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时速80迈意思是时速80公里吗(外卖小哥玩命飞驰为哪般?)

导读 时速80迈意思是时速80公里吗文章列表:1、外卖小哥玩命飞驰为哪般?2、云南将挑战建设一条高难度高速,长66.218公里,桥隧比高达93.59%3、专家称最终80%-90%的人都会感染?原

时速80迈意思是时速80公里吗文章列表:

时速80迈意思是时速80公里吗(外卖小哥玩命飞驰为哪般?)

外卖小哥玩命飞驰为哪般?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大街上,一辆辆疾驰而过的外卖电动车穿梭在行人、机动车之间,骑手们一边看手机导航,一边争分夺秒地抢时间,甚至不惜超速、逆行、闯红灯……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多个商业区蹲点采访时看到的场景。

骑手郭坤就是其中一员。11月4日,记者在北京市四环内一商业区见到了郭坤,每天中午他都会在这里等待外卖订单。此时正是外卖高峰期,他接了4单外卖,从出发取餐到全部送达,要在50分钟内完成。

刚出发不到2分钟,郭坤便取到了第一份外卖;快速转场后,他又用了6分钟取到第二份和第三份外卖;紧接着,他马不停蹄地跑向电动车,转战第四份外卖,可这一次并不顺利,到店后他发现这份外卖还没打好包,等待了4分钟才拿到手。

距离接单出发已经过去了12分钟,郭坤需要在剩下的38分钟内将4份外卖送到位。他根据各个订单的位置和配送时限,排列出最节省时间的配送顺序,而省时的方法之一就是抄近道。他开始骑着电动车加速越过道路中心虚线逆向行驶、闯红灯,终于赶在时间截止前将最后一份外卖送到了顾客手中。

整个配送过程,郭坤2次闯红灯、3次逆行,全程时速多次超过50公里。

“闯红灯、逆行、超速都不安全,可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按时送到。做骑手的哪个没闯过红灯?如果配送超时了,扣的钱比该挣的还多。”郭坤很无奈。

其实,这是骑手间“公开的秘密”。随着互联网订餐的快速增长,外卖送餐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对速度的追求导致骑手们无视交通法规,事故发生率呈高发态势。

记者统计发现,外卖骑手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有闯红灯、走机动车道、逆向行驶、超速等,部分骑手在驾驶过程中还存在看手机、接电话等分心驾驶行为。

受访专家提出,治理外卖骑手交通违法乱象,宜加强监管、联动治理、早治严治,不仅要在道路交通现场制止和纠正外卖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还要从外卖平台公司入手,将交通守法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平台公司、成为其运行的前提条件,将交通守法作为骑手准入门槛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和规范外卖送餐的“玩命”行规。

爆改车辆超速逆行

斜穿马路猛闯红灯

11月9日下午5时许,外卖骑手送餐的高峰时段。在北京市朝阳区一个连着商场与众多写字楼、居民楼的路口,外卖骑手在车流中穿行。记者观察发现,10分钟内有30多名骑手从路口经过,其中逆行、斜穿马路、闯红灯的多达18人。

该路口四周有很多餐饮店,数十辆外卖车将人行道占满,行人通行只能沿着马路边走。骑手们接单取餐后,骑着电动车直接沿人行道逆行驶入马路。

骑手李宏经常在这一带送外卖,配送半径最远达5公里,一笔订单的配送时长在30至60分钟不等。他告诉记者,一个骑手在高峰期,手上同时有六七个订单,配送时间几乎重叠,要想不超时只能尽量压缩每一单的配送时间。系统会给每一单提供路线导航,但配送时间是根据最短路线计算出来的,而最短路线包含了逆行路段。如果不逆行,就不可能每单都按时送到。

