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手机能看的地址2020(别了!通信行程卡)
给个手机能看的地址2020文章列表:
- 1、别了!通信行程卡
- 2、馋哭!上海这条百米熟食街火了:30多家美食铺子,好吃不贵,谢绝网红拍摄
- 3、苹果官方首次降价,安卓们坐不住了
- 4、QQ内测新功能,和微信互通了
- 5、听说通信行程码即将下线,快截图保存,纪念一下我们的大功臣
别了!通信行程卡
来源:中国新闻网
12月12日0时,“通信行程卡”微信订阅号发布《关于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为何会有通信行程卡?
2020年2月13日,疫情防控初期,为了便于手机用户不出家门、不多跑路,就能证明自己的行程,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和三大运营商共同推出了防疫专用的公益性应用——“通信行程卡”。
2020年3月6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推出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上线,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查询服务,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撑。
用户打开微信小程序“通信行程卡”,填写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就可获取本人过去14天内停留4小时以上的到访地行程证明;根据停留情况,获得绿色或红色的通行卡。
2022年7月8日,微信订阅号“通信行程卡”发布公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即日起 “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通信行程卡” APP等查询渠道同步进行应用版本更新。
馋哭!上海这条百米熟食街火了:30多家美食铺子,好吃不贵,谢绝网红拍摄
上海北新泾一个菜市场里
藏着一条宝藏熟食街
熟食街的“王牌选手”
是一家名为特色椒盐排条的小铺子
无论是不是饭点
这家窗口外总是拥着一群等待购买的食客
在各种消费形态飞速进化的如今
这种原生态的市井烟火气瞧着令人感动
而十多年不变的“第一口葱香”
更直白点出了
餐饮抓住食客味蕾的真谛:好吃不贵!
多一道工序的椒盐排条
加上葱蒜单吃也香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这家“特色椒盐排条”都开在北新泾这个叫三合一市场的地方,是附近居民秘而不宣的宝藏美食铺子。
后来,三合一市场改名成了嘉荟市场,但“特色椒盐排条”还是“特色椒盐排条”:只有几平方米大的一个小店,一个炸排条、切排条、装盒的烹饪大师傅,一个点单、装袋、收发号牌的收银阿姨,最里面还有另一位阿姨在给生肉裹面糊、面包糠。小店只售卖炸排条和炸猪排两款,其中排条还分鸡肉条、猪肉条、牛肉条、鱼肉条,四种肉价格都一样,炸出来长得也一样。
椒盐排条的做法多种多样,而这家最一目了然的特色就是会在椒盐排条上撒一把葱蒜末子。葱蒜末子当然不是随意撒的,当排条下油锅煎炸到金黄后,往一个平底炉中撒上葱末和蒜末,再把炸好的排条放进去,加辣、椒盐等调味料,再翻炒一次后先将排条装盒,再将锅中热热的葱蒜末盛起,撒在椒盐排条上。
“太好吃了。”一名小红书探店博主在自己的推荐中写道:“有的网红美食属于真排队吃了,感觉名不副实,但这家属于你高期待值下也不会失望的那种。”
这里的所有品种10元起售,按价抓取称重。记者购买了一份10元的椒盐排条,等待了大约十分钟。拿到手后,金黄的排条衬着黄黄绿绿的葱蒜末子,“卖相”十足。轻轻一咬,明显的葱蒜香融合着酥脆口感,肉质紧实细嫩,不柴不油恰到好处,滋味也丰富浓郁。
“人家的椒盐排条,要蘸醋、蘸酱油、蘸番茄酱,它这里不用,就是很香。”等待中,一名熟客这样介绍。
生熟都卖按价称重
个性化需求都能灵活满足
“千万不要等小孩子放学时段再来买,排队吃不消!”下午时分,这家小店门口依然围着一圈人,家住附近的李女士向记者传授着经验,“饭点人总是多,要趁不是饭点的时候来买。”
那椒盐排条冷了会好吃吗?
