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iEAS系统 >

超级机器人大战w隐藏(HMI市场到底如何?不如先让我们把基础知识学起来)

导读 超级机器人大战w隐藏文章列表:1、HMI市场到底如何?不如先让我们把基础知识学起来2、SFC前线任务,酷似机器人大战的SRPG神作,二十多年后又出新作3、参数未必可靠!四款千元

超级机器人大战w隐藏文章列表:

超级机器人大战w隐藏(HMI市场到底如何?不如先让我们把基础知识学起来)

HMI市场到底如何?不如先让我们把基础知识学起来

“HMI”是人机界面的缩写,也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本文作者总结了关于HMI的一些基础问答,一起来看一下吧。

前一段时间做了两场直播,讲解HMI领域的一些知识,回答了粉丝们所提出的问题,今天就关于这些问题我做一下复盘总结。今天主要讲的内容就是有关于HMI相关的问题解答,里面也包含了一些基础知识,大家要做好笔记奥。

一、“HMI”设计到底是什么?

HMI是“人机界面的缩写”, HMI人机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

肯定会有人问 HMI 和 Ui 有什么区别呀?从本质上来讲,HMI与UI 其实都是用户界面的意思,只是HMI一般特指工业机器的用户界面,比如车载屏幕、数控机器的操作界面,这些工业设备有个特点就是体积更大、更厚重。而我们说的UI,通常指的是电脑、手机、电视这种居家数码设备的用户界面,其体积相对更加轻巧。

现在其实蛮注重用户体验这一块的,之前我有去研究过HCI这个专业。HCI指的就是人机交互领域的,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这个专业包含了很多学科:计算机科学(教你写代码的)、心理学(了解用户,做出更好的体验)、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社会科学)、图形设计(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设计方面知识)、最后还有一个工业设计(造型和机械设计)。

如果有想出国留学学习人机交互类的话,强力推荐去性价比高的荷兰。因为这边学费和生活费都相对比其他留学地方会少不少,像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费一年1.5万欧元,其他北欧英国这边基本上都是2.5-3W欧。如果你家里可以支持的话,可以选择去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美国的人机交互专业在世界都是考前排名的,英国的皇家艺术学院、伦敦传媒学院、布鲁内尔大学这些也都不错。

为什么不推荐德国、意大利、日本呢,他们都属于小语种,其次德国和意大利不接受转专业学生,需要结合你的GPA来选择学校,留学篇幅今天就先讲到,如果有很感兴趣小伙伴,请留言,我可以再出一篇留学方面的帖子。

二、“HMI”市场行情怎么样?

我经常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HMI 这个赛道如何?市场行情怎么样?

说句扎心的话,每个行业都缺少优秀的人才,在各行各业无一例外,实力很强的人不会担心自己的路,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重新选择一个赛道给自己一个证明的机会,还有选择做事情请果断一些,别纠结到最后什么也做不了。

HMI还算蓝海,没有C端和B端竞争那么激烈,不过再过个2年就不好说了,我是19年进入的HMI行业,当时我是跨行业进来的,那个时候还是蛮好进的,现在已经要求必须有车载项目经验了,再往后会更加的难,所以大家要把握住机会赶紧能入坑。

因为HMI设计入门的门槛相对来说,还是比其他设计要高一些的,所以如果你打算换赛道,需要慎重的考虑清楚。说一句很负责任的话:“一旦选择了,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如果能够把一个事业变成自己喜欢、并且有兴趣干的事情,我觉得超级棒的。

就拿我来说吧,刚开始进入车载行业的时候我也是新手。工作的前三个月我每天也是很迷茫的干这一些基础的事情,熟悉工作流程等等,再到后来同时管理多项目,并且尝试总结复盘项目,这也是我开始写作来源头。想着如何复盘自己做东西,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到底能坚持多久写作,但就在写完第一篇之后我发现了我自己还是蛮喜欢写作的过程,可以从写作过程中还能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点,找到自己的知识盲区。

如果你的规划就是我干个几年就不干设计了,然后回老家做个小生意什么的,其实也挺好。做好自己每一步的规划,对自己负责就好。

最近几年来新能源一直保持迅速的增长趋势,造车的新势力越来越多,再到老牌车企的转型、国外汽车品牌的外企、并且汽车供应商也有越来越多(这边的供应商指的就是乙方类型的公司)。HMI市场行情怎么样,就直接能反映出的就是HMI就业大环境,他们都是相互紧密结合的。

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招聘平台看一下数据。拿上海来举例,其实HMI设计师平均薪资是高于其他行业设计师的。有着车载项目工作经验的设计1-3年内,薪资基本上都是20K以上,上不封顶那种。薪资这一块确实还是蛮诱人的对吧,所以想入坑就尽早进到这个行业中来。

除了薪资这方面,大家肯定还想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有哪些车企。上海、北京的车企相对起来比其他城市多,上海有蔚来、特斯拉、上汽、奇瑞、还有很多外企雷诺、宝马、还有一些车企的分部门;北京有那些呢? 理想、一汽、小米、滴滴(滴滴也有自己达芬奇车载部门着了比亚迪代工生产汽车)、还有大众等知名的车企;其他城市相对较少,广州有小鹏、深圳有比亚迪、百度、武汉的东风、杭州吉利研究院、东北的大连、长春都会有一些老牌车企,喜欢吃螺蛳粉的同学可以考虑去柳州,那边有五菱。其他地区像南京、重庆、保定也都会有车企子公司和分部、还会有一些供应商团队。

所以建议大家选择第一梯队:上海、北京,第二梯队:深圳、广州、杭州,其他城市为第三梯队,如果不想在大城市卷的话,老家要是也有一些车企的分部,可以选择回老家工作,这没有什么丢人的,长春也有15-20多K薪资水平,回家他不香嚒?

