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电影天堂tv在线观看免费版(在天才儿子译者金晓宇之外:为精神障碍者去污节节败退)

导读 电影天堂tv在线观看免费版文章列表:1、在天才儿子译者金晓宇之外:为精神障碍者去污节节败退2、警察和殡仪师披露玛丽莲·梦露心酸细节:下葬前为她做手术3、22年前,一宗枪

电影天堂tv在线观看免费版文章列表:

电影天堂tv在线观看免费版(在天才儿子译者金晓宇之外:为精神障碍者去污节节败退)

在天才儿子译者金晓宇之外:为精神障碍者去污节节败退

这两日,《杭州日报》推送的报道《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刷屏。这是一篇自述文章。讲述者是金性勇,他的孩子金晓宇在童年时一只眼睛因为事故失明,上高中时突然退学,随后精神出现状况,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后来考大学也被退档、退学。金晓宇是命运多舛的。母亲去世后,作为父亲的金性勇给媒体打去电话,“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金晓宇的经历和父母的照料也因此成为一个动人而传奇的新闻故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金晓宇,一位生于1972年的译者。他目前已翻译了20余部作品,有英文也有日文,所翻译的书跨小说、艺术和哲学等领域。他最新翻译的《本雅明书信集》在豆瓣上也一夜之间增加了上千个“想读”标注。

金晓宇近年已翻译出版的部分书籍《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元素》(2018)《飞魂》(2019)《安迪·沃霍尔日记》(2019)封面。

据父亲金性勇讲述,金晓宇之所以会走上翻译之路,是缘于2010年妻子到南大参加同学会。当时,有一位留校教书的同学在得知“我家孩子因病没有工作”后,提出做翻译的邀请。接下来十余年里,金晓宇以翻译为工作,他对文字的认真态度使他受到出版社编辑的欢迎和喜爱。可以想见,即便不考虑比常人所付出的更多努力,单论翻译工作和质量,金晓宇也是十分了不起的译者。

然而,如果没有父亲的自述文章,可能也就没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而如果没有这一传奇故事,可能也没有如此多的人突然知道“译者金晓宇”。不过,我们在这里更希望提出的是另一个问题:如果金晓宇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没有大学教授同学,没有成为译者,在康复后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想象力的设想,因为精神疾病患者即便康复,往往也远离人群,不在人们的关注视野之内。就像这一次,我们不过是通过一些传奇故事或极端新闻才偶尔看见他们中的个例。他们要么成为传奇人物,要么在看不见的地方被污名、被歧视。

电影《雨人》(Rain Man1988)剧照。

去掉不是每个父母都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剩下的,可能才是精神疾病患者或康复者更为普遍的处境。而这一处境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求职时无处不在的歧视、污名,他们本人也可能被迫“自我污名”。下文作者就职于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从事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研究,处理过与精神健康相关的个案工作。他当时参与介入的个案是一位大学本科毕业、有外语专长的女性,三十余岁,有几年的外贸业务经验,可是求职均被拒绝,理由是“我们不请精神疾病患者”,最终找到的只是一份月薪不高于500元的手工工作。反复失败后她再次入院治疗。作者也在这里见到她。

撰文 | 李侨明

01

S女士:另一种案例

《天才儿子》主角金晓宇的传奇故事让我想起几年前做田野调查的经历。

我接触到的那位同样有出众外语能力的S女士,屡遭就业歧视。父亲年老卧病,而居住在异地的兄弟拒她于门外,从而一再陷入“入院—出院”的死循环,不得不在社区残障庇护就业工厂从事与她能力错配的底薪手工工作。金晓宇与S女士相比,无疑是幸运的。父母及家庭有能力和资源为其康复与就业提供了遮风挡雨的人生庇护伞。

电影《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剧照。

对这个议题的关注,源于我的社会工作经历,处理过与精神健康相关的个案工作。回想起来,这些个案的处理过程是以恢复当事人与相关人的“生活秩序”作为重点。也就是说,将其当作“事件”去处理了,个案里的精神障碍患者的问题似乎也随着事件结束而被“解决”了,然而精神障碍者面临的家庭接纳、就业和回归正常生活等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基于对过往工作经验的反思,我更愿意基于社工研究者的立场去讨论精神障碍者/康复者所面临的挑战。

当时受某地社会服务联合会负责人邀请,我前往某医院探访S女士。负责人告诉我,她因求职遭受歧视而导致精神疾病复发住院一年多了。该院是当地大型的精神病治疗与康复医院,坐落在远离人烟的市郊,收治该市大部分的精神病患。探访团队由社联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庇护工场负责人和我组成。

进入医院住院部治疗区后,一股隐约的异味刺激到了我的神经。我极力隐藏对这气味的生理性厌恶。气味是从住院区飘出来的,混杂着清洁剂和排泄物的气味,不算浓郁,但足够让人不舒服。治疗区和住院区被一道铁栅栏隔离着,越走近栅栏,气味越重。几位住院患者倚靠着栅栏,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好奇。医生让我们进入有几十平方米的会议室。会议室就在医生的治疗室对门,跟普通的会议室没有区别,大会议桌放在中间,围绕着十来把黑皮椅。过去的职业经验让我以为医生会带我们去让人比较放松的心理咨询室,但是并没有。

在病房探访过程中,我们向该医院的医务社工、精神科医生做了咨询后,才在一个会议室与S女士交流。

S女士穿着统一的蓝白相间的住院服,显得干净清爽,尽管表情有些紧张。如果她不穿病人的服装,我想很难一眼辨认出她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各方都从自身的工作立场提供了自己的意见。我了解到了医生对于精神障碍康复的标准、精神障碍康复者的就业政策、医生与医务社工的合作、精神康复的医院治疗与社区康复体系的衔接问题。访谈中得知,医生注重的是精神康复的躯体表现和生理上的康复标准,社会服务人士注重的是精神康复者的社会功能和问题,如社会污名、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然而,这些不同的医疗、服务和研究的焦点却存在衔接体系的缝隙,而且产生的问题无法在病患的康复过程中解决。

02

“污名”与“自我污名”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精神疾病会发现,精神疾病本身就是动态发展的社会建构过程。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用“考古”的方式展示了“疯癫”是如何在西方历史实践中从“理性”分离出来的,被权力塑造成“理性”与“社会秩序”的天敌。福柯认为,精神疾病本身就是社会建构与权力塑造的过程与结果。在16世纪文艺复兴期间,“疯癫”只是被理解为个体问题,是跟理性一体的,是“神秘的启示”。到了17世纪科学主义时代,“疯癫”变成了罪恶;而到了近现代以后,“疯癫”才被完全剥离社会,成为了“疾病”。

《疯癫与文明》(修订译本),[法]米歇尔·福柯 著,刘北成、杨远婴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7月。

艾米莉·鲍姆(Emily Baum)则在《发明疯癫》(The Invention of Madness)一书中详细梳理了“疯癫”的医学观念如何逐步从西方进入中国并深入人心的“发明”过程。晚清覆灭之前,疯癫一般被中医理解为身体机能和情绪问题,并不将之归因为神经或者大脑的问题。因此,“疯癫”一般是当作私人领域的实务,由民众自行处理。随着国家对疯癫的社会管制的加强,疯癫才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尤其是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后,疯癫的治理职能才逐渐转移到医院和卫生部门。

可见,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精神疾病的观念形成与接受,是一种与社会政治脉络缠绕、动态发展的过程。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不太可能脱离其社会属性,而单独靠医疗系统解决。