倘若订单超时,代价很高:根据超时时长,扣取一定比例的配送费,有时扣取比例甚至高达70%。

“骑手挣的都是辛苦钱,不得不快,所以闯红灯、逆行、超速就不足为奇了。”李宏说。

兼职骑手何婷婷刚入行时本想“老老实实地遵守交通规则”,却屡次“认认真真地迟到了”。她印象最深的一次迟到,发生在送外卖的第30天。

那天早上,她起床后打开外卖接单系统,把接单范围设置为5公里以内,接到了当天的第一个订单。接单后却发现,系统派她去5.9公里的地方取一份炸鸡排,再送到2.7公里左右的一个公司门口,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

到达取餐的商场用了35分钟,找到商场负一层的炸鸡店用了5分钟,此时送货倒计时只剩5分钟了。何婷婷的新国标电动车最高时速为每小时25公里,开不了特别快,5.9公里的路程中还有很多十字路口需要等红绿灯。最后她超时11分钟,4.8元的运费被扣掉3.8元,超时罚款比例达79%。

有一次在城区送炸鸡,何婷婷偶遇一名骑手,对方看到了她的车,说:“你这小车不行,根本跑不动。”何婷婷问他:“你的车速度能到多少?”对方回复时速68公里,并称有些骑手把电动车改装后时速能达到85公里以上。

爆改电动车是违法的,可如果不改,虽然合规但却会超时。“骑手不得不快,因为每一天都活在催促声中,被商家催、被顾客催、被算法催,我们别无选择。”何婷婷在其公众号“陌生人肖像计划”《骑手日记》中这样写道。

交通事故不断增加

骑手路人权益受损

骑手经常超速、逆行、闯红灯,直接后果就是涉及骑手的交通事故数量不断上升。

以上海市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25起;2020年初至12月,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的道路交通事故400多起。

11月10日上午,记者目睹了一起骑手引发的交通事故。当日11时许,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小区内,一名骑着电动车的外卖骑手将注意力放在手机导航上,正前方走过来一名路人,骑手反应过来后极速转弯,猛地撞向路边护栏,保温箱内的外卖撒落一地,骑手也摔到了马路上。

这样的场景,何婷婷也见到过不少。她曾看到一名外卖小哥,一天之内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也曾看到有骑手在转弯时超速,遇到速度同样很快的汽车,碰撞后人被甩了出去。

对于骑手来说,出了事故后,赔偿很难实现。

骑手刘林的手臂外侧有一道5厘米长的伤疤,这是他送外卖时被汽车撞伤后留下的。“司机有保险,保险公司让我提供收入证明计算误工费。我当时的月收入是1万元左右,可找平台开收入证明时,平台却说这与他们没有关系,最后保险公司根据最低工资标准赔付了。”刘林说。

何婷婷在骑手社交群中看到过一张照片,是一辆车头碎裂的电动车,倒在地上。那是一名骑手在十字路口出车祸后自拍发到群里的。他骑电动车直行,对面转弯的汽车没减速,骑手急刹,和汽车迎面撞上,电动车头三分之一撞没了。骑手一屁股坐在地上,擦伤,捡了条命。保险定损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着急回去赚钱,可以谈和解,走快赔,赔偿两天误工费,300元。

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还有被外卖骑手撞伤的路人。

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王萍萍在去开展业务的路上被一名外卖骑手撞伤了,合约只能取消,损失不小。事故发生后,交警判赔骑手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可骑手个人负担不起。她想找平台公司,对方却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为了避免伤害,只能尽量离外卖骑手远一点。”王萍萍叹气道。

北京市民张程对此深有同感,他傍晚在路上遛弯时都尽量远离外卖骑手,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听到耳旁一辆辆外卖电动车呼啸而过。有一次,他走路时正在想事情,一辆外卖电动车从身后极速驶来,等他感觉到耳边“咻”地一阵凉风反应过来时,车辆已经跑过去老远了,“时速估摸有80多公里”。

考核机制暗地作祟

数据压缩配送时间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外卖骑手“玩命”求快?