三、HMI设计和UI设计区别?

HMI设计和Ui设计区别,我们从这四点出发去思考:环境因素不同、界面承载的设备、交互原则不同、视觉方面差异。

1. 环境因素不同

首先是环境因素不同,app UI 设计可能更倾向于操作体验,而车载HMI设计更在意的点是主驾驶的安全驾驶,所以这两者使用的环境不同,则侧重点也不一样。

2. 界面承载的设备

UI界面承载的设备不一样,车载屏幕有很多种类,这个后面我会和大家细讲,并且不同的车型有多种分辨率,相对移动端分辨率而言还是要多出一些的,而且还有很复杂的运算规则,根据车载屏幕的PPi 计算出设计图需要设计多大才合适。

3. 交互原则不同

交互原则方面车载端和移动端不同的点在于,车载端考虑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性的的问题,任何一个交互设计都会影响到安全驾驶。

其次就是车载端反馈要及时,比如我车辆发出警报,胎压不足,不能等一段时间才反馈出来,这样会引发一系列车辆安全问题。而移动端可以放缓一些,做一些加载的动画来优化用户体验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别,还有交互方式的不同,车载端有触摸、语音、物理按键、还有手势交互,不过这方面运用现在还是比较少的。

4. 视觉方面差异

视觉方面就比较多了,比如颜色运用。因为在驾驶过程中,主驾驶需要看中控屏幕上的内容,不能太费力,因此文字和底图的颜色对比度要高,要能够让用户很清晰的可以看到;

接下来就是点击的操作热区,一般车载端的需要操作点击的区域都会比移动端大,因为在驾驶过程中,用户有的时候需要盲操,所以增加热区面积,是为了提高完成任务的成功率。车载端不能设计出过于花哨的设计,因为他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千万别搞的花里胡哨;

最后再提一点,就是内容排布的问题,如果需要操作的按钮什么尽可能的要靠近主驾驶的位置,还有一些国家主驾驶是再右边的,所以在做海外版本的时候,要先调研一下当地的情况。页面层级不要过高,如果隐藏的很深的话用户无法找到,进行操作。在驾驶过程中如果花费很久时间来找的话,这个体验感是很差的。

四、HMI设计师需要那些能力?

HMI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需要那些技能和工作的任职要求?让我们看一下招聘平台。

想做设计管理者的:

    是需要有带过团队,并且负责过量产的0-1的项目搭建过程

    需要对一个车辆系统以及硬件的一些了解

    需要对设计流行趋势的分析、以及竞品分析,还需要负责产品前期的概念视觉设计

    需要负责整个车载系统的视觉规范、参与设计流程优化过程,版本迭代、完善HMI车机系统、

    要有丰富解决方案能力,以及多个项目处理的能力

    通过业务需求、用户研究、数据分析、行业趋势,能够主导产品的整体的体验方案

    想做到领导层,英语其实是一个必备项,这个超级加分

现阶段你的定位如果是先做一个设计师的话:

除了上面管理的内容,其他技能项你都需要具备有,比如车载系统设计的提案能力,系统的组件库和设计规范搭建的工作,以及前期对于竞品的视觉分析等等内容。如果对UE和动效任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大家按照这种方式可以去自己查询一下。

五、HMI需要设计那些内容?

在视觉方面,HMI设计师需要设计那些内容?这边也顺带把车载有哪些屏幕都统统讲一遍吧,我们HMI设计师需要设计车载屏幕有哪些?有HUD、仪表盘、中控、副驾驶娱乐屏幕,扶手屏(这块屏幕一般是做空调模块的调节)、还有后排的娱乐屏幕。

HUD这块的内容相对很多,可以单独拿出来讲,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他是用过一些折射光,投射到主驾驶挡风玻璃上面的一个可视化的图,上面包含了车速、一些道路的信息、导航中的指路标这一些内容。

1. 仪表盘

先说一下仪表盘的设计内容吧,仪表盘里面承载的内容会比较多。

非常重要的信息:车速、转速、油量、水温、气压(卡车)、电池(电动车)。主要信息有:菜单类的(显示模式、驾驶信息、车辆信息、娱乐系统、维修保养、仪表设置)这是仪表盘左右区域内容显示、报警信息、指示灯、自动安全信息这些都会有一些警告的弹窗。