在居民们看来,这不成问题。“这个可以空口吃的。如果要当晚饭吃,回家再稍微回一下锅就可以。”李女士是这家店的常客,椒盐排条的吃法在她这里多种多样。她要求今天的排条“炸得嫩一点,不要放葱蒜。我回家要做糖醋排条。”原来,竟是将这里的椒盐排条当成了半成品菜。
还有许多顾客直接买生的回去自己炸。“生的熟的价格都一样,但如果买的是生的,就分量上再多给加一些。”收银的阿姨告诉记者。
与现代标准化的商超购物、线上购物相比,这里传统而灵活的售卖方式保留了最原生态的市井味儿:食客们会向店家提出无数个性化的需求,要生还是要熟,炸老些还是炸嫩些、要多少辣、要不要葱蒜、猪排要薄还是要厚、总价30元排条里鸡条鱼条要什么样的比例……而店家也凭超强的记忆力一一满足。
为了尽量减少食客们拥在门口,店家有时候收完银会发放红色的塑料号码牌,领到这个牌子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市场其他处逛,哪怕逛个半小时再来,属于你的那份椒盐排条还是会准确地递到你手中。
而在柜台后一堆红色号码牌旁,还有一个装现金的塑料箩筐,扫码付款时代,仍有很多食客掏出现金来购买椒盐排条。“买了十几年了,一直都这样。”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表示。
十多年来附近居民最爱
变网红却谢绝“流量”
曾是附近居民的“私家美食”,最近一两年却开始变得有名了。在去年入选大众点评“必吃榜”的16家长宁区餐饮中,其他都是能入门堂吃的餐厅或饭店,唯独这家是只有售卖窗口的小铺子。
各种打卡博主也纷至沓来,“上海最好吃的椒盐排条”“老上海的排条诱惑”等等赞誉都落在这家小铺子里,曾有博主曾在不远处摆上小板凳和手机架,拍摄“当场买当场干饭”的内容。
“这里不让拍摄,市场不允许。”特色椒盐排条的收银阿姨知道小店在这个市场里很热门,但不太清楚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有些自己来拍的我们不知道,后来市场出于安全考虑不让拍了。”也有博主曾表示,店家请他们不必宣传。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这多少显得有些“凡尔赛”。
这家有了网红趋势的小铺子如今越发低调。
炸排条的师傅和收银阿姨都说自己不是老板,但附近居民有不同的说法。“他们是夫妻老婆店,这个老板娘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就在这里做了。”就住在后面小区的刘阿婆说,印象里这个菜市场存在有二十来年了,这家特色椒盐排条也有十几年了。“好像2020年涨过价,之前椒盐排条不到19元一斤,炸猪排21元多,现在椒盐排条25元一斤,炸猪排35元一斤。但要说贵么也不贵,称10块钱排条回去就是一盘菜了。”
小林是在北新泾工作的白领,家住虹口,通勤距离比较远。他是这家椒盐排条的常客,只要下班早,就爱来这里买。“我记得我小时候,这样的椒盐排条小铺子小摊位很多小区门口都有。那时候我家小区门口就有个阿姨做了一二十年,味道也非常好,我放学经常缠着父母要吃。后来她 ‘退休’了,她子女么又不做这个,我们小区门口就没了。”小林表示,和记忆里那些无证美食摊位相比,像这样有个菜市场把这些美食小吃集合起来还是很“嗲”的。
百米熟食街三十多家美食铺
非附近居民“馋哭了”
如果说“特色椒盐排条”是这条熟食街上的“王牌选手”,那么它与其他三十多家“邻居”则共同构成了嘉荟市场的“王牌部队”。
不远处的张阿姨老摊头活杀爆鱼也是非常有特点的一家,开业于上世纪90年代,绝对的“老资历”。
无论什么时候到店,都可以看见大师傅杀鱼现场:将活蹦乱跳的草鱼活杀后,几段粗壮新鲜的鱼肉放置在一旁,大师傅手拿菜刀刮鱼鳞、去鱼刺、分鱼肉……处理干净的鱼肉直接下锅,出锅后再放入早已调好冷却的秘制的酱汁里卤一下,完全现杀、现炸、现卖,还有前段、中段、尾巴三种位置可供选择。
“很好吃,外层脆,内面嫩,甜咸正好,冷了味道也不错。”一名等待购买的食客表扬道。
还有旁边的崇明散养三黄鸡铺子,有熟客介绍说这是北新泾三黄鸡头一家,皮脆肉嫩,肉冻也很好吃。
此外,老北京烤鸭、酸菜鱼、河南黄牛肉、会喝牛奶的香酥饼、杨记手工芝麻糖、崇明热气羊肉、小绍兴白切鸡、平遥牛肉、金陵烧鹅盐水鸭、扬州老鹅、重庆夫妻肺片、五香猪头肉、正宗北方老面馍、清蒸童子鸡、正宗糖醋排骨、大眼包子、广东清远白斩鸡……
在这条长约百米的室内熟食街里全国特色美食荟萃,鸡鸭鹅鱼牛羊猪一应俱全,从头到尾走一遍,三菜一汤轻轻松松;每家店挨个买过来,半个月正餐可以不重样。
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逛菜场,与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等送菜到家的感觉终究是不同的,两者互为补充,但无法互相取代。在一些博主的推荐内容下,一些外地网友或不住在北新泾的表示“馋哭了”,多希望家附近能有这样可以逛的美食街与大菜场呀!