记者采访多名骑手发现,他们不惜以身犯险,屡次触犯交规,一方面是为了多接单多赚钱,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超时惩罚。

目前大部分外卖平台推行计件工资,骑手收入主要来源于“跑单量”提成,接单量越多赚得越多。此外,骑手的身份等级取决于骑手的“蜂值”,而“蜂值”是通过出勤率、接单量、响应率、好评率等多个维度计算出来的,“蜂值”越高,派单量越多。骑手们拼命跑单保数据,争“蜂值”,因为它和收入息息相关。

数据关怀的对面,是数据惩罚——骑手超时,会被扣钱;顾客投诉或给差评,也会被扣钱。

从今年6月到现在,郭坤大概超时了50单。扣取的具体金额,他所在平台会根据时间来判定:8分钟以上扣掉配送费的10%至20%;1小时以上属于严重超时,扣取比例另算。如果因普通超时被投诉,则罚款50元以上。

还有骑手提出,平台的路程运算法则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配送是根据路程来计算,不会根据商家出餐快慢、餐大餐小来判断时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陈龙曾加入外卖骑手团队,探寻骑手骑行乱象背后的原因。他发现,在骑手配送的过程中,平台系统通过智能手机、平台软件收集来自骑手、消费者、商家、商圈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应用到配送定价、骑手匹配、预计时间、路线规划、全程监控、量化考核等管理中。在这套管理模式下,骑手被严密管控着。

在系统设置中,配送时间是最重要的指标,而近年来骑手的配送时间不断被系统压缩。

“订单的平均配送时长从2015年的38分钟,下降到2016年的31分钟,并进一步缩短至2017年的28分钟……不断压缩的时间意味着骑手流动的速度在加快。时间压缩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技术施加的对象——骑手去实现。”陈龙在论文中提出。

何婷婷也注意到了平台的问题。她印象最深的那次迟到经历中,取货和送货距离加起来接近9公里,而系统只给了她45分钟。

“近9公里的路程,有很多十字路口,意味着只要我遵守交通法规,每等一次红绿灯,就有半分钟或一分钟在倒计时里消失。加上各种扫码、找路,我把电动车开到最高时速,还超过了11分钟。”何婷婷说,平时这样的订单并不少见,一排一排地出现在外卖系统里,甚至有取货加送货达10公里的订单,要求骑手28分钟以内送达,就差把“午夜飞车”打在公屏上了。

交通法律实务专家、北京市凯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董来超长期关注外卖骑手权益问题,他总结骑手交通违法行为频发的原因,除了骑手自身交通规则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教育外,平台派单模式和算法是主要原因。

“平台派单模式不合理、扣单费用过高。外卖骑手的月收入基本上都是依靠配送费提成,如果按照一笔订单获得5元左右的配送费算,那么一天如果送30单,骑手可以赚150元钱;但若超时,骑手通常就要被扣除一定比例的配送费;如果顾客退单,骑手更需要承担全部损失。”董来超说,此外,平台算法单一,计算预估到达时间过短,骑手需卖命飞奔。有的平台为了安抚用户,用户手机上显示的骑手到达时间和骑手手机上的到达时间不同,用户手机上的时间往往会早一到两分钟,这就导致骑手为了不拿差评,必须在路上飞奔。

在董来超看来,提供外卖的商家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很多商家出餐慢,他们可能在尚未出餐的情况下就已经点击了‘配餐完成’,这样就会导致骑手的等待时间变长,在路上的时间自然受到挤压”。

平台规则亟待优化

联动监管刻不容缓

平衡外卖骑手“降速”与“收入”之间的矛盾迫在眉睫。

中国自行车协会一名负责人提出,与普通消费者相比,外卖骑手的电动自行车已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生产工具,他们依靠电动自行车的高速度、长里程送单接单,快速完成工作谋求生存。未来需要研发推出适合外卖骑手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董来超则建议,平台调整考核规则、优化算法,“目前外卖平台没有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外卖骑手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机制,比如对于没有出现交通违法的外卖骑手给予奖励等。可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制定标准,将交通拥堵花费的时间从骑手考核中去除,同时将不合理的差评不予考虑”。