这边指示灯要重点讲一下:指示灯分为三类指示、警示、故障这三大类。

指示灯一般有灯光信号灯、转向信号灯、驻车灯,它们的作用就是提示车辆各功能的状况;

第二类警示灯,具有警示功能的,例如燃油指示灯、车门状态指示灯、安全带指示灯等。一般警示灯在驾驶员进行相应动作后会熄灭;

第三类是故障指示灯,也是最重要的指示灯,例如发电机故障指示灯、ABS故障指示灯、变速箱故障指示灯等。一般这些故障指示灯平时很少会点亮,或者在起动发动机时,会点亮片刻后熄灭,如果故障指示灯常亮,并且伴有警告声,表明车辆已经出现故障或者异常。千万不要小看故障指示灯,如果忽视不管,很有可能损坏车辆,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如果故障指示灯常亮,需要立刻进行检修。

仪表盘次要信息有:时间、温度、行程等等。

2. 中控

中控屏幕承载整车系统最多的功能模块,我可以给大家列举出一些常用的一些功能。导航、电话、多媒体(包含了音乐、电台)音乐分为在线音乐类比如QQ、网易云、酷我音乐等,音乐还有本地USB音乐、蓝牙音乐等;电台也是分为本地的FM、AM电台、在线电台例如:喜马拉雅和蜻蜓FM,上诉这些都是经常使用的,还有一些比如设置选项、车辆设置、负一屏、360倒车,后续我会将这些模块的设计进行拆解出来,逐一的给大家介绍中控屏幕是如何设计的。

3. 娱乐屏

副驾驶和后排的娱乐屏幕基本都是以娱乐为主,像音乐、电台、视频类、有的甚至有游戏类,这类的设计就不需要考虑驾驶因素了,这个就设计电视TV 有点相似。

后排娱乐屏幕并不是很多,一般中高端车型才会有,像奔驰、理想L9、岚图梦想家、全新宝马7系。

4. 扶手屏

扶手屏幕,大多数都是以空调功能为主,可以调节温度、风量,还有一些调节其他的功能比如吹风模式等等。

预告:下期内容主要为:HMI工作流程详细介绍、工作中如何相互配合、还要坚持B、C端嚒、素材怎么找、如何培养自己学习计划、以及最后推荐HMI的相关书籍,大家期待一下吧。

文章中如有不足之处,欢迎补充交流,我们下期见。

专栏作家

设计界的影帝,微信公众号:king设计研究所,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车载HMI领域,想让更多的设计和关注到这个行业,将自己所学到、看到的知识都通过以文章形式展现给大家看。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SFC前线任务,酷似机器人大战的SRPG神作,二十多年后又出新作

这几天公司新来个00年的同事,说起电脑A、B盘不在的事,想到曾经堆满抽屉的3.5寸磁盘的时代,以及那标志性的“滴答滴答……哚”的读盘声,忽然让我联想起二十多年前玩SFC磁碟机的年代,那时容量稍微大一点的游戏都要读上好几分钟的盘,有个曾令我印象深刻到想要珍藏的游戏,每次读上十几分钟也爱不释手,它就是编号SF24040的《前线任务》。

《前线任务》这款游戏拥有着严谨的近未来世界观设定,未来世界各方势力逐渐融合成为两大阵型:USN(美洲新联合)和OCU(太平洋联合),两方势力在暗中角力冲突不断,军需企业唯利是图,战争狂人不惜打破原则用活体士兵作为开发新型生体电脑的材料,关于战争的疯狂与残酷在《前线任务》系列游戏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精密的近未来机动兵器WAP,初期型号比较像金属外骨骼作战系统,驾驶员完全暴露在毫无防护的驾驶舱中,到了后期的机体则采用全覆盖式。不同于《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那种幻想风的机器人,SFC《前线任务》里都是这种未来感、机械感都十足的真实机械人,作为科技控的我真是一见倾心。

说完故事背景,再来说说《前线任务》的故事展开。1995年太平洋隆起了一座无名小岛,联合国将其命名为“哈夫曼”,2065年哈夫曼岛附近发现了巨大的资源储备,U.S.N和O.C.U围绕哈夫曼岛的归属权展开争夺并展开第一次哈夫曼战役,此处也变成《前线任务》故事的主要舞台。

当年对前线任务的第一印象是《电软》上刊载的超酷人设,个人感觉这应该是天野喜孝最成功的人设作品:性格派美女、肌肉系猛男、战地记者、超酷的大反派,视觉冲击力非常nice!