本文综合自:新闻晨报·周到APP
作者:徐妍斐
来源: 上观新闻
苹果官方首次降价,安卓们坐不住了
在手机产业红海里,“裸泳者”们被悉数拍在了沙滩之上。
双11进程过半,各家平台优惠活动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
纵览全局后,黑马发现,降价,已经成了手机厂商们争相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从苹果机到安卓机,从优惠几百元到直降上千元,为了卖出手机,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双11下,手机厂商们展现“降价百态”
举个栗子,此次双11降价中,最突出的选手仍然是苹果。iPhone14系列新品手机,在发布不足两个月后,相继迎来了破发价。
比如,在淘宝官方旗舰店,iPhone14标准版128G首次优惠了550元,为5449元。在京东官方旗舰店,领完券后,同款商品售价为5398元。在拼多多,拿下它仅需5000元出头。
另外,降价幅度最大的当属iPhone14 Plus,在全网平台中,其降价幅度甚至超过千元。
不得不说,为了大中华区的销量,曾经高傲的苹果,也选择了低头搞促销。
当然,苹果都带头了,安卓机们怎能不慌?
相比苹果,安卓机们阵仗更大。
首先,跳水第一名,必须是三星。
三星多款机型降价达到1000元以上。其中,今年2月发布的三星年度“机皇”——Galaxy S22 Ultra,从新品价9699降至7199,跌了2500元。
而三星去年推出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lip3,更是垮价了3000元,4999元就能入手。
啧,咱就是说,这降价力度,跟玩跳楼机似的。
当然,不仅5000元以上的豪华高端机卷得厉害。在3000元-5000元的中高端区间内,各大品牌的旗舰机代表,也把降价当成“杀招”。
首发价4499元的小米 12 Pro 天玑版12 256G,在双11中被打了个骨折,降了1300元。对了,这也是今年7月发行的新机。
此外,OPPO Find X5 Pro天玑版12 256G,断崖式下跌1800元,跌至3999元。而OPPO Find X5 Pro骁龙版12 256G则降了1300元,降至4999元。
而在3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区间内,更是成为了各大手机品牌青睐的主战场。尤其在“千元机”名头上的厮杀,在不断地刷新历史新低价。
红米K50至尊版8 256G降价730元,售价2369元;8 256G的OPPO Reno8 到手价2469元;8 256G的iQOO Neo7到手价2799元……
根本预料不到的是,8 512G版的红米Note 11T Pro,到手价居然在1969元左右,这价位属实罕见。而上个月发售的荣耀X40 GT 8 256G版,也仅需1839元就能拿下。
总的来说,在这个双11,各类手机,不论定位如何,多久发行,都普遍面临200元-800元的降价情况。当然,被迫“腰斩式”降价的手机,也不在少数。
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荣耀……这些耳熟能详的手机厂商都在双11不约而同地卷入了“价格大战”。现在来看,大家全都憋着一口气,拼了。
同时,相比于去年的降价幅度和降价速度来看,不得不说,2022年的双11,降价来得又快速又猛烈。要知道,上一代iPhone新机,都是等到次年618或者双11,才开始降价。
而今年,大家聚集双11“火拼”的最重要原因,简单直白地说,正是为了提振销量,减少库存。虽然每年都是为了卖手机,但今年,大家却是将“过冬的希望”寄于双11。
必须降,手机厂商们为何“杀”疯了?