多名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治理外卖骑手交通违法乱象离不开联动监管,一是对平台的监管,二是对骑手的监管。

在董来超看来,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平台与骑手之间的法律关系亟待进行。

“目前骑手和平台公司之间的管理主体不明确,存在复杂的社会管理模式,如专送模式、劳务派遣模式、众包模式、个体模式、代理模式等,导致管理松散又松懈。因此需要完善立法明确管理主体,当骑手或平台公司权益受损时,能得到有理有据有法的社会救济。”董来超说。

他还发现,市面上几乎没有针对电动自行车的交强险,不少外卖骑手没有购买保险或保险金额较低,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受伤的一方不论是向骑手本人还是向平台追偿难度都很大,因此建议设立“电动车交强险”。

“严格外卖骑手行业准入制度刻不容缓,建议让骑手持证上岗。确定一个社会管理主体对骑手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持证上岗,每年对骑手进行考核评估,如果交通违法行为达到一定次数,那么次年就不能通过年审,通过源头管理形成有效监督。”董来超说。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认为,外卖骑手交通违法是公共安全问题,应当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框架推动向事前预防转型,要走社会治理体系的路子,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外卖平台公司要切实担负起监管职责,将骑手交通安全纳入安全生产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体系,定期对外卖骑手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发布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片和警示案例等,增强外卖骑手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对外卖骑手使用的交通工具严格把关,尽量统一配发交通工具,定期检验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张柱庭建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可以依据平台公司的动态巡航设备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骑手进行查处。

作为外卖服务的享受者,张程虽然对骑手们的风驰电掣颇有异议,但他也提出顾客应该对外卖预估送达时间有一个合理预期,充分考虑到交通拥堵花费的时间,给骑手更多理解。不过骑手的时速应该有所规范,比如夜深人静时时速是多少,上下班高峰期时速又是多少。

他还提出一个设想,是否可以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考虑建立“外卖快轨”或者“外卖专用车道”,“这样就不会抢行人和机动车的空间,也能更好地保障外卖骑手的安全”。

(文中骑手除何婷婷外均为化名)

漫画/李晓军

来源: 法治日报

云南将挑战建设一条高难度高速,长66.218公里,桥隧比高达93.59%

“要想富,先修路”,是我国一直流传的一句老话,也是很受用的一句老话,我国的很多贫困地区,就是因为缺少便捷的对外交通通道,制约发展,而随着交通的不断优化,已有不少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正在向致富迈进。

云南是我国西南一省,近些年的发展是较快的,如今整体成绩已与重庆差不多了,从发展的进度来看,未来超过重庆是必然的。而云南的发展与云南致力于发展高速公路事业是分不开的,如今云南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一万公里,位于我国各省排名的第二位,但由于云南辖区面积大,在高速公路密度上是不占优势的,也就是说云南的高速公路网还是不够发达的。

因此云南仍在大力建设新高速公路,而且很多高速公路面临着很大的考验,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建设,这也是因为我国的基建实力在提升,才有实力去挑战。这不,云泸高速公路就是云南正在挑战推进的一条高难度高速公路,今天就来聊聊这条高速公路。

云泸高速公路长66.218公里,起于云龙县云罗登附近,终点到达泸水市鲁掌镇登埂村附近,沿线经过干石箐、苗尾乡、笔峰山、老窝河、新村等地区,沿线的建设环境是相当恶劣的,据悉整个工程需要建设隧道总长为47.948公里,需要建设桥梁总长为14.017公里,桥隧比高达93.59%,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建设难度大,需要用更多的资金去解决问题,总投资高达约188.6亿元,这样的一个造价,在云南各大高速公路中,绝对是排在前列的。

这条高速公路将采用双向4车道,时速80公里标准设计建设,相信看到这样的标准,又要有人吐槽,这不就是普通公路的标准吗?然而对于沿线百姓来说,会是他们外出的大通道,更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是非常期待的。