《前线任务》中还有斗技场隐藏人物——中国拳法少女机师“圆”,以及她的宅男弟弟,十多名主要人物通过头像可以清晰辨认,可见人设个性塑造得非常鲜明。而游戏内的动画均出自著名美术家横山宏之手,造型刻画细致逼真,仅通过16位机的画面,甚至把子弹退镗、弹壳抛出、中弹后碎片四散的细节都做得唯妙唯肖。

我再来说说攻略《前线任务》的窍门:游戏内的机体WAP整体分为4部分——身体(body)、左手(left arm)、右手(right arm)、脚部(leg)。身体是机体的根本,被击破该单位就爆炸坠落了;左右手是武器系统,分为格斗、单发来复枪、雾弹枪、冲锋枪、火焰喷射器、导弹,手部被击破就无法使用对应的武器;脚部是机体的机动力,被击破后每次只能移动一格,相当于瘸了

对于并不熟悉《前线战争》系列的玩家,你会选择首先攻击哪个部分,是直击身体?还是?看过《高达SEED》削棍的朋友应该都明白,因为击破每个部分都能获得对应的经验值,所以肯定是先把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再打脚部瘫痪其行动力,最后再击破其身体,捞取最大的经验值!另外,机体的两手或腿被打掉了,回补给车邻接就能修理,下回合打掉的部分会以HP1修补完成,之后各位是否刷这些可怜虫的经验就看各位大佬心情如何了,反正我自己感觉意义不算太大,本来SFC版的《前线任务》总体难度并不算太大

转眼之间快有三十年了,期间该系列在NDS时期重制了《前线任务1st》,新增了USN方面的剧情,还有前传性质的《前线任务2089:疯狂边界》,最近似乎还画出来个手游大饼,是在让人难以置信!

前一阵还看到消息说,《前线任务1》最新重制版将在年中推出,感觉是时候重新奔赴那个战火纷飞的哈弗夫岛了。不过看新闻评论热度平平,不知在今天还有多少玩家记得这个史克威尔旗下的经典SRPG游戏呢?

喜欢的留言评论告诉我哦!

关注晚余更多资讯[祈祷][祈祷]

参数未必可靠!四款千元热门智能投影对比实测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夜无语



大家好,我是夜无语,一个爱折腾各种东西的奶爸。

近几年,电视机销量逐年下降,而家用智能投影仪市场却得到蓬勃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智能投影行业技术逐渐成熟,不管是体验还是性价比都有了很大提升。以现在大热的千元价位的微投为例,亮度、分辨率等关键参数已经可以比肩前些年的家用旗舰智能投影,成熟的系统让用户上手更简单。千元微投最大优势是价格不贵,加上体积小使用灵活、画面可摆放位置距离可调的优点,不论是一般家庭里的卧室、书房,还是租住的单间,都能轻松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投影品牌和型号极多,不少产品存在虚标的情况,加上各家系统的优化水平不同,用户很难从参数上去分辨智能投影仪的使用体验。这次,我选择了哈趣K1、小明Q1 Pro、微果C1 Pro、芝麻Z1四款成交价1500元左右的热门微投,从画质、色彩、易用性、系统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方便大家选择时做个参考。

一、对比测试产品介绍

哈趣K1、小明Q1 Pro、微果C1 Pro、芝麻Z1四款智能投影仪都是采用密闭光机 LED光源设计,1080P分辨率。哈趣K1、小明Q1 Pro是白色机身,微果C1 Pro是绿色的,芝麻Z1是银色 黑色。外观方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不多说了,体积最小的是微果C1 Pro,哈趣K1和小明Q1 Pro大小差不多,芝麻Z1则要大出不少。

四款投影仪都有电源、USB、HDMI接口,哈趣K1和芝麻Z1还有网线接口。四款产品都支持2.4G/5G双频Wi-Fi,网线接口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哈趣K1的接口设计最不合理,机身窄接口多,导致USB和电源接口非常近,大一点的U盘/读卡器根本插不下。四台机器里只有微果C1 Pro没有3.5mm耳机接口,如果晚上使用又不想影响家人休息只能把声音调得很低,会对观影有点影响。

芝麻Z1的开机键在背面,操作没那么方便。另外三款的开机键在机器顶部,小明Q1 Pro和微果C1 Pro的按键稍大一点、凸起也更明显,操作最便利。

使用千元微投的场景一般是没有专门预留安装位置的,加上投影倾斜角度最好不要大于20°,所以使用支架摆放比较多。四款投影底部都有1/4英寸通用接口,但是哈趣K1的螺纹开口比较浅,安装时无法很好地固定。哈趣K1和芝麻Z1都带有隐藏支架,在平面摆放时可以微调仰角。

电源都是110-240v宽电压自适应,哈趣K1、小明Q1 Pro、芝麻Z1的输出功率是120W,微果C1 Pro的不论是体积还是功率都要小得多。

四款投影仪都配备了蓝牙遥控器,哈趣和微果把进入设置主界面的快捷键放在侧面,小明和芝麻是在正面。各款遥控器的按键布局有所不同,试了下盲操作都不是很顺手。四款遥控器上都有语音键,但只有小明Q1 Pro支持远场语音,体验会更好些。

二、画质对比

前面提到,不少投影仪存在虚标的情况,所以此次对比就直接用实拍作为对比。测试的时候,因为各个投影仪高度不一样,正中投影的话会挡住相机拍照,所以投影仪和相机都不是居中,但各个投影仪摆放位置和侧投角度是一致的,各家投影仪校正后画面大小会有所差别。投影仪图像模式均为标准,相机是手动模式拍摄,以哈趣K1为参照拍照设置的参数,分别是ISO200、F5.6、曝光1/8s。