当寒气传遍手机行业,手机厂商们慌了。
据IDC统计数据,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13万部,同比下降11.9%。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市场出货量已经发生了“三连跌”,创造了自2014年以来的最差销售记录。其中,还曾发生过出货量下滑超40%的情况。
当然,不仅国内的手机市场惨淡,全球的手机出货量也不尽人意。
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跌至2.98亿部。
具体的说,苹果出货量为1080万部,同比微涨2.5%,而三星和小米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8%。比较夸张的是OPPO和vivo,跌幅超过20%。
总体上看,除了苹果有轻微上涨,安卓大厂整体滞销。
图片为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图片源自Canalys
因此,当赤裸裸的出货量数据摆在眼前,手机商们也无奈。并且,在上半年,有不少厂商还在大规模地“圈地扩张”,导致雪上加霜。
所以,眼看着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谁不慌?谁不想在年底搏一把?
难怪,苹果宁愿选择损失品牌价值,也要抓紧“打折甩卖”。顺嘴一提,对于苹果来说,降价打折其实真的是一件富贵险中求的事情。
毕竟,今年这么快就破发了。明年发新品的时候,大家只需要再等等,就能等来降价破发。
结果就是苹果的品牌价值将会随之打折,而这可一直是苹果优越性来源之一。
图片源自雷科技
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不降价冲销量,那要等彻底砸手上吗?苹果才不是大憨憨。
因为,与出货量萎靡数据情况相对应的是:在下游消费端,大众的电子消费欲望愈加回归理性,市场正在陷入疲态。
#年轻人为什么不换手机了?#、#从一年一换到三年一换#、#用烂了再换#、#换不起手机了#……
随着大家荷包里的小钱钱越来越紧张,大众消费目标转移至食品、日用、健康等方面,在电子消费的支出上自然而然地减少。
同时,“断舍离”的低碳环保生活理念不断冲击着大家的消费观念。这也就意味着,市场消费遇冷的情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善。
现在,手握“聪明人”身份铭牌的人,必须得抓紧时间,该出手就出手。
因此,拥有“双11”、“双12”、“黑色星期五”的第四季度,为大家的年底冲刺敞开了大门。
在双11,各种优惠福利疯狂下砸,光明正大地降价后,大家还得夸一句:这牌子不错。
而且大家已经养成了囤着在双11消费的心理,每年双11,各家手机厂商也都能大丰收。
据统计,2018年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537.0万部,2019年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484.2万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分别环比增长14.15%和4.99%。
正是如此,手机厂商们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降价,借此押宝双11,提销量,清库存,加快周期回转,降低市场风险。
“性价比”倾轧也变成大家的拿手好戏。
但是,手机大厂们真能如愿双11吗?
为了活,降价真能挽救市场于水火?
