招致同情,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但正如《八佰》交待那样,南岸诸多围观,最初只是围观而已。

铺垫这么多,是想说明当年中国人面临的压力有多大:

①连年军阀混战,打到江山残破,家底所剩无几;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各怀私心。

②很多百姓麻木不仁,乱世只求活命,参军只为有口饭吃,家国观念在当时并不深入人心。

③那时甚至没有几人相信胜利,就连老蒋拼命和日本打,也不是为了取胜,而是为了以战主和,仍把最大希望寄托于其他列强介入调停。

④那时从上到下虽在殊死反抗,但普遍存在畏战情绪,双方实力差距太大,都心知肚明。

所以,抗战初期,中国人几乎是在绝望中拼命抗争的。

回到上面的提问,为什么中国能够战胜日本?我将从新角度解读管虎的想法。

《八佰》在细节上,与史实的确有出入,可它毕竟属于影视作品,允许艺术创作的空间。如果《八佰》能够用饱满的情绪让大家感受过往,让今人理解故人苦痛,唤醒民族记忆,有何不可?

《八佰》是亚洲首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的影片,能够给予沉浸感,所以看过《八佰》的观众,多少都能体验一把回到1937年的感觉。正因为战争场面过于残忍,压抑感随时溢屏,才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抗战不易。

我们先辈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

二战日军,是现代文明史最残暴的军队,也是人类史上最残暴的军队之一。他们违反交战规则,肆意屠杀俘虏和平民,嗜血成性。

比如影片开头,日军把一刀刀活剐后的国军俘虏绑上对面楼顶,妄图恐吓守军,这种行为根本不是正常军人做出来的事,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虐杀战俘和平民是当时日军的普遍行为。

而且在楼下,拿俘虏做活体靶子练习刺杀的情节,也取材于历史。当年就有防守蒙古路旱桥一带国军,因未能及时撤出被俘,之后被日军押到苏州河畔,全部一刀刀刺死。

在武士道精神洗脑下,对所有生命都缺乏基本认同感,所以日军也反常的不怕死,而且他们比国军训练更有素,武器更精良,面对这样的军队,除了以命抵命,没有其他办法。

日军用残杀俘虏恐吓仓库守军,反倒激发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这些被害俘虏多是守军同乡。

人不畏死,耐克以死惧之?

四天战斗中,那些新兵或逃兵,比如来自湖北的新兵蛋子端午,来自东北安东的瓜怂,来自西北从没碰过女人所以不想死的羊拐,甚至来自浙江保安团从没摸过枪的老算盘,操着天南海北口音,都经历了想法逃命,再到向死而生的过程。

那一刻他们作为中国军人,代表着所有中国人,身后就是故乡和家人,已经无路可退。

除了军人,这种心路历程的转变,还体现在隔岸观火的租界众生身上。

一条苏州河隔开两个世界,烈火熊熊的断壁残垣,对比着霓虹闪烁的夜夜笙歌,不管是阻止国人过桥的青帮马仔刀子,还是开赌场的蓉姐,还有打着麻将的上海太太,都只关注自己生活,北岸战事仿佛与他们无关。

他们生活在上海繁华租界中,常年被英美列强庇护,或许早就忘了自己的国籍,而对面仓库里的中国守军,都是来自外省小县城的穷苦乡下人,有人来上海只为了看一眼大城市有多繁华,这种身份反差十分强烈。

然而就是这群来自小地方的人,用血肉之躯守护大上海,比如陈树生,为了阻止日军爆破队炸墙,绑满手榴弹,从缺口跳下,充当人体炸弹自爆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南岸的麻木看客们。

历史上的陈树生,湖北利川人,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1营2连2排4班班副,牺牲于1937年10月28日,牺牲方式与影片中的陈树生如出一辙。

排队自爆这一段,是《八佰》中最冲击人性的一幕。

陈树生自爆后,日军爆破队顶着能够弹开手榴弹的钢板,继续向仓库墙下聚拢,一旦仓库墙壁被爆破,日军蜂拥而入,所有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既然手榴弹不管用,只能靠人体自身重量砸开日军的钢板阵,一个陈树生还不够。

所以,更加震撼南岸人群的一幕出现了:

仓库内,机枪连列队,每个人身上都捆满手榴弹,排着队从缺口跳下。他们在跳下之前,都大喊一声自己的故乡和姓名,因为中国人不管做什么都讲究师出有名,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湖北通城,李满仓”,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下一个!”

“湖北通城,孙守财”,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湖南浏阳,王金斗”,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下一个,快,钢板要合上了!”

“娘,孩儿不孝了!”,没留名字,纵身跳下,一声巨响,炸碎!

一声又一声巨响震颤着苏州河,南岸人群,顷刻间鸦雀无声,或目瞪口呆,或不忍直视,或掩面而泣,那一刻他们终于明白,这些粉身碎骨的外乡人,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中国人,也都是娘生的。

哪怕是在荧幕之外,这一声声巨响,也让影院变得鸦雀无声,除了角落里的抽泣。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中国军人身绑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限于四行仓库。贫瘠到只剩一腔鲜血的弱国军人,才会做出这种无奈选择。压抑、屈辱、心痛、震撼,各种情绪一下子唤醒了南岸的中国人,他们不再坐壁上观。

众人醒来那天起,妓女与太太们顶着入冬寒风排起捐赠队伍;赌场老板蓉姐砸开墙壁,拿出私藏药品,奔跑迎接即将过桥的守军;青帮马仔签订生死状,顶着日军狙击过桥,只为送电话线给对岸,最后全部爆头而死;就连平日懦弱的教授,也痛骂鬼子太欺负人,打开窗子拿起猎枪射向北岸。

南岸众人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年麻木、害怕、自私的普通国人的一朝醒来,他们从苟且偷生,再到忍无可忍,与国家同命运,这种思想认识的转变,离不开以死抗争的中国军人给他们的再教育。

围观人群里的何香凝,含泪说了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话任何时候都受用。

历史上,守军奉命撤进租界,英军背信弃义缴了他们的枪,还把他们关进孤军营;四年后,谢晋元被汪精卫派人杀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俘虏孤军当劳工,英雄客死他乡。

而蒋介石也没因为四行仓库阻击战的悲壮,盼来九国公约对日本的约束,中国仍要面临独自抗战的局面,历史远比电影残酷。

不管影片还是历史,据守四行仓库的官兵都知道这是一场秀,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为什么呢?

《八佰》中,有位潜入仓库的记者,采访一位守军:“注定要失败,这样抵抗下去有什么意义?”

守军只答一句:“这里是我们的家”,语气非常平静。

当有强盗踹开你家门,践踏你家人时,你也会反抗,这就是唯一意义,也是前面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时的中国人,面对所有不利因素时,还能赢得战争?只因生而为人的尊严。

百科已经对抗战意义盖棺定论,其中有一点尤为醒目:抗日战争,将当时一盘散沙的中国人,重新凝聚到了一起,久违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都因正义的抗争而苏醒。

所以,不管《八佰》在细节上是否与历史有出入,只要它象征一种仗可以输、人不能输的精神,只要能唤醒一些或忘记历史、或不了解历史的现在人,激发他们的身份认同感,电影就是成功的。

尤其疫情后今天,我们面对各种围堵,面对没有硝烟却处处陷阱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抱团。

因为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国家强大的年代,先祖们都心怀两个字:家国!

我想,这就是《八佰》想要表明的态度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