从画面对比来看,亮度为小明Q1 Pro > 微果C1 Pro ≈ 芝麻Z1 > 哈趣K1。哈趣K1画面比较暗,小明Q1 Pro的画面细节最好、边角的暗角没那么大, 微果C1 Pro和芝麻Z1亮度差不多但画面层次感更好一些。

再来张夜景的对比。小明Q1 Pro的整体表现力最好,水中倒影、天空云层的细节有保留;微果C1 Pro表现也不错,只是明暗过渡稍差一些;芝麻Z1的水中倒影细节还是能看到,但画面偏暗左上角的云层没有了。哈趣K1的天空云层已经完全看不见,建筑也是看不清。

其实,从灰阶图的表现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各款投影仪的画面表现力。小明Q1 Pro和微果C1 Pro表现最好,但是微果C1 Pro和芝麻Z1有点偏色。

四款投影仪都是物理1080P分辨率,可能是各家AI算法不同导致画面锐度有所不同。文字、线条的清晰度,我觉得是:哈趣K1 > 小明Q1 Pro > 微果C1 Pro ≈ 芝麻Z1。

不过,侧投角度稍大些,哈趣K1的边缘画质就会下降非常明显,其它三款在这方面要好得多。如果使用环境不能正投,这点就要重点考虑。

三、色彩对比

我觉得千元价位的投影仪谈色准没多大必要,色彩调教看得舒服就行。这张水果照片,抛开亮度造成的差异,各款投影仪色彩差别不是很大。

人物肤色的差异是我们观影感知最明显的,选取了一部古装剧来做对比。哈趣K1的肤色有点像原相机面色有点黑,小明Q1 Pro则像是开了美白美颜肤色红润, 微果C1 Pro偏绿明显,芝麻Z1也有一点偏绿。肤色这一块,应该大部分人都比较喜欢小明的调色。

再来个现代剧的对比。这个场景比较暗,各款投影仪的画面差异更明显。哈趣K1画面偏暗,但是左边人物脸上的痣还能看得出;小明Q1 Pro不仅肤色比较好看脸部细节也有保留,人物后面的背景也能展示;微果C1 Pro色彩依旧是偏绿,人物脸部细节同样看得出,背景细节稍差些;芝麻Z1的画面整体感觉和微果C1 Pro有点相似,但人物的涂抹感明显一些,左边人物脸上的痣几乎看不出了。

四、自动对焦和梯形校正测试

我分别在桌面和支架上测试了四款投影仪的自动对焦和梯形校正效果。综合衡量,我认为微果C1 Pro > 小明Q1 Pro > 哈趣K1 > 芝麻Z1。具体情况如下:

哈趣K1在平面摆放侧投时,校正效果不错,能得到很方正的画面。如果机身倾斜的话,无法校正,只能手动调整。哈趣K1对焦时间比较久,有时会出现来回拉风箱的情况。

小明Q1 Pro在平面摆放侧投时,在较远的那一边需要微调一下。机身倾斜比较明显的情况下,也可以校正,不过同样需要微调。小明Q1 Pro的对焦速度不错,5秒左右能够完成对焦,而且还支持自动画面避障,这是其它三款都不具备的功能。播放中实测用手遮挡能够自动调节画面避开障碍,但还需要继续完善,边角还有一小部分遮挡。

微果C1 Pro不论是平放还是倾斜侧投,对焦和校正速度都比较快,校正后的画面不用调整。

芝麻Z1在平放状态校正后问题不大,机身倾斜时和哈趣K1一样无法自动校正。芝麻Z1的自动对焦存在问题,有时显示对焦成功后还是失焦状态,能不能成功得碰运气。

五、系统对比

哈趣K1使用的是当贝OS,聚合了多平台影视资源,内置的文件管理器可以直接访问局域网的共享,内置无线投屏,可以自由安装应用。当贝OS的功能比较完善,但会员价格比较高。

小明 Q1 Pro搭载的是FengOS系统,影视内容是由爱奇艺提供,支持启动台按键一键触达各类投影功能、快速投屏等功能。可以自由安装应用、读取网络共享文件。FengOS系统不臃肿,但各项功能又不缺失,是我比较喜欢的。

微果C1 Pro的系统和电视的差不多,集合了影视、音乐、亲子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系统本身的功能也比较完善,投屏、文件管理器、应用安装等都没有缺失。不太喜欢的是文件管理器访问网络共享时,每次进入都会扫描整个局域网,影响打开速度。

和前面几个系统相比,芝麻Z1的系统不论是UI还是功能都还有所不足,文件管理器只能访问本机和USB设备,想要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还要安装第三方应用。优点是投屏没有广告。

六、对比总结&选购注意事项

以前我使用传统投影仪比较多,这次测试前我比较担心的是微投发热和噪音的情况。不过,经过测试噪音都不是很大,观看的时候基本可以忽略。在27℃的室内测试,几台投影仪机身发热都不明显,反倒是电源适配器比较热。音质方面,小明Q1 Pro有WANOS音效加持,芝麻Z1是音箱功率比较大,这两款的音效表现比较最好。微果C1 Pro可能受限于体积,声音比较单薄,音质是四款里垫底的。