不得不说,手机厂商们的希望渺茫。
因为这可能不仅是手机行业最难过的双11,也可能历史上销量最差的一届双11。黑马OS:希望明年变好一点,拜托了。
虽然目前来讲,降价对于各家手机销量刺激的影响还是比较大。
据京东数据显示,Apple、小米、华为、荣耀、iQOO品牌手机成交额1秒破亿元,OPPO、vivo、三星、一加、摩托罗拉、魅族品牌手机成交额10分钟同比增长100%。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这大概是短期拉升,而下滑的拐点尚未真正到来。
图片源自中诚信国际
因为,最最最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降价只能说治标不治本。
这些问题,多集中爆发于上游,如芯片问题,定位问题,同质化问题……
首先,上游手机芯片出现了库存过剩的情况,芯片降价,手机也降价。
前一代安卓机往往搭载着骁龙888和骁龙Gen1处理器。不过,倒霉之处在于,这两款处理器都翻车严重。
比如,这次价格跳水的三星Galaxy S22 Ultra、OPPO Find X5 Pro骁龙版,就是选用的骁龙Gen1处理器。
据用户反馈,用上了这两款处理器的安卓机,发热降频、续航缩水、画面掉帧……打个游戏都打不安生。
害,太难了。不过,下一代骁龙8 和骁龙Gen2处理器,性能提升良好,还好还有扳回一城的希望。
对了,iPhone14标准版被吐槽的最多一点,也是芯片问题。这么贵了,还搭载的A15芯片,离谱。
而iPhone14系列不被用户看好的另一点是:没有创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两年,苹果越来越像安卓机。
连iPhone14 Pro好不容易挤牙膏出来的“灵动岛”设计,也被指控抄袭。改配色,改屏幕,改外壳,核心创新几乎为零。
顺便一提,下一代iPhone采用USB-C接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苹果高傲的底气,再减一分。
不仅苹果没有创新,安卓机们近来也少有创新之处,而且问题还越来越多。真是你抄我,我抄他,天下大抄成一家。
当然,归根结底,手机厂商丧失创新能力的背后,还是由于上游供应链中的核心零部件研发不足,出现持续短缺。
再强的手机厂商,拿的都是那一套,怎么玩出花样呢?
此外,前两年,手机厂商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在扩张战略上越跑越快,新机更新迭代的速度远超用户换机的频率。
也就是说,即使用户消费端坚挺,在常年内卷下,手机厂商们迟早也会爆发供需矛盾。
尤其是大多安卓厂商冲击高端后,反而将自己陷入了尴尬境地,点名典型代表“米冲高——小米。
小米冲击高端的手段是——堆料。仅在摄影方面,小米12S Ultra就采用了硕大的相机模组,23K镶金相机边框,120X潜望式长焦 128°超广角镜头,徕卡专业光学镜头……
在手机拍照方面,安卓机们在堆料上不遗余力,恨不得大家一起卷死。但是,这样的后续问题就是,大家都进入同质化阶段,还给手机市场里灌满了泡沫。
为了冲击高端市场,华为、小米、OPPO、vivo还推出了折叠屏手机。可是相对而言,买单的用户可一点不卷,甚至不多。这样看来,大家降价也是为了挤水分。
小伙伴们可能疑惑,既然中高端冲不上,泡沫还大,为什么不选择接着走中低端?
骚年,当然是因为中低端早饱和了,成了名副其实的“角斗场”,是最卷的存在。
这些手机一降价,为了性价比而存活后,中低端市场更是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当然,这一次双11活动中,有一些手机也出现了先涨后降,降了个寂寞的情况。
据报道,有一名网友打算入手华为Mate 50 Pro。10月18日价格为6999元,而10月21日价格为7099元,10月24日,价格则为7299元。
不到六天,涨价300元,想想就心塞。这时候黑马就得提醒大家,真要入手,必须要擦亮眼睛,提前了解情况售价变化情况才行。
如果不幸中了降价套路,也别怕,找消费者协会投诉,最高可获赔三倍售价金额。总而言之,厂商们也别玩套路了,想要救市,解决问题的关键仍需放在用户身上。
图片源自科技狐
虽然黑马认为,手机市场整体走向仍然不容乐观,恐将面临中长期“寒冬”。但是,今年双11是目前能短暂提振市场的唯一机会。
不过,手机行业中,洗牌常有发生,就看谁能撑到最后,笑到最后。比如在“降价之战”打得如此激烈的双11,华为仍旧岿然不动。
华为Mate50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并且告诉大家:降价是促销手段,品质才是销量王道。当然,华为不降价可能也和制裁导致品牌策略变化有关,现阶段没有什么营收负担。
黑马相信,未来手机市场将会在寒冬中学得更加坚强,在倒逼之下,产品有所创新和质量提升。
毕竟,冬天之后,还有春天,不是吗?