目前这条高速公路正在积极地筹备中,项目初步设计通过评审,在向开工建设稳步地推进中,只要足够重视,会很快开工建设,也会尽快建成通车的。

专家称最终80%-90%的人都会感染?原话是这么说的→

12月6日下午,应清华大学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在线上作了一场题为《如何理性面对奥密克戎》的专题报告。原文实录来了。

当前疫情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采取了严防死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策略。经过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非常艰苦的努力,保障了相对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可以说,我们和疫情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争。

回顾在过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所面临的历次局部疫情爆发,大多都是由境外独立输入事件引起。但今年下半年以来,疫情不再主要由境外独立输入事件引起,而是境内不同地区之间互相传播。同时,当前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能力强、潜伏期和代际间隔短,同时致病力和毒力明显下降,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更高,造成高度的传播隐匿性,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好在经过三年的准备,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90%以上的三岁以上人口都获得了两针以上的接种,这给后续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长期来看,未来的疫情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上的基本认识是,在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再经历自然感染,可以使人们对病毒的免疫力得到温和的加强,使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大大钝化。随着人群的感染背景的丰富,会形成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的共同构成的杂合免疫,使人群有更强免疫背景,最终使奥密克戎向着周期性、季节性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方向发展,新冠病毒由此建立其生态位,而人类则实现与病毒的适应性共存。

对于这样一个短潜伏期疾病,无论自然感染还是疫苗免疫所诱导的体液免疫都会随时间衰退,而免疫记忆反应的动员速度赶不上病毒在人体建立感染、增值和排毒的速度,加上免疫逃逸,人群难以形成持久的群体免疫。针对早期毒株所生产的疫苗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小,之后可能需要进一步补打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开发的含变异病毒的疫苗。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疫苗虽然对于阻止感染和阻止轻症的作用有限,但对于预防重症的作用非常可观。

总体而言,这个病毒本身已经变得温和了,这一点是非常可以肯定的。目前数据表明,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发生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在50%以上。还有接近50%比例的感染者虽有咳嗽、咽痛、头痛、流涕、发烧等症状,但比较轻微。

短期来看,政策调整可能会对疫情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当然,第一波大规模疫情冲击的到来时间,与不同地区政策调整的方式、调整前的感染者人数、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在这过程中,我们亟需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采取适当的压制高峰的措施,包括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人员流动、减少堂食、减少娱乐活动、鼓励非关键工作岗位居家办公等,减轻疫情高峰对医疗系统的压力。当然压制高峰的代价是使疫情拖得更长,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更大压力。这需要每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

第二,提前做好医疗系统的有关准备。疫情高峰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提前做好医疗服务的流程、模式转换的准备,使没有接触过新冠重症病例的医务人员尽快熟悉新冠的诊断、治疗的规则和流程,能够快速识别重症和有重症倾向的病人;还要改进医院的管理模式,保护正在住院的其他各类病患,并尽量减少因医护人员感染而造成的人员压力。

第三,要进一步加快疫苗的接种进程,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接种进程。当前的疫苗对于降低高危老人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建议还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人尽快接种疫苗。

如果感染奥密克戎,应当注意什么?

首先,如果大家由于自己感染,导致同寝室或同班同学也被感染,请大家不要有内疚感,也不要自责。感染在未来会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难免的事情。

其次,建议大家保持呼吸道的礼节。一方面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都能降低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感染,也请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尽量和其他同学、老师保持距离,减少近距离接触。如果不得不其他人接触或前往公共场所,务必要遮掩口鼻、佩戴口罩。

第三,要遵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学校是人际距离较短、疫情容易聚集性爆发的环境,因此,应该会有一些针对学校这类机构的降低传播强度的措施。配合校园疫情防控政策是很有必要的,这既是对大家的保护,也是对校园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的保护。

是否需要常备药品或再次接种疫苗?