看了上面的对比测试,大家对几款智能投影的表现心里有数了吧。这里,我再做个简单总结。

哈趣K1:亮度比较低,画面呈现不尽如人意,平面摆放侧投校正比较方正。

小明Q1 Pro:亮度、画质、色彩等方面都比较出众,系统简洁但功能完善,2G 16G的存储组合,性能有保障。在播放NAS里的高清片源时,小明Q1 Pro除了不支持杜比音效外,所测试的片源都能播放。有远场语音控制,还能接入米家生态。

微果C1 Pro:亮度、画质比小明Q1 Pro稍差一些,但自动对焦和梯形校正做得最好,使用最省心。不足的是色彩偏绿,RAM只有1G,声音比较单薄。另外,系统内置的播放器播放本地/网络里的影片只能调用第三方播放器解码,我测试的影片基本都不能正常播放。

芝麻Z1:亮度、画质表现中规中矩,最大问题是系统有待完善,自动对焦和梯形校正的BUG非常影响体验。优点是投屏没广告,音质还不错。

虽然选购智能投影仪不能只看硬件参数,但硬件参数决定了一个产品性能上限,在不虚标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千元微投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分辨率

分辨率直接关系到投影画面的细腻程度,千元价位的智能投影仪主流分辨率是1080P,也有一些产品是720P抖1080P,需要甄别。

2、ANSI流明

ANSI流明是用来描述亮度的单位,目前市面上的千元微投的亮度大多在在250ANSI-600ANSI之间,ANSI数值高在遮光性差的环境效果会好一些。

3、自动梯形校正

千元微投一般不会吊装,在不同场景使用的几率会很大,摆放位置、角度都有可能不同,每次都要手动调整的话会非常麻烦。自动梯形校正让投影仪哪个角度倾斜都可以使画面自动校正成为矩形保持画面方正,使用起来会更加便捷。

4、处理器和存储

目前,千元微投所用的CPU主要是Mstar和Amlogic两家的A55/A53架构的四核处理器,性能相差不是非常大,但要注意的是存储组合,有的是1G RAM 8G ROM,有的是2G RAM 16G RAM。智能微投采用的是安卓定制系统,RAM太小后期使用很容易卡顿。

欢迎关注我,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购物经验和使用测评。



我的杀毒软件直接扫描电磁波,查木马准确率99.82%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蛋酱、小舟

我们总是说,物联网设备的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现在有人用「降维打击」的办法作了安排。

物联网 (IoT) 是由数量和复杂性呈指数增长的设备组成的,在使用大量定制的固件和硬件的同时,制造者却很难全面地考虑到安全问题,这使 IoT 很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目标,尤其是那些恶意软件攻击。

当前,世界上的许多大型企业都在努力应对日益广泛和复杂的恶意软件攻击。但一种有趣的新恶意软件检测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不需要任何软件的情况下铲除这些威胁。

来自法国计算机科学与随机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以树莓派为中心的反恶意软件系统,该系统可以扫描设备中的电磁波来检测恶意软件。

论文链接:https://hal.archives-ouvertes.fr/hal-03374399/document

该安全设备使用示波器 (Picoscope 6407) 和连接到 Raspberry Pi 2B 的 H-Field 探头来检测受到攻击的计算机发出的特定电磁波中的异常情况。研究人员称使用了这种技术「获得有关恶意软件类型和身份的准确信息。」然后,检测系统依靠卷积神经网络 (CNN) 来确定收集的数据是否表明存在威胁。

凭借这种技术,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可以记录被真正恶意软件样本感染的物联网设备的 100000 条测量轨迹,并以高达 99.82% 的准确率预测了三种通用和一种良性恶意软件的类别。

最重要的是,这种检测技术并不需要任何软件,正在被扫描的设备也不需要以任何方式进行操作。因此,攻击方尝试使用混淆技术隐藏恶意代码是不可行的。

「我们的方法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任何修改。因此,它可以独立于可用资源进行部署,而无需任何开销。此外,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恶意软件作者几乎无法检测和规避它。」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

该系统仅为研究目的而设计的,而不是作为商业产品发布,它可能会激发更多安全团队研究使用电磁波检测恶意软件的新方式。研究目前处于早期阶段,神经网络需要进一步训练才能有实际用途。

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系统也是一种保护设备的独特方法,它使恶意软件的作者难以隐藏代码,但该技术远未向公众提供。

从树莓派的价格上考虑,这可能是一种检测恶意软件的低成本方法,而其他电磁波扫描设备的成本高达数千美元。尽管存在局限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简洁的设置有朝一日也许能帮助设备免受大型攻击。

研究细节

团队提出了一个恶意软件的分类框架,该框架以可执行文件作为输入,仅依靠电磁波侧信道信息输出其预测标签。

图 1 展示了该工作流:首先,研究者定义了威胁模型,当恶意软件在目标设备上运行时,收集电磁波发射信息。他们搭建了一个基础设施,能够运行恶意软件与一个现实的用户环境,同时防止感染主机控制器系统。然后,由于采集的数据非常嘈杂,需要进行预处理步骤来隔离相关的信息信号。最后,使用这个输出,研究者训练了神经网络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以便分类恶意软件类型、二进制文件、混淆方法,并检测一个可执行文件是否打包。