S女士的就业遭遇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精神康复者在就业时所遭受的社会污名与去污名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污名(stigma)一般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是行为认知层面。Corrigan(详见文末参考文献,下同)认为,社会的“正常群体”对于精神康复者的存在“刻板印象”,从而在认知和情绪上造成对他们的偏见,这种认知偏见又造成了在行为上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第二个层面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取向从权力的角度去理解污名问题。污名化指的是处于强势的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标签化、认知刻板化,进而使得弱势群体从主流的社会权力结构中分离出去,丧失社会地位,遭受歧视。Link和Phelan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发生在具体的权力情境当中的。进而言之,我们要通过情境去识别和破除污名化。

电影《海洋天堂》(2010)剧照。

基于以上的认识,有的研究试图从整合的角度去糅合心理层面和社会视角的理论缝隙。Corrigan和Watson指出,整合视角认为社会污名和排斥导致了部分精神障碍者将外界的认知和排斥行为内化,进而生成“自我污名”(self-stigma)的心理认知和行为。Rüsch等人以及Link认为,这种污名内化造成的伤害最明显的是,康复者认同社会污名,自我贬低,进而形成低自尊、自我排斥、自我失控的状态。这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能解释精神康复者为什么会在日常生活中,如就医、就业、居住和家庭关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境。另一方面,精神障碍者为了反抗社会污名与自我污名,可能采用自我赋权(self-empowerment)的方式对抗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例如避免就医、拒绝吃药、漠视社会关系。

精神康复者的就业歧视问题可以说是其回归社会,实现生活“正常化”的最大壁垒。Szeto和Dobson、Scheid以及Hipes等多位学者的研究显示,精神康复者很难得到公平就业的机会。即使得到工作,也是一些贬低其职业能力的工作岗位。Scheid对美国的研究显示,社会经济政策对于康复者的公平就业的制度保护,产生的作用有限,制度并没有明显改变雇主的歧视态度,甚至强化了这种污名和歧视。在国内的康复情境下,这种精神康复者的处境类似。

03

从个人、家庭到社区:

康复支持系统的困境

S女士三十多岁,具有本科学历,外语能力突出,有几年的外贸业务经验。在与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思维敏捷,认知清晰。医生认为她已经处于康复期当中。

尽管如此,她之前并没有顺利获得就业机会,反而在招聘会上被面试单位当场以“我们不请精神疾病患者”公然歧视。S女士被刺激后,遭受了精神上的“二次伤害”,不久就再次入院治疗至今。这种歧视使她出院后很可能只能继续去与她职业能力不相匹配的庇护工场中做简单的手工工作。庇护工场的负责人介绍说,手工工作每个月的收入是300-500元,这与该女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期待相距甚远。该负责人和医务社工也透露,尽管税法即相关税收政策对于接收残障者就业的企业具有减免税收的优惠,但是这种优惠并不足以使企业自愿接收残障群体就业。有些企业甚至在表面上接收残障人士,但是采用“出空饷”方式,即名义上提供工作岗位并发工资,但要求残障者“缺勤”。这种情况多见于肢体残障者,相比之下,精神障碍康复者就更难获得就业机会。

除了职场的壁垒之外,缺乏可选择的居住权利也是康复者回归社区的障碍。探访中了解到,S女士家里只剩下80岁高龄、身体健康欠佳的父亲,平时很难“照料”她。即使她出院,可能也会被视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别人照料的人。除了家庭之外,有没有可能在社区中找到其他合适的住所呢?社联的负责人认为,内地D区现有的残障照顾体系缺乏类似于香港那样的,设置在社区中的“中途宿舍”。这主要是为了那些出了医院难以立即回归家庭,重新融入社会生活的康复者所设置的。这种缓冲设置,加上适当的职业训练,比较有利于康复者回归社会。而该医院采用与社会完全隔离的封闭式治疗,患者每个月仅有一次半天的机会到“病房”之外在院区指定的空旷处“放风”。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显示,精神健康等疾病很难通过单独的生物医学治疗而进一步改善。这种与社会长期隔离的医疗模式,很可能会造成精神康复者的社会功能严重退化,不利于其回归社会生活。

电影《雨人》(Rain Man1988)剧照。

不过,社区康复的最大阻力恐怕来自于居民对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偏见。他们通常很难完全接纳精神障碍者/康复者同住一社区。甚至精神障碍者(多数为自闭症患者)家庭入住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房,会被声称担心小区“公共安全问题”的业主拉横幅抗议。不可否认,有许多的研究显示某些类型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与暴力/攻击行为密切相关。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类型的精神障碍者都具有攻击性,例如自闭症患者在绝大多数时间都不会有暴力行为。科学的认知,有助于消除居民基于偏见的恐惧。这也表明,关于精神疾病的社会教育任重道远。

理论上来说,生物医疗加上社区康复是比较理想的精神康复支持系统。“生物医疗”在实践中往往因医疗资源匮乏而被压缩成为“药物治疗”。

我从精神科医生处了解到,她的工作除了诊治40多位的精神障碍者之外,还需要每日坐班,接收新的病人。这也意味着,医生每天早上巡查病房的时间并不多,除了药物治疗,很难实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加以辅助。在社区康复层面,社区精神康复系统也存在人力匮乏的问题。尽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对精神康复者具有“名义上”的康复医疗职能,例如按时发放免费的康复药物,向康复者家庭提供援助等。可惜的是,由于卫生中心的医生岗位本身是全科化设置,精神康复只占了其工作内容的一小部分比例,因此社区医生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康复者的社区康复工作当中。

社区康复支持系统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社区社工并不一定会主动把服务精神障碍者/康复者作为自身的工作职责,除非这类服务属于“硬指标”的范围。再者,康复者的家庭支持是最重要的但常被忽略的重要部分。家庭成员承受着外界污名化、照顾康复者的心理、社会与经济等多重压力。因此,基于这些压力,许多康复者的家人也不得不把精神康复者送医院长期照料。而在较为成熟的社区康复支持体系中,精神康复医生、社工、护理人员等社会专业服务人士可以给康复者的家庭照顾者提供“喘息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照顾者的压力,使得他们可以为精神康复者提供可持续的家庭照顾。

04

迈向“去污”之路

电影《海洋天堂》(2010)剧照。

综合上述,我们会发现精神康复者在社会污名化的环境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既有个体和群体歧视的因素,也有结构性的因素。那么,我们(尤其是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如何“去污”,改善他们的生存处境呢?国外已有的研究发现去污策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抗议”,即通过各种创新的社会运动去呼吁、倡导实现精神康复者的合法权益;第二种是“接触”,即创造机会让社会人士面对面接触精神康复者,增进他们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包容和接纳;第三种是“教育”,即开展各类精神疾病课程教育,科普精神健康常识,以减少社会恐慌。Rüsch等人的研究发现,尽管这三种方式尚未能在有效性上得到一致的实证研究支持,但是,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去污”策略完全缺乏有效性。

就此而言,金晓宇与海明威等名人被媒体所涂抹的天才光环,是带着我们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善意而浪漫的幻象,属于统计学意义上的“幸存者偏差”现象。可能S女士才是精神障碍者和康复者人群社会生活的真实典型样本。

因此,我们也能看到,靠个人及家庭系统承担精神康复者的回归社会之路,是何其脆弱。原因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马志莹在《亲密的生命政治——家庭权责主体与精神卫生立法》一文中所指出的:

“2013年5月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将家庭确立为送治、照料、监管精神障碍患者的权责主体。该做法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精神医学实践对患者家庭的依赖,却规避了精神医学中公私关系的其他可能,如精神医学内部关于家庭压迫的话语以及公益法律界对防止家庭滥用医学的呼吁。中国家庭权责主体地位的确立,源于精神医学向儒家家庭文化引入新的知识论,也源于市场经济中公共照顾责任的私人化。这一抉择体现了立法者防止公权力滥用的考虑,以及对极端个人化所致人道主义悲剧的预防。但因过分强调家庭权责,从而忽略了转型时期家庭关系的复杂性,也淡化了国家的健康责任和慎重使用公权力的必要性。”

这至少表明,国家福利体系和社区照顾系统不应该从精神康复者的社会回归之路完全退场。

电影《我是山姆》(I Am Sam2001)剧照。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尽管康复者就业支持系统并不完善,但我们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改善精神康复者的福祉。

首先,医务社工可以与家综、社工服务站、庇护工场等组织衔接,预防精神康复者出院后出现社会服务的“真空”。其次,当康复者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权益受损时,社工可以与律师、媒体协作,保护康复者的合法权益。

再次,社区社工可以尝试与康复者潜在雇主联络沟通,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就业歧视;最后,运用社会倡导的策略,开展社区教育减少精神疾病的污名,推动政府建立有利于康复者发展的制度。比如参考香港为精神康复者提供“中途宿舍”的做法,建立逐级康复的职业培训体系,给康复者提供“人尽其才”的平等就业机会的制度保障,而不仅是无差别地提供简单手工工作的庇护工场。

参考文献:

Hipes, C., Lucas,J., Phelan,J.,White,R.C.(2016)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n the labor market.Social Science Research,56,16-25.

Link,B.G.,Struening,E.L.,Todd,S.N.,Asmussen,S.,Phelan.J.(2001)Stigma as a Barrier to Recovery:The Consequences of Stigma for the Self-Esteem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es.PSYCHIATRIC SERVICES,52,1621-1626.

Rüsch, N.,Angermeyer,M.C.,Corrigan,P.W.(2005).Mental illness stigma:

Concepts, consequences, and initiatives to reduce stigma.European Psychiatry,20,529–539

Scheid,T.L.(2005).Stigma as a barrier to employment: Mental disability and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28,670–690.

Szeto,A. C.H.,Dobson,K.S.(2010).Reduc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disorders at work: A review of current workplace anti-stigma intervention programs.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14,41–56.

作者|李侨明;

编辑|挪冬;走走;

校对|刘军。

警察和殡仪师披露玛丽莲·梦露心酸细节:下葬前为她做手术

1962年8月5日,深夜。

洛杉矶著名富人区布伦特伍德,美国当红女星玛丽莲·梦露卧室,灯火通明。

梦露平时睡觉很早,女管家默里夫人准备入睡时,发现主人房间的灯还亮着,于是敲门询问,一直没有得到回答。

她走到窗户边,透过窗帘缝隙看到梦露躺在床上,脸朝下压着枕头,一动不动,手里还紧紧握着电话。

默里夫人觉得事情不对,马上打电话找来了梦露的两位医生。

凌晨3点40分,梦露的心理医生赶到,破门而入之后,两人大吃一惊:

玛丽莲·梦露,死了。

与其说是死亡,不如说梦露更像是安然地睡去。

她看起来十分舒适,就像个睡着的孩子,唯一与活人不同的是,她已经完全没有了呼吸。

凌晨4点,梦露的私人医生恩格尔·伯格也赶到了现场。经过确认,他正式宣告,年仅36岁的梦露已经死亡。

4点25分,在场医生拨打了报警电话,接到电话的警官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这位警官名叫杰克·克莱蒙斯。

勘查完梦露的死亡现场,克莱蒙斯警官感到十分疑惑。

这现场,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自杀现场:现场没有任何搏斗痕迹,梦露的死亡很平静,不像是被人害死,而散落一地的安眠药和放在床头的药瓶,似乎也在告诉世人,梦露确实是死于自杀。

但作为一名警察,克莱蒙斯有自己的直觉,正因为现场太过完美,反而让梦露的死,透着一丝诡异的气息。

一代巨星香消玉殒,彼时,全美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这起案件。

很快,洛杉矶警方正式公布了死因调查结果,就是“服用巴比妥酸盐和水化氯醛过量”。

但这一结果显然难以令人信服,尤其是联想到她奇怪的死状,所有人都想知道,在这之前梦露到底经历了什么。

可这一连串疑点却没有得到任何解答,仿佛这位绝世性感女星的死亡,注定要成为永久的谜团。

如今距离梦露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官方的解密,一些关于梦露死亡的线索以及相关人员的陈述,渐渐被公开。

从当事人们回忆的蛛丝马迹里,梦露死亡的三大谜团,也逐渐更加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一、警官克莱蒙斯:这一切都太过巧合

当时的梦露,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女明星,所以勘察梦露死亡的现场,克莱蒙斯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据克莱蒙斯回忆,从看到梦露的死亡现场开始,他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预感告诉自己:梦露不是自杀。

进入现场的时候,浮现在克莱蒙斯眼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梦露全身赤裸,只裹着一条白色的床单,脸朝下埋在枕头里,右臂微微弯曲,双腿伸得很直。

经历过无数自杀现场的克莱蒙斯,第一反应是,梦露是死后被人摆成这个样子的。

勘查完现场后,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至少有三点原因。

其一,作为警官,他知道服用安眠药过量死亡,会导致自杀者产生痉挛和呕吐现象,死亡过程扭曲而痛苦,并非如梦露这般,只是像平静地睡过去一样。

其二,默里夫人对克莱蒙斯的供述,也存在很大的漏洞。

作为现场的第一目击证人,当克莱蒙斯问到梦露的具体死亡时间时,默里一开始说是在凌晨十二点半,她经过梦露房间时看到灯还没关,于是上前查看,才发现房门反锁,屋内异常。

但之后,默里又改变了自己的说法。

她表示自己给梦露的心理医生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40分,因为她睡了一觉醒来,还发现灯亮着。

那么这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默里究竟在干什么,她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也无从考证。

其三,经过对现场的勘探,克莱蒙斯也发觉了其他异常。

虽然药物散落一地,但是梦露的卧室,似乎是被重新布置过的。

因为垃圾桶被清空得干干净净,最凌乱的,就是摆放在床柜上的安眠药瓶和镇静剂瓶。

考虑到梦露极其情绪化的个性和四次自杀前科,这些瓶子的存在似乎是合理的,但整个房间里,却没有任何杯子之类的盛水容器,帮助梦露服药。

更加离谱的是,梦露死亡的时候,手里紧握着电话,只要知道她与谁通话,就能破解案情。

可当克莱蒙斯去调查的时候,有关梦露当晚的通话记录,却都不翼而飞了。

同样反常的,还有梦露文件柜里的日记本、备忘录和书信,也消失不见了。

如果说这些疑窦只是克莱蒙斯的猜想,那梦露的尸检结果,则更加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尸检结果显示,梦露体内残存有大量的镇静剂,剂量足以杀死十个人。

可梦露的肠胃里,既没有发现药物,也没有发现胶囊残留,这只能说明,如此巨大的剂量,不是梦露口服进入体内的。

但静脉注射也随即被法医排除,因为梦露全身上下没有任何针孔,况且一次性注入这么巨大药量的镇静剂,尸体上会留下严重的淤青。

那么,对梦露药物过量死亡的合理解释,只剩下两种。

第一种,药物是通过灌肠的方式进入梦露体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梦露的结肠会发生不正常的变色。这个操作,梦露自己一人显然是无法完成的。

第二种,是梦露的两位医生,先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梦露开具了大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后者会大大减缓前者的代谢,导致剧烈的副作用。

但这些,都是警官的猜想,没有任何人证物证,最终不了了之。

而刚开始梦露长达723页的尸检报告,后来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54页,也没有人问其缘由。