关于常备药。现有针对流感和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对症治疗药物可以有所储备。其他旨在保健预防的药品,对年轻人来说大可不必,更没有必要去吃效果并不确定的其他药物。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关于再次接种疫苗。我国绝大部分民众都完成了三针疫苗接种,当务之急是推进老年人的疫苗补接种。在这之后,相信国家会推出新型疫苗或第二剂加强针。到时候,无论疫情在什么阶段,建议大家都要尽量接种。

如何看待重复感染、“长新冠”和后遗症的问题?

关于重复感染。目前没有定论认为重复感染会提高重症概率。大家不必为此担心,即便是个别患者的症状在重复感染时有加重倾向,这一比例也非常低。不论是第一次感染,还是再感染,发生重症的概率都很低。

关于“长新冠”的问题,现在的确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临床数据显示,在德尔塔毒株之前大概有6%-7%的患者报告有超过三个月的“长新冠”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多是诸如乏力、头痛、胸闷等主观性症状;实质性、器质性病变的比例非常低。绝大多数经历普通感染的患者,都会在较短时间内自愈。

另一方面,由于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和毒力已经大大降低,再加上疫苗的广泛接种,它形成的以主观感受为主的所谓“长新冠”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了。随着时间的延长,“长新冠”发生率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长新冠”和后遗症的问题。

病毒未来的变异会不会使毒性增强?

对于病毒来说,一个毒株能代替另一个毒株成为主流毒株,一般会有两项变化:传染能力变强或免疫逃逸能力变强。而毒力和致病力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部分专家认为,毒力变弱可以成为病毒进化选择的一个优势,但目前奥密克戎的毒力已经相当弱,进一步减弱毒力是否可以作为进化优势,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预测。类比流感,不同年份流感的毒性同样会有不同,也会出现毒力增强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奥密克戎在未来的变化中有毒力增强的可能。目前全世界已经建立了严密的病毒变异监控系统,可以非常及时地评估病毒致病力和毒力等特征的变化。我相信政府公共卫生部门会根据未来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政策。

疫苗的安全性以及不能打疫苗的人应当怎样应对?

目前全世界超过百亿剂的疫苗接种数据表明,疫苗是很安全的。

对新冠灭活疫苗和蛋白重组疫苗来说,它对除有严重过敏等绝对禁忌症之外的几乎所有人都是安全的。实际操作中,通常还会对正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阶段和处于生命终末期的老人暂缓接种疫苗。此外,对腺病毒载体的活疫苗、流感活病毒为载体鼻喷疫苗来说,免疫功能低下者、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孕妇等可以不接种,应该选择其他种类疫苗进行接种。除以上特殊情况外,希望大家不要自我设限,接种疫苗一定是第一选择。

针对确实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现阶段也有一些药物正在研发,这些药物的预防感染效果值得期待,但目前尚未上市;另外,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要尽量减少到人员聚集的地方去,做好个人防护,严格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家庭成员有感染的,最好适当分开。

关于吸入式的疫苗和喷鼻式的疫苗的下一步安排是怎样的?

目前吸入式和鼻喷式疫苗都已经国家批准紧急上市。但下一步具体的推广接种还需要考虑接种的年龄范围、接种费用支出等相关问题。另外据我所知,新的加强针接种政策可能会推荐异源序贯接种,就是推荐接种与此前自己所接种疫苗不同种类的疫苗加强针,其中含有奥密克戎毒株的疫苗优先。下一步疫苗接种的具体安排,估计也会跟所在地区采购的疫苗种类有关。

转自:清华大学学生处

来源: 北京时间新闻

80亿人口:无限可能,还是一个警示?

联合国网站的“80亿人口日”页面显示着一个倒计时。北京时间11月15日12时,倒计时数字归零,联合国的“80亿人口日”正式到来。这一刻,全球人口总数在象征意义上正式到达80亿。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UNFPA)网站首页显示了一个“∞”符号,它既可以看作一个横着的数字“8”,也可以理解为数学符号“无穷大”。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对此解释为,“80亿: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

多位人口学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0亿是世界人口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全球人口快速增长时代的终结。许多国家和地区即将出现人口负增长。同时,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代表的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值此机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庆祝人类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成就,同时他也发出警告,人类正在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战乱等多重危机,世界正在走向分裂。80亿人口之日,既蕴藏着无限可能,也带有警示的意味。