实验及结果

该研究实验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首先目标设备的选择对于 EM 侧信道分析至关重要。研究者确立了三个主要要求:

它必须是多用途嵌入式设备,以尽可能多地支持收集到的恶意软件,而不是一组特定的恶意软件或设备;

它的 CPU 必须具备突出的架构,以避免缺乏对新型 IoT 恶意软件的支持;

它必须容易受到 EM 侧信道攻击。

该研究最终选择 Raspberry Pi 2B 作为具有 900 MHz 四核 ARM Cortex-A7、1 GB 内存的目标设备。

为了支持恶意软件数据集(包括 Mirai 和 Bashlite),该研究实现了中心恶意 C&C 服务器模型的合成环境。如下图 2 所示,在多种攻击场景下,采用 C&C 服务器随机向僵尸网络客户端下发不同的命令。

在电磁信号采集方面,该研究使用中低档测量设置在良性和恶意数据集的执行下监控树莓派。如下图 3 所示,它由连接到 H - 场探头(Langer RF-R 0.3-3)的 1GHz 带宽示波器(Picoscope 6407)组成,其中使用 Langer PA-303 30dB 放大 EM 信号。为了捕捉恶意软件的长时间执行,以 2MHz 的采样率对信号进行采样。

频谱图上 NICV 的特征选择过程如下图 4 所示。

实验结果如表 3 所示。第一列为方案的名称,第二列陈述了网络的输出数量(类),其他列显示了最佳带宽数量的准确性和两个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以及测试数据集上的两个机器学习算法。

分类。研究者共使用了在 30 个恶意软件样本活动期间测量的痕迹,加上良性活动 (随机、视频、音乐、图片、相机活动) 的痕迹,为了规避偏见,这两种活动都是在随机用户环境中进行的。

恶意软件二进制代码是五个族的变体: gonnacry、 keysniffer、 maK it、 mirai 和 bashlite,包括七种不同的混淆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目标是在录入时检索感染设备的恶意软件类型。这里涉及一个 4 级分类问题: 勒索软件、 rootkit、 DDoS 和良性。所有的模型对于这个问题都是非常有效的(> 98% 的准确率) ,显然混淆不妨碍类型分类。

可以观察到,CNN (99.82%)比 MLP、 NB 和 SVM 略准确一些。图 5(a)中显示了每个执行的二进制混淆矩阵的预测类 (预测标签)。颜色越深,正确预测的标签比例越高。良性的 rootkit 类与任何其他类之间没有混淆,双向的 DDos 和勒索软件之间有一点混淆。混淆矩阵如图 5(b) 所示,它表明大部分类型都可被正确分类,并且混淆不会妨碍分类。图 5(c)显示出对于每种混淆技术,CNN 都能预测正确的分类标签。

该研究表明,通过使用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通过仅观察其 EM 辐射来了解受监控设备的状态,并且可以确定攻击树莓派(运行 Linux OS)的恶意软件类型,在测试数据集上准确率达 99.89%。此外,该研究还证明软件混淆技术不会妨碍其分类方法。这项工作开启了通过电磁辐射进行行为分析的新方向。

参考链接:

https://gizmodo.com/raspberry-pi-can-detect-malware-by-scanning-for-electro-1848339130

合金弹头脑袋一热将坦克扔了出去,爆炸威力却超乎想象

还记得当年有一次玩《合金弹头》时,打BOSS的时候太激动,不小心同时点击了“↓ AB”,导致坦克脱体而出冲向BOSS。让人意外的是BOSS居然直接给炸死了。而在这之前,根本不知道坦克还能用来当炸弹。

无论在《合金弹头》哪个版本中,坦克都是保命的关键道具,只要我们跳进去了就能承受三次伤害。聪明的玩家懂得利用跳进去和跳出来的无敌瞬间,将BOSS慢慢磨死。一旦失去了坦克,那就完全是裸抗BOSS,中招马上玩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以为释放坦克是当时点击了“↓ AB”,后来再次吃了一次亏之后才知道,原来AB就可以了。

这个爆炸的威力感觉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在BOSS即将残血的时候释放一次就能炸死。但如此以来就无法得到“载具分”。

在《合金弹头》系列中分数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用处的,再高的分也无法触发什么支线隐藏剧情。但对于高手玩家们来说,游戏已经可以轻松一币通关的程度,除了冲高分榜已经没有值得挑战的了。

因此,玩家们上手之后,不大可能会将载具扔出去的。即使载具已经残血,那宁愿跳出来干掉BOSS再跳进去得分,也不愿意将其挥霍。

Nazca最初设计了“同归于尽”的操作,可以说是非常精妙,因为初代有“载具重生点”。但是在SNK接手之后,就取消了载具的重生,只要你在路途中被打爆了,那就真的失去载具了。

载具重生:

《合金弹头7》时期出现了一些载具专用场景,只要载具被打爆就宣布掉命,新人掉下来之后直接坐进载具继续战斗。其中就包括鸵鸟关和艾伦机器人关卡。

载具爆炸之后的威力到底如何呢?