二、殡仪师回忆:她日子过得并不好,邋遢又狼狈

勘查完现场后,梦露的遗体被警方推到了殡仪馆。

一代巨星的遗体,放在殡仪馆24小时竟无人认领,据“阿伯特与哈斯特”殡葬公司的一名殡仪师回忆,24小时之后,他们接到了为梦露整理仪容的通知。

遗体从现场到殡仪馆,梦露身上一直一丝不挂,只是换了一张白色的布遮盖。

当殡仪师掀起白布的时候,他并没有因看到这位当红女星的赤身裸体而好奇,反而十分震惊。

“我不敢相信那是玛丽莲·梦露,”殡仪师说:“她的美丽不该是这个样子,她人生中最后的日子肯定很不如意,不然怎么会变成这副邋遢又狼狈的样子。”

殡仪师说出这种话,并不是因为躺在他面前的是一具尸体。

准确来说,即便在所有尸体中,梦露的尸体也比其他人的更为可怖。因为面部朝下,血液会往下流,所以梦露的脸上布满了尸斑。

除此之外,让殡仪师不解的,是这样一位当红女星,全身上下的状态,完全不像是生前对自己精心打理的样子。

梦露的脖子肿得很厉害,为了让她看起来美丽一些,殡仪师不得不为她做手术,引流脖子里的积液。

生前,梦露是有名的性感女郎,这性感,有一半来自于她的金发。

可殡仪师却回忆说,梦露天生的发色是浅棕色,像线团一样缠绕在一起,头发很少,发质很差,显然很长时间没有经过打理。

殡仪师回忆道:“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位爱美的女孩子放弃了打扮的心思。

梦露对自己皮肤的保养和身材的管理要求是很高的,甚至是严苛的,但这一点,殡仪师也没发现。

因为梦露的手脚、腿以及腋下等多个部位,已经很久没有经过脱毛保养了。

她的嘴唇龟裂严重,指甲也很久没有修剪,内里藏满了污垢,仿佛这具尸体不是一个女明星,而是一个天天在田间劳作的农妇。

殡仪师还透露,梦露是没有牙齿的,为了上镜好看,梦露不惜拔掉了所有的牙齿,做了一口洁白整齐的假牙。

采访中,殡仪师透露,完成入殓清洁后,自己收到了一套梦露生前的衣物,在葬礼之前,他需要负责为梦露穿上。

这是一件绿色的紧身球衣,妆容修饰过后,白色纱幔下的她才恢复到往常模样。

殡仪师还表示,在收拾梦露私人物品的时候,还发现了硅胶义乳。

事实上,梦露的私人化妆师曾经透露,梦露在刚过30岁的时候,胸部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垂现象。

为了自己的形象,她接受了整容医生的建议,做了丰胸手术。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殡仪师坚信,梦露绝对不是自杀的。

作为在人前光鲜亮丽的大明星,更是美国甚至全世界公认的“性感女神”,按照梦露的做事方式,即便要自杀,她也会穿搭衣物,将自己收拾得美艳动人,然后安静地等待死亡到来。

绝不会如此懒散放任,把自己折腾得像个邋遢鬼再迎接死亡。

三、好友卡波特:梦露的死因与肯尼迪兄弟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是梦露的好朋友,在梦露死后的十年间,他一直在调查梦露的死因。

虽然没有具体的调查过程,但据卡波特回忆,他认为梦露之死或与约翰·肯尼迪和罗伯特·肯尼迪两兄弟有关。

梦露一生嫁给过三个男人,但爱过无数男人,肯尼迪,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詹姆士·多尔蒂,这段婚姻持续了四年。

第二任丈夫,是棒球明星乔·狄马乔,这段婚姻仅仅持续了274天。

第三任丈夫,名叫米勒,是一位剧作家。

梦露对米勒十分崇拜,大家都以为性感女神找到了真爱,但一年半时间,经历过两次流产后,梦露也放弃了这段婚姻。

第三次离婚后,梦露认识了约翰·肯尼迪,当年的美国总统。

见到梦露的时候,肯尼迪为她的美貌倾倒,而梦露也迷上了这个站在权力巅峰的男人。

那时候的梦露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在肯尼迪已经有第一夫人和一个幸福家庭的条件下,对他展开了追求。

1962年,在现场拍摄电影《濒临崩溃》的梦露,收到了一份来自肯尼迪的生日邀请,希望梦露参加自己的四十五岁生日。

这封邀请函,对梦露来说,却是一张“死亡通知单”。因为就在这场生日宴过去不久,梦露就死于非命了。

梦露十分重视这场宴会,她找法国设计师设计了一条专属礼裙,这条裙子全身半透明,若隐若现,镶满水钻,在灯下格外耀眼,梦露就是想成为宴会上最耀眼的女人。

这条裙子花了梦露1.2万美金,这在当时是个天价(2016年被以480万美元拍卖)。

生日宴当天,梦露不顾所有人反对,抛下片场几百个工作人员,只身赴宴。

她穿上那条裙子,用自己最甜美的歌声为肯尼迪唱了一首生日歌,肯尼迪随后赞叹:“在听了你的甜美声音为我演唱的歌曲后,我甚至觉得自己从此可以隐退了。”

为了吐露自己的心意,梦露还为肯尼迪定制了一款劳力士金表,表盘背面刻着一首短短的情诗。

“让我爱你,否则,不如死去。”

当晚,肯尼迪也没有避讳梦露,还幽默调侃。

可是就在生日后的第二天,肯尼迪就下令销毁当天自己所有和梦露同框的照片,那块金表,也被一并销毁了。

梦露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甚至想过让肯尼迪跟第一夫人离婚,自己取而代之。

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梦露太需要一个爱她的男人了,但这个男人,注定不可能是有家室的美国总统。

为了让梦露打消念头,肯尼迪让时任司法部长的亲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劝说梦露。

但罗伯特没有抵挡住梦露的魅力,此后,肯尼迪兄弟与梦露的三角恋,也成了美国政坛最大的丑闻。

梦露性格张扬,在与总统和高官的交往中,难免接触到一些国家的核心秘密。而梦露在朋友面前,也不避讳谈起这些秘密。

这让肯尼迪十分恼火,因为当时美国政坛暗流涌动,政敌和反对党都在盯着他犯错。

但梦露没有停止,神经敏感的她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她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自己与肯尼迪兄弟之间的情感纠葛,要将自己遭的罪告诉全世界。

2007年,FBI曾公布过一份关于梦露死亡调查的档案,档案中就提到,梦露死亡之前曾见过六个人,这六个人里就包括罗伯特·肯尼迪,以及她的私人医生。

据管家默里夫人回忆,1962年8月2日晚,也就是梦露死前几天,亲眼看到,罗伯特·肯尼迪曾来找过梦露,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随后梦露变得歇斯底里。

而梦露的好朋友也在当时爆料,梦露在临死前一晚,曾给自己的母亲打过一通电话,并称自己掌握了危险的秘密,还指名道姓说了有人要害她。

不过这么多年,一直到去世,梦露母亲也没有说出这个名字:“我想让我的家人都活着,我不能说。”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随着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的遇刺和1968年6月5日罗伯特·肯尼迪被谋杀事件的发生,梦露的死亡成了美国娱乐圈最大的悬案,任何真相都再也无法考证。

而肯尼迪遇刺案也是美国政坛最大的悬案之一,三年内,18名关键证人死亡,115人因此案离奇自杀或被杀,这难免让人们将梦露之死,与这起悬案联系在一起。

真相如何我们已无从得知,但36岁的梦露之死,却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梦露安葬在皮尔斯兄弟西林村纪念陵园,时至今日,还有人会在特殊的日子看看这位全球性感女神的陵寝。

她一手创造了一个只属于美国的“梦露时代”,也一手让这个时代消亡。

孤独伴随着她的一生,或许她并不是为了权力和金钱,只不过想要一个爱自己的男人罢了。

“男人愿意花上大价钱买她的一个吻,却不愿花50美分了解她的灵魂!”