“80亿人口日”到来

80亿,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是80亿副面孔、80亿种生活、80亿份喜怒哀乐。

“值此机会,我们庆祝人类的多样性,彰显彼此共同的人性。”古特雷斯在今年“世界人口日”的讲话中表示,为人类在延长寿命和降低妇幼死亡率方面取得的进步感到惊叹。

古特雷斯表示,在庆祝的同时,人类也应该铭记对地球的共同责任。“我们有共同的责任保护这颗星球,值此机会,我们反思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发言,呼吁各国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图/视觉中国

古特雷斯11月10日发表署名文章《80亿人口,一个人类》。在这篇文章中,古特雷斯表示,“人类大家庭在日益壮大的同时,也在逐渐走向分裂。”

他写道,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战乱等多重危机的攻击下,不平等问题也愈发严重。“如果我们不能弥合全球富有者和贫困者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个人口总数达到80亿的世界将充满紧张和不信任、危机和冲突。”

古特雷斯呼吁,抓住机遇,让80亿人组成的人类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和自由,让人与人之间开始弥合分歧,恢复信任。

在文章最后,古特雷斯引用印度民族领袖甘地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东西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

联合国此前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世界人口将于11月15日达到80亿”这一预测。该报告综合评估了1950年至2022年间世界各地举行的1758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890次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以及各类人口登记资料。基于这些数据和相关分析模型,联合国选择11月15日为象征性的“80亿人口日”。

“人口快速增长时代的结束”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数据,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在“50亿”、“60亿”、“70亿”三个人口里程碑之间,每12年世界人口增长10亿。而世界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只用了11年。

人口增长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快,其实不然。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37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90亿。这意味着世界人口从80亿增长到90亿需要约15年时间。

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指出,目前的全球人口增长率已经下滑至195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人口的增速达到了每年略高于2%的历史峰值;2020年,全球人口年增长率首次降至1%以下。

奥地利科学院维也纳人口研究所的人口学家托马斯·索博特卡(Tomas Sobotka)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世界人口达到80亿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一个人口快速增长时代的结束。”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4日,保加利亚索非亚,Vita医院产科病房里的新生儿。图/视觉中国

美国智库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人口学家詹妮弗·舒巴(Jennifer Sciubba)在她今年出版的新书《80亿与计算:性、死亡和移民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中表示,上个世纪,全球人口经历了爆炸式增长,上世纪初,全球人口只有16亿,上世纪末,全球人口增长至61亿。但是,这样快速的人口增长在本世纪将不复存在。

舒巴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率持续放缓,“10亿”里程碑会变得越来越“稀有”。

索博特卡补充说,近两年,新冠疫情导致人口死亡率上升和出生率下降,这是世界人口增长率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联合国人口司数据,疫情前的2019年,全球人口增加8000万,增长率是1%;疫情第二年(2021年),全球人口据估计只增加了6500万,增长率为0.8%。

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总和生育率(平均每名妇女的生育子女数)低于2.1(国际公认平均每名妇女生育2.1个子女可保持一个区域内人口数量不变,即生育更替水平)的国家或地区。预计在2022年至2050年间,全球有61个国家或地区将出现至少1%的人口下降。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经历零增长或者负增长。”索博特卡说。

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即便世界人口增速放缓,人口学家普遍预计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会止步于此。

舒巴说,由于人口基数较大,突破“80亿大关”后,人口肯定会继续增长,“未来的父母现在已经出生了。”

联合国报告预测,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达到峰值104亿,在2100年之前,世界人口将维持在这一水平或开始下降。

索博特卡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维特根斯坦人口学和全球人力资本中心(WIC)参与了一个全球人口增长模型项目,该项目得出的结论与联合国报告的预测大致吻合,该项目认为,全球人口将在2075年至2080年达到100亿至101亿的峰值,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印度新德里,一辆面包车里的学生。图/视觉中国