光是看载具爆炸的效果就能判断出杀伤力极大,甚至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将BOSS带走。不死也要掉层皮。但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尝试一下载具报废的威力,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呢!

首先我们来试试《合金弹头1》

之前就已经多次测试过了,一关BOSS的血量是220发手枪子弹或者H弹。

如果是使用手雷的话,也就是22发即可搞定。这是游戏中的默认难度LV4。

在我们的想象中,坦克爆炸一次估计至少得带走一半的血量吧!

但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呢?

在一枪未发的情况下,直接将坦克扔给了一关BOSS,然后再用手枪子弹将其击毙。

测试的结果是,满血BOSS在被坦克撞击了之后,还需要使用157枪才能击毙。

这么换算一下,坦克爆炸的威力:63枪手枪子弹,相当于是6颗手雷,或者3发S弹的效果。

感觉和自己想象的有点不同呢?这么算起来,感觉还是太划算了!

释放坦克之前受伤与否,并不影响最后的伤害。

接着试试《合金弹头2》2关BOSS

《合金弹头2》时期的BOSS血量都是比较厚的,二关这个BOSS的寿命是350发手枪子弹。

这个关卡中使用的载具是“跳跳机”,释放之后就会直接跳进BOSS的嘴里爆炸。

“跳跳机”还是很有意思的,在被射中一次之后就会掉一只手,再挨打之后就会完全失去攻击能力。此时玩家会将所有的炸弹全都吐出来,然后将载具扔给BOSS。

那么它的威力如何呢?

原本需要350枪才能终结的BOSS,在我们开场扔出载具之后还需要打了310枪才将其消灭。换句话说,载具同归于尽的威力,仅仅是相当于40发手枪子弹=2发S弹=4颗手雷

这个效果是不是太儿戏了?

同样的,载具在扔下去之前是否受伤,和爆炸效果并没有什么关系。

《合金弹头2》三关BOSS

在《合金弹头2》中首次出现飞机载具,这可是游戏中最好用的载具啊!为我们带来不少的乐趣,本路上可以吊打所有的杂兵。

只是打BOSS的时候有电难度,毕竟它释放的炸弹和子弹是可以对空的。也正是如此,我们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是有可能选择同归于尽的。

那么飞机撞BOSS的效果又是如何呢?

3关BOSS的血量相当丰厚,需要手枪子弹射击:550次

经过多次测试之后发现:使用飞机撞击后,还需要510枪。

这就证明了飞机撞击效果,也只有40发手枪子弹的威力。总比白给好一点吧!

为什么选用这三位BOSS呢?因为它们是载具可以最直接攻击到的。

而在它们身上就基本上证明了,所有的载具爆炸之后的效果,都是这么不尽人意。

没错,正如标题所说,载具爆炸威力却超乎想象的低啊!

最后,小编测试一下自相残杀的脑洞呢

《合金弹头1》四关BOSSVS五关BOSS,看看能打出多少的伤害呢?

在《合金弹头》第五关,只要我们走位好的话,是可以将小BOSS带到大BOSS的位置的,而且两架机器之间会发生火并的效果。

四关BOSS在五关中仍然保持着最初的血量,但是在五关BOSS面前就显得不堪一击了,只用了1.5秒就被秒杀。

那么问题来了,小BOSS撞击大BOSS效果如何呢?能带走多少血量?

结果是:白给

五关BOSS的血量是500颗手枪子弹,在小BOSS撞击之后再射击,仍然需要500发子弹,也就是说小BOSS是被虐死的,根本没有起到一点点作用,亏我还将它走这么远的地方带过来。

还不如我自己使用坦克撞击的效果呢!

在五关BOSS黑铁在还没有站起来的时候,使用坦克直接给它装上去,整个身体都被撞红了。最后使用手枪打了342枪就彻底消灭。

如此以来,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坦克撞击带走了158枪血量=8发S弹的威力。为什么这一次坦克撞击的效果又这么好了呢?

那是因为黑铁有两个弱点,一个是肚子下面的炮台,以及上半身。而它在蹲下来的状态,坦克撞过来的时候正好同时击中了下面的炮台和上半身,这样就出现了叠加的攻击伤害。因此才会产生这么大的威力。

其实,玩家们最大的梦想,应该就是乘坐坐六代的火星之根去撞击五代的死神吧!不知道效果到底如何。

现在玩玩新游戏,总感觉就是走一个流程,不愿意再去研究细节,通关之后索然无味。甚至有时候玩玩那些评分很高的游戏,也感觉都一般般,不知道怎么评上高分的。

或许就是玩游戏的心态变了吧!

闲暇之余,偶尔还会回味一下昔日的那些老游戏。

这才发现原来当年自己在游戏中付出过很多,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的快乐。

只是如今玩游戏,已经不愿意再投入更多的精力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