“在我的生命中,没有一个人真正爱过我,我孤身一人深陷在这可怕的牢笼中。”

在梦露那本离奇消失的日记本中,这两句话让人心碎。

希望天堂的梦露不再孤单,更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22年前,一宗枪杀案,牵出美国豪门萨克勒家族,一条灰色产业链

1999年4月13日凌晨,美国,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打破了夜的平静。

中年男子丹被吵醒,那边说,他23岁的儿子丹尼出事了。

原本,丹只是以为儿子闯祸了,他还问对方,要去哪里接孩子。

对面的人把话说开了:“你的儿子丹尼被枪杀了。”

原本,丹过着富足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

美丽优雅的妻子,一双俊俏灵慧的儿女,一家四口生活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圣伯纳德教区,这里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居民以中产阶级白人为主。

丹的职业是一名药剂师,工作体面,钱多事少离家近。

但所有这一切,都在那天以一种凌厉残忍的方式结束了。

而儿子丹尼被杀的地方,是纽奥良市最乱的地方——下九区。

这是一个充满古柯碱、海洛因,和种族歧视的法外之地,鱼龙混杂,为黑人聚集地。

丹难以接受,自己英俊乖巧的儿子,居然会在半夜驱车来这里买毒品。

下九区这片污浊之地,每年的犯罪率都是全美前几,并且破案率还低得可怜,警察根本指望不上。

甚至,在丹尼身亡之后,有一个警官当着丹的面说:“这种毒虫死了也是活该。”

出于悲痛和愤怒,丹决定自己着手找出真凶。

但这谈何容易。

下九区多是穷凶极恶之徒,这里就算是有人目睹了那起枪击,也不会有胆量站出来,因为告密很有可能意味着长时间的追杀和骚扰。

但丹的生活已经坠入深渊了,困难,远比苦难更容易忍受。

他先是在电视台悬赏1万美元寻找目击者。

然后开着车无数次到下九区,探访每一户人家。

他甚至找到一本巨大的《海恩斯目录》,一家一家地给下九区的居民打电话。

整个过程中,丹从未携带过枪支。他不想手刃仇人吗?

他想,他太想了。但他忍住了,从来都只身前往,丝毫不顾家人和警察的警告,毕竟他这样的举动,很有可能激怒凶手,然后被杀。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先是有一个15岁的黑人男孩杰弗里声称,当晚他目睹了丹尼被枪击的整个过程,但因为男孩的证词中太多自相矛盾之处,线索中断。

几个月之后,丹有了重大发现——

他找到了枪击发生当晚真正的目击证人了,是一位名叫谢恩的黑人女性。

谢恩说出的话更让丹震惊:“凶手就是那个贼喊捉贼的杰弗里。”

而且,杰弗里还是谢恩最好朋友的儿子。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谢恩备受良心的煎熬。

她也失去过自己的哥哥,知道丹一家所经历的巨大痛苦。但凶手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而且谢恩自己还有三个年幼的子女,她太害怕了,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但最后,她还是站了出来,在法庭上指认了杰弗里。

杰弗里很快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13年。

判决下来的那天,这个16岁的黑人男孩,第一次透过囚车的窗户见到了外面的风景。

他终于走出了下九区,只是没想到,是以这种方式。

原本事情到此就已结束,不过丹接下来的举动,能让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个父亲究竟有多么伟大。

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丹的职业了,药剂师。

儿子出事之后,丹注意到药房里总会出现很多和丹尼年纪相仿的孩子,他们大多带着一张高剂量类鸦片处方筏。

这些年轻人从外表上看,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疾病,甚至有些小孩是一蹦一跳进来的。

而他们开的药却是著名的止痛药——奥施康定。

这种药在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非常流行,它有着长达12小时的止痛效果,药量下得猛,一颗奥施康定相当于16颗扑热息痛。

这么看的话,奥施康定就是一种止痛神药。但同时,有心人发现,把它搅碎,或是研磨后兑水注射,还有致幻效果。

而且奥施康定的价格低廉,只要有处方,这种“鸦片”简直唾手可得。

一开始,丹只是处于警惕询问这些年轻人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有没有拍ct”之类的。

这些孩子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于是,丹开始劝退来拿奥施康定的一些年轻人。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所有人都知道,买奥施康定别去丹在的药店。

与此同时,他开始了自己的调查。

丹把所在区域开出奥施康定的医生名单,及他们每次开药的剂量打印了出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这一分析发现,这些处方有99%都出自一位名叫克莱格特的儿科医生之手。

而这个小儿科医生是刚刚获得了疼痛管理的资格,她开出的处方里,只有三种药:奥施康定,舒肌痛,和赞安诺。

这都是止痛类的药物。

而且,她都是直接上大剂量,不论病情轻重,都是从40毫克开始。

丹去克莱格特所在的诊所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医生这个职业,在美国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收入也不菲,但克莱格特的诊所却在纽奥良一个混乱的区域。

而且,这个诊所白天不开门,夜里却排着长队,一天就诊的人数高达200个以上。

这,就算是神医降世也看不了这么多个病人吧。

克莱格特没有问题才怪了。

同时,丹的内应罗比告诉他,找克莱格特医生就诊,单次费用就高达250美元。

加100美元可以走1小时快速通道,不加钱可能要在诊所等整整2天才能拿到处方。

更恐怖的是,为克莱格特的犯罪行为把门的,正是当地警方。

这实在是太荒诞了。

而就在丹调查的过程中,悲剧持续发生着。

2000年,7月。一个叫雪莉的女孩子因为药物过量而死。要了她命的,正是奥施康定。

丹还记得,女孩来拿药的时候,他还劝过她,但因为药方老板在场,他依旧把药给了她。

雪梨离世后,丹始终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她。

如果自己放任不管,就会有无数的年轻人,像雪梨和丹尼一样过早死去。就会有无数的父母家庭,经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

如果地狱需要祭奠才能翻转为天堂,丹决定以自己的鲜血为祭。

盯上克莱格特的几年里,丹就像疯了一样整天拿着业余摄影机偷拍,积累了大量的视频和音频素材。

他到处演讲、写文章、给政府官员写信,拼命地呐喊,试图成为那支煽动翅膀引发海啸的蝴蝶。

最后,丹收集了足以扳倒克莱格特的证据,并将其交给了DEA(美国缉毒局)。

但缉毒局却三番五次让丹别再插手这件事。

实际上,DEA早已注意到了克莱格特的异样,但他们选择了长久地蹲守,试图积攒足够的数据和报表,来证明一个医生有罪。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以“稳妥”和“慎重”为由,却忽视了那些逐渐消逝的年轻的生命。

只有丹才明白,克莱格特一日不被抓,生命一日得不到保障。

终于,在2002年,克莱格特的私人诊所被关停,她的医生执照也被吊销。

一切太平了吗?并没有。

更值得深思的是,奥施康定的制造者——普渡制药公司。

这家公司背后矗立的,是鼎鼎大名的豪门“萨克勒家族”。

但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为药品的泛滥付出过代价。

一方面,普渡公司说奥施康定只会让病人伪成瘾。

“我们生产高效止痛的药物,我们训练医生正确地使用药物,我们从未鼓励滥用或者误用药物。”

言下之意是,如果出了问题,要么是医生不行,要么是病人没有自制力,反正不管制药公司的事。

但另一方面,普渡背地里却派业务员找医生和药剂师,大肆推销自己的止痛产品,形成一条「药物成瘾-治疗成瘾」的巨大的灰色产业链。

朋友们,这就是资本家们的狡猾之处,他们挖好了陷阱,放好了诱饵,甚至布置了推手,万事俱备,只等着消费者自投罗网。

当事情败露时,他们只会说消费者太贪婪欲望过于旺盛,对自己所布置的天罗地网却只字不提。

《药剂师》里最有意味的一句话,来自缉毒局的一名官员。他对着镜头说:“她罪不至罚,我言尽于此。”

这句话里的“她”,指的是克莱格特。

为什么,一个开出大量奥施康定的违规医生不该罚?