联合国报告同时指出,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在2050年之前,全球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将集中在这8个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

其中,印度预计最早于2023年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并在2050年人口达到17亿。

在2050年之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预计将贡献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增长。

“我们正在看到世界各地人口在出生、死亡和迁徙上的显著差异。”舒巴说,欧洲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均已低于1.5(总和生育率1.5为生育率警戒线),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平均每名妇女生育5个以上子女。

报告称,生育率最高的国家往往是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人口增长越来越集中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其中大多数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人口增长将集中在最没有能力满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需求的地区。”索博特卡表示,未来大部分人口增长将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将在未来50年增加数亿人口。这些国家普遍面临治理不善、土地和环境退化、粮食短缺和基础设施不足、气候变化等问题。

索博特卡认为,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带来多种意想不到的潜在后果,包括冲突、大规模迁徙等,甚至出现更多无法正常运转的所谓“失败”国家和地区。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关于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不同的学术研究给出的答案差异很大。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警报服务”(UNEP Global Environmental Alert Service)的一项统计,在65项相关研究中,有20项研究认为地球最多可以承载80亿人口,有13项研究认为地球承载力小于80亿人口,有32项研究认为地球承载力大于80亿人口。

许多人士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英国博物学家大卫·爱登堡2018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尽管长远来看,世界人口规模会趋于稳定,但在我看来,世界人口规模可能会超出地球的容纳能力。”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9日,尼日利亚拉各斯,人们走在人行天桥上。图/视觉中国

“比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消费习惯。”舒巴说,随着未来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否则能源需求和污染将急剧上升。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环境与社会学教授斯蒂芬·多佛斯和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教授科林·巴特勒合作撰写的论文称,平均每个美国中产阶级消费者消耗的食物是生活必需水平的3.3倍,消耗的淡水是生活必需水平的250倍。

“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像美国中产阶级那样生活,那么地球可能只有大约20亿人口的承载能力。但如果人们只消费他们实际需要的东西,那么地球可能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多佛斯和巴特勒写道。

“我为人们的消费模式感到担忧,也包括我自己的。”舒巴说,仅仅依靠消费者自发改变行为习惯,不足以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消费,需要市场创新和政府作为来形成可持续消费的解决方案。

索博特卡表示,必须承认,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同时,人类也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能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以人类中心视角来看,所谓地球承载能力不仅取决于人类的消耗水平,也取决于人类的技术发展。

《波士顿环球报》一篇报道称,“地球承载能力”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变化,1000年前,地球只能维持不到5亿人的生命。100年前,地球已经能够承载约20亿人口了。

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纳塔莉亚·卡内姆(Natalia Kanem)此前在接受英国《卫报》的采访时对“人口危言耸听论”发出警告,“有些人担心世界人口过多,而维持他们生活的资源不足。我在这里明确地说,世界人口数量并不值得担忧。”她认为,与其分散精力关注上述“危言耸听”的言论,不如花更多精力去帮助妇女、儿童和边缘化人群。

新京报记者 陈奕凯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新车磨合期注意事项完整攻略解析

新车上路要磨合,多加爱护,初驶行车有十大忌讳。

1、忌跑长途。

2、忌紧急制动。

3、忌不及时换挡。

4、忌用油不规范。

5、忌不进行初驶保养。

6、忌担任“教练车”。误己误人,贻害无穷。

7、忌驾驶操作粗心大意。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油门要小,操作要轻,同时还应随时注意发动机的声音、温度等。

8、忌高速行驶。新车初驶阶段都有速度规定,国产车一般规定在40-70公里/小时以内;

进口车一般规定在初的1000公里内,当油门全开时车速不超过车速的80%。

9、忌满载运行。新车或刚大修好的车满载运行将会对机件造成损坏。

因此,在醉初的1000公里内,国产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75%-80%;进口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90%。

10、忌提前拆除限速片。驾驶员不应提前将它拿掉,而应在初速1000公里结束后结合初始保养情况再将它拿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