对了,“等等党”们也可以及时下手了。
参考资料:
科技每日推送《苹果也卖不动!双十一手机集体大降价》
AI财经社《手机为何集体“大降价”?》
时代周报《手机厂双11血拼降价,三星有机型直降近三千元》
深燃《安卓失速,降价过冬》
QQ内测新功能,和微信互通了
微信近期的每次更新,都能看到QQ的影子。很难不让人怀疑,微信开始向QQ靠拢,网友吐槽,“干脆将微信和QQ互通或合并好了”......
合并大概率是没希望的,至于互通嘛,从种种迹象来看,确实有可能。这不,最近就有消息说,微信和QQ开始联动了。
根据Tech星球的报道:QQ正在小范围内测支持微信登录功能。
目前已经有少部分灰测用户可以将微信号绑定QQ号了,绑定成功后,可直接通过微信帐号授权登录并使用QQ。
该登录方式位于QQ的“设置-安全-第三方绑定”内,体验类似通过微信登录其它第三方应用。
使用微信登录QQ后,两者之间的消息能否互通,暂时不得而知。但在不少网友看来,这已经是微信和QQ在互通互联上迈出的一大步。
其实,微信和QQ的互通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微信老用户们可还记得,在微信早期的版本中,是可以使用QQ账号注册登录的,可以导入QQ好友,而且还曾自带"QQ离线消息"功能。
当时微信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来接收QQ上的离线消息,并支持快捷回复。但在2016年以后的微信版本更新中,这一功能已被取消。
后来,随着微信小程序兴起,“腾讯QQ”官方小程序在微信里上线了。
用户只需在微信上找到“腾讯QQ”小程序并登录,即可接收到QQ消息、查看好友列表/空间相册。但这些功能仅支持查看,无法在微信中发起QQ聊天及回复消息。
另外,微信还在2020年上线了“微信转账到QQ”的小程序,支持微信用户向QQ好友转账。
到了2021年,手机QQ发红包界面也新增了“微信支付”的付款方式。至此,微信和QQ之间算是实现了支付功能上的互通。
近年来微信用户数量飞速增长,腾讯昨天刚刚发布的2022年度第三度财报数据中显示,第三季度微信及WeChat月活已达13.09亿,而QQ移动终端月活仅为5.74亿,微信月活已比QQ高出一倍多。
网友猜测,此次QQ内测使用微信账号登录,或许是为了用户回流。但目前腾讯并没有针对此事作出回应,至于最终答案,只能等待官宣了。
听说通信行程码即将下线,快截图保存,纪念一下我们的大功臣
#头号有新人##行程码#??
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12月13日0时,为了科学精准防控优化,“通信行程码”将会正式下线。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听到行程码即将下线,网友可能分分会说“再见,再也不见吧”,拍手叫好。一想到行程码就像看到瘟神扫把星,但是你真的了解过它吗?
行程码起源
“行程码”全称通信大数据行程卡。2020年3月6日上线,是由信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查询结果,实时可得、方便快捷,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
在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撑。
使用规则
查询结果显示到访的省市(国内) 、国家和地区(国际),共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三种卡片。
红卡: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数据来源:卫健委)
橙卡: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黄卡: 41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伊朗、土耳其、比利时、荷兰、瑞士、加拿大、巴西、俄罗斯、葡萄牙、奥地利、以色列、韩国、瑞典、爱尔兰、印度、厄瓜多尔、澳大利亚、智利、秘鲁、挪威、波兰、日本、捷克、丹麦、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墨西哥、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尼日利亚、泰国、柬埔寨。
行程码行程计算
行程计算是在运营商后台完成的,结果有一天的延迟,比如12月12日计算的是12月11日之前14天内的行程数据。
发展历史
在2020年9月,将健康码与行程卡整合,设为“一页可查”。
2022年6月29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7月8日起,通信行程卡查询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
获奖荣誉
2021年12月,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入选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通报表扬名单。
听完这些,有没有觉得“行程码”是我们的大功臣,纪念一下,那就学我赶紧截图保存。
分享趣事
听说“行程码”“健康码”还被很多公司进行商标注册,但是没通过,哈哈。
《商标法》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信大数据行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