其实,当我们理解了资本主义的手段之后,就很清楚了。

她虽没有那位官员说得那么无辜,也没有罪大恶极,罪大恶极的另有他人。

克莱格特至多是没有医德,随意给病人开药,并以此牟利。

但美国只有一位克莱格特吗?或者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克莱格特吗?

难道不是“萨克勒家族”这样的资本家在呼唤和制造着克莱格特这样的医生吗?

他们用金钱当诱饵,把陷阱展现给医生们,一旦有一个医生把持不住了摔进陷阱里了,他们就站在岸上说:“你看,又是一个没有医德的医生,真是让人心痛啊。”

但资本家巴不得有这样的医生存在,既能帮他们赚钱,又能帮他们背锅,让他们在东窗事发之后全身而退。

一个克莱格特入狱了,资本家会制造更多的克莱格特。但是,我们有那么多的丹这样的人吗?

《药剂师》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它的优秀不仅仅止步于它找到了一个好的题材和一个足够有话题度的主人公,还在于它用一个“固执的父亲”的故事,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是悄无声息地。

只是,当看完纪录片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手握真相时,我们愿意当那个撼大树的蚍蜉吗?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天堂电影院: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作者/瑾山月 主播/童童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电影史上,有这样一部电影,自1988年问世以来,在全球斩获了10项大奖。

33年过去了,它仍以9.2的高分稳居豆瓣电影Top250,与《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并称为“时空三部曲”。

它就是意大利国宝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天堂电影院》。

深爱它的影迷,浪漫地称其为“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

影片中的故事,围绕二战时期西西里岛上的一座电影院展开。

讲述了男孩托托在梦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成长,又在爱情的挫折里成熟。

他人生中充满了遗憾,但这些遗憾,最终都以“爱”的样子回到了他身边。

这是一个含情脉脉的故事,它似乎在安慰我们说:

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谁的生活里,没有“事与愿违”

二战时期,意大利南部的小镇上,人们过着贫穷又乏味的生活。

小镇上唯一的电影院——天堂电影院,就成了大家最向往的地方。

有个叫托托的小男孩,对电影院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痴迷的不是电影,而是那间充满魔法的放映室。

他总是凑在放映员阿尔弗雷多身边,还总想趁他不注意偷偷摸一下机器。

出于安全的考量,阿尔弗雷多虽然知道托托的小心愿,但也一直严禁他踏入放映室一步。

他告诉托托,人生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人事事如意,总有事与愿违的时候。

生而为人,谁不是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

你想干的事,总有阻碍;你想见的人,总没有来;你想要的生活,总与你擦肩而过。

既然不如意是生活的常态,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一颗乐观的心接纳一切。

就像托托,他没有轻易放弃梦想,一直在等待属于他的机会。

不久后,这个机会出现在小学毕业考试的考场上。

阿尔弗雷多为了摆脱文盲的身份,得和小学生一起参加毕业考试。

为了通过考试,他不得不和托托达成协议,他教托托放电影,托托帮他考试。

托托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放映室,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欣喜若狂。

之后的几个月,托托不仅学会了放电影,还和阿尔弗雷多建立了父子般深厚的感情。

他们一起播放《乱世佳人》,一起玩味观众们如痴如醉的表情;

他们一起去教会做礼拜,一起戏弄刻板无趣的老神父;

每天电影散场后,他们会在广场上散散步,说说话。

托托真希望自己永远过着这样的日子,有电影可放,有阿尔弗雷多陪在身边。

然而,所有的美好随着一次火灾,戛然而止。

一次放映过程中,胶片起火烧毁了整座电影院,阿尔弗雷多身受重伤,还烧坏了眼睛。

此后的大部分时间,只有托托一人在放映室忙碌。

一想到阿尔弗雷多再也不能看电影,他伤心极了。

作家路遥曾说:“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满意。”

你刚刚踏上一条康庄大道,命运就给你设下一道道路障,让你在颠簸中惊慌失措。

你总算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又发现生活里永远充满变数,让人捉摸不透。

当你在风雨里奔跑久了,终会明白:

得偿所愿是侥幸,事与愿违才是生活的常态。

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时光倏忽而逝,一晃眼的工夫,托托已经是读高中的大男孩了,也有了心仪的姑娘。

他爱上了一个叫艾莲娜的女孩,每天晚上都去女孩窗下等,希望女孩能接受他。

很多年后,托托仍清醒地记得,那是1954年。

那年,他站在窗下等了整整8个月,从春天一直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当新春的礼花在空中绽放,托托终于迎来了他的女神。

热恋的日子里,托托和艾莲娜一起上学、约会,一起放电影,幸福得仿佛置身天堂。

可是有一天,艾莲娜的父亲忽然出现在他们面前,阴郁的眼神里满是责备。

果然不久后,艾莲娜就被父母接走,临走前只留给托托一封信,连面都没见。

托托悲愤不已,烦躁不堪,他睡不好吃不下,每天垂头丧气。

阿尔弗雷多宽慰他说:“既然选择了去爱,就要忍受爱情的煎熬。”

生活中,我们不也常常苦于各种“爱而不得”吗?

有的人沉沦其中一蹶不振,但也有的人在煎熬中成熟了心性,坚强了内心。

托托属于后者,他努力克制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渐渐恢复了理智,终于想通了——

既然一切不可挽回,就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几个月后,艾莲娜回来找过托托一次,俩人旧情复燃,并约定保持书信往来。

再后来,艾莲娜去巴勒莫读大学,托托去罗马服兵役。

可就在某一天,托托忽然再也联系不上艾莲娜了。

她搬了家,换了电话,整个人像蒸发了一样。

这次情伤,并没有让托托消沉太久,反而提醒了他该去谋划自己的人生。

托托开始思索自己生活的意义和未来在哪里。

他一直记得阿尔弗雷多的那句话:“日复一日地待在这里,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最终,托托离开了天堂电影院,带着他的电影梦,一个人走向了远方。

泰戈尔曾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无论我们遇到谁,给我们带来的是欢乐还是痛苦,都是渡我们成长的人;

无论我们经历什么事,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帮我们成长的契机。

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有它的意义。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那一定是另有安排。

在“事与愿违”里,与生活和解

托托离家前,曾和阿尔弗雷多在海边告别。

阿尔弗雷多对他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心里的那颗星,你还年轻,世界是属于你的。”

当时的托托一定想不到,这是他与阿尔弗雷多的最后一面,他更想不到这句话对他人生的影响会有多大。

直到30年后,托托从小镇青年变身为大导演萨尔瓦托雷,他才明白,如果不是阿尔弗雷多,他很可能只是一个梦想破碎的失败者。

如今的托托跻身社会名流,住在大城市的豪宅里,生活在璀璨的光环下。

可这些年来,他很难像小时候那么快乐,也从未遇见一个值得他爱的人。

漂泊与孤独,让托托始终无法与生活和解。

一天早上,五十多岁的他忽然接到了母亲的电话——阿尔弗雷多死了。

托托立马动身飞回小镇,踏上故乡的那一刻,他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天堂电影院没有了,这里即将被政府改建成停车场;

人们的热情没有了,再也没人为一场电影彻夜排队了;

阿尔弗雷多没有了,再也没有人推着自己走向梦想了。

行走在送葬队伍里的托托,感觉自己失去了一切。

这天晚上,他一个人走进废弃的天堂电影院,在满是蛛网和灰尘的放映室来回踱步。

童年的欢乐与少年的热烈,在他脑海里一帧帧闪回。

往日的美好,正在回忆里一点点复原,给了他面对悲伤的力量。

阿尔弗雷多临终前,给托托留下了一盘粗糙的电影胶片。

胶片里,是阿尔弗雷多拼接的数百个关于“爱”的镜头——有恋人接吻,有夫妻相拥,有亲人重逢。

他们眼里闪着火一样的热烈,每个笑容都洋溢着真实的爱。

电影最后,托托凝视着屏幕,不知哪来的一束光,刚好落在他微笑的脸上。

这一刻,他理解了阿尔弗雷多,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永远充满了“爱”,他应该与生活握手言和。

当阿尔弗雷多的胶片播完时,电影《天堂电影院》也落下了帷幕。

罗翔曾说:“我们太有限了,只能做觉得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既然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人生仍是充满遗憾,那不如悦纳一切,学会与生活和解。

当你不再纠结于生命里的遗憾,你的生活会豁然开朗,心中一片朗朗乾坤。

大约半年前,《天堂电影院》重新上映,在大银幕上与观众上演了一出“久别重逢”。

当时,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给中国影迷的信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很难,还好有电影陪伴。”

这句话,让人联想起电影里的那句经典台词:“人生与电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诚然如此,人生辛苦多了。

因为人生充满了“爱而不得”,到处是“事与愿违”。

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人生仍有深深的眷恋?

因为他们懂得,命运里的所有安排,都有它的意义。

点个“赞”,愿我们无论际遇如何,都能探寻到生命的意义,永远坚持梦想,永远心怀热爱。

作者:瑾山月。来源:十点读书,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被称最赞的国产纪录片,杀戮的狂欢,却是毁灭的开端

上周六,难得不用加班。

下楼遛弯,忽闻远处空中一阵扑棱棱的声响,一抬头,大雁斜飞过树影。

幸好手够快,捕捉到这一瞬。

大雁走了,我在那站了好久。

可能你会觉得夸张,就这么等着、看着,本来有点颓的心,慢慢恢复平静。

看,自然和生命就是有这种神奇的治愈力。

嗯,又想看那种片了——《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在以前,肉叔会这么介绍这种片。

来自自然纪录片届的扛把子BBCbalabala……

今天,可以骄傲地换个说法了。

由CCTV纪录频道拍摄、立足于中国的自然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是《自然的力量》的第二季,今年2月在CCTV9播出,因为人数少至今还未开分。

点开评论,除了旁白,一水的好评。

至于标题说的,要吹爆的“神颜降级”,别急,后面会说。

肉叔也觉得,诗人西川的旁白,写得过于煽情和升华,念出来又太冷静缺乏感染力。

除了这个缺点,我没啥理性能挑《大地生灵》的刺了。

从最高的山到最大的海,从临近赤道到接近北极,拍摄历时五年,行程相当于往返月球一次。

技术够硬。

4k红外感应摄影机 尽量不干扰动物的遥感装置 8K延时摄影,合力记录下自然之美。

所以,恢弘的山川图景,它有。

随便一个定格,仿佛一幅画的浑然天成,它也有。

冷知识:愤怒的小鸟原型,蓝大翅鸲

而最让肉叔爱不释手,无法暂停的,是一个个在平时,未曾有机会注视的自然之邻。

它们或可爱,或危险;或娇小,或庞大。

可这次看完,才发现,我们那么近。

和大雁并肩飞行,身边是飞友展翅周围空气的震动,不敢低头,太高了。

旁边的眼镜王蛇见有闯入者,悄悄溜过去,静静看对方亮招。

给刚长出鹿茸,和同伴比鹿角大小的麋鹿当裁判。

逗逗因为调皮摔坏了手臂,跟妈妈撒娇的小金丝猴。

《大地生灵》仿佛把我们扔到深山高空密林,感受着自然界里的这些可爱生物。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仿佛候鸟南飞,有两条路线。

一条自内蒙古经青海直到印度,一条经东北过黄河流域直到东南沿海。

想看看邻居们过得咋样?

快上车,后排的朋友,别掉队啊。

01

荒野小猎人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40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一半的炼狱,也是生命的天堂。

只有一个月的夏天生机勃勃,不少新生儿开始了生命的第一阶段。

喵呜~你的小可爱突然出现~

这是雪豹、云豹还是长胖的……猞猁?

孤陋寡闻了不是。

瞧瞧这宽阔的大饼脸,圆钝的耳尖,瞳孔在光下迅速缩小,一身很好rua的茸茸毛……

这是比家猫大只些的兔狲([sūn],不用谢),高原上的激萌弱势群体,猫科、兔狲属。

出生没多久的兔狲四兄弟,在爸妈建造的庇护所里打打闹闹,玩得不亦乐乎,时不时来个探头,看看妈妈带吃的回来没。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长大,似乎只要一夜。

6个月后,兔狲兄弟就分家了,跑向“大城市”打拼生活。

年轻人在外讨生活的第一步,找个房子。

小兔狲的房源需求很简单:50公里领地范围,4个以上藏身洞穴。

小兔狲看中了河谷边的乱石滩,荒草遍布,也有其他动物很久之前的尿骚味。

可年轻人有什么挑选的资格呢?有的住就行了呗。

小兔狲开心地接盘了狐狸或者旱獭住过的“二手房”。

毕竟是“全款交付”,没什么天敌的压力或者竞争对手争抢,它已经在新家开心地打起滚来。

找好房子了,接下来就要搞定伙食。

诶,伙食……不就在前面吗?

这可不是土拨鼠哦

这吧唧嘴的鼠兔,可是“高原大米饭”。

像旱獭、狐狸、兔狲这种高原上体型小巧的“弱势群体”,都靠它的爱来供养。

小兔狲开始了第一次捕猎。

秘技——隐身。

兔狲的“皮大衣”花纹接近岩石的阴影,动若兔狲,静若顽石。

荒原上人均隐身高手啊

先是拉近距离,然后耐心地长久等待。

最后冲“大米饭”狠扑一口。

真·一溜烟

可惜,距离太远,技术不精。

这顿饭,怕是没着落了。

高原上生活的压力不止给了初来乍到的小兔狲。

带娃的藏狐妈妈更头疼。

第一次当妈的它,怀胎两月在春天生下了兄弟俩,还搞了套两居室。

地下宽敞,地上明亮。

既能让宝宝藏身,又能让兄弟俩晒晒太阳,啃啃小手,玩玩干牛粪。

生活的压力,都在妈妈身上。

自己饿没关系,可不能饿着宝宝。

她原想“来顿大餐”,毕竟开春时可是旱獭最瘦弱的时候。

在山下静待,看准目标,飞奔过去。

尴了个大尬,这“大餐”好像比她还重、还大。

僵持片刻,无奈放弃。

吃不起豪华大餐,“大米饭”还是吃得了的。

不会犯年轻人犯过的错误,藏狐妈妈藏在像一块土丘一样藏在荒草中。

在距离很近时,一个箭步向前,发动攻击。

她对鼠兔志在必得。

可不曾想,饥饿的荒原狼,同样对她的孩子志在必得。

带着食物回来的她,差点被体重超自己好几倍的家伙偷家了。

是你吗秋田

对旱獭都打不过的藏狐妈妈来说,这无疑一场硬仗。

可她没有时间考虑实力的悬殊。

对母亲来说,保护孩子是她的第一反应。

以身为诱,让狼远离洞口。

吃顿饭团圆饭不容易啊。

她能逃出狼口,把来之不易的鼠兔大餐能送到孩子嘴里吗?

肉叔我不剧透,因为对荒野小猎人来说。

人生每一个能体验的“第一次”的机会,已经难得可贵。

02

少侠初长成

大雁怎么判断飞到哪了呢?

看花,等飞到木棉花开的地方,温暖的南方就到了。

广西,石灰岩覆盖的喀斯特地貌,把大地切割成一个个封闭的生态岛屿。

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小的猴子,现存仅有1000只白头叶猴,就住在此地。

它是肉叔见过最fashion的猴子,一个背影就让人过目难忘。

头上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很狂野,很rock。

猴子常规的树跳树都是小case。

对白头叶猴来说,每天傍晚回家都要来一场极限挑战。

为了不被天敌发现,吃掉。

它们要在悬崖峭壁上、近乎平面的山体中,利用仅有的凹凸缝隙辗转腾挪。

一呼一吸间,都是小心翼翼的紧张。

遇到难处了,兄弟,搭把手!

为了生存,它们修炼成了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

其中,猴妈才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代宗师。

爬不了山的金色猴宝宝,只能紧抱着妈妈,“御空飞行”。

金色?

没错,白头叶猴小时候毛发金灿灿的,越长越褪色(金黄色→灰黑→灰白)。

我就看看谁还不尖叫的

半年后,长成少年郎的它,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攀爬试炼。

对成年白头叶猴来说,不过是一起跳一降落的生活日常。

但对初长成的它来说,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挑战。

试炼开始了。

少年郎摩拳擦掌许久,如猛猪突进般在从几段树枝中荡了过来。

三下五除二,到了最后一个凶险的隘口。

这山望着那山高,正想着怎么赶上在前面带路的长辈,来一个飞跃的大动作。

突然,手一滑。

悬崖高百尺,尖利的啸声传遍山谷。

从这下去,轻则重伤,重则摔死。

爹妈担心得不行。

还好,虚惊一场。

平衡的技巧、欧神的运气,接住了它。

此路不通,那就换一条路。

继续勇闯天涯。

给他娘急的呀

同样初出茅庐的,还有四川唐家山的羚牛兄弟俩。

生活在山间的他们跟随着父母,正在进行一场举家迁徙。

从山间,到河谷。

陡峭的山路,崎岖的土径。

小羚牛踩着爸妈的脚印,亦步亦趋。

到了河谷,更大的挑战来了。

雨季刚过不久,河水湍急,深浅莫测,最深处可达10米。

对于大羚牛来说,这水最多没过大腿根。

可小羚牛要是一个没站稳,就面临着被冲走的危险。

羚牛父亲带领着成年大部队都都到了对岸,甚至在山坡上吃起了草。

只有一个母亲,站在河道中央回眸。

对岸,两个儿子还在瑟缩着。

在母亲的呼唤鼓励下,哥哥先迈出了勇敢的一步,纵身一跃。

全身浸泡在冰冷的河水里,努力抬起被水浸透而十分沉重的蹄子,向前迈进。

有了榜样在前,弟弟也趟进了河里。

奔向等待中的母亲。

对它们来说。

成长,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趟过一条河。

03

披荆破浪

来到第二条航线的起点,肉叔大受震撼。

不看不知道,内蒙古达里诺尔湖的华子鱼有多内卷。

冬天在深水区过冬,有碱性湖水做地暖,暂时躺平。

到开春,开湖,逆流而上准备到淡水湖产卵,立马卷起来了。

跟高校生毕业准备找工作似的。

华子鱼的生存玩的是鱼海战术,河道被群鱼挤得像是烧开的水。

要是没那么强烈的挣劲儿,或者运气太差,命就交代在这儿了。

冲破鱼海后,继续逆……逆……逆流……

啊咧,卡住了。

逆流的第二道关卡,抬升的河道。

反复扑棱后,尾部肌肉彻底一发力,冲上河道,厉害。

你以为就能到达产卵区?

达里湖是中国四大湖泊之一,也是鸟类迁徙的通道。

一个往南飞,一个往北游。

鱼儿们的第三道坎,渔鸥来了。

不做喙下鬼,鱼儿要战斗!

如果还够运,躲过鸟嘴。

恭喜鱼儿们,只剩最后一道大关,大瀑布。

激流迸发,浪花翻滚。

前有鲤鱼跃龙门,今看华(子)鱼翻瀑布。

经过20多天的大迁徙,华子鱼终于来到了淡水河流域。

甩子产卵,好不快活。

同样披荆斩棘的还有鹰嘴龟。

南方的雨季,丰沛的河水滋润了干枯的河道。

闻到了猎物的味道,小小的鹰嘴龟伺机而动。

这是个顶级吃货,为了吃饭,它首先要爬!上!瀑!布!

绝对是一次“徒手攀岩”。

强壮的手臂,瓦状排列的鳞片,强力的尾巴作为支撑。

好不容易快爬到山顶,进入最凹凸不平的瓶颈期。

一个不留神,啪嗒一下,跌落水潭。

怎办呢?

能怎么办,不想绕道而行,只有从头再来。

这回有经验了,避开打滑的地方,转着圈爬。

蝙蝠侠直呼内行

欲吃大餐,必先尝其苦。

动物们真的懂这些道理么?

但能确定的是,自然生灵都惜命。

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的当下,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被挤压、缩小。

单在中国,这些“近处的哭声”都振聋发聩。

荒野小猎人兔狲曾是IUCN红色名录中的“近危”。

少侠小羚牛,易危;白头叶猴,极危。

乘风破浪的鹰嘴龟,濒危。

而我没写到,你没看到的——陆地。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从10万只,锐减至约4000只,下降了97%。

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雪豹,自然保护投入相对薄弱,受调查的雪豹栖息地仅占全部栖息地的1.7%,到目前甚至回答不了“中国有多少只雪豹”这个基本问题。

河海。

长江中目前仅存1012头长江江豚,比大熊猫更为稀少。

由于栖息地和人类近海活动区域高度重叠,严重受到围填海、海上交通、渔业捕捞等的影响。珠江口的白海豚正在以2.5%的年衰退率在减少,20年后,它们的数量将仅为现在的1/3。

图源@彭健羽

在写这篇文章时,肉叔时不时都会去百科看到觉得可爱的小动物。

在查的时候,时不时会看到一个词,降级。

藏狐,2008年从濒危降为无危。

兔狲,2020年由近危降无危。

鹰嘴龟,2021年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降为二级。

……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渴望降级,并希望降级的动物越来越多。

除了希望,作为邻居的我们还能做什么?

成为守护者的一员。

和人类一样在第四世纪出现的麋鹿,早在100多年前就在中国本土灭绝,曾被当贡品运往欧洲的麋鹿成为绝版。

1986年,39只麋鹿重返黄海之滨。

在湿地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习惯还原下,它们逐渐壮大。

到2021年,39头的麋鹿,变成了6119头。

看,只要有心,只要坚持。

这些可爱的邻居们,会一直可爱。

本日打工人:西贝偏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